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故事:选你所爱

2024-06-26

求职故事:选你所爱(精选3篇)

求职故事:选你所爱 第1篇

黄骞,中共预备党员,山东聊城人,系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届本科毕业生。-,担任生物技术专业12级3班班长;并于,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20―20,参加并完成校重点科创项目“丹参等唇形科种子种皮粘液成分研究”;,考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她的求职故事。

确定考研方向

虽然很早就确定自己要读研究生,但具体行动却是在大三的上学期开始的。经过大二和大三对专业课的学习,自己逐渐了解生物学科主要研究的问题,同时也慢慢发掘自己在生物学中感兴趣的方面。

上大学之前,一直想做像郦道元一样的人,遍访祖国的山山水水,成为一代伟大的地理学家。虽然阴差阳错来到西农学了生物,但之前的“家国情怀”和“诗和远方”的理想主义却一直没有忘掉,反而愈演愈烈。现实与理想的折衷,地理与生物的相遇,促使着我选择生态学作为自己的方向。

院所选择

开始时用排除法选择考研院所,主要考虑该院所的背景(气质),今后发展方向与定位,地理环境等。尤其着重考虑该院所的背景,或者称之为该所的来龙去脉。因为在其背景下隐含的是它的气质,它的软实力。自己一直认为,一个院所的软实力在科研中起到的作用远非硬件设施能比,更应为我们所注重。

最后是在大三,才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做出选择。寒假里与家乡所在高校的一位老师聊天,他提醒我说,现在海洋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国家战略,相比于水生所,海洋所的研究领域前景更为广阔,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更具有前瞻性。正是这次的聊天,促使我于寒假结束时选择了海洋所。

考研准备

我的考研准备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大三下的考研科目选择及搜集材料阶段,二是大四上的考研科目内容记忆阶段。在选择考研科目中,政治、英语和生态三科是确定的,最后一门专业课生化甲或数二的选择是到大三的暑假才确定的。

在考研的整个准备过程中,我最看重的是大三下的搜集材料阶段。我准备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学长学姐的赠送和与同学之间的互通有无。大四上在对知识点的整理和记忆阶段中,我采用重复记忆的方法。不是重复地死记硬背,而是注重寻找知识点间的内在逻辑,寻找它们的前因后果,在多种层次上对它们进行整合。

考研进行时

拿着初试383分的成绩(排名第三)进入复试,所经受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海洋生态方向只剩3或4个名额,并且前四名均在380分以上。在准备复试时,我详细研究了海洋所生态室近十年的年报,整理出可能会参加面试导师的研究方向及其研究经历。在面试时,我能判断出导师所提问题的用意所在,并做出针对性的回答。这种感觉给我面试时的底气,使我在面对十几位导师的提问中能闲庭信步、处变不惊。

考后感想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在考研准备中所有的感受,我想是“孤独”。在这一年多的准备时间里,身边没有可以参考和依赖的对象,是自己一个人跌跌撞撞地把这条路走完。在最紧张的大四上学期中,有时自己竟然一天都找不到机会说一句话,最多的是无奈的自言自语。孤独带来的压抑会使自己变的消极,而消极的心态会诱使自己放弃。虽然有一些方式可以缓解孤独的压抑,但却无法真正地排除它,能做的唯有一个“忍”字。但是真正走过这段路,便是意想不到的惊喜。

无论是考研还是求职,都可能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走过去,海阔天空。加油,各位前辈!

爱你所选 选你所爱 第2篇

可能是对上班装束的要求,可能是下午3时那短短15分钟温馨的下午茶,或者仅仅是卫生间里永远备有的一束新鲜马蹄莲,你会体察何为宾至如归,何为异度空间。与企业文化格格不入的人,快乐的机会微乎其微。不同国度的风俗人情,造就了各类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如果你发现真的很难做到“爱你所选”,不妨多花一些精力,“选你所爱”。

英国公司——优雅风度,老派作风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气候永远的阴暗潮湿,才造就了英国人不温不火、严谨刻板的态度。曾经的如日中天,除了今日全球英语的盛行,余下的恐怕也只有那种对18世纪优雅情趣的回忆。当然,维护优雅风度不仅仅是凭借个人修养,更有严格规范。

如果看过《长日将尽》(renmain of The days),你一定还记得里面的英国管家——恪尽职守,严格得近乎古板与古怪,但他们确实效率甚高、井井有条。用今天的话来说,非常具有工作美,完全值得脱帽致敬。

深圳的黄先生正是供职于一家英国公司。一次,英国总部发生人事变动,在中国服务已届10年的总经理即将离任。就在这位总经理在任的最后一个周末,公司举行了一个嘉年华舞会。总经理一切如常,微笑地和员工们跳了一曲又一曲华尔兹。两天后的星期一,离职的消息传开,总经理当晚的绅士风度与优雅舞姿顿时颇有些荡气回肠的效果了。相信这一次员工们油然而生的敬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发自肺腑,并将日久弥新

