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测试题

2024-09-01

有效沟通测试题(精选8篇)

有效沟通测试题 第1篇

有效沟通技巧试题

姓名:部门: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高效沟通的三个原则不包括:()

A、谈论行为不谈论个性B、谦虚谨慎C、要明确沟通D、积极聆听

2、反馈是指:()

A、关于他人之言行的正面或负面意见B、关于他人之言行的解释 C、在别人做得不足的地方,给他一个建议D、对将来的建议或指示

3、在沟通中既不果断地下决定,也不主动去合作的态度属于有效沟通的哪一种态度?()

A、折衷性态度B、回避性态度C、迁就性态度D、强迫性态度

4、积极聆听是指:()

A、一边听一边与自己的观点进行比较进行评论B、边听边想自己的事情 C、设身处地聆听D、选择性地聆听

5、以下哪一个问题不利于收集信息?()

A、难道你不认为这样是不对的吗?B、能谈谈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吗? C、你可以再解释的清楚一点吗?D、你能不能说的再详细一点。

6、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要建立以下何种态度()A、强迫性B、回避性C、折衷性D、合作性

7、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包括:()

A、信息发送、接收B、信息发送、反馈C、信息发送、接收、反馈 D、信息接受、反馈

8、属于实事求是型领导的性格特征的是:()A、要求下属立即服从B、凡事喜欢参与

C、想象力丰富缺乏理性思考D、是方法论的最佳实践者

9、以下选项中更容易沟通的是:()A、思想B、信息C、情感D、以上都不是

10、向领导提建议的较好时间是:()

A、刚上班时B、快下班时C、上午10点左右D、午休前

11、信任度低的人的沟通视窗的特点是:()

A、公开区信息量最大B、盲区信息量最小C、未知区信息量最小D、隐藏区信息量最大

12、与分析型人际风格的人沟通时要:()

A、用准确的专业术语B、多用眼神交流C、少做计划少用图表D、不要太快切入主题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决定业绩的三方面是:()A、态度B、知识C、技巧D、团队合作

2、沟通的三大要素是指:()

A、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B、语言和肢体语言的配合C、达成共同的协议D、沟通信息、思想和情感

3、聆听的步骤包括:()

A、准备聆听B、发出准备聆听的信息C、在沟通过程中采取积极的行动 D、理解对方全部的信息

4、封闭式提问的不足之处是:()

A、收集信息不全B、谈话气氛紧张C、浪费时间D、谈话不容易控制

5、FAB原则的含义包括:()A、互补B、特色C、利益D、优势

6、以下属于开放式问题的是:()

A、请问去上海有哪些航班?B、你对我公司有什么看法?

C、请问一下会议结束了吗?D、这个问题你认为如何解决比较好?

7、沟通中的合作态度的表象包括:()A、双方说明各自所担心的问题B、积极去解决问题 C、对事对人揭短指责D、达成双赢的协议

8、反馈的类型包括:()

A、负面的反馈B、正面的反馈C、建设性的反馈D、否定性的反馈

三、判断(每题3分共30分)

1.沟通是一种本能,是与生俱来的。()

2.沟通的方式有语言沟通和肢体沟通两种。()3.沟通的目的是情感的融合、思维的共识。()4.沟通的基本问题是主动支援或主动反馈。()

5.完整的沟通过程是发送者将信息没有遗漏地发送给接受者。()6.沟通的障碍有个人障碍和组织障碍两种。()7.倾听是克服沟通障碍的有效方法。()8.倾听过程中可以打断对方与对方交流。()

9.向上沟通时忌主动报告,且应该报喜不报忧。()10.向下沟通时应注意坚持责、权、利统一。()

三、简答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共22分)1.倾听中应注意的问题(12分)

2.沟通的目的(10分)

答案:

一、1、B2、A3、A4、A5、A6、D7、C8、D

9、C10、C11、D12、A

二、1、ABC2、ABD3、ABD4、ABD5、ACD

6、ABC7、ABD8、ABC

三、(×)、(√)、(√)、(×)、(×)、(√)、(√)、(×)、(×)、(√)

四、1.注意六点:不要批评 不要打断集中精神站在对方立场让对方轻松控制情绪注意小动作

2.沟通的目的有四个:控制成员的行为激励员工改善绩效表达情感流通信息

有效沟通测试题 第2篇

《有效沟通》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请说出有效沟通的定义是什么,并对定义中的核心关键词“心与心”进行诠释。

1)有效沟通定义:为了把设定的目标、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心与心的交流,从而达成共识的活动

2)“心与心”核心强调的是沟通双方要彼此站在对方的角度互相听问题、理解问题,听对方

讲的是什么,理解对方为什么这么讲,探索对方到底要干什么,从而达成共识;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判断、演绎、分析“我认为你讲的是什么”。

2、你是如何理解“心与脑”的区别的?区分“心”与“脑”的目的是什么(即它在我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1)“心”与“脑”的区别

①区别一:“脑”是想的层面,“心”是体验、行动的层面,是从人心灵深处散发出来的东西。所谓“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体验和感受对方讲的每一句话。

②区别二:“脑”产生思考、判断、演绎,而“心”强调的是目标、信念,行动。大脑思考让人更加成熟,但必须要加上“心”的力量,才能产生作用。“心”的力量是拥有目标和信念、行动的力量。

大脑产生两大功能:第一,思考的功能——即正向的功能,如逻辑思维功能;第二,产生判断、演绎、自我标准的功能——即负向的功能,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通过事实做决策,而不是通过事实真相做决策,因此出现找理由、找借口,这是人的本能。

2)区分“心”与“脑”的目的发挥心和脑的正向作用,控制心和脑的负向作用

3、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常见的没有“放下自我”的行为或言语表现有哪些?为什么

说这些语言行为表现是“没有放下自我”?

