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

2024-08-06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精选14篇)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 第1篇

1、全面检查

选择C14做初步检查,如果幽门螺杆菌超标,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方便治疗。

2、合理治疗

一般来说,一线治疗会选择经典三联: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或者益生菌治疗:卫悦可益生菌。经典三联价格便宜,经济压力小,比较容易坚持。益生菌根除率高,但是价格略贵。

然后在进行一个疗程后,进行复查。如果此时幽门螺杆菌指标恢复正常,会停止治疗做好愈后,避免过度治疗造成耐药性。如果此时幽门螺杆菌指标依然高,会调整用药方案,比如用呋喃唑酮替换甲硝唑,在经典三联基础上加入益生菌制剂,就能够提高根除率。

3、愈后护理

在复查幽门螺杆菌被完全清除之后,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严格遵守预防幽门螺杆菌的注意事项,给胃部微生态形成创造时间,来恢复胃对于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力。

4、定期复查

在之后的每年,进行一次幽门螺杆菌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幽门螺杆菌。一旦出现反弹迹象,就及时采取治疗办法。没有发现幽门螺杆菌,则使用一个月的卫悦可益生菌,维持胃部微生态环境,保护胃部免疫力。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 第2篇

1、药物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法有两种,分别是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三联疗法指的是用一种胃酸抑制剂,再加上两种抗生素。四联疗法指的是用一种胃酸抑制剂,加上两种抗生素和三联疗法,不同的就是它还会加上一种铋剂。虽然四联疗法要比三联疗法多用一种药,但是治疗起来要更为的经济也更为的有效。但是具体要选择哪一种疗法,还是看医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来决定。

2、胃酸抑制剂

不管是三联疗法中还是四联疗法中胃酸抑制剂都是必须的一种药物。常见的胃酸抑制剂有奥美拉挫、雷贝拉唑、法莫替丁等。之所以要服用胃酸抑制剂,主要是为了抑制胃酸的分泌,这样可以有效的使胃溃疡得到治疗,对于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的胃溃疡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胃酸抑制剂一般是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各位患者一定要谨记这个时间。

3、抗生素

抗生素是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者致病微生物感染类疾病的药物,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抗生素中比较常见的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这些抗生素如果空腹食用会导致胃部的不适,所以最好能在饭后半小时服用。

4、铋剂

铋剂之所以会在四联疗法中加上,主要是为了保护胃黏膜。它主要的治疗效果主要是保护胃黏膜,促使胃溃疡的好转。常见的铋剂有生胃酮和胶体果胶铋,需要在睡觉之前服用,在饭后半小时服用也是可以的。

5、服药原则

最需要遵守的服药原则,就是一定要按时间按计量服药。因为不同的药物需要在不一样的时间内服用,所以最好能够设定一个闹钟。因为长期不更换药物,身体会出现一定的耐药性,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药物。治疗过一段时间之后要去医院进行检查,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否转阴,如果转阴就可以酌情停止治疗。如果没有转阴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下,更改药物治疗方式或者药物种类。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4月至2007年7月我院门诊患者52例, 男30例, 女22例, 年龄18~67岁, 其中慢性胃炎24例, 胃溃疡10例, 十二指肠溃疡18例。24例慢性胃炎患者中主要症状为腹痛24例 (100.0%) , 腹胀15例 (62.5%) , 反酸17例 (70.1%) , 嗳气9例 (37.5%) ;2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主要症状为腹痛28例 (100.0%) , 反酸20例 (83.3%) , 腹胀15例 (53.6%) 。患者均经胃镜或胃肠钡透除外占位性病变, 且同意4周后复诊。

1.2 Hp感染的评定标准

服药前3d内作胃镜检查, 并从距幽门口2~5cm内胃窦小弯和大弯各取粘膜1块作尿素酶试验及胃镜结束后作14C呼气试验, 2项均阳性者定为Hp感染, 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 观察炎症消退及溃疡已和情况, 并再取胃窦粘膜各2块作尿素酶试验和14C呼气试验检查, 两者均阴性者判定为Hp根除。

1.3 治疗方法

予患者埃索美拉唑20mg, 阿莫西林1g, 克拉霉素500mg及呋喃唑酮1 0 0 m g, 每日2次服药, 疗程1周, 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疗程结束4周后复诊, 观察上腹部不适症状消失率及H p根除率。

1.4 观察及检测项目

(1) 观察指标:纪录治疗前腹痛, 上腹不适, 腹胀, 嗳气, 反酸等症状, 以及治疗或症状消失的时间; (2) 胃镜检查溃疡愈合情况和慢性胃炎治疗情况; (3) 治疗3周后复查尿素酶试验及14C呼气试验。

2 结果

2.1 Hp的根除情况

用药结束4周后Hp根除率为86% (45/52) , 仅少数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头晕, 恶心, 纳差等副反应, 无一例因副反应而中断治疗, 疗程结束后自行消失。

