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心的价值初中作文

2024-05-17

点心的价值初中作文(精选9篇)

点心的价值初中作文 第1篇

点心的价值初中作文

他,身穿着洗得发灰的一件布衫,脚穿母亲昨晚刚刚修补好的球鞋,左肩上扛着一卷行李,右肩上挎一军用水壶和一个小黄布包,就要外出打工了,他——我的父亲。

父亲把我弟弟叫到跟前,抚摸着弟弟的小光头说:“今年爸爸早些出去,给你们多挣些钱,买好吃的。不过八月十五的时候就不回来了,到大年回来的时候给你们点心吃。”弟弟拉着父亲的衣襟蹦蹦跳跳,我却有些心酸。父亲深深吻了弟弟一口说:“你们不要送了。”我们便止步了,我们目送父亲远去,直至父亲的背影消失在人海中。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有一天,弟弟兴冲冲地从外面跑进来问道:“妈妈什么时候过年呀?”妈妈说:“你去翻翻日历,什么时候翻完了,大年就到了。”弟弟垂头丧气地从堂屋出来了,还自言自语道:“那么厚一摞,什么时候能翻完,我的点心……”

中秋节到了,往年的这些天,父亲早回来收割了,可是由于连年收成不好,父亲也并不把希望寄托在这上。月亮出来了,高高地挂在天上,像玉盘,可又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此刻,我想了在外的父亲是否能吃上一口甜丝丝的月饼呢?

一个月、两个月……说到就到。这不外出打工的人陆续回家了。我们农村的小学已放假20多天了。眼看大年到了,可父亲还没有回来,这让我和母亲倍感焦急。大年二十九晚上我和母亲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一早,母亲决定去找父亲。母亲让我“喂猪、喂鸡……”就在我们刚跨出堂门,弟弟高兴地喊道:“爸爸回来了。”我连忙抬起头,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冻得发青,头发土灰,满脸胡子拉茬的`父亲站在我的面前。他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原来就大的眼睛现在更像是掉进了深井似的眼眶中。我们便不再犹豫让父亲进了家。母亲和父亲说着。弟弟一把抓起父亲的小黄布包,却翻了个底朝天,弟弟“哇……”一声哭了,父亲用颤抖的手伸进瘪瘪的衣兜,掏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然后提着塑料袋的一个底角抖出了一把点心沫递给弟弟,弟弟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弟弟手捧着点心,直到中午才舔完。

原来今年闹金融危机,很多工厂倒闭了,工作不好找,刚挣了一些钱打算回家时,碰到一个与家人走散的小孩,父亲硬是走遍了周围几个村才把小孩送回家。刚要回家时又遇上那场罕见的大冰冻雪灾,患上了感冒,买了药,买了仅能维持生命的食品,只剩下几个零钱了,只好买了一块让我那“小馋猴”弟弟尝一尝,那块点心,在兜里早成了一堆渣沫,父亲还没舍得吃。

第二天春天,村子里有人盖房,父亲也去帮了忙。给了一个五块钱的红包。父亲便让人捎了一包点心回来,其外是用油油的牛皮纸包装的,还有精美的图案,我现在还保存着。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点心的价值初中作文 第2篇

荣昌县石河中学朱巧

【摘要】时代在进步,教育的改革是必然的趋势。通过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和对于新式教育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在此,将我多年的心得与大家共享。新的初中化学教育的精髓就是:掌握双相的教育,即老师和学生的思想是交互的,而不是老师像喇叭一样的放出声音,学生就像录音机一样的硬记录下来!

