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2024-05-23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精选8篇)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第1篇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徐军亮

目前,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体育意识、物质基础、师资数量和质量,地区差异和传统习惯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在大搞体育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依然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许多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还在延续着老一套教学模式,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广大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阻碍了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限制了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如何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发展要求,深化农村体育改革?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体育工作者,我们如何将体育运动技术,技能更多更好地传授给学生?意义重大!下面,就以我国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对策。

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陈旧的学校体育观念,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

广大城镇和农村,因城乡的差别和文化差异,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以学习成绩奖惩孩子,以考取高一级学校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不参加体育活动不管不问。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分数第一”、“升学第一”。

2、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传统教学观念难以转变。

近年来,受领导观念和地方人事制度的制约,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特别是村级学校,专职教师可以说寥寥无几,好多只是配备兼职教师。这些兼职老师,体育教学只是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玩一玩,能在操场上不出伤害事故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其锻炼身体的效果可想而知。

3、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教学内容难以实施。

体育本来就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体育课受到学生的喜爱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显示出对体育的“厌学”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越是在高年级就越明显。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情:体育课上,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练习任务时,总有一些学生找种种借口请假,而在

课后或课余活动时,许多请了假的学生又都活跃起来。有一些学生(特别是女生),当教师下达任务后分组进行练习时,他们却躲在一边或静坐、或闲聊,很少积极主动地来参加体育课的活动。

4、场地体育器材严重不足,限制了教学内容及体育活动的开展。

国家教委、省教委早就印发了关于中小学体育器材、设备配套标准的通知,可目前,仍有许多学校,体育器材严重短缺,不能为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身体素质,作充分保证。有些学校至今还没有田径场、蓝球场、排球场,其它器材也和学生人数极不配套,比如上篮球课,我们一般是20个同学共一个篮球,甚至是一个班只有一个篮球,这样怎能进行体育教学?农村中学可支配资金相对有限,活动场地较小,比如我们学校最多的时候有5个班一起上体育课,10亩左右的体育场上,秘密麻麻的都是学生的身影,哪里还能腾出场地开展活动。体育设施的不齐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课的开展。

5、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整体偏低,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一般都非专业出身,体育方面的许多知识都很不系统,不全面。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以及质量不高,农村中学专业体育教师太少,往往出现一个老师带多个班体育的情况,教学质量自然低。据调查大多数农村体育教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停留在“灌填式”与“强制命令式”阶段,过分强调“教师中心”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中“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现象比比皆是。

6、教学评价过于形式,抹杀了学生的个性。

农村学校体育以传统的教师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练习步骤都由教师设计,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角色,加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掌握评价由单纯的运动成绩和规定性的标准进行量化评价,忽视了学生的进步,显然也就谈不上有何激励性,这样不能做到综合的、公正的、客观的评价,学生从而失去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也抹杀了学生的个性,阻碍了学生思维和创造空间的主动性。

二、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差,这是“应试教育”惹的祸。

90%的农村中学都开设两节体育课,而且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都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它用。或是用于补习其他课程;开会;排练节目等。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根本无法得到保证。有部分学校的体育课被占用,主要表现在兼任体育教师的教师把体育课拿来上本科内容,最严重的就是各学期半期考试后,还有下午第三节的课外活动几乎都被其他学科占用。调查

反映:大部分学校未进行过体育理论知识和健康知识教育。这样,学生的运动时间减少,而学生学习与掌握知识需要一个感知理解的过程。知识的运用更需要一个较长的体育教育过程。体育课的减少,其根本原因是领导不够重视。部分老师对体育课不正确的认识,以及学校体育教育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使体育课与其他科目不具有同等地位,导致一些“主科”课占用体育课成了合情合理。

2、据观察了解,社会上很多家长认为搞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

农村学生家长文盲半文盲较多,认为体育就是“干苦力活”跟自己种田没什么不同,与自己期望的“跳农门”思想相背。由于受这种陈旧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不少人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活动课,蹦蹦跳跳、玩玩游戏,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

3、多年来,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一直只有比较笼统的指令性的体育教学目的。

衡量体育教学质量也一直是依据《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这种教学文件中的目的和任务对体育教学的指导意义不强,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也常常难以确定和把握体育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4、据了解,许多农村学校存在着大量不合格的兼职或代课体育教师,有的农村中学甚至就没有体育教师。

在一些偏远山区农村中学,体育课可有可无,或完全采取“放羊式”教学,学生毕业后连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也没有掌握。位于偏远山区的学校,经济条件、交通工具、通讯设施普遍较差。在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的今天,很少有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山区任教,这就导致山区体育教师缺乏。

5、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体育教师难以组织教学。

由于一个班级部分人受过体育教育而另一部分人未受过体育教育,因此他(她)们的素质不一样,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也不一样,照顾前者而容易使后者对体育产生消极、厌倦情绪;照顾后者,又易使前者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失望心情,影响其积极性,因此体育教师难以组织教学,内容的安排很难统筹兼顾,两全其美。

