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024-05-31

家长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19篇)

家长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第1篇

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准时收看了上海教育电视台的《一起来成长——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系列节目。

节目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的眭定忠校长、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班主任、特级教师李岩老师和新华医院的张劲松主任担任嘉宾,和家长们分享教育经验和故事。

今天节目主要的内容是:

一、家长们该怎样寻找和孩子交流的共同话题,成为孩子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二、如果孩子已经开始叛逆,在亲子沟通中有哪些不该说的话?

三、孩子总是玩手机会不会影响学习?该如何看待初中生的电子产品沉迷问题?在场的嘉宾和家长们就这些问题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和爸爸妈妈一边看节目,也一边在讨论。妈妈表示在以后的日子里会更加尊重我的想法,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我。以后尽量不把我和其他小朋友做比较。爸爸也说在以后辅导功课的时候,会更加有耐心,不会一味地催促我。我们还共同讨论如何在今后的生活中正确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我也表示以后在学习上会增加积极主动性,遇到问题及时和父母沟通。

这档节目主要是和家长一起探讨如何应对我们小孩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身体问题、心理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希望今天的节目对我们以后的生活能有一定的改变。

家长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第2篇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期,今天收看了家长开学第一课后,我收获颇多。

首先,孩子在入学一个月内可能会出现分离焦虑,可能产生行为上和躯体化的求医院门诊的帮助。其次,进入小学之后,孩子所处的环境产生了变化,在作息时间、人际关系等方面和幼儿园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小朋友的沟通交往能力就提出了更大的要求。最后,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从《开学第一课》看爱国主义精神 第3篇

爱国, 这个让人热血澎湃的字眼, 自古以来就像一面旗帜, 指引着中华儿女从远古走向现代, 从落后走向发展;它又像一束阳光, 照耀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身上, 温暖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田。

在历史上, 有多少壮怀激烈的爱国行为可圈可点!无论是“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的坚贞, 还是“何日请缨提锐旅, 一鞭直渡清河洛”的豪迈;无论是“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 还是“安得壮士挽天河, 净洗甲兵长不用”的期望, 表达的无不是古人强烈的爱国之心。在这里, 国家像一座丰碑, 耸立在每一位古人的心中。

在近现代, 有多少仁人志士的爱国之心值得褒扬!无论是“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的侠义, 还是“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洒脱;无论是“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像台风扫寰宇”的威武, 还是“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的雄壮, 彰显的无不是人们浓烈的爱国情怀。在这里, 祖国似一座圣殿, 凝聚着每一位国人的信仰。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第4篇

看完了《开学第一课》,我对“美”有了更新的认识。我知道了美是一个巨大的花园,里面收藏着人世间的种种美。那里有宇航员心中的“探索美”,动物身上“奇特的美”,奥运冠军“合作的美”,还有许多“自然之美”。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最美司机——吴斌叔叔。吴斌叔叔开着一辆满载着26个人的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一块铁板砸破玻璃,砸到吴斌叔叔的腹部上。那一刻,我流下了眼泪,仿佛那块铁块也同时砸到了我的身上,我的心真痛!别的司机可能会因为疼痛无法控制,立即转弯,造成难以想象的灾难。而吴斌叔叔不是,他忍着巨痛安全停车后,才让乘客把他送去医院,不幸的是最后他还是去世了……这“帮助美”是多么的感人啊!爱会创造奇迹啊!像这样的人还有白方礼,孟佩杰等,他们各自有一种高尚的美!我再次知道,美的里面有信念,有道德。把自己的爱传递给别人,也是一种美。

美是爸爸妈妈给孩子的爱,美是帮助你的双手,美是一轮辉煌的太阳,美是一汪清澈的泉水。我们心中要有光明,让自己的光照亮别人吧!让我们一起点亮世界!

《开学第一课》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美,我要向那些“美”的人学习!

【点评】

观后感该怎么写?本文的小作者抓住《开学第一课》里的其中一个事例谈感想,把自己融到事情中去,比如“那一刻,我流下了眼泪,仿佛那块铁块也同时砸到了我的身上,我的心真痛”。联系了自己之前对美的认识,再通过吴斌叔叔的这件事情,写出了自己现在对美的理解。原来,写好观后感关键是把“感”写具体,而不是重点写“观”。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 第5篇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1

9月1日,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学的日子,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开学第一课》的大型节目。晚上,我和女儿早早地守在电视机旁等等节目的开始。

今年节目的主题就是“父母教会我”,强调的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孝道,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如何把这个美德继承发扬光大呢我想首先我们作为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上所施下所效。只有我们对自己的长辈尽孝,孩子才可能对我们孝顺。

秦勇用他和儿子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爱的真正含义。爱就是包容,爱就是坚持,爱就是不放下。爱他就就是因为他就是你的孩子,不为其它。我们只要做到信任孩子,欣赏孩子,悦纳孩子,在困难时帮忙孩子,孩子就必须会越来越优秀的。

我们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但就是此刻社会上多如牛毛的负面新闻让我们不仅仅是对此产生了怀疑:我们真的就是礼仪之邦吗我们作为父母又能为此做些什么呢我想作为父母,我们以身作则,做到不伤害、不妨碍自己、别人、社会,做个有德行的人。那么我们的孩子也会效仿,那样我们的社会也将会就是完美的社会。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2

9月1日,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学的日子,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开学第一课》的大型节目。晚上,我和女儿早早地守在电视机旁等等节目的开始。

今年节目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强调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孝道,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如何把这个美德继承发扬光大呢?我想首先我们作为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上所施下所效。只有我们对自己的长辈尽孝,孩子才可能对我们孝顺。

秦勇用他和儿子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爱的真正含义。爱是包容,爱是坚持,爱是不放弃。爱他就是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不为其它。我们只要做到信任孩子,欣赏孩子,悦纳孩子,在困难时帮助孩子,孩子就一定会越来越优秀的。

我们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可是现在社会上多如牛毛的负面新闻让我们不仅对此产生了怀疑:我们真的是礼仪之邦吗?我们作为父母又能为此做些什么呢?我想作为父母,我们以身作则,做到不伤害、不妨碍自己、别人、社会,做个有德行的人。那么我们的孩子也会效仿,那样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是美好的社会。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3

9月1日,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学的日子,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开学第一课》的大型节目。晚上,我和女儿早早地守在电视机旁等等节目的开始。

今年节目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强调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孝道,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如何把这个美德继承发扬光大呢我想首先我们作为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上所施下所效。只有我们对自己的长辈尽孝,孩子才可能对我们孝顺。

