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增强纪律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2024-06-08

演讲稿《增强纪律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精选13篇)

演讲稿《增强纪律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第1篇

增强纪律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刘艳(2013年4月8日)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演讲比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增强纪律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五寸之矩尺天下之方,遵规守纪量四海之长。那什么是纪律?我想纪律是河床,若没有河床的存在,汹涌澎湃河流必定会泛滥成灾;纪律是琴弦,只有遵循它的旋律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曲;纪律是忠诚、是敬业、是战斗力、是前进的动力和团队协作的基础,是我们严于律己,做好本职工作的法宝,是引领我们正确前行、实现目标理想必不可少的伙伴。当前,我们不难发现,在工作纪律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工作作风上的观念淡薄,在实际工作中的迟到早退、自由散漫、个人主义至上等等。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工作热情,干扰了单位的工作秩序,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执政为民的形象,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起初,我以为科技工作是清闲而又惬意的,只要敲敲键盘,看看报纸,偶尔打印一下文件,就万事大吉了。谁说机关单位同志下乡走过程,耍形式!还记得前几天随同领导下乡,我们冒着H7N9的危险,走进一个又一个养殖企业,顶着三十多度的大太阳在药材、核桃、白芦笋项目基地里检查实际情况。

演讲稿《增强纪律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第2篇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增强自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共创文明校园”。什么是自律?简单地讲就是“自己约束自己”。

我先带同学们到芬兰看看:芬兰是北欧的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国,但在2001年它却获得了全球竞争力第一的美名。在芬兰的各个城市,基本看不到交警维持交通。最为典型例子便是在深更半夜空旷的街头,也不会有哪个芬兰人闯红灯。自律的素质达到这种程度,真实令人佩服!

由此可见,自律达到某种程度,也会变成一种竞争力,自律是走向成功的基石。对于疾病,人类最高明的方法是预防,对于人生道路上的一些错误,最高明的方法则是避免,而自律便是预防针。一个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学生必是一个自律性极强的学生。今天利用国旗下讲话,我给同学提几点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第一要管好自己的手。

表现在不乱扔垃圾,相反还要随手捡起地上的杂物。我们的手要及时关门关窗、关灯关笼头;我们的手不去乱涂乱画,不破坏公物,更不能与同学与大打出手。

第二要管好自己的脚。

脚是用来走路的,但你得好好走路,在教学楼里走路必须要轻。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楼梯上奔跑,弄得整栋大楼咚咚作响,实在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我们的脚不能去翻围墙、翻窗户,不能踢门,践踏草坪,更不能将不文明的脚印留在雪白的墙壁上。第三要管好自己的嘴。

嘴是用来吃饭和讲话的,但要吃得文明,说的礼貌。我们不能随地吐痰,随地吐痰是低素质的表现,边走边吃既不雅观也不卫生,更不利于身体健康。我们讲话应该有礼貌,有修养;满口脏话、粗语是极没教养的表现,讲话尖酸刻薄是没肚量的表现,大声喧哗则是没修养的表现。

第四要提高认识,管好自己的思想。

有些同学认为学校、老师管这管那,一点自由也没有。我给同学讲个寓言故事:一天,风筝和线手牵手在天空中飞翔,过了一会儿,风筝不耐烦的对线说:“老兄,请放开我,不要限制我自由活动的空间。”线劝道说:“老弟,不行啊!我的责任就要限制你。否则,你就会失去飞翔的自由。”,风筝不听劝告,拼命的摆脱线的束缚,然而就在它将线挣断后不久,便一头栽进了无底的深渊。风筝的不幸,是不理解真正的自由是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希望你的认识比这只风筝要高些。

管好自己的思想首先要“明确身份”。我们同学始终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是学生,既是学生,就应该有学生的打扮,这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有明确规定:“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可是有一些同学,花大量时间、精力、钱财,刻意追求时尚,服饰打扮与学生身份很不相符,更谈不上美;既是学生,就该有学生的主业,那就是学习,而不是整日价玩手机、听mp3、看小说,一味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既是学生,就该有学生谦恭的样子,谦虚好问、尊敬师长。同学们,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社会的认可,说我们是有修养,有素质的人。那就让我们管好自己的思想、嘴、手和脚,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养成自律习惯,提高自律能力,加强品质修养,共创文明、和谐、美好的校园!

