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复习

2024-06-18

西方哲学史复习(精选6篇)

西方哲学史复习 第1篇

西方哲学史复习卷

试卷

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泰勒斯D.巴门尼德

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提出的人是()

A.泰勒斯B.赫拉克利特C.洛克D.毕达哥拉斯

3.柏拉图认为学习就是()

A.实践的过程B.总结的过程C.回忆的过程D.讨论的过程

4.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则是()

A.观念的集合B.我思故我在C.身心二元论D.存在就是被感知

5.认为“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哲学家是()

A.贝克莱B.洛克C.康德D.霍布斯

6.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把自己的哲学概括为()

A.自在之物B.绝对观念C.哥白尼革命D.批判哲学

7.卢梭认为文明的基础是()

A.道德建设B.公有制C.私有制D.对神的信仰

8.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即()

A.良心B.修养C.知识D.哲学

9.为了反对“天赋观念”,洛克提出了()

A.反省说B.“白板”说C.经验说D.回忆说

10.“清楚明白的观念”是哪位哲学家关于真理的标准()

A.康德B.黑格尔C.普多提诺D.笛卡尔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巴门尼德的两条道路是指()

A.真理之路B.生长之路C.探索之路D.成长之路E.意见之路

2.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组成A.理性B.欲望C.理念D.激情E.智慧

3.霍布斯认为哲学的方法是()

A.判断B.推理C.分析D.综合E.归纳F.演绎

4.培根的四假相是指()

A.经验假相B.市场假相C.种族假相D.剧场假相E.洞穴假相

5.康德认为有三种形式的判断,它们是()

A.先天综合判断B.感性分析判断C.先天分析判断

D.理性综合判断E。后天综合判断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2.怎样理解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

3.怎样理解“唯其不可能,我才相信”?

4.托马斯.阿奎那是怎样证明上帝存在的?

四.辨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存在就是被感知”,就是我感知它,它就存在,我没感知它,它就不存在。1

2.“光照说”是对柏拉图的“太阳”比喻的承袭。

五.论述题(22分)

试论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

试卷

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毕达哥拉斯是第一个使用哲学的人,他认为哲学的首要对象是()

A.原子B.真理C.无定D.数

2.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是()

A.中道B.幸福C.灵魂D.知识

3.“清楚明白的观念”是哪位哲学家关于真理的标准()

A.康德B.黑格尔C.普多提诺D.笛卡尔

4.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则是()

A.观念的集合B.我思故我在C.身心二元论D.存在就是被感知

5.把具有无所不包的统一性称作“太一”的哲学家是()

A.德尔图良B.普多提诺C.奥康D.培根

6.认为哲学的方法是分析和综合的哲学家是()

A.托马斯B.霍布斯C.莱布尼茨D.斯宾诺莎

7.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把自己的哲学概括为()

A.自在之物B.绝对观念C.哥白尼革命D.批判哲学

8.认为“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哲学家是()

A.贝克莱B.洛克C.康德D.霍布斯

9.休谟提出了休谟的法则,认为在()作出区分

A.认识与意见 B.真理与价值C.事实与价值D.简单观念与复杂观念

10.“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哪位哲学家的基本哲学命题()

A.亚里士多德B.休谟C.贝克莱D.斯宾诺莎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作出的三点重要修正是()

A.原子形状有限B.原子有偏斜运动C.原子有重量D.原子有相互碰撞运动

2.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对哲学的贡献在于其()

A.超验性B.内在性C.自由问题D.超自然主义

3.从思想内容上说,人文主义的实质就是强调()

A.人的尊严B.人的价值C.人的地位D.人的权利

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中的“批判”含义是()

A.批评B.驳斥C.分析D.考察

5.与近代哲学的其他形态相比,德国哲学家具有()

A.客观性B.辩证性C.体系性D.思辨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柏拉图“理念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2.怎样理解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3.简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

4.简要回答康德的哥白尼革命。

四.辨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自在之物”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2.巴门尼德将“存在”确定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从此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

五.论述题(22分)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这一命题。

答案

试卷1

一.单选

1.C2.B3.C4.B5.B

6.C.7.C.8.C9.B10.D

二.多选

1.AE2.ABD3.CD4.BCDE10.ACE

三.简答题

1.答:如果“人”在这里被理解为与世间万物相对的人类,那么这句话表达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如果“人”在这里被理解为与其他人相对立的个人,那么这句话表达的是唯我主义的观点。

“尺度”也有不同的理解:人究竟是按照自己的欲望,还是依据自己的认识来衡量事物?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因为每个人的欲望和认识都不一样,不一样的东西怎能成为尺度呢?

2.答:“人为自然立法”是康德的“哥白尼革命”达到的重要结论。康德认为自然界的法则,即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或规律不是自然界所固有的,而是人类先天的认识形式所具有的,就是说客观事物的规律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是人所赋予的。

康德也承认范畴不能被超验地使用,只能在现象界使用。他并不认为人能够先天地认识到所有的自然界的具体规律,人为自然界规定的法则不是自然科学中的具体的定律,这些定律必须经过经验才能被发现和验证,而先验范畴规定的一般的自然法则只是一些最一般的自然规律,它们的真理不依赖于经验,并且能够反过来赋予经验以普遍必然性。从以上,康德的先验哲学与自然哲学的分歧已见端倪。

3.答:第一个拉丁教父德尔图良以激烈的言辞表达了反哲学倾向。例如,他说:“上帝之子被钉在十字架上,我不感到羞耻,因为人必须为之羞耻。上帝之子死了,这是完全可信的,因为这是荒谬的。他被埋葬又复活了,这一事实是确定的,因为它是不可能的。”这句话被后人归纳成“唯其不可能,我才相信”。这句话体现了极端的信仰主义的立场,这种立场反对通过理性的方法来理解《圣经》,甚至不允许对《圣经》进行理解和解释。

