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幼儿想象力的游戏

2024-07-30

锻炼幼儿想象力的游戏(精选8篇)

锻炼幼儿想象力的游戏 第1篇

幼儿想象力游戏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幼儿想象力游戏》的内容,具体内容:想象力需要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而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孩子变得善于解决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起来看看吧!跳彩格将颜色各异的小块彩色纸或彩色地垫...想象力需要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而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孩子变得善于解决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起来看看吧!

跳彩格

将颜色各异的小块彩色纸或彩色地垫,按照一定的间距铺在地上,然后让宝宝按照你的指令,在不同颜色的纸上或地垫上跳来跳去。比如,你说红色,宝宝就跳到红色的纸上;你说绿色,宝宝就跳到绿色的纸上。

效果: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宝宝对色彩的感知能力,还可以提高宝宝的注意力,锻炼平衡能力。

叠纸

给宝宝准备若干色彩各异的彩色纸,让他随意叠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来。开始时,你要教宝宝叠纸的基本方法,比如边和边对折,角和角对齐等等。逐渐地,再让宝宝自己叠。还可以让宝宝说一说,叠的东西是什么,或者像什么。

效果:在叠的过程中,纸的形状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这有利于提高宝宝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按节拍做律动

给宝宝播放童谣的录音,让他随着节拍做律动。宝宝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做律动,也可以跟随录音哼唱。

效果:这不仅可以培养宝宝的节奏感,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

自制望远镜

准备一张纸,教宝宝将纸卷成圆筒状,当望远镜。然后,教宝宝拿着自制的“望远镜”环视周围的物体。

效果:由于有部分视野被遮住,所以宝宝会对遮挡部位进行想象,这种游戏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

敲水杯

准备几个玻璃水杯,往杯子里添加不同量的水。然后,让宝宝拿筷子去敲击不同的杯子,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效果:这种游戏可以让宝宝了解声音的强弱关系,提高听觉的敏锐性。

蒙着眼睛猜声音

先用一条纱巾将宝宝的眼睛蒙上,然后在旁边发出一定的声响让宝宝猜。比如,拍手的声音,跺脚的声音,摇铃铛的声音等等,看宝宝能猜对多少。

效果:在猜声音的过程中,孩子的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发展,而且对提高注意力也有帮助。

看画册

准备一些宝宝喜欢的画册,家长和宝宝一起看。在看的过程中,可以让宝宝讲一些相关的话题,或者讲那些能够联想到的事情。比如,看到画册中的老虎,可以让宝宝说一说,老虎怎么叫,那天去动物园,宝宝看到老

虎了吗......效果:爸爸妈妈经常和宝宝一起看画册,不仅可以提高宝宝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增加词汇量,而且可以很好地促进亲子感情。个方法培养孩子想象力

1.从 0 岁开始阅读

亲子阅读可以促进宝宝智力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从宝宝出生开始,就可以开始亲子阅读,选择那些拥有大量丰富多彩的图片的书籍,对孩子来说文字内容并不重要,尽可能让孩子根据图片自己编故事,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创造情节,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感。

2.编故事

除了给孩子讲现成的童话故事,还可以自己编故事,你可以从周围的环境出发创造一个小故事,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甚至可以让孩子变成故事里的超级英雄。最终,孩子也会给你讲他自己的故事,故事里他自己就是主角。

3.唱歌、跳舞、即兴演奏

除了给孩子听音乐,我们还可以和他一起唱歌,一起随着音乐跳舞,甚至一起即兴演奏,即使只是简单的敲凳子也是极具创造性的过程,能够无限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4.远离手机、电脑、电视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玩手机或 IPAD,玩游戏或看视频都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减轻家长带孩子的压力。但专家建议家长

应尽量减少孩子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美国儿科协会建议,不要给 2 岁以下的婴幼儿玩手机、IPAD 或其它电子产品,2 岁以上的幼儿每天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应限制在 30 分钟以内。

5.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游戏不仅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还能让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时还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语言和社交能力,甚至能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当孩子要求你陪他扮恐龙时,请不要拒绝。建议家长可以帮孩子多准备角色扮演所需要的道具,如一些特殊角色的服装、用品等,这样能更加激发孩子的兴趣。

6.接受孩子的小怪癖

有时候,孩子会有一些我们难以理解的行为,比如突然有一天他想穿着小披风去幼儿园,或者明明很热却一定要带着帽子,只要他的行为不会伤害到自己和其它小朋友,就不用阻止,接受就好。

7.欢迎孩子假想的朋友

很多孩子都会有一个自己假象的朋友,有的家长知道后会担心孩子这样会不会出问题,甚至告诉孩子那个朋友根本不存在。专家认为,这是孩子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当孩子有了恐惧或担忧时,他会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情绪。通常情况下,可以让孩子继续和他的“朋友”玩,甚至可以跟他们一起玩,但当这个“朋友”让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时,则应及时纠正。

8.设置底线

偶尔打破规则确实很有趣,我们也必须让孩子知道,不管做什么事都有底线,比如我们可以允许孩子在,在餐桌下玩海盗船的游戏,但是不能因

为玩耍而影响吃饭。

怎样提高想象力

不只有美术和音乐才能开发想象力。启发和引导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积极主动地思考像谁发明了钱包和为什么发明车轮等实际问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当然,最好是给孩子一个明确可以解决的问题,慢慢加以启发和鼓励。