在职一日、尽职一天,这在英国公司并不是口号。类似的规矩始终被执行得有板有眼,绝无例外。

刚被英国公司高薪挖来的Jane上个年终很有点不开心。公历年末她就一直在掂量着年终嘉奖能拿到多少,甚至已经计划好将它作为去马尔代夫的旅游基金。不料直到农历大年三十,工资卡里的数额还是未见上涨。她实在熬不住,向老同事一打听,才了解了“游戏规则”。这家公司各项指标都不差,但就是没有年底嘉奖的惯例。而平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如中秋、端午,也没有任何形式的表示。因为公司英国总部有严格规定,全世界的任何分支,在假期和福利方面均以总部为范本,不得自说自话。

其实,天高皇帝远,因地制宜实行新政策不是更能吸引本地员工吗?可是英国人就是我行我素,严格地遵守着游戏规则,并且很有效率,反倒让人觉得刻板得有些可爱了。

美国公司——自由万岁,人权第一

美国大片中凡涉及英雄主义,比如与外星人抗衡、天灾地震,都少不了自由女神的镜头。不论是出于什么心理,但至少强调了美国人那种“若为自由故,一切皆可抛”的信念。从父母子女之间的没大没小,到公司上下的直呼其名,无一不在暗示,自由即是生命力所在。

Rose在美国咨询公司做了3年。“公司特别强调创造性思维。40多岁的老板也常常有一些古怪的主意,听上去有些甚至像天方夜谭。但这种氛围,确实能让人学到不少东西,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另一位Dickson对公司盛行的头脑风暴深有感触。公司下班前半小时举行头脑风暴会,员工不分部门、不分职位,对公司、业界的状况畅所欲言。Dickson开始颇不以为然,“这不是瞎折腾嘛?搞不好各个部门趁机相互攻击,不就成了扯皮会吗?”但很快,他发现自己错了。不同背景、经历、文化的员工在一起,毫无拘束、自由发挥,的确能撞击出火花。有时,话题可能与工作完全无关,但最后大家也有不少收获。

“如果有客户对你性骚扰怎么办?”在一家美国公司的女员工培训上,美国总部的人力资源总监提出了这个问题。等女员工们结束从诧异、害羞、到嬉笑的过程,那位总监严肃起来,“你们可以立即对客户进行警告,如果对方不加收敛,动手动脚,你们可以给他一个耳光,然后报警,公司会全力支持你们!”在场女士感动不已。

美国公司的这一项特色对其他很多公司而言,不少认为没有公开宣讲的必要。但在大部分外企,个人权利的尊重得到了相当的实现。个人隐私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全:没有人会议论有多少异性给你打电话,人力资源部门甚至不需要员工的家庭住址,何时休年假完全由员工自己决定,前提是只要安排好工作。这种逻辑在青年白领中深受欢迎。

当然,美国公司残酷的一面丝毫不逊色于它的坦率。如果认为某人能力不足,老美下手也是毫不留情。“给你解雇通知的时候,他们可以面无表情,甚至只给你1小时时间在保安的看管下收拾东西。”一位在美国公司做到中层的中年白领对美国公司的绝情多少有些耿耿于怀。

法国公司——气氛“人文”,尺度自知

学法语的Linda曾就职于多家法国公司,对法国文化和法国公司的职场文化了然于胸。据说法国公司很少裁员,除非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什么呢?法国人总觉得剥夺了别人的工作机会,不太人道。如果对员工不满意,公司多半会为他调整岗位,或者调减薪水。但总会让他继续在公司待下去,生怕他没了工作,难以为生。但Linda似乎对它们不太留情面,用她的话来说,法国公司有点“伪人文主义”。表面上似乎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实际上是等级森严、制度森严。有些公司政治氛围比较浓重,当然也少不了铁幕森森的派系斗争。

有着与苏菲·玛索一样名字的Sophie是一家法国化妆品公司的总裁秘书。刚上任那阵可真叫人头疼,公司的日程表形同虚设,得不到落实。法国人的感性在工作中也无处不在,一会儿一个主意,工作仿佛永远在规划阶段。像德国公司那种计划和日程可以提前半年制定,并且可以毫无困难地照单执行的情况,对法国人而言,完全不可想像。不过,Sophie现在早已熟悉这种工作风格,任何项目,不到最后阶段不实施,以避免无效劳动。当然,自己心里得有个谱儿,该准备的还是要完成。法国人工作起来拼命的精神不亚于日本人,deadline不可动摇。还有呢,就是在办公室里多储备一些食品,她的上司忙起来午餐只要一杯咖啡就打发了,晚餐则要到晚上八九点钟。Sophie自己可吃不消。

