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后阶段的任务设计

2024-09-17

高中英语阅读后阶段的任务设计(精选9篇)

高中英语阅读后阶段的任务设计 第1篇

摘要:把任务型学习的理念运用到现行教材(SEFC)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教材进行任务设计,其中最难的部分是阅读后阶段任务的设计。本文试图根据阅读后阶段的特点结合David Nunan的任务分析框架从教学目标、学习者、阅读材料、环境四个方面就阅读后阶段任务的设计思路进行探讨并建立动态的任务设计框架。

关键词:阅读后阶段 任务 动态任务设计框架

一)前言

任务型学习理论给外语教学开拓了新的思路。如何在结构功能为纲的SEFC阅读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理论,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外语学习能力,成为广大教师关心的焦点。英语阅读课中的阅读后阶段(post-reading stage)是阅读课堂高潮的所在。设计好这阶段的教学任务对一节任务型阅读课教学的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建立动态的任务设计框架来阐明此类任务的设计思路。然而由于笔者所学有限,不妥之处恳请专家们批评指正。

二)国内外任务设计理论

在国外有很多专家对任务进行过定义。Peter Skehan (:95)在对一些任务定义分析基础上提出任务型教学课堂任务应该是:A task is an activity in which:(1)meaning is primary;(2)there is some communication problem to solve;(3)there is some sort of relationship to comparable real-world activates;(4)task completion has some priority; (5)the assessment of the task is in terms of outcomes.

David Nunan(1989:47―48)在评述Candlin, Wright, Shaveleson 与Stern等人的任务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任务由下面六个成分构成:1)目标;2)输入;3)活动;4)教师角色;5)学习者角色;6)环境。

Nunan在该书中的第三、四章对任务的六个成分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但是笔者认为这只是一个静态的分析,缺乏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有些方面还有不尽人意,比如他在分析输入时只简单的提到输入的类型,虽然使读者对输入材料有了更广阔的了解,但对任务设计的思路却没有多大启示。书中充分论述师生在任务中的角色,反映了作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然而作者似乎忽视了学生认知技能等对设计任务的作用。还有在分析环境(settings)也没有提到教学时间和教学班的实际情况。

在国内,目前涉及任务设计的基本上是任务设计的注意点、建议以及原则(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P29);鲁子问卢莉(2002))尚未有过建立新的任务设计框架的尝试。

三)动态任务设计框架

阅读后阶段的任务设计有着它自己的特点。它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学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整体阅读教学最后阶段的任务活动,预先作出行之有效的策划,是英语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

阅读后阶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阅读内容的巩固和深化,使材料内容融入到读者的内容图式之中,以及发展学习者的其他技能。

任务设计还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发点是阅读后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师生角色、学生心理特点和执行任务的环境设计任务来落实教学目标,这个过程的终结就是呈现在学生眼前的任务。如下图所示:

情感/思想/文化目标

认知目标  ─→    第一阶段     ←─  交际能力目标

技能目标  ─→  确定教学目标  ←─  学习方式目标

材料特点  ─→    第二阶段     ←─  师生角色

学生特点  ─→    设计活动    ←─  任务环境

活动形式  ─→    第三阶段    ←─  媒体运用

─→    修辞考虑         呈现的任务

高中英语阅读后阶段的任务设计 第2篇

横路初中

徐惠林

【摘 要】本文以现行初中新课标为依据,从课堂实践的角度出发,着重探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任务优化设计,以适应新课标对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新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及形成良好阅读策略。

【关键词】

英语阅读教学

任务优化设计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已占了主导地位,而任务设计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任务设计质量的好坏是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有效的任务设计能把学生引入一个奇妙的阅读世界,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阅读的欲望,培养他们表达的兴趣和习惯,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促使他们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对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起到极大的作用。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阅读材料,进行阅读任务的优化设计,使学生的阅读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从而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阅读任务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为注重语言习得,为学生最终获得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一、教师在进行任务优化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性原则

任务设计应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设计的任务应以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活动的选材应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生活经验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的任务活动,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二)真实性原则

任务的设计应具有真实意义,即接近现实生活中的各项活动。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教师应尽可能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将任务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景中,从内容和形式方面把握任务的真实性,带领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表达和处理生活实际问题,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学习热情,使学生体会学有所用的快乐。

(三)在做中学原则

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除了学习语言知识外,还应了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因此,设计任务时努力做到融英语语言与思想品德、社会、自然等各个学科的知识为一体。

(四)开放性原则

许多教师经常使用信息性任务,这类任务因有明确答案且不同回答者的答案大体相同或完全一致而不易激发学生的语言输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与分析解决任务的能力。与此相反,具有开放性的参考性任务因其无固定答案可循,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积极思维、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加大参考性任务的比例,精心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且不脱离教学目标的开放性任务,以增强学生参与意识,促进语言输出,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使课堂师生活动更具交际性。

(五)递进性原则

教师设计任务时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难到易、由具体到抽象、由聚合到发散,环环相扣,体现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和条理性,体现活动间的联系性和层递关系,从而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化,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有期待、探索和行动。

二、任务优化设计的操作形式

英语的阅读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阅读前(pre-reading)、阅读中(while-reading)和阅读后(post-reading)。任务的设计贯穿于阅读的整个过程,在不同的阅读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任务。下面就本人对《新标准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实践,对阅读任务优化设计进行阐述。

(一)阅读前阶段

这个阶段虽是导入阶段,却是很重要的阶段。在日常阅读课教学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即尽管学生已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仍无法完全读懂和理解文章。显然,问题并不在于他们语言基本功不扎实,而在于他们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不具备在阅读过程中激活自己已有知识的能力。很多研究表明,学生的英语阅读效果常常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水平。如果学生对教师的阅读材料背景介绍产生兴趣,或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或受教师和同学的阅读情绪的影响等等,都能使他们迅速进入高效阅读状态。阅读时,大脑能随时调用储存的信息,用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归纳、演绎,在此过程中各种思维形式都参与到阅读中,为阅读服务。

因此这个阶段设计的任务,应是介绍相关阅读内容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激发阅读的愿望。尽量让学生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

