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加减法”作文讲评

2024-07-06

“生活中的加减法”作文讲评(精选10篇)

“生活中的加减法”作文讲评 第1篇

“生活中的加减法”作文讲评

一、审题立意:

这篇作文在审题时应该注意强调生活中的加减是什么,而不在于运算本身。

不是探讨运算法则,而是要明确加的是什么,减的是什么,这一加一减后的结果

是怎样的,也就是影响是什么。在写作时,可以在第一段中点明要在生活中加上

什么,减去什么,接下来的论据就以此为中心安排,从而展开论证;也可以在行

文中以分论点的形式点明加减的对象是什么,再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论证。

二、学生优秀论据集锦

1、怎样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取决于人的心境,坦然处之会使人生活得更从容、自在。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官职,走到田间过

着“晨曦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清苦生活,然而他却生活得自由自在、怡然

自得;方山子“园宅壮丽,与公侯等”,而他却“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虽

“环堵萧然”,但家人却都“怡然自乐”。这两位古人为了远离尘世的污浊、嘈

杂、烦扰,毅然放弃舒适的生活来到山野。虽然他们失去了生活上的优越,却

获得了内心的坦然,生活地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在他们的生活中,他们减去

了污浊的官场生活,却加上了坦然的心境。(卢恬)

2、不管是李宁的“一切皆有可能”,还是阿迪达斯的“不可能是不存在”,这些

随处可见的广告词不断向我们说明,要想在生活的路上走得更远,站得更高,那么减去我们生活中的那些“不可能”,我们要增加的是“just do it”的勇气和

信心。(高峰)

3、为生活做道加减法,加上的是在暴雨淋漓中的奋斗,在阳光雨露下的平淡,在花儿吐蕊时的快活;减去的是打渔晒网时的懒惰,“既生瑜,何生亮”的嫉妒,官场不顺时的失意。去粗取精,为生活留下最光彩的一笔。(开头)

司马迁忠义受腐刑,为生活加上了磨难的厚重,陶渊明弃官归隐自得意,为生活减去了无绪的烦恼;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生活加上了“天

翻地覆慨而慷”的霸气;钱学森拒绝留在发达的美国,为生活减去奢侈的包袱。

为生活做道加减法,纵使生活让我们经历苦难,我们依然是生活的强者。

我们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面对着太多的挑战与兴奋,为生活做

一道漂亮的加减法,加上奋斗的勇气与毅力,加上战胜困难的决心,减去太多的浮躁与不安,减去无数的无奈与心烦,乘风破浪,迎接生命最有机遇的挑战。(王源)

4、花朵在阵阵风中凋零,不由得惋惜,但花落之后结出的硕果却也着实令人心

旷神怡。生命的奇迹一遍遍地上演,花开花落,幕开幕合,生活的交响曲在此

刻更加感天动地。千手观音、残奥会圣火采集者、《二泉映月》、黑洞„„无不

是那些先不幸后又奋起的优秀者。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扣人心弦的加减法。(胡小云)

5、生活让庄子草履着足,褐衣披身,有屋而不避风雨,他失去了物质世界的富

足,生活却在他的精神世界里赋予了他“鹏鸟翔九天,龟行泥田里”的逍遥自

在。上可至九天傲视,下可至泥田曳尾自得,这已足够是精神里的胜利者——

生活让他失去物质的富足,去让他成为精神的胜者。(赵军伟)

6、张海迪在下肢瘫痪之时,仍然坚持不懈,并最终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她的运

算式中减去了太多太多的欢笑和自由,但她依然能一步步地加上,并计算出了

正确的结果;霍金,减去了全身的自由,只留下了会思考的大脑和能活动的一

根手指,但他加上了不断探索的汗水和超人的毅力,结果得到了黑洞的秘密。

他们都是将生活的加减法演绎得很完美的人。

(尹彬)

7、西楚霸王项羽的失败在于他多了一份优柔寡断,少了一份对忠臣贤士的信任;

秦桧的遗臭万年是因为他多了一份私心和嫉妒,少了一份对国家的忠心;晚年的牛顿再无任何伟大的发现,是因为他多了一份对神明的崇敬,少了一份对科

学的执着„„(张婷婷)

8、在科学的巨塔里,钱学森执着着,为了国家的航天事业,劈荆斩棘。他以国

为重,以家为轻,以科学最重,以名利最轻。他奉献着,舍弃着。然而,为了

充实科研成果,对先进的知识和理念,他也吸纳着、接收着。这种吸收与舍弃

便是生活中的加减法。(张晓琳)

9、生活是一步简单的加减运算,加上一丝宽容,便会收获满心的快乐;减掉宽

容,生活就像被剥夺了阳光,阴暗而无趣。(翟婷婷)

10、庄子放弃了功名利禄,增加了一份自由与欢畅;李白减少了钟鼓馔玉,却

增加了一份飘逸和洒脱;陶渊明减少了荣华富贵,却增加了“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他们放弃了该放弃的,却追求到心灵的澄净。

东流不息的滔滔江水,负载屈子壮志难酬的悲愤。当政治愿望化为泡影,他选

择给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他放弃了生命,却在人们心中增加了重重的分量。从

匍匐于殿下到挺起腰身,司马迁在命运面前忍辱负重,著成信使照尘寰。少

了生命的质量,却最终流芳百世,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典范。(于清洁)

11、加一份坚强的意志,减一份享乐的心态;加一份对名利的淡泊,减一份对钱

财的贪婪;加一份奉献的豁达,减一份索取的可憎;加一份对光明的珍惜,减一

份对生活的无所谓„„

12、那个双耳失聪的音乐家,那个曾经为世人所敬仰,那个让《欢乐颂》《英雄

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响彻世界音乐界的“乐圣”贝多芬,面对命运的不幸与

挫折,曾几十次陷入了绝望的深渊。但他是强者,悲惨的遭遇反而使他越挫越勇,他要将欢乐带给人间。他在自己的生活中加上了信心、恒心,减去了悲观绝望、自暴自弃。所以,“乐圣”的称谓,他当之无愧!(张宝慧)

13、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李剑英,在飞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为避免飞机坠

落造成百姓伤亡,在短短的十六秒内,他放弃了三次跳伞逃生的机会,壮烈牺牲。

英雄在这道事关自己生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加减法中,毅然减去了自己逃生的机

会,增加了保护人民的筹码。虽然英雄牺牲了,但不可否认,他的这道减法题做

得精彩!(王喜涛)

14、“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皇帝的器

重,力士脱靴的尊贵,贵妃研磨的荣耀,都挡不住李白一颗自由逍遥的心。他的生活中减去了皇宫大院的富贵,而生活加给他的是一个自由的灵魂,他因此而成为盛唐诗坛一颗璀璨的明珠。(石志洁)

三、学生作文

生活中的加减法

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变幻万千。我们每天都在生活,都在演算着生活中的加减法,生活给我们的题目却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这需要我们用睿智的眼睛,清醒的头脑去做,去接受生活给我们的考验。

加上诚实守信,减去虚假欺骗,生活会变得更美好。陈健为金训华守墓三十余载是一个“信”字,三鹿奶粉添加三氯氢氨是一个“欺”字。陈健因“信”感动中国人民,三鹿因“欺”祸害婴幼儿。一个为国人做出榜样,一个被国人激愤谩骂。在“信”与“欺”的加减法上要谨慎,要遵守正确的运算规则,否则,做出祸国殃民的害人之举就会受到惩罚,这个深刻的教训提醒着后人,加“信”减“欺”。