改变固有思路。想象力最大的敌人是接受现实,一成不变。为开导学生,美国教师采用了几种非常简单训练方法,帮助学生动脑筋。

从小事入手,脚踏实地。要点点滴滴滴从小事入手,脚踏实地。引导他们从木制刀具想到双面刀具的转变,然后联想到为增加多用性而大胆创新。

多接触新事物。注意观察是开发智力和想象力的最佳途径。一个没有接触到新鲜事物的人免不了因循守旧,缺乏独特的思维和见解。让想象力在幼小的心田里驰骋,必须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积累的经验越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越广。

锻炼幼儿想象力的游戏 第2篇

南通市曙光幼儿园 蔡莉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曙光新村内 *** [内容摘要]在追求脑力激荡的时代里,作为教师,要时刻留意孩子们富有生命力的活动片段。在长期观察中我们发现,孩子在区域游戏中的操作延伸与创造能力较弱,特别是有扩展性与创新性的新的区域游戏内容越来越少。小班年龄的幼儿喜欢想象表演,通过想象会带来新的游戏发现。本文从自由想象策略、问题想象策略、迁移想象策略三方面,归纳了想象策略在小班区域游戏中的实践运用。同时解释了这三种想象策略在组织实施中的主体性、发散性、生成性、整合性特点。

[关键词]想象 游戏 想象策略 迁移

我相信,每个孩子的童年都赋含无穷的幻想,幼儿期是孩子们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尤其是小班的孩子。而游戏是培养儿童想象力的最好途径,儿童通过游戏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的反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而游戏也就成为了幼儿最宽泛的学习课程的环境。

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特别是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随着扮演角色和游戏情节的发展变化,游戏内容越丰富,想象也就越活跃。《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环境是幼儿发展的前提,特别是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平等的精神环境是幼儿获得各方面发展的先决条件。宽松使幼儿有自由想象的时间与空间,而平等能使幼儿充满自信,敢于大胆的想象与创造。

为什么创新与想象总是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创新来源于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基础。没有想象,创新无从谈起。

通过语言活动中想象激发的实践思考,我在小班区域游戏活动中,也运用想象策略对孩子的活动指导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选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可理解为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设想。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它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

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安排各种各样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发展能力,然而我们更可以在观察与指导中运用想象策略,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在不断的反思与教育过程中,我们也自然丰富了自己专业的能力,提升了自我。在实践中,我总结了区域游戏活动中可实施的想象策略,具体为以下三种:

一、自由想象策略

孩子的想象力是无法教会的,它们天马行空,无法约束,但可以被引导与激发。他们认为月亮公公每天晚上在看护自己睡觉,小白兔会说话,太阳公公会流汗等等。老师平时讲的故事特别能激发小班幼儿想象力的发展,而这些丰富的想象就是自由想象的典型表现。自由想象策略的重点在于让孩子在区域游戏的交流与分享中,扩展自己的想象空间,从而发掘创造的潜能,引出新的游戏亮点。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区域游戏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在娃娃家中,幼儿可以随意的摆弄教师投放的生活用品及玩具,孩子也可以自己搜集各种材料,在特定的空间里自由的游戏。在这样简单的游戏过程中,大多数孩子的小嘴巴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嘀咕着什么。他们在说着一些我们成人听来觉得莫名其妙的字、词、短语、句子。给孩子购置易引起想象的玩具,例如洋娃娃,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喜欢娃娃,很容易把娃娃融入列自己的想象世界里面。其他有利于想象的玩具还有很多,例如动物玩具、厨房工具等。

我曾观察到这样一次有趣的游戏。娃娃家里,两个孩子正悄悄地在计划着什么。田田和湘湘坐在南边的娃娃家里。田田指着一个空的医药箱对湘湘讲,“这里面有小动物,你摸摸!”湘湘摇摇头说“里面没有的,你瞎说。”田田神秘似的凑到湘湘的耳朵边上说了些什么,然后湘湘小心翼翼地把手伸了进去,还闭上了眼睛。没过一会儿,她就开心的笑了起来。我也颇有兴致地走过去,问湘湘刚才怎么笑了。她扬起小脸,“里面有小花猫。”我问她“小花猫真的在里面吗?”她点点头,又埋头继续“摸小动物”了。后来我和孩子们一起给这个游戏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猜猜我的小宠物”。这其实也是日常课堂活动中,由孩子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它形成的基形就是触摸感知游戏。孩子闭上眼睛,轻轻把物品按到皮肤上,猜出是什么物品。我们老师想到的往往是“以形换形”。可以做成一个整理箱,在里面可以装上旧衬衣、裙子、帽子或围巾等,再给孩子一些便宜的饰品,让孩子触摸游戏,但是孩子在区域游戏中自由想象所带来的新的游戏内容往往更能吸引孩子的眼球。在自由想象的基础之上,孩子创新能力自然得到的培养。

二、问题想象策略

实施问题想象的策略关键是老师的问题引导,在小班区域游戏过程中,老师很难设置具体的问题来激发孩子的想象空间。但教师可以在现有的游戏情境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对待小班年龄幼儿时,教师应尽量用开放式提问,避免提出只有一种答案的问题,要提出答案丰富的问题让幼儿寻找。开放性的答案有利于幼儿自己设计、主导游戏区角,在设计的过程,孩子也能接触到许多未知领域,对他的知识是个补充。想象与开放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提升。

