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性

2024-07-09

论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性(精选6篇)

论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性 第1篇

论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正面战场是指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的日军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而国民党军队正是这片战场上的主力军。八年抗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而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战败的耻辱这里面固然有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功劳但也绝不能忽视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作用。历经八年血与火的洗礼国民党军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关键词抗战 国民党 正面战场 重要性

一 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自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至1938年10月25日武汉会战止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共进行了4次重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虽然四次会战均以国民党军队战败而告终但在四大会战期间面对日本方面的突然发难中国军队在准备、装备、训练、士气都不如日军的情况下无畏牺牲寸土必争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疯狂幻想为国家内部和解与国家转型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同时对日本给予了沉重打击为中国后来的僵持与反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淞沪会战中,国民党投入了75万余军队,与入侵的35万余人的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这场战役,是抗日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也是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在闸北的四行仓库,国民党守军400余人,誓死坚守仓库,毙敌百余人确保四行仓库岿然不动尽管在而后的撤退中仓库易手但他们的英勇事迹轰动中外,震慑了日军振奋了全国人心赢得国际社会的一片称颂声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积极的政治作用。淞沪会战后上海虽然沦陷但因为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英勇奋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为战略物资的迁出争取了时间。还有徐州会战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奋力拼杀日军渴望速战速决致使他们轻军冒进台儿庄一战国军付出了血的代价在伤亡1.9万余人情况下消灭日军1万余人尽管表面看起来并不光彩但这是国军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值得一提的是保卫战中国军曾组织多次敢死队明知九死一生但敢死队员视死如归踊跃报名趁着夜色给予了日军有力的一击。台儿庄保卫战以日军的撤退为终结这一战稳定了国军的军心也提高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战场的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之后的武汉会战苏联航空部队的参战奠定了条件。徐州会战后遭受重创的日军板垣矶谷等主力师团再未对中国军队构成大的威胁。二 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在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军主要进行了三次长沙会战。长沙会战的目的是保卫长江地区保卫陪都重庆。三次长沙会战可以说均以中方的胜利而告终。第一次长沙会战正值德军横扫欧洲之际而中方在正面战场的胜利引起了西方各国对于中国局势的关注第二次长沙会战正值苏军全线溃败之际尽管国民党军曾一度损兵折将但最终长沙也未易手第三次长沙会战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盟军一度溃败之际而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给反法西斯同盟国吃了颗定心丸也为后来反法西斯同盟在中国战场上扭转乾坤奠定了基础。三次长沙会战后中美苏英成为当时了盟军的四大强国中国战区也由此成立同时使中国与列强签定的许多不平等条约得以废除公共租界得以归还中国领事裁判权被取消可以说长沙会战打出了中国人的士气打出了我们民族魂。三 战略反攻阶段的正面战场 由于英法在欧洲战事节节败退东南亚被日军趁机侵占英国渴望借助中国的力量支援其远东殖民地方面的军事挽救远东殖民地的危机在这种大背景下英方请求中方出兵。遂国民党军队将主力部队转移至东南亚地区。中国远征军在此进行的滇缅战争不仅保护了中国后方滇缅公路的物资运输还为美英军在东南亚与日军战争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中国远征军取得一次一次的胜利是建立在以数倍甚至十数倍于日军的伤亡之上的这是个看似惨败的结局但我们必须记住这是中国正面战场唯一取得全胜的攻势性作战同时也取得了抗战中仅有的几次对日军的全歼战。这是由于中国远征军在战略反攻阶段的出色表现为1945年日本的最终投降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在战后的联合国之中赢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那些牺牲在外国深山密林里的忠魂值得我们尊敬、敬仰。总结许多人会抱着反动派的眼光去看待国民党但正是由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的积极作用前赴后继消耗着日军的有生力量直至战争结束国民党军队付出了重大牺牲。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值得尊敬的。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同样重要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正是因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让本抱着闪电战速战速决战略的日军陷入了持久战的泥潭使日本越发的感觉到了兵力的不足物资的匮乏战略上被迫由攻转为相持。而持久战正是中国的抗战策略。正面战场的消耗保证了中国持久战思想的实行确保抗战的最终胜利。设想下如果没有正面战场的消耗日军也许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进军后方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我们的抗战并不是光靠小米加步枪只用游击战、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就能打赢的。它是用了重兵集团与敌人浴血奋战才打赢的尽管在抗日战争的后期国民党内部消极应战蒋介石有保存实力转向对中共包围的嫌疑但必须承认国民党内部的爱国官兵对于正面战场的积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战争期间国民党陆军有321万1418名官兵壮烈牺牲其中包括8名上将41名中将71名少将。国民党空军有6164名飞行员血洒长空2468架战机被击落。国民党海军全军覆没所有舰艇全部打光。也正因为正面战场的作用中国才会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参考文献1.《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郭汝瑰 著 2.《抗日战争史》丛书 铁血远征——中国远征军印缅抗战 田玄 著

