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概论范文

2024-08-27

体育舞蹈概论范文(精选9篇)

体育舞蹈概论 第1篇

中南大学

《网页设计技术》课程期末考核大作业要求(V2.0)

班级:091274-002

1.主题自拟

2.网站主题鲜明突出,网页内容详实、准确、健康,有创意,图、文、声、视

频或动画并茂;网页整体设计思路清晰,网页布局合理,栏目结构清晰、美观。网页文字及相关链接无错误,各页面配合协调,层次结构及链接结构正确,具有统一菜单或导航条。

3.网站内的图片、视频、动画素材要求原创,网上下载的也要经过修剪、调整、不留痕迹

4.网站首页要有Flash设计的标志或动画,其他页面或位置可酌情添加。

5.网页文件及文件夹的命名符合常规,文件结构组织合理。

6.网页上各主题和附加的多媒体元素、背景的色彩选配要求柔和、美观,朴素

大方,不适过分夸张。

7.适当运用框架、层、行为、CSS样式、表单等设计元素实现页面布局,8.ASP动态网页部分按如下要求设计:用户可自由注册、注册用户可留言、查

看留言、回复留言,非注册用户不能留言、只能查看留言;数据库采用Access,能保存注册信息和留言信息。

9.选做:自由申请互联网上的网站空间(免费或收费均可),最后将整个网站发

布到对应的空间上,并可完整浏览。

10.独立完成,不可网上下载或简单修改后上交,一旦发现(老师很容易辨别的哦),以“不及格”计分。

11.全部为静态网页一律以“不及格”计分。

12.页面不全、大部分链接不正确、布局杂乱、文件结构杂乱,看似拼凑者等一

律以“不及格”计分。

13.提交一份不含全部源码、不少于3千字的设计报告。

14.按创意、元素应用程度、技术水平、整体效果、文档等要素计分

体育舞蹈概论 第2篇

这学期选的选修课是舞蹈美学概论。舞蹈,手舞足蹈也,在我看来便是人的某些肢体动作的集合。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一种以经过提炼、组织、韵律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运用人体动作的姿态、表情和动作流程等构成画面,创造形象,从而表达某种思想情感的艺术。

历来关于舞蹈的起源众说纷纭,具体有以下几种说法:

神话说:我国古代和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说,人类是从天帝那里学来的舞蹈、或是人类受到掌管舞蹈的女神的启发才创造出舞蹈来。我们知道,古代的先民,对神和人的概念的理解,并不像现代的人分得那样清楚。那时的人们往往把一些具有不凡才能的人、超出一般人的智慧和力量的人,或是对于人类作出大较大贡献的人,都看成是神的化身,或是能通神的人。现在,我们知道,各种各样的神都是人根据自己的影象为基础,经过想象而创造出来的。是神创造了舞蹈,归根结底也就是我们人创造了舞蹈。那么,人又是如何创造了舞蹈呢?

祭祀说:人类从对自然的崇拜,而有祭祀这一种仪式的产生。万物的生死枯荣、人类的生老病死、太阳的升起降落、四季的周期变化、天空的电闪雷鸣等等自然现象,在初民那里都被认为是有神秘的力量在背后操纵着,由此产生了万物皆有灵的观念。在这种观念下又同初民的生存需求相符合,在原始初民心里产生对神的崇拜。于是有些植物和动物被初民尊崇为本氏族的图腾神和保护神,还产生了灵魂不死和相应的鬼魂崇拜,祭祀活动由此产生。

原始初民进行十分隆重的祭祀仪式,幻想通过“舞蹈的方式”来乞求获取各种生存利益。仪式的展开伴随着带有自觉意识特征的对各路神灵及有关的多种角色的装扮、模拟、迎送、取悦、求祷等种种舞蹈情节。

现存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中,有不少原始性祭祀舞蹈。蒋述卓的《宗教艺术论》中“原始宗教舞蹈在原始初民那里并不是一种娱乐活动;而是一种与神相联系的的图腾祭祀与祈神行为。有时还带有交感巫术性质”。由此可见,原始的祭祀仪式是舞蹈的起源。

模仿说:有的学者认为,人由模仿的本能,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有些舞蹈还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等等,人们都可以模仿它们进行舞蹈。艺术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模仿,模仿是人的天性和本能。只是由于模仿的对象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艺术种类。有人用颜色和姿态来制造形象,模仿事物,有的用声音模仿,舞蹈者则是用动态和节奏模仿各种性格感受和行动

性爱说:自然界中有许多的动物常常通过展现自己的美丽来吸引异性,比如孔雀开屏,便是雄孔雀展现自己的羽毛丰盛,进而展现自己的交配繁衍能力。舞蹈也可以发挥这一种作用,表达自己的爱慕,从而吸引异性与自己交配,来繁衍后代。舞蹈者既然是以自我──尤其是其肉体——为表现的对象,那么,那在劳作中被忽视或晦蔽的肉体整体存在就在舞蹈中首次得以绽现,得以充分的炫耀和渲染,在舞蹈中,人既是审美的主体又是审美的客体,他在自己体验那美妙的瞬间之同时也向人们展现了自身的雄健和妩媚。舞蹈,是肉体的自由运动和自我生成。不少学者从原始人为了生存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约事情,而舞蹈是择偶、求婚和进行情爱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性爱活动。

其实,在情感方面,舞蹈不仅表现人的情爱,人们的各种激越的情感,人们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情感和活动,都会用舞蹈来表观。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

劳动说:在人们集体劳动时,劳累了便通过集体的舞蹈来放松自己,劳作完,一起分享白天的成果,到了丰收的季节,一起跳舞来庆祝丰收的喜悦,往往一起舞蹈。主张舞蹈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因为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

