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2024-07-13

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精选9篇)

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第1篇

如何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可以说,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阅读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语感,积累词汇和语言材料,从而更好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那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让学生读懂,深刻理解

确定有效的阅读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从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出发,遵循初中生阅读的心理规律,从而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产生兴趣。

理解深刻是从内容感受、认同、内化的角度考察的。课文是个例子,是学习的载体,是教学对话的凭借,但文本的读懂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没有读懂这个基础,后面的训练扎实与情感激荡都无从谈起。读懂包括文本整体内容的理解,还有具体的字词句段的理解。读懂有大体的了解,还有深刻的理解。好的阅读教学课,是一定要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深刻的理解的。

二、让学生读好,达到三级指标

让学生阅读文章,不能满足于“读懂”,将内容理解,还要涉及用声音来传达语言文字形式,将语言用声音来活化,这就是读好的问题。“读好”的标准按课程标准要求是三级:一正确,二流利,三有感情。这其中最高级的状态就是读出文章意蕴,读出感情,读出韵味。仲老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视朗读训练的,通过以读为主甚至以读代讲,辅之以阅读对话,从而“披文入情”。其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可圈可点之处很多。请看“够了”一处的朗读训练:这里,教师在让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体验传达出这种感觉;学生没有读出应有的自信感,教师进行鼓励并提示,学生再试;教师示范,并让学生跟着读;在大力鼓励进步的基础上,请一学生读,这个学生读出了较好的状态;最后师生协作联合朗读,读出那种自信、坚定的语感。五个步骤,层层推进,使朗读训练达到较高的层次。

三、语言学习与运用,训练扎实,情感激荡

训练扎实是从语言文字学习、运用乃至积累的角度考察的。阅读教学是绝对要强调语文基本功的习得、语文素养的生长的。基本功的习得必须借助于训练来达成,语文素养的生长也是在训练中累积、沉淀和滋生的。当然人文性语文和观照学习自主建构的视野下的训练是不同于传统的机械训练和形式训练有素的,是自主性、浸润性、熏染性的训练。这样的训练一样须强调落实的,不能飘浮,不能浮光掠影,浅尝辄止。阅读教学是训练包容性最强、最大的教学,要落实好这方方面面是不易的。

说话训练是阅读教学频率最高的训练,串讲串问或问答式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应付教师的问题,那不是一种有效的说话训练,只有在对话式阅读教学中,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整理,整体性地、条理性地表达,才是较为有效的说话训练,并且是交际式的说话训练。在这一课中,对话式的说话训练是非常出色的。

情感激荡是从语文人文性和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角度考察的。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课不是纯语言学习课,语文课语文味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人味儿、人情味儿。一堂好的语文课,是要激发情感、荡涤心灵、升华情意、熔铸人格的。但这种情感的酝酿、生发、激荡、震撼,绝不是脱离文本的声嘶力竭,也不是对文章词句浅尝辄止的矫揉造作,它蕴藏在文本的理解过程中,孕育在词句理解、朗读、说话等训练之中,但要通过教师巧妙的启发、唤醒、诱发、激扬。推向更深入,使语文的训练推进得更扎实。

四、语言积累,语感积淀

成功的一堂阅读教学课,总是在上述几个方面之中,自然而然地让学生进行了语言的积累,语感的积淀。

仲老师在《船长》这一课的教学中,语言积累与语感积淀是交融的,对于积累而言是“浸润性”的,对于语感的积淀与生成是在理解深刻、训练扎实、情感激荡过程之中的。比如在阅读理解“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这一自然段时,阅读活动是自主的,教学状态是对话的,有的说读出了“沉着镇定,临危不惧”,有的说读出了“考虑事情非常周密”,有的说读出了“他很了不起,连灾难都要听从他的指挥”,还有的说读出了“哈尔威船长的威严”,这些同内容的理解,更是语感的领悟,同时,那文段中的一些关键词如排比式短语“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自然而然地被学生“消化”了,融入到他的语言结构中了,也就积累了。

