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教学空间范文

2024-07-24

拓展教学空间范文(精选8篇)

拓展教学空间 第1篇

品社课要拓展教学空间

——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是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奠定良好基础。

本学期我所担任的是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为了改变以往以 “课本为主”的传统授课方式,逐步“以书为辅”,向新课程改革靠近。我采取了“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的教学方法。所谓“拓展”就是指让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更多更完善地了解社会知识,并学会对各种不同事件的解决和处理方法,达到课堂与社会实践相接合的目的。

品社课不能单单依靠课本上的知识,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学生在自身的生活圈中去认知、去学习,去体验身边的事和物。小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处于懵懂状态,他们的社会生活圈太窄小,他们需要的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作为老师就是他们的一个桥梁。我们要做好这个桥梁就应该不断打牢自己的基础知识,更多更好地尽自己所能地给孩子各种知识。所以教学空间不应局限于课堂,应尽可能创设条件向社会延伸。

在讲堂上我经常从小事谈到大事,从国内谈到国外,有时学生会问我:“老师,你是不是跑题了?”我告诉他们:“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也是一门大学问,不管我讲给你们的是什么,那都是社会,所以社会没有跑题的可能。”就是这样,我的品社课内容丰富起来,好多孩子都喜欢上品社课。记得第一次在给四二班新生讲第一堂品社课,下课时一个小男生跑来对我说:“老师,你讲的课真是太好了”,我笑着问他:“哪里好啊?”他一本正经地说:“您讲课让我们很放松,就像在和我们聊天一样,而且讲了好多我们都不知道的事,让我们长了好多知识。”

1、课本内容从实践中来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在讲“道德风尚”时讲到人要有社会道德,我就提醒大家说:“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认为最不讲道德的人都有谁啊?”同学们说:“小偷就是,他偷别人的东西最不道德。”“好!大家说的真好,老师曾经就遇到过这种人,有一次„„”当我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同学们时,同学们都踊跃起来,也讲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并告诉同学们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很好,现在我们就知道了好多如何对付小偷的方法,识破了小偷好多计谋。那你们还知道哪些人也是不道德的吗?好!让我们打开书一起去看看吧!”一下子就将学生从实践中带入到课本中来。从而通过自我的实践,引起学生学习社会知识的兴趣,不知不觉中还教会了同学们自我保护。

2、从课本中走出去

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

如在讲授“做文明乘客”时,书上有各种图让学生分辨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样解决。同学们都自抒已见,大胆发言。这时我将课本合上,对同学们说:“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除了书上讲的,我们想想在生活实践中是不是也有好多类似的事情呢?”于是我举例说了一件事:上次老师在坐公交车时,遇到一件事,那次车上人很多,某车站上来一位大娘怀里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孩,当有人给她们让座时她没有任何表情,而且将孩子刚喝完的牛奶瓶随手扔到窗外。大家说她做的对吗?学生们都回答“不对!”“那她都错在哪里了?”一个同学说:“别人给她让座,她应该有礼貌说声谢谢。”另一个同学说:“她不应该把喝过的牛奶瓶到处乱扔”“大家说的都很对,可是你们知道后来怎样了吗?”“不知道,老师快告诉我们吧!”“后来那个大娘怀里抱的小孩看到大娘扔牛奶瓶的动作,也学起了她,伸着小手去够窗口,要把另一瓶扔掉”“那不是带坏小孩子了吗?”“对呀!真聪明,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幼儿是分不清好与坏,对与错的,他们只会去模仿大人的行为”“老师,我家就有小妹妹,我回去一定不会学大娘那样,会把小妹妹教坏的。”“你说的太好了,我们大家都应该有好行为,做好的文明乘客”同学们通过这件事都受益非浅,让他们懂得了做榜样的重要性。

总之,我要不断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使学生受到教育,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拓展教学空间 第2篇

麦积区党川中心学校杨旭光

时常看到许多学生死抱住课本学语文的样子,心中不免有些感慨。他们认为只要学好课本,就能学好语文,语文等于课本。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至少是一种狭隘!

语文实际上不只是课本,而且是生活的缩影。不难想到,生活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无字书,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是一座蕴有无比丰富资源的巍然大山。草木皆有意,山水都含情。云走霞飞,潮起潮落,给人以流动之壮美;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给人以辽阔之苍茫;青山碧水,草红柳绿,给人以色彩之绚丽;燕来燕去,花开花落,昭示生命之轮回。生活中的雄奇瑰丽,多姿多彩赋予人们丰富多彩的遐想和丰富生动的灵性。遥念鲜花艳红江水湛碧,有人吟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领略浓阴蔽日楼榭映水,有人吟出“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流连层林尽染枫叶如丹,有人写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观赏梅雪争春各呈丰采,有的人悟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生活的五彩缤纷变化多姿都给我们无穷的魅力。