2.2 服药1周时主要症状消失情况

24例慢性胃炎患者中症状消失率分别为腹痛16/24 (66.7%) , 腹胀9/15 (60.0%) , 反酸10/17 (58.9%) , 嗳气8/9 (88.9%) ;2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则分别为腹痛19/28 (67.9%) , 反酸15/20 (75.0%) , 腹胀10/15 (66.7%) 。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 根除Hp是必要措施[1]。目前Hp根除失败的原因首先在于Hp对甲硝唑的耐药, 在本治疗方案中我们用呋喃唑酮代替之, 经临床伏案查发现呋喃唑酮为一有效的抗Hp制剂, 与PPI组成的四联疗法取得了高根除率, 是值得推荐使用的治疗方案。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Hp感染有2个可能机制:抗Hp活性的作用;通过减少胃酸的分泌, 增加某些抗生素的生物利用度及活性。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左旋异构体, 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及抑酸作用优于奥美拉唑[2]。克拉霉素属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 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 是目前已知抗生素中对H p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由于质子泵抑制剂其强大的抑酸作用, 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 联合三种抗生素的四联药物疗法成为近年来倍受推广和接受的治疗H p感染的治疗方案。本观察结果表明, 埃索美拉唑2 0 m g加阿莫西林1g加克拉霉素500mg加呋喃唑酮100mg, 每日2次口服, 7 d的短疗程, 在治疗Hp感染、缓解和消除上腹部不适症状方面有较好效果, 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Hp总的Hp根除率为86.0%, 初步说明此法在临床上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治疗中虽有一定的副反应, 但程度很轻, 无一例因副反应中止治疗, 且治疗结束后均全部消失。该治疗方法具有H p根除率高、副作用小、病人耐受性好、炎症减轻和溃疡愈合迅速、症状消失快、比一般四联疗法疗程缩短、总疗程仅为1周等优点, 是目前根除H p、治疗H p感染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理想的方案。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安全可靠, H p根除率高, 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及控制恶性疾病演变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以PPI为基础联合三种抗生素的四联药物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52例病人服药1周, 停药4周后进行复查, 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以PPI为基础联合三种抗生素根除Hp感染的总根除率为86%, 副反应小。结论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安全可靠, Hp根除率高,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四联疗法,幽门螺旋杆菌 (Hp)

参考文献

[1]李益农.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0, 20 (1) :13.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 第4篇

【摘要】随着抗菌素的广泛使用,针对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出现的耐药率也相应增加,标准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已降至80%或更低,以至于更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有效抗菌药物。抗菌肽作为一种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微生物药物,在抗幽门螺旋杆菌方面具有較好的前期。本文主要综述目前抗菌肽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情况。

【关键词】抗菌肽;细菌素;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66-02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常见的微需氧的革兰阴性菌,是上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也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感染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口胃内存在Hp定居,其中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相对较高。

1.目前治疗Hp的常用方法

杀灭Hp往往需要几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但由于抗生素在感染疾病中的广泛应用,令Hp产生耐药的情况日趋严重,杀灭Hp所需的抗生素治疗也从二联到三联或四联不断增加。目前关于Hp的治疗方法相对较多,其中一线治疗就包括标准三联疗法(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 7~14d)、含铋四联疗法(PPI+铋剂+四环素+甲硝唑 10~14d)、序贯疗法(二联治疗"PPI+阿莫西林"5d+三联治疗"PPI+克拉霉素+甲硝唑"5d)、伴同疗法(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 7~10d)、混合疗法(双联疗法7d+伴同疗法7d),其余的还有二线治疗如喹诺酮三联疗法、三线治疗如药敏试验及经验治疗等[1]。但是对于日趋严重的耐药性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我们需要针对幽门螺杆菌产生耐药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及研发新型的抗菌药物。

2.抗菌肽的定义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由多种生物细胞特定基因编码经外界条件诱导产生的一类具有广谱抗细菌、真菌、病毒、原虫、抑杀肿瘤细胞等活性作用的多肽。AMPs种类繁多,可由生物体内直接产生,如细菌、植物、昆虫、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等。它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等理化性质,并且最重要的是因其灭菌机制主要是作用于细胞膜而不易产生耐药性。AMPs除了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还能被转运进入胞内破坏初级及次级代谢反应,部分AMPs同时兼具破坏膜完整性和破坏初级代谢反应双重抗菌机制。因此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菌药剂,很多学者在针对抗Hp治疗上进行了许多研究。

3.防御素对Hp的治疗

防御素(Defensins)是人体内产生的一组抗菌肽,主要包括α-防御素、β-防御素、θ-防御素等,它们分布于体内不同器官组织。其中β-防御素2(HBD-2)是第一种在炎症刺激下诱导合成的人类抗菌多肽,广泛分布于气管、肺脏、皮肤、胃粘膜等部位。近年来随着对HBD-2的深入研究,发现HBD-2的基因位点与胃粘膜炎性因子表达调控的NF-κB基因位点密切相关,因此HDB-2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炎症和免疫调节反应。已有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在胃粘膜的定植及直接与胃粘膜表面上皮的接触可诱导HBD-2的表达,而且体外实验也发现HBD-2对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在浓度达到10-7mol/L(0.3mg/L)时可抑制50%幽门螺杆菌生长,而10-5mol/L(30mg/L)则可完全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

Alexandra等[2]研究发现NOD1在上皮细胞直接参与HBD-2杀伤幽门螺杆菌作用,并且在对抗Hp的宿主防御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NOD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是胃粘膜上皮细胞内的固有免疫受体,能识别革兰阴性菌的肽多糖(PGN),激活NF-κB途径导致炎症介导的细菌清除作用。然而Hp的慢性感染能通过改变PGN的结构逃避NOD1介导的炎症清除作用,并且关于Hp如何躲避体内防御素清除的方式尚未清楚。最近Bianca等[3]研究了在治疗因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患者过程中体内HBD-2及HBD-3两种抗菌肽的不同表达,HBD-2和HBD-3的表达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其中HBD-2的上调表达与胃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相反HBD-3的表达则显著下降,但其mRNA数目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考虑与幽门螺杆菌中CagA因子的不同变种有关,提示HBD-3可能反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个体化差异。

4.抗菌肽LL-37对Hp的治疗

LL-37作为人体内抗菌肽Cathelicidins家族的唯一成员,也是人体内另一种主要的抗菌肽类型。LL-37在人体组织中广泛分布,具有广谱抗微生物、中和毒素和趋化作用。其最早发现于骨髓,由髓细胞和晚幼粒细胞合成,定位于特意中性粒细胞,是人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T细胞的化学诱导剂,能通过增加白细胞至感染部位提高机体的天然和适应性免疫功能。已有研究表明,LL-37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粘膜中呈上调性表达,暗示着在机体固有免疫、抵御幽门螺杆菌染中起着积极作用。然而Leszczynska等发现相对于抗菌肽LL-37,阳离子类固醇CSA-13对幽门螺杆菌的杀伤效果更理想[4]。