6、学校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体育器材的匮乏,严重制约农村中学体育工作胜利开展。通过调查表明:大部分山区中小学体育运动场面积都很小,其中大部分是不能使用的坑洼地,60%以上的农村学校没有其他基础设施,体育器材仅限于乒乓球和篮球。在拥有的体育设施中,许多是劣质产品,尤其是在偏远山区,体育器材特少,这些器材中还有部分不能使用。经费的不足同时使学校体育设施不能得到补充,破损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学校体育

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导致一些农村学校出现伤害事故。因此,7、体育课不受重视,导致体育课变质。

体育课是技能课,在学生、家长、学校的心目中都不受什么重视,导致农村体育教师自身也觉得低人一等,觉得体育课上得好与坏没有什么区别,有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混日子的想法。很多年轻的体育教师出来工作没几年就有了这种想法。

三、解决当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影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通过认真分析产生各种问题的根源,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我认为,要切实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应该在以下方面狠下功夫:

1、首先是转变学校体育教育观念。

农村学校领导者要更新陈旧观念,不以应试教育的标尺来衡量学生,而要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重,舍得在体育设施上加大投入的力度。同时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在有关部门的协同下,引导学校,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正确认识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体育课“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领导要把体育工作放在手心,抓在手上。每学期都要制定工作计划,严格控制其他课占用体育课,切实为开展正常有序的体育教学创造条件,形成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

(1)教学模式化变个性化。

新的体育教学观念要求体育教师应树立特色意识,形成教学个性,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深入钻研体育教材的基础上要敢于突破教材,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例如在篮球的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可针对学生喜欢球星和喜欢看比赛的心理,讲解篮球投篮的发展史及单手肩上投篮在比赛中的重要性。教师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突破和创新。

(2)教学应重过程。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注意揭示动作技术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技术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形成正确技术动作的能力及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如教师在初三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单元按课题“什么是助跑、起跳、过竿”,“过竿的要素”、“如何练习过竿的动作”、“你的同伴的过竿动作如何”等相互有关联的问题,放在6个课时的单元中进行教学。在实地验证和讨论中使学生找到练习的方向。

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1)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教师培训模式,建立系统化的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和进修制度,定期对中学体育教师特别是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中学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使体育教师培训工作走向规范化。动员、鼓励体育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教,不断充实体育教育队伍,增加数量,提高质量。

(2)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市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此外,县乡也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教师,有组织地挑选乡村学校有条件的体育教师。在岗体育教师应认识到自己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因此体育教师要严于律己,做好学生的榜样,认真备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学校领导及社会有关部门要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生活,稳定教师队伍,适当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4)我们广大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美学、音乐、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就能从各个学科体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融化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5)叶圣陶先生在《如果我当教师》一文中这样写道:“凡是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诫学生不要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我认为这句话道出了“为人师表”的深刻含义。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

3、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

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而且,更要强调这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因此,不仅要求在体育课中进行教育,而且,应课内外结合,校内校外配合,共同实现之,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于奏效。(1)信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动力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信任并施以关注和爱的情感,使他们得到重视,即使各方面条件比较差,信心不足也能得到全面发展。a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气可鼓不可泄,鼓气,就是激励,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一旦发现他们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荣誉感、自信心。学生经常受到鼓励、鼓舞会产生肯定性,愉悦的心理体验,能对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促进其学习。b接近他们,沟通思想。师生心理相容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一有高度的自信心,便会形成一种进攻性、创造性的心理状态,就会喜欢学习,就会对体课课感兴趣。

(2)利用教材本身引发学生的兴趣。

a教材的趣味性。教师要充分地选好教材,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地区季节特点等来选择一些娱乐性、趣味性强、竞争性激烈,受学生欢迎的内容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立定跳远活动中,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跳圈活动,学生就会感到今天上的新的内容,会感到非常新鲜和好奇,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等等。b教材的实效性。一个好的体育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体育活动中项目很多,涉及的场地、器材、设备等方面的问题也很多。农村中学学生非常喜欢游戏,所以游戏应该是我们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游戏式体育来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根据不同的游戏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来全面地发展学生。通过活动和游戏去对学生进行教育,往往比空洞的说教,枯燥的文字、抽象的理论更有教育实效。体育教学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气候特点,学生实际,选择一些锻炼身体行之有效的内容, 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条件,同样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3)充分发挥教学的艺术性来提高学生运动兴趣

a学生喜欢看老师做动作,特别是青年教师干净利落的示范,往往使学生产生羡慕的心理,对所学的动作跃跃欲试。教师讲课的语言精练、生动形象或幽默有趣,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动作的兴趣。b根据教材的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练习方法。如学生在上篮球课时已经掌握了一些篮球基本技术,这时可让学生进行球类游戏,半场竞赛等均由学生自己来定。除此还可利用竞赛、表演、测验等方法,也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看录相、电影、观摩比赛等,提高学生对各项运动的兴趣。通过电视、录像、VCD等媒体向学生开设欣赏课,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了感官的愉悦,把情感和体育情感直接沟通,使其情操受到陶冶。我们教研组就利用了学校新置的空中课堂,让七年级学生先观看了第九套广播操,让学生中的佼佼者先学,利用学生教学生,老师进行辅导的方法,取得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原来懒洋洋的广播操一去不复返了,学生动作标准得到了大幅度提高。(4)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要从关心和热爱学生的立场出发,建立融洽的、真诚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既能分担学生的忧愁,又能分享学生的快乐,此时教师以真挚的爱,改善师生关系,消除隔阂,学生才能推心置腹,把心理活动展现在教师面前。教师针对性的施教,容易产生教学共振,情感共鸣,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目标一致,默契配合,调谐共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条件。

