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学反思

2024-05-28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学反思(精选14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学反思 第1篇

《口耳目》是象形古今字对照学习,并且配有形象的图画,针对这一课的特点,我想应该重点培养孩子的观察想象能力和自主发现识字的能力。

1.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识字教学识记字形是难点,教师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一个生字,渗透了学习方法,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识记其它几个生字,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课堂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方法是多样的,无论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方式,教师都给予鼓励。学习中体现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注意到了识字与生活的联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义,增长了知识。

2.写字指导到位。教师采用了讲解、书空、范写等方式,具体指导了学生写好每一个字,特别注意了笔画在四字格中的位置,如何起笔收笔及笔顺规则等。为学生写好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喜欢的动画引入课堂。以图画为线索利用闯关的形式安排教学环节,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学反思 第2篇

(一)2、口耳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会写3个字。认识竖“丨”、撇“丿”、捺“乀”三种新笔画。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生字,用生字组词。

(三)情感目标: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木”和“目”。

四、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五、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我们中国汉字演变很有意思的,有很多象形字。今天我们将借助拼音和图形去认识更多的汉字。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书写课题:口耳目。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三、学习生字

(一)看图片,了解本课的生字

1、老师把本课的生字图片一张张展示在学生面前。

2、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像什么,然后老师把生字写在图片下面。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kǒu ěr mù yánɡ niǎo tù

rì yuè huǒ

hé zhú shí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的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例如:

(1)学习生字口:音节:两拼音节,结构:独体字,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2)学习生字兔:音节:两拼音节,部首:⺈字头,结构:上下结构,组词:学生说。

(3)学习生字木:音节:两拼音节,结构:独体字,区分“目”和“木”:读音一样,它们的不同点(“目”是目光,节目的木,和眼睛有关,木是树木。木头的木,和树木有关)。组词:叫学生说。

(4)学习生字火:音节:三拼音节,结构:独体字。组词: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三)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

(四)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自读。

四、生字巩固

(一)连连说说(课后练习)

将汉字、象形字、图画分成两组,帖在黑板上请学生连连说说,包括,课后的我会连,看谁说得正确。

(二)游戏:摘果子游戏

老师把生字卡片挂在一棵树上,学生认识哪一个,就把哪一个摘下来。

五、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六、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

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我们认识的汉字读给爸爸妈妈听,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玩捉人游戏:游戏规则:老师把生字卡片帖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叫一个学生说一个生字,这个学生叫一个学生去找,找对了,这个学生给他鼓鼓掌,找不对,这个学生告诉他怎么念。

二、看图朗读

(一)老师示范朗读

(二)学生自己朗读

(三)朗读训练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

(四)小组朗读

四个人一小组,进行小组朗读。,一人三个图

三、指导写字

这次书写认识竖“丨”、撇“丿”、捺“乀”三种新笔画。

(一)指导书写汉字十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十”有两笔。第一笔横,写在横中线上,右面略高些,第二笔竖,写在竖中线上,认识新笔画竖,“丨”从上到下要写直。横笔左右两面相等,竖笔在横上面的部分略短,下面的部分略长。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指导书写汉字木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木”共四笔,第一笔横写在上半格要短一些,第二笔竖写在竖中线上。要长一些,第三笔撇,认识新笔画撇“丿”,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有平撇和竖撇两种,平撇应写得平而短,竖撇先竖后撇,写时注意笔画的连贯。第四笔捺“乀”,认识新笔画捺“乀”,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撇”、“捺”起笔应相接于“竖”,左右对称展开,收笔应高于“竖”的收笔。(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指导书写汉字禾

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禾”共五笔,禾:第一笔为平撇,应写得平而短,在竖中线上半格上。下部与“木”的写法相同。(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四、看看谁最棒

老师让学生去黑板上书写,讲评,比一比谁最棒。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正确书写三个汉字,认识了三种笔画竖撇捺。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学反思 第3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一对一教学环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在一对一网络环境下, 语文教学在积极探索着教与学方式转变的最佳模式, 但一直蹒跚前进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之一是, “语文教学难以构建简明易学的可操作性知识和能力体系, 首先是因为没有明确清晰的概念体系作支撑。学生最基本的概念不明, 是语文教学的硬伤”。[1]所以积极探索一对一网络教学环境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是提高语文教学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构建一对一网络教学平台

我校实行一对一网络教学, 是在深圳市福田区政府推动下进行的, 我校参与网络教学实验班的学生使用的是e Class网络平台。

●思维导图在一对一教学环境中的作用与价值

1.有利于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训练

思维导图有一定的形式, 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 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提示, 不同的学生可以做出形式不一的思维导图, 这样, 既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有利于促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一对一环境下的思维导图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提供平台、提供媒介。学生们针对某思维导图作品进行欣赏、评价, 对作品中出现的缺少知识点或知识层次等问题, 及时提出建议, 作品的作者根据大家的建议修改或订正, 实现了作品时时交流, 打破了传统教学条件下, 学生作品只能由教师评改的限制。

3.有利于形成资源共享的开放空间

登录e Class平台的“互动课堂”, 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完成思维导图后, 点击“提交”, 教师的网络平台就会呈现每位学生所作的思维导图。想查看哪位学生的作品, 只需点开通过“投射”, 全班即能欣赏到这位学生的作品, 大家可以对其作品进行点评、补充。这样, 教学空间实现了开放, 也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4.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

e Class网络平台是个性化学习平台, 特别是思维导图功能区, 不仅有文字叙述, 还兼带画板、画笔、橡皮擦、各种颜色、符号、小装饰等功能。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后, 可以随心所欲, 写上自己喜欢的话语, 如读后感、体会等;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贴图装饰, 满足自己的视觉。

●思维导图在一对一教学环境中的应用

1.教师的设计策略

笔者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与动物 (单元整合) 为例进行分析与探讨。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 以思维导图为线, 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 使学生的学习方法相互渗透, 有机整合。在分享教材上有关动物的感人故事的同时, 唤起学生热爱动物, 保护动物, 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学习者分析:笔者的班级从五年级上学期便开始充分利用一对一网络平台进行常态教学, 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 笔者又开始尝试思维导图理解课文、列习作提纲, 升入六年级后, 一直在尝试单元整合教学, 即把整个单元的课文用思维导图贯穿起来, 有了前面几个单元做铺垫, 笔者认为在本单元 (整合) 用思维导图理解课文可行性很强。

导学目标:1继续练习用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2学习作者将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3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引起人们自觉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制作网络教学“互动课堂”:利用网络平台“互动课堂”, 笔者设计了“本单元学习目标、思维导图理解本组课文、朗读录音体会情感、学习内容及时检测、欣赏图片说故事、谈感受、及时上网找相关新闻与故事并交流分享”等学习活动。尤其是针对课文用思维导图理解, 笔者依托e Class网络平台的思维导图功能给出了学习支架。