加上关心友爱,减去钩心斗角,生活会变得更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和谐成为美好生活的代名词。倘若人人互相关心友爱,将是一份怎样的和谐景象!没有钩心斗角,没有相互攻讦,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大家都其乐融融。若大家都在背地里较劲,互相暗算,那谁也不会安心地生活。所以,生活中要加“爱”减“斗”。

加上见义勇为,减去胆小懦弱。孟祥斌救人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而十里长街送英雄,足见他的行为感动了千千万万人。

加上奋力拼搏,加上一份感动。北京残奥会上,残疾运动员奋力拼搏的精神同样感动着我们。也许,与常人相比,他们在生活中会有很多地方不如我们,可是在赛场上,他们就是英雄,带给我们感动。

沉沉浮浮是人生,不能因为苦难而减去斗志,不能因为险恶而减去美丽。我们要在艰辛中加上一份勇敢,在磨难时加上一份坚定。

生活中的加减法,让我们懂得生活,珍惜生活。

生活中的加减法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功成名就,可是生活中不仅存在着阳光雨露、旭日星空,狂风暴雨也总是不期而至。如何对待如狂风暴雨般的苦难?意志坚强的人把它看做是人生的加法,而无能畏缩的人则只能认定是人生中的减法。“苦难不该成为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这是经历了太多苦难的洪战辉笑着告诉我们的。贫穷、年幼的妹妹、患病的父亲、别人的嘲笑甚至是殴打,都没有压垮这个坚强的小伙子。带着妹妹上大学,打工挣来的钱除了自己开销外,还资助了同在苦难中的孩子读书。苦难给了洪战辉太多太多:早早自立、顽强的拼搏奋斗精神、广博的仁爱和社会的认可。之所以有如今的成功,苦难“功不可没”!意志坚强的洪战辉用苦难在自己的人生天平上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在活到最狂妄的年纪上忽的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面对苦难,曾经彷徨过,也曾迷惘过,更是想过放弃这一切,命运差点让苦难夺走了他的生命。地坛中的沉思、万物生灵与世间人事让他明白了活着的意义。他用纸笔撞开了一条属于他

自己的路,一条通往幸福和成功的路。他用苦难和血泪写成的文字照亮的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而苦难的磨砺也成为史铁生人生运算中不折不扣的加法!

陈美丽,这个美丽、朴实甚至是傻傻的农村妇女,在接受了丈夫为扑灭山火而亡的事实后,扛起了一家人的重担:两个年幼的孩子、年迈的婆婆和丈夫生前欠下的数万元的债务。“人死债亡”的惯例并没有延续下去,当“核对债务”的通知张贴出去后,她注定要承受太多太多。人们的不解、相邻的敬重、电台的采访也一起向她涌去。面对猜忌和好评她同样不为所动。因为她坚信,这次苦难带给她的是一道加法,她心里增加的是坦然,是自尊,更是两个孩子日后成长的自信!

加法给他们带来了成功,而减法则必然导致失败。

而立之年即为“霸王”的项羽可谓英才盖世,可是垓下一战却成为他人生中绝对的减法。“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哀叹足以见出这位昔日霸王穷途陌路的无奈。而随着他的乌江自刎,所有的一切便都尘埃落定:面对苦难,他为何不“卷土重来”?

加减法运算就存在于生活中,关键是看人们用什么心态去面对。用积极、勇敢、乐观、豁达的心态去运算吧,让人生多一些加,少更多的减。

“生活中的加减法”作文讲评 第2篇

这周我们英语测试,不少同学就是一份勤劳加一份细心等于一张满分的卷子,但也有同学是一些懒惰加一些侥幸等于不好的成绩。我觉得,如果我们都用肯吃苦的精神加上细心的检查,一定会有好成绩的。

我们班里有好多很八卦的同学,他们就是一些娱乐加一些玩笑等于一个很多闲事的人,这样的人尽管不讨厌,但毕竟有些烦人。我认为如果他们在加进一些适可而止,就不会那么烦人了。

不仅是加法,减法也很有趣。比如说郭淑婕,她是一个负责的干部一颗耐心-一颗耐心等于不耐烦的中队长。而胡恒则是一种负责的精神-好的工作方法等于一个事倍功半的结局。

作文讲评过程中的“宜”与“忌” 第3篇

一、宜“有备而评”, 忌随意而为

如果没有对学生作文的全面把握, 不了解学生作文的问题所在, 就无从进行作文讲评。常见有些教师, 对作文讲评缺乏准备, 随意为之。讲评时不痛不痒, 蜻蜓点水, 对学生写作毫无帮助, 所以作文讲评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

首先, 掌握学生作文第一手资料, 这是讲评成功的开端。如果评讲没有学生的作文资料, 就会空对空胡诌一通, 失掉了对学生作文指导的意义。如果有关学生的作文资料, 没有经过筛选, 没有一定的代表性, 讲评就有可能挂一漏万, 失之偏颇。因此,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 老师要做个细心人, 随时记下学生作文的有关情况, 主要优缺点, 典型例子等, 教师应当手勤、脑勤, 随时记录有关情况或者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文段, 将它印发下去, 让学生参阅点评。这样就能了解学生作文的真实情况, 使作文讲评能有的放矢地施教。

其次, 讲评要以作文教学目标为基准。作文教学计划是语文教学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和有机组成部分。在制订作文教学计划时, 要增强作文训练的科学性, 提高作文训练的效率, 使作文训练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每单元后都有一次作文训练, 每次作文训练什么, 指导学生怎样写, 每次作文讲评就应该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 而且力求突出重点, 讲一个问题, 讲一些写作知识, 讲一个具体的写作技能, 使学生的学习收到实效。

二、宜面向全体, 忌“因少失多”

作文讲评最忌以个别代替全部, 把个别现象当做全班的共性研讨, 导致讲评失误。每次作文讲评应就一两个共性问题展开评讲, 将之讲清、讲透, 使学生有所收获。作文讲评要把多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 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有所侧重地概括进去, 触及学生写作的得失, 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每次作文讲评的对象, 特别是拿来宣读的习作, 要尽量考虑其全面性和代表性, 不要只局限于某几个所谓的“尖子”学生身上, 而是让多数学生都得到赏识, 受到激励和鼓舞。我曾有一次在讲评《我的心声》这篇作文时, 考虑到作文不难写, 好学生通常都能写好, 因此就选了平时表现不太出色的几个学生的作文当范文, 有的只选择了某一段进行讲评, 结果当选者大受鼓舞, 其他学生也耳目一新, 课堂气氛也十分高潮和热烈。

三、宜读写结合, 忌为评而评

作文讲评不能单纯的就文议文, 而要把学生的作文与学过的范文结合起来, 一是加深对范文的理解, 二是从中汲取写作的营养, 提高对评价作文优劣的认同感。讲评中, 要把学生作文的主流或倾向性问题, 同有关的写知识联系起来, 或褒或贬, 或是或非, 都要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作为指导。在讲评“身边的人”单元作文时, 我就将刚学过的课文《我的老师》当范文, 引导学生再次分析课文写法, 指导他们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件体现人物个性, 怎样处理详略, 怎样在叙述的过程中穿插议论。在此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作文和写作的问题, 学生感到大获其益。正因为有了课文做范文, 学生觉得讲评更有针对性, 而且使他们对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看得更清晰, 理解更透彻。

四、宜师生同评, 忌自导自演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 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作文讲评也是如此, 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作文讲评过程中不能只由教师唱“独角戏”, 搞“一言堂”, 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我曾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讲评, 提供给同行借鉴。

