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贝多芬的作文素材

2024-06-11

关于贝多芬的作文素材(精选8篇)

关于贝多芬的作文素材 第1篇

我问贝多芬,他好像伸出手指,在钢琴上拨弄,琴声悠扬,飘进我的耳鼓。我的心随着音乐飞向远方。突然,琴声的节奏好似发疯了,冲上山巅,我的心也随之上升,直入云霄;猛地,琴声似乎低沉起来,我的心也随之跌入低谷,掉进浩瀚的大海水,作文素材《贝多芬作文素材》。最后,琴声又恢复了温暖与和谐,让我顿时觉得心情舒畅,全身舒展。我向他深深鞠了一躬,微笑着走开。

我问贝多芬,音乐使我心灵陶醉,情操高尚,生命灿烂

所用话题

素材点拨

这两段,小作者从一个侧面和角度展示了“我”“问伟人,寻找生命的答案”的执著与坚韧,表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重大主题。作者在对伟人的虚心询问中,终于寻找到了人生的真谛、生命的答案。当然,作者问贝多芬,是通过聆听贝多芬的音乐实现的。对于相关的情节,作者充分运用想像的手法,进行细腻的描写。足见小作者想像的功力。另外,这两段,作者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问”的感受,展示了“问”的收获。

关于贝多芬的作文素材 第2篇

读《贝多芬传》,我明白了:我们应该让生命发出本该属于生命自己的光芒。生命里的困难、挫折、痛苦其实并不算什么,我们不要被它打垮,更不要退缩。我们应该勇敢、坚强的去面对、去承受。困难才会因我的执着向我屈服;挫折才会因我的执着而倒下;成功才会因我的执着而落在我身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会像贝多芬一样不言放弃,会像贝多芬一样坚持到最后……

这位伟人,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开创出一个只能让世人景仰而难以超越的音乐高峰;这位伟,人谱写出了荡气回肠的《命运交响曲》。他就是着名音乐家贝多芬。我读了他的传记,有无数感慨涌上心头……

关于贝多芬的作文素材 第3篇

时代在前进,学生在变化,教学手段在改变,但教育规律不会变。过去的课堂只有黑板粉笔,地理课上教师用各种挂图辅助教学,加深印象。随着电脑的应用,课堂上教学工具发生质的变化,地理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图片信息,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地理知识。而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前行,移动终端的功能也逐步加强,各种视频软件被更多地普及利用,社会步入了“微时代”,微信、微电影、微广告……不断涌现。那么这些“微元素”是否也能应用到地理课堂中来,是否也能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求学的欲望呢?

初中地理课程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我想如果能加入这些“微元素”,将会带来新鲜的形式以及出人意料的效果。当学习到关于微课程的理念后,我尝试将这种“微元素”引入我的初中地理教学,而对于微课程素材的选取则成为我首先必须思考的问题。

微课程一般是指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精练,集中说明一个问题或一个教学内容,时间小于10分钟的教学音频或视频。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及课程表现形式。它具有时间短、主题明确、内容选择灵活以及课程相对独立等特征。它能满足学习者的一些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及多元智力发展的需求,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也能更有效地解决地理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

一、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能起怎样的作用

1. 微课程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微课程往往以视频或音频的形式呈现,能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它有别于常规的课堂教学,比单纯的以文字或语言为主的课堂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时间短,更有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 微课程能更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微课程在设计时主题较明确,往往用来针对某些单个的知识点,是对某些学习内容或要求的提炼,它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学生还可以有的放矢地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选择性反复学习,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起到更有效夯实基础的作用,是一种在短时间里解决重点和难点的“短平快”方法。

二、微课程与PPT课件比较有怎样的优势

目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PPT多媒体课件已相当普及,它在课堂上对于教学的辅助作用非常突出,但微课程的应用可以对PPT多媒体课件有较好的补充作用,而且有其独特的优势。

1. 微课程往往围绕一个特定的知识点,其内容较单一,但目的较明确,问题突出,由于时间较短,在使用时可以灵活运用。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需要受整节课设计流程的限制,学生使用时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一般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都可以运行,给学习利用带来较大的方便。

2. 微课程较PPT课件而言,文字、声音、画面结合得更好,学生学习时较容易调动各种感官,尤其在演示一些动态的变化过程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时,更加直观生动,较图片更加有利于学生观察,而且也便于反复观看。

3. 课内外可以更紧密地结合。初中地理有些知识点的学习需要利用一些课外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或实验操作,以使知识点可以直观地进行教学或学习,但有些活动受到时间、场地等要求的限制,难以在课堂上完成,如果利用微课程,将课外的活动或实验用视频进行记录、剪辑,再融合进课堂教学,可以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对于某些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素材如何选取

微课程素材选取应注重“小而实”。“小”是指微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大,应该以一个知识点为主,重在解决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时间也不宜过长,最好不超过10分钟。“实”是指在微课程素材选取时应指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以及学生的薄弱点或感兴趣点,这些微课程素材应该能实实在在地为教学服务,确实能解决教师教或学生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否则呈现形式再精彩也只是无本之木。因此,我觉得在选取微课程素材时可以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展示地理实验现象的素材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些内容可以通过实验呈现进行教学,而这些地理实验的过程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无法在课堂中进行,而在课外进行,学生又难以完整地观察并体会。如果利用微课程将这些实验过程通过剪辑制作成微视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可以通过微视频录制模拟植被被破坏而造成水土流失的过程,这个实验无法在教室内课堂中完成,但通过视频录制实验的全过程,课堂上提供给学生观察,则能较形象、直观地显现水土流失形成的因素,尤其体现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2. 演示完整的练习过程或制作过程的素材

初中地理课程对六、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有很多的“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做地理填图练习。学生有很多做作业的习惯是第一次时养成的,如果教师将填图练习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示范录制成视频直接呈现给学生,对学生今后养成良好的习惯很有帮助,也对讲解这类练习的思路及方法有了较有效的呈现方式。同样的道理,如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过程,或制作简易地球仪的过程等,都可以通过微课程的形式辅助教学。

