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项目经验总结

2024-07-26

我的项目经验总结(精选6篇)

我的项目经验总结 第1篇

一、工程流程顺序

招投标工作合同及相关协议签订组织整编项目经理部项目管理竣工移交

二、具体工作

1、招投标工作

A、投标文件包括技术标及商务标两大类。

B、技术标为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文明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包括整个工程的各个分项,且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详细设计,应尽可能采用新型技术工艺,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安全文明设计主要包括工程各分项施工的安全文明,且应设计详细,对工程当地有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设计紧急预案措施,做到有案可依。技术标不得出现章句语病错误,更不得出现错别字,否则会变成废标。

C、商务标为工程经济专业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依照国家规范以及公司自身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的工程预算。商务标务必要做到精准,不能出现任何漏项、错项、重复项,且工程各项预算总和要与报表总数准确一致,标底只以报表总数为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D、商务标和技术标必须签章装订完整,且密封包装加盖公章封存。标书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递交招标单位,开标时公司指定的注册项目经理(携带岗位执业证书和身份证)必须到场,否则按废标处理。

2、合同及相关协议签订

A、合同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具体工作内容、预付款进度款支付形式、如何竣工结算、明确双方权利及义务、工程专用条款、如何解决争议,以及国家规定的通用条款等。

B、补充协议是在工程施工进行中合同不足或不适用,进行的合同外的补充。

3、组织整编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以项目经理室为中心,项目经理室以下设置相应的配套部门,配套部门大致可分为技术部、施工安全部、成本部等。

a、项目经理室设置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项目经理对整个工程项目负责,要对工程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同时确保与外单位的交涉及时顺畅;项目总工主要是配合项目经理具体安排各部门的工作,以及协助项目经理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进行交涉。

b、技术部包含技术人员、资料员等,主要负责工程技术及资料方面的工作,要确保工程技术、资料要与工程施工同步。

c、施工安全部包含施工人员、安全人员等,主要负责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工作,依据项目经理部的方针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及班组间协调;

d、成本部包含造价员、财务、材料员、仓管等,主要负责工程材料的量价控制,做好材料的及时采买、妥善保管、材料下发工作,以及工程款入账和班组工程款发放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工程成本控制。

4、项目管理

A、与建设单位签订总合同后,将工程预算总价中的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分别计算出来,然后根据这些费用来分别处置确定人工、材料、机械的单价,尽可能确保不超出整个工程的人工、材料、机械费用的总和,保证工程利润。

B、单价确定

a、造价员将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以及工程款(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要区分开)计算出来。

b、项目经理室根据造价员计算出的各分项的工程量和工程款,计算出单价,同时做好当地的市场调查,然后相互配合来确定班组的实际单价,与班组签订的施工合同要依据图纸具体明细,不能有漏项、错项、重复项,且合同中要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且要具体确定班组中途变卦退场解决方案,如有班组想在中途退场,在退场结算前必须要求现场管理人员配合统计班组实际完成量,将为施工到位处具体统计出来,然后具体考虑如何结算,同时这也能确保后续班组顺利进入施工结算;在材料和机械方面应尽可能地压缩成本,在量价上都要进行压缩,因为实际人工费太高班组单价往往会超出计算单价,超出的工程款就得靠在材料费和机械费方面节省出来,这样才不至于超出成本而降低利润额。

C、施工现场管理

a、项目经理室要做好质量、进度、安全的控制,制定出具体的工程施工计划,使现场施工人员有方向、有目的的进行施工,同时要定时对工程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弥补不足、脱节之处,制定出下一步的具体方针;制定具体的奖罚制度,以便做到奖罚有据可依;编制各分项工程的安全及技术交底,以便现场施工人员施工有据。

b、技术部要配合好项目经理室编制、收集、整卷各项施工资料,要做到与工程施工同步且不得遗漏;工程施工图纸、变更及项目经理室制定的各项文件要及时下发;对其他单位发放的文件及时上报;现场出现的技术难题要及时解决回馈,不得推诿,解决不了要及时上报;工程竣工要提前将各方面的资料按要求收集、整卷。

c、施工安全部要切实管理好班组的每一个细节,切不可脱节、放纵,要依据项目经理部制定的技术交底对班组进行交底、跟踪、纠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造成成本浪费。结构施工时要提前进行复核,确保无遗漏、无偏差、无错误、无安全隐患,成品完成后要进行尺寸、轴线、标高复核,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整改,该是谁的责任就由谁负责整改,如不及时要求班组整改日后将很难划清责任,这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建施施工时要对房间净空以及门窗洞进行尺寸、标高进行复核,对施工工序要认真协调核查,做好成品保护尽量减少质量缺陷,质量缺陷越少、返工越少也就是在降低成本。现场管理人员要依据项目经理部的总体进度计划部署,制定出具体的施工进度计划,再安排班组进行有序的施工,这样才能尽可能的缩短工期,压缩成本。

d、材料员、仓库管理员要确保工程施工材料的采买供应,同时也要控制好材料的发放、使用,不得多领、冒领,同时也要不定时的到现场查看,确保所领材料物尽其用,这样才能尽可能地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造价员、财务要做好月季度的成本预算及成本控制;要做好月季度的工程量及工程价款的核实统计,及时上报监理、建设单位,这样才能确保与建设单位索费有据,不至于延误工程进度款;要核实班组实际完成工程量,做好班组进度款的发放,且要跟踪各班组的款项发放情况,确保每一个工人都能拿到各自的钱款,避免矛盾冲突;工程竣工后要及时上报决算书,以便审核决算。