脱离了动物界,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现狩措和种植以及各种劳动生活的占有最大的比重。原始舞蹈的内容和形式较为简单,是集体性群众活动,即兴抒发表演,歌、舞、诗相结合。原始舞蹈多伴随呼号和强烈节奏感,多以战利品和生活用品为道具。“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其场面的典型描写。原始舞蹈形式随意,简单方便,击石为节,踏地为歌。模拟性是原始舞蹈最大外部特征。基于原始社会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前提,原始舞蹈不是个人享用的娱乐品,而是属于全体成员在庆功祭祀时共享的财富。原始舞蹈的全部特征的呈现,都是被其功利实用性质而限制。

我们讲舞蹈是以身体语言为主的艺术形式,舞蹈技巧训练的最终目的不是在舞台之上单纯的从事技巧表演,任何的技术技巧技法皆是为达到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看不到任何技巧痕迹优秀舞蹈作品而服务,换句话说就是将技巧与舞蹈作品本身的情感融为一体,这对于演员来讲是一个重要任务。演员应该具有化解技巧使之完全融入舞蹈作品内涵的能力,也就是说赋予技术技巧内涵。这样技术技巧才能真正变成为舞蹈语汇,它的运用才有价值。同时演员对于表演中技术技巧动作把握的分寸感也很重要,将内在的东西外在化,是需要演员收放自如的,也就是说要有控制,对于情感的拿捏至关重要,要达到内在情绪能够自然的表露。这样动作才不止于“假”,因为内在的不稳定会影响到外在的肢体语言。

演员是舞蹈艺术的表现者,而表现工具就是演员的身体。所以在表演中意识要始终与舞蹈的内涵相一致,在表演之前就要积极思考如何将肢体动作便成为肢体语言,如何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艺术思想,以上便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作为意识形态,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它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

舞蹈是以肢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舞者可以通过舞蹈来表现自己的审美情感和理想.我们知道,舞蹈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舞蹈内在的生命的核心,无论舞者通过怎样的形式去表达,都是在特定的生活中去表现、去抒发自己的情感,并让欣赏者在欣赏时动情,在思想和情感上得到陶冶和感染。这样一个艺术传达过程,必须达到情景交融,那么以情带舞在舞蹈表演中就是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诗人闻一多说过:“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将情感孕育在自己的形体语言中,通过形体语音来塑造具体可感的舞蹈形象。用自己训练有素的形体语言将自己的情感去带动舞蹈,在观众中产生共鸣。只有将情感与舞蹈统一起来才以有创造出既有真实感,又有形式美的舞蹈现象,进而引起观众审美兴趣,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完成了艺术传达的任务。

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观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舞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就是观众通过舞蹈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从而能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宽广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

体育舞蹈概论 第3篇

《新媒体舞蹈概论》一书是顺应新媒体艺术环境下舞蹈教学观念创新及舞蹈艺术创作方法多元化发展的需要而编写的。此书为当代艺术管理类书籍,它是由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的硕士生导师张朝霞教授,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撰写而成,此书总结了新媒体舞蹈所涉及的语境、创作、谱系及技法等多方面知识,它视角独特、理念新颖、内容丰富,从发展、管理等角度入手,不失为一部优秀的舞蹈教科书及舞蹈创作技巧指导的工具书。

一、引领了新媒体艺术环境下教学方式及创作技巧的多元化发展方向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艺术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艺术具有了网络虚拟性与数字性等新媒体特征。在新媒体时代,我们面对的艺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舞蹈艺术也走进创新时期,正以崭新的面貌迈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舞蹈艺术彻底脱离了古老的艺木表现形式,它在传统舞蹈艺术为根基的前提下,广泛吸收各门类新兴艺术的特征,舞蹈艺术彻底颠覆了人们以往对它的印象,突破了实体场景的限制,也不只凭借肢体动作来表达舞者的内心世界,而是在将科技成果融入舞蹈的基础上,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其具有更强烈舞蹈的内涵及情感表达方式,视觉效果更强烈,并且以多样化的传播方式达到更完美的艺术效果。在舞蹈艺术步入多元化、科技化发展的时代,其创作技巧自然也具有多维性及互动性等特点。随之而来的舞蹈教育及舞蹈创作自然也需要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及创作方式融入多元化因素,培养新时代舞蹈人才。

新媒体舞蹈,这种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所表达的并非先验论,而是用舞蹈的形式来描述现实,从而来传达知识。舞蹈创作过程中体现了互动性,换言之,实质为通过编导的思维,使意识物质化的一种过程,它超越了舞蹈。由于编导对这种体现新媒体特色的舞蹈作品没有足够认识,同时大众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传统内容已满足不了大众对舞蹈艺术越来越高的审美要求,因此舞蹈作品必须运用新型创作方式来进行创作。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家更要具备全新观念。意识以思维方式为基础,编导所具有的创作意识决定了舞蹈创作的模式,传统创作凭编导个人感觉来引导创作,观众的审美影响着新媒体的发展方向,在舞蹈编排与创作的过程当中,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发展模式,变为集观赏、互动等多维一体的形式。舞蹈家的创作已经开始走立体化的思维路线。

传统舞蹈是在劳动中创造的,它通常是人们对大自然万物的模仿,然后用舞蹈的形式体现出来,或者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及劳动中对情感的提炼,再用舞蹈这种艺术形式进行升华。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许多新的技术也开始出现,众多之前人类所无法完成的舞蹈动作,都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实现,许多传统舞蹈做不到的事情,今天在新媒体舞蹈中均可以实现,因此新媒体创建了一个新的舞蹈模式。

空间限制了传统舞台的发展,而有了新媒体技术,这个限制被现代舞台所打破,使舞台形式越来越趋向多维、立体的发展方向,LED屏幕的使用,多通道音频、虚拟成像等科技成果的运用,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神奇的虚拟世界。因此,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突破了以往对舞蹈的感觉,其主要表现在“三面墙”的运用,使空间无限扩大化,创造了一个越来越多样化的虚拟空间,空间的超越及交互,使观众在这特殊的再现空间中,获得以往传统模式中所没有的审美体验。