3. 帮助学生突破自主学习中难点的素材

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知识点对有些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他们往往会在课后完成作业时再复习,如果把这些相关知识点做成微课程,就便于学生在课堂上甚至课后反复学习,以达到突破难点的作用。例如,“地球的公转”这一内容对许多学生来说是很难在一节课中掌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并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用地球仪或一些模拟地球公转的教学仪器帮助学生理解,但对他们来说,一节课的时间不足以完全弄明白。如果将这些模拟过程制作成微课程,存放在各类“云”存储器中,供学生课后反复观看,将有利于这些难点的突破。

4. 记录户外或课外进行实践活动的素材

地理学科是一门与自然、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有很多知识的学习或应用需要在户外进行。如果能将一些户外活动或课外实践用微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一定的加工,制作成为微课程,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既有利于课堂中某些知识点的讲解,又能使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并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如何在生活中使用地图、如何在户外辨认方向、生活中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都可以通过微课程的形式被记录后用以辅助课堂教学。

5. 帮助学习课后拓展内容的素材

课堂教学40分钟是有限的,有许多学生对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兴趣浓厚,或有时教师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常常会出现学生在课后继续拓展研究地理知识的情况。如果教师将某些拓展的内容制作为微课程,学生就可以在课后自主学习,或从教师的拓展内容中挑选兴趣所在,满足学生对更多新知识的渴望。例如,画出中国简图,某些区域有哪些旅游景点等。

6. 有助于导入新课的素材

有些微课程可以用来导入新课。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往往会用五花八门的方法导入新课。微课程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导入方式,尤其在某些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展现某些地域的自然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新课前给学生一些直观的感受,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为后面的内容作一些铺垫,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一场关于贝多芬的争论 第4篇

罗森的背景大概是这样的:十一岁时跟大师罗森塔尔学钢琴,而罗森塔尔是肖邦的学生的学生。罗森自幼看过许多大师的现场演奏,他算是秉承欧洲钢琴传统的。不过,他从未获得过音乐学位,二十四岁时拿到的博士倒是法语(同时缓慢地开始演奏生涯),而且大学教职也曾经是法语文学。他终生把演奏事业看得很重,有点瞧不起写书和教书,不过,在多数人眼里罗森是个相当好的钢琴家,但非不可或缺,大著则是惊天动地、不可取代。其书还有个怪处,就是不大附参考书目。换了别人,我早嗤之以鼻,但对罗森,我倒相信他在青葱时代就把该读的读烂,而且记忆力骇人,除了评论某本特定的书,简直没什么需要引征的了。

罗森的写作,除《古典风格》、《奏鸣曲式》那种成体系的大作,不少文章往往发轫于书评—对刚出版的传记、音乐研究的评价,出言不逊是常事。我追看过他给《纽约时报》写的不少书评以及被评的作者的反驳,他自己凶相毕露不说,对方索性也放弃学界的斯文,其争论和再争论往往十分BBS,纠结在副词、形容词、全称判断上,直到对方(往往是罗森的对手)闭嘴—话说形容词和副词,算是我们看世界的墨镜、3D透镜,而学者理应用显微镜,不过也不尽然。尤为讨厌的是,罗森的意见往往是对的。有时我并不喜欢他的看法,不幸的是再三读过之后,竟然被说服了。好在,罗森也有犯错并承认自己犯错的时候。本文中所谈的批评文集Critical Entertainments: Music Old and New一书,其中《反叛的,传统的莫扎特》一文开头,承认本文首发时把奥匈帝国约瑟夫二世的名字跟另一位搞混,“我在收入文集的时候留下这个可怕的错误,让自己当众出丑一次为戒。”不过后面紧接着说,“读者指出的本文其他问题是排字的人的错误。”

在他种种著名的论题,比如古典风格、肖邦、舒曼、勋伯格、卡特之中,贝多芬始终占有很大的比重。作为演奏家,贝多芬也是他的常备曲目。这本文集中,有一篇论贝多芬的文章,《贝多芬的职业生涯》,是对社会学者德诺拉(Tia DeNora)的新著《贝多芬和天才的成型:维也纳的音乐政治,1792—1803》的批评。话题引起我的好奇和了解贝多芬的新动力,于是把原书也找来仔细看了一下,为免先入为主,仔细地读了两遍原书才开始认真看罗森的评论。

《贝多芬和天才的成型:维也纳的音乐政治,1792—1803》一书不能说好得惊世骇俗,尤令我腹诽的是论据片面,不太服人,但也有一点新意和一些有趣的观点,比如用数据来说明莫扎特、贝多芬时代贵族对音乐会和音乐生活的赞助,列出赞助人名单,统计音乐会的场次,音乐家是“业余”还是“专业”,还有的图表列出维也纳一七九一到一八一○年贝多芬、莫扎特、海顿和几位如今无人提起的音乐家的全部场次。

读过点艺术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典型的疑点包括,某大师的同时代人不是傻瓜,甚至比今天的千万人都更有眼光,为何贝多芬、海顿、舒伯特都曾被某些时代的人忽视?当然,贝多芬年轻时在维也纳是享受不少欢呼的,脱离维也纳音乐圈子是后来的事。不过渐渐取代“受时人欢迎”的,是他死后在历史上的地位。德诺拉在第一章《贝多芬和他的社会形象》中就说,贝多芬受到如此的欢呼和广泛的接受,以至于我们完全无法想象出,音乐史是否可能是别的样子。此外,“天才形象的生成和不断更新,是(他和受者之间)点点滴滴共同作用形成的。”不过德诺拉后面的说法,在我看来就走得太远,也是被罗森力斥的原因之一。她说观众对作曲家的热爱好比两个人之间的爱情,不断形成正向反馈,后代就只有乖乖伏倒在偶像面前。这种说法我能理解,我们对作品的亲近,不乏个体对个体的吸引,以及熟悉之后的顺服和接受,然而如果把它扩大到个性不一、口味迥异的观众这里,就很难服人。这也是个体感受和人数统计不可互相取代之处。即便用两人的关系比喻,难道“不断加强爱情”的两人,就不会厌倦和反目吗?两百年里,万千野心勃勃的同行,从舒曼、斯特拉文斯基到卡拉扬、伯恩斯坦以至罗森,谁不乐意自己开宗立派,“反贝多芬”才是更自然的欲望,而他们竟然都被贝多芬说服,再三确立贝多芬的位置,岂非奇迹。当然,贝多芬和他的历史位置,有那么一点副产品—音乐渐渐固化成极专业、少即兴的“高雅音乐”,也从业余、娱乐性操习中拔地而起,进入殿堂。福兮祸兮?此为另话。