然而,生活尽管如诗如画,芳醇般蕴藉,鲜花般灿烂,而我们却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接受生活的赏赐与馈赠。可是,影视又为我们搭建了欣赏生活的平台,成了展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学生思想特别活跃,对新生事物的感受力很强,对影视更为敏感和关注。这样,把影视纳入到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中,一方面为学生的视野的开阔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源头活水;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引导正确,影视就会成为开拓语文教学新领域的重要手段。我们不妨从影视的特性找出与语文教育的契合点。

影视知识可为语文教学注入知识的活水。

就拿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来说吧,尤其是是议论文的写作,语言空洞,素材单调是好多学生的通病,学生一写议论文,就拿雷峰、居里夫人、瓦特等作例子,似乎除此之外便没有素材可取,文章自然缺少新意。另外,观点与材料相割裂也是学生议论文的主要弊病,在议论文中很难就论点旁征博引,更不能就事提炼、分析论点。当然,更正上述弊端并不是一日之功,但影视节目可以促进这种状况的改变。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栏目,以及各省市电台的“新闻透视”、“关注”等栏目,或就事论事,或就热点问题进行评述。这些栏目中的材料,都是我们身边发生的,离学生生活非常近,主持人的评论富有时代气息,学生议论起来自然饶有兴趣。如果我们把这些节目引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不仅有助于学生分析议论水平的提高,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使语文学习的知识面大为开阔。

影视的鉴赏性成为强化语文教学直观性的有效手段。

电视艺术是一问直观的艺术,它的审美性、娱乐性带来了它丰富的鉴赏性,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我们的联想把文字幻成直观然后去鉴赏。这种鉴赏受人的想象思维及知识阅历的限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电视和某些节目来弥补这个缺陷。比如小学课本的《武松打虎》,中学课本的《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美猴王》和《香菱学诗》篇目,虽然有的篇目比较易懂,但倘能把文字化成影视效果,我们不妨借助搬上屏幕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引导学生对这样的古典名著细心观赏,学生必然受益。

影视的实践性为语文的理论学习找到了实践的栽体。

语文课中的理论知识,尽管有相关的课文来实践它,但毕竟有强的隐蔽性,需要教师的点拨、分析、引导,而影视文学对语文的实践则有鲜明的直观性,这种直观性使语文的理论知识变得简单而富有趣味。就拿我们电视中最常见的广告来说,很多学生厌倦广告,好的广告又会成为学生的口头禅。学生对电视广告的褒贬就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广告”这一知识很好的载体。教师不妨让学生收集电视中的广告通过收集来分析广告的特点、设计、作用等。再如学“观后感”这一知识,不妨引导学生注意收看“文化视点”、“文化传真”等栏目,这些栏目就是针对当前最流行的书或影视剧作去畅所欲言地论“观后感”、“读后感”,这些对学生喜欢的流行的影视剧作所做的影视评价自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生动、直观地掌握观后感、读后感的特点。

影视的趣味性赋予学生语文学习的乐趣。

短短45分钟的课堂教学以及有限的教学内容会使语文课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大受限制。比如“辩论”、“演讲”这些理论知识和口语能力的训练,虽然可以在课堂上得到实践,但由于时间、环境的限制,不可能每个知识都成功的去实践,这样有些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就不可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而电视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十二演播室”、“中学时光”,浙江台的“人生AB剧”,四川台的“阳光地带”等栏目,这些栏目中的辩论、争论、讨论等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有关的理论知识,提高论辩能力。

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多媒体教学,正是影视在课堂上的综合运用,它是把抽象的课文内容转化成具有动态和声音的视频,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地去感知、思考、理解、欣赏课文,给他们无比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空间。像课文中许多自然环境的描写,人物形象的刻画,精辟而意味深长的言论,只要通过镜头展示出来,学生就能够有更深的体会,无须老师再白费口舌,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每当看到料峭春风中扬柳吐芽时,他们知道这是生命的律动;每当看到暴风骤雨中鹰击长空时,他们会感受到这是力量的抗争;每当看到霜染红叶时,他们体会到这是磨难中的成熟。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他们自然会想到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阿Q”是一贫如洗、愚昧麻木的破产农民;“刘兰芝”是受封建礼教迫害的殉情者。听古代圣人的教诲,他们会认识到:人,面对利禄而不动心,面对淫威而屈服,这是自尊;珍惜声誉,是自爱;遏制欲望,是自持;不仰息于人,是自立;约束自己,是自律;一个人跌倒,再爬起来,是自强。这些生活中的真谛,靠教师在课堂上苦口婆心的说教是很难让学生深入体会到的。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无论是语文课堂之外,还是课堂之内,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也完全符合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的教学原则。这么省心而有最佳效果的教学方式,我们何乐而为呢?