1、借助文章的标题、插图等,通过提问或讨论介绍阅读文章的主题,鼓励学生预测所要阅读的内容,明确阅读任务,讲解必要词汇。

例如教八年级下册M7 unit2 Fill out our form and come to learn English in Los Angeles.时,我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标题“Learn English in Los Angeles”猜测本文的main idea,给出的任务是:

The passage is _________ A.a guide to Los Angeles

B.a story life in Los Angeles C.information about English courses

D.a newspaper story about language courses 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讲出文章的主题。另外根据课本提供的插图,2

我提出了以下问题:

How long do the courses last? What is the best part of the course? What can you do in your free time? 这样不仅自然引出这课所要掌握的重要的词汇,并且把文章中一些学生还未了解的关于洛杉矶的知识先通过图片让学生有初步的印象,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2、就阅读材料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发其阅读兴趣,并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让学生在这类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教八年级下册M3Unit2 We haven’t found life on any other planets yet.时,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头寻找资料,在课前以幻灯片为载体用一般过去时向同学讲述杨利伟在太空中的经历;向学生介绍了历年来世界各国的探月活动。在课后,让学生分组活动,make a poster about space travel.要求学生:choose a subject, for example, the first moon landing or China’s manned space travel.Look for some photos and information about it.在使用新标准英语这套教材中,不仅要充分利用已有的Pre-reading中的lead-in task,更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需要开展思路,设计有意义的、适合交际的任务活动,为后面的阅读做好适当的铺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阅读中阶段

根据现代英语教学理论,英语阅读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帮助学生获得独立阅读能力,即能直接阅读非专业性文章,能阅读一般报纸和杂志。教师不仅要关注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关系,还要较多地关注了解影响学习质量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等诸多因素。在阅读理解题中强调语言的使用功能,体现新课程“用英语做事”的原则。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不能自发形成,而是在教师的阅读策略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培养训练形成的,因而英语阅读课上的策略指导十分重要。

所以在学生阅读文章时,我应根据文章内容设计任务,注重学生阅读策略培养,提高他们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

1、猜测词义 猜词义就是利用上下文的同义关系猜测词义,利用上下文中的反义关系猜测词义,或者根据整个句子的意义猜测词义以及利用语法知识、构词法知识等猜词。

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每当遇到生词的时候,总是很急躁,甚至于放弃整篇文章的阅读。当然想知道单词的确切意义,必须查阅词典,可是要通篇理解全文,往往不必了解每个单词的确切含义。

例如在做阅读理解题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时,文中有这么一句:Pushy parents are nothing new, but now parents seem to push their children a lot more.在教授时,我拿着英汉词典让学生帮我查出Pushy的意思,当然他们没找到,但很快就有学生就叫到:“去掉y查Push!” Push用查么?那Pushy又是什么意思呢?在我的一步步引导下,学生得到了Pushy在文中的含义,同时也初步感知了从构词法推测词义的阅读策略,也让学生明白阅读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和信息的过程,而是不断思考和推测的过程。

2、从段落中找主题句

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和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的关系。一般来说,一个段落只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句子表达这个段落的主题思想,这个句子叫主题句,其他句子则围绕主题句进行说明或阐述。整篇文章的主题就是通过这些主题句表现出来的。据统计,大约80%的主题句位于段落的句首,其他大约不到20%是句尾,但也有时候是中间句。

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做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时,先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Is life for Cathy Taylor’s children very busy? Are many American and British parents like The Taylor’s? Do most children take part in after-school clubs? Does Dr Alice Green agree with Linda Miller? 学生们给出了答案后,问:

T: Why did you get the answers so quickly? S: We only read the first sentence!

3、预测

预测也是重要的阅读策略之一。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书,阅读文章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获取信息,而是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预测活动总是在进行着。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所读文章进行预测的能力,如通过文章的标题预测文章内容,根据首句预测段落,根据开头预测结尾等。

双语报有一篇阅读文章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在预测这篇文章时,我和学生讨论了:What does she do? Who did she help? Where did she help others? 我们可能带着一些问题去读。如:Did she like to help others? What did it change her life?等。

总之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流,但它实际上是作者和读者双向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阅读的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学会采用各种阅读策略。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与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指导并探讨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阅读后阶段

这个阶段是巩固提升阶段。当在挖掘文章的内涵和思想内容,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语言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肩负着思想教育的重任。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思想内容,教师所设计的任务,不仅可以涉及所学课文的一般事实,还可以扩展到相关领域,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对所学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1、要求学生口头或书面表达阅读体会

在这个用英语积极思维的过程中学生发展了英语思维的能力和文章的谋篇布局能力,这些能力不但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有利于学生抓住文章要领,了解文章组织结构的能力及对篇章的推理能力。

2、改写或复述

我们很多时候让学生通过增加阅读量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但如果在阅读中只注意追求篇幅数量,泛泛而读之后并没记录下什么,更不用说再花时间巩固消化相关的读后收获的话,时间一长,大脑一片空白,即使遇到本已读过的内容也是似曾相识或形同陌路。所以在读后的活动中要特别强调写。

例如在做过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后,我让学生以Taylor孩子的身份向Dr Alice Green写求助信,同时再让他们以Dr Alice Green的身份给Taylor写封建议信,让她改变她对自己孩子教育的一些做法。接着,我叫学生以I always forget what I did为题写作,对文中的观点进行反驳。同时让学生用80-100个左右的单词概括全文。我认为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能帮助阅读有困难的学生建立信心,更重要的是我们教师可以及时得到有关学生的阅读效果的反馈,对我们的教学做出及时的调整。

3、进行讨论或辩论活动

从阅读材料中选取一些有争议、有代表性的观点和句子,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陈述理由。或以小组形式进行“赞成还是反对”的辩论活动。这是一个创造性的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三、阅读教学任务优化设计的教学效果

(一)促进了阅读教学目标的落实。任务的优化设计使教师牢牢把握住阅读课教学的节奏和方向,突出重难点,在信息反馈中清楚地了解教学目标落实情况;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他们有目的地在语篇信息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积极参与中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最终师生在融洽和谐的交际氛围中逐步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促进了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课堂中的师生双方存在着信息差,任务的优化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填补信息差的热情。学生在任务的启发下,积极对课文中输入的语言进行加工与整理、对头脑中的知识网络进行梳理,逐步用正确、灵活的语言进行信息传递与思想交流,表达与交际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样,任务也真正发挥了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桥梁作用。

