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攀比现象

2024-07-06

小学生的攀比现象(精选9篇)

小学生的攀比现象 第1篇

当代小学生攀比现象的研究

摘要:在当代小学生中间攀比之风日益盛行,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来自家庭、学校、社会。而且其中的恶性的攀比导致了青少年心理的扭曲,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为解决青少年攀比问题,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引导青少年的攀比现象。消除恶性攀比,引导良性攀比,让攀比变害为利。

关键词:当代 小学生 攀比现象 研究

在当代小学校园里,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不同年龄、学历、家庭背景、以及学业成绩的学生,都有基于自身特点的攀比心理和攀比行为。攀比深深地渗透于学生的生活过程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和学业,因此校园攀比现象的研究,对引导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学生攀比现象的表现

汉语中对攀比的解释是:“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因此人们对攀比的认识常常局限于他的负面性。但从心理和文化上理解攀比行为应该是广泛的。所以我们认为的中小学生之间的攀比也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立在虚荣心的基础上盲目与别人比较,而不顾自己实际、不求长远目标的现象;另一方面则是那些有利的、积极的、善意的、科学的与他人比较的现象。

其中第一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现象中:1)比消费,文具、衣服、玩具等等,都追求名牌或者高档的,每天消费上百元。2)比追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偶像,闲时都谈论这些,比谁手中掌握的明星资料多,拥有相关物品丰富。3)比面子,谁爸妈官大,谁家里有钱,谁在学生会当过干部,谁的号召力大。4)比潮流,服饰新颖、发型时尚,各种新奇的用品,与众不同的言谈举止。而另一方面则体现在:1)比学业,敢与“尖子生”作比较,为了能够超过他人,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加以实行。2)比品德,有的学生把标兵、模范作为自己做人的楷模。3)比能力与理想,展示自己的特长,弥补自身的不足,并为自己将来制定长远的目标。4)比对集体的贡献,为班级、为学校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很显然第一个方面的现象中他们所攀比的是“不该比的东西”,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学生来说,热衷于物质与享乐的追求,是很不利于他们的成长的。另一方面中所攀比的内容则能使人奋发,追求向上,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也就是现代人所追求的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心态。这种攀比是青少年积极成长的催化剂,也是值得提倡的。

二、学生攀比现象的特点

第一,自我展示与虚荣性。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阶段,与别人比的过程也是展示自我的过程,对许多学生来说,在攀比中能够展示自己的知识、能力、财富、外貌特征以及人际关系等,从而达到内心的满足。

第二,频发性与广泛性。学生之间的攀比几乎是无时不有,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是在比的过程中成长。攀比的内容与形式也多种多样,涉及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有横向和纵向的攀比,有内在和外在的攀比,有物质和精神的攀比,也有积极的和消极的攀比等。

第三,从众与盲目性。许多学生根本不理解攀比的真正涵义,也就在随大流的情况下产生的攀比行为。同时,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攀比行为常常受各种因素影响,为他人所利用。

[1]第四,情境性与互动性。青少年学生的攀比行为常常受情境左右,一种充满竞争性的情境可能快速激起他们攀比的欲望,也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改变。由于受情境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攀比中也就凸显出来,也就是在人际互动中攀比。

在青少年人生发展进程中,攀比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在于“怎么比”和“比什么”。消极的攀比是一种浮躁的心态,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自我满足。比外在的、物质的,没有意义的事物。在这样的攀比心理支配下,青少年会沉溺于外在的追求、物质的享受以及心理的虚荣,迷前进的方向,导致理想和志向的丧失。积极的攀比是一种向上的心态,和别人的长处相比、和自身不同的发展阶段相比、比理想、比道德、比目标,在这样的攀比中,青少年会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从而加快其自身的发展。因此,青少年攀比心理既需要控制和批判也需要激发与鼓励,把攀比行为引到积极向上、追求内在精神的正轨上去。

三、学生攀比现象产生的原因

其一,家庭环境。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个学生就代表着一个家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待攀比的态度都是学生攀比现象形成的源动力。1)家长的关爱方式。在长辈的溺爱下,孩子会养成任性、刁蛮、懒惰、贪图享受的坏习惯。这种放纵的行为也就导致了不良攀比的产生。若只是适度的关爱,一方面可以促使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其良好的品性。2)家长的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都会有的心理,有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做大官、挣大钱、出人头地。有的则比较关注子女的内在修养和学业追求以及自身健康的成长。家长不同的期望势必导致学生攀比心理的不同。3)家长的表率。绝大多数家长都归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在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中,他们也在相互攀比,家长对待攀比的态度和他们所攀比的内容,都会有意无意的影响到孩子。对孩子攀比心态的形成产生最直接的作用。

其二,学校环境。学校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场所,学校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发展。1)学习群体。在青少年群体中,同辈之间的攀比现象尤为突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志趣爱好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因此他们之间的攀比也较为容易实现,同时也是比较广泛的。学业攀比、志向攀比、贡献攀比都是比较常见的。2)班级与学校的风气。校风和班风都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良好的学校风气下,学生更会注意到学业以及自身能力和品德的培养。反之学生则可能更注重物质的享受和金钱的消费。而且班风是每个学生共同形成的一个大环境,会使每一个同学产生彼此间的比较行为。3)学校导向。学校的教学理念,和学校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决定了学校发展的大方向,也是学生学习最大的风向标,所以学生攀比现象的形成也受学校导向的影响。