演讲稿《增强纪律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第3篇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

1.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苏霍姆林斯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 是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你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 把教育的全过程当作一个创造过程去研究, 走一条“学习———教学———科研”三结合之路。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由“辛苦型”、“经验型”向“创造型”、“科研型”的转变, 在创造中享受幸福和快乐,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要勇于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不仅可以检验教育思想的正确与否, 通过实践还可以有新的体会, 大胆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也是教育进步的灵魂。只有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 才能培养出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才。教师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 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就必须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 不断学习, 不断研究, 不断改进。

2. 学生成长的领路人。

教师不仅满足对学生的知识传授, 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生命, 懂得生活。在教育教学中去爱护、呵护他们的生命成长。“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教师大计, 爱生为本。”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 就不能称之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一潭死水, 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教师要担当起学生人生的领航员的责任, 并用自己的爱和人格魅力去滋补学生的成长, 要学会倾听, 学会理解, 学会宽容, 学会欣赏。懂得赞美, 善于交流, 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 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 成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

3.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要从过去只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 促进学生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 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 帮助学生制订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 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及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激发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及时反馈, 激励肯定, 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同时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形成自我实现和反思的能力。

4.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 改变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者的做法, 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 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 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 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 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要锻炼并形成课堂开发的能力, 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 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

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朱熹《观书有感》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给学生一杯有价值的水, 教师自己就要努力开凿一眼泉。学习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 只有学会学习, 我们才能在当今社会大潮中搏击风浪, 勇往直前。客观上要求教师学会学习。面对知识的蜂拥而至, 必须学会从中筛选、检索、加工、整理这些信息,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使自己课堂上常教常新, 脑海中永远流淌着时代的春水。从教不息, 必须学而不厌, 成为终身学习者。

提高自身素质 转变教学观念 第4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 高中生物

1、提高业务理论水平

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因为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完成所规定的任务。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学生需要的知识和达到的技能,并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的。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不再是教师单纯的传授和学生机械的记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来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和技巧,来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原由。

高中生物的《课标》在能力方面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能够正确地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第二,能够运用多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第三,发展探究能力,……。在第一项能力要求里面,教师必须要熟练、正确的使用实验器具,知道如何采集和处理试验材料的方法,实验操作的步骤明了,熟练正确的绘图。在第二项能力要求里面,教师要熟练使用电脑,熟练利用因特网搜集生物学有关的知识,熟悉有关生物学的有关网站,熟练发电子邮件等等。在第三项能力要求里面,教师应该在第一项能力和第二项能力基础上,巧设各种问题情景,来培养学生发展科学的探究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仅掌握生物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的知识,如同位素示踪技术等,还要求教师要通晓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2、转变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思考方式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改的一个重头戏,课程改革强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应注重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自学辅导法、探究法等百花齐放。这些教学方法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均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对探究性学习等的倡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合作讨论与参与的各种教学方法广泛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这对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往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很容易走入误区,不能辩证的看待各种教学方式,或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我们任何看待这些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关系呢?

“每种教学方法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但解决另一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引导发现法,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形成科学思想和方法等方面有优势,但难以保证学生在短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而且对于陈述性的知识,也没有探究的必要;讨论法具有多向信息交流、针对性强、便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特点,但往往使知识缺少系统性;自学辅导法,有利于学生独立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但只适合于较简单的学习内容;而讲解法虽然具有信息量大、系统、逻辑性强的优点(这些优点是其他方法所不及的,对于知识接受为主要目标的课型,讲解法也是高效的),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教学客观条件的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使得我们不可能找到适合于一切教学环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学情境的教学公式,一种方法的优点,可能恰恰是另一方法的不足所在。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

例如,对于伴性遗传的学习,我们也可以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先给出学生伴性遗传的具体实例,让学生结合学过的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揭示其本质;二是首先给出性染色体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然后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基因可能怎样传递,基因的这种传递可能使后代的性状遗传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第一种方法采用的是分析归纳的思路,第二种方法采用的是演绎推理的思路,两种方法都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各有侧重。因此,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有效组合,应该与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性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相适合。多元的教学目标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达成,单一的教学方法是难以与多元教学目标的实现相适应的。我们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但如果将探究泛化,将之用于一切教学情境,那是有悖于有效教学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还应有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该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这种参与应以思维的参与为核心标准。课堂上看似热闹非凡,学生个个参与,而学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参与,思维活动停留在浅层次上,这样的参与是低效或无效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也不会是有效的。反之,有些课堂学生看似没有太多形式上的参与,但却是积极地在进行深层的思考,有其思维的参与,这样的教学却是高效的。

增强党性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 第5篇

《党章》总纲开宗明义的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什么叫先锋队?“先锋”者,即先进、先行、走在前列的意思。惟其先进,才称得上是先锋队。所以,先进性是对党的性质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党的整体,还是党的成员,在自身素质、思想觉悟、政治行为等方面,都应该具有先进性,始终走在前列,充分发挥其先导、先锋、模范和榜样的作用。回顾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尽管时代的要求不同,党的先进性的内涵也有着特殊的表述和体现,但共产党员都始终以实际行动体现来我们党的先进性。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舍小家、顾大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激情奔涌的改革开放新时代,共产党员奉献在前、名利在后,争先进、创一流,与时

俱进、开拓创新。正是靠着这种先进性,我们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赏和拥护,取得了执政兴国的辉煌成就。

