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2024-06-02

试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精选8篇)

试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创新意识 启发 实验 教法研究

【论文摘要】创新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通过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突破原有的事实、框架,而获得的解决问题的一种全新方式或产生对社会和个人极有价值的产品的智力本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便是不断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本文主要是从初中化学教学中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些做法。

当今,人类正面临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能否接受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人才。加强素质教育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不仅是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潮流,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如何发挥化学教育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广东化学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人们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从而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化学是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与社会联系非常密切。可以说,整个化学发展史就是一部联系社会、服务社会的创造史和发明史。

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

1994年国际滑雪教育会议(ICCE )的主题就是强调:化学是未来世纪的中心学科,在环境、能源、材料以及生命科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节食化学领域的新发现、新发明、新进展。有意识的想学生展望化学的明天──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食品,同时还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化学科学研究前沿。此外,还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把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相联系,把学生引入化学问题情趣中用,能极大的促进学生对新技术、新方法的了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强和创新意识。

二、注重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习惯于教授讲、学生听的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常常脱离生活和现实,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动手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坚持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有效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能力,是创新活动能力发展的基础。可以说花心变化的全过程都呈现着丰富生动的直观形象,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好素材。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或其他直观条件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把观察和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直观、具体,它是利用感官直接接受具体想象信息,然后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利用这些表象进行类比、联想等思维加工而获得认识,这是认识活动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创新思维的结构中,包含有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所谓发撒思维是从某一点出发,不依靠常规寻求变异,进行发散性联想,得出多种解法、多个结论的思维形式。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有三个特点: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可见,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化学教学内容,有许多发散思维的素材,引导得好,能把学生带到积极思维的情境中。要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并引导自己进行创新思维,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思维,经常作这方面的训练。

三、重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现行化学教材中的一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主要是作为验证化学知识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对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验,设计实验等方面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以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设计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是最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

当然,在化学教学中,还有许多很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素材,有待我们化学教师不断去挖掘并加以利用。有人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创新的学生。”因而,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创新教育”研究,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化学作为研究和开发新材料的科学,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关键,更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就更有必要加强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利萍;中学化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商情;第20期

[2] 李玉亭;浅议初中化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第12期

[3] 顾巧凤;浅谈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培养创新能力[J];考试·中考教师版;20第7期

试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第2篇

《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江泽民总书记也曾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那么在小学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呢?

一、营造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发创新兴趣。

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为。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凡是因为求知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往往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产生创新思维。因此,要积极营造创新氛围,搞好环境布置,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创新环境中,并感受到浓浓的创新氛围,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创新的意识。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强烈的创造欲呢?首先,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千方百计把认识的对象和任务,从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形成强烈的内部动机,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原理,展现为生动活泼的事实或现象;也可把他们带到大自然或社会生活中去,引导他们观察自然的、社会的种种现象,发现认识对象与别的事物的差异,找出它的特征及其运动和变化的状态,从中受到启发,产生好奇心。有了这种好奇心,才可能带着愉快的、高涨的情绪,克服一切困难,去分析,去比较、去实验、去研究、去掌握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展现智慧和才干。其次,为了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发现、研究和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教师有了这样的兴趣中心,才能从挖掘教材内容上,从组织教学形式上,从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而教师的自身兴趣也将丰富,思维会更加灵活、多变,这就是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敞开了大门。

二、遵从普遍性原则,面向全体实施创新培养。

普遍性原则,即创新精神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普遍性。从社会层面看,普遍性原则既是社会公正、教育公平的体现,又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要求所决定的。从心理角度看,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潜能不是少数人或者少数尖子学生才具有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创新能力。从这两个角度看,培养创新精神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某些教师往往有个认识误区:只有功课好的学生才可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而对于分数低的学生,认为他们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学会,还谈什么创新呢?因此,教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时,总习惯找功课好的学生来回答;设计主题班会时,也只向班干部征求意见;外出活动时,总是让性格外向、热情主动的学生组织。这样一来,那些功课差的、不是班干部的、内向的学生难得有“闪光”的机会。事实上,分数高低并不是衡量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唯一标杆。功课差的学生也总喜欢“露一手”,可是,老师往往把他们放在被遗忘的角落,这些学生也往往埋怨老师偏向。千万别偏爱,哪一个孩子不是好孩子啊!因此,我们应该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满意的微笑让每一个孩子分享。