新媒体环境下创作与排练的舞蹈作品,已经逐渐脱离了陈旧的、固有的文本叙事与描述手段。更多地选择了软件所呈现出的虚拟成像效果及动作捕捉效果来进行舞蹈编排,因此使得舞者在舞蹈中的参与程度降低,甚至可以达到不直接安排演员的神奇艺术表达形式。表演者不再是唯一的主角,因此,科技作品成为未来舞蹈发展的全新方向。《新媒体舞蹈概论》一书对新媒体舞蹈创作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均有一定的研究。

二、新媒体艺术环境下的舞蹈审美理念

舞蹈艺术本身就来自生活,它既反映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也满足了人们强烈的审美需求。我们处于日新月异的社会,新媒体艺术带来了舞蹈艺术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因为艺术必然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也必然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果的集成,舞蹈所传承下来的美学理念、创作方法与传输形式等均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技术给舞蹈创作及传播带来了无限的拓展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艺术的不断创新,科技和艺术的结合成为舞蹈发展的新方向,而舞蹈自身的创新也在不断进行,传统的艺术也必然会接受新理念,吸收新知识。当时代继续发展,新媒体舞蹈艺术也必然会随之产生更大的改变,舞蹈情感不再依赖其概念进行表达,而是通过感觉,媒介已逐渐感性化,越来越呈现思想媒介的特点。

《新媒体舞蹈概论》一书从一个崭新的视角阐述了舞蹈艺术的这个变化。此书引导我们以独特的审美视角欣赏舞蹈艺术,尤其是引导我们欣赏新媒体环境下的舞蹈艺术。这无异于给舞蹈引进了新的教学理论与方式。

人的审美观通常反映出极其复杂的状况,并且呈现出多层结构的特点,人们关于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结构,大体而言,可以将其区分成感知和理性。其审美结构实质上是基于人们自身所具有的结构,以及这种结构所呈现出的特点,例如心理学、生理学等。人们的意识通常情况下取决于环境因素,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人们意识的变化。因此,了解并掌握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结构及其特点的舞蹈,通过互动能够达到最有效果的审美体验。对新媒体而言,舞蹈艺术的审美也取决于审美主体与对象。舞蹈只有在审美对象的特征比较出众时,才会引起审美主体的格外关注,从而导致审美主体的兴奋,也因此而形成审美体验。只有审美主体自身的不断发展与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审美素质,也只有抱着积极的态度与内涵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来感受,才能形成最好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新媒体舞蹈艺术以及其他艺术均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创作和审美。创作质量影响着审美的效果,艺术因为审美而存在,关于审美的问题,艺术创作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新媒体舞蹈概论》一书在此方面均以新颖的视角予以阐述。

三、具有实践指导作用及学术研究价值

《新媒体舞蹈概论》一书使我们对新媒体舞蹈艺术不再陌生,使我们认识了舞蹈家族的新成员。新媒体舞蹈艺术是一门很年轻的艺术,新媒体舞蹈艺术在高科技环境下诞生并发展,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是采用新媒体艺术为载体,对舞蹈艺术的传播提供更多形式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舞蹈的特点最显著地体现在“新”上,技术新、理念新、载体新,是全新的艺术形式。新媒体的舞蹈艺术的核心是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创新了相关的概念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现代性、灵活性和交叉性等。

体育舞蹈审美特征概论 第4篇

关键词:体育舞蹈 美学特征 审美形态 分类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98X(2011)03(b)-0157-02

体育舞蹈是流动的时空艺术,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具有审美属性。舞蹈属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艺术,在视觉上包括了占有空间的各种美的艺术;在听觉上占有时间性的音乐和文学。如果说情感是舞蹈的核心,那么舞蹈是审美情感的载体,体育舞蹈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现代体育舞蹈融体育和艺术为一体的一项运动,是健与美的有机结合。人们试图从不同视角来审视和阐述体育舞蹈与美学的关系,挖掘体育舞蹈审美特征的内涵。本文通过对体育舞蹈审美特征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在体育舞蹈实践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提高体育舞蹈艺术观赏价值,同时也能为今后体育舞蹈的理论研究做出重要的贡献。

1 体育舞蹈的分类和美学内容

体育舞蹈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运动项目,亦称国际标准交谊舞。体育舞蹈是一种特色文化,它产生于人类的实际生活当中。在发展过程中,体育舞蹈经历了原始舞蹈、民间舞、公众舞、社交舞、宫廷舞和国际标准舞等阶段。按照技术风格和结构为划分依据,体育舞蹈可分为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舞种。其中摩登舞含有维也纳华尔兹、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而拉丁舞则包括了恰恰、伦巴、牛仔、桑巴和斗牛舞。摩登舞和拉丁舞具有各自的特点。在舞曲、舞步及风格方面是根据各舞种的乐曲和动作要求,组编成各自的套路。

体育舞蹈具有丰富的美的内容。现代体育运动许多项目对美的要求愈来愈高,如健美操、花样游泳、武术等。体育舞蹈运动过程也是创造美的过程,在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审美客体。通过体育舞蹈锻炼,体育舞蹈能使人体外型更加匀称,在体态上更加刚健优美,而在动作更加刚柔相济。这些美的东西,满足体育舞蹈者实现美的需求,也能成为人们的审美客体。同时,团体舞在伴以相应的音乐背景下,造型优美典雅,协调配合,队形多样变化,构成一幅幅婀娜多姿的动态画面。

2 体育舞蹈的审美特征

2.1 节奏感和韵律性

体育舞蹈表的节奏感,是指以节奏为重要表现手段,通过音乐、动作而有规律表达感情。而韵律性则是指舞蹈以在节奏基础上形成的旋律线,构成艺术形象整体的美感。体育舞蹈的节奏是其最重要的基本要素和手段。韵律在音乐中表现为长短、上下起伏的旋律形成的旋律线。韵有赋于情和动随韵意两个主要因素,二者是对立的统一。体育舞蹈的动作组合都为表达情感服务。如果脱离体育舞蹈形象角色性格,再高超的体育舞蹈技巧也不会真正拨动人们的心弦。