秦勇用他和儿子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爱的真正含义。爱是包容,爱是坚持,爱是不放下。爱他就是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不为其它。我们只要做到信任孩子,欣赏孩子,悦纳孩子,在困难时帮忙孩子,孩子就必须会越来越优秀的。

我们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但是此刻社会上多如牛毛的负面新闻让我们不仅仅对此产生了怀疑:我们真的是礼仪之邦吗我们作为父母又能为此做些什么呢我想作为父母,我们以身作则,做到不伤害、不妨碍自己、别人、社会,做个有德行的人。那么我们的孩子也会效仿,那样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是完美的社会。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4

家长都急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尽快调整状态,迎接新的学期。而《开学第一课》让我深深地感受到,需要调整状态的人不是孩子,而是家长。1—2年级的孩子,之所以学习效率低,往往都是把时间消耗在了整理学习工具、书包里寻找课本等事情上,错过了很多老师上课的内容。其实我们更应该成为教练式的家长,指导孩子学会和掌握各种技能。最后,更加要成为朋友式的家长,学会聆听,陪伴和鼓励。

良好的沟通,而造成家长使用暴力沟通的原因,往往是家长在工作和社会上经历的各种负面情绪。所以,我们家长必须培养自身的情绪管理。拥有一个稳定的情绪,是成为一位优秀家长的重中之重。

我们应该做的是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我们应该理解孩子,支持孩子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想法,多鼓励,放手让他成长,相信他定能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5

今天看了上海教育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讲的是《如何度过小学阶段》,看完感触良多。

就像丁校长说的,三年级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台阶,在学习的量上难度上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对于这种转变可能有点难以适应,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也要适时的开导孩子,倾听他们的压力并做好心理梳导。张主任还传达了这样的观念,作为家长,不要管的太宽,要给孩子自己的做主权,很多事情可以和孩子一起有商有量的完成,而且孩子作为家庭的成员,有责任和义务去参与家庭里大大小小的事项,让孩子有参与感,更让他们养成责任感。家长不要过度的焦虑,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正确的价值观为主,不要太强调成绩,和孩子一起努力,帮助他们适应强度比较高的学习环境,和他们一起平稳的度过。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6

昨晚与儿子观看了央视一套综合频道的《开学第一课》节目。节目分为“孝”“礼”“爱”三个篇章,以“强”作为尾声,以嘉宾演讲、人物故事、文艺表演和互动游戏等贯穿融入了整个节目。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家庭教育及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很重要的。就如“童话大王”刘渊洁讲述他与儿子的故事一样,比如把好吃的先让给父母,尽量陪伴父母,为父母洗一次脚,你做到了,孩子的在旁边也就看到了,以后他也会这样孝顺你,所以一些事情务必从此刻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其中最令我们感动的就就是“摇滚爸爸”秦勇十年前,毅然退出舞台,只为陪伴患有重度感统失调症的儿子大珍珠,他们携手克服困难,相互陪伴,一齐长大的故事,给我们都上了一堂充满“爱”的课,不仅仅仅只就是表达了父母之爱,更就是教会孩子爱自己、爱生活、爱生命。个性就是他儿子竟然与他哥们之称,关系就是如此融洽,可想想我们和孩子之间简直像玩“猫和老鼠”的游戏,值行我们学习啊……

透过观看《开学第一课》,我觉得我们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做一名有职责与使命感、传播爱的使者,做孩子的指南针和好榜样。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7

今天和孩子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很受启发。节目从四个方面很深动的给我们家长和孩子上了一课。

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言传身教影响我们的孩子。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给他涂上什么颜色他就是什么颜色。

爱——现在的孩子大都很会享受家人给予的爱,但是否能给予别人爱,我们还需要时间和努力来教育。

礼——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我个人觉的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礼仪需要更好的普及。

生活中点滴都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礼仪。节目中容祖儿说吃饭的时候要等长辈入席才可以动筷子。我就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在家经常是我们都还没有上桌,他就已经开始动筷子了。是我们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生怕孩子饿坏了,饿了就先吃吧。看过节目之后,我深深的觉的自己的教育方法需要改正。真是很有意义的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8

9月1日,2019年《开学第一课》正式开课,童话大王郑渊洁走上舞台,立即引发孩子们的尖叫。郑渊洁说,他第一次写皮皮外传时,钢笔写了3天依然有墨水,整整写了一个星期,钢笔还是有墨水。有一天睡觉时,听见书房有声音,这才发现父亲正在给他的钢笔灌水。郑渊洁说,为此,他把《童话大王》写了30年。“为了让父亲高兴”。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 第6篇

昨天和孩子一起看了中央电视台为全国少年儿童举办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很受感动和鼓舞。看着身边的孩子,感受着自己的少年时期,在梦想这个话题上我想法颇多。

我的青少年成长时期是80-90年代,那个时期,父母的时间几乎都是忙碌,每周只有一个周末用来休息。孩子们的时间相对很是宽裕,下午很早就下了课,作业也在半个小时内就可以做完,其余的时间就是我们的了。除了晚饭,可以一直在居住的大院里玩到晚上10点,直到父母扯着嗓子喊我们回家,也许还要挨训。

那个时期,社会环境非常好,但物质很匮乏,信息和知识仅停留在学校和广播,或者连环画小人书的范围,电视对于家庭来说还是很遥远的事情。因此我们的课余兴趣和活动,多集中在由孩子们自发组织的娱乐活动上,通常都是男孩子一堆、女孩子一堆,各玩各的,当然也不排除假小子或小尾巴的混入。整个青少年时期是愉快而充满回忆的,当然这是国家上几代人的奋斗所赐予我们的幸福的一部分。

这个时期,我们的梦想就是天天快乐,很少有个体发现新的兴趣,需要单独深入追寻。个人的简单创造和开发也与集体活动牢牢关联,比如开发一种新的集体游戏,或动手能力强的为大家提供制作诸如弹弓、火柴链子枪、捕鱼网、捕蝉等工具的开发和制作。

打架是比我们大一些的孩子们事情,那个时候,有个高自己几年级的亲哥或表哥的,别管给不给自己撑腰,在同龄孩子里是很牛的事情,因为感觉腰杆可以硬一些。对于打架,我们这个阶段的孩子既惧怕又无奈,每天有这么多快乐,去打架是不是有些犯傻,这就是我那个时期的想法。