1)常见的行为或言语表现

①“我认为„„”

② 经常对对方说“不”,不认可对方的观点

③ 语速快、口头语多

④ 重复:一句话说两到三遍

⑤ “因为„„„„”,讲原因、讲过程、讲理由

⑥ 经常或快速的说“我知道、我明白”

⑦ “我简单说一下„„”

2)为什么说这些语言表现是“没有放下自我”

“没有放下自我”是“内心不开放、焦点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人容易开始自我保护,虚荣心上涨,找理由、找借口,因此不容易接收到外界给与的信号,因此上述行为或语言就是“没有放下自我”的表现。

4、在有效沟通中,需要遵循的两个基本规则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两个规则的?

1)放下自我:就是放下“自我的标准、自我的判断、自我的演绎、自我的理解”,放下“我是对的、我是重要的想法”,去探索事情的真相。人过多的演绎、判断就容易陷入“我认为„„”的状态里,而不去探索事情真相到底是什么。

2)同理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在同样的时间、地点、事件里,把自己当成对方,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去理解对方。

5、请你阐述一下:探索性问题和挑战性问题的区别是什么?区分“探索性问题”和“挑

战性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探索性问题和挑战性问题的关系是什么?

1)挑战性问题和探索性问题的区别:

① 探索性问题:针对于事情本身,以事实为导向,问“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在搞清 楚对方讲的“是什么”的前提下,提“为什么的问题”是探索性问题;在没有明白对方 讲的“是什么”的前提下,提“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挑战性问题)

② 挑战性问题:站在自己认为的角度上,提出对方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或让对方做什么

例如:提出“教材中***是什么意思”就是探索性问题,探索教材本身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以事实为导向。在没有了解教材内容本身“是什么”的前提下,就直接提出“我建议/认为教材中***应改为***”,就是站在自己角度上提出的挑战性问题。提出探

索性问题还是挑战性问题,也能反应人在沟通时的习惯:人习惯提出挑战性问题,因为:第一,在沟通时,人往往不是发现自己对事情本身哪里不清楚、不明白,而

是去发现别人身上的问题。第二,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标准,没有

开放性的去关注别人、去问、咨询,澄清和确认。

2)区分“探索性问题”和“挑战性问题”的目的区分“探索性问题”和“挑战性问题”的目的就是区分自己是否处于学习的状态中,若是习惯性的先提“探索性问题”,就说明自己愿意承认自己不会/不懂/不行,所以愿意向别人发问、请教;若习惯性的先提“挑战性问题”,就说明,自己认为自己都明白了都懂了,所以不需要请教发问。

3)“探索性问题”和“挑战性问题”的关系

“先提探索性的问题,确认自己的理解与对方一致之后,再提挑战性的问题

6、你是如何理解“我是对的、我是重要的”与“事件是中立的”是一对矛盾体?“事件是

中立的”在现实工作中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1)“我是对的、我是重要的”与事件是一对矛盾体

①“我是对的、我是重要的”:首先“我是对的、我是重要的”是人的本能,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不管你愿不愿意、接不接受,都是客观存在的。其次,它是人的感受、判断、评价的部分。

②“事件是中立的”指事件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对与错、好与坏之分。“事件”是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人产生的所有的语言、行为。由于人的存在,人加入自己的感受之后,事

件才有了好坏之分。例如,“烟缸是大是小”?有的人回答是大,有的人回答小,但是,烟缸本身没有大小,因为人的存在、人内心的标准才去判定了烟缸的大小。人只要活着,判断问题就会不中立。但是,我们可以制定判断事物的核心标准:就是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目标、追求。

2)“事件是中立的”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

由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是重要的,所以就对事件定义了色彩,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认识,对自己的影响就不一样。在这个区分中,核心是“事件是中立的”就是“事件是镜子的作用”,要以目标为导向,看到自己的改善点并用行动改善,而不是以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为导向。

7、请阐述“代别人去听”的定义是什么,代别人去听的三部曲是什么?

1)“代别人去听”的定义:基于事实真相,用开放的态度,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表达者讲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刻讲这句话。

2)如何做到“代别人去听”:三部曲——聆听、发问/咨询/请教、澄清/确认/理解

① 聆听:听对方的声音,理解对方讲的“是什么”和思考对方“为什么”这么讲

聆听的三个核心要求:

 专注/关注于对方 理解对方讲的“是什么” 思考对方“为什么这么讲”

② 发问/咨询/请教:站在事件本身的角度上,针对于“是什么”中不理解和不清晰的的地

方和对方沟通,进一步达到聆听的目的③ 澄清/确认/理解:在搞清楚对方讲的是什么的前提下,将自己听到的“是什么”和理解的“为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和归纳总结出来,并和对方验证,双方达成共识。

8、请对“态度”和“心态”进行区分

1)态度:是人的感受层面,“我想、我愿意/我喜欢,我要、我想要”都是态度层面、感受

层面

2)心态:是指信念,心态回答的是“我为什么活着”“我为什么工作、学习”,人的人

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世界观,“我一定要”、“我要用生命去要”属于心态层面

9、“代别人去做”的定义是什么,如何做到“代别人去做”?

