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物理复习专题

2024-06-07

北京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精选8篇)

北京中考物理复习专题 第1篇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

定义:将待测的物理量与一个______的标准量进行______的过程,这个标准量叫做______.2、长度的测量

___ ___是常用的测量工具。a.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符号:(2)其它常见的单位及符号、、、、、b.单位换算

1m= dm= cm= mm= μm= nm 1km= 1 m 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 m= m 1dm= m= m 1cm= m= m 1mm= m= m 1μm= m= m 1nm= m= m 单位换算的格式

500m=_______μm 42nm=_______cm c、正确使用刻度尺

(1)会认:认清刻度尺的、、、.(2)会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3)会看:视线与刻度尺尺面。(4)会读:读数时,要.(5)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 组成。

d.会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尺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3、时间的单位及测量

a、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符号 b、时间单位的换算

1h= min 1min= s 1h= s c.学会使用秒表 取一块秒表,仔细观察: 1.大表盘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是 ,大表盘的分度值是.2.小表盘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是 ,小表盘的分度值.4、误差---叫误差。三点强调:

(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误差不可能消除,尽量的减小。(2)减小误差的办法: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3)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 的,是可以 的。

5、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1)配合法:

辅助工具法,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2)替代法

(3)累计法 测纸厚,细丝直径

例1.在下面各题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教室门的高度约20()

2、课桌的高度约750()

3、常用圆珠笔的长度约1.5()

4、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70()

5、教室每层楼高约33()

6、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16.5()

7、练习册的长度约为0.22()

北京中考物理复习专题 第2篇

第一周:2.26-3.316-17章 热和能小结

第二周3.4-3.10复习1112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运动和力

第三周3.11-3.17复习1314章 力和机械

第四周3.18-3.24复习15章 功和机械能

压强和浮力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知识点

第五周3.25-3.31复习第1-4章 声光 物态变化

第六周4.1-4.7第一次质量监测考试与质量分析

第七周4.8-4.14

复习5-7章 电流、电压、电阻

第八周4.15-4.21第九周4.22-4.28复习8-9章

第十周4.29-5.5复习10-11章

第十一周5.6-5.12

第十二周5.13-5.19

第十三周5.20-5.26

第十四周5.27-6.2

第十五周6.3-6.9

第十六周6.10-6.16

第十七周 6.17-6.23

中考英语阅读专题复习课例 第3篇

本课例是在中考前面向学校全体英语老师开设的一节阅读专题复习公开课。此课受到全体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二、教学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11)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9年级学生应完成课标分级目标中的五级目标,课标中五级目标对于阅读的要求是:“能读懂相应水平的读物和报纸、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阅读理解是中考英语试题的重头戏,占比分大。因此,阅读专题复习课无论对于中考还是学生英语的终身学习都意义非常。上好阅读专题复习课,教学材料选择很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教育部2011)。本节课的选材强调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与阅读策略培养等的有机结合。

本节课所选用的材料都来自于《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初三版》。所选择的几篇阅读材料都是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有的是关于英国学生的,有的是关于加拿大学生的……

本节课的阅读专题复习主要是针对阅读理解这一题型的复习,根据题型分类,阅读理解题可分为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猜测词义题和主旨大意题。考虑到题型多,课时有限,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本节课的主要解决的是主旨大意题型。

2. 学生分析

本教学设计的教学对象是南京市某中学的初三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完成初一至初三的6本英语书的学习,并已完成一轮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扎实。对照课程标准,学生的阅读水平基本已达到四级:能读懂常见文体的小短文和相应水平的英文报刊文章。但是在实际操练中也出现明显的薄弱方面: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理解大意。因此,本课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方法点拨、师生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找出解答主旨大意题的策略。

3.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学习掌握一些主旨大意题的解题策略,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策略,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2)学生能重点理解所提供的阅读材料,筛选关键信息,找到支撑所选答案的论据,并能评判相关选项,拓展思维,提升思维能力。

(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受作者和文章中的主人公所要表达的情感,学习他人的优秀之处。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结合以往的经验和课堂上精选段落的联系,找出解决主旨大意题的策略,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合理使用相关策略。

(2)找到支撑所选答案的论据,建立所选答案和论据之间的联系,并能评判相关选项。

(3)通过阅读,了解世界各地同龄人的生活,学习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积极用这些方法来解决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

5. 教学设计思路

阅读专题复习课是针对中考所设计的二轮复习课,但我们不能就题目讲题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需要教给学生的是方法,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方法教方法。阅读专题复习课归根结底还是一节阅读课。“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及其作者进行对话和沟通的过程。有效的阅读体验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提升读者的思维品质,并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基于上述考虑,结合所选择的阅读材料时事性强,贴合生活实际等特点,笔者从话题、策略、人文三个层面入手设计本节课的教学。