当然,那个时期的朋友圈里也有一些异类,并且是我很敬重和诧异的异类。在我们都在上小学的时期,满院子玩和跑的时候,他竟然可以和另一个同龄小伙伴,跨出大院子的活动范围(我们的大院子在河北),结伴去青岛旅游,而且不需要父母陪同。同样是他,可以从订阅的天文杂志提供的信息上,自己邮购玻璃镜片和牛皮纸,自己动手做出了天文望远镜,让我看到了院子上方天空的另一番景象。这个哥们甚至还有自己制作土火箭的历史。在他高中时期,迷上了电子和武侠,结果耽误了高考,成了职高生,之后谋于生计,当了一名工人,现在则是一名高级技师,在企业深受重视。我对他的敬重和崇拜,在于他高于同龄人的视野和敢于自学、敢于追寻的精神。他的快乐一定是我们中最多的,并且他的快乐可以延续至今,仍然滋润着他的业余生活。而我们的快乐,则随着青少年时期的离去,更换了若干种载体,成为了被社会公众娱乐形式牵着跑的一份子。

随着懵懵懂懂的择校和专业学习,我的人生也进入了成人的阶段。在择业这点上,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和我一样茫然,择业只是根据当地就业状况来选择的。限于时代的特征和地域信息,我和我身边的人,脑袋里不可能对物质世界的发展有清晰的理解,因此,梦想成分多是集体性的和大众化的。个人的能动性在择业这个事关梦想方向的关键环节上并没有被发掘出来,这是时代特征。

随着就业和有了家庭、孩子,注意力被一层层分离出去,时间也被一块块割离开来,忙碌也成了我生活的主调。但随着对职业、对生活、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以及个人经济能力的提高,我发觉自由度获得了伸展,隐约可以去做一些青少年时期想做而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了,但身体健康状况和曾经阻断的追寻和学习,以及对社会服务供给能力的怀疑让我觉得个人梦想过于脱离现实。即使这样,追逐快乐,追逐兴趣,追逐真知、依然不会停止,因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乐趣肯定在那里,这是我们这代人的一个特征。

前面这些都是铺垫,说的是我们那个时期的孩子的成长特征。70年代出生的孩子,和现在以及今后出生的孩子有不同,也有很多根本的相同。相同的是我们都很快乐,对70年代中期以前事情很少给予关注,成长期是国家稳定发展,国力高速提升的时期,我们基本都接受了现代科技教育,最重要的是我们都很快乐。但我希望我的后代和我应该有不同,我希望我的后代像我前面崇拜的那个儿时伙伴一样,及早发现身边的世界是如此乐趣,及早参与自己的人生旅程,及早体现出开发创造力,及早从中获得升华的乐趣。可别像我们这代人,到了择业时,还不知道什么是择业,未来的规划是张白纸,成年了,还在等快乐找自己。

国家的梦想和个人的梦想能合在一起,对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幸事。这点应该学习西方强国,在机械时代和电子时代,西方强国的国民参与度必然是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国家资金主持的尖端项目和企业资金关注的商业项目只是高端体现、极端发展,百姓自筹资金玩的兴趣科技才是基础,正是这个基础提供了环境引导和源源不断的潜力人才。

我在想,那些个国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参与进来,老百姓敢玩飞机、玩轮船、玩火箭,玩汽车,玩的是五花八门,什么科技含量的都敢参与,甚至有的玩的很专业,而西方科技似乎就是建立在这些兴趣科技的基础之上的,不断有人提出新的指标,不断有人参与解决问题。他们这些专业知识都是从哪里得来的呢,他们怎么就敢想敢干呢?我的理解是,除了民众生活富足,有充裕的资金搞这些,更可能是他们的书店里专业的书籍要丰富的多吧,社会力量参与的也到位吧,也许在那些个国家一个普通劳动者或者一个少年,在看到一些东西,有了一些想法后,首先在书店应该能找到自己想了解和可操作实施的数据,在市场产品上也应该能得到部分支持,甚至其基础教育可以保证其设计出草图,再通过社会服务力量辅助制出成品来实现自己的想法。

如果千万个脑袋都能这样获得快乐,这样的国家怎么能不强大呢。我觉得,外部科技强国的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其国民参与程度决定的,这个指标绝对和国家对各领域专业知识的群众普及深度和市场的开放程度是有关的。一个择业后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成人和一个青少年时期就能参与世界生产发展史的人的创造力肯定是不一样的。

一个在青少年时期就能引导孩子们关注世界,提供条件让青少年参与世界科技发展的民族比一个中青年时期才开始反省生活,重视科技的民族在时间反映上至少要提前10-20年,而且青少年时期的科技兴趣与薪酬绝对无关,纯兴趣和纯精力投入,干净无杂,直抵目的。哪像中青年,琐事一大堆,精力先被分走大半。单就兴趣科技投入时间的累加上,3代人累计起来差距就拉的远远的了。

这还没有提到群体共鸣效应,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都是扎堆的,参与的人多了,旧的新的知识和经验就有能力在青少年群体中扩大、传播和不断延续,而这种在群体参与里的共鸣和碰撞,则是兴趣科技存在的条件之一,也有可能成为青少年择业的方向和梦想的起点。中青年都是家务独处,兴趣科技很难有肥沃的土壤。

我们的生活也在逐渐富足,资金肯定不是问题,生产应该也不是问题,怎么把闲余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引导到这上面来是个事。

西方人所说的未来是中国在刷新世界发展史,应该指的就是这个,他们是在按西方国民参与现代科技程度来看中国之未来,毕竟中国人的基数放在那里。因此,国之梦,必然是国民参与度这个先行指标要调动起来,国民参与度的核心必然是青少年的参与深度和广度。让创新走出深宅大院,引导青少年真实接触现代科技,让青少年在书店就能实实在在的了解科学和生产,有想法就能走近开发创新,这才强国的未来。

看看我们身边,我的孩子和你们的孩子,业余时间不是在学英语,就是在学钢琴,统统熟练工和拿来主义,对科技生产一问不知,书店里给青少年的科普读物仅停留在宣传层面,给青少年自学自造而量身定制的专业书籍几乎没有,事关科技兴趣的社会服务力量还没有形成或还没有关注这一块,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什么飞机发动机?什么航母?你让让全民参与试试,根本不是个问题,西方现代科技不就是这么一步步在民众兴趣科技的探讨和碰撞中走出来的吗。问问你上中学的孩子:飞机发动机和航母是怎么回事?他有多少相关资料?怎么造的?哪种结构和原理最好?他有什么探讨思路和想法?他能找谁进一步探讨?如果他能尝试回答这些问题,未来就不是问题。

如果问我对身边的什么实用科技感触最深,我想想,首先绝对是电蚊拍,发明这个东西的脑袋绝对是够聪明。太实用了,既能消灭蚊子,又能锻炼身体,还不受蚊香之毒。啪啪声中,绝对有成就感。再一个是豆浆机,太伟大了。早上一杯混合豆浆,营养充分,头晚泡好豆,其余让它搞定,喝完出门,该忙啥忙啥。

