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论文专题

2024-06-11

教育社会学论文专题(精选6篇)

教育社会学论文专题 第1篇

教育社会学论文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形势下,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随其进城的子女受教育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减缓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本文浅析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并从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户籍体制改革,法律机制保障,加强农民工学校管理等发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一、问题由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欠发达地区转向发达地区,“民工潮”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化建设中不可避免的趋势。农民工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大批学龄儿童的跟随入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目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了最突出的教育公平问题,受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其子女不能享受与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和焦点。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成为现时期中国义务教育新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中国进城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了2亿人,在这2亿人的背后,有7000多万他们的孩子,这其中包括跟随父母在他乡的,1400多万随迁子女。5800多万留守儿童,其中4000多万年龄是在14周岁以下,有8个城镇儿童当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则是每3个儿童当

[]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1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努力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规定“两为主”政策,即是第一,以公办学校为主,第二以流入地的政府为主,然而却无法落实。

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教育关系千秋万代,涉及千家万户,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关系进城农民后代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城市未来建设者的文明程度和整体素质。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西方学者从公民权利理论和教育过程层面做出了不少研究,尤其是法国学者布尔迪厄从文化再生产理论视角论述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不平等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不平衡与阶层的固化,美国学者迪麦奇则从流动阶层与固定城市阶层所占有的文化资本角度考察了美国教育的不平等。同时在法律、法规层面,从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初以来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二战后,教育平等或教育民主化概念深入人心。1946年3月国际教育局举行的战后第一次会议将“中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列入大会议程。自20世纪50年代始,西方各国的社会科学家进行了大规模实证调查,力求描述机会均等在教育领域中所达到的实际程度。尤其是美国对待外来流动人口的政府管理策略与相关法律支持,而且着重介绍了教育代金券、特许学校、针对弱势儿童的教育帮扶计划、流动儿童教育计划(MEP)的概念和措施。

在我国,自1998年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对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建构。在社会学层面,我国学者对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做出了“边缘性第二代”的抽象性归纳。清华大学的秦晖教授认为:“第二代”的价值体系、心理状态与社会角色肯定不同于上一代。这些变化,稍有不甚就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他们与主流社[1] 何亮亮.两为主”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N].人民日报,2011-3-25(10)

会的冲突。但如果引导得当,则可能会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他们与主流社会的融合1。同时,国内学者对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进行了价值视角的分析和论证。学者们普遍认为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该问题解决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教育平等带来的日益显著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上。在理清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价值问题的基础上,国内学者进行了一些政策性建议方面的研究,如赵娟的《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韩嘉玲的《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曾昭磐的《厦门市未成年流动人口现状及其对教育影响的分析》、黄志法和傅禄建的《上海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研究》等。2003年11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共同主持完成了《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北京、武汉、深圳、成都、西安、吉林、株洲、绍兴和伊宁),是第一次全面报告流动儿童生存状况的大型调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的调查报告提出的保障流动儿童权益的综合性措施具有明显的代表性。[]

三、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现状

1、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受教育机会是衡量教育是否平等的重要指标,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具体反映在农 民工子女的就学渠道等方面。他们的就学渠道主要有:第一,在公立中小学借读。第二,就读于流出地政府在流入地所办的学校。第三,进入民助公立(或公助私立)学校学习。第四,[]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第五,在家乡学校接受教育。据调查2显示有65%的适龄儿童在家

乡接受教育,他们的父母亲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处在教育的边缘地位。第六,部分农民工子女失学或辍学。