三、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鼓励学生大胆幻想,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已知事物和观念的基础上,努力去探索新事物和新观念,这种探索借助大脑对已知信息的加工、整理与推理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就是想像力。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切创造是从创造性的想像开始的。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转化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以旧探新以新固旧,使学生借助想像丰富认识,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幻想是想像力的升华,其特点在于摆脱了现实的束缚去塑造未来。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总是伴随着幻想,幻想往往是发明创造的先行者,是人类活动的巨大动力,它不仅能引导人们去发现新问题,而且还能激励人们做出新的努力和探索,去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和爱护学生的科学幻想,使幻想变成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如在学习了童话、寓言之后,让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仿写童话、科幻文章。再如在作文教学中不妨打破传统作文方法,从虚入手,虚实结合,让学生大胆去写,海阔天空,自由思索,悠远幻想,对那些大脑新奇而又合乎情理的幻想,热情鼓励,哪怕是异想天开、想入非非也要引导剖璞见玉,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创新”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深化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训练创新思维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独特见解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探索求异,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广博的知识是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但知识并不等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知识转化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常常需要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而求异思维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思维形式。求异思维是对求同思维而言的,这两种思维方式统一于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相互作用。求异思维指的是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去探索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思维方法。任何发现和发明,任何科学理论的创立,首先是建立在求异思维的基础上的,没有“求异”无所谓“创新”。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打破教学上的老框子,鼓励学生多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何事、何地、何人、何时等等。特别是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一些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质疑的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和规律,有一个勇于发展的精神。即使某些发问是可笑的,某些发现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教师也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变错误为正确,变失败为成功,不挫伤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其次,在教学中力求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开拓思路,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在检查学生学业成绩时,不要满足答案的标准、步骤的完整,而要对那些有“创见”的解题思想和不同的答案(即使是不成熟、不完整的),也要给予应有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求异思维的轨道上,吸取必要的精神力量。

鼓励学生探索求异,并不只是依靠求异思维这一种形式。还必须依靠直觉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直觉思维是对分析思想而言的,它不是按逻辑思维的规则进行的,而是凭借卓越的思维洞察力,敏锐地察觉、判断某种事物的本质。例如,学生在学习中,一遇到难题,往往采用直觉思维这种方法,寻找答案的对策,然后再去推导、论证。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中,沿着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的思维方式。如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是教会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学生学会了发散性思维,可以全方位地考虑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索,寻找尽可能多的设想、思路、可能性和联系,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思维流畅,能产生更多的创造思路。

上述各种思维形成,常常交叉、重叠,统一于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创设不同的条件,全面、灵活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充实课外活动,提供更丰富的创新实践舞台

创新不仅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而且是一种需要创新技能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技能的实践舞台。

试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3篇

一、更新教育观念, 确立新的教学观

首先应端正思想认识, 从知识灌输转向思维训练, 从教师本位转向学生主体, 从分数 (结果) 至上转向能力 (过程) 为重, 教育的最大目的就是要将藏在学生心底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美好的心灵挖掘出来。教师一桶水的观念要更新。要开启知识的活水源头, 用活水理论取代一桶水理论, 教师要学会终身学习、探索, 不断更新知识。教师要成为专家型教师。教师不仅是教学的实践者, 更应该是理论的探索者。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地位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 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 重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地位。教学方法也要不断更新, 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 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教学犹如建构智慧的大厦, 教师就是智慧大厦的脚手架。教学之始, 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示范、讲解和指导, 随着教学的深入进行、学生理解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教师就应该越来越多地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 大胆为学生松绑, 这样就能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个性, 实现自我创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基础在教育, 责任在教师。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首先必须要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全新的创新教育观念, 善于吸纳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 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实现自我创新, 只要教师的思维活跃了, 学生才能自由大胆地发挥想象力。

二、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

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途径, 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 力求在每个环节中都有意识地体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体说来, 要把握以下几点:

教学内容的开放, 要求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具有层次性、广泛性、可供选择性;要向学生生活实际和经验开放, 贴近学生生活。自上学期开始, 我们便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定期选择一些精品时文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补充, 并采取让学生先活动, 后作文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学。这样学生有话可说, 也就达到了作文的目的。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宝贵的心理品质之一, 它不仅能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 激发学生的思维, 而且可能影响一个学生对终身事业的选择与目标的追求。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调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 我常常通过巧设导语、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绪之中。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去撞击学生的心灵, 引导学生以强烈的情感品味作品, 从而产生思想及情感上的共鸣。教师要以自己真实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关心学生,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为培养创新意识, 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美国心理学家爱默比尔认为, “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 而不是被压力所激发时, 才表现得最有创造力”。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权威式的教学关系。不是让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压力下学习, 而是自主地学习, 教师要爱学生, 允许他们在学习上有选择地机会, 在教学中留有思维的空白, 尊重学生的意见, 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例如:在教读《荷塘月色》一文时, 有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开头一段作者提到“妻在屋里拍着润儿”, 结尾时却说“妻已睡熟好久了”, 为什么不写“润儿已睡熟好久了”或“妻儿已睡熟好久了”, 润儿到底睡了没有?问题一出, 惹得哄堂大笑。但我却首先肯定他读书认真细致, 敢提问, 有胆量, 然后指出这个问题虽不是文章关键性所在, 却很有意思, 要求学生展开讨论,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阅读思路不断打开, 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也因此加深了一层。提问的学生更是面有喜色, 充满成功的欢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开放。有效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如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 优势互补, 取长补短。