其三,社会环境。当今社会正处于物质、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许多成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尚未明确,因此社会环境也就复杂多样。成人在社会上表现出来的处事态度、消费观念都会为青少年们所模仿,也会在他们成长过程中逐渐渗透到他们的观念中去。而且当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地位的竞争、物质财富的竞争、声望名气的竞争等等,不管是良性的竞争还是恶性竞争都已经屡见不鲜,同样广大小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竞争。这些竞争势必带来攀比,所以一系列的攀比现象也就因个人观念的不同而以不同的方式如火如荼地展开着。而且社会环境是一个大环境,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学校环境都可以包含在社会环境下,一个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社会对攀比现象的产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四、学生攀比现象的解决措施

攀比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已经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次,各个年龄段之间,可以说有人聚居的地方就会有攀比。人们无法消除攀比的存在,其实也大可不必去抑制攀比,只要是良性的、有益的攀 比就值得提倡,这些攀比不仅无害,而且会促进发展,激励向前。因此对于中小学生的攀比现象,我们更应做的是引导而不是批评和抑制,只有把攀比引入正轨才能真正解决其带来的隐患。以下是几种解决措施:

其一,家长的表率作用。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家长的一言一行就像一面镜子,孩子的性情受父母影响是最深刻的。因此家长的表率是引导孩子正确攀比观念形成的最佳途径,首先家长自己应该先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以其为准则做人处事,孩子在观察父母或其他长辈的言行举止时,自己的观念也在慢慢地形成。一般情况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同时大多数孩子也会以自己的父母为学习目标。家长如果比较重视物质的享受,孩子也会养成贪图享受的习惯,家长如果比较注意自身素养的追求,孩子也可能会比较重视内在的发展。

其二,学校的引导。自古以来学校都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在这里获取知识、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另外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之外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也是同辈最多,最易于攀比的地方。学校一方面可以通过讲授的形式将攀比这一行为的利弊传达给学生,并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正确的攀比,什么是错误的攀比、什么应该攀比,什么不应该攀比、应该跟谁攀比,不应该跟谁攀比等等,让学生们学会攀比,合理的运用攀比。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校风、班风的建设引导学生的攀比,在好的校风影响下,学生之间会形成比学习、比生活、比德行的良好风气。同时如果班上流行一股竞争学习的风气,学生们也会不自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三,社会环境的改善。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所有好的坏的,善的恶的,都会在社会上表现出来,而青少年分辨是非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养成。虽然小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较少,但是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影响。把彼此隔绝开来已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想较好的改善学生间的攀比现象就应从社会环境的改善出发。跟家庭环境类似,如果社会上人人都能够做到不攀比,或良性的攀比,那么带给青少年的影响必然是正面的。当然这基本不可能实现,但是人们可以从基础出发,从细微处着手,对身边能够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的事物和现象加以改善,在有青少年出入的场合注意自己的言行。这样的话不仅可以引导青少年的攀比现象,还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社会风气。

其四,学生自身的培养。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是外部因素,攀比现象解决的根本还在于学生自身的素质。一个学生的如果性格上不喜欢攀比,那么他就会刻意的去避免攀比这一行为,反之如果一个学生喜欢攀比,那他就会一个劲的拉人攀比。要改善学生的攀比现像就必须从学生自身出发,学生的感悟提高了攀比现象也会发生质的变化,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把攀比引向竞争。由攀比到竞争是一个进步,也是认识的变化,只有通过竞争才可以把攀比的效果最优化的表现出来。2)把浅表的外在攀比引向深层的内在攀比。学生搞清楚了内在和外在重要性的问题,自然会改变自己的攀比内容。3)让学生在积极攀比中不断超越自我。攀比的目的不在于比,而在于通过比增进彼此的了解,促进自我反思,在此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使攀比变害为益,从根本上解决攀比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曹先擢等编:《新华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1年修订版,第735页.

小学生的攀比现象 第2篇

近年来,笔者发现具有人格特征的学生群体间攀比现象的变化。我们所讲的“攀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此要探讨的指广义的学生攀比行为,它是超越了单一的日常生活领域的,涉及学习认知、物质生活、精神意义等多方面的一个宽广的社会现象。我们只有去认识它,研究它,才能更好的把握学生思想,为教书育人服务。

一、学生攀比现象所呈现特点及趋势

比起以往时代的学生,近年来学生攀比现象的变化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及趋势:

1.学生的攀比现象日益多元化、负责化

学生攀比现象多元化的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学生的攀比现象由较单一的知识学习层面(指以往群体多数学生行为)向生活的多层面化扩展。单从学生攀比现象的变化就早已证明的生活的多彩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伴随着的是群体意识的转变。过去的学生,最关心的莫过是自己的学习成绩,其他方面都向他看齐,进而退居到十分次要的位置。然而,过去流行的那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名言”,最终在素质教育呼声中消寂下去,成绩好坏的荣辱意识淡化了,转而占主导地位的群体意识是全面发展加一技之长。很明显地,现在学生的攀比现象中,自身多方面能力攀比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诸如提高音乐素养;提高书画技能及其鉴赏能力;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身体素质等等已不仅仅是学生家长的要求,更逐步成为了学生的需求。

学生攀比现象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攀比现象(即攀比物)的宽广性。过去学生的攀比对象廖若晨星,但近年来却给人有些“琳琅满目”的感觉。衣物饰品、生活用具、食品、体育运动、小说、流行歌曲、电影电视、电脑等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有追逐时尚的特点,学生在平日的攀谈中比的不仅是它们的质量、内容,也比品牌,流行趋势等。