论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性 第2篇

 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第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第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行片面抗战,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思考:为什么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空前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参加的团结抗日的全民族统一战线。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

 ①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又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 ②有政权、军队的合作。国共两党的合作实际上是两党分别领导的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在全民族抗战总目标下的合作,但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联合统帅部。

 ③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在共同目标之下,各自贯彻自己的纲领。涉及合作抗日的事,一般都是采取临时协商、谈判的特殊形式加以解决。

试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的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之不敢贸然北进,从而使苏联得以集中兵力对付德国,避免东西两面作战;同时也推迟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并使之在发动和进行战争时由于兵力不足而不能全力南进,从而减轻了美、英军队受到的压力。

 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大大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 阿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啊。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记得,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 总之,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 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

第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进行合作的动因、合作方式及其意义。

 两党再次合作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导致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促成的,包括国民党政府内部一部分先进人士在内的抗日民主力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不计前嫌,为了民族大义决定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合作,共同抗日,是关键因素。同时,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在全国各族人民要求抗日的推动之下,被迫停止内战,与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日,也是值得肯定的。

 两党第二次合作是党外合作,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和军队承认接受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领导,承认蒋介石是最高统帅,但同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包括对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独立领导权。

 抗日战争中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和核心保障。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合作,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实现,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政治保证。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日本:

根本原因:蓄谋已久,既定侵华政策发展的必然.——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 现实原因:摆脱经济危机的需要 中国:

有利条件:国内政局是国共十年对峙。国际:

英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以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

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论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性 第3篇

追溯历史, 1938年1月11日, 《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其后, 它在武汉公开发行了9个月。这一年的10月25日, 其迁至重庆, 1947年2月28日被迫停刊于重庆。

在武汉的九个月里, 《新华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机关报, 是名副其实的舆论主战场。它的报道内容, 不仅宣扬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方针政策, 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 以及大力地发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同时, 《新华日报》也有来自战地的一线报道, 在第一时间报道的同时, 也真实展现了我国军民在前线奋勇抗敌的光辉业绩。

可以说, 在抗日战争时期, 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喉舌, 吹响了抗日的号角, 是抗日战争时期先进文化的集中代表, 也是抗战时期的真理之窗。

1938年4月2日, 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党报问题给地方党的指示》。这份指示明确了《新华日报》的舆论核心地位, 其要求每个党员都要通过认真阅读《新华日报》, 及时知晓党的新思想、新方针和新政策。事实证明, 在党中央的正确指导和广大党员的全力帮助下, 报纸很好地发挥了党报的作用, 形成了强有力的舆论引导。

论抗战时期的《新华日报》, 其有以下三点影响, 值得留存:

一、它客观公正地发表了各种观点和理念, 让人民群众知晓真相, 清晰把握住时事的实质与要害

抗战时期, 《新华日报》面临特殊形势, 一方面, 国民党拥有强大的宣传机构和舆论传播网络, 在当时的国统区占领着绝对的优势;另一方面, 国民党凭借着这一优势不停地散布关于中共的各种谣言、污蔑, 给我党带来的巨大的负面影响。此时, 作为我党的舆论主战场, 新闻宣传的重要性, 除了报道真相外, 还需让敌人的谣言被攻破, 扭转舆论形势。面对这样的困境, 《新华日报》的方针就是:针锋相对地开展各种舆论宣传, 让国民党的谣言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在这一特定的舆论时期, 其以事实为基础, 发回前方战场的报道。从1939年2月起, 《新华日报》就对活跃在大江南北的新四军作了全面的持续报道, 也是早期的战地新闻, 带回一手的鲜活信息, 其先后发表了《一年来的新四军》《陈毅将军访问记》等文章, 对中国共产党军队的抗战业绩以及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了及时和准确的报道。

1940年夏,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打响, 《新华日报》先后发表上百篇报道, 对战果、战局意义等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有力驳斥了国民党对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谬论。八路军的军威, 迅速得到提升。

二、及时准确地刊登、宣传马恩列斯主义以及中共重要领导人的著作及指导思想

《新华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刊, 不仅积极地宣传了马列主义, 同时还为抗战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新华日报在武汉期间, 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的《资本论》、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论青年的学习问题》以及斯大林的《列宁主义问题》等数十篇经典著作, 在文化界掀起了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热潮。此外, 针对我党主要领导人以及高级指挥员的文章、讲演, 其长期进行报道, 在热点问题爆发时, 及时以高级指挥官与记者的谈话等形式传播真相。