三、发展学生个性, 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新世纪是人的世纪, 人的个性必将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语文教学必须面对这个现实, 在听、说、读、写诸方面给学生以充分自由发展空间。学生学习过程个性色彩越鲜明, 创新风格就越醒目。

第一, 奠定学生创新的基础。对于语文学科来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还应当使学生善听会说、善读会写、善思会做, 这是创新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给学生的不是标准答案, 而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潜能。

试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第4篇

首先,建立“三创(创业、创新、创优)”教学机制。

在学校“十一五”中心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研究》的推动引导下,全校上下形成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合力,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教育氛围,以教师的研究成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我们还以奖促创,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奖励措施,引导全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拓宽思路,实施课程改革,变革课堂教学模式,开发了《单片机入门》等一批优秀校本课程,把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贯彻到日常教学的课堂中来。

其次,加强创新素质训练。

我们充分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教育先导作用,建立了数控、动漫、网页设计、办公自动化等多个学生兴趣小组,进行项目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学校还通过成立德育工作室,举办讲座,开展创业和就业专题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

我们也积极地扶持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实践。比如学校已经建立了“快乐e读”邮政书屋、绿园环保回收公司等五家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开拓视野,锻炼出创业所需的各种才干。

第三,注重案例教育与引导。

我们整理了学生成功创业的近百份案例以及企业实习的成败心得体会,通过举办学习征文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分析,使他们能够很好地增加感性认识,从别人活生生的创业事实进行解析,了解别人发现创业机会,解决创业问题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创业的勇气、创新的锐气和创优的志气。

试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第5篇

1.在教学目标上, 做到“上不封顶”。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我始终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是指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了解”、“掌握”、“初步”、“熟练”等程度的要求。“上不封顶”是指教师在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速度越快越好,争论得越激烈越好,观察得越细越好。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一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也为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我会学”。

创新意识,确切地说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创造。因此,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教师的“引”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引”的设计。一是引要奇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从而创设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二是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并不深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引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容易受到启发,创设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氛围;四是引的深度,广度、坡度要适宜,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喜欢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挖底等等。

在设计好教师“引”的前提下,我还十分注意学生“学”的设计;一是让学生带着教师“引”的问题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新知识达到懂和会,即求“会”,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带着“为什么”去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达到对新知识解决问题办法的认同,即求“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渡;三是带着“这是唯一的吗?”质疑去自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从而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其它途径和办法,即求“新”,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当然,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题一课所能完成的,只有坚持持久,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创新意识是会逐步形成的。

3.在教学练习中,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会学”中逐步形成的,而创新意识的巩固与提高,则是在教学练习中得到保证的。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意练习题的设计,我的做法是:一是层次分明,既要设计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题,又要设计出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题;二是形式要新颖有趣,就是说练习题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乐学善思;三是条件要发散多变,使学生认识到,结果不能垂手可得。需要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才能解决;四是适当运用一题多解等等。

试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第6篇

一、研究背景

1、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超速积累,信息网络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正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使时代在各方面都呈现出变化速度加快和价值多元化的倾向,人所生存的环境打破昔日的相对稳定,呈现出变动不居的基本态势。每个人要想在如此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有基础性的知识与一般能力,更需要有对变化环境的判断能力、在多种可能性面前的选择能力、把握时机、敢于迎接挑战的勇气和决策能力以及迅速适应环境变化、主动改造环境和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意识与决策能力。为应对时代的挑战,不辱教育的特殊使命,我们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从小学抓起,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领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周围环境的变化,自觉地有意识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2、现代教育技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图、声、像等各种教学信息有机组合在一起,直接诉诸于人的感觉器官,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在教学中实现了教育信息传输的高效率,将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方法和手段的局限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活动,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有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必须的技术支撑。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校是一所创建10年新的学校。学校师资力量较强,办学基础教好,有比较丰富的教改实验经验,是海东地区“标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先后多次被市、区评为先进单位。但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的普遍应用中,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广大教师的素质等问题亟待解决。面对时代要求,面对学校现状,我们只能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列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并以此为动力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二、研究的理论思考

1、理论依据

⑴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从根本上说是研究教育领域中的“价值”问题的一门学科。著名学者王坤庆在《现代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所谓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因此教育哲学的有关理论,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性原则和重要依据。

⑵脑科学

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外部信息进入大脑并在神经元之间传递“通常是由化学递质传导的”。当来自外部的信息能与人的大脑中的基因和经验组块相匹配的时候,大脑就会自动激活具有兴奋性的递质,使人脑的思维活动起来;与之相反,大脑就会自动激活带有阻断性的递质,使人的思维抑制、阻碍。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教师利用媒体提供与学生大脑中的相似经验匹配的丰富多彩的信息,就能激活、诱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2、课题界说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系统方法促进教育效果优化的实践活动方式。信息技术是指获取、储存、分析、评价、加工、创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系统方法是指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来加以考察的研究方法。

