建立公路养护系统职工教育长效机制

2024-07-14

建立公路养护系统职工教育长效机制(精选6篇)

建立公路养护系统职工教育长效机制 第1篇

建立公路养护系统职工教育长效机制

【内容提要】:提高公路养护系统职工素质是加快公路行业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基础工程。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 围绕职教机构建设、职教计划、职教基础建设、人才使用机制建设等,建立公路养护系统职工教育的长效机制是十分重要和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建立公路养护系统职工教育长效机制

作为新时期的养路职工,已经不在是过去的一把锹、一把扫帚、一条路度春秋的传统养护模式了,为了能够和新时期的养护工作很好的接轨,需要我们这些养护职工运用科学教育重新来武装自己。在公路发展实现新跨越的时候,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创新教育培训机制,使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快公路行业人力资源开发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提高公路行业整体从业队伍的素质,已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更是对各级管理部门实施科教兴路和人才强路战略的考验。我认为,努力实现公路职业教育培训机制的创新和实践,是提高新时期公路养护工作水平的必要途径。

一、在新时期公路职教所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新问题。老的养护模式和养护思路已经跟不上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给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对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正确的坚持人才观和发展观为以后公路科技快速发展的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实现公路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突出的问题。因此对各个岗位的职工进行岗位培训和技能教育也成了现在的当务之急。

1、公路养护职工的队伍庞大,整体素质不是很高。一是公路机械化养护已经是势在必行了,对于现在新型的养护机械,我们的很多同志还不能完全熟练度操作,这给养护作业增添了很多的弊端,也制约了现代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二是人才资源结构性短缺。如:各级公路部门及所属单位高层次人才短缺,与公路事业的发展极不相称。技能型人才短缺,根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公路行业70%的单位其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总数的比重在1%左右,远远低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的5%的要求。

2、过去的职教工作存在很多弊端,与现代公路养护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不匹配。公路养护工作目前形式是很好的,国家在公路事业上的大力投资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机遇,这时候就给我们相应的带来了很多在职业教育上的新问题,而恰恰这些新问题也是过去的职教方式解决不了的。结合我段的实际情况也可以看出过去在职教方面的很多弊端。一是 1

没有制定的长期学习计划,过分地强调职工学会目前的知识,而不是着眼于未来的工作,没有建立一种学习与工作相互结合的机制,职教工作的效率得不到提高,职工对培训计划的参与不够,从心里不配合,又忽视对职工在实施培训后的管理,使得职工在接受培训与个人在实际运用中一定程度的脱节;二是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培训,而不是注重技能的教学。这些职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地是,长久以来在职教工作中缺乏创新机制和实践经验。

二、完善职教机构建设机制,加强组织保障

要建立职工教育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完善职工教育的机构。建立职工培训中心或职工学校作为实施职工教育的主要基地,积极创造条件,使职教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的合作,把继续教育作为职工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实现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多层次、多方位实行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为公路事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服务。职工教育机构要发挥好以下作用:

1、统筹规划作用。要充分发挥职教机构在职工教育活动中的统筹作用,教育的对象范围包括全体领导干部和全体职工,制定分层次、分批次组织教育活动的计划,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展继续教育活动。

2、组织协调作用。在公路局职教机构的统一部署下,协调各部门、各单位进行合理安排职工教育活动。要明确组织各个层面人员学习的责任人和主要职责,明确各个层面人员在职工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和要求,明确将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与各个层面人员的考核、奖励、晋级和处罚相结合,使学习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3、支持服务作用。职教机构要为职工继续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强后盾,在学习教育场地、师资、指导、考核等方面给予各单位、各层次职教工作以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

4、检查落实作用。职教机构要根据总体规划和要求对各所辖单位和部门的职工教育工作分阶段进行检查和评价,并将职工教育的落实情况作为对各单位总体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列入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中。通过上述几个方面作用的实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职工教育组织保障机制,使职工教育活动长久地有保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践证明,如果没有相对稳定的职工教育机构,对职工的短期培训很容易造成职教工作和人才培养规划空洞无力,使职工教育工作陷入无序混乱的状态,甚至使职工教育成为单位工作的薄弱环节,从而影响单位的长远发展。