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警院的青年党员,在“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促进学院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实践中,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何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我个人的工作实际和岗位特点,我认为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要保持党员先进性要做到“四个一”。

一是要铸好一个“魂”——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精神动力,是方向和灵魂。作为共产党员,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是神圣的职责,是奋斗的方向。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把远大理想和现阶段的目标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湖北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伟大事业中,立足岗位、踏实工作。要用实际行动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做到“安其位、精其业、勤其政”,在脚踏实地的奉献中实现远大的理想抱负

二是要永葆一股“气”——朝气蓬勃。

蓬勃的朝气是青年党员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有了这种精神状态,就有了成就事业的雄心和激情,就有了完成任务的责任和使命;没有这种精神状态,就只能“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要始终保持革命的激情,对工作、对事业满腔热情、全

身心地投入工作;要有一股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怕批评,跌倒了再爬起来的韧劲。要经得起挫折,经得起批评。要有雷历风行、风风火火、干练高效的好作风。

三是要夯实一个“基”——刻苦学习。

学习是一个人成长的方式,是青年党员成长进步的根基。选择了学习就选择了进步。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的“保鲜期”日益缩短,“折旧率”日益加快,“老化率”日益提高,昨天的饱学之士如果不是今日的勤学之人,将必然落伍。作为青年党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存需要、一种事业根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来对待,孜孜以求,学而不怠。要向实践学习,向先进学习,在本职工作中,做到“上知精神、下解实情、左右知先进,胸中有全院”。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夯实这个“基”,才能不断掌握新本领,始终保持先进性。

四是要练就一身“功”——能打善战。

岗位需要技能,干事需要本领。党员要树起一面旗,必须有过硬的真本领,练就干事创业的硬功夫,有了这身“功”,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群众才信、才认、才服。要练就实干之功。实干的过程是一个理解消化、贯彻执行、创新实施的过程,凝聚着心血和责任,体现着作风和意志,反映着能力和水平,彰显着

勇气和智慧。要向最好的、最优的、第一流的标准去追、去赶、去努力。要具备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文能武,在本职岗位上成为行家里手;要练就开拓创新之功。用新点子、新路子、新招数、干好工作,谋求发展,推进事业;要练就克难制胜之功。面对困难,不是唉声叹气、一愁莫展,而是迎难而上、克难致胜,在关键时候、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敢打硬仗,笑迎挑战,在风雨中锻炼成长。

演讲稿《增强纪律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第6篇

——参加

涵理解更加渗透更加广泛更加实在,深刻理解了“礼仪风范铸就成功”的深远意义。

演讲稿《增强纪律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第7篇

育汇报发言稿)

各位领导和党员同志们,大家好(您们好)!今天我很高兴的来到这里,参加这次“保持党员先进性”大家谈活动。作为省××局的一名青年党员,实事求是地说,我入党时间不长,参与党内生活、锻炼党性的机会很少,对党的理论体系认识也不够深刻。因此,参加此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党性修养的难得机遇。下面我就我个人前一阶段的学习体会,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党员同志们做一个汇报:

我汇报的题目是:增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党章》总纲开宗明义的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什么叫先锋队?“先锋”者,即先进、先行、走在前列的意思。惟其先进,才称得上是先锋队。所以,先进性是对党的性质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党的整体,还是党的成员,在自身素质、思想觉悟、政治行为等方面,都应该具有先进性,始终走在前列,充分发挥其先导、先锋、模范和榜样的作用。回顾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尽管时代的要求不同,党的先进性的内涵也有着特殊的表述和体现,但共产党员都始终以实际行动体现来我们党的先进性。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舍小家、顾大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激情奔涌的改革开放新时代,共产党员奉献在前、名利在后,争先进、创一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正是靠着这种先进性,我们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赏和拥护,取得了执政兴国的辉煌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交通系统的青年党员,在“坚持和落实科学交通发展观,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促进湖北交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实践中,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何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我个人的工作实际和岗位特点,我认为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要保持党员先进性要做到“四个一”。

一是要铸好一个“魂”——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精神动力,是方向和灵魂。作为共产党员,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是神圣的职责,是奋斗的方向。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把远大理想和现阶段的目标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湖北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伟大事业中,立足岗位、踏实工作。要用实际行动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做到“安其位、精其业、勤其政”,在脚踏实地的奉献中实现远大的理想抱负。

二是要永葆一股“气”——朝气蓬勃。蓬勃的朝气是青年党员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有了这种精神状态,就有了成就事业的雄心和激情,就有了完成任务的责任和使命;没有这种精神状态,就只能“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要始终保持革命的激情,对工作、对事业满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要有一股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怕批评,跌倒了再爬起来的韧劲。要经得起挫折,经得起批评。要有雷历风行、风风火火、干练高效的好作风。