尤其是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人们透过阴森阴森森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教师独具匠心地让学生在情境下写作,然后由师串生对构成“呼唤”与“应答”,“呼唤”者撕心裂肺、如泣如诉,“应答”者情真意切、毅然坚定,构筑成一个撼动心魄的情境,在学生入情入境的心灵洗礼中,语感也随之浸染、生成。

当然,教师也不是纯粹让学生在浸润中积累,如“伴随着奥斯卡金曲《勇敢的心》的动人旋律,师生再次齐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为要求背诵的内容。”表明教者是有意让学生在浸染性的反复中,达到记忆、积累的效果。

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第2篇

减轻学生负担,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我们进行课改所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怎样才能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呢?

一、根据学生实际,教学目标分层要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同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不同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恰当材料,在进行教学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重视教学中统一标准,突出教学要求的一致性,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做到统一性与层次性相结合。一方面根据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分类设计,使全体学生达到一定的要求,就是“下要保底”的设想,另外又要考虑“上不封顶”的目的。在目标设计时要有弹性,提出的目标要有层次性,以保证不同学生求知需要能得到满足。俗话说“跳一跳,摘桃子”,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相对其现有知识水平而言更高层次的知识水平。在制定目标前,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学习所必须的认知基础?(2)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3)那些内容学生自己能学会?那些内容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只有准确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找准学习起点,只有有了全体学生的实质性参与,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将新颖性和科学性融入课堂教学。

1、以“趣”为首,切实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内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参与的活动感兴趣,对其充满探究的热情,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所以在设计“问题导学”案之前,首先考虑的应是:你的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你的活动是否有趣,能否激起学生的探知欲。例如在教“左右”时,就设计了“举左手,举右手”、“找身体上的朋友”等活动便是将新颖的内容融入活动,使课堂教学活动充满了童真与童趣,学生们乐于参与,热情高,所以教学效果好,收获大。

2、巧设问题情境,科学引导。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体验过程,同事更应该是一个再创造过程。在数学学习中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自觉、主动、深入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而学生能否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取决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所以问题情境的趣味性、启发性、开发性、引领性便成了学生能否真正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例如在教学“o”的除法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情境,画面上有五只小猴子在水面上捞月亮,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平均每只猴子捞到几个月亮”,关于 0 的除法也呼之欲出了。学生在交流时认识到,0 个月亮平均分给 5 只猴子,结果每只猴子都没捞到月亮,所以商是 0.此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再加上老师的适当引导,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当然教师提出问题后,也要注意给学生独立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更好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3、把握教材,用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它为教学活动提供了素材。但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创造性地用好教材。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交流计算方法后,让学生课后去测量计算我们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这种利用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进行教学的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案活动内容设计要有挑战性,注重动手实践。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给我们的数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绝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学生一定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 体验。因此数学活动的内容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节时,我设计了“照镜子”的游戏,找两个学生,面对学生,一位假装照镜子,另一位模仿他在镜子里的动作。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很容易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也能准确的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有人说“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教师不是圣人,每一节课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个环节预设与实际的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表达、教学的思路方法进行反思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3篇

一、突出重点, 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 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 教师在上课开始时, 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 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 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 刺激学生的大脑, 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 适当地还可以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笑话, 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尤其是在选择例题时, 例题最好是呈阶梯式展现。

二、根据具体内容,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教师要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设备的变化, 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 对于新授课, 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对立体几何的教学, 还时常穿插演示法, 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 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 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 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 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 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 直观地加以说明。此外, 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 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上, 有时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 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一堂课中, 教师要尽量少讲, 让学生多动手动脑操作。若看到学生面对一道题目往往要思考很久才能探究出答案时, 就急于将方法告诉他们, 这样会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 他们往往会想出连教师都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

四、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 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 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 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 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教学。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 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 这是不可取的。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涵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 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 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 就让学生去做题, 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 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 理解浮浅, 记忆不牢, 只会机械地模仿, 思维水平较低, 有时甚至生搬硬套, 照葫芦画瓢, 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 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