(三)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精心设计的任务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唤起他们探索求知的欲望,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的方式寻求解决任务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正体现了学习主体的作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了有效的学习策略,他们的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等都得到了锻 炼。

(四)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优化设计的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寻求任务的答案,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器官去理解和分析语言现象,运用学过的知识或已有的社会与生活经验解决语言与生活实际任务,从中锻炼了联想、分析、概括、评价、批判、想象、逻辑推理和创新等多种思维能力,思维变得更活跃、更开阔。

【结束语】总之,任务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作全面的理论研究和反复的实践探索。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任务设计是否恰当,是否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关键是教师必须做到既备课又备人,教师应把握教材资源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诱发学生的内驱力,真正发挥任务的教学功能,最终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琳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下册

3、胡春洞、戴忠信:《英语阅读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5、梅水英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4期

高中英语阅读后阶段的任务设计 第3篇

一、copying(原词照抄),认真阅读仔细观察

在任务型阅读中每一个任务的设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设计的,最简单的就是原词照抄。这些任务试题通常都是在原文中出现的原句,可以通过认真阅读在文章中找到该词汇。学生在解题时要先对试题进行阅读,带着问题完成任务。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快速浏览文章,把握文章结构特点及主要内容,对文章想要表达的意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对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阅读文章时就可以找到一眼看出哪些是对于文章中的原句进行考查,从而照抄就可以。

这里以2015年南京市江宁区英语一模第五项阅读填空的A部分为例来进行探究。在本文的阅读中,60、62和64题都属于原词照抄类试题,只要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就可以找到原句。其中60.Dreams;62.sailing;64.similar他们在文章中都有对应的句子:,如60.What are the dreams of teenagers?面对这类试题,如果在第一次阅读文章时没有找到也不要着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再次对文章进行阅读,这次需要学生一词一词地进行阅读,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只要学生认真就可以轻松地解答这类题目,它并没有难度,细心、仔细是解决这类试题的关键。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沉着冷静地答题,细致耐心地寻找答案,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changing(词的变形),夯实基础灵活应变

任务型阅读的另外一种解题技巧就是词的变形——这里的变形通常都是这个词的另一种词性,要么是从形容词变成名词,要么是从名词变为动词,主动态变成被动态等等。它保留着这个词的含义,但是根据句子的需要转变了一下单词的词性。为了能够完成这类试题,需要学生具有坚实的英语知识基础,在应用中恰当地选择,灵活地变化,实现学生对于文章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在本篇任务型阅读中的58、59主要是词性的变形,他们所做的变化并不大,还是应用的原来的词汇,但是从词性上做出了一些调整,使其更适合问题中的句子。例如58题在文中用到的句子是Although money is important,,而试题中用到的句子是money is of great importance。考查从“important”变为“importance”也就是从形容词变成了名词,因为在英语中形容词相当于介词“of+n”,

这是一种词的变形,如果学生对于词性之间的转化非常熟悉,就可以轻松地解答此类问题,做到迎刃而解。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此类试题,教师在平时的授课和练习中可以渗透一些词性转化和构词法的知识,促进学生通过学习一个词,掌握与其相关的一类词,扩大词汇量,可以顺利地完成此类练习的考查。

当完成试题任务后,学生可以将所填答案代入到文中,通读全文,检查文章内容是否完整,语意是否连贯合理,从而做出科学的判断。学生具有了坚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就能够灵活地在单词的各种词性之间进行转化和应用,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concluding(根据上下文总结),分析归纳提炼主旨

任务型阅读中的任务还有一类就是需要学生根据上下文来进行总结和判断的任务。这类任务相对来说难度大一些,它没有“原词照抄”那么简单,又比“词的变形”更加灵活善变,学生需要结合上下文来进行总结才能够归纳、提炼出正确的答案,得出自己的理解。这类试题通常需要学生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来进行表达和陈诉。通过这种转变会使得句子语意完整,表意清晰,段落内容紧扣主题,文章连贯,具有一致性、合乎逻辑。变形后的词汇运用到文章中其含义应该保持恰当、贴切,符合文章的原意。

这类试题是一种词的变化,需要学生结合上下文,通过对于文章的句子进行分析,明确说明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文章结构。学生在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保持文章整体的完整性,确保在通读文章或查读细节时,思路不会被打断。

为了能够顺利地解答这类试题,教师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通过paraphrase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和点拨学生,促进学生能够学会用英语去解释英语,明确每一个英语单词的具体含义,促进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灵活掌握。

总之,通过3C原则来进行任务型阅读的解答会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明确文章的主旨和结构,精通每一句话的含义,从而在解题中可以进行科学的判断和恰当的推理,实现学生在解答任务型阅读时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摘要:英语任务型阅读是近年来一种常见的中考题型,学生通过对于英语文章的阅读会了解文章的主旨,概括出文章的大意,并且对于词汇、语法以及文章结构都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根据文章的内容完成阅读任务。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3C原则来进行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更加准确地完成阅读任务。

关键词: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3C原则,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丽斌.中考英语答题技巧浅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05).

