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机柜布置方案

2024-09-10

机房机柜布置方案(精选4篇)

机房机柜布置方案 第1篇

机房布置方案

日期:7月5日

布置人员: 1路:数据库+软件组

2路:网站组+网络组

调度人员:1路人员调度:傅工

2路人员调度:申红

辅助调度:马鸣

一步

1路人员工作(到2楼):

1、将2楼报废机器搬至3楼301东边空地。

2、出6人到1楼将要搬到2楼的机器搬至2楼进门左手边空地;其余人员将2楼要搬到3楼的机器搬至3楼进门左手边空地,完成后回2楼。2路人员工作(到3楼):

1、将3楼报废机器搬至3楼301东边空地。

2、出2人搬7号桌子,完成后去2楼;其余人员将3楼要搬到2楼的机器搬至2楼进门左手边空地。

二步

1路人员+2路人员工作(集中到2楼):

1、将2楼桌子上的贴有位置的机器搬至指明位置上,揭去电脑上白纸,如果搬至位置上有电脑,则将搬来的主机放上,显示器先放桌子下方。

2、将放置在进门左手边空地上的机器搬至指明位置上,揭去电脑上白纸。完成后集中去3楼。

三步

1路人员+2路人员工作(集中到3楼):

1、将3楼桌子上的贴有位置的机器搬至指明位置上,揭去电脑上白纸,如果搬至位置上有电脑,则将搬来的主机放上,显示器先放桌子下方。

2、将放置在进门左手边空地上的机器搬至指明位置上,揭去电脑上白纸。

3、各组开始搬属于自己组的机器,分配的桌子:

数据库组: 1-6网站组:8-13 网络组:26-36软件组:37-434、将堆放在3楼东边空地上的报废机器放到报废间(302、303)内,注意:显示器放置到桌上,除显示器外的机器放置到桌子下;报废间放不下的,堆积在原处。完成后集中去2楼。

四步

1路人员+2路人员工作(集中到2楼):

1、将铁皮柜子搬到3楼,从进门左手边开始贴墙放置,完成后回2楼。

2、将标有仓库字样的设备放置到仓库间(203)。揭去白纸

3、去1楼设备间取11个24寸HP显示器到2楼进门左手边。

机房机柜布置方案 第2篇

数据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是一个交叉的系统,涉及到市电供电、防雷接地、防静电、UPS不间断供电、柴油发电机等,每个系统互相交叉,互有影响,这就使我们在布置时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机房的供配电系统就是这基础工程的心脏和大动脉,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能够保障其它系统发挥作用和核心业务正常运行,下面了解一下机房供电需求及系统的布置方案。

(一)数据中心电力需求:(1)模扩大、功率密度增高造成供电总容量的提高。•单机柜负荷:2kW/台-3kW/台-4kW/台—更高;•单位面积平均负荷:0.5kva/m2—1kva/m2-1.5kva/m2-2kva/m2—更高;(2)可靠性要求——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要求相应提高。•供配电系统可靠性:99.00%-99.90%-99.99%—99.999%——更高;

(二)数据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数据中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信息设备功能越来越强,功率密度越来越高。数据中心设备机柜用电负荷由以前的2kVA/台,提高到3kVA/台、4kVA/台,甚至更高。机房单位面积的平均用电负荷也由1kVA每平方,提高到1.5kVA每平方、2kVA每平方,甚至更高,数据中心用电负荷的统计应分为两个层次,即:UPS 供电系统负荷(输出)和市电供电系统负荷。

市电供电系统负荷(输出)的统计主要包括:UPS 供电系统(输入)、机房精密空调系统、机房照明及建筑电气设备等。UPS供电系统负荷(输入)=供电负荷+充电负荷。机房精密空调系统负荷=N台主用空调机组额定负荷容量×负荷率。

UPS供电系统负荷(输出)的统计主要包括:计算机设备、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小型机等,在负荷设备明确时,按设备数据统计,具体负荷设备不明确时,按设备机柜平均负荷统计。设备机柜数量也不明确时,可按机房面积平均负荷估计。

(三)数据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的布置

数据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主要设备有:UPS、电池、配电柜和柴油发电机等。这些设备单位占地面积、重量大,对于这些设备的摆放位置既要考虑功能上的需求,又要考虑空间和承重的需要,还要考虑对外界的危害。数据中心机房供电系统应有独立的配电间、变配电所,UPS 电源机房应靠近设备机房(负荷中心)布置,这样能保证从UPS输出到用电设备之间的压降和损耗尽可能的小。

