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俱乐部制研究论文

2024-07-13

高校体育俱乐部制研究论文(精选6篇)

高校体育俱乐部制研究论文 第1篇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一直处于改革前列。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体育教育模式在体育锻炼意识、社会体育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改革。俱乐部制便是高校体育改革中的一种典型,具备许多教学优势。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体育改革,本文详细分析了体育教改背景下的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校教育;体育教改;俱乐部制;教学改革

一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特征

1.教学指导思想。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作为教学核心,突出教师在体育领域中的特点,并在教学活动当中突出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时间、自主选择教师以及自主选择项目的权利。与此同时,还可以构建一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在课程教育中让学生自己选择具体的专项俱乐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志向,打破原本的专业、系别、班级、年级等界限,同时采取网络化的选课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实现差异性的提升。俱乐部制教学更加注重人本主义,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2.有计划地开展俱乐部竞赛。俱乐部制教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最大特点便是可以根据俱乐部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开展相应的俱乐部竞赛活动,促使学生的体育竞赛水平得到提升,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化、高层次的校园体育环境氛围,正确地引导与规范体育专业教育的模式与方法,促使教学与课余的锻炼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与衔接性。

二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存在的缺陷

虽然俱乐部制教学许多优势,但是因为开创经验不足,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项目对学生的选项方面存在制约性。在一些项目的开设过程中,如乒乓球、游泳、羽毛球等项目受大量的学生喜爱,导致学生过多的地集中于这些项目。但是一般每个班只能够有几十个人参与学习,导致部分特别喜爱这一项目的学生无法参与到这一俱乐部学习当中。另外,因为师资条件、场地条件等因素,导致部分项目无法开设或开设课程时间比较少,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选课。其次,俱乐部制教学无法实现层次性的教育。当前学生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在体质方面的差异较为突出,运动水平、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较为突出,俱乐部制的教学普遍在教学方法、内容以及考核方式方面以统一性的标准为主,导致最终呈现部分学不够、部分学不会的窘境。另外,俱乐部制的教学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在转会、考勤、成绩的评定方面无统一性的标准。

高校体育俱乐部制研究论文 第2篇

1目前高校采用的主要的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

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愉快、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新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注重体育能力的提高和主动参与体育意识的培养,注重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注重现代体育与体育教育的关系,即强调体育教育应树立现代体育观念。因此,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它即将成为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1.1课内外一体化模式

以主、副项为切人点,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内外教学管理融为一体。课外辅导采用“侧重式”或是布置课外练习的方式进行,它对体育课起到了互补和延伸的作用,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得到消化,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体育能力拓展了空间。对体育能力差的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做到因人而异,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学生的不同需求。

1.2多维目标体育课堂模式

依据传统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根据现代体育理论把课堂教学分为理论知识、游戏、技术教学、能力培养、强化身体素质5个部分。课堂教学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愿、积极踊跃地回答,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参加体育教学活动。

1.3体育合作模式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动态因素的互动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标准,共同完成体育教学的目的。

1.4体育健康课程教学园区模式

以人为本,体现现代体育健康教育的特点,把社会化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以及个体化等教育的精髓融合在一起。

2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运用

2.1课程方向

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投人到学习锻炼中去。

2.2课程目标

形成健康的体育观,掌握专项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提高学生对体育学科科学规律的认识水平;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3课程设置

(1)体育基础课:一年级第1学期为体育基础课,以院系、行政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体育课。

(2)专项运动课:第2学期至第4学期专项运动课实行体育俱乐部制,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兴趣任选自己喜爱的体育俱乐部进行学习。

(3)体育保健课:对部分身体异常、病、残、弱等特殊群体学生,开设以指导康复、保健为主的适应性体育课程。

(4)运动训练课:对体育特长生及校运动队主力队员,开设以各专项运动训练为主的体育课程。

2.4课程结构

(1)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行“开放式教学”,学生可自由选择上课时间、自由选择体育俱乐部、自由选择教师。

(2)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体育俱乐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不同项目的初级班、提高班,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求。

(3)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运动实践中穿插讲授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化手段,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2.5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以专项健身理论、锻炼方法、运动技能等相关知识为主,教学组织以集体授课为主,根据项目特点安排专业教师授课,突出专项教师的作用。体育课程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教学内容的基本出发点,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1)体育基础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高等学校体育、体育卫生与保健、主要运动项目介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

(2)技术理论的教学内容:各项目的基本技术、战术、理论、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以及基层单项比赛的指导方法和组织方法。

(3)俱乐部开设项目: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贻拳道、形体健美操、体育舞蹈、游泳、田径、武术。

(4)体育保健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养生体育、运动处方、医疗体育、机体康复方法等。

(5)体育训练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各运动队教练员制定的专项训练计划、任务,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参加各类体育竞赛。2.6教学管理

授课方法上,应改变过去的单一形式的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将重心转移到重讲解、示范与分析上,在学习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方法上,促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多种独特的学习方法,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设置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果和社交能力,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进行自我监控与评价,积极主动学习知识。

2.6.1俱乐部制的教学管理体系

(1)选课程序

一年级第1学期由学生所在院系按行政班集体上课,其余学期全部由学生自由选课。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选择2个以上的不同项目、不同层次的体育俱乐部学习与训练。学生每学期根据公体部公布的学习与i)}}练项目、时间、地点,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俱乐部,所选时间不得与其它课程发生冲突。第2学期至第8学期,学生可在校园网上选择体育俱乐部学习与训练。

(2)课堂管理

教学管理的改革在内容、方法、手段上,要真正做到为提高学生素质、提升学生能力为宗旨,强化体育专业素质能力的提高,从而创建和谐、高效、务实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上课时间、自由选择体育俱乐部、自由选择教师。体育课合计6学分,学生在校4年必须修满6个学期6个学分。原则上要求第1至第4学期修4个学分,第5至第8学期可机动任修2个学分,每学期只能修1个学分。学生若未取得每学期规定的体育类课程学分,则不具备评选三好学生、获得奖学金的资格。学生只有获得体育课程全部学分,毕业时才能视为体育合格,否则不能毕业。