三、科学规划培训程序,提升职工技能整体水平

养路工担任的工作比较繁重,既要完成生产任务,又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所以职工培训不可能采取长期的办法。因而怎样在较短的培训时间内提高职工培训质量,成为思索的主要问题。通过探索发现,对职工的培训不能简单进行突击培训、简单培训,要在培训规

划做文章,用科学规划培训形式引导培训工作深入发展,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职工整体技能水平的目的。

1、深入调查,确定培训内容。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在全体职工中广泛征询培训内容及培训意见,把大家最想弄懂最感兴趣的课题列为培训重点,从而使培训更加贴近现实需要,更加符合工作需要。并且提前作好教学计划和教学准备工作,做到准备充分。

2、创新培训方式。道班职工都来自基层,既是养护工作的主力军,也是养护单位中的技术骨干。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青工中的表率。长期从事公路养护保洁和病害处理工作,人人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如果把他们叫来在教室里给他们大谈养护理论,无异于纸上谈兵,其效果也不言而喻。所以,在对职工的培训中,应优先培训生产骨干,优先培训关键岗位人员,优先培训专业人才,优先培训工人技师,以此来带动整个职工队伍整体技术、业务水平的提高,形成骨干先训一步,典型示范,良性互动,共同提高的生动局面。

3、拓展职工职业生涯的发展空间。重视养护单位的长远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明确培训的方向和任务。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平等的环境中,向职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以及系统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把培训与每名职工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融合起来,让职工与单位一起成长,使教育培训成为养护单位发展源源不绝的强大动力。与此同时,向职工提供明晰的职业发展通道,使职工通过培训有多种机会和空间去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书写人生壮丽篇章。

4、利用网络环境,推广远程教育。目前,网络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在发挥网络优势,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大力推广网络继续教育,整合开发网络课程,实行网络化管理,使各类人员能以自主学习与集中培训、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形成职工学习的网络课堂,不断提高职工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5、增加人文感情的投入。加强师生沟通。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关心人、爱护人是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增加情感投入的凝聚型管理。因而,在职工的培训中,我们坚持以情感为基础,以尊重为前提,想职工所学,急职工所急。改变过去老师高高在上的作法,走下讲台与职工多进行交流和沟通,倾听职工心声,对于反映的职教工作中的建议和意见做到认真收集汇总,及时整改。

四、加强基础建设机制,提供基础保障

1、建立硬件环境。职工教育机构要有建立与职工继续教育职能相适应的硬件环境,要适应培训规划中常规培训及学历教育所需要达到的硬件设施要求。建立健全职教机构等部门多层次、多渠道的职工教育投入机制,积极发挥“以教养教”的作用,保证常规培训及学历教育的硬件环境。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按照兼职为主、兼专结合的原则,依托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聘任政治素质高、专业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建立职工教育师资库,实行动态管理,实现师资资源共享,形成一支政治优良、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育师资队伍。

五、建立产、研、教相结合机制,为公路养建服务

职工教育机构要组织、鼓励专兼职教师,管理及工程技术骨干,以提高公路养建的效益和质量为目的,将生产、科研、教学相结合,研究提高公路职工教育的培养方式、学习内容和实施办法,形成公路系统职工教育的新机制、新模式,不断提高职工教育为公路事业服务的水平,形成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市场前景广、信誉度高的职教机构,真正建立公路行业职工终身教育体系的大平台。

