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沉默的大多数

2024-07-04

高考满分作文:沉默的大多数(精选17篇)

高考满分作文:沉默的大多数 第1篇

2018年辽宁省高考满分作文:沉默的大多数

一直不理解李银河为什么把丈夫王小波的杂文随笔全编命名为《沉默的大多数》。似乎随着时代车轮的不断运转,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喜欢选择沉默。这是个沉默占据主流的年代。的确,说有说的好处,不说自有不说的力量。

电视上美国警察在逮捕犯罪嫌疑犯时总是会说一句:“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将成为案件证词。”

这是一个太过复杂的时代,充斥着太多诱惑。不同的思想观念左右着人们的行动。有人愿意舍己救人,有人愿意披露真相,也有人愿意散布谣言。

因此我总是警惕地看待身边的一切,谁能知道表象背后隐藏着什么,连鲁迅这样的人出门都带着短刀,“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人间”,更何况涉世未深的我们,还是小心谨慎为是。

而且沉默往往代表着行动,不是说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吗,不是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吗。沉默往往伴随着力量的积聚。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不同信仰的人们沉默着,包容着,同时也关注着。沉默是一种内在性的处世方式。

有谁能够忘记,新年那场大雪中那些自发铲雪的人们!

有谁能够忘记,奥运圣火传递受阻时,那片默默护送的红色海洋!

有谁能够忘记,当刺耳的汽笛拉响一个民族的沉默时,那些无声无息站出来的人们,是他们排成献血的长龙,是他们在网上谱写朴素的诗歌,是他们捧起温暖的烛光默默祈福!

沉默的一代人绝不会是垮掉的一代人。20个世纪闹得太多太喧嚣了,这个时代的少年们更多地崇尚理智和谨慎。对于杂志上刊登的调查,我们都清楚那是要登出来吸引人眼球、赚取吆喝的,所以我们沉默,所以我们含糊。因为我们绝不愿意说谎,因为沉默是对选择权的尊重。

我们只相信行动。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

看看“5?12”大地震之后80后、90后们的表现吧,看看那些任劳任怨的志愿者,看看那些捧出所有零花钱的孩子。这是理性的一代人啊。

因此,我愿意说我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沉默绝不等于道德观模糊,一切都写在心中,一切都写在行动中。

我敢说:我的沉默对得起我的良心。

高考满分作文:沉默的大多数 第2篇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不苟言笑,每天下班回到家除了看看电视,就是去伺弄他的鸽子,对我的学习、思想几乎不问不管。

我呢,打小就怕父亲,感觉我就不是他亲生的女儿。父亲对我要求严格,动辄黑脸、呵斥。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没有给过我快乐的童年。看到别的孩子在爸爸怀里撒娇,我就嫉妒得要死。

记得有一次,我拿走了家里的钱,没有来得及跟父亲说,他就红不说白不说地狠狠地打了我一顿,至今我都还记得,那次,我的屁股上是印着他的五个手指印的。于是,我在心底产生了一丝可怕的念头:要是父亲突然离我而去,该多好啊!

进入初中后,他似乎更加寡言了。无情的岁月在他的额头、眼角刻上了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犁痕,他时常引以为荣的黑发似乎一夜之间被寒霜打蔫了,灰蒙蒙的,以前他还要刮胡子,现在胡子拉渣的,衣服搭配也土里土气,用母亲的话说,佛靠金装,他呀,就是给他穿上金子,也猥琐。他总是很晚才回家,除了周末,我这个走读生也几乎难得见着他。不过,奇怪的是,以前从不关心我的学习和思想的父亲,开始关注起我的学习来了。

后来,我从同学的口里,得知父亲在她爸爸的公司里兼职,每天晚上很晚才回家。父亲老实肯卖力,又总把公司的活儿当做自家的活儿,很得同学父亲的赏识。听同学父亲说,我的父亲所以要干两份活儿,就是希望能给我一个好一点的学习环境。我这才明白,在父亲的坚持下,贱价卖掉我家的房子,又高价在滨河买电梯公寓,居然是为了我。

高考满分作文:沉默的大多数 第3篇

严复“信达雅”的提出距离现在已有百年历史, 这百年间来自各界的学者们都对信达雅有着不同程度的解释和理解。在严复当时翻译赫胥黎《天演论》的序言中, 他这样写道, “译事三难:信、达、雅“译事三难:信, 达, 雅。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 虽择犹不择也, 则达尚焉。

“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现今的翻译依旧影响很大, 除了信达雅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以外, 更重要的是信达雅之间具有合理的逻辑关系。首当其中的“信”是要求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与原文内容保持一致, 要忠于原文, 虽然翻译是一种在创作, 但是在创作的同时不能有悖原文, 加入过多的臆想。与之相辅相成的是“达”, 那么何为达?就是要求在翻译文章的过程中要使得文章行文通顺。严复虽然在翻译的过程中坚持了“信达雅”, 但是他追求的也并非一般科学的准确性或者追求某种绝对的真理。有时他可能以达旨辅之。正如鲁迅所说:“凡是翻译, 必须兼顾两方面, 一面当然力求其解, 一面保存其原作的丰姿”。翻译能同时做到这三条是非常理想的。但在实践中, 常常出现“信”与“达、雅”之间相矛盾的情况。这种矛盾出现时, 我们便要灵活的运用“信达雅”, 不要把“信”、“达”、“雅”的顺序颠倒了, 无论何时我们都要以“信”为先。“雅”是“信”和“达”的升华, 只有达到“信”和“达”, 文章才有机会变得“雅”。如果无法忠实原文, 那么文章的“达”或者“雅”就有些失去意义了。

2“信达雅”之我见

我在做这个翻译实践的时候是如何感知信达雅的呢?最近我正在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 我对于那个让中国人提起来都沉默不语的时代十分感兴趣。身处新时代的我们并不知道在文革时期发生了什么, 我们唯一能了解那个时代的方法就是通过研读过来人的作品。这篇文章是本书的开篇文章, 读起来很易懂, 但是我在翻译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 要做到“信”不太容易, 因为里边有一些内容是中国当时社会特有的, 我不知道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去表达它更合适。一旦选错了词, 变无法表达文章要表达的意思。甚至还有可能传达错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比如“五好四美”, “事儿妈”这种词语, 翻译的时候就只能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我也自知, 我翻译过来的个别词肯定是不那么精准的。因为我觉得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词一定有其特殊的译法。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的翻译跟贴近“信”。在翻译这篇文章时, 译者至少做到了“达”, 整篇文章翻译过后很通顺, 没有看起来前后不搭的地方。至于“雅”, 笔者认为, 对于一个资历尚浅还在磨炼的MTI学生来说, 做到“雅”还尚需要更长时间的磨炼。它需要我们具备很深的汉语造诣,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机会达到“雅”。

