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政党制度说课

2024-07-12

我国的政党制度说课(精选8篇)

我国的政党制度说课 第1篇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

首先是教材的分析;

本节课内容出自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 它承接上节课发展生产有关问题,也为第七课第二节《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为本单元生产与经营提供了一种制度上的保障。因此本框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接下来是学情的分析

本框题有关内容,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本已经有所表述,高一学生对于这一知识其实并不感觉陌生。但是对于现在更高的要求,高一学生还显得缺乏分析综合理解能力,因此需要教师教师必须设置一定的情景,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更好掌握知识。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识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2)理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体现

2、过程方法目标:

运用事例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生活,从而树立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当我们全面分析了教材、学生并确立教学目标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了。

教学重点是:

1、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教学难点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及主要实现形式

(学生对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不容易理解为什么股份制会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把握起来有些难度)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用案例更加通俗易懂,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讨论法:针对某些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教材有逻辑的分析,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

下面,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整个教学过程环节:

首先是,导入新课部分

展示资料:“神八”是谁造出来的?

引导学生要弄清楚这些企业的经济性质,我们就要了解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板书)

(通过材料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下面是讲解新课部分

为了讲清教学重点,

二、公有制为主体

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围 (板书)

引导学生阅读书本,小组探究的形式来找出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有哪些成分?

学生阅读课本,得出结论。

接下来展示材料三则,通过三则材料的对比,并结合书本可以使学生清晰认识到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这里通过对文字材料的分析,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并结合教师讲授,掌握知识点,并结合具体案例加深理解)

在此基础上,过渡到难点的学习

2、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板书)

展示具体的股份制改革的材料并结合一则视频学习知识;

接下来为了突破第二个难点,首先展示材料,并且抛出探究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自助探究。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这种认识实际上背离了生产力标准,实践上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讲解其控制力体现在两方面:

3、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板书)

(通过文字材料和视频播放,通过学生的有效阅读,学会挖掘分析问题的角度,归纳知识点,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视频播放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合作探究,进一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接下来引导学生引导学生阅读书本并归纳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内容,

学生回答完毕后,展示这三者的对比的表格:学习几种不同类型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的含义、地位、作用。

(这里表格比较,直观清晰,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从而顺利理清重点。

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个体经济

2、私营经济

3、外资经济(板书)

对于本节课最后一个教学重点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板书)

展示这样几则图片:牛耕地、农业机械化生产、现代化的温室种植。

请学生来回答,对我国生产力现状的认识,教师总结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正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现状决定的,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

(这样设计,既把握教学节奏,运用图片直观易懂,由浅入深,加深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接下来呢是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巩固知识。

(这里我运用的是提纲式板书:这种形式的板书能够突出课文的重点,便于学生抓住要领、把握内容、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布置作业:也就是教学评价环节

引导学生查阅有关青年创业基金的实施项目,并写出一个方案。

(这样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就到这里。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国的政党制度说课 第2篇

一、说教材:

本框题是中职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五课第二框题《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内容。

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是因为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的保证。我国的政府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内在要求。本课从政治制度层面回答了上面两个单元有关知识的根据和基础,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

所以本课内容既是上述两个单元的延伸和深化,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特点,使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说学生

现在的高中学生思想比较活跃,知识面非常广泛,有很多特长,也关心国家大事,所以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新课程标准强调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感悟与体验,使学生加深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知识的理解,实现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②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了解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府两院”是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2)能力目标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中或网上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活动的有关资料用于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②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努力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关于民主集中制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既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帮助便于学生学习,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五、说教学方法

1.教法

(1)在讲授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在考虑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本课程的思考探究法、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给予学生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三自一导”法。即指导学生自己看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则发挥导学、导读、导思、导疑功能,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问题。2.学法

(1)合作学习法。即学生之间互动、合作,共同尝试解决问题。

(2)思考探究法。即学生要主动思考,探究知识,这也是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的体现。3.手段

在计算机中将图形、图象、视频等多种信息有机组合,充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课堂教学是达到教学目的具体环节,接下来我将继续阐述我的具体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展示我国国家机关结构体系图,并结合上一框题的内容,进行分析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从而引出政体的概念,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通过这种方式导入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对我国国家机关有初步了解,为后面民主集中制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新课讲授 1.在导入的基础上过渡到“政体”概念的讲解。主要采用讲授法,因为政体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积累,采用这一教法,使学生更加直接明了的了解这一概念,并知道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回忆前面我们还学习了国体,请学生思考过于政体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结合政体的概念,引导学生得出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3.民主集中制,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采用学生自学、思考探究和讲授法结合。

(1)先请学生自学思考:什么是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组织活动中是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的?