日本公司——人本管理,难容过失

学日语那会儿,老师反复告诫,“别以为日本人一口一个‘哈依’是同意,其实不表示任何态度。”不知道的人固然容易误解日本人的频频“哈依”,即使懂得,也难免因他们的“诚恳”而松懈了防线。态度上的谦恭有礼,骨子里的精明厉害,造就了日本公司令人费解的企业文化,一方面是亲情浓浓的人本化管理,另一方面却是心照不宣的过失禁令。

唐先生自毕业后一直效力于一家日本电器公司,其间因业绩显著,两赴东京进修。两年前,他抵御住网络公司高薪与期权的诱惑,完全是因为公司企业文化的缘故。日本公司薪酬实行年功序列制,他在公司已经做了七八年,资历非常可观。而且日本公司家庭保障观念浓厚,薪酬中保障员工与家属生活需要的部分约占65%,分量不可低估。如今,眼见网络公司裁员减薪,他更有一分庆幸。当然,员工薪酬的提高也与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和适应性有关,唐先生自觉在其中如鱼得水,不亦快哉。

另一位日本公司员工小高就没那么幸运了。他所在的日本公司制度十分严格,尤其是在对外联络方面,许多规章制度严格限制了与客户的交往言行。涉世未深,他以为这种制度给予了他最大限度的保护,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一次,感冒中的小高与客户联络,难免咳嗽了几声。因两人谈得投契,客户表示一定要送几瓶特效止咳露给小高。因为价格便宜,再三推辞未免显得过于做作;同时又有同事面授机宜,接受客户出于友情赠予的小礼物无甚大碍,小高也就答应了下来。

世事难料,麻烦事很快上身。那位客户因生意未成交,投诉小高收受礼物。投诉,在日本公司可是大事,尤其是有关员工品质的投诉。好不容易摆平方方面面,小高以为可以喘口气时,却有相熟的日本籍同事建议他最好引咎辞职。在日本人心中,无论员工是否有心,只要其行为损害了公司利益,就应该承担全责。而所谓承担全责,正是引咎辞职的代名词。

高考志愿:选你所爱,爱你所选 第3篇

每个同学都希望选一个最好的专业,干一个最好的职业。而对于同学们来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即:符合自己的兴趣——“我喜欢”、适应自己的性格一“我适合”、匹配自己的能力——“我胜任”。因此,尽早进行必要的职业与兴趣、性格匹配心理测试。不仅能帮助自己选对专业,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有现实意义。

河北2010年文科考生王飞(化名)。高考成绩552分。高出一本线13分。高出一批重点线10多分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因考虑上一批院校可能性不大,他就在一批志愿随意填报了兰州大学新闻系,服从调剂,同时把报志愿的重点放在二本的河北经贸大学经济学专业,结果兰州大学文科一志愿投档不足,他被兰大新闻系录取了。可王飞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学习起来毫无动力,加上兰州地处西北,很多方面跟自己以前的饮食生活习惯差异很大,这让他很不适应。

可以说王飞的志愿报得并不算成功。原因有二:其一,学习要靠兴趣,虽然他上了一本院校,但不是自己心仪的专业;其二,他没有考虑地域的差异,一般来讲,考生在填报每所学校之前。应该充分考虑该校所在地域的气候以及生活习俗。可见,无论分数多少,精心填写每一项志愿,都是人生规划中的重要一步。

山东学生丁晓婧(化名)是河北大学的学生,高中三年一直任班长的她,高考前因感冒发挥失利。结果成绩刚刚过省重点线。她不想复读,经过跟老师和家长的多次沟通、交谈,综合考虑后她报考了北京周边的学校,最后被河北大学英语专业录取。小丁性格开朗,在人际交往上有一定优势,进入大学后,她的个人才能和优势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大二时就担任了学校外联部要职。在学校社团的大型活动中,她很好地锻炼了自己。毕业时,凭借扎实的英语功底和交际优势,她轻松进入石家庄一家大型对外经贸公司,并在短短两年内成为该公司驻北京办事处的负责人,在公司内创造了很好的业绩。得到老总的高度评价,圆了她在北京施展才华的梦想。

小丁在正确面对现实,客观全面分析自己优势劣势的基础上,正确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为丰富的大学生活和毕业后的职业规划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为了帮考生和家长提高志愿填报的针对性、准确性。我们采用生动有趣的图形化网络测试方式,引入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和MBTI、职业性格测试,将71个二级专业大类,536个三级专业模型匹配其中。潜心开发出易录取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上一篇:科技创新大赛简报下一篇:罗阳教育现代化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