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哲学方面小论文

2024-07-20

社会哲学方面小论文(精选5篇)

社会哲学方面小论文 第1篇

关于儿科学向儿童保健方面发展的哲学思考论文

儿科学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的挑战,这主要是因为儿科学已经从单一的临床治疗向儿童保健方面发展,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儿科医师只有掌握更多的相关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顺利的开展临床诊疗工作,因此本文主要是分析儿科学面临的问题以及总体发展趋势,同时还分析临床医师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

一、前言

近几年,儿科学发生了较大的转变,逐渐从单一的临床治疗向综合性治疗方向发展,其中儿童保健发展趋势非常明显。由于儿童保健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儿科学的发展,自从拓宽儿科学的研究范围之后,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但同时也对儿科医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儿科医师具备基本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需要儿科医师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当前儿科学的发展。

二、儿科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儿科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问题,首先,儿童的疾病种类增多,甚至有一些疾病严重威胁到儿童的生长发育,比如儿童呈现出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肥胖症人数逐渐增多,许多儿童养成了酗酒、吸毒等不良生活习惯,甚至艾滋病等传染病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髙,这些疾病都影响到儿童的身体以及心理健康,提髙了儿童的死亡率:其次,儿科学研究范围增宽。在儿科学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传统的儿科学模式逐渐显露问题,该学科的实践性非常强,涉及心理行为保健等较多领域,只有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渗透,才能做好儿科学的工作。

三、儿科学向儿童保健方面发展的总体趋势

3.1儿科学有向预防保健方面发展的趋势

保健的方法主要是预防,只有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才能进一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比如做好孕早期的预防工作,可以降低儿童先天性缺陷的发生率,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饮食卫生,能够有效避免传染病的发生,所以儿童疾病的预防需要社会做好保健宣传工作,建立健全的社会医疗健康保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儿童保徤意识,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使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目前儿科学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儿童保健学还存在脱节的现象,但是多数家长在希望孩子生病时候得到及时治疗的同时,还要求了解更多相关的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由此就需要儿科医师同时具备预防与治疗疾病的知识,从而将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传达给家长以及儿童,进一步增强病人及其家属的自我保健能力。所以,儿科学向预防保健方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3.2儿科学有向综合方向发展的趋势

儿科学的综合性发展趋势越来越突出,融合了纵多学科的知识内容,由此一些学者逐渐认识到儿科疾病的治疗不能只是依赖实验室的方法以及临床实践总结,而是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充分运用心理学、儿童保健学等知识,这样才能深入了解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奥秘。同时学者们还认识到医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整体,不能将儿科学与儿童保健学完全分离,否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儿科学的发展。儿童还没有发育完全,他们的身体健康更容易受到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至今为止,许多相关儿童疾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所以,在预防儿童疾病的研究上,需要综合各个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宏观的分析。儿童保健学受到越来越多国家与专家的关注,儿科学向综合方向发展是时代进步的需求。

3.3儿科学有向增强儿童体质、加快素质发展的趋势

儿科学除了重视疾病的防治,同时更加注重儿童健康以及素质发展的问题,因此营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越来越重要。儿童的健康不仅指身体上的健康,还指心理上的健康,当前有些儿童不仅因为家庭破裂等外在因素出现吸毒、酗酒等不良行为方式,并且心理上也出现了抑郁、偏执、孤独等症状,还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因为学习考试等方面的压力,心理上产生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还有一些儿童不注重身体锻炼,身体极其虚弱,为了能够改善儿童的体质,使儿童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就需要从营养、社会、环境等方面改善。

