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与实现中国梦

2024-05-26

延安精神与实现中国梦(精选9篇)

延安精神与实现中国梦 第1篇

中国梦、我的梦

今天,我来到延安,白天参观了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毛主席旧居。晚上观看了大型歌舞剧《延安颂》,了解和知道了许多毛主席在延安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许多历史故事。特别是《延安颂》,有很多好看的舞蹈,重现了延安革命历史时期中国当时的状况,重现了延安精神指引革命走向胜利的场景。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日本侵略中国时的场景。

首先,许多大哥哥扮演的红军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台上,他们拿着刀枪威武地挥来挥去。紧接着,许多各行各业的人民在辛苦地做着各自的事。其中,一个女孩和一个妈妈上场了,女孩子搂着妈妈的腰,拖着流血受伤的腿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妈妈拖着女孩,抻着手向别人要饭。许多人围向她们,可能想去帮助她们。突然,出现了侵略者的飞机,到处乱扔炸弹,场景中的人们乱跑着,不一会儿就没人了,一个炸弹轰地一下炸到了妈妈,妈妈身上都是血,只剩下女孩一个人伤心的哭了起来。这时候,那些大哥哥又上台了,有大哥哥把女孩和妈妈分别抱了起来,然后,许多红军拿着大刀长枪,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许多场景。

这出剧,让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都是以前的革命战士和无数先烈们,在中国自强的梦想下,用无数鲜血换来的。我们要永远纪念他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我的梦想是做好革命接班人。

高新二小四年级三班:王姿祺

延安精神与实现中国梦 第2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仰

信仰的力量,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最伟大的力量——马丁科尔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认定中国精神,就有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凝结剂和推进器,就有了超越自我、自觉自信,走向辉煌的强大动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唤着中国精神。

2013年7月 日,我们前往北川汶川展开暑期实践。

5年前的5月12日,中国,汶川,一场特大地震震垮了人们的家园。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场紧张有序、争分夺秒的抗震救灾斗争迅速展开,抢险救援“分秒必争”,安置群众“百日攻坚”,恢复重建“千日奋战”,发展振兴“万米长跑”„

5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党政军民大力支援,四川干部群众感恩奋进,交出了一份“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答卷,用负重前行、坚韧奋斗实现了“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的庄严承诺。

如今,我们行走在北川、汶川、青川,当绿色重新覆盖曾破碎的高山,当宁静重新返回美丽的小城,当笑容重新回到灾区群众的脸庞,那些坚强绽放的生命的力量让人动容。看到这样的巨变,外国记者坦言:“只有亲自来到灾区,才能读懂什么叫‘奇迹’。”

五年了。

担架上的“敬礼娃娃”郎铮长高了不止一头。“可乐男孩”杨彬成了一家汽车美容店老板。那些在大地颤栗中出生的娃娃们,已经走进幼儿园,开始演练防震逃生。

各不相同的灾难境遇,一样萌发的前行力量,定格的,是眼前绽放的笑脸。回望汶川,铭记来路。这一人类抗击特大灾害、重建美好家园的恢宏篇章,见证了不屈中国的坚强砥柱、制度优势的不竭力量,彰显了“中国精神”的强大动力。

那一刻到这五年,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汶川,诠释着一个政党的庄严宣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穿越灾难,砥砺奋进,这一份信心沉甸甸。

把震后五年来的变迁放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考量,我们深信:多难兴邦。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铸就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中华民族必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

汶川灾区重建从一开始就注重整体谋划、科学统筹。用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坚持全域全程搞规划、开门开放搞规划、高起点搞规划、突出特色搞规划。

今日汶川地震灾区,已难见满目疮痍的痕迹。如新北川县城的新村落融入田园风光,新城镇焕发勃勃生机。这个“新”,不是原样复制,而是脱胎换骨。

安昌河蜿蜒流淌,永昌镇展露秀姿。

北川新县城。永昌大道两旁,行政服务中心、商业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医院、学校一应俱全。夕阳西下,北川人三三两两在安昌河畔、禹王桥边散步、品茗;“巴拿恰”商业街的广场上,成群结队的人们跳起羌族舞蹈。