1938年2月9日, 《新华日报》发表了朱德的《八路军半年来抗战的经验与教训》。2月11日, 《新华日报》又发表了毛泽东与新中华报记者的谈话。此外, 《新华日报》还刊登了除毛泽东朱德以外, 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大量文章和讲话, 如周恩来、董必武、刘伯承等。这些报道的刊登, 既明确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重大事件的立场及态度, 又加深了当时国统区人民对我党的理解与信任, 充分发挥了党的喉舌作用。

三、大胆尝试创新, 增设读者信箱, 充分发挥人民喉舌的作用

《新华日报》作为共产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第一份机关报, 始终秉承着我党以“群众路线”为主的优良作风——重视读者。在报刊创刊之初, 它便优先地设置了“读者信箱”这一专栏节目。《新华日报》的编辑吴敏在创刊号上发表名为《我们的信箱》的一文中提到, “希望每一个读者都是《新华日报》的作者”。其用途, 专门用作登载读者的来信, 反映群众呼声, 并针对性地就读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最终, 在吴敏刊登的文章的号召之下, 广大读者纷纷来信, 有倾诉自己内心的苦闷以求解答, 也有叙述个人的见闻抒发感想。这个专栏火了, 对于这些来信, “读者信箱”尽量进行登载, 有组数据显示, 《新华日报》从报纸创刊的1月11日起, 在随后的短短7个月时间里, 该专栏先后登载了读者来信达105封。

这些读者的来信主要反映了抗日战争初期人民群众的情绪和态度, 从个人的日常生活, 学习, 家庭, 救国救亡工作到有关抗战建国大计的理论策略, 无不涉及。在这些来信中, 绝大多数的来信都是针对如何扫除抗日障碍这一问题展开的。对于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 编者在报刊上会逐一进行公开回复。在当年, 编者的答复独树一帜, 并且不落俗套, 一时间, 让该专栏成为广大读者喜爱阅读的一栏。

1949年4月, 《新华日报》在南京复刊, 1952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的机关报刊。2001年9月28日, 经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省委、省政府研究, 以新华日报为主报的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正式组建。至今延续着抗战时期, 舆论宣传报道的主要思想和作风。

摘要:《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内公开发行的第一张大型机关报, 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产物, 是党取得政权前出版时间最长、公开战斗在国民党心脏地区唯一的报纸。在武汉, 新华日报仅仅发行了九个多月, 但广大的“新华军”却克服了报纸初创时期的诸多困难。在武汉九个多月时间里, 高举团结救国、持久抗战的旗帜, 深刻体现了新闻报道不仅能够反映社会舆论, 而且可以引导社会舆论。在抗日战争时期, 《新华日报》始终保持着“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正确方针, 以中华人民民族利益为出发点, 以宣传抗日为己任, 在国统区进行了积极的并且正面的宣传。不仅如此, 《新华日报》的报道广泛并且深入, 强力又有效地做好了舆论引导工作, 成功地成为了当时党和人民的喉舌, 吹响了抗日的号角。《新华日报》成为抗战初期先进文化的集中代表, 也同时为我国和我党在新闻事业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关键词:新华日报,抗日战争,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D·B·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M].陈尧, 译.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231.

[2]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M].张洁, 田青,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73.

[3]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第二卷)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638.

[4]唐正芒.论《新华日报》的抗日宣传[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 (5) .

[5]新华日报[N].1940-1-14.

[6]石西民.报人生活杂忆[M].重庆出版社, 1991:62.

论抗战时期的国民精神总动员 第4篇

一、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 精神动员是统一思想和行为的需要

在总结抗战前期的经验教训基础上, 国民政府决心重新梳理战争策略, 转变国民军抗战态度, 彻底转变国民革命军的抗战精神面貌, 为抗战胜利做新努力。

于是在抗战开始的第二年, 也就是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初期, 国民政府就召开了一次会议, 会议主要是为了实现权力集中一致, 同时也达到将全民的思想意识统一起来的目的。在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的过程中, 国民政府公布了一系列“办法”和“纲领”, 其中, 《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中所说的一段话, 对国民政府本次会议的目的阐释最清晰。“反观今日社会, 则基础之团结虽立, 而精神之统一未臻……鉴往察来, 不能不认国民精神总动员之实施, 为今日当务之急也。”从以上这一段话中, 也不难看出国民政府已经意识到做好抗战精神动员是统一思想和行为的必需。

(二) 精神动员是应对政治诱降的必要措施

抗日战争爆发以来, 日本侵略军不仅在军事上没有停止过对华的精神威胁, 从政治上也一直干扰国共两军的抗战意志, 实施诱降政策。据当时的一些史实考证研究资料表明:日本侵略军在对华战争的处理政策中, 就有明确的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决定。

