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镇防汛工作情况汇报

2024-06-25

长宁镇防汛工作情况汇报(精选8篇)

长宁镇防汛工作情况汇报 第1篇

顺宁镇双拥工作汇报

中共顺宁镇委员会顺宁镇人民政府

(2009年6月)

顺宁镇位于志丹县城北部21公里处,土地总面积275平方公里,辖18个村94个村民小组2261户9789人。近年来,我镇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及省市县关于双拥工作的指示精神,以争创“双拥模范乡镇”为目标,紧紧围绕全镇经济建设中心,广泛开展双拥活动,开创了双拥工作的新局面。2007年被县委命名为“党管武装先进乡镇”。工作中,我们注重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抓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我们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作用,推动了双拥工作的深入开展,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根据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党委班子成员共同负责的双拥工作领导责任体系。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村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连长、村主任、治保主任参加的民兵工作领导小组,为双拥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保证。二是健全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军地联席会议联谊制度》、《走访慰问制度》、《工作报

告制度》、《检查评比表彰制度》等六项制度,制定了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相互交流的工作制度,使双拥工作做到有矩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加大对双拥工作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了“双拥宣传日”等活动,利用标语、墙报、专题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双拥工作的重大意义,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建立健全双拥工作信息网络。我们根据辖区面积大、居住分散等实际情况,按照市、县双拥工作的部署,深入村组逐门逐户进行登门走访、摸底排查、核实情况,对优抚对象进行分类造册,分别建立了“军烈属登记卡”、“伤残军人登记卡”、“因公牺牲、病故、失踪军人家属登记卡”、“大病还乡军人登记卡”等,进一步摸清了全镇优抚对象的情况,为优抚工作提供了详实的资料,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不断加大对双拥工作的资金投入。累计投入资金20余万元,购置了文件柜、资料柜、桌椅等办公设备,配套了迷彩服、胶鞋、头盔等衣物,制作了工作版图。建成了战备物资储备库,配备铁锨、镢头等器材200把,做好了应付突发事件的物资准备。并且对全镇18个村的民兵活动室的硬件设施进行了更换,购置了民兵巡逻器材。

二、抓重点工作,切实做好双拥工作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支持部队建设和落实拥军拥属政策作为双拥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共组织了7批140人次配合预备役部队组训,挑选的预备役部队战士都是叫得响、拉得

出,有责任心的优秀退伍兵。组训过程中思想稳定,训练刻苦,成绩突出,得到了部队领导的高度评价。在征兵过程中,坚持送合格兵,送好青年的原则,好中选优。近三年,选送优秀青年38名入伍(其中2008年选送16名优秀青年入伍,占到全县总数的三分之一),无一起政治性责任退兵事件,先后接到部队寄来立功喜报5份。在军民共建工作中,积极传播助人为乐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遵纪守法教育,使退役战士和镇干部群众思想“双提高”。每到八一建军节、春节等重大节日,镇上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开辟双拥专栏,及时传递双拥活动信息,表扬镇内的双拥先进事迹,有力的凝聚了军心,团结了民心,形成了拥军优属的良好社会氛围。认真落实拥军优属政策,坚持办实事,解难题的原则,不断拓展服务空间,深入开展实施双拥实事工程。目前,全镇共有享受定补抚恤金的优抚对象185人,其中现役军人15人,失散老红军12人,伤残军人4人,老复退军人29人,退伍军人85人,参加自卫中越反击战4人,“三属”42人,近几年,共发放抚恤金20多万元,慰问烈属、伤残军人等上百人次,发放慰问品、慰问金3万多元。此外,党政领导干部和重点优抚对象结成帮扶对子,及时关心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帮助解决他们的所需所求,使他们放心、安心。针对不同的对象,按照有关政策,正确及时发放优待金。对老复退军人及优抚对象实行免费体检、疗养费用报销制度,共解决医疗费用4万多元。支助退伍伤残军

人子女上学4人,累计解决学杂费用2万多元。近期,又开展了医疗、电器维修等方面服务。每逢节日,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分成几组到烈军属家中去看望、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他们谈心沟通,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优属政策。

三、抓军民共建,不断拓宽双拥工作

为发挥充分复原干部、退役士兵、民兵的带头作用,镇党委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为复原干部、退役士兵、残退军人、“三属”及民兵扶持发展致富产业,给予补贴政策或协调贷款,有效地推动全镇产业的快速发展。建起了一批养羊、养猪,大棚、弓棚蔬菜种植等民兵产业示范基地。白草台村退役军人邢海让种植大棚4座、弓棚2座,每年可拿回收入9万多元;退役军人张玉岗种植大棚1座、弓棚2座,每年可拿回收入2万多元,在他俩的带动下,全村累计建成大棚78座、弓棚100座。桃沟村长梁村民小组中越反击战退役军人刘国林,带头养羊15只,带动全村发展了15户养羊户。在这些示范户的带动下,有效地推动我镇农业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群众收入大幅度增加。在农村工作中,镇党委注重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在18个行政村中以退役士兵、民兵为主进行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大搞科技入户活动。注重发挥退役士兵、民兵的突击作用,组织成立“民兵应急分队”、“基干民兵队伍”,凡是镇上的重点工程,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都组织民兵上阵,让民兵勇挑重担、主

攻难关。注重发挥民兵的卫士作用,我镇地处吴起、榆林、靖边交汇处,社情复杂,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以民兵为主体,各村成立了民兵治安小分队。近几年,配合公安部门抓获各类犯罪分子6人,协助破案3起,消除各类隐患9起,为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顺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防汛和护林防火工作期间,镇上的民兵应急分队担当扑火队伍和抢险队伍,严阵以待。今年春季,我镇顺宁村阳关沟门林地失火,民兵应急分队接到命令后,一举而上,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消除了火险,将火灾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焚烧林地面积不到3亩,有效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我镇双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深深感到,双拥工作离上级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开展双拥工作,将有许多新的特点、新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我镇双拥工作将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总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政治责任感,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为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长宁镇防汛工作情况汇报 第2篇

根据县委惠农政策有关要求,我镇迅速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自查、自纠,并按照“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通过”的要求,组织镇村干部进村入户逐项核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核实,逐条整改,做到整改、目标、任务、措施、方法、责任,要求“六个明确”,并就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督促各村在规定时间内做好自查、自纠,现将我镇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扎实开展惠农政策宣传教育工作。