2、就学过程不平等

第一,与城市孩子同处一校的农民工子女,由于户籍的限制,必须比城市孩子多缴纳高昂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尽管他们生活的经济条件比城市孩子要低很多。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公立学校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类是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二是城郊的乡镇学校。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经常是“插班”或者是被„单独编班”。由于户口不在当地,经济条件薄弱,常被公办学校的城市学生排斥;由于父母工作流动性大,学校有时会疏于管理;由于没有学籍,成绩因此不计入教学考评,甚至无机会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以及“三好学生”的评选和一些体育竞赛;部分教师素质不高,往往歧视农民工子女学生,甚至剥夺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任务,主要还是由民办学校,甚至由未获准的民办学校在承担,自从国家统一取消义务阶段借读费的规定之后,许多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经费紧张了且不少学校办学以赢利为目的,办学条件被降到最低,因此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设备奇缺、管理水平低、师资力量弱以及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等。所以农民工子女尽管有学可上,享受的依然是比公办学校低得多的待遇;而且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还有比较严重的城市本位观念,不但不落实国家的政策,对这些学校进行财政补贴,改善教学环境,反而以地区、部门利益为重,动辄以办学规模太小、条件太差等不合规范为理由将学校关闭,不给予其合法的办学地位,全然不顾流离失所的学生。

3、缺乏沟通,存在心理影响。

农民工子女在学校接受的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关心和城市孩子是有所区别,他们心理会变得敏感脆弱,长期处于这种情况下,对他们的心理会造成极大地压抑和伤害。由于父母教育[1]

[2]秦晖.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 徐学俊.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论析[J].湖北大学学报,2007,(11)

观念的落后以及工作上的繁忙,很少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就会更容易使得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有52%的农民工子女认为在农村转到城市学习后,曾因心理

[]落差造成性格上的变化。14、教育滞后及儿童教育不受重视

由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儿童中心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中国流动儿童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9个被调查城市中,6周岁流动儿童未入学的比例高达46.9%,近20%的流动儿童无法进入当地公立学校学习。在已入学儿童中,有近半数不能及时入学,“超龄”上学现象严重,近20%的9周岁的孩子还只上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人占相应年龄流动儿童的31%和10%。我国流动儿童的失学率达

9.3%,据估算目前我国2000万流动儿童中,有近200万仍处于辍学状态,近半数适龄儿

[]童不能及时入学。2

四、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曾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形式把中国公民分成身份不同的两大类别,蜂拥入城的农民工居住在城市,户籍却仍是在农村。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应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农民工子女在流动的同时,教育资金并没有随之流转,从而致使处于流入地的农民工子女享受不了流出地政府的教育财政补贴,也没有资格享受流入地政府的优待。《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招收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可依国家有关规定按学期收取借读费”,显示国家政策赋予流入地学校收取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和赞助费的权利来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因此在流入地城市就学的农民工子女,必须比城市孩子多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果。

2、义务教育制度的过度分权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过度分权。《义务教育法》

第八条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第十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这个教育法则明确了流入地政府对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入学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作为城市边缘人口,农民工子女无法享受流出地政府带给他们的教育补助。因此,义务教育的过度分权是造成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主要原因。

3、农民工家庭的流动性大,社会交往面窄

农民工居住空间狭窄,条件较差,孩子没有安静的学习空间;农民工子女尽管生活在广阔的城市空间,他们实际却只拥有狭隘的生活空间,这与乡村社会中频繁的互动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经常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使适龄儿童的正常学习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甚至造成了阶段性辍学,影响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客观层面上拉大了与其他儿童的教育差距,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弱势地位。

4、农民工本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收入不是很高,在面对公办学校高额的学费时,有些人做出了退步,没有让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而有些人也会为了节省开支把孩子送到学费比较低廉的民工子弟学校。其次,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这也会让一些家长放[1]

[2]刘淑萍.赖以柱.蒋常香.农民工子女的心里健康问题探析[J].农业考古,2007,(6).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儿童中心.《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N].人民日报,2003-11-12(4)

.弃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且现在农民工为荣的不再是孩子的成绩,他们更注重哪家的孩子外出打工赚的钱多。从而让他们的孩子也加入到打工的队伍中,而忽视了在学校的文化学[]习。15、教育失范:教育制度转轨的表象