4.答:托马斯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必须从经验事实出发,必须是“后天证明”,他提出了关于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简称“五路”)

第一、依据事物的运动证明上帝的存在。

第二、依据事物的动力因证明上帝的存在。

第三、依据可能性与必然性的关系证明上帝的存在。

第四、依据事物完善性的等级证明上帝的存在。

第五、依据自然的目的性证明上帝的存在。

四.辨析题

1.答:正确。因为贝克莱的出发点是洛克的“人类知识的对象是观念”的观点。而这些观念只有当它们被知觉时才存在。贝克莱又认为事物只能存在于观念之中,因而事物不可能独立于我们的心灵,它们就是对我们呈现的那样。所以,我感知事物的观念,它就存在,反之则不存在。

2.答:正确。因为柏拉图的理念是“心灵的眼睛”看见的对象,善是视觉活动所需的光源,被比喻为“太阳”。同样“光照说”把上帝比作真理之光,人的心灵比作眼睛,理性比作视觉。正如只有在光照之下,眼睛才能有所见,心灵只有在上帝之光的照耀下才能有所认识,离开了光线的视觉只是一种潜在的能力,不受光照的理性不能进行认识活动。理性依其本性自然地趋向光照,正如视觉自然地趋向光线一样。因此,一切有理的人或多或少地拥有真理,只有那些信仰上帝、热爱上帝的人才能自觉地、充分地接受真理,把这真理集中起来,最后认识作为真理之源的上帝。

总之,“光照说”既是对人类知识先决条件的哲学说明,又是关系人如何认识上帝的神学理论。它同柏拉图的“太阳”比喻一脉相承。

五.答:(要点)

1、这场革命的任务:是为解决哲学危机。

2、何谓哥白尼革命: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3、康德关于如何获得知识,较之过去,应像哥白尼一样来一个根本转变:把从主观到客观的思想路线转变为从主观到客观。

4、对康德的哥白尼革命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试卷

2一.单选

1.D.2.A3.D4.B5.B6.B7.D8.B9.C10.C

二.多选

1.BCD2.AC3.ABC4.CD5.BC

三.简答题

1.答:“理念“的基本含义是:是事物的共相;是事物存在的依据;是事物摹仿的模型;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的特征有9个:一是本源性;二是超感性;三是不变性和永恒性;四是绝对性;五是客观性;六是真实性;七是完善性和目的性;八是单一性和多数性;九是等级性。

2.答:“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形而上学体系的第一原理。

他认为,我可以怀疑一切事物,包括我是否有一个身体。但是只要我在思维的过程中,我就存在。这里的“我思”包括一切意识活动,不管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或是情感的。笛卡尔认为思想的活动必须要有一个主体,因此,这个命题是确实的、不容置疑的。

3.答:卢梭的社会契约学说表现出了民主主义思想的特点。卢梭明确地指出,国家只能是“自由人民自由协定”的产物,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乃是一种社会契约关系。人们在订立契约时,并不是自由地转让自己的权利,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平等、生命和财产。他认为,社会契约不是在上者与下者之间的一种月定,而是共同体与各个成员之间的一种约定,实际上是人民同自己订立契约。卢梭不但指出在自然状态中人们是自由、平等的而且强

调在按照契约缔结的国家中,人们仍然是自由、平等的,不过是丧失了自然的自由,获得了社会自由。

4.当康德登上了哲学舞台的时候,正是近代哲学陷入困境之时。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康德形成了一种奇特的观念:当然哥白尼可以把地球与太阳的关系颠倒过来,我们为什么能按照这个思路来考察知识问题呢?就是说,如果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这条路走不通,我们不妨像哥白尼一样换一个角度,把知识与对象。的关系颠倒过来,即让对象符合知识。这就被人们称之为“哥白尼革命”。

四、辨析题

1.答:不对。“自在之物”是贯穿于整个康德哲学的重要概念,它不仅仅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具体说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它是作为我们的感觉经验的来源而存在的客观事物;二是指它“只能思之,不能知之”的思维存在体,是理性的先验理念;三是指它是作为实践理性的主体在实践上永远力求实现而又永远不能实现的理想目标。

2.答:对。巴门尼德将“存在”确定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使哲学从宇宙生成论转向了本体论。所谓“本体论”按其本义是关于“存在”的理论,亦即“存在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巴门尼德追问的问题与自然哲学家追问的问题是不同的:自然哲学家追问的是时间K在先的最古老的开端和主宰,也是构成自然万物的元素(材料),而巴门尼德所追问的则是逻辑上在先的本质,他称之为“存在”。巴门尼德关于两条道路的划分,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本质与现象,只不过还没有那么明确。至于巴门尼德为什么将哲学的最高对象称为“存在”,应该有语言学上的原因。

五、论述题

答:黑格尔主张“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按照他的观点,理性不仅仅是主观的理性,而且是事物的本质,而事物归根结底要符合自己的本质,所以合乎理性的东西一定会成为现实。另一方面,并不是随便什么东西都可以被称为现实,只有真正合理的东西才能称为现实,因而一切现实的东西当然就是合理的。因此,对黑格尔来说,合理性等于现实性,只不过从合理性到现实性是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哲学的全部内容就是围绕着合理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展开的,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合理性与现实性的“和解”。显然,人们将黑格尔这个命题看作是为当时的专制制度作论证,实在是对他的误解。这个命题的“革命性”昭然若揭,用不着作深入的解释。

PS:本资料来源于陈婉琳同学,最后由柳玲同学整理而成,由于时间问题,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望大家见谅!!.