浅谈高中阅读后阶段的教学设计 第4篇

关键词:阅读后教学;教学环节设计;任务型教学

一、引言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一般把阅读课分成三个阶段:Pre-reading(阅读前),While-reading(阅读中),Post-reading(阅读后)。阅读后阶段(Post-reading)是阅读课堂高潮所在。设计好这阶段的教学任务对一节任务阅读课教学的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阅读后教学进行阅读后任务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满足他们的表现欲。这样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共同发展,并能促进教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笔者根据阅读后阶段的特点以及阅读材料的特点,以科学性、层次性、艺术性为着眼点进行阅读后阶段任务的设计,进行探讨并从中反思。

二、阅读后教学环节设计的要点

(一)科学性

阅读课中的各个环节存在严密的科学逻辑关系。因此,阅读后环节的设计必须是一个严谨的整体。教师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在设计阅读后教学环节时需仔细分析各个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设计任务,还要考虑诸如学习环节等诸多因素,从而使整体设计科学、严谨,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及理解能力。

(二)层次性

英语整体阅读教学最后阶段的任务活动,必须要和之前的教学环节成为一个有序、连贯的整体。教师在这部分的教学设计要从层次性入手。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是渐进、发展的。因此,教师在阅读后部分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对文章由表层理解上升到深层理解,达到对所读材料的充分理解,准确、完整地获取信息。

(三)艺术性

阅读后阶段任务的设计是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任务设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体现教育教学理念,使之科学化、合理化,同时还要增加学生执行任务的趣味性,体现教学任务设计的艺术性。毫无疑问,好的任务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自主地投入到任务之中,使语言得到自然的习得,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三、阅读后教学环节课例设计及说明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下册第17单元Integrating skills 的教学为例,从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角度出发来设计高中阅读后教学。

(一)缺词填空

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最终转化为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通过缺词填空环节可帮助学生有效梳理文章信息并把握文章的意思。这种培养篇章意识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逐步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缺词填空,学生对文章的大意有了一个整体把握。文章中出现的重要语言点也使学生通过这一练习得到了巩固,对文章中心内容清楚明了。

(二)小组讨论

阅读是学生获取课文中知识信息的过程。讨论式的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阅读后环节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鼓励他们踊跃发言,集思广益,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及思辨力,而且达到了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小组讨论是在自然性小组形式的基础上,以固定座位为基础,前后座位的学生自然形成4-6人的小组。这种形式方便且易于形成,也便于教师组织教学。

(三)角色扮演

一切有成效的学习都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因此,在阅读后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饶有兴趣、主动地学习。阅读可根据课文讲述的内容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自由发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他们潜在的能力。认真挑选符合学生口味的活动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降低任务的乏味性,增加任务的趣味性,最能吸引学生的任务来自于生活实际,即任务要有真实感。

(四)调查访问

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能使学生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从而产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求。阅读后的教学设计也应灵活多样,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在情境中自然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当然,教师在设计任务阶段还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分配。时间决定着任务大小和难易程度的把握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任务开展的方式。如果任务比较大,难度比较高,我们应该考虑把它作为课外的任务。比如,在阅读后环节设计的课外任务是一项调查报告: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isabled and suggest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s.

(五)短文写作

大多数高中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差,在写作中没有多少学生能真正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以课文为依托,在加强阅读技能训练的同时进行写作技能的培养,从而为学生的写作打好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读写结合,使学生借鉴阅读材料中的词句,并将其恰当地运用于写作实践中,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如我在阅读后最后环节设计了短文写作。由于之前的教学活动为之后的写作做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借鉴阅读材料的词句,将其恰当地用于写作实践中,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还在本课中设计图表给出残疾人的相关信息,让学生来描述现在残疾人的一些社会现状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四、结束语

阅读后阶段任务的设计是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在阅读后教学环节中,教师在设计时不仅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体现教育教学理念,使之科学化合理化,同时还要增加学生执行任务的趣味性,体现教学任务设计的艺术性。好的任务设计能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之自主地投入到任务之中,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文章来丰富个人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许玲,《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艺术化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10

高中英语阅读后阶段的任务设计 第5篇

教学任务的调整让我感觉到一定的压力,因为这意味着“责任”,是领导的理解与鼓励让我充满了信心,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

一.调整课时,制定计划

每班由原来的每周6课时调整为8课时,一直到期末考试,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下尽量赶进度,争取12月底将第六单元新授内容结束,如果学生接受有困难,调整在1月5号结束新课,进入全面复习。复习安排每周3单元。

二.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考虑到学生已有两周未上英语课,我在每个班的第一节课首先提出关于上课及作业我对他们的要求:

1、上课时学会听别人说,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抓住每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对于表现进步的学生我会给予及时的鼓励,让他成为别人的榜样。

2、关于作业,尤其家庭作业,我要求学生必须按时、用心地完成。比如“考考你自己某单元五角星单词一遍”,我要求学生一定要按照考考你自己的方法和程序来做:先写汉语意思,默写英文单词,出现没有把握的可以先不写,用*标出,然后有针对性地背你不会的单词,按照课上老师教你的方法,会背后再写,然后用心检查,最后把*单词再考一遍,过关后作业结束。

3、关于家庭作业,我要求学生认真记录作业要求,并请家长及时签字,我觉得这是和家长联系的比较便捷的方式,同时也是比较有效的督促手段。每天的家庭作业组长收取并在固定的记录本上按时记录,对个别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我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了谈心、与家长联系等多种方式,一周以后,作业基本上已经能够养成习惯了。同时我要求自己每天把作业批阅后与家长见面,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有时我还会写上孩子最近的表现比如“你进步很快,上课表现也很积极,真为你高兴!”“小测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加油!”等。

三.激发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

我经常在想:“每节课孩子从我身上学到了什么?”

在平时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并引导学生学习记忆单词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去尝试、摸索新的方法。在单词方面,我尝试了“音标渗透、音节分开、想象拼读”的十二字教学法,感觉学生兴致很高,而且记忆效果比较不错。在平时的单词教学中,我经常给学生渗透重点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并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发现规律,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拼写单词的难度。逐渐地,学生有了一定的发音基础后,当他读出单词时,他会自觉地联系发音去想象,拼读也就相对变得简单。

每节课安排适合学生能力的口语练习项目,以不同的形式尽量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英语情境中,练习口语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四.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分层目标,给予学困生特别的关注

根据两次月考及期中考试情况,我首先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1、对学习能力较强,成绩却不够理想的学生,我抓合适的机会找他们谈谈心,一起找找出现失误的原因,提出努力的目标。

2、对于学困生,从课堂听讲、发言到家庭作业都给予特别关注,随时将他们的`进步在班上反馈,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并将他们的进步反馈给家长,增强合力作用,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注,而且因为他的进步而为他高兴。

