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

2024-09-21

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精选6篇)

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 第1篇

经济学-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研究.txt我不奢望什么,只希望你以后的女人一个不如一个。真怀念小时候啊,天热的时候我也可以像男人一样光膀子!摘要:邓小平同志在经济特区的酝酿、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重大的理论阐述。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研究这些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经济特区;邓小平;改革开放

创办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设计并始终关注和支持的一项崭新事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决策。从经济特区酝酿到建立,再到两次实地视察,邓小平同志有许多重大的理论创新。值此改革开放3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8周年之际,对邓小平同志的经济特区思想加以总结有重要意义。

一、邓小平为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提出了一些重大的基本理论

(一)发展是硬道理。经济特区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邓小平有关生产力的论述是经济特区设立的最基本理论依据之一。邓小平反复论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祝”为此,“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特区是对外开放和体制改革的具体实现形式和途径。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他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现在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先进成果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利用呢?我们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要实现我们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不开放不行,不加强国际交往不行,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资金不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如果“你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50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为此,对外开放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改革开放放弃不得”。不仅如此,“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50到70年不会变”。

(三)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经济特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1979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吉布尼等人时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1988年,邓小平又强调指出:“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过去的建设之所以搞不上去,责任在于“没有及时提出改革”,“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98

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正式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对外开放与改革成为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必须毫不动尧始终一贯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绝不回到闭关锁国的老路上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出,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为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邓小平对《决定》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

(四)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1986年9月,邓小平在接受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采访时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优先发展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是基于以往的历史教训。“过去搞平均主义,这样是搞不好的。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过去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经济特区建立的理论基础体现在“发展”、“开放”、“改革”以及“特”四个方面。其中,“发展经济”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特区的最核心目标和中心任务。“对外开放”是经济特区所具有的区别于内地的特殊的“发展经济”的先决条件。因为特区是以“开放促发展”,即通过发展“外向经济”,“增强对外联系”来促进经济特区的发展。而“体制改革”是适应建立“开放的市场环境或体制”的需要,对旧体制进行变革。“特”则是赋予特区的“先行先试”。为全国“发展”、“开放”“改革”提供实践经验的“特殊”历史功能以及所享有“特殊”政策。所以,经济特区是“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谋发展,以特区引全国”。

二、邓小平同志积极推动经济特区的建立

“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没有拿出来之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这是个很大的试验,是书本上没有的。”而经济特区正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路石。1979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时任广东省委主要领导同志习仲勋、杨尚昆、王全国向中央汇报工作,提出了一个建议:广东临近港澳,可发挥这一优势,实行单独管理,但名字定不下来,邓小平说“就叫特区嘛,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特区的最初定名为“出口特区”,主要是为了区别资本主义国家办的“出口加工区”。中央工作会议后,谷牧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委派带领工作组赴广东、福建考察,同两省的负责同志一起研究办特区的具体问题。后经中央工作组同广东省委的反复研究,在6月6日正式拟定

了《关于发挥广东优势条件,扩大对外贸易,加快经济发展的报告》。随后,福建也写出报告。7月15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了广东和福建两省的报告。该文件首先提出,中央确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住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该文件正式批准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各划出一定的区域试办“出口特区”,并指出“关于出口特区,可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的问题”。1980年3月在广东、福建两省工作会议上,吴南生提议将“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该提议得到邓小平的赞许,说“叫经济特区好”。1980年5月,党中央和国务院下达文件正式定名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建立经济特区“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经济特区在我国对外开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邓小平还特别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当邓小平1984年第一次视察特区后,鉴于特区的成功实践,指出“厦门特区的地方划得太小,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厦门特区不叫自由港,但可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这在国际上是有先例的。”同时,“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1984年5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兴办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委托深圳举办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研讨会。1985年3月,国务院又批准营口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政策。1986年,邓小平在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时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他指出:“天津开发区很好嘛,已经创出了牌子,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外国人到这里投资就比较放心了。”1987年6月,邓小平同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主席团委员科罗舍茨谈话时宣布“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1988年4月,全国人大又批准海南省为经济特区,实行更加灵活开放的政策。正如邓小平多次强调的“我们的方针不是收,而是继续放,也许今后要放得更大。外国有的评论家说,中国的现行政策是不可逆转的。我认为这个看法是正确的。”

