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构建和谐范文

2024-06-23

爱心构建和谐范文(精选9篇)

爱心构建和谐 第1篇

爱心构建和谐班集体

和谐班集体能够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健全学生人格,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班级是否和谐,关系到学生未来健全人格的形成,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的大计。所以,我们班主任必须“ 用心”构建一个和谐的环境,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和谐班集体。

和谐班集体就是要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成长环境,也就是说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应该是团结友爱、学风浓厚、催人奋进的“场”,这个场像电场、磁场,虽是无形的,但是却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 爱心在构建和谐班集体中的作用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感觉到,班主任是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最直接指导者和负责人,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班的班风和学风,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教育和发展。在班级这个小社会,班主任既是设计师又是建设者,同时又是管理者,可谓任重道远。因此,班主任必须用“ 心”构建和谐班集体,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得到进步与发展。鲁迅曾经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育的全部秘密就是爱学生。因此,爱是形成和谐班集体的首要因素和重要支点。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成为一种职业素养,当学生感到教师尊重自己、爱自己后,就会唤醒其内心的自信与自尊,就会努力学习,这是班集体和谐的第一要素。同时,班主任的爱心具有榜样的作用,不仅自己要有爱心,还要让学生也有爱心,通过每个人的爱心将班级凝成一个团结和谐的整体。

我所带的上届八班,有个叫汪楠的学生,听说他在小学对自己要求就很不严,上课不学习,说笑打闹非常活跃。他的号召力很强,带领着一小帮同学,不是把语文老师气得直哭,就是把外语老师气得上不下课。他们经常出入网吧,义气十足。进入初中后,汪楠的课堂表现虽然没有了解的那么严重,但确实坐不住,也许是换了个新集体,他在掩饰自己。掩饰证明他还有自尊心。通过观察,我发现他有很大的可塑性。我把他找到办公室,肯定他开学以来课堂表现较好,并指出他很聪明,只要肯努力,学习成绩一定很不错。汪楠也许听惯了训斥、指责,对新班主任第一次谈话中的表扬、鼓励,他的脸上掠过一种惊奇而又喜悦的表情,随后又用疑惑的神情看着我,显然对我还不太信任。对此我并没有过多的解释。过后我向班级干部了解到,他的课堂纪律大有进步,只是由说话变成睡觉。我又一次找他谈话,他对我说:“老师,我上课就象是受罪,咱们班集体好,不好意思违犯纪律,只好睡觉。”听到他能够跟我说心里话,我很高兴,便引导他:试着先学会一个字,一个外语单词,一个数学公式,去品尝其中的乐趣,日积月累会提高学习成绩的。并且班级专门安排几个好同学轮流帮助他。由于长期落后,得到的是冷落,班集体为了他做出如此安排,使他深受感动,再三表示一定要按时完成作业,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汪楠的学习态度有了转变,可断断续续,时好时坏,经常反复。班干部就轮流找他谈心,取得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同时向他提出新的要求,人们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的体会是,人们之间的和谐交流也是等价的。在和谐班集体的感化下,汪楠终于实现了从后进向先进的飞跃。九年级上学期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组织。

 如何用爱心来构建和谐班集体

(1)用爱心交流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比喻:学生幼小的心灵好比是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而又特别需要小心翼翼地呵护,若稍不小心,这露珠就会滚落、破碎。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老师具有了爱心,并且愿意付出无私的爱,才能让教育真正地焕发出美丽的光芒。良好班集体的创建,核心是班主任,学生团结在班主任周围形成向心力。向心力、凝聚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在于与学生的交流。用爱心来与学生交流沟通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重要途径。只要教师能用“爱心”与学生真诚交流,用“爱语”和学生平等对话,就一定能享受到教育的喜悦,体验到教育的乐趣。

那是一段令我终身难忘的日子。班里来了一个叫孙宇的男同学。外表上他和其他同学没什么两样,可他课堂上从不听讲,更谈不上回答问题。课下他紧握双拳,稍有不满便挥拳向同学袭去,有时甚至向我袭来。有一次,竟把我的腿踢的红肿。批评对他来说是没的意义的,于是,我决定和他交朋友,让学生们和他亲近。温和地跟他说话,还经常抚摸着他的脑袋。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间长了,他终于能和其他同学一起友好地相处,有时上课还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看到他的进步,我高兴的心情是无法言表的。

(2)用爱心构建和谐友爱的班集体气氛

对学生的“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也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班主任的爱应该博大,让班级每个学生都生活在爱的情景中,他们心中就会充满着阳光,对班集体就会充满希望,博爱是形成和谐友爱班集体气氛的关键。如果一个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不能做到一视同仁,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更谈不上和谐班集体的构建。在班级管理中,要始终谨记“人人都是我的学生”的宗旨,以“何时何地愿意解答同学们的任何问题”为目标,将自己的精力、爱心和班集体温暖倾注给所有需要帮助的学生。在班集体,我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