在与主题活动一致的区域游戏内容中,我们安排小班幼儿用各种各样的汽车尝试性驾驶操作,体验各种汽车运动状态的差异,并能实际感受多种交通工具的功能。以往我们的做法就是,让孩子自由操作,在体验中建构知识。如果运用问题想象策略则不但能让幼儿完成这样的目的,更能延展出新的游戏内容与形式。第一次实施该区域活动的时候,很多孩子都是直接从篓子里拿出自己喜欢的小汽车,然后随意的在地面上驾驶。我在观察到这样的现象以后,即使采取了反思。

在第二次活动的时候,我对趴在地上自娱自乐的杨杨说:“我好像听见你手里的小汽车在哭呢!”杨杨连忙举起手里的翻斗车,凑近自己的小耳朵,想听听翻斗车想说什么。但是他无助地看着我。“它好像不喜欢在地上跑呢!你猜猜它在哪里跑会开心呢?”我和杨杨的对话也吸引了这个区域里的其他幼儿,他们一起跑来帮杨杨出谋划策。“在马路上”、“在造房子那里”、“我看见过翻斗车”、“它可以挖沙子”„„杨杨摇了摇头:“没沙子呀!”于是我给孩子们摆上了沙池,让翻斗车在沙池里开一开,还让其他种类的小车也到沙池里开一开,孩子们既体验到了快乐,也发现了不同材料路面的特点与区别。这个问题提出以后,我们又对幼儿扩展了问题的涵盖面,使想象策略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样用问题来激发幼儿想象的策略,真正的目的不是让幼儿找到与各种汽车相配合一致的行驶路面,而是让孩子通过“想象——探索——创造”三个环节,让他们体验到区域游戏过程中的快乐,发散思维,创造新的游戏内容,避免以往区域游戏时间玩久以后,孩子对活动内容就乏味的现象。

当然,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游戏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小错误,但此时教师千万不要耻笑他们,这样会打击幼儿游戏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多和幼儿一起做想象游戏,有助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三、迁移想象策略

传统教育学中表明,在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学习动力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学习动机的迁移,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已有的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对教育的时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内部动机指人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针对于小班幼儿来讲,区域游戏坚持的时间段比较短,这方面主要是因为小班幼儿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较短。如何在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更好的发挥游戏的效率,就需要教师以内部动机为契机,把握外部动机,双重激发,因势利导。

点点体质差,平时喜欢安静的画画,而且画得挺不错,第一次画画,我只要求画圆圈圈,但是她额外送我了一朵小花。为了锻炼她动手能力,我邀请她来工艺坊串珠子。圆形和椭圆形的珠子是各种颜色的。点点随意地串了6、7个,便开始看旁边玩橡皮泥的小朋友了。看得出来,点点被漂亮的橡皮泥吸引了。我把点点带到美工区去看其他小朋友做蛋糕。我还亲手做了一个“双层蛋糕”给点点看。“点点,你说老师做的蛋糕好看吗?”点点使劲地点了下头,偷偷咬了咬自己的手指头。我指了指自己刚做的“蛋糕”,“你看,这里有黄色的‘奶油’,然后是红色的‘奶油’,又是黄色的,然后是红色的„„”“点点,这上面的奶油像什么呀?”点点想了想指指自己桌上的珠子。“对呀!好像你做的串珠一样呢!”点点睁大了眼睛仔细地看着,笑了起来。我对点点说:“把你的串珠也变成漂亮的奶油好吗?”点点如获至宝地跑回自己的小椅子,认真地摆弄起来。

根据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借助于材料的暗示,幼儿能不断地进行发散性操作,从而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传统的串珠游戏孩子所能坚持玩的时间很短。在区域游戏中,小班孩子容易被周围区角里的事物所吸引。在这个案例里,教师通过观察,引导孩子从感兴趣的方面入手,迁移想象,从来改变幼儿的想法。原来珠子不但可以用来串,还可以在桌面上大胆地围摆。这样的游戏过程中既扩展了幼儿平面的具体思维模式,又能在想象的过程中延伸到新颖的游戏内容上去。

这三种想象策略在实际组织运用时还应关注多个重要方面。即:想象的主体性特点、想象的发散性特点、想象的生成性特点和想象的整合性特点。

一、想象的主体性特点

区域游戏是一种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他们在活动中享有充分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区域游戏的这种特征,为幼儿的自主选择提供了空间,在独立的一个个空间里,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实施活动内容,大胆想象。而由于低年龄阶段的幼儿缺乏旧知识,旧经验的束缚,想象会更大胆,更富有创新意识。在想象的过程中,幼儿成为区域游戏活动的主体,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硬性游戏方式灌输,而是对游戏操作有选择权和决定权。

二、想象的发散性特点

孩子们认识的事物越多,想象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宽广,就越能激发孩子们的灵感,产生新的创造。这就是发散性的特点。注重幼儿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利用有限的游戏形式,来激发幼儿无限的想象。某些富于变化的活动内容给孩子带来了欢乐,同时也可能带来无穷的想象。教师经常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激发想象,可以使孩子的想法、创意扩展到多个领域。使一种游戏能玩出不同的花样,更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锻炼孩子的发散性思维,使幼儿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三、想象的生成性特点