使学生在自学思考中对民主集中先有感性的认识,也对教材做到熟悉,再在此基础上对民主集中制进行探究讲解,使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和理解民主集中制及其表现。

(2)教师讲授民主集中制。

①概念分步解析,分开解释民主和集中,民主就是在我国,凡属全国范畴内的重大问题,以及重大的方针、政策,中央国家权力机关制定通过之前,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中是将那些积极的、合理的,能反映问题本质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领导的意见、决策或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

这样做得目的是为了先让学生对民主集中制有初步的认识。举例讲解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班长的选举,先有全班同学投票选举出候选人,再有班主任综合各方面因素和考虑在候选人中确定正式人选,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班上事务由班主任在听取同学的意见基础上最终最初决定,班委在此基础上贯彻执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举例讲解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更加形象、易懂。②讲述民主集中制的三个表现及各自是怎样体现民主集中制的内涵的: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让学生联系上一框题的内容,回忆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通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概括出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并让学生思考这一关系如何体现民主与集中的统一的,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让学生阅读教材开始的四个镜头并思考本框第一目“探究与共享”的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和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是什么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质询政府的财政预算,否决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说明了什么?”。通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概括出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并让学生思考这一关系如何体现民主

与集中的统一的,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通过临夏州和中央的关系进行说明,这样做更易于学生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在学完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这里主要是教师要做好引导,不是直接给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学习,对以上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得出。

这样做相比直接给出定义内容更能帮助学生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记忆。(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先引导学生理解在人民代表制度下,我国人民如何行使民主权力的,再从中得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这样做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让学生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内容得出结论:国体决定政体,第一个原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第二我国的国情;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三)课堂小结

通过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体系进行梳理,理清知识的脉络,搭建知识框架,巩固知识,加深学生理解。

七、说板书

我国的政党制度说课 第3篇

作为一国司法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级制度“是指法律所规定的审判机关的级别以及案件应经过几级法院审判才告终结的制度。”[1]审级制度在司法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多种功能, 其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司法权的优化配置和司法公正的实现。受制于各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法律文化传统等因素, 审级制度在结构上呈现出不同的层级, 综观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审级构造后, 不难发现, 三审终审制为审级制度的主流, 而我国在审级设置上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死刑因涉及对生命权的剥夺, 是对犯罪分子实施的最为严厉的刑罚方式, 故死刑案件审级制度的研究是刑事诉讼法领域的重要课题, 事关死刑案件的审理质量和被追诉者的人权保障, 是贯彻“保留死刑, 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的刑事政策的需要, 在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方面是一种进步的尝试。可以说, 一国对待死刑问题的态度及在死刑案件审级制度方面的理论探索, 不仅折射出其刑事司法理念和价值取向, 亦对既有审判程序的优化与完善提供了智力支持。需要指出的是, “审判程序是死刑司法控制的重心。通过司法确保死刑适用的公正与准确, 是我国死刑控制的理性路径。”[2]由此, 死刑案件审级制度的价值在于, 通过启动相关审判程序, 解决被追诉者的罪责问题, 保障各方参与者的诉讼权益, 维护刑事司法的正当性。

二、我国死刑案件审级制度的立法规定与现状考察

(一) 立法规定

2012年修改后的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案件审级的规定与其他刑事公诉案件并无二致, 在“审判”一编中, 对审判组织、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以及审判监督程序作了详尽的规定。另外, 两高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 例如2006年9月21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 (试行) 》、2006年12月28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有关问题的决定》、2007年2月27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 也为死刑案件的办理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

(二) 现状考察

目前, 我国在刑事审级制度方面实行的是四级两审终审制, 刑事审判组织形式包括独任制、合议制以及审判委员会三种。虽然“一般认为, 两审终审制是我国长期审判实践的经验总结, 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司法实践需要的一种审级制度。但从司法实践来看, 两审终审制的预期目标与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3]作为刑事诉讼审判程序重要组成部分的第二审程序, 其程序功能几乎形同虚设, 最直观的表现莫过于刑事审判实践中, 二审法院对一审法院判决的高维持率。而且相比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三审终审制, 在现行的四级两审终审制模式下, 我国死刑审级少了一次上诉审, 这对于死刑案件的被告人来说, 少了一次进行上诉的机会, 这也意味着被告人并不能充分享有获得救济的权利。于是, 针对两审终审制审级过少的不足, 法律赋予再审程序以补救的职责, 故对被告人申请再审几乎不做任何限制, 再审程序的启动往往具有随意性。而再审程序的频繁启动, 阻遏了其作为特殊司法救济程序的应有功能和价值属性, 导致刑事终审判决的既判力难以实现, 司法的终局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同时, 程序的反复亦不符合诉讼经济原则的价值需求, 也使两审终审制在防止诉讼拖延、节约司法成本方面的效果大打折扣。由此, 流于形式的两审终审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 其制度功能并没有被有效地挖掘出来, 不符合现代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另外, 作为死刑案件特别审判程序的死刑复核程序, “由法院自行主动地加以启动, 又按照秘密、书面和单方面的方式运行, 而且大多数死刑立即执行案件中, 二审程序与死刑程序合二为一, 这也导致针对死刑案件的核准程序在实践中名存实亡。”[4]