2.2 过程性和流动性

关于体育舞蹈的过程性和流动性,是指音乐作为时间艺术,体育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其形象构成是在时间流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通过时间流动,体育舞蹈在反映人类生活和表现人们情感的发展变化方面更为丰富多彩。

2.3 抒情性和表演性

体育舞蹈的抒情性是指舞蹈艺术再现写实,能直接抒发和揭示人类的内心情感和体验;而体育舞蹈的表演性则是以抒情的艺术形象,通过体育舞蹈者的发挥与其创作来呈现,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来最终完成。它主要通过男女舞伴姿态、配合和造型来表达,使舞蹈具有动态性和表情性的美学特征。

3 体育舞蹈的审美形态

3.1 体育舞蹈的体形美

体育舞蹈体形美是指身体外形的匀称与协调。体育舞蹈选手首要是匀称与协调,匀称美和协调美是舞蹈运动员的基础美。尤其是女选手,更具有其特有的曲线美。体育舞蹈姿势美是指动作的端正与舒展,因素主要有坐、行、走、立等。优美的坐姿是指头、挺胸、直腰、收腹。而优美的走姿是保持身体正直,挺胸直腰,微收小腹的姿态。因此,优美的姿态和潇洒的动作能给人以健美的印象。而体育舞蹈肉体美是指通过肌肉和骨髓的发达所表现的美。肉体美是体育舞蹈运动训练的目标之一,通过舞蹈训练,使脂肪适中,使人体肉体美表现出筋骨美、肤色美、弹性美及柔软美。同时,通过训练可使骨骼肌发达,使肌肉更富有弹性,各关节更柔软。正如著名诗人雅科天斯基称颂,结实的肌肉和古铜色的皮肤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衣裳。除此之外,体育舞蹈精神美是指舞蹈选手外形美与内在的精神气质美,主要包括活力美和能力美。

3.2 体育舞蹈的身体美

体育舞蹈身体美的主要内容指选手表面形态的美,其次人体包括骨髂、肌肉、毛发等,并涉及音容笑貌、服装饰物等与表现身体美有关的其他方面。其中,形体美主要指身体表面令人悦目的形状和优美的姿态,它在身体美的表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舞蹈中的健康之美主要表现在运动着的人体形态上。经常进行体育舞蹈运动,对身体美的比例均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体型即人类身体结构的类型,主要决定于骨骼的组成与肌肉的状态和机能。体育舞蹈选手体型应综合考虑脂肪堆积、肌肉发育、背脊形态、胸廓与腹部的形状等特征。因此,体型的改善是体育舞蹈美学的长远任务。第三,身体的比例几乎都是由骨骼的形成状况所决定的。人体的骨骼左右基本对称,呈现出平衡的形式美。在完成体育舞蹈各类动作,都要无意识地调节重心,控制身体平衡。如拉丁舞中强调身体垂直,重心踩实等。第四,发达而富有弹性的肌肉是构成身体曲线美的基础。身体形态美与肌肉的均衡丰满关系密切,如胸大肌发达使胸廓丰隆、腹肌发达使肚腹扁平、女性肌肉线条更有助于曲线美等。

3.3 体育舞蹈的运动美

体育舞蹈技术动作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并经过艺术提炼、加工、修饰并赋予鲜明节奏感和韵律感的人体动作。体育舞蹈动作各具特色,风格迥异。比如,华尔兹流畅潇洒,探戈刚劲顿挫,快步舞欢快激扬,华尔兹回旋舒展等。体育舞蹈的动作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动作的不同功体现体育舞蹈内涵美。舞蹈动作功能不同,如有表现性动作,有再现性动作;第二,通过动作的不同风格来展示体育舞蹈的形式美;第三,通过动作的质量来体现体育舞蹈的线性美。

体育舞蹈运动最终的目标在于培养表现能力、塑造健美的形体,舞蹈竞赛规则要求运动员在舞台上,通过灯光、音乐等配合进行人体表演与展示。因此,体育舞蹈运动具有独特的运动美。其中,体育舞蹈技巧美是指技术的巧妙美,是构成舞蹈运动运动美的一个要素。巧妙的技术,能够感受到作为技巧的美及技术的要素美。体育舞蹈运动技巧美主要包括有变化美、和谐美、韵律美、造型美和准确美等。其次,动作美。舞蹈艺术的美是在动作流中展现的人体的姿态节律的美,如造型美、技巧美及情绪美等。没有动作美就不可能有人体美。人体美和动作美是紧紧密相关的。舞蹈运动动作美主要包括有刚健美、用力美、紧张美、放松美、优雅美、轻快美、速度美等。再次,体育舞蹈表现美是指在运动流程中能够看到的空间美。表现美括有姿势美、结构美、精神美等。体育舞蹈通过空间形式中的构图美、舞蹈画面、选手及音乐流动等几方面来展示其表现美。

3.4 体育舞蹈的结构美

舞蹈结构是指用动作语汇编成独立的舞蹈组合,体育舞蹈的组合要贯穿着音乐的结构,要有连贯性,使舞蹈选手肢体语言同舞蹈形象有机地吻合起来。其中,体育舞蹈连接美是指两个动作或两个以上动作之间的连接流畅圆滑。体育舞蹈中连接美贯穿始终,给观赏者带来美的享受。其次,编排美能突出表演者的个人风格,又将多样化的动作与音乐舞蹈巧妙地组合起来给人以艺术享受和美感。编排成套动作参加比赛是重要的评分内容之一。因此,教练和选手要像创作艺术品一样,不断创造出体育舞蹈审美效果最好的成套动作。再次,技术美。