(1)话题层面——贴近生活、贯穿课堂。通过前期精细的选材,确保话题的生活化和新颖性,本节课所选材料都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反映了世界各国学生的学习生活、体育生活……给学生的话题就是学生,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另一方面学生也会产生共鸣,对他们的生活也有指导意义。

(2)策略层面——归纳总结、活学活用。通过完成一些短篇,让学生能从中得出一些策略,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习中的经验总结归纳出完成主旨大意题的策略。并在后续的活动中将这些策略灵活的运用起来。

(3)人文层面——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阅读专题复习课不仅仅是一节复习课,也不仅仅就是讲一些阅读策略,也不仅仅就是读一些文章,本节课还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三、教学过程

Step 1:Lead in

1. Present some pictures and review some phrases about teenage problems.

2. Have a talk about students’problems and ways of solving them.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九年级上册英语书Unit 3 Teenage Problems中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中的几幅图片,师生通过图片回归课本知识,并漫谈解决青少年问题的方法,引入本节阅读复习专题课的话题:All about teenagers.

3. Watch a video and talk about the main idea of the video:

—A different way of solving problems may have a surprising effect.

教师播放Ted视频《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冠军》选段:一位有40年教龄的老师丽塔•皮尔逊讲述她是如何对待一个考试考得不好的学生的故事。学生谈论本选段的主要内容,引入本节阅读专题复习课的任务:主旨大意。

【设计意图】

再现书本图片和话题,学生对于图片和话题熟悉感陡然而生,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课堂气氛瞬间点燃。观看视频,使学生产生兴趣,谈论视频内容,顺利引入本节阅读专题复习课的任务:如何正确归纳主旨大意。

Step 2:Presentation

1.Read for the main idea

1)Read some short paragraphs for the main idea.

2)Find out the answers and supportive ideas.

3)Discussion:What can be helpful in reading for the main idea?

提供四个小短篇,引发阅读和讨论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对四个小短篇的阅读,一方面,了解了相应段落的文本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对于文本信息的筛选,建立关键词或者关键句与选项之间的关系,从而选出正确答案,并能清楚的给出支撑所选答案的论据。阅读活动之后的讨论活动帮助学生梳理前面阅读环节所找出的论据,并能结合以往的阅读经验,归纳出主旨大意题型的解题策略。

2.Practice 1

1)Read a passage about teenagers in the UK.

2)Discuss in groups and write down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3.Practice 2

1)Read a passage about hockey teenage players in Canada.

2)Choose the best title.

3)Analyze the passage and choices together.

本环节让学生在新的篇章中学习运用上一环节所归纳的解题策略,并能归纳出主旨大意。通过文章难易的梯度,所设置提问的方式,层层递进,一步步提升能力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分享交流优化自己的答案。

【设计意图】

给学生新的且篇幅稍长的文章,指导学生运用上一环节所归纳的解题策略归纳主旨大意,让学生能进一步通过运用的方式巩固学生对于这个策略的认识,做到不仅知道有这些策略而且会灵活使用。不同的篇章设置不同的提问方式:篇章一的任务是写出主旨大意(不限制词数);篇章而的任务是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通过设置不同的提问方式控制问题的难度。篇章一的任务相对简单,学生只要能找准关键词,用合适的表达方式表述出来就可以了;篇章二的任务有难度,特别是个别表面相似的易混淆的答案。通过学生答案上的不同意见,引导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或展开辩论,既打开了思路,有互动合作。

Step 3:Activity

1.Read a given passage and discuss in groups to come up with a title for it.

2.Present each group’s title on the blackboard to have a vote.

本环节是一个活动比赛环节。学生再次阅读一篇新的文章,阅读后以小组为单位为这篇文章起一个标题,并将每组的标题在黑板上进行展示投票,选出最佳标题。

【设计意图】

这一任务应该是这节阅读专题复习课中难度最大的任务:没有选项,且还需照顾到标题的简洁概括性。但由于引入了竞争机制,组内的合作和组间的竞争让学生们更加全力以赴去完成这项任务。

3.Analyze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mean’in the passage to help students get the best title.

4. Ask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feelings of reading the passage.

本环节是上一环节的有效延伸。学生通过对段落细节信息的理解找出不同段落中mean的不同意思。

【设计意图】

小组所展示的标题反映出学生在阅读中讨论中都重点关注了mean这个单词。本环节通过分段理解的方式,让学生解读mean的不同意思,从而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得出最佳标题,且帮助学生能在平时的阅读中建立这种一词多义的意识。

Step 4:Summary

Review the main topic of the class—About teenagers and make a guide to attitude towards future life.