三、确立死刑案件三审终审制之必要性探讨

(一) 死刑复核程序的缺陷难以克服

首先, 就启动方式而言, 死刑复核程序需由作出死刑判决的下级人民法院向上级人民法院主动报请方可启动, 具有较为浓厚的行政审批特色, 而死刑复核程序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刑事审判程序, 理应恪守审判程序最基本的“不告不理”原则, 但主动报核的启动方式抹杀了司法程序启动的被动性特征, 使案件以非公开的形式流转于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由此, 死刑复核程序单在启动方式上就面临种种质疑。其次, 在审理方式上, 死刑复核程序由复核法院遵循非直接言辞的书面评议方式进行, 有悖刑事审判的公开性要求, 丝毫体现不出其应然的诉讼品格。审核以高度保密的状态进行, 迫使作为死刑复核程序关键参与主体的被告人无法真正、有效地参与其中, 自行申辩的权利受到极大的限制, 实质上剥夺了其获得终极救济的机会。众所周知, 公正、科学的审判程序离不开控、辩、审三方的积极参与, 而立法弱化了检方和辩方在封闭的死刑复核程序中的权利, 只孤立地强调法院一方参与主体的权利, 由复核法院在缺乏有效监督与制约的情形下单方主导死刑复核程序的全过程, 无疑破坏了诉讼构造的均衡性, 与刑事诉讼结构的基本原理相悖, 也使死刑案件终局结果的公正性受到质疑。再次, 死刑复核裁判的执行期限过短, 是学界声讨死刑复核程序的又一重要原因。新《刑事诉讼法》第251条规定:“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 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虽然修订后的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可就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工作提出意见, 但没有进一步设计监督的具体方案和途径, 故七天短暂的执行期限只会增加检察机关的监督压力, 令检察监督职能受时间所限略显被动。另外, 对于死刑被告人来说, 在七天内根本来不及行使申诉权, 而且我国尚未建立起针对死刑复核结果的强制申诉制度, 实质上意味着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死刑执行命令的一刻起, 死刑被告人所享有的一切诉讼权利即告终止。

(二) 构建死刑案件第三审程序的理性分析

死刑案件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审理程序的严肃性, 但严肃的审理程序未必造就终局裁判的正当性, 究其原因归结于制度的设计建构问题上, “任何制度设计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制度功能, 反过来, 要想对制度设计作出选择, 就必须先设定制度功能。”[5]死刑复核程序本该发挥其他程序所不具备的特有功能与价值, 但长期的司法实践证明, 死刑复核程序的设计与其应然功能的发挥并不对应, 对司法资源的过度占用并未实现有效控制死刑适用的预期功能, 程序正义的诉求并未真切地彰显出来。域外处理死刑案件的普适经验亦告诉我们, 对死刑案件实行三审终审制, 意味着死刑被告人有获得较高层次的司法救济的机会, 多一个独立的审级更有助于保障司法终局裁判的权威性与可接受性, 故三审终审在弥补死刑复核程序非诉讼化缺陷的同时, 亦能实现严格适用死刑这种严酷刑罚, 最大限度地彰显程序正义理念的目的。由此, 打造死刑案件的第三审程序, 以独立的审级将死刑复核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一并加以解决, 无疑是当下确保死刑案件处理结果正当性的理智选择。“死刑作为针对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人而适用的刑罚, 与死刑相关的任何改革都将必然招致外来的诸多目光, 引发是非争论的诸多争议。”[6]死刑案件第三审程序的建构理论同样会备受各方质疑, 但第三审程序科学理性的程序建构原理, 及其所折射出的保障人权与程序公正的价值理念, 势必成为强化我国死刑程序的正当性及营造和谐公正的司法环境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37.

[2]陈海平.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2010.

[3]朱立恒, 彭曦宏.试论刑事审级制度的三重功能[J].江西社会科学, 2008 (3) .

[4]李良富.刑事审级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3.

[5]高原.审级制度视野下死刑复核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路径[J].政治与法律, 2012 (9) .