2.学生的攀比出现信息化迹象,并有逐步加强的趋势

校园里手机的出现、电脑的引进、校园电脑的网络化,网络的普及化……都以其震撼人心的高速魅力吸引着极富理想的年轻人,计算机与网络成了学生平时最乐意讨论的问题之一。而网友如何、电脑游戏怎么玩、上网速度快慢、网页制作效果、网络信息容量等问题都成为了学生攀比的内容。

3.在精神文化领域,学生群体的攀比现象变化呈以下特点:

对严肃问题的兴趣下降,而对通俗文化、时尚文化和快餐文化等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其他。

二、学生攀比现象变化活跃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使这一时期的攀比现象变得如此活跃?总结起来基本有三点:

1.学生攀比现象既然反映的是群体心里结构特征,而“社会塑造了人的精神与自我(米德语)”①,所以,社会群体心理的产生与社会背景有着最密切的关联。中国社会在90年代进入剧烈转型期,市场化和现代化带来了一系列价值观念的变化。社会与学校日趋一体化,社会各种意识形态有形无形的渗透成为了雕琢学生思想的一柄利刀。社会的攀比行为很容易“传染”成学生的攀比行为,所以学生攀比行为在保留着自身独有特征的同时也带上复杂的社会特征。此外,随着社会多元化、多层次化和教育的普及化,人的知识水平呈整体提高的态势,从而促使人的主体意识不同程度地增强,为人的精神需求开拓了一块空白地带,使通俗文学等有市场立足。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促使人们对物质的更多更好的追求,推动了攀比的浪潮。加上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和交流日渐密切,不同地域文化思潮的撞击增加了这个时代的人的思想的动荡程度(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是一例),因此,这一时期的攀比现象也就分外活跃。

2.就个体而论,人都有追求卓越的基本需求,“凡事希求完美满意(奥地利个别心理学家阿德勒语)”②。这基本上是攀比者的心理态度之一。就群体而言,根据心理学家勒温的场地论(field theory)的解释,“群体中的个体的.一切行为,大至宗教信仰活动,小至饮食习惯,无一不受别人的影响;同时个人的一切言行举止,也随时会影响别人。”③具体地说,在学生攀比行为中,存在着个体与群体在心理上的交互影响效应,个体潜意识跟群体的攀比行为。换言之,学生群体的心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个体的心理欲求,抱着超越其他个体以满足虚荣心的目的的消费行为也是引起攀比的原因之一。

3.整个社会的精神氛围对攀比现象的变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改革时期,思想意识的动荡中,人缺乏道德标准的心理依靠,孱弱的精神文明无法制衡于物价和欲望的双重膨胀,作为文化核心的价值观,从理想主义后撤回了现实的实用的境地,攀比的恶性膨胀也就无法避免。

三、引导学生攀比行为的对策

对学生来讲,学校和其他教育部门向来是不提倡“攀比”的(当然这里的“攀比”一般指狭义的且多少带有盲目性)。因为“攀比”如同一柄双刃剑,在一定程度内它能够激励人的创造力和赶超的决心,可一旦超越了临界点,就可能使人走上盲目或个人经济条件失衡的状态,就可能对人格产生破坏作用。而且,作为消费者学生也必须遵循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样做有利于维护学生的主体需求。然而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的攀比现象是无法完全禁止的(也没有必要禁止),关键在于如何对此加以引导,在这里我们可分为两方面辩证地加以分析:

1.要在某些领域保持一定限度的攀比,特别是在学习领域。这样有利于形成较浓厚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赶超心理,使其产生学习兴趣。

2.制止超越了临界点的盲目攀比。首先应该淡化局部的攀比氛围,规范学生的道德标准。这是最根本的方法。其次可适当的运用一些心理治疗。如用现实治疗法,使个体面对现实的态度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转变,懂得只有自己负起应负的责任后才能获得满足的道理;或用沟通分析法、厌恶制约法,使个体心理恢复于正常状态。

注释:

①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史,第139页.

②张春兴.现代心理学,第462页.

③张春兴.现代心理学,第577页.

参考书目:

[1] 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一版.

[2]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

[3] 张德祥.现代化与精神境遇

[1][2]下一页

小学生攀比心理的教育和引导策略 第3篇

一、小学生的攀比心理的表现

1. 比物质。

比新书包、比新衣服、比谁家的房子大、比谁家生活条件好、比谁的家长给的零花钱多、比谁会炫耀、比谁花钱大方、比谁经常吃零食等。

2. 比面子。

比谁胖、比谁瘦、比谁最受欢迎。成年人在社会上吃、喝、住的攀比风气, 也影响到了小学生。一些家长无意识的行为, 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3. 比父母。

比谁的父母官大, 比谁的父母挣钱多等。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方法不当引起的。个别家长在孩子面前、亲戚面前, 或者朋友面前炫耀自己, 长时间就让孩子认为可以拿父母跟自己同学父母比, 这样觉得自己很光荣。

4. 比过生日。

小学生都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 所以每到生日的时候, 都会热闹非凡地请同学陪自己过生日。而且父母在孩子生日那天都会去最高档的餐厅, 买孩子最想要的礼物, 请孩子最要好的同学去庆祝。这样, 学生之间就形成了攀比。看谁的生日排场大, 看谁收到的礼物多, 看谁生日最热闹, 看谁送的生日礼物最贵等。

5. 比荣誉。

现在的小学生很喜欢做官, 有些学生当了班干部, 在同学面前得意, 觉得很光荣。久而久之, 学生也会拿这个去攀比。谁当的官大, 谁没有当官。还有的攀比谁最受教师的喜欢, 谁在班上最有号召力等。