七、建立考核激励机制,调动职工学习积极性

职工教育机构应与人事管理部门配合,在职工教育规划中对职工培训及学历教育确定个人目标,并制定建立职工教育考核和激励机制,把参加培训和学历教育情况作为对职工考核评价和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并为单位用人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合理进行人力资源的分配与使用,做到人尽其才。只有当激励方式得以有效实施后,激励机制对职工教育工作的发展推动作用才能变得实在具体;只有当职工的学习动力转化成强烈的学习欲望时,职工教育活动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只有当学习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时,职工教育活动才有生机和活力。所以,用好“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培训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它的整体效应,才会充分调动职工进行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为单位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总之,建立公路职工教育的长效机制,关系到整个公路行业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质量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公路行业飞速发展对人才的挑战,关系到公路行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真正发挥公路养建主力军的作用,关系到公路事业的发展能否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所以,搞好公路职工教育工作,为公路事业的发展及时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不断提高公路职工的素质和能力,是公路职工教育义不容辞的义务,我们必须建立公路职工教育的长效机制,使公路职工教育在公路事业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建立公路养护系统职工教育长效机制 第2篇

“十二五”国省干线公路检查,我站以绿美廊道建设、公路环境整治提升为重点,完成整修路肩、平台、边坡30余公里;疏通边沟、排水沟18千米;清运垃圾2000立方米;坑槽挖补160平方米。完成全线绿化修剪、浇水;补植苗木紫叶李、桧柏、木槿、白腊共1467余棵。进一步提升了公路路域环境、绿化、美化效果。为防止反弹现象的发生,我站将以这次迎国检为契机,加大养护力度,细化责任,维护好国检成果。

(一)加强公路养护巡查工作,突显事前控制效果。认真落实公路养护巡查计划,严格按照每月巡查计划实施公路养护巡查,由书记王明杰、副站长燕舞负责,督查室主任张延军牵头,对干线公路各个责任段进行督导,确保对干线公路每日情况做到细节上的掌握,使公路路域环境始终保持在可控可管状态。

(二)抓好制度保障。摸清重点,找准方法,有针对性地修订完善日常养护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等,发挥制度的规范导向作用。明确工作责任,落实管护任务。同时,加强对各养护班组的管理,定期对其管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

建立公路养护系统职工教育长效机制 第3篇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 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更是大学生立身为人、成长成才的必备品质。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正确认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关系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

诚信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 在一定意义上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未来[1,2]。在校的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 是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 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他们的诚信道德水准对整个社会有着引领示范之作用, 在一定意义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的兴衰。因此, 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重视大学生诚信教育, 引导大学生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

1.2 对大学开展诚信教育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并明确把诚信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作为传播和引领社会思潮的战略制高点, 应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意, 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可以促进包括诚信在内的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所熟知、认同, 可以为激励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者和自觉践行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大学生诚信缺失, 就不可能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1.3 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需要

诚信是做人之道, 立身处事之本。具备良好诚信品质的人能得到信赖和尊重, 是获得他人和组织信任并委以重任的必要条件。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即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 更需要道德情操的积淀。大学生身心还没有完全成熟, 容易受某些思潮和观点的迷惑, 易将观察了解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 思想发生偏差, 造成自身的诚信缺失。假如没有诚信意识, 在业务学习中靠欺骗手段蒙混过关, 不能以认真扎实的作风和脚踏实地的精神刻苦学习, 就不可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科学道德和学术道德的高素质人才[3]。进入社会后, 大学生将不能胜任工作, 更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也无法获得发展的机会。大学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高校只有不断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让学生从思想上以诚信为重, 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自觉养成诚信的良好品质, 才能成为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优秀人才, 担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2 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 着力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2.1 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坚持“三贴近”原则, 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全面的、系统性的教育, 其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将诚信内化为品质, 外化为实践行为, 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坚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鼓舞学生、鞭策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 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要结合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接受规律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形式和途径, 实现从灌输、理论、教条到感化、体验、生活的转变。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重点是实现知行统一, 实施诚信教育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思想成长过程分阶段、分类别、递进式地进行目标集中、主题突出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 从政治信仰方面、学习科研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经济生活方面进行诚信教育, 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通过开展思想政治类的诚信教育活动, 引导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以诚信为价值取向,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勇担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自觉践行政治信用;通过组织学术科技类的诚信教育活动, 引导大学生遵从学术规范, 恪守学术道德, 不作弊, 不剽窃, 养成良好的学术诚信品格, 创新学术科研, 追求真知;将诚信教育有机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 教育大学生在师生交往、同学交往、网络交往等方面讲诚信, 引导大学生以诚实守信的人格素养作为人际交往的基础, 做到诚实守信, 谦虚谨慎, 办事公道, 尊敬师长, 团结同学,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在诚信教育中, 要积极创设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诚信待人, 诚信处事, 诚信学习, 诚信立身的品德和行为。