Nuding等[5]同时研究了β-defensin和LL-37抗菌肽在胃粘膜含有或不含Hp中敏感性和表达水平,发现Hp感染相关胃炎中体内HBD-2的分泌表达显著提高,而HBD-1、HBD-3及LL-37只有微弱表达,HBD-4则无明显特异性变化。在抑菌活性方面,纯化的HBD-2对Hp的敏感性最低,LL-37和HBD-3对Hp呈现良好的杀菌效果。但是感染Hp的胃粘膜活检提炼物与未感染的相比,抗Hp活性方面未见明显差异,提示幽门螺杆菌可能通过某些途径逃避体内抗菌肽的灭活作用。

5.其它类抗菌肽对Hp的治疗

由于生存环境的影响,两栖类动物拥有着优良的化学防御体系,大量有着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抗菌肽已被从两栖类动物表皮上发现。值得注意的是,Lihua等[6]第一次发现来源于无指盘臭蛙的皮肤分泌物名为odorranain-HP的天然抗菌肽,能发挥抗幽门螺杆菌活性,这意味着odorranain-HP可用作新模板设计抗Hp制剂。

抗菌肽的来源种类繁多,对于昆虫而言,其特有的免疫系统能够对入侵体内的病原体及异物产生免疫防御反应,这意味着不同外源物质都能在昆虫血淋巴中检测到相应的抗菌肽。Huang Jian等[7]利用H.pylori针刺诱导分离家蝇(Muscadomestica)幼虫的抗菌肽,发现此类抗菌肽通过干扰Hp的抗氧化系统以及影响其能量代谢等方面,对Hp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另外,许多细菌在其自身代谢过程中也能产生抗菌肽,又称为细菌素(bacteriocin)。谷草芽孢杆菌能分泌多种低分子量的抗菌肽和细菌素类的抗菌活性物质,如抗菌肽Subtilosin A、subtilin、表面活性素、伊枯草菌素等抑制细菌的生长[8]。目前发现其同时具有体外拮抗幽门螺旋杆菌的能力,抑菌机制与分泌抗菌肽Subtilosin A结构类似物相关,该类物质可作为治疗H.pylori感染的候选药物[9]。乳酸菌自身产生的细菌素Nisin可在檸檬酸的协同下抑杀H.pylori,与大多数细菌素相似,Nisin分子由于含有12、22、34位3个赖氨酸和31位的组氨酸而带正电荷,有利于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与细胞膜结合,插入细胞膜中形成通透孔道,导致细胞自溶而死亡[10]。

除了天然的抗菌肽杀灭幽门螺杆菌外,合成抗菌肽对其的灭活作用似乎更加高效。最近,科学家已合成出一类名叫酰化赖氨酸低聚物(oligo-acyl-lysyls OAKs)的抗菌肽家族,其中C12K-2β12体现了对幽门螺杆菌强大的体外杀菌活性。Morris等[11]通过感染HP的长爪沙鼠作为实验对象,证实了C12K-2β12在体内外杀灭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显著,并有可能作为一种新型抗HP药剂使用。

6.结语与展望

随着Hp感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日益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抗Hp治疗方法被提出并试行。作为一种新型几乎无耐药性的抗菌药物,已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肽在体外被证实能对Hp进行有效杀灭,但是Hp可通过某些未明确的途径来逃避体内自产生的抗菌肽的灭活作用[12]。如何提高抗菌肽杀菌作用并避免Hp体内感染后的逃避机制和耐药机制,是将要研究的重点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抗菌肽能在治疗Hp感染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Ruggiero, P.,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whats new. [J]. Current Opinion in Infectious Diseases, 2012. 25: p. 337-344.

[2]Grubman, A., et al., Host anti-microbial response to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J]. Molecular Immunology, 2003. 40(7): p. 451-456.

[3]Bauer, B., et al.,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human beta defensin 2 and 3 in gastric mucosa of Helicobacter pylori-infected individuals. [J]. Helicobacter, 2013. 18(1): p. 6-12.

[4]Leszczynska, K., et al., Bactericidal activities of the cationic steroid CSA-13 and the cathelicidin peptide LL-37 against Helicobacter pylori in simulated gastric juice. [J]. BMC Microbiol, 2009. 9: p. 187.

[5]Nuding, S., et al., Gastric antimicrobial peptides fail to eradicate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due to selective induction and resistance. [J]. PLoS One, 2013. 8(9): p. e73867.

[6]Chen, L., et al., An antimicrobial peptide with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Helicobacter pylori. [J]. Peptides, 2007. 28(8): p. 1527-31.

[7]Huang, J. and F. Mo, Helicobacter pylori efect of antibacterial peptides from Musca domesticalarvae. [J]. Chinese Journal of Zoonoses, 2013. 29(10): p. 981-985.

[8]Leclere, V., et al., Mycosubtilin overproduction by Bacillus subtilis BBG100 enhances the organism's antagonistic and biocontrol activities. [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5. 71(8): p. 4577-84.

[9]Gang, Y. and T. Wanhong, Study on purification and mass spectrometric detection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 from Bacillus subtilis. [J]. Chin J Pharm Anal, 2014. 34(10): p. 1902-1906.

[10]Ke, L., G. Hu, and S. Ye, Experimental study on biological action of Nisin against Helicobacter pylori. [J].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 2003. 15(2): p. 96-97,104.