体育舞蹈技术美必须符合力学原理和生理解剖条件。把最合理、最优美、最高规格的动作做出来就是技术美的重要表现。

3.5 体育舞蹈的服饰美和音乐美

体育舞蹈服饰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体育舞蹈选手服饰的规定性强化了它的审美价值,服装设计讲究线条与比例,雍容与华贵。如在摩登舞比赛中,男选手身着燕尾服,女选手身着晚礼服,以表现文雅端庄、稳重矜持的造型风格。体育舞蹈通常借助色彩来表达舞者的情感。如华尔兹、恰恰等节奏欢快激烈的舞蹈中,男女舞伴的服饰多采用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起到相互衬托的作用。色彩不同,给人诱发的联想不同。因此体育舞蹈选手服饰要注重色彩的丰富。

体育舞蹈是不能离开音乐,它在音调的高低、节拍的强弱、速度的快慢中进行的。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音乐是体育舞蹈的灵魂。其鲜明的节奏、强烈的感情色彩总是把人们带劲一种无形的美的境界,使体育舞蹈更为动人。体育舞蹈的音乐美增强舞蹈的艺术感染力。不同的舞曲产生不同的情绪变化,使人具有多种感知体验。体育舞蹈的音乐具有个性化特征,如快步舞的轻快与灵巧、伦巴舞的缠绵与抒情、斗牛舞的雄壮与激昂,等等。这些增强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

3.6 体育舞蹈的行动美

行动美是体育舞蹈选手的另一美学基础,舞蹈运动员活动中,具有道德、情感、意志、理性等多种行动美的表达。道德美是指道德行为、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的美。其中,体育舞蹈道德美主要体现在体育舞蹈选手间及舞伴间的友爱、责任及礼仪等。意志美是指通过自己的意志,是意志活动所体现的美有推进力的美和忍耐力的美。主要体现在体育舞蹈选手的坚毅美、积极美。情感美是指通过丰富的情感所捕捉到的情趣美与进行创造活动的创造美。情感美主要体现在体育舞蹈选手的庄严美、端正美、雄壮美、自由美等。体育舞蹈理性美是指通过科学的判断所体现出来的美。主要表现为追求力与理解力的美。体育舞蹈理性的美主要体现在安定美、计划美、追求美和结构美。

参考文献

[1]刘超群.国际体育舞蹈的美学特征[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2]韦佳.国际体育舞蹈的美学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2.

[3]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5.

舞蹈艺术概论期末试题A答案 第5篇

一、ADDBD

CADBC

二、1、模仿论、游戏论、巫术论、表情论、性爱论、劳动论。

2、汉唐,赵飞燕。

3、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社会生活、舞蹈家的创作活动、舞蹈作品。

5、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审美性。

6、题材、主题。

7、物境、情境、意境

8、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9、景、情、形、象、境。

10、写境和造境。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舞蹈意境:在舞蹈作品中,以经过提炼美化的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结合其他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情景交融,并能引发观众丰富的艺术联想和想象的艺术境界。

2、审美反映:即艺术的形象反映。是人们按照艺术规律,根据人们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对生活进行概括、提炼、加想象的一种创造性的反映。

3、舞蹈的综合表现法:以音响和舞台美术表现手段,在特定的环境中配合人物的舞蹈动作来提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舞蹈艺术。

舞蹈,艺术的一种,人体本身是它的物质载体。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以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中人的情感意蕴,创造出可被人具体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作者――舞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舞蹈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通过连续的舞造舞蹈的艺术形象。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2、舞蹈在古代社会及现代社会的功能。

古代:舞以达欢;祭祀与祈祷;交流、交谊和择偶;健身、习武、象功;教育 现代:(1)、自娱自乐,抒发情怀。(2)、交流情感、增进友谊。(3)、增强体质、延长青春。(4)、欣赏愉悦,陶冶情操。(5)、了解社会、认识世界。(6)、宣传教化、团结鼓劲

3、舞蹈的分类。

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

生活舞蹈: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

艺术舞蹈:(1)、按风格特点分为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当代舞。(2)、按表现形式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舞蹈诗、歌舞剧、舞剧。(3)、按反映生活和塑舞蹈形象方法分为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戏剧性舞蹈。

4、舞蹈语言的一般规律。(1)、舞蹈语言要形象化、性格化。(2)、舞蹈语言要感情饱满、凝练集中。(3)、舞蹈语言应当新颖多样。(4)、舞蹈语言应有鲜明的和丰富的韵律。

5、舞蹈创作中常用的构图方法和原则。

二四七、一零八,直斜圆曲相交插,前后左右高中低,地面空中方位佳,整齐对称黄金律,平衡统一多样化,调和对比相结合,情景交融美如画。(1)、舞蹈构图要服从和适应舞蹈作品的内容的要求;(2)、舞蹈构图要从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出发;(3)、舞蹈构图要衬托和展现舞蹈作品所规定的环境;(4)、舞蹈构图要符合艺术形式美的规律的法则。

6、舞蹈评论工作者的修养:(1)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科学理论,培养正确审美意识和职业道德;(2)、要深入生活,学习社会,体认人生;(3)、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确的鉴赏能力;(4)、正确处理和群众的关系、和舞蹈家的关系;(5)、坚持实事示是,多作艺术分析。

五、论述题:

1、通过学习,写出你观赏舞蹈作品中三个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感受。

体育舞蹈概论 第6篇

科目代码: 875 科目名称: 舞蹈基础理论 适用专业名称: 音乐与舞蹈学 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题签及草纸上无效。考试后本题签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共10空,每空2分,合计20分)

1、舞蹈艺术反映社会生活和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有以下几种:()、()、()、()。

2、舞蹈起源论说有()、()、()、()、(二、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合计20分)

1、舞蹈审美主体

2、舞蹈审美客体

3、再现性艺术

4、表现性艺术

三、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合计30分)

1、舞蹈艺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舞蹈发展的外部因素?

3、舞蹈编导在进行舞蹈创作时投入那些创造性劳动?

四、简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合计30分)

1、戏剧式舞蹈结构怎样布局?

2、心理式舞蹈结构怎样布局?

五、论述题(共1题,合计50分)

1、试论述舞蹈美的几种类型?