4、利用自然环境,扩大活动空间。

场地和器材对于体育教学,就好比一位家庭主妇离不开柴米油盐一般,进行体育教学,场

地首要条件。有些教材内容,能在校内进行的,就安排在校内,校内不具备教学条件的,就安排在校外。

(1)在校内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物,做自然地形跑。如:沿着花坛跑、绕树慢跑、台阶两脚交换跳、跑楼梯、沿墙根慢跑、纵跳摸高、靠墙手倒立,对墙投掷、绕过障碍等。这种方法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学生情绪很高,运动量易于掌握和调整,组织队形不易混乱、活泼自然,灵活而不忙乱。

(2)许多农村学校面前的现实情况:活动场地小,不规范,体育器材少等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基本需要。这样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尽量在场地问题上多想办法。如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农村学校有自然资源的优势,我们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条件,有计划的组织教学:如利用乡间公路或小道,根据教学内容和运动量,改变路线组织越野跑;利用周围的小山组织蹬山、爬山等教学;利用小河的石块投掷手榴弹、铅球等教学。这样做,既解决了场地器材短缺 问题,也完成了教学任务,更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农村学校相对于城市学校体育设施落后,但拥有丰富的自然环境,体育教学场所空白地比较开阔,因此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的环境优势,就有可能推动整个体育教学环境的改善。

5、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体育教师必须进行专业化发展。

所谓体育教师专业化,是指体育教师个人成为体育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1)学校要重视政策充分肯定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教师专业职务晋升中规定教师在近二年的教学工作中必须有一次被评为教学质量优秀否则不予申报高一级专业职务。学校坚持每学年对教师进行一次教学质量考核制度对于教学质量优秀者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些有效的政策,一而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给子充分的肯定;另也对广大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给子了积极的鼓励。(2)有计划地开展各类体育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学校建立教改立项制度,每年都提供专门的体育教改立项基金专款专用鼓励和奖励教师通过参与教改活动提高教学水平。教研室坚持每一周开展一次教学法研究活动指定一名教师进行主讲从技术动作的示范、到教法组织、教学难点以及易产生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等都进行详细地讲解然后再进行讨论和练习。通过教法研究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钻研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对这些做法应总结经验继续坚持务求实效。

(3)积极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加强体育教学质量监控。

学校每学期坚持教学期中检查组织校级专家对体育课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教研室坚持每学期的听看课制度对每位教师的课都进行一次同行评价;组织学生对体育课任课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意见反馈;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的领导定期听课对教学质量进行抽检。根据多方而的综合评价意见对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进行奖励,对教学质量不高的教师和不称职的教师进行课时数的调整,少安排课时或不安排上课,增加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自觉意识和竞争意识。

6、改革体育教学评价方法,全面准确的评价学生。

体育成绩考核应从教育评价出发,不但要看学生在体育课上达到的绝对水平成绩,更要重视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和努力求知程度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切合实际的评价,都能从评价中得到新的目标与新的动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成功的乐趣。例如实施等级制教学评价,即将百分制启用A优秀(90~80)B,良好(75~89),C(中等60~74)和D(尚需努力60分以下)四个档次。实践中,各项目的评价只对学生公布等级的档次,而不直接公布具体分数。实施等级制评价,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分散的精确度变得模糊,淡化分数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消除分数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进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阶段,体育教学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特别是农村学校。其实农村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体育资源,虽然很多方面比不上经济发达地区,但是农村的体育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有利的优势。开发生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从而提高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水平。今后,我们一定会更努力地去工作,立足农村,把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刺。

参考文献

1、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樊临虎主编《体育教学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版

3、毛振明主编《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毛振明主编《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王德平主编《新体育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第2篇

去年暑假,笔者对开封、洛阳、周口等地部分农村中学的.体育课进行调查,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 者:张长周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八初级中学刊 名:河南农业英文刊名:HENAN NONGYE年,卷(期):“”(23)分类号:G80关键词: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第3篇

