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之后是什么节日

2024-06-17

腊八节之后是什么节日(精选13篇)

腊八节之后是什么节日 第1篇

过了腊八节就是小年,有些地区也叫作祭灶节。

<<<返回目录

腊八节传统食物

腊八粥

腊八节的时候最著名的食物就是腊八粥了,因为味道可口,在冬日的寒冷季节里面就变的很特殊了,腊八粥帮助身体补充营养,带来暖气。八宝粥的原料也是用大米或糯米(主料),添加小米、绿豆、红小豆、核桃仁、花生、小枣、山药、莲子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赖氨酸、脂肪酸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

腊八蒜

腊八蒜不用多说就是很常见的食物,北方吃的比较的多,不过有的时候在春秋夏季也是可以自己制作吃的,看得出是非常受欢迎的食物。冬天经常吃些腊八蒜,对人的身体是有好处的,既杀菌,还解毒。成品蒜呈淡绿色,味道酸甜辣俱全,十分可口。就饺子吃更是美不胜收。

腊八豆

腊八豆就是一种豆制品,在湖南本地好时候很有名的,而且是作为一种腌制品来进行吃的。其成品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且异常鲜美,因而很受人们的喜爱。

吃冰

腊八节的时候也是很多地方开始下雪的时候,为了来年过得更好,很多人会选择吃一点冰,也是代表清除一年的霉运。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的一年里都不会肚子疼。

腊八饭

腊八饭也是很常见的食物,一般是糯米饭制成的,而且里面含有很多的营养元素,丰富多样。煮饭时,先煮腊肉,再放入海带、花生米,略煮后再放入米、豆腐干、白萝卜、白菜梗及调料,使其成熟一致。此饭配料丰富,味道鲜香,富有营养。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和腊八豆是一样的,也是很不错的腌制品,很多人会选择在腊八节去吃一点豆腐,豆腐含有很多的蛋白质,冬季吃还是很有好处的。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腊八面

主食是不会少的,和上海的辣肉面是差不多的做法,腊八面也是选用肉糜和其他的蔬菜作为面条上面的浇头,也是很美味的。人们将豆类与菜系相结合,用核桃仁、芝麻、花生米、莲子、青菜、菠菜、黄花、木耳等同面条同煮,调成汤面,营养丰富,十分好吃。

<<<返回目录

腊八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汉族

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人们在腊八节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是指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的第八天,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腊八节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中国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农历十二月称腊月,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返回目录

腊八节之后是什么节日 第2篇

腊八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宗教、农祀节日。因在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故名腊八节。据史书中的记载,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

《风俗通》记载:“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汉改曰腊。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各种禽兽经过一年的生长,膘肥毛美,歇冬的农人猎之用于祭祀,用之当时。但当时腊祭的日期并不固定,规定在每年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举行,并将这个日子称为“腊日”。

微信之后的社交媒体会是什么样? 第3篇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媒体用户再次发生了大的移民浪潮,大量的网民从互联网端转移到了移动互联网端,微信作为新兴的社交工具渐渐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现如今微信在全球有超过六亿,其中在中国的用户数就超过五亿,也就是说在中国除了一些少年儿童和老年人以及某些经济不发达尚未普及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地方之外,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微信用户。微信每天都在为中国人的社交作出巨大的贡献。中国人已经离不开微信,套用一句上世纪末很流行的广告语,人们很难想象:中国人失去微信,世界将会怎样?

然而人们对于社交媒体的需求是在不停的产生变化的,微信只是满足了现阶段中国人对于社交媒体的需求。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微信之后的社交媒体会是什么样的呢?

大家都知道,微信是基于熟人的圈子社交,人与人之间都是强关系连接的。然而这样的强关系社交会造成一种现象,当你所处的关系网络中都是熟人时,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有一些事情一些观点不愿意让熟悉自己的朋友亲人所知晓,这种时候使用微信朋友圈功能就会有一些顾虑。而匿名社交将会满足中国人对社交媒体的这一需求。

匿名化的社交网络其实在互联网时代也曾风靡一时。国内有一个著名的社交网站“树洞”,相信不少年轻人都不陌生。在“树洞”每个人都可以分享秘密、吐露心声。树洞的含义是:他静悄悄的,只为等待纳新心中有话要说的人。在电影《花样年华》里也曾提到过树洞的意义,梁朝伟站在吴哥窟的树洞前面述说心思,然后用草把树洞封上,寓意秘密将永远尘封。

