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套中人》教学设计鲁人讲解

2024-05-25

高中语文《套中人》教学设计鲁人讲解(精选9篇)

高中语文《套中人》教学设计鲁人讲解 第1篇

套中人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2.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设想】

1.要引导学生从别里科夫这个可笑怪诞的外表逐步深入认识其可憎的内心,透过可笑的行为举止认识人物所代表的保守腐朽思想。从“笑──思──悟”的过程来引导。切不可停留在表面肤浅的笑上。

2.本文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学生一拿到新教材就浏览了一遍,作为新授课再学时,已觉得兴味索然,但对于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却并不能准确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因此,教学时,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

【教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

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

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

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

重则削脑袋,轻则上医院。

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

只要拼命摇,照旧能解汗。

点拨:

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仅是一位老实本分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光窄,接受新事物迟钝。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与他相似。诗人“幽他一默”,希望这些人思想解放一点,别老捧着那本老皇历不放。诗人对老掌柜的典型心态的形象揭示,尤其是“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一语,简直叫人拍案叫绝。从这位老掌柜害怕新事物这点上,我们想起嘴边总挂着“一带不如一代”的九斤老太(鲁迅《**》),想起只要镇上有点什么动静就忧心忡忡地担心“不别出什么事啊”的奥楚蔑洛夫(契诃夫《变色龙》)。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契诃夫的另一篇小说,领略一下他笔下的另一个典型得让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形象。

二、自主•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1] 作者简介

请同学简要介绍一下作者。

点拨: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他八十年代开始创作,九十年代是他创作的 1 盛期。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又译为《套中人》)剧本《樱桃园》等。

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互动设计2] 阅读课文

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互动设计3] 总体把握

第一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特征

第二部分: 介绍别里科夫的婚事

开端:准备结婚

发展:漫画事件、骑车事件

高潮:交锋

结局:婚事告吹

第三部分: 介绍别里科夫的死

[互动设计4] 分析人物形象

1.套子

学生默读,划出关键语句,并加上简批。思考: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思想性格特点?

点拨:其身上有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即衣、住、行方面写有形的(具体见课文)。作者是用“形”显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声中看清别里科夫丑陋的灵魂。所谓无形的,是指起思想上的,他有套子式的思想,套子式的论调(具体见课文),其爱情的过程,最集中、画龙点睛、突出了他“套子式的论调”的愚昧和反动。例如:“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 这荒唐的别里科夫的逻辑说明了他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再如,他从楼上跌下来的时候,“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种奇特的心理状态正反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点。

2.思考两个“怕”

(1)别人“怕”别里科夫

提问:别里科夫是个中学的希腊文教员,为什么“全城都受着他的辖制”?

点拨: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2)别里科夫“怕”别人

提问: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请找出文中对别里科夫脸色的多处描绘,说说其意义。别里科夫结婚的喜剧转眼间变成死亡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点拨: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

对别里科夫的脸色有多处描绘。静态的肖像描写中,有“他的脸也„„”“戴黑眼镜”;惩罚学生情节中有“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晚上通宵做噩梦,早晨到学校的时 2 候“没精打采,脸色苍白”;看到促狭贵画的漫画“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看到华连卡骑自行车,„„。

这脸色的变化,正说明他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也说明他的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在结婚这个问题上,课文深刻揭露了别里科夫从未透露过活人感情的灵魂。这个满脑袋是“套子”思想,满口是“套子式论调”,处处是“套子式”举动的角色,教师们怕,校长怕,城里许多人都怕的别里科夫,却怕结婚,这正说明别里科夫是伪善的、腐朽的、脆弱的,实际上是个丢失了生活权利的人,同时,也说明别里科夫固然可憎,但他毕竟还是专制制度的牺牲品。

(附带)提问:从这一部分中可以看出华连卡姐弟是怎样的人?从人物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点拨:在小说中,华连卡姐弟是有新思想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柯尼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展示了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鞭笞和讽刺了别里科夫腐朽反动的本质。尽管别里科夫的死并不等于反动腐朽势力的灭亡,但华连卡姐弟的出现,却使人看到新思想的力量。

[互动设计5] 别里科夫的意义(主题)

学生个别朗读最后两段,学生画下关键语句,并思考其含义。

提问: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

点拨:“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

提问:可是我们却为什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谦虚”是什么意思?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点拨: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这就揭示了别里科夫的社会时代的典型意义。

三、小结

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小说里的别里科夫正反映了这些人的灵魂。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最后让我们看看他的尊容吧(读苏联著名画家库克雷尼克斯的插图)。

四、作业布置

准备写好《“别里科夫之死”专案组调查报告》系列文章:调查一:案发背景;调查二:现场勘查 ;调查三:本人档案资料;调查四:有关人士采访。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大家对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已经有了认识,却未必深刻。这节课,我打算以促进大家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大家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搞个“别里科夫之死”专案调查报告会。

自杀?他杀?