社会体制的变迁必然要引起相应的教育体制的变迁,而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又一原因在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社会体制的变迁,从而导致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失范[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原有的二元经济结构已经解体,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与此相应的教育结构却没有进行调整,相当一批为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子女却被高额的借读费、补偿金拒之于正规学校的门外,其合理借口是他们无本市户口,从而使他们在实际上无法享有法定的受教育权利。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我国在公民居住权、户籍权以及义务教育权三者之间存在着制度上的不整合。一方面,义务教育权与户籍权相关联,义务教育的责任由地方政府负担,教育经费也拨到适龄儿童户口所在地;另一方面,体制的转轨使得农民工已实现了合理的流动,不受户籍限制,他们自动放弃了在本地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样就出现城市政府限制甚至拒绝农民工子女入学的现象,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同时也有违教育的良知。在社会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出现的这种教育失范行为归根结底源于教育改革滞后与经济。

五、对策研究

1、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户籍制度,逐步削弱户籍制的身份定位功能,解除教育体制与户籍制度挂钩的传统模式。

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户口,尽快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逐步实行统一居民身份的一元户籍制度,打破户籍制度壁垒,在政策上保障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国民待遇上的一致性,降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门槛,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

2、政府应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能,提升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环境

政府要积极维护好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益,使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少侵犯。具体来说政府要执行好有关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的政策法规,加对城市各级中小学教育的财政支出。同时各级财政要合理配置资金,对于城市流动儿童密集地区的城市中小学教育,要筹措

[]和安排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支持。3同时要加强宣传和组织工作,加大社会各界对于农民工

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和关爱,关注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的真实状况,唤起大家对于这些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之心。

3、消除法律上的歧视。

我国实施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从法理上讲,明显存在对流动少年儿童的歧视性条款,造成了流动儿童在选择受教育权、缴费、享受教学资源等方面与流入地儿童的不平等。现行的一些教育法律规范中也出现了诸如“农民工子弟学校”、“附属教学班(组)”、“借读费”、“临时学籍”等内容,实际上是将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女隔离开来进行教育。这些做法在形式上违反了《世界人权公约》、《取缔教育歧视公约》等许多国际人权法文件所确立的禁止歧视原则。所以应消除这些歧视性的条款和语言。同时政府还应禁止城镇针对农民工制定各种不平等的政策或设定不平等的用工条件,尽可能为农民提供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子女不能在居住地读高中和考大学,涉及到了高考制度、户籍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全面取消农民工子[1]孔祥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31-37.[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武晓伟,刘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再审视[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19.女义务教育的借读费,并着手研究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推动逐步实现农民工子女入学,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纲要》提出农民工子女在2020

[]年起,可以在居住地参加升学考试。14、加强农民工子女学校管理教育

政府要把承担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民办学校,纳入到当地教育职能部门的管理之中,制定一

[]套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指导和监督2。要在办学经费、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提高办学质量,帮助其逐步达到公办学校的标准。以确保这些求学的外来人口子女有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环境。政府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通过审查、批准,发放社会力量办学资格证,允许在学区集中的区域开设辅助学校,只收取较低的成本费用。政府也可以自己出面办学,招聘社会有教师资格的人或离退休教师任教,由政府负责发放工资或补贴,解决农民工朋友的后顾之忧。同时,在这种学校里,心理的辅导也同等的重要,农民工子女平时在城市孩子面前的自卑感,在家里和家长交流的缺乏,都可以在这里自由欢畅地表达、释放出来。

[]霍姆林斯基曾说过3:“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来说,就是不断地关心学生的生活”

[1] 何亮亮.两为主”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N].人民日报,2011-3-25(10)

田慧生、吴霓.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03-106 [2]