2.2 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找准与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结合点”

大学生诚信教育应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完善其社会人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情感教育、职业习惯教育和职业能力教育, 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目标的定位, 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和择业观, 引导他们根据自身兴趣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 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 努力构建适应职业发展的知识结构, 并将知识结构通过实践转化成能力结构。职业道德教育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准则, 通过诚信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 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诚实守信在职业生涯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促使学生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去学习和生活, 进而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恪守职业道德规范, 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3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突出诚信教育的主题内容

校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功能, 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 对世界观、人生观正经历着自我觉醒、自我确定过程中大学生来说, 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使大学生接受情操的陶冶、文化的沐浴、道德的洗礼和文化的升华, 是学生成长的沃土、成才的摇篮, 它对大学生具有潜在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的影响[4,5]。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推动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 需要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诚信教育环境, 使诚信教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 把诚信教育融入到各项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文化活动中, 形成诚实守信的优良校风, 使诚信教育贯彻到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并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作用, 需要重视培育和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通过开展师德教育活动, 引导教师恪守教学道德和学术道德, “严谨治学, 诚信为人”, 把诚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在教书育人的全过程。通过建立健全学风建设机构、制定学术道德行为规范, 严明学术纪律, 规范学术行为, 对“欺骗”、“伪造”和“考试作弊”等不诚信行为“零容忍”。深入开展学风建设活动, 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营造奋发向上、健康成才的良好学风,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诚信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同时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诚信主题文化活动,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 使诚实守信成为学生的内在自觉需求。此外, 校园物质文化也要体现诚信教育原则, 比如在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设置诚信教育专栏。

2.4 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用好“三个重要时机”

大学生诚信教育抓住入学、发展学生党员和毕业离校重要时机。 (1) 在大学生刚进入校门就应该及时地引导树立科学的诚信认知。从中学到大学是学生人生历程的一次重要转折, 生活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期望目标以及身心特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种种困惑和迷茫随之而来, 产生一系列心理不适应现象, 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依赖性。高校要及时对处于依赖性和盲目性期的大一新生进行诚信教育, 通过“大学生与诚信”专题讲座、诚信主题班会、诚信宣言、诚信签名等特色教育活动, 深化学生对诚信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打好诚信的思想基础。 (2) 在学生党建工作中进行诚信教育。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 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 需要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中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诚信教育, 引导学生党员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是关键, 通过读书讲座、主题报告、诚信标兵评选, 诚信评议等载体, 激发学生党员将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党的纪律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和价值追求, 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 发挥榜样教育作用。 (3) 应抓住毕业生离校阶段的重要时机, 大学生毕业, 是正式成为社会人才的开始, 毕业生离校阶段是到校对学生发挥影响力的最后一个关键节点, 应抓住这一重要节点通过开展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为重点的毕业生诚信教育, 举办“诚信就业系列讲座”、邀请成功校友返校做诚信事迹报告、提倡诚信简历、毕业典礼“诚信宣誓”等活动, 引导毕业生不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诚信毕业, 如实填写个人简历、诚信做人, 不随意违约, 不拖欠国家助学贷款、诚信还贷。引导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秉承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 作诚信、文明、守法的公民。