三是要夯实一个“基”——刻苦学习。学习是一个人成长的方式,是青年党员成长进步的根基。选择了学习就选择了进步。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的“保鲜期”日益缩短,“折旧率”日益加快,“老化率”日益提高,昨天的饱学之士如果不是今日的勤学之人,将必然落伍。作为青年党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存需要、一种事业根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来对待,孜孜以求,学而不怠。要向实践学习,向先进学习,在本职工作中,做到“上知精神、下解实情、左右知先进,胸中有全局”。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夯实这个“基”,才能不断掌握新本领,始终保持先进性。

演讲稿《增强纪律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第8篇

1. 转变认识观念

“体者, 载知识之本, 寓道德之舍也”。体育的功能具有多因素, 其价值不仅是为了健康、娱乐, 或为升学、就业做准备, 更是为了人的一生做准备。因此, 应根据体育学科特点, 从知识、技术的传授, 身体素质的锻炼及情感教育入手, 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学是为了用”的观点, 努力创设学生动脑、观察、练习、创造的机会, 充分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 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服务。

2. 转变教师观念

“身教重于言教”, 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是关键因素。在其他学科中, 随着学科内容的更新发展, 从事这门学科的教师都要进修和培训, 学习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 如教学论、课程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然而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却很少有机会“充电”, 通常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体育教师, 二十年前学习的知识至今还能完全胜任现代教学, 这在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年代, 怎么能相适应?其结果必然导致体育教育落后于现实。体育教师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 他们并不是社会世俗偏见所认为的“四肢发达, 头脑简单”。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只满足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 而应形成多层复合结构:

(1) 掌握有关当代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 具有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 并能熟练运用。

(2) 更多地了解和熟悉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知识, 了解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 从社会发学活动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现代教学手段及教学科研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还应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每学期都写一些科研论文。教师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 而是像心理学工作者那样, 发现学生心灵的奥秘, 捕捉学生内心的感受, 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 建立起高尚美好的情操。

3. 转变教学观念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 由于内容繁杂、时间少, 教学过程受到严重的挤压, 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因内容膨胀而无法实现目标。我认为, 想通过两节课来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其实是不现实的, 只有使学生注重学习运动技能和掌握练习方法, 才是体育教学中最实在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清, 就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明白自己是在学习健身方法, 进行娱乐活动, 还是为了参加比赛。如果各种项目的内容都要面面俱到地在课堂中完成, 那么在目前课堂教学设备的条件下, 技术教学仅仅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 学生既体验不到运动的充足感, 又体验不到提高技术和掌握知识的乐趣, 教学容易出现因内容空泛而产生的“游戏化”和“活动化”倾向, 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参加活动, 根本达不到体育教育的目标。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应加强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 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 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 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 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 使学生学有所得, 受益终身。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新的中学体育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从而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育,转变观念,强身健体,提高素质

参考文献

[1]廖荣桢.提高民族素质, 增强学生体质.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

演讲稿《增强纪律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第9篇

一、努力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教师是知识分子又是专业人才,除传播知识外,还需要各种综合的文化素质。知识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为此语文教师需要有更多的文化素质和学科的知识。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大量的语文知识源自《现代汉语》、《现代文学》、《文学概论》、《古代文学》等专业学科,语文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是传播知识的必然前提,同时还需要丰富而广泛的人文、社会、自然知识,还应掌握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因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才能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教学质量。

有了必要的知识结构体系作保障,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掌握多种教学技能。首先需要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就是教师的武器,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要钻研“大纲”,吃透课本,从而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编写教案、选择教学模式。“教学大纲”的要求是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科的“考纲”,课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语文的能力培养主要通过课本来实现。第三,组织管理、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吸收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舞台。学生多元性、个性的特点会在教学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而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而且还要在课堂上随机应变,随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能力以及课堂的偶然因素不断调节教学计划、进度等。所以教师在不断加强教育理论文化素质的同时,还应丰富教学实践,加强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第四,促进教学技能的养成。教师作为教学的专门人才,除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应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这些技能的培养可以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完善教学过程中的各项环节,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第五,不断自我加压,培养自学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呈爆炸态势增长,新时期的教师也应不断自我加压,通过自学不断扩大与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而跟上时代潮流,使自己所授知识不老化,内容有新意。

二、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新时代的语文教育应一改以往的“满堂灌”,真正进入到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全新的互动教学模式上来。“学生不是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正待点燃的火把”。教师便是点燃每一个火把的人。为此,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要不断称赞学生的点滴进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拥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最终使教学走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主体学习的轨道上来。

首先,要真正遵循教学规律。学生的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而绝非“讲”或“听”出来的,不多读、不熟读,而只去听所谓“讲析”是全然无用的,而由读到写“熟”则是其中的“桥梁”。

