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历新年范文

2024-06-17

藏历新年范文(精选12篇)

藏历新年 第1篇

藏历新年藏历新年是西藏最大的节日,也是藏族节日之首,是最隆重的节日。届时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各种庆祝活动繁多,热闹非凡。

藏历正月初一为藏历新年,由于与农历算法不同,藏历新年和农历新年的日期不完全相同,一般会有四种情况:即藏历新年初一和农历大年初一完全重合、相差一天、相差一个月或相差一个月零一天。

在“世界屋脊”的拉萨古城欢庆的藏历新年和谐而热闹,拥有很多独特而欢愉的过节习俗。一进入藏历十二月,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碌了起来。打扫房间,做切玛(即在一个木质绘有彩色花纹的长条两格斗形器具里装入糌粑、奶渣、青稞等,上面还要插上青稞穗和塑有精美的日月模型的酥油花)、炸“卡赛”(一种油炸食品)等各种过年的准备。

藏历腊月二十九日,家家都要在大门上用石灰或糌粑画出很多吉祥图案,表示人丁兴旺、粮食满仓。厨房墙上还要画白色的蝎形图案,传说巨蝎是保佑家庭平安的龙女或灶神的化身。晚饭时各家都要团坐在一起吃一种特殊的面疙瘩,叫“古突”。“古突”是由9种食物煮成,在“古突”里在放入事先包进各式各样东西的面疙瘩,谁吃到了什么东西,都必须赶快向掌勺的女主人报告。每样东西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例如,吃出羊毛的人代表其心地善良;吃出辣椒说明其人泼辣;吃出木炭表示心黑;吃出碗豆表示圆滑;吃出瓷片表示纯洁等等,因而,既是占卜又是一种娱乐,一家人边吃边开玩笑,气氛相当活跃。女主人还要在“古突”里放一个小面人,脑袋小,肚子大,谁舀到它,谁就得挨罚,学驴叫、装狗叫,还得喝九勺子面汤,喝不了就硬灌。“古突”宴会总是在欢笑和戏谑中结束。

传统习俗,新年初一黎明时分家庭的主妇要去提水,传说地狱之王辛者曲杰在这个夜里会登上雪峰去喝雪山狮的奶,一边喝,一边流,狮奶顺着高山陡坡,流进江河源头,谁起得最早,谁舀到第一桶水,里边就有狮奶,人喝了将健康长寿。主妇用这水煮好“归丹”(内有红糖、碎奶渣、糌粑等的热青稞酒,口味酸酸甜甜,很是可口),端给每位家庭成员。等全家人起床,穿上新衣服,祭祀神灵后互致祝词,喝青稞酒,吃各种节日食品。一般藏历正月初一,拉萨人都很早起来,有的甚至通宵不睡。但是,并不能开门,只能在屋里吃喝,静静地等待。当东方破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折嘎艺人在街头大声呼喊“拉结罗(神胜利了)”时,他们才兴高采烈地打开大门,开始新年第一天的庆祝活动。折嘎意为“白发苍苍的老人”,相传远古时候,遇到战争胜利或者狩猎丰收,都会由一位年高德重的老人说一番祝福赞美的话,这种习俗沿袭下来,成为一种专门的说唱艺术。但拉萨居民成千上万,折嘎艺人为数却不多,供不应求。这几年大多已改为由录音机播放赞词,电视台还播出演唱折嘎的专

题节目,使各家各户可以同时在折嘎礼赞中打开新年之门,人人皆大欢喜。

习惯上藏历新年初一这一天并不串门拜年,而是手捧“切玛”沿街挨家祝福。邻里亲朋在街头相遇,互相从对方的“切玛”盒里拿一点糌粑、几颗麦粒先向空中抛撒三次,以示供奉神灵,同时不停的祝愿“扎西德勒彭松措!(愿吉祥如意美满!)”,然后再放到嘴里品尝,之后便是喝酒,三口一杯,一人三杯。从初二开始,亲朋好友相互拜年。节日期间城乡各地有藏戏表演,还有跳锅庄和旋子、拔河、跑马射箭等一系列娱乐活动。

新年里要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贵的首饰,即使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也要预备一件过年的衣服,或者一两样粗糙的装饰品,这里面也有说法,传说神王辛者曲杰会从铜镜里观察世人的生活,大家穿得漂漂亮亮,他看着高兴会再给世人一些恩惠;如果穿得破破烂烂,他会心烦,随之降下灾害和瘟疫。因此,过年穿新衣,有取悦于神王的意思。

新年初三是插旗挂幡的日子,这天拉萨居民先是登上自家屋顶进行更换经幡的仪式,然后成群结伴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祭祀山神和水神。

藏历正月初五,拉萨郊区的农民要举行隆重的开犁仪式。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强壮的耕牛被打扮得富丽堂皇,额头贴着酥油图案,犄角上插着经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挂彩缎,尾巴上还系着五彩缤纷的绸带。出发耕田之前,还要给耕牛喂青稞酒和食物。牛吃完之后极度亢奋,一路狂奔乱跑,农民会很高兴,因为这被认为是兴旺发达的好兆头。人们还会从家里扛出一块白色山石,这是去年从农田中请回收藏好的,再次重新恭恭敬敬安放回农田中央,称为“阿妈色多”,意为“金石头妈妈”,是庄稼的保护女神。人们还会在田里“煨桑”,插上祈福经幡,并围绕白石耕出五垄,每一垄播一种作物种子。十天以后,会再次来到田边察看作物发芽的情况,据说当地农民就是依据此来制定播种计划的。开犁礼完毕,大家会聚在一起喝酒唱歌,欢庆节日。拉萨藏历新年还有一项隆重的宗教活动就是正月初四到二十五的传昭大法会(“莫朗青波”)。藏传佛教格鲁派(又称黄教)的学经僧人最高学位“格西”将在这一法会期间公开考试产生,激烈的宗教哲学辩论的精彩场面往往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而最受人尊重的高僧大德会高坐神榻,依次给排成长列的普通僧人和俗众摸顶。