(一) 学生集体评改。

就是要求全体学生参与, 互相进行评改。其具体做法是:把全班学生分为六人评改小组, 并选举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为小组长, 教师选择本班有代表性的三至五篇所谓“典型文”印发给每位学生, 让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尽量回避本组学生的习作, 教师加强指导。待学生批完之后, 每个小组进行合作讨论, 广泛交流个人的不同看法, 然后由小组统一反馈, 并由小组长代表总结陈述, 最后由教师根据小组发言的情况适当点评, 及时对每组的“结论”写出不同的评改意见。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找出他人文章问题的所在, 而且能从不同的好文章中汲取精华, 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 学生互批互改。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典型的心理特征之一, 他们对同伴的作文时时充满好奇, 可有意组织和引导他们在评讲他人作文中进行比较, 取长补短。在此过程中, 我采用了让学生自由找伴, 互相交换作品的形式, 安排了学生同桌互改、伙伴互改、一人读大家改的方式。在批改之前, 教师根据每次作文的训练重点和具体要求提出一些要点和问题, 让学生有针对性地修改。其后要抽样检查, 防止学生走马观花。针对学生不容易发现问题这一缺点, 教师随时把一些修改的技巧传授给他们, 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看法, 给每个人一个辩论的机会, 使学生逐步形成主体地位意识。但也要注意不喧宾夺主, 偏离训练重点, 使学生真正做到在改中学习, 在改中有所提高。通过学生之间的改改画画, 圈圈点点, 并带有鼓励性的小评语, 学生潜移默化地学到了他人的习作方法, 又提高了分析、判断和口语表达能力, 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这样, 可以形成气氛友好、平等、融洽的班级学习气氛, 避免教师的单项灌输, 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增强他们习作的自信心, 提高他们的基本能力。

其三, 学生自批自改。学生能够独立地修改自己的文章, 才是作文评改训练的最终目的。通过互改,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修改作文的能力, 正跃跃欲试, 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极好时机, 让学生自批自改。在这一过程, 要求学生遵循“多读”的原则, 作文写完后, 先轻声读一两遍, 统观全文, 边读边思考;接着逐句逐段细读, 边读边加批注, 边读边改;改好后再进行复查, 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改, 改好, 并评出作文修改“小明星”给予奖励。老师最后根据修改的次数和质量, 再打分评出甲乙丙等级。教育学生要细心、认真、说真话, 公正合理的自我评价, 并养成自改自查的良好习惯。

生活中的减法 第4篇

前一阵子,学校搞“一对一”的学习大比拼,我毫不犹豫地在目标栏里写了年级第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拼命地学习,连钟爱的电脑也被封存柜中。挑三更灯,起来背书;熬五更夜,攻克难题。连节假日也变成了用来查漏补缺的黄金时段。按理说,我的成绩应该突飞猛进,让老师目瞪口呆才是。可谁曾想,成绩单发下来,我不但不是年级第一,就连班级第一也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

一时间,我感到无所适从。老爸看我垂头丧气的样子,便对我说:“走,我陪你出去散散心。”老爸提议到王叔那儿去买个瓜解解渴。我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王叔见到我们连忙打招呼:“老刘,孩子学习还不错吧?”老爸笑道:“甭提了,我这不就是为了给他解闷才来你这儿的嘛!”我挑了一个瓜递给王叔,王叔单手一托:“六斤七两!”我还是习惯性地将瓜放在电子秤上检验:“哇,王叔,你真厉害!”

这时,老爸从怀里掏出两张百元大钞摆在桌子上。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买个瓜哪用得着这么多钱?老爸开口说:“老王,你要是把我手中的这个瓜估准了,这二百块就是你的了,你敢不敢!”众人一看有戏,“呼啦”围了过来,起哄声一浪高过一浪:“王叔,应了,拿这钱请我们喝酒去!”——王叔本来还在支吾,可被众人这么一激,就应下了。老爸递过瓜,王叔先用单手托托,好像为了保险,又用双手托托,众人催他快报斤数,可他就是开不了口。他不断交换着手,甚至摸起了自己的后脑勺,斤数就是报不出来!“王叔,这可不是你的一贯作风呀?”我说。王叔的脸涨得通红,最后硬着头皮说:“七斤半!”我把瓜放到电子秤上一验,“啊?”令我大跌眼镜,整整相差半斤!

回家的路上,老爸问我:“你知道王叔今天为什么没估准?”“你耍手段了?”我答道。“不是。”老爸说,“面对那二百块钱,王叔心里有了杂念了,精神上又有负担,导致了他的失败。”老爸望着一脸惊讶的我说:“小子,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突然间,我如醍醐灌顶!减去了缠绕在你心头的杂念,你才能心无旁骛,一身轻松地做好你真正应该做的事!

好一个生活中的减法!

生活中的加减法作文 第5篇

一代霸王,经历四面楚歌,即使自刎乌江,信念依旧不曾改变;千古诗仙,纵使水中捞月,也不曾让理想的火焰熄灭;陶潜,几年官场生涯,他却发出“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感叹,最终采菊南山,不为“五斗米折腰”;屈原含恨投江,只为忧国忧民的心愿……

历史上的多少人为坚守信念而永垂史册。是的,时间可以流逝,岁月可以如梭,而我们的理想与信念却为根深蒂固、永不改变。这便是生活的加减法。

项羽引领着一代霸王时代。面对高高在上的`秦始皇,他的“吾可取而代之”开始了他英雄的一生,即使面对四面楚歌,他也没有选择屈服,而是自刎乌江,让滔滔江水为之伴奏。项羽的突兀,他的豪壮随江水流淌至今,永不停止。在他生命中,逝去的只是时间而不是信念!

太白,也曾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踌躇满志;也曾屈心抑志写《清平居》,为取悦圣主贵妃;他曾任思绪梦游天姥……但他最终回归到山水之间,远离庙堂之上,青山绿水之间昭示着他诗仙的价值。没有人有比他更易醉的心肠,张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时间已飞逝,年轻的容颜已不再,可他却用生花妙笔将自由和光明书写成卷!

他,生活在都市,却又极力逃避都市。看惯霓虹灯的耀眼,他更向往一个人的天荒地老,道阻且长。终于,他踏上了征程。没有人为他悲伤,也没有人为他喝彩。越过千上万水,他走进沙漠,满眼都是荒凉。“鲜红与翠绿是一种参差的对照”,张爱玲的话在耳边回响。他一步步前行,他开始变得孤独而坚强----如沙漠中的仙人掌。他的理想不是流浪,他却在流浪,但他喜欢这样的流浪,因为此时他的血在沸腾,心在加速跳动。终于,他看到了绿洲,看到了草原,找到了山涧、小溪和理想的世外桃源。他终于将眼泪释放。那一刻,他停止了心跳。他用生命换得了理想的实现。

在年轮的转动中,时间不停地飞逝,岁月瞬间滑过,当我们想去紧紧握住时,已了无痕迹。在生活的减法中,我们容颜老去,青春不复。

而在生活的加法规则中,我们的信念更加坚定,我们的阅历更加丰富。

面对生活的加减法,让我们学会珍惜生活,坚定信念,创造无悔人生!

