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板的演变看交互式课堂教学呈现方式论文

2024-05-14

从黑板的演变看交互式课堂教学呈现方式论文(精选2篇)

从黑板的演变看交互式课堂教学呈现方式论文 第1篇

从国家行政演变的角度看行政指导的性质论文

【内容摘要】国家行政与公共行政是不同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行政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同时,国家行政的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也在变化。传统的命令服从型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行政的需要,行政指导是在行政管理事务日趋专业化、复杂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行政行为。

【关键词】国家行政 行政权弱化 非强制性手段 行政指导 新型行政行为

行政指导(administrative guidance)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能、 职责或管辖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样化的经济和社会管理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适时灵活地采取指导、劝告、建议等非强制性方法,谋求相对人同意或协力,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目的之行为。简言之,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为实现一定行政目的而采取的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行为。

第二次大战以来,特别是6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行政指导作为一种灵活、有效的行政管理方式越来越多地被市场经济国家采用,成为现代行政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法学界对行政指导的研究远远不够,对于行政指导的性质,一直是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行政指导是“权力性的事实行为”;有的学者将其界定为“非权力行为”;也有学者称行政指导是“不属处分的行为”。笔者认为,行政指导之所以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运用,是因为行政指导制度是“对独立、平等、民主、宽容、责任等最具实质意义的人文精神因素的认同” ,充分体现了现代行政的发展趋势。简言之,现代行政的发展决定了行政指导的产生和发展。因此,探讨作为现代行政重要管理手段的行政指导的性质,应该首先明确国家行政在现阶段的发展特点。

本文尝试从国家行政的演变角度,对行政指导的性质作界定,认为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为适应行政管理的需要,在其职权范围内作出的一种“新型行政行为”。

一、 国家行政与公共行政

行政是组织的一种职能,任何组织(包括国家),其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执行和行使管理职能(行政职能)。 行政是指社会组织对一定范围内的事务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活动,它存在于所有的社会组织之中。

国家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事务的组织与管理活动。一般来说,人们往往将公共行政等同于国家行政,讲行政法是关于行政的法,行政法上的行政是指公共行政即国家行政。事实上,国家行政与公共行政不是同一概念,公共行政的范畴要远远大于国家行政的

[1][2][3][4][5][6]

从黑板的演变看交互式课堂教学呈现方式论文 第2篇

摘 要:从历史回顾、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三个方面讨论,提出图书馆管理理念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简单论述在国图办证业务中“职业责任认同”、“服务意识”、“服务的标准化与兼容互换性”几个方面的管理。

关键词:以人为本;信息载体;读者信息;图书馆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05-03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文献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办证处”全称“读者证卡组”,是图书馆制作并派发读者卡的服务窗口,是直接面向“到馆读者”的第一环节。“读者证卡组”现隶属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部(本文简称“国图办证”、“办证处”)。在图书馆对读者进行科学系统地管理过程中,办证处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保证了图书馆传统文献系统和数字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顺利运营。

笔者认为,逐步完善关于“读者卡”的使用权限,需要熟悉“读者卡”的产生及演变过程,分析现行图书馆中传统文献系统和数字自动化系统的功效;归纳并分析读者卡的存在意义和作用;了解现行图书馆系统中读者卡的局限,对未来读者卡的运行维护进行充分地展望。

一、历史的回顾

(一)分析功效,归纳意义

现行图书馆系统的主要管理对象是——“图书物流”、“文献修复” 等文献业务,“科技查证”、“馆际互借”等传统服务项目。图书馆依靠现行系统的运行维护来管理图书文献资料和图书馆服务,随着计算机的介入,图书馆开始意识到精简流程的重要性。在极力保留原有特色并整合人力资源的前提下,图书馆管理逐步与计算机数字化系统相结合,图书馆自动化网络的整体框架相对完整集中,“书本位”的管理内容管理形式一脉相承、依靠人工代代相传。

随着全民阅读意识的提高,公共学习环境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图书馆的资源中享受服务。图书馆系统的重点管理对象也应该逐步“以人为本”,从“书本位”转变成“人书共位”。