“禹王桥上品香茗,巴拿恰街跳沙朗”,新北川的生活,祥和而惬意。受灾群众不仅住上了新房子,更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好路子。即便穿行在大山深处,也不时可见这样的标语:“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重上富裕路,一个不能少”„„

“三月的樱桃,五月的枇杷,六月的李子,七月的梨子,九月三十吃柿子,冬天还有猕猴桃。”这几句话,印在了北川县曲山镇石椅村村民陈云高的名片上,“北川名气越来越大,来我们寨子的游客越来越多,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水果产业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带动了石椅村的农家乐发展。去年,这个共有328人的村子,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一省帮一重灾区,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对口援建,这一恢复重建中的制度创新,是我国抗灾史上的第一次。

山东—北川,广东—汶川,浙江—青川,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来自中东部地区的19个省市与四川18个重灾县及陕甘重灾地区结成对子,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对口省市派出得力干部和专业技术力量,投入财力物力,发挥自身产业、技术和人才优势,输血与造血并重、硬件与软件结合、当前与长远兼顾、重建与发展并举,援建了一批工业、旅游、特色农业等项目,有力推动灾后恢复重建。

以对口支援为契机,四川与援建省市建立起更加紧密的长期合作机制,推进由援建到合作、由对口到全面、由重建到发展的深化和转变。

回望北川,从那一刻起的这五年,科学救灾、科学重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次特殊检阅,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综合国力的一次特殊检阅,是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次特殊检阅,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的一次特殊检阅。

有学者如此评价:在特大地震灾害的巨大破坏力面前,中国执政党体现了卓越的“领导力”,中国政府体现了一流的“组织力”,中国军队体现了顽强的“战斗力”,中国人民体现了高尚的“互助力”,举国上下体现出强大的“凝聚力”。

这是一种人民至上、众志成城的精神。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涉及范围广,建设规模大,施工难度高,堪称人类救灾史上罕见的浩大工程。在巨灾考验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基层党组织发挥出战斗堡垒作用,尊重生命、关注民生、顺应民意、依靠群众,八方力量在这里汇聚,“人民至上”的时代强音在这里奏响。

这是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从汶川、玉树、舟曲到芦山,中华民族顽强坚韧的民族品格、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在应对巨灾时彰显,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汶川不哭”、“雅安平安”,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虚拟网络,一条条发自内心的祝福传递着正能量。

这是一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当来自北川、汶川的救援队冲到芦山地震灾区救援,当从甘肃赶来的志愿者谈卯成在芦山灾区为受灾群众免费理发,当成都街头自发献血的市民排成长龙„„这种团结一心、共渡难关的大爱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洗礼。每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都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检验、一次洗礼、一次升华。五年,我们穿越灾难;五年,汶川浴火重生!

北川汶川告诉世界,凝聚“中国精神”,我们就能在面对灾难和挑战时书写“中国奇迹”;凝聚“中国精神”,我们就能“从容应对征途上的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凝聚“中国精神”,我们就找到了强国之魂和富民之根,就拥有了托举“中国梦想”的最深沉力量。

在老北川县城的废墟上,我们坚定民族复兴的信念前行。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百年不灭的梦想。五年来的抗震救灾让我感受到中国精神的团结一心五年来的抗震救灾斗争,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活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一定能够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各种复杂局面,披荆斩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延安精神与实现中国梦 第3篇

又快又好的复兴中国梦是需要一点精神的。这个精神就是凝集全国的所有动量, 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以发奋图强, 自强不息的精神, 以百折不挠、勇于承担的胆略, 坚持改革和创新, 使全体人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国家提倡的这种精神反映到企业中就是企业精神, 这种精神构成中华民族立国兴邦, 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中国梦”对于中国企业来讲, 则是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职工谋幸福。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如何培育和建设企业精神,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竞争力和驱动力,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实现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创造出较为理想的社会效益, 使企业兴旺发达, 常盛不衰, 是企业领导者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多年的实践证明, 企业精神是培育职工信念、意志、风格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