藏历正月初一。古时候没有藏历,人们认为桃花一开就算一个新年的开始。现在的藏历起源于公元1027年。从此,藏历的第一天固定为藏历年。藏历年是西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期间,家家尸尸团聚,用吉祥如意等美好语言相互祝福。

藏历新年 第2篇

在我们西藏,一年中有雪顿节、望果节、沐浴节……许多具有民族特色节日,其中藏历新年是我们那里最隆重的`节日。

我们拉萨的新年是从藏历二十九开始的。这天晚上,我们那里家家户户都要团聚一起吃“咕都”,然后到室外去燃火堆,放鞭炮,还要在房顶和山顶上挂经幡,祛除旧年的邪气,迎来新年的吉祥。

藏历初一的凌晨时分,每家每户都要到河边“打星水”。当太阳升起时,邻居们相互敬“切玛”和青稞酒拜年。

在藏历新年里,真正热闹的活动是从初二那天开始的,这一天,城里乡下,男女老少,都身着节日盛装,朝佛逛街,拜亲访友,各地都歌声阵阵,舞姿翩翩,热闹非凡。

吃“咕都”

藏历二十九日那天,妈妈要给家里的窗户换上崭新的布帘,爸爸在自家的房顶插上色彩鲜艳的经幡,家里立刻有了一份新年喜庆的气氛。到了傍晚,我们全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吃“咕嘟”,这有点类似内地吃新年团圆饭。这“咕嘟”是一种用面做成的稀饭,里面加入奶渣、萝卜、人参果等九种食物。除了这些,妈妈还在一些面团里分别包进辣椒、木炭、硬币和面粉做的太阳、月亮等物品。这些东西都有象征意义,如太阳月亮表示心地善良前途光明,石头表示心狠,羊毛表示心软,木炭表示心黑,辣椒表示嘴巴不饶人,硬币预示财运亨通。

爸爸和妈妈在厨房里煮“咕嘟”,我和姐姐几个坐在沙发上说笑。一会儿,爸妈把煮好的“咕嘟”端上来,我先是盛了一碗给年过七旬的老奶奶,这是敬老,我从小就懂。再是给各人盛了一碗,大家都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奶奶心善,一心向佛,第一口就吃到了太阳。舅妈的嘴巴最厉害,从来都是得理不饶人,她果真吃到了辣椒,大家便哄笑起来。一家人谁要是吃到了这些东西,就会当众亮出来。于是大家相互议论,然后哈哈大笑一场,掀起欢乐的高潮。

“打星水”

大年初一那天,妈妈起得特别早。她一起来就忙开了,先烧了一锅人参果饭,盛的第一碗敬在佛前,妈妈很善于做这事,接着给我们每人送上一碗。我们都尚未起床,就在被窝里吃,吃完继续蒙头睡觉。妈妈则坐在窗前等待日出,当东方晨曦初露的时节,她就匆匆背上水桶去河边打新年的第一桶水。传说这时的水最为圣洁、清甜,谁家最先打上这吉祥水,在新的一年里就能免去许多灾难。天亮了,我们全家穿上新衣服,洗漱完毕,晚辈就开始向长辈恭贺新年,互道“扎西德勒”,互祝新年家庭和睦,人增畜旺。

“切玛” 拜年

正月初一,是藏历年最热闹的一天。黎明时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早把我给吵醒了。我急不可耐地穿上新衣,就和姐姐一起给周围邻居家拜年。我和姐姐捧着一个名叫“切玛”的五谷斗,登门必道“洛萨扎西德勒(新年好),邻居则捧起“切玛”到门口迎接。“切玛”是一种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青稞和糌粑,上面插上青棵穗。“切玛”标志过去一年的好收成,也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收。同样,邻居们也会捧着“切玛”给我们拜年。我们会先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拈起一撮粘巴、几粒青棵抛向天空,表示敬神;再拈起一撮糌粑和青棵送进自己嘴里,以感谢邻居们的盛情。

朝佛祈福

藏历新年 第3篇

相传在很久以前, 每当庄稼成熟收获之时, 藏族人民就会载歌载舞欢庆丰收, 年复一年他们就把庄稼成熟的时候作为新一年的开始。唐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带去各种天文历书以及内地耕作技术和生产工具, 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西藏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藏地的历法也发生变化, 也就根据内地民族人民的习惯将新一年的开始定为了藏历新年。

二、藏历新年与内地春节的不同点

据笔者调查, 无论是藏历新年还是内地传统春节, 由于地区的差异, 在这种传统文化习俗方面都多多少少的存在着某些差异, 所以在这里笔者选取了藏历新年文化的共同点与内地传统春节文化的共同点来进行对比, 请读者理解。

1、藏历新年与内地春节日期上的差异

藏历新年的日期为藏历12 月23 ~ 1 月3 日。而藏历新年被称为过年的那一天则是藏历当年的第一天, 被称为初一。后因每个地方的过年时间休息时间不一样, 即过年前几天与过年后几天的前后天书可能存在差别, 这个因地区而异, 但是被称为“过年”的这一天是统一不变的。

藏历12 月23 ~ 12 月28 日

藏历新年与汉族新年一样在年前每家每户都要准备年货, 而12 月23 日~ 28 日就是藏家来准备年货的时间, 一般这些是由家里的女主人带着女儿等进行采购的, 她们要给家里人准备过年的新衣服、新帽子、新鞋子等服饰还有给家中年纪大的女士买新围裙 (藏语叫“邦典”) 。

藏历12 月29 日~ 30 日

在这两天, 家里的女主人和女儿要准备在初一敬神所用的贡品“切玛”、酒、菜、人参果、“卡塞”等摆上佛龛, 白天家里人就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到了晚上全家人要一起吃团圆饭:面团突巴 (藏语叫“古突”) , 是面半均羹的意思 (藏语叫“土巴”) 。很有意思的是在女主人要在面团中包上几个特殊“小东西”, 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盐巴等不同的夹心面团, 据说不可以超过九种东西, 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些特殊的夹心面团有何意义, 吃到石子的人代表着心肠跟石头意义硬;辣椒代表着嘴想辣椒一样很“辣” (这里的辣应该是嘴巴比较厉害的意思) ;木炭是指心肠和木炭一样黑;羊毛是这心肠和羊毛一样柔软等等, 每种夹心都有其自己的特殊意义。