2.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前, 笔者提前进入“互动课堂”, 学生用自己的账号也登录进入。

师:通过老舍先生的笔触我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 因为冯骥才先生的细心呵护, 怕人的珍珠鸟能和他和谐相处, 即将葬身大海的人们居然能被海豚挽救生命, 这些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一幕幕, 让我们为之动容。今天我们就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走进第七单元“人与动物”主题阅读。 (生齐读课题, 默读并知晓本组课文学习要求)

(1) 自主学习提素质

要想达到真正的自主学习, 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制定适当的目标。特别对于小学生, 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慢慢形成, 给学生的导学案不能过难, 也不能过于简单, 并且要求一定要具体。目标要能使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 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组课文学生根据教师给的导学案, 自己在书上或本子上提前圈点标注, 写体会;有的小组做成了简单的PPT。课堂上, 根据本组课文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笔者给出了做思维导图的三点提示:每篇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每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每篇课文的写作有什么特点?

(2) 小组合作促交流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笔者从四年级接班始, 就积极探讨小组合作学习, 班级现有39人, 6~7人为一组, 每组都有从1~6 (7) 号的编号。这样笔者的班级按异质分为六组, 每组有学习组长、纪律组长、作业组长及成员。针对本组课文, 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了思维导图。因为“概念图是实现课堂互动、开展协作学习的有力工具”。[2]所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从1~6 (7) 号逐个交流, 大家对争议的地方进行讨论, 笔者来回巡视, 给予指导与补充。最后各组向全班推荐做得比较好的思维导图, 和全班学生交流、讨论、修正, 在互相质疑中达到学习效果。

(3) 学习效果——迁移学习拓思维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全班质疑、讨论修正, 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本组课文的基本结构、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及写作特色。这样, 使用一对一教学平台,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达到了目前各个地方提倡的高效教学。当然, 学生用思维导图理解文章的能力也潜移默化地迁移到了其他学科、其他领域, 如习作、英语课、复习课等, 学生也开始使用思维导图梳理习作提纲、理解概念、梳理课文, 这就大大开拓了学生思维能力。

3.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并根据学生实际整合的一节课。课前学生充分预习, 组长分配任务, 组员各司其职进行找句子、说体会、诵感情、制作PPT等。课中, 制作思维导图的环节充分显示出一对一网络教学作品共享的特色。

一对一网络环境下, 思维导图作为教师教学的工具, 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 帮助学习者建立整合的、结构化的知识, 提高教学效率。思维导图作为学习的工具, 把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管是新授课、复习课或其他学科的课, 最终都能促使学生快乐、高效、有创造、个性化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迎春.概念图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改教学·课堂, 2011, (12) :62-64.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第4篇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反思

【中国分类号】G623.2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是一味的约束学习的行为,甚至会约束学生的个性特色的发展,限制学生“动”的基本能力,强制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认真”听课,“认真”笔记,往往这样却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针对最新的课标改革和课程要求,教师在对小学一年级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反思总结,及时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色创设具有生活情境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分组讨论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课程的学习中,增加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1.一年级语文教学的现状

1.1课程教学方式死板

鉴于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处于初级阶段,尚未接触过语文的学习,所以当前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的进度较慢,每天的课程要求较简单,基本上是要求煤炭识记四至五个生字左右。然而死板的教学模式使大部分学生在认识生字的时候仍然较为困难,教师的教学灵活度不够,使学生不能够真正的熟记生字的笔画和拼音。学生在课本中不能单独读出生字,也存在会读生字而不会写生字的现象,默写生字时会写错的问题,长此以往的生字学习会影响了学生日后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无助于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2 家长忽视了一年级语文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家长往往忽视了其重要性,在日常的生活中没有关注学生语文生字的学习效果和朗读的基本功底,没有及时的发现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问题,没有及时与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没有介入而针对性的指导工作。

1.3写字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基本功,而且学生语文学习初期握笔写字姿势最为重要,然而家长和部分教师在一年级语文课堂上却忽视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正确引导和及时纠正,只是一味的追求提高学生的写字速度,只是注重写字教学的表面结果。

1.4家长在学生学习一年级语文课程之前就根据自身学习语文的经验进行了或多或少的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学前教育,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但是家长的教育因为没有正确的引导所以对學生的学习教育没有一定的规范性。这样,对于仍是一张白纸的小学生,在进入一年级语文的学习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很难将其之前的固定的知识点改正,影响了学生后期的语文学习进度和学习兴趣。

2.教师在一年级语文教中的要点

2.1教师需要学习分析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特色,从根本上相信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不断的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要针对性的布置任务,加强学生的思考思维能力,服务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让学生积极展示其特点并感受到一年级语文课程学习的乐趣。

2.2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不稳定,有意而无意的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会受自身情绪和兴趣的支配而发生改变,教师对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必须要具有耐心,不断的鼓舞学生并督促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分心,通过小组活动和分析讨论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动整个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

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具体方法的反思

3.1识字课程加强纠错

一年级课程中是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识字的课程,所以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每个课程的识字量的增多也会影响学生一年级语文学习的学习兴趣。

(1)课堂上要灵活运用学生的思维模式,根据大纲要求的自主学习方法,在识字教学之前让学生掌握明白学生自学生字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发散思维,通过最简单的方法,比如借助顺口的拼音帮助学生识字,要求家长在课外和学生一起拼读生字词,加强学生的记忆性。

(2)在语文实践课堂上,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检验学生生字学习的掌握情况,要不断的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态。采取各种指导方法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通过小组分组讨论、自由发挥组词、认识拼读同学的名字等方法加强学生识字拼读的能力。

3.2朗读课堂上要泛读、熟读课文

(1)课堂上要求每篇课文进行仔细朗读,课外要求学生尽量多的熟读,告诉学生正确的朗读标准后要求全部98%的学生可以熟读课文,甚至重要的文章学会背诵。

(2)教师必须要每篇课文范读,学生跟读,以便让学生领悟正确的朗读方式,尤其是难懂的文章教师必须要解释。教师必须要随时提问,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要让学生理解老是朗读时的语调、重读的词句,理解朗读课文的意义,学会通过朗读课文来正确的感悟文字信息,表达文字的中心思想。

3.3 教学方式多元化

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师必须要使课堂教学方式多元化,对于刚涉及语文知识的小学生来说,接触几百字的文章稍微有些难度,所以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读文方式,比如说:师生对话,同学间对话、背诵诗词、,男女同学间交换读、小组间分段读,甚至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朗读氛围和朗读兴趣。加强学生富有感情特色的朗读方式,提高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和自身生活经验的体验。