2.6.2考核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实行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定。在层次教学方法中,课堂上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运动水平、运动能力进行单元阶段检测。在教学检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引导学生,以发挥出每个人的最大潜能,做到以人为本,真正达到教学面对全体学生的目的。

3结论与建议

(1)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实施俱乐部制体育课教学模式,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大胆的尝试和创新,符合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2)俱乐部制体育课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角色,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使体育课的功能得到了强化。

(3)俱乐部制体育课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拓宽了知识面,促进了个性化发展和实践体育能力的提高,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高校体育俱乐部制研究论文 第3篇

1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比较丰富,涉及球类、武术、舞蹈等多个门类。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公共体育课程。但是传统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无论是从老师教学上还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都会受到时间和内容的限制,没有自主选择的能力,使学生丧失了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未能达到设置公共体育课程的目的,阻碍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发展的步伐。

1.1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对年级的限制

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仅仅面向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而将大三、大四的学生关在门外,使大三、大四的学生不能参加公共体育课程,使学生失去了一个进行体育锻炼的机会。学生到了大三、大四就会面临考研、就业等多重压力,情绪压抑,他们更需要参加体育锻炼,释放自己内心的情绪,使内心的压力得到缓解。但是公共体育课程对年级的限制却减少了学生参加体育进行锻炼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永久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更加限制了公共体育教学的发展速度。

1.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对时间的限制

目前,我国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对上课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制,大多院校都将公共体育课程集中在一两天,大大降低了项目场地的使用效率。传统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时间比较死板,场地比较固定,没有对公共体育进行人性化管理。因此,学生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进行公共体育课程的时间和场所,在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就会失去自己近期内唯一的锻炼机会。

1.3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对提高技能的限制

因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受场地、资源、师资力量等的限制,很多学生无法参加自己喜爱的公共体育课程,失去了学习的热情,降低了公共体育课堂效率。另外,学生无法参加相同的公共体育课程,阻碍了学生继续学习该公共体育课程的机会,使学生对刚入门的公共体育课程不能进行深入的学习,在技能和体能方面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

2 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改革的意义

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实行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可以使人们喜欢上瑜伽,还可以使人们树立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体育意识。瑜伽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可以完善和弥补传统瑜伽教学模式的弊端和缺陷,促进公共体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以俱乐部制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公共体育瑜伽的热情,调动其进行瑜伽锻炼的积极性,树立经常进行瑜伽锻炼的意识,推动公共体育瑜伽课程的开展。高校俱乐部制公共体育瑜伽课程可以使学生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进行瑜伽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可以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模式实施的方法

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模式是以社会中的俱乐部中的瑜伽课程为原型进行构建的,但不能原盘照抄社会中的俱乐部瑜伽课程教学模式,要根据公共体育的特点和要求,对社会中的俱乐部瑜伽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编。

3.1 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模式实施的指导思想

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实施是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因材施教”作为指导思想。该模式是把学生作为主体,考虑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再结合公共体育瑜伽课程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给参加瑜伽课程锻炼的学生提供最温馨的环境和学习资源。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瑜伽运动在高校的发展和传播,促进其他公共体育项目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化和成功。

3.2 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

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与社会中的俱乐部瑜伽课程的组织类似。首先,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到开设公共体育瑜伽课程的俱乐部进行报名。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到瑜伽俱乐部进行锻炼,俱乐部对学生的上课时间和情况进行监督,直到修完课时为止,没有时间限制,并给予相应的成绩。最后修完学分后,如果想要继续进行锻炼,可以与俱乐部进行沟通,这样可以满足学生想持续进行瑜伽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进行终身锻炼的意识。

3.3 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课程管理

以社会中的俱乐部瑜伽课程为基础,结合高校公共体育的特点和要求,对公共体育瑜伽课程进行设置和管理。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教学中既要包括基础瑜伽又要包括特色瑜伽,使学生在修够学分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瑜伽课程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锻炼,提高自己的瑜伽技能。公共体育瑜伽课程是由俱乐部进行管理,对公共体育瑜伽课程的内容、时间、考勤进行管理。在学生进行选课之后,根据选课结果,对课程进行安排,错开学生的上课时间,将上课时间安排在学生的业余时间,例如中午、晚上、周末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公共体育瑜伽课堂的效率,又能提高学生业余时间的利用率。另外,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的考勤可以通过刷卡来进行记录,而且还要不定期地对公共体育瑜伽课程的课上情况进行考察。

3.4 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

在进行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对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制度进行评价,使公共体育瑜伽课程的俱乐部制越来越完善。公共体育瑜伽课程的管理层要结合学生对公共体育瑜伽课程的评价以及教师的建议,不断对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进行完善。通过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的完善,推动瑜伽体育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促进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改革的成功。

4 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改革的影响因素

4.1 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的场地条件

目前,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的场地设施相对比较简陋,而且场地数量有限,使得公共体育瑜伽俱乐部只能满足少数人的需求。另外,大多数公共体育场地取暖设施不齐备,由于天气因素,尤其是寒冬,学生在进行瑜伽体育锻炼时会感觉不舒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瑜伽运动的顺利开展。

4.2 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的师资力量

随着公共体育瑜伽课程的俱乐部制改革,瑜伽课程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改革后教师由主导者变成了辅导者,但是教师的师资水平和能力却要求得很高。瑜伽体育课程的教师需要不断地融入新鲜的血液,推进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的改革,推动瑜伽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发展。