3、在每次的测验中,对单词上出现的错误进行详细的记录,要求学生一个一个过关。在朗读测试中,学困生由组长考试的同时,教师把关。

五.充实自己,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方案阶段设计任务书 第6篇

国际企业中心方案设计

二、 项目背景分析

项目所在区域是我国投资最活跃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各类高科技中小型企业在开发区已得到长足的发展,企业主要性质为:软件开发、电子、分销、国内大型相关企业驻汉机构等。其职工基本人数50~100人左右,需求的办公面积500~元/?O为主,也有少数需求5000?O左右。他们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需要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他们的办公建筑希望以办公研发为主,间或有培训功能,有集中统一、服务良好的物业管理,能减少企业的社会负担。同时办公建筑要求气派、大方,能提升企业形象,便于识别。企业能有独立的出入口,便于管理和塑造企业形象。

而目前开发区存在的企业孵化器、标准厂房、商业写字楼由于种种原因已不能适应他们的需求。企业孵化器主要针对创业型小型公司。标准厂房价格1700~1800元/?O,其层高柱网专为轻型工业设计,不能满足研发使用要求,其外观也不符合办公建筑性格。商业写字楼价格3500~4000元/?O,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

于是国际企业中心主要销售对象应为这类高科技中小型企业。区域应具有良好的办公气氛,并能提供餐饮、休闲、金融服务及适当的会议活动场所。其价格承受能力应在2000~2500元/?O之间。

三、项目用地概括

本项目位于“武汉?中国光谷”两大产业园区―光电子产业区和生物工程产业区之间,东邻关山二路(宽60米),西侧为煤气厂,基地面积约60722平方米(含代征)。区域内地势平整。有支路连接煤气厂和关山二路,将用地划分为两块。支路路幅为9m,有管径500的`煤气干管向北平行于支路并距支路道路中心线6m暗埋于地下。设计中新建建筑物基础与煤气管净距不得小于2m。

四、设计要求

1、办公单元每层建筑面积控制在2000?O左右,可考虑分为2×1000?O或4×500?O,最小划分单元500?O,可灵活组合。层高3200?L。

2、该项目性质为出售型办公用房,考虑到经济效应对项目的要求,应充分利用关山二路的优势,适当加大沿关山二路办公单元的建筑面积。在综合考虑企业中心南区建筑布局的情况下,园区轴线适度向西平移,减少西区办公单元建筑面积,力求合理。

3、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提供进出两个出入口单向进出的管理模式。设计详细的步行系统,园区内人车适当分流。停车位达到40~50/万?O(建筑面积),在设置集中停车位的同时考虑每栋建筑配备10个左右的停车位。

4、提出安防系统模式建议。充分重视园区环境设计,营造环境优美的高科技工业园区。结合景观外部围护,形成隐形围墙。

5、本区域内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建筑主导色为浅灰色系。区域内主要为高科技企业,建筑风格应简洁明快,外观应体现出高档写字建筑的档次。

6、原会所位置考虑安排一个办公单元,建筑面积5000~6000?O。会所结合地块东南角办公单元设置。会所要考虑对外服务,领导入口与一般人流入口分开考虑。企业中心会所主要功能是为中小型高科技产业公司、低层高密度的小型办公楼及研发楼群提供服务。考虑安排适当规模的、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服务设施应包括:物业管理用房、商业用房。商业用房应考虑设置集中的展示、会议和学术报告多功能厅(200人规模)、小型会议室、健身房、咖啡廊、餐饮用房(规模应满足企业中心内人员就餐和宴请需求):

?多功能厅:500?O左右

?健身房:200?O左右

?乒乓球室:100?O左右

?桌球室:100?O左右

?咖啡廊:150?O左右

?图书馆:200?O左右

?俱乐部办公:100?O左右

?60人会议室一个,100?O左右

7、办公单元不考虑使用中央空调。结合建筑外观综合考虑空调分体机室外机悬挂的遮挡方案,冷凝水的集中收集方案。

8、为园区内企业正常的运行,设计详细的公建配套,提出配电房、水泵房等的具体定位及规模大小。

9、可考虑采用比较成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出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

10、提出高尔夫练习场的具体定位及规模大小,考虑扇形及长方形两种形式,应有详细的尺寸数据。

11、设计要求考虑一次性整体开发。

12、符合消防、人防等规范要求,各项设计指标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规范要求。

五、综合设计要求

在建筑创作中一定要重视“自然”因素,突出品牌形象、科技特色。国际企业中心还应提升周边的环境质量。该设计方案应该是一个开放的,透明的极力追求对话的新时代建筑。为了节约能源,要充分体现因地就势;结合园林花木环境;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通过紧密的理性思维来获得具有综合适宜的真实的建筑,它不仅应具有其自身的价值,而且更应具有立足于开发区、作用于开发区的价值。

五、设计控制指标

容积率控制在0.95―1.1,绿化率30%。

六、提供的技术资料

1、1:2000地形图 1份

2、中国建筑设计院方案图

七、设计内容

1、规划总平面设计。

2、根据地块建筑密度、绿地率、容积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建筑间距等要求。

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5、景观设计

6、所有单体建筑方案

7、估算工程量和总造价。

八、设计成果

1、方案设计说明书

2、规划总平面图 1:500

3、道路系统图 1:200

4、绿地系统图 1:200

5、市政管网规划图 1:200

6、用地竖向规划设计 1:500

7、各建筑的平、立、剖面图 1:200

8、本项目鸟瞰渲染效果图

9、各建筑单体的渲染效果图

10、方案模型

11、投资概算书

八、方案设计完成时间

********

高中英语阅读后阶段的任务设计 第7篇

1.1 根据工艺流程图(PFD、工艺控制图(PCD、物料平衡表及工艺操作要求的工 作条件及说明等进行工艺生产装置的管道仪表流程图(PID的设计,以满足正常生 产、开停车、以及事故情况的操作与安全的需要。

1.2 设计中除按照工艺专业的工艺操作原则和 PCD 的要求把仪表符号表示在 PID 上外,应补充下列控制点或检测点: 1.2.1 通过计算管道系统压力降和确定设备的设计压力,为维持系统安全压力, 增添有关控制、检测点及报警、联锁系统。