1. 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学习动力不足

近些年来, 农村中学生源基本来自于当地的村镇小学, 这些学校英语课程的开设往往不到位, 有的中心小学尽管开设了英语课, 但要么从高年级开始, 要么不能系统地坚持到底, 英语教学被当作“副科”, 走形式更是司空见惯, 而一些学校干脆就没有开设英语课, 发音不标准, 听不懂、说不出、读不了等现象已经成为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另外, 农村中学学生都是后批录取 (优秀的学生大部分被县城学校优先录取) 的, 70%左右的学生英语成绩不理想, 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英语能力没有信心, 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最终选择逃避学习。

2. 师资队伍数量不足, 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近年来, 随着县城中学数量不断扩大, 班级数的不断扩招, 许多优秀师资也不断涌向城区, 致使农村英语执教人员编制紧张, 教学任务重与执教人员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如有的学校英语教师周课时量均在16节以上, 有的甚至达到20节, 很难确保教学质量;有的英语教师来自其他学科的兼任, 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都不太合理。许多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理念, 在教学中仍然沿袭了过去的英语词语、句子、翻译等“基础性”的思维模式, 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 教材运用不灵活, 教学内容创新不足

教材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 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承载体。现在多数农村中学都采用牛津英语版本的教材, 内容比较丰富, 知识点比较多、散, 且与学生生活方面比较贴近, 但在教学中, 这些教材的特点却不能得到很好的理解与运用, 只是被单一地作为学生学习的课本而已, 教材内容仅仅成为教师实施教学的一个固定对象, 被“静态化”“凝固化”了, 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的演绎, 对学生英语技能的提升缺少有效的帮助。

4. 教学模式传统, 教学改革滞后

目前, 片面追求升学率, 英语教学只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 教师占课堂的主导地位, 学生只有听而没有开口练习的机会等现状仍然占主流, 导致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较差, 学生英语实际能力的培养被忽视, 从而无法适应新世纪对外语人才的要求。而许多农村中学的教师, 由于教学任务重、工作压力大, 教学改革只停留在口头上, 其教学方法和手段并无本质的改变, 远远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脚步。

二、改善与提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1. 培训与引进相结合, 优化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形成合理的梯队是保证和提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1) 落实人事制度改革, 形成公平、公开、竞争、择优, 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奖励和用人机制, 调动英语现有教师的积极性。 (2) 采用多种途径, 有计划地对现有教师进行定期培训, 实行城乡英语教师定期互动交流、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等形式的培训或学习的方式, 着力提升现有教师的素质与水平。 (3) 实行优惠政策, 鼓励英语教师到农村任教, 充实与改变农村英语教师队伍的合理化结构。

2. 创设英语教学情景, 让更多学生参与英语学习

创设教学情景, 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 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比如,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教师可采用实物及教具演示、扮演角色形象、诗歌故事演讲、日常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在课外, 组织英语演说竞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教师在这些活动中要掌握交际动态, 力求面向全体学生, 克服部分中差生不敢说、害怕说错、羞于启齿的语言心理障碍, 尽可能多地为中差生提供交际机会, 分层、分组组织他们进行情景会话表演, 使转化中差生工作上一个台阶。这样, 通过动耳、动口、动手、动脑组织大量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3. 灵活运用教材, 在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理解教材是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获得的重要条件。那种满堂灌、填鸭式、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因为没有走进教材而感到厌倦。英语教师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规定, 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 突出有关的重点和难点, 合理把握讲授知识和发展学生英语运用技能的关系, 把重点放在操练上。比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辅导教学, 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同时参加学习, 参加活动, 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 把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更加紧凑、生动有趣, 加深学生的理解, 增强记忆, 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第4篇

【关键词】农村 中学英语教学 对策分析

一、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自身问题。首先,学生对于英语价值的认识并不全面。笔者通过对身边部分农村学生的了解发现,诸多农村学生对英语这一学科并不重视。在大多学生的认知里,英语与其他要考试的学科没有太大区别。这些学生没有意识到英语这一学科对于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学好英语才能更好地融入现代世界。

其次,大多农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不高,他们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学习,这样的理念使其英语学习变得更加被动,不利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最后,多数学生不重视对英语的运用,只是为了应试,考取家长、教师与自己相对满意的成绩。事实上,学好一门语言运用并能将其运用到生活中,你会发现它会成为你探索世界的工具,而并非只是一成不变的知识点。

2.教师教学问题。在大部分农村学校中,师资力量并不雄厚,很多教师都是一人负责多门学科,这就造成了部分教师要半路出家,在短时间内去完成其他科目的学习并授课,因此许多英语教师也呈现出这样的情况。许多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专业能力薄弱,甚至在部分偏远地区的学校,一个教师要带3-4个班级,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的英语教学质量,也阻碍了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在这些较为偏远的农村学校,教师出去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并不多,而且这些地区信息闭塞,使得大部分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英语这一门学科本身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呈现较多问题,使其教学质量很难提高。

3.学校理念问题。应试教育在部分城市地区依旧存在,农村地区学校的应试教育理念依旧禁锢着人们的教育思想,许多农村学校还仅仅停留在如何教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教育理念。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单单具有了好成绩是不足以适应社会的。对此,学校应该更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了解学习知识不仅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以后更好地了解世界,尤其像英语这种语言类学科,更是一把通往世界的钥匙,对于英语课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要进一步完善,改变固有的应试教学理念。