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第7篇

今天,我看了《开学第一课》,它感人极了。

有一位母亲,叫作郑亚波。她是黑龙江鹤岗成千上万加油工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但在我心中,她是极不平凡的。她的儿子四岁就有了自闭倾向,于是,郑亚波便到处求医,但医生都叫她放弃。有一次求医,医生又叫她放弃,但她不屈不挠叫医生救她儿子小威的方法。医生说,弹钢琴可以开发脑子。她又去找钢琴教师。钢琴老师了解了小威的.情况后,很失望,便叫小威走。无可奈何的郑亚波便毅然走出这一步,自立更生,自己教小威钢琴。她控制小威的手指,将他的手指按在该按的琴健上;夜里小威睡觉了,郑亚波仍在不停地、辛苦地察曲谱;有次,郑亚波看到儿子弹琴在睡时,便打他屁股,迫使他起来继续练钢琴,但他好像没听见一样,因为自闭嘛!不过,每打一下屁股,她都心如刀胶。一般的人这时都会半途而废,而郑亚波,这位坚持不懈的母亲却继续走了下去。终于,她的狮子学会了钢琴,并且又重见天日,会和别人交流了。郑亚波终于洋溢出了满意的笑容。郑亚波说,她其实一直认为自己的狮子是最棒、最优秀的。郑亚波不是很棒吗?但她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差的母亲,竟乱打儿子。我听完后,想说话,但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位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何况郑亚波还坚持不懈、不分昼夜地帮助儿子,尽管多次遭到拒绝。并且,我还看见最后她还朝狮子面带笑容地竖立起了大拇指,看起来很为儿子而自豪。

还有一个人,原来是一位女舞蹈老师,后来因为汶川大地震而失去了腿,戴上了假肢,当她看到自己那副模样时,近乎绝望,甚至万念俱灰。但她又想:难道在倒下的废墟中待整整26个小时被救出来,就是为了这么狼狈不堪地活下去吗!她便又鼓起勇气,东山再起。最后,她虽然不能在地上跳舞,但也可以坐在轮椅上跳舞了。

开学第一课真感人,让人深受启发。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第8篇

写一篇看电影或电视剧的观后感。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习作8”)

9月4日晚,我早早地吃完晚饭,迫不及待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候央视一频道的《开学第一课》。20点整,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分毫不差准点收看。

《开学第一课》开始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圣归来”,我的兴致一下子提高了一百倍。哇,真的好精彩,一切画面内容都是我们所喜欢的,绝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课堂,我深深地记下了每节课所讲内容。

第一节课主题:爱国。主持人向我们引荐了秦怡奶奶,她与我们分享了《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故事,那一句句振奋人心的歌词是出自著名音乐家聂耳,听着我们的国歌,我仿佛看到战争年代中国人民为了保卫祖国,抵御外敌入侵所做出的殊死搏斗。课堂中提到了许多参加战斗的英雄,我印象最深的是东北抗日联军赵一曼与抗日英雄左权,他们英勇善战,为了祖国大家的安全毅然舍弃自己的小家。爱国就要像他们一样,为了祖国的安危,奉献自己的一切。

第二节课主题:勇敢。要保护中国,不能没有勇敢。《歌唱二小》中的王二小,他为了保护全村群众及抗日组织的安全,不顾个人的安危,把敌人带进了我们的埋伏圈,而自己被敌人凶残地刺死在尖刀上。其实,在中国还有许许多多像王二小一样的英雄,他们勇敢,无畏无惧,是他们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保卫了祖国的安全。

第三节课主题:团结。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正是因为我们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国共合作,一致对外,才最终战胜了日军。在那场反法西斯战争中,有很多外国朋友主动地担负起保护中国难民的责任。所以,团结就是力量。

第四节课主题:自强。自强,就是自己努力向上,奋发图强,落后就要挨打。自我强大了,就不会被人欺负,就能够骄傲地向一切邪恶说不。小小飞虎队靠自己的努力向大家表演了精准地控制飞机、坦克,使它们到达指定地点,我们都啧啧赞叹,他们这种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代青年应该普及的。

《开学第一课》让我们了解到了当年抗日英雄是如何爱国、勇敢救国;如何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自强不息奋斗的历史。正是因为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是我们心中不朽的英雄,我们一定要记住历史,记住他们。

(指导教师:张英云)

教师点评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第9篇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一共有四节课,其中我对开场中侯勇朗诵的《七律·长征》印象最为深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听妈妈说,这是毛主席对长征的概括。通过妈妈的讲解我知道了红军战士之所以能取得长征的胜利,是因为他们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再现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一是突出这首词对自己印象很深刻,二是表達自己对红军精神的由衷赞美。)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第二节课“勇往直前”中贺捷生讲述的自己与父亲贺龙的长征故事。贺捷生被称为“长征中最小的红军”,因为她出生仅18天就跟着爸爸妈妈踏上了长征路。有一天,妈妈病了,贺龙把贺捷生裹在怀里指挥战斗,结果贺捷生被摔到了草丛里,贺龙却没有发觉,后来被后面的伤病员捡到。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战斗是多么的激烈啊!(“激烈”写出了当时的战斗场面,也表现出了贺龙在战场上的勇猛,为了取得战斗的胜利,他忘记了一切,甚至是自己的女儿)长征途中常常一粒黄豆就是一天的食物,在这样艰苦又危险的环境里,贺捷生在爸爸妈妈和战士们的保护下顽强地活了下来,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女将军,真是太了不起了!(千言万语汇成一个“了不起”,表达出了小作者对贺捷生的钦佩与赞美之情。)

回想一下我们现在的生活,家家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这样美好的生活都是父母辛苦工作换来的。(“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两个词语写出了现在我们生活的美好,与前面激烈的战斗和缺衣少食的恶劣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告诫我们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总有一天我们会长大,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担,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时我们一定不能灰心丧气,想一想“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只要做到不怕苦,不怕累,就一定会像红军叔叔一样“三军过后尽开颜”。(用诗句结尾,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心情,简洁有力。)

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第10篇

今天我怀着激动而喜悦的心情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它教会了我很多,尤其是教会了我如何去爱自己的祖国,去爱世界。《开学第一课》被媒体称为“史上最牛一堂课”,今年《开学第一课》的题目是“我的梦,中国梦”。我觉得这样的题目很有意义。今天特邀的嘉宾有:着名演员章子怡、武术大师李连杰、阿里巴巴网站的创造者马云„„着名人物用不同的方式介绍了自己的梦想。《开学第一课》为什么要用“梦想”做主题呢?因为大家知道,要生活得幸福,必须有梦想、有信仰、有追求。