4.3 高校公共体育瑜伽俱乐部的管理机制

由于我国刚刚推动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的改革,公共体育瑜伽俱乐部的管理机制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瑜伽俱乐部的管理制度、时间管理、考勤管理等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如果瑜伽俱乐部的某一部分出现管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俱乐部的运行,影响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的改革进程。

5 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改革的建议

5.1 更新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改革观念

一项制度改革的成功取决于思想观念的更新。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改革主要是瑜伽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是首先要对传统的瑜伽课程教学思想进行更新。为了使学生正确学习瑜伽体育,在瑜伽锻炼过程中不会使自己受伤,关键要学习到瑜伽体育的技巧。因此,技术的熟练才是成功的前提,公共体育瑜伽课程的改革不能总依赖于俱乐部,俱乐部只是一个载体,并非关键。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拓宽思考问题的视野,瑜伽体育锻炼并不局限在学校,局限在俱乐部。教师更要转变传统主导者的角色,变为辅导者,提高学生进行自主锻炼的能力和技巧,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总之,为了促进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改革的成功,要特别注意更新学生、教师、管理者的思想观念,转变他们的思维方式。

5.2 将高校公共体育瑜伽与社会进行合作

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的场地、资源、师资力量毕竟有限,积极开展与社会的合作,引导企业在学校开设瑜伽课程俱乐部,增加公共体育瑜伽锻炼场地;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丰富公共体育瑜伽的经验,增加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设置,最终会促进公共体育瑜伽的发展,推动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改革的进程。

5.3 文化支持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的改革

没有文化支持的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就不算是一个俱乐部,它仅仅是一个进行瑜伽锻炼的场所。为了成功进行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的改革,瑜伽俱乐部要树立自己的文化和理念。公共体育瑜伽俱乐部不仅仅是一个锻炼瑜伽体育的场所,更是瑜伽体育的一个载体,促进瑜伽体育文化理念的传播和瑜伽技能的推广。因此,在进行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的改革时,必须树立瑜伽体育的文化和理念。

6 结语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我国对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进行了俱乐部制的改革,满足人们对体育锻炼的强烈需要,加快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步伐。通过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改革,可以培养学生持续进行身体锻炼的意识,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动性,在提高学生身体状况的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等等。虽然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俱乐部制改革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弊端,但是随着改革的进行,这些问题会逐渐被解决。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是公共体育事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是推进我国公共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冯寿海.试析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运作方式与管理[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01).

[2]郭妍妍.高校瑜伽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初探[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4).

[3]王辉.健身俱乐部开设瑜伽课程的影响因素探析[J].电子制作,2013(19).

高校体育俱乐部制研究论文 第4篇

【摘要】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大学是人生迈进社会之前的最后一个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将会是足够大学生们享用一生的财富。高校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满足新世纪对人才身体素质的要求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 公共体育俱乐部 改革与实际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16-03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高校在满足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的工作做的不是十分的到位。所以强化高校领导对学生体育方面的重视程度,加快体育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成都师范学院实施公共体育俱乐部的改革措施及目标出发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一、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改革理论分析

1.“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亦称课内体育俱乐部,它是指以课堂教学为主所组织的体育俱乐部。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基本理念的今天,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改革理论应当紧紧围绕学生的权益和需求进行制定。按照以往的体育教育制度、学生在每一个学年所要学习的课程、上课方式等在学生入学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学生只需要在这个固定的制度下按部就班的开展体育活动就行了。但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下没有得到体现。所以新型的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新的教育理念更加的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鼓励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积极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形式将选择权真正的下放到学生手中,同新型体育教育理念的精神相符合。“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运用在体育教学工作中表现为时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体育俱乐部的建设顺应学生的主观意愿,将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的选择体育项目。体育俱乐部的建设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的选择体育项目的情况,让大学生的个性和自由充分的展现出来。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完全按照学生的主观意愿来设置,体育课程随着学生主体的需要来安排,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计划”模式。使学生从以往单调乏味的体育课程中解放出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体育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个性化教育理论

传统的体育模式采用一刀切的课程安排和设置,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由选择的权利。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为了追求“合格率”、“优秀率”而忽视了学生的身体条件和个人意愿。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是巨大的。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同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最大的亮点就是肯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个性化教育理论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之上的。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创新能力则是当今社会最为看重的一项能力。在中小学阶段,体育课程往往强调共性教育。然而,到了大学阶段,体育必修课的强制性将会不可避免的压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他们形成爱好的源动力。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生理方面已经发育成熟,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和开展正是对学生个性需求和人格的尊重。

3.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高校体育俱乐部制度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大学生是高等教育培养的对象,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所以高校体育俱乐部应当紧紧围绕大学生的需求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设置体育课程。大学生在心理、智力、能力等多方面同中小学生有着巨大的不同,大学生在运动方面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在锻炼后能够享受到身体和心灵的放松所带来的愉悦享受。久而久之大学生就会养成一种稳定的运动习惯。再者,大学生的心理生理已经发育成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都已经趋于定型,所以大学生们能够比较理性的看待事物,也能够独立的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大学生可以根据基础教育阶段所学到的知识去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所以高校俱乐部的建设同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相匹配的。

二、成都师范学院实施公共体育俱乐部现状分析

1.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成都师范学院实施的公共体育俱乐部内部的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这是因为公共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和实施给予学生很大的选择体育项目的自由度,学生自由度的增大也同时意味着学校管理难度的增大。当前学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到目前为止学院还没有制定出来一个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由于我国各个高校实际情况不同,其它高校俱乐部能够提供给学院参考的俱乐部管理样本十分有限,并且很多高校俱乐部管理体系部门齐全,但是真正运行的部门却寥寥无几,所以别的高校俱乐部管理模式参考价值不大。成都师范学院公共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系建设需要熟悉本院校实际情况的领导汇同社会上的专家学者进行讨论和制定。