其次,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美感,获得学习的快乐,从而在快乐中完成认知过程。语文是工具性学科,同时又是应用性学科。在这里有自然景色之美,有生活情趣之美,有历史的悲壮之美,有民族传统之美,以及汉字独特而丰富的内涵,这是语文学科特有的美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语文的人文之美,感悟语言文学的意蕴美、音韵美、形体美,从而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最终上升到产生乐于欣赏运用语言文字的强烈愿望。

再次,要学会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习惯。事实证明,良好的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形成动力,促进自主性发展。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活动中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独立尝试学习课文时,理清文意,品味作者的写作意图,思索写作技巧,与课堂上教师讲评有机结合,理解消化课文。即使与教师有分歧,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教师也应以鼓励为主。

第四,还原语文的本色,注重语文教学的目的。把“语文”二字诠释为“语言文字”,片面地强调其语言媒体的“工具性”,把语文课上成了枯燥繁琐、兴味索然的语言课,使其文学色彩消解殆尽,人文精神极度稀薄——这是当代“语言学派”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严重后果之一。其实,语文教学的目的即在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读,是一种主体由外而内的广泛“吸收”,其目的在于充实人、丰富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写,则又是一种主体由内而外的自由“倾吐”,其目的亦在于创造、出新,解放人的思想、心灵和文笔,以便高扬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最后,重视教授学习方法。“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将终身受益。”学习方法其实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学习方法不仅要靠教师的言传身教,更在于长期的学习实践,反复应用,揣摩感悟,积累中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参预学习实践活动,在学习中领悟道理,摸索方法,并注意引导学生不断总结、积累,从而使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达到会学,最终获得个体全面发展。

三、教学中大胆教改,敢于创新

在面向新世纪人才需要的今天,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大胆教改,在不断创新中取得进步。

第一,由“依纲据本”向提高能力培养素质型教学过渡。过去传统教学模式即“依纲据本”,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课本的实际,以教师传授为主,结果培养的学生多机械僵化,很难适应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新时期修订了新“大纲”,编制了新课本,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重点。教材不再只是追求教育经验的完美预设,而应为学生留有发展的空间,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培养创造精神,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有主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改变教法。以学生诵读为主,要读出重心、感情、节奏、味道,要熟读成诵。教师应着力帮助其吟诵熟读,首先应扫清其文字、读音障碍;其次要准确地予以解词,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词汇总量;最后使其懂其大意并熟读成诵,受到感情的滋润与熏染。至于思想、艺术的理念评析则应言简意赅,点到为止(“研究式”讲法对大多学生毫无必要)。文言文、诗词曲赋等古代作品可简要串讲,但亦应以“点拨”为主。

第三,备课从教师“单兵作战”向分工合作转化。教师以往“单兵作战”备课、授课,往往受个体局限,很难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广大青年教师经验不足,更应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发挥学科教研组的整体优势加强语文教师之间的合作更显必要,大家群策群力,那么备课更具有实用价值。教研活动中多交流学科信息,把握整体教学思路,分析学情,正确进行教学评估,把握工作重点、难点及改进措施,从而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发挥集体教学中的优势。

第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及辅助教学手段的丰富。新世纪科技的进步,迅速转化为强大的动力,推动了教育方式的变革,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手段。以往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已显落伍,新兴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更新了教学内容,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感官,学生在声、光、电中瞬间感悟到所授知识的实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更有成效。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必然要求掌握新兴的教学技术,丰富教学辅助手段,用先进的科技为教学一线服务。

四、开展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

张志公先生说过:从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来看,得自课内与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即大概有30%得自于课内,70%得自于课外。因此,发展语言能力必须课内打基础,课外谋发展,丰富语文的课外实践活动。

首先,充分利用新课程方案选修课和活动课的设置,开出具浓厚的人文色彩的课程。语文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选修课的拓展性,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基本训练。例如,书法、作文、诵读、文学鉴赏、人物评传、文化常识等,或侧重于情感熏陶,或侧重于健康人格的培养,或侧重于审美情趣的引导。

其次,利用活动课程实践性原则,组织读书会、诵读会、演讲会、辩论会、文学社团,通过讲座、读书、讨论、参观、访问、考察等方式积极开展活动,对于语文教学意义重大。加之课文虽然是经典,但文字量毕竟有限,学好语文必然需要大量课外阅读积累。这样学生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必然会丰富知识,增长阅历,领略不同的作品风格,体会其中人文之美,迁移自己的课堂知识,在读书实践中运用提高。在读书中撰写笔记,记下心得体会,增加文化底蕴,引导学生兼收并蓄了解和学习人类优秀文化,创造学习的人文氛围,使人文教育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总之,新时期语文教师应具备较全面的能力和素质。教师是教育者同时也是被教育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主宰好自己的课堂。[e]