生活中的减法的作文 第6篇

我正是那个爱做减法的人。

迫于无奈,那晚,我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她我没有生活费了,电话那头传来母亲的声音,很弱,很低,母亲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叮嘱我早点休息,叫我第二天去拿生活费。

第二天,我去找母亲。一路上我高兴至极,我都在设想着到时候怎么跟母亲说,因为前两天通电话的时候我还信心百倍地叫母亲别担心,说生活费够用,可还没过三天就说生活费没有了。不知不觉中,我已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还没等我准备好,就看见母亲站在转角处,倚靠墙,眼眶微微泛红。我赶紧跑过去扶着母亲的胳膊问她怎么了,母亲说贫血的毛病发了,加上以前的感冒,这几天没有吃好饭。我顿时懵了,看着母亲憔悴的脸和满头的银发,我的心也凉了。但是,我强忍心痛,把眼眶里的泪水装进肚中。

我坚持让母亲去医院做检查。母亲不愿去,她担心我没有了生活费,会影响我的学习。

我想对母亲说,我已经长大了,困难对我来说算不了什么。母亲是增加她的压力而减轻我的负担。

生活中的启示习作讲评 第7篇

【学习目标】

1.欣赏自己和同伴在本次习作中的好词佳句,领略表达风采,增强习作自信。

2.了解本次习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掌握改进或解决方法。3.通过辨析与训练,较好掌握人物语言的写法;特别是提示语的写法及位置。

4.发现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运用课堂所学加以修改完善。【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习作,教师学习整理。【教学过程】

一、聊天中激趣

课前跟学生聊天,教师自我介绍,渗透表达策略: 猜姓氏? 介绍个人档案:

姓名:徐美勤;英文名:XU MEIQIN; 性别:一眼可以看出;年龄:100—66; 最大的爱好:吃

二、欣赏中学习

出示学生的优美的句子,师生共同分析、欣赏:

1.我只考了39分,顿时,阳光灿烂的天空变得黑暗起来„„ 2.我觉得这朵„„

3.在上16课《珍珠鸟》时有一句格言:信赖„„

4.我一听到这个消息,脚下就像踩了一朵幸福的花儿那样,开心得一蹦三尺高,像是生活的天堂。(教师修改:“开心一蹦三千尺,疑似生活在天堂。”——有趣!)

5.我一次次爬起,一次次摔倒,我像一个不死的小强,努力地学着。(教师从“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引出“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巧妙!)

教师引导: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挑刺中反思

1.“关联”病:关联词乱用、不当 2.“然后”病:先、接着、最后 3.“启示”病

4.“哑巴”病:文中没有对话。

5.“说”病:说可以换成:喊、问、回答、训斥、告诉、讲述、谈论、辩解、提醒„„

四、训练中提升

1.积累表示“说”的字、词。欣赏学生的优美句子。2.练习提示语的写法。欣赏学生的优美句子。教师概况:可用动作、心情、神态等些提示语。

教师与学生表演(“咦,文杰,你的肚子怎么圆滚滚的?”),让学生说提示语。

五、修改中完善 1.修改“哑巴”病片断。2.再读各自习作,修改完善。

六、延伸中感悟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中的讲评 第8篇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讲评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就不能忽视讲评。多讲评,就是尽可能地增加讲评次数。讲评的走过场也会造成作文教学效率不高。事实上,讲评是学生作文能力持续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只有多讲评,学生才会尽可能多地接受反馈,对自己的作文及时“扬长救失”;只有多讲评,才能多鼓励,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只有多讲评,师生才会共同创进平等、民主、合作的氛围、学生就会在这种自由、自在、自觉的空气中激活思维,焕发创造活力,从而获得作文和人格的双重发展。多讲评的一个必要前提是尽可能多地接触每一个学生的作文,使多讲评收到应有的效果。

一、下面就介绍几种我经常采用的作文讲评方式

1、综合讲评。

即对全班学生作文进行全面评述。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全班同学的作文情况作全面评述,覆盖面广,涉及的人数多;二是指对文章的立意、结构以及遣词造句等诸方面作概括分析,知识面广。它可以使学生了解一次作文的全貌,同时也有利于相互比较学习。当然,综合讲评也并非是面面俱到,更不能流于形式,而应该点面结合,面上的综合宜略,重点内容与重点问题宜详。一般地说,综合讲评的内容不易深入,因而多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次作文讲评、开学初和期末作文讲评时,采用这一形式。

2、重点讲评。

又叫专门讲评,它是一种集中一两个问题专门进行讲评的方式。作文教学要计划,讲评也应有计划,从命题起就要考虑本次作文讲评的范围,确定讲评的专题内容。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从学生的作文中抓住一两个带有普遍性的重点问题,结合有关写作知识,提高到规律上来进行讲评,而把本次作文中的优缺点作为讲评的例证。有时候,原来打算解决某一问题,但从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另一问题更为突出,也可以改变原来的计划,解决新发现的问题。如练习写记叙文,原来计划解决记叙的要素,经过课前指导,在实际写作中,这一问题已基本解决,而材料安排详略不当,是本次作文的主要问题。这样讲评时可一般地讲一下记叙的要素,而着重讲一讲详写与略写。这种讲评的优点是,可以主动地、有计划地讲授写作知识,教师工作主动了;缺点是,有时作文中找不到典型的例子,为了讲写作知识,不得不补充一些其它方面的例子。这样就显得脱离本次作文实际,讲评变成了写作知识专业课了。采用这种方式时,要注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3、对比讲评。

选取学生的习作,或相互比较,或“自我比较”(原稿与修改搞),或与范文比较,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来懂得该怎样写的道理。比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同题目不同写法的比较,习作与范文的比较,原稿与修改稿的比较,同题目不同体裁的比较,等等。

4、个别讲评。

也叫面批。其好处是详尽细致,能反复讲清复杂的问题和“为什么”的道理,可以说出在作文批语上说不出、说不完的话,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师生思想见面,相互研究,还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情况,做到对症下药。当面讲评不仅有利于因材施教,而且能够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但花的时间较多,讲评的面受到限制。

5、典型讲评。

选取一两篇习作作为典型进行分析、评述,可以启发全班学生对照自己的作文,进行研讨、探究。典型的习作,可以是上乘的,中等的,也可以是问题较多的。应该注意的是,要根据本次作文的具体要求来衡量,进行讲评时仍要以正面引导为主,绝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评论可以深入,而且能顾及文章的全篇,教师准备起来也方便。缺点是评论难以顾及全面,如果选例不够典型,则对其它同学存在的问题,就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采用改造选例,使之典型化的方法。这种做法虽然收效较好,但教师的工作量大了,一般不易做到。

以上是教师常用的讲评方式。还可以指导学生互批互评。学生互批作文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方式,写自己的,批改别人的,无异于一文两作。而且能让老师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有时间致力于钻研教材教法。组织学生讲评,应注意两点:一、作文必须是由学生自改互改的,否则就不具备学生讲评的最起码的条件。二、必须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并且将指导贯穿始终,即讲评前,使学生明确讲评的目标和要求;讲评中,要就讲评的内容和方法给以指导;讲评后,要进行归纳总结。

二、另外在进行作文讲评中也要注意几点

1、上好讲评课,多说好话

多说好话可以使学生肯定自我,激发潜能。考虑到每个学生都有被重视(关心、肯定)的渴望,所以不但要表扬好学生,更要肯定中下学生的进步。越是作文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的表扬越要真心实意、大张旗鼓。一名学生在一学期中至少有一次被肯定的机会,使他感到他在教师、同学心目中是有分量的。

2、共性问题,师生共同修改

全班的共性问题,最好提供要修改的典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由老师和学生一起修改。教师们往往直接选用某一学生的作文作为典型,供大家“解剖”。这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例如学生有一次完成写景作文,学生的语句比较完整,但普遍不够通顺。我就挑选了几个学生的作文,把他们的作文加以整合,自己“组成”了这样一个典型:“一走进门口就闻到香味,原来是菊花开了,有的菊花开了,还有的菊花没有开。月季花都开了。”师生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不但把病句改得通顺,而且改优美了。不妨抄录如下:还没走进公园,我就闻到了一缕清香,原来是菊花开了。菊花竞相开放,千姿百态,有的像精致的小碗,有的像园溜溜的绒线球。它们在风中翩翩起舞,好像在欢迎我们。月季花也开得很热烈,似乎要跟菊花比美。