2.体育项目与学生选项不平衡

由于成都师范学院经济条件所限,俱乐部体育项目开设的不太齐全,目前成都师范学院开设的体育项目有:羽毛球、乒乓球、网球、体育舞蹈、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等九个教学俱乐部项目。院校设置的体育项目同学生自主的选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比如,羽毛球、足球等热门项目受到了学生们的追捧,由于院校俱乐部内部体育场地和运动器材所限,根本容纳不下太多的学生同时进行某一项体育活动,所以体育教师不得不将超额的学生调配到其它体育运动项目中去。由于学校场地和硬件设施的限制,一些比较受学生们喜欢的体育项目(比如:游泳)无法开设,学生只能在羽毛球、乒乓球、网球、体育舞蹈、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等九个教学俱乐部项目中选择,不能做到真正的自由。但是,我们知道一旦学生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的时候,其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削弱。

三、成都师范学院建设公共体育俱乐部目标分析

成都师范学院建设公共体育俱乐部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一、使学生能有效的掌握两种以上运动项目的健身方法与技能,至少能在一个运动项目上具备一定技术、技能水平与实践运用能力。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体育课程更能适合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大学学习的规律,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与发展,保证大学体育学习四年不间断。三、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学生自我科学锻炼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四、运用多样的体育教育手段,正确引导和规范大学生体育生活,发扬体育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合理的健康投资与体育消费,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与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五、通过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各项体育活动与赛事,在学校形成一种具有较高层次的、多元化的校园体育氛围,有效的推动校园体育又化建设,并促进学校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

成都师范学院建设公共体育俱乐部所设定这些目标无一不是将“以人为本”放在首要地位,这也体现了学校领导的高瞻远瞩,处处为学生着想的高尚情怀。新时代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也应当与时俱进,紧跟社会需求的步伐适时的调整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人才的观念。只有时刻注意社会上企业的用人需求并加以调整学院的办学目标才能培养出来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四、成都师范学院加强公共体育俱乐部改革措施分析

1.转变教育观念

当今社会无处不体现着创新,大学生朝气蓬勃,个性十足,本就具有很强的创新欲望和创新精神。但是由于以往的教育理念片面追求学生的共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使得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压制状态。当前,成都师范学院响应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号召积极的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注意培养学生遇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方式的精神,通过更加合理和科学的课程及师资力量配置来实现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新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育的科学规律出发,引导学生自觉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做人云亦云的学生,不迷信权威,不崇拜专家学者,一切都以实际情况出发去思考和验证问题。

教育改革的关键性问题就是教育思想的转变,要对公共体育俱乐部进行改革,学院领导就必须转变自身思想中存在的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等教育观念,将应试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

2.以学生为核心设置课程

结合成都师范学院建设公共体育俱乐部的目标,学院应当进一步加强体育课程的科学化设置。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学院领导应当充分听取学生代表们的意见,集思广益,寻求找到最佳的课程安排体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院领导创新意识的加强,体育俱乐部的师资力量配置和硬件体育设施已经得到了逐渐的强化。但是由于这几年高校制度正在进行改革,使得现在运行的教育体制的弊端显现的更加明显。比如:体育项目设置过少、体育课堂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不能激发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高校一直沿用传统的设置好课程类型和上课时间的方法让学生被动的去上课和适应高校课程。这样在方便了学校管理的同时却剥夺了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自由,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此外,学生在选择任课教师的方面几乎没有自由度。这些问题在新的课程设置中应当特别重视,调动学院的力量尽力解决。具体方法有:在学期开始举行学生讨论会,倾听学生们最真实最直接的声音,将学生反映的焦点问题记录在案,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以学生需求为根本结合学院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协调。在学期末再次开展学生讨论会,倾听学生的意见,汇总本学期初学生所反映问题的解决情况,对未能解决的问题对学生加以说明并解释原因,向学生阐明下一步的处理计划和意见,接受学生的监督。

3.改善学生参加俱乐部观念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选择体育项目的时候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是基于某一运动项目期末考试容易通过的情况而选报的。所以俱乐部应当加大对学生的宣传力度,培养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热爱,转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充分享受体育活动中的乐趣。俱乐部还应当积极的组织学生们来尝试各种体育项目,让学生在尝试体育项目的过程中真切的认识到自己究竟喜欢和擅长什么样的体育活动。为以后的体育项目选择打下铺垫。通过引导学生参加俱乐部举行的各种体育活动,让学生们享受到团结和作、众人一心的运动乐趣。此外,俱乐部管理人员还应当充分发挥体育俱乐部的娱乐、健身、结交朋友和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多种效益,以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体现学校体育俱乐部的综合功能和多种价值延伸。在对学生期末素质总评上,学院应当考虑学生在体育俱乐部中的表现情况,结合学生文化课成绩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将体育项目纳入年终学生考核可以提升体育俱乐部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当然,发动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本意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为今后学生步入社会以后形成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百折不挠、奋勇拼搏的可贵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4.健全各项制度,加强俱乐部管理

在体育俱乐部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院领导应当统筹学院发展的全局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比如:对于体育俱乐部开放时间的安排上就要倾听各个学院学生们的声音,由于俱乐部时常需要举行一些大型的体育活动,所以在举办活动之前就必须将学生日常上课时间同举行活动的时间协调开来,以免影响学生的正常上课。在开设体育项目的时候,应当结合俱乐部场地和硬件设施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论证,在经过讨论得出实际可行的结果之后再增加新的体育项目。在体育教材的内容上,教师们应当与时俱进,严格的把握教材的质量和内容的新颖度,在体育教材的选择方面,应当结合院校实际尽量选择同院校有能力开展的体育项目一一对应的教材。