[3] [苏]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20

教育社会学论文专题 第2篇

论文

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当我们迎来21世纪的曙光时,意味着新的征程的开始。新的世纪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在20世纪末我国领导人敏锐地观察到先前的教育体制不能适应我国的教育事业,不能更好地培养中国新一代的接班人。因此,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的初衷,于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概况与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实施以来,经历了准备、启动、推进、总结、调整等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取得了成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党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课程改革从总体上已由试验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六项改革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新课程已经在小学和初中初始年级全面实施,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在改革中教师们注意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是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留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调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情况去发现知识,经历知识发展的过程,并对其进行内化,适当的时候教师给以点拨。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学,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的愿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力引导学生彼此欣赏接纳,互相取长补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勇于负责、善于负责的意识,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养成团结合作的习惯。总之,通过此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的新环境,树立学习的新理念,进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升全民素质,以此来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重要的改革之一,也是全面推进素质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策略。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农村教育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虽然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缓解了地区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况,但城乡差别依然存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就显现出不少的问题和困难。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而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这场变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容忽视。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着领导重视不够、对课程改革的紧迫性认识不足、教育评价滞后阻碍了新课程的推进、课改经费严重不足、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教师对新课程不适应、班额过大制约新课程实施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领导、加大新课程的宣传力度、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建立课程改革专项经费、推广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改革考试制度、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等具体对策。此外,还就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深化课程改革,促进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总之,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的事业的重中之重,当前应充分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利契机,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建立长效机制,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实现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的观点

学位论文研究之专题研究日志 第3篇

在科研学术领域, 变是绝对的, 不变是相对的。如果一开始就可以将项目后续的情况估计得一清二楚, 那么这一定不是研究性项目, 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工程项目。如果没有这种应变的能力, 不能说你“已经具备了独立从事学术工作的能力”。

在多年的科研学术工作实践中, 作者发现:对于同一问题, 不同地区的人们;同一地区不同单位的人们;同一单位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们;即便是同一个人,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下, 可能出现不同的观点, 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点, 即冲突问题。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此一时、彼一时也”。这是研究工作中频繁出现、并困扰着许多项目的问题, 对项目的进程和结果有极大的制约作用。关于冲突和协调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目前已经有很多的研究[1,2,3], 但本文的重点在于提供一种冲突与协调过程的记载工具。

一、研究日志的概念

所谓“日志”通常就是按日期顺序排列的一种记事文体。由于需要记录的时间粒度通常是以天为单位, 故称为“日志”。但在科研与学术领域, 这个粒度还是粗略了一点,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细化时标。为了保持概念的继承性, 仍然延用“日志”一词。对于一个一般规模的研究项目而言, 仅仅用人的大脑记需要记住的事情, 通常是不可能的。而为了弥补这一记忆的不足, 出现了研究日志的概念。而“要记住的事情”中有很多事先是不知道的, 因此, 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记住全部研究事项,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遗憾程度。全面反映研究过程的日志, 通常是从正式立项开始记录, 到研究总结报告结束。为了保证日志的完备性, 立项前的准备工作可以在立项获准时再进行补充, 也可以从一开始就撰写。还可以扩展到评奖、推广工作, 甚至是下一个相关的研究项目。作为导师, 或某个方向的带头人, 一般不会只考虑一个项目, 而是需要一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或者称之为项目群, 这样, 其日志可能是按研究方向展开的, 可能有多个日志, 可能有延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日志。

1. 主日志。

主日志要求所有的研究事项在其中都有反映, 包括废弃不用和作为备案的内容;对于篇幅较大的内容采用附件或专门报告的形式, 但在主日志中必须有记载, 如, 任务书、会议纪要、工作论文、专题报告等, 凡是课题形成的内容, 在主日志中需要有所体现, 有相应的条目。主日志要求完整地提供项目研究的过程信息, 是一个正规的研究项目、优秀的学位论文等研究类型的工作必须具备的。

2. 专题日志。

由于学位论文的特点在于“研究”, 许多问题不是一下子就有明确的设计方案或答案, 需要有一个较为复杂的研究过程。如果在顺序的条目中记录, 则会分散于日志的多个地方, 致使阅读难以进行。如果在研究日志中, 某一观点出现了多次, 并存在差别, 应当将这些相互关联的日志条目重新组合在一起, 称为该问题的专题研究日志。专题日志的目标, 就是将这些分散于多处的相同议题的内容集中于一处, 设立一个专题, 便于了解问题的形成、发展过程, 冲突各方的意见与解释, 从而便于协调新方案的生成。