(3)用爱心关注学困生,促进全班同学全面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启发我们对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班主任老师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并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有了老师对学生的专注和关爱、关心之情,他们是不会让老师失望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当这种情感升华到一定时候时,便会有良好的情感氛围,学生便有了上进的动力。

(4)严中有爱,以理治班

凡事过犹不及,班主任工作也是如此。过度严厉会使学生恐惧;过分“溺爱”会使学生放纵,因此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要严厉得使学生憎恶,也不要温和得使他们胆大妄为。所谓“严师出高徒”,在班级管理中,严占首位,但严不是霸道专制,严中要有度、有方法,严中要有爱,应该充满和谐和温暖。例如学生做错了事情,我们在“发怒式”批评中融入浓浓的师爱,做到严厉与慈爱结合,那么,学生在批评中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冰冷的严厉,更是阳光般的温暖,也更容易接受和改正。

(5)爱要注意方法,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

爱学生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要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角度,不要以自己以为对的方式来爱学生,否则爱很容易就变成学生的负担。每个老师都有一套衡量学生优秀的标准,都想用自己的标准来塑造学生,试图把每一位学生都改变成符合自己优秀标准的人,自以为管的严,管的多就是爱学生的表现,其实这种爱往往会磨灭学生的个性,严重的话还可能诱发他们对老师的抵触、敌对情绪。

总之,构建和谐班集体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爱心在构建和谐班集体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用爱心努力营造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班级环境,让全体学生在一种协调、均衡、有序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爱心构建和谐 第2篇

——谈会川镇西关小学党支部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的教师模范带头作用

会川镇西关中心小学创建于1921年,现为“定西市示范性小学”,学校占地11358平方米,生均11.07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4977平方米,生均4.85平方米。现有20个教学班,有学生1026人。有教师48人,其中党员10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支部书记由校长许学华同志担任,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支部团结全体党员和全校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校发展这一中心工作,认真抓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拓展新思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夯实基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成才为志,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团结勤奋、务实创新”为校训;以“和谐发展,快乐同行”为校风;以“严谨求真、敬业奉献”为教风;以“勤奋 善思 合作 创造”为学风,强化内部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先后受到团省委、市科协、团市委及县委、县政府的多次表彰奖励。充分发挥了学校党支部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加强党支部的自身建设,树立战斗堡垒形象

几年来,学校党支部不断在全体党员中强化“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意识,注意党员形象在教职工中的公认度,充分发挥党员在教育实践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加强学习,夯实基础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因此学校党支部狠抓了党员的理论学习。尽管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但广大党员干部、教师还是挤出时间,通过集体和自学,了解国际国内大事,关心时事政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增强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学习中,党支部把理论学习与开展主题教育相结合,加强对党员经常性教育。

1、积极开展“学党章,争做学校发展带头人”主题教育 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学校党支部根据要求,制定了学习计划,在党员中积极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提一条合理建议,帮扶一名特(学)困生,联系一名非党员”。)。通过活动实践,使全体党员进一步了解党的新章程,深刻感受十七大报告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结合自己教育实践工作,明确了目标,增强了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积极开展“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

学校支部紧密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活动目标,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把握关键,稳步推进,注重结合学校实际,突出实践特色,圆满完成了科学发展观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学校党支部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使我校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党的意识、党性意识和法纪意识,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严格遵章守纪,增强勤政廉政的自觉性,从而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增进了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光添彩,为推进我校科学、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制度建设,规范管理

1、三会一课制度。为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切实抓好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全体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生活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三会一课”制度,即每月各召开一次支委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每学期上一次党课。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四落实,使三会一课成为支部搞好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有利帮手。

2、学校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制度。我们按照“干部任用管理条例”,建立了党员干部选拔、培养制度,干部任职公示制度,干部述职制度,干部民主评议制度,中层干部培养考核制度,加强廉政建设制度等相关制度。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强化教职工对党员干部的考核和监督,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管理水平。

3、民主评议党员的长效制度。坚持每年一次的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在党员自评、互评、支部评的基础上,请全校教职工对党员进行评议,并及时反馈。同时还请全校教职工对支部工作进行评议,帮助党员和支部进一步了解教职工的意见,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

4、党员发展工作制度。学校党支部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支部严格把好筛选观和选拔关,重点加强对党员的跟踪教育,使其早日成为教师队伍当中的骨干力量;加强对预备党员的培训,使其早日成熟,成为合格的优秀党员;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使他们早日迈进党组织的大门;加强对党外优秀青年的引导,使他们更快的靠近党组织。目前,已另有5位教师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达渴望入党的愿望。

(三)、载体活动,树立形象

1、开展“优质教育共享”活动

我校支部连续几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下,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党员干部积极争先,为兄弟学校送去了一堂堂优质课,开展交流,有力的促进了兄弟学校教研教改的发展。

