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介绍

2024-06-01

中国书法史介绍(精选9篇)

中国书法史介绍 第1篇

书法(calligraphy)在中国的传统艺术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书法已经历时多年了。它有五种主要的书写方式,每种都有不同的书写技法。练习书法需要文房四宝(FourTreasures of the Study)。书法被认为是一种需要内心平静的艺术形式。今天,尽管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现代书写方式,但人们仍然经常将书法作为一种业余爱好进行练习。如今,书法在西方也越来越受欢迎。

In China,calligraphy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art.Calligraphyhas a history lasting for more than 2,000years.

There are five main ways of writing and eachneeds different techniques.To practice calligraphyrequires 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Calligraphy is considered to be an art form requiringinner peace.Today,although various modern ways of writing have come up,calligraphy is stillpracticed often as a hobby.

Nowadays,it has also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amongwesterners.

中国书法史介绍 第2篇

书法室介绍

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我是书法室管理员盛森,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多年来我校教师坚持书法艺术学习与创作已成为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大特色。教师们在书法艺术中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每天课余时间爱好书法的教师们都会在这里研习书法,无论是刚毕业的年青教师,还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他们都在这里找到了乐趣,找到了宁心静气的法宝。

我们的书法室面积54平方米,每周三书法兴趣小组大课间在这里活动。虽然只有6张小桌子,但是孩子们围在一起观摩和书写更能展示合作学习、小组交流的浓厚氛围。如今,在教师的引领下,我们又将书法教育引入课堂,在四五六年级开设毛笔书法课程,希望在我们的带动下,能够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我们能力水平很是有限,希望各位领导为我校教师示范引领。

中国书法史介绍 第3篇

汉至魏晋, 写作风格多为隶书, 但社会上所使用的奏章, 文件, 信件, 甚至志表碑铭早就有所突破, 对城市化的隶书, 文字的结体上都有许多变化, 更多的轻捷率意, 出现了在当时代与以往所不同的意识形态的价值观。书法艺术上的变革在宗教的影响下, 书法艺术的变化是相当大的, 两汉以气阴阳五行为结构的思想体系随汉代政权的崩溃而崩溃了, 因社会的变化而产生了玄学的思想, 在这种思想是在一个以无为本虚无的世界存在。它所强调的是“虚无”的世界观, 降低了对具的体事物的看法, 在这种思想的氛围下, 主题和艺术意识的自觉衍生出来。玄学形而上学的方法使魏晋时期的人们在审美问题观察和分析时, 从汉代的狭隘的道德境界宇宙本体层面, 注重精神之美, 注重追求超越形象的无限之美, 魏晋时代的评述人物由汉注重代形态、体貌、功业、节操、知识学问转化为在玄学思想影响下的注重风神、品格、才情、人物的声誉影响力, 人物造型在书法艺术上的推衍就是书法欣赏上对于“神”“韵”“风”“情感”的重视, 强调书法的风格, 魅力, 优雅, 情韵、大方的风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审美突出了情感的个性是其最大的特点, 自然性和表现, 书法创作过程中的形而上学思想为文人书法创作的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 形而上学和王朝下的文人在那个时候个性特征融于书法。除了形而上学的影响, 儒家思想仍然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有所保留, 因为当时的统治者, 为确保自己的立场, 稳固自己的地位, 他们不会轻易放弃儒家的思想概念。虽然是在衰退, 但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只是整合融入与思想形而上学为主的时代思想之中, 儒家美学在魏晋南北朝的书论中, 体现在艺术价值儒家审美观念, 一个是儒家注重社会秩序和社会效用, 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因此书法家在书面书写中一贯倡导的书法和修身养性培育的一致性, 一个人的道德性养, 注重内容和形式上的一致。二是强调书法的中庸之道, “尽善尽美”的美学思想, 从而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风格。

宗教和佛教影响着书法的演变, 因为当时长期的冲突战乱, 人民流离失所, 灾难深重的影响从而为宗教的传播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统治阶级也需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佛教依附着形而上学的玄学迅速传播开来, 佛教人生观与形而上学的传统文化理念, 揭示了个人与社会, 自由与必然关系作出了新的诠释和发挥。两汉经学礼教长期重压下的情性欲求得以释放出来, 对于社会黑暗面、生活苦难的重压下, 使世人只是简单的希望能超秩尘世, 实现人生的个人自由的理想。到了南朝时期, 一些帝王皇室纷纷开始崇尚佛教, 主张以佛治国。在当时时期的佛教作为一种文化引进国外理念, 其对中国艺术的变化的新鲜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有其着与书法的密切关系。在各种佛教的实践, 最常见的是书写经书和抄写经书。所以使六朝以来的写经和抄经, 在僧侣和居士中一直很受欢迎, 这些写经和抄经, 给民间书法家提供了一定的园地, 他们的书法艺术, 也借此流传于后。在那个时候的人生价值观的期望往往超出了当时时代的人们应该有的思想, 文化哲学上的思想改造了文人们的审美心理, 促使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 重塑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审美的角度, 他们重视人的自我价值, 直接欣赏人格个性之美。当时的书法演变就是在这种思想氛围、社会氛围中悄悄的发生着。真书、行书、草书这三个中国文字书法字体造型的定型就是在魏晋两百年演变形成的。