[11]Makobongo, M.O., et al., The oligo-acyl lysyl antimicrobial peptide C(1)(2)K-2beta(1)(2) exhibits a dual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demonstrates strong in vivo efficacy against Helicobacter pylori.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2. 56(1): p. 378-90.

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 第5篇

7-14天

药名

用量

次数/一天

餐前/后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20mg(一片)

两次

六点

六点

餐前

阿莫西林

1g(两片)

两次

八点

八点

餐后

克拉霉素分散片

0.5g(两片)

两次

八点

八点

餐后

三联疗法由于使用较早,耐药较多,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但这个经典是一切治疗HP感染的鼻祖和基础。

由三联衍生出了四联疗法。就是多了能保护胃粘膜的铋剂,据说可以提高杀灭的概率8-14个百分点。

四联疗法的具体用药方案

7-14天

药名

用量

次数/一天

餐前/后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20mg(一片)

两次

六点

六点

餐前

枸橼酸铋钾

0.3g(一粒)

两次

六点

六点

餐前

阿莫西林

1g(两片)

两次

八点

八点

餐后

克拉霉素分散片

0.5g(两片)

两次

八点

八点

餐后

关于这方面的临床研究层出不穷,鉴于四种药物要吃两周,国外又开发了序贯疗法,把不同的抗生素分为两个阶段,就像是接力棒,把杀菌的力量传递下去。续接起来,称为序贯疗法。据生物学研究,青霉素(阿莫西林)可以打开HP的细胞壁,利于后期的深入杀灭。一项国际的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这种方法用药14天和四联疗法14天同样有效,杀灭的概率都在90%以上。但是序贯疗法的用药比四联疗法的少,对胃的刺激就会减少,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降低,所以,一般在门诊,会使用序贯疗法。

中西医合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之序贯疗法——标准治疗方法:共十四天

前7天

药名

用量

次数/一天

餐前/后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20mg(一片)

两次

六点

六点

餐前

阿莫西林

1g(两片)

两次

八点

八点

餐后

后7天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20mg(一片)

两次

六点

六点

餐前

克拉霉素分散片

0.5g(两片)

两次

八点

八点

餐后

替硝唑

0.5g(一片)

两次

八点

八点

餐后

青霉素过敏的四联疗法的具体用药方案

7-14天

药名

用量

次数/一天

餐前/后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20mg(一片)

两次

六点

六点

餐前

枸橼酸铋钾

0.3g(一粒)

两次

六点

六点

餐前

替硝唑

0.4g(1片)

两次

八点

八点

餐后

克拉霉素分散片

0.5g(两片)

两次

八点

八点

餐后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是什么 第6篇

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在主要靠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尽管幽门螺杆菌在体外对许多抗菌药物都很敏感,但是在体内用药并不那样如意。目前不提倡用单一的抗菌药物,因为它的治愈率较低,且易产生耐药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主要有以下方面:

1、采用联合用药方法;

2、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

3、无明显副作用,病人耐受性好;

4、病人经济上可承受性。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应根据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根除是指治疗终止后至少在一个月后,通过细菌学、病理组织学或同位素示踪方法证实无细菌生长。

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应先注意口腔卫生,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牙膏修复口腔问题,如蛀牙、牙垢、牙结石等,可以先更换牙具。口杯、水杯、不锈钢保温杯不要混用,并且经常要蒸煮消毒,特别是在药物治疗期间,分餐消毒碗筷。

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有哪些? 第7篇

1.C14呼气试验:

C14呼气试验的原理:

由于C14非常稳定,因此经常作为标记物出现。在幽门螺杆菌C14呼气试验中,受检者口服尿素C14胶囊后,如果胃中有幽门螺杆菌,其产生的尿素酶能迅速将尿素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气,二氧化碳经血液进入肺而排出体外,将排除的14CO2气体(带有标记物)收集后,在仪器上测量,即可判断胃内有无幽门螺杆菌。

2.C13吹气实验

C13呼气试验原理介绍:

因为HP细菌内有尿素酶,当它在胃内遇到吞下的13C-尿素,就会把它分解成13CO2,13CO2经胃肠道吸收经血液循环到达肺后随呼气排出。我们只要收集呼出的气体,测定其中的13C标记的13CO2,就可准确地证明有没有HP感染。

正常人没有HP,13C-尿素不分解,13C-尿素经泌尿系统排出,呼出的气体中就没有13CO2。

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体内有幽门螺杆菌,能够将13C-尿素分解,所以呼出的气体中就有13CO2。

C13呼气试验检查流程:

1.等级姓名,性别,编号,条码号和日期等,并在两个试管上分别等级姓名和编号。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观察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收治的48例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48例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为23~71岁、平均(51.26±19.78)岁;观察组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为21~69岁、平均(49.96±18.52)岁。两组从性别构成、年龄结构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可比性。Hp检测取患者胃窦部的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检验,以规定时间后组织颜色呈红色为阳性,或碳14呼气试验为阳性,全部患者均符合阳性标准。本次入选病例资料不涉及胃及消化系统癌症患者、重大胃部外伤、胃或消化道系统手术恢复期患者以及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20mg bid,以及阿莫西林0.5g bid。连续服用7d为一个疗程。观察组给予口服泮托拉唑40mg bid,克拉霉素0.5g bid,左氧氟沙星0.2g bid。连续服用7d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以碳14呼气试验转阴(或快速尿素脢试验转阴),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症状完全消失为治愈;以碳14呼气试验转阴(或快速尿素脢试验转阴),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以碳14呼气试验为阳性但阳性程度较前下降(或快速尿素脢试验阳性但红色出现时间延长胃幽门螺旋杆菌减少),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以碳14呼气试验为阳性但阳性程度较前无变化(或快速尿素脢试验阳性且红色出现时间无变化),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症状无改善为无效。