2、开展温暖工程

学校党支部通过走访、谈心,倾听教职工的心声,了解教职工的情况;也通过党小组、工会小组及时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班子成员与困难党员、教师结对子,定期谈话、沟通交流、慰问,为教职员工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党员干部多次带头为贫困地区、受灾地区的人们捐款、捐物(汶川、玉树、等),也为校内师生家庭发生困难时,进行捐助,帮助渡过临时困难,及时走访慰问生病或休息的教师,把党的关心送到每个教职工的心坎上。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在党支部的号召下,我校广大党员干部都能率先垂范,带领教职工和学生踊跃捐款,另外全体党员同志还以“特殊党费”方式再次为灾区捐款,表达我校党员同志对灾区人民的关注和爱心。

3、岗位练兵活动

支部以“习惯培养”为重点,立足课堂,立足本职,开展党员教师岗位大练兵,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发展活动。党员们能立足岗位,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组内典型课例研讨,学校支部要求全体党员教师开展说一节课、上一节示范课、评一节课活动;党员干部参与到学校组织的观摩课、说课、评课等活动,先后组织了数学、语文、英语组、品社、科学、美术等学科的“会交流、会思考”课题研究展示活动。党员们执教一节课例,教师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校领导根据教师研究的情况进行专家引领。通过典型课例打磨等活动,大家在真诚交流、深入研讨的氛围中,授课教师高兴地接受了大家的建议,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不仅提高了服务水平,也融洽了党群关系。我支部先进党员康雅莉、杨淑萍、汪伟军等人展示了一堂堂优质课,引路课,带动了青年教师、并进行教学经验介绍,充分发挥了党员在教育教学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4、党员责任区

每位党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他们在学校承担着各部门管理工作,我校的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均由党员担任,工作中他们在自己的责任区内根据责任内容积极协助、参与组内活动,团结同志,争创优秀教研组,发挥先进性作用。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党支部结合学校实际,设置了党员安全责任岗,将党员进行详细的分工,安排在不同的楼层、专业室、地点,从早晨、课间、午间休息到放学等时间段,党员在各自的安全岗位进行巡视、检查、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演练,大型活动应急措施培训详细,对制度、校舍、设施、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维修,张贴行走路线,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了师生安全。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素质转变作风

领导干部是学校及各部门工作的主持者、领头雁,领导干部必须自身作风正、形象好、有威信,才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所以,学校一贯重视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利用各种机会,反复要求党员干部,要增强以校为家的意识,讲廉洁、讲奉献,在教职工中和社会上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同时,我们对在职党员干部的工作加强了监管、考核,明确职责,提出要求,进行干部述职,坚持民主评议,促进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督促他们做好教职工的服务工作。学校采取常务校长工作制,党政领导齐抓共管,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形成敢讲真话,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合作氛围,在工作中领导干部则各负其职,相互协调,互相补位,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干部的工作作风正在逐步改变,干部的凝聚力在不断加强,初步形成了分层管理、逐级负责的管理网络。

(二)、加强党员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力量

党员的素质如何,是反映和衡量其先进性程度最基本的标准,只有优良的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较强的能力素质,才能具备先进性的基本条件,因此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是支部队伍建设永恒的话题。我支部十分重视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开展外出学习、参加竞赛、经验交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主的教学专题研究等形式的活动,优化师资力量。

1、师德教育,提升党员教师形象

在学习中提高,用制度来规范,用舆论来约束,是我们加强师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师德建设中,我校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重点,以培养“德技双能型”教师为目标,开展“扬师德、铸师魂”、“仁爱之师”等主题教育,完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培养师德先进典型。

我校党支部先后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学习在教育战线涌现出的优秀教师事迹;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使教师在思想上产生共鸣,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组织全体党员召开了“学习先进,寻找差距”、“践行发展观,寻找差距”、“我是教师我光荣”、“我的讲台我的爱”等活动,使教师“内铸师魂、外树形象”。学校支部领导定期、不定期进行巡视、指导,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学校采取随机的方式调查学生、与学生座谈、对家长进行问卷等形式建立健全师德监督机制,进行“师德专题”总结即“回头看”,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学校还实施师德建设评价制度。学校建立师德不良行为记录制度,对随机巡视、调查发现的师德问题,一经发现,立即查处;学校修订了期末对教师的考核奖励制度,以师德考核为主,重奖师德高尚的教师,并将师德考评结果直接纳入到教师考核中。几年来,通过对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规范办学行为调查、教师满意度调查),全校教师师德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达到98%。

