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故事范文

2024-07-18

对联故事范文(精选8篇)

对联故事 第1篇

对联大全——对联故事

对联大全——对联故事

2012-07-22 17:23:07| 分类: 对联大全 |举报 |字号 订阅

对联大全——对联故事

对联赏析

对联故事

1.前思后想看左传书往右翻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拋

相传湖北有个叫“贼二爷”的穷书生,县官想找碴,故意请“贼二爷”和众乡绅到黄鹤楼吃西瓜,县官出了上联,无人以对,“贼二爷”即应下联,顺手把西瓜皮朝县官身上甩去。

2.水底月是天上月 眼中人是面前人(宋代寇准出上句,杨大年对下句)

3.千年老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明朝解缙七岁時,随父亲去长江洗澡,父亲脱下衣服掛在老树上说了上联,解缙即答了下联。

4.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

(上联为张之洞,下联为梁启超)5.鞭打黄牛背 棍戳黑狗牙

一私塾先生课余闲走,脱口而念出上联,正巧被迎面而来的讨饭小孩听见,接口应了下联。

6.武侯祠的楹联

武侯祠遍及我国各地,其中最出名、至今保存最好的是南阳和成都的两祠。两祠中的两幅楹联,令人回味。

其一(南阳武侯祠):

收两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思三顾;

取西蜀,征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幅对联巧妙地使用数字,对得工整,概括了诸葛亮出山后27年的戎马政治生涯,综合了世代传说的种种事迹。

其二(成都武侯祠):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幅对联道出诸葛亮治政治军的经验和他的高远境界。他的用兵之道,以功心为上,功城为下;治蜀采用严刑峻法,使蜀中风化肃然。

7.三味书屋

周树人幼年时,在私塾“三味书屋”读书,当然那时他还未用“鲁迅”这个笔名。

一天,老师出了个对子让学生们对,上联是“独角兽”。

学生们纷纷对下联:“两头蛇”、“八脚虫”、“九头鸟”、“六耳猴”……又有一学生对“四眼狗”,老师越听越气。

这时周树人对道:“比目鱼。”

老师回嗔作喜,连说对得珠联壁合。

8.巧用词牌

苏东坡有一次出上联: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苏小妹对: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9.朱元章的妙联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另对:江上红霞,江染红霞霞染江 珠落碧荷,珠滚碧荷荷滚珠

10.英雄气概

这是李自成作的联:

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

天昏云暗,须臾不见旧江山。

11.梅子酸牙

有个叫伍文定的人与一个知府出游,见一家墙头露出一张少女的脸,知府出对子说:

“墙内桃花,露出一枝难入手。” 伍文定对道:

“园中梅子,不消几个便酸牙。”

——清?梁章钜《巧对录》

12.爱铜钱

吴地有个人叫马承学,很喜欢骑马奔驰。他的朋友钱同爱便出个对句与他开玩笑说:

“马承学,学乘马,汲汲而来。”

马承学应道:

“钱同爱,爱铜钱,孜孜为利。”

对完后补充说:“这只是为了对仗工稳,并不敢讥笑老兄。”

——清?梁章钜《巧对录》

13.医生对

有个医生,自夸很善于对句。有一次,他到一个达官家里去,主人正用绸缎裁衣,便指着锻料出句说:

“一匹天青缎。”

医生对道:

“六味地黄丸。”

主人很高兴,把医生请进内院款待,并出“避暑最宜深竹院”七字让他对。医生立刻对道:“伤寒莫妙小柴胡。” 正应对之间,忽然闻到微风吹来的一阵花香,主人便出句说:

“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

医生对道: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清?梁章钜《巧对录》

14.无钱赎当头

旧时送到典当铺去当的货物叫“当头”,如期用钱赎出来就叫“赎当头”。又古有“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的对子。有个人典当了东西,换了几个钱去赌博,进了赌场,手提着钱串说道:

“万事不如钱在手。”

旁边马上有人应道:

“一年几见赎当头。”

——清?梁章钜《巧对录》

15.双月与半风

有个人同朋友一块回家来,正碰上妹妹在窗前捉虱子。妹妹出对子说:

“阿兄门外邀双月(朋)。”

哥哥对道:

“小妹窗前捉半风(“风”之繁体为“風”,“半风”隐指“虱”字)。”

——清?梁章钜《巧对录》

16.刻意求对

有个人作了一首《百韵诗》献给他的上司,其中有一联写道:

“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 上司看了,动了恻隐之心,说:“真没想到你家里的灾祸竟到了这种地步!”这人却回答说:“实无其事,我哥哥也没死,弟弟也没亡。我只是为了追求诗句对偶贴切才这样写罢了。”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就戏谑他说:“你还不如写上‘爱妾眠僧舍,娇妻宿道房’呢。若这样写,还可以保全你兄弟的性命啊!”