创新能力指创造、设计、发现或发明能力,是解决相对新颖或不熟悉问题的能力。在面临一些新奇的问题,具有创新能力优势的学生通常会凭借自己的经验、洞察力及创造力来产生新观点,在一些互不相关的事情之间建立联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实践能力指利用、操作、实施、应用问题求解过程—针对具体的和相对熟悉的日常问题。实践能力一般表现为将所学的理论转化为实践,或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的实际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习者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常常能很快适应环境并改善环境,以实现某个具体的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实验研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整合课程资源,着力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实现学生主动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多维”是指改变过去教师是主宰者,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信息传递方式,促成课堂教学多向互动(师生、生生、人机、群体等)局面出现;“互动”是指通过师生多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促进认知与情感和谐的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的生成,实现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化发展。

三、研究目标

1、理论目标

探索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原则和策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和完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的理论体系。

2、教学目标

⑴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创新、参与实践的习惯,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普遍提高,为其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⑵促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普遍提高,并取得一定质量的教育科研成果。

四、研究措施

1、加强硬件建设与软件开发管理

硬件建设:近年来,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充实有关设备。装备了多媒体教室1间,新建了1间计算机网络教室,购买了摄像机,为每间办公室添置了计算机,从而为师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软件开发管理:为满足教学的需要,我们不断丰富图书和音像资料,购置了相当数量的现代技术软件,加大素材库的建设。积极开发多媒体课件,加快建立多媒体资料库,不断完善教学、科研管理的信息服务功能。同时加大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杜绝资源闲置。

2、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我们着力通过培训、教研、督导三个环节来提高教师素质。一是培训。该项实验的有效实施首先取决于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因为教师是实验的直接参与者。只有当教师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对课题研究充满信心并热情投入时,课题研究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在师资培训中,首先抓好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我们通过选编、印发有关教学资料,组织广大实验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及文件,同时,学校领导带头举办了《现代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视野中的创新教育》等专题讲座,帮助教师从理论上提高对课题实验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教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在狠抓观念更新的同时,我们还通过开展对教师多媒体课件以及网页制作的培训,提高教师设计制作多媒体软件的水平,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二是教研。为适应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们先后进行了“如何处理好教师、媒体、教材、学生之间的关系”,“大班条件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等专题讨论;开展现场观摩,案例分析,积累在实际教学情境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经验,提高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的能力;组织参加校内外学术交流及教学竞赛活动,使实验教师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在实践探索中成长。三是督导。学校领导与课题组成员经常深入各实验班级,调查研究,现场指导。对实验中涌现出的好作法、好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对发现的问题,面对面地进行指导帮助。有效地督导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3、整合课程资源

整合课程资源是实施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措施。对此我们作了以下尝试:⑴信息技术课的整合。整合的信息技术课程由正规的学科课程(有教材、排入课表)、活动课程(如网页制作、电脑绘画、编程等兴趣小组活动)和其它环境课程(如学校与周边社会的信息环境)组合而成。⑵劳技课整合。将劳动课和科技活动课整合,突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⑶社会实践课的优化。将《课程计划》中的班队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拉通考虑,设计综合活动课,让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各学科所获基础知识进行实践活动。

4遵循四项原则

⑴趣味性原则。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说的就是在学习中,兴趣爱好可以激发学习的热情,使学习达到最佳效果。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后,利用其优势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为创新奠定基础。

⑵参与性原则。在实施中,一方面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的互动方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另一方面利用其提供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使他们看到创新成果,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⑶开放性原则。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超越和突破,它的显著特点就是外向和开放。而开放性又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显著特点。我们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空间的开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⑷适度性原则。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适度性原则。这里讲的适度,包括课件的效益性,制作的适度性,使用的适时性。效益性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适度性是指在制作时,注意把握一个度,不能贪大求全,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中要注意适时,不能像放电影那样整节课使用,应选择在学生需要的时候。

五、研究内容

1、探究教学策略

⑴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奠定知识基础

我们知道,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离不开知识基础的,只有当学生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在面临一些新奇的问题时,才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洞察力及创造力来产生新观点,在一些互不相关的事情之间建立联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现行文本教材,知识呈现方式是静止的,信息是有限的,更有甚者有的知识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是抽象的、干巴巴的,学生学习没有兴趣,光凭教师的讲解学生也难于理解。而现代教育技术所具备的集成性和综合性就能克服上述的这些弊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知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率。