对我国政党制度的法律化问题探讨 第4篇

关键词:政党制度;法律化;重要性;思想原则

从全球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政党在国家与社会中的作用地位日益突出,权利也在不断的增大,所以政党制度立法所受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主要作用是规范政党行为,约束、监督日益增大的政党权利,为政党执政提供合法依据与合法条件,例如国美、阿根廷、德国、俄罗斯以及韩国等都有自身的政党法,可以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制定实施政党法,都是规范政党权力运行的有效手段和必然趋势。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中,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下,我国也应当积极实现政党制度的法律化建设,以确保我国政党事业稳定、合法、长远发展。

一、我国实现政党制度法律化的必要性分析

政党担负着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重任,但其责任与权利越大,就越需要受到严格的监督,以防止其出现异化与腐败,这样才能全面确保国家与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世纪三十年代后,各国政党的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同时异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这使得各国的宪政秩序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难以获得保障,对各国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促使各国深刻反思政党与宪法的关系,开始高度重视政党的宪法规制问题。

从全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的政党立法概况来看,政党政治、现代民主理念的发展,使得政党制度的法律化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为了限制、监督与规范政党的权利运行,使国家民主制度与政治秩序得到保障,很多国家都制定了专门的政党法,或是监督、约束政党活动的法律规定,使政党制度实现了法律化,为政党权利的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就我国当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宪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都对政党制度做出了一定的规定,例如宪法作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规定、关于多党合作的规定、关于政党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关于公共财产和社会经济秩序的规定,选举法、代表法、工会法等,又对关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关于政党权利、关于政党义务等方面的内容作出了法律规定,但其中很多内容都较为模糊并不明确,这就限制了其效用的发挥,不利于我国政党权力运行过程当中的法律实践。因此,我国应当积极实现政党制度的法律化建设,制定、完善与实施政党法,这对于强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弥补我国政党依靠惯例运行的缺陷来说非常必要,是确保我国政党事业稳定、合法、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1]。

二、我国政党制度法律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立法原则

(一)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

在我国政党制度法律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既是长期革命斗争胜利的成果,也是党与全国人民的一致期望,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保障,所以我国在政党制度的法律化建设中,必须要以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国家基础制度为前提;在我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当中,共产党都做出了无数的正确决策与领导,这一方面使我国社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不论是在产业、经济、文化还是政治方面,都与国际水平接轨,另一方面还极大改善了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文化质量,巩固了我国人民群众在国家当中的主导地位,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以说如果没有共产党,我国就不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果。有了历史的证明,在我国政党制度的法律化建设中,更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不能偏离共产党的领导,否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就难以得到保障。

(二)坚持多党合作、长期共存的基本方针

政党是社会各阶级、阶层、集团基于共同的利益而结成的政治组织,是人们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的政治工具。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以及由此推进的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逐渐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他们的具体利益和特殊要求,也需要一定的政治组织来代表和维护。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的民主党派将长期存在,并在经济发展和维护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政党法贯彻多党合作、长期共存的基本方针,按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允许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政治组织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多党合作的共同任务,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团结合作,共同协商,互相监督,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祖国统一、振兴中华而奋斗[2]。

(三)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

政党存在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民主政治的实现,它作为一种工具与桥梁纽带,连系着国家与人民群众,是国家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治理国家的过程当中、在发展国家各项事业的过程当中,所有政策与方针的制定,都必须要以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诉求为主,那么如何才能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诉求反映到国家各项政策与方针中呢?这主要需要政党来从中进行协调,而且政党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所以,在我国政党制度法律化的建设中,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确保各民主党派以及人民群众的意见能够得到表达,确保政党的权力运行能够受到全面的监督,使政党的一切活动都能够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诉求为出发点[3]。

(四)坚持程序正义的原则

政党的活动、对政党的法律约束都必须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即程序是合理、公平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程序和法律应该具有同样的精神,因为程序只是法律的生命形式,因而也是法律的内部生命的表现”,只有当程序公平、合法时,社会的公平、民主才能更有效的实现。而当程序不公平、不合法时,社会的公平与民主的明灯就可能熄灭。我国政党制度法律化建设中政党法的制定和实施,涉及公民的切实利益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全局,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程序办事[4]。在我国中共中央正式提出立法建议后,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由全国人大来正式启动立法过程,期间的所有程序都要进行严格的规划与编制,同时要进行相应的立法调查并草拟法规,然后再根据程序规定提出立法议案和审议通过。立法过程当中,不论是全国人大还是立法起草机关,都必须要对人民群众以及各个民主党派的意见进行调查,确保立法的群众基础。在形成立法草案之后,还要组织所有民主党派与人民代表对草案进行讨论,不断的对其进行完善,使其能够更加的周密与完善,更加符合我国的现实需求,能够真正有效规范我国政党权利运行。

三、结语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下,我国应当明确政党制度法律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立法原则,加强政党制度的法律化建设,以进一步强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弥补我国政党依靠惯例运行的缺陷,使我国政党事业稳定、合法、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桂韩.关于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州学刊,2015(03):162-170.

[2]宋伟,谢小飞.合理约束执政党权力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5(01):241-242.

[3]鞠成伟.论法治政党与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体制机制的完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05:89-92.