3.4 写话

写话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的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尚不能较为灵活的通过写字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必须要着重培养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

课堂上要求学生先多读多说,其次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学过的字词写出来。让学生课上课下都要经常阅读,丰富其写作内容,加强期写话的基础。另外,教师可以带动学生经常体验生活,感受自然,参加丰富多样的活动,组织故事比赛,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最后让学生针对其参与的活动利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

总结: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天性,其自身的学习自制力和约束性较差,在语文课堂上学习注意力容易受周围环境而分散,影响了其学习效率。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程相对比较重要,是帮助学生建立牢固其语文基础的重要课程,教师需要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充分的落实新课标的教学任务大纲,以契合现阶段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的特点,利用多样的教学模式、灵活创立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

参考资料

【1】王威威.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王乐微.小学语文教学运用反思性教学的体会及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7期

【3】梁为丽.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学反思 第5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

十、木、禾”三个生字,认识三种笔画,竖、撇、捺。

2、培养观察能力,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识字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难点是“目”和“木”的不同意义,“木”和“禾”的字形。兔子和鸟字的点也容易忘记。

三、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实物图片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数学目标

1、复习已学过的生字若干。

2、利用象形文字和图画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在生字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鱼、飞、雨、风、土、云、马、牛、山、水、下、大、田。

2、导入新课,现在,识字王国里的几位十分有趣的新朋友在焦急地等待着我们去认识呢,瞧,它们来了!(出示12个生字)

(二)图文结合,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己见,这些新朋友有趣吗?为什么?

2、了解学情,这么多的新朋友中,有没有你已经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

3、小结:小朋友可真能干,会自己认字,真了不起,这节课让我们把它们牢牢记在脑子里,有信心吗?

(三)揭示课题,教学

1、出示课题,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

2、图字对照,认记“羊”字

(1)出示图片和字,学生看图说说,图画上画着什么?

(指导用上正确的量词一只)

(2)比形认字

比一比,图画下面的古代象形字,和下面的现代字有什么不同。

(3)识记生字,交流学生的识字方法

(4)师生共同讨论学习“羊”的方法

看图说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

学习生字

小组合作自己其余11个生字,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六)汇报交流

(1)各组选择一个字,派一名小老师,教全班小朋友学习过程。

(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补充交流。

(3)小老师没有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

(4)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难学的字。

鸟:小鸟不长眼睛看不见。

兔:兔子长着看短尾巴,竖弯钩里有一点。

(5)学生看图说话时,引导学生用上正确的量词。

(七)巩固生字

用各种方式认记12个生字。

(八)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中的新朋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学过的生字。

2、会正确写出“

十、木、禾”3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路,复习巩固

给字宝宝带帽子

出示12个字宝宝和12顶帽子(即拼音)

将字或拼音分给12个学生。教师出示字或拼音,学生找出相应的拼音或字。

捡贝壳

(1)出示桃子图,(有12个桃子,背面为课本中的生字,看谁反应快,最先读出来。)

(2)齐读生字

3、猜字谜,编字谜

教师出谜面,学生猜谜底

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月)

东边升,西边落,看时圆,写时方(日)

4、加一加,变一变

如:“口”字一笔变什么字(中

日)

口加两笔变什么字(目白电右田)

同桌相互考一考

②师生互相考一考

5、完成课后连一连,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连?

指导出写十禾木

1、认识新笔画“竖”

教师范写,介绍两种笔画

a悬针竖(像吊着一根针)起笔重,向下行笔直,然后轻轻收笔(十用悬针竖来写较好)

b垂露竖(像吊着一滴小露珠)起笔稍重,向下行笔要直,收笔轻顿回锋,“木、禾”用重露竖。

C学生在手心写

2、书写“十”

(1)十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先横后竖)

(2)教师范写:“竖”将“一”分成两部分,左边修长,右边略短,竖的上半部分短些,下半部分长些,竖在竖中线上。

3、认识新笔画“撇、捺”

(1)教师范写“撇和捺,起笔稍重,然后行笔渐轻,注意把力送到笔尖。

(2)学一在掌上练习,感受用力的轻重变化。

4、书写木 禾

学生观察两个字,说说它们在田字格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范写两个字

(3)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案 第6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三个生字,认识三种笔画,竖、撇、捺。

2、培养观察能力,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识字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难点是“目”和“木”的不同意义,“木”和“禾”的字形。兔子和鸟字的点也容易忘记。

三、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2、实物图片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数学目标

1、复习已学过的生字若干。2、利用象形文字和图画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在生字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鱼、飞、雨、风、土、云、马、牛、山、水、下、大、田。

2、导入新课,现在,识字王国里的几位十分有趣的新朋友在焦急地等待着我们去认识呢,瞧,它们来了!(出示12个生字)

(二)图文结合,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己见,这些新朋友有趣吗?为什么?

2、了解学情,这么多的新朋友中,有没有你已经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

3、小结:小朋友可真能干,会自己认字,真了不起,这节课让我们把它们牢牢记在脑子里,有信心吗?

(三)揭示课题,教学

1、出示课题,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

2、图字对照,认记“羊”字

(1)出示图片和字,学生看图说说,图画上画着什么?

(指导用上正确的量词一只)

(2)比形认字

比一比,图画下面的古代象形字,和下面的现代字有什么不同。

(3)识记生字,交流学生的识字方法

(4)师生共同讨论学习“羊”的方法

看图说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

学习生字

小组合作自己其余11个生字,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六)汇报交流

(1)各组选择一个字,派一名小老师,教全班小朋友学习过程。

(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补充交流。

(3)小老师没有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

(4)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难学的字。

鸟:小鸟不长眼睛看不见。

兔:兔子长着看短尾巴,竖弯钩里有一点。

(5)学生看图说话时,引导学生用上正确的量词。

(七)巩固生字

用各种方式认记12个生字。

(八)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中的新朋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学过的生字。2、会正确写出“十、木、禾”3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路,复习巩固

给字宝宝带帽子

出示12个字宝宝和12顶帽子(即拼音)

将字或拼音分给12个学生。教师出示字或拼音,学生找出相应的拼音或字。

捡贝壳

(1)出示贝壳图,(沙滩上有12个贝壳,背面为课本中的生字,贝壳按生字有意识地体现为四种颜色)

(2)指名拾贝壳,捡到贝壳后要领读背面的生字。

(3)将“贝壳”分成四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按器官、动物、植物、天气)

(4)齐读生字

3、猜字谜,编字谜

教师出谜面,学生猜谜底

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月)

东边升,西边落,看时圆,写时方(日)

4、加一加,变一变

如:“口”字一笔变什么字(中日)

口加两笔变什么字(目白电右田)

同桌相互考一考

②师生互相考一考

5、完成课后连一连,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连?