【关键词】心得

时代在进步,教育的改革是必然的趋势。通过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和对于新式教育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在此,将我多年的心得与大家共享。

我的教学构想分为两个部分:

一、教师篇

1、备课准备

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如何将备课做好,这一点是所有的教学基础。备课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一个老师的实力的一种体现。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仓库”。可以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最根本的帮助。传统的备课强调的是“以教学大纲为本”,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当新一轮课程改革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时,我们的备课也该有更新的突破,才可以满足我们的教学需求。作为工作在教育前线的教师必须冲破传统的清规戒律,以崭新的教学设计代替传统的教案。

教学设计要具有时代性和挑战性,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教育学生,让学生学到知识。只有当备课的准备融入教师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这样才可以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

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然后设计出真正关注学生充分发展的教学策略。同时,要跳出只看待课本的的圈子,引导学生领悟教材的精华,把教材用活,让学生学活。

2、教育模式的改正

教育的思想应该不要在局限于书本的条款。教育应该是双向的,但是,在新的条件下,我们的教育模式应该体现在创新和灵活的方面。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化学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化学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化学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对学习方法,使学习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教师在现在的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是达到创新的一大法宝。初中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

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利用学生自身的本能来学生,达到真正的掌握。以下是我十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3、重视实验

化学应该是一门动手性很强的学科。在化学实验中,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东西,更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好方式。因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兴趣,了解知识的重要性,把握好重点。做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际!要做到这些,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同时,在老师的演示下,学生自已实验时兴趣较高,这就很利于教学的开展,同时,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2)为学生多创造动手参与的条件

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可能地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还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化学课的兴趣。并且在实验的时候,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让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找到知识点,不足点。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动手能力。这是在新新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点!

(3)实验应该要有目的性要明确

现在很多学校,在进行实验的时候,重视的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结果。其实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受的是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的东西。

让学生学会在实验当会思考,学到解决的思路。这种思路是自己独立设计完成的,不是老师给的;这些思考是很必要的,但也不是老师强行灌输的,而是学生自己找到,并且提出解决的。这才是我们实验的目的,也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把握的!

(4)教师教学语言表达要有吸引力,感染力。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的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初中化学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语言的魅力就是在于让你的事物变的更加的有美感。教师拥有这样的能力,对于教学的提高是十分的有利的!

二、学生为主体

何为主体?

主体的含义就是要求,所有围绕在其身边东西,所有的工作的努力

都是针对它而进行!

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求老师无论做什么样的教学,都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要做到学生为主体,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有强烈的求知欲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可以依次开展这样的活动来达到这样的要求:

(1)多实验,多实践,放手让学生去做。

理论的学习是很枯燥的东西,如果学生没有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那有如何可以主动的去学习和探索?

老师在学生中强行的灌输,这样会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更加的反感。每天面对抽象的知识,死记什么混合,分离,鉴别,化合价等等,这样的结果只是导致培养的学生都是一些高分,但是低手的学生。

因此,我们为了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可以让学生大胆的做有关的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失败和成功中寻找到答案!

这种放手让学生参与的做法激励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增强了化学实验思维能力,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变被动、机械的学习为主动灵活的学习,学生动手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普遍反映这种实验解题比过去只按书本背几种混和、分离、鉴别、加什么

试剂、有什么现象的死背硬记更有意义;做这样的实验,不但觉得学得开心,而且知道怎样做,做后记得也牢,同时也改变了过去实验只能按课本“照方抓药”,个别人动手大家观看的现象。

2、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把握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点的突破,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又一关键。因为只有在让学生理解透了知识点,还有难点,这样,他们才能够主动的学习新的,和这些有关的东西。并且因为有过成功揭开难题的经验,他们的兴趣将更加的浓烈,学习更有信心!

并且在对于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重点授以方法,让他们多练,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对于零碎的化学知识,教师帮助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及掌握,不至于使学生感到为难,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

由上面的的一些看法,我真正的感受到,新的初中化学教育的精髓就是:掌握双相的教育,即老师和学生的思想是交互的,而不是老师像喇叭一样的放出声音,学生就像录音机一样的硬记录下来!正确,灵活的教学方式是我们在教育的时候应该大力倡导的!

并且,由于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许多新的教育工具也在产生,我们应该多学习,多运用,为学生找到一条更好的学习之路!