三、邓小平关心和大力支持经济特区的发展

(一)“不搞争论,是我的发明”。经济特区作为新生事物,在其诞生、发育、成长过程中,引来不少争议。面对各种对特区、对对外开放的质疑声,邓小平同志力排众议,支持特区实践。他说,“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经济特区成败与否,要看特区的具体实践。1984年,邓小平说:“经济特区是我的提议,中央的决定。五年了,到底怎么样,我要来看看”。为此,有了邓小平第一次视察深圳。经过三天的耳闻目睹,邓小平欣然挥笔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在随后的珠海视察中,写下“珠海经济特区好”!回京后的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同志总结道“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并一直希望能“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二)“对外开放还是要放,不放就不活,不存在收的问题。”1985年,针对“有人说中国的开放政策会导致资本主义。”邓小平坚定地指出“我们的回答是,我们的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会有一部分资本主义的东西进入。但是,社会主义的力量更大,而且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同年,邓小平在会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代表团时说:

“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路是否走对,还要看一看,总之,它是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搞成功了是我们的愿望,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1985年7月,邓小平又指出:“深圳是个试验”,“经济特区还是一个试验”,“我们的整个开放政策也是一个试验,从世界的角度来讲,也是一个大试验。”后来的实践证明,经济特区是成功的。1987年6月,邓小平指出:“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包括搞经济特区,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凡是执行了开放政策的地方,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深圳搞了七八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在我可以放胆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所有的怀疑都可以消除了。”

(三)“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这一点,我讲过几次。”改革初期,特区的“三资”企业倍受责难。为此,邓小平指出:“从深圳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有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我国现阶段的‘三资’企业,按照现行的法规政策,外商总是要赚一些钱。但是,国家还要拿回税收,工人还要拿回工资,我们还可以学习技术和管理,还可以得到信息、打开市常因此,‘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对特区的成绩,他说:“一九八四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

(四)“深圳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海南“洋浦模式”提出后,围绕“主权”、“租界”、“卖国”等问题的争论,在1989年4月前后引发了一场始料未及、海内外瞩目的“洋浦**”。为此,邓小平亲自批示“我最近了解情况后,认为海南省委的决策是正确的,机会难得,不要拖延,但须向党外不同意者说清楚。手续要迅速周全”,为“洋浦**”划上圆满的句号。同年,邓小平说:“我过去说过要再造几个‘香港’,就是说我们要开放,不能收,要比过去更开放,不开放就发展不起来。„„总之,改革开放要更大胆一些。”1991年1月28日至2月18日,邓小平在视察上海时指出:“那一年确定四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的。”“如果当时就确定在上海也设经济特区,现在就不是这个样子。”“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1992年,邓小平还反省道:“回过头看,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四、邓小平对特区建设寄予厚望

(一)发展“外向经济”是邓小平对特区的基本定位和要求。为此,邓小平说:“我们特区的经济从内向转到外向,现在还是刚起步。所以能出口的好产品还不多。只要深圳没有做到这一步,它的关就还是没有过,还不能证明它的发展是很健康的”。随着“出口”形势的改善,1987年6月,邓小平欣喜道:“他们自己总结经验,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就是说能够变成工业基地,并能够打进国际市常这一点明确以后,也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就改变了面貌。深圳的同志告诉我,那里的工业产品百分之五十以上出口,外汇收支可以平衡。现在我可以放胆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且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时再次叮嘱:“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二)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是邓小平对特区发展的殷切期望。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经济特区回京后说:“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1989年邓小平说:“80年代初建立经济特区时,我与广东同志谈,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两点论。”1992年,邓小平又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要抓改革开放,一手要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他告诫“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后果极其严重。特区搞建设,花了十几年时间才有这个样子,垮起来可是一夜之间埃垮起来容易,建设就很难。在苗头出现时不注意,就会出事。”邓小平认为“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现在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是一个试验,„„干这样的一场革命,又是一个新事物,难免要犯错误。”“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了”,“我们的办法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对的就支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说:“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右的东西有,**就是右!‘左’的东西也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