——“别里科夫之死”专案组调查报告

二、导入报告会情境

1898年夏季的一天,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在一所中学的男性职工宿舍里,发现一具中年男尸。据查,死者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死因一直未明。一个世纪以后,2015年新春时节,东平明湖中学高一(21)班学生特组成专案组,对这一事件进行立案调查。

三、具体操作过程

调查涉及的几个方面:调查一:案发背景;调查二:现场勘查;调查三:本人档案资料;调查四:有关人士采访。

要求:四人一组,讨论决定该组选题。然后小组讨论,一人执笔,共同写出该项调查报告。15分钟后,确定组内一人宣读。

(学生认真研读课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适当生发联想想象,互相激发,共同探讨。)

(课堂进程至此,教师再顺势推向一个高潮)思考:写出本案“结案报告”。5分钟 完成。

本案引发的思考:创新求活,守旧必死。

示例: 各项调查报告

一、案发背景

1898年。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由于受欧洲进步文明的影响,俄国人民要求自由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沙皇政府为巩固其统治,却采取一切手段进行镇压,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人们生活在沉闷乏味和忧惧之中。

这年夏季的一天,人们在一所中学的男教工宿舍里,发现了一具死尸,死者为男性,中年,属非正常死亡,死亡原因疑点很多。死者生前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平时行为古怪,谨小慎微,但又刻板古旧,以他的思想辖制着全城。在这年的五月初突然病倒,大约一月后死亡。死前正处于恋爱中,甚至于打算结婚。

二、现场勘查

死者僵直仰躺在床上,被子蒙头,头发蓬乱,脸色苍白,眼球突出,一脸恐惧,似乎生前正遭受某种恐吓或痛苦。耳内塞有棉花球。身穿羊毛衫,床头堆放有黑眼镜、棉大衣,床边放有雨鞋、雨衣、雨伞。房间里没有任何打斗的迹象。一张女士照片扔在地下,一张漫画揉成一团。最令人奇怪的是,房间的大箱子里几乎存有政府多年所有的公告和文件,并标注着具体发布日期。

三、本人档案资料

姓名:别里科夫

性别:男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生前职务:某中学希腊文教师

住所:校男教工宿舍

婚配情况:未婚

口头禅:千万别出什么乱子

特征:晴朗的日子也穿雨衣、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竖起衣领,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团堵着耳朵眼儿。

人际关系:无密友,但却辖制全城,曾与女友密哈益•沙维奇•华连卡之弟柯瓦连科有过冲突,于死前一个月被其推下楼梯,但彼此没造成大的伤害。

死前状况:郁郁寡欢,闭门不出达一月之久。

死亡日期:1898年6月底或7月初。

四、有关人士采访

采访对象1、华连卡

问:请问您与别里科夫关系如何?

答:由于校长太太的竭力撮合,我们差一点结了婚。

问:差一点儿?为什么最终没结成呢?

答:他生病前的一天到我家,从楼梯上滚了下来,那实在是太可笑了。(忍不住想笑)

问:那他怎么会从楼梯上滚下来呢?

答:这个我不太清楚,您还是去问我弟弟吧。

采访对象2、柯瓦连科

答:那天晚上他来我家,乱七八糟地说了一些奇怪的话,令我非常气愤,于是就让他走,他却威胁我,说要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我一气之下,就推了他一把,没想到他 5 居然滚下去了。

问:那么他说了什么让您如此生气呢?

答:他总是有那么多奇怪的想法干扰我的私生活,什么不许骑自行车,不能在大街上拿着书走,甚至不能穿绣花衬衫,简直荒谬透顶。我本来就不喜欢这个人,这一来更讨厌他了。

问:那么这件事会不会成为他死亡的原因呢?

答:噢不,这绝对不可能。因为他当时安然无恙地爬了起来,离去时步伐也很稳健。但他当时看到我姐姐,好像十分尴尬。

采访对象3、“我“(布尔金)

问:您觉得别里科夫是个怎样的人呢?

答:一个怪人。您要是见过他一面,就决不会忘记他。因为即使在暖和的天气里,他也裹着棉大衣。还有,他总是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问:您认为华连卡的笑对他有什么影响吗?

答:噢,他一定想不开的,要知道,他这种人最害怕出乱子了,眼下就要跟华连卡结婚,却自己闹出这么个乱子,他心里一定受不了的。

问:有什么人和他结过怨吗?

答:没有。但实际上每个人都讨厌他,不会有人会为他的死亡悲伤。但也决没人会冒着危险去杀他,全校甚至全城的人都受着他的辖制,什么事都怕呢。

五、结案报告

本小组通过对别里科夫一案的调查与分析,得出结论:

别里科夫之死既属于他杀的范畴,又属于自杀的范畴。一方面,从别里科夫日常穿着与习惯,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思想是极为保守的,仅仅是看到华连卡兄妹骑自行车,他便无法接受,而华连卡并无恶意的笑就足以让他想不开,以至郁郁而死,因此,本小组裁定,思想的保守和顽固,是促使别里科夫自杀的原因之一,或者说,正是这种极端保守顽固的思想杀死了他。另一方面,别里科夫的死亦属他杀。华连卡的一笑是别里科夫致死的直接原因,但从根本上说,原因却是沙皇统治者采取的高压政策,可悲的是,别里科夫本人甘当统治者的鹰犬,心灵僵化死亡,这才是杀害别里科夫的罪魁祸首。综上所述,本小组做出最终裁定:可怜的沙俄人民应当奋起推翻沙皇的残酷统治,从根本上解除人们思想保守之源,而保守的人更应该张开开放之眼,明眼看世,摒弃一切腐朽的旧制度,让思想重现生机。

高中语文《套中人》教学设计鲁人讲解 第2篇

一、教材分析

《赤壁赋》一文属文赋,文质兼美,音韵和谐,乃苏轼之传世名篇。尽管文章抒发的情感,反映的思想有些深奥,但文章在诵读、鉴赏、审美等各方面,均可视作古代散文的经典。同时,体悟文章的精美高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体会作者豁达的胸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文言文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够基本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同时,由于前面已经学习过《阿房宫赋》,对赋体文章的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以往强调文言基础知识的内容较多,对文言文整体阅读和感悟的较少,学生把文言文看成枯燥语言知识的积累,缺乏对文言文,尤其是优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认知和情感体悟,所以要在这些方面加以强化。

三﹑设计思想:

文言文的学习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文言文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加深对作者情感的体悟。文言文教学要重视文言字词的积累和句式的把握,但也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体验作者的人生感受并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篇赋文质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结合文本深入探讨,以竞赛﹑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四、学习目标: 1.把握文赋特点。

2.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知识积累,积淀文言语感。3.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4.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 1 人生感悟。

(说明:把握文赋的有关特点,注意掌握节奏快慢和音调高低,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诵读;而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有助于进一步的品味鉴赏课文的语言,体会作者遣词用字的妙处;体会作者通过精妙的语言描绘动人的情境,抒发情感,表达人生感悟。这些目标体现散文鉴赏方法的指导,也要求学生对作者思想情感有较深的体会和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学习难点和重点: 1.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2.背诵课文

3.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六、教学方法:竞赛法、诵读法、讨论法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三课时

九、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注释及南方出版社出版的教辅《优化设计》,落实文言字词句知识,初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2.给学生提出诵读指导建议,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并争取背诵课文(我们为语文学习建立了公共邮箱,利用公共邮箱给学生发送指导资料):

⑴读出韵律。赋体押韵如“望﹑章﹑江”,“焉﹑间﹑天﹑然﹑仙”等

⑵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问词重读。

⑶读出节奏。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⑷读出气势。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节奏一致,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⑸读出情感。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乐)“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洒脱)

⑹根据文赋对仗特点背诵相关句子。⑺根据文赋押韵特点背诵句子。

⑻理清文章层次﹑情感变化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如明确客之三悲﹑苏子二论及议论层次的转换。)

⑼重点记忆关于风月的句子。(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风月”,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把握住上列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背诵全赋之骨。)

(二)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古人:“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教育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苏东坡传·序》(投影展示)

这里描述的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是苏轼,一个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人。然而,恰恰是黄州成就了他,使他在文学上“成熟”了。在这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名篇光耀千古。

2.简介苏轼及其创作《赤壁赋》的背景:

文“三苏”“八大家”“欧苏”,诗“苏黄”,词“苏辛”,书“宋四家”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击,可对中国文艺来说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这段时间苏轼的创作达到了巅峰。《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

3.回顾“赋”的文体知识。(随机请学生回答相关问题)4.检查预习效果:(各组间比赛,男女生比赛,激发学生积极性)

⑴按课本段落,要求四个自然组的学生分别齐声朗读课文,看哪个小组读音准,情感变化把握得好。

(听朗读示范录音,正字音,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节奏快慢﹑情感变化)⑵检查男生对文言字词句知识的把握。

(通假字﹑多义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

⑶检查女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明确各段内容,概括各段段意:(按《优化》提示,可将课本最后一段“客喜而笑„„”另作一段)

明确: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5.分析第一段:

⑴情景设置:配乐,展示苏子泛赤壁的画面;学生朗读课文。

(说明:文章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秋江夜游图。将学生的思维带进泛舟游赤壁的优美意境之中)

⑵本段以写景为主,请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并朗读。

写景的三组对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⑶四人小组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用优美的语言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请一个学生描述。

⑷这样的美景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朗读出来)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乐)⑸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抓重点句子法和想象画面法背诵第一段。(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体验)

(三)第二课时

1.面对同样的明月清风、良宵美景,主与客的感情有何不同?让学生齐读第三段(主乐客悲。)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⑴找出表现苏子快乐的句子,朗读并背诵。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⑵客之悲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展示客吹洞箫的画面。

⑶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男生读“苏子乐”的内容,之后哀怨伤感的洞箫声响起,女生读“客悲”的内容。

⑷第二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

2.全班齐声诵读第三段。

客面对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音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再加以概括)

明确:①无枝可依② 英雄安在③人生无常(悲)3.在优美的音乐中全班齐声诵读第四段。

⑴针对“客”所发出的人生悲叹,苏子是如何说服“客”的?(请学生回答)(即事而议,自然之理)

明确:①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阐发观点。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人生是可以永恒存在的。②从“物各有主”来提出要顺其自然。(说明:锻炼学生筛选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适时加以点拨。)

⑵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乐观旷达的人生观。)

4.末段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体现出充分的哲学思考后真正的超越。(全班齐读,读出感情)(乐)

5.板书

赤 壁 赋 苏 轼

景(乐—山水之乐)——情(悲)——理(乐—达观之乐)情因景生 景以情显 即景而议 由情入理 6.布置课后背诵课文

(四)第三课时 1.检查背诵效果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⑴《赤壁赋》“以文为赋”的美学特征:骈散结合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⑵形象优美,善于取譬

如连用的五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⑶情﹑景﹑理融为一体:

全文融景、情、理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其间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不离眼前景;议论、抒情又不囿于眼前景。真的是: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由情入理。

⑷主客对答的辞赋结构:

主客对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主客一般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实际上,苏轼借此抒怀,有无并不重要。(总评苏轼:展现其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3.继续阅读课文,加深感受,深化认识,争取在课堂消化所学知识,熟读成诵,提高学习效率。

4.课后参考作品: 林语堂 《苏东坡传》 余秋雨 《苏东坡突围》 5.研究性学习作业: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渗透

在我国不断的课程改革中,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划归为重点,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致力于使他们成为更加全面的人。在语文教学中,于无形中渗透人文精神,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中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发展时期,需要全面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但是我国的发展现状却有所缺失,例如各大高等院校频发的血案,正警醒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提高其精神世界建立、人文素养充实的重要性。对于高中生而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人文精神迫在眉睫。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可以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三观,同时能够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丰富内心的精神花园。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现状