6~8周后进行Hp复查,阴性为根治,阳性为未根治。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两组治疗1周,待6~8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对比采取卡方检验,使用统计学专用处理软件SPSS18.0进行相关数据运算。

2 结果

对照组治愈6例、治愈率为12.50%,总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64.58%;观察组治愈21例、治愈率为43.75%,总有效44例、总有效率为91.67%;观察组在治愈及总有效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1。具体数据见表1。

对照组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根治28例,根治率为41.67%;观察组根治43例,根治率为89.58%;观察组根治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1。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胃部发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致胃部黏膜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若无法根除Hp则可到胃部疾病反复发作难以痊愈,因此只有彻底根治Hp才能治愈胃部溃疡、胃炎等胃部疾病,并可防止复发[3]。目前临床治疗中以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作为根治Hp的最主要治疗方法。

泮托拉唑属于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94%左右的H+-K+-ATP酶的活性,其抑制胃酸的作用可达奥美拉唑的10倍左右[4]。其作用机理是在胃壁细胞酸性的环境中被激活成为环次磺胺,而后特异性的与H+-K+-ATP酶之上的巯基实现共价键结合,从而达到破坏其泌酸功能的作用。具有易吸收、不良反应小等明显优势。

克拉霉素又名甲红霉素,属于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对于革兰阳性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的抗菌作用优于红霉素且对于螺旋杆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可起到稳定胃酸的效果,口服克拉霉素1 00mg于2h后血浆药物浓度可达峰值,并可迅速吸收良好分布于胃黏膜组织。

左氧氟沙星属于氧氟沙星中的左旋体部分,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的方式达到抑制细菌DNA合成与复制,从而致使细菌死亡的目的。具有广谱抗菌功效,与泮托拉唑及克拉霉素三联使用可起到更强的抑制细菌、控制胃酸的作用,从根本上实现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彻底根治,从而达到彻底治愈胃部疾病的治疗目的。

奥美拉唑在治疗黏膜溃疡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阿莫西林的抗菌功效广泛显著,但奥美拉唑的抑酸作用低于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对于Hp的治疗进些年来出现明显的抗药性。因此本次观察中,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特别是在根治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方面,本次在治疗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了Hp检测,观察组的根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根治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为彻底治愈胃部疾病提供了根本保障。因此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泮托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的三联药物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取泮托拉唑、克拉霉素与左氧氟沙星三联药物进行治疗后,在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以及根治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说明三联药物治疗不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不易复发的显著优势。

参考文献

[1]郑丽梅.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胃炎的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09;5(7):88-89

[2]张立群,修霞,徐波,等.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66例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08;8(2):231-232

[3]金晓蓉,陈圣洁.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7;9(8):1048-1048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 第9篇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慢性胃炎;三联疗法

胃炎是胃粘膜炎症的统称,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能够引起慢性胃炎的病因很多,其中以幽门螺旋杆菌(HP)引起的慢性胃炎为最常见。有研究报道,幽门螺旋杆菌不仅可以引起慢性胃炎,而且可能会引起消化性溃疡和胃癌[1]。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和治疗一直是广大医学者关注的焦点,通过不断的研究总结,治疗的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合理有效,治疗方案也基本趋于标准化。但是治疗方案实施的细节上不同的地方往往会有差异,尤其是在抗菌药的选择上。我院在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过程中采取了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共收治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85例,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4岁。患者就诊前表现出腹部隐痛、腹胀、嗝气、返酸等症状,来我院后均经胃镜检查并取胃粘膜活检、尿素酶试验检测确诊。在来我院检查治疗前一周内未服用抗菌药、抗酸药和铋剂。对所有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检查,均为发现异常。

1.2 治疗方法

对85例患者采取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三种药物的剂量分别为:40 mg、500 mg、500 mg。奥美拉唑每日一次,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每日两次,连用4周。服药用前后行胃镜检查、尿素酶试验,并记录患者症状及不良反应。

1.3 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食欲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所见及粘膜组织学改变基本恢复正常,尿素酶试验显示HP消除。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基本消失,胃酸分泌接近正常。胃镜所见及粘膜组织学改变减轻或病变范围缩小。未愈:患者常规指标及临床症状均无显著改善。治愈和好转在统计有效率时均为有效。

2 结果

85例采用三联疗法的患者,其中治愈61例(71.8%);好转18例(21.20%);未愈6例(7.0%),总有效率达93%。9例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皮疹、乏力、腹泻、腹胀等,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均好转。

3 讨论

3.1 慢性胃炎时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消化系统疾病,能够引起慢性胃炎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如下原因:(1)细菌、病毒或其毒素;(2)刺激性物质;(3)药物;(4)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5)胆汁反流;(6)X线照射;(7)幽门螺旋杆菌感染;(8)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9)其它脏器病变的影响等。大量的研究和临床资料表明,在引起慢性胃炎的诸多因素中,幽门螺旋杆菌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因。据报道,60%以上的慢性胃炎的胃粘膜中培养出HP,而且HP的感染程度与胃粘膜的炎症程度呈正相关[2]。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状的革兰阴性细菌,可在人胃粘膜内生长繁殖,传播的方式是消化道,它在外界环境中可以存活一周左右。幽门螺旋杆菌引起慢性胃炎的机制有:(1)细菌的动力和粘附力。(2)细胞毒素和酶类:包括VacA、尿素酶、粘蛋白酶、脂多糖、磷脂酶A、溶血素等。其中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氨即保护细菌不受胃酶侵袭,又对胃粘膜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过氧化酶能抑制一些杀菌物质的形成。而蛋白酶、脂肪酶等可破坏胃粘膜的完整性。HP产生的空泡毒素可导致胃粘膜空泡变性。(3)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产生各种损伤因子(4)HP造成的高胃泌素血症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3]。

3.2 通过对幽门螺旋杆菌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人们制定出许多的治疗方案,而目前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案就是奥美拉唑联用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此方案也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案[4]。此方案治疗的基本原理为:奥美拉唑镁片属质子泵抑制剂,它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对基础胃酸、夜间胃酸、五肽胃泌素和试餐等刺激的胃酸分泌有极明显的抑制作用。是目前已发现的作用最强的一类胃酸抑制剂。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活动性胃炎应予以抗菌治疗。克拉霉素是已知抗生素对HP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并越来越多的用于治疗方案中。

本研究表明,对幽门螺旋杆菌引起慢性胃炎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能够使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治愈率高,总有效率可达93%。此三联疗法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0,20(2):117.