我国的政党制度说课 第5篇

一、学习任务分析

首先是教材分析,即本框题的教学地位和作用。

本框题是第六课的落脚点,是对上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的权力机关》的承接与深化。学习和了解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助于学生更深一步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了有效的进行本框题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框题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框题的教学重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他政治制度均是由它创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没有它,人民民主专政就无法实现;也体现着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全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此,这是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

本框题的教学难点是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既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也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由于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较弱,对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和具体表现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问题。

二、学习者分析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中职生在初中就已经接触过一些粗浅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从电视新闻报道中看过有关人大的报道,这就为学习本课知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外,从中职生心理特点来看,现在的中职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广泛,有很多特长,关心国家大事,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对于本课的热点问题,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相关内容,联系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基础知识以及认知、理解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本框题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国体与政体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决定因素及其基本内容;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及民主集中制原则。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提问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导演”的角色,给予学生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角色体验法。即通过情景扮演,满足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需求,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努力的观念。

为了讲清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来谈谈:

在教法上,根据学情,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根剧本课的特点,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探究法、集体讨论法。一方面利用图片、歌曲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而引导学生通过复习旧知,巩固新知,同时针对学生疑问,组织学生进 行集体和分组讨论,用这些教法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法上,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在快乐中、探究中、分析中与反思中学有所得。

1.教法

(1)在讲授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在考虑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本课程的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扮演导演的角色,给予学生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角色体验法。即通过情景表演,再现重、难点内容,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需求,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3)“三自一导”法。即指导学生自己看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则发挥导学、导读、导思、导疑功能,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问题。

2.学法

(1)合作学习法。即学生之间互动、合作,共同尝试解决问题。

(2)自我探究法。即学生要主动探究知识、开展讨论,交流对知识的理解,这也是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的体现。

3.手段

在计算机中将图形、图象、视频等多种信息有机组合,充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我将通过以下六个环节进行教学: 环节一 创设情景 激学导思

我将播放新闻联播:2012年3月5日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的视频。2012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召开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关注。通过这个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初步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师利用这个视频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告诉学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本节课要和同学们共同研讨的话题。

环节二 模拟演练 问题探究

新闻会客厅

我将安排一位同学扮演新闻会客厅的主持人,另外安排4位同学,分别表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人民政府市长、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主持人与这几位表演的同学进行访谈。

相关问题:

(1)什么是我国的国体与政体?二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2)什么是行政机关?包含哪些以及有哪些职责?(3)司法机关指哪些?分别有哪些基本职责?(4)什么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包含哪些?

(5)在处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走进我国国家机关,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达到对国家机构能够初步了解。此处考虑到相关原因,没有设计国家元首,教师可在学生表演之后补充解释,作为国家元首不是个人权力的体现,而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是一个国家在实质或形式上的对内和对外的最高代表。

环节三 师生互动 环环相扣

由一位同学扮演面对面的主持人,采访人大代表。(注:最好能够邀请人大代表出席,如果实在没有办法也可由同学表演)

相关问题:

(1)什么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特点是什么?(3)人大代表与人民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4)对于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或者不称职的代表怎么办?(5)人大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含哪些?(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什么样的优越性?

(8)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通过主持人与人大代表的互动,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组织和活动的特点,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优越性以及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通过开展这项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到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人大代表的活动是国家权力机关工作的基础,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十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体现,从而增强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信心和决心,立志将来争当人大代表,参与国家管理。

环节四 合作学习突出主题

这一环节,将班级同学分成4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认真学习领会本节课的内容,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选举一位代表,代表本小组进行演讲,主题为“假如我是人大代表”。内容涉及人大代表的产生及职责,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

各小组在推选代表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以及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在演讲中可以让同学们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感受到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环节五 课堂小结 升华情感

我将对同学们在各个环节的表现予以点评,对本节课的内容加以总结。然后播放《走近新时代》的歌曲视频,带领全班同学共同演唱,在这首歌中结束本课的教学。

我国的宗教政策说课稿 第6篇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我国的宗教政策》 首先我要对教材进行分析;

一、在作用上意义重大:

1、宗教问题是一个重大而特殊的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团结、统一和社会安定。因此,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在内容上易中藏难。虽然说起宗教,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但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理论性政策性比较强,理解起来较难。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特点来看,青年学生普遍对宗教问题很感兴趣,特别是3.14事件发生后,宗教问题更是学生关注的热点,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但由于他们普遍缺乏生活体验,从实际上升为理论的能力有限,容易只看到现象,而不知其本质。

三、基于以上的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

我选择了情景创设的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在我整个教学过程中。下面我就重点谈一下我的教学设计。

四、教学设计:我把整个教学环节按照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分解为感性认识、深化认识和升华认识和指导生活。

感性认识阶段就是要用直观形象的感官材料,过渡自然,完成导课的任务,我是这样处理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民族问题往往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特别是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几乎全民族信教,所以我国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针对我国的宗教状况,国家是如何处理宗教问题的呢?今天我们就走进宗教,科学全面认识我国的宗教政策。这样的设计承上启下,环环相扣,由多民族引出多宗教状况,通过直观生动的宗教状况的视频又导入宗教政策。这样很自然就过渡到第二个深化阶段。