然而“树洞”是一个基于微博功能的平台型社交网络,它停留在PC端微博的弱关系时代。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精力转移到移动互联网上转移到熟人社交上,互联网时代的“树洞”也很难满足人们的私密吐槽需求。

在美国年轻人中有一款很火的应用软件叫做Whisper,翻译成中文就是“私语”。通过这款软件用户可以匿名分享自己的秘密,同时还可以看到应用内的热门内容以及基于地理位置的附近用户的分享。使用Whisper分享内容只需要用户选择一张图片作为背景然后将自己的吐槽或者秘密的文字添加到图片上,用户除了吐槽之外也可以评论转发其他用户发布的内容,通过定位功能可以查看附近的用户,甚至还可以用过付费升级等方式与你感兴趣的PO主进行小窗私聊。

其实Whisper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可以释放压力的场所。当秘密一直埋藏在人心里的时候会给人的精神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而Whisper正好满足了人们发泄心理压力的需求。比如当一个人失恋了,他就迫切的需要发泄,而如果这种发泄是在微信朋友圈进行的话可能会令他的亲人朋友过分担心,这个时候他就可以在Whisper上进行诉说。

在国内,移动互联网端的匿名化社交媒体也正在兴起,这类软件要求你用手机注册并且会要求你的电话簿和微信朋友圈访问权限,是基于熟人关系发布的秘密和吐槽。软件又不提供个人页面,也就是说发出去的东西就是发出去了没有办法再重新打捞回来,这就避免了有心人通过观察分析某个人发布的一系列内容而推测出其身份的可能。这类软件虽然是基于熟人的关系网络,但是经过一系列的加密手段可以保证用户是带着面具见人,身份不会被人破解。

国内匿名化社交媒体目前态势火爆百花齐放,尚未形成类似美国的Whisper这样的集中性品牌。为了抓住这一市场的潜在消费顾客,各个软件投资商也都在各尽其能扩大市场知名度,“私密圈”甚至赞助植入了网络红剧《报告老板》。

物联网之后是什么? 第4篇

坐落于硅谷腹地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以下简称PARC),距离斯坦福大学只有8分钟车程。草坪上的几幢土黄色小楼,看似并不起眼,却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信息技术创新者们朝拜的圣地。这里诞生过诸多对现代社会影响深远的科技发明,包括人们熟知的激光打印、以太网、机械鼠标、图形用户界面,还有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

然而,10年之后,这份名单里排在第一位的,将是一个对今天大多数人来说仍然陌生的名字。

1988年,时任PARC首席技术官的马克•维瑟博士,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构想。与当时刚刚出现,到今天依然流行的PC模式不同,这种被称为“泛在计算”的理念,认为未来的计算力,将被很自然地嵌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变得无处不在而又不被人注意。

泛在计算这一概念正式被全世界关注,始自马克•维瑟1991年发表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一篇标题为《21世纪的计算机》的文章。到今天,已经有上万名来自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和世界其它地方的计算机、认知科学和电子工程学者,聚集在泛在计算领域,为马克•维瑟预言的最终实现而努力。一篇6000字的短文,缔造出一个交叉学科的庞大研究领域,这在最近数十年来的科技发展史上,可谓绝无仅有。

泛在计算的预言

学术界对泛在计算的关注,主要源自以下两个研究直觉。

第一,历史上真正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的技术,大多是那些融入生活而消失于无形的东西,比如造纸术、印刷术、电力网络等等。人们对这些技术的运用,不再需要特别的关注。而今天的计算机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仍然显得突兀而难以使用。

第二,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未来社会人们最稀缺的,并非计算力,而是注意力。把用户从各种信息化服务和电子设备的包围中解放出来,让机器之间直接沟通,尽量减少人工干预的需要,是今后计算技术发展的方向。

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泛在计算领域的研究者,希望找到一种方法,让生活环境中的电器、家具以及其他设备,能够根据需要,在没有用户参与的情况下主动完成一些日常任务。