UPS 电源主机、配电柜与蓄电池组是否需要分隔,按照数据中心等级的要求决定,另外还需要考虑到UPS属于大型设备,重量比较大,噪声大,需要摆放在一个承重比较好,并且不影响办公和休息环境的地方。配电柜位置的选择,主要考虑功能上的需求,配电柜应在满足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尽可能靠近供电负载。发电机房宜设置在地面一层,当发电机房设置于地下层时,应特别注意进、出风通道能否满足要求,应注意发电机组储油装置(日用油箱、储油罐)的消防要求。变配电所、发电机房、UPS 电源机房均应留有足够的面积,可与设备机房同步发展,应对设备机房面积扩展或设备机房功率密度上升引起的供电需求。于非专门设计用于数据中心的建筑,应注意其是否满足设备安装和线路敷设的要求,包括楼面荷载、净高、抗震等级、耐火等级等方面。

(四)市电动力配电系统设计

市电动力配电主要用于供给机房精密空调设备、普通照明和给排风、维修插座、一般动力、UPS设备等。市电动力配电一般由大楼总配电柜馈出的动力供配电系统,采用50Hz交电,380/220V三相五线电源,TN-S接地方式,零线和地线分开设置且零地线之间电压小于1V。

一般可靠性要求数据中心宜引入两路市电电源,条件受限制时也可引入一路市电电源。引入两路市电电源时,宜为冗余关系,也可作为供电容量扩展关系,每一路市电电源的供电容量应能满足全部一、二级负荷的需求,包括UPS电源系统、机房精密空调、机房照明、蓄电池充电及建筑设备中的一、二级负荷。两路市电电源的供电容量应为全冗余,正常时应同时供电运行,两路电源在负荷设备输入端自动切换。

市电动力配电柜一般采用放射式配电直接配至各用电设备或电箱,机房内所有动力配电线缆必须设计桥架或钢管敷设,市电动力配电柜具有火警联动保护功能,出现火警时可与消防系统联动及时切断电源,动力配电柜、照明箱内的开关和主要元器件应设置有效的防雷措施。

(五)自备应急电源系统设计

数据中心一般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自备应急电源,对于大型、高等级数据中心也可以选择可靠性高、输出电源品质好、带非线性负载能力强、体积小、重量轻的大功率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一般可靠性要求的数据中心宜配置一路自备应急电源,供电容量应能满足全部一、二级负荷的需求,包括UPS 电源系统、机房空调、机房照明、蓄电池充电及建筑设备中的一、二级负荷。

当数据中心条件受限制,且市电电源具有较高可靠性时,也可以部分或全部采用移动式发电机组作为自备应急电源。发电机组燃料储备量应根据数据中心等级的要求,结合市电电源可靠性、供油可靠性、消防要求综合决定,一般不宜少于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行8小时的用油量。

(六)UPS供配电系统设计

UPS配电主要用于计算机设备、服务器、小型机、存储、网络设备、保安监控设备等。UPS 电源系统输出一般采用三级配电方式:系统输出配电柜-机房配电柜-机柜配电单元。

UPS电源系统蓄电池组容量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1)按负荷电流计算;(2)按负荷功率计算;

按负荷电流计算的结果是蓄电池组的总容量,然后再选择单组蓄电池的容量和组数。按负荷功率计算的结果是选定容量规格的蓄电池组数。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可互相校验。对于单电源输入设备,即使已采用双单元冗余UPS 电源系统,也宜将其连接在其中一个单元上。对于双单元冗余UPS电源系统,可将其每个单元中的部分容量视为并联冗余性质。对于需要双回路供电的单电源输入设备,宜在其输入端设置静态转换开关STS。静态转换开关STS 的性能应能满足其要求,一般转换时间小于5~10ms。当负荷设备对零-地电压要求较高时,可在机房配电柜设置隔离变压器。有时候,为保证UPS故障旁路后输出高质量电源,往往在UPS旁路输出端设置隔离变压器。