参考文献:

1、《开启学生的心灵》(美)FrankSiccone(美)Lilia Lopez杨韶刚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八种教学方式》

David Lazear 吕良环等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成为反思型教师》(第2版)

(美)Timothy G.Reagan等沈文钦译

4、《成功教学的策略》(美)C.M.Pelletier李庆等译

5、《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性——理论与实践》(美)Mervin

D.Lynch,Carole Ruth Harris著胡清芬 陈桄译

6、《初中教学方法》(美)Kenneth D.Moore

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心得 第3篇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也许对初中的长篇课文没兴趣, 教师可挑选一些有内涵的文言文或者是有意义的童话故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如《田忌赛马》这篇文言文介绍了一种巧妙的思考方法, 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农夫和鱼》这篇童话故事教育人们做人不要贪心, 否则会一无所有。这些文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使他们学到一些做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既教给学生课文知识, 也能让他们明白一些道理, 给他们的成长道路照亮了一盏明灯。

二、注重课堂效率

教师要注重课堂效率, 合理分配时间。一节课40分钟, 刚开始的10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候。教师要抓好这个关键时刻, 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到这10分钟来教学。重点就是把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诠释清楚。在中间这一时间段, 学生的兴奋点会有下降的趋势。教师可以在中间20分钟内开展课堂互动, 把课文与实际相结合, 用生活来诠释课文, 这是语文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体现。最后10分钟, 学生的兴奋点已经降低, 此时再讲课效果较低。在这一时间段应让学生做一个小复习, 复习这一节课的内容以及课堂互动所学习到的。这种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快乐。

三、合理布置作业

教师要合理布置作业, 从作业中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学习知识的进度, 也能促进教师反思, 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有三点布置作业的建议:

1.学生配套练习

这本作业是配套练习版的, 专家已经为课文做好衔接, 因此这本练习不可缺少, 要重点练习其中的拼音、词组以及课文的阅读。这三大块的练习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拼音, 如果不好好练习积累, 将会影响到后一阶段的语文学习;词组练习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课文的阅读不仅能巩固课堂上学到的东西, 而且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整篇文章。

2.写周记

写周记是让学生记录生活, 在写周记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 也能为学生保存一个记忆。记住过去的东西更能体现出语文的作用即记录生活。

3.写作文

作文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长时间不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 那么他们就会对文章的构造生疏, 缺乏语言组织能力。初中可以教学生写记叙文、散文、议论文等。记叙文主要由时间、地点、人物这三大要素组成, 而散文则没有这三大点的要求。

四、语文教学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假如教师只在课堂上硬搬硬套, 不了解学生的想法, 是很难改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的。教师要注意多和学生沟通。学习语文追求成绩不是目的, 要让语文走进生活, 与生活融为一体。如果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很高, 却不会把语文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那么这个学生并没有把语文学到家。

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 光是做好课件是不够的, 要从课堂到作业再到课后这三个环节, 层层把握好语文教学。全面培养学生,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开展素质教育, 从课堂走进生活, 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心得 第4篇

一、注重生活素材的积累

作文要求一定的实践性,它既需要社会生活的历练,又需要学习技艺的磨练。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投身生活,做生活的实践者、参与者。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行万里路”不一定人人能做到,但一定要求学生尽可能地“读万卷书”。生活是丰富而多彩的,年轻的心,最容易被打动,美好的生活应该有美好的文章。应教会学生:目光不要太快地移开,要更多地投入生活,用心灵与自然交流,用心灵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激情,这也是积累的重要方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许多喜欢读课外书的学生作文好,就是由于课外知识丰富,所以才能做到下笔成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深入生活,决不当旁观者,多留心观察,多分析,多思考,多总结,多积累。要让学生知道,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用心发现才会有所收获。教师可利用这些特点,指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引导学生通过看展览、听报告、参观访问等形式,拓展视野,让学生读报、剪报,留心社会,观察生活。也可以让学生讲故事或者是笑话、自我介绍、开展知识竞赛、猜谜语、举办诗歌朗诵、表演课本剧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积累素材。