由此可见,“读者卡”是联系现行图书馆文献系统、数字自动化系统和读者信息系统的重要枢纽。“办证处”的工作是图书馆服务“以人为本”理念的关键起始点。

(二)历史演变,未来展望

20世纪50年代,国家图书馆就开始派发读者卡。作为读者到馆行使权利的凭证,读者卡工作被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新中国第一张有效的国图读者卡是为毛泽东主席专门定制的,目的是为主席调阅使用国图的文献提供便利。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主席外,越来越多的党政机关、政府要员和专家学者可以拥有属于自己单位或个人的“国图读者卡”。

国图读者卡使用门槛,也经历了几代变迁。身份和年龄的限制,堪称读者卡发展的“里程碑”元素。国图文献外借服务对象曾经有严格的身份限制级——必须是北京户籍及京属单位中级以上(含)技术职称,处级以上干部。年龄限制也多次下调……从“主席卡”开始已经五六十年了,到目前,年满13周岁的中国公民或外籍人员均可凭身份证件(护照)免费申请成人卡;12周岁以下少年儿童也可凭身份证件或学籍卡办理“国图少儿卡”。

从“主席卡”到平民“读者卡”,中国国家图书馆读者证卡组走过了五六十年的历史。这五六十年的发展中,图书馆的功能和开放程度越来越广阔,读者服务越来越丰富。读者卡样式与时俱进,相反读者卡卡主的身份门槛却越来越低,图书馆运作的天地自然而然越来越广阔。“以人为本”的管理形式呼之欲出。

实体读者卡有多种形式:普通纸张、塑皮证卡,塑封卡……以上都是通过手工签单来记录读者行为。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的日益深入,图书馆使用计算机制作派发各种读者卡,利用数字化网络来规范管理读者相关数据并采集分析读者行为。有的采用激光打印条码卡,有的采用 PVC卡.有的采用 IC卡,有的采用射频卡,有的采用磁条卡,有的正在研发读者指纹识别技术在图书馆流通领域的应用[1]。目前,国家图书馆读者证卡组采用磁条卡作为 “读者卡”形式,使用IC卡来辅助记录我馆在职员工的身份、工作、门禁信息。

无论形式如何变迁,拥有读者卡就意味着读者可以享受图书馆与时俱进的服务。服务内容有文献资源、电子资源,科技查证、馆际互借、公益讲座展览等等,文献资源、服务资源日新月异、层出不穷。

尊重读者信息,研究读者行为、优化服务流程是办证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背景及动力。读者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一个形式上的信息记录载体,也不仅仅是一个服务对象的证件,而是一份无形的合约、一个有形的凭证。身为“读者卡”,要至少衔接两方面的功效:其一,是连接了图书馆的各级资源和服务项目;其二,就是读者自身身份信息的认证和服务双方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由此可见,办证处的产品——“读者卡”——并不拘泥于存在形式及其演变的局限。

(三)现行作用,管理局限

早在几十年前,国图就设置了履行办证职能的相关机构或个人。虽说实体卡不断演变更新,但也不能不承认实体卡的获取受到了年龄、地域各方面的限制,各色资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计算机网络的畅通和便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国图网站电子注册个人信息,坐拥网上图书馆,享受图书馆服务,形成“虚拟卡”、“网络读者卡”、“网络图书馆”。实体卡与虚拟卡相得益彰,延展了图书馆服务。

真正做到“信息一卡通”、“金融一卡通”、“资源一卡通”、“服务一卡通”,“图书馆一卡通”,“一卡在手,轻松全馆”才是图书馆事业的诱人前景之一。分析读者行为,采集读者信息,整理读者到馆需求,优化读者服务才是图书馆“以人为本”理念的第一步,也是办证处的职能所在。