2、研修活动,提高党员教师素质

我校支部构建起“课题牵动、网络互动、任务驱动、实践促动、成果感动”的个性发展新思路,以党员教师为研修主体,以现代信息应用为手段,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抓手,通过“修养其心,树教师文化之魂;修业培根,立教师文化之本”,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活动中支部围绕“学科专题”研究,以信息网络平台下的 “学习洋思教学、探究策略+典型课例、常态打磨+集体研讨、反思改进”的校本专题教研模式,贯彻落实学校的教学理念——学出兴趣与习惯,教出和谐与品质,追求“思维活跃、方法多样、习惯优良”的新型课堂状态。发挥“名师引领——探索策略,实践先导;领导参与——典型培植,经验推广;同伴互助——常态落实,反思改进;成果验收——公开拉练,全员推进”的有效做法。强化专题研究为课堂教学实效服务,强化教学方式转型,注重阶段成果转化、验收和经验移植,不断完善了校本研究的有效做法,党员教师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从而提高党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学效益,减轻师生负担。

总之,我校党支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起到了政治引领作用,党员教师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当好了学校工作的领头雁、排头兵,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下,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我们不会就此满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学校支部、党员将一如既往,鼓足干劲,继续发挥好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将认真按照上级和学校关于加强党建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党员思想教育和组织实践活动,加强组织建设,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把我校党支部的各项工作推上新的台阶,为西关小学灿烂的明天,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争创新佳绩,再创新辉煌!

用爱心构建和谐校园 第3篇

怎样才能构建和谐校园呢?用教鞭敲出来吗?不是。用嗓子喊出来吗?也不是。那难道是用威严压出来的?更不是。它只能是用爱———用全部的爱来构建。爱,能够让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美丽;爱,能够使我们的身心沐浴着阳光的温暖。

一、爱是尊重

刚刚毕业那年,当一个个不谙世事、淘气顽皮的孩子站在我面前扮鬼脸、吵吵闹闹的时候,当家长见到稚气未脱的我流露出不信任的眼神的时候,生性不服输的我就决心:一定要在这条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脚印。

接班以来,我每天早来晚走,了解、关注每一个孩子,寻找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之处。在细心观察下,我发现坐在最后一位的小女孩荣儿,性格特别内向,课堂上从来不举手,下课也很少玩耍,偶尔还一个人在位上悄悄地抹眼泪,和她聊天,她却什么也不说。于是,我约见了孩子的家长,在交谈中我知道了孩子出生时因为难产造成脑积水,除了智力比一般的孩子差以外,还弱视。这些先天性的因素,使孩子胆小畏惧他人,不敢讲话,学习也不好,也基本没有什么朋友,遇到事情就哭……看到孩子家长难过的样子,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就承受如此大的压力,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第二天,我单独为荣儿在讲桌旁,安排一个位置,方便她听课。几节课下来,我清楚了她在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并利用课后时间对她进行针对性地讲解。课间,我把她带到同学中一起游戏、活动。在频繁的接触中,她开始接纳我,见到我不再是面无表情,而是友好地报以微笑,这让我惊喜不已。

她很喜欢画画,充满童真的人物、风景都画得很有意思。我看她的画,每次都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出画的优点,再提出改进的方法意见。她总是若有所思地点着头,再“创作”。后来,我在办公桌上发现一张写有“老师,我喜欢你”的儿童画,正是我说很喜欢的那幅画。后来,她又有了可喜的变化:早上入校时,她愿意和同学结伴进入校园;下午放学,她也和别的同学一样同我说再见。她正在慢慢融入这个集体,慢慢学会与人交往,这是我最愿意看到的。尽管她考试有时会不及格,会影响班级的总成绩,但她将来长大了能正常地与人交往,能独立地去生活,不是更令我们欣慰吗?有一种辛苦叫甜蜜,那是一种打心里感受的幸福,荣儿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爱的伟大。

二、爱是激励

在工作中,我始终信奉: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为此,我每带一个班,都努力营造一个快乐天堂,让孩子们“进步每一天,快乐每一天”。我现在这个班有一个男孩子叫张毅,他很聪明,也很特殊,不仅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时常在课堂上做鬼脸,扰乱别的同学,而且无视学校纪律,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多次对我的话置之不理,甚至到办公室反省也不见效果。怎么办?任其发展?我深刻反省自己的做法,逐项回忆过去的场景。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所说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没有爱,就没有沟通。后来,我经常和他聊天,给他讲道理。原来她父母外出打工很少回家,而他只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经过走访得知,两位老人重病缠身,照顾自己都很吃力,加上孙子就更难了。老人说:“老师,谢谢您对我孙子的关心,这孩子什么样我知道……唉!老师让你多费心了,俺们全家谢谢您!”回到家后,我想起张毅的家庭生活,孩子太孤单,缺少爱,缺少关心,缺少沟通。于是第二天我找到他谈谈心,他说:“老师,我知道你是为我好,道理我也懂,可我就是学不下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让老师帮你试试吧,你一定行!今天,咱们就先背单词吧!”我向他投去肯定的目光。第三天他果然来了,虽然背得结结巴巴,我却依然说:“你背得真棒,这就是成功!”他非常高兴。“老师您再给我一个任务吧!”接着他又背会了句型、课文,每次我都对他大加鼓励。下课后,他悄悄地对我说:“老师,你真好!”看着他那充满感激的眼神,我深深地体会到:爱,就是我们教育的全部真谛啊。十几年的经历告诉我:激励和宽容比惩罚在学生心灵中的震撼要强烈得多。让我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容,理解学生的心理,宽容学生的过错;让我们再多一些微笑和交流,微笑着面对他们,交流彼此的心声。