二、小学生攀比心理的成因

1. 环境影响。

生活富裕了, 但人们忽视了精神的追求。社会不正之风多多少少地给小学生的心灵产生了污染或者负面的影响。父母们在日常生活里不注意教育的细节, 如在一起吃饭, 互相夸赞, 谁长得漂亮, 谁的孩子聪明, 谁的孩子得到的荣誉多。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便逐渐注重起家长们的这些攀比内容了。这样在无形当中就给孩子灌输了一种攀比的心理。

2. 个性不同。

每个学生因为家庭背景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 个性不同。有些学生性格舒缓, 有些学生个性偏激。还有些学生以自我中心, 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看问题易偏激, 遇到什么事情, 总喜欢钻牛角尖, 不听取别人意见, 固执己见, 容易走向极端。这些学生, 自尊心很强, 当看到别人比自己某些方面出色时, 认为自己不是不如别人, 而是机遇不好, 就会不切实际地跟人家比较。

3. 家庭教育。

现在的很多父母把孩子当自己的“心头肉”, 娇生惯养, 舍不得打骂, 舍不得批评。孩子犯错后, 和颜悦色, 不正面教育, 不对症下药, 而是一味地去溺爱。这些溺爱, 为小学生的攀比滋生了依赖。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家庭, 孩子就形成了优越感。一些经济不太宽裕, 或下岗了的家庭, 孩子就形成了自卑感。可是这些孩子的父母认为:条件不好, 会被人欺负, 被人看不起。为了自己的孩子不受人欺侮, 不被人瞧不起, 当孩子要什么东西时, 父母都会迫不及待为自己的孩子买, 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这些父母的本意是保护孩子, “爱”孩子, 想让自己的孩子“好”“更好”, 甚至“最好”, 让孩子出乎其类。但是, 教育不当会给孩子带来很不利的后果。

4. 教师教育。

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 会造成学生心理影响, 时间久了, 一些群体的不良风气就会形成, 这样会致使学生产生攀比心理。个别教师因为工作的繁忙, 事情的繁杂, 在遇到学生偏激行为时, 缺乏耐心、爱心, 在处理偏激问题时, 也缺乏调查, 处理事情急躁, 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时候, 照顾不到个体差异, 总是以优秀学生作为标准衡量其他学生。比如对弱势学生说:“你如果有谁谁同学一半优秀就好了, 如果谁谁的一半聪明我就高兴了。”这种言语如果常说的话, 对于被贬低的学生容易产生不满和厌烦的情绪, 他们会看不清自我, 会不切实际地以别人为依据, 进行攀比。

三、小学生攀比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

小学生这些盲目的攀比, 对其成长是不利的, 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1. 学习放松。

学生在攀比上想得太多, 在学习方面就会放松。有些学生不认真写作业, 应付学习。他们很多时间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追求的是同伴的赞美、教师的夸奖。长时间存在这样浮躁的心态, 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学习搞好呢?

2. 负担加重。

学生平时的花销都是完全依赖父母, 这样长期的攀比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他们会想尽办法要钱购买自己的“所爱”的东西, 增加了父母额外的经济负担。这是一种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是虚荣心在作怪。

四、引导攀比心理的策略

1. 以故事来引导。

通过故事来引导学生, 可以更直接、更形象。如《小刺猬烫发》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有一次, 班里举行选美大赛, 各个同学的家长都给自己的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 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到学校。只有小刺猬娜娜, 有一身尖尖的刺。为了比美, 它去理发店烫发了, 头发变软了。它赶到学校, 得了第一名, 当它拿着金灿灿的奖杯回家时, 遇到了上次被自己打败的一只大老虎, 因为没有了刺, 还穿着高跟鞋, 它仓皇地逃回了家, 却把奖杯弄丢了。用这个故事教育学生, 是让学生明白:不要跟着别人攀比。

2. 丰富主题班会。

在每一周的班队会中, 中队辅导员可以设计一些别开生面的班队会, 比如, 《我应该做什么, 怎么做》的主题班会,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 自己究竟要比什么?是比学习, 还是比吃穿;是比进步, 还是比浮躁。

3. 定期组织家长培训。

学校要定期或者不定期, 有计划地给家长做培训, 让父母们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就像一面镜子,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帮助他们端正自己的行为, 以身立教。

4. 正确引导。

谈小学生的“攀比”现象 第4篇

关键词:攀比现象;学校教育;社会风气、家庭教育

小学生产生攀比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数一生下来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几个家长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吃苦,可见这种现象的形成不能光怪这些孩子们。

一、社会风气的影响

成年人的言行随着生活逐渐富裕,产生了许多变化,一些腐败奢侈之风也让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负面影响。

二、家庭生活中父母的错误引导

现在多数家长过分地溺爱孩子,而且有意无意地灌输孩子,各方面都要比别人家的孩子强。其实这就流露出了互相攀比的思想,助长了孩子的攀比心理的形成。

三、学校教育的正确引导

1.教师要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进行思想教育,如:开展主题中队会,利用班队会进行教育,使教育贯穿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的教育往往是最生动、最有效果的,记忆也最为深刻。

2.讲一些先进模范人物小时候的故事,从正面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值得比的。

总之,只有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才会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良的习惯。

参考文献:

曹专.小学生高消费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

作者简介:张艳春,女,1966年7月出,专科,就职于吉林省磐石市取柴河镇中心学校,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薛永福,男,1979年6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吉林省磐石市取柴河镇中心学校,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攀比现象的演讲稿 第5篇

大家好!