不过,贵族并不都爱赞助音乐,更不一定都爱“重口味”。贝多芬的热情支持者、也是“严肃音乐”的最早鼓吹者之一Gottfried van Swieten男爵就显得落落寡合,用现在的话说,“未免太文艺了”。此人在维也纳奥地利政治圈中颇为活跃,做了多年外交官,见多识广,受柏林文化、狂飙突进影响甚深。他生性执著,对“业余爱好”十分认真,资助贝多芬、莫扎特、海顿、C.P.E·巴赫,自己也作曲—海顿评价他的交响曲,“跟其人一样刻板”。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就题献给了他。本书第二章《严肃音乐文化》中说到,“有创造力的天才”这样的说法,是一七七○至一七八○年之间在北德出现的,伴随着狂飙突进运动。这也是音乐变得“严肃”,区分于舞蹈伴奏的开始。一七九○年后,“严肃音乐”的概念越来越清楚,Van Swieten男爵大概起了不小的作用。而严肃音乐家中,最有影响的当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贝多芬的稳定观众群则是一七九○年后形成的。

虽然有一些贵族热衷私人音乐会,但对多数人来说,这类活动太昂贵,所以售票的公共音乐会渐渐兴起。公共音乐会还有个重要特点,就是有清晰的节目单,观众慢慢记住了音乐家的名字,这在私人音乐会中是没有的。事实上,贝多芬出场的时候,宫廷乐队(hofkapelle)已近于绝迹,仿效宫廷的贵族们的兴致当然也降低了。德诺拉特别说到,与贵族、皇权传统强烈的维也纳相比,伦敦的贵族音乐会活动就显得松散得多,趣味和地位的联系没有那么鲜明,兴趣更广,操作也更实际。在这里,音乐家靠手艺谋生古已有之,工作机会也更多。后代有学者说英国音乐一向“广而浅”,没有维也纳、柏林那种保守社会中极窄极深的作品,德诺拉也表示赞同,我倒半信半疑,不知这是否仅仅是一种后验之见。

nlc202309011321

德诺拉认为,虽然宫廷乐队衰落,但贵族之间在音乐会上一直有竞争感,哪怕是慈善音乐会,演奏者的门槛也不低,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明星制”,音乐中的理想主义也逐渐清晰。这在自谋生路的音乐家中也是如此。贝多芬正处在这么一个过渡期:要自谋生路,但可谋的机会还不多;期待贵族支持,又不甘仅仅取悦于人。但他毕竟出身音乐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宫廷乐师,和音乐圈子、赞助人都有广泛的联系,所以,虽然不像莫扎特那样作为神童早就名闻欧洲,但贝多芬有自己的优势,去维也纳向海顿学习的路费都是由科隆选帝侯赞助的。

当时如日中天的海顿有很多学生,贝多芬是其中之一,但不算好学生。和许多名师、名家一样,海顿鼓励学生指挥、改编他的作品,一方面学生有收获,另一方面老师也扩大自己的影响,但贝多芬极少演出老师的作品。德诺拉举出Neukomm、Struck等人,他们是海顿在信中夸奖的“好学生”,但没有一人是我们知道的传世作曲家。海顿最初对贝多芬大为赞赏,说自己“为这样的学生自豪”,后来却有些失望,委婉地表示“不能理解”。贝多芬呢,并不一定仅仅为创新而反叛,其基本功欠佳有目共睹。德诺拉说,据一个叫作申克(Johann Schenk)的作曲家回忆,他私下教贝多芬对位,这样可以给海顿好一点的印象,不要让大师把时间都花在低级的技术问题上。为了维护小有名气的贝多芬的声誉,申克善意地表示这些私人课要保密—留下信件才被后人知道。

贝多芬生前,确实拥有某些运气。在别的学生主要靠老师推广作品的时候,贝多芬已经有了不少维也纳贵族的直接支持,他并未主动放弃过同贵族的联系,但更看重用才华和个性来获得尊重。相反的是舒伯特,生前确实背到极点,贵族、朋友、音乐家,都不大站在他一边,自己琴弹得又不行(以罗森的意见,这是舒伯特最致命的弱点。那些生前极不得志的作曲家,往往是因为没有贝多芬这样的演奏能力),更可见证死后声誉的翻盘,凸显了怎样强大的必然性。

此外,贝多芬时代的人怎样看贝多芬?德诺拉总结了这么几点,大概包括织体较复杂、(钢琴音乐)偏离了通常的音阶、动态更大、旋律不像一般古典风格那么清晰循环等等。在《贝多芬早期的美学阵营》一章中,德诺拉提到贝多芬的音乐正好参与了现代钢琴的发展。这当然是个很大的话题,贝多芬不同的作品,面对的是不同的钢琴,维也纳制造、英国制造有很大差别—罗森说过,其差别不小于所谓“早期乐器”和“现代钢琴”之间的差别。维也纳钢琴的琴键偏轻而敏感,而英国钢琴琴键较重,音量大,产量也高得多。贝多芬更喜欢维也纳钢琴,但希望它能吸取一些英国钢琴的好处,表达更大的动态。当时跟贝多芬合作的Streicher公司尽力满足了他的要求,后来索性永久地吸收了这些变革。德诺拉非常强调贝多芬的“主动”,无论是对贵族、钢琴制造商、出版商,贝多芬都不甘受摆布,而是利用自己的资源有效地影响了很多人,尤其是提升了音乐的地位。

总之,德诺拉讲的是贝多芬的社会和历史条件怎样帮助他成为“贝多芬”。有意无意地,她没有评论贝多芬的音乐。她指出传统中对贝多芬的神化是“双刃剑”,一方面延续话语,一方面竖起壁垒,阻隔交流。她反复强调的是天才的“社会性”,我基本同意,也认同贝多芬的名声很大程度来自他所立的模型,后验地看,正好给作曲家开了一条可走的路,而不是被他自己一次用光;当然,这不意味着后人模仿贝多芬就会立即成功,贝多芬的遗产,也是留给后人的难题,吸收和继承的过程几经跌宕;这条路也注定是单行道,将德奥古典音乐送上神殿,也让古典音乐中的高难技巧变本加厉,无所不用其极。音乐之外,贝多芬的人生道路,也很符合浪漫时代之后的社会心理需要。从贝多芬、凡·高到当今的物理学家霍金,个人病痛和厄运往往激起强烈同情和反响。在成就类似的人当中,戏剧性人生更有利传播故事。但是,从贝多芬的历史地位回看,认为有关他的一切都有助于“贝多芬神话”的形成,未免片面了。