三、爱是让学生心中充满爱

独生子女,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久而久之,他们以为被爱是理所应当的。让他们主动爱别人,得教师多方引导。我常跟孩子们说爱是相互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去爱人,关爱父母,友爱同伴。心中充满了爱,人才会更幸福、更快乐。工作中,我用自己的言行教会孩子们:爱的感觉是温暖的,爱的心地是无私的,爱的言语是成全的,爱的行为是正直的。

四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入学一个月左右,王明雪在课堂上吐了。她周围的同学,有的捂鼻子,有的用手扇风,有的说:“太恶心了!”更有甚者用手捏着鼻子跑离座位。此时,批评的作用不大。我一言不发,拎过一块抹布,径直来到王明雪课桌前,默默地擦着呕吐物。身教重于言教,几个懂事的孩子,有的扶她去水房漱口,有的递给她手纸,有的用拖布拖地。待教室恢复平静之后,我表扬了几位主动帮助王明雪的同学,我说他们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我问王明雪:“孩子,你现在最想见到的是谁?”她说是妈妈。我抚摸着她的头说:“尽管妈妈不在身边,但老师和同学就是你的亲人。你觉得幸福吗?”王明雪幸福得哭了。她对老师和同学们说:“谢谢大家!”帮助王明雪的同学笑了,捂鼻子说恶心的同学不好意思了。我又告诉他们:“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上学期期末,高歌发烧,趴在桌子上,好多同学主动扶他去卫生室。身教是一面镜子,言教则是一架梯子,既要有身教的垂范,又要有言教的升华,这样学生才会慢慢懂得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

构建和谐校园,教师绝不能做高高在上的“旁观者”,我们要走到学生中间,走进学生心里,带着爱,带着情,寻找交流的方式,拓宽沟通的渠道,做学生的“知心人”。要敢于把我们严厉的面具拿掉,要善于把师生之间的屏障打开,让爱来加深我们师生的感情,用爱来装饰我们美丽的校园!

用爱心构建和谐校园 第4篇

俗话说:和气生财。另有一首歌曲叫《家和万事兴》,我把它们所包含的意思引申到学校,理解为“和谐出成绩”“和谐出质量”。基于此,我校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校园这一主题做文章。着力打造奉献团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把学校建成全体师生发展的沃土,建成他们愉快工作、学习的乐园。让他们工作得舒心、顺心,生活得安心,学习得开心。无论是学校领导对待教师,还是教师对待学生,我们都坚持这样一个理念:“少一点强制,多一点尊重;少一点严厉,多一点关爱;少一点疑虑,多一点信任;少一点不准,多一点自由;少一点冷漠,多一点热情。”

一、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

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和谐需要人性化的管理。校长首先要以亲情、温情、真情激励教师创业,把教师当作学校的主人、工作中的伙伴、生活中的知心朋友,从而增强广大教师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这样做”为“我要这样做”,形成一个你追我赶、勇于创新、挑战自我、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其次,校长要成为某一学科的行家里手,学有所专,学有所长,既能解决教师提出的教学问题,又能在“传、帮、带、引”方面为教师做出表率。通过学者风范、人格魅力去影响教师,凝聚人心,会聚教育合力。再次,校长要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关心教师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物质生活达不到,精神生活一定要让其得到满足。要给他们提供事业上的用武之地,为他们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等问题。因为“乐道”未必“安贫”,从事“爱”的事业并非不需要“爱”,投身到温馨的“大家庭”并非要舍弃甜蜜的“小家庭”。学校应尽其所能,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让每个教师既有事业上的成就,又有体面、甜美的生活。

二、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

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和谐需要责任化管理。打造敢于承担责任、真诚奉献的团队,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和谐并举,“爱,是我们的共同语言”,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只有爱,才能统一全校教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孕育教育对象的和谐发展。牢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最大限度地增强教育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校兴我兴,校荣我荣”成为大家共同的信念,形成一个有共同的工作目标和行为规范、利益相关、荣辱与共的事业命运共同体。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和谐既要注意竞争,又要注意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以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一位哲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也有人曾说过:要让你的学生爱你,首先你得学会去爱你的学生。有经验的教师会发现,学生喜欢某一门课程并不完全因为这个教师教得有多好,好多是因为喜欢这个教师才喜欢上他的课的,这就是“爱屋及乌”吧。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喜欢自己。因此,我校要求全体教师不论在什么场合,喊学生只喊名不叫姓,让学生感到学校像家,老师像家长一样亲切。这个活动的开展收效很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