人文方面, 在东汉中叶以后, 士大夫儒家的个体意识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影响, 但最为直接影响他们的是宗教与玄学的思想, 多数士大夫个人生活之悠闲, 宗教与玄学的思想使文人减淡对政治的兴趣, 大群体的意识渐趋减弱, 从而转求自我内在人生的享受, 讲究的就是文学的独立性, 音乐的修养,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 往往在自然之美来形容个性文字之美, 因此, 在艺术家这个时代趋向绘画和书法作为一种工具, 并展示自己的情感, 因此, 行书和草书, 变为当时人所喜爱, 与以往有所不同的, 字体笔画更加流畅, 而不失严谨, 展示人物内心, 但大多数人所爱的是草书。包括任何的草书书写, 任意形状, 与儒家的人生观是最一致的, 也是最能体现出追求自由, 没有约束的个性。这段时间内, 文人流派沿革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钟繇为代表。他对楷书和行书的笔法与实践, 开启了自己的写作风格, 所以他是将汉隶转向魏晋楷书和行书举足轻重的人物, 历史史书记载表明, 西晋统治者实行的法律书法是钟繇行书, 仲要流派风格是当时一种新的时尚, 但较之以后东晋王派书风来, 至今仍保留着汉平原, 厚重的审美特征, 用笔也未能完全脱尽隶法。第二阶段是以王羲的书法之为代表, 在继钟繇书法同时, 他不仅将楷、行书推向更新的阶段, 同时还将草书进行了改革, 期间又将行书和草书糅成一个整体, 形成了鲜明的个人书写风格。历史上的楷书、行书、劲草均已在他手下成熟。王羲之书风的最重要的特点, 是将形而上学时代的审美意识反映于笔下, 将平原汉代隶书的质朴、滞重的笔意脱尽, 创造优美潇洒, 富有韵味的书风。第三阶段, 这是由王献之书法流派为代表, 他的创新主要是对风格的变化, 与他的父亲在风格上相比是不同的新体创新的同时发展建树的风格有所不同。父亲和儿子为后世后来评价所谓的“父得灵和, 子得神骏”, 他在王羲之基础上再发展出的非真、非行、非草的草稿, 更多的是不受约束的书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包括王羲之的书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艺术成就, 是中国书法的高级艺术形式的升华, 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后世称之为“唐诗、晋字、汉文章”。魏晋南北朝书法是中国书法和文人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 文人和士大夫已成为“书坛”的重要角色, 书法在文人士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书法在士人中得到学者们的重视, 与所处时代的背景有关。余英时先生指出:“东汉中叶以后, 儒家的个体自觉与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 而多数士大夫个人生活之优闲, 又使彼此能逐渐减淡其对政治之兴趣与大群体之意识, 转求自我内在人生之享受。独立的文学、音乐修养, 自然之欣赏性和书法之美化遂得平流并进, 成为他们的气质寄托性情之所在。因为在这种政治和经济背景下, 这样的情况为当时的魏晋名士追求清淡雅逸的情趣、不涉政事、消极颓丧的心态和生活方式, 提供了滋生的温床。

在这一时期书体风格的变化已经进入进化的最后一个阶段, 伴随着新书体风格的日渐成型, 文人流派的书法也在不断更新, 这种新风换代、流派交替的现象, 促成了自在汉代以来文人流派书法沿革史上的首次大的变化, 钟繇和二王便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书家。

后序:魏晋南北朝书法上的变革, 可以说是在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当时政治动乱, 国家的格局并不稳定, 文化哲学思想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对其他另一方面, 逐渐进入的外来宗教, 思想上的侵蚀, 中国传统的思想也随之而发生改变, 对当时社会各界文人艺术家有一定的思想上的影响, 当时时期书法家的书法表现的是使自己的想法、个性和自己的书法融为一体, 所以在书法论的艺术观上的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一次书法史上伟大的变革, 不仅为今后书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借鉴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次书法史上的巨大变革启示我们:无论在哪个时期, 艺术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我们必须向前看, 继承优良文化艺术的基础上, 作为新一代的我们, 应该有创新的理念, 使我们在艺术上的见解一步步走向推进的高峰期, 发展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艺术。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编著.新修订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2.10.

[2]黄惇著.《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2.2月.

[3]余英时.《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中国书法史介绍 第4篇

“2015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于8月18日至21日在古城苏州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书法史研究专家,众多知名大学的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主办、承办单位的领导,全国多家书法专业媒体记者等将近200人出席了本次讲坛。本届讲坛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苏州市书法家协会承办。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恒,苏州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陆菁,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悖,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祁小春,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州大学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华人德,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伟林等出席了18日上午的开幕式。

在简短的开幕式结束之后,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天弓先生作了首场演讲。演讲题目为《张怀瓘的(文字论)解读、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解读——古代书学文献研究》。张天弓先生首先从“本体”的概念讲起。他说,“本体”不完全是近代汉译西方哲学本体论以后才出现的新词。“本体”意指本根,包括根源的意思和自身的意思,也就是“根”和“本”。探求“书法本体”,是书学的最重要的职责。关于“书法本体”的研究,就是“书法本体论”。

书法艺术的根源和自身到底是什么?张天弓通过仔细研读张怀瓘的《文字论》以及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后,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汉字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本体,也是书法艺术的定海神针。

张怀瓘的《文字论》全面考察了以往的书法史和书学史的材料,包括文学,运用魏晋玄学的哲学思想,直指书法本体,提出了“一字本体论”,即:一字心画,一字可观神采,已见其心,目击一字,可得简易之道。书法之道是易知的:可理解;书法之道是易从的:可亲近。书法之道简易、模糊、玄妙、抽象,是最“奇妙”的艺术。这既是张怀璀之文字观,又是张怀璀的书法观。

元代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1310年)是书艺的奇品,也是书论的杰作。张天弓重点解读了第七跋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张天弓以为,这种表述本来是事实判断,但实际上却是价值判断。赵孟頫的本意是为了强调“用笔为上”,才提出“用笔千古不易”与“结字亦须用工”。在《第七跋》中,赵孟烦頫认为“字势”是书法作品的中心,是书法审美的特性。“用笔”与“结字”是理解“字势”用毛笔的书写过程的两个概念,或者说“字势”是上位概念,“用笔”与“结字”是下位概念。字势统摄着用笔和结字,存在着“易”和“不易”、“为上”和“次之”的区别。今人只说《第七跋》中的“用笔为上”、“用笔千古不易”,而不看“字势”,主因是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中产生的书法美学的“四看模式”,看“用笔”、“结字”、“章法”、“意境”,就是不看“字”,把“结构”等同于“字”,认为书法艺术是“纯粹美术”。