后来, 随着战争正式进入主题, 日本侵略军在军事物资上的匮缺和战争过程中的不断遭到抵抗, 想要快速结束战争, 取得胜利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这一时期的“假和平方针”, 即诱降政策的动作也越来越张狂。而作为抗战的参与方的国民政府军的领导阶层也深深意识到日本军的动作意图, 做好精神动员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的内容、目的及实质

(一) 精神动员的内涵

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中, 《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对本次运动的内涵解释为:集合全国人民的精神意志到对日抗战中, 能够使全民都意识到“抗战建国”的大势, 树立“抗战建国”之信仰, 并且愿意为了这个信仰、大势去牺牲去奋斗。

《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要求国民要树立“救国之道德”, 确立“建国之信仰”。所谓“救国道德”, “亦即总理孙先生所倡导之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八德”, 而八德之中, 最根本的又是忠与孝, 指出这是民族的立国之本, 一直为后世所推崇, 而其中还说到的“建国信仰”, 也就是国民政府一直推崇的最高原则, 即三民主义;要求国民竭忠尽孝, 就是要“对国家尽其至忠, 对民族行其大孝”。

(二) 精神动员的目的

关于国民政府搞的这一次国民精神总动员的主要目的, 在《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也有明确的表示。《纲领》说, 国民要集中一切意志跟力量, 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放于首位, 全力追求抗战军事上的胜利, 用战争的胜利来说话。为了实现这一理想, 《纲领》还要求国民军队必须排除一切抗战意志不统一、决心不坚定的队伍, 进行一次国民精神的大改造。在国民精神改造过程中, 对国民思想上的改造最为重要, 胜于生活习性上一切改造, 要求国民军队一切思想言论都应合乎规定的标准。

(三) 精神动员的实质

国民政府发动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有其两面性:一方面, 有坚持抗日和鼓励民众抗日内容。这在汪精卫叛国投敌, 全国抗战情绪动荡不定的情况下, 有利于坚定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增强国民党抗战力量。另一方面, 这次运动还有它反动和消极的一面, 国民党企图借助集中抗战之名, 加强其对全国的专制独裁统治, 镇压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民主运动, 实现“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目的。

三、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的形式

(一) 开展月会活动

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中, 还提出了一系列的实施办法, 其中的《精神总动员实施办法》对于国民队伍要开展月会活动就有着明确的规定。《精神总动员实施办法》中说, 国民精神总动员会议要各级单位每月进行集中开展会议一次, 会议以宣读运动纲领和《国民公约誓词》为主。

1939年5月1日, 国民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重庆3000余人举行首次月会兼国民精神总动员誓师大会。会上, 进行了《国民公约》宣誓, 当晚重庆万余人进行火炬游行。此后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在各地先后迅速开展起来。

国民月会是国民精神总动员的中心工作, 这些可以由各级单位开展的每月集中会议内容中看出。多数地区的各级单位在每月集中会议中都会根据当前战争形势与要求进行相关动员、演说。如某些地区的“平抑物价以解除自身痛苦, 恢复驿运以发展内地交通”“加强精神动员对付敌机轰炸””避免不必要牺牲, 体念总裁仁爱心情”等会议。

(二) 进行实际行动

当国民总动员运动实际开展以后, 国民队伍也发起了许多实际的行动去动员国民。除了当时精神文化领域的一些主要行动, 像战时文化宣传、召开会议外, 国民队伍还展开了集资慰问、帮助戒掉国民不良习惯等的一些实际运动, 进行国民精神的大改造。当时这一号召得到了各地的积极响应, 在全国各地都有实施。例如某些地区会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 针对性地开展兵役、禁烟、肃清仇货以及除奸运动等, 不仅种类多, 而且都很认真。

四、对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的评价

内部原因是指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本身的不足, 这包括第一, 机构不健全, 指挥难统一;第二, 经费短缺, 监督不力;第三, 由于缺少与其他政党的沟通, 国民政府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没有形成相对有效、影响深远的行动。当然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在当时也引起了其他政党的共鸣, 但是没有得到有效的长远的支持, 使之能够继续开展下去, 形成更大的影响, 这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其次, 国民政府在此期间也开展过一些其他运动, 但都因为缺少一定的统筹规划, 使之相互之间长期处于分离状态, 也没能够产生较大影响。

从当时的外部环境来看, 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也存在有很多问题。其一主要表现为群众基础不够牢靠, 由于运动所倡导的精神认识, 导致多数民众不能领悟, 参加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十分不足。其二, 运动频频受阻, 开展范围不广阔, 缺乏一定的组织基础。其三, 国民政府的严密言论控制使运动失去应有的鲜活力。

五、结束语

由上述总结不难看出, 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在抗战时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人心, 提升了国民的精神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徐慧清.抗战对中国民众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J].齐鲁学刊, 2009 (2) .[1]徐慧清.抗战对中国民众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J].齐鲁学刊, 2009 (2) .