罗森对此书的批评,相当程度上就是提出被德诺拉忽视或掩盖的“另一半”。他说,贝多芬不是幸运地获得了社会的宠爱,而是被社会最终“不情愿”地承认。至于贵族的资助,其实一八一五年后贝多芬已经不能依靠他们了—毕竟,贵族或国王的支持,能造就艺术家的声誉么?或许只能持续几年甚至几天吧,罗森说。时光无情,古典音乐的造神和毁神,向来是平行的运动,这算是我的总结。

罗森象征性地表扬此书“很多方面都不错”,比如对早期贝多芬和维也纳“音乐政治”的讲述(对我来说,这也是全书最有价值的部分),但又毫不留情地指出她引用的不是第一手资料,而是别人的研究,并且还有疏漏。他也不同意统计音乐会场次来确认“谁更受欢迎”,因为很多音乐活动是业余爱好者的家庭活动,虽然不如音乐家弹得好,但也是表达好恶的一种方式。此外,因为贵族的私人音乐会没有节目单就判定观众不知道音乐家是谁,也站不住脚。“我知道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喜欢根据数据下结论,哪怕明明知道数据并不全面。”此外,对贝多芬的接受度不能只按贵族好恶来衡量,文化精英不等于贵族。德诺拉过于依赖机械的“阶级分析”,揭示的顶多是“线性相关”,这或许在社科研究中很常见—这倒是我的猜测。罗森还指出,艰难的艺术音乐并不是由贵族口味带动的,也并不是由贝多芬一人鼓吹的(1780年左右,维也纳音乐家就有过音乐协会,特意拒绝舞蹈音乐,以显示严肃音乐的尊严),海顿、莫扎特的音乐都被抱怨过太难。这一点,我倒觉得德诺拉不一定全错,贝多芬之前的炫技音乐很多,但不得不说贝多芬更有意识、有体系,比别人做得更明显,并且(或许凑巧地)嵌入历史叙事,把“命运”、“胜利”等标签牢牢粘住,后人想撕也撕不掉。

罗森表示赞同“天才是一种社会性成就”,但德诺拉偏偏没有正确地展示“天才和社会的关系”—这本来是她的中心论题啊。为什么呢?因为德诺拉一直在“数人头”、“数座位”,却忽视了贝多芬现象中最本质、最稳定的东西,那就是音乐体系本身。贝多芬并不是体系的革命者,而是个更完善的继承者、实现者。罗森认为,仅就革新性而言,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是远胜贝多芬的,甚至连海顿对同时代都比贝多芬更新鲜,这个有趣的看法内涵很丰富,背后有着曲折的辨析。仅仅从倾听的印象来说,我不时也有模糊的同感,至少很多海顿的钢琴作品听上去粗硬、“不伏”,似乎和曲式、调性仍然磨合着,这在其他早期音乐中也不鲜见(虽然目的不一定是为革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细读罗森的《古典风格》,看看他如何解说。

nlc202309011321

读完罗森的批评,我暗暗佩服他的犀利,好比给学生改论文的教授,动不动就把立论的根本推翻,红笔划得体无完肤,让学生羞惭而退。

后来德诺拉在《纽约时报》上撰文回应,“认为天才是社会现象并不是否认贝多芬的成就……我的意见仅仅是,贝多芬的个人才能并不足以形成他的声誉……罗森不仅仅误会了我的意思,还歪曲了我的叙述。”“我承认那时的音乐会留下的记录不多,但四十份节目单里都没有贝多芬的名字,还是能说明一定问题。”“罗森说我没有考虑音乐家的意见,这不符合事实,我在书的后半部讨论了音乐家的批评,在一七九二年至一八○三年间,音乐家对贝多芬褒贬不一。”“罗森认为贝多芬是音乐传统的继承者、实现者,但他忽略了,传统是不断被重新发明的。‘受欢迎’是个可讨论的话题,是个历史现象,不能作为史证。正因如此,我也考察了一七八○年到一八○○年间莫扎特声誉的盛衰。”

总结一下德诺拉的意思,她强调的是,“众人喜欢贝多芬”往往是个自我加强、自我循环的现象。而我上面已经说过,这是事实,但只是一部分事实,德诺拉忽略了这个事实在更多事实中的比重。

罗森后来又写信给《纽约时报》,说“她认为自己考虑了音乐家的意见,其实根本没有。她只会断章取义”。“她没有因为害怕削弱自己的论点而不诚实地忽略论据—她只是不知道这些事实的意义,因为她没有追本溯源去看原始资料,依据的都是近年学者的研究。”

罗森对德诺拉的批评之一是“不懂音乐”。我一开始觉得,德诺拉是社会学者,这样一个局外人的统计数字未必就没有价值。音乐不是科学或工程,它的精彩之处是个体感受而非一般概念,但音乐风潮、观众接受度又都是社会现象,一旦涉及到钱,又是政治问题,所以统计数字是有说服力的,而“身在此山中”的音乐家,倒有互相加强偏见的危险。但再想想,从逻辑上来说,很难讲谁占上风,但逻辑要靠事实支持,那么事实的全面、诸因素加权值的合理分配就更重要,这也是所谓专家的力量了。有时,一个地点、时间的错位,足能让一个结论由真成伪。

读了罗森和德诺拉的论争,我出于好奇,也去找了别的资料来观看“历史中的贝多芬”。我自己的意见,则有时偏向这头,有时偏向那头。其实,无论排列出“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位”有多无聊,不可否认诸位大佬是牢牢站在核心曲目中的,而他们到底是如何经历否定和遗忘,最终被写进了音乐史?偶然因素是显然的(西方古典音乐之超越地域,和欧洲的殖民历史也分不开),在历史上截取不同剖面,看到的纹理很不同。我一直以为,谈论艺术,公平一词往往意味着当下的主流价值观—公平、正确即当下,但此当下不是瞬间,而是历史至今的一个积分值,它不一定总是逻辑的必然或“应然”,很可能是已然叠加已然,偶遇摧枯拉朽之力才悍然改道。“主流”也不一定意味着“多数”,而是话语加权计算的结果,包括社会对学院、出版等等职业的承认和消化,毕竟那是一代代教育体系能抓住的东西,有限的资金当然会优先它们,世界就是这样维持的。