四、新时期儿科医师应当掌握的基本能力

儿科学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从原来的治疗儿童相关疾病到防治疾病,以此降低儿童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使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了适应当前儿科学的发展趋势,儿科医师应当掌握以下的基本能力:第一,儿科医师应当全面了解儿科学发展趋势,具备基本的职业精神能力,充分认识医患之间的关系。日常工作中诊疗对象只是儿童,但是现在大多数父母只有一个孩子,他们非常疼爱孩子,儿科医师只有更全面的了解儿童保健的内容,才能顺利的开展工作;第二,儿科医师应当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儿科医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取世界先进的髙质量医学信息,掌握各个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才能熟练的运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从而提髙诊疗质量;第三,儿科医师应当了解社会因素在实际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儿童疾病的发生与心理、社会以及环境等都有着重要的关系,只有全面了解相关的知识,才能给病人制定科学的诊疗计划,给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疗:第四,儿科医师应当学会运用循证医学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循证医学主要是以大宗病历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相关疾病的诊治进行分析,从而为病人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法,运用循证医学于临床实践中,可以有效提高治疗质量。

结束语

在医学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儿科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前儿科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其中向儿童保健方面发展的趋势非常突出,不仅要求做好儿童相关疾病的防治,而且还要促使儿童身体以及心理全面发展,面对这些问题,儿科医师只有掌握更多儿童保健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社会哲学方面小论文 第2篇

哲学小论文【1】

浅析中国哲学各家起源及法家发展

一、中国哲学的背景与各家起源

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大陆国家,原始时期人与人之间组成部落共同生活,食物是当时人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并且围绕生存展开他们的思想。

后来劳作耕种为其提供了食物的来源,逐渐的中国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人们的思想也受到了这一因素影响,对于农业极其重视,因而土地成为了争夺的对象。

家族制度也逐步产生,以血缘为纽带,有了老幼尊卑。

这种以血缘为基础的等级制度从而衍生到了很多方面,同时也促使了儒家学说的产生。

中国思想的两个主要趋势道家和儒家,在某种程度上,都表现出了人民对于农的渴望和灵感。

可见农业对于人们的影响之大。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极为活跃的阶段,随着周王朝统治的失效,原本官师不分的局面就此打破,官吏丧失了职位,流散各地,以私人身份开始教学,从而产生了各个学派。

后来先后有两位历史学家司马谈和刘歆对各家进行了分类,司马谈将各家分为六个学派,刘歆则将其分为十家,其中主要的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

两位对于各家门人的出身也做出了论断,但又各有各的欠缺之处。

按照冯友兰先生的理论,司马谈所说的“六家”思想,是从六种不同的人之中产生的。

套用刘歆的话:儒家的人多处于文士。

墨家的人多为武士。

道家的人多为隐者。

名家的人多为辩者。

阴阳家的人多为方士。

法家的人多为法术之士,这些人所建立的学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各自的阶级。

首先,儒家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先秦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首推孔子与孟子,之后便是荀子。

前面已经说过了各家的起源,周王朝统治失效,官、师分离,私学兴起。

孔子(孔丘)便是私学中的一位教师,同时也是儒家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一书之中,实为他与弟子们的对话,由其学生记录搜集成书。

孔子之后的下一位较为重要的哲学家便是墨子。

按照书中的分类,墨家主要源出于侠士,他们是周天子时期,在军事方面为诸侯国出谋划策的能人。

其思想主要记录在《墨子》一书当中。

与此同时,墨子也是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他想将传统的制度与孔子学说一起否决掉。

据《论语》所记载,在孔子周游列国传授其学说时期,曾遇到一些“避世”的隐者,他们多为个人主义者,并且认为孔子的学说没有太大用处,道家便是由这些人所创立的,这些隐者要为自己的隐居赋予内在的含义,因此建立了自己的学说,以此来支撑他们隐世的原因。

法家则是由一群法术之士所创建的,他们在先秦时期主要是为统治者提供治理大国的法术的,其所讲的是组织和领导的理论和方法。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代表着法家的顶峰。

以上便是各家的起源和代表人物。

就这样先秦时期产生的各家思想,在一代一代人的传承与争论中不断发展,有的学说就此没落,而有些学说则吸收融合了其他思想得以保留。

二、法家的衰退与思想的延续

法家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个,他们在先秦时期主要是为统治者提供治理大国的法术的,其所讲的是组织和领导的理论和方法。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代表着法家的顶峰。