深化认识阶段中就是深入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全面理解我国宗教政策概括为四方面,这是本堂课的重点,因为在教学任务上一切知识点都围绕它展开。如何突出这个本课的重点呢?化零为整,各个击破,所谓化零为整各个击破就是选取一个轴心材料,四个知识点的解决都围绕它而展开,各个击破,这样主题鲜明,思维清晰。

我选取的轴心材料就是以宗教为借口,分裂祖国的3.14西藏打砸抢烧暴力事件。

(相信大家对3.14西藏打砸抢烧事件都有深刻的影响吧)然后对这个轴心事件进行多角度分析。

第一,分析**集团分裂祖国的所谓”理由”。藏人宗教毁灭论(“藏人不仅在自己的土地上正在成为无关重要的少数民族,而且„„缺乏宗教信仰自由,其文化正在无声中被大民族同化。”)总结出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和实质,从而完成第一个内容,一个政策。

第二、阐述我国政府对3.14暴力事件的首要分子的处理总结出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从而完成了第二个内容,一个保障

第三、介绍3.14事件之后,境外的反华势力为**集团的摇旗呐喊,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就专程赴印度为其声援过,(美 佩洛西说“如果国际社会不就西藏问题向中国施压,将失去在人权问题上发言的“道德权威”。)对此我国政府强烈反对,这样总结出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从而完成第三个内容,一个原则。

第四、指出3.14事件之后,我国政府明确表态与**谈判的大门始终敞开,但要有一定的前提,就此分析总结这是我国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而完成第四个内容,一个目的。

认识升华阶段是指导学生用辨证的观点科学的对待宗教,弘扬科学精神。这是本课的难点,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理解这个问题需要用唯物辩证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而对于还未接触到哲学的高一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我的设计思路是欲擒故纵,欲盖弥彰。拿出两个不科学的观点让同学们讨论,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国的政党制度说课 第7篇

1.课标要求: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的土地制度。

2.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废井田,开阡陌,介绍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从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到商周的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度。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内容围绕着土地私有制展开,分别介绍了土地私有制的多种形式,在土地兼并下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以及在较低生产力水平下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经营方式。

3.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土地制度中耕佃制及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掌握租佃关系形成的原因,演变过程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归纳土地私有制及租佃的演变历程,培养梳理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土地制度是社会的基础,认识土地制度演变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租佃是封建社会特征的基本内容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4.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井田制 土地私有制 租佃制

难点:井田制的瓦解 租佃关系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经过必修一的学习,对于高中历史学习已经基本适应了,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对于本课一些知识他们在初中阶段没有学过,而且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还没养成,综合探究合作学习能力也有限,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还在感性的层面。

2.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表演,师生互动等途径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说教法

1.教学方法

①采用自主学习与适当引导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能够较好的控制课堂气氛。

②问题情景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景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③采用史论结合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原始材料,从而得出相关的认识,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丰富人文内涵。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井”和“田”这两个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以此抓住学生的情绪,打开学生的思路。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设计思路: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但是条理较为清楚,难度不大,首先采用问题导学方式,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相关的几个问题:(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井田制是什么性质的土地制度?(3)井田制后来是如何瓦解的?然后再展示两位改革家管仲与商鞅的图片,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统治者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才能成功。

师生互动:

首先组织学生迅速浏览教材第一目的内容,思考问题: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春秋以后,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建立起来。

展示图片及材料

设问从上面的图片和材料中可以看出井田制有什么特点呢?应该是什么性质的土地制度?

学生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井田制实际上是贵族土地所有制。

设问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当时奴隶们在“公田”是怎样劳作的吗?

学生奴隶们集体劳作,实行大规模简单协作。

设问由井田制的特点可以看出井田制和当时西周的哪项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呢?

学生西周的分封制。

教师总结过渡:由此可见,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是密不可分的,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设问 结合春秋时期的社会大背景,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学生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提高。

设问 这就使得一家一户的个体农耕成为可能,所以,“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面对这样的形势,当时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了呢?产生了什么样的实际效果?

学生 春秋时期,各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税制改革,这些改革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井田制的瓦解。如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鲁国实行“初税亩”。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实行变法,其中以商鞅变法效果最好,从而以法令的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展示图片 中国古代的改革家管仲与商鞅

教师介绍 管仲与商鞅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他们能够敏锐的观察到当时社会的发展大势,从而顺应历史潮流,进行一番有作为的改革,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问题探究 当时社会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们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逐步的推广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领域内的土地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管仲与商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顺应这一变化,实行相应的改革,富国强兵,以达到称霸和兼并的目的。这样,到了战国时期,井田制已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设问 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其中哪种占主要地位?