首先,语文教学中忽视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在以应试教育为前提的语文教学中,为了能够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考试密切衔接,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学仍旧以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为主,将记忆、理解和抽象性的概念知识教学放在重点位置,忽视了以情感、意志和兴趣为主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培养理念导致语文学科中丰富的人文内涵缺失,语文沦为应试的技艺型学科,丧失了其内涵丰富的文化底蕴。其次,课程教学缺乏人文思想。在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已经过多地植入了唯科学化的观念,教学目标以语法、修辞等知识系统为主,教学材料也以理性知识为组成重点,忽略了对于学生语言积累和语感培养的重要性,这种唯科学化的教学课程使得学生和教师片面地将知识训练作为语文学科的重点,忽视了语文学科最重要的人文美的真谛。最后,语文教师人文精神缺乏,出现教学程式化现象。在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语文教师难以树立以人为本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改的教材实行之后,教学仍旧是分析时代背景、写作特色,在授课过程中逐字逐句地对课文进行语法分析,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赏识和审美解读,忽视了对于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挖掘和讲授,导致学生无法体会课文中蕴含的丰富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精神。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策略

1. 教师提高自身人文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课本教材和课外读物,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求教师自身不仅要具备浓厚的人文精神,同时要具有人文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传播人文精神。教师需要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使自己成为高品质的教学工作者,具备人文精神的魅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2. 在课堂上灵活渗透人文精神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课文中,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美。例如,教学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如果语文教师仍用批判的眼光死扣小说主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点去分析课文,学生一般不会产生学习兴趣。可结合现在学生的性格特点,在课堂上开展“于勒是不是值得同情”等话题的辩论赛,或联系学生的生活用现在的眼光讨论克拉丽丝的势利,或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现象去评价像菲利普夫妇一类的人。这样的探讨既升华了文章原有的内涵,也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索精神。

3. 注重在课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课后,应该培养学生用日常的课余时间记随笔,写读后感的习惯。这不是一种任务,而是自己对新学习到的知识的一种体会,它可以充分反映出自己的心态。教师在审阅的过程中,应该留意每个学生的不同认识,遇到偏激的想法,及时给予修正和疏导。如在讲解白居易的《琵琶行》时,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白居易为基本视角,写出诗词蕴含的情感和所要表达的意境。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真正体会诗文中所描写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人文情感。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47-02

人文精神在通常情况下指的是人性的自我关怀,也常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和追求等的维护。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塑造理想的人格,它不仅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构成相应的影响。因此,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渗透是不可被忽视的。

一、人文精神基本内涵

1、人性的展现

人文精神基本内涵之一就是人性的展现。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一个探讨有关人类生存价值及生命取向的哲学问题,它推崇人性的真善美,而摒弃人性的假恶丑。它展现的是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和五彩缤纷的人生。

2、人与人、社会、自然

人文精神的另一内涵应该是注重人与人的、人与社会的、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与统一的发展。人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连结是通过“爱”来实现的,对他人的爱、对社会的爱、对自然的爱,这就是人文社会所启迪的人类生存的智慧。

3、人类的文化

人文精神还有一个内涵就是人类的文化。人文精神的形成是经过人类文化所教化过的,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和思想。它包含了人类文化中的自由、民主、平等、宽容、和谐、博爱等优秀的精神品格,是对优秀精神文化的良好传承与发展。高中语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非常的丰富,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对课程本身的内容进行理解,而且也要对蕴含在其中的人文精神进行吸收,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的感染作用,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正面的影响。

二、人文精神渗透的策略

1、语文课程的合理安排

现行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学习都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就以提高学生成绩作为目标,因此,绝大多数的教师也都采用题海战术,将学生淹没在各科各种的习题练习中,语文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幸免于难。但实际上,语文课程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差别还是很大的,语文涉及大量优秀文章的阅读、赏析和自己的写作,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优秀的文章,培养自己的兴趣,对文章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进行深刻的理解、消化。因此,教师就需要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对语文课程进行合理安排,有效、合理的整合学习资源,将文章中的人文精神渗透进学生的阅读和学习中,这样既有利于他们理解文章中包含的思想感情,也有利于他们自身人生价值观的建立。

2、重视美文阅读

高考作为高中学生的终极目标,让学生失去了太多可以按照自己意愿进行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仅有的一些时间的缝隙也被大量的习题填满,学生缺少交流、沟通,也缺少了课外书籍的阅读,知识面很窄。作为语文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提前帮助学生筛选一些优秀的美文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性的阅读。不少优秀的美文都以大量的人文精神作为思想上的支撑,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这些美文,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会受到蕴含在其中的人文精神的影响,获得思想上、情感上的熏陶,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高中的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古至今,贯穿中外。作为高中语文的教师,就应该将充分利用好这学习资源,将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挖掘出来,来对学生的自身精神体系进行培养,以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以教材中《伶官传序》为例,其中青蛙效应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一只青蛙被扔到了开水里,它立马就跳了出来,因为滚烫的热水给了它很大的刺激,但当把青蛙放进一池温水中,青蛙并没有立刻跳出来,当水温慢慢上升,青蛙也没能感受到危险的来临,直到最后,水温到达了一定的程度,青蛙终于因无法跳跃而被滚烫的热水所烫死。这一个寓言故事包含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人文内涵,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可以学习到蕴含在其中丰富的人文精神,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安乐使人堕落的道理。