一、培育职工的主人翁精神

“中国梦我们的梦”, 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蓝图, 在这一征程中, 我们将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阻力, 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 我们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一批“先天下之忧, 后天下之乐”, 把个人的命运和企业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想企业之所想, 急企业所急, 为企业的兴盛奉献聪明才智, 维护企业信誉和利益的主人翁队伍。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关键在发展,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激励职工、鼓舞斗志、凝聚人心。首先, 体现在无私奉献的实干精神。实现“中国梦”的企业篇章, 势必离不开每一位干部职工的辛勤劳动。大力弘扬实干精神, 教育职工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忘我的工作, 并在个人与企业的关系上, 自觉服从企业需要, 不讲条件、不讨价还价, 提倡顾全大局识大体, 反对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在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上, 不投机取巧, 不偷漏拖欠。不杀鸡取卵, 不分净吃光, 不搞行为短期化, 有一分热发一份光。其次, 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教育职工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 为企业的兴旺发达, 敢于克服困难, 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 不松懈不动摇。在利益面前, 反对物质享受, 不攀比, 发扬雷锋精神。再次, 提倡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育职工不说空话、大话, 多做实事。讲成绩不夸大, 摆问题不护短, 对待工作一丝不苟, 做到既不好高骛远, 又不“人云亦云”, 重合同, 讲信用, 以诚相待。再次, 鼓励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教育职工不墨守成规, 积极引进新技术, 新工艺, 大胆开发新产品, 开拓新市场, 努力学习先进经验, 不断丰富自己, 提高自己的文化技术水平。

二、传承勤俭持家、开源节流的文明风尚

俗语说:成由勤俭败由奢, 崇俭抑奢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清朝曾国潘曾经说过:“勤俭自侍, 可以处乐, 可以俭约”, “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 士农工商、勤俭节约未有不兴, 骄奢倦怠未有不败。”随着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建设, 社会物质财富的逐渐积累, 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富裕, 有些人忘乎所以, 大手大脚, 暴殄天物, 铺张浪费的风气从社会蔓延到企业及家庭, 比如:城市工程的浪费, 旧城改造重建, 乱建, 矿山开发无计划, 采富弃贫, 大矿小开, 企业随意性的物资采购, 机械的大马拉小车, 家庭的长命灯, 长流水……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不仅造成物质上的浪费, 更是对人精神上的腐蚀, 于国情、家情格格不入, 有百害而无一利。

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对铺张浪费、开源节流是企业能够保持长期发展和生存的关键, 这就要求企业的每一环节从自身着手减少开支, 节约成本, 通过削减采购成本, 控制办公费用, 利用先进技术设备提高生产率, 精减管理机构, 降低各项费用, 控制各类行政开支等措施, 向管理要效益, 向开源节流要效益。为此, 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规范。1.规范财务预算制度, 做到预算科学化精细化。2.健全科学决策机制, 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实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3.建立有效的奖惩问责制度, 弘扬节俭光荣, 奢侈浪费可耻的意识风尚。

三、建立以企业精神为灵魂的企业文化

企业精神是企业根据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发展方向等, 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它是企业职工的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的外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精神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企业文化是在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 把现代管理理论中的管理科学, 行为科学与文化学理论进行综合研究的产物。旨在从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上将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融为一体, 在管理方法上使约束与激励相辅相成, 使职工有章可依, 有规可循, 体现个人的奋斗目标与企业的整体目标达成一致, 而形成的企业文化。比如“细节决定成败, 勤奋成就人生”, “诚实做人, 诚信做事”, “提升服务理念, 创建服务品牌”等等。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和职工教育的开展, 职工在目标明确的和谐环境中, 既有理想的物质文明建设目标, 又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依托。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所在。

综上所述, 以“中国梦”的理论引领企业的科学发展, 倡导优良的作风, 倡导积极向上的氛围, 培育和建设好的企业文化, 凝聚正能量。将“中国梦”贯穿企业文化建设的始终, 开拓和复兴中华民族的伟业定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国梦》.《中国梦我们的梦》.《中国梦我的梦》.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自编学习出版社, 2013年版.