体育舞蹈概论 第7篇

一、名词解释

9.舞蹈艺术传播

2、交响性舞剧

3、舞蹈直觉4-,舞蹈批评

5、舞蹈形象思维

6、模仿论7,舞蹈灵感

二、简答盏(任选3盏,短盏75分,共45分)

j、简述舞蹈艺米风格形成的必要条件

2、简述舞蹈美感的主要特征

3、简述舞蹈意境的构成因素

4.简述〃清感在舞蹈创作和欣赏中的作用

5、简述形式对于舞蹈艺术的意义

三、论述题

1请结合当代教育现状分析舞蹈教育所面临的际遇与挑战

2、请结合作品阐述三种舞剧类型各有那些优长和不足

3、请结合舞蹈实践阐述舞蹈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四、舞蹈赏析与评论

要求:对作品基本信息进行介绍;阐释作品的题材与主题;描述作品的形式与结构;鼓励考生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开创性的见解和思路。

门、评析杨丽萍的作品《孔雀》

体育舞蹈概论 第8篇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通过课程的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它是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是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准则和指南。”[1]现代课程论的创始人博比特在其著作《课程论》中提出,科学的时代要求制定精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确定有助于明确教学目的,从而明确课程内容、组织形式上的发展方向。因此,课程开发的首要问题便是确定课程目标。“舞蹈教育向来是人类历史的组成部分,它在学生获得广泛的文化和历史观点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舞蹈形式,学生能够考察各种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中舞蹈的角色和意义。多种文化的舞蹈经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生活。”[2]《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概论》的课程目标主要是首先使学生能够感知、把握西北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律与舞蹈形态,进而深入了解西北民族民间舞蹈形态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历史、地理生态环境、民族审美心理等文化因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深切情怀,传承民族舞蹈文化,培养地方舞蹈人才,为西北地区舞蹈素质教育的推进奠定基础。

二、授课对象与学时

新课程《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概论》的授课对象范围较广,可以分为舞蹈专业与非舞蹈专业学生。既可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成为西北地区舞蹈院校的专业必修课,建议开课一学年,72学时;作为西北地区各类学校舞蹈素质教育的选修课,建议开课一学期,36学时。由于授课对象不同,故授课学时也应有所变化。在此基础上,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课程内容的整理建构

在众多五彩缤纷的西北民族民间舞蹈中,以及教学时数等客观教学问题的限制中,如何进行取舍?这是课程开发中至关重要的问题。经过不断的调查与研究,我们认为,《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概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突出地域性与风格性特色。将不同地区最具代表性以及众多少数民族中舞蹈风格最浓郁的舞蹈可作为本课程内容的首选之列;其次,彰显舞蹈本真性。我们开设此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承民族舞蹈文化,因此,对于那些极具乡土气息的舞蹈且能够最纯粹、最本质的反映地域文化、民族风情、具有本真性的舞蹈,也应是我们遴选的目标之一。因此,笔者认为,《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概论》课程内容可以从以下章节进行整理建构: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甘肃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第三章陕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第四章青海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第五章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第六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四、课程实施的组织形式

舞蹈理论课程既具有一般理论课程的抽象、概括、凝练等特点,又包含有舞蹈这门肢体语言的所特有因素。因此,笔者认为,舞蹈理论课程的组织方式应更加多元化,可将舞蹈文化理论讲授与经典剧目赏析、实际参与田野调查相结合,更易深化学生对所学舞蹈文化理论的认知与理解。1.舞蹈文化理论讲授。舞蹈专业学生一直以来缺乏深厚系统的文化知识、理论思维以及研究概括能力。对其文化理论素质的培养不能再朝漠视和忽略中一直前行。大部分学生文化理论的浅薄造成了他们未来更好发展的滞后。缘此,注重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内涵与动律形态相结合,才能使学生不仅拥有较高表现力的身体,而且还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壮灵敏的“脑”。2.实际参与田野调查。建立田野采风制度,带领学生实际参与到田野调查之中。每年可定期分批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向人民群众学习,让学生们亲身观察、学习、感受某民族当地的风土人情等与舞蹈相关的综合知识,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的体验为根本目的。让他们能够实际运用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方法、民间舞蹈的田野调查与采集等方法论,提高学生进行舞蹈文化的科研能力。3.经典剧目赏析。挑选出各民族各地区的经典舞台艺术作品,并对其进行整体文化内涵、审美倾向、艺术结构、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能够从舞蹈作品中提升艺术修养。

五、考核方式

《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概论》课程的考核方共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闭卷笔试。重点考察对于基本理论、概念的掌握与理解。第二部分为田野调查的PPT汇报讲座。学生需要将自己每次实际参与完成的田野调查进行总结汇报展示,讲座时间为2小时。

六、师资队伍建设

1.建立舞蹈专业毕业生与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播的互动机制。要充分利用地方师范类、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的师生,建立学校与社会、专业与普及之间的互动机制。在提高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实践能力的同时,改善其师资队伍建设缺乏的局面,从而促进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播的健康发展。

2.建立中小学教师与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播的定期培训机制。就开展舞蹈素质教育而言,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播应以中小学为重点。我们常说要寄希望于未来,儿童、少年、青年是受教育的最佳年龄时期,而学校又是他们聚集的地方。因此,可由当地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对当地中小学舞蹈教师进行定期培训,这也是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师资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七、逐步实施计划

体育舞蹈概论 第9篇

关键词 体育舞蹈 表现力 教学 审美

一、前言

体育舞蹈的学习往往存在一个怪现象,平日里技术水平很高的学生,一到了赛场上,动作往往显得张弛无力淡然无味起来,因而难以在比赛中取得好名次。因此有必要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将其循序渐进的导入课堂,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良好的舞蹈意识,是支配学生完成舞蹈动作的一种潜移默化的特有思维活动。只有在正确舞蹈意识的支配下,才能使学生把握好体育舞蹈的运动规律,展示出内在意蕴。