西方哲学史复习 第2篇

教父哲学 原罪说 三位一体 上帝之城 唯名论与实在论 《上帝之城》 《忏悔录》 《神学大全》 奥卡姆的剃刀

二、下列命题或哲学思想要能理解,会简述

1、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2、德尔图良和奥古斯丁论理性和信仰

3、罗吉尔.培根论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途径

4、阿奎那论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三、下列问题重点掌握理解,会论述

1、托马斯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2、唯名论与唯实论分歧及其争论的理论意义。

“西方哲学史”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第3篇

一、“西方哲学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笔者以为, 在当前的西方哲学史教学中存在着如下一些误区, 严重阻碍了讲授者与学生对西方哲学史的学习与研究。

(一) 理念上的误区

从现有的西方哲学史教材来看, 大多会按照历史和逻辑双重脉络去介绍和阐述从古希腊一直到黑格尔之后的一系列哲学家、哲学概念与哲学命题, 从而会给人们一种错误的印象:西方哲学史就是一门像其他学科一样的知识。因而, 为了通过考试和顺利地拿到这门课程的学分, 教育者只需照本宣科, 而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即可。然而, 事实绝非如此。众所周知, “哲学”的希腊文本义是“爱智慧”或“寻求智慧”, 哲学家们不过是一些“爱智慧”的人, 而非“有智慧”的人。从哲学的这种本性出发, 就可以发现西方哲学史并不是各种各样的“分歧意见之堆积”, 并不是“一大堆在时间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哲学意见的罗列和陈述”, 而“昭示给我们的, 是一系列的高尚的心灵, 是许多理性思维的英雄们的展览, 他们凭借理性的力量深入事物、自然和心灵的本质———深入上帝的本质……”[1]。简言之, 哲学史所记录的就是一个个曾经“寻求智慧”的人的真实经验和体验, 所“展现的就是高尚心灵的更迭, 思想英雄的较量”[2]。

因而, 从教育理念上来说, 西方哲学史教育不仅仅是让教师和学生们去学习和记忆一堆枯燥的、陌生的哲学概念与命题, 而且还要去理解历史上不同的哲学家对哲学的领悟和体验, 从而使其自由地徜徉在思想的海洋之中。

(二) 职业化误区

无论从事西方哲学史教育的教师, 还是在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 都会发现在当今功利化的冲击下, 西方哲学史的教授与学习似乎变成了人们的一种“职业”, 而非个体在思想中自由驰骋的“志业”。诚如汪堂家教授所言, “哲学的理想正日益被社会对哲学的功利性要求所破坏, 以致哲学越来越变成了以‘搞’和‘做’为标志的职业, 而无法变成以‘思’与‘问’为特征的、令人向往、令人痴迷的志业”。教师教授西方哲学史并不是为了传道、授业和解惑, 而是为了非精神层面的和世俗生活的目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也不是为了思想和精神生活的提升, 而不过是为了混文凭以谋生路。所以, 本应该在思想中自由对话的师生却变成了一边是自言自语的教师, 而另一边则是稀里糊涂的学生, 因为他们都难以回答“学习西方哲学史或哲学到底有什么用处”这一难题。

然而, 我们应当意识到, 尽管教授和学习西方哲学史在分工越来越细化的当代毫无疑义是一种职业, 但这种职业并不以外在的世俗目标而是以内在的精神自由为目标。无论“教”还是“学”都是在自由的个体之间所展开的一场开放的、包容的思想对话。

(三) 狭隘化的误区

从学科分化的角度来看, 由于文史哲等学科的日益分立, 就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仿佛哲学史与历史、文学、宗教等学科没有什么直接联系, 如果想学好和教好西方哲学史只需要掌握思想概念和命题本身的演变就足够, 而忘记了“哲学并不站在它的时代以外, 它就是对它的时代的实质的知识”[3]。因而, 在面对西方哲学史教科书时,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似乎都在直面一堆僵死的概念和命题, 而忽略了这些概念和命题所附着的骨骼和机体。但事实上, 正如德国哲学史家文德尔班所言, 任何哲学概念和命题的诞生都至少有三个层面上的原因:内在逻辑上的原因、社会和文化上的原因以及哲学家个体心理上的原因。所以, 若想研究透和学好西方哲学史就需要打破专业分工上的壁垒, 在全面掌握西方历史发展脉络、西方文化史和文学史乃至哲学家个人历史的基础上, 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西方哲学史上思想概念与命题演进的内在逻辑意蕴和思想张力。

总之, 由于对哲学本性的误读、哲学教育中职业化倾向的加重以及对哲学史的碎片式理解, 造成了西方哲学史教学中教学内容狭隘、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思路错位等误区。

二、“西方哲学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 以哲学的方式讲授西方哲学史

为了破除上述误区, 最重要的就是要更新西方哲学史的教学理念, 不把西方哲学史当做一套僵化的知识体系加以传授和学习, 即“以真正哲学的方式从事哲学教育和教学”[4]。所谓“真正哲学的方式”就是在对宇宙、社会和人生思考的基础上“思想的自由对话”。这种对话不是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一种“闲谈”, 而是一种包含着批判和探索精神的灵魂碰撞, 从而真正实现哲学源自于惊诧的超越本性。

具体而言, 一方面要求讲授者时刻保持着一种不断变革的心态, 在每一轮的讲授中都不是简单重复式的讲解, 而是深刻探索性的言说。同时, 也要求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着爱智慧的追问精神, 而不是呆板的记忆背诵。另一方面, 要把西方哲学史与大学中的人文通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西方哲学的学习中, 不但能领悟哲学的本性, 而且也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格和人文情怀。只有在新的、符合哲学本性的教学理念指引下, 西方哲学史的课堂才能不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主动地反思和批判;不再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记的模式, 而是师生共同地去思考和发问。只有如此, 才能真正把学生引入哲学殿堂, 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爱智激情, 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二) 把西方哲学史同历史和文化史相结合