5、竣工移交

工程竣工前,现场管理人员要做好检修及成品保护工作,按户进行彻底检修,检修时要定人跟踪,修复完成后保洁锁门不再进入,最后进行竣工验收、移交;工程移交后就开始进行竣工决算。

三、总结

工程项目施工从头到尾要做到凡事有据可依、遵据而行、行则必效。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要责任到人、过程掌控、通力合作、相互沟通、信息共享、团结一致,这样才能确保工程在盈利的情况下顺利圆满完成。

我的项目经验总结 第2篇

1、让工作人员等待工作好过让工作等待相关工作人员。

2、多任务处理现象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普遍、也更加有害。不理解第一条经验重要性的企业往往会尝试最大限度提高员工利用率。问题在于,越是压榨员工的劳动力,对于最终结果的影响就越是消极。毫无疑问,员工是不可能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所谓多任务处理,实际是指让员工不断从一项工作转移到另一项工作中。

3、避免“锦上添花”行为。

4、不要对任务过分进行细化。“定义细节其实无助于他人的理解,反而只会造成误解。”项目管理中存在一个收益递减点,一旦实际情况低于该点,也就意味着项目管理者在对工作进行事无巨细地全盘掌控,而没有让团队成员利用自身的丰富经验与良好判断力完成工作。

5、在业务改进方面持积极态度。有趣的是,这一点原本其实可以算IT项目的典型标准。其主要目的是为管理(尤其是账目方面)、人力资源以及预定规则提供支持,具体措施是提供一套更为同步的企业信息视角。它所带来的主要业务收益是更快速的账目结算、人力资源管理改善以及对国际性规则的支持。

6、为团队中的全体成员提供一套总体视角。团队成员非常了解每个人都拥有大局观念对于组织整体的重要性,当然前提是大家先各自处理好自己的份内职责。

我的项目经验总结 第3篇

EPC火电项目设备招标采购关系着产品质量、采购成本和工程进度, 贯穿于项目投标、工程设计、设备采购、设计制造、监造检验、催交催运、安装调试直至机组移交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在采购管理中, 采购成本固然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还应从供货商的资质信誉、产品质量、履约能力、工程服务、对相关系统的影响以及质保期服务等方面综合考虑隐形成本, 以最优的选择创造最大的采购效益。

设备采购具有技术专业化、采购金额高、合同执行周期长等特点, 因此要求参与招标采购的人员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度负责的责任心、专业的商务技术谈判能力, 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持续提高自身采购能力。

1 对招标采购人员的素质要求

作为一名合格的招标人员, 首先, 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以事业为重, 看淡名利;在日常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 坚决按照程序办事。其次, 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 由于设备采购成本动辄就是成百上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 任何疏忽都会给公司造成一定的损失, 因此从事设备采购工作, 必须忠实于自己的岗位, 努力工作, 完美地履行自己神圣的职责, 最大程度地维护公司利益。最后, 必须要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 做到商务与技术的融会贯通:一是要掌握主合同对供货设备的具体要求, 这是有效进行招标采购的前提;二是不仅仅要摸透招标设备所生产厂家的基本情况及产品的优劣, 了解设备的相关部件、制造程序、包装及标示要求, 掌握供货合同条款及其由来, 掌握设备监造检验、发运相关流程等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还要掌握所招标设备的技术参数、设备配置、质量检验项目等关键点以及这些因素对采购成本的影响, 这样才能从全局掌握招标过程, 才能在招标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2 做好设备招标的前期准备工作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完好的准备工作能对招标工作的进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 加强和设计部门的配合, 根据主合同和项目总体施工计划, 综合考虑设计进度、、设设备备制制造造周周期期及现场需求日期、现场储存条件, 编制项目采购计划。项目采买计划包括标段划分、招标批次划分、技术规范书提交时间、发标时间、评标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定标时间、合同签订完成日期、预计生产周期和现场需求时间。

在进行标段划分和招标批次划分时, 主要在交货期满足现场需求的条件下, 尽可能地考虑不同项目、不同专业之间的设备在潜在供货商相同的情况划分到同一标段或者同一批次, 以便形成批量采购、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目的, 如杂用水泵、起吊设备、压力容器、国产电动闸阀等全厂通用设备尽可能划到一个招标批次甚至同一标段以便选取同一供货商。高压电机、阀门电动执行机构、气动执行机构等配套设备统一指定知名品牌, 确保全厂的统一性, 降低了采购成本, 还为业主选择了一流的设备, 方便了将来的检修和备件的采购, 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将来的长期安全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项目采购计划是实现项目工期目标的基础, 其执行情况直接影响设备的采购、生产及交货进度, 进而影响项目的安装工作。因此项目采购计划编制完成, 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

3 设备招标技术规范书的编写

设备招标技术规范书的编写一般由设计部门完成, 其他部门进行完善。技术规范书编写的格式包括封面格式、目录等等要统一;技术规范书供货范围编制时应包括设备清单、随机备品备件清单、一年运行用备品备件清单、专用工具清单、进口设备清单、国产分包与外购清单;一年运行用备品备件清单应根据主合同要求注明是包含在总价中还是单独计价。