五、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第4篇

关键词: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的问题颇多,近年来语文教学也备受争议,批评的重点之一是语文教学效率太低效果不佳,其实这个问题语文教学界的老前辈吕叔湘先生早就一针见血地提出过,先生指出,语文教学花时最多,但是依然存在“少慢差费”的问题。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追求有效,而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这个问题尤为突出,亟须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认真思考、积极探索。

一、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明确的标准界定学生语文水平

我们在评定学生的语文水平时,常常把握不住标准,比如以作文为例,学生作文的标准是什么?是写作尖子的水平吗?如果以写作尖子的水平作为标准,那么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是不合格的:那么是文学创作的标准吗?如果以文学创作为标准,那么我觉得很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语文教学中的写作,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表达技能,尤其是适应进一步深造和工作、生活需要的表达技能,这样说来,语文教学中的写作其包含的内容就是相当广泛的,绝不是拿文学创作来作为唯一的或最高的标准,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所有的学生都去努力追求文学模式的写作,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试想,一个将来去学习、社会科学或者是工程技术的学生,他以文学的标准去指导科学报告的写作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文学模式和科学模式的写作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而且是学生写作的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不可相提并论,鉴于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在基础阶段要培养的写作能力,应该是基本的写作常规,这才是全体学生都要达到的目标,至于更高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写作,那完全应该因人而异。

(二)改革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没有高质量的阅读,就不可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般人仅仅理解成是要多读,其实还有一个精读的问题,“破”,当然指的是阅读的质量,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总有学生反映虽然读了不少,但是似乎语文水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实际上这里的关键就是阅读的质量不高。

我曾经作过一个小调查,我把一篇好文章发给学生,要求他们认真阅读,注意吸收,第二天我去问他们,读了之后有哪些收获,结果多数学生一片茫然,很多学生除了记得题目之外再也说不出什么了,少数能够说出文中的一些材料、几个好的句子的已是凤毛麟角。这个调查就很有力地说明,学生的阅读质量是相当差的,阅读习惯也是相当差的。

还有,我们语文老师都有体会,在进行总复习的时候,很多学生对学过的课文印象之淡薄实在令人大跌眼镜。所以说,如果不在提高阅读质量上下工夫,即使读的数量多,依然是不能达到有效提高语文水平的目标的。所以阅读必须保质和保量齐头并进,不可偏废任何一方。

关于阅读的量的问题无需赘言,下面重点说一说提高阅读的质的问题。我认为,阅读的质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基本上可以说是做得相当差的,特别是现代文阅读教学,简单化、低水平是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通病,教材所选文章,多数属于文质兼美的精品,但是我们的阅读教学究竟让学生从中得到了多少呢?一篇好的作品,其优点往往是多方面的,大到篇章结构,小到一個句子一个词语,如果不是细细地揣摩、品味是难以窥其奥妙的,我们讲一课一得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我认为,对于精品,我们一定要反复阅读、玩味,把作品中的营养尽可能地全部吸收,叶圣陶先生讲过一句经典名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觉得这句话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但是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对于精品,绝对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个例子,否则真的会令学生入宝山而空手归了,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尽可能地吸收呢?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去做:

1.批注法

关于批注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脂评”,逐字逐句逐段地阅读研究,这对于全面吸收精品收效极大,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采用了旁批的形式,可以说正是要倡导这种传统的读书佳法,这种阅读能够引导学生养成精读细品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彻底改变以前那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值得大力推广,看似读得很慢,但实际效果却极好。

2.笔记法

做阅读笔记无疑是提高阅读效果的又一佳法,这一做法由来已久,不再赘述。

3.研究法

研究需要整体观照,细致探究,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通过对某些问题的研究,学生不但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受到了能力的训练,一举两得,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对于引导学生研究做得相当差,首先最差的是根本就不研究,教师直接把答案送给学生;其次是问题的设计质量太次,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几乎不起作用,而要真正设计出一个好的值得探究的问题,实在是需要教师以相当深入的研究作为前提的。

二、积极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教学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不管方法如何变换,不管模式怎样不同,都应当围绕“阅读”和“写作”这两个中心。我们在语文教学之中,以课堂为基础,积极地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拓宽语文与学的渠道。第二课堂的语文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主动自由、自主地开展一些语文活动。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作者单位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金江中学)