生活日益变化,日益更新,它有天光云影的景致,有碧绿清澈的清新,也有变幻莫测的风云。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容不得我们再在原来的老路上徘徊,要通过影视这个窗口,领略更广阔的生活世界,回味许多耐人寻味的课题。好多见仁见智的话题,都会促使我们做出理性的评判和分析,都会促使我们对生活多一分留心,多一点思考。

影视可以拓展语文

教学的空间

麦积区党川中心学校杨旭光

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 第3篇

●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教师要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读懂、读透教材, 洞悉教材的编写意图。然后围绕目标, 研究学生的认知情况,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用“奉学生以爱心, 植学生以信心, 待学生以耐心, 授学生以匠心”的理念构建理解型班集体。

●年级组管理注重过程和细节, 用团队精神构建创造型年级组。

印象

做教师, 她始终坚守一线。从塘沽学科带头人到塘沽首席教师再到天津市特级教师, 一路走来, 她教学有法、学生喜爱、成绩骄人。三尺讲台是她梦想的舞台, 不需要华丽的布景, 不需要曲折的剧情, 她用自己的学识与热情打动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的激情。在精心的组织中, 她把乏味的课堂变成了快乐的学堂, 看似枯燥的政治知识, 被她着色添彩便能描绘成美丽的风景。

做管理, 她一直勇挑重担。从班主任到教研组组长再到年级组组长, 她身兼数职但无悔无怨。她坚持“为人热情真诚, 业务精益求精”的原则带领学科组教师, 以课堂教学为研究阵地, 以研导教、以教促研, 带动学科教学欣欣向荣。她秉承“同心山成玉, 协力土变金”的理念带领年级组教师, 以“治学立人”为教育方向, 尽心竭力、勇攀高峰, 创下了学校高考的辉煌成绩。

静能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动能点石成金, 琢璞成器。敢管擅理, 她堪称学校中流砥柱;能文能武, 她不愧为学校教学精英。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校长段景国)

主张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教师教学要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 将教材用活, 将各种媒体点活, 将教学的空间留活, 让学生的个性与生命力更加的鲜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大胆实施教学改革,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将课外教学资源及时地整理、融入教学, 利用课内课外两种教学资源, 拓展教学创新空间,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激发学生求知欲, 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课堂在动态中生成。

一、组织社会调查活动, 整合本土教学资源

让课堂走向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 通过整合本土教学资源, 用贴近学生的材料点燃学生的智慧。学生的学习除课本知识外, 生活中可以学习的地方也很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中增长知识, 提高能力, 是一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提高兴趣、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

1. 组织校外社会调查活动。

例如, 在讲授“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时, 我带领学生参观了康师傅方便面厂、塘沽高新区新能源动力厂。回来后, 组织学生模拟企业召开生产调度会, 制定市场开发策略, 让学生体会企业经营管理, 明确企业经营者的地位和社会责任。在讲授“商业银行和存款储蓄”时, 我组织学生到国有四大银行及在天津开发区开设的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国外大银行, 将银行的空白支票, 存、取款单及银行的宣传资料带到课堂上, 让学生自己谈该怎么储蓄, 谈银行的职责、原则和作用。把课堂延伸至课外, 将本土资源进行整合后又融入课堂教学中, 将抽象的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授“价值规律”的内容时, 恰逢中秋佳节, 于是, 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分头到集市上、超市里调查各种月饼的价格, 从中秋节前一周开始直至中秋节后的第二天。学生们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 制成表格, 画成曲线图, 写成小论文, 在班上互相交流, 既加深了对价值规律的理解, 同时又增长了社会阅历, 提高了学习兴趣。

2. 开展校内社会调查活动。

校内的广大师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在讲授“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这一课时, 我指导学生分两个小组分别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调查。调查中我们发现:师生中大多数人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人活着就是要有钱, 有钱就有一切。”这时, 我适时引导学生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元价值观存在的原因、主流价值观的意义。通过调查, 学生们看到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同时明确了加强自身“三观”改造的重要性, 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整合本土教学资源, 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 让学生走出了书本,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变“接受式学习”为“体验式、发现式学习”, 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素质。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 整合网络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为今天的教学打开了一扇门, 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丰富的网络知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是当今时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将会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知识, 提高学习、整理、利用信息的技能。更重要的是, 把网络上的知识运用于政治课的教学, 能有效拓展教学创新空间。

1. 利用学校校园网服务于教学。

学校校园网为我们的多媒体教学打开了方便之门。教学理念的学习, 教学课件的上传和下载, 教学论文的发表, 学生论坛的开启, 教师之家的建立, 让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越来越紧密。教学中, 可以采纳同行优秀的课件加上自己的创意制作出适合本班教学的课件;可以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中的某一问题放在学生论坛中进行探讨, 共享集体智慧, 将课堂延伸至课外。例如, 在学习“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时, 我引导学生在论坛中开展了“英雄人物生命的价值”的大讨论。讨论中, 学生由学习雷锋谈到“感动中国”人物, 谈到跳进粪坑救老大爷的大学生张华, 谈到身边帮助同学解答难题而耽误自己宝贵学习时间的同学, 谈到带病坚持上课的可敬的老师……在这场大讨论中, 学生们有异议、有争论, 但更多的是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课知识达到交流思想、明辨是非的目的, 以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对事物进行自己的价值判断。