针对2010年换届选举中暴露出来的部分村组低保发放过程中程序不规范,没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情况,我镇于今年三月份召开了镇村组三级干部培训会,特别对惠民政策的落实和发放程序进行了专题讲座,专门就惠民政策落实存在问题的晓光村、星光村做了表态发言,并让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做了书面承诺。累计发放宣传册、“一封信”等宣传材料5000多份,做到了“户户一册,户户一信”,镇上和村上设立了宣传栏和公示栏,做到了“一村一栏、一组一板”;包村领导和干部结合镇上的中心工作深入村组,进村入户面对面讲解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使惠民政策入户率达到100%,惠民政策知晓率达到98%以上。

二、严格惠民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和发放程序。

1、核实低保对象。近期,我镇对低保对象进行复核认定。按照低保条件、申报程序、规范运行,坚决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将 1

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准确施保,按期完成重新复核认定低保对象的工作任务。复核前,我镇低保对象共有911户、3164人,其中一类154户、435人;二类314户、1106人;三类439户、1615人。复核后,共有898户、3164人,其中一类198人户534人;二类428户1474人;三类287户1156人。农村低保覆盖面占总人口数的13%。

2、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县关于惠农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分解指标并安排下达,做到阳光操作、专款专用、专户管理、补贴到户到人,没有发生截留、克扣、挪用、挤占和弄虚作假套取惠民资金的行为。

3、在低保和救灾救济资金发放中严格按照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进行公开评议,确定惠民政策受益对象,杜绝在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当中存在发放不公、优亲厚友,村组干部家属享受低保现象发生。

4、进一步规范发放程序,采取乡镇、村、村民小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联动方式实行三级公示,如实公开公示各项惠民政策享受范围、享受对象、享受标准、补助金额和审批程序等重要内容,坚决制止村干部在惠农资金发放过程中吃拿卡要、虚报冒领、弄虚作假等现象的发生。

三、惠农资金发放落实情况。

截至6月底,我镇严格按照惠农资金发放程序,共发放惠农资金732.84万元。其中粮食直补189.89万元;良种补贴25.87万元;

退耕还林补助13.14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98.79万元;五保户供养费15.53万元;军人优抚费1.22万元;农村特困家庭医疗救助30.46万元;临时生活补助及自然灾害救济38.24万元;高龄老人补贴700元;乡村医生补助8.46万元;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资金2.59万元;计生二女户奖励金7.75万元,计生自管小组长报酬

1.4318万元,独生子女父母保健费6510元;农村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40.45万元;家电及汽车下乡补助2.93万元;危房改造补助254万元;库区移民补助7.74万元;孤儿生活补助4.75万元。

四、规范档案管理,建立了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

1、进一步规范和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档案,对所有落实的惠民政策项目、享受对象、花名册,个人申请、集体研究、群众评议的会议记录及张榜公示的备案资料等做到了统一归档,并统一装订成册。

2、严格执行“指标统一下、资金一户管、服务一站办、政策一册明、通知一册代、补贴一折统、收支一本帐”的管理程序,“明白册”按照“每半年运转一次”的要求及时运转,各项惠农资金都通过“一册明、一折统”方式发放到户。信用社打入存折的惠农资金项目严格按照 “一周到位制”和“账户零余额制”将补贴资金及时、足额打入农户“一折统”存折。

3、《惠民财政补贴明白册》填写规范,农户基本信息、各类补贴的政策、依据、项目、标准、发放金额、时间和经办人等内容的录入做到了全面、准确、及时。

五、建立了廉洁高效、热情服务的惠民服务窗口。

1、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制办结制,各窗口工作人员热情接待群众政策咨询,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群众的来信、来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拖、不压、不敷衍,并在二十四小时内给予处理反馈。

2、制定和完善了公开公示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基础档案制度、动态管理制度、情况通报等各项制度,按照《通报》要求和《紧急通知》严格进行自查自纠,摸底排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不良倾向,消除在萌芽状态。

六、惠民大厅建设运行情况良好。

1、抽调业务精湛,基层工作经验多的业务人员进驻大厅,各窗口工作人员上岗前进行了业务培训,分工职责明确,人员到岗到位,实行上下班签到制,杜绝流于形式、消极应付的思想发生,切实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长宁镇防汛工作情况汇报 第3篇

一、以管理促效益, 抓好彩票销售环节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长宁区福利彩票销售情况总体良好, 特别是近年来, 面对经济增长形势总体放缓的压力, 福利彩票销量在与过去持平的基础上有所上升, 实现稳步发展。截至2013年6月底, 全区共有彩票亭点115个, “十二五”以来累计完成彩票销售额4亿元, 人均销量和亭点平均销量均走在全市前列。良好的销售成绩源于科学的管理, 长宁区福利彩票中心始终把对一线销售窗口及人员的管理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完善组织构架, 根据亭点的实际分布实行网格化管理;通过年度销量考核、流动红旗竞赛和创先争优竞赛等活动充分调动销售人员积极性, 做到规范达标;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建设, 在全市率先试点更换新彩票亭点, 克服工程中的诸多困难, 选择夜间施工, 在不影响彩票正常销售、不扰民的情况下使全区93个亭点更换一新。

二、以服务凝聚人, 推动人员队伍建设

工作在长宁区福利彩票一线的销售人员是一支凝聚力颇强的队伍, 有些人一干就是二十年。然而, 他们中有不少在进入彩票销售行业前并没有正当的工作, 背景也各不相同, 下岗待业者、啃老一族、刑释解教人员等都有。为了带好这支队伍, 区福利彩票中心以服务为抓手, 不仅在业务上加强指导与培训, 使他们牢固树立“按劳分配、多做多得”的理念, 通过提升销售能力切实改善收入水平;同时给予生活上的关心, 除了每年组织活动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人员做到上门慰问, 让其感受到信任和温情, 队伍的凝聚力也因此日益增强。

▲彩民在选购彩票

▲新更换的福利彩票亭

▲长宁区中福在线福利彩票销售点

三、以项目惠民生, 规范福彩公益金使用

强化福利彩票的公益理念, 充分体现福利彩票公益金“取之于民, 造福于民”的原则, 积极发挥其对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资源的补充作用, 针对老、弱、病、残等社会困难、特殊群体等对象, 严格申报程序, 利用中央、市、区三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实施项目化帮扶。“十二五”以来共计已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包括新增养老床位、居家养老服务、医疗救助、社区救灾减灾、居委会综合帮扶、公益创投等项目, 惠及群众数十万人次。

此外, 结合长宁区双拥模范城的创建, 全新的彩票亭点也是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良好宣传载体, 为城区建设再添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