因此,《文字论》和《兰亭序十三跋》对于我们准确把握书法本体,仍有启迪。

8月18日下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方爱龙先生作了题为《学书当学颜:南宋士大夫陆游与朱熹的书法观——兼谈论题思考的书法史基点》的演讲。方爱龙首先从两宋时期的颜真卿书法之影响——基于文献梳理;两宋时期文人书法“学颜”风气——基于书迹考察;两宋时期的书法风旨——帝王所尚;颜真卿书法“体系化”的后世确立等4个角度出发,借助文献与书迹互参的方法,为论题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也深刻揭示了相关论题思考的书法史基点。

在进一步阐述论题研究的核心部分,即“南宋人的颜书情结:以陆游、朱熹为中心”时,方先生分别对陆游和朱熹这两位极具代表性的“学颜”书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梳理。在探讨陆游的颜书情结时,方爱龙分别从陆游暮年所作回顾自己诗歌、书法艺术追求的总结性诗篇《自勉》《焦山题名》和《锺山题名》等传世书迹,从中判定他在书法上推崇颜真卿的总体境界。此外,方爱龙还以“数行褚帖临窗学,一卷陶诗傍枕开”,“寄怀楚水吴山外,得意唐诗晋帖间”等论书诗为例,阐释了“学书当学颜”并非陆游“唯一”的书法观念,为我们全面考察和理解陆游的书法观提供了依据。在分析朱熹的颜书情结时,方先生将研究目光投注于朱熹学书早期“忠”“贼”之辩的书学观。在梳理朱熹书法的前期书风时,方爱荣根据对朱熹传世书迹和文献著录所作的考察,提出朱熹在淳熙六年(1179年)起赴知南康军任是他书法创作和书法观念发生第一次重大变化的分水岭。朱熹早年和同学刘珙(共父)之间曾有过一场关于曹操与颜真卿之间的书法有“字画古今”之别、为人则有“忠、贼”之分的论辩。这场辩论让少年的朱熹“懂得”了“书如其人”的道理,“认识”到了必须重视“人品”与“书品”之间的关系。或许正是这番论辩孕育了朱熹的颜书情结。继而方先生又从理学家朱熹及其一生的重要书法活动,朱熹书法的“家学”启蒙,朱熹的游宦观摩等层面出发深入全面探讨了他的书学观。

最后,方爱荣还将书法(广义)与“法书”(狭义):不同书体的不同用途与载体,书迹资料的传世(传模、翻刻)的可靠性,书论、书史资料的文献解读——互参的重要性,书法史研究的全局视野与逻辑学理等问题作为余话和大家作了扼要的讨论。

8月19日上午,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水赉佑作了题为《书法研究与文献资料的利用》的演讲。

首先,水赉佑通过举例来谈利用文献资料厘清碑帖中存在的问题,如:1.《淳化阁帖》的名称、底本来源、祖本《淳化阁帖》是石刻还是木刻、《淳化阁帖》是王著摹书还是仿书以及辨别《淳化阁帖》真帖的方法。2.《兰亭序》是在什么背景下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冯承素摹《神龙兰亭》的真伪问题以及《玉枕兰亭》的考证。3.通过对杜牧《题木兰庙》《入商山》《寄远》三诗的考证、对新发现两件周越书迹的使用以及对赵孟烦《兰亭十三跋》被烧时间的考据来对《郁孤台法帖》进行鉴定。

其次,水赉佑谈了如何运用文献资料来鉴定碑帖的真伪问题,如:1.通过与《容斋随笔》《东坡题跋》《山谷题跋》所记载的内容进行比较,对伪造印章、摹刻时间、刻工、版本进行分析并从《履园丛话》中找出根据,对宋拓《潭帖》进行鉴定。2.在鉴定《绛帖》的过程中注意到陈后主所写《入隋侍宴应诏》“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此诗文字顺序是鉴定真伪《绛帖》的基本方法;还有凡刻有“日月光天德”编号的,不一定都是《东库本》。3.通过文献判断天~阁藏丰坊所刻《神龙兰亭》刻石中“贞观”、“神龙”、“开元”、“淳化”、“大观”等玺印属伪以及翁方纲赞扬诗理由不充足。4.通过对帖中内容、文辞、年代、时间、笔法风格的考证来鉴定《宋拓丛帖》中的伪迹。5.通过对所题年代文字、避讳、署名、印鉴、职官以及所书内容的考证来鉴定黄庭坚书迹中的伪迹。6.通过对《表忠观碑》《过王仲至斋观李昭道画诗》和《宋苏文忠公游天竺寺安老亭诗卷》的考证,来鉴定苏轼书迹的真伪。7.对薛稷本《定武兰亭》和褚河南临澄心堂纸本兰亭的鉴定。

最后,水赉佑还与学员谈了收集文献资料和使用文史资料的注意点以及自己的几点体会。

8月20日上午,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陈志平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以<墨池编>为中心的古代书论文献研究》以及《文字禅与北宋诗文书画一体》。

首先,陈志平介绍了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及其所辑《墨池编》的成书、收录、流传以及版本研究的大致情况。在《墨池编》版本研究中,陈先生以明朝薛晨刊本、李时成刊本、文渊文津四库本、津逮秘书本等为例,揭示了明刻本在卷次、目录、文字、内容上窜乱的版本谬误问题,并以清刻本中的序跋、避讳、校改举证了清朝诸本的系统性和稳定性。通过陈先生对《墨池编》“复旦藏明抄本”详实的考证,学员们得悉“复旦本”之底本很可能是宋元传本,这是“复旦本”作为《墨池编》的第三个版本系统中所存在的特殊价值。