指导出写十禾木

1、认识新笔画“竖”

教师范写,介绍两种笔画

a悬针竖(像吊着一根针)起笔重,向下行笔直,然后轻轻收笔(十用悬针竖来写较好)

b垂露竖(像吊着一滴小露珠)起笔稍重,向下行笔要直,收笔轻顿回锋,“木、禾”用重露竖。

C学生在手心写

2、书写“十”

(1)十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先横后竖)

(2)教师范写:“竖”将“一”分成两部分,左边修长,右边略短,竖的上半部分短些,下半部分长些,竖在竖中线上。

3、认识新笔画“撇、捺”

(1)教师范写“撇和捺,起笔稍重,然后行笔渐轻,注意把力送到笔尖。

(2)学一在掌上练习,感受用力的轻重变化。

4、书写木禾

学生观察两个字,说说它们在田字格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范写两个字

(3)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案 第7篇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学写“

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会写“

十、木、禾”3个字。

课前准备:12种实物的图片;生字字形演变卡;竖、撇、捺笔画卡片。

教学流程:

一、图字结合,突出象形字的特点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生说师贴上生字卡片)

2、图字结合;字和图有什么联系?

二、认读生字

1、哪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2、认读生字:

(1)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3)竞赛读。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尖子学生可以自己介绍识记的方法)

三、巩固认读

(1)书上48页“我会连”。

(2)找一找,下面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今天学习的?

shu mu yue liang er duo xiao niao

树木月亮耳朵小鸟

yi zhi xiao yang zai chi cao

一只小羊在吃草。

long zi li mian you jiu zhi tu

笼子里面有九只兔.wo men jia you san kou ren

我们家有三口人。

注:带点的字是以前学过的。带横线的字是今天学习的。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学反思 第8篇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程改革的理念革新所带来的种种因素的影响下, 游戏更开始被小学语文知识和规范教育所吸纳, 语文教学游戏也随之成长起来。

游戏所带来的自由感让儿童感到快乐、满足和充分的成就感, 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方式,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 游戏的形式和内容均有了发展与变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里不是儿童要不要游戏的问题, 而是如何适当地运用游戏活动来对儿童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的问题。为了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让学生能在游戏中轻松识字, 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下面我就《口耳目》一课说说如何紧紧地围绕着“游戏”而展开的一系列教学。现择要陈述于下:

二、课堂描述

片断一:闯关游戏, 贯穿始终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个朋友, 是谁呢? (出示课件) 原来是喜羊羊。喜羊羊说我们班的小朋友认识了很多的生字宝宝, 你能告诉它你还认识了哪些字吗?生:我认识了“儿, 学, 鸟……”师:真能干, 会那么多的字, 你是从哪里学的?生:是老师教我的;是爸爸妈妈教我的;是电视里学的……师:小朋友不仅在学校里认识生字, 还可以在生活中认识生字, 真了不起。师:你们表现这么棒, 喜羊羊可开心了, 它呀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闯关游戏呢, 你们想和喜羊羊一起去闯关吗?有没有信心?

片断分析:

这是本课的导入部分, 在本课的教学中, 喜羊羊是贯穿始终的。采用喜羊羊这个角色的原因很简单, 就是学生喜欢, 他们都渴望再次看到喜羊羊, 当某一个教学环节完成时, 喜羊羊就会及时出现, 告诉孩子们下一关是什么, 这使得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浓郁了。

片断二:观看魔术, 巩固字形

师:小朋友们, 你们知道吗, 古时候的人不会写我们现在的字。他们把这些图片用简单的符号画下来了, 他们画的符号是这样的。 (出示象形字) 师:你觉得这些符号和图片像吗?生:像!师:老师会变魔术哦!演示“目”的变化, 生观察。师:他们所画的符号和图片很像, 所以叫做象形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都是象形字。

片断分析:

一听到“变魔术”三个字, 学生的好奇心就蠢蠢欲动了, 此时的他们会特别认真, 注意力马上就集中起来了。其实, 所谓的魔术就是把“目”字由古至今的字形展示在学生面前而已。这个环节不仅让学生过了一把魔术瘾, 而且明白了什么是象形文字,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片断三:师生配合, 你说我做

师:我们来玩个小游戏, 老师发口令, 你们来做动作, 当老师说“口”的时候, 你们用手指着自己的嘴巴;当老师说“耳”的时候, 将手放在耳朵上;当老师说“目”的时候, 我们的小手应该指着我们的眼睛。师发口令, 生做动作。此时, 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每个孩子都绷紧了神经, 生怕做错动作或慢别人一拍。师:看你们玩得这么开心, 老师也忍不住想玩一玩了!下面老师来做动作, 你们来说怎么样?生:好!

片断分析:

在教“口、耳、目”时, 我就利用这三个字做小游戏。老师随意指一个字, 请学生快速读出字音, 并从自己身上指出它在哪儿。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上来了, 很快记住了这三个字, 并且知道了这三个字同属于人体器官。这个小小的游戏, 不仅使学生能轻松识字, 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向学生渗透了归类的概念, 为下节课给字归类的游戏做了铺垫, 同时也调节了课堂气氛。换个玩法, 学生开心, 同时巩固生字, 何乐而不为!

片断四:摘摘苹果, 读读生字

师:老师准备了6个大苹果, 请6位小朋友来摘苹果。

出示苹果卡片:秋天到, 苹果熟, 我请你来摘苹果。指名学生上来摘读生字, 再读卡片背面的词语, 其余学生跟读。

片断分析:

此时, 上台摘苹果的孩子俨然成了尽职的小老师, 生怕到手的苹果被其他小朋友抢了去。跟读的孩子们则盯着苹果不放, 一旦发现错误就马上举手, 抓住一切机会来抢苹果, 教学效果自然不差。

三、分析思考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愉快原则促动的, 它是满足的源泉。”儿童喜欢模仿, 喜欢玩乐, 加之年龄较小, 能集中注意力听讲的时间短暂, 识字教学的“机械注入法”枯燥无味,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 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 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游戏来刺激他们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欲望, 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 使枯燥的识字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识字效率。

1. 用游戏的眼光看教育

早在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充分揭示了“好之”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我们都知道, 人在本质上都有好乐的天性。游戏就是乐的形式之一。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主体, 是我们多年来所极力倡导的基本原则。而游戏的参与者, 就是游戏的主体。所以, 我们需要用游戏的眼光看待教育。在游戏中学习, 参与者总是全身心地投入, 他的认知, 他的情感, 他的意志, 他的态度等等, 每一个因素都积极参与其中。