环境感知,因此成为泛在计算技术的核心。它的目的,是节省用户的注意力资源,在传感器与智能算法的帮助下,自动探测用户需求,并作出应对。过去数年间全球蓬勃发展的“基于位置服务”,其实就是环境感知技术的一个应用。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未来产品概念,如智能家庭、自动驾驶汽车等等,也是环境感知技术在不同环境中应用的例子。

2007年微软推出的“未来之屋”,是泛在计算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一个样板。进入房屋时,安全系统会对来访者的面部进行扫描,确认身份后自动打开房门。客厅冰箱上的液晶显示器能列出保存的食物清单,厨房水槽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调节高度,而排风机会根据油烟浓度自动开启。此外,每个房间的墙壁颜色、装修风格和温度,都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喜好和情绪自动更换。

微软的未来之屋,展示的不过是泛在计算技术在一个封闭空间中的应用。当一个社区内的所有电器设备彼此连接,甚至与互联网连通之后,能够催生的衍生应用将更加丰富多彩。让冰箱能够自动向楼下超市订购食品,或是根据食物清单上网查询菜谱,用户所要做的仅仅是下载安装一个小程序那么简单。

大概是因为诞生于一种预言式研究动机的缘故,国外不少学者对泛在计算,尤其是环境感知技术存在一个疑问,那就是它能否真正被用户接受。从目前学术界研究成果面临的技术转移难度看,这样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事实上,有很多因素,比如用户隐私问题、基础设施部署成本高昂、商业模式缺乏等等,都在阻碍着泛在计算技术进入主流市场。

但与各国政府和跨国企业在推动泛在计算发展时表现出来的决心相比,这些似乎都不会成为问题。日本、韩国先后出台的智能城市计划,以及去年底横空出世的IBM“智慧地球”战略,无一不闪现着泛在计算的影子。

而数月前开始在国内大行其道的物联网概念,也是泛在计算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

为了实现环境感知,在现实世界中部署大量传感器,并将其连接成一张巨大的网络,便成为一切泛在计算技术应用的基础。能够收集温度、压力、声级、环境光等各类信息的传感器网络,是泛在计算领域内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也是最早实现产品化,甚至商业化的技术之一。

上世纪末诞生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智能微尘”项目,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智能微尘,是一种具有电脑功能的超微型传感器,在几毫米见方的芯片上,集成了传感器、微处理器、通信系统和电源等各种复杂的电子部件。将一些智能微尘散落在一个场地中,它们就能够相互定位,收集数据并向基站传递信息。如果一个智能微尘功能失常,其他微尘会对其进行修复,这使得整个传感器网络的维护变得非常容易。

美国国防部早在10年前就开始资助智能微尘项目的研究,希望能将其部署在战场,用来监视敌方的军事行动。而随后在民用方面,这项技术却得到了更大范围的应用,尤其是在远程健康监控和自然灾害预防领域。例如国内外的海洋科学工作者,已经开始将大量的微尘撒落在海面,收集海洋监测数据,用以预测海啸等灾害的发生。

今天,智能微尘的批量生产成本已经降至10美元以下,并仍在快速下降。

如果将今天的电脑比作人的大脑,那么形形色色的传感器,就好比人的五官和皮肤。人体的感知器官不仅要能够独立工作,还需要通过体内的神经网络连接起来,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因此,今天各种传感器网络的部署,是为未来泛在计算预言的实现,进行基础设施层面的准备。

而1999年诞生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物联网概念,指的是把生活中的物品通过传感器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技术,原本主要应用于零售和物流领域。当超市中的每一样货品都被内置了电子标签,并能够通过互联网来查询,那么库存管理将不会再是问题,甚至连盗窃事件发生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因为物主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询物品所在位置。

在底层传感器网络之上,物联网增加了对物品标识的赋予和管理,并将底层网络与互联网打通。当网络用户能够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特定网址,来访问现实生活中某件物品的各种信息时,物联网的目标就可以说基本实现。

但这一切,只不过是为泛在计算时代的到来所作的铺垫。

韩国U-City项目的启示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1993年。

当年末,美国克林顿政府的“信息高速公路”政策刚刚出台,方案更多侧重在光纤、交换节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当时,没有人能够预测到这个平台将会催生出诸如雅虎、谷歌这样伟大的信息服务类公司,并给未来20年人类社会生活和商业活动方式带来巨变。

同样,今天关于“物联网之后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许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但是,这并不妨碍一些国家用行动给出自己的设想。