藏历1 月1 日~ 1 月3 日

在大年初一早上鸡刚叫的时候 (大概5 点左右) 家中女主人就开始起床了, 因为她要去取新年头道水的地方去取水新, 煨桑火。女主人穿上新年盛装后就立刻到达取新年头道水的河边或水边, 首先要煨桑、祭水神、献茶和酒, 并祈祷些吉祥的话语, 然后就开始取水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不可以回头, 据说如果回头新年被赋予吉祥的水新就会失去福泽, 所以人们不敢怠慢。女主人将水背回家中后就取水新添供神杯, 然后将水倒入水缸内就开始用水新做青稞酒粥, 并将家人一一叫醒。新年这才算是开始了。全家人穿戴好新衣帽盛装打扮, 小辈们则要想年长的家人道一句:“罗萨拉扎西德勒”。然后女主人要给家畜的角黏上酥油花, 并且换上新的耳饰和颈套。等到全家人都收拾好了就聚在一起按长幼顺序给每个人献上哈达、新年鲜花和“切玛”, 随后家中所有的成员就一起吃女主人做好的青稞酒粥、羊头肉和血肠。

大年初二, 每家每户就开始带孩子去祭祀土地和护法神, 每个地方不同所去祭祀的地方也就不大相同, 他们都盛装打扮, 带上自己家酿制的青稞酒和各种油炸制的食品到祭神的地方去, 首先要祭祀土地神, 再去祭祀护法神, 最后还有去向亲戚, 朋友和邻居一一拜年, 忽道吉祥如意, 然后互相在家中做客。唱唱歌, 跳会舞好生欢乐。

大年初三, 当地人民要在自己家中的屋顶插上可以招来运气和吉祥的经幡。随后会邀请亲朋好友和邻居到自己家中做客, 藏民族是非常好客的民族, 一旦家中老了客人他们都会用最尊敬, 最隆重的方式去接待, 在藏历新年这么重要的日子里他们更是会如此。

2、藏历新年与内地春节意义上的不同

我们在上文中的藏历新年与内地传统春节的由来中不难看出, 两种春节的在意义上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 藏历新年的过年意义是为了庆祝一年的丰收和纪念文成公主入藏之后给西藏带来的文化、经济上的进步。而内地传统春节的意义除了现在的为了庆祝一年的丰收之外, 还有纪念“年兽”对人们带来的危害, 即避免鬼神之说打扰人们的正常劳作, 同样也是祭祖的一个好的方式, 祈福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3、藏历新年与内地春节的衣装特点

藏民族是一个及其注重传统的民族, 所以他们在服饰方面是极为注意的。首先说的是藏族中年的妇女的服饰。她们外面通常是穿一件无袖的长袍, 来罩着里面的内袍, 领口则是翻折出来的, 可以看到所穿衬衣的花色有天蓝的、紫色的、青绿色等较为素一点的颜色, 腰间会系着一条彩虹纹的围裙 (藏语叫“邦典”) , 据说这是因为妇女要在家中做家务, 在他们腰间围上围裙也就方面他们擦拭东西了, 而如今这围裙的装饰作用更大。脚上蹬着一双自家做的“松巴拉姆” (高腰氆氇镶呢藏靴) , 身上会戴很多的首饰。看起来非常的漂亮。再来说说藏族男性的穿着, 他们喜爱头戴“次仁金果” (前后各有一大沿, 顶上是绣花缎子的藏式帽子) 或皮帽, 身穿大袍, 随着年龄的增加也会逐渐加深衣服的颜色, 他们也会在辫子里扎上红色的绳子, 据说是代表着吉祥如意。

而在现代意义中的内地传统春节, 汉族是一个占了全国人口百分之92 的大民族, 其民族传统文化的衣装特点实在是多之又多, 在这里笔者通过调查了多个省份的文化特征, 总结出内地春节的衣装特点可以用一个“新”字来概括。在过年的这几天里, 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 都喜欢人人穿新衣, 在配饰方面没有过于的讲究, 但是新衣服也代表着“辞旧迎新”之意。

4、藏历新年与内地春节饮食不同

(1) 藏民族的新年饮食

藏民族在新年期间各种特色的美食应接不暇, 在这里就根据所采访的人们和材料所诉仅仅介绍一小部分的美食。

古突 (甘九粥) , 用萝卜、人生果、豌豆、面粉、和白菜等九种食材制作而成的, 一般在12 月29 日或30 日食用, 也叫做团圆饭。

德卡 (盘供) , 用面油炸制成的各种动物器官和肢体的“卡塞”, 即油炸果子, 这是新年期间用来供奉神灵的食物, 也是用来劝告人们少杀生, 据说在很早以前, 人们是用真正的动物器官来供奉的, 日子久了, 人们认为杀生会惹恼神灵所以才逐渐改成用油炸果代替。

鲁果 (羊头) , 因为鲁果和罗果 (岁首) 的发音非常相似, 所以人们便在新年期间要在家中摆放羊头的习惯, 在大年初一这天, 也一点会吃煮羊头的。他们认为这是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剧采访得知在日喀则的某一些地方, 当地村民会在年前将羊头放进自己家中的牛圈中放置一个星期让牛圈的“味道”熏一熏羊头, 据说这样的羊头会更好吃。

(2) 传统内地的新年饮食

蒸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 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 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 象征着黄金、白银, 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 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 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 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 再用皮包上馅, 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 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 正统的饺子吃法, 是清水煮熟, 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 (锅贴) 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 “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 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 非常吉利;此外, 饺子因为形似元宝, 过年时吃饺子, 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 话新春, 其乐融融。

5、藏历新年与内地春节的娱乐活动

(1) 藏历新年期间的娱乐活动

藏族民间有许多独特的娱乐项目, 在大小节假日就可以看出来, 藏族人民的娱乐项目有多么丰富。年纪稍大一些的人们喜欢玩比较传统的打骰子、康乐球什么的, 打骰子是相对来说最受欢迎的娱乐项目了, 它是用贝壳计数前进, 相互冲消, 以最快的时间翻过“山口”的人为胜。康乐球, 虽说是“球”, 但它其实是一种扁圆的木块, 而且是用手弹着玩的, 规则也因地域不同而不同。年纪稍小的孩子们则喜欢踢踢毽子、跳跳绳之类的游戏。比较好的毽子是用老鹰腋下的羽毛做成的, 而且孩子们喜欢许多一起围圈相互踢着玩。