二、优化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对策

1.加大英语教学宣传工作,呼吁家长认识英语课程。现如今,英语作为世界的通用语言,学好英语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挑战,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英语学科的宣传力度;同时,要呼吁家长认识到英语课程的重要性,其作为孩子成长之路的引路人,应该比孩子更加了解英语学习的重要性,重视孩子对英语的学习。

2.培养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纵观古今中外,诸多前辈对自身的行业探索与学习都是引兴趣所起。例如,爱迪生在试验了7000多次后终于成功地发明了灯泡,这是需要很大的毅力和耐心的,最重要的还是对科学实验浓厚的兴趣。据调查,农村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较为简单,学生对于简单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为理想。而步入初中后,很多学生不能跟上初中英语的教学进度,这导致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学习英语变成他们的负担,更没有兴趣可言。因此,教师应当在学生步入中学之初,想多种方法去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尽快促使其在一段时间内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对教学计划做适当的调整,把握教学质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去用英语进行交流,当学生回答正确后,要及时夸奖,如“Good”、“Great”等;而学生回答错误后,教师也不能表现出失望等情绪,而要和颜悦色地对其进行鼓励,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

3.因地制宜,实施多元教学模式。农村学生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太多的课后学习时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将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变成主动学习的模式。如农村学生对于一些新鲜的事物会产生好奇心,因此笔者会适当增加一些趣味的课堂活动,例如部分英语课文是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这时笔者会鼓励学生来扮演书中的角色,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其主动性。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会让学生更好地主动接受新知识。

4.创设多种趣味学习活动。众所周知,学习英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靠课堂的45分钟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课外多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平时多给他们放英美国家的旅游短片或者原声电影,这样不仅可以扩宽学生的眼界,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另外,学校还可以开展英语书法比赛、朗诵比赛、短剧表演比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教师注重跨文化理念的注入,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一门语言势必需要了解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才会使死的知识变活,而且学生接触英语后,也一定会对其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等有所好奇,这时就可以通过跨文化理念的注入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例如,在每堂课之前,笔者会鼓励学生分组为其他同学介绍五分钟的英美国家知识,这样不但让学生可以了解到英语国家的文化特色,也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克服难关,突破应试教育的牢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第5篇

农村中学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文/周 燕

写作是语言输出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对语言综合能力的训练。而英语写作教学是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比较困难和薄弱的环节。农村中学的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教师上起课来很吃力,学生很难在课堂上与教师互动,特别是写作课,写起作文来无从下手。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觉得英语写作很难,考试的时候,要么不写,要么胡写几句,要么干脆将考试卷上的阅读材料摘抄一通,要么英语句子中夹杂汉语拼音或汉字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如何去改善这样的状况呢?

一、原因分析

1.缺乏宽层面的写作思维训练

许多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单元设计的写作练习,而这些练习只能给学生提供一种“接受能力的训练”。学生不用自己分析和组织材料,依葫芦画瓢,不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写作活动。造成学生写作思维不活跃,甚至感到某种约束的情况。

2.缺乏灵活多变的写作方法指导

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形式依然存在,往往倾向于讲语言点、语法等内容,忽视联系实际的灵活指导,使写作课流于形式。布置课后作业,很少有学生按要求认真完成。

3.评价方式陈旧

大部分教师没有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进行准备充分、行之有效的系统训练,将注意力集中于学生的“一次性成品”的评价,忽略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毋庸置疑,大部分学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行为上,都难以进入写作意境,他们对写作难免会敷衍塞责,草草了事,更难得激起他们的写作兴趣。作为教师,反思自己,责任重大。

二、策略研究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写作情境,能营造一个学生“乐学”“乐写”的心态,激发学生写作原动力。一是生动、具体、直观的形象,给学生以极大的感官刺激和注意诱惑,能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联想等智力因素;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动机、兴趣、意志等内化因素,这样学生就会全身心地体验材料、吸收材料、运用材料并升华材料。二是它可以再现情景,弥补学生认识与实际的差距,缩短时空,整体性、思想性和趣味性地展现各种场面,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一边看,一边构思,让学生突破“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难点,自主地获取写作资源。

2.模仿教材,降低写作难度

教材是教学之本,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英语写作训练的首选素材。这就像学生刚学英语时需要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一样,模仿课文中的规范词句进行写作同样非常重要。如果学生能把书本上的句子活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其实也是教学方面的一个成功。

3.归纳语法,流畅过渡

语法是语言的框架,学好语法能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不但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同时要注重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努力尝试不同的句式。

4.渐次递进,展示写作内在规律

按照信息论的观点,人们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过程要经过以下四个程序,即感知――信息输入;理解――信息的加工处理;记忆――信息的储存;运用――信息的输出。据此,英语写作教学应遵循渐次递进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写作。从感知入手,通过理解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感悟写作目标,并且记忆、储存必要的写作材料,梳理写作材料,尔后开展师生、生生间交流、合作、互动,丰富写作材料。