而音乐经典的形成有一点特殊性:作品要通过演奏来传承,演奏者的选择是第一关筛选。今人想听到古典音乐中极糟糕的作品,还真不容易,因为没人奏给你听。罗森谈贝多芬时也说,贵族的支持,其实不如当时的音乐家的支持更有力,因为贵族往往会问演奏者的意见。而筛选的标准,可能包括作品品质、演奏家趣味、客观条件的限制等等,当然也会受观众的接受度左右;演奏者和听众边彼此误读,边缓慢互动,最后作品还不知要等多久才迎来一个可疑但总算可以写到史书中的命运。但是,历史并不是实验室,无法孤立某一元素来实验“如非这般,贝多芬如何”。虽然有“历史常常重复自己”一说,不过罗森老师说过,“不是历史总在重复自己,而是历史学家总在重复自己”,这或许算狡辩。重复与否,取决于对事物的区分,也取决于观者的状态。我自己倾向于“上下文”的重要,认为历史是不能复制的。

关于经典的历史,可以说散见于罗森的各种著作。他和文学界的哈罗德·布鲁姆一样推崇经典,对多如牛毛的巴洛克和文艺复兴音乐就不那么无条件赞美,认为除了那些传世的大师,剩下的大多经不起推敲,今人迷恋之,仅仅是为了那种风格。我理解他的话,但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普通听众,我既没有目击过历史,也没有见证过经典的形成,一切由前人决定,留给我的只有专家们的道理滔滔。和大师、和裁定经典的人对话是艰难的,要经过漫长的学习,这条路近于无望,然而无可回避。我有时想绕开大山,自己追寻历史上那些荒芜的花园;也有时候,被贝多芬吸引而回归,发现所谓的正统之地中,仍有无数荒芜的角落。人迹罕至之地很多,但如果被某一个特定的地方吸引,往往还是因为它在温习中不断提供回报。从个人体验看,德诺拉指出的“正向加强”并没什么不对。

学习和谈论贝多芬都很难,一些和他相关的史实,要么极熟烂,要么极陌生。史书中的浪漫时代,肖邦李斯特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这些人,只要某人出场,其余纷纷来报到,因为此时欧洲各国的音乐生活比往昔的联系紧密得多。而贝多芬活跃的年代呢?歌剧大师以外,最熟的名字只有贝多芬、海顿和莫扎特。三人之下,键盘作曲家有杜舍克、车尔尼、克莱门蒂、库劳等等,但主要因习琴者才被牢记。此外的波切里尼、斯波尔、洪美尔,偶见于音乐会,如昙花一现。原因或许很多,比如器乐此时还不够主流;古典之前的文艺复兴、巴洛克和之后的浪漫时代,流派很多,偏偏在古典一小段,三位大师把空间用足,时人显得要么效颦,要么脱轨,难入可传之史。在贝多芬复杂漫长的音乐生涯里,那些同仁、同学、对手,今天都成了史书中陌生的名字,左右不见坐标,和我们的生活几无联系。

当时代不甘遗忘,挖出淡出主流视野的老古董重新评审一番,有些老古董果然见了天日,有些则重归沉寂。这种重新评价的风潮,十九世纪就有过。罗森和策纳尔合写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主题是十九世纪美术,谈的仍然是经典的形成、标准的动摇以及浪漫时代对艺术概念的重新定义,举的劣作是法国“学院派”艺术,貌似拉斐尔,但死板得多。政府买了不少这样的作品,而马奈、库尔贝的画却卖不掉,不一定是因为政府不理解艺术,而是马奈、库尔贝偏偏不肯画政府需要的题材。艺术受政治影响更不是新闻了,爱国主义有时导致某个时代的大复苏,十五、十六世纪的法国绘画都这样沸沸扬扬地出土过,令价值观略略重新洗牌—不过并没有本质的改变。虽然,不同时代的作品,自有不同的风格,并不能比较,但也有人真正地为标准而困惑,他们的目的不是考古,而是寻找艺术理想。

既然艺术评价并非一劳永逸,那么贝多芬会永远在那里吗?他会不会被遗忘?大师也无法提供答案。罗森最后一本书《艺术与自由》中《音乐的未来》一文中,说到今人挖掘蒙特威尔第,其实是在发明—因为他和今日确实联系稀少;但今人对莫扎特的理解,则是尽力纠正和复原。“那么,二十二世纪,贝多芬和肖邦是否得‘出土’,还是只需小心地重建?”

参考书目:

1. Romanticism and Realism: The Mythology of Nineteenth-Century Art, by Charles Rosen and Henri Zerner, The Viking Press, New York 1984

2. Freedom and the Arts: Essays on Music and Literature, by Charles Rose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3. The Classical Style: Haydon, Mozart and Beethoven, by Chares Rosen, Expanded Edition, 1997

4. Critical Entertainment: Music Old and New, by Charles Rose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5. Beethove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Genius: Musical Politics in Vienna, 1792—1803, by Tia DeNor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6. The Changing Image of Beethoven: A Study in Mythmaking, by Alessandra Comini , Sunstorn Press, 2008

贝多芬追求的作文素材 第5篇

所用话题

跑的体验

素材点拨

作文素材:贝多芬 第6篇

贝多芬的一生,是充满磨难的一生,是始终挑战命运的一生,不停奋斗拼搏的一生。经历了童年的不幸、双耳失聪的痛苦、爱情破灭的忧伤、重病缠身肉体的折磨,但是他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屈服。在悲苦的深渊里,他选择了抗争,“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苦难和悲剧反成就了他真正有震撼力的艺术。

有人高位截瘫,却从没让理想的翅膀飞走,多少个春,多少个秋,这个坚强的生命终于跋涉出了一个个的奇迹,终于让“张海迪”这个名字家喻户晓。有人双耳失聪,却从没让音乐远离自己的生命,多少种激情,多少种灵感,(多少个白天,多少个黑夜)这个不屈的伟人终于谱写出了一首首不朽的篇章,终于让人们世代牢记了一个闪光的名字——贝多芬!