2. 游戏与学习相结合

我们的意图是, 把游戏与识字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并合理转化, 使施教的过程转变为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促使学生在识字的学习中体验到游戏般的乐趣, 使学生的学习变外在要求为内在需要, 变厌烦为兴趣, 变被动为主动。

3. 游戏要符合年龄特点

游戏是孩子的主要活动之一。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 但如果给孩子设计和选择的游戏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 那游戏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本着“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伙伴, 玩耍时的朋友”的指导思想, 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做事没耐心的特点, 施教过程中穿插了闯关、魔术、变一变、摘苹果等游戏, 难度低、强度小, 让孩子们容易完成,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尊重学生感受和体验, 让抽象的汉字和枯燥的认字过程成为孩子们爱做的事, 使识字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 提高识字效率。

4. 适时适量才能发挥作用

两年来, 我坚持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 确实尝到了不少的甜头。但经过多次教学实践证明, 不能过多地运用这种游戏形式, 运用多了, 反而会引起儿童的厌烦。并且, 要注意学生按照规律游戏, 不能让他们无组织无纪律地游戏, 防止学生在游戏中吵闹。到现在为止, 识字教学我已经变换了好多种方法, 不停地实验, 不停地琢磨, 不停地改变, 但宗旨不变, 就是要把识字融在游戏当中, 让它成为一种享受。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第9篇

明确认字任务

一年级教师的工作量大,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一年级的课业负担也非常重。如:一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大,就第二学期而言,要求学生认会500个汉字,写会250个汉字,800个汉字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要读准字音,记住字形,难道容易吗?虽说二类字只要求认,不要求写,但是怎样才能记牢这些面孔各异的汉字呢?恐怕还是要写才能记住吧?所以一节课40分钟要认会写会十几个字,任务是很繁重的。再加上8个识字,8个语文园地,34篇课文,要在一学期四个多月一百多天(包括节假日和双休日)完成教和学的任务,对老师和孩子们都是一种挑战。我常想,怎样让孩子们快乐地接受这些汉字而不觉得枯燥呢?如何让他们尽快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和灵魂?首先要从挖掘教材做起,利用教材吸引他们,把他们引进一个有声有色,有泪有笑的情感世界。

形象生动的认字方式

开学初,走进教室,我拥抱每个孩子,第二节课,孩子们不再用怯生生的眼神看着我,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出,他们已经对我有了亲近感,我告诉孩子们我的喜怒哀乐,要他们也能说出心里话,我帮他们解决,有了这份亲密的师生关系,我的课堂一定会吸引他们的。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这些故事呀,是由一个个字宝宝‘手拉手讲出来的,他们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还有感情,你们相信吗?”孩子们眼神流露出好奇。我说:“你们听到‘小雨沙沙和‘瓜果飘香这两个词有什么感受没有呢?”学生纷纷举手:“我好像听到了下雨的声音”,“我好像感受到下雨的清凉。”“我想尝尝雨水甜甜的味道”,“我看到好多果树”,“我闻到了水果的香味”……多好啊,这就说明我们中国的汉字不是符号,而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字宝宝,看到他,你就好像能听到声音,看到颜色,闻到气味!他们各有各的家族和名字,你要认准他,记住它,他才会领着你走进知识的大门,你们喜欢上他们了吗?”就这样,我让孩子们觉得学习汉字是有趣的,我常常带领他们一边认字一边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样孩子们能根据字的偏旁部首记住很多字,不再混淆形近字,同音字。

我在课余还编了许多字谜,在游戏中识字。容易写错的字,把它们编成一句话,一边说一边写,比如,许多孩子容易把“春”下面的“日”写成“目”,我叫他们记住这句话,“三人同日去春游”,他们边说边写,就不会写错“春”这个字了。有的字蕴含着一些道理,让他们在识字的过程中懂得道理,他们会记得比较牢固。比如,我教值得的“值”,我说“直”字加单人旁,就说明做人要正直才是值得人们去称赞。有一次,一个同学问“臭”字怎么写,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自”,又在下面写了一个“大”,我说你们把这俩字组成一个词叫什么?孩子说是“自大”,我说自大是什么意思,自大的人会怎么样呢?孩子們说:自大的人让人讨厌。我又在“大”上加一点,说“这就是‘臭字”,你明白这个字的含义了吗?孩子们知道做人一点也不能自高自大,不然就“臭”了,没人喜欢了。只要多钻研,每个字都能让孩子学得快记得牢。

我再谈一谈阅读教学。课堂上常常是“乱哄哄”,孩子们不是静静地坐着听课,而是“动”的,根据课文的内容,我会给自己做好不同的头饰戴进课堂,让孩子们先根据我的头饰来编一段故事,训练他们的表达和想像能力,然后,我再把课文内容边表演边朗诵,孩子们模仿能力很强,他们能准确地模仿老师的发音,语气和动作表情很快把课文读下来,有的甚至都能背诵下来,阅读教学变得轻松了。掌握了老师教学的特点,孩子们也会在课下让家长做好头饰的,所以,语文课让孩子们充满了期待。有一次,要学习《棉花姑娘》一文,我戴着棉花头饰走进课堂,看到教室有“蚜虫”、有“青蛙”、有“啄木鸟”、还有“七星瓢虫”,我说:“棉花姑娘生病了,身上有许多小蚜虫。”只见那些小“蚜虫”在“棉花姑娘”身上蠕动,“棉花姑娘”很痛苦,然后,“棉花姑娘”请“蚜虫,青蛙和啄木鸟”帮忙捉牙虫,他们都因为帮不了“棉花姑娘”而惋惜。看到孩子们投入的表演,真诚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小小的心里装满了善良,这样的课堂“乱”得值。

结束语

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真情投入,是衡量一节语文课的标准。真情投入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一颦一笑、一抑一扬,眉目之间,语调之中,包含着的爱憎,喜恶,褒贬之情。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沉浸于美的享受之中。要达到这种境界,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努力发掘语文教科书中的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性之美等。要渲染这些美,表现这些美,主要是教师的语言艺术,要声情并茂的去感染学生,做好示范。让课堂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接受教育的场所。而这些,更能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好地发挥。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学反思 第10篇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

十、木、禾”3个字。认识3 种笔画“竖、撇、捺”和1 个偏旁“角字头”。

2、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3、感悟汉字的形象性,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

4、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发展言语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发展言语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1、认识12个生字,会写“