在把文化创意产品、家电和汽车卖给全世界消费者的同时,如何实现国内产业的升级换代,为应对下一波全球竞争做准备,对韩国政府来说是个重要的课题。2008年,韩国的家庭宽带普及率高达95%,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这是上世纪末韩国确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后,取得的丰硕成果。

事实上,韩国政府已经早早开始在信息技术领域,寻找下一个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技术热点。其2006年开始筹划的U-City(Ubiquitous City,泛在城市)计划,已经让韩国在泛在计算应用领域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这一宏伟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建设遍布整个城市的高速有线和无线网络,让市民可以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方便地使用各项社会服务,了解环境和交通状况,遥控家中的电器,甚至追踪未成年子女的动向。在U-City城市的建设中,IT基础设施,包括传感器网络、触摸屏终端、RFID读卡器等等,作为城市构成的基本要素被应用于居住、经济、交通、公共设施等各个领域。

U-City计划的受益者不仅仅是普通用户,它还为大量的IT、通信类企业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在新城市建设初期,该计划可以开拓出传感器、触摸屏设备,以及WIMAX、HSDPA等通信基础设施构成的全新市场空间。而其成熟之后带来的应用创新方面的商机,其规模我们现在根本无法预测。

如今,互联网连接起来的计算机不过数十亿台。而依照维基百科的预测,在物联网普及后,其连接的具有计算能力的物品,将达到万亿的数量级。在这一大过互联网百倍的平台上,唯一限制应用开发商发挥空间的,只能是他们自己的想象力。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的U-City计划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通过建立样板城市和现实应用,拉动物联网和泛在计算基础设施建设,让人们直观感受到泛在计算技术带来的诸多好处。二是,政府把泛在计算上升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强力推动其在全社会范围内的迅速实现。

2009年下半年,规模达5千亿韩元的U-City计划正式全面启动,计划到2012年完成六大创新城市中的大田道安、仁川青萝、世宗幸福城市三处的U-City基础设施建设。届时,韩国将成为全球唯一拥有数座大型智能城市的国家。

谁的物联网?

目前世界各国对泛在计算将成为新一波信息产业革命的主题这一判断,基本没有异议。但大家选择的切入点,却不尽相同。网络基础设施完善、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应用高度发达的日、韩等国,均选择了基础设施与上层服务整体推进,通过普及新型应用拉动信息产业升级的战略,其目标定位在更加便利的国民生活,强调科技的人性化。

在深受金融危机困扰的美国,IBM公司正积极向奥巴马政府推销其提出的“智慧地球”战略。这一战略的目标是把传感器部署到遍布全球各个角落的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等设施中,并与由超级计算机构成的云计算平台普遍连接,让人们能够以更加精确、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生活。作为全球企业IT服务的主要提供者,IBM提出这一方案显然更多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与酝酿已久,在本世纪中期相继出台的日、韩泛在计算推广计划u-Japan、u-Korea相比,去年底匆匆登场的“智慧地球”战略,带有明显的救场意味。IBM希望奥巴马政府能够效仿十多年前克林顿利用信息高速公路,把美国经济从当时低谷带出的方法,力推“智慧地球”。然而事与愿违,将近1年时间过去,“智慧地球”在美国仍然雷声大、雨点小,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人愿意为其庞大的花费买单。

令IBM欣慰的是,在其不懈的公关努力下,“智慧地球”战略终于在中国找到了知音。如今国内的物联网产业规划,基本上对“智慧地球”贩卖的概念照单全收。这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

拥有全世界执行力最强的政府,中国具备强力推进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条件。从长远来看,物联网技术,以及建立在其上诸多泛在计算应用的普及,也的确能起到大规模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国民生活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经济刺激作用可能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才能体现。

中国物联网发展战略与日、韩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商业、管理效率的提高,而忽略对民生的直接改善。与U-City等日、韩计划相比,我们的物联网规划似乎与老百姓的关系不大。目前国内各种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通常由一些硬件和通信厂商、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组成,习惯于制造概念和圈子内的自说自话。这与泛在计算技术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制定过于宏大,且与民生脱离的科技发展计划,往往存在一个隐患。美国著名IT研究咨询机构高德纳的“炒作周期”理论认为,一项技术创新,在为市场广泛接受之前,通常会经历一个从炒作高峰跌至谷底,而后又回到一个平台期的过程。从物联网概念目前在国内被炒作的高度及其侧重点看,其势必会经历一个不能满足大众和媒体预期,而迅速被质疑、遗忘这样一个阶段。这对一个具有无限前景的技术创新领域来说,无疑是一件憾事。