在过年期间这些各式各样的娱乐项目给藏历新年带来了更加多的乐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其他民族入住西藏后, 藏族人们的娱乐活动也越来越现代化, 如四川的麻将, 扑克牌等类似的项目越来越多, 也可以看出少数民族一些传统的活动, 娱乐项目等都在渐渐消失, 我们应该要多多提倡去保护他们。

(2) 内地春节的娱乐活动

1腊月二十三, 祭灶

我国春节, 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 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 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 扫尘

每逢春节来临,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 清洗各种器具, 拆洗被褥窗帘, 洒扫六闾庭院, 掸拂尘垢蛛网, 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 争取好表现, 以博取玉皇欢心, 降福来年。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5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 人们都要除旧部新, 有旧岁至此而除, 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 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 消灾祈福为中心。

6正月初一, 拜年

春节早晨, 开门大吉, 先放爆竹, 叫做“开门炮仗”。

新年的初一, 人们都早早起来, 穿上最漂亮的衣服, 打扮得整整齐齐, 出门去走亲访友, 相互拜年, 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 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 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 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 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7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 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 庙会之时, 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 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庙会期间, 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

三、结束语

笔者到这里针对本文的写作就全部结束了, 希望这篇西藏藏历新年与内地春节习俗差异的调查能对读者们受用, 同时我会继续对西藏藏历新年与内地春节习俗差异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同时感谢在调查过程中我的同事们的努力奋斗及被采访者的友好合作, 在这里, 笔者真心的感谢你们, 谢谢你们的支持!

摘要:我国西藏藏历新年与内地的春节习俗在文化、信仰、仪式以及参加方式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色。在广大内地, 人们对西藏节庆文化的了解还是相对有限的, 有鉴于此, 为了向公众更加准确的展现西藏的传统节庆文化的魅力, 笔者将西藏新年文化的神秘与内地传统春节的文化做一个比较细致的对比;同时, 藏传佛教与藏历新年相互之间有多大的影响, 也是我们此次调查的一个目标之一, 笔者会向公众展示一个更加美丽而又富有文化底蕴的西藏。

拉萨藏历新年“新年味” 第4篇

而目前在卫藏绝大部分地区比较通用的以藏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习俗源出金光明经和藏医四续派的学说,从创立之初起为汉蒙王室和藏族星算学家所接受,通行至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藏历新年。

以往很多时候藏历年和春节只隔一到两天,拉萨市民可以享受十多天连续长假,今年的藏历新年跟春节整整差一个月,按惯例春节和藏历年都会放七天假,这对喜欢休闲生活的拉萨人不啻是个福音。

初三日挂经幡:祈愿福运升腾

我们说的是拉萨人的藏历新年。但严格讲,西藏过去并没有特别成型的城市文化,也没有具备规模的市民阶层,因此,很多现在城里人过年的讲究追溯起源头首先都是从农村地区发起的。

一般来讲,藏历十二月二十九人们要吃一种名为“古吐”(破九之意)的杂烩粥,其目的主要是讨各种彩头,如吃到羊毛说明你性格柔顺、为人敦厚;吃到辣椒说明你嘴巴厉害不饶人,来年要注意讲究与人相处的技巧,等等,但主要是为了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必须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度过这一晚,绝不能把愁苦的情绪带入新的一年。

初一一般不出门,人们早上朝佛,祈求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喜乐富足。中午和晚上家人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

初二开始外出拜年。

如今,很多拉萨市民喜欢在这一天安排私家车去农村和乡下亲戚一起过节,联络亲情,呼吸山乡的新鲜空气。城市里的孩子们也就有机会看到或亲身参与农村独有的新年娱乐活动,如初二这天举行的击牛角比赛等。

击牛角比赛藏语叫“多郭”,参加者多为青壮年,但一般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主持击角比赛的是两位“阿妈”(实为两支队伍的男性领队)。比赛由两位“阿妈”在几十名参赛者中通过抽签方式各带一个“家庭”来参加,赛场上“阿妈”与“阿妈”对阵,“儿子”与“儿子”比赛,再按小比分算团体成绩。

村中的一个年轻人在村中央的广场吹响铜号,表示比赛马上开始。

赛场上划两条白线,相距约十多米,在白线中间挖土立一个牛角,牛角上粘上湿泥,湿泥上按一块白石头为大靶子,两头轮换着比赛,每次比三轮。投手射中牛角视为打中小靶子,奖励三元,射中白色石头设为射中大靶子,奖励五元,投中牛角白点的可以得到重复投掷一次的机会,幸运者会跑到对面把自己刚刚击中白点的“子弹”捡回来再用,并要大声喊出“啐啐啐!”以示震慑对手,鼓舞己方士气。投石弹到地上射中靶子不计成绩。投石弹是从地上随意捡拾的,力气大的可以选一块大石条,力气小的就会吃亏不少,比的就是男子汉的勇气和技能。投掷方式不能像投手榴弹一样从肩后扔出,而要把石块托在手心从膝关节附近划出一个半圆圈,将石块上扬抛掷出去,这主要是为了考虑安全,营造出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全队所得的奖励资金由“阿妈”按具体表现分配给每个队员,也可以大家一起聚餐。

村民们还会告诉你,过去这种赛事是由庄园主和寺庙负责组织,但必须先要等到人们往地里送肥回来,才允许玩。那时候寺庙的喇嘛也可以穿俗装参赛,现在一般没有僧人参加,纯粹是俗人的娱乐活动。但比赛规则基本没有变化。

城里的孩子们跟着村民很乐于参加这种活动,进入状态后可以玩的很久,直到尽兴为止,什么时候累了才结束。这是初二那天的事。

作为一种福运升腾的象征,更换经幡是藏家人每年藏历新年间的主要传统活动之一。

初三这天早上,拉萨人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楼顶上,举行一次隆重而欢乐的插经幡仪式,藏语称“托随”,意为在屋顶上进行的祭神祈福仪式。