(四)特区要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贡献。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第一,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第二,决不能导致贫富两极分化”。“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为此,邓小平要求:“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个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1992年,邓小平再次强调:“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此,经济特区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要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 第2篇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是构成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管理实践中经验和方法的总体概括。研究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把握邓小平理论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邓小平理论和有关经济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使我对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充分感觉到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博大精深,为了今后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实践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本人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现针对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层面进行初步探讨。在现代社会经济中,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可分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两个层面,宏观经济管理是指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宏观调控和总体管理;微观经济管理是指商品生产经营者自身的经营管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如何加强宏观调控、搞活微观经济有着极为重要的精辟论述。就个人理解,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强调宏观经济调控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对国民经济体系进行调节和控制,就是指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宏观经济调控,邓小平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要确保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坚持以均衡增长理论为指导,把宏观调控权集中于中央,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1、以均衡增长理论为指导。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坚持以均衡增长理论为指导,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发展,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中的基本观点,首先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我国国情出发来确定经济建设规模。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生产建设,行政设施,人民生活的改善,都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这表明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解放思想,努力扩大经济规模,又要结合我国实际来安排经济基础建设,不能一味地盲目冒进。如果不管不顾我国国情,忽略了

1客观条件,仅仅从个人的主观愿望出发,只会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带来无法估量的灾难。邓小平同志认为,我国在上个世纪长期以来在宏观经济管理上没有切实贯彻均衡增长理论,导致了各种比例严重失调,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解放前的历史状况造成的。由于受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旧有经济基础的限制,因而社会主义建设中很难在短时期改变这种状况;二是急于求成的思想造成的。由于这一错误指导思想,导致片面强调重工业发展,而忽视了轻工业和农业等的发展,造成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其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三是左倾思潮的影响造成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左倾思潮发展到了极致,严重破坏比例平衡,给经济建设带来巨大损失。总结教训看出,宏观经济调控必须贯彻综合平衡的原则,这是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分析得出的重要理论。

2、将宏观经济调控权集中于中央。国家在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全局与局部、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之间的矛盾,为了妥善解决矛盾,必须把宏观经济调控权集中于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权威。邓小平同志认为加强中央权威是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盲目性、滞后性和自发性等,这就要求中央加强宏观调控,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克服不足,避免生产失衡,另一方面将调控权集中于中央,利于国家搞好宏观经济调控。在给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同时,必须保持中央权威。如果片面强调自主权,削弱中央领导,只会导致经济混乱。邓小平同志的论述还阐明了中央权威的内涵和如何保持中央权威等问题,他认为中央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所有者代表,肩负着发展国防、外交、科教、文卫等事业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中央政府要有一定的财力作为保证。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不难看出,使中央保持权威的基础必须是正确的政策措施,是符合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政策。什么时候中央的政策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并在经济建设中产生实效,中央权威也就树立起来了。

3、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并确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

和作用。因此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必须发生转变,由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者和生产经营者转变为市场经济中的服务者和宏观调控者。邓小平同志曾针对我国经济管理的实际状况作过多方面论述,强调政府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直管不仅管死了企业,还造成了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失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经济信息,从而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调节市场秩序,借助利用管理组织和手段处理市场上经济矛盾和纠纷,维护市场活动的合法性,保护企业、公民等的正当权益,保障良好的市场环境。总之,必须将政府主要职能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从而搞好宏观经济。二是由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应该是由中央行使调控权力,重点把握大的问题和前进方向,而不是直接参与生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也就是说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应该转向宏观调控,明确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战略问题,调节社会供给平衡和需求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营造外部环境。三是从过去的“死管”到现在的“活管”。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企业管得多管得死,企业缺少自主权,缺乏生机和活力,国民经济也就越来越穷。如果继续死管下去,只会扼杀企业活力和劳动者积极性,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是经济活动的基础,这就要求对企业必须活管。所谓活管就是指政企分开,把生产经营自主权放给企业,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地参与市场竞争,有效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这是政府完善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

二、注重微观经济搞活

我国对微观经济管理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在改革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他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如果农业的发展不好,工业和其他