尽管在国内,物联网好像一个横空出世的概念游戏,但其实际上已经经历了近20年的技术积累让我们将眼光放远,就会发现物联网其实仅是泛在计算技术冰山之一角。而后者,无疑将成为未来数十年内全球信息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泛在计算理念诞生的初衷,是为用户提供一个更易用的计算环境。在此目标下,物联网是术,而非道。与东亚邻国相比,在迈向泛在计算时代的道路上,中国起步稍晚,却选择了一种类似于大跃进的方式。这或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一切仍需留待时间来检验。■

[编辑 李正曦]

传统节日腊八节都吃什么食物 第5篇

一、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二、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三、腊八粥

腊八节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

腊八节节日起源

自上古时代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腊八吃腊八粥由来

释迦牟尼原本是王子,他深切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遭遇,二十九岁时,毅然舍弃了王族生活,去探求解救人生痛苦的方法。相传,一天释迦牟尼来到一片茫茫无际的荒漠,又饥又渴,终于不支倒地。这时,恰巧有个善良的牧羊姑娘路过,忙将随身所带的杂饭与泉水调煮成粥,喂给释迦牟尼吃。释迦牟尼醒来后,谢过牧女,继续前进,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修行了六年,终于在十二月初八那天得道成佛。从此以后,凡逢十二月初八,各佛寺均效法牧女献粥,取香谷、果实煮粥,供于佛像前。

远古时期,人们往往在冬季用猎获的禽兽祭祀天地、祖先,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古代“猎”、“腊”是同一个字。沿袭下来,就把处在冬末春初、新旧交替之际的十二月称做“腊月”。据古书记载,在南北朝时,就流传着“腊鼓鸣、春草生”的民谚。说的是在腊月,农民为了喜庆一年的丰收,敲打腊鼓,跳起各种舞蹈,预祝来年再有一个好收成。

腊八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第6篇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是什么 第7篇

“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关中一带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美餐一顿。不光大人、娃娃吃,还要给牲口、鸡狗喂一些,在门上、墙上、树上抹一些,图个吉利。

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中国传统节日之腊八节 第8篇

首先,我们来谈谈腊八节的起源。众所周知,每年农历的十二月被人们称为腊月,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早在周代时,不论官宦之家还是平民百姓家,在年底的十二月,都要举行一次“岁终之祭”。人们虔诚地奉上各式祭品,答谢祖宗与家神的保佑恩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阖家康宁。人们把这次祭祀活动名称称作腊祭。南北朝时期,皇帝下令把这种腊祭活动固定在了腊月初八这一天。最初的腊八节,就是由此演变而来。明清有一种说法,中国传统的新年是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因为腊八是新年的前奏,过了腊八年味的芳香就阵阵扑鼻而来。

由此得来一句话:吃罢腊八饭,就把年来盼。腊八饭又名腊八粥,吃了腊八节的腊八粥就可以坐等过年了。在古代腊八节不仅仅只喝腊八粥,还会祭祖敬神和逐疫。逐疫即是在古时腊月禳祭,驱逐疫鬼,是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到了现代虽然逐疫的行为没有延续下来,但喝腊八粥的习俗却一代一代保留了下来。在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也逐渐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腊八粥。比方说离不开麻辣的四川省,腊八粥有可能是甜味或咸味甚至还有可能是麻辣味,所以去四川吃腊八粥的话一定要留意它是什么味道的噢。相较于四川的黄豆、花生、肉丁、白萝卜、胡萝熬制成的腊八粥,天津的腊八粥就比较养生了。他们在腊八粥中混入了莲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芸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还有加入黑米的。这种腊八粥可供食疗,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山西的腊八粥,别称八宝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八宝粥也是我们旅途常备的食品之一。