数据中心UPS供配电系统一般采用冗余方式供电,很少采用单机供电。冗余方式供电能在一台UPS设备故障时,仍然能够满足机房内重要设备的用电需求,这是单机供电所不能达到的。从冗余式配置方案来看,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式:(1)、热备份式冗余UPS供电方式 主机带负载,备机空载或带非重要负载,备机接入主机的BYPASS(旁路)输入端。这种方式布置比较灵活,不需要两台UPS同品牌,而且不要增加额外辅助电路,不增加购置成本。如果UPS主机发生了故障,那么UPS备机必须接替全部负载,这也就意味着设计时必须计算好UPS主机故障时,UPS备机所需承担的总负载。此方式的缺陷在于UPS备机得具有阶跃性负载承载能力,无法对电源系统进行扩容,两台容量不同的UPS相联,只能按最小的UPS容量输出。(2)、直接并机冗余UPS供电方式

为克服热备份式冗余供电系统的弱点,随着UPS控制技术的进步,具有相同额定输出功率的UPS可直接并联而形成冗余供电系统,为保证高质量的并机系统,各电源间必须保持同频、同相、且各机均流。此供电方式瞬间过载能力强,能够自动均分功率,系统互为主备,提高供电可靠性,电源系统扩容方便。但是存在着环流,增加无功损耗,降低系统可靠性,需增加额外辅助电路,随之而来是增加成本,增加故障点。设计时,如2台互备,每台按照50%带载能力考虑,并联的主机越多,单台主机的带载能力就越低。

(3)、双总线冗余供电方式

双总线供电方式是采用两条总线对后端设备进行供电,每条总线上具有相同的一套UPS供电方式,消除可能出现在UPS输出端与最终用户负载端之间的“单点瓶颈”故障隐患,以提高输出电源供电系统的“容错”功能。此供电方式能够在线维护,在线扩容,在线升级,改善了重要总线的可用性,满足了双电源用电设备的需求,真正实现了7×24×365运行的目标。但是双总线冗余供电方式相当于搭建了两套前述供电方式的回路,需要增加2倍以上的成本。同时,为满足单电源设备的供电需求,可在输出端安装STS,来保证供电输出的可靠性。

(七)供配电设备的安装和线路敷设

机房UPS、精密空调电源系统输入应设置专用的输入配电柜。电源系统输入配电柜应引接两路电源、自动切换。UPS 电源主机的主电源和旁路电源应分别引入,并宜由不同的输入配电柜引接。UPS电源系统输出应采用放射式、双回路配电方式。UPS 电源系统输出应采用三相配电,末端分相,以利三相平衡。机房配电柜、UPS电源柜落地安装,动力配电箱、照明配电箱底边距地1.4m墙上暗装,配电柜及其他电气装置的底座应与建筑楼地面牢靠固定,并接地,机房内应分别设置维修和测试用插座,且有明显区别标志,测试用电源插座应由UPS供电,维修插座由市电供电。所有线路的敷设是要以设备布局和设计图纸为基础进行,设计时考虑供电距离尽量短,机房内的电源线、信号线和通信线应分别铺设,不能共走同一线槽,UPS电源配电箱(柜)引出的配电线路,穿镀锌钢管,沿机房活动地板下敷设至各排网络或服务器机柜,使用插座或工业连接器为机柜供电。

(八)末端PDU 电源分配单元(PDU),顾名思义PDU应具备电源的分配或附加管理的功能。电源的分配是指电流及电压和接口的分配,电源管理是指开关控制(包括远程控制)、电路中的各种参数监视、线路切换、承载的限制、电源插口匹配安装、线缆的整理、空间的管理及电涌防护和极性检测。由于数据中心的几乎所有的IT设备都已经或者将要放置在标准机柜内,所以,PDU作为机柜的必备附件也越来越受到相关各方的重视。

PDU电源分配器和普通电源排插相比,其优点主要表现在设计安排更合理、品质和标准更严格、安全无故障工作时间长、各类漏电、过电过载保护更优秀、插拔动作频繁而不易损坏、热升温小、安装更灵活方便,适合对用电要求很严格的行业客户使用。也从根本上杜绝了普通电源排插的因接触不良、负荷小而造成的频繁断电、烧毁、火灾等安全隐患。总结:

机房机柜布置方案 第3篇

金鸡岩洗选厂在自动化系统改造 (1期) 工程的方案设计过程中, 结合厂供配电系统、控制系统、设备分布等情况, 对PLC机柜采用分散布置还是集中布置进行比选论证, 在确保技术可靠、投资节省、安装省力、使用维护方便的前提下, 选择了投资少、适合本厂实际的PLC机柜分散布置方案。

1 配电室分布情况

金鸡岩洗选厂配电室分布如图1所示, 其特点如下:

(1) 配电室多且分散;

(2) 各配电室与调度室成串联式分布;

(3) 原煤配电室之间、原煤与洗煤配电室之间、原煤配电室与调度室之间相距较远, 最远的106配电室距调度室线路长度达658m。

2 PLC机柜布置方案比较

2.1 PLC机柜集中布置方案

将PLC机柜集中布置在调度室, 所有控制与反馈电缆均由调度室直接铺设至各配电室开关柜, 如图2所示。

PLC机柜集中布置存在如下问题:

(1) 所需电缆较多, 控制及反馈线较长;

(2) 调度室PLC机柜距原煤配电室较远, 线路压降、干扰等因素会导致控制不可靠;

(3) 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太长、阻抗大、线路干扰大, 会造成电流测量不准, 导致电机保护功能不能实现, 同时也影响控制;

(4) 安装工作量为分散布置方案的3倍, 需增加安装费用5.02万元;

(5) 不利于今后的维修工作。

2.2 PLC机柜分散布置方案

PLC机柜安装在各低压配电室, 仅上位机安装在调度室;洗煤二楼与三楼配电室相邻, 可合用一个PLC机柜, 安装在三楼配电室;调度室到各机柜用一根二芯屏蔽电缆作为通信线, 用一根三芯线作为电源线。这样可大大减少控制电缆数量和安装工作量, 增加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减少今后的维修工作量。PLC机柜分散布置方案如图3所示。

PLC机柜分散布置所需主要电缆为:机柜到接触器控制电缆;接触器到机柜的反馈线;电流互感器至机柜电量变送器的二次线;PLC机柜到系统信号铃控制线;调度室到各机柜串联的二芯屏蔽通信线;调度室到各机柜串联的三芯通信线。

PLC机柜分散布置具有如下特点:

(1) PLC机柜安装在各配电室配电柜旁;

(2) PLC机柜与设备间的控制、反馈线最短;

(3) 控制与反馈线受到的干扰最小, 控制可靠。

2.3 控制电缆对比统计

经统计, PLC机柜采用集中布置需要控制电缆38 142m, 采用分散布置所需控制电缆仅为1 402m, 见表1。

2.4 可靠性分析

(1) 线路电阻影响。

(1) 采用分散布置方式, PLC机柜与设备控制线距离在10m左右。

控制、反馈线电阻:

式中, ρ为电阻率;L1为控制线长度;S1为控制线截面积。

电流互感器反馈线电阻:

(2) 采用集中布置方式, 调度室与原煤系统设备间的控制、反馈线较长, 最长达到658m。

控制、反馈线电阻:

电流互感器反馈线电阻已超过电流互感器负载电阻值。

(3) 比较:

由以上分析可知, 采用分散布置方式时, 线路电阻小, 对控制影响可忽略不计;采用集中布置方式时, 线路电阻较大, 控制电压压降较大, 对控制的影响不容忽视。

(2) 线路电容影响。

(1) 采用分散布置方式, 电容、容抗为:

式中, ζ为相对介电常数, 取4;ζ0为真空中介电常数, 取8.86×10-12 F/m;φ为导线直径, 取0.001 4m, l1为导线长度, 取10m;d为两平行导线中心间距, 取0.003m。

(2) 采用集中布置方式时, 电容、容抗为:

式中, l2为导线长度, 取658m。

(3) 比较:

与分散布置方式相比, 集中布置方式导线间的电容大得多, 容抗小得多。集中布置方式线路间的电容绝对值较大, 容抗绝对值较小, 导致线间绝缘降低, 控制线可能通过分布电容形成回路, 在外界干扰下甚至可能造成继电器误动作, 引发大的安全事故。

由以上对控制电缆直流电阻及电容的分析计算可知, 它们对电路的影响较大。PLC机柜集中布置时, 最远端电流互感器直流电阻、控制与反馈线直流电阻超过17Ω, 控制与反馈信号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电流测量的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 对集中控制的影响不可忽视。