1)“代别人去做”的定义:指在“代别人去听”的前提下,以事件的目标为导向,思考当下

对方要我改变什么、做什么或怎么做

2)如何做到“代别人去做”:

① 以事件的目标为导向,思考当下对方要我改变什么、做什么或怎么做

② 反馈:给对方澄清/确认接下来我要做什么或怎么做

10、请简要说出有效沟通的九个习惯。请站在你的角度,通过这九个习惯,你需要怎么做。

1)有效沟通的九个习惯

 多用坚定的语言,少说“大概、可能、也许”等模糊性词语 改变口头语、语言重复、语速过快的习惯,要清晰表达观点 要养成聆听别人、关注别人的习惯,而不是“我认为”你讲的是什么意思 要养成正面简洁的回答对方问题的习惯,而不是讲过程、讲理由、讲原因 要养成“咨询、发问、请教”的习惯,多去问对方是什么,而不是不懂装懂 要养成慢三拍的和对方确认的习惯,例如“我理解一下你的意思“,而不是快速的回

答“我懂了、我明白了”或给对方回应“嗯嗯”的语言

 多讲中性语言,而不是挑战性语言,例如“我讲的清晰吗”而不是“你听明白了吗?” 多提探索性问题,少提为什么或挑战性问题;探索性问题是针对事件本身是什么的问

 要养成使用“有效和无效”判定的习惯,而不是使用“对与错、好与坏”的判定

2)你需要怎么做

 要自我察觉自己有无有效沟通误区

 通过日常沟通有效的识别他人的素质,如内心是否强大,是否敢于担当等

11、为什么“要多用坚定的语言,少说‘大概、可能、也许’等模糊性词语”这个习惯的?

坚定性语言”是指在每个当下给自己一个“一定要”的自我要求。如:“我一定要成为一个有效沟通者”,只有这样,人才会充满能量,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大概、可能、也许“等模糊性语言,则是不愿意担当、不负责任的表现,表明只愿意呆在舒适空间里,而不愿意拓展冒险空间,本质是“以自我为中心”。

12、为什么要“改变口头语、语言重复、语速过快的习惯,要清晰表达观点”这个习

惯的?

“口头语、语言重复、语速过快”是担心别人听不懂、听不明白或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焦点在内,不以顾客为导向。“清晰表达观点”是站在听者的角度上思考如何让对方听的更明白,是给自己提要求,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对方的身上。因此,说话者要考虑受众是否能听明白、听话者要考虑对方讲的话我是否理解,如果不理解,就要去问、澄清和确认。

13、为什么在工作或生活中经常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讲原因、讲理由、讲过程?

“答非所问”是指不简洁正向的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讲原因、讲过程、讲理由”。原因是:第一,没有认真聆听对方的讲话内容,过程中没有澄清和确认,导致不清楚对方问题是什么,因而不能回答对方问题。第二,“讲原因、讲过程、讲理由’是”以自我为中心”、“我是对的、我是重要的”的表现,焦点在内。

14、为什么要养成慢三拍和对方确认的习惯,而不是快速的回答“我懂了、我明白了”?“慢三拍和对方确认”目的是留出自己思考的时间,在形式上慢三拍,人才会去思考对方讲的 是什么,并将自己的理解和对方进行确认,焦点在对方身上,本质上是关注别人的能力;快速 的回答“我懂了、我明白了”未思考对方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对方想要的是什么,也未和对 方确认是否接收到、理解到位,“明白”或“懂了”是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本质是“以自我为 中心”。

15、在沟通中,我们为什么要用“有效和无效”来判定,而不是使用“对与错、好与坏”判定?

1)为什么使用“有效和无效”:“有效和无效”是以“目标为导向”,就如在“代别人去做”

中所讲,以“目标为导向”指做以事情的目标、自己成长的目标、以积极的价值取向、价值标准为导向。

2)为什么不以“好与坏、对与错”判定

① “对与错、好与坏”首先是以感受或者自己内心的标准来判定的,只要出现“好与坏、对与错”的语言,对方就容易产生情绪,这时沟通双方就容易不以目标为导向。

② 事件本身是中立的,事件没有“对与错、好与坏”之分,是由于你的存在,所以事件

不中立了,才有了“好与坏、对与错”。

因此,多讲“有效、无效”是以目标为导向,以未来为导向,是积极的语言,多讲“对与错、好与坏”是以过去为导向,是消极的语言。

16、你是如何理解“天使和魔鬼一念之间”的?

1)“念”就是“因”,包含:

① 目标:树立一个正向的、积极的目标

② 我要干什么:给自己提要求,而不是给别人提要求

③ 什么态度:“我一定要”的态度,坚定的态度

2)所谓“天使和魔鬼一念之间”,“天使”和“魔鬼”是一种行为的结果,“天使”的表现是正

向的、积极的,“魔鬼”的表现是纠结的、痛苦的。我们要成为“天使”还是“魔鬼”,取决于种下什么样的“因”。如果仅仅种下“我想、我喜欢/我愿意、我要、我想要”这样的“因”,不一定会取得成功。但是,如果我们种下“我一定要、我要用生命去要这样的“因”,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如种下“我一定要成为一名有效的沟通者”这样的“因”,我们就会充满正能量,克服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成为一名有效的沟通者,成为天使。

17、请针对自己在有效沟通中的薄弱项,找出最需要改进的两-三项,制定出有

有效沟通测试题 第3篇

一、充分发挥传统沟通途径的价值

通过家访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

家庭访问是家“园”联系常用的一种重要方式, 更是情感、观念沟通不可缺少的途径。家访不仅让我们和孩子的情感更加融洽, 同时让家长亲身经历老师和孩子的言语交流和行为指导。家访时从老师和孩子的交流中, 家长看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 看到了教师为自己孩子献出的真情。在一次次的家访中, 老师、孩子、家长的情感进一步融洽。我们通过家访, 落实了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 进一步了解了幼儿在家中的行为状况, 密切了家“园”之前的关系, 将这一经久不衰的沟通方式用到实处。