在他之前,法家已经有了三个派别,一派以慎为首,他以“势”作为政治和治术的最重要的因素。

另一派以申不害为首,他则强调“术”。

还有一派以商鞅为首,最重视“法”。

韩非则认为三者缺一不可。

在治国之道方面,法家提出见解,君主可以势立法,以此来统治百姓,再用术来驱使他人,让别人替其做事,自己保持无为而无不为。

法家在西周时期就已经为统治者所采纳,到了秦王朝更是步入了巅峰,秦王为了保住刚刚打下来的江山、统一的中国,采取强硬的统治措施,重视法律,对于违反法规的人更是严惩不贷,近乎到了残忍的地步。

甚至焚书坑儒,试图以法家思想为首位,统一中国思想,走向了一个法治的极端。

在那个短暂的时期内,法家可谓是独尊。

但是人们在这样残酷的政治压迫中,难以生存,从而引发了起义,秦王朝的統治顷刻覆灭,改朝换代。

法家也受到牵连,为人民以及后来的汉代统治者所冷落。

与此同时,儒家以其温和的思想再次兴起。

汉代开始,法家思想已不再适用,所以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应时代的需要推崇儒家,甚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从此走上顶峰。

而此时的儒家已经发生了变化,受到了其他学说的影响,尤其是阴阳家,董仲舒要为当时的政治、社会新秩序提供理论根据,因而把阴阳家的天人学说以及形上学的根据与儒家的政治、社会哲学结合在一起,以此维护汉帝王的统治。

所谓盛极而衰,汉朝也在历史的长河中退出了舞台,中国陷入了魏晋南北朝的频繁战争之中,人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更不用说研读儒学经典,儒家日渐失效,在这一时期转而代替它的则是道家思想,佛教(禅宗对后来儒家影响深远)也逐渐传入。

直到隋唐又统一各国,儒家才再次兴起。

这一时期再次兴起的儒家,已不再是以往时期的摸样了,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的著作中的活力早已丧失。

原先的典籍依旧留存,但已经难以满足这个时代的精神需求了。

随着之前道家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人们的兴趣点也发生了转变,更加倾向于形而上学、超道德价值亦或性命之学等问题。

因而儒家经典如《论语》、《中庸》、《易经》等都需要新的解释和发挥,以此解决新时代的需求与问题,从而我们称之为“新儒家”。

三、结语

中国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途中闪烁过各种不同的王朝。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各有其哲学思想,而在这百家当中,仅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少数几家越过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留存在我们的映像之中。

要说这是偶然,我不相信。

在我的想法里,这几家的学说思想,或多或少顺应了历史长河中不同时代的`需要。

因此王朝的统治者、政治家们才会去宣扬它,人们作为这些思想的发声者和承受者才会将它传递下去。

在我的理解当中,这些学说之所以产生,并且得以发展亦或渐渐没落,都是因为它们满足各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政治乃至社会环境的需要,它们或多或少的能够满足人们心灵的慰藉,巩固政权的统治,维护社会的安定。

反之,未能满足时代需要的学说,则逐渐衰弱。

例如,在秦王朝时期,法家思想对于维护政权有着立竿见影的作用,一时兴盛至极。

然而,秦王运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过于残暴,导致人民起义,秦王朝很快覆灭,法家思想也因此做了替罪羔羊,走向了下坡路。

汉代的初期,较为温和的儒家思想则由于法家的没落获得机会再次兴起,因为这样的儒家思想为当时的百姓、政治集团所需要,有利于统治,所以他们才会去推行乃至宣扬。

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学说也就是在这样复杂的王朝更替、时代变迁、思想变换中艰难前行的。

儒道两家的思想在这场时间的考验中获得了胜利,成为了我们这个国家主要的两大哲学体系。

儒学中对于“仁”的推崇,以及以血缘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伦理体系。

道家则破出了这套伦理体系,给了人们另一种思想模式的选择,并和佛教一起,与儒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亦或是一种交融合流。