——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17.不改父业

一个衙役突然成了暴发户,就千方百计地供养他的儿子读书,还专门为他请了教书先生,为的是将来能改换门庭,光宗耀祖。无奈他的儿子已学会了做衙役的行当本色,终究难以改变。一天,这个衙役的哥哥手持羽扇踱步走来,教书先生就趁机出了上句让学生对下句:

“大伯手中摇羽扇。”

学生对出:

“家君头上戴鹅毛。”

先生无奈,只得又出六字对;

“读书作文临帖。”

学生忙对:

“传呈放告排衙。”

先生又出五字对:

“读书宜朗诵。” 学生对道:

“喝道要高声。”

先生又出四句对:

“七篇古文。”

学生又对:

“四十大板。”

先生越听越有气,就责骂:

“打胡说。”

学生以为又是让他应对,就连忙答:

“往下站。”

先生更生气了,骂道:

“放屁。”

学生马上对出:

“退堂。”

先生见学生实在无法引导,就只得无可奈何地用鼻子“哼”了一声,学生很机灵,当即对出下句:“喝。” ——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18.朱督学书联杜后门

清代有一姓朱的督学,浙江人。一年,回浙江监考,为防同乡来走后门,便书一联,悬于堂上:

“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皆谅我;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 19.蒲松龄落第自勉

蒲松龄少时几次赴考都名落孙山,于是愤而放弃科举转而著文。为激励自己,书一联刻于铜镇尺上: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0.徐广文

明代人徐广文,性情狂放,善调谑,机智聪敏。他年轻时,曾与侍御唐万阳一起游历。一天晚上,二人坐在灯下,广文打瞌睡,万阳将他叫醒,并出句子让他对。上句说:

“眼皮堕地,难观孔子之书。”

广文对句说:

“呵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

万阳听了大笑。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21.于谦对僧人

明大臣于谦年幼时,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角。有一天他在学馆玩,僧人兰古春见到后,逗他说:

“牛头喜得生龙角。”

于谦立即对出下句:

“狗口何曾出象牙。”

兰古春听了感到很惊奇。于谦回家后对母亲说:“以后不梳双髻了。”过了几天,兰古春又过学馆,看到于谦已梳成三角发髻,又逗他说:

“三角如鼓架。”

于谦又对道:

“一秃似擂槌。”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22.戴大宾妙对

戴大宾八岁时在学校里,老师指着厅上的椅子出对说:

“虎皮褥盖学士椅。”

大宾立即对道:

“兔毫笔写状元坊。”

老师很惊奇。十三岁时,戴大宾在乡试中得中,有个做官的来访谒他父亲,见大宾在庭院游戏,还是个稚童,以为不过是个小学生,就出对子试他说:“月圆。”大宾即对道:“风扁。”那人问:“风怎么会扁?”大宾答道:“一有缝就钻进去,不扁怎能做到?”那人又出一个句子说:“凤鸣。”大宾应声答道:“牛舞。”那人问:“牛何尝能舞?”大宾解释道:“《尚书》上说:‘百兽率舞。’牛不在其中吗?”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23.云生足下

有个叫丘琼山的人,小时候跟着老师在乡里一官宦人家私塾读书。他很聪明,远近闻名,可那官宦人家的孩子却最不喜欢读书。有一天,老师外出,官宦人家的孩子也偷偷跑回家,只有丘琼山还在学堂学习。当时天下大雨,丘琼山的座位上方正好是个瓦缝,雨漏下来,滴在丘琼山的肩上。于是,丘琼山就把那个官家公子的座位移到漏雨的地方,把自己的座位换过去。老师回来后,官家公子看到丘琼山占了自己的地方,便向老师告状。老师说:“我出对子给你们对,谁对上了,就算谁有理。”接着说出上联:

“点雨湿肩头。”

丘琼山脱口答道:

“片云生足下。”

这个下联暗含自己将来会步上青云的意思,老师十分赞赏。官家公子对不上,觉得既羞愧,又恼怒,便回家哭着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大怒,把丘琼山召来,又出个对联考他: “孰谓犬能欺得虎?” 意思是:“谁说狗能欺负虎?”把自己的儿子比作虎,把丘琼山比作狗。丘琼山立即答道: “焉知鱼不化为龙!” 意思是:“怎知鱼有朝一日不能变成龙?”相传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即化为龙,古人常以此比喻某人科举中第,一下由平民变成高官。这位做官的听了丘琼山的话,很吃惊,明白他将来怕是不同凡响,便说好话安慰一番,送他回去了。

——清?褚人获《坚瓠集》

24.诉衷情母女巧联对 传说:苏小妹的女儿是个很有志气的女孩子 在婚姻问题上她也很有主见。父亲的包办,母亲的“参谋”,媒婆的牵线搭挢,都没有起作用。后来,还是自己作主,嫁给了一个家境很不好却十分有才气的穷秀才。

女儿嫁出之后,苏小妹很不放心,总担心闺女在夫家受不了那份罪,有一天,风雨交加,苏小妹忽然想起女儿住的那两间房也不知漏雨不漏雨,便带了丫环,撑上雨伞,顶着风雨到女儿家去了。一进女儿家小院便听到女儿在房内与丈夫在一起的念书声。苏小妹未急于进屋,先打量了一下女儿的房子,只见是两间顶上半瓦半草的房子,窗子已经因年久失修而坏了。大概是为了遮风雨吧,窗台上一盆挨一盆地摆满了海棠花, 海棠花的枝叶把大半个窗户都遮住了。苏小妹走上前去,刚到窗下, 便听到室内的读书声骤然停止了。一会儿,女儿欢笑着冲出屋来,把母亲让进了屋。苏小妹坐定之后, 环顾室内,见室内摆设虽然简陋但却有条不紊,她指着摆满窗台的海棠问女儿:

“半窗红花为防风雨?”