通过电话互动来增进家“园”之间的联系。

平时家长在孩子学习、生活、教育上有问题, 都会和我们沟通、交流。有的家长工作繁忙, 很少有机会来园与老师面对面地交流, 但是又很想了解到孩子的情况, 常常来电询问。面对家长的需要, 我们要认真对待这样的沟通机会, 将孩子的信息全面地反馈给家长, 让家长放心、安心。更多的时候是, 当孩子出现状况, 我们仔细观察发现孩子身体异常, 或者情绪不稳, 了解到需要和家长沟通的问题, 我们积极主动地电话联系家长, 从孩子出发, 与家长携手共育, 促进孩子的发展。

运用“幼儿成长档案”进行定期沟通, 这也是许多幼儿园目前用的方法之一。

“幼儿成长档案”是与家长沟通的一种书面形式。但是这种书面形式呈现的内容相对比较丰富, 因为我们经常会借助成长档案再现幼儿在园中的活动场景, 在园中完成的作品等等, 家长就感到十分直观。同样的, 家长也会通过照片、图片的形式在成长档案上呈现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老师、家长可以通过成长档案记录幼儿在园、在家的表现以做及时地沟通, 同时提出要互相配合的事项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做好家“园”同步, 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以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积极拓展新型途径的沟通功能

通过网络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其实已经成为家“园”沟通中重要的途径和方式。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涌入家庭, 尤其是多媒体的使用, 教学网络的出现, 家长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网络平台的便捷、快速、高效的沟通特点日益明显。首先, 我们积极发挥班级主页的作用, 将所组织的教学内容, 各项活动, 家教知识等等发布于主页, 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即时选取相应的内容, 使班级主页成为一个很好的沟通平台。我们积极拓展教师博客的沟通效能, 将幼儿一日活动的精彩片段、教育理论与实例、家教措施与方法等多方面信息分类呈现于个人博客, 吸引了家长纷纷浏览、评论、留言, 体现了时尚、轻松的沟通特点。现在很多家长用微信, 也经常会通过微信跟老师进行简短沟通, 虽然沟通的信息比较简短, 但是快捷, 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网络的确给家“园”的沟通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节省了时间, 提高了效率。

三、根据情况灵活、综合运用多种途径

良好的家“园”沟通进一步密切了我们和家长的关系。通过及时有效地沟通和反馈, 大大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和教育成果的巩固和改善。我们制定了“美丽的秋天”主题活动, 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一主题活动, 我们通过“家校路路通”、教育博客、口头交流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 共同探讨活动的开展方法, 于是出现了以下几组精彩的镜头:

镜头一:一天晨间, 珈珈的爸爸提前来幼儿园, 还提了一个资料袋, 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一些秋天水果的图片资料, 原来是珈珈和爸爸在网上、杂志上搜集来的。

镜头二:一大早, 平日里不是很主动接近老师的宁宁小朋友拿了一大沓的书籍, 还告诉我:“这是爸爸让我带给小朋友看的。”原来是她爸爸为我们准备了有关秋天的这些图文并茂的书。

镜头三:桐桐的妈妈拿着刚打印出来的图片说:“家里的油墨盒坏了, 这是朋友帮忙打印的。”

在主题活动的准备阶段, 热心的家长通过各种渠道为孩子们准备了图书、实物、照片等各种资料。每当孩子们遇到问题或困难时, 他们便主动地去查询资料, 支持和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

老师和家长经常保持良好的沟通, 老师在沟通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长, 这种社会影响会融合在家庭教育中, 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经常与老师保持沟通的家庭的幼儿, 其进步明显优于不经常与老师沟通的家庭。我们将继续活用各种沟通途径, 积极有效地提升家“园”沟通的效率。

摘要:《幼儿园教育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与小学相互衔接,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说明学校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成为幼儿教育的三大主力部队, 而家庭教育则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搞好家“园”沟通, 发挥家长的作用, 成为老师工作的另一要点。

浅谈沟通技巧课程之教师有效沟通 第4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沟通 技巧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参加到活动来,学生在课堂上是与教师平等,互动的,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组织者,参与者。这要求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教师更具有专业技能,教师角色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获取知识的益友,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技能。这几年来,我一直承担沟通技巧这门课程,正是这门课程的特点,我非常注重跟这些90后学生的沟通,改变了以往的一些错误观点,比如认为老师应该与学生保持距离,老师的观点不容学生反对等等。后来我在课堂实践过程发现,只有懂得如何去与学生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学生的需求,并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满足教师的需要,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产生興趣。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我一直受益匪浅

相信对任课老师的认可也会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他们很注重对教师的整体感觉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然后再决定对教师的教育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正如我们学院提倡的如何上好第一堂课,我从第一堂课上通过对自己的自我介绍上尽量地让学生了解我的一些基本信息,从而让学生多方位地认识我,让我与学生沟通的公开区能尽量扩大,从而让我们之间的陌生感转变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尽量地注意语言的亲和力,由于自己和学生的年龄相差不是很大,平时树立大姐姐的形象,这样做更能使学生与自己亲近。此外,我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就是能在经过一段时间与学生的互动后,能基本上记住整个班学生的姓名,有时候班级多,在这方面还是做得不够好。总之,希望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愿意与老师沟通,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们的沟通技能。