[2]《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2012年版.

延安精神与实现中国梦 第4篇

关键词:延安精神中国梦

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总合,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13年执政实践过程中汇成的革命理念和优良作风的集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发展优秀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精华。延安时期的光辉岁月孕育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又推动着中国革命建设的伟大实践。

一、毛泽东论延安精神

毛泽东赞扬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完全是布尔什维克的精神,“他们的态度是积极的,在他们的思想中、行动中,没有丝毫消极态度。他们完全不怕困难,他们像生龙活虎一般能够征服一切困难。并希望全边区的同志都有延安同志那样的精神,工作态度,和群众打成一片,调查研究,学会领导群众克服困难的马克思主义的艺术,使工作无往而不胜利。边区各县同志中像延安同志这样或差不多这样的人是不少的,我们希望这些同志的模范经验,能够很快地推广到一切县、区、乡里去。”延安是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圣地。毛主席关于中国革命的政治路线、军事、党建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著作是在延安撰写的,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就是在延安实现的。延安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它在缔造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延安精神的本质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延安精神培育无产阶级革命者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延安精神把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官兵、军民亲如一家,使我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

二、邓小平论延安精神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大发扬这些精神。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江泽民论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的创造性实践的结晶。1989年,江总书记首次视察延安时题写了“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几个大字。虽然现在所处的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与延安时期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延安精神并没有因为时代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过时。延安精神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

江泽民讲:“延安精神是什么精神?毛主席一九四九年给陕甘宁边区人民的一封信中讲到,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过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要发扬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离不开延安精神。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很难建成的。”

四、习近平论延安精神

2009年11月,习近平在陕西调研时强调:“伟大的延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以求真务实作风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组织保证。伟大的延安精神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弘扬延安精神,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牢记‘两个务必’,保持延安时期那么一种忘我精神、那么一股昂扬斗志、那么一种科学精神,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考察时,习近平强调:“要继续挖掘延安精神这个宝藏,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和发展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五、延安精神对90后大学生成长的启示

习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人都在谈论中国梦,思考中国梦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为实现中国梦应尽的责任。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对于青年学生,就意味着磨炼意志,熔炼新的生命。

现在青年学生中有种种超前消费,铺张浪费,追求奢侈,贪图享受的不良风气。这与我国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害无利。这些不良习气,不仅不能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而且任其发展就有可能成为社会主义肌体上的蛀虫,至少是给党和人民增添了累赘。广大青年学生一定要敏锐地看到奢侈浪费、贪图安逸的严重危害性,自觉地反对和克服这种不良习气,终身保持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必备的廉洁朴素,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当前全国高校相继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我们要努力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跟党走中国道路。要用中国梦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找准自身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组织动员广大青少年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要积极为广大青少年实现梦想提供各种服务和保证。

参考文献:

[1]毛泽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节选)(1942年12月),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58—459页

[2]毛泽东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49年10月26日),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17页

[3]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1978年9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6页

[4]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页)

[5]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7—369页

[6]江泽民在延安视察时的讲话,1989年9月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第5篇

作者:孙来斌

2013-3-31 6:33:18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30日 11 版)十九世纪德国军事家和历史学家克劳塞维茨曾说:“历史最能证明精神因素的价值和它们的惊人的作用。”中国现代化探索的艰辛历程及当代成就,对克劳塞维茨这句话作出了生动注解。可以说,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13亿多中国人之所以能够紧紧凝聚在一起,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共同凝结的时代精神、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后发的现代化。与欧美资本主义先发现代化国家相比,中国有效启动现代化的时间要落后一二百年。因此,尽快改变落后面貌、缩短与先发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当务之急。那么,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中国依靠什么来追赶西方发达国家,从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呢?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回答。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就在于我国能够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发展经济学的常用概念,其理论起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大体说来,比较优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相比较而存在的优势,在这两个国家或地区进行贸易时,这种优势使双方能够从中得到不同的比较利益。后发优势(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也是当代发展理论的常用概念,意指工业化、现代化的后来者所具有的后发之益。总体看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作为反映发展中国家发展有利因素的两个不同概念,具有内在的联系:其一,两者都内在地包含着意识的因素或精神的因素,并且认为这种因素能够将其他因素整合起来,使其实际地发挥作用。从国际上看,二战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对此给予了证实。其二,两者都是一国所具有的一种优势,是一国经济发展所具备的有利条件,若能有效加以利用,就能实现一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其三,两者都是一种潜在的优势,需要一国政府及其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将这种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毛泽东指出,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