二、现状分析

(一)新形势下的读者服务工作

随着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读者对数字图书馆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与需求,国家图书馆在近一两年间数字化建设得到了飞快的发展,从一开始的几十个数据库到如今的几百个数据库,读者的访问率也得到了迅猛的增长,读者卡在原有的使用功能范围外也得以全面的提升。只要读者办理了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就可以免费使用本馆的数字资源,同时读者在家或者远程也可使用我馆部分数据库资源。此项功能的开通大大方便了广大读者尤其是外地读者学习的积极性,外地读者办卡的人数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同时也给我们的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何为远程的读者办理读者卡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2011年5月,国家图书馆办证处派人远赴四川省都江堰市图书馆,参加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活动。国家图书馆参与了灾区文化援建工程,通过VPN技术为当地市民办理了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帮助灾区人民远程享受国图资源服务。

这次活动打破了办证处常有的办证模式,为办证服务走出新的服务方式开创了先河。有了这次成功经验以后,我们开展了此项活动中的可行性的调研活动,积极与各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商讨,推广我们的服务。在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2012年10月,由我组牵头举办了“开启智慧人生,挑战服务无限——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推广系列活动”。在此之前全组员工积极搜集有关国家图书馆的相关知识与服务特点,并制作了精美的讲座课件。我们先后走进了中科院天地科学园区、中国联通公司、最高人民法院、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为那里的读者办理了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并同时进行了推广活动的系列讲座,在活动中,大家不仅得到了国家图书馆的读者卡还通过讲座了解到了更多的国家图书馆相关知识,参考咨询服务业务也得到了参加活动人们的认可。在这次系列活动中我们总共办理了近五千张读者卡,与此同时我们还采取邮寄的方式为四川省馆、石河子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成都图书馆等地的读者办理了近千张读者卡,让外地的读者也享受到了国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活动结束后我们积极讨论、总结活动中经验,并制定出改进意见以便日后更好的为此项工作服务。“走出去”活动开拓了服务新模式,办证处工作性质与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的方式由“被动式”的服务转变成了“主动式”服务。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此活动献计献策使得工作得以良性发展下去。并让这项成为办证工作中一项常规工作。

(二)新业务的拓展

“走出去”的活动的开展,让我们开拓了视野,服务读者的舞台也变得越来越广阔,国家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通过我们的介绍也得到了全面的延伸。通过“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们享受到了国家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我们的工作不仅仅只是一个办证,在它的背后还有一个强大的作用那就是大力的宣传参考咨询业务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参考咨询业务相对于图书馆其他基础业务而言还有许多人是不了解的,如科技查新、科技咨询、社科咨询、文献提供、馆际互借、文献查证等业务还是不被人们所认知的。在“走出去”的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办好读者卡还要积极宣传参考咨询业务。以文献提供为例。

1.服务对象以科研用户为主

相对于阅览、外借等图书馆基础服务主要面对普通读者来说,文献提供的服务对象主要以科研用户为主,从图1可以看出,在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的服务对象中,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文献请求量占业务总量的一半以上。科研工作者在项目研究和教学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虽然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有自己的文献保障机构或者图书馆,但由于经费限制和资料专业性的局限性,科研人员的一些文献需求在本单位的文献系统无法得到满足。而国家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的丰富性方面有明显优势,特别对外文文献的保障性强,因此大部分科研工作者都选择国家图书馆的文献提供服务。

图1 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服务对象分类示意图

2.文献提供需求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国家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的统计数据分析,2009年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全年的用户请求量为70092件(图2),其中华北地区包括北京、河北、天津三省市的请求量占54%,其中北京占50%;西北地区包括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山西、陕西和新疆七个省的请求量仅占总量的4%,西南地区包括重庆、贵州、四川、西藏和云南五省占总量的2%;2010年的用户请求量中(图3),华北占54%,西北和西南各占4%和5%。北京的用户请求量基本达到全国文献提供服务总量的一半,而西部地区的请求数量还不到5%,导致这种明显的地区差异的因素包括我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高校和科研院所分布不平衡等,但从文献提供中心的角度来分析,也存在宣传力度不够,外地特别是西部地区对中心的服务了解不深入等原因。