儒道两家在这段时而动荡,时而稳定的历史当中,对于人民和统治者来说都具有着非凡的意义,它们既是人们思想的集成体现,也是统治者手中牵引的绳索,这也便成了它们留存的原因。

社会哲学方面小论文 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以国家经济建设为着眼点,紧紧围绕改革开放,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以马克思主义为坚实的理论基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支撑,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和广阔的舞台。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面临不断出现的重大问题,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更高的理论和实践要求。怎样解决和应对所要面临的问题,怎样根据我们已有的宝贵经验,不断的去加强和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的建设好社会主义,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三个创新”,这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所面临和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已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社会发展规律,帮助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对于维护高校稳定和谐具有一定的意义。

1 哲学社会科学能使稳定和谐高校的维护坚持正确的方向

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思潮碰撞,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严重影响了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影响渠道也明显增多,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显著增强,要求我们在维护高校稳定和谐过程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来加强指导,减少和排除各方面的错误思想观念的干扰,从而更加坚定马克思主義的理论引领,坚持共产主义方向,更加坚定坚决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哲学社会科学能切实提高高校师生的思想认识

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提供精神动力,只有广大师生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维护高校稳定和谐的重要意义,增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自觉性,调动起维护高校稳定和谐的积极意识,最终建成一个民主、公正、公平、诚信、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全方位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3 哲学社会科学能减少和调节社会各阶层和利益群体矛盾

哲学社会科学能够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从理论层面上指导广大师生认知的广度和深度,能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理论素养。通过宏观的理解和把握,使他们认识到,由于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的社会形态的影响,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阶层和不同利益的群体,这些情况的出现,也是社会改革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发展好社会主义,建设好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等等一系列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应该彼此相依,和谐相处。从而减少和调节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

4 哲学社会科学有利于高校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主义的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最科学、最进步、最正确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科学发展的产物,而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促进人类自由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其中精辟概括。高校师生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好出现的问题,为维护高校稳定以及社会稳定和谐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也能够为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而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必定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 哲学社会科学能维护民族团结、繁荣民族文化

西部及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高校,往往是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聚集的地区,这里的自然环境严酷、经济落后,人才匮乏为其主要特点;同时,因为风俗习惯、家庭环境、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学生个体表现出来的差异也很明显。加之这些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又是动乱暴力事件发生的集中地,使不少学生的思想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波动。当今社会的教育环境有许多地方差强人意,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与高校教育的小范围环境也存在着脱节现象,这种情况对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极大的影响作用。综上种种,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更加艰巨复杂,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民族和谐的工作中,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和意义重大。因此,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中,要非常重视和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举办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统一的教育以及结合省情教育的民族风俗文化讲座,要结合地方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开展民族特色与现代法制讲座等等。要积极开展民族文化研究,弘扬民族文化。学校哲学社科教师结合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本地区历史、文物、景观、生态的研究和宣讲,结合少数民族地方新农村建设和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进行调研,服务于民族地方社会建设积极展开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 2012:1.

[2]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23.

哲学与人生小论文 第4篇

虽然我只是非常浅显的了解了数位哲学家的思想,但是他们的思想仍对我的人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下面便是我的一些感悟。

叔本华是一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哲学家,他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开创了唯意志主义哲学流派。

其父亲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母亲是一位通俗小说家。

叔本华从小就厌恶商业生涯,憧憬文人学者平静高雅的学术生活。

叔本华最初在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来该学哲学,对柏拉图和康德哲学至为倾服。

18发表重要哲学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860年病逝。

叔本华的思想影响深远,其中以尼采所受影响最大。

尼采曾说:“叔本华让我有勇气并自由地面对人生。

文学大师鲁迅、梁实秋、文豪托尔斯泰、音乐家瓦格纳等旷世巨匠,都曾表示其生平深受叔本华影响。

叔本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悲观主义哲学,他的悲观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人生就是痛苦”,叔本华认为,人这种生命现象就是求生意志的客体化,通俗点来讲就是人这一生其实就是对欲望的不断追求,所有的生物中人的需求最多。