当你呱呱坠地,懵懵懂懂的来到这个世界,你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等稍稍长大,你懂事了些,但十分调皮,喜欢整天疯玩。到小学,你仍习性不改,到初中、高中,你又十分叛逆……人不知道要经历多少个阶段。但在这些过程中,你都在长大。

我们是在效仿别人的过程中长大的。我们可能不会有他人那样超群的能力,也可能不会像别人那样有可以让他们自己骄傲的天资,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凡事做好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们没必要和他们攀比,我们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

我和一个小伙伴一起学骑自行车,想不到他居然可以在短短半个小时就可以把自行车骑得很好。他见我还没有学会,就在一旁嘲笑我。我没有生气,也没有与他争吵,只是跑到一个偏僻的地方,自己一个人练习。我一个人不断尝试,一次次摔倒后又爬起,不顾困难,勇于向前。终于,我掌握了骑自行车的诀窍。最后我与他比谁骑得好时,我居然还更胜一筹。

我英语不错,但许多人认为学习英语有难度,这是为什么呢?我每一次在做完英语作业后,都会背一个单词。我把这个习惯一直从小学坚持到初中,一直坚持记背,最后才会有这样的效果。我会去看一些名人的演讲,发现脱口秀英语学好的关键在于: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少其一不可,而这些都是要靠自己的坚持与脚踏实地才可以实现的。

他只在母亲肚子中呆了七个月便来到这个世界上,他饱受世间磨难:猩红热弄坏了他的眼睛,天花让他变成了麻子。但他仍然努力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最后由于家庭贫困,他被迫放弃了学业。但他独自研究天文学,在不断努力与坚持中发现了天体运行三大定律,他被称为“天空的立者”,他,就是开普勒。

攀比现象作文350字 第6篇

现在的中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还喜欢进行攀比,我想每个学校都有学生进行攀比把。就算衣服规定穿校服了还是避免不来攀比现象,从手机和平板电脑这些电子产品到鞋子包包,苹果手机一出新款就要求家里人帮买最新款鞋子只穿阿迪达斯耐克这些牌子不是牌子就不愿意穿。现在的.学校无处不充斥着攀比现象。

而我身边也有很多攀比现象也许穿着我身边的同学不是很在意攀比但是电子产品一定是一个严重的现象,宿舍里一群人在刷微博微信别人看见你在玩手机的时候都会凑过来问一句你的是什么牌子的手机,如果你的手机款式不是很新对方就会说点什么,当然你觉得没面子了回家的时候就要求爸爸妈妈帮买新的。这不仅不是一个好现象还加重了家庭经济压力,家里人辛苦赚钱给你读书结果你倒好来学校学会了攀比你对得起辛苦赚钱给你读书的父母吗。

小学生的攀比现象 第7篇

更多

日本多所大学涉嫌入学考试网上作弊谁教会孩子们“拼爹”“斗富”?内地高校联招华侨港澳台学生北京市教委:民办校招生禁承诺就业

资料图片:工人日报

攀比、斗富现象在一些幼儿园时常发生,孩子们有时候会比谁穿的衣服好看,有时候会比谁的玩具好玩,有时候会比谁的爸爸更有钱。潜在的“阶层意识”,让他们多少失去了这个年龄应有的童真;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不知苦了多少穷家长

最近一段时间,玲玲从幼儿园回家之后,总是不开心,问她为什么,玲玲总是摇摇头。

2月28日,幼儿园放学前,妈妈照例开着宝来轿车去接玲玲。玲玲坐上车,嘴噘得很高,突然对妈妈说:“妈妈,您能换一辆奔驰轿车来接我吗?那样我会很有“面子”的。我同学爸爸、妈妈都开着好车,您开的这个车,在我班里是最破的。”

玲玲妈妈沉默了。

记者日前走访北京市多家幼儿园,与前去接小朋友放学的家长攀谈,不少家长表示孩子都会在幼儿园里互相攀比,回家后,为满足虚荣心向家长提出各种要求:“我班里有家长买辆奥迪车,爸爸,您什么时候买一辆呢?”、“我班有几个小朋友的爸爸好有钱,家都住特别高档的楼盘”、“妈妈,我班有同学去过海南了,放假我也想去海南”„„

“攀比”“斗富”在幼儿园普遍存在

26岁的张郝在北京市朝阳区颇具实力的凯博智能全纳幼儿园担任幼儿教师,据她介绍,该园每月学费、伙食费共计在5000元左右,“在这上幼儿园的孩子,家里条件都是十分优越的。”张郝总结说。

张郝所带班级的孩子都是四五岁,上班两年来,她经常听到孩子之间攀比的话题:家住哪个城区;多大房;假期去哪里玩;玩具在哪里买的;父母做什么生意的,赚多少钱;父母开什么车来接;妈妈用什么化妆品,都是他们比较的事情。

在北京市金色摇篮潜能开发婴幼儿园门外,记者听到这样一段对话:

小朋友A:最近我爸爸车里有一股味道。

小朋友B:那就换一辆车呗,我老爸新买辆Q5。

小朋友A:你真傻,这个味道就是新车的味道,我老爸买的是S600,车里的味道一定比你爸车里的味道好闻。

小朋友B:为什么啊?