说罢这么多种腊八粥,是甜,是咸还是辣,这得遵循各位的口味。但是对于腊八粥的原料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常见的豆类,如绿豆、红豆、黄豆都可添入腊八粥里。但是对于冬季而言,绿豆属寒性,不宜多食,如若患有高血压,则对其有辅疗的功效。黄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十分丰富,且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抑制多种恶性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保健功能。红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对于青少年来说,在腊八粥中加入核桃是个不错的决定。核桃仁具有补肾纳气、益智健脑、强筋壮骨的作用,还能够增进食欲、乌须生发,核桃仁中所含的维生素E更是医药学界公认的抗衰老药物。

经济危机之后是什么? 第9篇

对于此次金融危机,尤其是危机之后的经济走势,当前存在着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几乎受到全球官方的认可,那就是支持美国、西欧以及其它各国的政府理念;第二种观点则是非官方的,虽然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政府认可,但这个非官方版本的支持者众多,且随着事态发展,也许还会吸引更多的关注。

官方观点认为,这件发生在2008年秋季的罕见的灾难,使得美国及其它很多世界金融中心在转瞬间变得摇摇欲坠。这场灾难事出有因且结论莫衷一是(大多数官方言论都在声称“此次危机根源众多”),但实施及时而强大的宏观经济政策,显然比争论更重要。

所谓的政府策略,如萨默斯(Larry Summers,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所明确声明的,即由政府掌控一切金融干预手段,用于支持银行系统。其中包括:大量的现金——这有赖于联邦储备的信用;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处理银行不良资产;最巧妙的则是在法制规则监管和实施中尽可能地宽容——由最近的美国银行压力测试可见一斑。但尤为重要的是,政府策略还包括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如果所有的刺激政策均付诸行动,美国的债务与GDP的比率将翻倍(从GDP的41%,上升到GDP的80%)。

显然,将不计其数的、甚至不计代价的资源注入金融部门,不仅能使受援方信心倍增,而且在援助效应扩散以后,至少也还能暂时地鼓舞整个金融市场。但是 ,尽管政府热切地呼吁着制定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经济援助政策,但实际效果与其付出的努力却形成了巨大反差。官方一致宣称,对法制监管体系做一些小规模的调整就足以解决问题,而且还能预防问题再次发生——如果所有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调整措施,能将危机发生的原因和疏于监管的政策缺陷统统掩盖,那就皆大欢喜了。

似乎这仅仅是一场属于专家们的危机——他们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方面放松了管制,而在危机爆发后却只需召开董事会来一番争长论短,即可解除危机。

也许吧。

第二种观点,是对于我们已否真正脱离险境充满了质疑。这种观点认为,此次危机的根源,简单概括起来就是美国及世界各国金融业的过度扩张——拥有超乎寻常的政治和文化力量的银行巨头的诞生,就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金融业的规模、本质和影响是问题真正之所在,那么,危机以来的官方观点与真正的解决之道简直是相差万里。把资源注入金融系统,至多只能延迟“最后审判日”的到来,或者是增加其成本。而更大的可能性是,“所有紧急财务援助之母”(the Mother of All Bailouts)正将问题蓄积起来,短期内即可能爆发。

国家债务即将翻倍(占GDP的百分比),可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保护那些政府认为“大到不能让它破产”的企业不至于垮台?为什么不试图去分解它们,或者至少限制它们的规模?能达到目标的途径有很多,只要行之有效,就该采用。但目前无论是来自美国政府还是国会领导委员会的那些纾困方案,都无济于事。

尽管通往绝路的路程看来还很长,但潜在的后果——或者你可能愿意称其为附带损害——却是非常可怕的。你会看到税收提高,发展减缓,创新能力踯躅不前,创业减少,许多卓越企业家逐渐销声匿迹。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的人都会深受其害。可他们会逐渐醒悟,并开始深思该采取什么措施,以及这些措施该由谁来执行。

腊八节是什么 第10篇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

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资料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农历腊八节是什么意思 第11篇

“腊八粥”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

《梦粱录》记载:“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腊八节”最主要的活动之一是煮粥、喝粥,据说这与释迦牟尼成道的经历有直接关系。相传,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苦行修炼时一度饿昏倒地,有一位好心的牧女把她所带的杂粮加上采摘的野果煮成稀粥,喂他喝下。释迦牟尼恢复了体力,在菩提树下静坐悟道,在十二月初八这天得道成佛。