建设事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农民摆脱不了贫困,也就是说我国绝大多数的人没有摆脱贫困。长期以来不科学的农业生产管理方式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大锅饭”的管理方式严重束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业生产管理方式改革的第一个飞跃。这种新的管理方式将劳动报酬与产量联系起来,能够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管理的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生产管理方式改革的第二个飞跃。发展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提出的,邓小平同志还认为我国各地区的条件存在着不平衡性,要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很长的过程,需要慎重行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农业生产管理方式的第二次飞跃,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同志认真总结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经验教训,深刻分析我国企业管理方式的实际,就如何搞活微观经济,增强企业活力这一问题,明确指出要改革企业的管理方式。

1、落实责任制加强企业管理。邓小平同志指出,传统国有体制的弊端在于没有明确有效的责任制,而加强责任制是调动企业干部职工积极性的有效途径。要将权、责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此外他还要求,“任何一项任务,一个建设项目,都要实行定任务,定人员,定数量,定时间”等,必须要有具体措施作保证。其一“要扩大管理人员的权限,责任到人就要权力到人。”其二“要严格选用人员,量才授予职责。”其三,“要严格考核,赏罚分明。”这些有关加强责任制的思想极大地推进了我国企业管理方式的改革。

2、按照市场经济需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在《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换经营机制条例》中,邓小平同志详细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方面与内容,必须严格按市场机制运作,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①自主经营的机制。转变经营机制核心是使企业有自主经营的权力,有权根据市场变化自主决定企业的行为。如果企业不能根据市场变化作出相应的决策,那就谈不上自主经营,更谈不上如何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了。

②自负盈亏的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企业是个经济实体,在市场竞争中,可能盈利或者亏损,可能发展或者被淘汰,因此企业要为自己的企业行为负责。企业自主经营后,这种风险就应由企业自己来承担。③自我发展的机制。企业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动力机制,用以保证企业在生存、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来说,这种动力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企业改革的方针就是要求企业具备自我发展能力,所谓自我发展,不再是像过去靠政府推动和支持来发展,而主要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来发展。自我发展的力量,一是来自于企业外部竞争和国家宏观调控,更重要的是来自企业内部的资本积累和其他各种要素的合力,特别是企业员工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因此企业必须要有能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动力机制,以便于企业的自我发展。④自我约束的机制。因为市场复杂多变,再加上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利益不断冲突,这就要求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必须善于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理顺企业内外各种关系,使企业的各个部门、科室、车间和企业员工等能够时刻保持在最佳位置和状态,彼此之间能够做到互相信任,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依赖,才能确保企业充分发挥整体功能。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转换成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企业管理中的一场革命,这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企业管理改革思想内涵。机制转换的贯彻实施,增强了企业活力,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方式,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重视企业管理中的各种因素。在国有企业管理的改革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对企业管理中的制度、技术和人的因素问题非常关注。

(一)制度因素。首先,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企业改革只能改革企业的管理形式而不是改革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不能动摇的,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企业管理方式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企业管理改革必须走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其次,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国有企业管理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

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这样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所以我们实行改革,要实行党政分开,使党摆脱日常事务影响,更好地改善加强党的领导。最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充分发挥在企业改革中工人阶级的巨大作用,鼓励工人阶级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努力掌握现代化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积极协助企业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技术因素。在企业管理中技术因素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邓小平同志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企业的思想中,他认为国有企业在引进技术进行改革时,必须首先确保引进的技术是当今最先进的,否则难以使企业的技术水平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然后引进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定要用先进的方法来管理,“一定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经济方法,先进的定来管理。”最后,引进的先进技术“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也就是说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要有创新。

(三)人的因素。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改造企业,为了保证应有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要有合格的管理人员和合格的工人。”“对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要放手提拔„„我们要开出一条路出来,让有才能的人很快成长,不要老是把人卡住”。这一关于培养合格工人和提拔管理人才的思想,反映了人的因素的重要性,也是在企业管理方式的改革中,邓小平同志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这点充分反映出他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思想 第3篇