女儿刚要点头说“是”,一想不对,母亲这不是说了半副对联叫我对吗?”便马上改口说:

“一阵乳香便知母来”。

苏小妹一听,想自己在上联中故意用了“红花”“防风”两位中药名,没想到女儿也真机灵,不但巧妙地用“乳香”、“知母”两味中药对上了,而且还说明了刚才读书骤停的原因,看来女儿出嫁后才学确是长进了。

这时,女儿端上茶来,一边请母亲饮用,一边问母亲冒雨而来有何急事,苏小妹说:“哪有什么急事,就是为了来跟你对对子的,”说罢,她又道出了一个上联:高阳台上酷相思,为娘心念天仙子女儿听出了母亲是说因想念儿放心不下才来的,但也知道母亲这上联中用了《高阳台》、《酷相思》、《天仙子》三个词牌,对起来不易,她便故意扑上去在母亲怀中撒了一会儿娇,然后又很亲切地为母亲梳理被风吹乱了的头发。这样拖了一段时间后,下联也构思了出耿了,她这才对娘说:满庭芳中诉衷情,小女难得相见欢 她在下联中也用了三个词牌名;《满庭芳》、《诉衷情》、《相见欢》。苏小妹见女儿生活得虽然清苦,但夫妻相亲相爱,志同道合,便放心了。临走时,她还给女儿留一些钱,女儿再三推辞不过,就收下了。

25.乾隆出对点探花

一次殿试,才子刘凤浩取中第三名探花。但他是个独眼人。乾隆皇帝钦点他时见到刘的相貌后有些犹豫,心想再考考他,如果确才识卓著,就给他功名。乾隆帝出的上联是:

独眼不登龙虎榜

刘凤浩应电报对道:

半月依旧照乾坤

此对含意深刻,乾隆心已嘉许,又念出一联再试他出道: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

刘凤浩只略一思忖,即信口答道: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刘凤浩的捷才终于使乾隆帝心悦诚服,随即钦点他为探花,登上金榜。

对联故事 第2篇

有一天,李调元乘轿回家,路过磊桥,正巧有一个孩童,在桥上玩耍,用三块小石头,模仿磊桥的样子,搭成一座小石桥。由于轿夫走得快,那孩童刚一闪开,轿夫便将小石桥踏倒了。孩童拉住轿夫,嚷着要赔。当孩童得知,轿内是学政大人时,便高声说道:“我要和李大人对对。若他能对上,就放他过去,对不上,就得还我桥来。”李调元从轿内,探出身来,见孩童天真可爱,便笑着说:“你且出上联。”孩童手指着石块说:

踏倒磊桥三块石;

“这……让我想想,

”李调元苦思良久,未能成对,便对孩童说:“我一时对不上来,待我回去,想出后,明早在桥上答你。”李调元回家后,左思右想,仍未想出来。“唉!明早要交卷,如何是好?”边想边在房间踱方步,显得心事重重。李夫人见状,便问明原由。李夫人笑道:“这有何难,‘剪开出字两重山’,不就对上了!”李调元一听,心中大喜。

第二天一早,李调元经过磊桥时,对着早已等在桥上的孩童说:“我已对上,你听着:

剪开出字两重山。

对联故事 第3篇

对联, 雅称楹联或楹贴, 俗称对子。《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写在纸上、布上, 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1]它言简意深, 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 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 对联艺术是汉字文化的独特产物,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

一、从对联的名称起源探究汉字与对联的关系

对称及平衡, 是先民美学观念中最为突出的一点。从已发现的距今约六千年的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来观察, 这些符号成左右对称的, 几乎占了此时已出现的刻画符号的半数。在文字创造方面, 同样显示着这一审美观念。汉字, 每一个字, 不管是独体字 (如:一、十等) 还是合体字 (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组合而成的, 如:江、弼等字) , 不管左右、上下、内外结构, 笔画相差多大, 基本上都保持着对称、平衡。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 也成了我国几千年文化中的突出特点。

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 这种审美观念便表现为对偶句。对偶句是以对偶的修辞手法所造的句子。对偶这一修辞手段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并运用的修辞手段。对偶不只是简单的字面、词义相配成偶, 还要求分量相当, 不能畸轻畸重。翻开先秦著作, 几乎随手都可以找到不少例子。如《弹歌》“断竹, 续竹, 飞土, 逐肉”, 便是二言的, 各成对偶, 也都各自分量相当, 而保持对称和平衡。传说这是黄帝时 (公元前21世纪之前) 的作品。又如《论语》中“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则寡尤;多闻阙殆, 慎行其余, 则寡悔。[2]”《诗经》中“谁谓雀无角, 何以穿我屋?谁谓汝无家, 何以速我狱?[3]”这些语句, 都是前后成对偶的。由此可见, 先秦时期的口头或书面文学, 不管韵文、散文, 都很自觉地运用着对偶句。当然, 那时的对偶, 常常是顺其自然的, 在形式上不是有意雕琢的。自从沈约等人提出“四声八病”的主张之后, 诗歌有了格律要求, 而且越来越严密, 越来越精细。到了唐代, 格律诗已经发展到了极致。在格律诗中的对偶句, 用上了“对仗”一词。对仗是移用朝廷仪制的专有名词。它不仅要求对偶句整齐、严谨、相称, 而且必须拱卫一个中心。它们两两相对, 彼此依存。因此, 这种称为对仗的对偶句便被称为“联”。诗中的对偶句虽然称“联”, 但不能称为“对联”。而从诗中独立出来的一种崭新的文学形式——对子, 倒得到了对联这一名称。对联这个专有名词出现得较晚。开始时, 常用“对子”, 后又出现了联语这个名称, 或在联前加上一个定语, 如春联、楹联等。直到明代万历年间, 沈德符写了一本《野获编》, 其中一则说:“张江陵 (居正) 盛时, 有送对联者”, 这才算为对联这一文学形式真正定了名。