可以运用生成性特点,将创造性游戏有机地融入游戏中去。创造性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特殊意义,如何以想象活动为切入点,使其生成新的游戏活动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游戏对儿童创新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影响,因此教师对幼儿预置的环境、材料等内容,再通过想象策略为辅助诱发手段,都可能演化为一种渐性积淀的过程,它不会很直接的生成新的游戏,但它常常会被游戏学习活动而延伸到新的区域活动中去,或直接生成新的教学内容。由教学活动生成游戏,再由游戏生成教学活动。想象的生成性特点无形中增加了小班幼儿游戏活动的效果和气氛。

四、想象的整合性特点

小班幼儿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对环境和角色的理解,在游戏中表现出来。在教师指导过程中,运用想象策略,适时地引发幼儿的创造性游戏,为孩子构建的是一个动态的知识建构过程,想象力需要寻求有效的经验整合,使游戏形式、内容更加丰富。

由于4~5岁的幼儿,随着他们语言的发展丰富,经验的积累,想象的内容虽然零碎,但已经开始具有初步的目的性,想象的内容也逐渐丰满起来。这个年龄的儿童在游戏中,不再单纯重复成人提出的主题,而是通过自己对以往经验的累积、整合,对新的想象主题构思加以补充,创造新的内容。这就是他们想象整合性特点的表现。

锻炼幼儿想象力的游戏 第3篇

一、创设情景, 注意语言的游戏性, 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发展绘画能力

美术教学在组织过程中应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 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 创设“在玩中观察——在情景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思维想象——在鼓励中创造表现”的活动模式。让幼儿主动观察、思考、探索, 大胆想象与创造, 教师的评价追求非同一性、包容性、去中心化、多元化。

心理学研究指出, 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 情绪具有强烈情景性。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 尤其是小班幼儿, 他们在绘画活动中, 不可能像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 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 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 用幼儿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比如画圆的活动, 关键点是线条接住, 可以用响声法“嘟嘟……砰关上了”。如果幼儿画得凸出来或凹进去了, 可以说是小灰兔或小黑兔家, 门凸出来或凹进去, 大灰狼找到门, 撞开就冲进去了, 小白兔家门关得严严的, 大灰狼找不到门, 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如教大班幼儿遮挡关系, 先画前面的, 画后面的时候, 可以采用“小笔碰到线条, 跳过去接着跑”的游戏口吻。

还可以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 促使幼儿以最佳的情绪状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指导绘画《海底世界》时, 在教室四周挂美丽的海底世界图片, 并播放影碟片《海底世界》。活动过程中, 鲜明的色彩、多姿的形象、跳动的旋律, 给幼儿们以强烈的感官刺激, 让他们尤如置身于奇幻的海底世界。让幼儿用眼观察大海中鱼的各种各样的形象, 用耳倾听美妙的音乐, 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表现欲望。让小朋友们先扮成“鱼妈妈”给自己的“鱼宝宝”照相, 引导幼儿画出各种形状各异的鱼, 再扮“海底世界建设者”, 先添画上珊瑚、水草、礁石, 美化海底。

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学习情景中, 幼儿如遨游在海洋中自由的鱼儿, 没有拘束、没有压力, 实现学习活动过程情趣与兴趣的辩证统一, 发展幼儿的绘画能力。

利用电教设施进行教学, 如教幼儿画动物时, 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动物世界》, 放某一种动物, 有好的画面就停住, 让幼儿观察和绘画, 这样不像照实物写生那样难, 又使幼儿感受到写生的乐趣。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 促使幼儿以最佳的情绪状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经常带儿童到室外参加各种活动, 写生、看展览等不仅可以丰富儿童生活、增长知识, 还可以锻炼他们观察生活、记忆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激发创作灵感, 表现自己的感受。在跳绳拍球比赛后, 孩子们画出了各种各样的跳绳姿势, 连绳子甩出的飞扬的土都表现得栩栩如生。

二、尝试选择各种绘画材料和工具, 鼓励幼儿借形想象, 发展幼儿想象力

幼儿期儿童感知经验少, 表象贫乏, 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 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 支配能力差。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 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 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借形想象是将人类最普通、最原始的想象, 能够运用到儿童美术教育中。“借形想象”美术教学通过美术实践能最大限度的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凡能间接或直接留下痕迹的安全无毒的材料都能用于儿童美术创意。我们收集了各种材料, 让儿童尝试新的材料和工具, 激发了儿童探索的欲望, 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例如, 自然界立体安全无毒现存的材料, 植物类 (树根、树枝、树叶、干果、种子、中草药、鲜果、蔬菜、豆荚) 石头、贝壳、牛角等;生活用品材料, 厨房 (调羹、筷子、叉子、盖子) 、卫生保洁 (钢丝球、刷子、抹布) 、文化用品 (费旧钢笔、铅笔、玩具、钮扣) 、服装头饰 (眼镜、梳子、手套袜子) 、体育用品等;机械类 (螺丝、锣帽) 。