招标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各项技术规范均不得要求或标明某一特定的专利技术、商标、名称、设计、品牌、原产地或供方等, 不得含有倾向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如果必须引用某一供方的技术规格才能准确或清楚地说明拟招标项目的技术规格时, 则应当在参照后面加上“或相当于”的字样。

招标技术规范书中设备配置要求与采购成本息息相关, 在主合同框架下如何确保设备配置实用化和最优化, 从而达到采购成本最小化是设备招标最基本的要求。这需要不断探索和时间, 摸索规律, 形成不同容量机组设备的标准配置。选择配置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在价格存在差异的条件下, 能用外资品牌的就不用进口的, 能用国产品牌的就不用外资的, 能用一般品牌的就不用名牌的, 能用常规配置的就不用选配的”。在设备配置中, 除了本身配置的优化外, 还应该从对相关方的影响综合考虑采购成本, 如对其他设备选型的影响、对土建成本、安装成本、调试成本和运行的影响等等。

设备配置不应是一成不变的, 在招标技术规范书中应单列一项投标方的建议方案和差异表, 并在后面评标过程中充分尊重敢于提出技术差异或建议方案的厂家, 对于他们提出的每项差异或方案要认真对待, 若属于成熟、安全、经济的方案, 在经过科学论证可行后则完全可以采纳。对于心存顾虑未提出技术差异的厂家, 应在澄清过程中加以引导和鼓励其投标方案有无优化的可能性, 从而把握招标设备最优配置。

4 招标推荐短名单的选择

由于火电项目设备招标专业性强, 目前一般采用邀请招标方式。

技术规范书编制完成后, 要根据机组容量和所招标设备技术规范书要求选择合适的厂家参与。要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选择投标方, 对于在以往项目合同执行过程有不良记录或资质不能满足招标要求的厂家要坚决予以拒绝。

对于投标厂家的资质, 尤其是未进行过实地考察或新投标厂家要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查, 防止资质借用或假冒现象, 要特别注意厂家发展过程中名称变更的真实原因, 必要的话可对部分资质文件进行验证或对厂家进行实地考察。

要特别注意部分地区工业产品产业化所带来的设备质量鱼目混珠现象, 例如靖江区域的泵厂、宜兴地区的水处理设备厂、湘潭地区的低压电机厂、温州地区的阀门厂等。以某江苏环保有限公司为例, 其产品以刮泥机等净水设备为主, 从企业资质来看属于实力较强的企业, 但实际上其工厂是家庭式作坊, 谈不上什么质量管理, 若选用这种厂家作为设备供货商将对整个工程来讲是一种极大的潜在风险。

5 做好设备招标的评标工作

5.1 供货范围及技术要求的统一

供货范围及技术要求的统一是评标的基础。参与技术评标人员应提前熟悉相关设备的EPC主合同要求、技术规范书、技术评标报告及技术打分表格式等。技术评标人员仔细审阅各个投标厂家技术标书, 并编制出技术参数对比表、主要零部件材质对比表、供货范围对比表、随机备品备件对比表、专用工具对比表、一年期备品备件对比表、进口设备对比表和国内分包设备对比表、技术服务人月数或人日数对比表, 并将厂家不一致的地方特殊标注。针对对比表中存在差异的地方应彻底澄清, 尽量统一到一个评标平台上。

供货范围的确定应注意与三大主机、其他辅机设备合同供货范围和施工合同供货范围的衔接, 避免漏供或重复采购。供货范围描述要严谨详尽、接口清晰。

备品备件的选择应积极总结和探索已实施EPC项目中备品备件需求的规律, 在设备评标过程, 根据机组台数、容量大小、安装/调试/运行水平的实际情况并参考主合同要求合理采购, 防止备品备件采购过度。

供货状态的选择:对于某些设备 (如三大主机、泵本体和电机) , 应注意招标设备的供货状态, 综合比较各种因素选择经济可靠的供货方案。

5.2 理性地分析投标报价

要学会理性分析投标报价的构成、各部件在报价中所占比重, 对于价格中比重较大的部件, 必要时可进行询价, 以期在谈判过程中进行重点谈判并得出合理的标的价位。

对于报价悬殊的, 一定要分析原因, 重点澄清, 是厂家价格分拆原因还是其他原因。若非厂家价格分拆原因, 而提交与事实不符的低报价厂家要坚决予以废除, 防止中标后偷工减料, 修改配置等现象的发生。

同一部件各家报价不一有以下原因:1) 基于投标策略, 投标价格没有实事求是的分拆;2) 该厂家存在批量制造的优势, 能够有效降低采购成本;3) 该厂家与配套厂家长期合作或存在代理关系, 有框架合作协议, 能得到其他厂家拿不到的优惠价格;4) 不排除该厂家为开拓市场或多做业绩等原因做出的努力;5) 不排除该厂家存在造假的可能, 低价中标,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提出投标之外的条款和合同执行过程中偷工减料, 降低配置。

5.3 注意谈判方式方法

谈判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在谈判战场上的胜利不是打倒对方, 而是在保证双方获益的基础上使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这样才能有利于合同的顺利执行。