关键词:邓小平,经济均衡,经济非均衡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 是邓小平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的过程, 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大变革历史条件和经济非均衡发展实践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一、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内涵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主要是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和发展经济学中“不平衡增长”理论中的科学成分, 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应该说, 在《邓小平文选》和邓小平的历次讲话中, 以及党的重大方针中, 并未出现“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字样。但深入研究, 人们不难发现, 诸多理论中所蕴涵的精神实质, 却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邓小平在经济发展建设中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精华思想, 立足于中国经济不发达的现实, 反思历史, 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特定思想,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张。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上存在非均衡性。从空间上看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 实行了由东向西的“台阶式”发展;从时间上看, 经济目标的实现有先有后, 实现了“三步走”渐进式发展;从产业结构发展来看, 基础产业重点发展;从财富增长与分配形式, 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实行“先富带后富”。其次, 邓小平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长期存在非均衡性, 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制度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面存在非均衡性, 分配制度方面必须坚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最后, 邓小平在1992年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诉中也渗透了非均衡思想, 从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的来看要求通过一定时期的经济非均衡发展, 达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意义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 是针对我国原有经济基础薄弱, 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国情, 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在诸多方面得以体现的。这一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作为邓小平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华, 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使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的经济不平衡发展思想进入新的境界, 达到新的高度, 并在许多方面有创新, 丰富了马克思理论宝库。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精华,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强调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二, 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三, 强调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第四, 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形式, 即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原有设想, 纠正了“一大二公”的观点, 突破产权形式的单一性。第五, 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分配制度, 即突破了单一的分配方式, 打破了平衡主义, 确立了共同富裕原则。

2.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极大地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

我国是一个封建思想和小生产意识影响较深的国家,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上世纪50~70年代, 平均主义思想和当时“左”的思想奇妙结合在一起, 不但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成为人们的精神桎梏。由于受这种思想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 不顾当时中国的国情, 盲目地追求一种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在分配制度上, 人们长期以来把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导致了共同贫穷;在区域经济发展上, 不顾全国各地的不同情况而追求全国一盘棋, 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下降。这种思想还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极大浪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能使人们摆脱了原有的思想桎梏,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分配制度有了合理的认识, 对目前的经济政策有了全新的理解。这给目前仍在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使思想解放的进程大大加快了, 思想解放的领域也随之拓宽。

3.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解决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误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不能实现“同步富裕”, 目前所有制形式的不同必然导致分配制度上的差异, 这种差异必然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而一定时期内这种差距还会增大, 并且这种差距还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这势必使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产生误解, 进而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产生担忧。而用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来分析目前的问题可消除人们不必要的担忧。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平衡与不平衡是相互依存, 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 一定范围内不平衡不会阻碍发展, 而且是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我们在先富后富问题上, 利用差距, 加快发展, 以先富带动后富, 这种途径不会导致贫富分化, 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4.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为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思想从宏观方面论诉了如何在目前形势下发展中国经济, 并总结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作为一位当代最伟大的发展经济学家, 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的国情, 站在时代的高度上, 运用辨证的思维, 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了科学的分析, 在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研究不仅使我们掌握了该思想的具体内容, 而且掌握了经济理论创新的方法, 为我国经济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5.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

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 第4篇

首先,发展旅游业合乎国家的迫切需要。因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报酬率高、限制因素少、市场潜力大的特点,旅游业在国际上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无烟工业”。自建国到改革开放的30年间,我国旅游工作一直属于民间友好往来的范畴,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旅游规模小,结构单一,专业化程度低,没有给国家、人民带来实质性的收益。

就此,邓小平同志卓有远见地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旅游赚钱多,来得快,没有还不起外债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大搞呢?搞好旅游业还能吸收一大批青年就业。”解决就业问题,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所以,从1978年以后,我国旅游业就得改革开放之先,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目标的一部分