叔本华把意志追求目的时受到的阻碍称为痛苦,把意志达到目的的状况称为幸福,而我们都知道,我们在追求目的是总是会受到挫折的,追求这个没遇追求那个也会遇,所以在追求目的时是痛苦的,而就算某个目的达成了,又会有新的欲望席卷而来,因为人的追求永无止境,所以痛苦是经常的,幸福是短暂的,所以,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

以上可以算是叔本华哲学最基本的理解,不过上边的这种说法也算是稍

稍有点欠缺的,在上面的说法中,幸福虽然短暂但终归还是有的, 可事实上在叔本华的哲学中,幸福被他给消除了,幸福是不可体验以及不可被检验的。

叔本华哲学中有个特有的问题――苦闷,在他看来,是由苦闷中产生了世界以及人类生活(上帝的苦闷产生了人类,封建主义的苦闷产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基督教的苦闷产生了异教徒),尤其是人类生活的各种各样的“安排”;也是苦闷启发了思想本身,从而决定了一种哲学,对我而言,那就是叔本华的哲学理念。

在这里,我不纠结于前者外部世界的问题,我挽留于此的是一种“主观性”的传承。

叔本华的哲学来自于对苦闷的体验,所以我们需要首先理解苦闷体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不过事实上也给不出什么定义来,如果我们愿意,苦闷本身就是一种体验,但它是一种完全特殊的体验,一种人们希望能够有所体验却什么也体验不到的体验。

苦闷因此是一种缺失的体验,一种人们希冀、甚至从某一固定时刻起开始等待,却始终未曾来临,也永远不会到来的东西。

每当人们获得一次满足,苦闷就会随之而来。

叔本华认为,苦闷揭示了不同于痛苦的、无法证明的满足的表现。

终于与我们一开始的痛苦说到一块去了,这儿的苦闷体验说的有点玄乎了,其实它也没那么玄乎的。

有个叫保罗〃瓦莱的诗人在《海滨墓园》中写道,“如同果子被吃完, 变成饱胀的快感,如同它将消失化为快乐??”这个诗人其实是个幸福的诗人,他认为欲望之终和厌倦之初是体验幸福之时,在这短暂的时段中, 果实化为快感。

这欲望之终即是我们达到目的之时,很简单,在四级成绩刚出来知道我们不仅没挂还过考不错时,我们的欲望达到了,当初可

能有过一丝淡淡的喜悦,可是再过了没两天后这种快感就消失了,这就开始厌倦了,所以说在这个欲望之终与厌倦之初中间的这点小小空隙就是我们体验幸福之时。

但这也仅仅是这位诗人这样认为,所以说他还是幸福的,到了叔本华这儿,他把本来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幸福的权力也给剥夺了,他看待问题的角度更为灰暗。

在他看来,不仅变为“快乐”的果实消失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快感在作为快感被感受到之前已经“变化消失”了。

换句话说,在世界的秩序中,也就是意志和时间的秩序中,幸福从未得以预见。

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四级过了的时候好像有过的那点幸福事实上是虚假的,是没有被存在过的。

是不是有些难以理解,确实,好像是进入了一个悖论,但这个悖论其实也挺容易理解的,因为他说“人们所说的满足和幸福并不清晰,其本质是消极的;在满足中,并不存在积极的东西。

任何满足都不是通过其自身及其运动使我们感到满足,他必须是某种欲望的满足。

欲望,实际上是剥夺,是所有快感的前提。

然而,欲望止于满足,快感也是如此。

这意思 就是人们会有满足这种感觉,是以欲望为前提的,就好像你有“要过四级” 的欲望,所以你懂得“没过四级”的痛苦,所以你才会有“四级过了”的这种满足感,才会有“四级过了”的这种幸福感,但当你四级确实过了时, 你“过四级”的这种欲望已经没有了,这种欲望没有了,你“四级过了” 的快感也就无从体验了。