谈判和下棋一样, 要讲究布局, 正确的布局能带来显著的谈判效果。尤其是对于那些业主指定的一家厂家或本身就有投标优势的厂家更要注重谈判的布局。

谈判前, 应根据投标方的实际情况, 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然后在谈判过程中通过对投标方各方面详尽的了解, 做到知己知彼, 分析对方投标策略, 找准投标方的命脉, 机动灵活地调整谈判策略, 这样才能抓住战机取得谈判效果。

6 结语

设备招标采购是一门科学严谨的课程, 需要品德、责任与素质的完美结合, 需要不断地去研究、总结和创新, 这样才能学好、用好, 才能更好地与公司的发展相适应。

摘要:通过总结EPC火电项目设备招标经验, 对招标采购人员的素质要求作了介绍, 并阐述了设备招标的前期准备工作、技术规范书的编写、推荐名单的选择等, 探讨了做好设备招标评标工作的策略, 以期最大程度的为EPC总承包商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

我的项目经验总结 第4篇

关键词:EPC项目;项目管理;项目评价

中图分类号:F4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9-0128-02

2005年,国家出台“十一五”规划,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中南院在当年经营工作会上经过慎重分析,当时的项目储备和合同储备严重不足,特别是前期水电设计项目很少。如果没有新的项目增加,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峻考验,急需寻找新项目。在客观分析了国内外市场经营形势的基础上,中南院提出了“西进、转型、走出去”的经营战略,确立了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的总体目标。项目合同于2007年底签订,业主为利比亚管理中心开发机构(ODAC)。合同工期36个月,2009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2 000套住房项目,2010年4月开始建设3 000套住房项目。2011年3月因利比亚战乱,全体人员撤回国内,项目全面停工。该项目是中南院第一次独立运作并承担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管理的大型国际工程。

1 有关组织机构、设计、采购等工作评价

1.1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情况,项目领导班子情况,项目管

理体制及规章制度情况

合同签订后,中南院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分级管理,项目管理决策机构由院领导挂帅,抽调精干力量组建项目管理执行机构,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对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进行全方位控制。

利比亚项目是中南院第一个海外总承包项目,项目部结合现场情况,建立并完善了《利比亚ZUWARA房建工程EPC项目管理办法》以及范围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综合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从项目两年多的运作情况看,这些管理制度为规范管理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设计工作评价

中南院第一次承担如此大规模的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对设计工作不可谓不重视,成立了设计负责专班,并且由主要负责人担纲。总体上,设计人员付出了艰辛努力,为设计图纸审批通过、现场设计服务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站在项目管理更高层面看,设计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在设计方案的经济性把握方面。

1.3 采购工作评价

由于主材及主要设备全部由总承包商中南院采购,导致项目采购工作量剧增,采购难度较大。与施工单位相比较,设计单位从事国际工程总承包,在无国内的采购部门 支撑的情况下,其采购难度显著加大。项目部要同时开展国内外的采购工作,并且需要同时负责国内报关及国外清关工作。此外,利比亚钢材、水泥生产能力不足,但基建规模却猛增,导致供应紧张,且所有采购的材料事先需得到业主的审批,给采购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2 施工管理工作评价

2.1 进度评价

利比亚房建项目主体施工始于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撤离,共施工约20个月。该院2 000套项目工地自2010年4月起一直处于业主强制要求停工状态下,直至2010年10月才逐渐恢复部分工程的施工。期间,该院3 000套工地也处于间断停工状态,应该说进度方面严重滞后,总体上利比亚当权者、业主应承担主要责任。

2.2 质量评价

利比亚房建项目工程施工在业主、监理的严格监督下进行,同时总承包项目部建立了内部质量管控体系,实行施工分包商自检、总包商抽检、监理质检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工程施工质量优于当地建筑质量,在中资公司中质量控制也是较好的,这一点也得到了业主的肯定。总体上工程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已完工程质量优良。

2.3 造价评价

截至撤离前,利比亚房建项目主要实施了住宅建筑施工,公共建筑及基础设施尚未大规模施工。从已实施的住宅建筑而言,尽管遇到了种种不利因素,工程造价总体仍处于受控状态,但受到汇率下跌、物价上涨、地质条件较差、地下水位高等因素影响,导致基础设施部分造价较高,项目赢利空间缩小。如果对业主的索赔不顺,后续甚至有可能出现亏损。总体而言,已实施的工程造价处于受控状态,但直接费以外的费用偏高。

3 其他工作评价

3.1 商务与技术脱节

利比亚项目前期考察阶段,该院虽然派出了由商务及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考察组对项目进行了考察,但是由于商务与技术脱节,技术人员对项目商务工作没能有效跟进,出现了实际实施的场地并非原来考察时所踏勘场地的结果。由于商务与技术脱节,使得工程造价控制受到较大影响,而其他中资公司在签订合同时纷纷在缩小用地面积、提高建筑层数上做文章,借此降低工程造价。

3.2 主要商务人员中途离职,导致项目前后无法衔接

该院利比亚项目前期主要商务人员于2010年突然离职,由于前期基本以其一人为主导从事利比亚商务工作,且很多工作处于保密状态,以致其离职后很多情况无人知晓,后续接手人员在不了解前因后果的情况下只能主观作出判断,导致工作十分被动。面对如此重大的国际工程,企业主要商务人员一定要保持两人以上,既能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又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3.3 设计与地勘分包合同失控,导致工程造价攀升