随后,陈志平又以北宋“诗文书画一体论”以及苏轼、黄庭坚提出的“文字禅”展开论述,让学员了解到北宋书学文献资料搜集、剖析、考证的完备性以及北宋文人在书画艺术中衍生的哲学观与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中唐以后,禅学渗透,使得文人在儒学的基础上,接纳禅学,形成“心”与“道”的契合,北宋文人因此打破艺术门类在媒体上的界限,形成“诗文书画一体论”的思想。陈志平述其渊源进行分析,在苏轼、黄庭坚诗文中提出的“文字禅”观点中,对“文字禅”的广义和狭义进行了新的梳理和认识。最后在黄庭坚的诗书创作中通过“行布”来实现诗、书相融汇通的哲学意蕴,并整理了八类黄庭坚的诗词作品和其行书、草书作品中的艺术技巧来说明二者互通有无的关系,分别是:顺逆、虚实、连断、聚散、穿插、颠倒、开合、伸缩,此八类技法的结合对于增强诗词与书作之间相辅相成的艺术美感,带来了积极的意义,同时也说明北宋文人在艺术打破载体、超越媒介上作出了重要的价值,传达了诗文书画之间更为微妙的关系。

8月20日下午,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朋川作了题为《考古新成果和艺术史再认识》的演讲。张朋川的演讲主体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中国古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源流。张朋川以最新发现的云南地区距今600万年的古猿化石为例证,质疑古人类都是从非洲发展而来的说法,提出中国云南也可能是古人类发祥地的观点。第二部分讲述了以陶器艺术和玉器艺术为代表的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艺术。第三部分讲述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张朋川指出,近年的许多考古新发现,使人们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二里头文化在年代和地域方面与夏文化相当。他还指出,笔和木简绢帛开启了软笔书画时代。第四部分讲述了秦汉多元一体的文化艺术的初步形成。张朋川认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改写了中国雕塑史。汉墓壁画的兴起和繁盛、厚葬风气下汉俑展现了人间百态。汉代器物体现了观赏与实用的结合,有充满想象力的设计构思。第五部分讲述了多元整合的魏晋南北朝艺术。张朋川以大量图例介绍了走向成熟的魏晋十六国北朝墓室壁画、开启唐风的北朝墓室壁画以及在变化中发展的北朝佛造像等内容。北朝时期,河南、河北产生了彩釉白瓷,改写了中国陶瓷史。在演讲中,张先生还和学员们分享了自己丰富的考古实践经验。

8月21日上午是学术互动环节,导师们和学员进行面对面的学术对话。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道义担任主持。苏州大学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华人德,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伟林,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苏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葛鸿桢也参加了讲坛并与学员一起交流。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导师们往往即兴发挥,将问题面拓展得更加广泛,如关于治学方法,华人德谈到在研究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如何利用目录学的相关知识,水赉佑讲到在利用史料时如何注意真伪甄别的问题,张朋川、王伟林、葛鸿桢先生都谈到考古新发现对书法史研究的重要性等,都给学员很多启迪。主持人还代表组委会向学员征求对本次会议的意见与建议,并就相关问题做了解释。最后,华人德表示,这次书法史讲坛已经是第五届了,讲坛要延续下去,老一辈的要退下来了,所以组委会也在安排由年轻人来主持会议,邀请一些优秀的年轻学者走上讲坛,讲一些他们的研究的成果,慢慢地往这方面转移。

创设于2008年的“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由苏州市与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省文联联袂主办,目的是培养高层次书学后备人才,推动书法史研究走向深入,打造中国书法学术品牌,此前已成功举办四届,其高品味的学术追求和开放的学术视野赢得海内外书学界广泛的好评。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论文评比或清谈式的聚会,“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每届均邀请五位著名的书法史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有针对性的为国内高校书法专业在读硕、博士生以及旁听学员开设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并特设50个名额资助这些青年学子的食宿费。为保证演讲质量,让专家们有充足的时间阐述学术观点,每位专家演讲半天。全部演讲结束后,组委会还安排半天时间让五位导师与全体学员进行问答式互动交流,释疑解惑,使讲坛成为难得的书法研究的学术盛宴。

书法社面试自我介绍 第5篇

时间飞逝,不觉间已度过我大学生涯的第二个年头。至此多情伤感离别的时节,我们刚送走了一批毕业的师兄师姐,同时也将面临着新一轮的告别――换届。有人留下,是忠于自己的追求。有人离开,同样是为了自己的梦想。亦舒说:“命运的旅途中,每个人表演的时间是有规定的,冥冥中注定,该离场的时候,多舍不得,也要离开。”对于这些即将离任的朋友们,我在这里致以最深的祝福,祝你们在异域天空可以更加自由地飞翔。

曾经对一句话感触很深,是这么讲的:为什么我们总是遇见了许多人,却又错过了许多事。为了不至于错过太多的事情,不让自己留下遗憾,我选择留下。原因无他,只因这里有我留恋的人和事。在书画社两年,其中投入与收获的并非三言两语可表述清楚。在我心里,它甚至超越了我们班朝夕相处的同学,在我的生命中占据了意义非凡的一隅。回想起上学期招新时一位师弟的话,至今仍让我感动不已,他说:“加入书画社是为了寻求一种归属感,这与加入团委学生会的动机是不同的。”是的,书画社,对我,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个家,一处归宿。

对于钟情的人、事、物,我一向都有着十分的执着。

因为爱而愿意全力以赴;

因为执着而努力做得更好。

虽然我无法做到最好,但书画社是我们的书画社;

只要大家相互支持,只要大家互相信赖,只要大家精诚合作,

即使会刮风会下雨,

我坚信,书画社依然会继续焕发光彩。

你们的微笑是我们永远的动力;