3、抓住一切时机多讲评

学生写得多了,不可能都在课上讲评,教师就要抓住一切机会。如果批到好作文或有进步的作文.就随时拿到教室里跟学生一起分享。有时利用语文课上的一两分钟时间,有时是下午上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读读作文、谈谈感受、议议问题、学生习惯了我的教学方式,也习惯了我随时给他们中的某一个以惊喜和指点。当面个别讲评。这样的形式可随时随地进行。师生沟通及时、真诚、充满理解,因而效果良好。我经常采用。

为了做好讲评工作,教师除了要正确认识并提高业务水平之外,还要注意随时积累材料。有时要将作文中的原句摘抄下来,有的可只记下学生姓名、题目和有关段落。这样讲评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切勿平时手懒,用时才东找西翻,影响讲评的效果。

“生活中的加减法”作文讲评 第9篇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给与人类物质极大的满足的同时,全球环境保护的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重点。建筑行业在全球环境问题上造成的影响不容推卸,住宅设计作为二次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深化和延续,它同样是高能耗行业。因此住宅设计中通过对客户低碳生活方式的引导,对绿色住宅设计的发展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人们对绿色住宅设计的理解大多会与高新技术如能源再生、新型环保材料的开发运用等方面产生联系。对于住宅设计而言,除了绿色科技,住宅住宅的载体——居住者低碳生活理念对绿色住宅设计行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单看一户居住者的行为,其作用似乎微乎其微。但千千万万户的低碳善举积聚一起则影响是巨大的。

低碳生活概述

当前,低碳生活虽是当前的热点话题,属于新概念范畴,但它多提出的问题却是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低碳成为现代生活的呼声,从概念上来理解低碳生活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是当代社会所提倡的一种良好生活习惯与方式。从住宅层面上讲,低碳生活是追求绿色生活的科学和艺术,在住宅设计中涉及支持绿色产品,节省能源和水,防止过度消耗,循环利用物品等系类问题。选择怎样的住宅设计就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住宅设计在经历了堆砌时代的面子工程后,开始回归理性。当代人不在只追求外在的美,更追求内在的美。内在的绿色生态、享受绿色环保永远是生活所崇尚的根本。

低碳减法法则在绿色住宅设计中的运用

低碳生活中的减法主要针对具体生活中不必要消耗而做的减法,在具体的住宅设计中,通过如下减法法则的应用,可以营造绿色住宅空间。

1.减少建筑二次改动

住宅装修设计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对其内部空间进行的再次设计,建筑二次设计即住宅装修设计过程中的最初污染来源于对原建筑结构的拆除破坏,这不仅在再建的过程中造成了建筑及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对原有结构拆除、垃圾运输及处理的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及运输能源的耗费。如刚刚建好的新房子由于房主对建筑结构的新要求,入住时大都都要进行装修拆除、废弃尚未使用过的建筑构件、设备和管线。不管是从能源节约的角度还是从安全角度考虑,对原有建筑结构的尊重要求我们具备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当然,我国的建筑及装饰装修行业正在朝着规范的、人性化的设计道路上迈进,建筑设计过程中也考虑不同客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就将室内设计内容提前介入,这就避免了今后室内设计过程中对原有建筑结构的再次改动。

2.控制房屋使用面积

控制房屋的使用面积通俗一点讲就是选择小一点的房子。随着人们物质水平

的提高,我们的生活不再捉襟见肘,于是人们方向束缚,享受生活。在具体的住宅选择时,面积的大小是其选择的标准之一。在国家的公共设施越来越完善,每个住宅区周边大都有配套的公园、图书馆、休息会所。有了这些设施,作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我们可以选择小一点的房子,房子里少装一些可有可无的物品,在减低消耗的同时也是朴素社会环境责任意识的体现。我们应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勤俭节约的美德,低碳生活、理智消费。表现在具体的住宅选择中应该趋向于更小、更绿色、更节能及高效率的家居空间。因为小的家居空间能够高效率的利用能源和原材料,产生的建设污染也大大减少,此外,小的家居空间更容易清理,供热和制冷所需的能源消耗也更少。

3.减少水电能源消耗

(1)节能产品的选择

当前,低碳逐步成为现代生活的呼声,随着低碳概念越发深入人心,各节能家电产品也越来越多。如洗衣机,洗衣机在工作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及电源。2004年国家颁布的强制性标准GB12021.4-2004《电动洗衣机能耗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给出了洗衣机产品能效高低的评价方式,分成五个等级,1级最节能。对于百姓而言,选择技能洗衣机不仅能够节省电水费的开支,在当前城市用水用电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也可为节能做出自己的贡献。再如科勒的双冲马桶,两个按钮分别负责固体及液体污物的冲洗,相应的按钮也保证了能源的节约。

(2)装修材料的选择

住宅装修是由各类建材的施工与组织完成的,合理的建材选用是营造绿色住宅空间的关键。住宅装修过程中,如果是同一材料的,我们尽可能使用同一色泽及及目前市场上的部分装饰建材有对人体有伤害的各种物质,如甲醛、苯等,这些物质对人的伤害相当大,有些材料还含有放射性物质,虽然在短时间内对人体不会带来明显的伤害,但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人身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避免或减少这类建材的使用在设计的一般情况下,设计师应优先选用可再生材料及回收材料,并且尽量选用低能耗、少污染的材料。

4.减少界面过度装饰

当代低碳的生活方式倡导住宅装修中节约及适度消费的原则。在具体的装修设计过程中我们应避免奢侈与铺张的现象,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就要摒弃住宅装饰中奢侈铺张的现象,低碳生活方式倡导我们装修过程中应该把装饰材料、家具、设备等资源的消耗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具体装修过程中强调使用的经济性,摒弃无用的功能和纯装饰的样式,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这也是当代崭新的生态观、文化观和价值观。

低碳加法法则在绿色住宅设计中的运用

低碳生活中的加法主要针对具体自然资源、能源、材料等物质而做的加法,

在具体的住宅设计中,通过如下加法法则的应用,可以营造绿色住宅空间。

1.增加自然能源运用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中国传统道家哲学的精髓,中国传统的建筑历来注重住宅外空间与自然的交融。一个好的住宅设计方案,必定是有充分的自然光照和空气的。在具体的住宅设计中我们要注意自然光照资源的有效利用,在门窗材料上,许多技术因素(如多层玻璃窗、外部遮阳装置、自然供热和冷却的建材等)都会影响节能效果,这也是使得资源利用方面锦上添花的有效方式。

2.增加空间使用功能

绿色住宅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创造性地利用灵活多变的空间概念。当我们的空间不够用时,我们通常采用增大房屋面积的方式来解决,增大房屋面积是解决问题之一,增加利用率较低的空间(如客厅、餐厅)的使用功能更为一种理想的问题解决方式。如餐厅,它不仅仅可以成为就餐的空间,通过具体的设计手法的渗入,它还可以充当书房的角色。此外,客厅空间不仅仅是接待来访宾客的功能,就餐、办公、音乐室等功能空间的融入也是拓展空间方式。