十、木、禾”3个字。

3、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看图识五官。

1)PPT出示卡通人物头像,用拼音注明五官,请个别学生拼一拼,读一读。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老朋友喜洋洋,我们和他已经很熟了,今天我们要来更加细致地来认识他。(分别用拼音标出喜洋洋头部的五官,让学生拼拼读读,多请几位学生读一读拼音,感受“口”、“耳”、“目”的音和义。)2)做五官操。教师示范五官操,学生集体做一做。

师:小朋友们,喜洋洋有五官,我们每个人也都有五官,下面跟着老师来做五官操,找找自己的五官,请跟着老师说和做。

五官操

耳耳耳,我有两只耳

鼻鼻鼻,我有一个鼻 口口口,我有一张口

目目目,我有一双目

眉眉眉,我有两条眉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再集体来一遍。

二、看图识生字

(一)看拼音,初识生字

在拼音下方出现相应的生字,学生初步感知生字的字形。

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自己的五官,那么我们的五官用汉字宝宝是怎么写的呢?小眼睛看过来,五个生字宝宝就要出场啦!教师带着学生把生字读一遍。

(二)学习、分析象形文字“口”、“耳”、“目”

1、学习“目”,详细讲解象形文字。1)字音

师:小朋友们,今天啊,这五个汉字宝宝其中有三个要和我们成为好朋友了,他们分别是?请学生读变红的红字“口”、“耳”、“目”(PPT“口”、“耳”、“目”三个生字变红),接下来我们先来认识“目”(PPT出示生字“目”及图片)吧,请两位学生读(拼一遍,读一遍)再开一组火车去拼音读一读,再集体读“目”。2)字形

师:“目”我们已经会读了,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记住新朋友“目”呢?请仔细观察上面的图片,图片上面有一只眼睛,和一个古人写的“目”字,看看它们像不像?再看看现在的我们写的“目”字,和古人写的目字又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呢?(竖着放)

请两三个学生回答,然后教师讲解象形文字“目”的演变,(PPT出示)。师:从眼睛到古人写的“目”,再到我们现在写的“目”,是怎么变化得来的呢?古人写字就像画画,古人写的“目”是根据眼睛的形状勾画出来的,这种文字我们叫它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你们看,古人写的“目”字几乎和目的样子一摸一样了,后来的人慢慢地把“目”竖起来写了,四个角还是圆圆的,再到现在我们写的“目”字,四角也变方了。“目”字就是这样演变而来的。3)字义和运用

学习了“目”的读音和字形,下面让我们来给汉字宝宝“目”找找朋友组组词。(口头组词,再读读生字卡片上的词语,读完后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给“目”找到朋友了,我们也成为了汉字宝宝“目”的好朋友,接下来让我们再来认识 “口”。

2、学习“口”、“耳”。1)学习“口”

PPT出示生字“口”及其图片,请学生说说用什么好方记住这个生字。

师:再来认识认识“口”吧,请两个学生读,其中一个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读。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口呢?比如老师见过“口腔”。给“口”找朋友,口头组词,读生字卡片。

“口”的好朋友也不少,那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怎么记住它呢?(“口”的形状就像是我们的口,古人把口写成这样(指图),写着写着就变成了我们现在写的四四方方的口了。)你的识字方法真棒啊,小朋友们,你们记住这个“口”字了吗,再一起再读一读它吧,读三遍。2)学习“耳”

我们小朋友可真会学习,再来看看“耳”吧,请三四位学生来读,随点评,再跟老师读“耳”,“耳耳,耳朵的耳,还有什么耳?”

看看上面的图画,再看看图画下面我们新认识的汉字宝宝,想一想,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他们呢?看哪位小朋友的眼睛亮、脑瓜灵!

在学生说出方法的同时,教师穿插讲解“耳”的识记。“耳”,擦掉中间的两横就是“耳”的轮廓,中间的两横是耳蜗。可以根据图片让学生联想猜测。讲解完后读读生字卡片和词语,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3、认字找自己的口、耳、目。

PPT轮换出现“口”、“耳”、“目”三个字,先请学生开火车找口耳目,并读出来。师:小朋友们都很棒,既会观察图画,又会开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记住汉字宝宝,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我们来开一列汉字宝宝小火车吧。

(三)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羊”、“鸟”、“兔”

1、分组发图,小组讨论学习。给每个小组下发一张卡片,分别是“羊”、“鸟”、“兔”的文字和图画,激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地讨论学习三个汉字。

师:看来认识“口”、“耳”、“目”对我们班的小朋友是小菜一碟啊,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动物园,去认识几个新朋友。下面老师会发给每个小组一张卡片,卡片上有你们的要认识的新朋友,拿到卡片以后,请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轻声讨论,找出记住他们的好方法,看哪一组的小朋友最会动脑筋,老师就会在下课的时候给这一组的小朋友颁发博士星。(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巡视指导,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2、小组汇报,学习借鉴

每小组请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的成果。大家一起分享学习的成果,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羊”、“鸟”、“兔”三个生字的识记。

师: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讨论很激烈,一个个都是小博士,都有妙招记住这三个汉字宝宝,下面我们每组请一位代表来汇报下你们小组的讨论成果,大声的告诉大家你们小组是用什么办法来记住它们的,其他组的小朋友竖起更要认真听,听听他们一组是怎么来记住汉字宝宝的。

“羊”的上面部分是它的两个角,“鸟”的上面一撇是小鸟头上的羽毛,里面的点是小鸟的眼睛,下面的一横是小鸟站着地树枝,“兔”竖弯钩上的一点是兔子短短的尾巴。讲一个就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在学生汇报完后,教师给出评价,并给表现最好的小组颁发博士星。再读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给汉字宝宝找找朋友。3.读儿歌巩固

教师领读儿歌,再请学生上台表演读(PPT出示儿歌)

师:又认识了三个汉字宝宝,很棒,所以老师要送给你们一首儿歌了,先跟着老师读一遍。再大家一起做一做。

(三)趣味巩固 1、找一找

给出6幅图片,让学生找到对应的卡片,带其他学生读一读。

师:我们交了那么多新朋友,下面让我们给汉字宝宝找找它们的照片吧。

2、摘果子,再读再认。

师:今天,我们一起开动脑经认识了六个新朋友,表现真不错,来摘个果子奖励自己吧。

三、指导书写

1、认识新笔画“竖”

师:小朋友,我们不但要回认识汉字宝宝,还要会写,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写一个字字,在学写字之前,让我们先认识一种新的笔画“竖”,这个竖是悬针竖,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悬针竖,看清楚老师是怎么写的。边讲解写的方法和位置,写完后让学生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掌上练写,感受用力的轻重变化。