你们的满意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一人独行,虽风景如画,却无人与共;

两人成从,携手并战,风雨同舟;

三人成众,众志成城,伟绩丰功。

希望有这个机会,让我、让我们一起追寻和传承这个不落的梦想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黄庭坚书法的介绍 第6篇

黄庭坚的大行书代表作有《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及《松风阁诗》等,其中《松风阁诗》现在珍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馆。这篇文章总共有一百五十三个字,这书写的是黄庭坚当时经过松林期间的景物,借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之谊。其中所用的书法具有庭坚自己独特的写法,笔劲有力,下笔抑扬顿挫。小行书则有《王长者墓志稿》,现在保存在东京的博物馆,这文是黄庭坚为了纪念一王姓亲属所书,表达了庭坚平实及沉静的笔法。

黄庭坚的草书代表作有《李白忆旧游诗卷》及《诸上座法帖》等,《李白忆旧游诗卷》整篇文章大约有三百四十多个字,经过后人的考证,这书法是庭坚晚年时期的作品。文中的字体有着怀素的痕迹,却又是庭坚自己特有的风格,结构变化多,堪为黄庭坚的草书代表作。《诸上座法帖》现保存在北京博物馆,全文总共有四百七十七个字,也是庭坚晚年的书法作品之一。

书法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第7篇

美术学(书法篆刻方向)

【培养目标】:全面系统地掌握书法、书论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字知识,具有应用五种书体进行创作的能力和书法理论研究能力,及书法教学能力。

【主要课程】:中国书法史、书法理论、篆刻史论、楷书创作与研究、行书创作与研究、隶书创作与研究、篆书创作与研究、草书创作与研究、篆刻创作与研究等。

【就业方向】:从事大、中专院校书法教学、创作及理论研究工作或相关的书法专业工作。

美术学(书法教育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书法学及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全面继承中华书法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在书法、篆刻等方面进行教学、研究和创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教育心理学、书法教学法、中国书法史、书法理论、篆刻史论、楷书创作与研究、行书创作与研究、隶书创作与研究、篆书创作与研究、草书创作与研究、篆刻创作与研究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既可以在大中专院校、中小学从事书法教学、书法理论研究,又可以从事汉语言文学教育和教学研究的工作,也适应于文化部门、新闻媒体等单位从事书法创作、编辑和评论等工作。

美术学(书法艺术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书法艺术人才,要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书法文化知识和熟练掌握书法基本技巧,并能初步进行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

【主要课程】:传统美学、中国古代文学史、金石学、说文学、国画山水、篆刻学、古文字学、古代书法文献选读、诗词创作、楷书字体研究、隶书字体研究、行草书字体研究、篆书字体研究、文化史专题等

中国书法史介绍 第8篇

关键词:简体书法,“原”生态,书法文化生态,文化生态建设

20世纪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也逐渐成为国家新世纪实现包括传统文化建设在内的民族复兴事业的主旋律。然而饶有意味的是中国现代书法却还一直徘徊在“繁体”书法的樊篱之中, 尽管国家所提出规范使用简化汉字的方案对书法创作等不作原则要求。显然中国现代书法对时代的呼唤没有做出应有的回应, 同时也制约了现代简体书法的发展和中国书法生态文化的建设。

一、简体书法与书法生态文化

所谓简体书法即指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运用毛笔等工具、墨汁等媒材及水等溶剂, 在宣纸等平面上通过点划、提按、方圆、飞白、行次、布局等手法, 对相对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代多笔划字、词、句、段或篇等所作的具有审美价值并反映一定情感的线条视觉艺术, 在当代主要指运用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规范汉语简体字等所进行的书法创作,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 原指基于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 (菲蕾蒂埃编:《通用词典》) 即古拉丁语“Cultura”中所指的人对自然 (万物) 的“培养”、“栽培”和“教化”等。后来广义上泛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类财富的总和, 或者说就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所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 (泰勒:《原始文化》) ;而在狭义上则“特指精神财富”, 丁亚平先生在《艺术文化学》中认为也是一种“整体性的精神存在”。

书法生态文化是在传统文化沃土上绽放的一朵生态文化之花。所谓“生态文化”即有关“‘生态’的文化”。就其本质而言, 在西方一般认为始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之后, 而其实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 或者就“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显然, 书法生态文化是有关书法的生态文化, 它也是人与自然和社会等共生、共荣的书法生态文明的见证, 其中多元的简体书法创作是书法文化生态建设之根本。

二、方向、基石与智库:中国书法生态文化建设的意义

所谓书法生态文化建设就是在某个特定的时期通过一定方式如制度构建、器物如作品营造和观念革新等让书法创作重新回到人与自然、社会和文化等共生、共荣的本真状态。当然, 如前所述简体书法创作是书法文化生态建设的根本:

1、简体书法创作代表了传统书法发展的文化方向

其实中国一部书法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民族简体书法“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历史。

我们知道中国书法源远流长, 从蛮荒时代的记事“绳结”到史前的陶文“刻、划”, 再从先秦商周时的甲骨文、金文到秦汉时的秦篆汉隶及至魏碑、唐楷等呈现出一片百花齐放的景象。然而无论是用于记事的“绳结”, 还是用于占卜的“刻、划”符号;也无论是用于“文以载道”的竹简木牍, 还是帛书碑帖等, 在字形上其无不趋向由“繁”入“简”, 譬如“册”和“车”等等即是。

可见, 新中国成立后对汉文字的简化不仅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汉文字改革, 而且也是中国书法承传发展的必然, 同时也为现代简体书法的创作也提供了前提。

2、简体书法创作是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文化基石

纵观中国书法史, 简体书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程度上都充当了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文化基石。

我们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前表面上看全国的文字使用极为混乱, 因为像当时的齐、楚等国几乎都有自己的文字, 但反过来想这当然是各侯国出于对当时局部政治稳定和部族团结的狭隘目的而造成了秦统一全国后的混乱局面, 譬如, 当时光是一个“马”字就曾有多种写法。