3.增加再循环材料的使用

再循环材料是指原貌形态的材料或制品不能直接回用在建筑或住宅装修工程中,但可经过破碎、回炉等专门工艺加工形成再生原材料,用于替代传统形式的原生原材料生产出新的建筑材料。住宅设计中充分使用再循环材料可以减少生产加工新材料带来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不仅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这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意义非凡。如住宅中可循环橡胶地板,这种地板是卧室、客厅、健身房的理想地面装修材料,这种材料由回收的橡胶轮胎制成,按照方便。此外用回收的橡胶轮胎还可制成砖瓦,这种砖瓦具有安全、抗菌、防水、无污染的特点,住宅膈音效果也很好,是住宅装修中理想的绿色材料的选择。

4.增加再利用材料的使用

再利用装修材料及家具是指基本不改变旧材料、旧家具的原貌,仅对其进行适当清洁或修整等简单工序后经过性能检测合格,直接回用于住宅设计中。合理使用可再利用装饰材料或家具,可延长仍具有使用材料及家具的使用周期,减少新材料及家具的使用量。作为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在二次装修或在家具重新购置前,应考虑一下能否利用现有的物品,仔细查看拿些可再清洗、抛光、重新喷漆、改造或重新罩面之后继续使用。

5.增加家居物品资金投入

住宅装修中,我们尽可能利用原有材料满足空间的使用功能。但如需购买家居物品,在保证预算的前提下我们尽可能的买最贵的、最好的。表面上看,这跟时代所提倡的低碳生活不相吻合,但从长远角度看,购买耐用且无需再将来被淘汰的产品是实施绿色空间设计的最佳策略。如住宅设计中选用一套可以相传数代的家具,那就省去了原材料的再次消耗、制造和处理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选购无需回收利用的产品比循环利用有更加值得提倡的地方。

结语

在中国步入现代化社会的今天,低碳、绿色不仅是理念上的问题,而是切切实实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的事。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把低碳、绿色作为一种风潮或时尚,那只是表面上的文章,这毫无意义可言。通过低碳生活加减法则引导绿色住宅设计,或许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加入低碳、绿色设计的行列。

“生活中的加减法”作文讲评 第10篇

月考作文讲评

作文讲评要点

本篇命题作文为“生活的味道”,要求写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说真话,抒真情,切忌胡编乱造。

本篇作文存在问题仍然较多,讲评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切题。

文章要切合题目写,题目也可说是文章的灵魂。本文题为“生活的味道”,那就要通过叙事写出生活的一点感受或一些感受,这种感受用比喻的手法说即是“味道”。要通过叙事来说明:生活究竟有何种味道,要明确,是甜?是苦?还是其他味道?这一点一定要明确,但很多同学不明确,文章洋洋洒洒写到最后,含糊地说“生活的滋味就是这样”,“生活中我有很多滋味”。这种文章可视为不够切题。

有的文章从头至尾,没有看见“生活的味道”几个字,完全写的另外的内容,如“生活的色彩”,“亲情的美好”,“爱的可贵”,等等,虽然也写到“生活”,却没有写到一点“味道”,可视为偏题。

2、选材

本文要从生活中选材,要写事件,写自己参与的事件,看来的听来的事,间接知道的事,虽也可写,但缺少真切感,不能感染人。

有的同学也记叙,却是以写人为主,套用了“一个尊敬的人”的内容来写,重心偏离,不能很好表达主题。

有的同学写事件,写了四五个片断,中间并没有什么联系,显得零碎,没有明确的中心。好的选材,写一个事件或两个有关联的事件,从事件中感受到生活的味道,中心明确,前后联贯。这篇作文宜写一种或两种味道,如苦,如甜,如从苦到甜。不宜什么味道都写。800字的文章,主题一定要明确集中,不要写得太庞杂,挖一口井,见到水,不要挖很多井,都不见水。写很多滋味,却都蜻蜓点水,吃力不讨好。具体可参见好作文。

3、立意

立意即是文章的主题。主题要挖掘得深刻一些,有点高度,让人读了之后有一定启发。很多同学写的文章,主题停留在“生活就有甜酸苦辣”,“生活中什么味道都有”,“我的生活就是这样”,没有议论出生活有这种味道的意义。

很多同学不会适当议论,更不会点题。

其实,有时一两句画龙点睛的句子可使文章生色不少,可提高5至6分的分数。如同样写“生活就有甜酸苦辣”,但如加上几句 “这些滋味都是生活的赠予,甜酸苦辣都有价值,都让我明白生活的真谛:只有经过艰辛努力,才能由苦变作甜,才能最终尝到生活甘美的味道。” 有的同学叙事详写了“生活中的苦味”,也可适当议论点题,如加上这样的话:“生活的滋味是厚重的,在如今的生活中,我或许更多尝到的是苦味,但生活着就有希望,相信以后我的生活不会只有这一种滋味。”立意马上高了不少,表现了作者在生活中的坚忍不拔。

4、结构

写文章要有结构意识。要明白记叙文什么样的结构是好的,不能让文章像一盘散沙,没有好的结构。

开头。开头如开门见山记叙,会很生动。也可以适当议论,写两三行,不能议论过多。

中间。写一件或两件事,800字的文章,不宜写过多的事件。有的同学中间写“甜”“酸”“苦”“辣”四个标题,写四件事,势必平均使用力量,每部分都蜻蜓点水,写不深刻,文章显得零散,吃力不讨好。这种“甜酸苦辣”的四部分结构当戒。

如写一件事,描写细腻一些,要写出点波澜。如一位同学写生活的甜味,写一家人难得相聚去火车站看火车,这个事件挺不错。但如平铺直叙写,先写计划议论,再写上路,再写看到火车,再写回来,显得单调。为什么不在路上穿插一段回忆呢,既然主题是亲情的甘美,可穿插写一段“从前家人忙碌难得相聚,彼此疏远,亲情失落”的往事呢,这样一写,主题就深一些了,事件也生动了。

如写两件事,两年事应该是有关联的,如都写学习方面的事件,可从“苦”写到“甜”,体现前后的逻辑关系,又能提高文章立意:只有经过生活的苦,才能尝到生活的甜。如写亲情的甘美,也可写两件事,从“亲情的失落苦涩”写到“亲情的回归”,体现生活的甜味。事件间有逻辑联系,往往中心就明确而集中。

两个事件之间应该有几句议论的话,来过渡。没有过渡,显得突兀。过渡勾联上下文,也点题,作用很大。议论宜两三句话即可,不可长篇大论。

结尾。结尾要点题。如果你在开头或中间已点过题,你结尾含蓄一点也可。但大多数同学没有写含蓄有味的结尾的能力,还是点一下题为好。总结点出生活中感受的味道,点出这种味道给人的启示,在以后生活中还会有怎样的影响。结尾议论不宜太长,三四句即可。太长变画蛇添足。

另外,也可采用倒叙,插叙等手法来写。但结构一定要完整。

5、语言

语言很重要,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语言看出文采。有的同学选材立意都很好,但语言不好,病句多,前后不能连贯,影响主题的表达。还有的同学语言丝毫没有文采,文章不够生动形象,不能感染人。

文采问题,对作文水平比较高的同学尤其重要。语言要美一点。看有没有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有没有注意细节描写,有没有外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看有没有一些抒情的语言,有没有几句耐人寻味的精警的议论,能不能让人回味。

要多读好作文,多练笔,注意文采。

生活的味道

我家门前有一条路,路的两侧种着道不出名字的树。树的样子很普通,我却以为其奇特,因为这树无论在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总散发着甜美的味道,或浓或淡,总在人的唇齿间留下麦芽糖般的甜美。

父亲是普通的,但他似乎不像别的父亲那样对子女疼爱不已,他总是显出一别很认真、很严肃的样子。记忆里他似乎从来不向我显示亲热,我从小就没有与父亲拥抱的记忆。他的威严仿佛总在提醒我“父亲就是父亲”。