1.2.2 根据机泵的类型及机泵压差的计算。需要时增设某些检测、显示和控制点 以及联锁系统。

1.2.3 在公用物料系统,如蒸汽、氮气、压缩空气、水等主管上设置必要的控制、测量点、计量仪表及报警系统。

1.2.4 对某些公用物料辅助设备(如装置内的安全用氮储罐等 , 增设必要的控制、检测点及报警系统。

1.2.5 根据工艺专业和开车经理的书面意见,增加必要的仪表控制点。1.2.6 通过安全分析,需要调整控制点或检测点时,应与工艺和自控专业共同协 商。

1.3 与自控专业共同评定定型机泵的 PID , 与机泵专业共同评定制造厂的机泵工艺 特性资料。非定型机泵的设计由机泵专业提出流程图、操作要求与说明等,由自 控专业协同工艺系统专业完成 PID[包括多机组集中的油系统和密封气(液系统 的总管部分的 PID, 不包括机组内部的油系统和密封气(液系统的 PID 以及机泵 的联锁保护系统等 ]。

1.4 负责工艺生产装置(单元 内的管道水力计算,依据管道材料专业的设计规定 选择阀门类别、型号。

1.5 负责提出控制阀及流量计孔板的压差及有关数据表。

1.6 负责计算和选择 PID 中所有的安全阀、爆破片、限流孔板、小型消声器、疏 水阀等特殊管件和系统元件,并编制相关数据表。

1.7 参加与工艺系统专业有关的询价和报价的技术评价。

1.8 负责确定工艺生产装置(单元 内非直接火加热设备的设计温度、设计压力, 按工程规定提出设备接管条件。

1.9 负责提出与工艺系统专业计算有关的设备标高和泵的净正吸入压头(NPSH , 确定机泵压差要求。

1.10 根据管道材料专业提供的有关绝热保温及涂漆设计的规定,确定设备、管道 绝热保温类型;根据伴管、夹套设计规定确定其伴管、夹套的设计条件。

1.11 负责进行管道、阀门等的噪声控制设计。选择并核算合理的介质流速,降低 及消除管道和阀门的噪声;放空噪声的排除和在一般措施无法降低及消除的情况 下,应采取隔声措施。

1.12 负责装置(单元 内装置正常安全运行的安全系统设计。1.13 负责提出界区条件表。

1.14 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引进技术各阶段的技术和合同谈判及有关文件资料的 审查与研究工作。

1.15 负责本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工作。

1.16 参加编制、收集本专业的工程标准、规范、手册、电算程序及其他有关本专 业的基础工作。

1.17 估算和控制本专业的人工时消耗。1.18 编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规定及完工报告。2 工艺系统专业职责范围

2.1 工艺系统专业负责工艺装置(单元 内的生产用给排水的设计条件和 PID。工艺 系统专业向给排水专业提出生产用给排水的界区条件。

2.2 工艺系统专业负责工艺装置(单元 内的生产用蒸汽和冷凝水的设计条件和 PID。工艺系统专业向热工专业提出生产用蒸汽和冷凝水的界区条件,热工专业进 行全厂蒸汽平衡、蒸汽冷凝液的回收和工艺冷凝水回收设计。

2.3 工艺系统专业负责工艺装置(单元 内的生产用气(压缩空气、仪表空气、氮气 的设计条件和 PID ,并进行全厂用气平衡。

2.4 工艺系统专业负责工艺装置(单元 内的工艺、辅助物料和公用工程物料的界 区条件。工艺装置(单元 外的工艺、辅助物料和公用工程物料管道的工程设计, 由管道布置专业负责设计。

2.5 按照工艺操作原则的要求,在自控专业的配合下,根据 PCD ,完成各版 PID。3 工程设计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3.1 基础工程设计阶段 3.1.1 编制工程设计规定

3.1.2 需要时编制“噪声控制设计规定”。

3.1.3 根据工艺流程图(PFD、工艺控制图(PCD、物料平衡表、设备工艺数据 表及条件图、工艺操作要求的工作条件、说明和公用物料条件,提出 PID A 版(初 版。

3.1.4 提出有关公用物料系统设备工艺数据表、机泵工艺数据表,并向相关专业 提出条件。

3.1.5 进行管道水力计算。

3.1.6 进行泵的 NPSH 计算,并提出机泵压差计算要求。

3.1.7 提出与工艺系统计算有关的设备标高和泵的 NPSH 表(1、2版。3.1.8 提出设备的接管汇总表(包括设备设计温度、设计压力、物料接管口尺寸 , 以及按管道材料专业、管道材料等级表规定的接管口法兰等级与法兰面型式及 经过修正的机泵数据表。

3.1.9 按管道材料专业有关规定、提出管壁厚度数据表中有关数据,以供管道机 械专业人员计算管壁厚度。

3.1.10 提出化工工艺装置内的公用物料条件表(如:用水、排水、蒸汽及蒸汽冷 凝液、软水、脱盐水及精制水、压缩空气、氮气等。

3.1.11 提出界区条件表。

3.1.12 根据以上不同阶段, 不同深度的工作与其他专业返回条件, 相应地提出 PID B 版(内审版,附 B 版管道命名表 ,本版包括工艺专业和开车经理提供的开停车 使用管道流程,以供各专业评议。

3.1.13 提出调节阀和流量计压差条件。

3.1.14 根据 PID B版及所附 B 版管道命名表核对评议会的审查意见,并结合有关 订货资料提出 PID C版(用户版,附 C 版管道命名表 ,以供用户审核。

3.1.15 进行安全阀与爆破片的计算,并提出有关数据表。

3.1.16 提出特殊管件数据表,如特殊阀门、疏水阀、限流孔板、呼吸阀、消声器 等,供有关部门补充订货。如无定型产品,则由工艺系统专业提出条件图,交付 有关专业(如管道材料专业或设备专业 设计,然后由工艺系统专业将特殊管件数

据表以及有关专业所设计的制造图一并交管道材料专业。3.1.17 提出设备、管道绝热类型与厚度。3.1.18 提出设备、管道保温(冷类型与要求。

3.1.19 评定与工艺系统专业有关的设备与管件及阀件的制造厂图纸和资料。3.1.20 根据 PID C版审查意见进行修改,提出 PID D版(确认版,附 D 版管道命 名表。