为推动工程建设,前期利比亚分公司分别与当地的设计分包商及地勘分包商签订了分包合同,其中设计分包合同工作范围为住宅及公共建筑方案设计,地勘分包合同工作范围为2 000套地质勘察。其结果是:设计方案未能充分考虑造价因素,地勘结论对地基处理及基础型式的选择致使造价大幅攀升。

3.4 对汇率走势关注不足,导致换汇损失

利比亚房建项目外币部分按欧元计算,签约时的外汇牌价为1:10.7643,而进入后期则跌幅较大。该院未能及时根据汇率走势进行换汇,导致部分换汇损失。

3.5 对利比亚的法律研究不够

虽然该院与利比亚的某些律师有所接触,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未对其法律进行深入研究。在项目实施阶段,利比亚劳工法对现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利比亚执法部门以此为依据要求外资公司按中国工人人数的30%聘用当地员工,且要求对20%的当地员工进行培训,而当地员工根本不愿从事体力劳动,仅愿从事管理、司机、门卫等工作,其劳工法在实际操作时很难执行。

3.6 对独裁国家的政治风险认识不足

虽然对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独裁统治的国家政治风险有所认识,并通过与中信保签订保险合同采取了一定的防范措施,但仍显不足,在周边国家(突尼斯)出现动荡后,尤其是在2011年1月中旬利比亚发生抢房事件后,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 有关项目管理中的经验总结

利比亚房建项目投标及签约阶段,中南院派出了相关专业及商务人员对项目进行了专门考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项目所在国及项目本身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考察报告,报告对项目的经济效益、技术难度及可能存在风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但是,从项目实施后的结果来看,原分析报告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

4.1 项目经济评价结论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

原报告认为项目拥有较大的盈利空间,但实际情况是可能存在亏损。原因主要在于报告分析还是立足于国内的思维模式,而未考虑到国际工程的实施特点,比如经业主审批的建筑设计方案较之国内设计方案在造价方面大幅攀升、地势较低的盐碱地导致基础处理费用大增、项目直接费以外的费用比例较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考察报告在具体分析方面还有所欠缺。

4.2 项目技术难度分析结论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

原报告认为项目仅为多层民用建筑,实施难度不大,合同签订后大家也普遍认为技术难度不大,技术问题不会成为一个问题,而实际情况是技术问题是现场工作的最大问题。分析其原因,还是以国内的思维模式来考虑国际问题,须知如果不考虑工程造价则技术问题确实不是问题。利比亚房建项目由近千栋相同的建筑组成,单体建筑一个细微的变化带来的可能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造价增加,这时候面临的就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而是怎样力争用最经济的技术方案来解决问题。

4.3 项目风险分析结论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

原报告虽然对项目风险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且认为风险可控,但风险分析的深度不够,且风险分析不全面。国际工程的实施面临多重风险,除政治风险不可控外,其他很多风险更多的是体现在合同条款中,这些风险在签约前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国际工程的合同范围、设计标准、违约责任、停工规定、索赔条款、支付条款、保函规定、合同价格及价格调整条款、设计审批条款、材料审批条款等属于合同的核心条款,其中往往隐含着极大的风险,且与项目实施过程密切相关。

4.4 做到专业对口

作为主要从事水电行业的企业,中南院虽然非传统领域人才稍显不足,但在项目实施阶段依然选派了部分专业人员参与项目的实施,从实际情况来看,这部分专业人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专业人员看问题更准、更直接、解决问题更有力、全局掌控能力更强。企业在本身缺乏复合人才的情况下,面对非传统行业项目,派出非传统专业人员承担项目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5 结 语

实践出真知,在信息化的今天,有关国际工程的信息满天飞,国际工程的教材层出不穷,各种理念更是数不胜数。实践出真知,不能脱离实际空谈国际工程的大道理。利比亚房建项目真正培养出的人才均为一线工作的员工,他们了解项目中的问题,知道如何处理更符合现场实际,并能最大程度地维护中南院的利益,这正是长期实践的结果。基于上述原因,企业高层决策时应多倾听一线员工的意见,使企业目标切合实际,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程,赵楠,梁天龙.通信公司中标大型外电EPC项目[J].石油管道报, 2014,(7).

[2] 赵李,隋洪圆,丁奕,等.阿尔博安庆白水泥EPC项目设计风险管控浅谈[J].水泥技术,2014,(7).

[3] 樊庆钟,曲晓菲.非洲地区电站EPC项目管理与施工实践[J].科技传播,2014,(7).

项目经理经验总结 第5篇

作为一个项目负责人,一定要明白这个工作最要紧的就是要明白什么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只有最合适的,没有什么叫对的,什么叫错的。项目负责人最忌讳的就是有完美主义倾向,尤其是从做技术人员出身的,喜欢寻找标准答案,耽误了工作进度,也迷茫了自己。

项目前期阶段是一个项目最重要的阶段。项目负责人在接手一个新项目的时候,首先要尽可能地多从各个方面了解项目的情况,如:

1、这个项目是什么项目?具体大概做什么事情?是谁提出来的?目的是解决什么问题?