70岁的扎西老人告诉我们:“首先我们煨桑、准备经幡、然后抛洒糌粑,根据历书上指定的巧藏(吉利方位)换插经幡,祝愿大家来年吉祥、扎西德勒!按照西藏的传统,我们每年都会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举行‘托随’仪式,插换经幡,煨桑,然后和院内的人们欢聚在一起,人们穿上新衣,早早的把青稞酒、‘卡赛’(油炸果子)、‘切玛’(五谷斗)等端到楼顶的平台上,邻居们隔着墙头互相拜年,再把煨桑用的柏树枝和崭新的经幡准备好,大家一起把表示福运升腾的新经幡挂起来,整个这一年就会过得舒舒坦坦的。”

朝佛季后的采购季

但是在过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轻松松地过好这个年,有一种说法叫“不是过年是赶年”,意思是为了过好这个年家庭主妇们可是每天都有赶不完的活。

现在,人们有钱了,什么东西都买得起,精明的商家就推出了很多“革新年货”吸引眼球,这可把家庭主妇们彻底解放出来了。譬如,过去过年必用的供奉在藏桌上的水煮羊头如今基本上用彩色瓷塑羊头代替,这就解决了很多无谓的劳动,而且可以反复使用,节约成本,何乐而不为呢?这些“革新年货”也吸引了很多农村来的消费群体。

西藏地区每年年底是所谓朝佛季,进入农闲季节的人们成群结队到拉萨拜佛、供灯、串亲戚。

等朝佛季节进入尾声的时候,藏历新年的采购时间也到了,人们会购买很多年货带回家去。

很多有想法的山乡农民乘此机会做起了自己的特色年货生意,赚得钵满盆满,笑逐颜开,合不拢嘴巴。比如这位——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农民加布——做经幡树生意已经很多年了。他说,在他的农村老家农民喜欢在后院栽种一片细细密密的柳树林,夏天可以在那里过林卡消暑,一到冬天这就是他们家的摇钱树了。

加布告诉我们说他家每年削砍200多根柳树枝,放在拖拉机或皮卡车上,开到拉萨,哥几个合伙租一间房子,在居民大院的太阳底下摆个小摊,一边舒舒服服地喝茶,一边把从冲赛康市场批发来的已经裁剪好的经幡布一幅接一幅缝在三米见长的树枝上做成经幡树卖给准备过藏历新年的拉萨市民,增加节日的喜气。

已是三个孩子父亲的加布今年带了200多根树枝,每根售价80元,这一下扣去成本可以赚到一万多块钱,这是他们全年现今收入的一部分,可以办很多事情。他说:“勤管理,追肥浇水,一般五年后柳树枝又能长到今年的高度。”

记者问他:“那明年你就不能来了吗?”

只见加布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说,那倒不是,我们只砍削一部分树枝,留出一部分明后年继续售卖。

正是有了加布们,拉萨的年货市场硬生生催生出来一批乡村特色年节产业,这可是藏历新年的“新年味”。在拉萨的藏历新年市场上,可以说“各村有各村的高招”,有的村庄以专门推销“新年花”(实为鸡冠花,又叫胡花、羊掉米,染色后用以装点供盒)和彩染麦穗、献新青苗为主;有的村庄则独家出售“驱鬼”夜烧火用的麦秸秆;有个的村庄专门赶制彩塑酥油花“孜布卓”批发;而有个地方则以加工黑豌豆、麦仁等破九“古突粥”配料为主打产品;当然了,还有的以制作、书写藏式春联和门帘、窗帘等为特色的。

藏历年期间,布鲁、德卡、桑卡帕列等藏式面点的销量创年中新高。在堆龙德庆县小学上四年级的小平措乘寒假之机替爸爸看守德卡摊,他的爸爸在院子里的出租房忙着加工德卡。一只德卡的售价在70-90元不等,小平措的“压岁钱”是靠自己的劳动挣来的。

年前的拉萨市场一片红红火火,预示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美好的未来等待着勤劳聪慧的人们创造更加崭新的生活。

藏历新年作文 第5篇

我的家乡在雪域高原新城——天祝藏族自治县,那里有圣洁的白牦牛,雄伟的马牙雪山,还有热情好客的藏家儿女。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藏历新年。新年一大早,阿爷起来便挤好了新鲜的牛奶,阿奶开始熬制奶茶,炊烟袅袅,茶香扑鼻,不一会儿,一大锅奶茶翻滚着香味,使我馋得直流口水。

阿爸拿来了上好的酥油,放在了龙碗里,阿妈舀上熬好的奶茶,金黄的酥油化开了,荡漾在洁白的奶茶上,闻一闻,真香啊!这天,人们还要吃手抓羊肉。阿爷说,藏历新年这天吃手抓羊肉象征着幸福美满,来年五畜兴旺,庄稼丰收。当阿爸把一只羊剁成大块时,我已迫不及待地端起盆子把肉倒进了大锅里,围在灶火旁等待吃超香的手抓肉。整个下午,村庄里都飘着手抓羊肉的香味。晚上的节目更热闹。大人小孩都穿着节日的盛装,来到村里的大场上,围着篝火跳锅庄。

音乐响起来了,篝火燃起来了,锅庄跳起来了,全村男女老少的脸都被篝火映红了,欢乐荡漾在他们的脸上,欢呼声、笑声、孩子们的呐喊声响彻了整个村庄,幸福洋溢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很美吧!希望你有机会也来我的家乡和我一起过我们的传统节日——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作文 第6篇

藏历新年一到,我们就会唱歌跳舞,还会喝一点酒。因为每逢重要的节日倘若不举酒杯就没什么意思了。像我们小孩子就不好在那里坐着,一定是跑出去玩,非常开心。新年时,我们会约很多朋友、亲戚来到家里,热闹非凡。