有一句俗话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面对那些学困生,教师只要真正了解了他们,很可能就会发现,原来他们也爱钻研,也有体贴和同情别人的好心肠,这就像我们面前有一块土地,土质不好,而且掺着碎石子,它既不会让人看了高兴,也没有希望提供最起码的收成,可是来了一批地质工作者,进行了一番勘探,结果在地表深处发现了巨大的矿藏。为此,我们要求教师恰当批评,善意指导,就像一泓清泉,给学生自尊的田地里带来一丝清爽。有人把这种批评叫“绿色批评”,我认为这是一种创意。这种善意的“绿色批评”,会对学生的“心灵环保”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就拉近了,关系就和谐了。学生改变了,教学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爱心构建和谐 第5篇

---博乐市青得里街道团结社区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博乐市青得里街道团结社区地处博乐市开发区城乡结合部,辖区范围:西至团结路、北至博阿公路、南至联通路。辖区面积1.85平方公里,有居民3500余户11340人,流动人口1140余人,自管党员39人,低保户71户144人,下岗、失业人员301人,4050人员1人。社区有各类行政、事业、企业单位32个。辖区单位多、困难居民多、居住区零散、管理难度大。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2人,其中协管员4人。近年来,社区以“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顺民意”为主线,认真实施帮民、安民、育民、便民“四大工程”,全力打造和谐社区。2003 年社区被命名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州级“四五普法”先进集体、同年被博乐市文明委命名为“文明社区”荣誉称号、2007年被命名为州级“和谐示范社区”。

一、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升创和谐社区的能力 开展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必须大力提高社区干部的综合素质。一是强化政治思想素质,增强把握政策的能力。要求社区干部在平时工作中要认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安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二是强化创新意识,增强与时俱进的能力。要求社区干部 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利用社区各类资源的新途径,创新推动 社区建设深入发展的新载体,抓亮点、抓优势,创特色。三是强化民主意识,增强以制理事的能力。要求社区干部要不断增强民主观念,尊重居民群众和辖区单位的民主权利,有事与群众商量,听取群众意见。四是强化群

众观念,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要求社区干部做群众工作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要自觉地把为居民群众服务、让居民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搭建民主平台,创和谐的民主环境。

1、实施社区居民听证制。凡涉及社区居民关心和急需解决的社区公共事务、社区重大建设项目、社区重大决定等,通过召开居民听证会的形式进行民主讨论、议定,以实现民主决策,利为民谋。

2、推行社区重大决定票决制。凡涉及居民关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济金发放等,需实行票决制,以实现事由民定、顺应民意。

三、搭建爱心平台,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1、每年3月底,开展“春风行动”为外来务工人员“送政策、送职业、送温暖”,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生活帮助、职业介绍等服务,为流动人口的生活、就业创造好的环境和条件。

2、组建以辖区单位振博律师事务所、爱博律师事务所为主的法律志愿者服务队,设立法律援助站,为弱势群体的提供法律援助。

3、实现“爱心超市”的品牌效应。通过深入开展9月的“暖冬行动”和“结对共建”活动,确保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子女有学上,患病有救助.与辖区单位签定协议,为辖区失业人员提供临时就业机会。在“手拉手”互助联合会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原来以党员为主体,形成“单位、党员、干部”共同参与的格局。

四、搭建平安平台,创造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为了给居民提供和谐安定的生活服务,本着“预防为主

即人防、物防、技防”三者相结合的原则,组建以社区民警、社区保安、联防队员为主,居民中退休党员、下岗党员、有能力的低保护为辅的专职和义务相结合的巡逻守望、看楼护院活动。通过民是调节、民情分析会法制宣传、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等工作积极开展利民、便民活动,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提高了居民对社区的满意率。

五、搭建学习教育、文化娱乐平台,创和谐的学习娱乐环境。

以社区教育为载体,架构社区终身教育链,积极开展“你一生的学习,我全程服务;你要学习什么,我就提供什么;你能怎么学,我就怎么教,你想在哪学,就能在哪学”的活动,努力将团结社区大造成一所社会学堂,使全体社区居民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提升素质,健康生活、建设学习型社区。