3 正确处理好“三个结合”的关系, 提高诚信教育效果

3.1 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把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6]。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诚信原则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 从哲学上为诚信原则提供理论依据, 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至上的价值观和诚实守信的信用观, 自觉做诚实守信的人, 做有社会价值的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帮助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结合党的思想路线和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理论,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实事求是既是思想路线, 也是做人做事的态度和原则。诚实守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新人的最起码的条件, 从而牢记诚信原则, 努力成为履约践诺、恪守信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结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法律的基本理论及相关事实案例教育学生树立诚信道德观、法制观。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诚实守信是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是人们立身处世之本和事业成败的关键, 大学生要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投机取巧为耻, 信誉至上、人格至上的信念。更加具体地了解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市场经济需要信用和法律共同维系, 在讲信用的同时必须讲法治,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可以构成违法行为, 受到法律的制裁, 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诚信道德觉悟;形势与政策课程强化诚信教育的内容, 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诚信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诚信体系建设所涵盖的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状况, 同时结合社会上与诚信相关的一些重大案例, 促使大学生提高诚信对国家、单位和个人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3.2 榜样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

要将诚信的理论说服教育和现实具体案例分析教育相结合, 充分借助舆论的力量, 大力宣传诚实守信的各种典型事迹, 营造“诚信光荣”的氛围, 使诚信者受到广泛的肯定, 用诚实守信的榜样鼓舞人。在大力宣传鼓励正面榜样的同时, 也要不诚信的人和事公开化, 让不守信用者受到舆论的谴责、批判, 用弄虚作假、欺骗欺诈的反面典型警示人。让大学生把他人的教训作为自己避免不诚信的的戒律。通过榜样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 使大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自觉遵守诚信规则。

3.3 诚信教育与具体学生事务相结合

为保障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要将诚信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之中, 与具体的学生事务相结合, 建立相应的相应的约束和奖惩机制。通过诚信档案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行为、道德品行、经济行为、日常生活行为、择业就业等各方面的诚信状况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 将学生诚信状况与各种评优、奖助学金申请、推优入党等具体事务相结合, 对讲诚信的学生予以表彰奖励, 对不讲诚信进行批评教育。通过奖惩机制实现诚信教育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 将诚信守信转化为大学生的信念和内在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中发[2004]16号.

[2]易红梅, 陈玉霞.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3, 02:108-109.

[3]朱平莉.关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和建议[J].学理论, 2012, 02:171-172.

[4]杨勇, 冯霞.高校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 02:118-120.

[5]刘兴华, 王方艳, 王仁高.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学文化建设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 2011 (06) :6-9.

建立公路养护系统职工教育长效机制 第4篇

关键词:公路执法 培训 长效机制

近些年来,国家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公路管理功不可没。虽然公路管理工作对国家经济的贡献是微小的,但是它却发挥着保证公路事业健康稳定,从而使与经济息息相关的交通运输稳步前进的作用。随着我国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公路管理方面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公路执法人员的素质问题,严重影响着公路管理事业的发展。公路管理出现问题严重阻碍着经济的发展,所以应当对公路执法进行探索,尤其是建立公路执法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从执法人员做起,维护公路执法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1 我国当前公路管理概述

我國当前的公路管理现在主要是交通、公安两家分管的模式,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分管不同的领域,后者主要负责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行政执法,对交通违法现象进行管理,而交通部门则主要负责路政建设、道路的运营管理与规划建设等执法权。这种模式暴露出了较大的问题:一是机构交叉,权责不明。在多部门进行管理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权责不明的情况,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又难以协调,出现大的问题各部门往往推卸责任,制约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二是相关的执法人员素质低下。虽然当前国家和政府都在提倡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但是现实中很多执法人员还存在着高高在上的心态和传统的执法作风,与机动车驾驶者常常出现激烈的矛盾。多部门共同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些部门也就往往忽视对于执法人员的培训。前者的解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体制的改革,我们短时间内无法控制,但是后者我们却可以通过加强培训来进行纠正。所以建立公路执法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2 建立公路执法人员培训长效机制探索