[2]谷小水.抗战时期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J].抗日战争研究, 2004 (1) .[2]谷小水.抗战时期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J].抗日战争研究, 2004 (1) .

[3]肖雄.论抗战时期中共对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的回应[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8 (4) .[3]肖雄.论抗战时期中共对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的回应[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8 (4) .

[4]胡斌.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研究述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0 (2) .[4]胡斌.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研究述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0 (2) .

论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性 第5篇

一、国民革命军对北洋军阀残余的收编政策

1926年6月5日,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召开临时全体会议, 会上一致通过迅速出师北伐案。[1] (P30) 这一提案的通过, 标志着中国国民党北伐决策的正式确立。7月7日, 北伐总司令部成立于广州, 蒋介石为北伐总司令。9日, 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举行北伐誓师典礼大会, 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国民革命军的收编政策也随之产生。原因有两个。

1.北伐之初, 北洋军阀与国民革命军的实力悬殊, 决定了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战争进程中要快速收编和扩充部队编制。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序列为8个军26个师又9个旅, 总兵力近20万。而当时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军阀总兵力约有70万人, 两相对比, 国民革命军的军事力量处于绝对劣势。为了取得战争胜利这一现实需要, 北伐军总司令部制定了边战争边收编的政策, 国民革命军不得不在每次战役前后对愿意投靠的北洋军阀残余进行大规模的收编。

2.北伐总司令蒋介石出于难以告人的政治目的制定了收编扩编北伐军的政策。故在战争期间,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翼势力在战争中无限制地收编大量北洋军阀部队残余和依附北洋军阀的地方部队。北伐前国共两党的矛盾曾一度尖锐, 但北伐总司令蒋介石羽翼未丰, 还要借助共产党的力量消灭北洋军阀, 故暂时平息矛盾事态。随着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展, 蒋介石欲借战争之际扩大自己掌握的军事力量, 以便日后对付共产党, 而扩充军事力量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对敌军残余进行收编。

为达到尽快壮大自己实力, 利于战争的顺利进行, 蒋介石采取了较有诱惑力的收编措施:允诺凡愿接受国民革命军收编的, 团长升师长, 师长升军长, 军长升集团军总司令, 由此吸引了大批北洋军阀残余和原依附北洋军阀政府的地方军阀部队投靠国民革命军, 而被国民革命军收编。这样一来, 短短半年时间, 国民革命军的建制迅速从1926年7月的8个军, 发展到1927年3月的40个军, 另有一新编第一军 (辖7个独立师, 1个混成旅) 。[2] (P723-725)

二、国民革命军对北洋军阀残余收编概况

国民革命军在北伐胜利进军中开始逐步对北洋军阀残余势力进行收编, 北洋军阀残余接受收编的原因各不相同, 下面将按接受收编原因叙述国民革命军对北洋军阀残余力量收编的概况。

(一) 为逃脱被歼灭的命运, 走投无路而接受收编。

北洋军阀残余势力多数是在作战失利情况下, 为逃脱被歼灭的厄运, 而无可奈何地接受收编。

1. 叶开鑫所部作战失利, 被迫投降接受收编。

在1926年8月, 吴佩孚手下大将叶开鑫及其所部在国民革命军的追击下, 2000余人在前线倒戈, 向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投诚, 后被国民革命军收编。“叶开鑫本人也在1927年3月初, 就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五军军长”。[3] (P243) (后改番号为第44军) 所部由收编的北洋军湘系军阀赵恒惕所部编成。

2. 魏益三所部走投无路接受收编。

魏益三, 字友仁, 1926年投归吴佩孚, 后任十四省讨贼联军第四军总司令。1927年任河南保卫军副司令及第八军军长, 1926年12月被武汉政府收编, 任命为第三十军军长。所部由收编吴佩孚之北洋军第四军编成。

(二) 北洋军阀集团内部中因内讧、与上司不和失势而接受收编。

1. 靳云鹗所部内讧失利接受收编。

靳云鹗, 1925年任吴佩孚的十四省讨贼联军副总司令、河南省省长。靳是吴手下一员猛将, 后因与吴不和, 1926年初被吴佩孚免去副总司令兼前敌总司令之职, 促使靳云鹗最终投靠国民革命军。1927年2月由武汉政府任命为第二十九军军长。