从某种角度上看,旅游业就是一种经济性的文化产业,因此,脱离经济、不讲经济效益来谈旅游是不切合实际的。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始终没有突破“政治接待型”的模式,与许多国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强烈反差。邓小平同志看到了这种反差,早在1978年10月9日,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泛美航空公司董事长西威尔时就对在场的旅游与民航部门的领导说:“民航、旅游这两个行业很值得搞。要用管理经济的办法来管理。要抓利润,利润不是帅也是将嘛。”他亲自算了一笔账:一个旅行者花费一千美元,一年接待一千万旅行者,就可以赚一百亿美元;就算接待一半,也可以赚五十亿美元。一个多月后,邓小平访问东南亚三国,特别是新加坡的经验更加深了他对旅游业的这种认识:新加坡这个面积只有587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30万,规模仅相当于上海十分之一的国家,每年能吸引200多万外国游客,一年仅旅游收入就高达9.9亿美元。但中国当时一年的旅游收入仅有2.6亿美元。邓小平同志决定把这个“经”取来,提出了一些具体设想:石林很宝贵,中国有一个,意大利有一个,但我们的石林比意大利的好得多;要开辟到拉萨的旅游线路,外国人对拉萨感兴趣,到尼泊尔的游客也可以到拉萨来。为了搞好旅游这个对外开放的窗口,邓小平同志要求旅游局要搞一些培训班,培养翻译、导游、经营管理人员,甚至服务员;服务员也要有知识,有一点外语基础;房子要干净,伙食要适合外国人口味。

回到北京后,1979年1月,邓小平同志就三次着重谈到发展旅游业的问题。他认为要先搞资金周转快的,如轻工业、手工业、补偿贸易、旅游业等,能多换取外汇,而且可以很快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旅游赚钱多,来得快,没有还不起外债的问题。”特别强调“既然搞这个行业,就要看看怎样有利可图”。邓小平同志的这一系列思想使旅游业逐渐从“政治接待型”向“经济创汇型”转变。

解放思想 创新举措

“经济创汇型”的旅游业必然会发展成综合性行业,对旅游业的大力扶持同样离不开商业、餐饮、娱乐等方面的配套服务。“旅游兴,百业旺。”当时邓小平同志就要求有关部门“以发展旅游业为中心,搞一个综合方案”,他强调要加强旅游重点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搞好旅游景区的建设,要有电、有路、有旅馆,逐步搞好城市建设”,还指出“通往景区的道路要下决心修好,不光是公路,还有铁路、航空”。“要很好地创造条件,把交通、住宿、设备搞好,房子要干净,伙食要适合外国人的口味。”把行、游、住、吃、购、娱这些配套环节抓好。邓小平同志还提出要开辟一些行业专门为旅游服务,旅游业及各相关行业可以共促发展,共赢共利。

关于如何发展旅游业,邓小平同志指出了三个方向。

其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搞好总体规划及配套设施,发展旅游业,国家要有投资的思想,“开创时,国家要投点资”,“旅游业赚的钱,开始两年内,国家不要,一部分用于扩大旅游业投资,一部分由地方分成,地方分成主要用在把城市建设先搞起来”。邓小平同志针对这些现实,提出旅游业可以率先利用外资、侨资发展。“搞旅游要把旅馆搞起来。下决心要快,第一批可以找侨资外资,然后自己发展。”

其二,要注意环境保护,开发与保护并重。因为旅游业比其他行业都更要依赖自然、人文环境的质量。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多次提出“要保护风景区”,像桂林那样好的山水,“被一个工厂在那里严重污染,要把它关掉,并且要下决心把它治理好”。要强化环保意识,改善生态环境,“要有些办法,禁止破坏山林”,搞好景区的净化、绿化、美化,清除脏乱差,才能可持续发展。

其三,要加强旅游宣传促销。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对旅游景区、景点的介绍。”特别是“可以带广告性质地搞一些东西”,把中国旅游的牌子打出去,把人吸引来。要重视开发旅游项目和旅游纪念品,“发展旅游购物”,比如“祁红、绿茶搞小包装”,这样就可以赚外汇,增加收入。同时,旅游者将这些旅游产品带回国内,带回家中,还可以起到促销的作用。

其四,提高服务质量。邓小平同志强调旅游开发仅有“硬件”,忽视“软件”是万万不行的,因为旅游是服务行业,服务的中心是人,游客至上,服务第一。他指出,“搞旅游第一是服务态度”,“你让人家出钱,服务态度又不好,又脏,谁来?来了也不会满意”。

他说:“凡是服务态度好、服务质量高的,工资要高,不好的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还可以淘汰,这样就搞上去了。”