俱乐部还应当结合现代化科技手段制作自己的网页,将俱乐部近期举办的运动会通知、各项体育项目的赛事以及体育运动器材的介绍等放在俱乐部网页上供有兴趣的学生查看,另外,由于体育活动难免会发生小的意外伤害,俱乐部网页上还应当开辟一个健康专栏为学生们介绍体育活动中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在课程选择方面,俱乐部应当在实际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自由,与此同时还应当对这些课程做一些硬性要求和规定,敦促学生达到这些课程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耐心讲解体育知识和技巧。在学生的管理上,要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俱乐部的管理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学生和教师相结合的管理方法保证俱乐部有序的运行。在每一年的年终,俱乐部应当组织所有成员进行评比、选优,对于评比过程中的量化打分,应当向学院的全体师生发放调查问卷,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统计和归纳,选出真正令院校全体师生满意的优秀俱乐部员工。

针对俱乐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管理人员应当及时的查补疏漏,健全俱乐部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一旦确立就应当不折不扣的实施。

五、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学生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高校过去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一刀切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体育俱乐部的建立是将体育项目选择权下放给学生的一次尝试。尽管体育项目选择权的下放会为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改革与实践在持续推进的过程中终将解决所有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志敏.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2):51-52.

[2]田爱华,余若中.大连理工大学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01):151-152.

[3]陈学华.高校单项体育俱乐部的建立和运作[J].体育与科学,2010,(05):189.

[4]许明荣,蒋玲,周璋斌等.高校体育课实施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9):380-381.

[5]程杰.对高校体育课采用俱乐部形式教学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4):143-144.

[6]黄刚,谭联斌.浅析高等院校体育俱乐部是教学的作用[J].北京体育师范院学报,2014,(01):17-21.

[7]周云飞.高校体育教学推行俱乐部模式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06):32-33.

[8]安儒亮.世界发达国家体育俱乐部概况[J].西安体育学报,2011,(04):67-68.

[9]朱奇志.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08):35-36.

[10]陈小蓉.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1,(02):164-166.

高校体育俱乐部制研究论文 第5篇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称“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纲要”对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结构、内容与方法、评价及课程的建设与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均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如何实现“纲要”提出的目标,构建何等教学模式来实现,通过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与实践研究认为: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实现纲要总体要求,完成现代体育教学功能较为适宜的形式。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构成“俱乐部”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进行社会、政治、文艺及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团体和场所。”本文所讲的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指体育课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进行体育教学。体育课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发挥教师的专长;在教学目标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选择学习项目,选择老师,自己确立目标,自己评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在课程设置上,学校面向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采取新生一入学即按个人兴趣、志向选择专项,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建制,甚至年级界限,重新组合上技能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达到学体育知识、技能,增进健康,享受娱乐,参与竞技并进的目的,而将1、2年级课程列为必修课,3,4年级、研究生课程列为选修课;把校代表队及确有专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列为专项的高层次体育课程教学,兼顾特殊学生群体,开设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全新体育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由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考试方法等构成。我们考察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可否适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其核心就是考核其能否实现现代体育的功能,即学生全面身心素质的提高,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符合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规律。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目标的衔接

2.1 俱乐部制学习的递进性,适应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对吉林大学2001级来自21省、市300名大学生在中学(初、高中)阶段体育授课内容、教学形式及对大学阶段教学模式的评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1)在来自21个省、市的288名学生中,在初中阶段学习体育的19个项目中14项均有接触,体育项目学习人数最多的分别是篮球、田径、足球、排球、武术、速滑、乒乓球,而对休闲项目(网球、马术)要求场地条件较高的项目相对较少,反映初中阶段体育课教学的状况;而在高中阶段体育项目学习人数最多的分别是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项目,仍是休闲类项目较少,同样反映了在高中阶段,简单易学、喜闻乐见的项目开展较好。教学形式,每周2次体育课,每次50min,结果表明,中学阶段学生对体育项目虽然接触不同,但对一项或几项都有学习,入大学后,基本具备了专项教学的基础。

(2)对体育课内容、上课形式的评价表明:传统式,即以自然班上课、教学,以技术、能力为考试标准进行考核,同学对其评价最低,赞成率仅占11%;而俱乐部式教学,入学后即按个人兴趣选专业,按专项能力组织不同层次班进行教学,以个人学习为主,教师为辅,上课时间自己选择,依完成规定的锻炼时间、技能、体能评价体育成绩的教学形式,赞成率达61%。

(3)采用传统式教学与中学教学形式没有更大差异,普修课教学内容比较全面,是对中学所学项目的简单重复,学生既不能产生学习兴趣,又对一些动作难以掌握,接触运动项目多,如蜻蜒点水,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俱乐部制教学根据个人兴趣、体质及运动水平选择项目分层次学习、参加训练,遵循了增强体质、循序渐进的原则,掌握体育技术由简到繁、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由浅入深的原则,符合认知规律,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2 俱乐部制学习项目的专一,适应了教学目标的系统性

俱乐部制学习,采取单一的专项学习,在尊重个人兴趣与身体条件和运动水平的前提下,对某一项目进行系统的学习,设置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开始,到学习基本战术或高一层次的技术,以至成为该项目的校一级的代表队或国家等级运动员。即从初级班到中级班,再晋升为高级班,这些晋升是根据个人身体素质、能力及技术掌握的程度而定。身体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同学,一入学即可进行相适应的中级班或高级班学习,甚至进入校代表队接受更高的身体、技能训练。这样一来,使得在中学阶段建立起来的体育兴趣继续提升,使得已掌握的体育技能得以进一步提高。就个体而言,是一个体质不断加强、运动技能不断提高、体育兴趣不断加深的动态过程;整体上就形成这样一个体育教学目标不断提升、递进的体系。