在《开学第一课》里最让我难忘的是完玛草,因为完玛草的梦想是当一名舞蹈家,她姐姐跳舞跳得很好,可是由于姐姐的年龄太大了,所以不能去比赛。在青藏高原里,她很努力的练习,她知道这个梦想可能会失败,但她依然坚持着。

而作为辅导老师的:庞清、佟健、房祖名、张静、陈然、王心凌„„人物,用课间的时间和孩子们做游戏。来自玉树的才仁旦周是地震时最小的志愿者,是他为救援队翻译,拯救生命;无臂的杨孟衡和刘伟给了人们更加多的感动;来自舟曲遇到困难的女孩的爸爸和校长的讲述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梦想,而且有着不一样的梦想,有的梦想实现了,有的到现在也没实现。

看完《开学第一课》我意识到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家乡、爱祖国„„只有付出“小爱”,才能聚成祖国的“大爱”,让我们荣耀中国,让中国充满爱,让世界充满爱!相信梦想,相信坚持就是力量,让我们的梦想绽放,一直坚持下去,探索下去,从“我的梦”变成“中国梦”,梦想让明天更美好!加油吧!让我们为梦想而努力!

家长观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第11篇

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歌手秦勇与儿子大珍珠之间那样感人的父子亲情。

黑豹乐队作为我国早起最知名的摇滚乐队,是我们这些家长年轻时候的偶像,他们有飘逸的长发,酷帅的皮衣,肆意疯狂、无拘无束的舞台上光彩照人。到今天我才第一次知道秦勇褪去光环,不再担任黑豹主唱淡出歌坛的原因是是为了全身心的照顾并帮助患有重度感统失调症的儿子进行康复训练!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父母是孩子人的一生最初的榜样,孩子单纯的就像一张白纸,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看在孩子的眼里。秦勇说了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既然无法决定孩子生下来的样子,就用爱去改变他将来的样子“。

这也让我们深刻反省,我们普通的父母在日常教育中,本能的怀着对于下一代深深的爱,时常关注孩子是否吃得好、穿的帅、玩的是否开心,孩子们多多少少都带有”小皇帝、小公主“的任性、撒娇脾气。就如本节目中提及的”孝、爱、礼"三个课题一样,我们家长有必要也有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孩子孝顺家长、文明礼貌、热爱生命、学会包容、能够坚强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挑战。

家长观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第12篇

的《开学第一课》如期登场,虽然我和女儿各处一方,但此时心系一处。我们享受着一场以“创造向未来”为主题的精神大餐,从“梦想”“奋斗”“探索”“未来”中走出的一个个成功知名人士,他们成功圆梦的故事和坚持奋斗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趁热打铁,我想通过校方平台,把从《开学第一课》中的感悟,与孩子们一同分享,希望在紧张的高三学习中有所启发。

从《开学第一课》中,我领悟到,做好一件事或是走上成功之路的人,必有来自三方面的力量:愿力、眼力和定力。

所谓愿力,就是个人的心愿,即有没有打定主意把这件事做好。我想它应该是做好一切事的基础。今天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从干农活的孩子蜕变成北大生,就是因为他两次高考落榜后,仍然不放弃自己的梦想。英语由第一次高考的33分提高到第二次高考的55分,因英语差5分未上大专。他仍不放弃,丢下农活,克服万难,全力以赴。决定报名参加专门针对外语高考的辅导班,认真分析学习英语的方法,找窍门,不断地反思总结。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在第三次的高考中,俞敏洪仅仅用40分钟就完卷英语,最终获95分的高分。他以越挫越勇,不懈的拼搏精神圆梦北京大学,从此人生大转折。后来既成了北大优秀老师,又创办了新东方。俞敏洪的这种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坚持梦想不懈奋斗的精神,不正是我们高三学子所要具备的吗?面对高考长远目标,无需在一次次月考,一回回小测试中诚惶诚恐、焦躁不安,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失败并不是一件坏事,它能暴露你的问题所在,也是你走向成功的宝贵财富。以积极心态认真分析总结每一次的失分原因,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学习贵在得法!只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成功才会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

所谓眼力,是指能把书读得透,抓住要害,产生想法、思想,有创造力。我觉得读书的眼力决定将来成就的高低,这需要不断地磨炼。怎样才能做到呢?学习中,要宽,主要是多读;要高,起点要高;最后是细,眼光要细,善于发现书里的偏颇,理清文本逻辑,理解字句,所以读书需要细心。C919,国产大飞机总设计师——吴光辉,在近十年磨剑的漫长岁月中,不计较个人得失,克服无数困难,带领几十万人的研发团队,实现了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在C919飞机试验关键的时刻,吴光辉表现出的是淡定与自信。这份淡定和自信,其实都来自吴光辉平时的一丝不苟,与他对飞机研制的每个专业抓得很细和工作极为严谨分不开的。细节决定成败!我们不妨学学吴光辉院士细致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学习中从宽、高、细上下功夫,不断磨炼自己的眼力。作为即将面临高考的理实班学生,我们要有至高的眼力。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心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大。梦想越高,就越努力,离成功就靠得越近。学习尤其要博览群书,从有益的书籍中寻到黄金屋,觅到颜如玉,让书籍为你长眼力。高三大大小小的测试不计其数,在磨炼中必须注重细节,审题严谨,用敏锐的眼力去发现每一道考题巧设的陷阱,不再掉坑。长长眼力吧,它也决定你的未来。

所谓定力,就是坚持力,不易被改变的能力。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正如《开学第一课》中走来的功夫明星——成龙,他坚定自己的英雄梦不动摇,最终走向成功。从成龙的故事中解读到,成功需要定力,必须坚持理想信念,不随波逐流,不被其他因素所影响。成龙起初当演员只是个跑龙套的,甚至当过“死尸”,外界人看不起大鼻子、小眼睛的他,不叫他成龙而叫他“成虫”,外界的刺激并没有动摇他的梦想,而是继续信心满满的拍影片,开始也没什么成名影片,可后来一次次打,一次次拼,一次次受伤,让他练就出一身真功夫。拍影中,他手脚变过形,鼻子断3次,牙齿裂掉过,头做过开颅手术,满身的伤痛化作枚枚勋章,最终成为“功夫巨星”。成龙坚定理想、敢于拼搏的精神,无不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不禁感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也一样,无论成功失败,无论别人怎么冷嘲热讽都不在意,坚定的心稳如磐石。有压力能顶住,有情绪要管住;有诱惑能挡住,有打击要撑住。一切都能自我调控,不被他人所左右。只有善始善终,坚持拼搏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上好“开学第一课” 第13篇

整体观感:既有仪式感又很好地融入了时尚元素,孩子们超级喜欢的偶像天团和硕果仅存的老红军同台,没有任何的违和感,确实是大制作。

我也有自己的“开学第一课”,且往往从八月初就开始纠结“我该怎么上”和“我要上什么”。按理说,现在正是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环境最好、软硬件条件也最优越的时段,我们只需放开手脚干就行了!还纠结个啥呢?