而于我来说,今年的藏历新年最有意思。今年新年,我家姐姐回来了。过年时姐姐就和我们一起玩,真的是非常快乐。姐姐非常善良懂事,个子不高,头发短短的。我们家里就数姐姐最疼我了,她非常爱我。这次回来,姐姐给我拿了很多礼物。

过年第一天,姐姐带我出去玩,我们在草原上玩了很多游戏。赛跑时我不小心摔倒在地。因为我当时摔得有点狠,姐姐以为我要哭出来了。她快速地跑过来,关切地问:“没有事吧?”她告诉我作为一个男孩子,要做一个勇敢的人。我记住了姐姐的话,以后也再没哭过。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也会想到姐姐的话,不再怯懦,不再知难而退。

藏历新年作文 第7篇

“卡赛”是新年里必不可少的食物,既是装饰神案的艺术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它是用面在油锅里炸出来的油炸果子。“卡赛”的形状多样,有的瘦瘦长长,有的方方正正,有的圆圆溜溜,这些还不出奇。人们还会很有创意地将卡赛做成各种模样,有的有几个枝丫就跟手似的,有的缠缠绕绕像中国结似的,有的层层叠叠像花儿一样,有的弯弯绕绕像耳朵似的,有的双翅展开像蝴蝶纷飞。人们还会在“卡赛”上涂上五颜六色的色素,使得“卡赛”成为色香味俱佳的食物。

藏历29的傍晚被称作“古突之夜”。家家户户都要做“古突”,“古突”是一种类似面疙瘩的面食,人们常会将“古突”制作成具有各种象征意义的面型,如太阳象征富有、威严和荣誉,经书贴象征聪慧、有学识,鼓象征不可靠、两面人等。人们也会在“古突”中包上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这些东西都各具寓意,如石子预示心肠硬;炭预示心黑,辣椒表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这些东西的人,都要即席捞出和吐出,以助除夕之兴。每当天黑时,全家依长幼次序就位坐定,开始聚吃“古突”,席上有嬉笑,有欢欣,有期待,于是,吃“古突”的时光总能成为人们记忆里最最美好温馨的片段。

大年初一的早上,家家户户早上都会吃人参果饭。人参果饭也叫“卓姆折丝”,将人参果煮熟后,放在米饭上面,细细地撒些白糖,拌上一点点酸奶,再均匀地淋上一勺滚烫的酥油汁,一份营养又好吃的人参果饭就做好了。人参果是一种富含糖、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的水果,食用后有生津润肺,提神滋补之特效。亦可以入药,具有收敛止血、止咳利痰、抗肿瘤、强心作用,治诸种出血及下痢,亦有滋补之效。人参果藏语称“卓姆”,跟藏语中的“有口福”谐音,寓意新的一年可以事事顺利。

藏历初一还要喝“观颠”。当天天不亮,妈妈们就会起床给一家人煮“观颠”。“观颠”是用红糖、青稞酒、奶渣、糌粑和人参果放在一起混煮的一种如粥一般的食物。“观颠”的香味很浓郁,加热后的“观颠”更是香味扑鼻醉人心脾。在家人起床后,妈妈们会将煮好的“观颠”端给家人喝下,祝福家庭成员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长寿和吉祥。

藏历新年富有特色 第8篇

但是,各地藏历年的过法有所不同,于是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年节文化。对于木雅地区而言,新年是从藏历二十九开始的。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团聚吃“古突”(面团肉粥)。各家打扫房舍、做好个人卫生,象征除旧立新、消灾免祸。在正中的墙上用干面粉绘“八吉祥徽”,以示辞旧迎新。

到了除夕晚上,就开始正式过年。每户的大门外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的“八瑞相”符号,在打扫干净的室内铺上新“卡垫”。在正房的佛龛前叠放各式油炸果子和各种水果以及涂有各种颜色的绵羊头或面捏羊头、酥油茶、青稞酒、茶砖、干果等供物。家人都到齐后,一家老小团团围坐,到室外抛出烧红的树叶火炬,以示鸣放鞭炮,举行隆重的送鬼仪式,祛除旧年的邪气。随后,便吃团年饭,还要做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试穿新衣,家庭主妇将煮好的“观颠”(放有红糖、碎奶渣的青稞酒)于午夜时分送给睡在被窝里的家人喝。

初一,与当年属相相符的人第一个起床说一些吉祥的祝词,生起新年的头火。当启明星升至东方山顶时,说明这时地球刚好转了一圈,新年的头水刚好流至,属相相符的人就去抢头水。凌晨,家庭主妇要到水井或泉边撒“切玛”,背回第一桶洁净水,让全家起床洗漱并饮饱牲畜。待老小依序坐定后母亲便端起吉祥双斗,向全家祝福“扎西德勒彭松措”(祝吉祥如意又圆满)。于是全家每人抓一点斗中的糌粑对空抛撒,品尝少许并回祝“阿妈巴珠贡康桑”(愿慈母安乐又康健)。相互祝愿以后,大家就喝“卓突”(放有碎肉骨头和碎奶渣的麦粒粥),吃绵羊头,喝头水做的茶,吃麦子稀饭。当太阳升至东方山顶时,属相相符的男人在房顶挂经幡,以求新年平安。这一天,一般人们都是不出门的,以示新年第一天团聚及齐心协力之意。

藏历新年真正热闹的活动是从初二开始的,这天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走街串巷,拜亲访友,城乡各地变得歌声阵阵、各种服饰异彩纷呈。

在木雅地区,初三这一天小伙子们会早早起床,祭祀神山。祭拜神山后,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少欢聚一堂,举行比赛。 有条件的地方都要举行赛马、射箭、赛牦牛、比长跑、打古朵、唱山歌、弹琴、跳舞、看藏戏等娱乐活动。