2. 利用互联网查找需要补充的知识。

在教学中, 我发现课本中对一些问题的阐述不明确, 容易让学生产生疑问。如“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关于民营企业存在的必要性, 和学生一起上网搜索, 将查到的民营企业发展的事实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领略到一些民营企业主致富不忘社会、热心公益事业的各种善举, 使学生获得了对部分民营企业主奉献社会的感性认识。学习“投资与创业”时, 关于“股票”与“债券”的具体回报形式、操作课本上涉及较少, 不易区分, 这时, 我指导学生借助互联网进行查找。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 学到了很多知识, 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课本中的有些内容较为抽象, 可以在互联网中搜集有关图片、文字资料, 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例如, 在讲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 可以搜集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图片资料、文字介绍资料及优秀人大代表的资料, 使学生能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开展课前五分钟时事活动, 整合时政资源

时事真实可信, 丰富生动。国际关系变幻莫测, 可以极大地满足青少年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可以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 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同时, 教师结合时事讲政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天课前五分钟由学生轮流向大家作时事报告, 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运用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的知识进行简要分析。“课前五分钟时事”成了大家爱上政治课的一大亮点。教师适时的夸奖、补充、点评, 又让学生们兴奋不已。通常这个时候的教学效果最好, 特别是在讲授“当代国际社会”这一课时, 伊拉克战后形势、美国大选、台湾问题、恐怖主义……成为学生们讨论的热点。“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教材的重点, 运用时事资料讲授本课内容, 或让学生运用时事资料分析政治原理, 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学生们甚至能用课后收集到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勘定国界的事例, 明确国家制定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 从而加深了对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点的理解。

教学资源的重要价值在于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 整合教学资源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要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利用并开发各种教材以外的文本性的教学资源和非文本性的教学资源, 为课程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的平台。

我推荐的书

●《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加】范梅南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 汤勇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深度教学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方法》, 王玉强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拓展教学空间 促进思维生长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

留白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反观小学数学课堂,因为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往往追求流程设计的精细化,将课堂塞得满满的,留给学生的空间越来越狭小,正如一幅画没有留白一样。教师教学时如果能有意识地在新知生发处、学生的思维生长处多一些留白,课堂往往能够产生“未曾着墨处,自有胜境出”的韵味。

1.活用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应该“用教材教”,教材要用活——在准确把握教材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处理,将教材改造成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触发器。

(1)拓展教材例题空间

通常,教材上的知识有两种存在形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包括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隐性知识包括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活动经验等。通常,教学空间就隐藏在隐性知识中,需要教师去发掘,而教材例题就有着很大的拓展空间。

这是苏教版一下“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的一个例题。在教学中,我对例题情境图做了个“微创手术”——隐去了树上的5个桃。

师:请小朋友猜一猜,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桃?

生1:树上的桃都摘光了,原来有23个桃。

生2:可能有25个桃。

…………

师:原来树上可能有22个桃吗?

生3:不可能少于23个,否则就摘不到23个了。

生4:树上最少有23个桃,如果树上还有剩余的,那原来就可能有24个、25个……

师:那树上原来究竟有多少个桃呢?我们知道已经摘了23个桃,还要知道什么,就可以求出原来有多少个桃了呢?

生5:只要知道树上还剩多少个桃就可以了。

师(课件出示完整的情境图):看!小猴和猴妈妈没有摘完所有的桃,树上还剩5个桃呢!小猴又动起了脑筋,它想,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

上述案例不囿于教材,改变例题情境图的呈现方式,隐藏其中一个条件,让学生理解要解决一个问题一般需要两个相关联的条件,自然而然就为学生播下了思维的种子。

(2)拓展教材习题空间

苏教版三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有这样一道复习题:

848÷4÷2  848÷8

900÷2÷3  900÷6

909÷3÷3  909÷9

一位教师教学时,将第一组题改为848÷2÷2和848÷4,要求学生先计算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第一题的两个除数2加起来正好是第二题的除数4,也有学生认为第一题的两个除数2相乘的积才是第二题的除数4,大家产生了分歧。教师没有直接评判谁对谁错,而是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组题中两个除数相加或相乘都能得到第二题的除数,这两条“规律”是不是在类似的除法算式中也存在呢?组织学生自己写一些类似的算式,通过计算检验哪一条“规律”才是正确的。学生通过上述活动正确地理解了除法运算的性质之后,教师将第二组和第三组题改编后出示:900÷6=900÷□÷□,909÷3÷3=909÷□,让学生用发现的规律填空。

一道看似简单的练习题,稍加处理,就使课堂产生了立体感,呈现出了探究规律、感悟规律、运用规律的层次,使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成为可能。

其实,二度开发教材已经成为教师的“常规套路”,例如替换情境、改变数据、调整顺序等,这不只是为了使教学形式变得耳目一新,关键是要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真正发生变化。

2.上活新授课。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数学教学也应如此。在教学实践中,新授课的教学能否一改平铺直叙的方式,留下空间给学生以探索、体验的乐趣呢?