【设计意图】

在本节课结尾时,通过对本节课主要语篇的标题的回顾,同步渗透并提升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四、教学思考

本节课在设计时注重课堂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话题的生活化和一致性,力争设计好各部分之间的过渡,整体设计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不管是在文章的选择上还是在问题的设计上,由浅入深;在内化输出时,由零到整。从设计这节课到教授这节课,笔者思考如下:

1. 少教多学,打造高效课堂

初三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但是时间却相对比较少。针对南京市英语中考,从阅读专题复习课的课型来讲可分为完形填空课、阅读理解课、任务型阅读课、首字母填空课四种。本节课是针对阅读题解题型的专题复习课。从阅读理解的题型来讲可分为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猜测词义题和主旨大意题。在设计的时候,笔者有过疑虑:是一节课教授四种题型呢?还是将这四种题型分为四个课时来交呢?最终,笔者采用的是课堂前测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完成阅读理解题时真正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并以此为抓手最后将本节课的目标设定Reading for Main Idea。这样的思考主要是源于少教多学理念。“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教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学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唯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 主体参与,成为课堂主人

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学生的发生必须依赖认知主体的积极参与。王蔷(2006)主张,阅读要引导学生体验“理解的过程”,而不仅仅是阅读的结果,每一个读者都是一个鲜活、独立而具有创造性的个体。本节课是阅读专题复习课,是学生主体参与式阅读课,学生作为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谈论青少年所遇到的问题及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学生结合以前学习的经验和课堂提供的文本的解构和建构归纳总结主旨大意题的解题策略;学生在遇到分歧的时候,主动回归阅读材料,筛选文本信息,选定支撑所选答案的论据,与同学进行辩论,最终确定正确答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与文本进行对话和互动,领悟文本的深层次信息,提炼文章标题。然后在组间进行比赛,由学生投票选出最佳标题。在主体参与式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不仅提取了有用的文本信息,深度领悟了文本的深层次信息,而且还以此为基础提升了思辨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 人文意识,提升综合素养

“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黄国文(1988)认为,不同的阅读文本有着不同的形式、内容、特征和文本的解构。每篇阅读文本都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不同的内涵往往体现不同的情感态度元素。对语篇人文内涵的挖掘是提升学生情感态度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节课所选择的文章、所涉及的活动、所挖掘的文章深层次的信息都考虑到了学生情感态度的提升:Someone who is mean to you is helpful to you.Safe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other things.Different ways can have different effects.笔者的目的在于: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渗透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才能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学生英语学习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本身,而是通过学习语言发展自己的心智、品格、修养、素质,学习知识,以使自己达到“理想的自己”。

摘要:在少教多学理论指导下,以主体参与式阅读方式为主的一节中考阅读专题复习课。本节课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话题为主线,引领学生在过程中归纳活用阅读策略,旨在提升学生阅读理解中的主旨大意提的解题能力、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同时渗透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关键词:(3-5个)阅读专题复习,主体参与,少教多学,人文意识,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傅咏梅.例谈文本解读缺失和失当对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影响[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2):10-14.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黄国文.语篇的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钱希洁.让英语语篇教学从模式走向灵动[J].中小学外语教育(小学篇),2013,(2):1-4.

中考专题复习 第4篇

一、例题回放,明确题型

首先,回顾柳州市近五年句子赏析专题试题,由感性认识进入到理性认识。

例1: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与《年年依旧的菜园》(5)(6)段,请从语言、写作手法角度分析其中你喜欢的一个选段。(4分)(2010年柳州市中考《年年依旧的菜园》)

例2:

文中第(9)段的景物描写很精彩,与下面文段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从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来比较它们的共同特点。(3分)(2011年柳州市中考《品味时尚》)

例3:

第(7)段中“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歪歪跌跌的走了”一句,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李想怎样的心理?(3分)(2012年柳州市中考《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

例4:

找出一处父子俩感动“我”的细节,抄出句子,并做简要赏析。(4分)2013年柳州市中考《雨中》)

例5:

请任选一个角度(如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描写方法、描写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3分)(2014年柳州市中考《父亲的雨》)

从这些题型当中,大致可概括出考查方向有以下几种,修辞手法、词语运用、人物描写、描写方法、描写角度以及其他表现手法,归纳图表如下:

二、回顾课本,方法探究

例题1请赏析: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安静不动的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选自七(上)老舍《济南的冬天》

解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山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山景小巧秀丽,表现了济南温暖、舒适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放”、“安静不动”、“低声说”将小山拟人化,赋予小山慈母之情,生动形象地写出小山像慈母般的温存、体贴、慈祥,表现了济南温暖、舒适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修辞手法的考查,是句子赏析题最重要的考点,能分辨修辞手法并熟练掌握修辞手法的作用,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也归纳如下:

例题2:

请赏析: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选自八(上)朱自清《背影》

解题:

动作描写,描写了父亲穿过铁道的情况和爬上月台的艰难情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年老体衰、动作迟缓、步履艰难的特点,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外貌描写,描写了父亲暗淡朴素的穿着,呼应了上文的惨淡家境,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私伟大的爱。

人物描写及其作用的考查也是学生在赏析句子时的重要考点,人物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也归纳如下:

(1)外貌描写:揭示人物人份、地位、境遇,表现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3)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品质;

(4)神态描写:反映人物心理变化,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5)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心理特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例题3:

请赏析: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选自九(上)鲁迅《故乡》

解题:

环境描写,描写了萧瑟、凋敝的故乡景象,渲染了抑郁深沉的气氛,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为下文写故乡人、事的改变作铺垫。

环境描写作用通常是: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社会习俗、时代特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②渲染XX气氛;③烘托人物的XX心情;④表现人物XX性格;⑤揭示了文章XX主题;⑥为下文XX情节作铺垫;⑦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题4:

请赏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选自七(上)朱自清《春》

解题:

运用了生动的动词,“钻”字写出了青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运用了准确的形容词,“偷偷的”是“悄悄的、不知不觉的”意思,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的”写质地,“绿绿的”写颜色,准确形象的写出了春天“新”的特点,表现了春天的旺盛生命力。

词语赏析通常抓住关键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叠词等。

例题5:

请赏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选自七(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都通过百草园有趣的美景的描写来衬托(烘托、映衬)自己欢快、自在(高兴、惬意、舒畅等)的情感。

动静结合,“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是静态;“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是动态,动静结合,有张有弛,描绘了一个有声有色有趣的儿童乐园。

写作手法及其作用,是不少学生复习的盲点,下面归纳如下:

(1)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4)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例题6:

请赏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选自七(上)朱自清《春》

侧面描写,描写“花下”蜂闹蝶舞,侧面表现了花儿的繁荣、鲜艳和香甜,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从视觉角度描写了春花鲜艳的颜色,从嗅觉角度描写了春花香甜的味道,从听觉角度描写了蜜蜂喧闹的声音,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描写角度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还包括人的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三、方法总结

通过以上例题的分析,结合相应考点的作用,我们就能更全面的答题,总结答题方法如下:

(1)句子赏析考查角度:①修辞手法。②人物描写。③景物描写。④词语运用。⑤表现手法。⑥描写角度。

(2)解题思路:找准角度→结合文本→分析效果。

(3)答题格式:方法、角度(修辞、描写手法等)+内容(写了什么具体内容)+作用(现人、物、景的特点和主旨、感情等)。

四、结语

北京中考物理复习专题 第5篇

一、选择题

1.(2011天津)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2.(2011赤峰市)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

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D.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

3.(2011柳州)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频率 B.振幅 C.音色 D.节奏

4.(2011达州)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达州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市电视台主办了“红歌连连唱”。小琴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有关她的歌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听到她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B.小琴同学发出的歌声是她的舌头振动产生的C.小琴同学在台上“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

D.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小琴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5.(2011莆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6.(2011自贡)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说话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B.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7.(2011包头)喇叭里响起“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军军说:“是韦唯在演唱”。他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8.(2011哈尔滨)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D)

9.(2011河南)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0.(2011桂林)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能分辨出它们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

11.(2011绵阳)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12.(2011鞍山)口技演员能够模仿许多乐器和动物的声音,它主要是要模仿动物和乐器发出声音的()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

13.(2011泉州)欣赏南音时,我们能分辨出二胡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某个特性来判断的,该特性是()

A.响度 B.音色

C.音量 D.音调

14.(2011德州)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音调升高

D.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15.(2011淮安)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 „„ ”的歌声,小华说:是刘欢演唱的。其判断是依据声音的()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16.(2011宿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m/s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

17.(2011荆门)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

B.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8.(2011衡阳)使用随身听(MP3. 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819.(2011黄冈)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20.(2011内江)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长笛 小提琴 手风琴 二胡

A B C D

21.(2011上海)听音能辨认,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活声具有不同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振幅

22.(2011株洲)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

A.在救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

B.在教室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个个防噪声耳罩

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23.(2011盐城)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4.(2011广东)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2011武汉)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26.(2011连云港)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

D.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27.(2011苏州)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28.(2011成都)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

29.(2011潍坊)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雷雨天气,先看到远处的闪电,稍后听到雷声

B.击鼓的力量越大,响度越大

C.声波具有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30.(2011湛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31.(2011潍坊)一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B)

32.(2011宁夏)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33.(2011威海)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4.(2011大连)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则鼓声()