至于对联的应用, 这与我国民间习俗有关。我国古代过年时在门两边要悬挂桃符。所谓桃符, 是画着降鬼大神“神荼”“郁垒”像的一寸多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后来桃符简化, 只写上“神荼”“郁垒”名字, 或画上符, 或写上吉利的话, 这在《淮南子》一书中已有记载。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就是写在桃符上的。据《宋史·西蜀孟氏》记载:“每岁余, 命学士为词, 题桃符, 置寝门左右。学士辛寅逊撰词, 昶以其非工, 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对联之所以源于五代, 是因为它是从律诗中的对仗演化出来的, 这自然要有一个过程, 它只能在律诗成熟以后才会产生。我们知道律诗是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 律诗的对仗在用词、声调等方面比一般的对偶句有更高的要求, 比如: (1) 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2) 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一般不能重复。对联既是从对仗演化而来的, 当然基本上应遵守这些规则。因而, 除了声调有平仄之分的汉字, 别的文字是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的。

二、从汉字的多维度视角剖析汉字与对联的关系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 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我们知道, 汉字具有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特征, 即每一个汉字都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少数异体字和多音字的存在、字体的繁简等, 并不影响在具体语言环境下每个汉字形音义的相对独立性。鲁迅先生曾概括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 一也;音美以感耳, 二也;形美以感目, 三也。”[4]汉字的这些特点, 就是对联得以产生、并以旺盛生命力存在于中华民族文学园地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 汉字是方块字, 只有方块字才有可能产生对联这种文学形式

汉字是表意文字, 字形呈独立的方块形状, 不仅便于横向排列, 也便于逐字顺次纵向排列。这特点恰好适用于悬挂、张贴在楹柱或门框以供欣赏。而每一个汉字的相互对立, 又能并不困难地造成上下两句字数相等, 空间上长短一致。因此, 在只能横向排列的表音文字系统中, 是不可能产生对联的, 尽管他们也有用成双成对的句子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现象。

汉字笔画多少、结构繁简, 相去悬殊。从笔画看, 最少的只有一笔 (“一”和“乙”) ;笔画多的, 可达四十余笔。从结构看, 最简单是独体字;在合体字中, 有些字是由六七个部件组合而成的。但不管笔画多少, 结构繁简, 无论是手写或是刻写出来的汉字, 都是每个字占有面积基本相同的一个方块, 在书写成联后, 都能整整齐齐, 两两相对, 左右对称;即使横向排列, 也丝毫不影响与竖行排列相同的特点。横行书写的对联, 早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出现, 如清代乾隆时, 大规模修建清漪园 (后慈禧挪用海军经费重建, 改名为颐和园) , 其中宝云阁前牌坊上的“暮霭朝岚常自写, 侧峰横岭尽来参”, 便是横排的。横排竖排都能整整齐齐两两相对, 这是和汉字是方块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对联便是在汉字方块字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发展的。

(二) 汉字一字多音、多字一音的特点为对联多种形式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音节是听觉感觉可以区分清楚的语音的基本单位。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 一个语素基本上也是一个音节, 因此汉字和语素是相对应的, 用汉字记录汉语语素非常适合;在视觉上是字字相对, 诉诸听觉时, 也仍是一一相对。不管视觉、听觉都保持匀称相对的特点。经过长期的发展, 双音词和多音词在增加, 但单音词仍然占有多数, 其中有些合音词的语素也作为单音词而存在。双音词、三音词等运用到对联中, 由于与之相对的即便不是双音词、三音词, 也总是力求用中间不停顿的两个字或三个字与之相对, 所以朗读起来时, 音节同样一一相对。这也极有利于联语的撰制, 尤其是对句活动的开展。汉字有大量的多义词、多音词、同义词、同音词以及反义词等。用之于对联的创作, 尽管难度增加, 但是它也同时增加联语和对句创作的趣味性, 丰富了对联的表现手法, 当然也有利于对联的发展。

1.叠字联就是充分利用汉字字音特点的一个典范。叠字联是把对联中的同一个字或几个字重叠起来使用, 以增强对联声律的节奏感, 造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语言音乐美;同时还能利用同形汉字的不同音义变化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深化对联的主题。叠字联常常通过叠字这种特殊的语言文字形式来引起读者的注意, 加深读者的印象。例如, 西湖天下庭园有这样一副著名的叠字联, “水水山山, 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 时时好好奇奇”。这是一副叠字联, 声调抑扬起伏, 语音清脆悦耳, 全联生动活泼, 很好地表达了热情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的主题。

叠字联巧妙运用汉字语音特点, 不仅使人们读起来琅琅上口, 节奏感强, 同时也增加了对联的趣味性。

2.在对联的创作过程中, 有一部分作品是利用汉字中存在很多同音、同义字词的特点, 来加工润色对联, 这样就产生了双关联。有时一字一语就可以双关两方面的事物, 字面上既可以这样理解, 而字的深层涵义或字的谐音又可以那样理解, 而通常后者是双关联的主题所在。双关联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语言含蓄美。

(1) 谐音双关联

清朝初年, 明末才子金圣叹因冒犯皇帝, 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相传临行之前, 他与儿子诀别时曾说这样一副谐音双关联:“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莲”谐“怜”“梨”谐“离”。字面上是讲“莲子”“梨儿”, 然而字面之下所隐含的真正涵义却是:金圣叹看到儿子悲切恸哭之状深感可怜, 而自己即将离别儿子, 心中亦感到酸楚难忍。这副生死诀别对, 出神入化, 字字珠玑, 一语双关, 对仗严谨, 可谓撼人心魄。

(2) 寓意双关联

流传在明末清初的对联“清风满地难容我, 明月何时再照人”, 上联“清”暗喻清朝统治, 下联“明”暗指已经灭亡了的明朝。这副对联, 表面上是在借景抒情, 抒发自己的心情, 而实质是明朝的遗老遗少对昔日明朝统治的怀念。