笔者认为最为一名MTI的学生,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翻译的实力要在不断的练习中堆高。在翻译的过程中, 应时刻提醒自己, 注意英文的句式和语法, 不要写过长的句子, 翻译的过程中要注重选词, 写出来的句子要略带文采, 但在我实际翻译的过程中, 因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 写出的句子总是如汉语句式顺序一般。其中难免出现中国式英语。这也可能是每一个英语专业学生都在克服的问题。

而如今, 在研读“信达雅”后, 笔者认为翻译的过程中要看句子内隐藏的逻辑关系, 不要让汉语思维主导我们。其实“信达雅”对我来说一直都只是严复提出来的翻译标准, 但是经过这次翻译实践之后我发现信达雅经久不衰是有其道理的, 同样也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而我们往往把它当做是一种理论, 并没有去体验它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这也是我们学习的弊端, 没有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将翻译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这样才会在翻译上有更进一层的造诣。

参考文献

[1]何其莘.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

沉默的大多数 第4篇

高考满分作文沉默的丰碑精选 第5篇

小时候,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寓言,告诫我做人不要太张狂,沉默是金。寓言是这样的:“在一个主人的家里养了一条狗、一只猫、一头猪。一天猫捉住了一只老鼠。主人奖励了它一些鱼吃。猫一想:在屋里躺着多舒服就对主人说:“我在屋里老鼠就不敢进来了。”主人欣然同意了,就这样猫天天在床上躺着。

猪也像猫一眼耍起了心眼也不干活了,只有在主人回来的时候,才装模作样的连嘴都用来拱地……主人一看,太辛苦了,于是就给猪好多吃的。所以现在大家都会看到,猪吃食的样子……

只有狗在门口沉默地蹲着,忠于职守地看家护院。猪越来越胖,贼就惦记起了它。有一天就来偷猪了,狗看见了奋不顾身地去咬贼也受伤了。后来主人知道了自己被愚弄的这件事,每逢过年就将猪杀了,也把猫赶走了……从此,猫也落得个“一世奸臣”的骂名!

狗的一直沉默终于换来了主人的清醒,它让主人真正的理解了狗的忠诚。

在一次博览会上,中国人把“茅台”酒和“五粮液”酒拿去参展。展览会一共就有三天的时间,前两天中国人的展位前根本无人问津,这可急坏了参展的人。最后,他们中的一个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酒瓶摔碎。随即他就把酒摔碎了,同行的人很不理解他的做法。由于中国的“茅台”、“五粮液”酒香醇厚,所以很快参观的人们就随着酒香走到了中国的展区前。就是这样的一种沉默,胜过数百句广告语。沉默,也为中国带来了商机。

通过这个事件我也明白了:沉默,不仅仅代表着一言不发,还代表着爆发。

当今美国总统的父亲,也就是老奥巴马,生长在非洲最穷的国家之一——肯尼亚。当初他就决心上哈佛,很多人都不屑一顾。他只是默默地学呀学,最终他进了哈佛大学。人们都对他刮目相看。

高考满分作文沉默的丰碑精选 第6篇

“沉默中韬光养晦,养精蓄锐,爆发时,厚积薄发,铿锵劲遒。”我如是说。

总喜欢坐在窗前,沉默许久,静静地看着风中的绿叶。亦或是醉心于窗外大自然的交响。这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沉默中,宁静致远,沉默中思想闪烁。沉默中,徜徉神飞。沉默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却总与思索孪生。沉默是一种智慧,如果没有牛顿的沉默,哪来经典力学,飞入太空更是空话。沉默是一种力量,如果没有暴风雨前夕的沉默,又哪有惊人壮丽的雨夜景,沉默更是一种美德,它使人深沉,让人步向成熟。

却总有人认为,沉默是懦弱,沉默是沉沦,沉默是胆怯。

“不,不是这样。”沉默是母腹中产前的胎动,是新生的喜悦。沉默是春寒料峭中枯枝的芽苞,是灵动的生命的绿,沉默是火山爆发前岩浆的游走,是力量的突破。像猛虎捕猎前那锐利的目光,轻盈的步伐,抑或是闪电般的突击,强有力的趾爪,这些都是匍匐沉默的效果,静若处子是沉默,动若脱兔亦是沉默。

在这喧嚣的时代,在荆棘坎坷的人生旅途中,不需要口若悬河的唧喳声,而需要一颗沉默的心。朋友,你应该学会沉默,在挫折中,在烦躁里,你应该学会沉默,在沉默中反省,在沉默中享受安静的快乐。然后在沉默中孕育新生的力量。

或许能言善辩的人认为沉默就是一言不发,可不曾想,语言是银,沉默是金,语言与沉默是相辅相成的,是和谐的。沉默是语言的基石,没有沉默,就没有坚实的语言。就像没有基石的楼阁,在风中摇曳。少于语言并不是沉默,沉默是激昂演讲的腹稿。沉默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蛰伏。畏缩不是沉默,沉默是智慧的体现。

沉默中,大海蓄势,终于将雪白的波涛推出了海平线。沉默中,尊严却悄然孕育,太阳不语,沉默是太阳的光辉,高山不语,沉默是高山的巍峨,大地不语,沉默是大地的广博。

沉默的大多数小说读后感作文 第7篇

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便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为我平时也是不怎样爱说话的,或者说不怎样爱在公共场合说话。套用书中的一句话就是:“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此刻的大学生活里,总有一些人干什么都个性用心,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怕自己的才华被埋没。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福克先生说过,话语即权力,可见他们很乐忠于使用这种权利。但我喜欢听他们都说完,自己在内心思考,而这种思考有没有被大家明白都是次要的,王小波说这是大部分人的通病。当然,我们还身处校园,不必要为自己的口无遮拦负什么职责。或许某一天,我们进入了社会,明白了什么是祸从口出,我们也终将变得沉默。

王小波说,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或许是因为沉默能让人更冷静的思考,但是交流不也是一种提升思维高度的方式吗这一点我不是很明白。但是或许我能从沉默中找到答案。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从王小波的作品中能看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深深的隔阂,以及在此隔阂下的互相抨击。那么,是不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所戴上的面具越来越厚重的结果呢,在这样一种封闭下人们的生活还会快乐吗这个问题还得我戴上了面具之后才能找到答案。