2.5 经济效益分析

(1) 节约电缆价值。与集中布置方案相比, 分散布置方案的控制电缆长度减少量为38 142m-1 402m=37 740m, 按3元/m计算, 则可节约11.322万元。

(2) 节约安装费。集中布置的安装费用为分散布置的3倍, 即采用分散布置可节省的安装费用为 (3-1) ×2.5104万元=5.02万元。

3 结束语

在该厂自动化系统 (1期) 工程设计和安装过程中, 从技术可靠性、安装材料费用、安装工作量等方面对PLC机柜采用集中还是分散布置进行对比分析后, 可知集中布置方式所用控制和反馈线太长, 信号衰减及线路干扰大。所需电缆多、安装费用高, 技术上不可行;而分散布置方案与集中布置方案相比, 在技术上可行, 并可节省电缆材料费用和安装费共计16.342万元。

摘要:针对自动化系统改造要求, 结合工厂实际, 从技术可靠性、经济性、安装工作量以及使用维护等方面对PLC机柜集中布置与分散布置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PLC,集中,分散,洗选

参考文献

[1]陈章平, 杨泽, 沈国宇.西门子S7-300/400PLC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2009

[2]陈在平, 赵相宾.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与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3]汤以范.电气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浅析几种无机房货梯的井道布置 第4篇

关键词:无机房货梯;载重量;曳引比;电梯井道;永磁同步;轿厢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22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5-0073-03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15.034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背景下,我国很多火力发电厂开始重视供电煤耗,如何降低供电煤耗,成为了每一个火力发电厂需要关注的重要话题。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分析得知影响火力发电厂供电煤耗的因素很多,可以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定量角度分析主要包括厂用电率、热电比、锅炉效率以及汽机消耗率,定性角度分析,主要包括锅炉启停机、机炉运行方式、给水管运行方式、减温减压供热装置、真空度。从这些方面分析火力发电厂供电煤耗,进而找出降低火电厂供电煤耗的措施。

1 设备工艺状况

A火力发电厂使用的机组是2×135MW,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主要有:SG-480/13.7-M57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2台、NZK135-13.24/535/535型汽轮机2台、WX21Z-073LLT型发电机2台。A电厂发电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原料是B洗煤厂生产的煤和矸石,其产品比例为:中煤∶煤矸石=1∶3,发热量≤12030kJ/kg。

2 影响因素——定量角度

2.1 厂用电率对供电煤耗的影响

一般来说,发电厂的厂用电率与发电厂的煤炭消耗量成正比,发电厂煤炭消耗量的计算方式是发电量与发电厂用电量的差,因此,发电厂用电随着煤耗的增加而增加。

2.2 热电比对供电标准煤耗率的影响

电厂机组供热量与机组发电量的比值,我们称为热电比。机组供热量越大,机组在供电过程中煤炭消耗量就越低,机组所获得的收益就越大。这就说明机组供热量与机组发电量成正比。

2.3 锅炉效率对供电标准煤耗率的影响

电厂锅炉效率与供电标准煤耗率成反比,其锅炉的效率越高,供电标准煤耗率就越低,也就说明发电厂供电煤耗量越少。

2.4 汽机热耗率变化对供电煤耗的影响

电厂汽机热耗率与供电煤耗成正比,汽机热耗率越小,供电煤耗就越小,汽机热耗率越大,供电煤耗就越大。

3 影响因素——定性角度

3.1 停炉,启、停机的影响

电厂发电过程中,机、炉的停电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消耗一定量的燃料和电力。在传统煤耗计算规定中,电厂发电机、炉在启动以及停止过程中,对煤、油以及电的消耗量都要计算在生产消耗范围内,这就使电厂煤耗比实际数值增加。

电厂锅炉停炉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调度指令,并且要将停炉过程中的粉仓内粉位控制好,如果控制不好,锅炉就会烧粉,进行排气停炉或者是在停炉还需要进行抽粉,这就使供电煤耗增加。

3.2 机炉运行方式及热电负荷分配

电厂发电机、炉运行方式是否合理,也会对电厂的安全经济生产产生直接影响。对于小电网系统的电厂而言,机、炉数量较少,并且在运营过程中还要长期担负调峰任务,电网需求会影响到电厂机、炉所使用的台数以及电网需要承担的电负荷,长此以往,就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运行方式,电厂供电煤耗就会受到影响。