2.1 培训要注意方式方法,要与时俱进也要卓有成效

第一,要探索短期的培训和长期的培训相结合。短期的培训能够在短时间内向执法人员灌输正确的科学的执法观念,使执法人员能够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执法程序要求,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执法行为合法、合理。但是思想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进行长期的培训,从根本观念上扭转执法人员不正确的执法理念。

第二,要创新培训方式,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的培训是以理论为主,以简单的考核结束。这种培训方式并不适合公路执法人员,因为考核结果再完美,也无法保证执法过程的公平公正。所以应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现实执法效率和执法回馈作为培训考核的内容,敦促执法人员积极转变思想,科学执法。

第三,传统的培训方式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当前计算机艺术和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公路执法部门也应当与时俱进,既能够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手段进行培训,又能够让执法人员熟悉先进的执法工具,在执法判定上更为科学。

2.2 法律法规是公路执法人员培训的起点也是重点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其主题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我党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深刻体现了党对于依法治国的重视和对当前依法治国存在问题的担忧。依法治国理念在公路管理部门的最直接体现就是要求公路管理部门必须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我国公路管理相关法律不断发展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江苏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使公路执法有法可依,为公路执法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执法人员的培训过程中就不仅要执法人员扎实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必须要能够灵活运用,维护公路路权,保证道路的通畅。

2.3 服务意识的提升是培训的重要目标

国家不断提倡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公路执法人员必须扭转自己高高在上的心态,将自身准确定位为服务者而不是执行者。要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大局观,在出现具体执法案例时能够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文明执法,积极耐心与群众沟通解释,创新执法的手段,明确自己的执法权力来自于群众,自己的执法活动是为了群众的思想,树立公路执法部门的良好形象。

2.4 要提升公路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既然是长效培训机制,就不能只将执法能力的提升作为目标,而应当要全面提升公路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是因为执法是通过人进行的,即便是培训的内容都一样,每个人的性格、阅历、知识水平不一样,同样的事情执法方法和结果都可能不一样。并且服务理念的灌输不能够填鸭式地塞进被培训者的脑子里,需要这些执法人员通过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来自己明白服务意识的重要性和在具体执法工作中如何体现服务意识。只有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公平执法、文明执法。

2.5 要进行危机意识和作风建设的培训和教育

危机意识的教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让执法人员明白公路管理任重道远,各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影响公路安全,例如突发天气状况和气候灾害,这些突发状况势必会对公路的安全运营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在出现紧急问题时不致束手无策。二是要让执法人员了解自己的权力来自人民,对于执法过程中严重损害人民利益的或者违法手段进行执法的,一定会对其严惩,对工作不积极、浑浑噩噩混日子的执法人员也必须进行严厉的处治。另外,好的工作作风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和武器,也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应当将改变其工作作风作为培训和考察的重点,提升公路管理部门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公路管理部门的职责。

3 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公路的管理也会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强调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在这个前提下,公路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服务的意识和理念,执法时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主,以为国家交通运输事业健康发展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目标,以科学执法、严格执法、依法执法为手段,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法水平,建立起公路执法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总的来说,公路执法人员的培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很长的时间内持续进行,使公路执法人员切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管好每一条公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微薄又重要的力量,全面推进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房武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交通综合执法[M].北京:交通世界出版社,2006.

[2]交通部考察组.西德、法国、意大利、英国四国公路立法的考察与借鉴[J].公路,2004(1).

如何建立公路文化的长效机制 第5篇

(李代锋

刘旭光)

一、建立公路文化的长效机制——建立‘文化加工厂’,提高公路行业的软实力

为什么要建立文化加工厂?

软实力和硬实力是相对应的。硬实力是衡量物质财富的强弱,软实力是衡量精神财富的强弱。

硬实力是通过物质加工厂(企业),源源不断地生产物质财富,硬实力才能逐步积累和提高。所以,硬实力的提高,依赖于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物质加工厂。假如没有了这些企业,硬实力的维持和提高,还能去依靠谁呢?