现实却绝非如此。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数字小土著,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让他们对数字化生活(生存)有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条件的足够优越,所以当各种新玩意层出不穷且以最快速度侵入课堂时(用“侵入”一词是觉得很多时候教育界接受新技术多多少少有些被绑架的意思),我们反而更容易迷失。因此,怎么上好第一课,给自己未来的教学定一个什么基调,显得尤为关键。

那么,到底该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呢?

没有明确答案,当然也可以解释为我们有无数条路径。首先需要的是脑洞大开!

比如,今天早晨(9月1日),五年级的老师正用手机拍摄大同学牵手一年级小朋友进校门的友爱场面,我赶快咔嚓一张美女老师神情专注的照片发过去,她手机里的那些鲜活素材很快就会飞到我的课上来。

又如,刚进机房就有好几个孩子一个劲地问:“老师老师,今天我们学什么?”好吧,既然孩子们这么关心上什么内容,我就直接翻到教材的目录页和他们神聊了40分钟。

再如,江苏教材三年级的第一课是“信息与信息技术”,要在开学第一课的40分钟内,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处理,什么才是信息技术,我还真没这个本事。怎么办?我的方法简单、粗暴且绝对有效!就是,嗖嗖嗖嗖直接跳过了。既然我讲不清楚,那就不讲了!

有趣的是,同事在公开课选课时来征询我的意见,在我一脸正经地希望他能“选一节有挑战性,不考虑那种网上能找到至少一千种教案的所谓典型课”这样一个“建设性”意见时,他居然直接来一句:“那就‘信息与信息技术’?”够狠!于是我再补刀:一定要上得不像(至少是不太像)信息技术课,所谓得其“意”而忘其“形”者是也。

结果还真是有趣,课堂上老师居然带着孩子做“拓展训练”,而一切关于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相关知识,都已蕴含其中。

还如,G20新闻说选杭州除了环境美还因其数字化生活的水平高。大苏州表示不服!现正准备带着孩子们找个杭州的对标学校做一些比较(PK)研究,你杭州有“支付宝”,我们身边多的是“剁手党”!随便来几个标题,像“妈妈是个购物狂”“忘带手机就出门(带上手机就出门)”,等等,也可以来畅想一下如果用“数字钱包”收压岁红包,就再也不用担心爸爸妈妈……哎呀,想想都很爽的样子。

真的,至少还有1000种天方夜谭一样的设想还没说呢……

想想,若大家都这么来上课,是不是很好玩呢?一定好玩!问题是,好玩以后怎么办?这个很关键。但这是后话,一节课,我们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那,开学第一课,我们就负责好玩!

家长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第14篇

在这一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位英雄叫赵一曼。她是一位巾帼英雄,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敌人怕她、恨她。在一次战斗中,她不幸中弹被俘。尽管日军对她严刑拷打,把她折磨得奄奄一息,但她至死都没有说出和游击队有关的任何信息。郭沫若也曾为其题诗纪念:“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在介绍到她给七岁儿子留下的那封家书时,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这样的母亲是何等伟大啊!

国歌的创作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一个故事。对于我们每个同学来说,国歌再熟悉不过了。每次升国旗,我们都要唱国歌,可又有多少同学知道国歌背后的故事呢?节目中,93岁的秦怡奶奶用语言给我们重现了国歌中描写的真实战斗。“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原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33年,日军一直攻打到了长城脚下,用重炮把长城轰开了一个大大的缺口。为了把日军阻挡在长城外,无数的守军从四面八方赶来,和敌人进行殊死拼杀,用他们的身躯死死地堵住了这个缺口。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再次齐唱起国歌的时候,我的胸中有股热血涌向心头,一幅幅浴血奋战的场景浮现在眼前。

同学们,先辈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才换来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共同振兴伟大的祖国!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理治小学

指导老师 季 锋

家长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第15篇

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言传身教影响我们的孩子。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给他涂上什么颜色他就是什么颜色。

爱——现在的孩子大都很会享受家人给予的爱,但是否能给予别人爱,我们还需要时间和努力来教育。

礼——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我个人觉的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礼仪需要更好的普及。

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 第16篇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旨在引导父母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孩子的好榜样,帮助广大青少年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共分为“孝”、“礼”、“爱”、“强”4讲。主讲嘉宾有“童话大王”郑渊洁、青年歌手容祖儿、来自震后灾区藏族武艺班的孩子,还有“摇滚爸爸”秦勇与儿子大珍珠。 其中,“童话大王”郑渊洁讲述了关于“孝”的家庭小故事,他给孩子们总结出可以实践孝心的具体方式,比如把好吃的先让给父母,尽量陪伴父母,为父母洗一次脚。

家长观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第17篇

2018的《开学第一课》如期登场,虽然我和女儿各处一方,但此时心系一处。我们享受着一场以“创造向未来”为主题的精神大餐,从“梦想”“奋斗”“探索”“未来”中走出的一个个成功知名人士,他们成功圆梦的故事和坚持奋斗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趁热打铁,我想通过校方平台,把从《开学第一课》中的感悟,与孩子们一同分享,希望在紧张的高三学习中有所启发。

从《开学第一课》中,我领悟到,做好一件事或是走上成功之路的人,必有来自三方面的力量:愿力、眼力和定力。

所谓愿力,就是个人的心愿,即有没有打定主意把这件事做好。我想它应该是做好一切事的基础。今天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从干农活的孩子蜕变成北大生,就是因为他两次高考落榜后,仍然不放弃自己的梦想。英语由第一次高考的33分提高到第二次高考的55分,因英语差5分未上大专。他仍不放弃,丢下农活,克服万难,全力以赴。决定报名参加专门针对外语高考的辅导班,认真分析学习英语的方法,找窍门,不断地反思总结。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在第三次的高考中,俞敏洪仅仅用40分钟就完卷英语,最终获95分的高分。他以越挫越勇,不懈的拼搏精神圆梦北京大学,从此人生大转折。后来既成了北大优秀老师,又创办了新东方。俞敏洪的这种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坚持梦想不懈奋斗的精神,不正是我们高三学子所要具备的吗?面对高考长远目标,无需在一次次月考,一回回小测试中诚惶诚恐、焦躁不安,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失败并不是一件坏事,它能暴露你的问题所在,也是你走向成功的宝贵财富。以积极心态认真分析总结每一次的失分原因,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学习贵在得法!只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成功才会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