二、注重在课堂活动中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面对这些90后的这些学生的共性,在与学生沟通中尽量做到有张有弛。主要在课堂沟通中注重“怎么说,怎么听,怎么问”。在“怎么说”方面,我个人觉得富有幽默感已成为老师不可缺少的必备素质之一。因为整个课堂教学是紧张而富有压力的,学生要保持几十分种的注意力听讲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多用一些具有幽默的语句、肢体语言,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点我从一些企业培训师和杭州校区培训老师的上课氛围中深有体会。在培训课中,培训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学员们十分专注课程的内容。此外,幽默也同样能达到批评学生的目的。记得有一次在讲沟通中反馈的这个概念的时,看到有个别学生在玩手机和私下聊天,趁机让这些学生回答上课做小动作这是不是一种反馈,反馈了什么信息呢,其实学生也心知肚明,但是学生也易于接受这种“软”批评。在教育过程中,老师的说与听是同等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聆听有时比说更重要。在我的沟通技巧课程中,我注重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辩论,尤其是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在课堂活动时,整个班级是以团队为单位的,在布置团队活动后,学生们纷纷代表各自团队的观点发言,这时倾听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善于倾听,才能敏锐地捕捉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才能在最后通过点评这一反馈中抓住每个团队的亮点,从而将教师这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积极旁观者,有效的组织者。只有教师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说话,并作出积极的反映和肯定,才能领悟到学生生命的存在。只有通过倾听,教师才能认真分析学生的欲望、需求、情感、思想。最后我想讲讲怎么提问,提问这一环节是在课堂互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曾经有学生跟我说过,黄老师我最害怕上你的课,因为你的课堂上老是会有很多问题,弄得我很紧张。我就问学生,你是不是觉得老师只要在课堂上提提问题,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感觉很轻松,那你觉得问和答哪个更容易,学生说当然是问容易啊,我就和学生分析了其实问比回答还要难,答的话,只要根据自己的个人经历去回答的话,这相对来容易,但是提问的话,老师在问你们之前也是要做过功课的,比如要根据你们的实际情况,提问一些对学生来说难度相当的问题,适合学生回答的问题,还有是选择什么类型提问呢,是开放式问题呢还是封闭式问题呢等等。学生后来开了句玩笑,看来老师提问比我们回答还累啊。总之,我觉得自己如果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有效地沟通,更不能够说服学生学好沟通这门课程。此外,教师还应该是有人情味的人,沟通需要理解,理解离不开沟通,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与学生交往和沟通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与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和颜悦色地面对学生,学生自然就会以相应的姿态回敬教师与同伴。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学生情绪变化的关键时刻,善于控制学生的情绪,把握沟通程序与进度,这样与学生的交往与沟通才能共鸣。

三、注重沟通技巧课程的课堂设计,从而使师生有效互动

由于这门课程本身的优势,在课程设计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分组讨论法,示范教学法,视频欣赏法,沟通游戏训练法,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情景模拟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尽量注意选择“现实性,生活性,趣味性”。因为沟通技巧是需要不断在实践运用中才能提高。还有沟通游戏法,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同时提高团队沟通能力,但在游戏的选择方面要符合游戏的可操作性,比如道具,场地等,以及通过游戏是否能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对沟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团队沟通能力的培训,视频片段欣赏法通过视觉信息,听觉信息,感觉信息全方位地激发学生兴趣。因为恰当地给学生通过视频片段的赏析,并引出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对视频片段中沟通技巧的运用加以点评,课堂气氛十分不错。当然要把握一定的度,视频时间的度,视频内容是否和理论知识匹配等等。此外,平时我会特别关注一些时事新闻,社会话题和娱乐热点等,然后作为案例,融入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或许得益于这门课程的优势,因为沟通无处不在。此外,经常推荐一些经典的影片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去学习,引导他们看电影不光为了娱乐,还可以看电影学习沟通。平时我自己在看电视或网络视频的时候,也变得特别敏感,总是想从中能够挖掘对我的课程有用的视频片段,我想只有自己作为有心人,总会能够收集到更多的教学资料,从而充实我的教学内容。

四、注重课后反思,让师生沟通更和谐

当然,要做到每堂课都很精彩,没有遗憾的话,我觉得这也不可能,在写教学日志的教学反思中,我会着重仔细品位课中存在哪些“缺憾”,比如在教学方法上需要哪些改进?教学内容上是否需要调整?课堂节奏应该如何把握等等。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承担这门课程的前几个学期,我会让学生在期中或期末时给我写些不记名的评价。最好是写不足之处,这让我收获良多,刚有学生反映我案例比较单一,讲话比较啰嗦,实践活动不够多,还有经常会有些口头禅,等等,学生们这些宝贵的评价让我在今后教学中

不断改进。尽管自己认识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要提高,但是学生们一些好的评价也让信心大增。

五、创建多种沟通平台,增进师生互动

在加强沟通态度的养成环节,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对于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和情商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指导性意义。时间证明,学生若能敞开心扉,真诚地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将大大降低因心理因素引发不良时间的发生率。在高校中,师生均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不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双向有效沟通中来。而信息时代,网络沟通平台的建立,有助于缩短师生沟通的空间、时间距离。BBS、校內网、QQ群、微博等诸多网络沟通平台使用便捷,一方面避免了许多学生因害怕面对面交流,不愿意主动去找教师交流的尴尬,以及因拘谨所造成的沟通障碍。另一方面,相对宽松的网络沟通环境有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得沟通主体更为平等,沟通过程更为顺畅。

最后,成功的沟通有两个关键的因素:教师传递给学生有说服力的信息,并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从学生的反馈和回应中判断沟通是否成功。新课程改革凸显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高的紧迫性,绞死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特别要注重师生沟通技巧的积累、沟通能力的培养。只有师生间达成良好的沟通,才能共同营造出轻松、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庆儿.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高专<客户沟通技巧>课程教学与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0,(11).