2、笔顺规则。

现在我们会写“竖”了,加上原来认识的“横”,把这两种笔画交叉写在一起,先横后竖,就是“十”字了。1)书写“十”。

①分析笔画:“十”有几个笔画? ②强调笔顺规则:先横后竖。③学生观察范字。

④教师范写,并提醒学生:注意两笔的交接处,横笔左右两边较均等,竖笔的上部短、下部长。“十”字,它是由一横一竖组成的,横在横线上,竖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是带针尖的悬针竖。⑤书空

⑥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⑦评议;继续练写。

(在学生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四、拓展练习

找课外的象形文字,猜猜是什么字,连一连,说一说。

师:我们中国的文字真有意思啊,象形文字长得真像原来的东西,老师找来了几个有意思的象形文字,小朋友看图观察,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字,把对应字和图画连在一起。

五、布置作业。

1.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认识的“新朋友”?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学反思 第11篇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撒、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引言∶咦?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

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

1、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

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

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

(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

三、朗读小文,认识“站”坐“

1、学生观察书中第10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站坐)

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比赛。

3、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

五、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2、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六、作业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学反思 第12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字音,能按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2.能按笔画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书写本课生字。3.会读指定的词语。

4.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良好的执笔、写字姿势的能力。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写端正,按笔画写好“耳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字音,能按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2.会读指定的词语。

3.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良好的执笔、写字姿势的能力。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写端正,按笔画写好“耳”。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笔画

2.口耳目舌的音节

二、学习生字 1.学习“口”字

1)问:图上画的什么? 困课件

2)揭示“口”字,看看与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读准音,分析字形说出笔顺 4)组词

2.用你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由图到字,组词,分析字形说出笔顺并书空 3.巩固抽读卡片

4.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口” 5.自己学习耳,重点指导笔画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课堂练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练习书写

四、课堂独立作业

抄写生字

教学反思: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之本,是教与学的重要基础。课堂上恰当运用教材中的图片,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字义,并且通过简单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了汉字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增加孩子的识字兴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目舌”两个生字的写法,能读准音,了解字义,记住形。2.培养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写端正。教学过程:

一、认读学过的几个生字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字。比一比看谁是我们班的小书法家。

三、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按笔顺规则写字 困

出示 目舌

四、课堂练习:

1、认读生字卡片

2、做课堂练习册

五、课堂小结: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口 耳 目 舌

教学反思:本课重点指导汉字的书写,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多数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能初步感受到汉字的美。学生在书写时能够认真观察,个别的学生观察不认真,写字的姿势还需

用心 爱心 专心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学反思 第13篇

一、“提前识字”的编写新内涵

遵从母语学习的要求,“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编排了相对简单、儿童熟识度高的识字内容,凸显语文学习向儿童生活延伸的理念;编排了高频常用字,为学生提早阅读做铺垫;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加强幼小衔接,开启语文学习大门

在拼音学习前安排了一个识字单元,打破了以往学生刚入学就学汉语拼音的传统。一方面,体现了对儿童学习规律的尊重。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汉字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时要用。诸如,学生的姓名、玩具的名称、动画片中人物的称呼等。学生喜欢汉字,觉得认识更多的字就可以自己看书、读故事,对学习汉字有着莫大的期待,可见,第一单元安排识字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汉字对拼音学习的帮助作用。学生可以借助常用词语,根据汉字的读音,尝试逆向拼读,有效突破拼读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则,经过一个单元的识字,学生逐渐适应了小学课堂学习的方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地促进接下来相对枯燥的拼音学习。

(二)优先编排高频字,做好提前阅读铺垫

“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共要求认识300个字,书写100个字。其中要认的300个生字,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儿童字频研究的成果,把儿童生活、读书最需要先认识的300个字安排在语文教材中,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在字形方面,先安排独体字,再安排合体字,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要认识的40个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常用独体字。在字义方面,选择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最易理解的汉字,如“口、耳、目、手、足”等字,结构简单,在童书中使用频率高,而且易与其他汉字组合,构字能力强;再如“你、我、他、坐、站”等合体字,都是儿童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与学生交往、学习、生活密切联系,也是儿童阅读的故事中出现的高频字。通过对此类字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例如“喝、吃、叫、唱”等,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自主阅读做好铺垫。

(三)增加蒙学内容,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增加蒙学内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又一个特点。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安排的识字课:三字文识字《天地人》,引导学生认识世界;韵语识字《金木水火土》,引领学生亲近万物;看图识字《口耳目》,带领学生了解自己;象形识字《日月水火》,借象形图文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发展历史;对对子识字《对韵歌》,借对比诵读感受中华文化的韵味。五篇课文,文化气息浓厚,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此外,还借助中国传统元素,凸显汉字文化的意蕴。如开篇第一课六个大字“天、地、人、你、我、他”,充满了浓郁的中华书法元素。又如课文插图采用窗花、水墨画、国画、京剧脸谱等形式,较好地将中华古典文化的意境和韵味融入文本,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提前识字”的教学新策略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在教学中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针对文本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重视在语境中识字,在运用中识字,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一)凸显听读学习,在跟读中纠正“乡音”

音、形、义是汉字的三要素。读准字音,能说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对于学龄儿童尤为重要。但学生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乡音各不相同。面对第一单元的40个生字,学生中普遍存在发音混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读不准,发音读不到位的问题。由于这个单元识字在拼音学习之前,因此,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要靠多种形式的范读、听读和纠读。

新知学习伊始,教师范读非常重要,重点要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发音口型,听完整的发音,再进行跟读。范读和跟读的关键是要引导每个学生学习倾听与模仿,学生倾听的清晰度与完整度,直接影响认读的质量。在学生集体跟读的基础上,教师要倾听每个学生的发音,及时纠正。纠正读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追求一天学会,但要持续跟踪,落实个别化听读。

在学习过程中,可多开展同桌之间的相互听读,纠正各自读音。相互听读时,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别人发音的优势,纠正自己不正确的发音,相互帮助,相互纠偏。还可以借助微课、录音进行听读,学习吐字清晰、铿锵有力地朗读生字,从读准字音到读得掷地有声。

(二)注重整体识记,在语境中学习巩固

儿童认识事物具有整体性,识字教学中要注重创设各种语境,帮助学生借助生活场景、生活经验进行反复认读,使识字向学生生活延伸。

提供直观图片,复现生活图景,在唤醒体验中整体识记。如第一课“天”字学习时,让学生看图片中的天气变化,读读词语“晴天、阴天、雨天”;教学合体字“地”时,出示图片,认认“草地”,找找“沙地”,看看“田地”,辨辨“山地”,通过各种语境,引导学生看图认读“地”,从而实现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的目标。