长宁镇防汛工作情况汇报 第4篇

创新运行机制,确保组织到位

新华商会坚持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并重,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商会组织建设,通过探索和完善组织架构、管理机制、加强党建引领,从而扩大工作的有效覆盖。近年来,商会在区工商联的指导下,切实加强商会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商会会长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担任,副会长由街道社区党委副书记担任,秘书长由街道社区发展办主任担任。同时,不断充实调整执委会,执委人数由原先的14名增加到30名,既强调了党的引领,也重视实际工作的有效执行,合理的组织结构,使得商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商会尤其重视发挥执委的作用。目前,商会执委中有区人大代表3人、区政协委员3人、区工商联常委1人、区工商联执委8人,通过他们的参政议政,为会员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尽最大可能把“政府所盼,会员所需,商会所能”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借助党建工作,凝聚发展力量。目前,新华商会有23家会员单位已建立党支部,共有党员243名,覆盖率达到25%。在近年来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商会党组织定向引领作用,坚持在实践中抓覆盖、建队伍、求实效,帮助企业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注重党建引领,树典型引领发展。会员企业象王洗衣有限公司成功申创上海市党建工作阵地建设示范窗口、申冠置业有限公司荣获长宁区服务型党组织,通过培育上海山人食品有限公司、远动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党建典型,通过微博、微信、召开座谈会、沙龙等形式,总结经验,提升推广,在商会企业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商会还建立了服务企业的党建信息化系统,全面覆盖区域内所有楼宇、2100家企业,对会员企业需求信息进行及时反馈,沟通落实。

创新联动机制,确保服务到位

新华商会积极为会员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以辖区商务楼宇作为重点抓手,与多个职能部门联动,打造多维度服务平台,通过项目、活动增强商会组织的活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全面提升工商联所属商会的建设水平。

部门联动,联席会议形成合力。街道着力整合各职能部门行政资源,每季度召开由工商、税务参加的重点楼宇(工商税收落地)推进工作联席会,形成共同推进企业发展工作的合力。联席会议成为各职能部门与会员企业横向沟通的渠道,联席会议实行企业发展全程式的跟踪服务,通过沟通交流、专题分析,形成共同推进企业税收落地率。商会还不定期地邀请区商务委及街道所属工商、税务负责人定期开展政策解读讲座,为会员企业进行最新政策解读,开展“支持中小企业服务发展的政策咨询”,《劳动合同法》解读、工商年检政策等系列讲座,解决会员企业的实际困惑。

项目联动,楼宇服务深入人心。新华商会在多年工作中,将商务楼宇作为服务的主阵地,通过组团服务项目化,为辖区企业提供特点突出,形式多样的服务,为商会与会员搭建互动平台,凝心聚力。楼宇组团服务活动主要是全面梳理、收集街道和企业相关的服务资源、服务项目,制定服务指南和服务菜单。商会每个月联系一幢商务楼,设摊设点,安排街道职能部门人员、社区医院医生等提供现场咨询和服务。例如:各职能科室政策咨询(企业注册咨询、暂住证政策咨询、计划生育政策咨询),同时社区卫生中心推出量血压、中医推拿、血糖测试等项目,商会会员企业定期组织商品特卖会等,深受欢迎。截止到2014年底共开展28次,服务项目37个,受益白领5000余人次,服务覆盖企业800余家。“组团式服务”项目荣获长宁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百佳服务团队”,先后2次被上海《组织人事报》等市级媒体报道。

对口联动,聚焦需求有的放矢。新华商会针对辖区内白领居多的特点,联合街道各部门设立卫生服务点、蔬菜直供点、白领建设点等对口服务项目,定点定时开展白领瑜伽班、颈椎治疗、蔬菜直供等对口服务。商会还在长宁区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中动员了商会17家餐饮窗口单位、15家物业楼宇围绕“合法经营、消防安全”等18项问题进行排查,要求存在问题的服务性单位进行整改,优化社区商业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商会了解到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比较突出,主动联系融资市场新华工作站、上海虹桥贸易便利化工作站、小微企业城市合作社等单位,从2010年融资平台搭建以来,共为28家会员企业解决1500多万融资需求。

创新交流机制,确保环境到位

商会紧扣商务楼宇集中的特点,通过营造优质的楼宇氛围,将广大企业联系起来,使得楼宇成为企业的大家庭,推动企业发展,促进商会成为会员信得过、靠得住的引路人。

努力优化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环境。通过召开重点商务楼宇企业负责人迎春座谈会,重点企业财务经理业务培训会,邀请区商务、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参加“支持中小企业服务发展的政策咨询”等活动,畅通企业与政府部门交流渠道。商会不定期地向会员企业传达政府的帮扶政策及产业政策优惠信息,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据统计,2013年全年商会共落实42家会员企业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917万元;为7家企业7名中高级管理人员申请提供人才公寓;为16家企业17名35岁以下优秀青年提供房租补贴,为6家企业申请并通过了“专、精、特、新”扶持政策。

努力优化企业之间的交流环境。新华商会努力打造白领课堂、白领交友、白领运动会、女经理联谊会等系列品牌活动,营造企业与企业之间良好宽松的交流环境。2013年商会举办了“象王杯”兵乓赛、“久焱杯”篮球赛、“金贝杯”摄影比赛和“派克杯”书法比赛,同时在红坊园区等地开展2次大型的“白领交友”活动,800余人次参与活动。

努力优化企业投资环境。新华商会以长宁区推出的“便利交友、便利出行、便利培训、便利休闲、便利保健、便利午餐”等六个便利服务项目为抓手,通过建立示范点,积极为白领生活工作环境提质。目前,已经成功建成嘉利大厦、华联发展大厦2个示范点,长峰中心、龙之梦大厦、万宝商务楼正在积极创建中。广泛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和员工的实际需求,例如在楼宇内设立邮政快递服务点、为楼宇配置绿化、休闲设施等,实现了从服务会员企业,到提升楼宇品质、优化投资环境的转变。

长宁镇防汛工作情况汇报 第5篇

一、基本情况

定宁镇位于古浪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1公里。总土地面积165.93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地面积107.43平方公里。全镇共有耕地面积6.2万亩。现辖10个村委会,94个村民小组,5273户。总人口24064人,其中农业人口23679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959元。全镇共有中学2所,完全小学10所,村校和教学点8所;共有在校学生3641人,其中:中学生1377人,小学生2264人;共有教师216人,其中:中学教师73人,小学教师143人。全镇适龄儿童2300人,适龄少年1404人。

二、“两基”达标情况

(一)普及程度

1、全镇共有小学适龄儿童2300人,已入学2300人,入学率达100%;适龄女童人口1129人,已入学1129人,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539人,已入初中539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

2、全镇有适龄少年1404人,初中阶段在校生1483人,初中毛入学率达为105.6%。初中适龄在校学生1393人,初中净入学率为99.2%。

3、全镇有残疾儿童12人,已入学10人,入学率达83%,残疾少年10人,已入学8人,入学率达80 %。

4、全镇小学上学年在校学生2660人,无辍学学生,辍学率为0%;初中在校学生1280人,无辍学学生,辍学率为0%。

5、全镇15周岁人口444人,已接受完初等教育444人,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达100%。15周岁人口文盲率为0%。