同样,软实力也是要通过‘精神加工厂’,源源不断地生产(创作)精神财富,软实力才能逐步积累和提高。所以,软实力的提高,也依赖于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精神加工厂’。假如没有这些‘精神加工厂’,软实力的维持和提高,还能去依靠谁呢?

所以,要建立公路文化的长效机制,提高公路行业的软实力,就必须先建立‘精神加工厂’。或者说,建立长效机制就是建立‘精神加工厂’。

如何建立文化加工厂? 建立物质加工厂,一是设备(事先规定的生产模式——生产线),二是原料,三是制造的人。三者齐备,才能生产出物质产品。

建立‘精神加工厂’,一是确定的思想模式。二是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各式各样的、零零星星的思想为‘思想原料’。三是生产(创作)的人。三者齐备,才能生产(创作)出精神产品。

例如一:确定的思想模式:如: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模式,采购集中各国的社会中的形形色色的、各式各样的、零零星星的思想为‘思想原料’,由不同的制造(创作)人,生产(创作)出一系列精神产品。

这个‘思想加工厂’的思想产品有:在苏联的列宁主义,至到戈尔巴乔夫。

在中国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例如二:确定的思想模式:如: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模式,采购集中各地的社会中的形形色色的、各式各样的、零零星星的思想为‘思想原料’,由不同的制造(创作)人,生产(创作)出一系列精神产品。

这个‘思想加工厂’的思想产品有:由中宣部发行的学习材料,文化部创作的各种精神产品,各地各部门自制(创作)的学习材料和创作的各种精神产品等都属‘思想加工厂’生产出一系列思想产品。这些生产(创作)出一系列思想产品的逐步积累和提高,就是软实力的提高。或者进一步说,这些生产(创作)出的一系列精神产品,在人们头脑中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就是软实力的提高。

由此可见:建立‘思想加工厂’的流程,是先明确生产什么产品,而后确定什么思想模式,再采购‘思想原料’,最后由人把‘思想原料’通过‘思想模式’组合成既定的‘思想产品’。这时的‘思想产品’就是现成的‘思想成品’。

简单化就是:明确精神产品(计划产品)————确定思想模式(生产设备)——采购思想原料(原材料及半成品)——人工组合(设备+原材料)——产出的思想产品(实际产品)。

二、建立公路文化长效机制的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要制定创作公路文化的各种精神产品的规划蓝图。第二,确定公路文化的思想模式。第三,在公路行业采购思想原料。

第四,思想者用‘思想模式’把‘思想原料’加工成既定的‘精神产品’。

第五,‘精神产品’不能停放在‘库房’里,必须把它宣贯到人的脑海里,落实到人的行为中。

三、公路文化长效机制实践的具体应用。

(一)、在公路行业的不同的管理层次,要制定响应的创作公路文化的各种精神产品的规划蓝图。

在省公路部门的公路文化产品——精神产品的设计要规模大、覆盖面大(共性强)、周期长(3—5年)等。

在地区公路部门的公路文化产品——精神产品的设计要规模适中、针对性强(个性强)、周期短(1—3年)等。

在县公路部门的公路文化产品——精神产品的设计要规模小、灵活性强、实用性强等。

例如:塔城段以胡曼总段长先进事迹为榜样,为公路文化“精神产品的加工原料”,掀起向胡曼总段长学习的高潮。用胡曼精神鼓励塔城公路段全体职工立足本职、勇于创新,敢争第一。

塔城段已开展的7个系列活动是:

1、从4月12开始,在活动室、机关办公楼大厅、小区设立向胡曼总段长学习黑板报、悬挂“向胡曼同志学习,重行动、比贡献、看实效”和“学习胡曼同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当排头兵”横幅,悬挂在单位,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图片)2、4月12日召开向胡曼同志学习座谈会。(有图片)3、4月13日上午10:00在胡曼同志墓碑前进行献花、追悼缅怀,举行向胡曼同志学习宣誓仪式。之后到Z800线k14+800m__k15+900m公路养护现场参加义务劳动,缅怀胡曼同志。(有图片)4、4月30日由塔城段5名职工分别代表段机关工作人员、路政稽查所、博孜达克养护站一班、博孜达克养护站二班、退休职工。脱稿宣讲胡曼总段长先进事迹.5、5月10日在塔城总段网上开始播放塔城段职工制作的胡曼总段长事迹短片。(有图片)6、5月15日在塔城段展出宣传胡曼同志先进事迹图版(有图片)