二、注重教材语言的积累

课文学完,教师的复习往往只是孤立地做练习讲试卷,其实这个时候应该认真地将同一主题的文章进行归纳,就会发现其实课本已经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素材,多角度,多层次,具有很高的思想深度。只要加以整合,便是一篇好文章。让学生放飞想象,让他们的思想在天空驰骋,总之,让学生尽可能大胆地写出自己,张扬自己,把一个真实的、全新的自我展示给同学、教师看。于是,活泼开朗点的,作文就多几分轻松和快乐;内向沉静点的,作文就多一点深沉和含蓄;幽默风趣点的,作文就多几分俏皮和洒脱;抑郁忧伤点的,作文就添些许动人的感伤。总之,通过这些具体的训练,让学生明白在作文中必须注意语言的锤炼才能写出真正的优秀作文,而那些烦琐枯燥平淡无奇的语言是无法让思想精彩纷呈的。

三、注重写作技巧的运用

法国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始则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采用古板的方法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越来越懂事,他们不再以为教师是权威,他们已经逐渐有自己的观点。在作文教学上,教师更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和认识的升华。生活中有这样的经验,要在平静的水面击打出浪花,只轻轻拍击一下是不行的,而应把手插入水中,用力推动,且越是持续推动,则后浪推前浪,水势越是汹涌。写作也是如此,要讲究技巧,讲究方法,有意识地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才能把文章装扮得花枝招展,引人注目。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析到写作技巧,然后指导学生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创作。例如,教学《散步》中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就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情感体验,回忆生活中的点滴片段,写一段话。有的学生完成得很好,抓住了父亲一次不经意的回头,写出了浓浓的爱意。学习《口技》一文介绍口技人的本领和听众的反应采用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技巧,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这种方法写一个感人的情节。

四、培养读书兴趣,勤写生活日记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亲自经历,所以只能从古今中外的书籍中间接获得经验。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着极大的作用。如果把写作能力的训练落实到每天的日记上来,把写日记当做一个良好的习惯长期坚持,这肯定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那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的眼睛,更有助于锻炼出学生一个勇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大脑。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彻底改变学生畏惧作文的想法,从而转变为会写、能写、乐写。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心得 第5篇

武穴市四望中学刘友强 摘要:

倡导生物实验教学,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及时总结。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力求学生实验“个个精彩,人人熟练”。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心得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激发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能在初中的起始阶段,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养成正规的实验习惯,逐步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同时也为将来进行物理、化学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怎样培养初中生的生物实验技能呢?

一、首先要培养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初中生对实验课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每当进到实验室,许多学生都兴奋异常,东摸西看,自觉性与自制力很差。因此,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是上好实验课的保证。如果教师忽略了课前实验规范的教育,实验过程中就常常会出现一片混乱的景象,学生的实验效果明显降低。为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顺利进行,必须向初中生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的重要性。并要向他们讲清道理,反复教育,使学生明白并自觉遵守,保证实验室内环境安静,以免干扰到其他小组的实验操作。如本人实验完毕或有事要离开,须报告实验教师。总之,要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的良好实验习惯。

此外,在第一次做实验前,教师应编好实验小组。根据学生情况,选好实验小组长,让他们在实验中起到引导和管理的作用。在实验进行中,教师在巡堂中应适时表扬纪律良好、操作正确的实验组,唤起学生的遵守纪律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且注意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他们管理好自己的组员,对表现欠佳的组员进行提醒,通过集体的力量来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就会逐渐养成了规范的实验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实验作风。

二、预习好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过程

实验教学和一般的授课有不同的要求,而生物教材又往往受到地方性和季节性的限制,有些生理性实验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只有让每个学生弄清了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每个实验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同时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要事先进行实验难点和要点的讲解,以使学生掌握要领,使实验达到