所谓眼力,是指能把书读得透,抓住要害,产生想法、思想,有创造力。我觉得读书的眼力决定将来成就的高低,这需要不断地磨炼。怎样才能做到呢?学习中,要宽,主要是多读;要高,起点要高;最后是细,眼光要细,善于发现书里的偏颇,理清文本逻辑,理解字句,所以读书需要细心。C919,国产大飞机总设计师——吴光辉,在近十年磨剑的漫长岁月中,不计较个人得失,克服无数困难,带领几十万人的研发团队,实现了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在C919飞机试验关键的时刻,吴光辉表现出的是淡定与自信。这份淡定和自信,其实都来自吴光辉平时的一丝不苟,与他对飞机研制的每个专业抓得很细和工作极为严谨分不开的。细节决定成败!我们不妨学学吴光辉院士细致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学习中从宽、高、细上下功夫,不断磨炼自己的眼力。作为即将面临高考的理实班学生,我们要有至高的眼力。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心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大。梦想越高,就越努力,离成功就靠得越近。学习尤其要博览群书,从有益的书籍中寻到黄金屋,觅到颜如玉,让书籍为你长眼力。高三大大小小的测试不计其数,在磨炼中必须注重细节,审题严谨,用敏锐的眼力去发现每一道考题巧设的陷阱,不再掉坑。长长眼力吧,它也决定你的未来。

所谓定力,就是坚持力,不易被改变的能力。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正如《开学第一课》中走来的功夫明星——成龙,他坚定自己的英雄梦不动摇,最终走向成功。从成龙的故事中解读到,成功需要定力,必须坚持理想信念,不随波逐流,不被其他因素所影响。成龙起初当演员只是个跑龙套的,甚至当过“死尸”,外界人看不起大鼻子、小眼睛的他,不叫他成龙而叫他“成虫”,外界的刺激并没有动摇他的梦想,而是继续信心满满的拍影片,开始也没什么成名影片,可后来一次次打,一次次拼,一次次受伤,让他练就出一身真功夫。拍影中,他手脚变过形,鼻子断3次,牙齿裂掉过,头做过开颅手术,满身的伤痛化作枚枚勋章,最终成为“功夫巨星”。成龙坚定理想、敢于拼搏的精神,无不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不禁感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也一样,无论成功失败,无论别人怎么冷嘲热讽都不在意,坚定的心稳如磐石。有压力能顶住,有情绪要管住;有诱惑能挡住,有打击要撑住。一切都能自我调控,不被他人所左右。只有善始善终,坚持拼搏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知识改变命运,梦想创造未来。高三的孩子们,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在离高考只有270多天的日子里,让我们坚持梦想,全力以赴,用青春和汗水,唱响高三这曲紧张而充实的奋进之歌!期待明年六月,梦想之花如期绽放,熠熠生辉!

★ 家长开学第一课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简单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0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0

★ 家长的开学第一课

★ 开学第一课家长感言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00字

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 第18篇

从事教学工作几年以来, 自己也深有体会。总结起来我认为上好第一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调动学生积极情绪

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认真思考课堂问题, 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个老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大学老师每学期基本上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 学生也带着好奇心去上第一节课, 能否在第一节课吸引他们关系到以后上课的效率。好的第一堂课不是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而是进入教室, 设置好的开场白吸引学生,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老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课堂教学上, 教师要善于用表情以及手势等辅助工具表达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的上每一节课, 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曾经听过同事的一节课, 自己也受到很大的启发。比如讲到一个知识点时, 他就会以问题的形式出给学生, 如果是选择题时你们会选择哪一个呢, 这么简单的一个变化, 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 提高学生注意力。或者如果确实是书上现有的内容, 又不是特别的重要, 她就会提问学生来读。调节一下气氛, 避免老师单方面讲课。

二、做好备课, 准备充分知识

(一) 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

1. 为什么学。

每一位老师在进行第一堂课教学时, 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明确目的是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让学生理解不管是专业课或者非专业课程, 都有其学习的必要性。首先, 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 大学教育是全面综合的素质教育, 所以学生应该尽可能多了解和本专业有关的信息和知识。特别是像《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等这样一些基础课程。他们是所有经济和管理类的必修课, 许多专业课程都是以其作为学习的基础。如果这些课程不能很好的掌握, 将会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

2. 学什么。

教师应该在第一堂课中向学生明示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学习该门课程。明确学什么, 是学好的核心。第一堂课, 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该门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 以及该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比如《金融学》和《货币银行学》, 学生都有疑问, 为什么不同专业开设不同的课程, 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差别。

第一堂课, 应该结合目录将内容划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每一门课程都有穿插其中的主线, 学生明确以后更有利于学习。在学生头脑中, 让知识成为体系。教师要从更高的角度, 将整本教材进行细分。也就是总结出来该门课程的大纲, 可以简化知识, 同时学生也可以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明确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

3. 怎样学。

学习的方法有许多, 不同的学生在大学里也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较为宏观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以下几种: (1) 确立目标。目标明确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开学第一堂课, 教师应该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目标是学习的导航。目标明确正确, 能够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行驶。以目标为导向才能在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 学习安排才会更有主动性、计划性和针对性, 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 学会独立思考。要真正把握所学知识的本质, 领悟其本意, 需要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思考是比单纯一味的学习更加重要的步骤。简单了解只是知识的表面, 要真正应用需要思考和融会贯通。不总结的学习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曾多次提出:“要思考, 不要死背”的口号。在其《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 提到“许多学校和教师的真正可怕的失误, 就是他们把学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掌握知识上去了──这就是让学生记忆教师讲过的现成的东西, 死背教科书。”固然, 学校里完全不要识记和背诵是不行的, 但是这种脑力活动应当占居第二位。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 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 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3) 积极应用知识。应用知识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应用也可以检验知识的正确性。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能够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最快乐的。教师要告诉并要求学生积极应用知识, 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应用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

(二) 准备充分的知识和内容

教学是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 教师要想成功演出, 需要具备充分的导演才能。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藏的知识点, 不仅仅是将书上的内容传达出去, 而且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学, 怎么学和学什么这几个问题。特别是对于很多专业的非专业核心课程。大部分学生都明白应该学好专业核心课程, 会计系的学生都知道应该学好《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的专业课程, 金融系的学生也非常重视《证券投资》、《货币银行学》等专业课。但是对于非核心课程, 比如《金融学》、《财政学》等这样一些课程, 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所以, 教师更要准备充分课堂教学内容, 不仅仅是读课本。每一个学生都认识汉字, 如果教师都这样做, 学生自然不喜欢。在教学的过程当中, 我更倾向于结合实际, 以现实中的问题和学生进行讨论。比如《财政学》这门课程, 以政府作为研究主题, 因为我们很少参与, 大量的知识是以了解和掌握为主。相对来说不是特别有趣, 如何备课呢?每一节课尽量补充一些书上没有, 学生又比较感兴趣的信息, 像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障、医疗问题等和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既没有脱离教材, 同时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三、教师要注重与学生沟通和交流