7、塔城段职工人人会背胡曼总段长在2008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十种塔城精神(即“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团结友爱的协作精神;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文明礼貌的服务精神;献身公路的爱岗精神;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无怨无悔的忍耐精神”。作为塔城公路段的精神文化产品进行使用和弘扬),会唱《我的路我的歌》等公路歌曲。职工人人上交向胡曼总段长学习的决心书。

(二)、公路行业不同的管理层次,公路文化的思想模式,都应遵循统一的公路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在这《体系》的指导下,结合不同管理层次的特点,可以有所侧重。

(三)、公路行业不同的管理层次,对采购公路行业的‘思想原料’的来源,原则上在管理范围内,但仍然可以扩大到全国的公路行业范围,因为全国公路是一家。

(四)、公路行业不同的管理层次,对思想者的要求是一样的,有专业的思想者(宣传部门),有业余的思想者(除宣传部门外的所有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承担思想者的任务。共同生产(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思想产品。

(五)公路行业不同管理层次的所有人员,都是‘思想商品’的消费者。都是践行‘思想商品’的执行者,并把‘思想商品’宣贯到公路人的脑海里,落实到公路人的行为中。‘思想成品’是公路人的思想来源。‘思想商品’是公路人的思想武器。‘思想商品’是公路人工作的动力来源和工作精神的有力支撑。

建立公路养护系统职工教育长效机制 第6篇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我市公路综合服务水平的要求,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全省最优”的**公路形象,实现“福民强市”宏伟目标。针对我市农村公路实际情况,需建立和不断完善公路路政管理长效机制。

一、明确责任、分级管理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明确各级地方政府责任,由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一是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土地、规划等部门公路控制区内建(构)筑物审批范围及权限进行监管,杜绝越权、违规(法)审批。二是县级、乡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源头治理工作,对矿产企业、大型运输企业,由县政府年初签订责任书,收取超限超载保证金,制定相应奖惩措施;由乡政府派专人不定时对签订责任书单位进行抽查、检查,会同公路及相关部门形成监督机制,源头和路面治理相结合,共同遏制公路超限运输行为。三是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保护乡道、村道的需要,在出入口设置必要的限高、限宽设施,但不能影响消防和卫生急救等应急通行需要。

二、明确职责、部门协作

各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公路保护工作。1

应加强对公路管理机构和路政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及监督。路政管理部门和养护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坚持两个单位每月会商制度,促进路政、养护协调发展。路政管理部门要狠抓日常巡查的落实,每月路巡不少于20天,不断提高巡查力度和密度,努力做到路政巡查全覆盖,对公路违章占道、堆积物及时进行处理,发现公路受损或存在安全隐患要第一时间设置安全标识或标志,及时通知养护部门并协助保通,尽快修复或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三、积极发挥县、乡、村三级联动路政管理作用,实现网格化无缝隙管理

一是每年年初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把路政管理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由县(市、区)政府与各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各村委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农村公路管养的好坏作为对乡、村工作的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年终评先、奖惩挂钩。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协调推进、科学管理”的工作格局。二是利用37个路政管理站,实现网格无缝隙管理。各路政管理站和中队坚持周联系村制度,月例会制度,季联席会议制度,把日常巡查与综合整治相结合、与改善公路通行环境相结合、与城乡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着重解决违章占道、过村路段脏、乱、差、集市贸易等较难治理且容易回潮的问题,严格按照县、乡、村三级联动流程进行处置。努力改善人民群众出

行环境,保持我市农村公路良好的路容路貌,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上一篇:我国地下工程发展现状下一篇:小雨滴(1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