教学苏教版五上《认识公顷》,对于学生来说,公顷是个新的面积单位。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学生也有很多疑问和困惑,比如:为什么需要规定多个大小不一的面积单位?为什么面积单位(包括公顷)都用规定边长的正方形来表示,而不用其他图形呢?……解开这些谜团,学生的思维才会有质的提升。

(1)复习:课件出示“马小虎的日记”——今天,我们一家人在1平方厘米的方桌上吃午饭,我一不小心把我1平方分米的门牙磕坏了,鲜血直流,妈妈赶紧掏出一块4平方米的手帕,捂住我的嘴巴,爸爸抱起我向医院跑去。(借助给日记改错,唤醒旧知,复习已经认识的几个面积单位)

(2)解惑:为什么面积单位都用规定边长的正方形来表示?为什么要用几个大小不同的面积单位?只用一个单位行不行?

(3)创造:如果要我们来发明一个新的、更大的面积单位,你会发明什么单位?你会规定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4)感受:在实际生活中,1公顷到底有多大?一起到我们熟悉的校园中去感受一下。(借助学校平面图,直观感受1公顷的大小)

儿童哲学专家杨茂秀教授在《好老师是自己找的》一书中指出:“当老师的人本身会是一个网,他是丝线做的,他也是许多小洞洞做的,他提供着知识的可能、智慧的沃土,他也让学习者如风一般自由穿梭在许多小洞洞之间。”借用这个比方,好的课堂既有“丝线”——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又有“小洞洞”——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空间。教师的教学立场决定了他的课堂有没有空间,有多大的空间,而教学空间的大小又往往决定了课堂的格调和品位。儿童数学思维的发展需要空间,因为空间意味着自由,而自由意味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拓展教学空间 第5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由上述文字可看出,阅读教学应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鼓励大胆质疑,促进学生创新思维。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由于自身经验的不同,对外界的看法和理解会有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时,当我们读到“春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一处时,有同学举手问到:“老师,春雨并不都是细如丝啊?”还有一位同学问:“杨梅树不是人,怎么会贪婪地吮吸呢?”当时,我心里极不是滋味,教了十几年的学,学生还真的没敢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孩子怎么能这样。心里虽说不合舒服,但作为老师的良知告诉我,我应该慎重地处理好这个问题。于是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孩子们:“哦,这是个问题,好难啊,我想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观点?”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春雨有多种姿态,有时如丝,有时如豆;有时慢,有时疾。所以不能只写如丝啊。”有的同学说:“作者描写春雨中的杨梅树时,作者看到的那时的景象就是这样的,你不能让他把所有不同的春雨都写出来,那样太不真实了。”有的说:“杨梅树虽然不是人,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人来写,这样更活泼可爱。”还有的说:“我怎么看不见杨梅树喝水呀,它要会喝水,一定是齐天大圣吧。”听着同学们天真无邪的回答,我的心乱如麻,孩子们的回答不无道理呀。孩子的思维是独特的,这样的回答是符合他们此时的生活阅历的。通过以上教学,我感悟到:鼓励质疑问难,是生本位的重要体现。只有这样,学生阅读才能真正做到参与、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

二、绘图画,悟意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小学生十分喜爱绘画。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写景的好文章本身就是一幅让人流连忘返的美丽图画。作者用精炼感人的语言,描绘了一处又一处的美好的意境。现实的语文教学,好多老师都能根据课文的特点,满足了学生对绘画的爱好,较好地打破了学科界线,用线条、色彩、造型等构画出一幅幅可爱的图画,用图解文,以文示图,图文交融。既降低了教学难度,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让学生的思维上了一个新台阶。许多古诗如《宿新市徐公店》《咏柳》《鹿柴》《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枫桥夜泊》《江雪》《小儿垂钓》《泊船瓜洲》《题西林壁》《暮江吟》等本身就是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美丽的图画。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诗配画,配以轻松甜美的音乐,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教学《暮江吟》,这是一首描写从傍晚日落到夜晚月升半空江上的美丽景象的诗。诗的意境清新、高雅,格调深远,借景抒情,较好地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美好景色的喜爱。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以及“露似真珠月似弓”的美好意境呢?我就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配上优美的图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不假,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纷纷拿起画笔,绘出江水、夕阳、野花、小草、树木等,甚至课文中未曾出现的一些景物,学生也画了出来。色彩鲜明,美不胜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借助有创意的阅读这个外壳得到充分的展示,他们已将抽象的诗句具体化为图画,同时也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美的熏陶,获得了审美体验。