借助生活情景,开展口语游戏,在反复运用中整体识记。如在学习“你、我、他”时,将认识新朋友与识记“你、我、他”相结合。第一步,师生谈话交流,再现交友场景,激发学习兴趣:“你叫什么名字?(出示字牌:你)他是你的同桌(出示字牌:他),他叫什么名字?我是你们的老师,我叫××。”第二步,三人一组情景演绎,选用字牌交友说话:“我是××,特别喜欢踢足球,你呢?”“我叫××,我也喜欢踢足球。他是我的好朋友,是踢球高手!”使学生在交友情景中运用生字,在运用中巩固识字。第三步,听唱儿歌《你我他》,屏幕中出现歌词,学生尝试跟唱,在歌曲语境中巩固识记“你、我、他”。

(三)重视朗读背诵,在诵读中理解感受

《天地人》一课虽然只有6个汉字,却包括组成世界最基本的三要素“天、地、人”。它源于《周易》,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人为贵,天地人之和谐,表达了中国古代最基本的人文思想。《金木水火土》中出现了包含万物的“五行”,“五行”相生相克……对于初入学的儿童来说,理解难度非常大。因此,在教学时要通过多形式的诵读,以读代讲,在读中加深理解,感悟内涵,培养语感。

跟读。学生跟着录音读。如《天地人》《日月水火》,可以让学生跟着录音,学着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地读课文。学生通过跟读,学习词语连读,模仿课文朗读,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就行。

对读。师生根据韵文的含义进行配对读。如《金木水火土》《对韵歌》,可以教师读上半句,学生读下半句。教师读上面一个词,学生对下面一个词,促进熟读背诵。通过朗读背诵,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与句子、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关系。

表演读。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诵读。如《口耳目》两句诗,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加上动作,有表情地进行诵读。表演中包含着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同时使诗句生活化。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学反思 第14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字形、看图片、动作演示、展示汉字演变等方法,识记“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9个生字,认识新偏旁“三点水”和“草字头”。

2。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正确书写“可、东、西”3个生字,学写新笔画“竖钩”和“竖弯”。

3.借助生动的画面,通过自由读、齐读、小组读、同桌合作读、表演读等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采莲人的欢快之情,体会江南的景色之美。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江南美景图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江”“南”:重点认识新偏旁“氵”,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姓名认读“江”;指导“南”的读音。

二、走进诗歌,识字读文

1.自由读古诗,要求:边看插图边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同桌互读古诗,学习圈出来的不认识的字,教师巡视。

3.教师呈现古诗,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预设“采”字的教学:

(1)卡片出示“采”字,指名学生当小老师,教教大家。(2)播放“采”字的微视频。

4.同桌互读古诗,读准字音。

三、学习诗句,感受美景

(一)學习前两行诗句

1.课件出示江南采莲的美景,提问:你最喜欢江南的什么风景?(莲叶、莲……)

2.交流反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

(1)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莲”,学习新偏旁“斗卜”:“莲”就是荷花,“采莲”就是采莲子;“莲”可以和哪些字交朋友?(莲叶、莲花、莲蓬……)

(2)指导学生感受荷叶“田田”的美景。

仔细观察莲叶的样子,用自己的话赞美莲叶一碧绿的、一张接一张的、层层叠叠的……莲叶这么多、这么密,就是古诗中的一个词——田田。

指导朗读:江南采蓬时节,大大的、绿绿的莲叶一张挨一张、一层叠一层,多美啊!谁来美美地读给大家听?让我们配乐朗读,再一次美美地读一读这两句诗。

(二)学习后五行诗句

1.师:看着莲叶的美景,听着你们动听的朗读,湖中的小鱼也乐了。瞧,它们也来了。

图片出示红色的“鱼”字,学习“鱼”字。

2.读后五行诗句,小鱼儿在莲叶间干什么?

学习生字“东、西、北”。看图猜字:

3.创设情境,体会“戏”的快乐。

师:谁来当小鱼?这条小鱼,你想游到哪儿去?(反复巩固认读“东、西、南、北”)小鱼小鱼,你的心情怎么样?(自由自在、快乐)

小鱼这样自由快乐地在莲叶间游戏玩耍,诗句中用了哪一个字来表达小鱼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鱼“戏”莲叶间的自由快乐之情。

(三)游戏表演,熟读成诵

1.播放歌曲《江南》,加动作表演读。

2。用师生对读、同桌表演读、拍手歌等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3.看课文插图,背诵古诗。

四、字词盘点,指导书写

1.摘莲叶,读生字。

师:小鱼快乐地玩耍着,我们也来做一个游戏吧。(PPT出示)莲叶间藏着许多生字,谁认识它们?(北、江、可、鱼、采、莲、东、西、南)

2.出示“可、东”,认识新笔画“竖钩”。

观察比较,这两个字有哪些相同的笔画?认识“竖钩”,红线勾出竖钩在田字格中的不同位置。

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东”字书写,边范写边说口诀:一横平平稳又稳,撇折折在横中线,左右两点齐对称。

学生书写,反馈评价,学生再写一个。

3.播放“西”的书写微视频,认识新笔画“竖折”。

教师范写一学生书写一反馈评价一学生再练。

【设计意图】

汉乐府《江南》是一首优美的采莲曲,富有江南水乡特色,语言生动活泼,格调清新明朗。整首诗短短七行,前两行写了江南水乡的美,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了鱼儿在莲叶间游水嬉戏的情景,还配有淡淡的水墨画,孩子们很喜欢。学生在这之前只学了两篇课文,识字量少,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都有一定的困难。基于学情和第一学段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努力达成“识好字、读好文、写好字”这三个要求。

一、“多种方式”识好字

在教学中,我试图引领学生通过看字形、看图片、动作演示、观察汉字演变、摘果子等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识好字。在集中识字环节,制作“采”字微视频,通过展示“采”字的演变,变抽象线条为生动图形;继而联系生活经验,点明“采”有“摘、取”之意,表示人用手去拿、取,又把“采”字放入果农摘果子的生活情境中(“爪字头”代表伸手去取,“木字底”代表一棵结满果实的树),这样学生识字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在巩固环节,我以歌曲、游戏的方式作为课间操复现,集课中放松游戏、识字、诗歌梳理于一身,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既消除了疲劳,又自然而然地背诵了课文,更为接下来的写字教学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朋辈互助”读好文

“朋辈互助”是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一条路径。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借助“朋辈互助”的学习方式,同桌共读一首古诗。在朗读环节,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小组合作、师生对读、问答读、小组合作演读、情景表演等方式,运用角色转换入情入境,演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采莲人的欢快,体会江南景色之美。

三、“观察比较”写好字

上一篇:创卫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下一篇:《游子吟》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