3. 阶段日志。

对于一些时间较长的项目, 主日志的篇幅过大不便于使用, 因此, 出现的阶段日志。为了避免阶段日志之间的交叉引用, 阶段的划分一般要选择在阶段成果比较固定、不易变化的节点上, 即, 已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中间成果。后一阶段的日志, 通常是以前一阶段相对稳定的中间成果为基础往后进行。如果不能如此, 则后一阶段的日志应当包括对前一阶段日志的一个小结或摘要部分, 包括成果描述、备选方案、未确定的问题等, 其主要目标在于减少对于上一阶段日志的依赖。

4. 分组日志与个人日志。

对于一些大型项目, 通常需要分组研究。由于各组之间也存在一些约定与协调事项, 故各分组也应当撰写相应的日志。在一些组员们交互较多的项目中, 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日志, 即个人日志。至于具体的研究项目采用哪些日志,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但日志的复杂程度体现了项目本身的复杂程度。

为了便于查找, 日志条目还可以加入“关键词”等内容。为了方便记录, 日志的格式是自由的, 因为日志的读者主要是自己, 或者是一个很小的圈内人士, 目标是以后自己能看懂就行了。为了便于保密, 日志还可以采用一些自己或圈内人士的密语。

二、时域观点冲突及其处理方法

所谓时域观点冲突, 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先根据客观实际形成一定的观点;在新的情况出现后, 验证原有观点的合理性, 如果有问题, 则修改原来的观点, 直至观点或方案能满足所有情况的需要。初始观点有可能是现成的, 也可能是通过调研获取的, 但它只作为一个循环迭代的基础, 通常需要将其演绎到最终的满意或最优的观点或方案。这一方法本文称为逐步逼进法。对于时域性冲突, 由于后面的观点是在前面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 故一般已经包括了前面观点的精华, 而删除了缺陷, 从而发展成为新的观点或方案, 自然也就达到满意或最优。例:以硕士论文《通用管理性评估模型》[4]一文中输出门限规则的描述为例。

X年2月15日, 张三提供, 输出门限的概念语段。输出门限运算是具有数值计算输出结果节点的共同功能, 如, 枝节点具有聚合运算、叶节点具有分值转换运算和指标转换运算等。在每一次赋值计算后, 都应进行门限作用, 以保持指标的协调性。门限运行规则: (1) 如果给定值大于其上限值, 则将其设置为上限值; (2) 如果给定值小于下限值, 则将其设置为下限值;否则 (3) 保持原值。

X年3月2日, 张三提供, 输出门限的概念语段增加内容。 (4) 在出现界点不包含上下限值的情况时, 如果是可列型 (整数、枚举等) , 用上限减1的值取代上限赋值, 同样, 可用下限加1的值取代下限赋值, 如果是实数型, 则用上限减1个精度值取代上限赋值, 同样, 可用下限加精度的值取代下限赋值。由于拟编程的语言可能是强类型的语言, 故门限函数也可分为整型和实型两种函数来定义。

X年3月3日, 李四提供, 输出门限概念的修改建议。在论文撰写中, 要求:不能出现错误;需要高度抽象, 论文一般在分析阶段, 描述的是逻辑模型, 应当高度抽象, 不能具体到用设计或编程的语言来描述;逻辑要完备。此段论述首先分为包含界点与不包含界点, 这在逻辑上是完备的。 (1) 将前三项与第四项并列, 按可读性要求没有问题, 也是我们工程常用的方法, 因为开始没有那么仔细, 后来又发现了问题, 故增加注释性说明, 并与前面的内容并列;但从学术的角度上看, 存在BUG。需要先分为两类, 再进一步论述。 (2) 该论述中只有可列型数据的处理, 没有不可列型数据的处理方法, 为不完备论述。 (3) 原文:“如果是可列型 (整数、枚举等) , 用上限减1的值取代上限赋值”, 枚举型数据是不能直接减1的, 出现错误。 (4) 原文中只讨论了整型、枚举和实型三种类型, 显然, 还会有其他的类型, 此处不完备。 (5) 原文:“由于拟编程的语言可能是强类型的语言, 故门限函数也分为整型和实型两种函数来定义”, 如果写的是论文, 显然是多余的。