①改变信息呈现方式,丰富感知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从环境接受强化刺激后,便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储存。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集文本、图形、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功效集一身的特点,改变信息呈现方式,将静态的文本知识加工成动态的学习资源,用形象的画面、生动的语言、和谐的音响,再现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及状态,增大信息量,强化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丰富学生的感知,形成正确的表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夏夜多美》一课,教者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将抽象的文字和静态的图画变成一幅幅优美和谐、生动有趣的画面:蓝蓝的天空,闪烁的星星,粉红的睡莲,飞动的蜻蜓,可爱的小蚂蚁,生动地再现了睡莲、蜻蜓、萤火虫帮助小蚂蚁的过程,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不仅体会了夏夜的美景,而且感受了睡莲、蜻蜓、萤火虫美好的心灵,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

②优化学习资源,深化理解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直观的、形象的知识容易理解,对抽象的、陌生的知识难以理解。现行教材中有许多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是抽象的或者陌生的,但又是学生必须理解的,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就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化远为近、化近为远、化宏观为微观、化微观为宏观,打破时空界限,虚拟现实世界等特点,将抽象知识直观化、陌生知识形象化,将其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会惊叹原来是这样。通过优化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如科学课《卵石的形成》,该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比较困难,教师编制了包括实地考察、初步推测卵石的形成原因、卵石形成的详细过程、巩固练习与知识应用、扩展知识等内容的资源库,生动形象的演示,使孩子们一个个睁大了眼睛,不时发出声声惊叹,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卵石的形成过程,而且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⑵营造探究环境,诱发创新

实践证明,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凭借学生自己的经验不断地猜测、联想、探究、体验而形成的。我们对传统教育环境和信息化教育环境进行对比:

传统教育环境 信息化教育环境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单一感官刺激 多感官刺激

单一路径行进 多路径行进

孤立学习合作学习

信息传递 信息交流

被动学习主动/探索/探究性学习

基于事实和知识的学习批判性思维和有见地决策

后摄反应 前摄或有计划的行为

孤立的、虚构的情境 真实的,现实世界的情境

从对比中可以看出:只有信息化教育环境才能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学生营造探究环境,诱发创新,提高其创新能力。

① 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创新

创新源于问题解决,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在实验中,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创新性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创新的欲望。我校数学组还总结出“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乐于探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探究;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能探究;创设应用情境,让学生善于探究”的经验,在全校推广。

②提供探究素材,支撑创新

a、提供探究材料。我们知道,学生的直觉、猜测、联想等都需要通过探究来验证,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材料支持。在教学中,我们就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容量、超文本的优势,学生通过上网或者是查找资源库,寻找与此有关的丰富资源,为创新提供资源支撑。比如,语文第九册《可爱的草塘》在汇报展示这一环节接近尾声时,一个小组从资源网中查到的《北大荒的环保危机》一文得到启发,提出《开发北大荒是利大还是弊大》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兴趣高涨,议论纷纷,教师因势利导提出“能否用调查报告的方式来说明其观点”这一有创意的作业。同学们再次上网查找依据,写出了一篇篇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各具特色、观点鲜明的调查报告。以下是一篇《我心目中的北大荒》的结束语:“北大荒四次大规模的垦荒,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吃饭问题,但与此同时,由于过度的排水、开垦和捕猎,北大荒原有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湿地面积缩小,自然生态问题日益严重,退耕还荒势在必行!”

b、提供探究工具。现代教育技术的集成性可提供各种软件,帮助学生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现代教育技术的交互性可提供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人机互动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通过生生互动在集思广益中提高,通过师生互动在角色平等中国共产党进,通过多方互动在多方协助中成长。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这些优势,营造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工具和交流的平台,使其掌握探究的方法,以保证探究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如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一课,当学生根据圆柱的体积探究出圆锥的体积后,很多学生自然提出“怎样求圆锥的侧面积”这一有创意的问题,教师倍感高兴鼓励学生探究解决。同学们通过求圆柱的侧面积的方法联想到求圆锥的侧面积也就是求围成这个圆锥侧面的扇形的面积,他们通过上资源库查找知道了怎样求扇形面积的方法,有的同学非常兴奋,有的同学却认为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没有办法知道,同学之间的争论很激烈,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白了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不能直接量出,“圆心角的大小该怎样求呢?”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上资源库查找资料,通过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明确了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与圆锥的底面周长和母线的长有关,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资源库上自主选择友情提示、推导过程和答案进行个性化交互式学习,从而探究出求圆锥的侧面积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交互性,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③开展主题研究,诱发创新

在课题实验中,根据课程学习的内容和学校实际,确定一些有一定深度或难度的研究主题,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主题研究活动中,我们要组织好合作研究小组,明确分工,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创建答案,评价与展示作品。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⑶提供展示平台,物化创新

在课题实验中,当学生完成探究任务之后,我们就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通过电子演示文稿、课件、网页或实物投影,或将主题探究活动的成果上传到网上等方式将自己或所在团队的研究成果向老师或同学展出,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获得一种成就感,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提高。

2、探究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为完成教学任务的比较固定的教学程序及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应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我们运用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使用新的教学手段来进行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学思想、教学过程、结构模式的根本变革,让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经课题组全体教师的不断深入研究,探索出能充分体现多维互动思想的情境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问题探究→交流验证→总结深化。