所以秦统一全国后采取措施统一和简化了文字, 成为国家稳定和秦汉以来的汉民族形成的重要文化基石, 新中国的汉文字改革也几乎同样是如此。

3、简体书法创作是经济发展的智库

简体书法之所以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是因为共通、简易的文字更便于保存生产经验和相互交流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加速生产。

比如,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政策中就曾包括改汉姓、讲汉话和学汉书等内容, 这除了能促进民族的大融合外也加速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而在当代, 不乏将现代简体书法运用到现代文化生活当中的成功案例并极大地推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三、回到“原”生态:中国书法生态文化建设的抉择

如前所述, 中国书法生态文化建设, 在方向、基石与智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回到原生态则成为中国书法生态文化建设的历史抉择, 这至少包括如下方面:

1、对书法即繁体观念的去蔽

其实, 如前所述一部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简体书法发展的历史, 而并非现代观念中的所谓“繁体”书法史。

对于, 专门从事古文字学或古籍研究的学者及书法创作的书家, 使用繁体字进行研究和创作当然无可非议, 然而书家却不能摆脱时代, 否则在现代书法的百花园中如果仅仅是“繁体”书法这枝奇葩, 那么中国书法艺术的春天何时可以到来及长在?显然中国书法文化生态建设已迫在眉睫。

2、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新文化的创造

中国古代文字的变革在字形上无不由繁入简, 而共同的文字在简化后不仅易辨、易识、易记而且便于书写和传播。

由此, 在扩大了教育范围并提升了国民素质同时, 文人士大夫也能够较快地著书立说或尽兴地舞文弄墨, 而那些爱好附庸风雅的商贾巨富或普通布衣百姓在兴来之时也能玩几下笔走龙蛇。显然, 简体书法创作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新书法文化的创造。

3、对回到书法“原”生态内涵的深入领会

如前所述, 一部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简体书法发展的历史, 而中国书法创作实即简体书法创作而并非时人所误解的繁体书法。

既然这样, 那么书法生态文化的建设至少包括从制度、器物、观念和实践等多个方面或层面的综合、全面、立体地动态展开, 由此形成一个现代简体书法为主体、传统简体书法同时并存, 其它少数民族书法为补充的新型现代书法生态文化体系。

四、余论

总之, 现代中国简体书法的发展是书法发展的一种历史必然, 然而目前简体书法的缺失, 严重地制约了中国书法生态文化的建设, 而改变观念、大胆传承发展和正确领会书法之要义成为书法生态文化建设必然抉择。为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 只有我们提高认识、与时俱进, 大胆创新、科学发展, 那么重建现代书法生态文化体系即真正实现让书法创作重新回到人与自然、社会和文化等共生、共荣原初状态的时日不会太遥远。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文化[M].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2]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6.

[3][法]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M].康新文, 蛲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中国书法史介绍 第9篇

8月5日上午,台湾艺术大学教授李郁周,题目《甲午战后台湾书法的发展》。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李先生的演讲从邱逢甲《乙未离台诗》开始。在序言部分,李先生例举了诸罗·东吟社(1685年,沈光文、季麒光)、台中·栎社(1902年,林朝崧、林资修)、台南·南社(1906年,连横、赵钟麒)、台北·瀛社(1909年,谢汝铨、洪以南)、鸟松阁唱和集(1906年,后藤新平)、大雅唱和集(1921年,田健治郎)、丙申诗人节大会(1956年,于右任)等台湾文人集社情况,描述了台湾的诗书画传统。

李先生将立论主体分成五个部分。

一、书法结社与书法展赛:台南善化书画展览会、嘉义鸦社书画会、新竹书画益精会、台北淡水华光书道会、台中大雅书道会、台湾书道协会、台湾书道会(台北)、台湾中部书画协会、基隆东壁书画会、新竹竹南南洲书画协会、台中丰原书道会。

二、书法图录与书法书籍:吉川利一编《高砂文雅集》、林熊光编《三先生遗墨》、李逸樵编《大东书画集》、黄瀛豹编《现代台湾书画大观》、林锡庆编《东宁墨迹》、《日本书道作振会第二回展览会出品记念写真帖》《第二回泰东书道院展览会记念写真帖》、川谷尚亭菩《书道史大观》、过本史邑著《习字教育之根本的革新》、铃木翠轩著《新讲书道史》《书道全集》(27册,1930年代)、书法杂志(书鉴、书道、书之研究、书之友)。

三、碑帖典范与书法学习:《啸堂集古录》(宋王俅撰集)、《古今楹联汇编》(清吴隐摹刻编集)、《钟鼎籀篆大观》(清吴大潋编集。上海,碧梧山庄)、《汉碑大观》(清钱泳临书摹刻。上海,碧梧山庄)、《近代碑帖大观》(烟水山民编集。碧梧山庄)、其他(如《十七帖》《皇甫诞碑》等)。

四、学校书法教育与教材:玉木爱石《台湾教科用书国民习字帖》、杜逢时《公学校用国民习字帖》、山口半峯《公学校用国语书方手本》、高冢竹堂《公学校用国语书方手本》、丹羽海鹤《新撰习字帖》(中学校用)、木俣曲水《教育书鉴》(中学校用)。

五、板桥林家典藏书法名迹:褚遂良名下绢本《兰亭序》、怀素小草《草书干字文》、苏轼《杜甫桤木诗》、黄庭坚《宝积经发愿文》、黄庭坚《王长者墓志铭稿》。李先生通过翔实的文献和丰富的图版,为我们全面展现了甲午战后台湾书法发展的整体状况。