力量”。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胡锦涛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几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要破解当前中国社会遭遇到的转型难题,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无疑需要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这种崇高的精神,在当代中国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意蕴深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概括为“中国精神”。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上而言,从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角度来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共同理想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民族精神是激发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奋起直追的精神力量。首先,它表现为中国人民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任人宰割、屡遭欺凌,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却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在无形中催生出一种压力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激起中国人民奋起直追,从而变成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其次,它表现为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甘落后的民族,是一个虽历经沧桑但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民族。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我们实现中国梦、追赶先发国家的弥足珍贵的精神力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一生的邓小平曾说过:“中国人民既然有能力站起来,就一定有能力永远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弥合了国内各民族、各阶层之间的隔阂,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凝聚力、向心力。

时代精神是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体现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神力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意味着发展。按照现代创新理论奠基人熊彼特的解释,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相结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30多年来,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被逐步冲破,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被逐步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被逐步革除,人们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精神大振奋。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曾指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自然资源、资本、智力和技术;受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影响,自然资源和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是递减的;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最终取决于人的创造力和技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由资源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拐点处,创新驱动是实现发展转型的必然之选。我们党对创新的内涵和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大力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共同理想是鼓舞中华民族奋力前行、开创美好未来的精神力量。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奋斗目标和精神支柱,也是激励人们奋发进取的强大动力。关于理想的巨大作用,古今中外有许多名言。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曾说:“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动力。”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则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崇高的精神是人类的一种理想精神,反映了人类崇高的追求,凝聚着绝大多数人的意愿和根本利益,对社会发展起着精神支撑和精神推动的作用。邓小平在回顾我党历史时曾明确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反观苏共亡党亡国的原因,理想信念的缺失无疑是一大教训。因此,我们一定要从事关国家兴亡的战略高度,切实把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这项工作置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首位。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群体理想。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融汇了亿万群众的个人理想,具有强大的“指南针”、“黏合剂”、“凝聚剂”功能。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共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梦想最终就一定能够照进现实,中华民族最终就一定能够过上“理想的生活”。正如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弘扬民族精神 实现伟大中国梦 第6篇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

爱国是高于一切的传统美德,正是如此,我们中华民族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为中华美德的最高音。屈原因国破而投江明志,张骞出使匈奴、苏武牧羊北海边、文天祥为保国格而心甘受辱,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戚继光率兵抗倭、郑成功挥师收复台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国义无反顾,李大钊、陈潭秋视死如归,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周保中,为还我河山而爬冰卧雪,甘洒一腔热血、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献身堵枪眼、邱少云烈火焚身稳如泰山„„他们哪一个不是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先辈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东方大地不屈的中华魂!换得华夏大地阳光灿烂。幸福的生活是我的祖辈、无数的英烈带着对祖国的挚爱、对人民的赤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这幸福来之不易,这里面凝聚着无数英雄的血与生命。这是他们为了捍卫祖国,保护人民而献出生命的回报,这是所有人民心中最甜的果实„„

延安精神与实现中国梦 第7篇

参考答案1:

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和民族更是这样。没有人的精神的有力支撑,就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精神生生不息,成为照耀我们民族奋勇前进的不灭灯塔。

今天,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精神力量的作用也愈加凸显。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壮丽征程上,在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中,靠什么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创造活力?面对纷繁复杂的观念世界,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