[2]孙兆发,唐小鹤.改良质子泵胃三联清除Hp相关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2009,6(30):19-20.

[3]朱铁兵. 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2010,8924).

幽门螺杆菌培养方法的改良和鉴定 第10篇

幽门螺杆菌培养方法的改良和鉴定

作者:刘代华 罗宜辉等

来源:《华夏医学》2013年第01期

摘要:目的:在我院建立简易的幽门螺杆菌培养方法。方法:胃镜下取患者胃黏膜,尿素酶试剂盒检测幽门螺杆菌为阳性者进行培养,在微需氧环境中培养5d,取原代传代。原代菌株用尿素酶法、过氧化氢酶法、氧化酶法和革兰染色鉴定,同时符合者为幽门螺杆菌。结果:53例胃黏膜标本培养,45例培养出幽门螺杆菌,成功率为84.91%,通过以上方法鉴定符合幽门螺杆菌标准。结论:建立了简单有效的培养幽门螺杆菌的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 第11篇

目的制备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全菌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异性进行初步鉴定.方法用培养的`幽门螺杆菌超声破菌后的上清和沉淀为抗原分别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并测定抗体免疫球蛋白亚类、效价及亲和力,用重组表达的Hp Lpp20、HspA、urease A、CagA、urease B、catalase蛋白鉴定抗体.结果共获得34株抗Hp的单克隆抗体,其中抗上清31株和抗沉淀3株,34株抗体中针对Lpp20、HspA、urease A、CagA、ureaseB、catalase蛋白的抗体分别为3、2、4、1、5、2株,目前已鉴定的部分单克隆抗体的亚类均为IgG1,细胞培养上清的效价为1:16~1:32,腹水效价为1:3~1:64000,抗体亲和常数介于1×10-10 mol/L~5.2×10-12mol/L.结论获得特异性针对幽门螺杆菌的单克隆抗体,为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作 者:李妍 宁云山 洪燕华 刘宜楚 罗军 龙敏 董文其 李明 LI Yan NING Yun-shan HONG Yan-hua LIU Yi-chu LUO Jun LONG Min DONG Wen-qi LI Ming 作者单位:李妍,宁云山,洪燕华,刘宜楚,董文其,李明,LI Yan,NING Yun-shan,HONG Yan-hua,LIU Yi-chu,DONG Wen-qi,LI Ming(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

罗军,龙敏,LUO Jun,LONG Min(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病学院微生物系,广东,广州,510515)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 第12篇

目的:表达和纯化幽门螺杆菌HP0762蛋白,并制备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方法:从幽门螺杆菌SS1中经PCR扩增得到了hp0762基因,将其克隆至含有6xHis编码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再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进行蛋白表达;用HiTrap Chelating HP亲和柱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印迹进一步鉴定;以纯化后的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用EUSA和Western印迹检测抗血清.结果: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可溶性表达,纯化后纯度可达90%以上;制备了针对HP0762重组蛋白的抗血清,抗体ELISA效价为1:256 000,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该抗体能特异性识别内源性HP0762.结论:完成了HP0762蛋白的原核高效表达与纯化,并制备了其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对其进行疫苗研制与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 者:李丛胜 邱炎 王艳春 韩秀萍 陶好霞 徐兴然 刘纯杰 LI Cong-Sheng QIU Yan WANG Yan-Chun HAN Xiu-Ping TAO Hao-Xia XU Xing-Ran LIU Chun-Jie 作者单位:李丛胜,LI Cong-Sheng(西南大学,药学院,重庆,400716;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1)

邱炎,王艳春,韩秀萍,陶好霞,刘纯杰,QIU Yan,WANG Yan-Chun,HAN Xiu-Ping,TAO Hao-Xia,LIU Chun-Jie(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1)

徐兴然,XU Xing-Ran(西南大学,药学院,重庆,400716)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 第13篇

1 幽门螺旋杆菌的致病机制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微量需氧、弯曲性杆状细菌, 它会产生大量的尿素酶, 在胃中生成氨, 从而改变胃的生理条件, 造成胃泌素和生长抑制的分泌紊乱;它会使胃黏膜的疏水性下降;它还会直接破坏上皮细胞释放炎性介质, 形成氧自由基等, 引发胃黏膜局部炎症反应, 使胃酸分泌过多, 破坏正常的胃黏膜屏障, 从而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4]。因此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感染应以抗菌为主并兼顾抑制胃酸分泌及胃黏膜保护的综合治疗。

2 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的西药疗法研究

2.1 治疗药物

抗菌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氯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四环素、甲基红霉素等。其中克拉霉素单一用药Hp根除率为42%~54%, 是目前已知抗生素中对Hp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阿莫西林是用于治疗Hp感染疗效较好的β-内酰胺类药物, 其耐药性很少见[5]。喹诺酮类药物在体内外有抗Hp活性, 因此被作为二线用药用于根除Hp治疗, 目前在Hp对克拉霉素、甲硝唑等抗菌药耐药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 该药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潜力。除此之外, 在治疗中还需联合应用其他药物, 如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 (PPI) 、H2受体拮抗和胃黏膜保护剂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2.2 治疗方案