4、丰富授课的形式

在应试教育这一大背景下,语文的教学往往会出现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或讲解,这就常常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在此时就要丰富授课的形式来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据有关心理实验的证明显示,学生的大脑在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内,既有兴奋的时候也会有低谷的状态。因此,教师应结合这一特点,在上课时动静结合,既要有与学生互动讲授的环节,也要有给学生留有自主思考的时间。以《窦娥冤》为例,文章不少地方充分表现了窦娥的遭遇的悲惨,如在刑场的那一场泣天地鬼神的情节就是充分的体现,在进行这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模拟情节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或是情境再现,再让其他学生谈一谈各自的感受,使他们最大化地感受和体会书中人物真实的遭遇和情感,以此来震撼学生的心灵,渗透人文的精神。此外,教师还应采用情境交流的方式,即在对文章的理解上要结合时代的背景,这样,在对一些人物的评判上就可以更加的全面,如果单纯的从我们的视角出发,就往往会显得狭隘,同时也难以挖掘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因为忽视了文章所处时代的特点。采用情境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转换立场,对文章中的人物重新审视,

加深对他们人文精神的培养。

高中语文的教学不应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先对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一系列人文精神渗透的策略,如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重视学生的美文阅读、对教材中的人文精神进行挖掘和丰富授课的形式等。希望对教育者优化教学质量能产生一点帮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  乐.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 廖朝晖.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与养成[J]. 语文天地,2014,19:77-78.

高中语文《套中人》教学设计鲁人讲解 第5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后汉书》;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并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和文化常识。(四书五经六艺,文中各官职)

3、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一、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

2、指导学生来了解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张衡的种种优良品质。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2000年前,一位先辈告诉人们天是球型的,像个鸡蛋,天就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就像蛋黄,这就是“浑天说”。这位先辈通过此学说设计制作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浑天仪。后来,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预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就是我们中国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郭沫若先生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南朝历史学家范晔《后汉书》走进张衡,了解他的贡献,体会他的为人,品味他的处世情怀。

二:了解《后汉书》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三国志》: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三:初读课文

学生集体朗读

1、提示注音

2、属文(zhǔ)璇机(xuán)算罔论(wǎnɡ)蟾蜍(chán chú)逾侈(chǐ)

邓骘(zhì)中有都(dū)柱

乞骸(hái)骨

疾恶(wù)

3、疏通字句

4、虽才高于世,而无娇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虽然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俗人结交。

1(1)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张衡善于机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阴阳历算方面最用心。(2)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不趋附当朝的权臣大官,所任的官职就多年也得不到提升。(3)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曾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但感觉不到地面动,京师的学者都怪它没有应验。(4)时政事减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当时政治局面每况愈下,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情。

5、疏通词语 善:

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友善 交好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张衡传》)——擅长 征:

从此替爷征。(《木兰诗》)——出征,远行 挟天子以征四方。(《赤壁之战》)——征伐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征召,特指君召臣

精: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本义是纯洁的上等米 以精铜制成。(《张衡传》)——物的纯质 瑜得精兵五万。(《赤壁之战》)——军中精锐 精思傅会。(《张衡传》)——精心,专诚

施: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实施,施行 己所不为,勿施于人。(《论语》)——加,施加 施关发机。(《张衡传》)——设置 机:

衡善机巧 ;牙机巧制。(《张衡传》)——器械,机械 不闻机杼声。(《木兰诗》)——织布机 施关发机。(《张衡传》)——枢纽,关键

四:整体感知课文

接龙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的记叙重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

第二部分(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2)张衡的潜心科研。

(3)张衡的不慕名利。

(4)张衡的重大发明。第三部分(5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记叙的重点是张衡在科学上的才能和贡献。

1、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张衡的高尚品德?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累召不应” “不慕当世”

2、他在文学上、科学上的成就是什么?

文学成就:“善属文”,作《二京赋》,《思玄赋》

科学成就:(科学发明)“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科学著作)“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

3、政治上的作为怎么样?

善政理:迁侍中,在帷幄。为河间相,收禽奸党。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艺术特点

材料处理上裁剪得当、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关于人物传记的特点: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

传记的基本特点: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五:课堂小结

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三方面的成就,写出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本文在讲述这三方面成绩的时候,重点放在了科学成就上,尤其是详细介绍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同学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写人叙事不一定非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要善于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我认为,张衡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源于他具有高尚的品格。人只有具有高尚的品格,才能不为外界所惑,潜心钻研。也希望大家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做一个德才兼备、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栋梁之才。

六:布置作业: 让学生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了解候风地动仪的构造。

第二课时:

一:品味张衡的成就及其为人

师:本文全面地记叙张衡各方面的成就,又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老师想问大家,张衡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就呢?他的为人,他的品格,他的性情对于他的科学成就有怎样的影响呢?

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张衡的高尚品德?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3(3)品格文才,不慕名利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累召不应” “不慕当世”

从容淡静:做官后,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风气,经过十年苦思而写成《二京赋》以讽谏当世,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对奸党“一时收禽”,这些都反映了他“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品德。

何谓从容?从容,是一种理性,一种坚忍,一种气度,一种风范。只有从容,才能临危不乱;只有从容,才能举止若定;只有从容,才能化险为夷;只有从容,才能宠辱不惊;只有从容;才能风云在握„„

何谓淡静?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要想“明志”——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需要一种淡泊;要想“致远”——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需要一种宁静。

要想做一个优秀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需要“从容淡静”的心境。唯有从容淡静,才能活出潇洒,活出自由,活出旷达。

无娇尚之情:年少时“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这些都反映他不尚虚浮而谦逊朴实的品格,只有这样,他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获得候风地动仪那样大的成果。