3.2 详细工程设计阶段

3.2.1 根据设备订货先期确认图纸资料(ACF 和制造厂提供的最终管、阀件的图 纸资料, 以及 E 版管道平面设计图、E 版设备布置图、泵的 NPSH 表(3版 , 对 PID D 版进行修改后提出 PID E版(附 E 版管道命名表。

3.2.2 根据设备订货最终图纸资料(CF、F 版管道平面布置图、F 版设备布置图、泵的 NPSH 表(4版 ,对 PID E 版进行修改后提出 PID F 版(附 F 版管道命名表。3.2.3 根据设备订货最终图纸资料(CF、管道布置图 G 版、设备布置图 G 版和管 道轴测图返回的修改意见,对 PID F版进行修改后提出 PID G版(附 G 管道命名 表。

3.2.4 完成详细工程设计各类成品汇总表、数据表、即:限流孔板汇总表、安全 阀采购数据汇总表、疏水阀采购数据汇总表、爆破片采购数据表、特殊管件数据 表以及特殊管件汇总一览表等。

3.2.5 完成工艺系统专业设计成品文件的图纸目录和界区条件表(如需要。3.2.6 编制工程设计完工报告。

3.3 施工与试车阶段

3.3.1 处理现场提出的有关本专业的设计技术问题。3.3.2 必要时参加装置的试车和考核工作。3.3.3 完成本专业的工程项目设计总结和资料归档。3.4 初步设计的主要任务

当工程项目需要进行初步设计时,工艺系统专业根据《化工厂初步设计文件 内容深度规定》(HG/T20688-2000要求,开展与本专业有关的各项设计工作。3.4.1 编制初步的工程设计规定(含噪声控制概略说明。

3.4.2 进行必要的管道水力计算。

3.4.3 进行泵的 NPSH 计算并提出机泵压差要求。3.4.4 提出设备标高和泵的 NPSH 表。3.4.5 提出管道命名表。

3.4.6 提出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深度近似工程设计阶段中的 PID A版。包括工 艺生产单元内全部化工工艺管道及公用系统接管、设备、阀门、主要仪表,并根 据管道材料专业的条件,确定并在 PID 上标注管道材质、管径等。

3.4.7 提出设备设计数据(包括设计温度、设计压力、接管要求等。3.4.8 提出阀门、安全阀、疏水器等规格和数量,供管道材料专业统计阀门使用。3.4.9 提出工艺装置(单元 内的工艺用水、汽(气平衡图。

高中英语阅读后阶段的任务设计 第8篇

一、“任务链”的概念和基本操作模式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链”可理解为“复合型”[1]任务,它是由若干个任务组合而成的一系列由易到难的活动组合。通过这种由易到难的渐变过程来体现任务型语言教学各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和递进关系”[1],学生通过“任务链”完成一系列有关联的预设的任务来达到提高语言综合能力的目的。脚手架原则[5]是“任务链”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Bruner认为,就像建筑楼房时搭建的脚手架一样,语言学习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帮助和支持[6],而且这种支持应呈递进的态势,使学生感到“渐入佳境”。[1]就“任务链”的基本操作模式而言,它应由“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阶段组成。[8]“任务前”是第一阶段,其任务是介绍话题、激活语言和语言准备,由教师向学生介绍任务的话题和任务的目标,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所需要的信息和语言知识。“任务中”是核心部分,由“做任务”“准备报告任务结果”“报告任务结果”[8]三个部分组成。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首先以小组的形式,根据教师提出的任务进行信息收集和讨论;接着将收集的信息和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就如何报告任务的结果做准备;最后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任务成果。“任务后”是最后一个阶段,Willis把这个阶段称为“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10]他认为,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重要的语言项目进行学习和操练,进而归纳和总结所学的语言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任务型语言教学并不否定语言知识的教学的重要性,而是把语言知识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基础加以重视。

二、“任务链”设计课例的关键信息呈现与说明

1. 教学内容

本节课以《高中英语》必修模块一Unit 4Earthquake为内容。具体教学内容为:主阅读课文“A night the earthquake didn't sleep”。本单元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语言输入,进而以听、说、写的方式进行综合技能操练。教师通过利用教学内容来完成从收集信息到处理信息的过程。

2. 教学方法和目标

本节课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教学过程以阅读为先导,先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再经过合作、协商和讨论的方式来处理信息,最后以文字作品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展示成果之间构建一条相互关联的“任务链”。

3. 教学时间

本节课所需的教学时间为40分钟。本节课内容涉及由读到写、从输入到输出的学习过程,为确保每个活动有足够的时间,教师尽量简化了活动过程。

4. 教学过程

三、“任务链”设计的原则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遵循了Nunan所提出的五条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原则,即真实性原则、形式一功能性原则、任务相依性原则、在做中学原则和脚手架原则。[5]

1. 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要求所教的语言材料应尽可能真实,使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和掌握语言。本节课的真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提供的语言材料是真实的,并非杜撰出来的。二是教师在设计信息采集活动时也尽量模拟真实。学生没有预读课文,对文本的情节没有整体概念,只能采取讨论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这也正是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常用的技能。同时,由于“信息差”的存在,学生需要真正的合作交流才能填补信息空白,并非事先预设的一问一答的对话操练。

2. 形式一功能性原则

任务的设计应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相结合,旨在使学生掌握语言功能的同时,不忘语言的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过度关注学生语言表达的流利性,而对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重视不够,对表达中的语言错误视而不见,甚至认为语言知识教学是落伍的。事实上,任务型语言教学并不排斥语言知识的教学,反倒认为语言知识和语言意义是紧密结合的。在本节课的设计里,教师在“任务前”安排了词汇学习环节,为学生下一步顺利读懂课文做铺垫;在“任务后”安排了“语言聚焦”活动,其用意显而易见。事实上,过度关注语言意义会导致语言知识的缺失,这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极其不利。