六、搭建服务平台,创和谐、便利、快捷的服务环境。为满足居民不同生活需求提供服务,成立了为民服务代理站,免费为居民申请办理生育证、困难救济金等手续。对请求调解民事纠纷、家庭纠纷、夫妻矛盾的人员,都热情接待,及时提供服务,在各小区内将社区具体的服务项目进行挂牌公示,具体内容:为民服务代理的主要内容分三大类。一类是党务服务类,主要包括:社区新型经济体党组织、工青妇的组建与管理服务、社区流动党员的管理与教育服务、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管理、党员党组织关系转接等。一类是政务服务类,主要包括: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发放计划生育服务证、办理独生子女证(光荣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老年人优待证、残疾人员残疾证、暂住证等证件。一类是社区服务类,主要包括:就业信息服务、法律政策咨询服

务、精神慰籍服务、科普保健知识讲座、对行动不便的居民代缴水费电费和电话费服务。为确保代理制的各种事项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将以社区六站二室为主体,建立社区为民服务代理站,真正让广大居民得到服务代理的好处。广泛推行“民情流水线”工程。为畅通民情渠道,在所有小区橱窗内设立“回音壁”,使居民的诉求得到反馈。通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总之,构建和谐社区是社会各方的义务和责任,关键是各部门按其职责,同心协力。上下要同心协力,左右也要同心协力,根据其工作的不同侧重,在分歧中找到共同点,共创和谐,为和谐社区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坚信:多方努力共奏和谐曲,建和谐社区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爱心奉献促和谐 第6篇

活动主题(口号):

活动前宣传:

1、在八九教宣传栏张贴海报,有条件的话可以把此活动和义务献血活动写在一起用传单的形式分发到各学生寝室。

2、在足球场护栏上悬挂横幅,可考虑拉商家提供赞助,即此商家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具体方案待商量。

活动期间人员安排:由我学院,动科学院和人文学院共同安排人员协助现场活动的展开。制定人员排班表,保证人员及时到位。

活动计划:在活动地点设点接待前来捐赠的同学及安置捐赠的物品,纪录每名捐赠者的姓名等其他资料(如联系方式等),保证活动当天把捐赠来的物品及时处理,以免造成捐赠物囤积,处理方式应加紧和红十字会联系,以使得捐赠物能尽快到达灾区,真正达到我们此次活动的目的。

活动期间注意几个可能发生的问题:

1、若捐赠物过多,应怎样以最简的人力把捐赠物转移,可考虑红十字会那边有车过来装载。

2、若捐赠物过少,该怎样缓冲尴尬局面。

爱心创造和谐作文 第7篇

一天他所住的县城突然遭了洪灾。老爷爷于是走了十几里的山路到乡政府去,请他们派人到他家里挑走了五千斤粮,拿去捐给灾民。他还从自己的养老积蓄里抠出1000元现金,也捐给了灾区。

记者问他:你不是也塌了一间房屋吗?老爷爷回答说:我倒了一间,不要紧的,我还有一间,可他们......他们全都没有了啊!

为了挽救大家的生命,他奉献了自己的保命粮和保命钱......

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你们一定会问:他们是为了什么呢?是啊,这些可敬的老人,本身并不富裕,甚至干活渴了连根雪糕都不舍得买。可是他们却倾尽全力,对从来就不认识的人慷慨相助,眉头都不皱一下。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同学们,这就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这两位老人是因为爱,因为爱这个国家,爱这个社会,他们才如此无私,做出如此可歌可泣的壮举。

我的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就是要用爱心建设一个和谐的校园。但在我们学校里还是常有这样的一幕发生——有个男生从校园内的柳树上折了根枝条,没命地追打着跟他玩耍的另一个男生。那个男生也不甘示弱,折了根更大的枝条去还击;一伙同学挤成一团跑过楼道,把垃圾桶带倒,里面的五颜六色散了一地,却并没有一个人去收拾收拾;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刚一转身写板书,就有同学在下面挤眉弄眼搞怪,惹得全班哄堂大笑,老师不得不停下讲课来维持秩序......

用爱心构建和谐课堂 第8篇

一、更新思想, 吃透教材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师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片面强调语文工具性的陈旧看法, 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 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使学生逐步掌握语文工具, 又要让学生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充分引导学生去感受语文中的美, 自主地去学习语文课, 喜欢上语文课。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 充分体现了教材编订者把课程理念实践化的意图。一方面教师只有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 才能依托教材, 找准教学目标;整体把握教材, 理清教学思路。另一方面,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静态呈现, 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怎样把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过程, 是需要一定的教学策略的, 只有吃透教材, 才能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背景, 激发学生的兴趣, 把知识隐藏在学习的背后, 打开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 使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上, 得到最大的满足。

二、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首先,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勤学好问, 让学生独立思考, 去发现、去感悟。其次, 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取长补短。学生在预习课文后,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在个人自读自悟的基础上, 将问题提交给小组, 共同释疑。教师参与讨论并作必要启发和点拨, 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三,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不断总结巩固完善知识结构。