谐音寓意在对联中被人们发挥得淋漓尽致。有的用于言表志向;有的用来传递感情;有的可能是为了避其不可……但不管其中的目的是什么, 玄机只有一个:把巨大的秘密或想要表达的感情智慧地掩饰在简单的文字背后, 只有足够细心或深谙行文机缘的人, 才可一一明了。

(三) 汉字独特的造字法, 使对联具有形象美

对联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又一特点, 是它利用汉字字形特点强调视觉效应。汉字结构严谨, 字形含蓄而美观, 容易使人产生联想。汉字构造有六书之说,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而象形、指事、会意, 都具形象性, 很多字是根据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客观事物的描摹;形声字也是以象形、指事、会意为基础。从流传至今的对联中, 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妙对, 是利用汉字的形体特点匠心独运的。

1.在创作对联时, 汉字同偏旁形声字的使用, 可以造成很独特的视觉效果。旧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 有一马车店贴出一副切合该店性质的商业广告联, 很是有趣:迎送远近通达道, 进退迟速逍遥遊。全联使用“辶”偏旁, 似乎向人们展示着通衢大道旅途顺畅。这样的视觉效果, 也只有汉字能够达到。

2.汉字造字法的会意、形声两种造字法使汉字有着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合体字, 合体字的多数可分可合, 分开以后, 各部位仍能保持一字一音的特点, 这就为一些联语和对句的创作提供特有的机会, 使联语和对句更具特色。例如, “氷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丁香花, 百头千头萬头”, 这是利用汉字有偏旁的特点对成的名对。这一对句的绝妙之处在于它准确地利用汉字特点, 上下联都用了析字法。“氷冷酒”三字的左边正好挨次是一点、两点、三点, 又以这三字为主语, 引出下半句。下联以“丁香花”作为主语。丁上一横与百字同, 香字先写出千字, 萬字与花同为草头, 引出下句, 以对出句。在创作对联的过程中, 巧妙地运用汉字造字的特点, 创作出活泼生动的奇联妙句, 同时也增强了对联的表现力。

(四) 汉字声调的巧用, 使对联具有节奏感、音乐美

对联和律诗一样, 都是要讲究节奏的, 而平仄同节奏又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平仄, 就是把汉字因发音高低、升降而形成的四种声调分为平仄两类。“平”指声调平直, 没有起伏变化;“仄”意思是不平, 指声调有起伏变化。

汉字读音很复杂, 地区有差异, 古今有变化, 同一个字, 南有南腔, 北有北调。尽管如此, 我们还是可以把汉字声调概括为平仄两类。古代把四声划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简称平、上、去、入。现代汉语的普通话, 则把四声划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简称阴、阳、上、去。古汉语的四声, “平”就是平声, “仄”就是上、去、入三声;现代汉语的四声, 阴平和阳平属“平”, 上声和去声属“仄”。

对联创作中平仄的运用要遵从相间相反的原则, 即同一联句中平仄交替使用, 上联和下联相应的字平仄相互对立。一副对联, 如果平仄交替、对立做得好, 就能构成节奏与旋律, 造成声调的跌宕与和谐, 形成一种音乐美, 给人一种舒畅的享受。

例如厦门鼓浪屿日光岩的对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这副对联严格遵守平仄规律, 加之回文修辞格的使用, 使得这副对联琅琅上口, 悦耳动听。

同时, 平仄的使用又是具有其灵活性的。一副对联, 内容相关, 在个别字的运用上平仄不对立也是允许的, 否则就会束缚、破坏联语的内容, 弄巧成拙。在联语中有所谓的“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的要求, 即联中奇数字的平仄不影响整句音调的流畅, 可以灵活;而偶数字却是决定音调的关键字眼, 不能马虎。至于末尾一个字, 无论是几言对, 平仄都必须分明。上联最后一字用仄声, 下联最后一字用平声 (最好用阴平) , 这样听起来才悦耳。

总之, 凡是符合平仄要求创作出来的好对联, 读起来无不波澜起伏、悦耳动听,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对联产生一千多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民生活日益丰富, 对联的用途也更加广泛, 由原先只用于年节祈福, 逐步扩大为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告诫劝勉, 以至政治斗争的工具, 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又由于它贴近生活、实用性强, 又能美化环境、烘托气氛, 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之一。除少数长联外, 一般对联只要求用有限的汉字, 来表现丰富的内涵, 这就要求文字极其凝练准确, 鲜明生动。所以对联用极富表现力的汉字来表达, 二者相得益彰, 各尽其美。仿佛用黄金铸罗汉, 以美玉雕观音, 形质俱佳。

总之, 对联是汉民族独有的内容与形式兼美的文学样式, 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瑰宝。

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 它兼有象形、表音、表意功能, 简单优美, 内涵丰富。而对联这一文学形式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只有通过汉字才能得到完美的体现。因此,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族传统文学形式, 是汉字文化的集中体现。汉字本身的博大精深, 使得对联内蕴深厚;汉字声调的多样, 给对联增添了节奏感;汉字独特的造字法在对联创作中的巧妙运用, 又大大增强了对联的表现力和趣味性。

关键词:汉字,对联,艺术,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苍舒.中国对联艺术[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0.

[2]汉字学[M].刘志成主编.成都:天地出版社, 2001.