最后,李教授还出示了怀素小草《草书干字文》复制卷,引领大家从题签、引首、本幅、跋尾、传藏等方面直观、全面地鉴赏了这一传世经典法书。

8月5日下午,浙江大学教授薛龙春,题目《王铎的观众》《尺牍与艺术史研究》。

一、《王铎的观众》

这一讲题是从环境的角度来讨论复杂的书写活动,并就此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作者选取了两个极端的环境,一是王铎在友人的围观下即兴挥亳,一是他大量诗文稿的书写。

第一种情形往往发生在夜晚的酒宴上,有美姬环绕,有友人谈诗,在这样的场合王铎常常被要求即席挥亳。作为观看的中心,王铎的表演须遵从一定的脚本,从而餍足观众的视觉期待。讲座从王铎的装束、书写姿势、作品的形式特征以及观众与王铎的互动诸方面,讨论了在观众的凝视下,王铎书写具有强烈的动态、变化与偶然性,而节奏感与视觉性则是他表现的重心,作品在形式上具有夸诞的色彩。

第二种情形是手稿。讲座比较了近十件同样内容的书札、卷轴书法与其手稿,指出它们之间存在的种种差异。虽说王铎的手稿同样展现了他的笔墨操控能力,但整体上显得平正稚拙,与观众鼓噪围观情形下的书写大异其趣。

演讲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还应该相信“书为心画”吗?还应该相信最高明的书法是自然流露吗?对王铎两种类型的书写的分析,动摇了我们这一认识、理解与研究书法的基础。从研究的角度,演讲者也提醒听众,在中国书法史上,什么是“作品”,什么是“风格”,存在着话语的断裂。对于这种隐匿的断裂,应该给予格外的关注。

二、《尺牍与艺术史研究》

这一讲题以三组信札来讨论尺牍对于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一组信札藉以讨论文彭刻印的史实。与通常引用较晚的周亮工《印人传》的一则佚闻来证明文彭能够自篆自刻相比,新发现的文彭的若干信札、王守、周天球、王谷祥等人的信札大致可以帮助人们重构吴门文人的刻印活动,其结论或许与过去认为在印石进入使用之前,文人与刊工分任篆、刻不尽一致。

第二组信札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王铎的各种关说活动。薛先生分三个方面进行讨论:1.作为一位京官,王铎的家族得到地方官的各种庇护,而他则帮助这些地方官在考绩、升迁等方面进行运作;2.为获得南都翰林院的职务,他透过侯恂向周延儒举荐自己,并因此招致亦想获得这一职位的倪元璐的厌恶,倪、王二人的关系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亲近;3.在王铎与同年张镜心的交往中,他们互相举荐子弟与友人,并在科举等等方面向当地学台进行关说。

第三组信札有14封,其中一封是了解阮元南北二论出炉之后的社会反应的重要材料。成亲王有意识的改弦更张、阮元的高度自信及对高垲的期待、对刘墉的不满,无疑可以丰富人们的艺术史知识,并开拓人们的思考方向。

8月6日上午,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仲威,题目《碑帖的魅力》。

中国碑拓始于南朝,惜无实物流传。传世最早拓片出于唐初,唯见敦煌藏经洞数件而已。宋代金石学昌明,然传世宋拓本稀如星凤,元代拓本数量更为稀少,故善本碑拓必称“宋元”。明拓最下,拓工多劣,唯恃五六百年之历史沧桑,傲立不倒。清初,碑拓走出低谷,迎来了金石学的第二个高峰,乾嘉拓本更是独领风骚,拓工可与宋元相比肩,堪称“善本”。道光、成丰、同治拓本遍地开花,海内名碑悉数拓遍,可称“旧拓”。清末民国碑拓存量最多,最易收藏,造福学林与书坛。

碑帖鉴定涉及断代与辨伪,初为文人鉴赏之余事,后为碑估之秘籍,再经藏家之推波,遂成独立之体系。先后出现了不少碑帖鉴定之经典著作,仲先生借本次讲座之机,向学员细述了碑帖的文物与文化价值。仲先生系统介绍了擦拓、隔麻拓、乌金拓、颖拓、瓜皮拓、浓淡拓、朱拓(硃拓)、双色拓、毡蜡拓、全形拓、字口勾拓等传统碑帖拓印方法,并经由图例展示,简要介绍了各种拓法的异同和深厚的艺术趣味。仲先生又以诸如《坡公铁如意全形拓》(哈少甫藏)、《古琴拓本六条屏》(顾文彬藏本)、《唐砖四美图》(金兆蕃藏本)、《商龙骨拓片·车马出行图》(邹安跋本)、《宋景定漏壶拓本》(张廷济跋本)、《鼎彝八轴拓本》(吴大潋题)、《曼生壶拓本》(吴昌硕题)、《岳飞端砚拓本》(经谢枋得、文天祥递藏)、《黄任瓜瓞砚拓本》(吴门顾二娘精制)、《虎符龙节拓本》(翁方纲、江德量跋本)、《马湘兰熏香炉》(褚德彝拓本)、《清代金石家砚石小像》(翁同觫题)、《苏涧宽颖拓博古图四轴》(黄士陵题记)、《管琳皴法博古图》(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本)等上图所藏海量古物、碑帖善本为例,从碑帖的书法美、传拓美、装裱美、人文美、版本美五个角度阐发碑帖魅力。仅册页或折经装池即有面板、题签、题端、题跋、题画、图例、照相、藏印、木匣、函套、书衣诸美。仲先生的讲座还兼及碑帖的学术性、清末民初以后的碑帖鉴藏、当代人的碑帖视野、如何把玩碑帖等话题,为青年学者拓宽艺术视野,掌握碑帖研究的理路与方法提供了有益借鉴。