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第5篇

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两种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一种态度(生活态度),其中生活态度实际上就是指怎样“做人”。作文教学承担着这沉重的使命。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

一、写前积累素材

初中是学生中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他们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想学但基础薄弱,还很幼稚,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朱熹有诗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要积累。相传唐代李贺,每次外出,都背上背囊,每逢触景生情,得一二佳句,便及时记下投入囊中,越积越多,然后就连缀成一篇又一篇,时间一长,终于成就大名。

生活是最肥沃的土壤,是写作的基本源泉,关键是学生没有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教师要先培养学生养成每日一记的习惯。学生可以记录自己在学习、生活上的酸甜苦辣,比如写学习的困难与乐趣,考试的成功与失败;谈一些思想认识上的迷惘或困惑;记录家庭、学校生活,分析国家、社会问题。正因为有如此广阔的范围,给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角度,易于激起他们的写作兴趣,有利于引导他们进入主动写作的状态,使他们写出有个性、感情真实健康的文章来。

除了每日一记外,还要阅读。有些学生之所以语言贫乏,言之无物,逻辑性不强,这与阅读书籍太少是分不开的。阅读书籍少,知识面狭窄,当然写不出有滋有味的文章来。首先,要上好阅读课,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自己阅读分析为主,教师指点为辅,培养学生阅读文章的自立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本领。其次,指导学生有分析、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和文章。学生博览群书,定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但要读文学类的,还要读一些天文地理,科普类的书籍。久而久之,学生的知识丰富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则写作能力也就水到渠成,达到理想的境界。

写作教学,注意增进学生的学识修养,这不仅是发展写作能力,提高写作,积累写作材料,也是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提高课堂写作的效率

写作教学有了坚实的后盾,课堂上实施起来效率大大提高。课堂上的写作教学,一定要把握好节奏,切不可着急,尤其是在新生入学伊始,再加之作文课大都是在下午连上两节的情况下,更不应操之过急。

1.明确要求。即每次作文给出的字面要求,一定要抓住关键词,做出准确的分析。然后确定文体,选出素材,理清思路,确定中心和写法。根据需要,展开联想和想象,想清楚再写,恰当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2.合作交流。可以六人为一小组,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对初始要求的正确分析把握,对素材地恰当运用,对中心的提炼,对文体地选择,对写作手法地拿捏,联想和想象地合理运用等等任意交流。学生各个不分伯仲,你争我辩,有的赞叹,有的默许,有的大胆提批评意见,其乐融融。再也看不到一说写作就唉声叹气,愁眉不展的学生。小组内交流十五分钟后,进入班上交流时间,时间大约二十分钟。每组选代表发言,可以是组内写得最好的,也可以是组内认为有问题但没有解决的,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指点、指正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和欣慰,便会激起无数次成功的愿望和信心。有时通过合作交流还可以给没有素材可写的`学生擦出火花,引发灵感。所以说,合作交流对学生写作欲望的激发,素材的积累,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良好性格的形成都起了极大地作用。

三、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交流过后,学生们开始个体思维过程,做到胸有成竹,熟思成文。让学生当堂完成作文,不把课堂作文留到课下去完成。一是因为不能养成做事拖拖拉拉的习惯,二是因为不能养成懒惰的习惯,现在是网络时代,资源共享太严重。一定要让学生写出绿色无污染的作文,如不能按时完成,我就把作文收上来,晚自习监督完成。

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和鼓励

评价要准确生动,使学生认可,使学生佩服,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有助于教师进行高质量的教学指导。评语情深意长,就能打动学生的心,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给予适当的评语。教师把批阅作文看做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学生把阅读教师的评语当做一种愿望、一种幸福。因此,每个评价中必须有对语言文字的赏析。包括字词句的赏析,个别字词的润色,经典句子的精彩使用,使用了哪种修辞,妙在何处,也可以是富有哲理的句子,让人从中受到了那些启发,这些必须要在评语中出现。