对联小故事 第4篇

据说上世纪初,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它的嫡系安徽督军倪嗣冲有一个女儿名叫倪妙。倪妙读过书,也懂得古诗与对联。她要找一个才貌双全的夫婿,经过许多人的介绍,都不合心意。于是她出了个“妙人儿,倪家少女”的上联,声称“只要有人能对出下联,不论家世,均可作配偶。”这下子引得安庆及全国各地不知多少痴情人煞费苦心想对出下联,以攀名门小姐,但却一直没人能对出。这是拆字对,“少女”联结为“妙”,“人儿”合起为“倪”,确是副绝对。

1981年4月,华老来合肥讲学,住在稻香楼宾馆。一天,在宾馆客厅踱步时,遇见女服务员小倪。华老脱口吟出上联,恰好科技大学派来照料华老的张医生在他身旁,华老灵感一来,便对出“搞长弓,张府高才”的下联。60年前的“绝对”,就这样被华老轻松地对出了。

二、一联思十年

明代著名文学家杨升庵榜中状元还乡时,与一武状元水路同行。水路不宽,须一船先,一船后。两人都不愿自己的船居后。

武状元对杨升庵说:“我有一联,你若对上,甘随尾后。”杨升庵便点头同意。武状元念出上联:“二舟同行,橹速哪及帆快。”

这上联利用谐音,既指物,又指三国时的鲁肃和西汉时的樊哙,意在“文不及武”。杨升庵苦思冥想,终不能对,只好随后。杨一直将此事记在心中。十年过去了,这天儿子娶亲,“拜堂”的鼓乐齐鸣,他叫道:“有了!”挥毫而就。对的是:“八音齐奏,笛清怎比萧和。”

这下联也利用谐音,既指物,亦指人,点出北宋中期武将狄青和西汉的萧何。狄青是武将,萧何是文官。含有“武不及文”之意。此联虽对上,然迟了十年。

三、贺龙咏对

贺龙常常自谦地对人说:“我是个没吃墨水的大老粗。”果真如此吗?不是。他天资聪明,才学过人,尤其是善作对联。

对联故事精选 第5篇

2.据传,曾有一出生在南方的人,去北方当了县令,常以戏谑他人取乐。一日,假邀一贫穷书生饮酒,向众人炫耀自己的政德。席间,见书生头戴草帽,身穿棉袍,甚是寒酸,便吟道:穿冬衣,戴夏帽,胡度(胡涂)春秋。穷书生知在嘲笑自己,便即起而去,边走,边向众人高声喊道:生南方,坐北方,浑长(混帐)东西。

3.相传,清朝有一个名叫张继贤,因犯私通罪入狱,办案司在看张的供状时,发现供状写得超众,颇有才华,遂提审张试问:本院昨夜听更,五更三点,三点五更,五五二十五点,喜者喜,悲者悲,尔小生,喜里有悲,尔小生,喜里有悲。张即答曰: 小生今朝卜卦,八卦六爻,六爻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吉者吉,凶者凶,大老爷,凶中求吉,大老爷,凶中求吉。办案司于其状上批曰:赦之!

4.相传,有一年,清乾隆皇帝访游江南,一日,行至一个叫通州的小镇,顿时,联想到了河北省的那个通州,便出一联要随行答对,联曰: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但随行官员中,无一人能答。消息传到了一个士卒跟前,他想到了,才看到的许多当铺,于是作了一联送于乾隆,乾隆看后大悦,并命 予嘉奖。那下联是: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5.清代两广总督张之洞,常以傲慢待人。一日,接到梁启超的书信,见书着:“愚弟梁启超顿首拜”。张之洞甚为恼怒,即书一联,叫人送到门外去,那联书曰:披一品衣,报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梁启超看了,即回对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张之洞只得出门相见。

6.清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遇到一老和尚出的上联要他答对,而长期不能对答,联曰: 半夜二更半,金圣叹后因抗粮哭庙一案而被判了死刑。临刑时,他猛想起时值中秋,颇有伤感,在触景生情中,忽记得那半副对联的事情,当即换来儿子,叫他告诉老和尚:中秋八月中。

7.明代太学士解缙,自幼聪明过人。七岁那年,随父去江边洗澡,父将衣衫脱挂于一株大树上,遂曰:千年古树为衣架。解即对答:万里长江作浴盆。一日,父于其友对弈,友突然道出一上联曰:天当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解父不能对答,在一旁的解缙见状,代父答道:地做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一年春时,有友人求解缙以园中花木为题写一副对联,缙思之,当即挥毫写道: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一次,有一秀才当着解缙之面卖弄他的才能,说他有一副得意佳作,无人能比,随后,便得意样样陈词:牛跑驴跑跑不过马,鸡飞鸭飞飞不过鹰。缙道: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咀间皮厚腹中空。在一次宴席上,有些权臣不服解缙少时能对对的才能,想借机辱笑,便出一联,曰:二猿断木深山中,瞧小猴子也敢对锯 (句)。解缙深知是指自己而来,便即对道:一马陷足淤泥内,看老畜牲怎能出蹄(题)。一年,解缙要请人于大门上写一副对联,缙自荐。父也就借机考缙,便允之,缙以大门对面尚书家的竹林为题,写道: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尚书乘轿归来,见之,即让家丁拦腰砍了竹子。解缙知之,又于对联尾上各加一字,变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尚书又见之,再让家丁挖去竹根。缙知之,于对联尾上再各加一字,变成了: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尚书看到后,深感惊奇,遂登门夸缙年少有才,必国之栋梁。