这是一个太过复杂的时代,充斥着太多诱惑。不同的思想观念左右着人们的行动。有人愿意舍己救人,有人愿意披露真相,也有人愿意散布谣言。因此我总是警惕地看待身边的一切,谁能明白表象背后隐藏着什么,连鲁迅这样的人出门都带着短刀,“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人间”,更何况涉世未深的我们,还是留意谨慎为是。沉默往往代表着行动,不是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吗,不是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吗。沉默往往伴随着力量的积聚。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不同信仰的人们沉默着,包容着,同时也关注着。沉默是一种内在性的处世方式。沉默或许是一种积蓄的过程,谁也不明白爆炸后的沉默会是什么。

高考满分作文:沉默的大多数 第8篇

关键词:无聊,沉默,抵抗

2010年, 有这样一个响亮的声音:“关注就是力量, 围观改变中国”。从“宜黄强拆自焚”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360大战QQ”事件、“河南考生李盟盟”事件、唐骏“学历门”事件到“中青报”事件等一系列因为普通民众的强势关注而产生的围观爆点直接或者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事件的进程与结果, 因此有人大胆预言“全面围观时代的到来”。同时, 作为围观的平台——微博, 成为发挥这股力量的一把利器, 正以“随风潜入夜”的方式悄悄地改变着中国的社会。这一崭新的通讯技术使得人类在获取信息上更快捷, 培育了一批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群体;同时在理念上更趋平等, 塑造了一个公民表达、参与和互动的公共空间, 这也对传统的权力结构提出新的挑战与变革。

但是, 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 断定微博的出现以及围观所带来的些许曙光将成为一个历史节点显然还为时尚早。事实上, 网络上从来就不缺围观, 中国自古至今也不乏“看”与“被看者”。因此, 我们不禁要问, 通过单纯的“观看”就能改变中国吗?据笔者统计, 以《新周刊》列出的新浪微博2010年十大围观事件为例, 围观事件信息源主要来自普通个人, 如事件的直接当事人钟如九等;名人微博, 如揭穿唐骏“学历门”的打假猛士方舟子等, 以及传统媒体, 如《三联生活周刊》、《南方都市报》以及各大网站微博等三类。其相应微博粉丝数分别为, 普通个人:7千-2万, 名人:5万-10万, 传统媒体:10万-50万。每次事件微博评论数加转发数的和为 (以次计) , 普通个人, 300-500次;名人, 800-1500次;媒体, 1200-2400次。一个简单的转发动作, 一句带有期许或愤怒的评语, 看似微不足道, 却渐渐汇成了一股洪流, 一次次拍打着外表看似坚固的堤坝。

笔者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围观时代“沉默的大多数”的这个群体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

一、无聊:当代“看客们”的直接诱因

挪威哲学家拉斯·史文德森写过一本有趣的书——《无聊的哲学》, 书中说:“无聊是现代人的专利, 人类的快乐和愤怒是保持不变的, 然而当下人们的无聊感却与日俱增。世界明显变得越来越无聊”。[1]“每天一个人至少有三小时处于无聊的状态之中”, 这是美国《纽约客》的专栏作家保罗·陶赫花半年时间采访1400人获得的研究成果。27%的受访者, 用三小时以上的时间思考人生, 尽管每天的结果大致相同, 但还是无法阻止自己第二天重新对人生进行评估;42%的受访者把时间给了电视;14%的用来游戏;17%的则是选择互联网、电话、社交网络……总之, 如今社会弥漫着虚无主义的思潮, 群体心理呈现出无力改变现状, 又焦躁不安的顺其自然状态, 这种无聊感像流感一样在社会底层中迅速蔓延。因此“患者”迫切寻医问药, 探求良方, 治疗因无聊而产生的流感病症。

网络是个超级娱乐现场, 也有人曾将网络经济斥为“无聊经济”:愚蠢一代造就信息洪流, 充斥着无聊、寂寞和虚幻。[2]从“俯卧撑”到“打酱油”, 从“躲猫猫”到“杭州70码”, 从“被自杀”到“被就业”, 从“一个艰难的决定”到“我为祖国喝茅台”, 以及悲催的《甩饼歌》等, 一个个“流行语”走红网络, 看似是无心插柳, 其实是无聊的情绪中聚集的力量催生的衍变。网络为满足大众的好奇心理, 填补无聊所带来的空虚感, 制造出一个接一个的视觉焦点, 转移着公众的注意力, 并且通过围观效应不断放大, 最终由简单的一次性案件上升为连续性事件。

群体, 尤其是中国的——永远都是戏剧的看客。[3]围观本来也不是褒义词, 特别是在鲁迅先生的笔下, 说那是中国人闻血腥气而去的国民性。从鲁迅的杂文和历史小说中可以看到对看客现象坚持不懈的批判, 同时也看到了启蒙者在民众面临的尴尬与困境。鲁迅将“看客”心态分为三层需要:消解猛士, 仁人牺牲;吞噬弱小作为娱乐;互相观看以应付无聊。[4]正如《祝福》里的祥林嫂, 就是这样“被看的”可悲的牺牲品:“村里的男人和女人特意寻来看她, 听阿毛被狼吃的悲惨故事, 直到她说得呜咽她们也就一起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泪, 叹息一番, 满足的去了, 一面还纷纷评论。等他们将这些悲哀咀嚼赏鉴殆尽, 成为渣滓, 便报以厌烦、唾弃, 又冷又尖的笑”。

我们已经不再处于鲁迅那个反动统治, 混乱不堪的年代, 我们与被看者也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因此, 网络时代的围观者更多是将“互相观看以应付无聊”作为首要的看的心理需求。不论是宜黄官员喊出的那句刺痛我们心脏的“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 还是“拼爹”时代的那句戏谑性的“我爸是李刚”, 玩笑仅几分, 更多的是对现实的苦笑与无奈……

生活是出处, 网络是出口, 无聊是诱因, 围观是结果。每一次围观事件都是出自大时代下的小细节, 宏观生活下的细微感受。

二、沉默:大音稀声, 另一种话语表达

《沉默的大多数》文章的开头, 王小波引用了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的一个故事, 它写的是一个不肯长大的人, “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 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 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 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这个故事太过神奇, 但很有意思。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 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在人类学意义上, 沉默是一种文化, 一种生活方式, 它的价值很简单:开口是银, 沉默是金。