6、全镇17周岁人口652人,已接受完初级中等教育 650人,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9.68%。

7、留守儿童少年:小学175人,初中151人。

8、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15—50周岁人口15265人,其中非文盲15254人,15—50周岁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为99.9%。

(二)师资水平

9、全镇小学共有教职工143人,其中专任教师141人,学历符合规定141人,学历达标率100%;初中共有教职工73人,其中专任教师73人,学历符合规定73人,学历达标率100%。10、2001年以来,新补充小学教师72人,学历合格率100%;新补充初中教师45人,学历合格率100%。

11、全镇中小学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为:小学为1:16,初中为1:18。

12、全镇有初中校长2人,任职条件合格2人,合格率达100%;小学校长18人,任职条件合格18人,合格率达100%。

(三)办学条件

13、全镇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2321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5.44平方米(国检标准生均4平方米);初中校舍建筑面积7026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5.1(国检标准生均4.5平方米)平方米。

14、全镇小学、初中“一无两有六配套”(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校校围墙、校门、操场、旗杆、厕所、水井配套)合格率小学达100%、初中达100%。

15、全镇有小学危房0平方米,初中危房0平方米,危房率小学为0%,初中为0%。

16、全镇小学现有图书35318册,生均图书15.6册(国检标准生均15册),初级共有图书28896册,生均图书20.98册(国检标准生均20册),图书达标率小学、初中均为100%。

17、全镇小学教学仪器设备按不同类型学校标准要求的配齐率为100%;初级中学教学仪器配齐率为100%。

18、全镇小学共有建网学校5所,电教室9个,计算机84台,生机比为1:27;初级中学建网学校1所,计算机教室1个,计算机56台,生机比为1:25。

(四)教育质量

全镇中小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及课时。

19、毕业生合格率:2009—2011年小学毕业年级学生三科合格率均为分别为96%、98%和100%;2009—2011年初中毕业生六科合格率分别为72.5%、75%、79%。

20、毕业率:2008—2010年小学学年初毕业班人数分别为545、592、539人,实际毕业人数分别为545、592、539人,毕业率均为100%。初中2008年毕业班学生209(开山63人)人,毕业209人,毕业率100%;2009年毕业班学生244(开山66人)人,毕业学生244人,毕业率100%;2010年毕业班学生285(开山70人)人,毕业学生285人,毕业率100%。升入高中阶段人数分别为182、211、255人,升学率分别为86.96%、86.36%、89.3%。

(五)教育经费

21、教育经费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年初按照“两上两下”编制学校预算,年终进行决算,建立健全了教育经费“校财局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学校对公用经费的预算管理、支出管理、经费审计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不断规范和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依法设臵会计账簿,实行财务公开,每学期都在教师大会上对收支情况进行公布。认真做好寄宿生生活补助款发放工作。按照省上确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县上统筹安排公用经费并及时足额拨付,确保了学校正常运转。建立和完善了校舍定期勘察、鉴定工作制度。

(六)学校安全管理

22、我镇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来抓,牢固树立安全压倒一切的意识,坚持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镇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镇长、派出所、司法所、安监站、卫生院、文化站等站所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与各村、中小学签定了《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职责,责任到人。镇政府出台了《定宁镇学校安全管理办法》《定宁镇学校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办法》等规范管理制度,并实行师生安全日报告、学校安全情况月自查通报制度等安全工作管理制度,使全镇安全工作步入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坚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堂课就是安全教育课,开学的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每学期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填写好安全工作台账,各学校还通过班会、广播、橱窗、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宣讲,使全校师生知晓创建安全校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到位,全镇师生安全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同时,镇政府组织派出所、文化站、司法所、卫生院、安监站等站所协同配合,集中开展各类整治活动,为创建和谐平安校园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近几年来,我镇各学校从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七)扫盲程度 23、2010年全镇青壮年总数为15265人,青壮年人口中非文盲人数15254人,农村非文盲率为99.9%;近三年脱盲人数为505人,脱盲人员巩固率达100%。

24、全镇辖10个行政村都建立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办学覆盖面达100%。

三、巩固“两基”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工作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我镇始终把教育作为实施扶贫开发、振兴全镇经济、关注改善民生的根本大计来抓,实施“科教兴镇”和“人才强镇”战略,“十一五”、“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公共资源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坚持定期议教制度,镇党委、镇政府定期研究教育,2008年以来召开涉及教育问题的党委、政府会议20多次,专题研究解决教育发展的困难。

今年3月底,镇政府召开了各学校校长会议,逐项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方案。明确了校长是学校“两基”工作的首要责任人,对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全面负责。为强化“两基”巩固提高攻坚意识,增强责任感,镇政府与各村、镇属各相关单位签订了“两基”迎“国检”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职责任务。实行各村、各学校定期向镇政府汇报“两基”工作的制度,将巩固提高效果列入对各单位及村两委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两基” 迎“国检”工作中,我们加强督导,先后进行了“两基”档案整理及D级危房拆除等专项治理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镇“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了“两基”工作的效益和质量。

(二)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后,农村中小学校舍修建资金的筹措,主要由县政府负责。建设用地和“三通一平”原则上由镇、村负责。针对我镇实际,镇党委、政府倡导全镇人民继续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动员致富能人捐资兴办学校。其中:杨开山先生捐资70万元,修建了开山初级中学;段宏先生捐资120万元,修建了晨光完全小学;唐有禄先生捐资60万元,修建了过龙希望小学;李克栋先生捐资30万元,修建了塔墩小学;王天乐先生投资3万多元,为水口小学修建了围墙和大门。另外,近三年来上级部门共投入修建项目资金831.5万元,改建和新建校舍建筑面积4176平方米,新建中学公寓楼一幢2400平方米,硬化地坪5015平方米,修建校墙350米,彻底改善了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依法治教,切实抓好“控辍保学”

“控辍保学”是“两基”巩固提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2008年以来,我们“控辍保学”工作力度不减,镇政府多次召开村、校两级“控辍保学”专题会,强化对“控辍保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一是加强宣传。成立了义务教育宣传队和执法队,通过宣传《义务教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使人民群众增强依法送子女入学意识。二是明确责任。通过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 “控辍保学”工作职责。坚持“控辍保学”工作“四包六到位”,即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片、校长包学校、教师包学生,并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动员工作到位、执法到位。三是建立流失生报告制。四是实行学校承诺制。学校向社会承诺: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以任何借口迫使学生退学、转学,不歧视后进生,不乱收费。五是坚持扶助贫困生制度,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减、免、缓政策,以达到“该入学的一个不能少,已入学的一个不能走”的目标。六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和号召全社会都来救助贫困生,保证学生不能因贫困而辍学。由于“控辍保学”措施有力,我们有效地控制了学生辍学现象。