体育学习的目标具有系统性,目标的确立,应根据人体发展的客观实际和掌握体育技能的水平来确定,即根据个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和技巧等方面来确定,人在身体不同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体育目标,表现出阶段性、递进性、相关性,即身体不同阶段应选择不同难度的不同项目来学习。不同阶段应有不同阶段的要求,小学、中学、大学不但在学习内容上应有差别,而且在同一内容的要求上也不应完全相同,如果说小学阶段是以游戏、玩耍为手段开发体质;而中学应是学习、熟悉多项体育运动项目,增强体质;到大学应真正较系统学习

一、两个体育项目,并有一定的特长,成为终身体育锻炼的项目。递进性,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锻炼的强度、技术动作的难度都应较中学阶段有明显提高。有目标,才有动力,才有新的进步,才会使兴趣不断提升。所谓相关性的特点,即体育项目尽管有几十项,但都是以力量、速度、灵敏性为基础的,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并不意味着全面学习所有体育项目,而是在具有基础素质后,再通过专项素质的提高,掌握其他专项技术也就不难了。而且与同一项目的同一层次的同学在一起学习、训练和比赛,由于身体素质条件、技术基本接近,除了便于组织教学,发挥教师专业特长的优势外,更容易激发同学的学习激情,可比性强,利于竞争,充分发挥同学自身的潜能,与其他文化课按所报专业录取,分数相近,在一个起点上学习的模式统一起来。

2.3 俱乐部体制学习宽松,适应体育教学目标的灵活性

传统的体育课每周1次学习,如因身体或其他原因不能参加,就没有弥补上课的机会。俱乐部制使得上课时间大幅度地延伸,从早上6:00至晚上8:30,每周从周一至周六,每次教学时间为60min,每周2次,每学期完成规定的学习时间(比较适合普通学生),自主确定具体上课时间,使得学生在参与学习的时间上具有灵活性的选择。

管理的灵活性。由于个人体能、技能的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可根据自身基础条件参与一个专项的不同层次班级学习,掌握较快的学生可以提前晋升到高一个层次学习;反之,掌握较慢的同学可以在该层次上反复训练;身体条件好、素质好的同学,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还可以选择其他项目学习.灵活管理。

学校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设置更多项目体育课程。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担当得心应手的项目教学,把标准的示范动作展示给学生,简捷明了地讲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爱好与特长,根据自己的评价,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教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如近期学习负担、身体状况,自我调整参与俱乐部的时间,调整运动负荷,这会更好地做到体育锻炼与脑力劳动相结合。俱乐部制教学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3.1 俱乐部制教学使学生的体育意识上升为专项兴趣

调查结果表明,经过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几年的体育教育,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都是比较清楚的,但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的人不多。俱乐部制教学,给同学提供了个性、爱好发展的广阔空间,在教师指导下,自己选择学习项目、选择教师、选择自己的学习时间,使得每位学生个人兴趣得到满足,主动性得到极大加强,学生会全身心投入,会利用更多的时间学习。选项课又使得教师的业务专长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的标准示范、精炼的讲解,对学生兴趣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吉林大学南岭校区2001一2.002两个学年4262名学生进行选项教学试验,共开设16个项目,第一学期报名参加1274人,占总人数的29.9%,第二学期人数达到2980人,占总人数的68.8%,超过半数的学生自愿地选择专项课,说明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乐于接受。传统教学模式,教学项目较多,每项学时分配较少,学生根本无法掌握基本技术。只有从简到繁,循序渐进,从基本技术到专项技术逐步提高,从一般身体素质到专项身体素质的不断加强,使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再参与各类竞赛活动,在竞争与对抗中体验乐趣,不断提高运动能力,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特别是得到周围人群、社会的承认,就更能体验到体育的价值。即便是跑步,在一些人眼里看似枯燥,但对于有长跑习惯的人来说,则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那种每次活动后的愉悦感、轻松感,只有经过磨炼的人才能体验到。观察也发现,凡是常年坚持体育锻炼的人,绝大多数都坚持某

一、两个项目,也是他最喜欢的项目,常常又是有点成就的项目,而很少有每个项目都去参加的人。实践又证明,通过4个学期的专项学习,学生基本可以掌握1个项目的体育技能,随着技能的提高,参与兴趣会更浓,运动的强度也会加大,形成对某项运动的偏好,这时学生会自觉地安排自己的健身时间,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可能形成。

3.2 俱乐部制教学,适应了大学生的身心要求

所谓的身心要求,是运动者对运动的强烈欲望,在训练中掌握体育技能的强烈的成功欲,在参与运动比赛中的强烈竞争意识和表现欲。运动后身体轻松,心情愉悦,精力充沛,运动成了一种享受,继而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锻炼习惯,保持锻炼的激情。而俱乐部制教学,由于课程设置多样化、个人学习项目的专业化、学习过程的层次化、成绩考评的综合化,使得学生的欲望得到充分的满足。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按自然班教学,开设项目轮转频繁,各项目教学始终是在基本技术上打转转,即使是喜闻乐见的篮球、足球这类课程,在一个自然班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同学根本不感兴趣,有一部分同学没有任何基础,也会有部分同学兴趣浓厚、技术较好。在课堂上,老师教的是篮球,某些同学心理想学的是足球,或其他项目。教师在内容的安排、练习方法,难易程度上不得不把标准确定在中间层次,照顾大多数,使得兴趣浓厚,技术、体能较好的同学不能尽兴,甚至达不到提高的目的,无法充分的表现,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对于技能较差的同学,又无能力去表现,甚至没有欲望,教学对象的差异性过大,无论是场地器材的保证能力,还是教学方法的改进。都难以使得每个同学欲望充分满足,体能得到充分调动。