[2]邵雪伟.基于行动导向的客户沟通课程实践教学建设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有效沟通测试题 第5篇

单选题

1.高效沟通的三原则之一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谈论个性不谈论行为积极聆听要模糊沟通以上都不是

2.以下选项中更容易沟通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思想信息情感以上都不是

3.不符合聆听的原则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要适应讲话者风格仅用耳朵听首先要理解对方鼓励对方

4.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包括回答:正确

1.A

2.B

3.C

4.D信息发送、接收信息发送、反馈信息发送、接收、反馈信息接受、反馈

5.支配型人进行沟通时必须要回答:正确

1.A

2.B

3.C

4.D从感情的方向去沟通语速不一定要比较快不一定要有计划回答一定要准确

6.沟通的基础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知识语言说明问题信任

7.积极聆听的技巧中不包括回答:正确

1.A

2.B

3.C

4.D倾听回应重复内容提示问题与自己的观点对比进行评论

8.沟通中的合作态度的表现不包括回答:正确

1.A

2.B

3.C

4.D双方说明各自所担心的问题积极去解决问题对事对人揭短指责达成双赢的协议

9.沟通过程是回答:正确

1.A双向的过程

2.B

3.C

4.D单向的过程多向的过程以上都不是

10.反馈的类型不包括回答:正确

1.A

2.B

3.C

4.D正面的反馈建设性的反馈负面的反馈以上都不是

11.对互动型领导沟通应回答:正确

1.A

2.B

3.C

4.D私下发泄不满情绪切忌公开赞美积极发言忌用肢体语言

12.积极聆听是指回答:正确

1.A

2.B

3.C

4.D一边听一边与自己的观点进行比较进行评论边听边想自己的事情设身处地聆听选择性地聆听

13.属于实事求是型领导的性格特征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要求下属立即服从凡事喜欢参与想象力丰富缺乏理性思考

4.D是方法论的最佳实践者

14.以下哪一种情况不属于反馈回答:正确

1.A

2.B

3.C

4.D给对方提建议表彰对方对他人言行的解释鼓励对方

15.在沟通技巧中需要强调进行目光接触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有效沟通 试题答案 时代光华 第6篇

考试得分

课程考试已完成,现在进入下一步制订改进计划!本次考试你获得3.0学分!

单选题 正确

1.与有效沟通连在一起的是:

1.2.3.4.A 组织的关系

B 组织的智能

C 组织的构成 D 组织的规模

正确

2.领导艺术的精髓是:

1.2.3.4.A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近疏

B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能力差异

C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文化差异

D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有效沟通 正确

3.领导的核心是:

1.2.3.4.A 服从

B 命令

C 沟通

D 执行

正确

4.对于性格的描述,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1.2.3.4.A 是一个人经常的行为特征

B 因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惯性行为倾向

C 包括显性行为特征和隐性心理倾向

D 包括隐性行为特征和显性心理倾向

正确

5.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存在着大量被“镇”的事实,主要表现就是:

1.2.3.A 人们借鉴别人的经验,自我选择

B 人们自我思考,有自己的主见

C 人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4.D 人们放弃自我思考,只是跟着别人选择

正确

6.听众错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2.3.4.A 应该与上司沟通的,却与下属进行沟通

B 应该与下属沟通的,却与同事进行沟通

C 应该与同事沟通的,却与上司进行沟通

D 应该与上司沟通的,却与同事进行沟通

正确

7.明确把有效沟通作为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的是:

1.2.3.4.A 戴明

B 麦克卢汉

C 比尔·盖茨

D 彼得·德鲁克

正确

8.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调查报告在所有对工作表现的影响因素当中,沟通占的比例是:

1.A 75% 2.3.4.B 85% C 65% D 95%

正确

9.沟通中肢体语言所占的比例是:

1.2.3.4.A 25% B 7% C 38% D 55%

正确

10.活泼型的人格特质是:

1.2.3.4.A 记愁

B 稳定

C 安静

D 感染力

正确

11.什么性格的客户投诉最好处理:

1.2.3.4.A 力量型的客户

B 活泼型的客户

C 和平型的客户

D 完美型的客户

正确

12.如果碰到对方心门关闭的情况下,应该用的沟通方式是:

1.2.3.4.A 说

B 问

C 空

D 镇

正确

13.沟通中的“洗脑”,是指:

1.2.3.4.A 是一个典型的将想法实现的过程

B 是一个典型的将想法转移的过程

C 是一个典型的将想法暴露的过程

D 是一个典型的将想法倾诉的过程

正确

14.沟通的第一个角色叫做: 1.2.3.4.A 发送者

B 生产者

C 传递者

D 接收者

正确

15.沟通的基础是:

1.2.3.4.A 互惠

B 互利

C 诚实

D 信任

有效沟通快速心理测试量表 第7篇

请在你认可的做法前的□内画“√”。

1.在沟通中,我与对方保持目光交流。

□从来不 □很少□有时 □经常 □大部分

2.在我与别人说话时,我会让对方陷入思索中,对方也会对我说:“这真是个好问题。”□从来不 □很少□有时 □经常 □大部分

3.对于一些问题,我会从他人的角度看待和理解。

□从来不 □很少□有时 □经常 □大部分

4.我认真听,即使我的观点被否定了。

□从来不 □很少□有时 □经常 □大部分

5.在交谈时,我能够通过观察得知别人的态度。

□从来不 □很少□有时 □经常 □大部分

6.如果其它人不同意我的看法,我能做到不心烦,特别是其它人没有我有经验时。□从来不 □很少□有时 □经常 □大部分

7.当我批评人时,我确信我提到人们的行为,而不是人本身。即工作中对事不对人。例如:我将会说:我不同意你处理孩子的方式,而不是说:你是一个坏父亲。□从来不 □很少□有时 □经常 □大部分