三、于常式中思变,打破思维定势,使思维更具多向性。

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是按照不同的思路展开思维,达到标新立异效果的性质,独特性是创造性思维的灵魂,亦是其创造的源泉。语文阅读教学,要充分打破思维定势,促使学生的认知富有鲜明的创造性。现行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这样的文章,如《海豚救人》《新型玻璃》《计算机与多媒体》《太阳》等,这些文章都是传播科普知识的。教学时,老师往往受定势的影响,过多地注重对自然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其趣味性。我在教学《海豚救人》时,我就力避过多地向学生介绍科普知识。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我就给学生提出了要求:“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海豚,你应该怎样向同伴们介绍你自己呢?”这一反常规的阅读教学思路,学生兴趣出来了,纷纷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海豚的知识和在课本上了解到的知识融汇在一起,畅所欲言。在这一训练过程中,学生既了解了海豚,也增强了“海豚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保护它”的意识。在这一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是呈开放性的,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的培养。

四、激发想像,入情入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创造性的想像开始。” 教育心理学认为,想像既可以立足于现实,又可以跨越时空。学生的想像是活跃的,他们可以在天空自由翱翔,追云逐月;可以到大海中去遨游,饱览海底美景。学生一旦打开思维之门,阅读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而想像正是学生进行感悟、理解、体验的重要手段。在理解课文中发展想像,又能借助想像进一步理解课文。引发想像可以在阅读中进行。如教学《丰碑》一文,当我们进行到课文末尾处时,我有意识地问到:“如果你出现在这座丰碑面前,你会在丰碑上写上什么?”可能是学生早有所悟,早有所思,小组讨论激烈,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会写上‘军需处长,精神永存!’”有的说:“我爱你,红军的骄傲!”有的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孩子们说的多好,那是肺腑之言,是出于对烈士的怀念,更是红军战士精神的发扬光大。这样的想像正是建立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入情入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再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当我问到:“学过这篇课文,你想对巴迪说些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就分组展开了讨论,学生的发言更是精彩极了,说法不一,但大家都为巴迪有这样的爸爸和有这样的妈妈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因为正是爸爸的严厉,才是巴迪有了新的奋斗目标;正是由于妈妈的慈爱,巴迪才不会失去前进的信心。这样的回答,如果没有想像是很难做到的,学生的思维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拓展。

拓展教学空间 第6篇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充分利用生物课程资源,拓展生物教学空间

在日常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仅限于教材,以及关于课上教学的直接知识、标本和模型等。通过对《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的学习,让我对生物课程资源有了更深的认识。

广义上的课程资源无所不包,只要能够应用于课程教学,能够服务和支持教学,并且有助于教学开展的资源,都可以称为课程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我用得较多的还是一些有形的教学资源,如实验用具、学校周围的一些公共资源等。但是对于无形的一些教学资源还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其实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实联系相当密切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一些来自于学生无形的课程资源,学生学习的兴趣都会大大提高。如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参观过的一些场所进行教学;还可以结合学生参与过的一些如制泡菜、制面包等实践活动进行教学;甚至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家长提供的一些可用资源进行教学。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平时应当有意识地去积累这些课程资源,恰当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而无形的课程资源是不断生成的、无限的资源,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收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或者突发的事件,提出的一些问题等进行运用。

此外,我们还不应该只局限在教材所提供的资源。在课程的学习中有一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一位教师在进行有关酶的教学时,不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唾液淀粉酶。而是通过查阅国外的教学文献,发现了英国科技馆所设计的关于果胶酶活性的教学活动。于是这位教师把市场上买来的果胶酶配成溶液,在不同的温度下,使之与各种各样的水果泥发生反应。最终,这个实验设计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极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也应有这种创新的意识。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漫长而有意义的工作,只要我们用心去实施,总会有所收获。

文章

来源莲山

拓展教学空间 第7篇

10年前误打误撞上了一堂来不及备课的趣味作文课《对对子》,课堂实录投稿超过4个月后又误打误撞地被《四川教育》(总第65-66期)采用,今日为新教材培训准备讲稿找出了这篇文稿,觉得对年轻教师有一定启发,所以在博客里重发一次,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拓展自主空间,激活创新思维

――创新作文教学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蓬溪县下河小学黄继森

【课堂实录】

2008年9月9日晚上的第一节自习课是趣味作文。课前两分钟,我在教室外等候上课,突然收到儿子的短信:“亦父亦师,节日快乐!”不假思索,即刻回复:“有才有心,父子同庆!”想到与儿子的短信交流,基本构成了一副对子,灵感顿生:调整这节课教学内容,改上一节对对子的趣味作文课。

师:(板书“亦父亦师,节日快乐”)同学们,这是我两分钟前收到的一条手机短信,请问是谁发给我的?

生:我认为这是你儿子发给你的。

师:为什么?

生:我从“父”字读出来的。

师:确实是儿子发的,不过,不能从这一个字就下结论。“亦父”是什么意思?