让幼儿借形想象, 如皮包拓印, 将废旧皮包, 蘸上颜料, 印在纸上, 观察像什么?然后添画五官和四肢, 一个个动物便会跃然纸上;白菜剖切面, 蘸颜料, 印在纸上像花, 添画茎和叶, 形成一幅“美丽的花园”的水粉画。我们尝试让幼儿玩滴画、手指画、手掌画、鞋印画、印章画、瓶盖画、滚珠画、废报纸拓画、车轮滚画、毛线拖画, 吸管吹画、棉签画、撕纸、花瓣、钥匙、抹布拖墨想象、泼墨想象、线条想象、水果、蔬菜拓印、饭勺作画、油水画、手影画、手势画等, 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年龄段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 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潜移默化地发展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科学评价幼儿作品, 克服同一化,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想法

教师要遵循儿童发展规律, 转变教育观念, 尊重孩子稚拙的表现, 尽量不要涂黑修改, 放手让孩子绘画。儿童画造型克服卡通造型、符号化造型。如向日葵、半个太阳、三角鱼等固定造型。幼儿画出土豆圆是非常正常的, 而鸡蛋圆就是刻意追求形似了。我们注重从生活中、自然、远古艺术、现代艺术家、民间艺术中寻找造型, 而不是让幼儿模仿教师作品或同伴作品。我们采用的方法是让美术活动意趣盎然。创设的情境是激发兴趣, 采用的教学手段是教授无痕。

教师从四方面评价幼儿作品:幼儿是否乐意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幼儿在作品中表现出童心和童趣;幼儿是否掌握了该年龄段美术表现所必须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教师的评价要有针对性。如“你打算用怎样的线条表现老虎的牙齿和脚爪”“老虎还可能会做什么”。

教师的评价要促进幼儿心智发展。新 (新颖) 、稚 (童趣) 、真 (真实想法) 、满 (色彩画面满) , 尊重幼儿的想法, 让幼儿童真灵动。

爱尔维修说过:“即便是普通的幼儿, 只要教育得法, 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让幼儿在画海中心胸舒畅、自由自在地游戏, 每一个幼儿都可能成为“小画家”, 将来成为“大画家”。

摘要:让幼儿在游戏中学绘画, 体现教学的综合性、立体感, 做到人与画的互动。这样幼儿会喜欢绘画, 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 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力。

锻炼幼儿想象力的游戏 第4篇

晨间锻炼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不可低估的重要环节,晨间锻炼游戏活动开展得恰到好处的话则能使幼儿情绪愉悦、精神饱满的开始一天的学习与生活。晨间锻炼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幼儿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幼儿园 晨间锻炼 游戏活动 实践研究

晨间锻炼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不可低估的重要环节,晨间锻炼游戏活动开展得恰到好处的话则能使幼儿情绪愉悦、精神饱满的开始一天的学习与生活。晨间锻炼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幼儿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笔者,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近年来对幼儿园晨间锻炼游戏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实践研究。

一、晨间锻炼游戏活动的内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幼儿园的晨间锻炼游戏活动处于幼儿一日生活的伊始,活动时间相对来说是比较短的,晨间锻炼游戏活动应本着轻松、活泼、愉悦幼儿身心的目的,晨间锻炼活动的内容涉及幼儿园室内与幼儿园室外两大类。

1.室内晨间锻炼游戏活动的内容

室内晨间锻炼游戏的内容涉及多方面,比如,可以锻炼幼儿之间去相互问好,锻炼幼儿有礼貌地与老师打招呼,锻炼幼儿将自己的外衣、书包等放入固定之处。目的是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室内晨间锻炼游戏活动的内容可以涉及到健康领域的,可以涉及到语言领域的,可以涉及到科学领域的,可以涉及艺术领域的,也可以涉及到社会领域的。比如,在健康领域的锻炼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认识心理保健方面的一些常识性内容,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等。在语言领域的锻炼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就自己特别熟悉与感兴趣的相关话题展开交流,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猜谜或者是编谜游戏等。在科学领域的锻炼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幼儿园室内物品(包括幼儿自己身上的物品)去对这些物品进行相关的分类,或者是利用这些物品进行一定的排序,或者是让幼儿利用这些物品去开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在艺术领域的锻炼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这些物品进行折纸、剪纸以及自制玩具等。在社会领域的锻炼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相关小游戏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进行人际交往的锻炼等。

2.户外晨间锻炼游戏活动的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废旧报纸、旧纸箱等废旧材料开展一些创意小游戏,以充分彰显晨间锻炼的价值。比如,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废旧纸盒创新设计成超级型鞋子,然后让幼儿们进行“平衡走”的锻炼游戏活动,当然也可以让幼儿两个人或者是多个人合作进行“前进走”的锻炼游戏活动。幼儿户外游戏内容众多,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开展“连体人”的户外体育游戏,让幼儿体验游戏的愉悦。可以引导幼儿开展“丢沙包”的游戏,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与快速奔跑的能力,让幼儿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一起游戏的快乐。可以引导幼儿开展“小兔找山洞”的游戏,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与速度。可以引导幼儿开展“捉龙虾”的游戏,锻炼幼儿的单脚跳跃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等。户外锻炼游戏活动范围广、内容多,可以覆盖幼儿园的“五大”教育领域。

二、晨间锻炼游戏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幼儿园晨间锻炼游戏活动应遵循一些基本的要求,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互协调一致的原则

无论是室内还是户外的锻炼游戏的开展都应符合幼儿的认知经验,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彰显科学性,每个锻炼游戏活动的展开都必须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去实施德育教育,以促进幼儿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2.积极性的原则