增强纪律观念 第10篇

我军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一个纪律严明的战斗集体。严守纪律是军人的天职。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大到国家、政党、军队,小至工厂、乡村、连队,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和保持正常的秩序,都需要制定相应的纪律。所谓纪律,是人们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职责的一种规范。我们常见的条令、条例、章程、制度、规定等,都是纪律的具体内容。对于军队来说,严明的纪律是凝聚军人集体、提高战斗力的保证。我国古代就有“师出以律”之说,意思是军队一出动,就必须绳之以纪律。这一点,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军队非讲纪律不可,纪律松驰是不行的。

一、革命战士必须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纪律是军队素质的最直观表现,服从意识是纪委的显著樗。所以人民群众一般都是通过纪律的严明程度来认识军队的。凡是秋毫无犯的军队和军人,都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因为在人民心目中,纪律严明的军队才是可以依赖的队伍。服从命令、遵守纪律、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既是我军一贯坚持的光荣传统,也是军队应有的美德。辽沈战役攻打锦州时,部队住地苹果园不摘一个苹果;解放上上海时,官兵露宿街头不扰民宅,成为广为注解传的佳话。

1、增强纪律观念,自觉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每个军人最基本的职责。军队职责第条明确规定:一切行动听指挥。一个能够自觉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军人,往往也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军人。首先,严格的纪律约束,有利于军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崇高的革命理想,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前进的力量、生活的灯塔。军队中纪律严明、秩序井然,把军人置于党纪、政纪、军纪、法纪的管理监督之下,按一定的规范履行义务和职责,就会对军人产生一种强大的感召力和认同感,使他们确认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坚实可攀的,所依效的理想人格是真实可行的,从而激发起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其次,严格的纪律约束,有利于军人培养集体主义意识。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个基本原则,它要求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离开了集体,军人就不成其为军人。因此,强烈的集体主义意识,是革命军人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我军的纪律,集中反映了集体的意志和利益,是维系和凝聚军人集体的基础。革命军人只有在严格的纪律约不中培养自己的集体意识,才能自觉地为实现集体的利益和目标而努力工作。第三,严格的纪律约束,有利于军人磨练英勇顽强的道德意志。军中有句名言,叫做“军令如山倒”。它意味着无论面临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军人都不能讲条件、讲价钱、打折扣,必须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完成任务为已任。正是这种严格的纪律约束,磨练了革命军人英勇顽强的意志品格,使他们在任何艰难因苦中都能坚决压倒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在我军历史上,许多战争奇迹之所以能够创造出来,无一例外都与严明的纪律相联系。红军长征时,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夺取泸定桥的命令一下达,红军战士们昼夜兼程240里,硬是“要桥不要命”,在规定的时间里胜利地完成了任务。第四,严格的纪律约束,有利于保证军人在政治上永远合格。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军人,首先必须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这既是我军道德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我军基本的政治纲领。实践证明,严守党和军队的政治纪律是革命军人做到政治上永远合格的首要条件。

2、增强纪律观念,自觉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完成党赋予我们各项任务的根本保证。这是因为:第一纪律是军人集中统一的“粘合剂”。它要求每个军人都必须具有高度的组织性、服从性和严格的纪律性。如果不这样,命令向东他向西,势必会破坏军队的统一行动,造成战斗的失利。打个比方说,这就象自然界的光一样,当它涣散的时候,是软弱无力的;而当它凝聚成一束激光并指向一个目标时,就会尤如一柄锋利无比的宝剑,锐不可挡。第二,纪律是部队战斗力的“测量器”。军队要打仗,打仗就要有战斗力。军人严守纪律,才能构成战斗力的诸因素凝结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和持久的力量,保证部队攻能攻得上,守能守得住。第三,纪律是官兵关系密切与否的“睛雨表”。不守纪律的部队,必然官兵反目,人心相背。纪律严明的官兵,必然自觉遵守条令条例,尊干爱兵的“双六条”也必能落到实处。

二、不服从领导,不遵守法规和纪律,不仅要受惩处,而且会严重损害官兵关系

服从领导,严守法律和纪律,是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需要,也是军人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每个军人都应该成为服从命令,严守纪律的模范。为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自由和纪律的关系。自由和纪律,是一个统一体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不能片面地强调自由,而不服从领导,不遵守法规和纪律。在我军内部,每个军人都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要服从领导,用纪律法规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有的同志认为,讲服从、讲纪律会妨碍民主,限制自由,这是不对的。绝对民主,绝对自由,从来都是一种幻想。个人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就象街不行人、车辆不受红绿灯的限制、不听交警指挥到处乱跑那产,那还能不乱套吗?那样不但无法执行战斗任务,连正常的生活秩序也没有维持。

1、不服从领导,不听从指挥,将受到军纪的惩处。军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战斗集体,统一的号令,集中的权威,严格的纪律是绝对必要的,而且执行命令时要坚决强调“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如查不服从领导,以各种理由拒不报告执行命令,不听从指挥,必然会受到军纪的惩处。某部汽车连战士赵某,平时有酗酒的毛病,连队干部多次对他批评教育,他不但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以为连队干部“整”他,在一交执行运输任务中,连队干部反复叮咛、不让他酒后驾车,他想,“只要出了门,你就管不着我了”,结果,酒后驾车出现事故,造成同车的两位战友受到重伤,他也因不服从命令,违反酒后驾车的规定受到劳动教养两年零六个月的处罚。