学生 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其中地主私有土地占主要地位。

过渡设问 那么地主是靠什么途径来扩大他们的地产的呢?(导入下一标题)

教学反思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但难度不大,将教材内容打破,进行教材资源的重新整合,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采取材料分析的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理念,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

二、土地兼并

设计思路 此部分内容课标并未作明确的表述,但这无疑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由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土地兼并的原因和表现,然后通过分组讨论和表演这种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封建社会各个阶层在土地兼并中的利害得失,从而更好地理解土地兼并所带来的危害。

师生互动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八页的第一、二的楷体字内容,思考问题:地主兼并主要以什么方式兼并农民的土地?由此可见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地主通过土地买卖的方式进行土地兼并,而且这是一种合法的形式,因为这时的土地已经成为了农民的私有土地了,因而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以只要封建土地私有制不被废除,土地兼并的问题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所以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的趋势是愈演愈烈、不可遏制。

展示材料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设问 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

引导 土地兼并会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利益?

学生 农民、地主和封建政府。

组织课堂表演 全班学生分为三组,分别扮演其中的三个角色,相互讨论体会土地兼并给他们带来的利害得失,最后请三方代表进行表演。

甲组 我们代表农民阶级,我们一般都拥有一部分土地,一年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还要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就勉强吃口饱饭,而地主财大势粗,经常欺诈我们自耕农,如果遇到天灾、战乱和苛政的话,我们走投无路,就只有把家里的土地出卖给他们,从而沦落为佃农,这样受到的剥削和压迫就更大了。如果情况更为严重的话,我们只有揭竿而起,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所以我们是土地兼并的受害者,现在很多人几无“立锥之地”,我们要求国家限制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

乙组 我们代表地主阶级,我们兼并了许多自耕农的土地,我们的地产是越来越大了,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可是我们也是花了银子从他们手里把土地买来的呀,也是为了帮助他们解决暂时的困难,而且这也是合法的,没有什么不对的,要怪只能怪那些自耕农不善于经营了。所以我们是土地兼并的受益者,国家并不能干涉我们以合法的方式进行土地兼并。

丙组 我们代表封建中央政府,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确实已经成为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收入的大事了。现在的自耕农是越来越少了,我们政府所能征收的赋税和徭役也越来越少了,国库空虚呀,而那些地主的地产越来越多,他们又用各种办法逃避徭役和赋税,真拿他们没办法,而且有些地主势力越来越大,逐渐不受中央的控制了,很有可能会造反呀,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央集权了。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土地兼并的直接后果是大量自耕农丧失土地,经济状况恶化,从而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由于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又会导致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地主阶级的势力的膨胀又会对封建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影响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设问 面对这样的危害,历代封建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了呢?

学生 统治者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如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隋代至唐初,均田制的具体内容虽有所调整,但基本精神不变。

设问 那么这些相关的措施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呢?

学生 不能,因为这些措施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私有制,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所以到明清时期,土地兼并已经日益普遍,不可遏制了。

设问过渡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广大农民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他们又是如何生存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导入下一个标题)

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采取教师讲授于学生表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添历史学科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活生生的、可以亲身感受得到的历史,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又解决了本课的难点问题,为下一部分的教学活动作好了充分的铺垫。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设计思路 这部分内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但是不需要太深入地探讨,只需要与东汉时期田庄制下的那种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作对比,即可让学生体会到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人与人的关系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

师生互动

1、田庄制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九页的内容,思考:东汉时期的田庄制有什么特点?劳动者与田庄主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 田庄具有极强的自给自足的性质,多聚族而居,而且拥有私人武装,田庄的劳动者与田庄主之间形成了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2、租佃制

教师 随着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加剧,很多自耕农纷纷破产,租佃制逐渐发展起来,到明清时期普及到全国。那么,租佃制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学生 战国时期产生,汉代时比较普遍,宋代时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到全国。

设问 租佃制的普及与土地兼并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 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的趋势加剧了租佃制的普及。

设问 在租佃制下,农民和地主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 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教师总结 很显然,租佃制下农民与地主的关系比起田庄制下的劳动者与田庄主之间的关系要明显松弛了,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了,这一方面是古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同时也是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表现。

探究 如何看待明清时期租佃制的普及?(租佃制的普及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租佃制下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促进了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同时,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也大为提高,他们不仅在选择雇主方面有一定的权力,而且在支配产品方面也获得了适当的发言权,甚至能和市场发生联系,这样就促进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教学反思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思考问题,加上教师的逐步启发和引导,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给学生以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发展和演变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还深切的体会到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农民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加深了我们对我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人民不断的反抗斗争一步步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和文明的进步。

我国的政党制度说课 第8篇

互联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短短几十年,在国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状况》统计,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1]。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网络民主创造了重大机遇,为我国当前的政党制度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1 网络民主和政党的界定