A.音调越高 B.音色越好

C.响度越大 D.越低沉

35.(2011临沂)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36.(2011年广州)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

1.(2011吉林)小轩的爸爸睡觉时的鼾声通过 传到小轩的耳中,影响了小轩的休息,这种声音属于。

参考答案:空气 噪声

2.(2011柳州)广播、电视、手机等通过__________传递信息。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__________越大。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000 Hz,人们把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__________。

参考答案:电磁波,响度,超声波

3.(2011山东济宁)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参考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4.(2011广安)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参考答案:300 能

5.(2011南京)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谁在说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参考答案:振动 音色

6.(2011无锡)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

参考答案:响度

音色

7.(2011安徽)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参考答案:下面

8.(2011扬州)小明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据声音的_____听出是妈妈接的电话;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_____(音调/响度/音色)。

参考答案:音色 响度

9.(2011烟台)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看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丙 乙 甲 丁

10.(2011鸡西)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某场馆里,演奏员正用乐器演奏乐曲。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 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二胡还是笛子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

北京中考物理复习专题 第6篇

炎陵一中 郭桂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受教研室段主任和朱主任的委托,今天在这里和同行们共同探讨交流2011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策略。在座的很多都是有着丰富物理教学经验的领导、老师。说的不对之处,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

对于二轮专题复习,我觉得:

第一.要明确中考物理命题的特点、趋向

近几年的株洲物理试题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关注社会热点”这些充满时代气息又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理念。不仅考查知识和技能,同时重视了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就暗示中考物理试题死记硬背的题目越来越少。

1.注重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2010年13题]将新鲜的豆腐放入冰箱里冷冻,第二天取出,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存在许多小孔。在小孔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液化和汽化 B.凝固和熔化 C.凝固和汽化 D.凝华和熔化

2.较好地引用了教材、物理奥赛题、往年中考试卷中的素材

[2010年16题]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5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积雪

5冰层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此题取材于2008年一道填空题。

(2008年28题).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 冰的密度。小丽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和,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3、科学探究的考查突出过程和方法

对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的考查,注重课外实验资源的开发,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4、更加凸显试题的开放性,试题的综合性

其中综合题层次分明、梯度明显,兼具保底和选拨双重功能,有很大的区分度。第一小题都较容易,只要稍有基础的学生通过思考,都能作答,从第二小题开始试题的难度依次加大,对学生的要求依次变高;试卷中的“综合题”不仅是题型的综合,同时也是知识和方法的综合,更是能力要求的综合。如:2010年的31题和32题。

5、加强了与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6、注重与高中知识的衔接,为高中学习作铺垫

比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安培力的计算公式;电磁感应现象等。

7、在试题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2010年3题] 公共场所吸烟的重要危害是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俗称“二手烟”。“二手烟”表明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的体积发生了变化

C.分子间有 引力 D.分子间有斥力

“你烧掉的不是烟,而是生命”。通过这样一道题,意在劝告中学生不能吸烟,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意识。出题者也会从物理学角度力图向学生渗透节能意识和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物理的积极性。

第二.二轮专题复习应对策略

1、夯实双基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选择贴近初中学生所熟悉的知识或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消化基本概念。瞄准初中物理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方法设置问题,理解物理规律。围绕课本插图精心设计相关联的基础题,激发学生学习双基的内在动力。

2、注意过程方法,提高应变能力。

要抓住过程分析不放松,例:受力分析、运动分析、电路分析、光路分析、物态变化分析等,在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去伪存真,确定解题方向和思路。

同时,要引导学生总结课本中学到的物理研究方法和物理思想等,等效的思想;推理的思想;控制变量的方法;类比的思想;在应用练习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很好的进行能力的“迁移”和“创新应用”。

3、重视探究实验,强化实验复习。

近年来,在中考中涉及到的也大多是通过对某一环节的考察来透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的掌握情况。如:提出问题的能力;猜想和假设;实验设计;从数据现象分析中得出实验结论;误差分析;实验优化等。

4、加强语言表达,力求解题规范。

这几年的中考试题计算类问题虽然比较少,但文字(式子)性表述题型比例大大提高,学生要么想不到,即使想到了也说不出,说出来的又不全面,不能准确完整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提醒学生一定要用物理语言,写出关键词。

第三.专题的设计

二轮复习中教师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不提倡购买一份资料,按部就班的讲练习,要求教师要做大量的习题,进行归纳总结,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自己选题、设计、组合成合理的专题。

1、知识点的专题

(1)光学成像〔光的直进(小孔成像)、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

(2)电路变化(简化电路、动态电路分析与计算)

(3)力学综合(运动公式、压强、浮力、滑轮、机械效率)