晨间锻炼游戏活动的出发点在于激发幼儿主动参与锻炼游戏活动的愿望,引发幼儿、促进幼儿积极地与游戏活动发生作用,以让幼儿得到发展。强调教师科学选择晨间锻炼游戏活动的素材,对晨间锻炼游戏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并且能灵活机动地适时调整晨间锻炼游戏活动的进程,注意引导幼儿在晨间锻炼游戏活动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游戏经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晨间锻炼游戏活动并恰到好处地对游戏活动进行创造、创新,以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在晨间锻炼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觉通道,充分利用看、说、摸、闻等途径去开展晨间锻炼游戏活动,以充分发挥幼儿在晨间锻炼游戏活动中的“正能量”。

3.发展性的原则

在幼儿园晨间户外锻炼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及时的了解幼儿对晨间锻炼游戏活动的需求,强调教师对晨间锻炼游戏活动的科学选材,教师要注意选取难易适度,有利于幼儿“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晨间锻炼游戏活动的素材。教师还应全盘考虑到如何通过有针对性晨间锻炼游戏活动的开展去培养幼儿各方面的特长,并且能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对幼儿在晨间锻炼游戏活动中存在的困惑加以引导,加以补充,加以修正,以引领、点拨、指导全体幼儿共同进步、共同提升。

三、晨间锻炼游戏活动开展时应注意的方面

1.开展晨间锻炼游戏活动时教师要注意为游戏准备充分的游戏材料

因为晨间锻炼游戏活动能否顺利的开展,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取决于游戏材料的提供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教师应为幼儿的晨间锻炼游戏活动提供广阔的舞台,游戏材料的投放应力求品种齐全、新颖有趣、数量适宜等。

2.开展晨间锻炼游戏活动中教师应注意适时、适度地对晨间锻炼游戏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

锻炼孩子想象力的谜语 第5篇

●有面没有口,有脚没有手,虽有四只脚,自己不会走。【谜底】桌子

●白嫩小宝宝,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谜底】香皂

●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谜底】西瓜

锻炼幼儿想象力的游戏 第6篇

一、丰富的玩色游戏材料是开启幼儿创想之门的钥匙

油画棒、水彩笔与颜料、画笔比较起来,准备方便、使用简单,是当今幼儿园美术活动主要的使用材料,但是有时利用颜料和各种玩色游戏材料来表现作品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孩子作画时,如果提供颜料和切成各种形状的萝卜来印画蝴蝶,孩子们不仅乐于参与印画,而且能更好地表现蝴蝶翅膀的对称效果。孩子的心理就是爱新鲜、喜欢玩,当老师为孩子提供了各种丰富有趣的玩色材料时,孩子自然会乐于尝试操作材料,参与到美术游戏活动中去,所以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不仅能让幼儿轻松取得成功,从而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所以说丰富的玩色游戏材料是开启幼儿的创想之门的钥匙。

(一)运用颜料开展玩色游戏,激发幼儿的想象

玩色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滴画、拓印、滚画、吹画……各种浑然天成的画面给孩子们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如在《颜料宝宝去旅行》这个活动中,让颜料像水一样随意流淌,再拓印在纸张上会是怎样的画面呢?颜料在纸上那弯弯曲曲的痕迹引发了孩子们无尽的遐想,激发了他们创造的欲望。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创意的天空,自己点上眼睛、勾出轮廓,一只腾飞的鸟出现了!……在开展了一系列玩色游戏之后,我们惊奇地发现了孩子们变得自信了,用笔大胆了,一个个都变成了专注自信的“小画家”。当他们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画时,讲得头头是道,神奇的创新之花就在这里开放了。每次美术活动都成了孩子最盼望的时刻,孩子们常念叨:“老师今天有没有画画?”都期待着下一次玩色活动的开始。

(二)运用生活材料开展玩色游戏,促进幼儿的想象

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绚丽多彩的颜色、造型优美的形象无处不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就应该源于生活、源于自然,让幼儿用生活材料进行色彩游戏更加吸引幼儿。例如让幼儿将自己喜欢的不同颜色指甲油倒入盛着水的盘中,然后用小棒轻轻地搅动底部,指甲油立即在水中交融,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神奇画面, 再用宣纸将画吸附起来晾干,最后再根据画面色彩的形象进行想象,勾画成新的形象。这种色彩游戏表现出的作品能使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这种作画的方式满足了幼儿爱玩的天性,不仅让幼儿认识了色彩,感受了色彩的变幻,更能感受到用生活材料作画带来的奇妙,积极地调动了幼儿想象意愿。

幼儿对生活物品作为绘画材料非常感兴趣,他们会主动收集生活中的物品,例如:各种玩具、小手套、 小鞋子等材料,甚至还有妈妈不要的包包、锅刷等,这些只要是家里不要的东西都会带到幼儿园来问:“老师我可以把这个××变成××吗?”我都会让他们到美工区试一试,孩子兴高采烈地在美工区里大胆地进行色彩游戏,进行借形想象创作。如用手套套在手上刷上颜色后印色,再根据形象想象,一只只鸽子、孔雀、小鱼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再有穿上鞋在颜料里踩踩,又在纸张上走走,然后根据鞋印进行想象添画, 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诞生了:小猫把鱼吃了只剩下了骨头;小蚂蚁在嘿哟嘿哟地抬花生呢!……同时,总结作画经验,不要随意移动印画的工具,涂抹颜料后要及时地印画,要等颜料干了再添画。这种作画的惊喜和乐趣满足了幼儿的成就感。