不慕名利:不追求名利。一个人,只有真正的把名利放在一边,从容淡静,潜心做事,明确志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才会从容不迫做一个成功人。张衡这样做了,所以他成为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万祀千龄,令人景仰,他发明的地动仪,在今天依然造福于人类。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云:“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在隐居隆中的十年里,躬耕读书,心怀大志,广交士林,终能成就一代伟业。《资治通鉴》的编写者司马光。为了编写《资治通鉴》这一理想,司马光十九年如一日,每天凌晨就开始工作。他怕睡过头,耽误了工作,特地制作了一个“警枕”,好让自己及时醒来。对于文稿,他严格要求,不断修饰,润色,力求完美。皇皇数百卷的巨著,都是他用工楷书写而成。司马光完成编写工作,下的是实实在在的工夫。古往今来,能够做到从容淡静、不慕名利而终成就伟业的人有很多,但是到了今天,我们看看自己的周围,随着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节奏,造就了一批批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神话,丰富了多彩的外面世界,却也如现代广告般地冲击着人们的观念,推波助澜似的激起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人们更愿意享受马背上驰骋的快感,而不去体验真实生活的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工作历程。心浮气躁,见异思迁,投机取巧,随之而来,也成了一些人心目中推崇的目标与做法。他们成天挖空心思,就是想做所谓的大事,却因大事做不好,小事又不屑做,结果成了无所事事,怨气一肚子的“专业人才”。此时浮躁便慢慢成了我们工作学习的大敌,它让我们骄傲自满,不求甚解,毫无深度,满足现状,停滞不前。中国科学界“两弹一星”巨星钱学森有一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我想,这也是我们需要自省的,同学们正处于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希望大家能够拭去心底的浮躁,把心静下来,潜心做事,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必会成为有用之人。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回归初探 第6篇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分析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人文精神一直在我国的历史上延续着, 而且我国的教育也一直把人文精神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我国的古人曾经提出过的“敬德保民”就包含着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宣扬“仁者爱人”的思想, 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将人文主义精神发扬光大,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在依附于德育的基础上提出的人本主义。近代以来由于经济越来越受到重视, 工业文明占据了主要地位, 人文精神慢慢地被人们遗忘, 接下来不断地有学者提出应该加强对人文思想的重视。在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中, 学习者即高中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对其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是适合的,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必须要有的一个方面, 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 随着我国不断地融入世界, 高中生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世界未来的趋势。所以高中教育, 尤其是高中语文教育一定要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结合起来。

人文精神就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等的尊重和保护。这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 它注重人类遗留下来的精神文化现象。它关注的是一种理想的人格, 并且注重对这种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文学科就是把人文精神集中起来的知识系统, 它属于对人精神层面的关注, 可以这么说, 人之所以为人, 而区别于其他的物种, 很大程度上因为人文精神, 有自己的思想和文化。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价值和意义的一种体现, 它集中体现了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方面, 那我们要解释一下人文精神, 并且分析一下人文精神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有人曾经对此做过描述, 人文精神的核心被认为是人类对自己如何生活、如何评价自己等一系列问题的自我解释, 说着人文精神就要提到人文本体, 人文本体就是决定着人文发展方向的依据。人文的本体在不同时代的区别是人文精神在不同时代区别的体现。它主要是体现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人生观等的不同, 每个时代的人有自己的时代的精神, 而这会在人文精神中体现出来。

二、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知识的教授, 以升学为目标, 往往忽视人文精神的内容, 高中教育本身在教育理念上就有失公正, 对人文精神的教授过于轻视, 功利性太强, 教学方法死板, 知识学习只是简单的机械记忆, 这样的结果是只能锻炼到学生的记忆和思维能力, 但对学生的个性和精神方面却是忽视的, 高中生有其精神的独立性, 有自己独立客观的认识和情感, 高中的学习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的发展, 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而语文正是培养学生情感和个性的学科, 应该加强语文在弘扬文化传承精神方面的作用, 使语文的学习充满人文性, 充满人性美, 防止语文磨灭学生人文精神学习的需求。

高中语文的教学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 高中语文占课时量虽然很多, 但是教师教授的主要内容是死板的语法、修辞和枯燥的议论文等内容, 由于课程编排的不合理造成了人文精神传授的缺乏, 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着枯燥无味的内容, 没有任何可以激发学生人文精神的内容, 对学生的心灵过于轻视, 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乏。

高中人文精神的缺乏, 很大程度上是高中语文教师缺乏人文素质, 不针对学生的个性, 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 没有教学个性。顺应高中学生需要,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人文素养, 树立真正的人文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目前的现状是高中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将课本中文章发生的时代背景, 分析文章的句子结构, 告诉学生应该背诵哪里, 告诉学生哪里考试会考到, 哪是考试的重点等, 完全没有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内容, 没有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内容。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 唤回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执行者, 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首先应该保证教师具备人文素养, 所以教师人文精神的回归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回归的前提, 教师应该对教育工作的性质目的等进行深入的了解, 对教育进行本质性的把握, 这样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创兴和人文教育, 高中语文教师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有利于顺应现时代的形式,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程安排中注重学生人文精神教育内容的设置。我国长久以来实行应试教育, 高中语文为了应付考试, 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不考虑学生的人文思想的。人文教育需要有计划的渗透。课程设置上应该加大这一方面的内容, 应该做出详细的人文素养培养的步骤和计划,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人文精神方面的熏陶。

四、结语

教学过程中切实的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目前对人进行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 所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渗透和熏陶,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求知兴趣, 利用现代科技产生的多种媒体与此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精神和情感升华, 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和动机。改变目前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学习方式, 把学生人文精神的回归加入到对学生学习的考查中去。

参考文献

[1]王长明.语文教学应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湖北教育, 2009 (10) .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第7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中语文学生主体交流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02

人文精神是人性,是人类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具体来说,一是对人类特有的文化教养的珍视;二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基础上的人格尊严和感性经验,是一个人运用其理性权利的自由;三是建立在教养有素基础上的情感和意志方面的自由发展。