这种符合哲学方式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讲授者不断地去完善西方哲学史的教学内容。首先, 完善教学内容就意味着要打破学科和专业的障碍, 把西方哲学史放入到西方历史与文化的大背景之中, 不仅要凸显思想逻辑的内在历史, 而且也要彰显“作为时代的思想”发展的外在历史, 从而真正把看似抽象的哲学概念和命题转变为活生生的思想。

其次, 在教学内容中还要注重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西方哲学史的横向比较, 尤其是中国哲学史与西方哲学史这两门课程之间的互相参照。在以往的西方哲学史教学上, 过多地注重西方哲学史中人物与命题的讲解, 而忽视了西方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史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交叉和联系, 这样很容易形成封闭式的教学模式,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实际上, 只有在不同国别哲学思想的比较中, 才能展示西—中—马哲学思想之间的异同, 才能使学生更深入理解哲学的本质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具体哲学命题的差异。当然, 在具体教学中, 由于课时等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真正把三大哲学史的内容逐一进行比照, 但讲授者应当具有这种互参的意识, 从而为学生们进一步对比研究提供一条思路。

最后, 就西方哲学史自身的发展线索来说, 还要注重不同时代、不同哲学家们的哲学概念与命题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 尤其是时代间隔较远的哲学概念与命题之间的联系与发展, 否则就会导致“哲学史不过是一堆意见”的看法, 如黑格尔所言, “于是哲学史这门学问的功用, 就在于从一些意见引起另一些意见”[5], 从而使学生们备感困惑直至厌恶哲学本身。

(三) 丰富西方哲学史的教学手段

若想把这种符合哲学方式的教学理念具体化, 仅仅完善西方哲学史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 还需要改变过去单一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首先, 要打破传统的单面式讲授方法, 即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记的模式, 因为这种模式忽略了学生作为思想的主体, 无法真正促使学生去自主思考。其次, 要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对话, 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讲授者应尊重学生们提出来的观点和看法, 不要武断地给予否定或肯定。同时, 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中引入讨论和辩论的形式, 促使学生去查阅大量教材之外的资料, 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从而在西方哲学史的教学中, 达到学习知识与培养智慧相统一、哲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统一、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统一。最后, 在教学手段上, 应该充分利用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方式, 使学生们能以图形或图画等生动方式来理解一些晦涩的哲学概念和命题, 从而吸引并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 就“西方哲学史”这门课程的特殊性而言, 由于翻译的不确定性以及外语是西方人思想的母体而言, 在教学中还应当强调外语的重要性, 对于一些重要的原文资料应当选取相应的外文原文, 如果有条件的话, 甚至可以直接采用外文原版的西方哲学史教材, 这样既可以避免因翻译而造成的对一些命题的误读或误解, 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外语水平。

总之, 在“西方哲学史”的教学中, 应当尽可能地把哲学的爱智本性凸显出来, 以哲学的方式来教授西方哲学史, 把它同哲学专业的马哲史和中哲史以及西方的文化与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现出来, 从而破除把西方哲学史狭隘化、职业化和知识化的误区。

参考文献

[1][3][5][德]黑格尔;贺麟, 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7, 56, 17.

[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4.

罗素的哲学观与《西方哲学史》 第4篇

伯特兰·罗素不仅作为一个哲学家有显著的贡献,而且他还在数学、逻辑学、历史学等领域均有所建树,甚而积极投入到和平主义的社会活动中去。他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地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在哲学上,罗素最大的贡献是和G.E.摩尔一起创立了分析哲学,此外他还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和哲学史方面做出过贡献。他认为,哲学和数学一样,通过应用逻辑学的方法就可以获得确定的答案,而哲学家的工作就是发现一种能够解释世界本质的理想的逻辑语言。绝大多数分析哲学家缺乏历史感,忽视历史问题和历史研究,而罗素却对历史和历史理论终生嗜之不倦。在政治上,罗素的思想注重经验性,因而他的政治见解具有经验性和现实性,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他还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但他反对一切反抗行为所怀有的那种天生的激进态度和同志感情。他对社会主义者反抗贫困的斗争深表同情,因而他的自由主义并不是古典自由主义,而是具有浓厚社会主义倾向的自由主义。作为一位社会活动家和社会思想家,罗素数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教育、伦理、婚姻、社会改革、历史、政治的探讨以及女权主义运动与和平运动。他的探讨和活动改变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使无数人走进哲学,他的知识成果在全世界开花,郁郁葱葱。

1945年出版的《西方哲学史》是罗素应巴恩斯艺术基金会讲授西方哲学史所做的讲稿,这本书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西方哲学史》全称是《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它全面考察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20世纪中叶西方哲学思潮的发展历程。罗素将哲学看作某种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基于对哲学的这种理解,他认为西方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来自科学和宗教两方面的影响,并据此把西方哲学发展史划分为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三个时期,揭示了在哲学的发展历程中,科学与宗教、社会团结和个人自由是如何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与哲学交互作用的。在世界哲学理论宝库中,由名家撰写的《西方哲学史》不止一部,而罗素的这部著作却颇具特色。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它所论述的主题:哲学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的独立的思考,而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人们生活的环境在决定他们的哲学上起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反过来他们的哲学又在决定他们的环境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作者把哲学家既看作果,也视为因,认为他们是他们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结果,也可能是塑造后来时代的政治制度信仰的原因。正因如此,全书在讨论哲学派别和哲学家时,往往并不看其学术地位,而是按照其对西方哲学发展的影响来决定详略取舍。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此书上、下两卷约80万字,但作者学识渊博,又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因此书中文字优美流畅,旁征博引,读起来并无枯燥晦涩之感。