尽管我们偶尔能看到由于部分民众的参与, 围观显示出高效坚决的行动力, 让我们对围观仍然抱有一定的信心。正如在“宜黄强拆事件”中, 钟家大伯、母亲、二姐选择在屋顶上烧自家的房子和身体的时候, 钟家的小女儿钟如九在无助无告中选择离开宜黄到北京上访。那张钟如九姐妹被带上了汽车, 拍打车窗伤心欲绝的样子定格的照片, 通过微博广为转发, 直接刺痛了我们的眼睛和心灵, 我们愤怒了, 因为保护钟家母女就是保护自己。紧接着, 钟如九的大伯因烧伤败血症去世, 她的母亲和二姐也显示出相同病症, 命在旦夕。钟如九再次求助:“各位网友, 我妈现在情况非常危急……医院也拿不出解决办法……我们急需寻找好的烧伤专家帮她们脱离危险!我向大家跪下, 求求你们了。”这个时候, 已经是晚上8点23分, 在僻远的小城, 希望也许正在沉沉黑夜中渐渐沦为绝望, 但是在网络社会, 却是围观人群最密集的时候……烧伤医生不仅提供了建议, 也愿意前往;北京市红十字会的急救转运专用飞机, 也确定可以把病人接到北京。在20个小时内, 钟如九的母亲和姐姐乘急救飞机转到解放军总医院烧伤整形医院, 她们的命保住了。总之, “宜黄事件”的结果不至于让公众坠入绝望的境地, 甚至因为围观而聚集的力量所带来的改变还让我们感觉到一点希望的存在。然而, 在每一次喧嚣的围观事件话语圈下, 始终有一个沉默的大多数, 这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

中国的民众面对公众事件为什么大多选择沉默来面对, 中国的社会为什么多有“看客”?我想, 这与中国特定的环境与传统的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鲁迅先生曾经在探索“看客”的病因中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反动统治者, “他们是制造看客的重要病因, 但因豺狼当道, 事实上因此出过许多牺牲, 后来就自然都走到这条道路上去了……”。[5]这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 民众不是选择冷漠、回避、充耳不闻来面对。人的社会性使个体是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的。然而当个体准备与整个社会集团针锋相对时, 其渺小则凸显出来, 人是有多卑微, 生命是有多脆弱!于是选择沉默这是特殊的话语表达方式, 并且是最具安全性的。正如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讲到:面对不知道或者不可说的事情时, 我们必须要保持沉默。[6]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理论”将大众的“从众”, 通俗的讲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视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在强大的群体压力前, 很多人都采取了与群体内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意见。这种个人受群体压力的影响, 在知觉判断、信仰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7]因此, 我们不得不相信, 沉默者会越来越多, 沉默也会渐渐成为当下的一种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焦躁疑惧、迷茫失落、身份缺失、拜金主义, 漂族、蜗居、蚁族……在急剧转型中社会心态呈失衡之势, 我们自觉不自觉得将自己归于“弱势群体”中, 群体无意中, 群体沉默。然而, 大部分沉默声音的背后, 都有未被满足的诉求, 都有被压抑、待舒缓的情绪。让舆论哗然的事件, 都肇始于被忽视的声音。执政者需要倾听“沉默的声音”同时, 沉默的人们也必须有所行动, 维护合法的利益, 亮出自己的武器, 发出声响。正如福柯所言, “话语即权利”。[8]

三、抵抗:非暴力不合作

黑格尔和马克思最喜欢说, 大凡重要的思想和事件, 在历史上总会出现两次:第一次作为悲剧, 第二次作为闹剧。围观的戏码也是一样, 一开始作为正义的化身存在, 后来转向滑稽与荒诞。悲剧虽然带有伤痛, 可它却是孕育力量的土壤, 因为弱者的自卫往往比强者的进攻更加有力。鲁迅先生更是勇敢地呐喊出:“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由最早提出的“初级群体”这个概念联系当今社会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的应用, 又延伸出网络社会构建了许多“虚拟共同体”。曼纽尔·卡斯也提到:“网络建构了新社会形态, 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性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9]以微博为标志的SNS交互网络, 根植于草根、普通大众之中, 通过具体典型事件引导, 构建起千百个虚拟空间, 重塑着人际关系, 有意或无意中颠覆着既定的游戏规则。

“空间是生产的工具, 也是消费的工具;既是统治的工具, 也是抵抗的工具”。[10]沉默的大多数无形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方阵营, 站在栅栏之外, 看牢对方守望的, 彼此观看着外面喧嚣的世界。沉默的声音, 并不是没有声音, 更不是不愿表达。有些声音瞬间淹没在强大的声场中, 有些声音认为“说了也是白说”。不能有效地表达意愿, 这是弱者的一个特征, 但与此同时, 弱者的一个巨大也是唯一的优势就是数量。美国著名农民研究专家詹姆斯·斯科特写过两本书, 叫做《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和《支配与反抗的艺术:隐藏的文本》, 他分析的是底层的抗争, 以及几乎在无望的悬殊中反抗。在他的分析中, 由于公开政治活动的成本太高, 弱势群体的反抗并不是揭竿而起, 而是体现在日常的劳动和生活中, 比如偷懒、偷窃、逃跑、装傻等等。[11]网络空间毕竟是虚拟环境, 面对围观中一次次让我感到绝望、愤怒的事件, 我们无法通过拳头、武器来达到有效改变现状的目的。于是一部分人通过声讨、散布、谴责、甚至谩骂这种口头暴力手段来斗争, 争取弱者的权利, 而更多弱势群体里的人选择沉默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来反抗他们眼里的非正义、不公平。但是, 这个隐藏的抗争带来的, 并不是力量的此消彼长, 而是强者愈强, 弱者愈弱。而“围观改变中国”的唯一出口和可能性, 就是在全民关注下, 不再沉默, 敢说、敢怒、敢打、敢骂, 逼迫隐蔽的文本公开化, 让后台的讨价还价与隐忍委屈, 慢慢走到历史的聚光灯下, 走到众目睽睽之下。因为只有亮出弱者的武器, 才有修改游戏规则的机会。

这个沉默但庞大的群体, 他们独立自觉的个性在具体的事件中渐渐消失, 他们的情感和思想全部转向同一个方向, 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认为:“正是这种消失了个性的集体心理, 造就了集体的无意识。但也许就在这无意识中间, 隐藏着它力量强大的秘密……”。[12]这个力量的秘密我们可以理解为无意识的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提供给他们的意见, 想法和信念, 他们或全盘接受, 或一概拒绝, 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误。围观事件中造成的集体沉默心理, 是我们不能不正视的。因为太多沉默的声音, 太多未被听见的诉求, 难免会淤塞社会情绪宣泄的渠道, 大众抵触主流, 自我边缘化, 最后会导致社会阶层矛盾的激化, 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四、结语

总之, 不能全面的认识中国的过去与现在, 不能清醒的了解中国的民众与社会阶层关系, 侃侃其谈“围观改变中国”显得过于急躁、表面、肤浅。毕竟, 那个“沉默的大多数”的存在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话题。当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 在多元的声音中, 达到理性的同一性, 社会才能有进步。正如黑人作家鲍德温所说:“我爱我的祖家胜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 而且正是这个原因, 我坚持认为自己拥有对他进行永无止境的批评的权利。”

参考文献

[1]拉斯.史文德森.无聊的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62-63.