语文学科中包含着中华博大的人文精神,是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递,以便于学生运用汉语去交流,去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而且是要发挥语文的人文性,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运用语文学科中多样化的文化和语言内涵,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符合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

一、营造宽容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文本。传统课堂中教师在传递人文精神的过程中,总是不自觉地维护和保证自己的权威地位,将自己放在最高的层次上,使得语文教育中的公平、平等、尊重等人文教育思想与课堂实践中的教师中心、教师权威、学生被动形成矛盾,人文精神的传递受到现实的冲击,学生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内涵也质疑。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以尊重、关心、包容学生为主,把平等、宽容的人文精神融入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自由交流、自主学习人文精神。例如,在《拿来主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采用讲授课文内容,告诉学生人文道理的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和吸取,而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自觉地交流文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核心思想是什么。学生在交流中逐渐明确文本的思想内涵,并结合知识经验说出自己的理解,生活中存在哪些拿来主义的现象,对自己的学习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他们各抒己见,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的观点是多元化的。不同观点的争锋和交流,使学生对拿来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刻。

二、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这些文化是专家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筛选的具有积极影响作用的文本。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隐藏的文化,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引导和探索。例如,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视频《你手机里有父母的照片吗》,激发学生对父母爱的反思,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内容之中。然后根据文章层次的划分,结合文本内容,8岁以下是被爱的意识,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记忆中父母为自己做过哪些事情,当时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8岁至青年期,逐渐有了爱人的意识,说一说自己为父母做过的最让父母幸福的一件事;成熟时期,逐渐学会去创造爱,说一说自己长大后会怎样去爱父母。在交流中,逐渐唤起学生对父母爱的感恩,回想父母付出的艰辛;感受自己最初的纯真,最初表达爱时带给父母的快乐;最后思考对日益年迈的父母,怎样的行为才是真的爱父母。在讨论中,学生的思想处于活跃的状态,并有了自己的认识,教师通过播放演讲《做怎样的子女》来深化学生的认识,并引发学生的反思和更加长远的思考。

三、结合生活实践,促进人文精神的升华

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持,要引导学生明确是非,但更加需要的是实践的磨炼,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理解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并通过实践用行动来展示自己的人文素养。例如,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视频,引导学生感受现场的气氛,分析其在阐述自己理想过程中的逻辑关系和文章的结构。在学习文章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组织“我有一个梦想”的小组演讲活动,小组成员共同设计演讲稿,包括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树立这样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会采取怎样的行动。如一个小组的梦想是“还给城市一片蓝天”,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学生提出的措施包括种五棵四季常青的小树;距离在1千米内的路程,由走路代替坐公共汽车和打车;保持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良好的行为,在实践中提高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是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具有发展人文精神的丰富素材,具有渗透人文素养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营造宽容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形成多元化的观点;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结合生活实践,促进人文精神的升华,引导学生用行动展示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乐.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2]张学勤,孙春华.润物无声终须细——浅谈怎样让人文精神渗透语文课堂[J].中学语文,2015(30).

[3]吴凤英.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4]廖朝晖.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与养成[J].语文天地,2014(19).

高中语文《套中人》教学设计鲁人讲解 第8篇

一、以课文为主要载体, 关注情感教学

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能以一种强硬灌输的方式进行, 而要做到润物细无声, 无形中对学生进行精神教育。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铺垫, 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教育, 其中时机显得非常重要。举个例子来说, 在讲到《道士塔》相关内容时, 学生在读完以后大多数人都想王道士得到一定的惩罚。这时候, 老师要善于引导, 虽然王道士的愚昧无知实在令人可恨, 但其却不是最可恨的。老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功过是非难分辨———王圆箓》, 希望学生能够实事求是得看待王圆箓, 让学生明白造成文中那些现象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的落后, 而不是个别的小人物, 政府当时的行为不仅侵害了我们的民族文化, 同时也使得我们的民族尊严受到了侵害。学生在接触这些内容时已经对外国的文化强盗有了很深的愤恨之情, 这时候老师可以抓住机会给学生讲一些现实生活中关于文物被盗的例子, 以及一些古城被破坏的事实。学生通过对这些故事的了解, 可以进一步思考, 为什么我们的文化载体这么容易受到损伤,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文化。这样的教学方式, 就能让学生们无形中产生保护文化文明的意识, 也才能真正发挥出教育的作用。

二、寻求教材外人文精神支撑, 丰富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 不能完全依赖教材, 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灵活地加入其它的教学素材。教师要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融入到课堂中去, 使得教学内容能够更加深刻形象, 并且适当地指导学生与阅读一些课外读物, 尤其是有关人文精神的读物。

1. 构建课外阅读体系, 丰富和完善人文精神素材

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读物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 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来吸收传统文化, 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和见识, 以便对人生产生更深的感悟。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 他们大多喜欢听关于艺术家、文学家和科学家的故事, 这些人物都是高一学生学习的榜样, 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动力。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 主要向他们推荐一些散文类的书籍, 这些书籍能够使得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 同时也能使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有所提高。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 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一项哲理励志类故事, 这些故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鼓励和鞭策自己不断学习。