预期目的。如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中,对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显微镜使用不当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实验。初一新生对第一次接触到的显微镜,有着浓厚的兴趣,总是急切地想了解它,使用它。怎样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之能够尽快地学会熟练使用显微镜呢?要想达到熟练使用显微镜的目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过程。教师可利用活动时间提前培养好实验小组长,再由这些骨干学生去辅导带动其他同学做好实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挂图和实物这两种直观教具,带领学生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逐一对各结构进行辨认和识记,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对实验过程及方法步骤做到心中有数,为下节实验课作好准备。学生预习得好,将来做实验就能减少操作时的困难,大大缩短操作时间。

三.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它往往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并在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初一新生在观察时,必须对观察者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控制适当。使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观察。

生物学为观察提观察结束后,还要指导学生整理好当天的观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师生共同分析和研究实验的结果,以及实验成败的原因,让学生逐步懂得如何改进以后的观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供了丰富的材料。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观察条件,如标本、模型、挂图等等,特别是活生生的实物,以此来加强直观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就被培养了观察能力。

四.学生实验力求“个个精彩,人人熟练”

学生实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技能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我们大多数教师总舍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去做实验,总是教师做、学生看,或是很多实验攒到一节课做。这样时间倒是省了,而学生又能记住多少呢?相比而言,学生实验协调了“学”与“习”的关系。在实验中让学生体味了生物课其乐无穷,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古人云“往事开头难”,只要初一新生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的实验态度。相信学生实验会个个精彩,人人熟练的。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复习的几点心得 第6篇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我县的推行以及在新课改的要求下2007年中考的举行,它既打破了传统的中考复习方式,同时也对新形式下的中考复习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那么,在现在的中考复习中如何做到既体现新课改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又能帮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难题。本文试从这个角度出发浅谈在新课改下进行初中历史复习的几点心得和体会。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

中考复习

2004年初中历史教学的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己全面展开,本人很有幸从2004年起教授七年级历史并带领学生参加了新课改后的首次中考,并在2007年中考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中考过后我仔细的分析了中考历史试卷并结合我之前所采取的中考复习方法,发现在新课改下,我所采取的复习方法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2008年中考即将到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以及如何在初中历史复习中体现新课改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所有九年级历史老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我将我在新课改下如何开展初中历史复习的几点方法做一些简单的小结,以期抛砖引玉。

一、巧安时间,四轮驱动

按照新课改的课时安排,在三月中旬新课即将结束,并由此进入复习阶段,到六月底中考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这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备战中考的关键时间,可以这么说,中考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三个月的复习时间。所以这段时间是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并有所作为的时间。因此我在这三个月的时间内安排四轮复习;即一轮夯实基础,二轮分清重难点,三轮专题复习,四模拟训练。其中,第一,二是重点所用时间也最长,大约从三月中旬到五月中旬,近两个月。这是因为中考历史的命题范围是中国古代、近现代史,世界古代、近现代史及安徽历史共七本书,如果平时对基础知识没有系统的掌握,想在短暂的时间内答好试题,难度很大。所以我在第一二轮复习的过程中应以书本知识为主,并相应的提出重难点。而且有时一二轮复习应交叉进行,做到既要讲面也要讲点,点面结合。同时把重点应放在八年级、九年级教材上。

经过两个月的知识梳理,一二轮复习之后,使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发展脉胳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在这个基础上,我准备三轮专题复习和四轮模拟训练。这大概要一个月的时间,从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在专题复习中,我把整个初中历史分成若干专题,每一节课讲授一个专题,注意有深有浅又强调平衡发展。在模拟训练中,我把平时收集到的比较好的题目和历年中考题目合成试卷对学生进行训练,在训练中找出问题,发现不足,然后再加以改正。当然我有时是三四轮交叉进行的,这样,既避免了简单讲解历史知识的枯燥,又可以满足考生跃跃欲试想练兵的心理。经过这样的四轮复习,使学生既对整个初中的历史书本知识有个大致的掌握,又使自己得到了锻炼,从而在考试时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二、分层复习,面向全体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学质量也是教师形象的体现。这一点,就算在推行素质教育和实行新课改的今天也是我们教师时刻牢记的。而教学质量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根本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有效发展。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个班级的学生