释迦牟尼成道日,从此被定为佛教重要的“浴佛节”。于是,每到这天,僧人便要诵经祭佛,并仿效牧女的做法,以米、豆加果实煮粥,敬献佛祖。

最早的“腊八粥”一词就源于宋朝的腊八节。《梦粱录》卷六“十二月”条记载:腊八这天,“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亦设红糟,以麸乳诸果笋芋为之,供僧,或馈送檀施、贵宅等家。”

从《梦粱录》所记来看,“腊八粥”这一名词确实出自寺庙。但就粥本身来看,与朝廷入腊日赐食的制度有关,浴佛节煮粥与中国腊日煮粥,应该是一种巧合。

腊八节是什么意思

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腊八节的由来

关于腊八的由来,无论是来自民间还是宗教,说法挺多。咱们熟知的一种说法是,来自于佛教的佛成道日。赵书先生的多年研究发现,我国的腊八节更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腊祭,古人举办这种仪式,为的是祭祀八位神仙,包括河流、湖泊、森林、树木等等。不同时期,所祭祀的内容也不完全一样。虽然这种祭祀仪式早就没有了,但是到现在,很多老北京过腊八的习俗,还都能看到其中的影子。

赵老举例说,比如咱们熟知的腊八粥,民谣也有“送信的腊八粥”之说。每年从腊八到正月十六,称为年禧。老百姓自己要熬腊八粥,各大寺庙也有舍粥的习俗。说到“腊祭的影子”,也和这腊八粥有关系,一些讲究的人家,腊八粥也不光是用来喝的,也有把腊八粥洒在庭院的树坑里,或抹在树皮上,谓之敬树。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赵老也提到了这句顺口溜。说过去满族过腊八还有这么一种习俗,跟乌鸦、喜鹊都有关系。腊八时,要将一根“索伦杆子”立在院内东北角,上挂锡斗,内装碎米等供奉之物,供鸦鹊享用。“此为敬天,也是能看到腊祭的影子。”

腊八节顺口溜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玩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今年腊八节是什么时候 第12篇

每年腊八节是几月几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节之后是什么节日 第13篇

1873年柯尼卡在东京开始了石版印刷业务,建立了研发企业。2003年,柯尼卡毅然决然停止了胶卷业务,美能达则把自己的相机业务卖给了索尼,之后这两家企业真正合并起来,同时重组及合并了集团公司的业务。合并以后,这家企业又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这就是柯尼卡美能达。刚刚谈到印二代、印三代,大家不妨想一下,如果你的企业能够基业长青,140年后会是什么样呢?可能没人能给出答案。但是柯尼卡美能达告诉大家,140年后我们依然活着。

从全球范围看,柯尼卡美能达拥有4.16万名员工(中国1.6万名),为150个国家提供销售和服务,销售金额达到100亿美金。其中日本本土的销售额为20%,欧洲占33%,北美地区占23%,亚太地区则占有约23%。

可能有人会好奇,柯尼卡美能达是凭借什么实现了100亿美金的销售额,又在全球范围内有如此重要的影响力。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柯尼卡美能达的产品。

柯尼卡美能达在2003年合并以后,经过三年多的技术研发和沉淀,于2007年推出了第一款适合办公的企业内部打印设备,多功能数字复合机Bizhub PRO C500。2008年我们推出了彩色数字印刷系统Bizhub PRO C6500、C6501,为商业打印以及内部文印提供高性能的生产输出。2010年我们推出了市面上销售最多的高速数字印刷系统——Bizhub PRESS C8000和Bizhub PRESS C7000/C6000,它的应用范围扩展到了商业印刷生产领域,也为国内单张纸数字印刷设备市场带来空前变革。2014年我们推出了旗舰型高效能彩色生产型数字印刷系统Bizhub PRESSCll00。2015年柯尼卡美能达又推出了第一款真正适用于标签行业的数字印刷设备——C71cf。2016年,我们正式发布了KM-l。2016年的德鲁巴展会中,柯尼卡美能达是整个展会的第六大参展商,展位面积多达2400平方米。其中非常有意思的是,一些曾参加过德鲁巴的老员工说,他参加的那次展会中,柯尼卡美能达的展位只有今天的二十分之一。这也充分说明了一直以来柯尼卡美能达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