X年5月17日, 张三提供, 门限运算规则语段。如果一个值在门限域内, 则保持原值 (原3) , 门限不发生作用;如果不在门限域内, 则门限发生作用。门限作用规则: (1) 边界点在域内时, 如果给定值大于其上限值, 则将其设置为上限值 (原1) ;如果给定值小于下限值, 则将其设置为下限值 (原2) ; (2) 边界点不在域内时 (原4) , 可列型数据域取相应的边界次点, 非可列型数据报错 (作者注:下一段将其纳入正确值域) 。

X年5月20日, 王五提供, 门限运算规则语段修改。门限运行规则: (1) 如果输出值在门限域内, 则输出原值; (2) 如果输出值超越门限域上限, 在上限包含界点时, 输出上界点值, 在上限不包含界点时, 取上边界次点; (3) 如果输出值超越门限域下限, 在下限包含界点时, 输出下界点值, 在下限不包含界点时, 取下边界次点。边界次点:在可列数据域中, 最接近边界的点称为“边界次点”, 不可列数据域不存在“边界次点”。由于可列数据域的边界点有两个, 故其边界次点亦有两个。在一个值域不包含边界点时, 如果在值域内取其极限点, 即, 整数的边界次点为“上界值-1”和“下界值+1”;实数的边界次点为“上界值-精度值”和“下界值+精度值”;设:枚举的边界点为Last (枚举变量) 和First (枚举变量) , 则, 边界次点为Pre (Last (枚举变量) ) 和Next (First (枚举变量) ) 。

X年6月2日, 张三提供, 门限运算规则语段评注。本段论述中: (1) 整体结构是先定义作用发生的条件, 然后分述两个类型的门限处理方法, 结构明确; (2) 引入了“边界次点”的概念, 使得正文内容非常精练易懂; (3) 边界次点的概念高度抽象是, 对所有数据域类型均有交代, 满足了概念的完备性, 在数据类型扩充时也只需要修改“边界次点”的概念内涵, 即, 满足了数据类型的可扩充性。

X年6月5日, 王五提供, 门限运算规则伪码。 (1) 由于管理评估基本上是基于整数运算的, 个别地方可能用到小数, 因此, 将其定义在实数域中已经足够。 (2) 门限统一包含边界点。 (3) 门限运算函数如下:

三、群体观点冲突及其处理方法

所谓群体观点冲突是指:不同人群观点之间的冲突。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就是辩论循环法, 其步骤为: (1) 将矛盾的观点明确的表达出来, 并经提出方确认; (2) 提交给矛盾的另一方或几方吸收与批判; (3) 在互相攻击几个轮回后, 互相取长补短, 各方均形成新的观点; (4) 重复上述过程, 直至冲突各方达成一致观点、或者形成几个相容的观点;或者保留冲突观点。

对于群体冲突, 等他们筋疲力尽的时候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 达成一致, 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可以直接采用; (2) 形成几种相容的观点, 可采取“全盖偏、细包粗”的思路, 合并形成一个全面的新观点体系; (3) 形成相对固定的几种互相排斥的观点, 采用“功能并列, 数据规范”的策略, 即由“功能冗余化”的思想, 各自执行, 可较好地解决上述矛盾, 即所谓社会系统三元运行理论中所称的“子系统自主运行”的模式[5]。

例2:以“新装备”的概念描述为例。经过调研, 形成多人、大量的日志条目, 许多人的认识是一致或接近的, 尽管重复, 但也需要有相应的记载。总体上给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的感觉, 由于论文篇幅限制, 不能给出全部调研记录, 只能给出根据调研日志整理出来的结果。在经过仔细分析与鉴别后, 发现对于概念内涵的认识同接受调查的人的身份、立场和出发点强相关, 故做了以下归类, 形成了“新装备”的概念体系如下:

用装部分队认为:新装备就是以前没有使用过的装备, 因为没有使用经验, 这类装备容易产生很多新的问题。如, 某自行榴弹炮, 在配发到一个装甲部队和一个炮兵部队后, 两者均反映该炮不好用, 军区组织专家调研后发现, 装甲部队的维修人员将火炮的复进弹簧中注满了黄油, 致使火炮无法后座;而炮兵团原来只有牵引火炮, 其装甲车体部分玩不转, 主要原因是不熟悉底盘部分。这些装备对于他们来说自然就是所谓的新装备了。