罗素在书中对哲学所注入的史的观念是一大特色,所以本书的全称是《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他不只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考察西方哲学的发展,同时还注意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所以国外有学者把此书视为历史著作也是情理之中),这是与其他西方哲学史著作的一个最大的不同。他在序言里宣称,由于哲学乃是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因此他要求自己对于一般历史的叙述,要比一般哲学史家所做的为多。而因为罗素本人有极其渊博的历史知识,做到这一点毫不费力。他重视历史运动中的统一性,在很多章节的前面,他插入了不少纯粹社会史性质的篇章,例如在叙述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时,加入关于希腊化时代的知识;为更清晰介绍经院哲学,他以专门的几个章节介绍了中世纪史及基督教发展的知识。罗素在评价任何一位哲学家时,都尽可能将其置入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充分表现出他的哲学与作为他的哲学的原因的社会价值观念。借用他本人的说法:对哲学家有同情的理解,是站在历史学家的角度对哲学家所应有的同情的理解。

客观地说,《西方哲学史》只是罗素哲学研究的一个副产品,而且其丰富的哲学主张并未在这本著作中留下太深的烙印,他坚持的一贯的客观、解释的立场甚至在书中以反方向呈现。但是,他在书中注入的崭新的哲学观仍令人印象深刻。罗素在序言中给哲学下了一个定义(尽管与他在其他场合所作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哲学,就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知识所不能肯定的失误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他认为哲学的作用在于使我们避免过于相信科学而变得麻木不仁或者因过于依赖神学而变得狂妄傲慢。这恐怕就是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评价哲学家的标准,例如对康德和杜威的批评。罗素的哲学目标是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来寻求人类知识的基础和科学可靠无误的证据。这表现在《西方哲学史》中,是他在很大程度上用“矛盾分析法”(寻找哲学家理论或思想的内在不统一)作为评价一个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和体系的优劣的标准,比如对洛克的分析,如他所说,对后世也对他本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在逻辑上是有缺陷的。因此尽管他在洛克身上花了不少篇幅,还是认为洛克的哲学思想从纯粹意义上来说算不上优异的。

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罗素在取材和评价上采取了不同的参照体系的标准:取材主要取材于该哲学家所产生的影响。即使罗素认为,在整个哲学史发展过程中,尤其在认识论方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后世产生的坏的影响比好的影响要多,但正因其影响之巨大,纵观全书,他们所占篇幅无人可比。另一方面,在评价该哲学家的哲学观念本身所具有的优异性时则采用了另外的参照标准,罗素作为一个深受经验主义传统影响的逻辑分析主义哲学家,他不自觉地将这一标准分解成两方面:体系的内在无矛盾性和知识或者思想的客观可靠性,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可理解为符合常识性。

陈少明先生在《哲学史研究中的哲学意识》一文中指出,“哲学研究包括哲学史研究和哲学创作两大类,……从功能上看,哲学史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提供哲学知识,一是启发哲学创作。”(《哲学动态》1997年第12期第14页)而罗素,恰恰是一个在哲学史和哲学创作两个领域都做出了极大贡献的哲学家。在哲学创作方面,他在哲学史上开创了一种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且占据极其重要地位的哲学方法——逻辑分析,这被认为是他对后世的主要影响;在哲学史研究方面,他同时做到了提供哲学知识以及启发哲学创作,他的这部《西方哲学史》被誉为“写出了一种绝大多数人都喜欢读且仅有罗素才能写出来的哲学”。

(作者单位系商务印书馆)

西方哲学复习材料 第5篇

1.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P36)

2.亚里士多德“四因说”。(P100)

3.亚里士多德的潜能与实现。(P101)

4.“奥卡姆剃刀”。(P166-167)

5.培根的“四假相说”。(P188)

6.洛克的“白板说”。(P240)

7.康德的“知性为自然立法”(P304)

8.黑格尔“实体即主体”。(P354-355)

9.黑格尔的“扬弃”。(P371)

简答:

1.希腊哲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并举例说明(P30-31)

2.简要回答苏格拉底助产术的内容。(P63-64)

3.简述柏拉图“洞穴”比喻的内容及内涵。(P71-72,p77)

4.简要回答柏拉图“线段比喻”的内容。(P77)

5.简要回答柏拉图“通种论”的内容。(P85)

6.简要回答托马斯在《神学大全》中关于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P162)

7.简要分析“唯实论”与“唯名论”的区别。(P163)

8.简述培根经验归纳发的三大步骤。(P190)

9.如何理解笛卡尔的“天赋观念”(P201)

论述:

谈谈你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哲学命题的理解。(P202-206)

西方哲学史复习 第6篇

授课教师:刘建成所在班级:思政1002班考试时间:2012年1月6日10:20—12:10 讲义编审:杨兴旺学分:3.0考试地点:11教6段402考号20102321XXX

题型介绍:

1、填空

2、名词解释

3、简答

4、论述

一、填空

1.希腊哲学的精神:非宗教精神、思辨精神。2.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学派的三杰: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再加上赫拉克利特。

3.泰勒斯与水本原说4.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 5.赫拉克利特与火本原说6.毕达哥拉斯派数本原说7.巴门尼德及其“存在” 8.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9.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10.“美德即知识”开创了理性主义道德哲学。11.亚里士多德举世公认的历史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12.亚里士多德的三本原说:形式、缺乏和质料是运动的三本原。

13.教父哲学是基督教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态。

14.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

15.安瑟而谟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安瑟尔谟的著名格言是:“我决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才能理解”。