⑴创设情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特定的情境。这特定的情境可以是问题情境,可以是社会、文化、自然情境,也可以是虚拟实验情境,但这个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根据学校已结题的课题研究所总结出的创新性目标系列,将其创新性目标尽可能体现在情境创设之中。学生在认真观察获取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明确需要探究的方向。

⑵问题探究。此阶段包含以下要素:一是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或联想进而提出假设;二是搜集支持假设的资料,并适当进行归纳整理;三是独立或合作进行探究;四是形成自己或小组的认识或结论。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工具和帮助,为学生物化探究结果提供技术支撑。教师应鼓励学生从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等方面发扬协作精神,倡导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探究任务,实现资源共享,于是形成学生主动思考,人人参与,合作探究的场面,充分体现其主体性、参与性、开放性和适度性原则。

⑶交流验证。一是汇报个人或小组探究的结果,进行小组或班级交流,交流方式可是口头的,也可以通过电子演示文稿、网页或实物投影等;二是运用多媒体课件验证探究结果,辨析正误。交流验证阶段,要调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彼此间质疑、争辩,让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进而得出问题的结论。

3、探究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立足现在、前瞻未来的发展性的评价,评价的目的应该由“选拔”转移到“发展”上来,即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为此,我们构建了多元评价体系。

⑴评价的主要内容

①学生的参与状态与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的参与状态时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参与活动的形式是否灵活多样;在活动中是否具有探索、交流与合作的意识。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看学生是否经历了学习新知识的探索过程,善于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否善于发现学习中的疑难,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探讨问题或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否多样、灵活、新颖、独特。

②教师的角色把握与教育技术的运用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思想——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灵魂、媒体——科学运用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难点、资源——开发利用学习资源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点、过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关键这四个方面来综合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⑵评价模块

在课题实验中,我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了能体现评价内容的评价模块,评价模块从主动参与、情感体验、思考活动、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每节课后评价模块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结果累记下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自己了解自己,准确评价自己的发展过程。

六、实验效果

1、学生素质显著提高

⑴学习兴趣普遍增强

实验证明,现代教育技术是发展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我们通过对评价模块的四个指标(主动参与、情感体验、思考活动、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从课堂上的提问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情况、对研究问题的关注情况、对探究的兴趣程度、对不懂问题的反应情况、回答问题的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兴趣高涨。

⑵丰富了学生教育技术素养

我们根据中国教育技术标准里的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对学生的教育技术素养进行了检测。下面是六年级400名同学检测结果统计:

检 测 内 容 成绩统计(人)

优 中 需努力

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 运用多种媒体和技术资源提高学习效率,补充课堂的不足能在他人的支持、帮助下,运用技术工具收集资料、交流经验、创作相应的多媒体作品会利用通讯技术和网络资源(如电子邮件)合作解决问题能初步评价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使用技术的优缺点从统计中,我们不难发现,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相关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技术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能运用技术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能运用技术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统计结果也显示出具有正确的信息意识,能够准确评价信息,负责任地使用技术系统、技术资源和软件等意识已逐渐扎根于学生头脑之中,使其具有社会责任感。

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在六年多的课题实验中,我们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整合课程资源,通过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下面试举例:

例1:在2001年和2003年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中,我校学生参加创新设计大赛,获小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7篇;创新方案设计获二等奖5篇;电脑绘画及程序设计获二等奖3篇;科学幻想绘画获二等奖2篇;电子报刊项目获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

2、教师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⑴促进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我们根据中国教育技术标准里的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对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是对94名教师调查结果统计:

调查内容 答案统计(人)

你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不了解

(1)有所了解

(44)比较了解

你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不会(2)会基本操作(75)熟练(17)

在课堂教学中,你经常使用的教学媒体 电视录像(8)计算机(39)其它(47)

你所用的教学课件的来源 商品软件(11)网上下载(47)自制软件(36)

能否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技术环境,促进学生学会正确、可靠地获得信息的方法策略 能(29)有时(56)不能(9)

能否创造性地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地加工处理,以解决工作、学习中的问题 能(33)有时(54)不能(7)

调查显示:我校绝大多数教师对计算机重要性的认识比较深,希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愿望极强,在操作系统、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等基本应用方面能够熟练掌握,力求在教学中实现学科的最优整合,创设师生民主、平等沟通的平台,使学生逐步具有新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信息素养。同时,也可以看出我校教师灵活、较高水平的应用计算机已有了良好开端,自身素质的提高与积极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科服务已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学习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已成为绝大部分教师自觉的要求。

⑵教育教学能力持续攀升,教研成果突出

我校教师从2002年以来,参加各项比赛课和技能比赛中,先后有 14 人获一等奖,有2人获全国二等奖;有 40 篇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有 16 篇论文在区级及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有8件课件在市区级评选中获一、二、三等奖。仅2004年我校先后有3名教师被确认为海东地区级骨干教师。