(三)挖掘自然中天然的素材,想象创意玩画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它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如:形态各异的树叶和各种蔬菜,大小、颜色不一的种子,形象奇特石块等,这些随手可得的自然材料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它们贴近幼儿的生活,容易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和欲望。比如在幼儿的美术区域活动中,我们提供的各种瓜果蔬菜激发了他们的各种创想:如把萝卜、卷心菜、黄瓜等切出不同的切面,在这些切面上刷上颜料并印在纸张上,再进行想象创意添画,萝卜印出了一群小鸡;卷心菜印出了美丽的牡丹图;胡萝卜印出了小鱼;……孩子们的想象发挥得淋漓尽致。秋天寻找各种形状的树叶,在叶脉突出的一面刷上颜色印画,然后再让幼儿想象添画,金鱼、乌龟、小兔等这些孩子们喜欢的形象轻松地被表现出来。大蒜的根须也成了孩子们手中的画笔,用大蒜的根须蘸上颜料,在色纸上涂画出小鸡找虫、美丽的小熊。

二、优化玩色游戏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成功体验借形想象的快乐

(一)两次玩色机会的教学模式,给孩子提供多次想象的机会

形式多样的玩色游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应根据不同的玩色游戏,设计一个符合其特点的教学方式。同时各种各样的玩色游戏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方式也会引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促进幼儿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根据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我尝试将玩色游戏的教学活动分成两大块: 首先,以材料为主题自由地进行玩色游戏:(1)出示玩色游戏材料激发兴趣;(2)幼儿第一次操作;(3)幼儿和教师互评总结玩色游戏的方法:a、幼儿讨论怎样玩;b、教师示范正确的玩色游戏步骤。接着,进行玩色游戏后的拓展想象:(1)幼儿第二次操作;(2)借形想象畅谈活动;(3)幼儿想象添画;(4)幼儿的读画和教师的评议。例如在拖墨借形想象时,许多孩子第一次蘸了很多的墨,把整张纸都涂满了,没有留白也没有办法想象了,于是孩子们在讨论后总结拖墨时,要让纸张留白,用湿的布蘸墨拖画,画面有浓有淡,用干的布拖墨画面更浓,会有更多的留白。再让孩子第二次尝试时每个孩子都有借形想象的画面了。而且这种安排的优势在于:一是给幼儿两次操作机会,使他们有了充分尝试、探索的时间,而且两次操作后得到的画面都不一样。二是幼儿和教师的两次互评,使我们的教学要求分层、分步、具体化,第一次的互评让幼儿获得了玩色游戏的技能,第二次的互评,给幼儿提供了读画的机会,让老师和其他孩子来理解他的作品,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还可以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三是打破传统美术活动的约束,每个孩子都能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鼓励幼儿借助玩色进行系列想象和创造,很好地贯彻了指南中艺术领域提出的“感受与欣赏”、“表达与创造”两个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目标。

(二)创设不同的游戏情景,让借形想象成为幼儿的游戏环节

在玩色活动中,我们采用游戏的形式和手段,创设不同的游戏情景,把幼儿创作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游戏之中,改变教师的导演角色,成为孩子游戏的伙伴,使幼儿成为美术活动的主人,在玩色游戏中孩子不再是被动学习,而是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例如: 在美术活动《草地上》中,我让孩子穿着鞋在颜料中踩一踩,再走到“草地”上春游,就是在绿色的纸张跑跑跳跳,然后让幼儿停下来休息时,看看草地上还有谁来春游了?就让幼儿根据鞋印进行借形想象,想象成各种动物,整个活动孩子们既在游戏,又在画画。艺术也是幼儿的游戏,艺术的材料和工具是幼儿的玩具, 他们把玩这些材料和工具时的肢体动作、图形进行想象,表征不在眼前的事物,反映他们的所见、所感。他们感兴趣于过程不在乎结果,幼儿艺术的创造能力, 就是在大量的游戏化的表现机会中发展起来的。

锻炼幼儿想象力的游戏 第7篇

0~30天的宝宝婴儿的学习有两种方法,其中—种是习惯形成。如果每天白天都有新鲜的游戏,宝宝觉醒的时间多些,晚上睡得较久,他会渐渐形成昼醒夜睡的生活规律。晚上让宝宝随着摇篮曲入睡,易于养成习惯。另—种是条件反射,2~3周的婴儿最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如逗笑和识把都是在此时期学会的。无论是习惯还是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不断地重复训练,父母—定要耐心坚持,每天定时去做,才能出现成效。

语言

见人说话会动嘴回答

大人对宝宝说话时,宝宝的小嘴会一张一合,无声地同人对话。

我们应该鼓励这种对话,以增强宝宝同人对话的积极性。

自己发音

当宝宝啼哭时,大人呼应地发出相似的声音,宝宝会停止啼哭来倾听,过一会儿再次发出啼哭的声音。渐渐地宝宝在觉醒时会自己发出声音,大约20天前后。宝宝会发出“啊咕,啊咕”的声音来自娱。