“民主”源于希腊文“demos”,本意指人民,通常指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实质是一种制度,即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网络民主则是“以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网络及其相关技术为运作平台,以直接民主为发展趋向,以公民的全体、主动、切实参与民主决策、民主选举等民主运作程序为典型特征的一种民主新形式”[2]。

学者总结了网络民主的四大特征:第一,网络民主参与主体具有平等性。第二,网络民主具有非正式性特征。第三,网络民主参与成本低廉,参与方式直接、方便和快捷。第四,网络民主能实现现实和虚拟的交互[3]。所谓政党,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基于共同意志结合在一起,为了实现共同理想的政治组织,是政党成员表达要求的重要渠道。政党也具有四大基本功能,即第一,利益表达和综合功能,指政党为民众提供利益表达渠道,民众将其利益诉求通过政党表达和传输的功能。第二,精英录用和输送功能,是政党将政治精英输送到各类政权机关(如人大、政府等)的领导岗位功能。第三,政治教育和动员功能,是通过对党内成员以及公众进行宣传教育,增强他们对政党的价值观念、政治纲领、执政政策认同的功能。

2 网络民主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影响

伴随网络发展起来的“网络民主”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对政党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2.1 网络民主促进了政党一些功能的发挥

(1)构建了利益表达途径的多样化。政党需要不断解决民众的利益诉求来获得民众的支持。网络时代,民众可以直接上网表达意愿,政党可以利用网络来收集、综合民意。(2)开创了政治协商的实时化。网络民主拓宽了政治协商的形式,民主党派人员可利用网络技术实时性特点,随时、主动的开展网络议政,与政党进行实时沟通,提出参政议案等,从而加大政治协商的力度。(3)推动了网络问政的常态化。随着“直通中南海”、微博等栏目的开启,网络的声音可以直接传达到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2.2 网络民主弱化了政党的某些传统功能

(1)网络民主的开放性冲击了我国政党度的思想基础。网络民主以其开发性的特点迎合了民众自由表达思想观念的需求,网络思想呈现了多样化、差异化,多种意识形态通过网络激烈碰撞,必然导致民众用比较的眼光看待当前的政党制度,从而对政党现有的思想基础造成冲击。(2)网络民主弱化了政党的影响力。经过几十年的改革,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益主体从一元结构逐步开始分化,各利益群体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构成了一种多元的利益主体结构。利益主体在网上表达诉求,往往能形成强大舆论压力,导致特事特办,从而弱化了政党解决诉求的功能。(3)网络民主加强了对精英人才的争夺。政党需要吸纳、培养和输送精英人才,以实现持续参政执政目的。网络时代,网络民主的非正式性以及开放性,对民众尤其年轻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减弱了政党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网络民主和政党之间对主流意识争夺,也是对成员进行争夺一种形式。网络越来越吸引年轻一代,对政党的精英录用和输送功能构成了挑战。

3 对策研究

网络民主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主方式,对促进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完善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由于网络民主自身的有限性,对我国政党制度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如何规范和引导网络民主显得尤为重要。

3.1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实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基础。当前,网络民主中出现的多种意识形态、民主化思潮等文化力量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造成了冲击。如果忽略了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我国的政党制度容易受多种思想的影响而缺乏统一的思想基础。网络民主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等方面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3.2 推动网络民主的繁荣健康发展

网络民主已经成为凝聚民族和发挥民众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了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当然,网络的无边界性必然使得网络社会中充斥着一些恶意信息、虚假信息、垃圾信息等,这些损害了网络民主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加强对网络民主的建设和管理,对网络言论的内容、形式进行审查,及时删除一些有害的信息,维护网络正常秩序和网络民主的健康运行。同时,还要对网络民意进行合理疏导,对于热点问题做好信息公开和网上评论,主动设置一些议题和话题,吸引公众参与讨论,并从正面引导舆论。

3.3 建立和完善网络化政党

我国政党顺应网络潮流已建立了一些政党网站来发布各种信息、加强沟通,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网络化政党的核心是通过网络、手机和计算机等工具把民众的关注点联系起来,以此来扩大政党的影响力和活动范围。目前,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化政党,争夺互联网阵地。一是加大基层政党网络对公众和党员的覆盖力度,建设和完善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基层党组织的网站,并与移动通讯终端链接,覆盖到手机用户,让民众随时了解政党的政策主张、党内活动等事项。二是加强网络互动,推动党内民主。在网络种建立党员支部和党外群众群体,为普通党员、党外群众与党组织之间的沟通提供渠道,定期或不定期的与网民对话,设定议题议政,加强党员的参与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和接收政党纲领。

摘要:网络民主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在坚持我国政党制度的基础上,要加强对网络民主的管理,推动网络民主的繁荣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网络化政党。

关键词:网络民主,政党制度,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状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0.6.

[2]赵春丽.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网络民主研究的综述.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8.1.

上一篇:追女友创意方案下一篇:安全工作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