16.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证明:五路:运动、动力因、可能性与必然性、事物中发现的等级、目的性。17.文艺复兴人的发现:人的尊严、人的才能、人的自由。自然的发现:和谐的自然、能动的自然、经验的自然

18.经验论的开创者:弗兰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19.笛卡尔欧陆理性主义创始人:心物二元论。

20.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21.洛克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庞大的唯物经验主义的理论体系 22.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23.康德三大批判书:《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22.“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23.柏拉图:《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

2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物理学》

二、名词解释

1、早期自然哲学的自然和本原两个概念

自然:意义接近nature(本性),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自然哲学是对世界本原和宇宙整体的探讨。本原(也作本元、本源):本义为“太初”,希腊哲学家认为最初存在的东西在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始终起作用。所以,事物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者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即在宇宙内部起作用,并赋予宇宙万物特定的秩序的原因。本原问题是贯穿希腊哲学始终的问题。

2、唯名论和实在论

唯名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极端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如果说它们是实在的话,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唯名论认为一切词都是个别事物的名称,共相并不表示个别事物之外的实在。

实在论: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极端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犹如柏拉图式的理念;温和的实在论认为,这种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外的一般本质。

3、什么是经验论,什么是唯理论?

什么是唯理论

理性主义(又名唯理论),认为知识独立于感觉经验之外的一种哲学理论,通常与经验主义对立。

以笛卡尔、莱布尼兹为代表。唯理论认为,整个知识体系具有自己可靠而明晰的基础,这种基础是少数先验性的、不证自明的理性概念,从这几个理性概念就可以构造出科学知识体系。以天赋观念为知识基础的观点即唯理论。

什么是经验论

以培根、洛克等等为代表的经验论认为,知识的基础是人们的感觉材料或经验事实,单凭经验事实通过归纳就可获得知识。这种观念支配了整个近代科学的发展。

4、什么是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18世纪由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发起的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就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运动反对蒙昧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迷信,提出“自由、平等地、博爱”的口号。启蒙运动的出现是人类思想发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表明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同时也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

5、先验感性、先验知性、先验理性

(1)先验感性:感性:通过被对象的作用的方式而接受表象的能力。

产生条件:

1、心灵受到认识对象的刺激;

2、对发出刺激的对象作出适当反应。

(2)先验知性:把感性提供的杂多材料综合统一起来形成科学知识。

(3)先验理性:理性是人类认识的最高能力,指人心中要求把知性所得的各种知识加以“综合统一”,概括为最高、最完整的系统知识,以期把握无条件的绝对的能力

二、简答题及论述题

(一)、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如何理解?

答:德性就是知识:理性主义的道德原则(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基本命题)

1、哲学内涵

德性即内在心灵的原则,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知识)。“德性即知识”中的“知识”主要是指人要能认识人自己的本性(德性)。他不同于自然哲学家(他们要探讨整个宇宙万物即自然的本性),苏格拉底认识到首先要研究人,研究自己。

“认识你自己”和“德性就是知识”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认识,就在于德性的知识。他认为智慧和求知是人人皆有的天赋本性,有些人缺乏美德只是由于感觉的迷误和欲望膨胀以至于扭曲了人的理智本性,所以通过知识教育和陶冶可以恢复他们的理智本性。既然美德即知识,而知识是可教的,那么美德也具有可教性。

2、分析与评价

(1)这一命题的目的是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他所说的知识主要是在伦理方面而不是在科学方面,他说:“我和物理学的探索是毫无缘分的。”他坚持说没有一个人是明知而又故意犯罪的,因此使一切人完美所必需的就是知识。

(2)贡献:“美德即知识”明确肯定理性知识在人的道德行为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就在古代希腊以至于整个西方哲学中首次建立起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赋予道德价值以客观性、确定性和普遍规范性。这与智者的道德哲学是根本对立的(智者主张道德是人为约定的或出自人类追求快乐欲望的本性)。

(3)局限性:苏格拉底排斥一切意志、情感的道德价值,他的道德哲学成为一种纯理性的知识道德哲学,是有片面性的。

(二)、柏拉图的理念

柏拉图哲学通常称作Theory ofIdeas(理念论或相论)。他常以不同的名称表述同一个东西,如将Idea也叫作genos种,paradeigma原型,arche 本原,aition原因。

理念来自动词Ide看,原意为看到的东西.哲学家将其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所以Idea在希腊文中具有如下含义:

1、形式、形状;

2、和实在相对应的外观;

3、种、类;

4、文学形式、风格;、逻辑上的类、种,引申为分类的原理;

6、Ideas(复数)在柏拉图哲学中指理想的形式、原型。

7、概念、观念。

答:

1、它是事物的共相,即类概念或本质;

2、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事物是因为分有了某一理念才成为该事物的,没有理念,也就没有具体事物;

3、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事物是理念不完美的或明或暗摹本。

4、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事物的存在就是为了实现其本质。

(三)、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质料因,动力因,形成因,目的因

答:第一,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继续存在?因为它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质料因;

第二,事物为什么以某一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因为它们各有特定的形式——形式因;

第三,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因为它们受到推动或作用,推动者或作用者——动力因; 第四,事物为什么要运动?因为它们都朝向各自的目的———目的因。

1、质料因:所谓“质料”,指“是所从出的东西”,即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存留于其中的东西,无论是具体的可感物还是抽象物,都由质料构成。

2、形式因:所谓“形式”,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内在形式,它是事物的“是其所是” 或“是所是的什么”,也就是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二是指外在形式,即形状,是事物表现于外的那个样子。一般说来,内形式总要通过外形状表现出来,所以,形状也是事物的根本原因。

3、动力因:所谓“动力因”,即动变的本原,指让事物得以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动力因之所以是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任何事物都有动静,离开了动因,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和生成。

4、目的因: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生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是有所为,即总有一定的目标或目的,即目的因。

(四)、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

答:(一)理论源起:波菲利问题

3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者波菲利提出关于共相性质的三大问题:

(1)共相是否独立存在,或者只存在于理智之中?