[2]肖风.无聊的力量[J].新周刊, 2011 (6) .

[3]鲁迅.娜拉走后怎样——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讲[J].文艺会刊, 1924 (6) .

[4]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256-256.

[5]鲁迅.鲁迅全集 (四)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254-255.

[6]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7.

[7]周晓宏.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30-32.

[8]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 马月, 译.北京:新知三联出版, 1998:188-190.

[9]曼纽尔.卡斯.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253-255.

[10]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102-103.

[11]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M].郑广怀, 张敏, 何江穗,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1:238-240.

沉默的大多数 第9篇

据说摇滚代表人类的愤怒。我哥是有理由愤怒的。都说天道酬勤,也不尽然。我哥学习十分刻苦,他的台灯,从来都是半夜12点灭,又在早晨5点钟亮起,眼皮一扒就开始背书……

我哥这样苦读,高考分数也只够上市里的技校。当然,那个时候考上大专就可以请街坊喝酒了。我妈说,我儿考不上大学,我不怪他,他尽力了。

毕业后我哥进了一家国企,没几年被一家外企全盘收购,24小时机器不歇,人不歇,三班倒。外企墙上贴着标语:如果你不能奉献智慧,那么请你奉献汗水。

我一度以为,我哥从晚上10点到凌晨6点,在操作台前是坐着的。去年有次闲聊,他笑道,哪里能够坐着呢?是站着的。他那样平淡的语气,好像这么站一夜,年复一年的,是不足为怪的一件事。

这个工作我哥干了八年。愚公移山一样,房贷一月月的,快还完了,侄女成绩优秀,一解我哥当年苦读之囧。当我哥兴奋地宣布他准备跳槽的时候,我们一致支持,他说自己想有个新的人生规划了。

事情缘于过年时的一次同学聚会。有个当年成绩差得一塌糊涂的同学发迹了,在讲了一遍自己传奇的奋斗史后,他捏着酒杯搂着我哥肩膀说,到我这来一句话!我哥当了真,年后就辞职了。醉话怎么可以当真呢?事实上对于没有特长的我哥来说,不那么容易安排岗位。

我哥在其后半年里,基本闲在家里。我们一开始想,到哪里也有一碗饭吃,但是找了几个事都没做长久。突然没了收入,积蓄一点点掏空了,我哥家里天天鸡飞狗跳,侄女考试也发挥失常……事情层出不穷,直到我哥终于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

这个新工作,薪水微薄,却很清闲,干两天休一天。我们都很知足,累了这些年,也能轻松一下了。至于钱的问题,我和弟弟自给之外,略有余力可作贴补。说起这些话,是在端午。全家团聚,饭毕我们兄妹几个在小院里闲聊,这样宽慰着我哥。

夜色里,看不清我哥的脸。他本就寡言,近来话更少了。只看见他勾着头,站在葡萄架下,烟头一明一灭。

端午一过,天说热就热了。走在树荫下,也觉热浪袭人。城市大搞建设,路边正在挖天然气管道。几个戴黄头盔的工人在施工,半天的功夫,已挖了一大堆泥,高高地堆到路边。

我下班时踮着脚走过,突然看见积着水的管道里,那个又高又瘦,长筒靴踩在黄泥浆里,眼镜顺着汗水快滑到鼻尖的工人,不是我哥么?算算正好是他的休息日。我没有喊他,嗓子眼被堵上了。阳光这样白亮灼人,眼前一片模糊……

我哥从小到大,一直很努力,不偷懒,不贪心,很笨拙。生活于他而言,从来没有一点偷闲取巧的可能。

这样的人,在这世上占了沉默的大多数。现实乏善可陈,幸而有人间乐趣种种。

而我哥,在埋头死扛之外,何以解忧?说来奢侈,仍是他那一抽屉听旧了的磁带,他那把已经磨破的老吉他。他仍然酷爱的切·格瓦拉,睁着一双倔强的眼睛,据说那里面有一种东西叫坚韧。

人的坚韧,是一丛鲜花,在瓦砾里也能骄傲地绽放。

(转自《中外文摘》)

沉默的大多数小说读后感作文 第10篇

还有一种更损的方式,不值得推荐,那就是在车胎上按上个图钉。有人按了图钉再拔下来,这样车主找不到窟窿在哪儿,补带时更困难。假如车子可以搬动,把它挪到难找的地方去,让车主找不着它,也是一种选择。这方面就说这么多,因为我不想编沉默的辞典。

一种文化必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沉默也是有的。戈尔巴乔夫说过这样的话:有一件事是公开的秘密,假如你想给自己盖个小房子,就得给主管官员些贿赂,再到国家的工地上偷点建筑材料。这样的事干得说不得,属于沉默;再加上讲这些话时,戈氏是苏共总书记,所以当然语惊四座。还有一点要补充的,那就是:属于沉默的事用话讲了出来,总是这么怪怪的。

沉默的大多数——书评 第11篇

在《沉默的大多数》一文中,作者开篇便对龙应台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直指龙对国人习性的不甚了解。作者还列举了前苏联的音乐家和自己生活的时代的背景来论述他的沉默始终。作者在三年困难时期中度过了他的童年,这段生活对他以后世界观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那时的浮夸风,假大空等,这段经历在他的心中打上了一个深深的烙印。

所以后来他干脆紧闭嘴唇,不说话,这样便可以不欺瞒自己的内心,不对别人的生命造成伤害。实际上,那个时期长的一些孩子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

虽然他保持沉默,却不是软弱,虚伪。他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记录在本子上,为自己的生命添上了真实、浓重的一笔。

沉默的大多数散文 第12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一天,母亲一直睡到傍晚才醒来,她静静地坐在床边,望着窗外,空洞的眼神里仿佛有游丝在虚弱飘荡。黄昏的阳光略带浊意,照在她的蓬乱的头发上,她的表情里有一种我所陌生的颓废。

我后来才知道,那一天,母亲从一家国有酒厂下岗,她进厂的时候,还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少女,被迫离开时,却在一夜之间成为一个三十多岁的几乎没有任何谋生技能的下岗女工。我至今无法想象,对于母亲来说,那个黄昏究竟有多么漫长。她一定想起了许多个类似的黄昏,她和女工友们下班回家,清脆的车铃声在郊区上空飘扬,又或者是在夏日的清晨,她捎我去厂里玩,小径旁的水塘里开满了荷花,硕大而碧绿的莲叶还闪亮着水珠的晶莹,她便停下车,为我摘来莲蓬,剥开珍珠般饱满圆润的莲子,一粒一粒放到我掌心……