2.2.1 单药治疗

用铋盐、克拉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等单一药物治疗, 对Hp只部分有效。迄今为止, 尚无单一药物有效根除Hp的相关报道。

2.2.2 二联疗法

包括铋剂或PPI与一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其中含PP的二联疗法的研究较多。邱世犹等[6]采用雷尼替丁胶体铋与克拉霉素联合应用, 疗程14 d, Hp根除率>82%。刘进进等[7]采用阿莫西林500 mg、奥美拉唑20 mg, 共2周, Hp根除率为74%。杨柯[8]用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 4周, Hp根除率为54%。二联疗法Hp根除率低, 现临床研究报道也很少, 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不推荐使用。

2.2.3 三联疗法

2.2.3.1 以铋剂为中心的三联疗法

1990年世界胃肠病专题会议推荐标准三联疗法, 称为治疗“金标准”[9], 即胶态次枸橼酸铋120 mg、阿莫西林500 mg和甲硝唑400 mg, 均为4次/d, 2周为1个疗程, Hp根除率达90%以上。黄正扬等[10]采用胶体果胶铋200 mg、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疗程为2周, Hp根除率为82.9%。

2.2.3.2 以PPI为中心的三联疗法

目前西方国家公认的根除Hp三联疗法的最佳方案有两种[11]: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g、克拉霉素500 mg, 疗程为1周, 根除率为96.4%;奥美拉唑20 mg、甲硝唑400 mg、克拉霉素250 mg, bid, 疗程为1周, 根除率为94.6%。

我国劳国琴等[1]也采用不同的PPI (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 分别与两种抗菌药物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联合应用, 这四种方案Hp根除率均高于87.80%, 并根据成本-效果分析, 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为最佳治疗方案。程书权等[12]采用同一种PPI (泮托拉唑) 与不同的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即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 Hp根除率为78%~94%;甲硝唑和克拉霉素, Hp根除率为81.6%~96%;阿奇霉素与替硝唑, Hp根除率为86%;克拉霉素与替硝唑, Hp根除率为86%左右。这些方案与含奥美拉唑的方案相比, 不良反应较轻, 患者依从性更好。

以PPI为中心联合两种抗菌药物的联合疗法是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案, PPI能提高胃内的p H值, 提高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和血药浓度, 从而提高Hp根除率, 促进溃疡愈合和降低溃疡复发率[13]。PPI中, 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用得较多, 两者的抑酸能力大致相似, 但泮托拉唑的生物利用度较奥美拉唑高, 在与其他药物配伍时, 安全性和有效性均高于奥美拉唑。抗菌药物中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用得较多。克拉霉素与甲硝唑的耐药性较普遍, 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药物, 在胃组织和黏膜中能维持很高的有效抑菌浓度, 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治疗中较其他药物更为有效, 所以在治疗方案中可以考虑用阿奇霉素代替克拉霉素。

2.2.4 四联疗法

又称补救疗法, 用于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 以质子泵抑制剂、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 如PPI、铋剂、甲硝唑和四环素, Hp根除率>95%或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替硝唑的四联疗法Hp根除率95.7%。何家武, 等[14]用奥美拉唑20 mg (1次/d) 、丽珠得乐300 mg (4次/d) 、阿莫西林500 mg (3次/d) 、痢特灵100 mg (4次/d) , 服2周, 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为95.7%。

3 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的中药疗法研究

3.1 治疗药物

实验研究表明, 中药黄连、黄柏、大黄、黄芩、乌梅对Hp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这些将作为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药物。其中黄连的抑菌作用最强[15]。紫花、地丁、高良姜、厚朴、元胡、槟榔、丹参等对Hp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可作为辅助用药, 除此之外, 还需用到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药物如吴茱萸、黄芪、干姜、甘草、大枣等;健脾益胃药物如茯苓、白术、党参、仙鹤草、薏苡等;增强免疫功能药物如蒲公英、桂枝、三七、蜂胶、丹参、百合、猪苓、牡丹皮、徐长卿、赤芍等及抗溃疡作用的药物陈皮、砂仁、木香、延胡索等。

3.2 治疗方案

3.2.1 治疗效果优于或近似于西药二联疗法的中药复方制剂

殷安娜等[15]用半夏泻心汤合二黄三七汤加减治疗Hp相关性胃病, 并与西药雷尼替丁、痢特灵对比观察, 中药组由法半夏、黄芩、枳壳、党参、白花蛇舌草、黄芪等16味药组成。中药组与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70.0%。王慧霞[16]采用“溃疡散”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 并与雷尼替丁、阿莫西林进行对照。Hp清除率中药组为87%, 西药组为34.27%。总有效率为中药组94%, 西药组为91.67%。李存柱等[17]运用抑菌平胃汤治疗Hp感染性胃炎, 并与对照组 (法莫西丁、阿莫西林) 进行对比, 中药组与西药药组Hp根除率分别为79.3%、56.9%。有效率中药组为94.8%, 西药组为84.5%。王建平等[18]以疏胆理胃汤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 有效率为97.7%, 对照组用西药庆大霉素和甲硝唑, 有效率为79.5%。

3.2.2 治疗效果优于或近似于西药三联疗法的中药复方制剂

吴南昉[19]用愈疡汤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 总有效率为86.3%, Hp转阴率为71.8%。并与西药丽珠得乐、甲硝唑、阿莫西林作对照。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8.1%, Hp根除率为69.5%。孙绮文等[20]采用肠胃清口服液与三联疗法 (德诺、阿莫西林、甲硝唑) 相比较, Hp根除率中药组为78.43%, 西药组为83.33%。穆希泉等[21]用自拟复方丹参饮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 总有效率与西药三联疗法 (甲硝唑、羟胺苄青霉素、奥美拉唑) 相同, 均达到90.0%。唐伟等[22]用胃止痛汤治疗Hp感染胃炎, 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 (德诺、羟胺苄青霉素、甲硝唑) , 总有效率为75%。黄健[23]采用中药黄芪、党参、厚朴、白芍、土茯苓等16味, 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并与西药组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 对比, 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7.56%;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8.39%。