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如何以更大智慧与勇气啃硬骨头、涉险滩?离梦想越近,就越需要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越需要持续激发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不管是民族危亡关头的同仇敌忾,还是众志成城抵御重大灾害,凝聚在爱国主义旗帜下,个人命运才会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滴水之微才能汇聚成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能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每个人的梦想成就伟大的中国梦,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改革创新始终是激励我们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40多年来,从农村改革的兴起,到深圳等特区的创立,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项事业的开拓,改革创新精神激荡神州,造就了历史的巨变,成就了今天的中国。改革没有完成时,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无论是冲破思想观念障碍,还是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无论是破解发展难题,还是释放改革红利,都需要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迈过沟沟坎坎、越过发展陷阱,才能赢得更加光明的前景。鲁迅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融入现代化进程,我们就一定能永远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参考答案2:

延安精神与实现中国梦 第8篇

离我们远去的就是历史。优越便利丰富的经济文化生活, 已将革命、先烈和红色精神远远抛在了脑后。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下, 如今的我们不需要也无法成为那个曾“抛头颅”生命重于泰山的革命英雄, 可我们却可以成为一群“洒热血”生命敢与泰山媲美的时代青年, 中国梦的先行军。

当代的我们, 都对他人、集体、社会甚至国家存在着期望和要求, 可往往却很少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无可厚非, 也许每一个人都会有期望着有一个好工作, 好环境, 好收入, 好的前景, 但我们却很少从国家, 从民族, 从人生意义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更好, 更崇高, 更伟大, 更不平凡的实现我们个人的期望。

一、思想上: 从井冈山精神看中国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责任担当

中华民族, 具有5000 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民史, 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 近代以来, 中国被世界快速发展的浪潮抛在了后面。从1840 年到1949 年,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中国人民用了100 年, 中国共产党用了28 年, 经历了28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国家的前途, 民族的希望, 就是从井冈山这个冉冉升起的星星之火开启的。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人民的全面小康生活, 中国的现代化, 从1949 年, 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将再用100 年的时间。

中国梦的提出, 是党在十八大之后。但实现这一梦想, 却是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根本夙愿。吃水不忘挖井人, 牢记为何上山, 为何斗争, 延续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一直不屑追求的目标和梦想, 是我们当代人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二、精神上: 将井冈山精神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也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 就把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 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 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井冈山斗争虽只有短短两年多的时间, 可党的三湾改编从这开始, 这里坚定了党和人民道路的前进方向, 留下了不断继承和传扬的革命精神。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液。铭记历史, 崇尚英雄先烈, 不要让我们去上前线, 而是要让我们记住, 和平来之不易, 中国的现在来之不易。我们需要从历史中, 从革命精神中, 学习革命先烈们是如何为实现中国的新生, 坚定政治立场、树立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认认真真、坚持不懈, 敢于承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

三、目标上: 从井冈山精神学习团结的力量,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在井冈山时期, 毛泽东曾留下这样的名言, “王次淳前几天还在挑大粪, 现在当了大家的县长, 但是革命先靠县长一个人不行, 还要靠大家同心协力一起来做。”无论是取得革命的成功, 还是获得改革开放的成就, 又或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起克服的困难, 渡过的灾难, 都需要每一个人民的努力, 都体现了团结的力量。对于我们而言, 生长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下, 更需要彰显民族的力量, 团结一心, 增强民族凝聚力, 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四、态度上: 从井冈山精神学习以最大决心激发最高智慧, 实现中国梦

陈毅在井冈山留下了这样的名言, 他说, “我们大家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 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 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做失败时的英雄。”一位哲人也曾说, “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当今,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字内容, 习近平主席又提出了对当代大学生殷切期望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八字真经。对于我们而言不辜负国家的期望, 人民的信任是我们的文化传统, 也更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相信下定决心, 认真付出, 真真切切做到国家和民族对我们寄予的期望, 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日子还会远吗?