KM-1在本届德鲁巴展会上吸引了行业的高度关注。这款设备采用UV油墨,拥有卓越的介质处理能力,介质无需预处理,这样大大提高了它广泛的纸张兼容性,令它能够适用更多印刷业务和应用。柯尼卡美能达也是既能实现幅面达23英寸×29陕寸,同时印刷介质又不需要预先除布处理的解决方案供应商。KM-1同时配备了LED UV灯,使得印刷过程无需干燥等待,可以进行双面印刷及印后加工。在印刷分辨上,KM-1高达1200dpi×1200dpi,这使它能够在广泛的承印物上呈现高品质输出效果。

KM-1的设计适合商业印厂高品质、小批量的印刷业务,在处理可变数据时印刷速度高达3000印张/小时,喷头采用的是我们的专利技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KM-1使用的是一款非溶剂型UV固化墨水,不含苯、甲苯和二甲苯,无需干燥过程,无VOCs排放,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所以京津冀的朋友们可以考虑一下,如果你想留在北京的五环内,那么你可以考虑这台机器。

在标签领域,柯尼卡美能达也在不断为客户探索着需求解决方案。我们推出了标签印刷机Bizhub PRESS C7lcf。这台设备可谓是短版标签装饰解决方案的利器,目前我们已经在售发布了,受到很多企业的欢迎,也为众多印刷企业开启了通往标签按需印刷增值服务的大门。针对传统包装客户需求,柯尼卡美能达将在之后推出重磅产品KM-C,这台设备专为满足折叠纸箱和薄瓦楞纸产品(纸张厚度介于0.3mm~1.2mm之间)而开发。而且KM-C属于B1尺寸,1060mm×760mm幅面,速度可达到2200张/时,也是主要面向包装印刷领域,约2017年在全球上市。

去年,柯尼卡美能达公司收购了MGI数码图像技术40%的股份,我们的产品线增加了MGI的烫金和压花设备。增持股份后,我们将借助MGI的研发力量加速在标签和包装等领域的应用开发。为响应标签和包装领域对装饰性印刷的需求,柯尼卡美能达已和MGI公司结成了同盟,这也确立了柯尼卡美能达在数字化包装印刷市场的强势地位和在整个商业包装行业的进击决心。我们合作推出的KM-1、KM-C配套设备MGI 3DW,它采用数字化轮转局部UV上光技术,可实现3D效果,甚至能够完成烫金或烫银等印后整饰流程,如此一来印刷出的图像更具有张力,用户也能够切实看到其产品在视觉方面的提升。

企业战略的制定往往会受到市场和行业走向的影响,柯尼卡美能达的战略制定也是如此。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组数据,告诉大家柯尼卡美能达为什么一定要进入商业印刷和包装行业。

调查数据显示,办公领域每年的产值约为910亿美金,近乎实现了百分百的数字化,当然我相信可能在某些非常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还会保留一些比较老旧的设备。但总体来说,办公领域的设备数字化程度已达到100%。那么商业印刷领域又是什么情况呢?商业印刷3500多亿美金的总产值中,数字印刷产值只占3.5%,约为120多亿美金。可以想见,数字印刷的潜力有多大。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数据与国外相对比。在美国,数字印刷产值占商业印刷总产值的7%,欧洲则是12%。其次我们看一下包装、标签和印染行业的调研数据。在工业印刷4700多亿美金的产值中,标签领域实现了10%的数字化印刷,而包装却只占不到1%;印染行业稍高一些,占到4%。很多嘉宾都问我,是不是数字印刷行业就不增长了?事实上数字印刷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在不断更新、不断前进,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市场。基于行业的发展趋势,加上柯尼卡美能达本身研发的技术,我们毅然决然地进入到了包装、标签行业。现在柯尼卡美能达产品推到整个市场,加上我们收购的一些企业,再加上我们自己的流程,我们可以给大家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的逻辑,也是我们的战略。

历时140年的发展,我们有整合,也碰到过数字化相机的冲击。但我们不仅找到了立足之地还将继续前进,开辟更大的版图,因为我们的核心是客户。秉承“印需而创,印你所想”的理念,柯尼卡美能达真正为了客户而存在,随时为客户的下一步着想,与客户一起去解决问题,为客户提供真正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现在以及未来,我们要不断地提供超出预期的感动。这就是柯尼卡美能达和所有的供应商奋斗的成功之道。

上一篇:突发环境应急预案介绍下一篇:签名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