生:也是父亲。

师:是的。这短信什么意思?

生:也是父亲,也是老师,节日快乐。

师:字面的意思是这样,翻译的时候要注意用词恰当。

生:你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的老师,祝你节日快乐。

师:不错,比第一次翻译有文采了。

生:你既是我的父亲,还是我的老师,祝你教师节快乐!

师:你完全读懂了我儿子的短信。我刚才给儿子的回复,是按照对对子的方式编写的短信。大家猜一猜,老师回复的短信内容可能是什么?”

生:亦子亦友,工作顺利。

师:“友”字用得特别好,我特别喜欢。我跟儿子确实也像朋友一样,不过“子”字用在这儿,连续四个字都是仄声,读起来不好听,可以换一换。

生:亦儿亦友。

师:“儿”字是第二声。亦儿亦友,这样读起来上口一些。但是,我儿子还是大学生,后面的话……

生:学习进步。

师:对大学生提出学习上的祝愿,行。不过还可以考虑换个有文采的词语。

生:学业有成。

师:亦儿亦友,学业有成。什么意思?

生:您的意思是:儿啊,你不单是我儿子,也是我的朋友,希望你努力学习,并且取得优异成绩。

师:妙!你说到我心坎上了。谢谢。我马上发给儿子,告诉他这是我的学生集体创作的。

(当堂发送短信,告诉儿子是作文课上学生创作的,希望他回短信鼓励学生。)

师:(板书:有才有心,父子同庆)这是我编的短信,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儿子啊,你很有才,也很有心,今天是教师节,父亲快乐,你也快乐。

师:看来你也了解我的心。我夸儿子有心,这心代表什么意思?

生:儿子对父亲的关心。

师:是的,儿子的这则短信,表明他关心我,把父亲记在心上。

生:儿子对父亲的孝心。

师:我确实感受到了儿子的这份孝心。

生:儿子对父亲的爱!

师:这是最重要的,如果儿子心中没有爱,哪来的孝心?又怎么会关心?孩子们,你们真聪明。老师希望,你们对自己的长辈,也有这份关心、爱心和孝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收到儿子手机短信回复)儿子回短信了,想听吗?

生:(齐)想。

师:我儿子是这样说的:“谢谢学弟学妹,你们太有才了!这节作文课一定很新鲜很有趣吧?我等着在父亲的博客里欣赏你们的佳作!”(掌声响起)同学们,我儿子给你们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是什么?

生:他希望我们把这节课的过程写下来。

师:愿意做吗?

生:(齐)愿意。

师:你们会用哪些方法来写好这个作文?

生:我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把经过写清楚。

师:写清楚是基本的要求,这一点很重要。

生:我不光写过程,还要把上课时自己心里想的写出来。

师:我手写我心。你的方法很好,值得大家学习!

师:作文,要讲究与众不同有新意,大家还有新招吗?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

师:下面由各小组汇报刚才的研究成果。

生:老师,您规定题目吗?

师:题目自拟。

生:我们组认为,要写好这次作文,首先要取一个满意的题目,所以,我们刚才主要讨论了怎样取题目。

是:题好一半文。题目不同,开头结尾就不一样。你们组很会学习!说说你们的题目。

生:我们考虑了这样几个题目:《我帮老师编短信》、《有趣的作文课》、《跟老师的儿子对话》、《老师教我写短信》

师:我很欣赏你们的题目。有一点不清楚:同是写这节作文课,怎么会出现《我帮老师编短信》和《老师教我写短信》这两个题目?

生:我想把帮您编短信作为重点来写,所以取了《我帮老师编短信》这个题目。

生:我觉得这节课您一直在引导我们编写短信,是您在教我们,所以想用《老师教我写短信》这个题目。

师:同一件事,完全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写。这两位同学的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生:我想用日记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今晚这节课。

师: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生:我觉得这节课很新颖,我们从来没上过这样的作文课。我想给这学期转学的同学写一封信,向他介绍这节课。

师:你这封信一定很精彩!虽然我不是收信人,但是我会在作文本上欣赏到。同时,我更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你们有信心吗?

生:(齐)有!