(四)扫除剩余文盲,认真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2008年以来,我镇根据剩余青壮年文盲少、居住分散的实际,认真研究扫盲工作,采取了相应的工作措施:一是稳定成教队伍,保证成教工作的连续性。二是做好宣传工作,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优抚军烈属,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等活动中,宣传《扫盲工作条例》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三是采取集中上课与分散辅导相结合的扫盲办法。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和党员冬训时间,在镇政府所在地和各完全小学开办扫盲班,学校负责上文化课,农技部门负责讲授农技知识,实行识字、农技一起学,借助学校的教学设施实行“日校办夜校,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的办学方式,具体落实“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工作措施,使学习文化知识与农科技培训有机地结合,达到让广大农民学一门技术、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目的。三年来,全镇参加各种农业技术培训达5000多人次,涌现出一大批大棚种植和暖棚养殖示范户、专业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五)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2008年以来,我镇以规范学校管理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出台的《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从教育管理体制、安全及德育工作、教育经费投入、教育教学管理、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加强了对教育工作的管理。

1、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我镇初中和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虽然已达到规定的要求,但总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我镇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各学校除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各种比赛外,还进行了校本培训。一方面发挥骨干教师作用,让他们有针对性地引领示范课,帮助其他教师完善自我、弥补不足,达成相应的专业化成长目标。另一方面学校领导班子亲身实践,深入第一线教学,开展听、评课活动,形成了自述(讲课人谈设计意图、思路)一一自评(讲课人谈上课后的收获、不足)一一互评(其他成员谈观点、看法)一一反思(讲课人根据互评观点谈改进意见)——点评(组长根据评课结果明确本学科今后备课、讲课时的 注意事项,形成指导性意见)的教研评课基本模式,并组织其他教研组进行了现场观摩,在全镇推广实施,为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狠抓教学过程管理。近年来,各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为理念,着力打造“素质教育”特色品牌。初级中学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形成了严格加科学的管理方法,合格加特长的育人模式,苦干加巧干的教风学风,教育教学质量长盛不衰,教育教学硕果累累。中心小学狠抓督导检查。每学期组织校委会成员对各校工作和教师教学工作进行两次全面系统地督查,检查结束后,及时召开全校教师会议,对检查结果予以公开反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

3、抓好队伍建设,夯实质量基础。一是抓校长队伍建设,用好校长带出一所好学校。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开展了一系列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抓重点,树典型,组织开展了各种层次的说、听、评课活动。近三年来,先后涌现出市级骨干教师4人,县级名校长2人,县级名师4人,县级骨干教师6人,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学能手”6人。教师在市级教学评比中获奖6人次,获县级奖15人次;教师教研论文获市级奖2人次,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76篇。教师在县级以上论文、课件、作文指导、教育应用能力等竞赛中获奖402人次。

4、优化教学教研,促进质量提高。近年来,全镇各学校注重抓好教研教改。各学校教研室先后组织开展了“新教师教学竞赛活动”、“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联校教研活动”等活动,通过听、说、评、研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各学校积极申报开展省、市、县教研课题,每个完全小学申报开展了一个教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学校有十项教研课题被立项为省级课题,现已结题两项。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创建特色学校的研究与探索》通过省级鉴定验收并获武威市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 奖;省级“十一五”规划课题《贫困地区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获武威市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10年,校长姚天庆主持开展的《农村小学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模式研究》被列为省级重点课题并获省上经费支持。

2008年以来,全镇各学校多次获得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2008年,中心小学荣获古浪县教育局“教学质量显著单位”荣誉称号。2009年2月,中心小学荣获古浪县教育局教育工作实绩考核二等奖和“教学质量显著单位”二等奖。2010年2月,中心小学获古浪县教育局工作实绩考核三等奖。2008年以来,中心小学2项教研课题获得市级奖励。定宁初级中学2008年10月被评为“武威市学校德育先进单位”;2008年至2011年初级中学会考成绩居全县前列,连续四年受到县上的表彰奖励。

(六)开展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加强学生爱党爱人民爱祖国教育,不断推进素质教育,2011年7月1日,组织学校开展了“感党恩 跟党走”师生书画展。本次展览共展出作品200多件,有书法、绘画、剪纸、摄影等。展览中还展出了歌颂党、歌颂人民的红色对联32副。本次展览,极大的丰富了学校文化生活,使全校师生收到了艺术的熏陶,得到了美的感染,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组织召开各村群众会议,宣传“两基”迎国检工作。二是编发《“两基”迎国检工作简报》,宣传展示全镇“两基”工作开展情况及经验做法。三是实行“两基”迎国检工作报告制度,各学校每周以《简报》的形式汇报一次“两基”工作。四是在户外悬挂了宣传“两基”的横幅,刷写了墙头标语,刊出专栏、黑板报,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镇 “两基”迎“国检”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绩,由于经济发展制约,与上级部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学校的各种功能室建设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

2、“两基”工作山川发展不平衡,总体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巩固“两基”工作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确保今年如期通过国家“两基”验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工作目标,严格按照 “两基”迎“国检”的各项要求,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想方设法多方筹措教育经费,尽力完善学校各功能室的建设和校容校貌及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改善办学条件。

2、严格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杜绝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长宁镇防汛工作情况汇报 第6篇

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自全县启动实施新农保工作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精心组织、广泛动员、深入推进,参保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我镇新农保参保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辖10个村委会,5001户,24183人。其中城镇户数124户,人口385人;农村户数4877户,人口23798人。16岁以下5370人,16岁以上学生2329人,16岁至59岁(不含在校学生)11677人(重度残疾89人,计生两户166人,五保户160人),60岁以上2660人,有户无人1843人,有人无户252人,其他人员52人。应参保人数为14337人,其中:城镇64人,农村14273人。

二、进展情况。

(一)参保情况。截至11月20日,我镇实际参保人数10752人,其中:城镇居民实际参保30人,农村居民实际参保10722人。在参保对象中60岁以上2299人,五保户130人,计生两户118人,残疾人88人。实际收缴金额1069340元,参保率达75%。

(二)信息录入情况。农户基本信息60周岁以上的应参保人员已录入1730人,争取于11月30日前录入完毕;60周岁以下的应参保人员已录入730人。全镇录入率达23%,力争于12月8日前录入完毕。