5.多元评价,升华学生写作水平

评价写作过程也是对写作对象认识和深化的.过程,同时也促进学生在不断交流、探讨中形成新的思路,升华自己的写作水平,并体验到写作过程中所带来的点滴进步与成功。评价活动的前奏是学生先独立、集体修改习作,然后展开多手段、多角度、多层次的自评、小组评、全班评和师评。在此过程中,学生要人人参与,人人受益,整体提高。评价要真实、客观,可根据习作的实际水平分出不同等次,这样有助于学生反省到自己的成功处和不足处,有待以后注意和提高。如此,写作活动变成了师生、生生间交流的平台,写作教学活动便会得到良性循环。

6.加强阅读,了解西方文化

丰富课外阅读是加强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学习者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丰富词汇量,并且语言和文化总是相辅相成的,了解西方文化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语言,而且有利于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新思维。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英语短文表达始终是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写作教学贯穿在基本技能的训练中,认真钻研教材,合理设立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笔头的表达。它将推动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真正将素质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兴隆中学)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第6篇

安达市第五中学(原名卧里屯中学)高建凤

近年来,《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农村物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也使得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学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下面我结合我市物理教学的实际,谈谈农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市农村中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市农村中学的学生状况:

农村中学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反映能力较低,知识面窄,厌学情绪严重等问题,几乎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缺少分析知晓。其中厌学情绪严重,主要是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农村中很多人没有真正的见过外面的世界,没有更高的追求和向往,安于现状,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就会有疑问,读书又有何用?所以在学生内心中产生极大的厌学心理,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有些学生辍学后外出打工,每月能领到一点工资,回学校以看望同学为名,在同学面前装作很有钱的样子,请同学吃饭、唱歌等,使得一些学生认为不读书也能发大财,考上大学也未必找到理想工作,还会为没有文化的老板们打工等新的读书无用的想法越来越多。读书无用论的严重泛滥导致传统的尊师重教的思维渐渐消失,老师和学校渐渐变成了帮助家长管理学生空余时间的工具。其次是众多不法商人利用低级庸俗的音像、图书、电子游戏等赚黑心钱,诱发学生贪玩成瘾、意志消沉。还有交友不慎,受社会上坏青年的教唆或是后进生群体的相互影响,简单地说,以前那种靠读书而鲤鱼跃龙门的纯朴想法少了。由此生源流失率日益提升,家庭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大多数的农村学生的家长 都是知识缺乏,而且忙于改变自家的经济状况,不懂得或无时间顾及教育自己的子女,使得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没有真正地懂得知识、能力的重要性,他们自身文化水平低,却也确实挣到了辛苦钱,因此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观念。2.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困境

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学存在许多的困难,由于学科的特点,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故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是物理实验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不少专家学者和广大物理教师对中学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的认识和感受逐步加深,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也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着,但是,到目前为止,农村中学的实验教学现状还是不容乐观,一些乡镇中学实验室配备跟不上教学要求,投入的经费不足,教学设施不齐。许多中学教学大纲上要求的分组实验都不能开展,有的学校实验器材更新较慢,教学设备整体水平老旧,导致实验设备不能和新的教材配套展示。造成老师只能对着课本插图讲实验的现象。学校和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思想,导致教学中更多的注重理论而轻视实验。为了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高分数,教学法普遍用讲授法,导致实验教学模式僵化。以分组实验为例,学生只会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实验,而不会自己独立的思考应该怎样做实验,以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如何去解决。学生只会看实验听实验,不留心实验观察,不记录有关数据,更谈不上去思考,严重违背教学规律,完全剥夺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实验教学的现状,极大地影响着物理教学的质量,与物理教学目的、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很不相称,与 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很不适应。