(一) 教师积极和学生沟通

教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信息,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和学生积极互动。第一节课教师面对的是新学生, 忙于讲新课不是明智之举, 建立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让学生参与进来也很重要。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给学生留下联系方式。大学教师一般上完课就离开学生, 很少像初中和高中教师那样, 相对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少, 因此与学生电话或是网络形式联系就比较重要。鼓励学生通过E-mail或是当面的形式及时和自己沟通交流, 不管是学习或是生活都可以探讨。这也是课堂教学的外延形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积极努力去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教学过程当中, 和学生必要的交流仍然是重要的。比如,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一些学生不至于答不上来的问题, 让学生积极参与。《金融学》这门课程, 首先让学生明白到底什么是金融, 可以从我们身边的金融现象说起, 企业筹资、银行贷款等等现象都属于金融范畴。同时可以适当提问几个学生说一说他们身边的金融。这样即避免了教师单独讲, 也提高了学生参与能力。

(二) 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

现在很多老师使用电化教学, 它的作用有双重性, 关键看老师如何有效利用。有的教师使用电化教学, 坐在电脑旁边, 不看学生只注意自己的课件, 滔滔不绝的讲。从上课讲到下课, 学生的注意力时间也是有限的, 不自觉的学生打瞌睡的增加, 产生厌倦情绪, 难以有效学习课程。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 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多记笔记, 而不是看老师一页一页的翻课件。

四、教师要注意个人形象

1.注意外在美观。教师的仪表是无形的教育, 特别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并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热情, 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衣着讲究, 美观大方的老师, 能够给予学生以美的熏陶, 学生也乐意接近老师, 产生敬重和羡慕的情感, 积极学习。反之, 如果老师的衣着不齐、蓬头垢面, 学生见了会产生不愉快感, 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 在这种情绪下上课, 教师的教导学生不会心悦诚服加以接受, 教学效果差也就可想而知了。

2.注重内在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人们之所以给予这么高的评价, 在于教师是素质和知识的化身。所以教师不但要注意外在形象, 内在修养也很重要。在教课的过程当中, 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自觉的会传达给学生, 所以注重用词准确以及文雅性, 体现着老师个人的素质和修养的高低。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对于一些偏激的学生, 教师要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学生, 使学生从心里能够赏识和敬重老师。特别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 从高中到大学, 完全不同的环境以及学习氛围, 很多学生无法适应, 甚至有些会产生退学的想法。教师利用个人的知识和语言, 积极和学生沟通交流, 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其的重视程度, 以及大学教育美好的一面。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几点经验。第一堂课讲得好不好对整个课程能否顺利进行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上好第一节课, 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教师信心倍增, 同时也可以为以后的讲课创造良好条件。

摘要:教学是学校最基础的环节, 每一个正规院校都非常重视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效果好坏, 直接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情绪,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处于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能否上好开学第一课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大学教师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有效地建议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绪,第一堂课,思考

参考文献

[1]周鹏.关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思索[J].大众科技, 2008, (8) .

[2]Robert J.Sternberg.Louise Spear-Swerling.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思维者[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3]迟欢玲.如何把握好你的第一堂课[J].高教研究, 2006, (6) .

[4]苗田.高职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研究, 2008, (9) .

开学第一课 第19篇

因此,我就用这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消除对本学科的错误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了解学习方法,培养其对思想品德课及其老师的情感,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于是,这节课就做出如下安排:

一、让学生明确思想品德课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1.思想性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2.人文性

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进而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地发展。

3.实践性

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4.综合性

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二、让学生了解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理念

1.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其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2.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从而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三、让学生知道思想品德课的目标

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四、让学生明白思想品德课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他课的关系

在整个初中学科体系中,思想品德课应居首位。它除了传授知识,还在于着重育人、培养思维能力。教育德为先,是国家一贯坚持的方针。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思品课有着绝对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初中育人的主要阵地。只有心理健康了,品德良好了,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常常给同学打一个比方:我们每个人就好像一辆汽车,学习其他课就给这辆车安上了动力系统,而学习思品课就等于给它安上了方向盘。假如一辆车没了方向盘,将会是什么后果?动力越强,它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这样的车能上路行驶吗?所以有人总结说,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下降,犯罪率上升现象,无一不在提醒我们加强思品课教学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各科老师都要贯彻育人的理念。

其实,思品课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认识,端正了学习态度,激发了学习兴趣与动机,就为学生学习其他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思品课还能极大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直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习其他课提供帮助。经过20多年的教学,我发现许多政治成绩好的同学往往数学成绩也好,反之亦然。我从中似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表面看来,政治课与数学课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实际上二者有着很大的关联,那就是都有很强的逻辑性。政治课包含许多哲理(哲学是它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观念是需要很强的思维才能理解的。通过政治课的教学,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学习数学所必需的,也对学习其他课程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五、让学生更新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由于各种原因,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思想品德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照本宣科是最差的教学,能把思品课上成故事会是最好的老师。一学期没有作业,到临考前,老师勾勾重点,学生死记硬背就行了,这就是当前学生心目中普遍存在的思想品德课的“教”与“学”。对此,我从以下几方面予以纠正:

1.师生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是主角,是主宰,学生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而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是学生的朋友,学生才是主体、主角。师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

2.教学更注重过程和情感交流

教学的方式更多的是合作式、探究式。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老师只是起主导作用的配角。老师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享受主人翁的待遇。

3.教学相长

通过教学,既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绝不是一句空话。在教与学中,学生不断地成长,学生的“学”时时刻刻都在评价老师的“教”,而这种评价则默默地促进教师的发展。

六、介绍本学期的要求

1.课前准备

准备好书、笔记本和笔,在预习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准备听课,或者在完成其他课前准备活动之后静候老师。

2.在严格遵守纪律的前提下,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

积极自主探究、提问,愉快地合作学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关系,让每个人感受到教学的快乐!

3.课后及时复习,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做到知行统一

七、简单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以每册书的目录为主,介绍本期的学习内容,以及通过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做到大致了解,心中有数。

八、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同学们了解了思品课的性质,本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知道了教与学的方式与方法,消除对思想品德课的种种误解,从而端正学习态度,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心理基础。

九、布置作业

制订本学期思品课的《学习计划》。

(作者单位 四川省南充市七中)

上一篇:幼儿园语言教案青蛙的新衣服下一篇:2024年第二季度一岗双责履职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