2. 组织开展有益的活动,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甄别力

除了在课堂教学重视对高中生的精神教育, 还可以通过组织相应的活动来增加学生对于生活和时代的关注感和感触, 了解更多的时事和天文地理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比如说, 教师可以组织“每日一语”活动, 每天上课的时候都告诉学生一句名言, 虽然语句简单但是有着深刻的寓意, 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如对高一的学生, 可以讲一些关于理想和爱的名句, 像明代学者吕坤“做第一等人, 干第一等事, 说第一等话, 抱第一等见识。”希望学生能够注重自己视野的开阔, 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 树立远大的志向。除此之外, 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征文活动, 针对某一主题来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时候增强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探索能力, 并能用于指导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高中生有着无穷的潜力, 教师在教学时不能禁锢其思想, 而是要选择合适的实际来引导他们, 带领学生去探索实际问题, 以便对现实生活和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学习《陈奂生上城》时, 教师在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之后, 要适当地提出问题:你身边的农民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生活上有什么改变?学生可以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谈论农民生活的改变和农民的地位提升等问题……同学们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不急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 同时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老师要抓住这个时机, 引导学生多查阅课外资料, 以便能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四、开展课堂互动, 营造充溢情感意境的人文氛围

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在于传授课本知识, 同时也要在为高中生们讲解富含人文精神的内容。为了能够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尤其是要了解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认识和见解。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 不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课堂也可以摆脱传统的封闭的教学空间的约束, 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学习情境, 使得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情感更加丰富。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大师的作品作为素材, 并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己去朗读, 感受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和情感。除此之外, 学校也可以举办一些主题讲座与交流会, 让学生的人文阅历更加丰富。举个例子来说, 在学习《祝福》时, 教师可以首先通过情感丰富地阅读这篇文章, 让学生从其语气中感受祥林嫂所遭遇的不幸, 并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思考, 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后, 能够增加自己的人文精神, 并懂得理解别人的痛苦, 从而学会珍惜现有的生活, 懂得关心和帮助他人。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感悟人生真谛

除了要传授给高中学生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外, 语文教学还承担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责任, 并且要通过精神教育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要懂得,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只有掌声和鲜花, 并不是只有快乐和幸福, 同时也充满着苦难和不幸。学生要以正确的人生态度来面对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 尤其是要正视挫折, 不能在发生不幸时就自暴自弃, 放弃对生活的信心。比如说在学习房龙的《宽容序言》时, 老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守旧老人为什么在最后被推到了一遍, 人们为什么可以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过上幸福的生活? 学生要懂得, 人类是在不停地追求真理, 我们要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新思想, 给新思想一定的发展空间, 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高中的语文教师要尤其注重这种教学方法, 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引导, 帮助学生具备更加强烈的责任心, 让学生的性格变得更加善良, 为日后学生踏入社会做准备。

六、结论

总而言之,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文知识传授的有效性, 更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发挥出语文教学的真正作用。教师对学生要足够的尊重, 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 帮助学生培养其人文精神,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第9篇

1.人文精神的含义以及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关联

人文精神指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意识,表现在人们对于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命运的一种追求、维护,对于祖先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的高度重视。人作为万物之灵,世界的主宰,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人类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意识,有自己独到的精神见解。人文教育指的是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者所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或者意识活动,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格境界和社会价值,人文教育也可称为人性教育,核心理念是培养受教者的人文精神,利于受教育者创造社会价值。

语文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承载者,是熏陶个人气质的有利工具,高中语文着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思想道德。高中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人格养成的黄金时期,同时也面临着生命中重大的转折——高考。所以高中生的心理较为成熟,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是开展人文精神学习的最佳时期。

2.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对高中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2010年国家提出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秉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出更多具有人格魅力的人,而不是只会学习的机器人。在高中语文中渗透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学生可以全面的、多方位的、健康的发展。人文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人文素质,是响应国家号召的绝佳路径。

二、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渗透的现状

1.教师缺乏对学生人文教育培养的关注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以及升学压力的影响,导致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分数的高低,将分数作为学生学习质量的评判标准,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高中语文在教学设计上,往往重视学生对于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意义。并且在课堂中,过于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文章本身的人文内涵。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动,部分教师虽注意到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但是迫于高考的压力,教师在教学实施环节,对于人文精神的渗透还是流于形式。

2.课程设计陈旧

高中语文作为高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全国的高考分数中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在江苏的高考中所占比例竟达30%。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实用性不敢有一丝的懈怠。在语文课堂的设置上,教师通常将课时分为两部分,既教科书学习与写作练习。在课文学习时,教师往往注重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文章大意、语言鉴赏等方面的学习。在写作练习时,更多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模仿、套用能力。例如,给出作文的写作结构,或者让学生对优美的句子、段落进行背诵后,再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失去了独立创新的能力,也失去了形成自身人格的机遇。

3.教师教学思想老旧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上,学生要起到主导作用,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更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让学生在文学的氛围中受到熏陶。而现实中的高中语文课堂恰恰相反,教师在课堂中充当主体,学生变为客体,课堂上只是教师一味的灌输,学生被动的学习,使课堂失去了生机和趣味。

三、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渗透的改善策略

1.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所以,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绝大部分都需要仰仗教师的教导。教师在教育他人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以身作则,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要在专业的领域有所擅长,更要在专业以外,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审美情趣、道德标准,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做好学生的榜样,才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才能通过自己影响学生、带动学生,让学生同样具备高尚的品质、魅力的人格。

2.在教材中挖掘人文精神

高中语文课本的选材是及其严格的,是经过很多专家学者精心挑选出来的,不仅要涉猎古今,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学习价值和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对于文章写作手法、修辞方式的学习,还要注重文章本身蕴含的人文精神,将人文精神的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人文精神,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品质。例如,在学习《阿房宫赋》时,作者借写阿房宫的兴建与毁灭,揭露了秦朝统治者的穷奢享乐,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希望唐朝的统治者不要只图自己奢侈享乐,重蹈秦亡的覆辙,进而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心系天下的胸怀,教导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丰富课堂内容,开展多彩活动

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探索能力、自主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一方面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例如,在内容丰富的语文课本中,选取合适的文章,让学生通过话剧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人物感受,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上一篇:电大邓平理论作业答案下一篇:复习资料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