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在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而提出不同的要求。具体来说:做到要让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消化得了。对于优生,重在学习方法的指导,知识灵活运用的引导,赞赏鼓励其超越教师;对于中等生,则赞赏肯定其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挖掘其潜力,力争挤入优等生行列;对于后进生,则要挖掘其闪光点,激发兴趣,培养自信,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起点低一点,坡度缓一点,步子慢一点,鼓励及时一点,力争向中等生转化。

在课堂的复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更要分层次要求学生,时刻关注他们的全面进步。针对中等生,后进生课堂复习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系统性,针对优等生课堂复习则要有知识点的拓展性。同时在课堂题目的练习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水平的差距,既要满足优等生求知的欲望,又要考虑到后进生的水平承受能力。通过对历史复习练习形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力争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巩固和提高。例如,我在复习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时,面向全体学生,我主要讲解两次革命异同点的比较,强调指出美国历史是由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思考探究题:列宁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指出: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请根据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这里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次战争?为什么说它是“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2)美国近代史上另一场战争又是哪一次?它在美国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通过这个问题,让那些学有于力的学生认真思考,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激发起他们的思考兴趣。这样,通过这个题目既考查了中等生,后进生,又考虑了优等生。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就真正的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

三、时政热点,时刻关注

纵观这几年的历史中考试卷,无论是传统的试卷还是去年新课改下的历史中考试卷,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和过去一年所发生的时政热点紧密联系着。例如,2007年中考试题第15题,考到中非合作论坛,这就和2006年11月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可想而知,中考对时政热点的关注,以前是,现在是,那么以后呢?我想也应该有着联系的。历史最主要的作用是给今天的人们提供经验和教训的。每当一件国家大事发生时,我们都能从历史中找到它的经验和教训。所以,我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针对近一年来所发生的时政热点以及我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与此相关的试题,我会有意识的加以收集和整理,然后以讲义或试卷的形式发给学生。这样做可以达到以下作用:1: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得到锻炼,2:增强学生对时政热点的掌握程度。当然,在时政热点的复习过程中,应本着精而少的原则,不要一点一点的罗列,而要精选出中考有可能考到同时与书本知识有紧密联系的热点,从而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2008年中考在即,这就要求我们以贴近生活实际的眼光,关注日常所发生的时政热点问题,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再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和比较,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模拟考试,增强信心

考试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情况,可分为单元考试、学期考试和模拟考试。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中考前的模拟考试。为了进行中考前的最后冲刺,教师应在中考前精心设计出2—3套针对性很强的诊断性、总结性、模拟性中考试题,让他们实战演习,这样做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应考心理及状态,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在最后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改正,力争做到“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为此,教师在模拟考试后应及时批改分析,讲解试卷。我在此点上,我一般做到三步:第一步,认真做一遍试卷,设想学生会在那些地方会出现问题,存在错误,这样我做到了心中应有数;第二步,认真阅卷,并在阅卷后,认真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哪些题目学生准确率高哪些题目错误率高,从而在分析试卷时做到有的放矢;第三步,确定分析试卷的重点,疑点和难点。当然,这要建立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分析题目时应抓住三点:1.讲错误率比较高的题,对易错、易混和模糊的知识点应反复强调;2.分析错误的原因;3.讲解错误题目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去年的中考模拟试卷中有这样一题:试举出中日历史上发生冲突的事例。结果很多同学的答案相同,都十分肯定的指出是: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其实答案还有一个是戚继光抗倭。于是我在分析试卷时强调:1:这是很多同学都做错的,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增强信心2;指出错误的原因:你们忽视了中国古代史3:经验:在以后做题时要注意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联系,比如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系。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联系等。通过这样做,既帮学生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又掌握了一个答题的技巧,从而更加增强了对于考试的信心。