藏区各个地方的过年习俗各有不同,但其中迎新年的习俗是大同小异的。在西藏拉萨,藏历初一是在凌晨时分滑稽的“折嘎”说唱中迎来的。而后藏日喀则地区是西藏粮食主产区,为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农事安排,人们在藏历十二月一日过新年。与拉萨地区不同的是,人们在初一吃羊头、灌肠,喝麦片粥、饭后酒。西藏东部的林芝工布地区,新年是在藏历十月一日过的。工布地区森林密布,狗是当地人最好的伙伴,因而工布新年最鲜明的特色就是请狗赴宴。除夕晚上,主人把过年的食物摆好,请狗来品尝。据说有经验的狗这时显得非常庄重,把糌粑、肉、奶渣等食物都嗅嗅,然后决定吃什么。据说,狗吃什么预示着来年农牧业丰收的情况。西藏阿里、昌都地区以及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藏区的藏历新年的时间虽然一样,但是风俗、习惯却具有浓郁的牧区特色,其藏历新年也各有特色,反映出藏民族传统年节文化的丰富内涵。

藏历新年作文 第9篇

我的家乡在雪域高原新城——天祝藏族自治县,这里有独一无二的白牦牛,巍峨壮观的马牙雪山,多姿多彩的小三峡,还有热情好客的藏家儿女。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藏历新年。

新年一大早,阿爺便挤好了新鲜的牛奶,阿奶开始熬制奶茶。炊烟袅袅,奶茶的香味在晨风中弥漫开来。不一会儿,一大锅奶茶翻滚着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阿爸拿来了上好的酥油,放在了龙碗里,阿妈舀上熬好的奶茶,金黄的酥油化开了,荡漾在洁白的奶茶上,闻一闻,真香啊!喝上一碗幸福的酥油奶茶,再吃点草原特色小吃——酥油糌粑,那才叫惬意呢!新年的早晨,草原儿女在茶香、奶香、酥油香中迎接朝阳灿烂的笑脸……

这天,人们还要吃手抓羊肉。阿爷说,藏历新年这天吃手抓羊肉象征着幸福美满,来年五畜兴旺,庄稼丰收。当阿爸把一只羊剁成大块时,我已迫不及待地端起盆子把肉倒进了大锅里,围在灶火旁等待吃超香的手抓肉。整个下午,村庄里都飘着手抓羊肉的香味。

晚上的节目更热闹。大人小孩都穿着节日的盛装,来到村里的大场上,围着篝火跳锅庄。音乐响起来了,篝火燃起来了,锅庄跳起来了!全村男女老少的脸都被篝火映红了,欢乐荡漾在他们的脸上。欢呼声、笑声、孩子们的呐喊声响彻了整个村庄,幸福洋溢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梅里雪山藏历新年行计划 第10篇

【活动时间】2011年02月04号-02月12号

【出发城市】 云南香格里拉

【活动地点】 云南梅里雪山飞来寺.雨崩村,斯农村

【活动费用】2980元/人(4人一部车).3980元/人(3人一部车)

【费用包括】 交通(往返四驱越野车,路桥费,油费,组织费,领队司机补贴,公共

装备),住宿,二正一早餐费(不含酒水);

雨崩景点门票,自然保护费

活动期间的车辆使用,向导费用

.(注:费用不包括 : 香格里拉往返交通费;

头尾日香格里拉的食宿,雨崩租马费,酒水及自愿消费项目;)

【食宿标准】客栈或藏民家,和藏民一样的食物

【精彩指数】★★★★★

【行程难度】★★★

【报名联系】Catherine :***(短信方式).QQ :316734726;email : fromphilip@hotmail.com

玛主 : ***,QQ :1013334196

活动安排

D1.02月04号:香格里拉

8:30出发

行程 : 香格里拉——纳帕海依拉草原——梅里雪山(飞来寺)

D2.02月05号

行程:飞来寺——西当——雨崩村

早起后,飞来寺感受梅里雪山最美的日出日照金山。早餐后,驱车从飞来寺出发,经过澜沧江大桥来到西当村。司机师傅送队员到此,接下来大家就开始徒步或租骡前往雨崩,走大概6-8小时的山路,穿越原始森林,翻越海拔3700米的那宗垭口,到达雨崩村,由客栈老板接待

D3:02月06号(年初一)

行程建议:雨崩村——笑农大本营——(冰湖)——回雨崩村

早餐后,从住宿地出发,经过一片森林中的草甸,过了雨崩河就开始上山,进入高海拔原始森林,2-3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海拔3600米的笑农大本营。在牛棚里休整后,向海拔3900米的冰湖进发。如果运气好的话,大概下午三点左右回,于下午6点左右可以回村住宿。

不想徒步大本营的,可以在年初一参加村里的村民聚会

D4:02月07号(年初二)

行程:雨崩村——神瀑——回雨崩村

早餐后,徒步到神瀑, 转神瀑三圈可以为你带来全年好运.D5:02月08号(年初三)

行程:雨崩村(原路返回)——斯农村

D6:02月09号(年初四)斯农

此日可安排去明永冰川, 也可以在斯农村自由活动

D7 : 02月10号(年初五)斯农

祭祀活动和晚上的对歌跳舞

D8 : 02月11号(年初六)斯农

歌舞表演/参与村里活动

D9 : 02月12号(年初七)

斯农-香格里拉(活动结束)

藏区新年活动须知

2010年12月

组织者 : 玛主 *** QQ :1013334196

编写及审核: 杜煜*** QQ :316734726

一.活动类容:

--雨崩梅里雪山内转山徒步.--梅里日出日落美景

--斯农藏家共渡新年

--欣赏,参与藏族歌舞表演

--了解云南康巴藏传佛教和藏族人文习俗

二.个人装备:

雨崩没有车行公路,需要翻山越岭徒步进山,途中有休息点供给补充.当地藏民已建起不少客栈和小卖部,基本的食宿都能得到解决,1.登山背包:40L左右的双肩背包一个,装些徒步途中用的干粮巧克力既可以及简单的洗漱用品,防晒和基本药物既可

2.鞋子:防水、防滑登山鞋一双。

3.袜子:至少3双厚棉袜。

4.手套:一副

5.保暖内衣:至少2套内衣。

7.牛仔裤:一到两条,便于照相形象。8.卫生睡袋:可有可无。自己需要可以带上 9.手电筒:小手电一个,头灯最好。

10.保温壶:一个矿泉水瓶子也可以替代。徒步路上都有休息点可以能量补充

11.干粮:少量压缩饼干可用来充饥,一些巧克力则可以补充体力。

12.旅行刀:很有用的东西

13.防晒霜, 墨镜,遮阳帽,手套

14.生活洗漱用品:

15.照相机/笔记本:

16、环保袋:若干个。用来包裹湿的、脏的衣物,也用来在雪山里包装非降

解垃圾(环保要求)。

20.如担心自己会高原反应, 出发前一个星期可以服用适量的红景天.(缓解高原反应的药物: 红景天, 甘肌口服液, 葡萄糖注射液.)