2. 庞炳勋受直接主帅影响而接受收编。

庞炳勋, 字更臣, 1926年投入直军靳云鹗部, 任河南保卫军第九军军长, 同年五月归附冯玉祥第二集团军, 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二混成旅旅长, 国民军失败后投靠了吴佩孚直系军阀, 北伐中, 受主帅靳云鹗影响而接受收编, 1927年3月由武汉政府任命为暂编第五军军长。

(三) 受收编政策的吸引, 为获得国民革命军的军长、师长头衔而接受收编。

1.孙传芳驻上海的第九师归附国民革命军。1926年, 孙传芳的第九师师长李宝章派员赴杭州向国民革命军输诚, 愿将上海和沪杭线交出, 接受改编, 并且率部迎击鲁军, 李归附后接受了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军长职务。

2.刘宝题、孙传芳手下的师长, 他于1927年2月, 由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任命, 就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军军长兼江右军第四纵队指挥官。

(四) 因与国民党右翼有着共同的政治态度而接受收编。

1.周凤歧归附国民革命军。周凤歧, 字恭先, 浙江长兴县人, 孙传芳五省联军之浙军第2师师长, 是北洋军政府的积极追随者。当北伐军兵临浙江后, “1926年12月下旬, 周放弃了浙江自治的幻想, 同国民革命军在衢州会合, 通电宣告正式就任第二十六军军长职”。[10]周又积极追随蒋介石, 率部镇压上海工人纠察队, 屠杀共产党人, 是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主要打手。[4]

2.夏超, 浙江省长, 一向主张“浙人自治”, 后在国民党人张静江的支持下, 决定独立, 并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 1926年10月16日, 夏超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军长兼民政长职务。

3.陈调元, 字雪轩, 河北省新安县人。1925年11月任五省联军安徽军总司令, 安徽军务督办。“1926年12月依附国民革命军”。[5] (P468) 1927年3月初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七军军长职, 1927年任安徽省主席。

三、国民革命军对北洋军阀残余收编后带来的影响

上述军阀残余被被收编, 国民党及国民革命军对所收编的军阀残余没有及时进行改造, 给国民革命军队长期发展和国民党的统治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

当时身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 不分良莠, 无节制地随意扩编军队, 使国民革命军由北伐之初的8个军, 近20万人, 迅速发展为40多个军, 40万人。就短时间看, 对北洋军阀残余的收扩编, 虽然增强了当时的军事实力, 撼动了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 同时也使蒋介石成为帝国主义看中的能够从革命阵营中来破坏革命的实力派人物, 获得了以后清党的军事资本, 但是, 从长远看, 北伐战争中的收编却给国民革命军的发展、国民党未来的统治带来了以下不利的影响。

(一) 对国民革命军产生的影响。随意扩编不仅使其军队多而杂, 内部矛盾更加尖锐化和复杂化, 而且迅速改变了国民革命军初建时为民革命的初衷, 演变成了一支新型的军阀部队;军队质量大减, 军纪军风也随之有所涣散。收编过来的旧军阀部队, 又未得到认真改造, 旧军阀的恶习原封不动带入了国民革命军中, 不仅使北伐战争后期频发扰民事件, 而且在以后执掌全国政权后, 这些军队在内战中、在对日作战中战斗力不强, 与晚于其几年后建立的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具有良好的军纪军风形成鲜明对比, 而最终失掉民心, 丢掉了大陆。

(二) 从1924年国民党改组到1928年统一全国建立政权, 是国民党势力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 由于在北伐时急求速成, 无限制地收编, 结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各地的割据势力却仍然存在, 对南京的中央政府构成一大威胁, 又导致了北伐以后的连年内战。[6] (P31) 总的看来, 这些在北伐时收编的北洋军阀残余和地方部队始终没有跟国民党中央一条心, 国民党也只是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但始终没有真正统一全中国。在以后的作战中, 这些军队互不援助、相互推诿, 也是导致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连连失利的主要原因, 最终丢掉大陆。

综上所述, 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对北洋军阀残余的收编, 确实迅速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基础。但是这种没有质量的收编也给国民革命军以后的发展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带来了长远的负面影响。

摘要:1926年的北伐战争主要讨伐对象是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集团。北洋军阀的基本武装力量被歼灭后, 其残余力量主要的去向之一就是被国民革命军所收编。国民革命军对北洋军阀残余势力的收编既增强了自身的力量, 又彻底动摇了北洋军阀集团;但是这种不分良莠的收编, 对国民党所领导的军队及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北洋军阀残余,收编

参考文献

[1]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 (第12辑) [M].30.

[2]杨天石主编.中华民国史 (第二编第五卷) [M].北京:中华书局, 1996:723-725.