【素材展示1】

不要向挫折轻易言败。这是快乐人生克服痛苦的第一步。有名作曲家贝多芬丧失了听力,这对他来说是人生中莫大的挫折。但他百折不挠的精神战胜了失去听力给他带来的重重阻碍,从痛苦的坚岩中发掘出无尽的灵感,导引出快乐的甘泉,他抗击挫折的决心在旋律中跃动,他沉迷音乐的快乐在音符间流淌。

于是,贝多芬的人生是快乐的人生。(2004年全国卷2高考满分作文《快乐人生》)[所用话题] 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2004年全国卷2高考作文题)[素材点拨]

这两段文字通过贝多芬这个典型的例子,水到渠成、层次清楚地点明了“把握住欢乐的双桨,勇于面对挫折的漩涡”你才能“发现全新的人类”。文章引述事例恰到好处,点中了观点的要害之处。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听力是何等的重要,而贝多芬却失去了听力,这的确是人生中莫大的挫折。但是,贝多芬却能够从中“发掘出无尽的灵感,导引出快乐的甘泉”,沉迷音乐之中,演绎了一个快乐的人生。例子精当,观点鲜明,显示了这位考生较强的驾驭文字的功力。

【素材展示2】

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妇抛开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中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在人生路上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2005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轻松起跑》)[所用话题] 跑的体验(2005年湖南高考作文题)

[素材点拨] 这一小段作者扣住“跑的体验”这一话题,用贝多芬等名人的例子,概括地阐释了在人生路上“轻松起跑”的主题。特殊紧紧抓住了“轻松”二字,虽然贝多芬失去了听力,但是他仍然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显得是何等的轻松!这样,使得文章不枝不蔓,虽惜墨如金,但是又能突出主旨。这样写,既紧扣了标题,又深入地阐述了主旨,同时还做到了行文的简练。真是一举而多得。

【素材展示3】

我问贝多芬,他似乎伸出手指,在钢琴上拨弄,琴声悠扬,飘进我的耳鼓。我的心随着音乐飞向远方。忽然,琴声的节奏好似发疯了,冲上山巅,我的心也随之上升,直入云霄;猛地,琴声似乎低沉起来,我的心也随之跌入低谷,掉进浩瀚的大海水。最后,琴声又恢复了暖和与和谐,让我顿时觉得心情愉快,全身伸展。我向他深深鞠了一躬,微笑着走开。

我问贝多芬,音乐使我心灵沉醉,情操高尚,生命灿烂。(2006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所用话题] 问(2006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素材点拨] 这两段,小作者从一个侧面和角度展示了“我”“问伟人,寻找生命的答案”的执著与坚韧,表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重大主题。作者在对伟人的虚心询问中,终于寻找到了人生的真谛、生命的答案。当然,作者问贝多芬,是通过聆听贝多芬的音乐实现的。对于相关的情节,作者充分运用想像的手法,进行细腻的描写。足见小作者想像的功力。另外,这两段,作者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问”的感受,展示了“问”的收获。

【素材展示4】

数不清的不眠之夜是数不清的寂寞之苦。原本五彩的世界瞬间悄然无声,那跳动的音符似乎在瞬间变得沉寂。他,一个把音乐看作生命胜似生命的人,如何去面对失聪之苦?然而,他做到了,虽是无声,却仿佛拉近了与心的距离,让人们感到的是执著于音乐的心在呼吸。

就是这样,勇于经历磨炼,煅造出了一位乐坛骄子——贝多芬!(2006年江西满分作文《磨炼出与成功的默契》)

[所用话题] 雨燕减肥(2006年江西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预测素材:贝多芬 第7篇

贝多芬——厄运中的大勇者

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为这个世界创造了欢乐。懦弱的人永远用愁苦去挖掘;坚强的人始终用奋斗去开垦。

贝多芬——生命舞台上的音乐之父。音乐是他的生命,他与音乐同在。失聪犹如一块巨石从天而降,重重地压在他的身上。他没有放弃,他要与音乐同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一部《命运交响曲》足以诠释他生命的硬度。这位虽不能说听不见雷声,但已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乐曲的57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

他的艰难坎坷而又光焰夺目的生平,伟大的人格,超人的毅力,也同他的音乐一起启迪着后人。法国著名文学家、音乐史家罗曼•罗兰称他为“胜利的普罗米修斯”,“正直与真诚的大师”,“依着他的先例,我们应当重新鼓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

贝多芬曾说:“你想收获欢乐吗?那就得播种眼泪。”这个失去了童年幸福的人,这个在爱情上一再失意的人,这个在32岁时就写下遗嘱的人,这个在音乐创作的成熟期却不幸陷入同弟媳和侄儿的纠葛的人,经历了比常人痛苦得多、艰辛得多的生活磨难,一再地以其伟大的人格、坚毅的精神,把痛苦和哀伤化为欢乐的音符,被罗曼•罗兰称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贝多芬时常提起,他的责任是把他的艺术奉献于“可怜的人类”,“将来的人类”,为他们造福,给他们勇气,唤醒他们的迷梦,斥责他们的怯懦。他正是为此而奋斗了一生。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耳聋之后写成的。1826年12月,他在弥留之际给韦该勒的信中写道:“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为要使它醒来后更兴奋。我还希望再留几件大作品在世界上,然后如老小孩一般,我将在一些好人中间结束我尘世的途程。”

今天,全世界每分钟都有地方播放贝多芬的音乐。当我们听到那些振奋抑或悲哀沉痛的乐句,悟透了贝多芬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这是我来与日俱增的信念,而这一切都由于贝多芬的启示。疗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大影响的是贝多芬,多少次的颠扑曾由他搀扶,多少的创伤曾由他抚慰——且不说引我进音乐王国的这件次要的恩泽。

——《贝多芬传》译者 傅雷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生于德国波恩莱茵河畔一所破旧的阁楼上。一开始,人生对于他就像是一场苦斗。父亲想开拓他的音乐天分,不惜用暴力迫使他学习。同时,经济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在这个少年的身上,他不得不为怎样挣取每日的面包操心。17岁时,他的母亲死于肺病,贝多芬从此成为一家之主,负起两个弟弟的教育责任。他不得不羞惭地要求父亲退休,因为他酗酒,不能主持门户──人家甚至不能把养老金交他本人收领。这些可悲的事实在贝多芬的心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痕。若干年后他曾说过:“不知道死的人真是一个可怜虫!我很早就已经知道了。”