母亲久久沉浸在回忆中,但青春和回忆,所能换回的只是下岗名单上一个冰冷的名字,一笔象征性的慰问金。那一阵母亲总是问我们,像她这样年轻的业务骨干,怎么能和下岗这样的残酷的词扯到一起?然而没有人能够向她解释这一切,她也就不再多问,默默地继续做饭,默默地报名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成为一名所谓的再就业人员。

此后的几年里,母亲曾试图竭力抓住每一个工作的机会:南方多蚊的夏夜,她在夜大电脑班的课桌旁,一笔一划地背五笔字型;泥泞的`雨季,她又一大早跟着司机去杭州拉货,直到深夜才回,胡乱扒几口饭,又去监督卸货,疲惫的身影在小卖部旁的路灯下,拖得老长,老长;她在亲戚的酒店里干过仓库保管,也曾和年轻的女孩子们卖过保险和房产,她还四处凑钱,开了啤酒店,人手不够时,连幼小的我也常被临时拉去卖酒,然而这一切再就业的努力,到底还是如啤酒泡沫般,刚鼓起,又幻灭。

最糟糕的时候,母亲甚至迷上了炒股。白天还没开市,她就在营业厅外四处打听信息,晚上一吃完饭,又忙着打开收音机,听各种各样的证券信息,并认真地做着笔记。那段时间,股票基本占据了母亲生活的全部,哪怕在傍晚接我放学的路上,母亲也不忘插空往交易所跑。有一回,她把我接到交易大厅,沉浸于电脑上的各种走势图分析,竟忘了时间,猛一回头才发现,我已经饥肠辘辘地在旁边站了几个小时。母亲望着我孤单委屈的样子,又看了看空荡荡的四周,地面上撒落着各种证券资料,一片狼藉。整个交易大厅只剩下我们母子两人,只有顶上的灯,还静静地亮着。在一阵刺眼的灯光里,母亲轻抚着我的额头,她的眼眶中有一种浑浊的液体在悄悄滚动。

母亲的股票梦最终在这年的冬天的戛然而止。短暂的热闹后,股市进入了长久的熊市期。新闻里天天播报着股指失守的消息,也不断听说有股民从交易大厅楼顶绝望地跳落。岁末的大雪如同扯烂了的棉絮,纷纷扬扬,母亲牵着我的手,艰难地行走在雪地里。在交易楼旁的天桥上,她突然停了了脚步,出神地望着远方。远方,大雪正织着密而不定的罗网,笼罩了城市的街道,天地间一片白色的迷茫。寒风裹着雪片,扑在母亲瘦弱的脸上,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沉默而坚忍的母亲,她的背影,孱弱如一棵枯草,在风中微微发颤。

那一刻,如果父亲在场,我想,母亲一定会伏在他肩头嚎啕大哭,在明亮的泪水中洗净命运底色的忧伤。

多年以后,母亲曾经供职的那家国有企业早已沦为一家小型的酿酒厂,昔日一起下岗的工友们大都也都在饱经沧桑后,拥有了新的工作与生活。只有在小城的街头偶尔碰面时,她们才会寒暄数语。而随着阅历和知识的增长,我也渐渐了解了母亲那段遭遇背后的一些深层原因:那是所谓国企改革的攻坚期,千千万万像母亲一样的普通职工,一夜之间丢掉了饭碗,被抛入命运的漩涡中,并且成为失败的大多数。这样的抛弃,通常被描述为改革的阵痛,而那位以壮志断腕之决心推动改革的前总理,据说,曾经在观看话剧《商鞅》时潸然泪下。

沉默的大多数 第13篇

我从小确实喜欢文学,然而搞东搞西,三心二意。记得作文总能获得好评,却也没有特别花什么力气。我自己对此浑不在意,少年心气总是享受当下,从不追根溯源。确是上了大学以后,我才第一次有开窍之感。其中的关键人物,便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人。

军训期间,我即结识了来自广西的同为新生的L,和他成了朋友。他是个很好的老师,教我很多东西。在他的建议下,我开始阅读王小波,黄仁宇,米兰昆德拉,寂静的春天,梭罗,又借着这几个人一路看了杜拉斯,福楼拜,卡尔维诺,尤瑟纳尔等人。L熟读这些已经推荐给我的书,早已有了一套大致的阅读价值链,并传授给了我:“不看白活啊!”“你以前都在看些什么东西,真是浪费人生。”我时时有醍醐灌顶之感,经常拿着《沉默的大多数》里的章节比照现实,和他在走廊里说得热火朝天。

他是个发光体。一米七八,长相俊美,普通话有广西口音却并不土气。他第一天到寝室的时候,面容冷酷,一言不发,左右看了看床铺,把一个巨大的登山包掷铁饼一般扔到二层的床上,大声说:“sei(谁)来就跟他缩(说)这里已经有咀(主)了!”大家没有反应过来,他又转身离去。想了半天,明白他应该是宣示主权。此一场景,我学院善于模仿的男生人人会学,学的时候,L在边上呵呵的笑:“干,你们广西普通话不标尊(准)啦。“大约是从跟我去了几次足球场开始,他邀请我和他一起健身。并用他一贯的犀利指出:“你上半身力量太差,这样对你踢足球也是不利的。不要求你多壮,起码你会显得平衡一点。”那时我们才刚刚大一。而L居然是一个在中学时就有健身基础的人。不可思议。他拥有形态良好的胸肌和腹肌,体脂很低——我那时甚至都还不懂得这个词。

学校里是没有健身房的。那是2001年,健身被叫做健美,我对其所有的概念都来自央视五套马华的“每天跟我做,健美五分钟。”我喜欢大眼睛清纯少女,并不觉得练成马老师那个样子好看。但出于新奇,出于想把球踢得更好,我和他一起在南林后门的锁金村找了一家社区健身房。

他细心的教我,从标准的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到哑铃飞鸟,平板卧推,深蹲,抓举……还非常专业的指导了如何热身,如何拉伸,如何补充营养。我大开眼界,也受益匪浅。以后的十几年里,在江浙沪的各色健身房,我遇到的所有私教所教的内容,都没有超出L最初指导的范围。

我发现L的弱项是在大二的时候。我觉得没有人看了那么多书而不想自己写点什么的,尤其是年轻时代。但L却很少自己动笔。我一直记得他念着《红拂夜奔》里的句子和我大声激赏的样子。如今,还躺在我书架上的那一套花城版的王小波还是他送给我的,连同那本没有了书皮的《沉默的大多数》,封面上还有他手写的英文书名。所以当我和其他人编院刊的时候就问他约稿,我不停地催他,抱着希望看到一部巨著的期待,他也答应写,最终花了很多功夫,遮遮掩掩的交出了一篇让我们都有些失望的文章。文章的内容关乎环保,一点也不文学,还略显干巴。