小朋友A:因为我爸的车比你爸的车贵,所以车里面的味道就比你爸车里的味道好闻。

此种攀比不仅仅在高档幼儿园里出现,在一般中档幼儿园里也比比皆是。

记者在东城区的和平里一区幼儿园门口碰到了一位前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谈到现在的孩子之间经常互相攀比的情况时,王女士的脸上写满了忧愁,她给记者讲述一件辛酸的往事。

由于自己跟丈夫工作比较忙,接儿子磊磊在幼儿园的上学、放学的事情就交给了孩子的爷爷。一天,磊磊跟同班的小朋友比玩具,看谁的最好。放学后,磊磊同学的家长开车来接,而磊磊爷爷却骑着自行车来接。磊磊同学爬上车后,拿出一个跑车模型,对磊磊大喊道:“你看,这都是从日本带回来的,你有吗?穷光蛋。”

这个得意的孩子虽被家长呵斥“不要欺负别人”,但他仍洋洋得意,还做起鬼脸。

磊磊当场大哭不止,并死活不上爷爷的自行车。回家后,磊磊闷闷不乐,说什么也不上幼儿园了,为此还生了场病。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攀比、斗富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个别孩子身上,而是十分普遍,只不过攀比的对象不同罢了。

东城区一名幼儿园的老师告诉记者:这种攀比现象在一些幼儿园时常发生,作为一名老师,当她不经意听到孩子们在互相攀比的时候,心里真不是滋味,感觉现在的小孩子已经失去了这个年龄原有的童真。

穷家长们“打肿脸充胖子”

不知道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苦了多少穷家长。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宋先生把大部分积蓄都花在他女儿朵朵身上。他不仅咬牙把朵朵送进一所每月收费5000元的双语幼儿园,还给孩子报了钢琴班、形体班等。

付出总是有回报的,这句话,宋先生半年后得到了印证。上了半个学期的幼儿园,宋先生感觉到孩子的明显进步,说话间有时夹杂英语单词,不用说,双语教育起了作用。

经过半年多的钢琴培训,朵朵也能磕磕绊绊地弹出比较简单的乐曲,“爸爸,今天我在班上给同学弹了首曲子,大家可羡慕我了。”朵朵兴奋地告诉爸爸。

喜悦之余,宋先生也感到很无奈。

为了给女儿交高昂的学费,宋先生一个月近8000元的工资几乎全投进去了。夫妻俩只能靠着宋先生妻子一个月近6000元的工资生活。

最近一个月,宋先生明显感觉到跟女儿谈话的时候,朵朵经常会说到别的小朋友家里情况:谁家有两个保姆、谁家有两辆汽车、哪个小朋友给灾区捐款一千元、哪个小朋友跟父母出国玩了„„

宋先生虽然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也只能很勉强地笑笑,把话题岔过去。

由于朵朵练琴的地方离家比较远,每次去练琴宋先生只能骑电动自行车送朵朵去。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朵朵进步飞快,老师也夸朵朵很有天赋,宋先生夫妻俩很欣慰。

但是朵朵明显感觉到其他小朋友有意疏远她。一天,练琴的一位小朋友悄悄地问朵朵,为什么不让你爸爸开车送你呢?来琴行练琴的小朋友都是父母开车来的,父母不开车接送,小朋友看不起的。

朵朵回家后不再要求去练琴了,除非宋先生买辆车,自己才去练琴。

为了孩子,宋先生跟妻子东拼西凑,凑足10万元,买了一辆日本某品牌省油的车。“平时不开,只是送孩子时才开。”宋先生无奈地说。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如今穷孩子和富孩子从穿的衣物、玩的玩具到交通工具、居住环境,都有很大差别,孩子从小就开始有了潜在的“阶层意识”。况且孩子从三四岁起彼此就有相当的交流,议论起各自家里的情况口无遮拦。

宋先生是众多穷爸爸的代表之一,他和很多家长都担心: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穷,会不会丧失对未来的自信心?

是谁教会了孩子们 “ 攀比 ” ?

记者通过近期的采访,发现孩子斗富的内容大至家中住所环境、汽车品牌,小至衣服、玩具,无所不包。然而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比”。那么是谁教会了他们比呢?

家长往往对孩子之间的攀比感到既无奈又不解。一位幼儿园园长指出,其实家长恰恰是孩子攀比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孩子面前肆无忌惮地说贫比富时,不能分辨是非的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如“妈妈说这样最漂亮”,“爸爸说有钱人开奔驰”等。孩子们就学会简单地重复成人的话,模仿成人的语气去评价自我和他人。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是孩子最亲密无间的伙伴。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可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品质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这位园长建议,作为教育孩子的父母,必须小心检视自己的行为。“如果父母在家中经常有类似和同事、朋友攀比的倾向,那么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也会在无形中养成这种攀比心理。”

此外,目前有些幼儿园老师的师德存在问题,作风不端正,对一些家境比较好的孩子特别关注,对他们百般照顾,而对一些家境不好的孩子比较冷淡,不理不睬。作为老师,同样要注意言行,不能作一些不恰当的比较,促进孩子的攀比心理。

另外,记者发现,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是,在一些学费比较贵、门槛比较高的幼儿园中,这种现象的发生几率要远远大于一些普通幼儿园,家庭经济收入上的差距成了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导火索。

浅析大学生消费攀比的成因及对策 第8篇

一、大学生消费攀比的种种表现

1. 服饰消费名牌化

在社会时尚潮流的推动下, 年轻的大学生盲目追求款式新颖、价格却异常昂贵的品牌服饰、化妆品, 并互相攀比, 使得大学生群体衣着打扮逐渐“贵族化”。在他们看来, 名牌就是自信、高贵、身份的象征, “要买就买最好的, 要买就买名牌”。因此, 在高校校园里, “Nike”、“Adidas'’、“安踏”、“淑女屋”等名牌服饰随处可见。