3. 任务相依性原则

任务相依性原则指的是整个教学的活动设计应犹如阶梯,相互依存并节节升高。从这一节课的活动设计可以看出,整个“任务链”的设计是由易到难,呈阶梯上升且相互依存的。首先,学生从观看视频开始,对视频内容作简单的口头表述,既引入了话题又激发了学习兴趣。接下来的词汇学习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能真正无障碍地读懂课文而设计的。以此类推,每一个活动都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了帮助和铺垫,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任务链”。

4. 在做中学原则

任务型语言教学把语言学习看成在“做中学”的过程,学生通过有意义的活动来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16]本节课自始至终都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语言活动中进行,从讨论给文章排序到给文章写概括性总结,都需要与同伴讨论协商。在采集信息时,教师把信息的采集隐含在活动里,学生在活动中很自然地获取了信息。

5. 脚手架原则

学习语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建筑楼房时搭建的脚手架一样,语言教学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支持。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如学生描述视频时教师以提问的方式给出的提示,学习词汇时教师以图片的方式进行引导,整理信息时教师给出的图表提示等,都为学生搭建了必要的“脚手架”,引导其达成目标。

此外,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平台而非教师展示才艺的舞台,因此教师在设计这一节课时尽量简化活动环节,把时间交给学生。在以往的课程设计,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为了充分展示语言学习的完整过程,往往把一个单元要完成的任务强加在一节课里完成。由于时间不够,导致教师所设计的任务成了摆设,造成了任务的虚假,这种做法应该避免。

任务型语言教学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法,依然存在许多局限性。同样,阅读教学中“任务链”的设计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空间。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才能设计出更多、更有创意、更符合教学实际的“任务链”。

参考文献

[1][3][4][7]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12]罗少茜,陆锡钦.解读“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任务、真实性、任务链[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11).

[5][11][15]Nunan D.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Boston:Heinle&Heinle Publishers,1999.

[6]Bmner J S.Child's Talk:Learning to Use Language[M].New York:Norton,1983.

[8][9][14]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13]Willis J A.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Longman,1996.

高中英语阅读后阶段的任务设计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任务型阅读 3C原则 阅读能力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综合语言运动能力。任务型阅读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并且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同时还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判断,考察了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和知识。通过任务型阅读练习可以完成《课程标准》对于学生英语知识以及英语能力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教师要善于从方法和技巧上指导学生,通常情况下可以按照3C原则来进行解题,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提高技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copying(原词照抄),认真阅读仔细观察

在任务型阅读中每一个任务的设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设计的,最简单的就是原词照抄。这些任务试题通常都是在原文中出现的原句,可以通过认真阅读在文章中找到该词汇。学生在解题时要先对试题进行阅读,带着问题完成任务。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快速浏览文章,把握文章结构特点及主要内容,对文章想要表达的意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对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阅读文章时就可以找到一眼看出哪些是对于文章中的原句进行考查,从而照抄就可以。

这里以2015年南京市江宁区英语一模第五项阅读填空的A部分为例来进行探究。在本文的阅读中,60、62和64题都属于原词照抄类试题,只要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就可以找到原句。其中60. Dreams;62. sailing;64. similar他们在文章中都有对应的句子:,如60.What are the dreams of teenagers?面对这类试题,如果在第一次阅读文章时没有找到也不要着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再次对文章进行阅读,这次需要学生一词一词地进行阅读,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只要学生认真就可以轻松地解答这类题目,它并没有难度,细心、仔细是解决这类试题的关键。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沉着冷静地答题,细致耐心地寻找答案,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changing(词的变形),夯实基础灵活应变

任务型阅读的另外一种解题技巧就是词的变形——这里的变形通常都是这个词的另一种词性,要么是从形容词变成名词,要么是从名词变为动词,主动态变成被动态等等。它保留着这个词的含义,但是根据句子的需要转变了一下单词的词性。为了能够完成这类试题,需要学生具有坚实的英语知识基础,在应用中恰当地选择,灵活地变化,实现学生对于文章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在本篇任务型阅读中的58、59主要是词性的变形,他们所做的变化并不大,还是应用的原来的词汇,但是从词性上做出了一些调整,使其更适合问题中的句子。例如58题在文中用到的句子是Although money is important,,而试题中用到的句子是money is of great importance。考查从“important”变为“ importance”也就是从形容词变成了名词,因为在英语中形容词相当于介词“of+n”,

这是一种词的变形,如果学生对于词性之间的转化非常熟悉,就可以轻松地解答此类问题,做到迎刃而解。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此类试题,教师在平时的授课和练习中可以渗透一些词性转化和构词法的知识,促进学生通过学习一个词,掌握与其相关的一类词,扩大词汇量,可以顺利地完成此类练习的考查。

当完成试题任务后,学生可以将所填答案代入到文中,通读全文,检查文章内容是否完整,语意是否连贯合理,从而做出科学的判断。学生具有了坚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就能够灵活地在单词的各种词性之间进行转化和应用,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concluding(根据上下文总结),分析归纳提炼主旨

任务型阅读中的任务还有一类就是需要学生根据上下文来进行总结和判断的任务。这类任务相对来说难度大一些,它没有“原词照抄”那么简单,又比“词的变形”更加灵活善变,学生需要结合上下文来进行总结才能够归纳、提炼出正确的答案,得出自己的理解。这类试题通常需要学生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来进行表达和陈诉。通过这种转变会使得句子语意完整,表意清晰,段落内容紧扣主题,文章连贯,具有一致性、合乎逻辑。变形后的词汇运用到文章中其含义应该保持恰当、贴切,符合文章的原意。

这类试题是一种词的变化,需要学生结合上下文,通过对于文章的句子进行分析,明确说明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文章结构。学生在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保持文章整体的完整性,确保在通读文章或查读细节时,思路不会被打断。

为了能够顺利地解答这类试题,教师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通过paraphrase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和点拨学生,促进学生能够学会用英语去解释英语,明确每一个英语单词的具体含义,促进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灵活掌握。

总之,通过3C原则来进行任务型阅读的解答会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明确文章的主旨和结构,精通每一句话的含义,从而在解题中可以进行科学的判断和恰当的推理,实现学生在解答任务型阅读时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参考文献:

[1]张丽斌.中考英语答题技巧浅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 (05).

上一篇:写兰花的作文500字下一篇:楼层管理员主要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