总之教师通过认真组织模拟考试,并有针对性地分析试卷,同时着重在心理素质的调节上下功夫,力争让学生快快乐乐复习,轻轻松松迎考。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初中历史复习的过程中,各老师所采取的方法和策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怎么讲,要提高历史复习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深钻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方法,注重条理,做到既全面把握,又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一切,又要承认学生间的差距,分层复习;既要注意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衔接,使之条理化和系统化;又要紧密联系实际,关注热点;既要强调中考的难度,又要增强学生的迎考信心。总之,我们在历史复习中,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中考质量,一手抓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从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

点心的价值初中作文 第7篇

邯郸市二十三中 张玉欣

时下,初中历史教学的课程改革己全面展开,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课改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一方面不断研究学习《历史课标》与教学大纲,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中利用历史活动课的机会不断的开拓创新,大胆尝试和探索。现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一、让学生仿制文物

以往的历史教学,我们都习惯于拿着现成的教具展示给学生,虽然学生能直观的看到但对它如何制作的过程,如何体现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想象却感受不到,而且课堂展示一闪而过,对学生印象不深。针对这些弊端,在教学中我大胆改变了教学中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引导学生仿制文物。我给学生提供仿制文物的选材要求,让学生回家自己找材料制作。学生先后仿制了原始社会的瓷器、用橡皮泥或胶泥仿制商周青铜器、汉代画像砖、赵州桥、彩陶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丰富的教学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观看影片

形象生动的情节必将加深学生对事件的印象,为了让学生了解特定历史情况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展走向,我向学生展示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如反映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片《鸦片战争》,反映五四爱国运动的影片,《我的一九一九》,反映一战时期的影片《一战纪实》等,这些影片以纪实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情景,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本知识的了解与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复杂的电影情节让学生们了解历史事件的始末,可以增加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三、开展辩论赛

对同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同学们往往会有不同的见解,为了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做到“仁者见仁,智者着见智”,我会围绕历史上值得争议的历史人物或事件,鼓励学生开展辩论赛,开拓思维,大胆发言,形成自己的观点。例如:关于“秦始皇功过的评论”,我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用自己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要以理服人并讲究辩论的技巧。最后,由老师讲评并评选出“最佳辩手”。通过这项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及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有了成就感、自豪感。

四、历史剧表演

为再现历史事件中典型的故事情节,我们让学生表演历史剧,教师拟好主题,学生表演各个角色,故事情节和对白都由学生自编自导,但不能偏离主题,必须体现书本中要求的基本知识点。我们表演的历史剧《淝水之战》,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道具,如:马鞭,服饰等。表演时,他们的演出是那么的投入,苻坚的轻敌、一意孤行。晋军将领的足智多谋、勇敢,学生的表演栩栩如生„„表演历史剧这种方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展示了学生的表演才华,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个性与能力都得到了挖掘与升华,保持了学生学习的旺盛热情。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点心得 第8篇

一、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初中物理教学是物理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 他们学习物理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物理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 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物理实验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 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实验问题解决教学中, 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案的制定、仪器的选择组装、实验操作的实施到实验结果的分析都要求学生自己积极参与, 主动地动脑动手, 独立观察、分析。教师要克服大包大揽, 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观察、去归纳概括, 让整个教室气氛活起来,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这样当实验完成以后, 学生可以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强化演示实验教学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