2. 饮食消费高档化

在日常生活中, 这种消费攀比现象非常普遍。过生日、过节或庆功请客不愿在学校消费, 而是到西餐厅、KFC、麦当劳或星级饭店消费。为了摆阔气, 满足虚荣心, 请很多人赴宴, 一顿饭上百元, 甚至上千元, 吃饭不为肚子, 摆面子、讲排场是最主要的目的。

3. 娱乐消费新潮化

随着大学生物质消费攀比现象的日益严重, 精神娱乐方面的消费攀比也日趋激烈:MP3、MP4、带摄像头的手机以及数码相机、高档电脑、录音笔是追求时尚的大学生的必备的随身物件。去高档包房唱歌, 去迪吧蹦迪也是大学生消费攀比的方式。

二、大学生消费攀比的危害

1. 大学生消费攀比给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我国的大学生70%来自于农村, 家庭经济并不富裕。高校并轨收费后, 家庭经济压力增大, 部分学生过分注重生活享受、追求高档消费, 致使家庭难以承受。

2. 大学生消费攀比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 增加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

生活上的享受往往伴随着道德的堕落和学习目标的迷失。大学生追求时尚、前沿化的消费攀比在学生中容易形成“示范效应”, 在校园中形成不良的校风、学风, 不利于学生形成良性的人际关系。

3. 大学生消费攀比容易使学生形成畸形观念和畸形人格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 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 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在攀比意识的刺激下, 少数学生为了达到享受生活的目的, 不惜挺而走险, 走上犯罪道路, 最终引发青少年犯罪问题。

三、大学生消费攀比的成因

1. 客观环境对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影响

(1) 社会对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近几年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部分家庭已经先富起来了, 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二是“享乐主义”价值观盛行。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形成和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年龄阶段上, 乐于接受各种新的观念的影响。在社会上盛行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 “享受生活”成为他们指导消费的核心观念。三是媒体的推动。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 自控能力不强, 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 冲动消费。

(2) 家庭的溺爱为大学生消费攀比提供了物质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家庭伦理关怀的重心总是在下一代身上, 在家庭的消费结构中, 消费的支出也更多的是往年轻一代身上倾斜, 父母对子女的爱集中在经济上的一味满足。家长的这种做法在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非理性的消费恶习。

2. 个人价值取向的不成熟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内在成因

社会和家庭是影响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外在因素, 个人则是内在动因。个人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消费炫耀心理。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 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 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这种现象实际上反映出大学生心理上的一个症结: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 或以此来提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 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

(2) 独辞蹊径的求异心理。大学生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他们更容易热衷于以衣食住行的时髦和文化领域的时尚, 甚至以叛逆式的标新立异的奇特行为, 以“追逐前卫和新潮”的消费心态向成人社会显示自己的存在, 展示自己的青春活力, 在群体模仿式的消费行为中滋生压倒对方而求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和行为, 从而产生攀比消费行为。

(3) 从众心理。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 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大学生盲目消费是由于经验不足、消费目的不明确、消费决策失误造成的, 从众消费是盲目消费的典型表现。

四、加强教育和引导, 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性的消费观

1. 学校应注意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

为了使大学生走出消费误区, 学校应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学校思想教育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 狠抓学风、校风建设, 净化校园环境。一个学校拥有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就拥有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可以开展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讲座, 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让学生懂得我们的国家目前还不是特别发达,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引导大学生自立性消费。大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 学校可以引导他们从事勤工俭学之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勤工俭学既能使学生体会到赚钱的不易, 对自己不良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进行反省, 又能使他们学会自立, 成为自信、自强, 有责任心的人。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既传授学生知识, 又教诲学生如何做人, 如何弱化攀比盲从心理。

2. 家长应关心和引导子女的消费

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往往与家庭影响有关。为此, 家庭应做到:

(1) 家长自身应该有正确的心理和行为, 合理供给子女开销。家长应关心子女的花费情况, 作到有计划、有节制地供给各类费用。家长的一味迁就, 不利于孩子勤俭节约习惯的养成。家长关心子女, 不仅应在物质上关心, 更要从思想上培养子女的自理自立能力。

(2) 家长应注意引导孩子的消费观。一方面, 家长应注意引导孩子:家长给学生提供优越的条件是为了使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不是用以追求享受。大学还是积蓄力量, 准备展翅高飞的时期, 购物重在实用。另一方面, 子女的消费行为深受家庭的影响, 家长应本着对子女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对自身不健康的消费行为进行纠正, 引导子女科学合理的消费, 提高消费质量。

3. 大学生应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

大学时代转瞬即逝, 当代大学生更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 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 不必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为此.大学生应该尽量做到:

(1) 摆正心态,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外在美只是人的个性化的一个方面, 人的内在的学识修养和能力才能使人保持经久不衰的魅力, 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赢得不败之地.生活上次于别人, 并不可耻。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认识自我, 弱化盲从、虚荣心理, 增强自律自主意识, 杜绝消费中的攀比、盲目行为:不贪图享受, 节制超过自身消费能力的高消费。

宝宝圈里的攀比现象 第9篇

“爸爸。你什么时候能开宝马来接我?”

问题买了微型车接送宝宝去幼儿园的父母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孩子认为家里的车不气派,开去幼儿园被同学取笑,要求家里换车,“要不咱们就乘公交或打车去。”有必要为了孩子的好胜心贷款买一辆高档车吗?当然没有这个必要!