(4)电学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伏安法测定值电阻或小灯泡电阻;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5)电与磁的三个重要实验(奥斯特实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现象)

(6)实验专题(直接测量实验、间接测量实验、探究性实验)

2、题型的专题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方法与策略(先说相同的再说不同的)

3、热点问题的专题

体育与物理(广州亚运会、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日常生活与物理(家电、日本大地震、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京沪高铁“和谐号”、太阳能热发电试验示范项目);估计、估算题(主要涉及学生实际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直接相关的实际事例)

4、学科思想方法的专题

控制变量法的解题思想;数形结合题(物理图像)的解法。

总之,中考物理专题的复习,要突出重点,要突出方法。我想只要我们及时掌握中考信息,研究中考命题趋势,通过精选、精讲和精练,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以不变应万变,一定能取得辉煌的成绩。

北京中考物理复习专题 第7篇

1.(2021·广州模拟)如图所示,小明分别使用甲、乙、丙三种机械匀速提升物体M(绳长不变),测得物体M所受重力和各拉力如表所示,则()

A.乙、丙的机械效率相等

B.使用图丙斜面可以省力

C.甲、乙的机械效率相等

D.甲、丙的机械效率相等

2.(2021·历城模拟)小明在课外兴趣小组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时,用同一套滑轮组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那么他想探究的是: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下列哪个因素的关系

()

A.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B.动滑轮的重力

C.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D.所用拉力大小

3.(2020九上·陕西月考)甲乙两台机器所做的总功之比是之3:4,机械效率之比是2:1,则它们有用功之比为()

A.3:4                    B.2:3                     C.8:3                       D.3:2

4.(2020九上·陕西月考)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

B.机器的功率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低

C.功率不同的机器,做的功一定不相等

D.额外功与总功之比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大

5.(2020九上·陕西开学考)体重为60kg的工人利用如图滑轮组将一质量为80kg的重物A匀速提升1m,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与摩擦,g取10N/kg),小明对此工作过程及装置作出了以下论断:()

①动滑轮重为200N

②此过程中,工人对绳的拉力做功1000J

③重物匀速上升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增大

④若增大重物A的质量,该工人用此滑轮组匀速拉起重物时,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90%

关于小明的以上论断()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③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6.(2020八下·迁西期末)如图所示,在斜面上将一个重

6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

2N,斜面长

4m,高

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重物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运动过程中,重物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C.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75%

D.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

2N

7.(2020·长春模拟)如图所示,两个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现将甲乙两个物体分别从斜面的底端以相同速度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分别F1和F2,且F1=F2,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左侧斜面的机械效率大于右侧斜面的机械效率

B.左侧斜面的额外功大于右侧斜面的额外功

C.拉力F1的总功率小于F2的总功率

D.上升过程中甲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小于乙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

8.(2020·罗湖模拟)如图所示,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通过滑轮组在25N拉力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了2m。已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60N,这过程中,结果错误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了6m

B.拉力做了150J的功

C.滑轮组的额外功为120J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9.(2019九上·南丹期中)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

W1,机械效率为

η1

;用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

W2,机械效率为

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W1=W2

η1=η2

B.W1

η1>η2

C.W1=W2

η1<η2

D.W1>W2

η1<η2

10.(2019·广州)如图所示,把重为G的物体甲从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至B点,过程绳的拉力对甲做的功为WAB: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重也为G的物体乙沿面从C点匀速拉至B等高的D点,在此过程中的拉力对乙做的功为WC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A.WABWCD                 B.WCDWAB                 C.GHWCD-WAB                 D.GHWCD+WAB

11.(2018九上·庐江期末)如图所示,规格完全相同的滑轮组用相同的绳子绕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提起重为G1、G2两个物体,比较它们的省力情况和机械效率(不计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G1=G2,则F1<F2,甲的机械效率较高

B.若G1=G2,则F1>F2,乙的机械效率较高

C.若G1<G2,则F1>F2,甲的机械效率较高

D.若G1<G2,则F1<F2,乙的机械效率较高

12.(2018九上·雁塔期中)如图,为了提升重物,我们选用了粗细均匀重为G的杠杆,不计杠杆支点处的摩擦,先后把同一个重物挂在A.B两处,每次用力让重物上升同样的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物在A点处人做的有用功多

B.重物在B点处人做的有用功多

C.重物在A点处杠杆的机械效率高

D.重物在B点处杠杆的机械效率高

13.(2018·常州模拟)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物重G物的关系,改变G物,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η与G物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η随G物的增大而增大,最终将超过100%