中药复方制剂比西药二联疗法的Hp根除率高, 而与西药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并无显著差异, 中药中黄连、大黄、黄芩等对Hp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吴茱萸有抗溃疡、保护胃黏膜, 降低胃液酸度, 保肝利胆作用。而黄连、吴茱萸为临床习用药对[24], 两者都具有解热镇痛、抗菌抗病毒、抗溃疡等作用, 作为药对运用时, 某些药理作用还可相互补充, 两者联用对抗Hp、保护胃黏膜有一定研究价值。

4 中西药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的研究

张存均[25]对中药组用清胃冲剂 (徐长卿、连翘、赤芍、延胡索、旋复花) 和双黄连口服液 (金银花、连翘、黄芩苷) ;西药组用德诺和痢特灵;结合组用德诺、痢特灵及清胃冲剂。Hp根除率中药组为66.67%, 西药组为73.33%, 结合组为80.65%。李明星[26]采用西药组丽珠得乐胶囊、阿莫西林、甲硝唑、每日3次口服, 疗程4周。结合组用以上的西药和清幽门杆菌方 (蒲公英、黄芪、党参、黄芩、黄连等8味药) 。Hp根除率, 西药组为72.5%, 结合组为88.6%。

中西药结合溃疡愈合率与Hp根除率均较高。中药和西药联合应用, 已经成为我国临床治疗的重要和普遍的手段。正确的联合应用能提高疗效, 减轻或消除西药的毒副作用。但因中药成分复杂, 其药理作用和药代动力学过程很难掌握。如果盲目、任意合用, 不但不能达到合理配伍, 造成药物浪费, 而且可能加重毒副反应, 降低药物效果, 甚至酿成严重的医疗事故。只有熟悉中西药药理作用并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才能较好地把握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难题。

5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 西药疗法中三联疗法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方案。四联疗法为补救方案。中药复方制剂有很好的疗效, 与西药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相比无显著差异, 但中药疗法的汤剂成分复杂、疗程长、服用不便, 成本较西药高。如何得到起主要治疗作用的精简处方, 如何提取有效成分甚至活性单体,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中药的成分复杂, 很多成分药理作用不明确, 中西药联合应用可能存在诸多问题, 需谨慎使用。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 第14篇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消化内镜中心确诊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共计116例进行治疗。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n=58)和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组(n=58),对其治疗效果、复查结果及随访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4%,复发率13.20%;单纯药物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69%,复发率34.6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操作简单、安全,值得大力推广和开展。

【关键词】 高压氧 ; 幽门螺旋杆菌;联合治疗;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625-01

目前有研究表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导致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存。它常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会使胃黏膜慢性发炎,甚至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内窥镜检查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呼气卡试验等是确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主要检查方法。本研究旨在对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消化内镜中心确诊的116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随机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和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复查结果及随访信息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历均由内镜医师经Olympus GlF-H260电子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呼气卡(YZB/皖0047-2009)检测确诊,其中胃溃疡8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0例,男78例,女38例,年龄22-78岁,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呼气卡试验均为阳性。排除胃溃疡合并出血、复合溃疡、内镜下可疑恶性病变、阿莫西林等药物过敏者、高压氧治疗禁忌者及治疗疗程结束不能停药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参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相同: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均口服2次/天,疗程4-6周;治疗组每天加一次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0.22Mpa,每次吸氧60min,10天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停止治疗2周后复查胃镜及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所有患者均自愿随访复查胃镜,随访复查时间为距前次检查4周以上,随访时间6个月。

1.3 疗效标准

显效:胃镜检查溃疡愈合,或达红色或白色瘢痕期;幽门螺杆菌检测阴性。有效:胃镜检查溃疡面积缩小≥50%;幽门螺杆菌检测阴性。好转:胃镜检查溃疡面积缩小<50%,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无效:胃镜检查溃疡面积无明显缩小;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94%,单纯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69%,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n=116)

组别例数有效无效总有效率(%)P治疗组58544940.001对照组584018692.2 治疗后幽门螺旋杆菌阴转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组治疗后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胃镜检查溃疡面积缩小时间、幽门螺杆菌检测转阴时間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单纯药物治疗组。两组比较时P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3讨论

幽门螺旋杆菌及其作用的发现,打破了以往流行多年的人们对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错误认识,被誉为是消化病学领域的里程碑式的革命。目前认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因此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对溃疡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压氧治疗幽门螺杆菌的原理是:①幽门螺旋杆菌是微厌氧菌,对环境的氧浓度非常敏感,高压氧可以增加向溃疡周边组织供氧,在溃疡周边组织造成富氧环境,从而抑制或杀死幽门螺旋杆菌,且无使用抗菌药物的副作用;②高压氧可抑制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局部免疫反应所致的黏膜炎症,改善局部缺血缺氧,促进溃疡愈合,③高压氧能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轻粘膜损失,清除水肿与炎症,有利于粘膜屏障的恢复。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溃疡愈合率高,复发率低;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高,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而且临床操作简便、安全;同时高压氧治疗溃疡病对全身其它脏器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规范的联合治疗可以消除病因,促进溃疡愈合及防止复发,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宋怀宇.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M].现代诊断与治疗

[2]刘守泉.消化系统疾病高压氧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S2

[3]高春锦,杨捷云,翟晓辉.高压氧医学基础与临床[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4]吴钟琪,朱双罗,肖平田.高压氧临床医学[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8

上一篇:四维超声操作下一篇:公共基础知识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