订购部门认为:新装备就是“九五”以后列编的装备。“九五”以前我军基本上没有发展新装备, “九五”以后我军大规模的列编了新装备。新装备的一系列问题由此出现———以前的装备, 一方面训练使用不多;二是技术成熟和普及;三是技术骨干较多。而“九五”以后的新装备, 由于缺少与使用部分队的磨合, 以及自身存在一些缺陷, 暴露出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又反馈到订购部门, 在这个背景下, “九五”以后的装备的共性就是“新”。

保障部门认为:新装备是指部队还没有形成保障能力的装备。由于其采用了许多部队过去所没有掌握的新技术, 只能依赖生产厂商实施保障的装备。因此, 装备在部队的技术保障中出现了严重问题。这些装备的特点是基层级和中继级的维修机构无法保障, 甚至基地级的维修机构都无法保障。

后方仓库认为: (1) 新装备是指刚出厂、且检验合格的装备, 或质量等级为“新品”的装备———他们管的就是收与发, 其质量等级是一个重要参数, 其余的他们并不关心。 (2) 与用装部分队有同感。

工业设计部门认为:新装备就是正在设计、未投入生产的新型装备———在设计、未定型、或已定型但未移交生产单位的装备。未接受设计任务的装备与自己无关, 通常也不研究。

研究所认为:新装备是具有新的战术技术指标或已有战技指标有突破性进展的装备。如, 红土地导弹系统、云爆弹药等。

院校认为: (1) 将要新开的装备课程所定装备; (2) 同研究所。

不同的人们所使用的“新装备”的概念不同, 因而, 在早期的使用中出现了较多的误解, 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 各类人员的协调, 新装备的概念将进入互融阶段。那么, 到底采用哪一个概念或概念体系呢?这需要由你自身的研究目标来确定。如, 在研究战略保障旅的编制体制时, 应当采用保障部门的意见, 即, 新装备是指部队还没有形成保障能力的装备, 在装备清单上应以订购部门的概念为出发点。而在研究部队保障问题时, 应当以用装部分队的观点为主体, 即, 新装备就是以前没有使用过的装备, 但还要兼顾其他观点, 如, 需要考虑本部队不能保障和全军都不能保障的情况, 采取相应的方法。

事实上, 纯粹的时域冲突和空域冲突的情况很少, 在项目进程中, 通常两者是结伴而来, 错综复杂, 即所谓的混合冲突问题。

四、结论

专题研究日志是以一个研究专题为基础的, 以日期为主索引, 以分专题或具体细小问题为条目的一种记事文体, 其目的在于记录一种思想、观点和方法的变化轨迹。这是避免研究进入死循环的重要手段, 对于时间跨度越长、冲突观点越多的问题, 其效果就越显著。

所谓群体观点冲突是指:不同人群观点之间的冲突。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就是辩论循环法, 其步骤为: (1) 将矛盾的观点明确的表达出来, 并经提出方确认; (2) 提交给矛盾的另一方或多方吸收与批判; (3) 在互相攻击几个轮回后, 互相取长补短, 各方均形成新的观点; (4) 重复上述过程, 直至冲突各方达成一致观点、或者形成几个相容的观点;或者保留冲突观点。所谓时域观点冲突, 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 先根据客观实际形成一个观点。在新的情况出现后, 验证原有观点的合理性, 如果有问题, 则修改原来的观点, 直至观点或方案能满足所有情况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雷著.冲突与协调——科学合理性新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 2006.

[2]孙明秋.冲突与协调[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 2006.

[3]卢福营.冲突与协调[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4]黄万荣.“两成两力”建设统一评估模型研究[D].军械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7.