1795年3月20日,他在维也纳举行的首场钢琴演奏会上崭露头角,从此,他对自己的意志和力量充满信心。17,他在笔记中写道:“我的天才终究会获胜……25岁!不是已经降临了吗?”他显得很高傲,但他的最亲密的几个朋友知道,他藏在骄傲的笨拙之下的是一颗慈悲的心。他写信给密友韦该勒医生报告他的成功时,第一个念头是:“譬如我看见一个朋友陷于窘境,倘若我的钱袋不够帮助他时,我只消坐在书桌前面,顷刻之间便解决了他的困难……你瞧多美妙。”

正当他该大展宏图的青春盛年,痛苦开始叩门,并且一经附在他身上便永不退隐。1796至18间,他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大大衰退。这对一位音乐家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在好几年中,他一直隐瞒着,连对最心爱的朋友也不说。他避免与人见面,使他的残疾不致被人发现。直到18,他才绝望地告诉他的朋友:“我的最高贵的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我不得不在伤心的隐忍中找个地方栖身!”“要是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的敌人们又将怎么说,他们的数目又是相当可观!……”越来越厉害的耳疾不断地折磨着他,啃噬着他那高贵而富有伟大创造力的官能——听觉。他决定要自杀,他在给两个弟弟的遗书中说:“哦,人们,你们认为或者会说我是心怀怨恨的、倔强的或是恨世主义的,你们对我是多么不公道啊!……可是,你们想:6年来我得了不治之症。庸医误人,年年都希望病好起来,结果受骗了,最后不得不背上一个永世的病魔。”贝多芬还在遗嘱后面注明了“等我死后开拆”,他差不多要结束他的生命了。

但是此后贝多芬还活了25年。他的坚毅的性格使他不肯在磨难中屈服。他在给韦该勒医生的信中写道:“我不能再忍受了,我要同命运搏斗,它不会征服我的,啊!继续生活下去是多么美丽呀!——值得这样地活一千次!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我窥见我不能加以肯定的目标,我每天都更迫近它一些。惟有在这种思想里,你的贝多芬方能存活。”贝多芬把退隐、逃避抛在了脑后,他鼓励自己道:“让你的耳聋不再是个秘密吧,即便是在你的艺术中也不必保密!”外来的灾难带给了贝多芬内在的力量——一种新而坚定的手法,深切而纯洁的景象,践踏了失败的软弱。贝多芬欣喜地感到了他身上产生的这种崭新的力量,他懂得了如何抓住人类精神中最崇高的声音,因而音乐的思想反比从前更丰富地奔涌而来

从1815年冬天起,他的耳朵完全聋了,只能在纸上和人们进行交谈。在如此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更加执著于讴歌欢乐。从1793年他在波恩时起就有一个念头:要把对欢乐的歌唱作为他某一大作品的结局。在《第九交响曲》中,我们可以听到贝多芬的气息,他的呼喊节奏,活现出他在田野间奔驰,如醉如狂。激情鼓动,仿佛整个人类向天空张着手臂,大声疾呼地扑向“欢乐”,把它紧紧地搂在怀里……

真正到来的那一天是1827年3月23日。在贝多芬死去之前,闪电划破了维也纳黄昏的冥冥上空。3月底在维也纳听到轰鸣的雷声是极为罕见的。就在这时,贝多芬突然睁开了眼睛,抬起右手,久久地凝视着那举在头顶上紧握的拳头,好像在对狂暴的雷鸣闪电疾呼:“我要与你们抗争!我是个英雄,无畏的英雄!”死神终于来了。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大风雨和一声响雷中,咽了最后一口气。一只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

做一个无愧于“人”的人

罗曼•罗兰在他的《名人传》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称为英雄的,不是思想或力量上伟大的人,而只是心灵上伟大的人。……没有伟大的品德,就没有伟人,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有的只是虚无的偶像,只配得上低贱的群众:时间会把他们统统摧毁。成功和失败又有什么?主要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他将《名人传》的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无疑贝多芬正是一个真正伟大的人。他引用了贝多芬自己的话:“但愿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他同样不幸的遭难者,不顾自然的阻碍,竭尽所能地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而能借以自慰。”

当自己还那么年轻,生活在我是一首轻快的乐曲,生命之歌在我是大路之歌,虽然实际上是在那样贫困、动荡的情况下面。我不懂得真正的痛苦,真正的苦难,真正的斗争,真正的欢乐,因而也并没有真正读懂贝多芬的痛苦与欢乐,我所感受到的只是那种迫人的激情,那种对于生命的丰满和崇高的追求。今天我回想了自己的过去,是对自己生活道路的回顾;我也想到了自己目前的思想状况和生活态度,感到了心的沉重,这是由于知道应该飞得多高,而翅翼无力;同时想起了罗曼•罗兰在《我所认识的梅森葆》一文中的一句话:我的年轻的兄弟们,让火燃着!……这也是对我的呼唤么?虽然我早已不复年轻了。

罗曼•罗兰称贝多芬这个人“曾经在人生的战场上屡次撑持”他,他的一生不仅仅是受伤而窒息的心灵的一支歌,更是一支震撼心灵的歌,是一声亲切的呼唤,是一道破窗而入的阳光……

是这样一个不幸而坚强的人:在青年时期就开始耳聋了。对于一个以音乐为生命的人,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呢?在好几年中他瞒着人家,避免与人见面,独自守着这可怕的秘密,独自承担着这漫长的酷刑。一直到后来终于隐瞒不住了。他写信给友人说:“……我得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开我一切心爱的人,尤其是在这个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简直痛苦难忍……我时常诅咒我的生命……我却要和我的命运挑战,只要可能;但有些时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隐忍!多伤心的栖留所!然而这是我惟一的出路!”