每三次写作之后,会有一次展示作品,造精品的活动。每个学生自由选择自己认为最成功的一篇作文,在班上投影并朗读,然后陈述出自己最得意的理由。待所有的作文一一展示结束后,所有学生就举手表决,把票投给自己认为最优秀的作文。每次评出十篇,按票数的多少决定。让学生骄傲自豪的奖励,是作文被打印后贴在班内的专栏里,大大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通过这样的写作教学,我们会惊喜地发现,作文课上得越来越轻松,对学生合作交流的场面的控制更加游刃有余,学生的作文有了真生活、真性情,有了耐人寻味的地方。“我以我手写我心”的写作口号让他们乐意写作,乐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写作教学的长期实践中,以上是我自己摸索出来的一套写作教学的方法,尚有许多不成熟之处,但有一点可以相信,学生们在轻松愉快中真实地完成了一篇又一篇习作。

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第6篇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方法。把握好课堂45分钟的教学时间,尤为重要。

一、透彻认识新课改教学方针,理解新课改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实现新课改,教师就必须要认真的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抛开传统观念的束缚,开拓出适合自己班级,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充分解读教材,理解教材所重点标注的学习知识

教师要充分的解毒教材,充分的理解教材中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和知识,要学会活用教材,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刻板的讲解知识,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再是为了完成教学教学任务而存在的,而且教材所写知识也必须经过创新,使教材内容能过更加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才是目的。在教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的热情。

尤其低年级的小学,刚刚开始接触学习,小学的学习任务会比幼儿园显得多得多,虽然进入二年级的小学已经适应了一年,但是在根本上,孩子都有贪玩的天性,在学习任务繁重,而且不易听懂的情况下,就会变的不爱学习,不爱听课,学习成绩就会下滑,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爱玩”的这一天性,把数学课堂变的幽默风趣,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利用教材内容特点,对所学课程进行设计,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优化教学目标、过程

教学目标,顾名思义就是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在传统教学中,目标经常“一刀切”,严重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导致班级两极分化严重,教学逐渐变的越来越困难,学生优差过于明显,因此,教师要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优差和特点进行分组,充分的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制定分层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缺点的优化,也要充分利用学习的优点,在教学中要学生充分的表现,从而带动其他学生学习。例如:有的学生比较活跃,在学习一些课程中唉回答问题,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进行表扬,回答错误的时候,亦要进行鼓励,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低年级小学生也都有“虚荣心”,看到别的同学回答错问题,老师并没有批评,反而进行鼓励的时候,也就会逐渐的敢于回答问题了。

在优化学习中有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我的要求是:能力弱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算法,而能力好点的学生则要求会运用多种算法,能力更好的学生则在会运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学会择优或想出更好的方法。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差异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最终让所有学生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了应有的发展。”

四、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应的规则。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即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目标的。例如在教学应用题的巩固练习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四人小组自主分工:一是把应用题拼组完整,二是读题,三是写出算式,四是说出解题思路。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做出优势互补的合理的安排。动手能力强的拼,朗读水平高的读,书写能力强的写,条理清晰的说。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得以彰显,使大家都得到了锻炼并发挥了自身的长处。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第7篇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较高的要求,要想有效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必须创新教育理念,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言 教学效率 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较高的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积极的语文情感。与此相对应的是以往初中语文教学落后的教学理念、陈旧的教学手段、单向的教学方式等,要想有效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必须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1强化预习指导,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预习是学生对即将开展学习的内容进行提前介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预习指导,运用四步预习法开展学习。一是阅读。学生要认真阅读教学文章,阅读书中各类注释以及课后思考练习题。在具体预习课文时,要认真研究课前提示和课后习题,这些都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好资料,在阅读中,学生要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正确把握文章情感,感受语言特色。二是查阅。学生要通过工具书解决阅读障碍,扫清字词问题。在新授课文中,多少会存在一些学生没见过的字、不懂的词汇以及难以理解的句子等,学生在阅读课文内容时,坚持眼、脑、手并用,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做出记号。书上有注解的内容可以对照注释理解,没有注释的问题,要利用工具书解决。三是思考。这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依据学习要求以及提示进行深入思考,例如提示的内容有没有搞清楚,文章的写作思想、重点句子理解、写作特色研究等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正确掌握等。在阅读课文时,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开展阅读,课文中有答案的划出来,做一些批语,有不清楚的问题也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堂上针对性听讲。四是做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说明动笔对读书非常重要。做预习笔记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在教材上做标记,也可准备课后预习笔记开展摘记。