二、舞蹈意识的概念

(一)意识

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意识,从心理层面上来讲是指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从哲学角度来讲它的范畴则更宽泛一些,它不仅仅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还包括意识的能动性,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物质起反作用。尽管意识在某种程度上的重要性总是隐约难现,但它毕竟引导我们有了某种动机,甚至做出了某种选择。

(二)舞蹈意识

舞蹈中的意识,是舞者在舞蹈过程中从事舞蹈表演和创作时的自我理解意识。它不仅仅是艺术形式下用意识来指导的舞蹈,而是一种人的意识在有意无意间表现的外在形态。每个舞者都有自己对舞蹈的理解,同样的舞蹈动作不同的舞者展现给观众的往往是不同的感觉,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他们的自我理解不同,即舞蹈意识的差异。正如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对物质起巨大的反作用一样,舞蹈意识实际上也左右着舞者在演绎过程中的肢体动作。这种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东西作用于舞者,是对舞蹈美感的理性把握、控制和制约。但这种作用究竟如何起作用,却是值得每一个学舞者去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三、体育舞蹈教学中舞蹈意识的性质

(一)舞蹈意识的必要性

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对于舞蹈动作的学习往往感到一种巨大的机械性,像是被束缚在模具里完全失去了自我,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种特别的注意力打破这种束缚,寻找自由的突破口。之所以说这种注意力特别是因为它更为深刻,持久,放松,以一种更自由的方式参与到肢体语言中,并能伴随着身体的律动和音乐的旋律唤醒自身对舞蹈美感的理解,进而渗透到舞蹈动作之中。这种注意力无非就是在舞蹈意识的支配下起的作用。因此应始终以舞蹈意识的教学作为重点,以引起足够的重视。良好的舞蹈意识,往往左右着每一个学生的舞蹈动作的感情传达是否准确、舞蹈风格的把握是否到位以及人物情境形象的刻画是否真实。离开舞蹈意识的舞蹈,是缺乏艺术表现力甚至是没有生命的。然而事实上,我们在舞蹈意识方面下的功夫远不及在技能训练上下的功夫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老是会遇到教学训练中“瓶颈”期:尽管教学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训练的很好,动作也很娴熟,进步很大,但是比赛成绩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教学过程中缺乏了对学生舞蹈意识的培养。同时,舞蹈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和不断实践的结果,并不单单指初学舞蹈时最为基础的舞蹈意识,例如“挺胸、收腹、抬头”等。这些舞蹈意识固然很重要,然而更多是运动员训练瓶颈期的舞蹈意识。只有度过教学训练的瓶颈期,才能使艺术水平达到质的飞跃。总之,舞蹈意识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方,我们要对其予以充分重视。

(二)体育舞蹈教学中舞蹈意识的特殊性

1.舞蹈意识的竞技性

作为一项带有竞技性的艺术型体育运动项目,称其为运动项目仅仅是体育舞蹈作为体育和舞蹈兼称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归根到底是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没有良好的舞蹈意识便不能运用自身的体能和技能表达自己所理解的一切。再好的体能和技能,如果没有舞蹈意识,那么就只能是一项单纯的竞技性体育运动。也就是说,体育舞蹈要想成为表达情感的良好沟通手段,就必须赋予体育以舞蹈的内涵,而舞蹈的内涵又是经由意识来支配的。因此只有具备良好的舞蹈意识,才能体现体育舞蹈的竞技性,使其在赛场上有充足的空间和价值。因此舞蹈意识便充当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2.舞蹈意识的双人性

体育舞蹈是一种双人为伴的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特别讲究男士的引导与女士的跟随,是在男女舞伴的默契配合下演绎的舞蹈艺术。舞蹈过程中特别注重对舞伴关系的分析,强调舞伴间的整体性、留意舞伴的跳法同时注重保护舞伴。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舞蹈氛围中才能彰显男士的强势大气和刻画女士的娇小柔美,从而将舞蹈真实、从容的展示给观众。

四、体育舞蹈教学中舞蹈意识的基本内容

(一)技术特征意识

为了适应体育舞蹈高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花样组合为舞者所采用。然而无论多美的动作套路,都是以扎实的技术功底为基础展现出来的,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日里能够刻苦训练,养成坚韧的意志品质。同时教师要给予科学指导,用严格的高标准来要求学生,使学生在力量、协调、柔韧、舞姿、动作路线方位及幅度等方面都能得到全方位提升。例如:摩登舞五支舞的风格虽然各异,但从总体的技术风格要求来讲都讲求脚步与地板关系的紧密,即无论是出脚还是收脚都要求有一定的过程,在对地板的压力以及地板反作用于舞者的对抗力量必须存在于舞蹈过程的始终。否则舞蹈看上去就是飘忽不定而没有风格的。从拉丁舞技术特征来讲涉及到的往往更多,以舞蹈过程中大腿内侧的发力为例,当舞者无法感知如何做到大腿内侧收紧时,为了更好的强化这一技术特征意识,便可利用纸张夹住大腿根部的方式反复进行走步练习。可以说只有对体育舞蹈的技术特征认识的越深,才能更快更好的掌握好所学动作。

(二)风格展现意识

体育舞蹈从狭义上可以分为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共十支舞。每支舞的起源不同,代表了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例如伦巴舞起源于古巴,而古巴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总是以头顶重物的方式行进。因此经由慢慢演进,伦巴舞逐渐形成了侧重臀部重心移动而又恰似头顶重物的舞风。再例如探戈舞,是一种起源于非洲中西部的民间舞蹈,后来传入美洲大陆而融入了一些民间舞蹈的风格,形成了墨西哥和阿根廷两种探戈舞。探戈舞作为摩登舞中一种早已为大众所熟知的舞种,其动时静、左顾右盼的舞步特征正是源于当时阿根廷和墨西哥的社会背景。由此可见,舞蹈风格意识的提高对舞蹈的技术特征也有一定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舞蹈技能,提高技艺。因此,严格来讲,舞蹈风格意识也可以隶属于技术特征意识。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仅应注重技术性方面的教学,也要时不时的增加理论性的教学以利于舞蹈风格和技术的把握。