现在想来,L的才华应该不在创作上,而在于引导。不出所料的是,他也吸引到了其他热爱文艺的人。

L的第一个女朋友是我们班里最有才华的女孩子。无论诗歌还是小说,都非常成熟,根本不是当时那个年纪的我们可以望其项背的。他们的感情被那女生写在了故事里,我们每个男生都看了,纷纷羡慕得牙痒。他们的故事美好居多,也颇多跌宕,充满着热情,很吸引大家的眼球。L对于这段感情也是很兴奋的,作为好朋友,他和我分享的内容比旁人要多,也更私密。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个年纪,这些核心的内容也无非是“如何让这个很有才华的女孩子顺从的在床上躺倒”,我认为他应该能轻易做到这一点,然而他并没有做到,他因此而苦乐参半着,直到这个女生在大三前夕出国。

之后两人的关系渐渐断掉,L又有了第二个女朋友,也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个。

这个女生姓方,是女神级别的存在。大眼睛,好身材,气质优雅,像一头安静的大猫,让人望之即生美好的想象。女神成绩优秀,沉默寡言,脸上的表情都不多,除了上课下课似乎无欲无求。南林的男生都喜欢在人文学院选拔女朋友,那时喜欢她的学长能在学校操场排几个来回,但我们从未见过女神真的变成谁的女朋友。在L之前,成功可能最高的,是我们朋友圈里的一个富二代,但他最终也被女神拒掉了。谁能把女神留在我们学院呢?在大三上半年结尾的时候,L兴奋的回到寝室告诉我们:“我做到了!”真是争气。有一种我们全体人文院男生都有了女朋友的感觉。

L在告白之后,获得了与女神交往的权力,但对于二人之间的进展,L只字不提,只是我们都看出来,他处在一种极大的幸福感中。就是在那个时候,L渐渐和我走远了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忙于恋爱嘛。我们都默默地祝福着他。而他渐渐有了变化,和我们说话、聚会都少了,开始陪着女神去自修,打水,散步……他仿佛被女神带去了自己的世界,和我们之间有了一层看不见的隔膜。我在路上看到过他们,一副神仙眷侣的样子,并肩走着,然而隔着一个距离,没有牵手,也没有其他亲密的举动。这个状态持续的时间不长,最多一两个月的样子,寒假来了。学生的寒假都是要回乡的。这对恋人而言,意味着一段较长时间的分离。女神是芜湖人,L远在广西,节前最后一个晚上,我看到他们在5栋楼下相对而立,互相告别。

事情在寒假之后发生了变化。开学没多久,我们吃惊的发现,女神身边换了一个男生。那个男生是别的学院的,但正好住在我们寝室对门,是一个有点极品的男生,经常因为不值日和影响他人睡觉之类的事情跟寝室的人吵起来。长相在中等以下,戴着一个黑框眼镜,傻头傻脑的。个头甚至都没有到一米七。我们看到这个男生紧紧地拉着方女神的手,在校园的主路上招摇过市。他甚至还没有她高,看起来各种不般配。然而接下来的进展更是吓人,也不过月余,那男生就在寝室里和大家告别,说:“要和女朋友搬出去住了。”我们问L怎么回事,L面无表情的说:“分手了。”这其中必有惊人的曲折,然而L再不肯多言。

从那以后,L变得非常沉默,独来独往,仿佛提前进入了成年状态。他也不再和我废话了。他远离文艺,忙着家教,兼职,考专八,很难在寝室看到他,直到他最后回南方工作。毕业后,其他男生给了我一个方女神的blog,毕业头几年,我偶尔会点开看看,从上面我知道,她顺利毕业,加入了一家国际航空公司,然后去了国外,她和我对门的那个屌丝恋爱多年,分居两地,然而最终还修成了正果,让人觉得世事非常难料的样子。

毕业两年的时候,L来上海出差,和我在虹口区的一个小饭店见面。说起他在深圳的生活,电子,电器,销售,业绩,现在的女朋友,广东和广西,远居海外的前前女友打来的电话……凡此种种,但没有提起女神。他戴上了一副眼镜,整个人看起来有点灰,就记得他西装略微大了些,说事情也有点啰里啰嗦,让我觉得那顿饭吃得兴致全无,疲惫异常。我们没有再进行过我期望的那种深层精神交流。他也不再对我感兴趣的那些东西置喙。我不知道那段感情到底在他身上造成了什么破坏。我看着一些东西在他身上磨损,消失,不知道说什么好。

大约他的感受也不好吧,于是我们就没有再见。他QQ的头像又亮过几年,最终灭掉。后来从他前前女友那里,我知道他过着平静的生活。

再后来,我也开始经历磨损,经历失去,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留住岁月。在上海,第八次搬家的时候,贝总翻出了那本没有封皮的,看起来又旧又破的《沉默的大多数》,说,“这什么破书?要不要扔?”在她翻动的时候,我拿了过来,说:“不,不要,这是王小波的书,是我大学时的好朋友送给我的,我最喜欢的一本。”

(安吉拉摘自“豆瓣”)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第14篇

《沉默的大多数》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便产生了共鸣,应为自己也是属于这种性格的人,因为我平时也不喜欢怎么讲话,或者不喜欢在公共场合发言,套用书中一句话就是“在公共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却是妙语连珠。”现在的社会中,总有一些人干什么事都比较积极,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怕自己的才华被淹没。福克先生说过,说话即权利,可见他们和乐忠于这种权利。但我喜欢听他们说完,自己在内心思考,而这种思考对于大家是否知道都是次要的,王小波说这是大部分人的通病。王小波说,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或许是从沉默中才能得到更多地思考。

从王小波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以及在此隔阂下的互相抨击。这是一个太过复杂的时代,充斥着太多的诱惑,不同的思想观念左右着人们的行动,有人愿意舍己救人,有人愿意披露真相,有人愿意散布谣言。因此有的话该讲的要讲,不该讲的还是要用沉默来代替。

沉默往往代表的是行动,沉默往往也代表着力量的凝聚。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不同信仰的人们沉默着,包容着,同时也关注着。沉默是一种内在性的处事方式,沉默或许是一种积蓄的过程,谁也不知道爆炸后的结果是什么。

沉默的一代人绝不会是垮掉的一代人,二十世纪闹得太多喧嚣太多,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更多的崇尚理智和谨慎。对于杂志上刊登的调查,我们都清楚那是要登出来吸引人眼球的,所以我们沉默了,所以