8.我解决问题,能控制感情。

□从来不 □很少□有时 □经常 □大部分

9.提供其它信息让对方明白,你很在乎这件事。

□从来不 □很少□有时 □经常 □大部分

10.当下属的工作取得成绩时,我及时表扬他们。

□从来不 □很少□有时 □经常 □大部分

11.对下属的沟通,我可以做到清楚且能很好地解释他们的想法。

□从来不 □很少□有时 □经常 □大部分

12.当我不理解一个问题时,会提出需要解释。

□从来不 □很少□有时 □经常 □大部分

13.我与对方交流时,给予对方反馈,尤其是在他希望有所反应时,避免对方有独白的感觉。□从来不 □很少□有时 □经常 □大部分

14.当沟通出现争议时,我注意改变话题。

□从来不 □很少□有时 □经常 □大部分

15.在给别人打电话时避免要求什么。

□从来不 □很少□有时 □经常 □大部分

好了!3分钟的时间已到,请大家进行统计,选择“从来不”、“很少”、“有时”、“经常”、“大部分”的分别有几项。

下面这张表格是沟通专家关于这项测试给出的评估和建议。

OK!我们来统计一下,选择“从来不”、“很少”中任何一项多于9个的,请举手!一个都没有,很好,你们与我的沟通能力差不多!选择“有时”、“经常”任何一项多于9个的,请举手!1、2、3、4、5„„占到了85%,说明大家应加强学习沟通技巧,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也说明我们今天学习的东西是有用的、及时的!有没有选择“大部分”多于9个的,请举手。恭喜你们,你们已经掌握了部分沟通技巧,但通过今天的再学习,你们的沟通技巧将得到强化。

高效沟通的三原则: 明确沟通积极聆听

第一,谈行为,不谈个性。

通俗地说,就是对事不对人,它不仅是沟通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管理学中强调的一个管理原则。当出现一件事时,我们只针对这件事,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我们不去评价事情执行者个人怎么样。尤其是与上司打交道,你千万不能在一个上司的面前去评价另一个上司的人怎么样,当然更不能当着上司的面评价上司本人。可以给上司提出工作建议,适当时可以提出自己对上司决定的看法,但一定要记住不能因为上司某个决定不符合你的价值观,就去评价上司这个人怎么样。

为什么?我们举生活中的一个例子:首先我们统计一下,现场已经结婚的请举手!好,谢谢你们,我跟你们一样步入了“被管理”的阶层。婚后,女人评价男人,经常就是对人不对事。争吵中可以经常听见女人这样说:“我真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也不知道当时是哪块猪油蒙住了眼睛!”其实也许就是你今天上街没有给她买她已看中的衣服。男人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女人的这种评价,夫妻争吵的大部分原因也是这样造成的。时间长了,男人也开始对人不对事了。在心里嘀咕:在谈朋友时,我怎么没有发现你是这样的人,也不知道是哪块猪油蒙住了眼睛!

只要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就明白对事不对人的好处。因为当别人用对人不对事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时,自己的感觉就是没法沟通。

第二,明确沟通。

也就是说,我们每次沟通的主题明确,最好是一个。关于主题的内容、资料齐全并有说服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条理清晰。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去表扬下属:“小王,你今年工作努力,成绩突出。希望你明年再接再厉,更加努力工作!”你听到上司这样对你说,感受是什么?我的工作还是没有得到上司的认可,表扬的是套话。为什么?因为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沟通中,传递的信息是两个:一个是肯定与表扬,一个是希望,而落脚点是希望。这时表扬根本没有起到作用,相反还起了副作用!

我们来看明确沟通在与领导打交道中的运用,在向领导提议或说服领导时,一定要做到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资料准确,说服有力。

选择恰当的时机提议

资料、讯息和资料极具说服力

质疑要有答案

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微笑、自信,不伤领导自尊

第三,积极聆听。

经常我们听到这样说: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是让我们多听少说。但是听也有很多技巧与方法,我们来看聆听的五个层次:通过聆听的五个层次,我们对聆听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当我们每个人是听众时,都只愿意听自己喜欢的内容;当我们是演讲者时,我们都希望每个人认真地听自己讲的每一句话,因为这是一种尊重与被尊重。

但当我们作为一个聆听者在与领导进行沟通时,要专注聆听和设身处地聆听,不能听而不闻、假装聆听,在聆听的过程中时而东张西望,时而托着下巴身体前倾,这样领导一看,就知道你没有认真地听,是对他的不尊重。你再说什么,领导也不会同意。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与领导的沟通,因为:

上级就是我们的管理者

管理者手中往往拥有一定的权力

道—---跟着首长走,理—---靠得大王近

我们再来看看,在沟通中听、说、问的运用,我们不能只强调聆听,在沟通的过程中也要懂得运用说与听。

品味对话 有效沟通 第8篇

关键词:沟通,对话

我说:“选择了做幼儿教师这个职业, 也已经有六个年头, 回首这几年, 心里总会涌起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 多少个日日夜夜走来, 有欢乐, 有收获, 更有泪水和挫折。我喜欢孩子, 也喜欢这份工作。我从心里想做个好老师, 想按照《纲要》中要求的那样, 成为幼儿学习生活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但是孩子有时的调皮、不遵守常规总是让我会大发雷霆, 为了维持安宁的教室氛围, 也是煞费苦心, 可是看看孩子们有时对我惧怕的眼神, 我感到困惑, 怎样才算是一个好老师?还有, 我是不是一个好老师?”