(三)情感表达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由于自身生活背景、人生经历、思想情感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性格差异,与此同时也就决定了他们对舞蹈动作思想情感的理解差异以及表现动作时的程度差异。有的学生比较内向,做出的动作往往比较含蓄、内敛;而性格奔放的学生做出的动作相比较而言则较为张扬、夸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以启发为主,多放一些国外重大赛事中现场比赛的视频,激起学生热情、奔放的性格,感染每一位学生。毕竟体育舞蹈对外在的展现是极高的,需要舞者具备开朗、大方、敢于表现的性格特质,过于害羞、含蓄,甚至于畏惧表现,往往会抑制舞蹈情感的表达。

(四)表演创新意识

所谓表演创新意识,是指舞者舞蹈过程中在准确地传情达意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赋予舞蹈新的内涵,使舞蹈更加形象生动,更具活力的意识。众所周知,舞蹈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因此只有在认识生活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体育舞蹈的内涵,才能高层次的对舞蹈进行创新。课堂上,我们总是在封闭的训练馆里进行训练,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舞热情,可以变换舞蹈环境,走出教室,抑或在游戏活动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对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人物等有新的认识。

五、体育舞蹈教学中舞蹈意识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一)音乐的处理

舞蹈与音乐本是两种独立的艺术体,然而每一支舞蹈的成功都离不开音乐的伴奏。两者在一个漫长而又充满困惑的过程中正逐渐趋向于平衡。首先,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这一定律同样适用于体育舞蹈,体育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体育舞蹈离不开音乐,体育舞蹈总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示出来的。舞者在收到音乐的刺激后,唤起了舞者乃至观众沉睡的思维意识,并伴随着音乐的起伏变化而做出相应的附和。其次,音乐往往包含并决定着舞蹈过程中的结构、特征和气质。正是由于音乐的存在,才烘托出舞蹈的光辉,赋予舞蹈以极大的抒情性。最后,同一首音乐的节奏切分往往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从而产生不同的舞蹈感觉。优秀的舞者总能将节奏处理的恰到好处,动静交织,达到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从而使舞蹈更具感染力。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恰当处理好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舞蹈意识。

(二)面部表情的展示

面部表情丰富多变,兴奋地、惊讶地、沮丧地、呆滞地……所有这些都受制于舞者的大脑神经中枢。正是这些在舞蹈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可能用到的面部表情,赋予了舞蹈以生命,注入舞蹈以神韵,让观众感受到舞蹈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其中,面部表情的关键当属眼神的处理和把握,眼神是舞者与观众之间沟通的直接方式,是表达喜怒哀乐的有效途径。因此舞蹈教学中,更应该注重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神的学习。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对动作和音乐的理解和补充,是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三)运动心理的引导

舞蹈意识的培养不仅仅需要动作的规范、情感上的表达,更需要运动心理特征的引导和培养,只有相互辉映,才能相得益彰。这就涉及到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取得问题。只有对体育舞蹈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学舞的热情;只有自主探求和体会,才能将所看到的肢体美赋予积极的情感态度;只有给予学生以正确的启发诱导,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舞蹈动作有更美的升华。

(四)良好意境的营造

训练对每一名舞者来讲似乎都是枯燥无味的,适时营造良好的情境和意境,是培养舞者舞蹈意识的又一重要因素。尽管体育舞蹈需要力量,需要大强度不间断的训练。但是训练中又必须适当穿插美的情境,使舞者身临其境,感受美的情感,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美的情境既需要训练环境的宽敞明亮,也需要音乐的美做补充,同时还包括对套路动作的故事情节讲述,从而让舞者酝酿好充足的情绪,感悟不同舞种的舞蹈真谛。例如拉丁舞中的伦巴表现的便是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通过老师的启发诱导,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丰盈故事情节,使动作更具情调化、节律化。在这种敏感的氛围中,不仅增加了训练的热情,而且避免了单纯外部动作的模仿练习,给舞蹈增添了内在的个性与韵味,不知不觉中舞蹈意识便得到了良好的训练。

(五)舞伴间的引带与跟随

体育舞蹈最为重要的个性之处在于它是双人搭伴展现艺术美的舞蹈。它所强调是舞伴间相互配合的巧妙关系,女士要懂得在男士的引带下出脚,切忌过于主动而破坏掉舞蹈的整体美。这就要求女士在男士的引带下学会巧妙的跟随,能够根据男士身体的动律提示下一步的动作,做好出脚准备。男士作为舞蹈的引带方,更要以音乐为基准,以身体内在的动律为指示引导女士展现肢体美。男女双方这种你跟我随的舞蹈意识是就体育舞蹈而言是最关键也是特有的要求,毕竟体育舞蹈是两个人的舞蹈,所依靠的是彼此能量空间的传导和平衡,不能单靠某一人强或弱来演绎。

六、小结

纵观体育舞蹈的发展,体育舞蹈已不再单方面的要求技术水平的提高,舞蹈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决定舞蹈成绩的一项重要因素。教学在过程中,舞蹈意识存在于舞蹈过程的方方面面,不同舞者的舞蹈意识可谓千差万别。作为年轻教师,我们要认真、积极地研究和摸索舞蹈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积累舞蹈教学经验,不断总结提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不断深化,层层深入。体育舞蹈这一融体育与艺术与一体的新兴运动项目,正在给体育注入着无限迸发生机的活力,相信不久的将来,体育舞蹈将成为体育领域独树一帜的新鲜力量。

参考文献:

[1]邓建华,马逾英.体育舞蹈特色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2).

[2]许志林.论体育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1).

[3]刘巧侠.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3).

[4]杨柳.高师舞蹈教学研究探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9(12).

[5]张青.培养学生“乐感”至关重要[J].体育与科学.2002(3).

[6]韩燕,程丽芬.论健美操教学的舞蹈意识教育[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12).

上一篇:饭堂节约标语下一篇:与现有的建材公司合作经营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