3.3 给水管运行方式

电厂在运行过程中给水管的运行通过两种类型的水管:冷水管和热水管。母管制给水系统使用的热水管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会影响到电厂供电煤耗,分别为热水管的条数、热水管的最短输送距离以及热水管的给水温度。

3.4 减温、减压器供热的影响

在热电厂使用的设备中,备用供电设备为减温减压器,它也可以向用户供热,主要是在机组不能够正常供热时使用,减温减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将锅炉产生的新蒸汽经过减温减压装置,进行降温和减压,转换成符合用户实际需要的蒸汽,供用户使用。由于该装置在蒸汽转换过程中,没有对高参数的蒸汽做任何功降,这就使减温减压装置在降低高参数蒸汽的温度及压力过程中产生热损失。因此,会导致电厂供热煤耗增加,通常不提倡使用。

3.5 真空度对供电标准煤耗率的影响

电厂汽轮机排气压力,通常所指真空度,真空度的大小意味汽轮机排汽压力的多少。因此,汽轮机排汽绝对压力越小,就会越接近理想的绝对热效率,机组运行过程中的真空度就会越高,机组运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就会越高,在机组真空度越高的前提下,电厂的供电煤耗就会越低。

4 改善措施

4.1 降低厂用电率

部分火力发电厂存在设备老化的现象,并且出现转机运行时间过长,耗能量增加的问题。对于火力发电厂出现的问题,发电厂要加强对现场的运行管理,合理运行压红线。对主辅机实行经济调度,电厂运行过程中,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对主辅机进行倒换,严禁使用大负荷辅机,杜绝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出现。火电厂每台辅机的运行情况,每天要进行指标核对、每周进行指标分析,对于核对以及指标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准确查找原因,并且进行进一步分析,确保考核制度的形成。

此外,火力发电厂在运营过程中,会将一些非生产用电计入到生产用电的范围内,对此,需要制定相关制度,加强对电厂内非生产用电的管理,并且需要加强对电厂内用电的监管,做好用电管理工作。

4.2 提高锅炉效率

提高电厂锅炉运行效率,就需要对电厂锅炉设备进行整治,要不断改善锅炉主蒸汽温度、排烟温度以及锅炉本体散热效果。除此之外,锅炉燃烧部门相关领导,要对锅炉整治过程进行监督指导,确保锅炉能够安全经济运行。

4.3 确保计量准确

现阶段,发电厂煤炭的计量使用的电子皮带秤,需要加强对电子皮带秤的维护,不断缩短电子皮带秤的校核周期,提高电子皮带秤的准确率。电厂统计人员应该根据锅炉蒸发量,准确计算锅炉的每日煤耗量。除了对电子皮带秤进行校核之外,还要对电子皮带秤上的煤盆进行校核。

4.4 提高热电比

根据对火力发电厂运行情况以及供热需求分析,夏季普遍较小,冬季普遍较大。从供热需求出发,火电厂应该在冬季确保机组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冬季供热需求较大,在多争取电负荷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热电比,不断降低供电煤耗。

通过调查分析,影响火力发电厂供电煤耗的因素较多,要想真正意义上减低供电煤耗,需要先分析发电厂的供电煤耗实际影响因素,以此作为基础,加强对电厂运行过程中的指标管理和现场管理工作,实现对电厂供电煤耗的精细化管理。

5 结语

综上所述,火力发电厂供电煤耗的增加,会导致火力发电厂的运营成本增加,直接影响到火力发电厂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降低火力发电厂供电煤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提高锅炉效率、降低厂用电率、煤炭使用量计量、提高热电比等方法进行研究,从而确保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及能耗优化。

参考文献

[1] 李雄.国电安顺电厂一期机组暖疏系统改造[J].热力

发电,2007,(9).

[2] 史德安,王顺启,王浩.暖风器运行参数对机组运行

经济性的影响[J].热力发电,2008,(4).

[3] 朱宇龙,陆涛,青俊.小型燃煤蒸汽锅炉节能技术分

析[J].节能技术,2010,(11).

[4] 严祯荣,罗晓明,时贵玉.燃煤粉工业锅炉的发展前

景及节能减排技术创新[J].节能技术,2010,(1).

上一篇:各种从句中的虚拟语气下一篇:毕业会计专业实习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