3、构建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我们在六年多的实验探索中初步总结出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概括地表述为“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师素质,整合课程资源,实施情境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评价模块。”

4、促进了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⑴深化了我校《小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我们在开展本课题研究中,既十分重视突出自身特点,又注意与学校开展的其它课题相整合,协调发展,相得益彰。我们把其它课题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本课题研究中,丰富本课题研究的内涵,同时又促进了其它课题的深化和发展。

⑵推动了课程改革实验的开展。《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因此在课题实验中,我们把两者结合起来,通过课题研究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通过课改实验,充实和提升课题研究的价值,从而促进了我校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⑶提升了学校整体形象。课题实验自开题以来,一直得到众多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热情支持。通过广大实验教师的艰苦劳动,实验的预期目标基本达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也得到了肯定。

“孩子很懂事。每次父母过生日,她都要送礼物。以前是买的小娃娃之类。后来是写明信片或者折一只纸玩具。今年她妈妈生日时,孩子神秘地说:‘今年的礼物只能看,不能拿倒手。’只见她打开鼠标,伴随着《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一朵朵花儿向前飞来,一个小人儿(应该是她吧)手上端着什么东西跑过来。跑拢一看,原来是只大蛋糕。上面写着:‘祝妈妈生日快乐。’她妈妈乐得合不拢嘴,连声称赞:‘不错、不错,你真能干。’”[6(3)班家长 向东]“我的孩子很喜欢拿着小玩意乱胡弄。一次,冰箱里取出来玩的冰摔在洗衣粉水里了,发现冰慢慢旋转起来,像在水上翩飞的蝴蝶,非常好看,而那些冰周围的小缺口也开始消失了,并且明显比面盆里的水中的冰融化得快些,他疑惑而又惊奇:咦,难道洗衣粉对冰的融化有加快速度的作用?经过再三的实验,并通过电脑帮助解答了这个问题,知道了洗衣粉里的碱等物质融解到水里,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会产生热量,所以,冰中放了洗衣粉的地方会比其他地方融化迅速些,洗衣粉镂空的冰花也就自然形成了。当听到孩子欣喜地说:‘生活中的科学真奇妙!’时,我们做家长的无不欣慰,因为孩子在生活实践和计算机运用中收获了快乐。” [5(4)班家长 谢立新 ]

课题实验对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全面工作的开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形象。我校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海东地区家长示范学校”、“青海省标准化管理示范学校”等。

七、几点认识

回顾六年实验进程,我们认为整个实验发展是正常的、效果是明显的,我们从中获得了以下认识:

1、开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实验研究”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正确举措,是克服现行教育弊端,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是对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责任感的充分体现,是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高的有效策略。因此,开展此课题研究是必要的、有价值的。

2、从实验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生个个都有很强的求知欲,他们身上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潜能和强烈的创新愿望,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挖掘、去培养。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育创新也是支持的,迫切希望的。因此,开展课题实验的客观条件是具备的,实施是可行的。

3、从实验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从技术、方法的层面为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必需的环境和资源,同时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4、从实验中我们发现,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培养研究的深度和培养的力度,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的水平和技能掌握的水平。

5、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有一些教师头脑中至今还对教育技术的本质缺乏基本的认识,不能正确处理好“人—人”关系和“人—物”关系,忽视对教育技术促进学习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6、我们所构建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尚属雏形,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因此,我们必须不懈追求,深化研究,以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试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第7篇

(演讲稿)

文/上思二中黎广

不久前,我的一个同学对我说:“有一个招生范围只有30万人中学,这所中学有3000多名学生,有223名教师。在今年高考中,他们学校有33%的考生上了重点线,93%的考生上了本科线,其中有六个班的本科上线率达到100%。”

老师、同学们,这样的事您相信吗?不知道大家相信不相信。这的确是件真实的事情。这是刊登在2002年9月21日《中国教育报》上的事实。这是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今年高考的成绩——太惊人了!

衡水市衡水中学的这一成绩,创造了中国教育史的一个神话。他们教师的学历很高吗?不是!在他们的223名教师中,大学学历只占82%。取得这样的成绩,他们靠的是什么呢?他们靠的是对教育的创新。他们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他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减负”教师“加负”。他们注重科研兴校,成功地进行了如“愉快教育” “创造教育”、“成功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模式的改革;在学科教学上,他们把重点放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上。他们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办学方针,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代替枯燥乏味的作业和测验。

那么,也许有人会问:不创新又会怎么样?那我可以告诉他:不创新就要落后。不创新就像是一只井底之蛙,整天只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在我们周围,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有些老师整天说,我们县的学生素质如何如何差,埋怨学生滔滔不绝,而自己作为人民教师却穿着拖鞋去上课,有时还喝醉了酒,摇摇晃晃地走向讲台。有些老师整天

说,我们县教育如何如何落后,而他自己却仍然使用着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那些陈旧的、落后的教案。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比比皆是,这样落后的教学模式能有快速发展的教育吗?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说得很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于教师的创新意识,在于教师的创新实践。墨守成规没有前途,开拓创新才有希望!因循守旧没有出路,乘风破浪才能到达光辉的彼岸!