8月7日上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家葵,题目《唐赵模集王羲之千字文考鉴》。

王教授的讲题是他在近3年中,对近年面世的唐人赵模集王羲之千字文残卷进行个案研究的成果,涉及此卷的历代著录情况、流传过程、印章考证、字迹来源、刻帖相关情况,以及此卷制作时间和其可能目的,等等。该成果近日已由中华书局出版。王教授的演讲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篇为“唐赵模集王羲之干字文鉴真”,从文物学角度对作品实物进行鉴定;下篇为“唐赵模集王羲之干字文研究”,则是站在历史学的立场,对该作品的制作、流传、意义等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文献爬梳和对题跋、印章等的分析,王教授认为,唐人赵模于贞观十二年至二十二年之间集王羲之干字文,其在后世流传过程中产生过多件复制品。通过与今存王羲之字迹(如《兰亭序》《平安何如奉橘帖》《官奴帖》等),以及几部重要集王碑刻(如《圣教序》《兴福寺碑》《金刚经》等)的图像学比勘,字迹符合度甚高,可以认为今天所见这件“赵模千字文”即使不是原件,也是高质量的复制本。虽然本卷年代之最后确定,仍需通过纸墨的科学分析报告来结论,但从此件作品中避讳字的刮削情况看,宋以前的可能性较大。

此卷末尾处有宋代宰相贾似道“悦生”葫芦形印的残印;明代中叶曾在苏州史明古家等处流转;而通过对“定圃珍藏”“借卿鑒赏”两方清人鉴藏印的分析,王教授认为此作清代曾藏于内府,出宫时间当在嘉道之际,原因很可能与嘉庆二年乾清宫失火案有关,应为天禄琳琅所藏书画煨烬之馀,而为宫人盗出售于外间者。

耕制作目的而言,这本干字文可被视为赵模制作的“王羲之行书标准字库”,应当就是唐代内府的“行书教材”。著名的集字碑《怀仁集字圣教序》即主要从此取材。而且,唐代大书法家李邕也曾受到“赵模干字文”的极大影响。宋代有多件诏敕文书的书法与“赵模干字文”高度契合,传世的宋高宗《御书院书干字文》就是“赵模千字文”的临本,可以认为,从北宋到南宋,内廷一直以“赵模千字文”为书法学习范本。

此卷明代曾经在苏州刻帖,拓本流传极罕,王教授几经周折,访得影印本一种,又得拓本一册,补全了现存墨迹残卷之不足。今天这份墨迹残卷及其完整刻石拓本,是唐代“王羲之行书标准字库”的硕果仅存者。

8月7日下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以撒,题目《一个人的表达》。

演讲主体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一、表达的主体与环境。

一个人对书法生活现象进行表达,可以从不少角度进入,但是必须贴近当代的书法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是疏离,无的放矢。每一个时代的评论者都有评论的义务,那就是服务于当下,表达此时的见解。积极介入当下的艺术实践是每一个书法家努力为之的,可是只有书法创作实践是不够的,进入社会审美消费渠道的实践产品——书法作品是需要获得评说、认识的。那种于书斋自娱自乐束之高阁者已经越来越少,那么,介入评说的人和机会就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

现在我们常见的个人表达通常有三种。

一种是表达对于古代书法事件、现象的见解,细腻梳理,进入史学深处,甚至为了一个很小的问题殚精竭虑。二是表达书法艺术与世界、全球的文化的关系的。还有一种就是贴近此时的书法实践,很现实,可视,可抚,对活着的人及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表达的愿望和达到的效果。

每个人都有自我审美经验的规定性和场域。这和个人的书法实践方向、审美方向的确立是有关系的——不可能哪一个人面面俱到平分秋色,也不可能都说在点子上切中肯綮。事实上个人的表达常常是个人审美经验的抒发,被书法家采纳的并不多。一个人的表达还是不可少的,按照自己的观察、思考、判断,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所有的表达都倚仗文字的能力。

我们面对书法实践现象、书法作品,表达自己的见解,也许要是宏观地驾驭,也许是微观的细致剖析。也许要阐释其中的复杂性,而整个过程却充满了设计的逻辑,但在文字的表达中却失之不当,不能最大化地表达出思想、情调,也就缺乏审美价值了。为了保证评论的严密性,以文字的方式固定下来。

以文字来表达对书法的见解,就是强调探索意识,不是游移于外表的词汇的美观、华丽,那么文字具备的力度就很重要。因为评论文字不是用来闲适把玩的,而是用来分析创作疟结、比较审美差异,同时也对弊端进行针砭,这样的文字理所当然要冷峻、坚硬、尖锐、沉着。

(二)文字的温度

表达是情感的需要,文字的温度有高下,不可能是恒常温度。有时充满了激越之情,有时则闲适从容,有时又沉稳庄重。文字就是情绪的温度计,在表达过程中以不同的度体现。从而使一篇评论或很热烈很华丽,或很平白很冷峻。

(三)文字的可读性

表达必须便于使人阅读,只有越多的阅读,可以使一篇评论进入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再高深的见解,在文本里都要关注可读性,因此文字的运用除了必须的技法功夫之外,也含有个人的审美智慧。

8月8日上午,学术互动。

学术对话由昆仑堂美术馆馆长、昆山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俞建良担任主持。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州大学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华人德,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州科技大学教授王伟林,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苏州市书协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葛鸦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书法家协会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昆仑堂美术馆名誉馆长陆家衡也参加了讲坛并与学员一起交流。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导师们往往即兴发挥,将问题面拓展得更加广泛。如华人德谈到碑学研究过程中的方法问题,李郁周先生讲到史料利用时的真伪甄别问题,朱以撒、王伟林、葛鸿桢、陆家衡则谈论了书法批评、书法展览、书画集社与书法创作等方面的问题。主持人还代表组委会向学员征求对本次会议的意见与建议,并就相关问题做了解释。最后,华人德表示,今后会邀请更多优秀的年轻学者走上讲坛,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上一篇:9月份销售工作计划下一篇:我阅读,我快乐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