项目前期对工程情况了解的越详细,工作做的越细致,后面的“惊讶”就越少,项目的风险就越小;

2、这个项目里牵涉哪些方面的人?如投资方、建设方、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方、技术监督方等等。

项目负责人需要了解每个方面的人对这个项目的看法和期望是什么。事先了解各个方面对这个项目的看法和期望,可以让你在做项目碰到问题的时候,就每件事情具体分析哪些人会在什么方面支持你,哪些人会出于什么目的反对你,从而提前准备联合朋友去对抗敌人,让事情向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一致的利益,这句话作为项目负责人是一定要记住的;

3、基本了解了客户的情况后,下面的事情就是了解自己公司各方面对这个项目的看法。

首先是高层领导是否重视,这个决定了在你需要资金、人力等资源支持的时候,公司是否会根据你的要求提供最有力的支持。领导口头肯定是说支持的,但你需要做的是了解公司对这个项目的实际期望,是想把项目越做越大还是只想赚点钱?是想做样板工程还是干脆想敷衍了事。

公司领导(尤其是高层领导)对项目的态度决定了你做这个项目的战略目标,而这个战略方针将对你做项目计划产生直接的影响;

4、在做整体项目计划前,还要大致计算一下你手上的资源。

首先是时间。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有一些项目会要求在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时间范围里完成。对于这一点,你在做项目的风险控制计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

其次是人员。根据项目预算和已往经验,大致计算一下未来的项目小组有多少种角色,每个角色目前公司是否有人,是否能完全归这个项目使用,是否需要另外招聘一些人员,招聘的准备工作要尽早启动。

最后就是一些设备的准备。项目所需大件关键设备生产周期很长,所以要尽早订货,以后不管发生设备等人还是人等设备的情况,浪费的都是你的时间;

5、是到做总体计划的时间了吗?不,你现在已经知道了客户的目标和你手上的资源,那么做计划以前,你还需要和你的领导和客户充分沟通资源的问题。

因为很多资源是还不明确的,你需要写一份报告,详细分析这个项目的风险以及对资源的需求情况。如果一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的话,将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资源不够,就要高层改变策略,增加对这个项目的投入。甚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些公司会放弃这个项目。总之,没有人能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项目负责人不能尽早发现风险,那么就只能去当烈士了。

6、明白了要做哪些事情和你手上的筹码以及你做这个项目的总体策略,现在是成立项目小组的时候了。

项目经理经验总结 第6篇

本人做项目经理工作多年,感到做这个工作最要紧的就是要明白什么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只有最合适的,没有什么叫对的,什么叫错的,项目经理最忌讳的就是完美主义倾向,尤其是做技术人员出身的,喜欢寻找标准答案,耽误了工作进度,也迷茫了自己。以下是本人一些做项目的个人体会,写出来供大家指点,在讨论过程中共同提高水平。

项目开始阶段是一个最重要的阶段。项目经理在接手一个新项目的时候,首先要尽可能地多从各个方面了解项目的情况,如:

1.这个项目是什么项目,具体大概做什么事情,是谁提出来的,目的是解决什么问题。在国内很多客户都很不成熟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根据项目的名称望文生义地去想象项目的目标。一个名为“办公自动化”的项目很有可能在你进场以后一个月才发现客户其实需要的是一个计算机生产管理辅助信息系统系统。前期了解情况的工作越详细,后面的惊讶就越少,项目的风险就越小。

2.这个项目里牵涉哪些方面的人,如投资方、具体业务干系方、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方、技术监督方等等,很多项目里除了业主单位的结构很复杂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单位也会牵涉进来,如项目监理公司、业主的行业主管机构等。项目经理需要了解每个方面的人对这个项目的看法和期望是什么。事先了解各个方面的看法和期望,可以让你在做项目碰到问题的时候,就每件事情分析哪些人会在什么方面支持你,哪些人会出于什么目的反对你,从而提前准备联合朋友去对抗敌人,让事情向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一致的利益,这句话作为项目经理是一定要记住的;

3.基本了解了客户的情况后,下面的事情就是了解自己公司各方面对这个项目的看法。首先是高层领导是否重视,这个决定了你在需要资源的时候,公司是否会根据你的要求提供最有力的支持。领导口头肯定是说支持的,你需要做的是了解公司对这个项目的实际期望,是想把项目越做越大还是想赚钱?是想做样板工程还是干脆想敷衍了事,公司领导对项目的态度决定了你做这个项目的战略,而这个战略方针将对你做项目计划产生直接的影响;

4.在做整体项目计划前,还要大致计算一下你手上的资源。首先是时间,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往往很多项目要求在几乎不可能的时间范围里完成。对于这一点,你在做项目的风险控制计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其次是人员,根据项目预算和已往经验,大致计算一下未来的项目小组有多少种角色,每个角色目前公司是否有人,是否能完全归这个项目使用,是否需要另外招聘一些人员,招聘的准备工作要尽早启动。最后就是一些设备的准备,项目所需大件关键设备要尽早预定,以后不管发生设备等人还是人等设备的情况,浪费的都是你的时间;

5.现在是做项目说明书的时候了。一份好的项目说明书不仅将要做的事情描述得很清楚(主要是讲做什么,而不是说怎么做),而且把如何检查也说明得很透彻。也就是说它不仅说明白了要做哪些事情,也让客户的业务人员(一般不懂技术)知道项目做成什么样就算完成了。简单地说,项目说明书描述项目做哪些事情和每件事情做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检查每一个结果。