当四级没过时我们可以体验到痛苦,但过了四级时的满足去无法体验,这种痛苦得以检验,而快感、满足的无法检验验就 是所谓的“苦闷”的体验。

叔本华就说,哲学的震动的产生,不仅要有对不幸的体验,还要有对幸福的不可能的体验,这二者的结合即是对苦闷的体

验,这决定着哲学震动以及哲学赖以发挥的根基。

如此说来,人一生要么是重复于周而复始的对欲望的追求,因而一生都处于痛苦之中,要么就是在意志达到某个目的之后而不得不处于苦闷的体验之中。

毫无疑问,叔本华的哲学是无比悲观的,毫无道理吗? 我们应该丢弃它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在我短短二十年的人生中,我不只一次体验到叔本华所说的痛苦、幸福、满足以及苦闷厌倦。

就拿我考上大学这件事分析。

不得不承认,中国绝大多数学生在他们童年、少年以及青年的前半段时期,人生最大的目的便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这便是叔本华所说的意识所追求的目的,毫无疑问,我们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是“痛苦”的,甚至于许多人对着外在的困满和不可避免的厄运的恐惧超过了他对死亡的恐惧,而走上了自杀之路。

作为一名考上山东大学的学生的我,自然也经历了这种痛苦,那么在痛苦之后的快乐呢?叔本华认为这快乐在作为快感被感受到之前已经“变化消失”了,但我却感受到了,那应该在我知道自己分数高过山大录取线的时候,但是,这快乐之后呢?

我也同样感受到了“厌倦”、“苦闷”,整日不思进取,无所事事,打游戏,上网,没有固定的作息。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是因为我没有下一个人生目标,但如果去追寻下一个目标,又不得不经历痛苦、苦闷、厌倦的过程,这是我所不想的,那么我的人生该怎样过,我的快乐又在哪里?叔本华同样也给我指明了方向。

“快乐是不容易的事,在我们自身之中很难找到,在别处更找不到。

”一般人把毕生的幸福置于自身之外,他们把幸福寄托在财产、地位、荣耀、

权力之上,一旦那些身外之物有所丧失或令人失望,他们的幸福基础就毁了。

我想快乐应该来源于自己,亚里士多德说:“持久不变的并不是人的财富而是人的性格”。

叔本华也认为最能给人带来直接快乐的莫过于“愉悦健康的精神”,能够促进心情愉悦是健康,毫无疑问,像要快乐首先要身体健康。

在叔本华眼中,人可以分三种:一般人将一生幸福寄托于外物,他们的幸福是浅显的,易损坏的。

睿智之士爱好艺术但又不精通,也研究几门无关紧要的学科,当外界的幸福不在能满足他时,也颇能读书自娱。

天才对知识包邮强烈的求知欲,他能投入全部的时间和所有精力力图陈述他独特的观念,或用诗获益哲学来表达他对生命的看法,他们只要有真正的自我,即使失去其他一切也无所谓。

正如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所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毫无疑问,我的人生不过是介于两个永恒之间极短暂的一瞬间而已。

我追寻幸福的最高目标便是健康的身体,愉快的精神和不带功利性的对知识的探求。

大学生哲学小论文 第5篇

关键词:道家;儒家;关系

一、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展现了一个充满玄思妙想的神国仙境。

它不遗余力的讽刺儒家的伦理道德和其他一切人为的东西。认为最高的境界是“自然”,呼吁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思维。与之相对照的是,儒家强调个体要再社会体系之内合理发挥自身的作用。

道家思想被很多自然地接受了,但是它对少数群体是一种威胁和侵蚀。其中包括,儒者和一些因循守旧者是最坚定的反对派。我们面对这些彼此争议的思想体系时,要再次提防和具体历史相结合。中国的历史并不衍生于上帝的恩赐,而由神缔造的历史只会在哲学和宗教上催生一个排他的真理。