解决你可以用宝宝听得懂的语言解释你为什么选择小巧的车子:“瞧口自家的POLO像不像一只大青蛙?小车子多可爱,占地小,停车方便,钻小巷子是一把好手,记不记得上次爸爸送你,正好堵车,交警叔叔让我们走慢车道,大车子都走不过去,只有咱们的车走得飞快?”

如果宝宝超过5岁,还可以跟他解释小型车省油、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以及拯救地球的意义。比如你可以形象化地说:“夏天为什么越来越热?就是因为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像给地球穿上了不透气的大棉袄一样,热量都排不出去,所以天气又热又闷;小车子比大车子少排放很多二氧化碳,咱们这是在拯救地球妈妈啊!”让孩子充满自豪感而不是自卑感,他自然不会坚持不切实际的换车要求了,反而会建议说:“如果天气好,如果宝宝能早睡早起,我们坐公交车上幼儿园吧,少开车也可以让地球妈妈松一口气,对吧?”

“他有变形金刚(她有芭比娃娃),我也要有!”

问题还有很多宝宝强调说,小伙伴的时髦玩具是从美国买的,“是最新版的,电影里刚刚出现,我就要这个。”要不要辗转委托出国的亲友带一个回来,不惜任何代价满足孩子的攀比欲?显然没这个必要。父母们要意识到,如果你纵容孩子的攀比欲,使之无限止的膨胀,总有一天你满足不了他,而习惯于有求必应的孩子会在那时恼羞成怒地说出“你真没本事!你不配做我妈妈!”这样伤人心的话,使亲子关系陷入崩溃。另外,在玩具、零食、衣物等方面竭力满足孩子的欲望,第一时间满足他的虚荣心,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剥夺孩子的幸福感。

解决儿童教育专家一向认为,“幸福是为实现愿望等待并努力酿造的美酒。”为了不“亏待”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就是剥夺孩子等待并盼望的权利,也降低了玩具到手后的幸福度。孩子在玩具方面得到的满足感,不一定与玩具的价格成正比,而是与玩具的可爱度、新奇感成正比。当他要一个变形金刚的时候你可以给他一个手动发条的跳跳蛙;当她要一个芭比娃娃的时候你可以给她一个手工缝制的布娃娃,或者一个“妈妈小时候玩过的‘蛋变鸡’玩具”。与孩子一起改造他的旧玩具,从玩具市场上淘“爸妈小时玩过的趣味玩具”,跟孩子一起玩,这不仅有利于密切亲子间的感情,还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也为孩子赢得了伙伴群中的核心位置,可谓一举三得。

“妈妈,你应该去整容整得漂亮些!”

问题对含辛茹苦培养宝宝的妈妈来说,没有比这句话“杀伤力”更大了!有些妈妈又恼又气又伤心,会因为宝宝的“过分”要求,为他“儿竟嫌母丑”大发雷霆。其实,发火是没有用的,反而会令宝宝不知所措——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电视上的小朋友,不是因为妈妈整过容更漂亮了而洋洋得意,我错在哪儿?

解决妈妈可以蹲下来跟宝宝对话:“你认为妈妈不好看吗?”“没有彬彬妈妈好看!也没有小莹妈妈好看!”“你认为妈妈变成什么样你才会满意?…鼻子高,眼睛大,皮肤白。”“就像芭比娃娃?”“对!”妈妈可以告诉宝宝:“妈妈可不希望跟芭比一样。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美,如果几万个妈妈部长得一模一样,是一件多可怕的事!妈妈不喜欢那种人工的、不自然的美,就像妈妈不希望宝宝和彬彬、小莹长得一模一样。”妈妈还可以与宝宝讨论怎样变得更美:读书让人变美,助人为乐让人变美,充满爱心让人变美,微笑让人变美。妈妈也可以建议老师在班上开展“我的妈妈最美”的绘画比赛和故事比赛,让幼儿学会理解妈妈,赞美妈妈,而不是从外貌上挑剔妈妈。

“小瞻过5岁生日去了五星级酒店,我也要去!”

问题有的小寿星坐下来就会问酒店服务员:“你们酒店有几颗星?”父母呵呵大笑,认为孩子已经理解这个社会的“成功潜规则”,从小表现得像一个贵族而不是平民,“很了不起!”这样的想法其实很要不得,孩子还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他本是纯真烂漫的年纪,为何早早套上了物欲的笼头?认为离谱的消费能够最大程度地让一个人“高贵”起来,引发他人的嫉妒和艳羡,这种观念其实是违背孩子的纯真本性的,也使他在成长过程中极易受到打击——“为什么爸妈不能给我最好的?我恨他们!”爱就这样轻易地转化为恨。

解决如果你的孩子过分地讲究排场和虚荣,做父母的首先要检讨自己:我是否给孩子做出了攀比的榜样?我是否认为最值得骄傲的生活就是比别人消费得更贵更多?我是否认为有求必应带来的不是空虚而是满足?幼儿的模仿力很强,因此,要改变孩子的虚荣状态,父母首先要检讨自己的言行,检讨自己的价值观是否健康。

尽可能地安排孩子帮助弱者,从这一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拥有已经很多很多,并在无私帮人的过程中收获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不要用物质满足来代替亲情的给予。要教导孩子无论从何种生活境遇下,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很幸福。

配合并支持孩子们穿着园服和校服,让他们在统一着装中体会“每个人生而平等”的要义。

上一篇:养老机构员工培训下一篇:培训班学员表态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