三、主要做法(一)加强组织领导。镇上成立了新农保工作领导小组,在建立健全新农保工作组织机构的同时,实行一把手责任制,镇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包干抓,明确责任时限,抓好工作落实。同时成立了社会保障工作站,抽调专职工作人员5名,包村工作人员10名,分赴10个村,进村入户面对面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动员和社保金的征收工作,为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加大宣传力度。为做好新农保工作,我镇印发了5000多份《致全镇广大农民的一封信》,发放5000多份《宣传手册》,出动宣传车5车次,各村通过张贴标语,制作横幅、宣传栏、黑板报等各种宣传方式进行不间断的宣传,业务人员进村入户为老百姓进行宣传讲解,做到家喻户晓。

(三)落实工作方案。根据省、市、县有关新农保政策,结合我镇实际,向各村转发了《古浪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推进计划,明确了各阶段任务完成时限和要求,确保了工作有序开展。

(四)深入调查摸底。镇社会保障工作站积极衔接各村,对照县上的实施方案,不等不靠,提前开展调查摸底和参保登记工作,边摸底,边登记,边收费,做到了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全面完成了农户基本信息采集工作。

四、存在问题

一是对新农保宣传还不够深入,广大村民对新农保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有的全家外出,给参保登记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二是户口问题。有人无户、有户无人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60周岁以上老人二代身份证还没有办理,给参保登记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三是部分参保人员信息收集难,如人员外出打工的身份证、户口薄复印件很多都难以采集。

四是新农保工作量大,任务重,时间紧,再加上镇上财力有限,办公经费紧张,没有专门的办公设施,办公场地,导致目前的工作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五、下一步的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宣传活动,扩大宣传动员效果。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从思想认识上解决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集中一段时间开展新农保专项工作。

二是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把新农保参保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创新工作方法,明确责任分工,实行包干责任制,一包到底,做到应保尽保。

长宁镇防汛工作情况汇报 第7篇

——义宁镇第一小学迎接市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视导汇报材料

义宁镇第一小学是一所老牌学校,创办于1864年,当时为凤巘书院,后改名为义宁镇第一小学。目前已形成“一校两区”的格局,全校共有96个教学班,学生6700多人,其中北区46个教学班,3300多人,南区50个教学班,3400余人。学校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积极奉献、素质精良、争创一流的教师队伍,其中有中学高级和小学特级教师20余人,省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0多人,市级骨干教师20余人。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支队伍,一体化管理(统一发展目标,统一办学模式,统一管理要求,统一师资调配,统一劳动报酬)”的行政管理模式。围绕“争创县级品牌学校、市级重点学校、省级知名学校”的中长期目标,“做优城北,做大做强城南,实现一年初具规模,两年完善设施,三年成就品牌”的近期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多年来全校上下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充分发扬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勤勉吃苦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创设了宽松、和谐、进取、务实的工作学习氛围,初步形成了优良的学风校风,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优质的办学效益,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现结合我校教学管理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规范课程设置,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1、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课时计划和教学内容,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全力保证各学科有专职教师任课,无随意增

减或删改课程课时现象。

2、我校每学期初各教研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围绕学校计划,制定各类计划。

3、为确保《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实施,我们一是组织教师学习了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落实分工,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二是狠抓各种管理制度的落实,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制度生效;三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变以往的定期检查为不定期抽查,督促各教研组计划和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的实施。

4、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集结印刷了《学校德育读本》、《学校管理手册》、《学生教育读本》、《体育与健康》等四本教材。

二.细化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优化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实际,我们不断修订和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了《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课堂教学监控制度》、《教职工考勤制度》、《教研组活动制度》、《学籍管理制度》、《教师评价办法》、《学生奖励制度》以及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学籍管理员、功能室管理员工作职责等,对教学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岗位职责,使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积极推动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2.细化领导分工,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实行领导岗位责任制,采取分线管理,分年级包干,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保证了年级组内部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强化了责任,每位校级领导,负责一个

学科,参加一个教研组,开展听课、评课等教学教研活动。

3.强化教研组建设。逐步加强制度式的规范管理,改进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和形式,推进集体备课,以老带新,共同探讨教材,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以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4.开展“三定三研究三环节”。发挥备课组群体作用,集思广益,做到优势互补,提高全体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三定”指定时、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三研究”,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研究教法学法;“三环节”,一是个人自备,将自己的质疑、困惑提列出来;二是集体讨论,每位教师都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三是在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达成共鸣。

5.大力鼓励教师晒课、领导推门听课不定期巡课,促进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学校重视督促教学过程,变以往安排听课的检查方式为推门听课和不定期的巡课,每周分管教学领导携相关老师随机进教室听课,并及时检查其教学方面相关资料,及时进行反馈,指出存在问题,使教学监控更富实效。

6.教学常规环节检查与督促,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各教研组每月检查本组教师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教学案例与反思;为督促各教研组检查本组教师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的质量,负责联系教研组的校级领导定期与不定期对教师进行抽查;抽查结果公布,各教研组均把检查教师教案落到实处。二是教务处加大教学中的“备(课)、教(学)、辅(导)、批(改)、考(试)、研(讨)”等六个环节工作的抽查力度,抽查结果都认真作好小结通报。三是校级领

导在各自兼课的同时,积极参与听课,每学期的听课均在20节以上。四是对每个教师进行学生满意度民主测评。

三、注重科研活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认真组织修水县小学第一片区教学研讨活动。修水县小学第一片区实现了资源共享与互补,提高了协同作战的能力。通过活动,解决了一些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教师从学习到反思再到教育教学实践,极大地推进了片区教师素质和教学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2.认真组织校级教研。教务处分学科每月组织一次专题教研活动,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为了规范我校的拼音教学,本学期就组织了由桂茨平副校长主讲的拼音规范教学讲座。

3.积极组织年级学科教研。学期初,各年级学科教研组长根据《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制定本组教研计划,每组围绕一个专题开展教研,每次活动均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活动有记录,有小结。

4.大力开展课改工作,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校积极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让改革,在北区分年级试点,分步推进,南区全面启动。整个过程分三步走:一是强化培训,转变观念;二是组建小组,改变方式;三是建章立制,整体推进。目前已形成了规范的课堂教学流程,覆盖了语文、数学、英语、品社、科学等学科,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2012年4月,申报的省级课题2014年上已经通过了专家们的鉴定,审批合格,顺利结题。2014年4月,学校教务处组织申报了两项县级课题,均已获批准立项。

6.做好“青蓝工程”工作。我校期初制订了青年教师分层培养计划,积极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一方面充分发挥名师、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另一方面为年轻教师成长搭台子,辅路子,压担子,通过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本学期开展结对师徒同课异构组内交流研讨活动。