2引入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电教媒体,在声、影、形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有的优势,可以有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一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手段引入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有效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课堂教学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许多教学信息无法带进课堂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三是有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学生内心情感的激发需要一定的情景,多媒体手段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营造需要的情境。四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趣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适时补充一些幽默风趣的教学题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趣味性。

3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中生大多处于13-17岁年龄,在这一时期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还是一味地采取满堂灌的单向教学方法,不但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会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抵制,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引入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之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在分组合作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开展双边活动。在分组上要考虑数量适中、分布均衡,每个学习小组安排5-8人,过少不利于开展合作学习,过多了会引起课堂秩序的混乱,要将优秀生和后进生相对均匀地编入各个学习小组,防止一个组优秀生过多或后进生过多,要发挥优秀生对后进生在思维方式、基础知识等方面的带动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设计足够数量的探究题目,引导学生开展合作讨论,也可以查阅工具书,自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学生分组开展学习时进行组间巡视,对后进生开展辅导,对其他学生进行思维方式上的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用自己的思维获取知识,教师在学生探究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培养学习能力。

4开展分层要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最喜欢教的就是学生比较均衡的班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是不可能达到完全均衡的目标,学生存在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无法为教师的主观意志所能改变的.,因此教师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就是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开展分层要求,使全体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满足。一是备课中分层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就要统筹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例如课堂提问设计上既要有拓展性较强的问题,也要有难度一般、基础性的问题,既要考虑优等生的认知能力,也要兼顾后进生的学习实际。二是教学中分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实际,尽量兼顾更多的学生,在开展分组探究时注重优、中、差合理搭配,课堂提问时向优秀生提问一些难度较大的思考题,并要求他们讲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供其他学生借鉴。三是练习中分层要求。对于班级的优秀生,可以在课堂作业以外专门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防止他们在学习中出现“吃不饱”的现象,后进生则注重基础知识训练。

四是辅导中分层要求。这里主要关注后进生,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后进生夯实语文基础,注重课本知识理解与语言文字基本运用,对中等以上学生强调灵活运用与深入理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5鼓励结对帮扶,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优秀生与后进生的结对帮扶工作非常重要,可以有效补充教师对后进生辅导时间的不足,而且形式灵活,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好结对对象。在结对对象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后进生容易确定,关键是参与辅导的优秀生难以确定,要尽量选取那些语文成绩优秀、责任心强,还要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的学生,防止出现“肥了机动地,荒了责任田”的现象,有住校生的班级尽量选取住校生中的优秀学生参加帮扶,因为他们在时间安排上更加充裕、灵活。二是安排学习时间。初中语文教师在确定帮扶对子以后,还要适当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开展辅导,安排时间要适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确定辅导重点,针对性开展辅导,时间一般可以安排在活动课或自习课。三是开展学习竞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班级后进生单独编为一个学习竞赛小组,采取进位争先的方法进行学习竞赛,在学生中营造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四是进行表彰奖励。在教学一段内容结束以后,教师要及时对后进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查了解,对取得进步明显的学生要给予表扬鼓励,对进步缓慢甚至后退的学生,要查明原因进行教育,在期中、期末还要进行专门的表彰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6开展主题活动,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