老师们,或许您已经认识到,没有创新意识,就不会有教育的发展;或许您已经感觉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请不必怀疑您的认识,也不必怀疑您的感觉,就让我们剪掉“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教学的“长辫子”吧!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做“素质教育”的领头羊!“遍身穿就黄金甲,欲与西风战一场”!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亲爱的同志们,教育创新的春天到了。让我们乘着十六大的东风,把握住教育改革的大好机遇,树立创新意识,全面推进我县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共同创造我们上思教育的美好明天!

试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第8篇

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萌发创新意识。

1.巧设悬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新课伊始如能提出富有启发性、悬念性、趣味性的数学问题, 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设疑激趣。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 , 也是一名优秀的魔术师。我们要抓住儿童好奇心的心理特点, 有意设疑, 刻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教学“倒数的认识”时, 我出示下列算式:2/3× () = () ×3/7= 0.3× ( ) = ( ) ×11, 提问 :谁能很快填出所有 ( ) ?发现学生面有难色, 我说:“学完了这节课, , 我们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类似这样新奇的问题, 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3.创设情境。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由学习过程本身直接引起的, 在教学中, 我抓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好学的心理特点, 恰当地给学生创设数学情境, 使他们全神贯注, 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尽可能多地开展“说一说”、“摆一摆”、“做一 做”、“比一比”、“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等操作活动,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交替运用各种教具、学具和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参与教学活动, 把抽象枯燥的算术变成丰富生动的数学知识探索游戏。

二、设计出新颖的数学活动课, 构建创新平台。

1.开设数学游戏活动课。在数学教学中, 要通过开展恰当的数学游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数学知识, 或者使学到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如数字游戏:添运算符号。在下列算式中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 () , 使算式成立:

5 5 5 5 5=10, 在规定时间内写出算式最多者为胜。如在学生掌握了运算性质、定律后, 可以设计开放性题目。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使计算简便:25×7○□○□。此外, 还可以设计开火车、找朋友、夺红旗等数学游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2.开设生活实践 活动课。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生活实际出 发, 适当组织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就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去市场、集市、商店、超市等体验, 加深对单价、数量、总价之间关系的理解;让学生量课桌、黑板、教室、操场等几何体的边长, 计算出表面积。我发现学生很乐于完成这类数学作业。通过实践, 我认同现代数学教育的这个基本理念: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掌握数学知识。要应用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策略, 促进学生形成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增设制作学具活动课。心理学认为:人的最初阶段的思维是以动作开始的。动作思维的特点是, 思维与动作不可分离, 离开了动作, 思维就中止[3]。根据这一原理, 我增设了制作学具活动课, 每学习一个新的几何知识点之前, 先指导学生制作相关学具, 如手工制作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等图形模型。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 不但对新知的表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而且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 揭示推导出了知识的规律, 同时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增强创新动力。

1.使用激励性评价, 积蓄创新的正能量。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4]。奖赏、激励会使人产生愉快喜悦的情绪体验, 这种体验能有效促使被奖赏者向着奖励的方向努力。因此, 当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帮助、指导下解决问题后, 我们要对他们的学习结果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 发现细微的闪光点, 对他们的努力充分肯定, 对他们的勤奋予以奖赏。学生一旦经历了“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 就会形成“乐学”心态。良好的学习心态, 是学生在求知的路上, 克服学习困难进行探索、创新无法估量的正能量。一个不吝啬赞赏的良师, 一定可以带出一大批乐于探索创新的高徒。

2.化难点为热点, 拓宽视野。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水平, 他们不能有意地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 并按照思维过程的要求分析、综合、比较等, 这就限制了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一些离他们生活、学习经验较远的抽象的数学问题, 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难点。不能让“畏难情绪”成为创新的拦路虎。我比较重 视应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大屏幕演示等方法, 把抽象的、隐蔽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直观形象的演示, 化难为易。学生找到了打开探索大门的金钥匙, 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 并能拓展出多种解题方法。成功和收获让他们亲身感受数学学科蕴藏着无限的奥秘, 探索和创新的路, 他们会继续走下去。

摘要: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建立新的教学方式, 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 教师要善于从学科或现实生活中发现、挖掘其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 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选择和确定新的教学方式;其次, 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合作探究,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经历发现和创新的体验,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丰富而有个性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马振海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00问.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3, 1:9.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试验稿) 前言部分.

[3]王振宇著.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1:83.

上一篇:大学校园文明礼仪教案下一篇:一家亲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