我们含糊了。因为我们绝不愿意说谎,因为沉默是对选择权的尊重。

我们坚信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沉默,我们理性,我们耿直。但沉默绝不违背自己的内心,当时代召唤之时,沉默的大多数会挺身而出,奋不顾身。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第15篇

我初看这个题目,想到的是英语或语文课上需要有人举手发言时,全班都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读过作者的诠释,才发现我这个例子举的不好,毕竟我们是因不想说不想说的话而沉默的,不过不幸被点名的人确实在缴话语税。

所以说,我本人其实很少真正地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或者身在其中而不知,但是对于缴税这类事情经历的太多了。作者坦言中学只上过一年,因此情有可原,若是让我把话语税推而广之,别的不提,一定要狠狠提一下“写作业”税。

其实,沉默之意,不仅在于语言,更在于行动,真正沉默的大多数不仅说不出想说的话,也做不了想做的事;而缴税之意,则是被迫做不想做的事。看得出来,如果一个人既沉默又缴税,那么他的生活就颠倒了,作者总是提到的便是这些人。我想我比他们好些,不必沉默,但还是有很多税要缴的,五十步笑百步吧。

要是总去做违心的事,据作者从弗洛伊德那里听来的,人们会变成受虐狂,转而去爱这些违心的事。我很怀疑,我们写作业方面是不是受虐狂。就我个人而言,若是我一天不写作业就会觉得自己很空虚。尽管我不是这样,但我相信有很多受虐狂是会对刘浩轩、黄子明之流咬牙切齿的。

作者最担心的,是有一种思想成为每个人必须遵守的道德体系,进而被人利用,成为恶毒的武器。这是一个思想上的统一化,作者最为痛恨,对于古代、近代与现代的各种道德体系,作者见一个批一个,甚是精彩。作者推崇的是“须知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这里,我便有一个疑惑:如果参差多太也包含杀人越货、坑蒙拐骗,它还能是幸福本源吗?我猜有人会回答我参差多态与混沌无序是有区别的,那么我很想知道区别在哪里。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第16篇

如题,首先它是一本杂文。作者姓王,名小波,书中大约有20至30篇杂文吧。有关作者对的思考的,也有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还有对中国知识分子处境的思考及中国伦理道德的思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沉默的大多数》和还有《思维的乐趣》这两篇杂文。

在《沉默的的大多数》中,作者阐述了什么他所认为的大多数,他所认为的沉默并不等于怯弱,反而话语代表这一种权力,所以大多数人都想拥有这种话语权,拼命挤进话语圈子。人类史上的灾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我们的话语圈从五十年代起,就没说过正常的话:既鼓吹过亩产三十万吨钢,也炸过精神原子弹。说得不好听,它是座声名狼籍的疯人院。如今我投身其中,只能有两种可能:一是它正常了,二是我疯掉了“,所以从话语圈中你很少学到人性,但从沉默中却能。是什么造成我们了我们宁愿沉默也不愿起来说话证明自己与众不同?因为往往我们说话没有充分的自由,又是或者我们被某些权力压制,我们某些情况下只能顺着一些人的意愿说话,只能被一些人牵着鼻子走。作者把自己归为沉默的大多数,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环境所致。中国人你为什么沉默?沉默的往往是弱势的百姓群体,拥有话语权的也往往是权力的佼佼者,往往也有些人代表我们说话。这在今天的中国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只有在言论自由高度发达的社会,沉默的人数才会逐步减少。

《思维的乐趣》里最经典的一句话是”知识分子要做思维的精英,不要做道德的精英“。也许,你刚看到这句话会骂王小波是疯子。但你看了文章之后,你就会对王小波产生由衷的敬佩。称他为思想的巨匠真的一点也不为过。所谓道德就是一种价值标准,这种标准也许是由社会的权威制定的。他们规定了什么是高尚的思想,什么是低俗的思想。思想不应该用价值判断去衡量。善与恶本来也没有特定的标准。思想最大的乐趣就在于交流。一旦用价值标准锁死了某种思想,我们就是去了交流及建树的机会。我们的大脑也就成了被灌输某种思想的工具。罗素也说过:”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没有了参差多态,何来我们美丽的世界?上大学之前,我以为大学会是一个思想交流自由的平台。后来才发现我想多了,大学的应试教育仍在继续。为了应付考试,我们也是一直在背答案。所谓的写论文也是为了应付。大学是一个人思想定型最重要的黄金时期,而现在我们逐渐失去了这种宝贵的机会。这何从不是一种悲哀?今天我写的这些还不能传达王小波的精髓,毕竟本人文笔有限,或许某些地方理解的也有出入。欢迎广大童鞋前来跟我讨论。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第17篇

王小波把福柯这句话倒过来说:“权力即话语。”确实是结合了我国国情的,相信每一个生活在中国的民众都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有了权力,也就有了话语权。最典型的就要数我们的政府官员了,正如媒体所报道的一样,这些权力的掌握者说你违法你就违法,说拆房建高楼就拆,作为一个小老百姓,那点少少的话语权在他们的面前就显得很渺小了。之前《东方网》报道:陕西延安的小梁因为机场停车费的问题与官员发生口角,随即被官员以触犯《治安处罚法》拘留,小梁花了3000多远买了五条香烟送给官员,然后未受任何处罚就离开了。这个五条香烟背后折射出的就是“权力即话语”。再举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在许多家庭里,父亲说的话应该是“圣旨”,为什么?因为父亲是男性,是生产劳动的主体,这些因素赋予他们的权力,让他们有了明目张胆的话语权。所以说“权力即话语”是很符合我国国情的。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地接受着话语的教育,父母、老师、朋友不断地把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思想灌输给你,相应的,你对这些思想提出自己的意见,反对接受这些思想的话,你就在捍卫自己的话语权。但事实上,在我们生活的周边环境中,都如王小波所说的“沉默的大多数”一般,放弃了自己的话语权,比如你在公交上被偷了钱包,在市场上被“缺斤少两”,被政府人员欺压,大多数的人们都会“打落牙齿和血吞”,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在事后咒骂,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就没有塑造起强有力的权力意识,古话曾说:“吃亏是福。”这话不无道理,但要看你用在什么地方,如果是侵犯到你自己权力的时候,这句话可就是误导了。

我们总是崇尚西方自由的思想,民主的权力,可是我们应该想一想,我们传统的儒家文化几千年所形成的积淀是能轻易改变的吗?所以说这些“沉默的大多数”也不是某一个个人的错,而是整个传统文化体系及教育形成的。

上一篇:如何自学雅思口语下一篇:应急救援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