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三特征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发展旅游业要符合三个前提,这也成了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三个显著特征。

1.贴近人民。

“要多搞赚钱的东西”,“山区建设,就看搞什么收效快就搞什么”,使一些经济欠发达、旅游资源却丰裕的地区借此发财致富,产生消除贫困、人民富裕、经济振兴的作用。

要把旅游业办成一个扶贫致富、强国富民的综合性经济产业。

2.切实可行。

邓小平同志的旅游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论点精辟,但并不是杂乱无章。从发展旅游的必要性到旅游业发展目标的定位,再到如何发展旅游业,从政府规划到创品牌到抓质量到服务环境治理,相互依赖,关系紧密,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一切向前看。

邓小平同志历来主张思考问题必须具有超前意识,提出的旅游服务项目不能枯燥单一,要丰富多彩。邓小平同志指示要改变旅游者“白天看庙,晚上睡觉”,文化娱乐生活缺乏的状况。“应当搞一些震荡的娱乐,像跳舞、打桥牌、打弹子等,一定要搞得使游客方便。”在旅游区开饭店、小卖部、酒吧间,进口一些酒、可口可乐,搞纪念画册、风景图片,让游客住得舒适,吃得可口,玩得开心。

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对我国旅游业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丰富了邓小平理论宝库中的内容。从国情出发,立足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提出的“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旅游这个行业,要办成综合性行业”等观点,表明了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性,使中国旅游业的性质从外事活动,转变成第三产业的一部分,为后来我国的旅游业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的旅游经济思想使我国部门有了“抓机遇”的意识,并且延续下去。现在旅游业面临的机遇是前所未有的,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国际往来日益频繁,再加上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而且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在稳步推进中(中国西部占有70%的自然风光资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个体、家庭、团体在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里愿意选择具有个性、多样性和可参与性的旅游消费,这种成长的追求“旅游体验”的新趋势,给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商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加快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 第5篇

一、邓小平论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必然性[范文大全-,找范文请到范文大全]

1.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们把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加以排斥,在所有制问题上,更是片面追求“大”,求“公”求“纯”,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发展全民、限制集体、消灭个体”的路子。这种公有制一统天下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缺乏竞争,失去活力,使我国生产力发展缓慢。其实,在社会主义阶段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而且也提出过关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

中谈到股份制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好的企业组织形式,恩格斯《

共产主义原理》

中也指出过,只有在废除私有制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创造出来后,才能废除私有制。列宁在《在俄共(布)莫斯科组织部书记会议上的演说》

中针对当时俄国的情况也明确指出,在经济还极其薄弱的时候,只有充分利用资产阶级的资本,才能加速经济的发展。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

一文中,专门论述了发展私人资本主义和合作经济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强调“老祖宗不能丢”,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他还明确地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私人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指出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必然的,这就在所有制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情的需要。

针对我国国情,邓小平指出,要使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必须看到:“一个是底子薄·

·,…

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而且有明显的多层次性和不平’性。这种状况,决定了我国不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而是必须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把各种潜在的生产力要素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3.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深化改革的需要。

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并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还必须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强调在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针对有的人担心发展大量非公有制经济会冲击社会主义,邓小平明确指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用不着怕。在邓小平这一思想指导下,随着改革的深化,十五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通过大力发展包括外资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注人了新的活力,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4.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任务,高瞻远瞩.甘揽全局,把远大目标与科学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邓小平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经沐发释的战略思想,其中包括承认和利用经济发展扩不丈衡规律,实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夹;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实践证菠.在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条件下,平均主义盛行,不可能实砚共同富裕,只能是同步贫困。正因为如此,早在下一生代初,邓小平就指出,“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冬易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一不全法的使它合法起来。”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又反复强请.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逐步实砚“共同富裕”。那么,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与外资企业敏存在和发展,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

5.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稳定社会的需要。

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据预测,近任

丧每年平均净增劳动年龄人口1500

万以上,再加上经济睡制和机构改革中富余人员分流下岗,安置就业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邓小平早在1980

年十二月的山夫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要“继续广开门路,主要通过集体经济和个体劳动的多种形式,尽可能多地安排待业人员一近年来,随着我们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大批城镇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广开了就业渠道,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一部分人的就业压力,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当然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则是重要一环。

二、邓小平论如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1.关于发展外资企业。

其次,邓小平主张“要平等互利”,“要让投资者赚一点钱”。过去不少人对外国资本家来中国办工厂,最想不通的就是资本家赚了我们的钱。针对这种认识,邓小平指出:“投资不赚一点钱,那不可能,那谁愿意来?"