6.是到做总体计划的时间了吗?不,你现在已经知道了客户的目标和你手上的资源,那么做计划以前,你还需要和你的经理和客户充分沟通资源的问题。因为很多资源是还不明确的,你需要写一份报告,详细分析这个项目的风险以及对资源的需求情况。如果一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的话,将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资源不够,就要高层改变策略,增加对这个项目的投入。甚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些公司会放弃这个项目。总之,没有人能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项目经理不能尽早发现风险,那么就只能去当烈士了。

7.明白了要做哪些事情和你手上的筹码以及你做这个项目的总体策略,现在是成立项目小组的时候了。很多项目经理都没有自己选择组员的权利,那么,就尽量发挥你的影响力去寻找那些你想要的人吧。成员的组成根据项目不同,相差较大,很难有什么具体要求,但是,一定要有精通客户业务的人,很多小项目里,这个人就是项目经理本人,大项目里会配备行业专家(Industry expert),这样和客户沟通起来才不会鸡同鸭讲,双方才可以相互理解。我经常看到的情况是我们的技术人员和客户交谈时满口的专业术语,结果搞得客户一头雾水,反过来,他还指责客户不懂技术。其实,明白自己想做什么的客户已经是很好的客户了,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更不懂怎么做还要指手画脚的客户到处存在,但是要明白,是客户选择了你,而不是你选择了客户,有了客户你才有工资拿,心平气和一点吧。

8.现在你要面对三群人:你的领导、你的组员和你的客户,和这些人沟通,让他们知道你打算怎么做,什么时候要他们做什么准备这些事情将是你的主要工作。既然沟通这么重要,那些事先定义一下沟通的原则也是一件很要紧的事情。很多沟通原则都是潜规则,如果你在一个部门时间做长了,对这些规则的运用觉得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你现在面对的是多个部门甚至多个单位,不把沟通规则说清楚,你以后就会吃亏。下面的东西看起来无聊,其实还是很管用的:第一个是规定信息的流动方式和介质,是推还是拉。推的意思就是项目经理将主动发布信息,不管通过电话、邮件还是书面方式,保证将信息传达到每个人。这种情况适合小项目,人少;拉的意思就是项目经理就是一个类似web服务器,你自己需要什么信息就去问他。当然,没有项目经理把自己搞得那么累,他会用发布信息到公共介质的方式公布信息,简单的是白板,复杂一点的是项目的公共信息交互区,潜规则就是我发了你没去看就不要说我没告诉你。说这些看似很无聊,其实里面牵涉信息传达不完全的责任问题。当然,这些都是指一般的方式,而且不要绝对化,一般情况下,主动沟通和被动访问是同时存在的,尤其是对领导,项目经理更加应该主动去和领导沟通。第二个问题就是文档问题,很多人怕写文档,但是项目经理一定要牢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有理有时候为什么会说不清呢?就是因为没有证据。所以项目经理开始就要和客户说清楚有些文档是必须签字的,比如项目经理的项目日志,每个星期至少让客户签字,另外所有达成共识的东西,比如会议纪要,甚至领导的讲话记录,都要写成文档,双方签字,这样以后扯皮的时候,就能做到有据可查。记住:说了的就和没说一样,只有写下来大家签字后才算真正发生了的。还有一些问题,比如你提交的报告,给领导(包括本方领导和客户领导)做一个选择题,结果领导压住不批,让你无所适从,结果拖延了进度。这时候,你可以等,但是注意要留记录,标明是谁的责任;另外,如果你在开始阶段就和领导商定:如果批示提交三天后没有得到领导答复就算对方同意,这样你就会主动很多。再比如不同事件的审批流程问题:什么等级的事情记录在项目日志里、什么等级的事情要双方项目经理专门签署备忘录、什么等级的事情要双方领导出面签署合同附件等等。事先想得越周到,以后的工作就越主动。

9.好了,做了很多前期工作,定义了一些游戏规则,现在是坐下来做计划的时候了。这一节,任意找一本项目管理的书都会说得比我好,所以我就少写一点,说一些自己的体会就是了。首先是找几个关键组员,比如客户业务专家、系统分析员等等,做一下项目模块划分工作。项目分成几块去做,每一块完成什么,模块之间的信息如何交换等等。需求定义的是做什么的问题,而这里说的是怎么做的问题。这里要强调一点:完成一个目标有很多种方式,你要选一种你最熟悉的,而不是看上去最完美的,这个思路会让你的项目减少很多风险。有时候客户会被某种新技术打动,坚持要你采用那种新技术,你就应该告诉他:你选我做这个项目,就应该容许我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做事情,新技术之所以有诱惑力,就是因为吃亏的人还不多,我不希望你成为第一批受害者。采用一个计划会让你的工作更加明确,比如用微软的Project软件,你填写完表格以后,就可以知道这个项目有多少件事情要做,每件事情需要什么资源,他们之间的前后关系如何,消耗的时间有多长,完成后有什么标志等。所有的结果最后用一个叫做甘特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你做完这个表以后会惊奇地发现,甘特图上项目的结束时间会远远落后于你的计划结束时间(签合同的人永远不会先征求你的意见的)。当然,学过项目管理的人会大谈什么WBS、优化路径之类的东西,但是我的经验是你再优化也不可能把这些东西安排到计划的时间结束。如果你没碰到这个问题,在我恭喜你挑了一个轻松活之前,请你再去确认你是否罗列了所有要做的事情和正确评估了他们所需要的时间。这时候,你就要考虑牺牲一些任务的时间(也意味着质量)了。按照什么标准牺牲?这个项目的战略!我们在第三节提到过的战略。我的经验是如果你什么都赶进度,其结果可能就是十件事情你一件也没做好,想想多么失败啊。所以,把资源投到你熟悉和有把握的事情上,最后的结果是十件事情,你有三件做成了精品,三件完成,还有四件因为某些原因延误,成绩单是否靓丽了很多呢?战略决定优先级,而正确排列事情的优先级是一个项目经理能力的主要体现。