7.积极开展大范围的听课、评课、观摩教学和骨干教师示范课和青年教师汇报课。本学期举办了骨干教师汇报课、中青年教师汇报课以及全县优质课大赛观摩活动。

8.加强教师培训,完善教师业务档案。学校每学期除了安排教师参加远程培训和国培外,还安排了扎实有效的教师业务培训活动。本学期初,就组织了两次电子白板的使用培训,还组织了新课程培训和一年级拼音和识字规范教学培训。学校在关注教师成长的同时,也完善了教师业务档案,从学科教学成绩、常规工作、教师培训、教研活动、考勤、个人获奖等几方面作了详尽的记载,极大的方便了对教师的各类考核,也有利于教师的迅速成长。

四、优化评价机制,加强“减负”常规管理

1.我校把建立新课程所提倡的“发展性评价”作为评价改革的目标,积极探讨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评价理念。建立自评、互评、师评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对教师和学生均实行多元化等级评价。对学生根据各学科特点增加具有操作性的测评内容,测试卷、作业用等级加短语的方法进行评价,学生《素质报告册》更多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关注过程评价,注重非学业内容的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并用激励性、描述性的语言对各个学生的独特性进行描述,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促进不断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教师从课堂教学、常规工作、敬业精神、教学业绩、教研教改、学生反馈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强化措施,切实减轻师生负担。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关于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于落实六个“严格”:①严格开设课程,完全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课程;②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平均水平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特别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做到精选、先做、全批并及时反馈。③学校教师不得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进行补课,放学时间一到即清校。④严格规范考试管理。每学期低年级只进行一次全校学科考试。⑤严格确保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在校上课时间不超过6小时。⑥严格规范招生秩序。学校不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

五、创新教育载体,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1、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打造书香校园。每学期教务处制定经典诵读方案,对诵读的内容、时间、措施作出明确的规定。同时,也组织相关活动来促进诵读活动的开展。学校给各班配置了班级图书

角,开展“献一本读百本”捐书活动。2013-2014学年举行了经典手抄报展板比赛,经典诵读表演大赛。本学期举行了学生成语大赛。学校还组织了一分钟礼仪和安全教育。

2.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本学期开始,大课间活动每个年级都有独特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一年级七彩阳光体操训练,二年级校园集体舞练习,三年级呼啦圈练习,四年级腰鼓,五年级秧歌,六年级现代舞。学校制定了统一的活动方案,统一时间、地点开展活动。本学期省校园集体舞比赛,全市共选派12支代表队,代表九江市参加比赛,我校就是其中之一。

3.举办主题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在校园里,不仅仅只是学习文化知识,参与各种主题活动,更是童年生活的必备营养。学校结合重要的节日,举行相应的活动,本学期中,已经先后开展了“庆祝教师节学生征文”活动及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等,另外,每个班级都结合班级工作的实际,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4.发挥功能室的作用,开设特色兴趣小组。我校拥有设施齐全的功能教室,本学期学校利用这一优势组建了书法、绘画、器乐、舞蹈、田径等共七个兴趣小组。每个小组均由专业教师执教。当然,我们还有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常规落实的实施上,创造性不够,还不能够跨越更进一步的门槛。

2.教研上小部分教师还不能把其他教师的优点化作自己的经验。

对他人的做法不能更深入地去体会,一谈便过,没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寻求豁然开朗的内心体验,因此,教师的整体课堂教学质量要提高尚需一段时日。

3.在“三名工程”上,深入力度不够;今后拟将建立学校名师工作室,引导教师潜心钻研,加大科研力度,以科研兴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虽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一小人紧抓机遇,凝心聚力,扬长避短,就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就一定能够打造义宁镇第一小学的新品牌。

长宁镇防汛工作情况汇报 第8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 D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8-0033-03

上海市长宁区属于上海的中心城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群众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考验。长宁区自1993年以来将“凝聚力工程”作为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一个总的抓手,紧紧围绕实践党的战略目标和工作目标不断推进、不断深化。

当前,在党的群众工作领域,长宁区正在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以创新的理念、方法和机制,进一步整合体制内体制外资源,形成了基层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化体系,开创了基层党的群众工作的新局面。

一、上海市长宁区群众工作实践的四个特征

(一)价值观念核心化。长宁区将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与构建和谐社区、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相结合,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探索“共建共享”机制,营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良好氛围。不断完善居民区活动室建设,每年为每个居民区活动室配备购书经费2万元。组建“长宁区送欢乐艺术团”,为群众送去欢乐和笑声。通过全区10个街镇与市级文艺单位的签约结对,使老百姓在社区就能欣赏到市级文艺院团的精彩表演。另外,每年组织开展“七个一百”系列活动,举办“虹桥文化之秋”、长宁运动会、长宁歌会等群众文体活动,使一批特色文化活动成为城区文明的崭新符号。

(二)工作主体网格化。以社区“1+3”组织体系为基础,以区域化党建助推机制为引领,在开展“组团式服务”和“结对帮扶”过程中,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打基础、树长效;结合党群一体化建设,广泛联动外围组织如工、青、妇等人民团体,不断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形成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支持系统;充分拓展功能延伸组织,如联谊会,企业家沙龙等,形成党的群众工作的功能延伸系统。

(三)载体路径社会化。长宁区通过发挥民间组织、群众团队等“草根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起与群众的平等交流机制、良性互动机制、和谐发展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群众工作从过去关心少数弱势群体向关心多数人的公共利益拓展,从物质关心为主向满足群众多元需求拓展,从发挥党员个体作用向发挥团队影响力拓展,从党组织一家做向调动社会资源共同做拓展,从面对面走访向构建协调利益关系的机制拓展,从运作活动项目为主向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拓展。

(四)服务方式多元化。用人文关怀温暖群众。通过促进社区沟通、社区互动,着力营造人文关怀、团结互助的社会氛围,增强各类人员在社区的归属感、幸福感。用“精神家园”引领群众。不断完善居民区活动室硬件建设和功能配置,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用民主纽带凝聚群众。通过民主的纽带联系居民,在组织社会、进入社会、引领社会上体现作用力,党组织越来越成为居民的主心骨。用“数字惠民”走近群众。充分利用“数字长宁”的先发优势,积极推进“数字惠民”项目,为“凝聚力工程”插上了信息化“翅膀”。

二、上海市长宁区群众工作实践留给我们的五点思考

新时期的党的群众工作面临诸多考验。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党员和群众流动性不断加大等情况下,如何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扩大群众工作覆盖面和有效性,增强党的凝聚力,是对党的群众工作的重大考验。因此,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要求我们探索新时期下群众工作新规律、新方法,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