教育社会学论文专题 第4篇

编者按:我国每年招收50多万硕士研究生,6万多博士研究生,这支庞大的科技新生力量产生的学位论文是我国科技兴盛的重要部分,并作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信息资源,代表了每年最新科技成果和科技创新,能系统体现各学科专业前沿领域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理应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以确保在学术研究和科学交流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则为我们给出了并不理想的答案,那么,这些学位论文是否在我国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中发挥了作用?在科技传播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是否在开放服务中影响到国家的科技安全与保密?这些问题不但引起学术资源建设者的反思,也引起了我国政府机构、科研领域的重视。

为此,我们约请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学术影响力评估”(项目编号:14@ZH051)的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我国情报学唯一的长江学者苏新宁教授组织了这组专题文章。这组文章从国内外学位论文管理、开发服务与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实践与对比进行了多维度研究与思考,不但概述了我国学位论文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现状,寻求了存在的问题根源,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也通过他国的学位论文开发利用与管理实践概述,为我国学位论文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例举了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对象。相信本专题论文将不但会优化我国的学位论文的管理与利用,使其在我国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也能通过所提出的建议而使学术资源建设者深受启发,进而推动图书馆等学术资源建设机构的发展。

nlc202309051500

教育社会学论文专题 第5篇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报告(或论文)撰写说明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准专业性质的教育实践工作。理论的准确把握,方法的恰当运用,再加上富有灵感的教育机智,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从业者(无论是心理咨询员还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来说,“研究”是必备的基本功,而研究报告或论文则是心育从业者研究素质的表征。

心育专题研究报告系个人对心育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后所撰写的总结性文本,其组成部分一般有题目、作者署名、内容提要、问题的提出(含研究假设)、研究目的与价值、研究内容、研究步骤与方法、主要研究成果、问题讨论等;心育研究论文则是个人对心理教育相关理论或实践问题的理性探讨,撰写时请注意立论、推论和表述的科学性,注意论点、论据和论证的逻辑性,注意引用实例的典型性和新颖性。研究报告字数不限,以结构相对完整、表述基本到位为准;研究论文在3000字左右。必须杜绝抄袭行为,否则一经发现,将取消报名资格。

亦可提交已经发表的研究报告或论文,但必须是独立撰文获系第一作者。报名时请携带发表原件和复印件。

备注:凡抄袭且经查实即取消认证资格。

编号

准考证号

2012年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

学校心理咨询员资格认证之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报告(或论文)

区(县)

学校

教育社会学论文专题 第6篇

如何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强调“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将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状态中去,从而直接影响学生阅读的质量和效果。而学习兴趣的产生离不开教师的激发。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新知识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部分精心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做游戏,回忆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里可爱的小动物,并模仿它们的声音。学生个个兴致勃勃,纷纷举手模仿。在表扬了学生的优异表现后,我说道:“学校将要举办一个‘梦想成真’的童话剧大赛,全校的小朋友都可以报名参加,同学们愿意参加表演吗?”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从而引入了新课。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学生仅有兴趣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从而形成阅读的技能,提高阅读的能力。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通常把阅读过程划分为粗读、熟读和精读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粗读阶段,先读课题,想想课文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事,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阶段——熟读阶段,安排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找出不理解的语句和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深入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阶段——精读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粗读、熟读和精读这三个阶段实际上是阅读过程中一个有机的整体。遵循这样的阅读流程,学生对课文就基本能理解和掌握了。同时,要鼓励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经典的书。除此之外,还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以及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等等。

三、拓展学生的阅读深度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这句话告诉我们,写文章时,要把自己置身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这样才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到文字蕴含的深层意思。为此,教师应利用多种方式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这样的阅读才能更加透彻,才能拓展学生阅读的深度。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多篇童话、寓言等课文,人物故事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是它们的共性,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走近作者、走近文本,从而正确领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例如,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了解古时服饰,动手制作表演道具。课上让学生表演课本剧,让他们想象人物的表情和语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当学生通过角色转换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时,就会对课文产生亲切感,从而加深内心的深层体验。这一课中,表演这一形式不仅使课文所描述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带上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学生的阅读效果显著。

四、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曾经说过:“什么叫学问?就是要学怎样问,就是要学会思考问题。”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这样的阅读才是高质量的阅读。高质量阅读对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主动探究、激活思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资产证券化的问题研究下一篇:县水果流通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