秦勇、翟奕轩二同志对中原工学院2000级本科生1200学生中进行两轮两种不同形式的问卷调查(选用日本早稻田体育课效果调查表),结果表明。对体育课的愉悦方面,一年级普修课可能因为运动项目较多,练习的心理、生理负荷较大,也可能是由于场地、安全因素的制约,课堂教学较严格,对学生的身心解放感、参与乐趣、人际交往的体验、对体育课自主思考等项目得分较低;而二年级专项课中,除课时无变化外,其他项目较普修都有提高。在对体育课的评价方面,普修课与专项课相比,协同意识、懂得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心情激动等因素有提高,表明学生对于学习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自己学”的水平上,更在于“共同学”。在体育课的价值方面,学生对普修中集体配合、集体凝聚力、集体乐趣、利己主义的限制等评价不高,而对于专选课,这几项得分都有明显提高。学生对这两种形式的体育教学的态度变化表明,在完成教学目标、内容的前提下,学生更看重学习的氛围,学习内容的功能、规律,而不是运动技能上的简单传授,更注重心理体验。

3.3 掌握体育技能的成就感,参与竞赛的荣誉感,身体素质增强的自信力,使得体育锻炼成为习惯

每项体育运动都由若干体育动作组成,掌握一个技术动作需几十次、上百次甚至上千次反复练习,要花费大量的心血和气力,随着动作的掌握,也标志着力量素质、灵敏性、柔韧性的提高。俱乐部制教学运作方式给同学提供了掌握专项体育技能的条件,因为专项选修,使得掌握技术动作时间基本有了保证。通过4年的学习,对该项运动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有了充分的理解,对该项运动产生了难以忘怀的感情,并能自觉地反复实践。

高校体育俱乐部制研究论文 第6篇

教学模式由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考试方法等构成。我们考察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可否适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其核心就是考核其能否实现现代体育的功能,即学生全面身心素质的提高,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符合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规律。

2 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目标的衔接

2.1 俱乐部制学习的递进性,适应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对吉林大学级来自21省、市300名大学生在中学(初、高中)阶段体育授课内容、教学形式及对大学阶段教学模式的评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1)在来自21个省、市的288名学生中,在初中阶段学习体育的19个项目中14项均有接触,体育项目学习人数最多的分别是篮球、田径、足球、排球、武术、速滑、乒乓球,而对休闲项目(网球、马术)要求场地条件较高的项目相对较少,反映初中阶段体育课教学的状况;而在高中阶段体育项目学习人数最多的分别是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项目,仍是休闲类项目较少,同样反映了在高中阶段,简单易学、喜闻乐见的项目开展较好。教学形式,每周2次体育课,每次50min,结果表明,中学阶段学生对体育项目虽然接触不同,但对一项或几项都有学习,入大学后,基本具备了专项教学的基础。

(2)对体育课内容、上课形式的评价表明:传统式,即以自然班上课、教学,以技术、能力为考试标准进行考核,同学对其评价最低,赞成率仅占11%;而俱乐部式教学,入学后即按个人兴趣选专业,按专项能力组织不同层次班进行教学,以个人学习为主,教师为辅,上课时间自己选择,依完成规定的锻炼时间、技能、体能评价体育成绩的教学形式,赞成率达61%。

(3)采用传统式教学与中学教学形式没有更大差异,普修课教学内容比较全面,是对中学所学项目的简单重复,学生既不能产生学习兴趣,又对一些动作难以掌握,接触运动项目多,如蜻蜒点水,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俱乐部制教学根据个人兴趣、体质及运动水平选择项目分层次学习、参加训练,遵循了增强体质、循序渐进的原则,掌握体育技术由简到繁、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由浅入深的原则,符合认知规律,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2 俱乐部制学习项目的专一,适应了教学目标的系统性

俱乐部制学习,采取单一的专项学习,在尊重个人兴趣与身体条件和运动水平的前提下,对某一项目进行系统的学习,设置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开始,到学习基本战术或高一层次的技术,以至成为该项目的校一级的代表队或国家等级运动员。即从初级班到中级班,再晋升为高级班,这些晋升是根据个人身体素质、能力及技术掌握的程度而定。身体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同学,一入学即可进行相适应的中级班或高级班学习,甚至进入校代表队接受更高的身体、技能训练。这样一来,使得在中学阶段建立起来的体育兴趣继续提升,使得已掌握的体育技能得以进一步提高。就个体而言,是一个体质不断加强、运动技能不断提高、体育兴趣不断加深的动态过程;整体上就形成这样一个体育教学目标不断提升、递进的体系。

体育学习的目标具有系统性,目标的确立,应根据人体发展的客观实际和掌握体育技能的水平确定,即根据个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和技巧等方面来确定,人在身体不同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体育目标,表现出阶段性、递进性、相关性,即身体不同阶段应选择不同难度的不同项目来学习。不同阶段应有不同阶段的要求,小学、中学、大学不但在学习内容上应有差别,而且在同一内容的要求上也不应完全相同,如果说小学阶段是以游戏、玩耍为手段开发体质;而中学应是学习、熟悉多项体育运动项目,增强体质;到大学应真正较系统学习一、两个体育项目,并有一定的特长,成为终身体育锻炼的项目。递进性,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锻炼的强度、技术动作的难度都应较中学阶段有明显提高。有目标,才有动力,才有新的进步,才会使兴趣不断提升。所谓相关性的特点,即体育项目尽管有几十项,但都是以力量、速度、灵敏性为基础的,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并不意味着全面学习所有体育项目,而是在具有基础素质后,再通过专项素质的提高,掌握其他专项技术也就不难了。而且与同一项目的同一层次的同学在一起学习、训练和比赛,由于身体素质条件、技术基本接近,除了便于组织教学,发挥教师专业特长的优势外,更容易激发同学的学习激情,可比性强,利于竞争,充分发挥同学自身的潜能,与其他文化课按所报专业录取,分数相近,在一个起点上学习的模式统一起来。

2.3 俱乐部体制学习宽松,适应体育教学目标的灵活性

传统的体育课每周1次学习,如因身体或其他原因不能参加,就没有弥补上课的机会。俱乐部制使得上课时间大幅度地延伸,从早上6:00至晚上8:30,每周从周一至周六,每次教学时间为60min,每周2次,每学期完成规定的学习时间(比较适合普通学生),自主确定具体上课时间,使得学生在参与学习的时间上具有灵活性的选择。