好,现在项目已经完成了前期工作,了解了项目的目标、搞清楚了手上的资源,制定了项目的策略,然后编制了项目的整体计划,项目进入实施阶段。进入这个阶段反而是项目经理比较空闲的时候,不像前期的时候项目经理要象记者一样到处和不同的人接触,搞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努力猜测他们在想什么和他们的真正目的,那才是最累人的事情。当然,小项目的项目经理往往自己也是一个资源,要做很多事情,这时候反而比谁都苦。项目经理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保持和客户领导以及自己领导的沟通。和客户领导沟通时特别要注意,除非你需要对方给你支持,那么你才需要讲得具体一点,否则,告诉他一切正常就可以了,而且态度要积极一些,千万不要说一些领导不懂的细节,比如:“王局长,最近项目进度还算正常,就是JVM经常发生一些内存泄漏的情况…”王局长:“(*&$@@”。和自己的领导汇报也要注意这个问题,除非他是一个技术高手,你需要他的技术经验,否则一般就汇报进度是否正常以及有问题时你的对策和打算就可以了,有些需要他支持的地方,比如资源调用需要说详细一点。

和组员开会,除了一些项目进度跟踪会议以外,还有很多讨论会,需要大家用头脑风暴方法给出解决问题。与会人员很多都是技术人员,他们的特点是注重细节、缺乏大局观、有点消极悲观、自尊心强(如果总结得不对,欢迎大家拍砖),所以,你作为会议的主持人,只要负责提出问题和记录下他们的观点,千万不要做评判者的角色。一个问题,有很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看,现象是完全不同的,想想盲人摸象的故事吧。这些技术人员,他们往往精通一个方面,就自己的角度发表见解,除非一些很特别的情况,你都应该认为,他们提出的方案,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是最合理的。你的长处是掌握事情的优先级,评估各个方面的轻重缓急,从而根据他们的意见得出一个合适的(而不是正确的)方案。所以,在会议上,你要充分尊重每一个人和他的意见,夸奖那些意见提得比较好的人,千万不要把会议带入无休止的争论(你要让大家知道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多元的,唉,我们的教育惹的祸…)。会后,你自己写文档,做决定。会议上大家的面子都被照顾了,自然实施起来的阻力就小,如果还有意见的,你就私下找他聊,如果还不能说服他,你就要让他明白,因为你负责这个项目、你担当风险,所以,这个优先级应该你来判断。组织中的高层,并不见得水平会比一般的成员高,但是,他要承担组织的风险,加之信息的不对称性,所以,对事情的优先级的判断肯定比下属强。

在开发过程中,内部管理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时刻强调以验收为目的的思想,每个任务的最终可交付成果一定要是可以被检查的,比如,【界面要求:美观大方、简洁明快】,这个要求我就不知道如何检查。所以,给开发小组布置任务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检查结果,比如我见过一个计划,里面有一个任务【开发人员熟悉EJB编程】,这个任务,除了让这些人去参加一些专业认证考试,否则,结果很难被检查。所以,时刻考虑如何检查结果、如何向客户交付是项目经理一直要注意的事情,我听说有些老项目经理拿到项目是倒排计划的,即首先看如何验收和验收标准,然后决定工作计划。很多项目开始了很久,还不知道如何验收,那么这个项目出问题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做项目就是为了验收,我们的角色不是研究机构,我们的目的就是在付出那么多劳动后得到结果。另外我插一句:我是极其不主张到客户现场开发的。尤其是一大群技术人员直接和客户交流,很容易引起冲突和矛盾(技术人员的本性决定的)。我的做法是项目经理和项目实施人员到现场,软件开发人员还是在公司做项目。项目实施人员就是初级项目经理,他们了解自己的产品,懂得一些客户的业务,关键是在于他们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俗称“皮厚”。他们是客户和研发人员的桥梁,其职业方向也是很机动灵活,以后可以有很多方向可以转,比开发人员的路要宽得多。

接着,我们再谈谈最让人头痛的需求变更问题。变更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部分更改了原先的目标,即需求变更;另一种是没改变目标,但是客户不满意目前的实现方式,大到流程的实现,小到界面的布局,都是属于这类。碰到这种情况是难以避免的,主要是事先沟通的不够充分和客户随着项目的进展,慢慢想清楚了问题,改变了以前的思路。这时候,如果需要改并且你的战略是容许这种情况的,那么注意下面几点:

上一篇:会计从业资格取证班下一篇:新春茶话会省领导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