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学生之上, 教师的思想统治并束缚着学生的思想。新时代要求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相互启发, 既是师生, 更是朋友。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 只要学生言之有理, 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

三、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师应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目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才会成为课堂的参与者, 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 才会终身受益。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 而忽视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过程”的做法。新课程改革提倡课堂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过程, 而是学生的发展过程;不是教师的教授过程, 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教会的过程, 而是学生学会的过程。变“学会”为“会学”, 变“愿学”为“善学”。

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时, 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 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本节课学生对知识的领会情况, 布置适宜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阅读中采用自己的方法掌握文中的好词好句、记下作者情况, 或写写读后感。通过课堂上的听、说、读、写训练方式, 提高掌握字、词、句、篇、章的能力。

凝聚无限爱心 构建和谐村屯 第9篇

辽宁省普兰店市莲山街道榆树房村近四年来未发生一起治安和刑事案件,未发生一例上访事件,2012年被评为“大连市星级平安稳定村”。说起村里的发展变化,被评为“大连好人”的村党总支书记孙秀华,便滔滔不绝地向人们介绍村慈善义工队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她深有感触地说:慈善义工队架起了一座与广大村民间的连心之“桥”。

2010年孙秀华被推上了“村官”的角色。上任不久便成立了一支义工队,当时就有上百人自愿报名,截至目前,这个村的慈善义工队伍已逐次逐批发展到200余人,累计奉献时间近50万小时,打造了平民慈善的平台。2012年底被普兰店市委、市政府授予“慈善优秀义工团队”称号,有20余名队员成为星级慈善义工。同时,为了更好的发挥慈善义工的作用,结合义工所长划分了扶贫帮困、民事调解、绿化美化、文艺演出、环境保护、敬老爱幼、设施农业、卫生整治、治安巡逻、优抚助残、学习雷锋和新农村建设等12个组别,尽可能发挥义工们的特长,使义工服务更加高效。

具体义工服务主要体现在“六个结合”

与村屯管理相结合,规范村屯事务。

卫生整治小组围绕“营造整洁家园,保护人民健康”主题常年开展服务活动,对公路两侧的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清理整治,并确保可视范围内无垃圾;及时清理各自然屯垃圾槽里的垃圾,并有专人负责沟、河周围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越冬垃圾和积雪,对农贸市场集市过后的环境卫生进行清扫。

与村屯文化相结合,丰富村民生活。

义工队文艺演出小组成立后,每逢元旦、春节、国际妇女节、国际劳动节、七一、中秋节、国庆节、新兵欢送会及村里的文化体育节时,队员们都会自编自演许多节目,演出的内容大多是结合村里的好人好事、新农村建设、国家相关政策等。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生活,和睦了邻里关系。

与村屯建设相结合,美化村屯环境。

三年来,榆树房村累计修建村屯道路12条7800多平方米,栽植绿化树木3万棵、花草6万株,建起20多座养鸡大棚、40多座蔬菜大棚,将1950亩土地划归建设为集体设施农业和高效园区用地……所有的这些成果无不饱含着义工们的辛勤汗水。他们一呼百应,随叫随到,事事有份却不图任何回报。

与村屯服务相结合,排解村民困难。

爱心妈妈小分队常年结对“留守儿童”,定期为孩子洗头、加餐、整理家务等,嘘寒问暖,叮咛嘱咐,让所有远离父母的孩子感到家的温暖;全村的每一个五保户,特别是年纪大的,其家里房屋修缮、农田管理、柴米油盐的购买、衣服的清洗等也都有专人义务服务,生病住院时,义工们更是轮流看守;春种秋收时节,孤寡老人、缺少劳动力家庭的农活,义工们全管;无论谁家大事小情,缺少人手,义工们必到……只要是“义工能做,社会需要,群众欢迎”,义工们就不拘大事小事,全面服务。

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进村屯发展。

村里修建道路时,有那么几个“刺儿头”扯后腿,这时“纠纷调解”小组和“新农村建设”小组便发挥了作用。治安巡逻小组的老队员们也时常主动担当起义务调解员的角色,谁家子女不赡养老人了,邻里闹纠纷了,设施农业土地流转遇到障碍了等等,他们都主动帮着调解。

与爱心捐赠相结合,释放传递正能量。

2011年11月,一场大火烧光了村民梁振文的家。当听到广播后,义工们都纷纷地来到村委会,把款物交到村里,许多人更是连夜赶到村里捐款,在他们的带动下,广大村民都纷纷加入到献爱心的行列,累计募集款物近4万元。与此同时,当普兰店市慈善总会《关于建立万元个人慈善基金》的文件发出后,这个村的18名义工队员第一时间建立起个人的万元慈善基金。截至目前,这个数目已增加到57支,义工队员累计为社会各项活动捐款达11.35万元。

上一篇:国旗下的演讲稿:做追求卓越担当责任的人下一篇:病句分类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