二、怎样改变存在的问题,我谈一下农村物理教学中的策略 1.调整教学理念及更新教师知识

农村物理学科的教学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教师们大都安于现状,随波逐流,应试倾向突出,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教师的教学工作就成了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导致教师从事教学研究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学校只能依靠制度强制推进,大多数教师认为从事教学研究是年轻教师的事,甚至是教育专家的事。即使开展教研活动,也是为了应付检查,并没有把教学研究看作是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的途径,评课也多为应付性地简单说两句,主题不明确,发言人不能完全投入,不是跑题,就是不了了之,缺乏应有的争论,体现不出教研的气氛。这种形式化的教研活动效益低下,不能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而影响学校课程改革的推进工作。对于新的教学理念知之甚少,新课程改革更是流于形式。今天广大农村教师仍需树立学生是课堂主体,课堂是学生成长的舞台的课堂观;必须确立教学要立足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的教学观;必须明确把握物理课是备课、组织教学的方向的备课观。这些观念的树立和更新,要靠教师自身的钻研,通过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品质,用创造性思维,独创性见解,开拓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找到一条卓有成效适应农村实际教学新路子;要学习兄弟学校特别是已有创新教学成果的学校的先进经验和先进理念;要鼓励教师去学习与树立新教学理念。学校可以通过作业量的控制,通过向学生发放课堂教学问卷调查,通过学校的教学听课的考核,来促使教师关注、学习、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加快教师知识的更新,是提高教师质量的保证。常言道,学生要一碗水,老师应有一桶水。当今时代这个比例不适应教育的发展,教师仅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中、小学老师,需打造成学习型教师,当今教师要博览群书,丰富知识,更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方能适应时代发展。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否。如何通过加强业务培训来更新自身的知识层面。这是摆在农村学校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从教师自身看,教师要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定报刊,进书店,上网络等手段来及时充电,补充新鲜血液:要走出来、进城去、“拉近地域的平面”,多参与一些教研活动,联谊活动,以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从学校看,教研组和学校要大力支持,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包括政策、经费等在内的支持。只有尽快增大现有农村物理教师的知识面和信息量,才能迅速改变目前农村物理教学的现状。2.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的落后,导致教学过程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失去积极性,失去兴趣,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为此,要提高学校的教研水平,通过一月一次的教研组集体学习,每周一次集体备课,不 定期的相互听课观摩,均衡本校物理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集体探寻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同时走出去,请进来,多搞一些联谊活动,增强校际间物理学科教师的横向交流,吸取其他学校在课堂教学中有益的做法。我市第二中学有一套成功的教学模式,例如:把全班分成很多个小组,每组4个人,每组学生由A、B、C、D四类同学组成,A组的学生成绩最好,知识面最丰富;D组的学生动手能力最强;B、C两组的学生成绩和动手能力介于A、D两组学生之间,但语言表达能力最强,在平日的学习中,他们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教师再建立起组与组之间的评比体系,使得全班一盘棋,共同进步,共同提高。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研究的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面对着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从幼年起,就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觉得一个个物理现象是一个个的谜,总想把它们解开。而学习物理是解开这些谜的途径。学生会由于解开长期困惑的谜而欢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较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做好物理实验。现在很多学生很希望能亲自参与设计实验。特别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小实验一定要做。教程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矛盾冲突。在规定学生完成一定的实验计划和要求的前提下,教程可以鼓励、引导学生不拘泥于教程中的做法,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创新的改进,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物理知识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应尽量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实验效果,除课本要求的实验外还应增加一些可以让学生动手的实验或教师演示的小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可以依靠科技,丰富教学手段,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化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新课程改革是应时代之需而提出来的,重视实验教学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发和制作相应的教学辅助软件和直观性教具,有利于其有效实施。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为教学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它改变了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记忆。比如过去认为抽象难懂的物理微观世界的东西,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演示,变得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网络的发展使物理网络教学成为可能,从而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其次,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物理学是一门实用的、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能够使人类生活更美好的学科。比如,物理新能源开发,能源与环境保护,高性能物理材料的应用等,都给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能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作用、地位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那么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并且在课堂上能举出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习题来让学生讨论,使学生在感到物理知识有用的同时又能增强学好物理的愿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讲压强时解释高压锅的原理,潜水艇的原理,挂衣钩的原理。

再次,通过介绍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到电磁感应现象时可以这样介绍:如果不是19世纪中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建立起相应的电磁理论。就不会有发电机,现代电力化生产就不可能实现。现代的原子能和电子技术也是物理学的应用之一,可以这样说:生产发展推动物理学进步,而物理学进步又推动生产的发展。所以,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我们必须进一步学好物理学。

最后,指导学生了解物理学发展史,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阐明了物理学科体系形成过程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如物理学家的伟大的构思和重大发现,他们的成功与失败。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物理学的兴趣。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第7篇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改变中国“哑巴英语”的英语教学现状,以便能真正实现为交际运用而学的目的。尽管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英语教育的建设尚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英语听力教学,仍然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

【关键词】农村 中学英语 听力教学

一、正确认识听力的重要性及其地位

英语听力(listening comprehension)即获得有声信息的活动能力,同时也是一种交际能力。在英语四项技能中,它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在一般语言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正如River Temerley所说:“听,是人们根据自己所了解的语言知识、予语义和语法三方面的潜力,从语流中获得信息的积极活动”,听是交际活动中实用最广泛的方式。

二、农村中学学生听力普遍差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训练方式方法不当。对学生的听力训练并未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配套设施不到位,学校并未开设专门的听力课;更没有英语语音室。教师上课只靠粉笔、课本和一张嘴。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初中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滞后了英语听力教学的顺利发展。

(2)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够。听力内容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涉及天文、地理、历史、科技、教育、医学等诸多领域。学生往往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去理解,因而造成一知半解,甚至是其完全错误的结果。所以往往听完一篇材料后对其内容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云,结果影响了理解。

(3)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各校攀比考分直接影响了教师对英语听力教学的研究。教师无暇顾及学生听力提高的系统研究,只是走马观花,应付听力考试。在训练学生听力时,不管哪个年级,都采用与中考一致的听力对话和短文形式,而忽略了英语听力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致使训练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2.主观原因