管理的灵活性。由于个人体能、技能的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可根据自身基础条件参与一个专项的不同层次班级学习,掌握较快的学生可以提前晋升到高一个层次学习;反之,掌握较慢的同学可以在该层次上反复训练;身体条件好、素质好的同学,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还可以选择其他项目学习.灵活管理。

学校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设置更多项目体育课程。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担当得心应手的项目教学,把标准的示范动作展示给学生,简捷明了地讲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爱好与特长,根据自己的评价,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教师。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如近期学习负担、身体状况,自我调整参与俱乐部的时间,调整运动负荷,这会更好地做到体育锻炼与脑力劳动相结合。

3 俱乐部制教学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3.1 俱乐部制教学使学生的体育意识上升为专项兴趣

调查结果表明,经过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几年的体育教育,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都是比较清楚的,但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的人不多。俱乐部制教学,给同学提供了个性、爱好发展的广阔空间,在教师指导下,自己选择学习项目、选择教师、选择自己的学习时间,使得每位学生个人兴趣得到满足,主动性得到极大加强,学生会全身心投入,会利用更多的时间学习。选项课又使得教师的业务专长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的标准示范、精炼的讲解,对学生兴趣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吉林大学南岭校区2001一2.002两个学年4262名学生进行选项教学试验,共开设16个项目,第一学期报名参加1274人,占总人数的29.9%,第二学期人数达到2980人,占总人数的68.8%,超过半数的学生自愿地选择专项课,说明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乐于接受。传统教学模式,教学项目较多,每项学时分配较少,学生根本无法掌握基本技术。只有从简到繁,循序渐进,从基本技术到专项技术逐步提高,从一般身体素质到专项身体素质的不断加强,使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再参与各类竞赛活动,在竞争与对抗中体验乐趣,不断提高运动能力,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特别是得到周围人群、社会的承认,就更能体验到体育的价值。即便是跑步,在一些人眼里看似枯燥,但对于有长跑习惯的人来说,则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那种每次活动后的愉悦感、轻松感,只有经过磨炼的人才能体验到。观察也发现,凡是常年坚持体育锻炼的人,绝大多数都坚持某一、两个项目,也是他最喜欢的项目,常常又是有点成就的项目,而很少有每个项目都去参加的人。实践又证明,通过4个学期的专项学习,学生基本可以掌握1个项目的体育技能,随着技能的提高,参与兴趣会更浓,运动的强度也会加大,形成对某项运动的偏好,这时学生会自觉地安排自己的健身时间,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可能形成。

3.2 俱乐部制教学,适应了大学生的身心要求

所谓的身心要求,是运动者对运动的强烈欲望,在训练中掌握体育技能的强烈的成功欲,在参与运动比赛中的强烈竞争意识和表现欲。运动后身体轻松,心情愉悦,精力充沛,运动成了一种享受,继而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锻炼习惯,保持锻炼的激情。而俱乐部制教学,由于课程设置多样化、个人学习项目的专业化、学习过程的层次化、成绩考评的综合化,使得学生的欲望得到充分的满足。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按自然班教学,开设项目轮转频繁,各项目教学始终是在基本技术上打转转,即使是喜闻乐见的篮球、足球这类课程,在一个自然班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同学根本不感兴趣,有一部分同学没有任何基础,也会有部分同学兴趣浓厚、技术较好。在课堂上,老师教的是篮球,某些同学心理想学的是足球,或其他项目。教师在内容的安排、练习方法,难易程度上不得不把标准确定在中间层次,照顾大多数,使得兴趣浓厚,技术、体能较好的同学不能尽兴,甚至达不到提高的目的,无法充分的表现,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对于技能较差的同学,又无能力去表现,甚至没有欲望,教学对象的差异性过大,无论是场地器材的保证能力,还是教学方法的改进。都难以使得每个同学欲望充分满足,体能得到充分调动。

秦勇、翟奕轩二同志对中原工学院级本科生1200学生中进行两轮两种不同形式的问卷调查(选用日本早稻田体育课效果调查表),结果表明。对体育课的愉悦方面,一年级普修课可能因为运动项目较多,练习的心理、生理负荷较大,也可能是由于场地、安全因素的制约,课堂教学较严格,对学生的身心解放感、参与乐趣、人际交往的体验、对体育课自主思考等项目得分较低;而二年级专项课中,除课时无变化外,其他项目较普修都有提高。在对体育课的评价方面,普修课与专项课相比,协同意识、懂得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心情激动等因素有提高,表明学生对于学习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自己学”的水平上,更在于“共同学”。在体育课的价值方面,学生对普修中集体配合、集体凝聚力、集体乐趣、利己主义的限制等评价不高,而对于专选课,这几项得分都有明显提高。学生对这两种形式的体育教学的态度变化表明,在完成教学目标、内容的前提下,学生更看重学习的氛围,学习内容的功能、规律,而不是运动技能上的简单传授,更注重心理体验。

3.3 掌握体育技能的成就感,参与竞赛的荣誉感,身体素质增强的自信力,使得体育锻炼成为习惯

每项体育运动都由若干体育动作组成,掌握一个技术动作需几十次、上百次甚至上千次反复练习,要花费大量的心血和气力,随着动作的掌握,也标志着力量素质、灵敏性、柔韧性的提高。俱乐部制教学运作方式给同学提供了掌握专项体育技能的条件,因为专项选修,使得掌握技术动作时间基本有了保证。通过4年的学习,对该项运动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有了充分的理解,对该项运动产生了难以忘怀的感情,并能自觉地反复实践。

上一篇:构建党群共建新机制下一篇: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