“同外国人合资经营,也有一半是社会主义的。合资经营的实际收益,大半是我们拿过来。不要怕,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里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不让投

资者赚小头,我们也就得不到大头。

最后,邓小平积极主张利用海外华侨带动大批人员来祖国投资。邓小平1986

年6

月18

日在会见荣氏家属回国观光团成员时谈到:你们联系的人多,朋友多,希望你们跟他们讲讲我们国家的事情。他明确表示,“我们欢迎海外华侨、华人参与这个具有前景的事。”邓小平在视察宁波时,说宁波有两大优势:一是宁波港,二是“宁波帮”。他多次接见在海外的“宁波帮”代表包玉刚先生,希望他发动一些人来大陆投资。

2.关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首先,邓小平强调要解放思想。针对有些人怕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会产生资产阶级的疑虑,邓小平指出: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因为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这一原则,同时又强调不能搞两极分化。198

4年10

月,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几千美元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因为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和集体所有邓小平还鼓励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先富裕起来,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强调要为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保护其合法利益。

其次,邓小平指出,对个体私营经济要实行正确引导、规范和管理,要求在这方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告诫大家一定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绝不允许非法经营,发“黑心财”。

三、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出发点和标准标准,继续实行鼓励、引导的方针,使之健康发展。否定和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不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

根据“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一切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应当大胆地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同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源于同一目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海外资本和外国资本等。在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积极因素,我们必须更好地发挥众多劳动者、经营者的聪明才智,更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本,充分发挥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邓小平强调,“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

·

‘三资’企业·

一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指出:“说‘三资’企业不是民族经济,害怕它的发展,这不好嘛”。明确指出,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不仅要加快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且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所有制结构更加适合我国经济的发展。

邓小平思想历史意义 第6篇

首先,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原则上回答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科学地揭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客观规律。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对100多年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作出回答。解决这些问题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这里的关键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结合得好就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并不断取得胜利;相反,采取教条主义、生搬硬套的态度,必然会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挫折和失败。这已为无数的事实所证明。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经过不懈努力和多次曲折,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取得了革命的成功。毛泽东同志对此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来说,也同样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在这方面,我们曾走过不少弯路,有过不少曲折与失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20多年的实践,正确地总结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才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用这个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其次,邓小平理论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基本路线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愈是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个理论,就愈能深刻领会和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理论和路线的关系上,我们党是有过教训的。党的八大曾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尽快地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但是,八大以后不久,党就在指导方针上背离了八大路线,以致后来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那样严重的错误。八大路线为什么未能坚持下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我们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搞了阶级斗争扩大化。这种错误的理论最后发展成为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错误和挫折教育了我们,我们终于从迷雾中解脱出来,找到了正确的理论,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制定和执行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党的理论和路线,取决于党同人民的团结奋斗。这里,路线是关键,理论是根本。理论和路线是党能够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基础。只要我们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以这个理论为指导的基本路线,坚持用这样的理论和路线去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使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就是无限光明的。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意义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

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党的七大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总结建党二十四年经验作出的历史性决策。现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十三大、特别是十四大的基础上,中央建议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经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作出这个决策,表明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把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

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中广网 08月05日 11:3

4江泽民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党的七大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总结建党二十四年经验作出的历史性决策。现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十三大、特别是十四大的基础上,中央建议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经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作出这个决策,表明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把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

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

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一九七八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拨乱反正,全面改革,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近二十年的历史性转变,就是逐渐搞清楚这个根本问题的进程。这个进程,还将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下去。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对待。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种形势,确定我们党的路线和国际战略,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这是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集中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著作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个学风问题: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就强调:“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现在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提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发扬这个优良传统。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注释:这是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的第三部分。

上一篇:笑在我心中作文下一篇:有这样一种声音的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