(一)理论引导:要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的历史观。首先,服务于民是赢得公信力的源泉。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中国共产党是以群众利益为根本目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服务人民是党的宗旨,只有服务于人民,党才具有合法性,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巩固。对于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来说,要增强群众观念,践行党的宗旨,才能大公无私地做好群众工作。长宁区“凝聚力工程”的发源地华阳社区就是通过“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把关心群众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这种做法不仅使党实现了“对群众的呼声,各级党组织一呼百应”,而且产生了“对各级党组织的号召,老百姓一呼百应”的效果。

其次,群众工作需要从价值观上进行教育和引导。党的本质和自身建设决定了党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决定了党必须依靠和使用“灌输”这个理论武器。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只有坚持党的理论教育和引导,才能将理论转化为自觉行动。长宁区在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区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大力弘扬“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城市精神,按照“精品虹桥、国际商都、智慧高地、活力城区”的要求,积极引导群众进一步增强对长宁未来发展规划的认识,进一步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效。

(二)文化认同:要进一步提升群众工作的软实力。首先,群众文化和党内文化的整合。一方面,通过群众文化向党内文化的传播, 使群众文化党内化,党和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群众所需要的文化产品的类型、品质和数量,进而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文化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各级党组织、党群一体化组织(如工、青、妇)和社会中介组织(如民生服务组织、公益性组织、志愿者工作室组织等),使党内文化社会化, 并逐步转化为群众的政治文化认同,在这个过程中,群众的文化意识、民主意识也得到不断培育。

其次,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的融合。凝聚力工程是一个大的“文化场”,在坚持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以党建文化引领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以党建促进社会、文化建设,实现多种文化的共振和融合,形成了凝聚力工程的“文化场”效应。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之间的融合,将进一步促进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传承和构建、促进多元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包容,这是构筑现代城市社区精神和凝聚力工程文化所需要的宝贵财富。文化之间的融合也为 “凝聚力工程”更好开展提供了适宜的人文环境。

再次,以正确舆论引导群众。当前,要加强和巩固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主渠道,充分利用和扩展各类阵地和文化设施,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快捷地送到群众中去。比如长宁区一直以来就十分重视培育发展党建品牌项目,通过深入总结老典型先进事迹,组织开展居民区党建“金、银奖”评选等活动,大力宣传社区标兵和基层楷模,并通过新闻媒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从而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三)服务主线:要进一步丰富群众工作的“供应力”。首先,要真心真意服务群众。要善于做思想工作,让群众有亲情感。要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让群众有归属感。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理念,让群众有温情感。长宁区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的期盼为念,用心编织“知民情、聚民智、暖民心”的工作网络,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其次,要明确服务活动主题。在群众工作中,要制定工作标准、树立先进典型、加强分类指导,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活动更具信息化和人文化,更具实效性和吸引力,形成工作规范有序、活动丰富多彩、内容不断创新、考核目标日趋严密的良性运行生态。

再次,要形成广泛多元的立体服务。要层层拓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建立党的群众工作阵地。既要注重传统党的群众工作优势的传承,又要积极搭建广泛多元、富有时代感的文化阵地,以基层党组织的强力渗透、广大党员的全员参与和示范表率,使党的群众工作得到最广泛的群众参与。当前,各社区基层党组织都在积极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党的宣传活动网。通过网络建设,使之成为宣传的阵地、活跃的课堂、交流的平台和展示的舞台。通过网站、报刊推出和打造更具特色的党的群众工作宣传品牌,如“居民区书记金银奖”、“小巷总理”、“社区党员形象大使”等,用模范的形象来感召群众、引领群众;要充分利用公共区域,将“党的建设长廊”、“党的群众工作橱窗”、“党员之家”建在每个基层党组织,使党员群众时刻受感染、受教育,使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先行者、示范者和引领者。

(四)互动转化:要进一步深化群众工作的参与度。首先,深化党的社会化工作体系建设。要通过社区“1+3”领导体制格局,以推进网格化管理为手段,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推进“凝聚力工程”全覆盖,在党委、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起双向互动的渠道。要以社区管理网格化试点为契机,推进政府职能部门服务下沉,把行政资源协调进入社区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平安创建活动,积极构建“大调解”格局,创建并推广人民调解、信访代理“合二为一”的工作模式。统一建立社区综治工作中心,全面推行“两个实有”管理,搭建党员干部与群众交流的通畅平台。

其次,领导骨干与广大群众的良性互动。领导者及基层干部要善于在一个单位形成领导骨干队伍,发挥骨干和群众的积极性,并保证引导群众积极性走向正确和高级的程度,维持群众积极性的持久。如长宁区坚持领导干部周四接待信访制度,亲自阅处群众来信来访,深入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这一沟通信息的方法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克服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切实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经济、文化事物的积极性,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同时,这也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利益,不脱离群众的关键所在。

再次,发动群众团体做好群众工作。要继续加大对具有专业性、公益性的社会组织的扶持和培育。近年来,长宁区涌现了一大批这样的社会组织,如天山社区的张颉法律工作室、胡明生劳动人事工作室、北新泾社区的青少年教育工作室、新泾社区的党员志愿者投资理财工作室等等。这些社会组织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关注群众呼声、回应群众诉求,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求同,在统一中包容个性,在对立中互补,在包容中实现共赢和谐发展。

(五)机制创新:要进一步完善群众工作的“保障力”。首先,要用机制保障党的群众工作的基础性。加大对基层的保障和投入是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更是落实“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有力保障。基层党组织要把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专兼职党的群团骨干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按照比例配强配好专职党群工作者作为党的群众工作建设的组织保障;把党的群众工作的活动经费列入行政经费预算等作为落实责任制的具体体现和抓党的群众工作引领的切实举措,确保党的群众工作建设的长效和常态化。

其次,要用机制保障党的群众工作的长效性。要善于把实践中不断创新的好思路、改进的好办法、形成的好经验,进行总结提升,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近年来,长宁区探索、总结和完善了涵盖组织运作、教育管理、党内民主、联系群众、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机制。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任务要求面前,党的群众工作制度应着重在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制度,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上有新进展;在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落实和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上有新提高;在吸收和借鉴先进理念,多方位多角度加强人文关怀上有新思路。

再次,用机制保障群众工作的发展性。要依靠法律、经济和科技等多种手段,改进传统的调节不同群体的经济利益关系的方式方法,协调解决好群众的经济利益矛盾。比如长宁区依托上海虹桥志愿服务网平台,探索志愿者工作枢纽型管理、社会化招募、组织化培训、信息化调配、制度化激励的工作模式,目前,已经在天山街道、虹储小区、公益社团中试点。这些试点使得服务需求和项目与志愿者服务意愿和能力相匹配,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区需求的新型志愿者工作运行体系。通过建立起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民意表达机制和政治组织网络,保证了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而不断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上一篇:从女性形象的光辉与缺陷解读《德伯家的苔丝》论文下一篇:浅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