我想或许父亲与我最为亲近的表现就是握住我的手了。每当过马路的时候,父亲总是先望我一眼,示意我停步,然后就向前走出半步,略居于我前。他很认真地左右观看车流,观定的时候,一伸手握住我的手,一副自然中不经意的样子。父亲的手宽大而厚实,无论在什么季节,父亲手上的温度总是略高于我的。他微用力,遇到车,便略向后带一分力,止我前行。过了马路,父亲便自然地松开了手,微舒一口气,而后便恢复了平静,就如同不曾出现过刚才那一幕一样。门前的这一条路,我也不知道走下了多少遍,从小小的我,到如今的我,每次与父亲出行,他总是领着我。每当这时我便假意留心那路边树的香味,其实那树的味道真有温暖的感觉。

那一次,一次较为重要的考试我考得不好。甚至可以说是很差。我不敢回家。在城市里游荡,虽然我知道他们会着急。天晚了,天上飘起了小雨,我不觉已走到了门前的那条路。我在家的对面徘徊着,我忘记注意周围的一切。不经意间,我看见了父亲,他站在路的那一边,手里拿着一把伞,站在雨里。父亲还是那样静静地、认真的样子。我百感交集,却只是默默地站着。车少了些,父亲看到我了。他向我的方向走来,我依旧呆呆地站着。他走到我身边,淡淡地说了声:“算了,回家吧。”我不清楚“算了”所指何义。他慢慢撑开伞,举在我头顶,望了望来往的车辆,很自然地伸手握住了我。手有些湿,却依然温暖,我已经完全不知是怎样被他领过那条马路,只知道似乎整个路,整个世界只有一只大手握着另一只手。恍忽间,我又嗅到了那树的味道,我惊异于雨天里,这香味还会这般清晰,更伴着泥土的清新。我仿佛深得这树的香味能够融化人心底的什么东西。

我知道这世上有无数车辆穿行的马路,而路上种上这树的少之又少。我不会一直走在门前的路上,但我可以带走这一种香味,如麦芽糖般甜美,那是生活中最好的味道。

生活的味道

寒风呼呼地吹着,直往我的衣领里钻,我赶紧将拉链再向上拉了一点。手伸出来袖管才一会儿,我不禁又打了一个寒颤。

我这阵子,越发觉得生活的乏味和枯燥,整天被书海题为包围,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我再也发现不了什么别的快乐了,生活真的很苦,我越想越沮丧,干脆不去想了。我继续低着头,顶头寒风往家走去。

刚经过拐角,就听见两个粗而哑的男人的声音,虽然不好听,却透出一种轻松和愉快。我抬起头来,看见两个三轮车夫,坐在自己车子的客座上,正说着什么,不时会憨厚地笑几声。“哼”我心中苦笑了一下:蹬三轮这么苦这么累的活儿,居然还有闲情这样说笑,真是无法体会生活本质的麻木的人们啊!我几乎不作停留,继续向前走。这时,忽然听到刚才的声音仿佛起了争执,我很奇怪,不知发生了什么,便转头朝他们看,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让我为之一震,突然间明白了什么。

一个中年男子向他们走去,要坐其中的一辆三轮车。他并不谈,直接就上了那辆离他近的三轮车。我以为那个三轮车夫会很高兴并且立即做他的生意去,可没想到,他谦恭地对那个中年男子说:“您上那辆车吧,我这车骑起来颠得厉害。”中年男子很是奇怪,愣在那里未做任何反应。而男一位三轮车夫同样奇怪,问道:“你这车不是昨天才修过的吗?怎么,又不好使了?”“不是,这个客就给你拖吧,你今天不过才拖了三四个客,回家你老婆又该埋怨你了。”“不行,不行,他先上的你的车,你又把生意让给我,这讲不过去,不行,不行。”另一个三办车夫连连摆手,表情挺严肃。“都是出来挣钱的人,谁容易啊?你就领了我这份心意吧,我们也认识这么久了。”另一位三轮车夫实在推脱不了,便接受了,他载着那个中年男子,感激地望了一眼他的伙伴,调转车头,开始在寒风中穿行。

看到这一幕,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深得内心有很复杂的情感。其实,谁的生活不苦呢?可有的人却能够忽略这种苦,因为他们内心充满着爱,心中有爱的人觉得生活是甜的,即使看上去苦,但本质是甜的。我想我真的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想法。

生活就是一杯咖啡,如果你在痛苦时喝它,你会觉得它是苦的;而如果你对生活充满爱意,再去喝它时,你会觉得它是甜的。(高二12班成梦佳)

生活的味道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经历过方知乌云背后的彩虹,心灵的波折将日子烘烤得蓬松而略苦,沁出生活味道的厚重。

——题记

外婆病了,病得很严重。母亲陪外婆去上海求医,不到一个月就回来了。从母亲的眼泪和那几张白纸黑字斩钉截铁不容更改的诊断书中,我知道,外婆留在人间的时间不多了,她已如晚秋的寒蝉。

那段日子里,生活已不再是生活。它化开了糖衣的外表,让我舔舐到了莲心一般的苦涩。

舅舅姨母们不愿放弃最后的希望,将外婆再次转入第一人民医院。于是母亲不得不在工作结束之后匆匆赶向医院,而让我一个人做饭。那时的我才十六岁。

十六岁的我太纯太真,以为自己的劳碌就能换来外婆康复后安详平宁的笑脸。然而,上苍是无情的,外婆最终被宣告治疗无效而回到了家中。当时正值我初三那个寒假,我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陪伴疼爱我的外婆。

其实说陪伴,已经毫无意义了。外婆已深度中风,不能说话,不能移动,甚至连眼睛都无法睁开。我看着昔日硬朗而如今昏睡着的外婆,心如刀绞。然而我又能做什么?我只有一遍遍用纸巾擦去外婆当年光洁而如今蜡黄多皱额上不断渗出的黏厚的汗珠,日夜守在她身边,不让她感到孤独罢了。生活已不再是生活,生活的味道为何又要苦浓至此呢?

我的孝心无法感动上苍。一天夜里,我手里半捧着一本中考模拟试卷,正坐在外婆身边打盹时,我突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声响。我猛然从梦中惊醒,看到外婆正在不停地挪动着,喉间不断地动着,仿佛有痰液堵塞了气管。我扔掉了手中的笔大声呼喊着,母亲他们都冲进了房间。姨妈还哭着提议用吸痰器,被舅舅含泪制止了。我知道,外婆已到了弥留时刻。外婆的喉咙一息一息地,她大口大口地喘着,很快就出气大,入气小„„慢慢地,时间凝成了窒息的灰色,外婆最后挣扎了一下„„走了。永远地走了。我的生活中永远地失去了一种甜甜的味道。那是外婆给我的爱。我大声呼唤着外婆,泪流得满脸都是。生活中的这种味道已消失,留下的只有绵远的回忆。我哭着,用手轻拍着外婆尚有余温的脸颊,抹去外婆额上大片黏浓的汗液。远远地,似乎有一阵疾风,侧耳细听,却又什么都没有了。满世界都是凝固的黑色„„

然而,在殡仪馆和外婆作最后的告别时,我忽然感觉生活中又多了一种非苦非甜、亦苦亦甜的味道。我似乎一下子长大了。我知道,在以后没有外婆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坚强,我会不断咀嚼外婆离去的苦涩和她曾经给予我的爱。走过外婆身边时,我心中默念着:外婆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最后一滴泪将我的生活中刚失去与刚诞生的味道自然地衔接了起来,构成了我味觉中不可磨灭的风景,让我永久珍藏。(高二37班

姜淼)

生活的味道

生活就像剥洋葱,一层一层地剥,总有一层会使你流泪。

我们总是抱怨,生活太苦啦,整天就是学习,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太单调也太累了。但只要我们用心体会,苦其实并不是唯一的味道。诗人说“月圆是画,月缺是诗。”昨天正是月圆时,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的日子,我却不得不坐在教室里,复习准备今天的考试,郁闷煞人啊,窗外不时烟花爆竹响起,将夜空点缀得五彩缤纷。一阵阵巨响掠过心头,不禁觉得心酸。不知此时的爸爸、妈妈、弟弟在赏月还是在吃月饼,是否在想着紧张复习的我?