2、不服人领导,不听从指挥,将会严重损害官兵关系。《内务条令》关于士兵职责第一条就规定士兵必须:服人命令,听从指挥,勇敢顽强,严守纪律,坚决完成任务。第六条规定士兵要:尊重领导,服从管理,团结同志,爱护集体荣誉。这就是条令规定的官兵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能否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部队工作效率的高低,战斗力的强弱。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旦下级对上级产生不服从的动机,上级又没有及时觉察,就很容易产生不良后果。边防某连担任前线输油管道的警戒任务,一天,战士张某站哨时抽烟,被连长发现,挨了批评。张虽表面上承认了错误,心里对连长的批评却极为不满,心想,别人站哨抽烟你看不着,怎么我抽烟你就批评,就是和我过不去呀!那好,我也给你眼罩戴一戴,便琢磨怎么报复连长。一天连长值班,张想,我把输油管道理断,你值班出事故,肯定得挨处分。夜时11时40分,张用扳手将正在往前线输送油料的管接口螺丝拧开,错开接口,使油料外溢,中断供油,境被及时发现才未造成重大损失。军事法院以破坏军事设施罪判处张某有斯徒刑三年。这一案件值得我们反思,究其根源,就在于张某的服从意识不强。正常的官兵关系被破坏了,自己也断送了大好前程。

三、自觉遵守纪律,是密切官兵关系的基础

保持密切的官兵关系,是我军凝聚力、战斗力之年在。我军从历史到今天,之所以能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关键一条就是靠全军官兵齐心协力,团结奋斗。而遵守纪律,是密切官兵关系的基础。

1、自觉遵守纪律,是赢得领导信任的前提。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内部环境是决定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会使一个人心情舒畅精力旺盛,有所追求,为事业成功打下基础。创造良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官兵共同努力,其中干部是主要的,战士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在处理官兵关系中,战士要自觉遵守纪律,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要服从领导,对领导交给的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自觉维护干部的威信,这样才能赢得领导的信任。某部四连战士李文浩,控这时不慎将小腿摔断,为了按时归队,他让其家长背着上下车,一直送到部队。象他这样的士兵,时刻为集体着想,为干部着想,也就理顺了上下级关系。工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很难想象,一个不新生领导,不服从干部管理,经常“拉警报”、让干部不放心的战士,会受到干部的信任和战友的好评。

2、自觉遵守纪律,是成和进步的重要条件。部队中有句俗话,叫做“给你任务就是给你荣誉”。诚然,只有接受了任务,才能干出成绩,了成绩才有荣誉。但是,接受任务的前提是领导的信任。不努力工作,光想靠歪门邪道谋取进步是不可能的。某部工兵连战士张永国,想当骨干,想入党,可他不是努力工作,而是今天给连长送烟,明天给指导员送酒。两处均遭拒绝后,又产生了私自离队的念头。连里干部多次做工作,但他拒不接受,先后三次私自离队,最后被除名。试想,这样一个不遵守纪律,不服从领导的人,有哪个领导敢于放手让他去完成一项任务呢?可见在新形势下搞好官兵关系,就要坚决抵制次产阶级和封建主义思想的腐蚀,只有自觉地遵守纪律,服从领导,才能给自己的进步创造条件。

演讲稿《增强纪律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第11篇

一、学习重点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继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研读中央、省委规定的必读书目,深化“重读焦裕禄、学习焦裕禄”和“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学习《关于贯彻落实省委会精神在第二批活动中进一步深化学习教育解决好“总开关”问题的工作措施》(浙群组办发〔2014〕25号)、《关于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切实抓好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通知》(浙群组发〔2014〕18号)等文件,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以党的纪律教育为重点,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原原本本研读《党章》,学好《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8条办法”、“六项禁令”以及市县作风建设“1+8”文件,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坚定政治立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和制度,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上阳奉阴违,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3、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为重点,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辨别科学与迷信、民俗与宗教、文明与愚昧的能力。

二、学习方式

1、个人自学。5月底前,广大党员干部要围绕学习主题,对照学习重点,认真开展自学,及时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体会。各单位教育实践活动办要将优秀心得体会,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途径,予以刊登。

2、组织专题学习讨论。乡镇和县直机关部门单位领导班子要集中开展1天“三大意识”大讨论,即“政治意识、担当意识、宗旨意识”专题讨论。党委(党组)一把手要亲自领学,主持召开学习讨论会;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积极发表学习体会。其他基层党组织要以党支部为单位,以“入党为什么,党员干什么”为主题,组织交流讨论,书记要带头发言,其他党员要积极发言,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3、上好主题党课。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各自实际,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上主题党课,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高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同时,要通过举办专题辅导等方式,加强集中学习教育。