[3]曾宪林, 曾成贵, 江峡.北伐战争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243.

[4]曹剑浪.国民党军简史 (上册) [M].解放军出版社, 40-41.

[5]章伯锋, 李宗一.北洋军阀 (第六卷) [M].武汉:武汉出版社, 1990:468.

论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性 第6篇

1935年中央政府入黔, 就对贵州的财政管理权限体制进行了改革。确立了中央、省、县三级财政管理权限体制。对于省财政收入方面, 主要包括田赋收入、契税收入、营业税收入。因此田赋收入对于省财政收入的影响不言而喻。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田赋收入在整个财政收入预算的比重在不断的下滑。通过一组数据即可得出这样的结论。

通过该表, 反映了自1931—1938年贵州田赋收入一直维持在60万法币附近, 田赋收入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加, 在1936年达到753041法币的高峰之后, 在1937年和1938年由于旱灾以及会计年度变更等原因导致田赋收入出现下滑。田赋收入既然是贵州省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而田赋收入的日渐减少, 不仅威胁到了国民政府在贵州的统治, 同时也影响到了贵州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之提高, 因此贵州省政府不得不对田赋进行整理。

二、贵州田赋收入减少的弊病分析

既然要对田赋进行整理, 那么就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贵州田赋收入一直萎靡不振?

1. 贵州农村经济的衰败是贵州田赋收入减少的根本原因

贵州的农村人口占到贵州总人口的67.5%, 因此贵州的主要经济就是农业经济。而贵州农业经济的衰退可以通过可耕荒地面积、农村阶级成分变化几个方面分析。

(1) 可耕荒地面积的数量却由逐渐增长之趋势。根据国民政府实业部在1933到1935年对贵州省43个县的可耕地面积以及荒地面积调查的结果可知, 荒地面积共有25490451公亩。其中可耕荒地面积占到已耕地面积的一倍, 可见贵州省对耕地利用之不足。

(2) 农村经济衰退, 导致农村阶级成分也出现变化, 自耕农阶层逐渐减少, 佃农阶级逐渐增加, 反映出了佃农经济的成分在增加。

(3) 土地占有规模越大, 收益就越高。土地占有规模越小, 收益就越低。而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 因此地主收入高。其次他的平均成本也是最低的。所以说地主的利润就最大。而相应的佃农由于占有的土地面积少, 因此收入少, 成本高, 导致入不敷出。

综上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可以得出, 农村经济是贵州经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通过农村人口数量, 可耕地面积, 以及荒地面积等数据可以得出贵州农村经济呈现逐渐衰退之趋势。而农村经济的衰落必然影响田赋收入之增加。因此只有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才能促进田赋收入的增加, 促进省财政的自给自足。

2. 田赋制度的缺陷是贵州田赋减少的重要因素

黔省田赋向来分为丁、粮两种。丁无从可考, 明初计丁科税, 以代力役。粮也无从可考, 由各地官员和土司随地派征, 而从无丈量土地, 按亩纳税。这样就导致科则繁杂, 税负轻重不一, 容易为官员贪赃枉法提供条件。在《贵州省志财政志》中就有这样对科则繁杂的记载。“不仅县与县不同, 即一县之中区与区, 寨与寨亦各相异”。甚至出现同一州县内, 科则“绅与民不同, 民与民不同, 民与苗不同, 苗与苗又不同”。

3. 田赋征收机构的弊病是贵州田赋减少的直接因素

晚晴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以胥吏阶层为主体的田赋征收阶层。粮册和实际征收都由商人包揽, 称作粮柜和粮房。而粮册又称鱼鳞图册, 是征收田赋的重要依据。然而清末贵州爆发了咸同人民大起义, 导致鱼鳞图册大多丢失。而存有的粮册也因为长时期没有对逃荒隐匿之人口进行更改, 所以导致官府征收田赋便无从可考。而粮书由于掌握了相关的粮册, 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代代相传, 因此地方官员不得不依赖与这些掌握粮册的胥吏阶层, 把征收田赋的任务包揽给这些粮房, 从而赚取利益。而这些粮书仗着有官府的保护, 以及拥有征收田赋的权利, 往往篡改科则, 浮收勒索, 中饱私囊。

三、贵州为进行田赋整理颁布的政策法令

由于贵州农村经济的衰败, 田赋本身制度的缺陷以及征收制度的不合理, 导致贵州省田赋收入逐渐减少。而比较其他省份的财政收入, 一般都是以田赋收入为大宗, 比如说这时期的山东和江苏, 田赋收入就是贵州省田赋收入的30多倍。而贵州省财政收入主要以田赋收入, 特税收入以及营业税收入为主, 营业税收入主要依靠各地商业之繁荣, 而贵州偏远落后, 交通不便, 因此要大规模迅速发展也不可能。而特税收入随着中央禁止鸦片的政策法令的出来, 特税收入亦不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收入。因此贵州省政府若想增加省财政收入, 就必须整理贵州省田赋。