图2 国家图书馆2009年文献提供请求量按地理区域划分

图3 国家图书馆2010年文献提供请求量按地理区域划分

(三)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上述对文献提供中心提供的各种数据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受众群体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无论是从知识结构还是从地域之分都是不同的。如何缩小这个差异将是我们图书馆人要做的首要工作。我们要更好的深入到各种企事业、党政军团中去介绍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让更多的团体了解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利用国家图书馆雄厚的馆藏资源。在全国大力开发西部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下,我们也要积极地开展与西部城市的办卡服务,让那里的人们也享受到国图的馆藏资源。同时我们的工作也要得到部里和馆里领导的大力支持,从各方面给予优厚的条件,让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的进行。

三、前景展望

(一)服务的目的和责任

作为办证人员,应该拥有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深入了解自己所从事的本职工作,是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关键起始点。“办证”的工作成果,绝对不是一张普通意义上信息的物理载体,而是关系图书馆运行服务的关节、同时管理并归纳了读者的原始信息数据,这就是办证处的尊严和职业操守。

(二)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作为“读者证卡组”,员工的服务素质、服务技巧,服务人员对于服务政策的精准解读和巧妙传递是无法由机械化、自动化和网络计算机所替代的,这也是办证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图书馆的一线服务部门,读者证卡组服务的特殊性是有别于国家图书馆其他部门的重要特色之一。服务意识是指全体员工在与一切组织利益相关的人或单位的交往中所体现出来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欲望和服务效果。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包括准确熟练的业务流程执行力,扎实稳固的专业知识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公关水平,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办证处作为图书馆一个重要的一线服务部门,服务水平的高低、服务环境的优劣,服务语言的软硬,服务人员的言行举止,都关系到读者来馆的心情状态,影响文献利用的效率。办证处要努力营造宾至如归的环境,让读者在享受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有种“贵宾”的幸福,产生国家“纳税人”的自豪。

办证金融财务工作直接与金钱打交道,全馆有关办证的各项收费都在这里完成。因此,办证处工作人员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做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认真细致,公私分明,在恪守馆里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2]。

(三)服务的标准与前景

读者来到图书馆的第一站就是“办证处”。“读者卡”是读者最先获得的图书馆服务成果、信息载体。办证的理想模型就是“一卡通全馆”。单位时间内,读者在“办证处”的时间尽可能被压缩,这样在图书馆其他部门的时间尽可能“充裕”,文献资源利用效率整体扩大。

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读者证卡组极力完善自动化。采购并实施了“二代公民身份证识别阅读器”、“读者自助充值缴费机”“读者自助办证充值机”。我们将人工办证过程中简单重复机械的操作极力简化成计算机的简单的批量运作;依靠运行“读者排队叫号机”来嫁接类似银行的服务流程,合理维持读者流量和保证窗口的服务质量,尽力压缩读者在“办证处”的等候时间,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开发“读者金融一卡通”并且成熟运行多年。“金融一卡通”系统将读者查询、调阅、预约文献,复印文献,打印电子资源,使用网络资源,计算机软件硬件的使用权所需的金融服务整合在现行“金融一卡通系统”,“办证处”、“文献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印室”、“发票兑换处”……多个部门网络联动,实现了“预存”、“消费”、“查证”、“发票”……业务的系列化、一体化、电子化,最大限度地简化读者动作,优化整合图书馆服务资源。

据说北京的“首都图书馆”早已实现了全馆自动化通借通还。全北京市各级图书馆也开始在首图的政策支持下加快自动化,网络化,全市阅读,通借通还的进程。位于北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党校体统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以及医院、部队、中小学图书馆共110余家图书馆,自愿联合发起成立了“首都图书馆联盟”,发挥首都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整合北京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同开展文化惠民服务。这项惠民政策无疑是对图书馆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联盟的主体单位,国家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将发挥到最大的极限,读者服务也将随之得到不断的延伸。

服务标准化才能有效地提高服务兼容性。信息网络、服务网络的图书馆建设促进了服务的标准化、自动化进程。无论是馆内的服务兼容性,还是馆际间服务的流通互换,“读者卡”作为一个服务凭证,其前景让人憧憬和渴望,办证处的职能值得尊敬。读者证卡组的发展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毕德强.谈图书馆中以读者指纹代替读者证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l8(7):88-89.

[2]李晓宁.公共图书馆办证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之我见[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2):114.

上一篇:关于讲话下一篇:我爱家乡的夜景优秀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