正在写作业,没发觉旁边站了个人,四周叽叽喳喳起来,抬头一看,一下子呆了:是惊讶?激动?是感动?应该是感动更多吧!因为眼睛开始湿润。站在面前微微笑着的,正是我的爸爸!偌大的教室,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站在一群学生里,不免有些显眼,我顿觉脸上有些发烫,拉着爸爸出了教室。灯光映照下,是一张疲惫的脸。爸爸手中还拎了一大袋东西,看上去风尘仆仆,我迫不及待地接过口袋,高兴地问:“你怎么来了?”爸爸笑了,说:“我小时候上学,一没东西吃,就会想家。今天中秋,你看人家吃月饼,花生,自己没得吃,肯定要想家了,我就给你带了些月饼、栗子、花生、菱角什么的,有东西吃,就不会想家了。”爸爸一向是个粗人,可却说了这样细腻的话。我惊讶于他的周到和体贴,也为自己开始的脸红而惭愧。我想我是值得骄傲的,有这样的父亲。

爸爸不能久留,我还得继续上自习。临走时,爸爸又嘱咐了几句:“不要太紧张,考试尽力就行,晚上早点睡,考完给家里打电话„„”我一个劲地点头,眼中早已噙满泪水,背着先不让爸爸看见。看着爸爸的背影走向夜色中,他还回头摆手让我进去。一直到看不到他的背景,我才转身,泪水再也忍不住,滚落下来,手中的东西似乎有千斤重。擦干眼泪,我又笑着走进教室。

晚自习下了,走在回宿舍的路上,仰望中秋之月,眼前又浮现爸爸的身影,忽然觉得月圆不仅是一幅绝美的画,也是一首绝佳的亲情诗。

原来苦涩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有家人的牵挂,泪水也可以是甜的,生活就像陈年老酒,那味道,越品越香,越品越醉人。(高二15班吕婷婷)

生活的味道

我曾以为,只要给我机会,我就可以显示我在社会上立足的能力。然而我错了。面对着顾客那张怒气冲冲的脸和他衣服上刚洒上去的热咖啡,我不知所措。

“去叫你们经理来!”他大专地说,声音有些吓人。也许声音过大,引来了经理。我受了训斥后,忍着泪水飞奔了出云。

真是的,脸都丢到太平洋了。

懊丧地回到家。家里没人,我索性放声大哭。也只能怪自己太过马虎,碰翻了客人的杯子,可他用得着这样吗?用得着用得着吗?

电话铃响了,是妈妈,说:“回来啦?这半天挺辛苦吧?坚持下去啊!我有事中午不回来了„„”

不回来就不回来吧,免得看见我现在的样子。想起今天出门时自己还声唱“我天不怕地不怕,勇敢大步向前走„„”,可发生这件事情后,今天下午怎么好意思再去呢?也许是天气过于炎热,汗水滴了下来,眼泪也跟着凑热闹,眼前又模糊了。

模糊中,我想起自己曾站在经理而前,认真地说:“我会努力工作的!”我站在妈妈面前也说:“等着看吧,我会做得很好的!” „„这些都是我自己曾经说的,自己不对这些话负责吗?因挨训就“逃”回家,就想放弃,就怕丢人,这样对吗?

于是洗完眼睛就去了咖啡店。经理显然怒气未消,却又很惊讶。“请原谅我上午的行为,再给我一次机会吧!”她立刻笑了起来:“我知道你不会就这么走掉的。只是下次做事要多留心啊!”她走后,一起工作的小李悄悄将我拉进厨房,说:“你没吃饭吧,特地为你留的。”我不知说什么好,不好意思地道谢着。

“小姑娘,这儿有什么特色点心吗?”“有,有„„奶油„„奶油鸡汤,不对,是奶油鸡丝汤,我„„”完了,菜单没有给顾客看,菜名也没背上。我盯着他,想象他的脸就要发生变化„„

“你是新来的吧,没关系,你拿菜单吧,我等着。”他一脸理解的笑。我立刻取来菜单并记录菜名。我心里充满感激,我确只是来暑假实习的,或许他看出来了„„,隔着窗户,我看见外面的太阳好亮啊。

一个月过去了,接过装工资的信封时,心中涌上许多滋味。这就是生活,是生活的味道。它像柚子,皮是苦的,里面的果肉却是甜的,其中还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心怀着希望,就会有信心和信念,生活也就不会抛弃我们。

生活的味道

他是个傻子,人们都这么说。他逢人便嘿嘿地笑,不管认识的抑或不认识的。他一咧开嘴,口水就滴滴答答地,顺着衣襟往下淌。

他是这路公交车的“常客”,每次坐固定的位置,手里永远拿着同一份过期的报纸。他喜欢看报纸,但也仅仅是“看”而已,因为他常将报纸拿倒了却不自知。他非常在意别人是不是关注他在看报纸。一旦有人看他,他就会朝那人挥挥手里的报纸,谄媚似的笑笑:“看报纸?”

他还喜欢给人让座。一天,公交车到站了,上来一个步履蹒跚的孕妇。傻子支楞着一双眼盯着孕妇隆起的肚子,半天吐出一句含糊不清的话:“给弟弟坐。”一边不由分说地将孕妇拉到自己的座位上。孕妇红着脸说了声“谢谢”。她满脸堆笑说了好多声“不用谢”。一路上,他威风凛凛昂首挺胸地站在孕妇旁边,像是凯旋的英雄。

傻子做这些的时候,车里没有一个人嗤笑他,甚至连异样的眼光都不曾有过,买菜的老太太、时髦的女郎、染黄发的青年、夹公文包的上班族、不停打手机的中年人,通通都对他行注目礼,车里变得很安静,游离着莫名的感动,呼吸变得很轻,很长,甚至捉摸不定。

还有一次,黄昏的阳光穿透车厢寂寥的灰尘。人群慵懒,面无表情地上车下车,然后各投归宿。我坐在座位上昏昏欲睡。只听见耳边一阵炸雷似的狂叫:“看啊,多美的夕阳!”睁开眼,就看见傻孩子在那儿手舞足蹈。过了一会儿,他又把脸贴在车窗上,贪婪地去看那天边的夕阳。落日通红浑圆,比任何时候都要安详,仿佛要把人世一切的苦难与烦忧都溶在它红彤彤的余晖里。傻孩子几乎把整个身体都贴在车窗上,我看见他的眼里很亮很亮。

我想:做个傻子有时是幸福的,尤其是当他受到足够的尊重的时候。生活于他,好像是一根巨大的棒棒糖,他不停地吸啊吮啊,永远都是那么满足的幸福模样。他总能找到一些美好的东西,比如泛黄的旧报纸,比如红彤彤的夕阳。生活是一粒钻石,要想它熠熠生辉,办要给它点亮光。

上一篇:新进员工自我评价下一篇:治安联防队组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