井冈山精神, 犹如毛泽东、陈毅和罗荣恒等同志留存的井冈山名言一样, 教给我的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已不再是需要个别突出的英雄主义把握全局, 统筹规划去实现7 它, 而是需要每一个人都是英雄主义, 都是能身系国家, 身系人民, 身系他人, 都能将人生理想与国家理想, 民族理想联系起来起, 携手让我们生活的国家, 社会更美好, 更幸福。井冈山精神教给我的是平凡的生活, 平凡的岗位铸就不平凡的人生。如何不平凡, 精神的力量是方向是支柱,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 永远保持认真的态度, 永远坚持不懈, 永远周全到你力所能及的人、事、物, 永远真、善、美, 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井冈山精神的传承人, 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追梦人, 是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是国家和人民信赖的公民。

参考文献

[1]余伯流, 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8.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4]田红娟, 黄彦军.论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3.05.

[5]刘浩林, 陈淑红.论井冈山精神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J].传承, 2013.06.

弘扬抗战精神与实现中国梦的思考 第9篇

关键词:抗战精神;弘扬;中国梦;实现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时刻走在时代的前列,带领中华儿女奋起抵抗使得中华民族赢得了空前大团结,因而,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和繁荣富强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通过弘扬抗战精神来实现我们美丽的中国梦。

一、抗战精神提出和中国梦的内涵的关系

抗战精神是我们伟大的革命精神之一,抗战精神同时也是特定时期和历史条件下的精神产物。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伟大的革命精神的支撑,因此,抗战精神与中国梦的实现过程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①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与抗日战争和全民族抗战的人民抗战精神一脉相承。总之,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取得全面胜利的精神支柱,"中国梦”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方面的内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抗战精神弘扬与中国梦的实现一脉相承,时刻鼓舞全国人民为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拼搏。

二、从抗战精神汲取实现中国梦的力量

正是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忍不拔、英勇顽强的全民族抗战精神和中国人民的团结拼搏,奋起抵抗的爱国情怀,才使得中国能够战胜日本军国主义。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把抗战精神化为实际行动,为振兴中华,同时也为进一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方面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发表重要讲话,对全社会提出明确要求。他同时指出,实现中国梦要坚持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弘扬抗战精神是弘扬中国精神的一部分,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对经济基础、对实践起能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引导人们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历史、面对现实,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尊严,真正做到"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必定会遇到纷繁复杂的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我们要具备积极进取的必胜信念,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顽强斗争。抗战精神对于我们推动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具有重要影响,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

三、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不管我们采取怎样的纪念方式,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在抗日战争中培育和产生的伟大的抗战精神,也是进一步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方式。抗战精神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包括海内外华人共同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对于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全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实现中国梦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讲话时指出:"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③针对日本右翼势力肆意篡改教科书、频繁发表歪曲和否定侵略战争的言论等一系列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历史是人类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发扬抗战精神,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力发展美丽富强的中国梦。其次,国家要提高人民的道德文化素质。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中央指示,各地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大力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風尚日益浓厚。最后,国家要大力推进公民道德环境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路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积极投入到向全国道德模范学习的氛围中,不断改进党风,保持党员的纯洁性,做公民道德建设的榜樣。在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从日常的小事抓起,从基本的家庭伦理的细节抓起,从群众身边的点滴抓起,把道德建设落小、落细、落实,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文明国家。国无德不兴,伟大的抗战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坚定推进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信念、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振奋人心的精神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团结统一而奋斗。

注释

①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7-08:(2)

②复兴之路[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4):156.

③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7-08:(2)

参考文献

[1]王新华.中国需要“抗战精神”[J].历史教学问题,2005(4):21- 22.

[3]刘小龙.抗战精神永世长存[J].理论导刊,2005(4):6- 11.[4]胡振民.继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7):4- 7.

[5]李吉庆.抗战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6):125-128.

[6]复兴之路[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4):156.

[7]钟声.铭记抗战精神的世界意义[N].人民日报,2015-08-31(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延安精神与实现中国梦】相关文章:

延安精神与实现中国梦05-17

中国梦要有延安精神11-27

延安精神教育08-02

传承延安精神07-27

延安精神范文05-20

用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07-10

延安精神论文提纲09-18

党课讲稿延安精神05-11

学习延安精神体会05-25

延安精神论文范文05-17

上一篇:读书促我成长下一篇:中国奶制品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