B.G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改变

C.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2

N

D.当G物=6

N时,机械效率η≈

66.7%

14.为模拟盘山公路,现将连接了重1N小球的细线穿入一根长1m的细管,如图,将细管从竖直放置的圆柱体底部a点开始斜向上缠绕5圈后,恰好绕至顶部b点,相邻细管间的高度均为12cm,在b点处通过细线用0.8N的拉力(与管的轴线平行)将管口的小球从a点匀速拉至b点,则缠绕在圆柱体上的细管(模拟的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为()

A.83.3%                    B.80%                       C.75%                        D.60%

15.(2021·道里模拟)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一个重2000N,底面积为0.5m2的物体A时,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600N,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250N,则A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Pa;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16.(2021·昆明模拟)如图所示,在左侧A处,利用滑轮组把同一物体(重为G)从水平地面匀速直线拉到高为h的过程中绳端移动距离为________;绳端拉力所做的功为WA,右侧B的物体从水平地面匀速直线拉到同一高度,此过程中绳的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B,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________;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物体的重量,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7.(2020九上·涡阳月考)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将重为60N的物体A匀速提升1m,已知该滑轮的效率为75%,克服机械摩擦所做的功为8J,绳重不计,则动滑轮重为________N。

18.(2020九上·五华月考)如图所示,小明的爸爸用600N的拉力使重114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2m(不计摩擦及绳重),此时滑轮组的械效率为________。体重为450N的小明也用此滑轮组来提升同一物体,但物体没有被拉动,当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0N时,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N。

19.(2020九上·常熟期中)如图甲所示,小明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己知重为500N的小明臂力为600N,动滑轮重50N,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00N,随着货物重量的增加,小明绘制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和物重G的关系图如图乙所示,请你从滑轮组的使用价值和实际使用情况出发计算ηA=________%、ηB=________%(不计绳重及摩擦、若结果不是整数则保留一位小数)。

20.(2020·百色)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将同一个物体G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h,已知两次拉力之比F甲∶F乙=5∶3,则这两个过程中有用功之比W甲∶W乙=________,两个滑轮的机械效率之比η甲∶η乙=________。

21.(2019九上·安徽月考)小明在探究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将重为30N的物体G挂在一粗细相同质量均匀的长硬棒的中点,在棒的另一端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将物体缓慢匀速提升时效率是75%,若不计摩擦,杠杆自重为________N。

22.(2018八下·汉阳期末)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将实心物体A从深井中吊出来,拉力的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动滑轮的重力为60

N,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始终为1

m/s(不计绳重、摩擦及阻力,ρ水=1×103

kg/m3,g=10

N/kg).则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3.(2021·自贡模拟)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强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得前3组数据,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测得笫4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前3次实验数据,画出甲图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某次实验中,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N。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3)由表中第________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

(4)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________有关;第3组实验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为________J。

24.(2021·眉山模拟)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小明提出了如下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①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②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③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④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如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同一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1)小明探究的是猜想________(填序号)。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缓越________(选填“省”或“费”)力;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小明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小明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把第4次与第________次测量结果相比较,还能得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3)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物块所受的拉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块所受的摩擦力。

25.(2021·乐山模拟)如图所示是用滑轮组将一个沉在水中、质量为10kg、体积为5dm3的实心物体吊起的过程。物体没有露出水面前,5s内被匀速吊起1m,已知此时绳子拉力为F=20N。求:(g取10N/kg)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物体受到的浮力;

(3)拉力的功率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精确到0.1%)

26.(2021·成都模拟)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M1,动滑轮A所受重力为G1,物体M1完全在水面下以速度v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1,拉力F1做功的功率为P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所受重力为G2的动滑轮B替换动滑轮A,如图乙所示用替换动滑轮后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M2,物体M2完全在水面下以相同的速度v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2,拉力F2做功的功率为P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已知G1-G2=30N,η2-η1=5%,P1P2=1615,M1、M2两物体的质量相等,体积V均为

4×10-2m3,g取10N/kg,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均可忽略不计。求:

(1)物体M1受到的浮力F浮;

(2)拉力F1与F2之比;

(3)物体M1受到的重力G。

27.(2020·南岗模拟)一辆质量是3.5×103kg的汽车不慎陷入泥泞地面,汽车司机组织人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汽车拖出。已知整个过程中,水平拉力F是1×103N,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2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求:

(1)拉力F做的总功和有用功为多大?