因此在1935年5月, 贵州省政府就开始对田赋进行整理。相继通过了《贵州省各县丁粮推收拨册暂行规则》和《贵州省各县清理田赋暂行办法》。省政府要求各县按照上述文件认真履行相关职责。做好清查土地, 展开土地陈报工作。争取完成整理田赋的任务。

随后在1936年12月由省府委员会第290次常会通过了《贵州省财政厅土地陈报处组织规程》, 1937年1月在省府委员会第296次常会通过了《贵州省县及联保土地陈报处组织规程》, 明确了省一级和县一级的土地陈报主体机关及组织章程。之后又在1937年9月省府委员会第365次常会修正通过了《贵州省土地陈报实施办法》, 1937年9月28日在省府委员会第369次常会修正通过了《贵州省政府财政厅办理土地陈报章程》, 明确了土地陈报工作的主体机关及任务, 土地陈报工作的相关程序, 以及为完成土地陈报工作有必要进行训练相关人员和宣传土地陈报, 规范土地界线之划分, 业主的土地陈报程序, 以及土地陈报工作完成之后的复查抽丈, 造册公告, 改定科则, 最后由县政府颁发土地管业执照。

四、贵州省为进行田赋整理采取的措施

1. 展开土地陈报

贵州省想要增加田赋收入就必须先整理田赋, 而整理田赋就必须先对地籍进行整理, 而整理地籍就必须丈量田亩, 而如果通过丈量田亩来获取田亩数,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对于当时的贫瘠的贵州, 时间和高额的费用都不现实。因此只能采取土地陈报的方式整理地籍。贵州省在1936年按照省颁布的土地陈报规章, 开展土地陈报工作。首先在机关设置方面先后在省财政厅设省土地陈报处, 在县政府设置县土地陈报处。在1937年3月, 土地陈报工作先以贵阳县为试办点, 至9月又增加安顺等县。同时直到1941年五月完成土地陈报工作。土地陈报工作历时4年零5个月, 全省82个县的土地陈报先后完成。全省土地陈报工作共耗费1688065.48, 共完成土地陈报面积18216313亩, 每亩的土地陈报费用不及一角。而在土地陈报工作结束之后, 年征田赋额为520万。而在土地陈报工作之前, 田赋征收额只有73万元。

2. 改订税则

(1) 田赋科则调整。在土地陈报工作当中, 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改订科则, 科则之调整要按照田亩的收益之多少, 并参考地价之高低, 按照甲乙丙三种改定科则, 每种之中又分为三等九则, 定差别税率, 征收田赋。该图为土地陈报之后的改订科则。

通过土地陈报和调整科则, 可以反映出地籍之整理通过土地陈报的方式即节约了时间, 也减少了费用的支出, 同时也完成大量的田亩的清查, 避免了过去不按亩纳税, 粮书随意征收的局面。同时通过科则的调整, 田赋税率相比以前有所减轻, 对于减轻农民的负担,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在土地陈报的过程中不按照省政府颁行的土地陈报规章办理, 导致漏报, 使得官府税收减少, 民众负担加重。其次在业户姓名和所属田地记录方面存在偏差, 导致田主和田地不一致。最后在编查田亩收益过程中, 编查员随意估计甚至从中勒索, 收取贿赂, 导致地价收益和征税方面出现差错。

五、1935年田赋整理对田赋数额的影响

在1935年以前由于农村经济的衰败, 丁粮税额的科则繁多, 税率的不一致, 以粮书为主体的征收人员的从中勒索和贿赂, 导致1935年以前田赋收入一直在60万萎靡不前, 严重影响了省政府的财政收入。而1935年之后省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的土地整理的规章和法令, 通过展开土地陈报, 整理地籍, 改订科则, 规范税率, 减轻农民负担, 调整征收机关和征收时期, 使得田赋数额呈现快速增长至趋势。1935年国民政府对贵州省田赋之整理对于增加省财政收入, 恢复发展农村经济, 改善农民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下表是1938—1940田赋收入数比较表。

备注:1.1938年为跨年制变更, 本表所列的收数仅系7月至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财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3.

[2]吴鼎昌.黔政五年[M].贵州:贵州省政府编, 1942.

[3]张肖梅.贵州经济[M].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 1939.07.

[4]李荫乔.贵州田赋研究[M].台湾:成文出版社, 1977.

上一篇:公司管理层工作总结下一篇:有关重阳节的演讲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