二、儒家和道家就其大者而论,是互为补充而非互相排斥。

儒家的社会心理取向是乐观的理性主义,道家的心理取向是悲观的神秘主义,二者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恰相反,但又相互关联。儒家和道家之共生,恰如中国文明的表与里,其和谐远比对峙要重要。我们在理解儒道互补,以及后来儒释道互补的关系时,切忌裹挟西方文化的狭隘性,将它们看成是相互竞争的思想和彼此敌视的宗教。

道的含义相当宽泛,所以道家的形象也因此有些扑朔,道家所指,也从哲学著作到宗教膜拜,涵盖甚广。

实际上,说道家是包括道家思想和道教两个层面的。尽管道家哲学和道教都尊崇老子以及一些真实和被神化的人,共用一些术语和经典,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之大,不逊色与它们与儒家思想的差异。

尽管道家哲学和道教真贱存在巨大的张力,但是二者大抵相安于各自的生活和观点。道家哲学的最高理想是“顺乎自然”,而道士的志趣和宏愿则是战胜自然、炼丹成仙。不过二者之间的界线并非泾渭分明。

当儒者们都批评道家时,他们是在撇清与道家中某一群体的干系,这一群体对儒家和道家哲学都不以为然。这是被庸俗化的道家,它们虽然能以道术、占卜和其它机巧讨人愉悦,但是难逃名不副实、故弄玄虚的腹诽。

道家对各个层次的人都有巨大的吸引力,浪漫的、轻信的、沮丧的、犹豫的都容易接受道家,对这些人而言,儒家思想是无足取的。同事道教也是传统中国人日常宗教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不过后来儒教分享了道教的空间,改变了道教的历史。

道家哲学在思想上和儒家有些根本的不同,先秦时候道家和儒家的中坚力量对此了然于心,所以他们竭力澄清差别以彰显彼此所信仰的真知。不过,由他们思想的具体内容看,儒家和道家都有令人折服的中国文化特质,那就是二者都重直觉而轻视公设,重启发而轻祥言,重譬喻而轻演绎。道家不像儒家那样推崇人世的价值,但是对人生问题也贡献良多,二者都分担着对世道的关注。除此之外,道家还重视对自然的观察,他们比先秦儒家更热衷于对自然进行宇宙论的反思。儒家和道家都认为互依互补的阴阳是一种和谐有机的互动,并以此解释世界上的种种变化。但是道家不同于儒家的是,它更关注自然,并把自然理想化。

道家思想的要旨就是“反者道之动”,对天地之间任何观察到的事物,道家都以此解释,这和儒家更愿意析取人类心理的原则不同。

三、在这里有必要将链各个学派的分歧廓清。

儒家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他们和谐相处,而且,人就是儒家价值的标尺,故而,我们可以称儒家为“人道主义”。而道家认为人的理想生活是与自然的和谐生活,必要时候可以离群索居。道家价值的试金石是自然,而非人,所以我们可以称道家为“自然主义”,且是一种极端的自然主义。但是成道家为自然主义会让我们感到有些混乱:在西方,人道主义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观念,自然和人道是以这种方式联系在一起的。而在中国,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却成了哲学上的两极。

在思想史上,思想总是在回应问题中得以明确。在西方,人道主义源于对宗教权威的回应,非宗教的自然因为这种历史和文化原因同人道主义连接起来。在中国,道家对自然的理想化是因为对人类无力保证社会的 安定和秩序的悲观失望,道家讲自然看做是对人世的抗拒。当然,中西方的自然主义各有来由,其与人道主义之间的关联方式自无高下理乖之分。

四、道家视世中人为蒙蔽失真之物。

道家诛伐君政朝廷,忧虑颈部和文明,警戒能攻技巧,视所有标准、差等、名分为导致完满无缺之自然崩蚀退化的原因。

道家和儒家一样生于乱世,但是道家主旨是行于人世如履薄冰,何不退隐山林。对于人世的否定,是道家哲学的出发点。而儒家恰恰是另一种思维和应对人世和人事的方式,其强调的恰恰是如何适应这个人世。

上一篇:大班说课材料下一篇:社会实践论文成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