(2)汽车沿水平匀速移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

(3)利用学过的知识,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汽车从泥泞中开出来?(要求体现出所用方法和涉及的物理知识)

28.(2020·高邑模拟)如图甲所示是小型建筑工地上使用的“罐笼式”提升机,用它能将放在罐笼A中的建筑材料提升到高处。已知罐笼的底面积是1.6m2,被提升的建筑材料重为2800N,拉力F将它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了20s,拉力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动滑轮和钢丝绳的重及摩擦。求:

(1)拉力F的大小:

(2)提升机在提升建筑材料时的机械效率

(3)当装有建筑材料的罐笼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9.(2020·达州模拟)如图甲所示,斜面的夹角为30°,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通过滑轮组拉着浸入水中的重9×104N,底面积为100dm3的柱形货物A向上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将A拉至斜面后,物体A以2m/s的速度运动时,汽车对绳的拉力的功率为180kW。不计绳、滑轮的质量和摩擦,g=10N/kg。求:

(1)将A置于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2)如图甲所示,当A有30dm浸入水中时,汽车对绳的拉力;

初三物理专题复习策略 第8篇

一、准确分析复习和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中考时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物理专题复习。

电学版块在中考试卷中权重很大。测电阻是电学知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这个知识点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反复出现,填空、实验设计和综合题中都有它的痕迹。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对滑动变阻器的操作不到位,等效替代法测电阻的设计欠妥,特别是只有电流表或者只有电压表时设计测电阻方案得分率很低。针对这一现状,我开设了“多种方法测电阻”专题复习课。

我在课的第一版块,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个由一组干电池、一个开关、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未知电阻组成的电路图。让学生判断能否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如果能,则依据是什么?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了用欧姆定律变式求电阻R=U/I。我追问:这个实验电路图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吗?学生想到实验次数少、结论具有偶然性等,需要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接下来,通过课件复习实验室里的伏安法测电阻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两个问题,学生认识到初中测电阻的本质原理———伏安法测电阻R=U/I。接着我让学生说说曹冲称象的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他们直观地认识了等效替代的思想。下面顺理成章地介绍了测电阻的特殊方法———等效替代法测电阻,让学生了解了电阻箱在实验中的用法,特别是让学生熟悉了单刀双掷开关的作用。这些基础复习为下面的变式测电阻做好了铺垫,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在解题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变式题。

我在课的第二版块安排的是“用电流表和一个定值电阻R0测量电阻”,这与书上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器材明显不同:少了一个测量电压的电压表。我给出了一个电路图,让学生分析能不能测出电阻。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并理解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定值电阻就相当于一个电压表。这样就从本质上解决了测电阻的仪器问题。接下来,提高学生对变式题目的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我给学生提供了下面四个设计方案,让他们写实验步骤和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

为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我安排教室里的每一排同学完成一个规定的实验方案,完成好规定的实验方案后可选做其他方案。这样既可以照顾到解题能力差的后进生,又可以激发中等及以上学生的挑战欲望,让他们以饱满的精力完成学习任务。实际效果与我预想的一致。中等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两至三道题,优等生完成了所有题目。在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说说实验设计的本质。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够抓住重点,语言精练而准确,同时也为下个版块的教学设计做好了铺垫,降低了学生设计电路的难度。

三、让学生主动参与设计、总结归纳知识,提高对知识本质的认识,从而熟练掌握解答一类题的方法。

我在课的第三版块中,安排的是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用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定值电阻R0测量未知电阻”。有了上一个版块的铺垫,学生能够清晰分辨电路图和准确表达实验步骤。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很容易想到用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定值电阻相当于间接地提供了一个电流表。这样就回到了伏安法测电阻的本质上。学生两人一个小组,讨论得比较激烈。在交流展示环节,我惊喜地发现学生设计出了多种方案。大多数学生都设计出了用一个电池组,一个开关,一个电压表,一个定值电阻和一个未知电阻的电路图。这种方案设计简单,步骤容易,美中不足的是在测量过程中要拆装电压表。有的学生设计了用两个开关和一个电压表与定值电阻的测量电路。这种设计避免了测量过程中拆装电压表的问题。测量时通过一个开关把其中一个电阻加以短路,从而改变电压表的测量对象。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就可以推断出未知电阻RX的表达式。因为一个单刀双掷开关的作用相当于两个普通的单刀单掷开关,所以有的学生设计出了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和一个电压表与定值电阻的测量电路。只要改变单刀双掷开关的触点,就可以轻松地测量出不同部分的电压,从而得到未知电阻RX的表达式。通过这一版块的教学,学生对初中物理测量电阻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了无论题目怎么改变,它的本质原理仍然是R=U/I,从而能够从容地解决这一类问题。

四、注重课后的反馈和教学反思。

专题复习代表了一类问题的复习,要考虑它的有效性。课后一定要有反馈和教学反思。要通过习题的训练看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思路是否清晰、思维是否全面、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等。我在课的第四版块,给学生布置了“用一个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和一个电流表或者一个电压表测量未知电阻”的电路设计作业,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在批改作业时,我把学生的问题归类,在辅导课上加以点评。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考试中遇到测电阻的问题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上一篇:雷士速度下一篇:微信经典爱情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