孩子说:“我不想做小孩, 我想快快长大, 长大后我也可以做老师, 可以去管别的小朋友。”

家长常常自豪的在老师面前说:“我们家宝宝最喜欢老师了, 说以后也要当老师。”可这是孩子真正的理想吗?一个“管”字道出了原委, 孩子把老师平时的教导认为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管理, 而老师也一味地把孩子的顺从接受当成是自己的教育成果。孩子的“怕老师”就说明师幼间缺少沟通、对话。沟通不仅可以加深相互之间的理解、可以改善彼此的关系状况。

对于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孩子来说, 沟通应该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我们的工作就是观察孩子、理解孩子, 可是真正的和孩子面对面地交流却不多, 首先我们应该像要求孩子一样要求自己去倾听孩子的心声, 去理解孩子的想法, 从孩子的视角出发, 辨别他们行为与需要的合理性, 以最适合的教育回应幼儿。

一、生活中的对话——“我不喜欢吃猪肝”。

下午的点心是酱猪肝。按照老规矩, 只有吃过点心的人才可以到外面去玩, 大家都安静的吃起来, 我看见, 许景皓小朋友在盘子里挑了一片最小的, 拿在手里一动不动, 过了一会, 两个吃的快的小朋友吃完了洗好手出去玩了, 于是我鼓励大家要向他们学习, 快点吃, 快点出去玩。

教室里的人越来越少了, 许景皓环顾四周, 听着外面的叫喊声, 终于下定决心要开始吃了, 轻轻的咬了一口, 却怎么也不咽下去。

“孩子, 我知道你不怎么喜欢吃猪肝, 也非常想出去玩, 但是吃点心是幼儿园生活的一部分, 猪肝中含有丰富的营养, 营养全面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健康……”——教师

“我妈妈也经常这样说, 总是说一切都是为了我好, 可是我中午吃了很多饭, 吃点心的时候我一点也不饿, 我不喜欢吃猪肝, 吃了我会不舒服的, 我还是想出去和好朋友玩。”——孩子

二、学习中的对话——“我看别人的画”。

今天老师让我们画《可爱的我》, 先是让我们自己照镜子, 我和好朋友拿着镜子你照我, 我照你, 真好玩。忘记了老师的问题, 当老师问到我“看到自己在镜子里是什么样子?”时, 我站在那里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开始画画了, 我看到旁边的小朋友画的一点都像他自己, 所以我告诉他, 应该先把眼睛画的小一点, 这时候被老师看见了, 老师大声对我说:“你应该自己画自己的, 不要影响别人。”于是我闷着头画起来。

“孩子, 你应该学会控制自己, 适当约束自己, 在学习时要专注一些, 注意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习时不要影响别人, 你是聪明的, 如果专注一些一定会更出色……”——教师

“我很喜欢和好朋友玩, 今天玩镜子, 我知道镜子在太阳底下的新玩法, 所以我要告诉好朋友, 画画的时候, 旁边的小朋友画的一点也不好, 我要告诉他应该怎么画。”——孩子

三、反思对话, 寻找教育的适切策略。

通过这两个对话案例, 我们在工作中深有感触, 孩子在生活学习中总会犯我们认为的“错误”。那我们如何在工作中处理这样的突发事件, 怎样看待孩子异于他人的表现。

首先, 据情境思考需要引导教育的对象范围。

应该在了解幼儿错误行为出现的情景与原因之后, 再决定是进行个别引导还是集体教育。如果问题涉及一两个儿童的行为, 适合采用个别引导的方法, 且应尽可能私下里进行, 以避免当众让幼儿出丑。但在实践中, 许多教师把个别幼儿的错误公布于众, 让全体幼儿引以为戒, 使被批评的幼儿感到羞耻。幼儿的这种感受会对其产生长时间的、甚至是终生的消极影响。

其次, 注重“尊重和要求的和谐统一”。

《纲要》告诉我们:一个宽容和接纳的外在环境, 有助于幼儿良好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发展, 而这种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 又将反过来激励幼儿形成对社会的良好认识、情感和行为。宽容和接纳意味着老师要善待孩子的错误, 我们应从幼儿自身学习发展的角度, 从他们自己积累经验的角度来看待幼儿所犯的错误, 而不仅仅是将幼儿的错误看做是不符合正确标准的, 更应看做是他们自身获取经验的必须途径。在案例中看到, 孩子的想法完全不是我们心中想当然的那样, 在幼儿园中孩子渴望的是自主和同伴交往, 而这些也是老师平时牢牢抓住的常规所难以逾越的。

“尊重幼儿”是《纲要》反复强调的一个原则。这就要求老师的具体教育过程中, 要求必须伴随尊重, 尊重必须伴随要求。教师在提出教育要求时, 是以尊重的方式进行的, 它包括尊重幼儿的经验、个性、行为习惯等, 而尊重本身就是一种要求的方式。案例一中老师为了维持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班级中形成了固定的饮食氛围, 但在生活教育中应该保留有余地, 对个别幼儿进行差异性的对待, 让孩子在尊重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案例二中的孩子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调皮鬼, 但是他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老师在没有倾听他的想法之前作出批评的话是不理智的, 所以还是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 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孩子提出要求, 尊重和要求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意识在教育过程中是和谐统一的。

细细品味工作中孩子给我带来的一个个小细节, 使我充分认识到, 长期以来, 我们都在碰到问题时, 直接纠正孩子的对错, 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使孩子们感到“真理”只存在于老师的头脑中, 造成孩子们对教师的依赖和迎合, 没法从老师的态度中找到答案, 而不是依据事实得出结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应该要先接纳幼儿的想法和做法, 努力让自然结果来调整幼儿的认知, 为幼儿的探究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新经验。

参考文献

上一篇:职业中专德育工作计划下一篇:再制造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