交往

逗笑

大人抱起宝宝,免不了用手摸摸宝宝的小脸或胸脯,同宝宝逗笑。经常同宝宝逗笑,大概在2~3周时,宝宝会在大人逗时微笑。这与宝宝在睡前,因面部肌肉放松而出现的笑容不同。

睡前的肌肉放松是无意的,有人逗笑后。宝宝用笑来回应是有意的,是一种经过学习做出回答的条件反射。“逗笑”出现得越早,宝宝就越聪明。

模仿游戏

大人抱起宝宝,同他做口唇游戏,如张嘴、伸舌、咋舌等,宝宝会模仿大人做动作。新生儿全身以口唇最为灵敏,模仿动作以口唇为先。

31~60天的宝宝

语言

与大人对话

40天左右,当大人同宝宝讲话时,宝宝有时会发出“咿呀”声来同大人对话。有时大人讲话时宝宝发不出声音,等大人走后。宝宝自己躺在床上“咿呀”地大声叫唤。似乎想把大人叫回来。宝宝很想同人对话,但是发音还跟不上。

记录发音

大人可以记录宝宝发出的声音,如“呀呀,啊啊,哦,咿咿”等,有时宝宝会把一个音“哦”拉长。此时,宝宝发音仍在无意阶段,很难让他重复。

交往

笑出声音

在某一天,宝宝会突然笑出声音。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全家人都会很快乐,因为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从此就应当让宝宝经常开怀大笑。宝宝常常会因爸爸做个鬼脸而大声地笑,或因为看到某个玩具而笑。笑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很容易引发。如果宝宝42天还不会笑,父母就要为宝宝加紧训练。到56天还不会笑就应当去找医生了。因为先天愚型的孩子学笑会延迟。

触觉惑受

锻炼幼儿想象力的游戏 第8篇

身体语言

在第7个月时,宝宝会用身体语言同父母进行交流了,宝宝最先能感受的是大人的拥抱和亲亲,所以宝宝会张开双手去拥抱妈妈,也会亲亲妈妈的脸。宝宝会同大人碰碰头表示亲近,点头表示要,摇头表示不要。

有些宝宝会用握手表示友好,当接受大人给予的东西时,会拱起双手表示谢谢。宝宝自己不可能发明任何一种身体语言。这些人们惯用的表达方式完全是靠大人的示范才学得到的,所以宝宝能用多少身体语言,要看大人是否经常同宝宝用身体语言来交流。有些人认为让孩子说话时动手动脚不礼貌,应当让孩子学得斯文一点,故意不让宝宝学身体语言这种想法不符合婴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

7~9个月的宝宝很想表达自己的意愿,但还说不出来,应当让他通过动作来表达,否则宝宝只能着急,甚至哭也难以完全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能用身体语言来表示自己的愿意,会使宝宝的个性倾向开放,少受压抑、

当宝宝会用身体语言来同人交往时,会使大人高兴,宝宝会赢来许多赞美,宝宝既受到鼓励,也听到种种不同的词汇一如“宝宝真聪明”、“真好玩”、“真可爱”、“真逗”等等这种交往会促进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的发展,对宝宝大有好处。

懂得“不”、“不许”

宝宝的大脑额叶开始发育,开始能抑制自己的行为婴儿前期的行为主要由下意识控制,要求生存的哺乳动物脑占优势前6个月大脑神经元增殖快速,大脑皮层日渐发达,分管情绪抑制的额叶在第7个月时能发挥作用。当父母说“不许”时,宝宝会停下来稍作等候。

宝宝能记认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如宝宝会面向厕所专心听冲马桶的水声;小猫在门外叫,宝宝会看着窗户;电视机响了,宝宝会看着电视;有客人在客厅说话,宝宝盯着客厅宝宝对汽车声、自行车铃声、钟表嘀嗒声都很熟悉,宝宝基本上能分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声音。

交往

玩具不见了

爸爸同宝宝玩惯性车,突然小车不见了,原来爸爸把小车放在衣兜里了。宝宝找不到小车,急得大声叫唤,爸爸转过身来,鼓鼓的衣兜被宝宝发现了,宝宝会用手扒开衣兜把小车拿出来,这是训练观察力的游戏。

在宝宝还未会玩藏猫之前,东西看不见宝宝就认为是没有了,宝宝没有去找的动机。自从玩过藏猫,知道布巾后面有东西后,宝宝学会了观察,哪里鼓起来、哪里冒出了一点点,宝宝都要动手去摸、去找了。

同父母交往是宝宝同他人交往的基础

掀布找物

妈妈同宝宝在床上摇铃鼓,趁宝宝不注意,妈妈用枕巾把铃鼓部分盖住,然后问宝宝:“铃鼓呢?”宝宝看看四周,发现铃鼓的一部分,就会动手掀开枕巾,把铃鼓找出来。

“找物”的游戏能使宝宝的观察力得到发展,这样的游戏在这个时期不能设计得太难。宝宝找到东西后,父母要给以鼓励,让宝宝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与同龄小朋友交往

妈妈带宝宝到附近的亲子园上课,宝宝第一次看到许多同龄小朋友,开始会不习惯,要往外走。后来听见音乐响了,妈妈们抱着宝宝顺着圆圈走,宝宝又开始感兴趣,第二次就能留在教室里了。

上一篇:小学生春天的景色200字作文下一篇:西方节日万圣节有趣经典的祝福语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