4、组织观看专题片。近期将下发《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的纪律,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专题片,各级党组织要及时组织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观看学习。

5、开展巡回宣讲。县委宣传部要组织力量,成立巡回宣讲团,5月下旬深入基层单位进行专题宣讲,特别是到农村(社区)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宣讲。

6、开展“学先进、争优秀、创佳绩”活动。继续开展先进事迹的学习宣传活动,通过先进典型现身说法、举办典型事迹报告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典型为镜,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三、学习要求

1、突出针对性。要针对“三改一拆”中反映出来的有的党员干部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切实提高学习的针对性,着力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在学习中,要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从理想信念、党性立场、宗旨意识、道德修养等方面查找自身差距、深挖问题根源,做到见事见人见思想,促使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觉悟大提升、纪律意识大增强。

2、把握时间进度。乡镇要于5月16日前,把动员部署会开到村(居、社区)、企业,5月23日前,各基层党组织都要动员到位。乡镇和县直机关部门单位党委(党组)要按照“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2天,其中学习讨论不少于1天”的要求,精心安排学习时间,一般应在5月18日前集中学习不少于1天,5月23日前至少要组织开展一次专题学习讨论。其他基层党组织也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把学习时间用足、把规定内容学透。县教育实践活动办和督导组要加强指导检查,抓好督促落实。

提高自身素质的优秀演讲稿 第12篇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国际关系学院国政二班的孙雪松。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提升国民素质,从我做起》。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新闻。 新闻:网上爆出埃及刻字事件。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上,出现“丁某某到此一游”。刻字者是南京15岁的`丁姓少年。舆论汹涌,父母致歉。在丁锦昊父母替孩子向大众道歉后,该事件并没有平息,网友仍乐此不疲地“人肉”涂鸦事件的各种细节,甚至找出丁锦昊父母默许或纵容孩子涂鸦的证据,甚至还有网友贴出一名“香港文汇报记者”于前在敦煌石窟留下的涂鸦,报社社长主动发微博撇清关系。 对于此事,旅行社方面近期在游客出团说明会上都强调文明出游,提醒市民尊重当地习俗并注意个人文明。而我们说,“到此一游”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旅游文明的问题,更是告诉我们整体国民素质有待提升。

原因: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文化发展比较滞后,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我国的国民教育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升,但仍然没有改变国民整体素质偏低的状况。

怎样做?有效减少不文明行为离不开各级政府、民间组织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提高国民文明素质,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要制定提高国民素质的行动计划,形成提升文明素质的长效机制。要将文明建设的内容纳入法制轨道,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制全面推动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提高国民文明素质,还必须依靠民间组织的参与。要积极鼓励民间组织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长期的思想宣传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提高国民文明素质,还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努力。政府要积极发动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转变观念,逐步改进自身行为。

演讲稿《增强纪律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第13篇

一、过硬的政治素质在教师素质中起统帅作用

政治教师是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这种重要的职能地位决定了政治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在这方面,政治教师必须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等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政治教师不仅要具备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同时应时时关心国家大事,把握时代脉搏,站在时代前列,顺应时代潮流,做到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外活动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

二、師德素质在教师素质中起核心作用

每个人的活动都有其动力因素,人们总是为了一定的目的,才自觉、自愿地致力于某种社会活动。所以政治教师首先要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其次,要有在新的环境下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感、光荣感,树立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而奋斗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样才能做到为人师表。学生在教师那里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教师在治学态度、思想品质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无限的,它将在学生的一生中发挥作用,使他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教好学生,就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这是教师教书育人打基础,也是师德的崇高体现。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你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上就不会把他们当作填装知识的容器去单纯地灌输知识,而是把他们看作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看作是最亲密的朋友,看作是祖国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所以就会有无私的传授、无代价的奉献。如此,学生愿意倾听你的教诲,教育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业务素质是教师最根本的素质,是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保证 

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要在精通业务上下功夫。政治教师肩上的担子是相对重的,在教学中既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根据教材讲授高度概括的理论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时时配合国内外的政治局势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时政教育,还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随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具体问题,因此,难度是相当大的。有人说“一个好的政治教师,应当是政治上的革命家,教学上的行家,知识上的杂家。”这就是说,政治教师要不断努力学习、钻研,加深和拓宽理论深度和广度,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合上时代的节拍,教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因此教师要精通业务,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杂家,以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厚积薄发。

此外,辩证的思想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是政治教师的基本素质。

辩证思维能力是政治教师必有的素质之一,在今天这一改革年代,特别需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运用矛盾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待和评价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政治教师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用思辨的火花照亮学生。

上一篇:浙江大学预算管理办法下一篇:浅谈当前烟草专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