学生是实验教学活动的主体, 而初中学生的学习主要在于兴趣的引导,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动动手、动动脑, 做一做, 练一练, 相互讨论比较一下, 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就自然的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让学生移动光屏、移动蜡烛、移动凸透镜, 通过观察对比光屏上所成的像, 让学生体会物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是凸透镜成不同像的条件。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实验过程, 绘出成像光路简图, 归纳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让实验和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反映这样做既培养了动手能力, 又加强了理解, 同学们非常喜欢参与, 兴趣和求知欲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三、课外实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组织物理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 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 还以做物理趣味实验, 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们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 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兴趣小组成果展, 在成果展上每个小组成员都将他们的成果一一展示, 其中有趣味物理实验、物理小魔术、小游戏、小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把他们带入五光十色的物理世界, 听到“爆竹声声”, 学生自然联系到声音产生的原因, 以及声音通过介质传播, 看到“空瓶产生白雾”、“加热的试管冲开塞子”、“小鸟自动喝水”、“清水变色”、“白光变成绚丽的七彩光”、“磁场的空间作用力”等等, 就急着想了解这是什么变化?它是怎样发生的?”……兴趣被大大激发起来了, 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参与科学探究, 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 深入学习物理概念、理解和应用物理规律, 主动去解决生活遇到的物理问题, 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四、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和勇敢的探索精神

实验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验不仅是提供直观素材的手段, 也是培养各种技能的手段;通过物理实验问题的解决, 不仅为建立概念和发展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同时也为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物理实验中仪器的使用和安装、量程和分度值的选择、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条件的控制都不能马马虎虎;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 不能随意更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学生在通过物理实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积极动脑动手,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了解科学方法, 获取科学知识, 体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乐趣, 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通过克服实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通过讲解著名物理学家获得伟大成就的艰苦科学活动, 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等思想障碍, 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逐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不畏艰难的探索精神。

总之, 实验教学应引起广大初中物理教师的重视, 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把物理实验的教学与理论知识的教学, 以及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达到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让它成为学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 获得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 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心得 第9篇

一、巧用古典诗词诠释化学概念

在许多情况下文科与理科仿佛是两条不会相交的平行线,但是,如果你能恰到好处地使它们相交,那就会收到既活跃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快乐学习的效果。例如,学生在初中化学开篇就碰到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这两个概念,过来人会觉得是小菜一碟,但对初学者而言,却如雾里看花。这时教师如能拿出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两个几乎人人皆知的主角——孙悟空和猪八戒来比喻: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就像孙悟空翻来变去,到头来还是孙猴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像猪八戒由天蓬元帅变成丑猪头后,就再也变不回去了。又如学生对混合物和化合物也经常分不清,教师应告诉学生:混合物重在“混”字,是指不同的几种物质简单地混在一起,彼此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可用物理方法把它们分开,它们各自的性质还保持原状,是一种陶渊明《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关系;而化合物重在“化”字,是指不同的几种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后生成的一种全新、稳定的纯净物,用物理方法再也不能把它恢复成原来的物质。

二、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将一些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当成是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白磷与红磷的混合物),因为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也可能将食盐水、糖水、碘酒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又如在初中教材中,氧化反应的槪念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在授课时就要特别强调该概念中“氧”字后面没有”气”字,这个氧既包括氧气也包括后面将学到的氧元素。

三、剖析概念,加深理解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个要点剖析清楚,归纳成四个要素,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要点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四、形象比喻,浓缩精华

在学习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催化剂等概念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内涵特征,分别用几个字来记住它们:化合反应——“多变一”,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分解反应——“一变多”,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催化剂——“一变二不变”,能改变反应物的反应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又如在教元素符号时,可以打些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容易记住这些符号。例如:氧O——被蚊子咬时很“痒”,同时长个圆圆的“0”,硫S——一条“S”形弯弯曲曲的小河在“硫”淌。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有不少学生总是忘记配平和标上气体号“↑”、沉淀号“↓”,为此可以提醒学生要“左顾右盼”,“上蹿下跳”,既形象又贴切。在讲到离子符号与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时,学生对二者很容易混淆,可以告诉学生从三个方面去区别:其一方位不同,离子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放标记;而化合价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放标记。其二标记的顺序不同,离子是先数字后正负号(且数字为1时不用写);而化合价是先正负号后数字(且数字为1也要写出来)。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一定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责任编辑 易志毅)

上一篇:丹东鸭绿江导游词下一篇:走进端午征文比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