8.某人给他高中同学在结婚时撰写了一副对联(此时这位同学已是一名农村中学的一位数学教师)。作切点过切线直达圆心,解括弧析因式得新因子。

9.相传,明代文学家李梦阳,督学江西时,发现有后生与己同名,便以战国时期的赵国大臣蔺相如和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为题,出联考那后生;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那后生听了,是用两个历史人物作联,又有话外之音,也以战国时期的“信陵君”魏无忌和唐初大臣太宗长孙后之兄为题,会对曰: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吾亦无忌。李梦阳虽觉得后生确实对得绝妙,但又感到自己失了尊严,于是又出一联,要求在杯茶之内对出,联曰:杜诗汉名士,非唐朝杜甫之杜诗。那后生刚等李梦阳的话音一落,便对道:孟子吴淑姬,岂邹国孟轲之孟子。 李梦阳连出了两副难度很大的藏典联,见那后生对答如流,心中钦佩。据说,后来推荐了那后生。

10.相传,郭沫若幼年时与同学到寺庙中偷吃了桃子,庙主找到学校里,要求老师查处偷吃桃子的人,但无人承认。老师便出一联,要学生回答,并说,能对答者,可免罚,联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即答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老师见其对答如此工整,便免罚了所有偷吃桃子的学生。

简短对联故事 第6篇

唐伯虎一听,揖手答曰:“祝兄所言,正合我意,请祝兄出首句。”

祝枝山说:“刚才进门的时候,看到你在种树,就以此为题吧。我出的是:

闲种门中木,

唐伯虎听完暗思:门中有木是个“闲”字,从意思到文字技巧都挺好。有意思,有意思,思!对,有了,随即开口答道:

思耕心上田。

众人一听,不禁拍手叫绝。更被唐伯虎的巧妙构思所折服,小唐确比老祝技高一筹。

文徵明也不甘落后,连忙说:“我来第三句,我对的是:

秋点禾边火,

话音一落,众人齐声称妙。祝枝山指着周文宾说:“文宾,该你收尾了。”

周文宾忙站起来揖手曰:“各位种的种,耕的耕,点的点,到我这里该生长了。我的尾句是:

甜生舌后甘。

刚一落音,祝枝山击掌称妙。说:“我们四人的拆字联连起来正好是一首诗呀”随即从头朗诵起来:

闲种门中木,

思耕心上田,

秋点禾边火,

甜生舌后甘。

大家听后,齐声称赞。唐伯虎说:“我们江南四大才子聚会吟诗,各显其能,有种有收,可谓获益匪浅也。可喜可贺,来,让我们共同举杯,喝他个一醉方休!”

简短对联故事 第7篇

相传,《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不仅能文善诗,而且还精通医理,他曾经就以对对子的方式,治愈了顽疾。

某天,和施耐庵比邻而居的顾员外来到他家,说儿子顾斐这些天卧床不起,想请施耐庵前往诊视。施耐庵慨然应允,来到顾家后,只见顾公子年约二十,可是却面色萎黄,精神恍惚,脉象细涩而无力,看样子病得不轻。施耐庵便耐心地询问病情,而病者却闭目答非所问,口中只喃喃地念道:“此木为柴山山出。”施耐庵听后,心中颇觉奇怪,这分明是个上联嘛,难道公子只是苦于无对,方才……于是他便对顾公子说道:“有对了!”顾公子悠然睁开双眼,只听施耐庵对道:“因火成烟夕夕多。”这分明是副绝对,顾公子一下子精神大振,竟坐起来喜道:“请问先生,‘山石岩前古木枯’,可有下对?”施耐庵略加思索,然后答道:“白水泉中日月明。”

顾公子听罢,竟忘了自己还在病中,他一边下床,一边吩咐小童招待施耐庵。此时施耐庵心中已是明了,他悄悄问顾斐:“敢问公子,是否有意中人出联相难?”顾公子两颊一红,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原来顾斐正是因为思虑过度而引发心病,此时心中块垒一解,“病”自然也就好了大半了。

故事虽小,可是却阐明了一个养生方面的大道理,那就是一个人如果过度忧思,势必会给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者甚至会忧思成疾,就像故事中的顾斐一样。

(二)

清代有个姓潘的山东人在江南某地当县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书一联相送:泪酸血成,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联语告诫儿子,做人应宽厚仁慈,与人为善,不可见利忘义,为非作歹,人间自有王法。否则到了那时,才醒悟到泪酸血咸、头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一副家教联语: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联句教育子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寄寓了殷殷期望。

清代文人王之春也有一副家教联:少读书,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涂。此联意思是: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缘故,由此勉励儿孙要多读书。

1924年,爱国将领冯玉祥送别儿子出国留学时。特撰一联: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做人。联语要求儿子做一个好人,必须经过锻炼,要有信心。在艰难中把自己磨炼成一个忘我的人。

杨乃武的对联故事 第8篇

杨乃武,浙江余杭县余杭镇人,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生,咸丰十一年考取秀才,同治十二年(1873)八月考取举人。他是一位有才学并富有正义感的人。下面四则有关他的对联故事,即可见他为人的一斑。

一联救人命

鲁厩焚如,孔子问人不问马;

钱江潮涌,将军问马不问人。

这副联语,是杨乃武写给当时的杭州将军瑞澂,并由此而搭救了一位牧马人的性命。

清同治初,一牧马人给瑞澂牧马。有次,他把马放到钱塘江边的草地上。时值秋天,正遇涨潮,潮水突然汹涌滚来,牧马人驱马不及,有一匹马被潮水卷去,卷去的偏偏是瑞澂的爱马。瑞澂闻讯,大怒不已,下令将牧马人关起来,并声称要杀牧马人来祭他的爱马。牧马人的妻子心急如焚,四处奔走求人,均无办法。后来,她听说杨乃武急公好义,就赶到余杭镇去,跪在杨乃武前哭诉此事。杨乃武听后,恨恨地道:“朝廷提倡尊孔,却不懂孔子爱民的学说,从这件事看,民比马都不如!”他毅然写了一张呈状,并附上前面的那副联语,要她呈给瑞澂。