21.基本药物 :止头痛药,肠胃药,跌打损伤药.俱乐部特别提示: 建议个人准备牙刷、毛巾等洗漱用品,拒绝使用酒店一次性洗漱用品,降低白色污染。提倡携带个人餐具,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三.团队装备:

四.出行要求:

1.身体素质良好,没有洁癖,性格随和,有良好的团队意识

2.遵守当地藏族风俗习惯,尊敬你身边的藏族村民.3.由于活动的地方特殊偏远, 能满足参与者的精神享受,但物质条件达不到享受级别.因此食宿标准偏低.洗澡和厕所都有一定局限性.特此注明

4.此次活动属于自愿组合形式,队员之间没有任何连带责任,因此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个人应该自愿购买保险,掌握山地徒步的基本知识等。)

5、遇有突发事件,在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该互助互救。人生安全是第一位的,财物可以放弃。

6、出发时,成员应该实名签署《自助游保证书》(见附件一)。

7、出发后,若遇天气、路况恶劣,例如大雪封山等,原出行计划会按实际情况更改

8.本线路属纯户外活动,不接受中途退出等方面的投诉!望周知!

五.其它:

1、咨询的徒步距离和耗时:

进村: 上坡11千米,下坡7千米;需要 5小时。

冰湖: 往返约20千米;需要10小时。

神瀑: 往返约10千米;需要 5小时。

出村: 上坡7千米,下坡11千米;需要 5小时。

2、为减轻徒步负重,可将多余的物品寄存在车上。

3、如按自己本身体力需要,可以租骡马驮负行李。

4、遇有自己处理不了的情况,及时告诉队友。

六.报名方式

1.报名截至日期2011年2月02号

2.中甸队员到俱乐部交费确认,外地队员先汇款至俱乐部确认.报名时正确填写报名表并签署活动协议.3.汇款信息 :

在藏历水龙新年联谊会上的致辞 第11篇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满怀喜悦之心,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庆藏历水龙新年。首先我代表***党组、社委会、编委会向全*藏族同胞致以节日的美好祝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全社干部职工表示衷心地感谢!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经过全*各族干部职工团结奋斗、努力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亮点频现,****成效明显,**事业不断壮大,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经营收益稳步增长。特别是*****、*****、******等藏文媒体在继承中不断改革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党对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宣传舆论工具和前沿阵地,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三个文明”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着全*各族干部职工辛勤劳动的汗水,体现了全*各族干部职工和睦相处、团结一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是全*各族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挑战困难、扎实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2012年是我省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全面推动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贯彻落实文化体制改革政策、促进**大发展的关键之年。面对新的征程,新的目标,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党组的工作部署,以更加坚强的决心、更加过硬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在推进**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征途上再创佳绩、再立新功,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谱写**发展新的篇章!

康定藏历新年 第12篇

除夕守岁

藏历十二月二十八、二十九,早上一家人早早的起来,打扫着庭院,父亲在灶房正中的墙上用面绘出“八宝吉祥”、“卐”、“太阳”、“月亮”等图案。二十九晚饭前,我们在大门外用石灰粉洒绘雍忠符号(汉语称作“万字符”)等吉祥图案。

进入除夕。这天,我们给窗户门相换上新布帘,在房顶插上了簇新的经幡,门前、房梁和厨房也用白粉画上卐字符号等吉祥图案,构成一派喜庆的气氛。入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例行的“古突”,类似汉族新年的团圆饭。“古突”是用面屹塔、米、绵羊肉、人参果、大枣、葡萄等九种煮成的稀饭。

饭后,举行了隆重的送鬼仪式,以示驱鬼避祟。守岁到午夜时,我冒着-10、-20℃的严寒,手提茶壶、水桶到康定“水井子”争抢“头水”。到了水井子早已是人山人海,为的是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获得最好的运气。

扎西德勒彭松措

大年初一这天,全家人早早起床,先精心梳洗打扮,然后点燃供灯祭祀神灵。接着大家按长幼次序排位坐定,父亲端来五谷斗,每人抓几粒,向空中抛去,表示敬神,尔后每人再抓一点送入口中。长者依次祝大家“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我们晚辈们回祝“扎西德勒彭松措”(功德圆满)。仪式完毕,大家吃麦片吐巴和酥油拌的人参果,互相敬酒祝贺。

街上男女老少一见面便互相道一声“扎西德勒”,孩子们燃放烟花爆竹,这天大人们喝青稞酒和油酥茶,互相祝福。城乡都要演出藏戏。牧民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通宵达旦。节日期间还要举行跑马射箭、角力比赛等。

按藏族传统习惯,初一禁止扫地、不动刀具、不准说不吉利的话,互不走访做客。敬奉“屋脊神”。人们会在这一天将新的经幡插在各自的屋顶上,然后煨燃柏枝敬神。

激情的锅庄

从初二开始,亲朋好友才相互拜贺,共庆新年。围跳锅庄,“锅庄”——藏族的民间舞蹈。在节日或农闲时跳,男女围成圆圈,自右而左,边歌边舞。“果桌”——锅庄舞,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了。《清史稿·乐志》音译为“郭庄”,近代有称“歌庄”,唯《卫藏通志》说它是围着支锅石桩而舞的意思。《西藏舞蹈概说》载:以前的康定一带,有一种商业性组织叫“锅庄”,这类商行收购土产,代办转运设有客栈,沿途过往的藏族商贾常聚集宿居其中。晚上,在院内旷地垒石支锅熬茶抓糌粑,茶余饭后不时围着火塘歌唱跳舞,以驱一天的劳累与疲乏,保持旺盛的精力,适应恶劣环境。

神秘的宗教

上一篇:给希望自己下一篇:苏安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