(1)语音的辨别能力差。部分学生对英语标准发音掌握不好,或者他们自身的英语发音与标准发音差距甚大。在听的过程中,错误的语音对听力在很大程度上产生误导作用。有时即使听到了已经学过的词,也会误听为其它词而作出错误判断,在理解上步入岐途。对词在句中朗读时的弱读、重读、连读、语气的变化、语调的升降也掌握不好,从而影响对全局的理解。对不同国家、地域、年龄、职业的人说英语的方式,学生无法较好地进行分辨。因此一些极普通的常用词在学生听起来就成了陌生的不熟悉的词,结果影响了对全篇听力材料的理解。

(2)主要内容抓不住。在听的过程中,要每个词都听懂,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大可能的。只要听懂中心内容,就能理解领会全文。但部分学生不善于在听时抓主要内容,他们只根据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就断章取义地进行理解,不能通过对各个局部的理解快速找到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结果对整段内容产生片面的理解,得出错误的结论。

(3)重要细节捕不牢。听力不仅要求学生听懂材料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而且要求学生听懂能说明主题的重要细节。对于那些影响整篇材料的重要细节更必须弄清楚,因为它们有助于对整篇材料的理解。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词义的语境判断差、猜字的技能技巧低、主要内容抓不住,重要细节也捕不牢,结果对与重大细节有关的选择题难以下手。

(4)学生心理素质欠佳。听力材料转瞬即逝,无法像阅读材料那样进行反复读。当学生处于不自信、心理状态不良时或语速快、背景噪音干扰的听力材料时,学生往往表现出焦虑和紧张。与此同时,他们有时会把听力的难度想象地过大,找不到突破口,在心理上排斥所要听的内容,从而影响听力材料的正确理解。

三、农村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过好语音关,进行听力专门训练

掌握良好的语音知识是提高听力理解的基础。学好音标自然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条件。农村高中学生在初中普遍没有系统地真正掌握好国际音标,许多学生将元音中的[au]读作汉语拼音中[ou],[e]读作[ i ];辅音中[ e ]、[θ ]音弄混等等,加上地方口音的影响及课堂上学生无听力条件,故而学生的听力存在的问题突出。

针对学生发音不准的实际情况,要强化语音的基本训练,集中进行音素练习、单词中的长短元音、辅音、辅音连缀等辨音练习;讲解有关连读、失去爆破、弱读和语调等的一些语音规则,要让学生多进行辨别语音、语调,单词重音及语句重音等语音知识的练习,消除语音上的障碍。熟悉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的发音特点。在此基础上一周用一节课专门进行听说练习。具体做法是:可根据学生中发音的共同难点、重点进行练习,可让学生将个人简介或小幽默等录下来,在课堂上放听,听后指出问题所在。还可以引导学生跟读、模仿,注意英语中特殊的发音现象,使他们逐渐熟悉英语的发音规律,不断培养语感,克服来自母语的干扰,从而有效地提高听力。

2.听说相结合

听与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说英语,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张口说,即使说不好,甚至错误,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在肯定其参与的前提下,帮助纠正错误,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还可把说英语与日常学习相结合。

3.听读相结合

对文字材料边听边读有助于增强语感,识别语流。听堵截和能使词句的音、形、意在记忆中迅速统一,减少判断误差。可要求学生养成每天半小时边听边朗读的习惯,开始可以看着文字材料跟读,然后不看文字材料跟读,最后达到凭借语感独立与录音同步朗读。另外要扩大阅读,书读得越多,词汇复现率就越高,对常用词语就会越熟悉。在听时就可以免去英译汉的过程,直接领会听力材料内容。阅读速度的提高还能促进思维节奏的加快,在做听力时能跟上正常的语速。同时,不同内容的阅读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语感、了解英美文化及文章结构,弄清它们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

4.听写相结合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第8篇

一、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总体来说,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如,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不断增强,活动课得以开设,新型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得到运用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学校对思想品德教学重视不够,师资水平不高,教学方式落后,以及学生厌学等。

二、对策

1. 转变观念。

学校要认识到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应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转变思想观念,使思想品德课不再被其视为一门“副课”,而是一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培养良好道德情操的必修课。作为思想品德教师,一定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一,教师应主动转变自身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改变以往那种“教师至上”的传统观念,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应以参谋、朋友的身份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做,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而是死记硬背。这影响了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要巧妙设疑,对同一知识点可从不同角度进行设问,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使其能够深层次地理解知识,熟练地掌握知识,灵活自如地运用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时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教师难教,学生厌学。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多下工夫。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然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观点与材料是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两大基本要素,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去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收集材料的能力。其间,教师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最后,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施教。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总体来说贴近学生实际,但也有一些内容显得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教师一味照本宣科,学生则会兴趣索然。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也可开展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传授知识与技能,还应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内容,引入典型事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导他们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并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上一篇:法院临时工辞职报告下一篇:社区团队优势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