【教学反思】

这节趣味作文课的灵感来自于我的真实生活,整个教学过程顺应儿童好奇、爱玩、喜欢探究的天性,以儿子发来的手机短信导入,引导学生理解短信含意,为指导学生编写回复短信做铺垫。在创设生活情景的基础上,开展集体编写短信活动,体现了活动性和趣味性。之后,巧借儿子“我等着在父亲的博客里欣赏你们的佳作”提出了习作的要求。环环紧扣,水到渠成,巧妙地激活了学生“我手写我心”的表达欲望。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在命题作文时引导学生“做”文章,其后果是扼杀了学生书写真性情的潜能。尤其是像本堂课这样的同题材作文,如果教法因循守旧,学法人云亦云,必然导致习作千篇 一律,千人一面。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写出与众不同有新意的个性化习作,我采取了以下两个策略:一是设计了猜老师回复短信的内容。我没有直接给出回复儿子的短信内容,而是让学生来猜测,去编写,然后不失时机地点评。这样做,不仅让习作材料更丰富,而且拓展了学生思路,创新思维的训练自然得到了增强。二是引导学生探究与众不同有新意的“新招”。在这一过程中,我没有直接讲授作文技法,没有干预学生的尝试,而是放手让学生讨论并交流“写什么”、“怎么写”、“怎样拟标题”三个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写同一件事,用一般记叙文、日记、书信等多种形式来写这件事,自拟新奇的标题……所有这些颇具新意的表达方法都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学生教学生”、“自己教自己”得来的。可见,教者出新招,出奇招,教法的创新自然激活学生的思维,而学生的创新思维一旦激活,创新能力是不可低估的。

在研究教法和学法的实践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于教者而言,作文教学怎样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于学生而言,习作体验中能不能锻炼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在包括作文教学在内的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能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大胆地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自由地解决问题,创新就能够成为孩子的自觉行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就不是一句空话。

转变教学方式 拓展学习空间 第8篇

一、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要善于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 保持适度的沉默, 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 使学生能真正沉浸在文本之中。如在分析都德的《最后一课》时, 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郝叟为什么要来听课?我觉得以前的郝叟就是今天的小弗郎士。”问题提出来后, 许多学生大笑起来, 认为这个问题毫无探究的价值。我事先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 如果我否定了这个问题, 授课的内容就会顺利地完成, 但是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敢于质疑的精神可能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于是我决定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 鼓励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很快一场激烈的讨论开始了。“他与镇上的其他人一样, 是来给韩麦尔先生送别的, 感谢韩麦尔先生多年来的教育付出。”“他是为了纪念最后一课。”“从他带来的《初级读本》来看, 他是来为自己补课, 补上以前没有学好的法语基础。”“小弗郎士本是一个贪玩、不爱上学的人, 但在最后一课的感染下, 他开始后悔自己当初没有认真学习法语。郝叟一定也觉得自己过去没有好好学习法语, 现在应该在这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好好学一学语音了, 所以他大声地拼读那些字母。”“郝叟老头就是几十年前的小弗郎士, 他同时也是无数阿尔萨斯人的代表。”“所幸的是郝叟觉醒了, 连顽童小弗郎士也觉醒了, 阿尔萨斯人的解放之日不会长远了。”“这正是文章要表达的主题:热爱祖国, 热爱祖国语言。”

这节课, 学生们的讨论由一个点引出整个面, 整篇文章的内容、中心思想的探究都从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引发出来。解决了上述问题, 也就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 学会驾驭课堂

学生的思维很活跃, 一旦放开, 就有可能信马由缰、答非所问。这时, 教师不是生硬地制止, 而是要善于引课上引导学生分析《故乡》中少年闰土的形象时, 有一个学生举手提出问题:“跳鱼为什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问题一出, 全班像炸开了锅。这时, 我说:“我想跳鱼也许真的有脚, 可是我也从来没有看到过。同学们, 你们有谁看到过吗?”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我又顺势引导道:“然而少年闰土就知道有这种鱼, 这说明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学生纷纷回答:“说明他是一个聪明而且见多识广的人。”最后我给予了肯定。这时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从鱼脚问题回归到赞扬闰土见识的人物分析的轨道上来。

三、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文言文知识中, 有些词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而固定下来的。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总喜欢用串讲法直接讲解, 这样学生所获得的仅仅是这一方面的知识, 无法获得对整个知识系统的把握。如果教师从分析语言的角度, 把它化成若干问题抛给学生, 引导学生去认识它、理解它, 则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的本身, 而且还能提高他们分析语言的能力。有位教师在分析《愚公移山》中的“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始龀, 跳往助之”时, 他这样提问:“遗男”有几岁?“龀”字是什么意思?他有爸爸吗?从哪个词看出来?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都是从检验灵活理解这个角度提出来的, 比纯粹的分析词义就多了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在心理上与作品沟通, 达成共识, 产生共鸣。有一位教师教学《包身工》, 分析到“离头部很近的地方小便”时, 学生哄堂大笑起来。这时, 教师和蔼地问学生:“同学们, 请问你们的卧室有多少平方米?”学生都抢着回答:“十六平方米。”“二十平方米。”……教师说:“包身工在不足十平方米的地方却住了十七八个人, 而且吃喝拉撒全在这里。请大家想一想, 这是人住的地方吗?这是人过的生活吗?”说到这里, 学生都沉默了, 教室里变得异常的安静。这位教师通过情感的切入, 使学生与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 学生才能深入地理解课文, 融入其中, 才能透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只有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 才能学到知识, 提高思想意识。

上一篇:长春莲花山导游词下一篇:毛概简答题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