(2)如果它们是独立存在,它们究竟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3)如果它们是无形的,它们究竟是与感性事物相分离,还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中,并与之一致?

(二)唯名论与实在论的一般观点

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论,使哲学家们分成了唯名论和实在论两大派别,每一派又有温和派和极端派之分。唯名论(nominalism)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极端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如果说它们是实在的话,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

实在论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极端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犹如柏拉图式的理念;温和的实在论认为,这种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外的一般本质。

(三)罗色林的极端唯名论与安瑟而谟的极端实在论之争

A罗色林(1050-1125)的极端唯名论:

1、什么是唯名论?

唯名论认为一切词都是个别事物的名称,共相并不表示个别事物之外的实在。

2、罗色林极端唯名论的观点:

真正的实体只是个别事物,一切词都表示个别事物,个别概念(殊相)表示单个事物;普遍概念(共相)表示一群个别事物;如果用共相表示个别之外的某种实在的话,那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

B安瑟而谟的反驳

罗色林的错误在于把感觉印象当作理解的出发点,缺乏把握抽象观念的能力。有形世界不是个别事物和个别事物需要普遍原则的组织方能被联系在一起。这些普遍原则也是实在的。

评价:二者争论的焦点在于共相是否具有实在性。安瑟而谟倾向于把共相等同于柏拉图的理念。而罗色

林则完全否认共相的意义,认为其只不过是声音而已。

(五)、托马斯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五路说

答:第一个证明是根据运动:

世界上有事物在运动,这是确切无疑的事实。凡运动的事物总是为另一物所推动,而这另一物又必为其他物所推动。依此递推,必有一个不为其他事物所推动的第一推动者,否则运动就是不可能的。这个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

第二个根据是动力因

在感性事物中我们发现存在动力因系列,每个事物都以在先的事物作为其动力因,依此回推,必定存在第一个动力因,因为如果没有最初的动力因,也就不会有中间因和最后的结果,而这是与存在着动力因系列这一事实相矛盾的。这个第一动力因就是上帝。

第三个根据是依据可能性与必然性:第一步,由可能存在推导必然存在。第二步,由事物的必然存在推导自因的必然存在。

第四个根据是事物中发现的等级:

事物在善、真、贵方面是有差别的,简单说,就是事物的完善性各不相同;但显而易见的是,事物的不同完善性是由它们接近一个最高完善性的存在者的程度决定的,或说是与最完善的存在者相比较才能显明出来的,因此,必定存在一个最完善的存在者;而且它还是一切完善程度各不相同的其他事物的最高原因。因为完善程度不一样

第五个根据是是根据事物的目的性:

我们发现,自然界里那些无理性的自然物也都朝向一个目的活动,而且往往是以同一种方式活动,以便达到最好的目的。显然,无知的东西如果没有受到一个有思想有理性的存在者的引导,它们是不可能去追求目的的。所以,必定存在一个理性存在者,由于它,无知的事物才会趋向目的,这个存在者就是上帝。分析与评价

“五路”的一般思路是将世界看作是一条因果链条,可以由比较低级的可感事物出发,追溯到它们的最初原因或终极原则-----上帝。如果世界的因果联系不是线性的,而是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网络;或者因果关系不是有限的、而是无限的,那么,托马斯的证明就难以成立了。

(六)、奥康的剃刀

答:英国经院哲学唯名论的代表奥康认为,可用经验证据直接说明的东西不须用非经验的原因加以解释,可用自明命题证明的命题不须用意义不明的论辩。这一原则即”经济思维原则“,强调”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质”。奥康的剃刀用以剃除实在论者设立的普遍实质,阐明其认为“一般只是作为概念或心外事物的符号而存在于心灵中和语词中” 的唯名论观点。这把剃刀专门用来剃去哲学思考中多余的语言赘肉。

(七)、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相”说

答:培根从唯物主义反映论出发,较为系统和深入地揭露了经院哲学的认识论根源。他认为,经院哲学的长期统治,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造成了各种幻想和偏见,使人们的思想远离自然,严重地妨碍了人们认识自然的真理,他把这些幻想和偏见称之为“假相”(idols)。

1、种族假相

指人们常把人类的本性混杂到事物本性中,因而歪曲了事物的真相。人以自身为尺度衡量外物,缺乏科学所需要的中立态度和客观性。

2、洞穴假象

它也来自理智的本性,它是具体的个人所特有的。这是指个人从自己的性格、爱好、所受教育、所处环境出发来观察事物,因而歪曲事物真相。

3、市场假相

指的是人们在来往交际中语言概念的不确定、不严格而产生的思维混乱。

4、剧场假相

指不加批判而盲目顺从传统的或当时流行的各种科学和哲学的原理、体系及权威而形成的错误。评价:

首先:通过对谬误的分析,培根强烈地反对迷信古代权威,反对脱离自然,反对空谈和诡辩,从而对经院

哲学的权威主义、烦琐主义、教条习气、伪科学给予了沉重打击。这在当时,对摧毁封建主义思想堡垒起了重要作用。

其次:培根揭示了人们犯错误的各种各样的认识论根源。接触到人的主观性、片面性正是认识产生谬误的原因。在理论上,这不能不说是深刻的。

最后,在谬误的分析过程中,培根提出了一连串认识论的复杂问题,如认识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问题,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思维与语言的矛盾与统一问题等。这些问题在以后的哲学发展中是富有启发性的。

(八)、洛克哲学的地位与影响

答:地位:英国经验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哲学特征:以认识论为主题

功绩:详尽论证霍布斯和培根提出的知识和观念都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庞大的唯物经验主义的理论体系

他系统地考察了人的认识能力,详尽地论证了培根和霍布斯提出的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庞大的唯物经验主义的理论体系。

但他并没有把其唯物经验主义原则贯彻到底,其中融合了不少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成分。其认识论的影响也是双重的,一方面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理论渊源;另一方面又是巴克莱和休谟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理论渊源。

(九)、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如何理解?