初中语文教学要在教学形式上实现创新突破,语文主题活动可以有效拓展教学空间,提高教学成效。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主题活动。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内容在学生的生活中能够找到一些影子,或在学生记忆中留有丝丝痕迹,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加以运用,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同课文学习联系起来,增强情感共鸣。例如在教学《幼时记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也来谈一谈自己孩提时代的趣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强化对课文内容的巩固与掌握。二是开展课堂教学延伸。有些教学内容非常有拓展价值,加以利用就可以成为强化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素材,例如在教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撰写读后感,体现自己对文中主人公精神的理解,以及对自己人生观念产生的深远影响和积极意义等,在教学中渗透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8篇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 一些小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些数学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单一, 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枯燥;教师在课前备课时, 没有对教材进行钻研, 对学生之间的素质差异也不重视, 完全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授课, 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也不明确, 使得课堂教学内容详略不当;一些教师不懂得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 与学生没有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一味的传输给学生理论知识,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总是批评, 从来不给予鼓励, 使得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加不喜欢数学课堂;一些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重视, 一味的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 使得学生不能更好的处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策

(一) 设置情景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想对学生的求知欲进行激发, 就要在课堂上设置情景教学, 教师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 将与学生贴近的生活实例利用在教学中, 让学生能够置身在情境中, 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如:教师在讲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认识更大的数》一课时, 教师要准备学生在课后经常玩的“100元人民币”游戏卡, 创设教学情境, 提出“爸爸要买一辆小汽车, 需要200张这样的100元钱, 那爸爸买的小汽车是多少元钱?”的问题, 教师要让学生拿出200张游戏卡进行“数一数”游戏, 这样, 学生不仅能理解其中的数学知识, 还能在快乐中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钻研数学教材

教师在课前的教学准备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教师在备课时, 应该利用对数学教材的钻研, 定制出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确定出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科学、合理的对单节课程信息量进行安排,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知识, 要对全班学生进行观察, 了解学生之间的素质差异, 制定出差异化的教学目标。要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明确, 对一些主要的内容加以重视, 避免课堂教学时间浪费在次要内容上[1]。所以, 教师在课前仔细备课, 教学内容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可以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三) 教师要学会倾听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 学生经常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要学会倾听, 利用学生提出的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信息的处理, 对自己的教育智慧进行提高,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跟踪式教育,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回答, 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高效率的执行[2]。

(四)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加强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带微笑, 使学生由原来的距离感转变为亲切感, 促使学生由喜欢教师间接的喜欢上数学, 教师要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时机,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提问, 问题要简单, 并且要经常给予表扬和鼓励, 使学生能够更有信心学习数学知识, 对数学课堂更感兴趣[3]。

(五)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要对全体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教师要利用实践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与贯通, 对学生进行指导, 使其可以主动进行思考、操作、尝试与表达, 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温度》一课, 教师要准备一些温度计等教学工具, 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 使学生了解其中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之间互相提出问题, 并且相互研究、探讨与解决, 让学生进行观察, 并且对其进行概括,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4]。

(六) 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师要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辅助教学, 可以有效的将黑板功能进行扩大, 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将黑板上静止的图片变成动画、将板书中教师的逐句书写变成逐段展示等, 为教师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 教师可以利用节省出来的时间将习题提供给学生, 使其能够增加练习容量, 提高教学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只有将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 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与教师和谐相处的条件下, 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孙圆圆.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才智, 2011 (4) :116.

[2]刘刚.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西藏教育, 2011 (6) :27-28.

[3]韩桂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6) :68-68, 69.

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9篇

【关键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要素,教师是教学深造台教的活动的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中学的活动的主体。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性材料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媒介,教学媒体是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物质条件或技术与手段,课堂教学主要就是由上述四个方面要素所组成的一个教与学的动态运行系统,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主要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几点建议。

一、提高教师的素养

教师的素养是指教师为胜任教师职业而日积月累的,不断丰富发展的平素之修养,我们的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必不可少的有利因素之一。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三大素养、道德素养、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将会对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现代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精神和良好的教师角色形象,也即还要有扎实的业务功底积极投身于优化教学艺术,增强自己的教学技能,并在课堂教学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强化教学机智的培养。一个教师的素养问题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的各方面综合素养都提高了,才能赢得全体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够真正走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新的提高,真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