是这样一个“唐突神灵、蔑视天地”的“反抗的化身”,如肖伯纳所说的。有人则形容他是独自生长在无人荒岛上而突然被带到欧洲文明社会来的人。他有所向往、追求,而且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从不顾及当时社会的习俗、秩序。他无所畏惧,不愿苟且,敢说,敢怒,敢哭,敢歌,一切发自自己的内心。他是黑暗中的一道强光,死水中的一股波涛,市侩侏儒中的一个巨人。

是这样一个怀着爱的渴望,对于爱情抱着神圣观念的人。他不断地钟情,如醉如狂地爱着,梦想着幸福,而又不断地经历着希望幻灭的悲哀,承受着痛苦的煎熬。他爱得强烈,所以痛苦深切。他的爱是纯洁的,这我们可以从《月光奏鸣曲》等为他的情人所写的乐曲中感受到。他的密友兴特勒曾言:“他一生保着童贞,从未有何缺憾需要忏悔。”

是这样一个向往着人本身的崇高的人。他说:“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认有什么优越的标志。”他写信给他的侄儿说:“……我虽不曾生下你来,但的确抚养过你,而且竭尽所能地培植过你精神的发展,现在我用着有甚于父爱的情爱,从心坎里求你走上善良与正直的惟一的大路。”

是这样一个人,他不把创造美丽动听的乐曲作为目的,而是坚持要用音乐表现各式各样的感情。正如肖伯纳所指出的,他区别和超过他的前辈亨德尔、巴哈和他的两位老师海顿、莫扎特之处,在于他那奔腾澎湃的灵魂。而他的灵魂充满了对人生至善的追求、对苦难的斗争和搏击、对自由和共和的渴望……

是这样一个人,罗曼•罗兰在传记的最后这样概括了他的一生: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我们很容易指出和看到,在他们的时代的条件下,他们曾对人生怀着怎样坚定的信念,他们曾以怎样真诚的态度去追求人所应该达到的高度,他们在困难和逆境中的大勇者的精神。这对于我们应该是一种激励和鼓舞:如果在那样黑暗的年代,还有人即使是在看不到明确远景的情况下,在孤独中,进行过壮烈的斗争,那么,我们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更能够意识到集体的力量,对人类的前途怀有更大的信心。

关于贝多芬的作文素材 第8篇

一、高中语文素材积累的重要性

写好高中语文作文关键在于语文素材的积累,关于素材的积累问题,笔者总结出素材的积累对作文写作的一些重要影响:

第一,素材的积累是整个高中语文写作的一个核心根本内容,同时也是基本内容。这一点拿语文当中的记叙文来说,语文作文当中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事离不开写人,这就是告诉我们,对于语文的记叙文写作来说,想要写好记叙文,如果记叙文当中所描绘的人和事情,我们作为学生又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个时候就显示出平时的素材积累的工作了。我们可以把平时积累的人和事的素材迅速地在大脑当中搜索一遍,之后再用自己的语言串连起来,在全文中适当加入一些对人、对事的细节刻画和描写,作为全文当中的点缀,那么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就诞生了。从这一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平时的素材积累能够很快地让我们在考场当中迅速地找到东西可写,一旦素材积累逐步增多后,作文写作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无事可写的窘境了。

第二,素材的积累内容是语文作文的基本构成单位。首先在这里我们要明确一点就是,笔者所说的素材积累是相当宽泛的一范围,从古到今,从社会现象到人世百态、天文地理、奇闻逸事等等,其实都可以当成语文作文的素材积累范围,这也就是说为什么素材的积累内容可以当成语文作文的基本构成单位,很主要的一点就是素材的积累几乎包含了语文作文的写作内容,从而变相的就成为了语文作文的构成要素。在语文作文当中,不论是什么题材的作文,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话题作文等等,这些文章要么是通过文章当中所描绘的事情传达出自己的思想,要么就是以文章当中所采用的素材来表现整个文章的主旨,这样一来一篇文章才可能获得高分。

二、高中语文素材积累的方法

对于学生时代来说,所要面临的考试科目很多,语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尤其是语文当中所包含的内容更是浩瀚无边。因此,掌握科学的素材积累办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掌握高效科学的素材积累办法,关键时刻,我们才能灵活运用好素材。

(一)从基本素材积累出发

什么是基本素材?笔者是这样认为的:素材就在我们每天学习的课本上。高中语文课本当中的必修课本加选修课本,是我们高中学生最大最直接的素材来源。许多同学抱怨写作文无话可说,其实不然。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共有五本,五本必修书本当中所包含的素材量是非常大的,再加上选修课程课本。这些课文素材每次在课堂之上老师肯定都是经过反复讲解的,因此这些素材是我们最直接收取过来的资料,将这些课堂教学中常讲、常用的课本素材烂记于心,那么语文素材的积累工作差不多算是完成一半了。在笔者看来,对于学习节奏紧张的高中学生来说,由于时间有限,对于语文作文来说很难再从课外抽出时间去进行素材的积累,而从课文当中找素材积累,刚好填补了这一空缺。同时同学们在对课文素材进行积累的过程中还能够加强自身对于语文课文的理解,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方法,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二)大量阅读,提升素材的包含范围

当然,基本素材积累只是一种最为基本的素材积累办法,高中语文作文写作要想获得质的飞跃,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才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够使知识面得到扩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文写作素材的积累就得到了扩容。语文素材积累就好比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我们掌握的素材知识越多,写作起来的效率就越高,速度就会得到提升。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素材的积累就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了,上网新闻、报纸杂志、社会现象等等都可以拿来当作语文作文的写作素材,一旦素材积累量提升了,那么写作水平想不提高都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结语

归根到底,功夫下在平时,素材积累在实际当中还是要以多交流为主,多谈论为主,一旦我们学生养成自主掌握经验积累的办法之后,相信不论题材怎样千变万化,即使离开老师们的指导和分析,也能够游刃有余,语文作文写作水平才会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摘要:作文是高中语文当中的重头戏,历年来高中语文作文的写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高中语文作文的写作,笔者认为,素材的积累对于语文作文写作是十分有帮助的,本文通过对素材的积累来提升语文作文水平的方法和重要性作出研究和阐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写作,素材积累

参考文献

[1]郭冬梅.作文训练的教学研究——以乳山地区高中为例[J].鲁东大学,2013.

[2]周海艳.高中语文课本中作文素材的挖掘与运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上一篇:丧葬费抚恤金规定下一篇:鸿福煤矿度安全培训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