瑞澂看了呈状,尤其是那副对联,意识到杀人祭马是违背孔孟之道,又怕犯了众怒,就释放了那牧马人。从此,“一联救命”成了杭余一带的佳话。牧马人一家十分感激杨乃武,常去拜望,像亲戚一样,到儿孙辈仍来往如故。

·讽联刺贪官·

大清双王法,

浙省两抚台。

这是杨乃武贴在余杭县衙照壁上的讽联。

当时,余杭县百姓完粮,陋规很多:交银子有火耗,每两要加三分至五分;交粮要折耗,农户把粮食倒入斛中要堆得满尖,粮胥用脚踢三下,堆尖之粮溢在地上,不准农民扫取,俗称“踢斗淋尖”。这些所谓“火耗”、“折耗”都落入了贪官污吏的腰包中。实际上,清代从雍正开始就禁止这些陋规,但屡禁不止。那时,江浙一带的乡宦做京官的不少,这些陋规对于乡宦的利益也同样是受到侵害的。因此,他们纷纷联名上奏,要求取消陋规。后来,朝廷下了一道谕旨,明令取消“踢斗淋尖”,浙江巡抚也出布告,禁止这一陋规。但是,余杭县交粮集中地仓前镇的粮胥们,除了对一些大粮户(都是乡宦士绅)来交粮不敢再“踢斗淋尖”外,对大部分小粮户(主要是一般农户),仍照旧行事。杨乃武认为这是违犯了朝廷谕旨和巡抚布告,就到县里去控告粮官的舞弊。当时的县官,就是后来诬害杨乃武、小白菜的刘锡彤。粮官的舞弊,原是在他默许下进行的,并且他得的是“大头”,对此自然不理,并认为杨乃武是多管闲事。杨乃武生性鲠直,据理抗辩,并责备他包庇下属,不为小民作主。刘锡彤恼羞成怒,将他斥逐出衙。杨乃武愤恨交加,写下了上面的那副对联,亲自去贴在县衙的照壁上。由此,也种下了后来被诬入狱的祸根。

·愤联讽官场·

举人变犯人,斯文扫地;

学台充刑台,乃武归天。

这是杨乃武被诬入狱在狱中写的一副对联。

同治十二年七月,杨乃武被知县刘锡彤诬陷入狱。他虽坚不屈供,但刘锡彤多方施毒计诱逼毕秀姑(即小白菜)、钱坦(即钱宝生)诬供杨乃武,并严刑拷问,将他们屈打成招。其姊两次京控,三司会审,均未能平反。后由翁同和出面上奏,慈禧才派筒放浙江学政、礼部侍郎胡瑞澜为钦差大臣,重审此案。但由于浙江巡抚杨昌(氵睿)官官相护威胁利诱,刘锡彤重金贿赂,胡瑞澜终于同流合污,用重刑拷逼不让杨乃武翻案。在杨双腿被夹断、昏迷不省人事时,胡命狱卒拿起杨手,在一份所谓的“供状”上按了手印,遂定“维持原判”,杨乃武斩立决。至此,杨乃武认为再无平反的希望,就写了上述这副对联,吐自己的怨气,讽胡瑞澜的昏愦,刺官场的腐败。后来,杨乃武案平反,胡瑞澜亦被罢官。

·赠联悼钱坦·

名场利场,即是戏场,做得出满天富贵;

寒药热药,无非良药,医不尽遍地炎凉。

横批:镜花水月。

这副对联,是杨乃武平反出狱后送给“钱宝生”药铺的。

“钱宝生”在所有杨乃武、小白菜的文艺作品中,是个为虎作伥的坏蛋。其实,在历史的真实中,“钱宝生”是杨毕冤案中的一个冤死者(唯一的)。“钱宝生”本无此人,是杨乃武屈打成招时乱供的一人。刘锡彤严刑逼供,要杨招出砒霜从何而来?杨在无奈中想起了仓前镇有个“爱仁堂”(即“宝生堂”),老板姓钱,他便随口而出。刘锡彤又问他名字,他并不知道,就编了个“宝生”的名字。刘锡彤就将“爱仁堂”钱老板抓来。钱坦上堂对证以实相供:一、自己不叫“宝生”,而是单名一个“坦”字;二、他和杨乃武、小白菜素无来往;三、他的“爱仁堂”是爿小药店,从不经营砒霜,有账可查;四、杨乃武虽过去来店撮过药,但他中举后从未再来过。但刘锡彤却不管这些,为了要致杨以死地,威胁逼钱作证,可钱仍坚否认卖过砒霜给杨乃武。刘叫一个地方痞绅陈竹山(此人和杨乃武有宿仇,也是制造这个冤案的主要策划者之一,后监毙)去劝诱,答应只要他承认卖给砒霜给杨乃武,即可给他无干的谕贴,释放回家,钱坦才违心地作了伪证。岂知此案一再反复,钱坦也无法脱去干系,一直系狱无法解脱,最后病死在狱中。后来,杨乃武出狱,他觉得虽然钱作了伪证,但钱之牵进此案还是由他乱供而起,心中终有歉意。他后来做蚕种生意,常乘船去桐乡等地,途径仓前,总要去钱家看望,并为钱家的爱仁堂写了这副对联。这联句,是借用杭州药王庙中的楹联,也是杨乃武的心声。

上一篇:作文 你是唯一下一篇:杭州区块链公司股票发行承销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