答:

(一)存在就是被感知的理论前提:作为一个经验主义者,贝克莱和洛克一样,认为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由感觉经验获得的观念是知识的对象简单复杂。所有的观念都是通过感觉、反省和想像这三个途径得来的。

(二)关于命题性质:“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命题强调的是,作为认识对象的可感物是不能离开心灵的感知而独立存在的。换句话说,就是认识对象的存在依赖于认识的主体,作为主体的心灵、精神或自我是一切可感知事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贝克莱这一命题的主观唯心主义性质就在于此。

(三)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正是贝克莱的这一主观唯心主义命题,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肯定了主体、精神的能动作用。因为在贝克莱看来,可感对象或观念是被动的,是“被感知”,是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的东西;心灵或精神则是能动的,是具有感知能力和想像能力的主体。可感事物之所以能够进入心灵而变成观念,变成人的认识,原因就在于主体、心灵或精神的能动作用。

(十)、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

答:(1)什么是唯理论

理性主义(又名唯理论),认为知识独立于感觉经验之外的一种哲学理论,通常与经验主义对立。

以笛卡尔、莱布尼兹为代表。唯理论认为,整个知识体系具有自己可靠而明晰的基础,这种基础是少数先验性的、不证自明的理性概念,从这几个理性概念就可以构造出科学知识体系。以天赋观念为知识基础的观点即唯理论。

什么是经验论

以培根、洛克等等为代表的经验论认为,知识的基础是人们的感觉材料或经验事实,单凭经验事实通过归纳就可获得知识。这种观念支配了整个近代科学的发展。

(2)经验论从实验科学出发,主张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性经验并且以经验为基础,它试图通过对经验的归纳概括出自然法则来。唯理论则从理论科学出发,认为感觉经验归根结底是个别、相对和偶然的,因而不足以充当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的坚实基础,所以知识乃是由一些理性固有的天赋观念推演出来的,非如此不能说明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于是在认识论问题上,这两派哲学家各执一端,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而他们的片面性则决定了谁也不可能最终解决问题,休谟的怀疑论就是近代哲学陷入困境的最好写照。他的怀疑论不仅使经验论企图通过对经验的概括归纳获得有关自然法则的知识这一理想最终破灭了,而且也使唯理论陷入了困境。

(3)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的后果

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使哲学在认识论问题上走进了死胡同,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近代哲学的启蒙主义以崇尚理性、提倡科学和推进知识为己任,然而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的争论却使这些理想出现了落空的危险。

它意味着我们不仅不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而且作为科学知识之基础的理性本身也发生了动摇。

(十一)、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如何理解?

答:内涵:由我思而知我在“我思故我在” 在东欧和现在的中国学界都被认为是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总代表,而遭到严厉的批判。很多人甚至以“存在必先于意识”、“没有肉体便不能有思想”等为论据,认为其 “本末倒置”、“荒唐可笑”。

通过笛卡尔对自己哲学历程的细腻描述,我们可以明白地知道,这句名言的含义不是:由于我思考,所以我存在。而是:通过思考而意识到了(我的)存在,由“思”而知“在”。

在普遍怀疑之后得出“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原理,认为“我”这个精神实体的存在是一切知识的基石,进一步演绎出“上帝”和“实体”,建立起心物二元论,借着上帝的权威来保证物质世界的存在。

(十二)、康德的“人为自然界立法”如何理解?

答:

(一)所谓法则即事物之间的普遍必然联系。但这种普遍必然联系并不是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是范畴所具有的。即范畴不能被运用于物自体,而只能被运用于现象。

我们能所经验到的一切现象都服从于范畴的综合作用,它们被范畴综合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现象界的总体,即自然界。范畴就是规定一切自然现象的总和的规律,范畴加诸自然现象之上的法则即自然规律。

(二)人为自然界规定的法则并不是自然科学中具体定律。自然科学中的具体定律都必然经过经验才能被发现和验证(如铁球堕塔实验),而先验范畴规定的一般的自然法则表达为先天综合命题,它们的真理性不依赖于经验,并能反过来赋予经验以普遍必然性。纯自然科学因此而得以可能。

(三)“人为自然界立法”的理论意义

1、康德把人本主义的精神发扬光大,通过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认识论,达到了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规定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中心地位。

2、康德在高扬了精神的能动性的同时,又对事物自身的存在持一种谦逊的悬搁态度。

附:《心理学基础》补充复习题:

一、制约遗忘进程的因素

答:

1、时间的影响

2、材料的重要性

3、材料的性质

4、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5、系列位置效应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P138--139)

答:

1、能否对问题进行适宜的表征

2、迁移的作用

3、原型启发

4、定势的作用

5、情绪与动机

三、奥尔波特的人格结构(可能不科学 该题自己总结一下吧)

答:人格特质

共同特质

个人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首要特质

个人特质:个体身上独具的特质。

首要特质:代表整个人格,它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具有极大的弥散性和浸透性,影响到个人行为的所有方面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

中心特质:是人格的构件,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令行为在特定时空具有倾向性,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

上一篇:访问学者申请书范文下一篇: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及考核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