课堂教学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作为老师应课堂还给学生并解放学生的头脑,长久以来,老师总是处于说教的地位,学生必须听老师是天经地义的,把老师讲的话奉为信条是理所当然的,我们的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课堂是毫无效率与生机可言的,缺少互动的气氛,探究的精神教师应解放学生的头脑要求学生要有思想性,了解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对困难對权威要富有挑战性,要会知难而进,攀登知识的高峰,更须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徜徉知识的空间,探索科学、迸发思维火花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使课堂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创造新思维的空间,创造性从哪里来,从课堂中来,从生活实践中来来,所以学生一定要占领好自己的课堂,而不拘泥于课堂,成为知识的主人,只有这样,课堂才能真正并发出智慧的火花,才能真正成灰效率之源。

三、学会接受学生

在我认为有时接受学生比赞美来得更重要,那是一种对对方在你心目中位置的认可,毕竟我们教学的对象不是没有生命的物体,而是一个个有着不同思想和心态的孩子,他们需要被肯定。我现在在我们学校担任着两班的数学课,鞋样(1)班和(2)班,(1)班是大专班,学生成绩高,整体素质也好,学习风气及整个氛围都让各位任课老师们挺满意的。而(2)班是普通班,学生个体差异大,不爱学习,很多差的学生甚至不交作业,课堂上有些同学任意妄为,成绩也参差不齐的,很多任课老师及他们的班主任都抱怨不已,而我对这样的学生已教了好几届了,所以不像以前有脾气,每次进课堂都微笑着去,控制自己尽量不发脾气。所以学生对我的态度也是蛮好的,记得有一晚上辅导课,不知提起了什么,学生们问我:“老师,你喜欢我们班还是(1)班啊?你认为我们班好还是他们班好啊?老师,你爱不爱我们啊?我们学习那么差,他们班那么好?老师你肯定喜欢他们班吧?”顿时教室里很热闹,像炸开了的锅一样,一个个都很激动,用期待眼神等待着你的回答,好像在等待被审判一样。我看着台下的一个个学生们,心里顿时百感交集。我停顿了一下,慎重地说:“我爱你们,我也喜欢你们班,其实你们两个班我都喜欢,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是一种衡量手段。你们两班各有各的风格,自有自的优点,你们也毋须自卑,在我心里你们都是好样的,要相信自已,相信老师。”听我这么说,学生是很开心的,可还略抱怀疑,但是看到我肯定的笑容之后,全班同学竟然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们都爱你!”接下来的课堂气氛特别地好,特别融洽,学生的学习劲头竟有了不同凡响的表现。让我感受了前所未有的价值感。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可见,让学生受到赏识,学会感动,这是教育的一种极佳境界。人在受到赏识的时候,工作或学习的效果最好。学生经常受到赏识,无论对于眼前的学习还是日后的长久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教师不应该让学生在恐惧中奔跑,让学生觉得你面目可憎,要缩短相互之间的距离。并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给予他信心。只有用放大镜来寻找学生的优点,用显微镜来观察学生的闪光点,懂得欣赏学生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心。赢得学生的心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效果,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书,弄懂教材的思想,结合学习实际情况,科学地确定教学目的,要求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全面、准确地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由温故到知新的启动点。要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好的效果,备课是关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求教师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重点要考虑可以怎样教,应当怎样教,还可以怎样教,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最后确定出最佳方案。且可以借鉴过去的经验,可以参考有关备课资料,但不能迷信于书本上的东西,要敢于质疑,勇于超越,而不能鹦鹉学舌,生搬硬套。一堂好课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饮琼浆,如沐春风,不觉课时之有限,只觉回味无穷,也只有学生有好学、乐学的劲头,课堂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五、灵活应用教学媒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交互 性强和丰富的表现力等优势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实验和现代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动手动脑,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接收信息。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国内外教育理论,密切注视教育发展的新动向,认真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可滥用或盲目地使用多媒体,从而造成负向效果,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认知效果,喧宾夺主,冲淡主题,使学生成了多媒体的观众,所以教师要重视多媒体的配合使用,分清主次,把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上一篇:《西方哲学简史》期末复习题2011年12月下一篇:路基砂砾试验段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