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课件

2024-07-04

医学影像技术课件(精选9篇)

医学影像技术课件 第1篇

授课老师

张巧红 班级 1501、1502

授课日期 :2016-9-5(周一)科时:4h 课题:

总论 教学目的:掌握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影像检查技术的概念研究内容 教学方法:讲解理论 授课内容:

第一章

总论 1.1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概念研究范畴 1.1.1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概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利用多种专门成像技术,获取人体内部结构信息,以影像方式提供医学诊疗依据的学科,收有多门学科交叉而形成的应用技术。在医学领域中,一影像手段提供诊疗信息的方式很多,但是草医学影像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影像检查属性以及临床岗位实际工作来看,各种可见光城乡技术未包括再影像科工作范畴内。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研究成像方法的学科,研究在成像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成像技术手段,克服不利因素,是被检者以最小的代价(痛苦,辐射损失,费用,时间),最大限度的提取真实的人体解剖结构,生理,生理生化信息,得到符合临床诊疗要求的影像。1.1.2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X线摄影条件、X线检查体位,模拟和数字X线成像技术,X线造影检查技术,照片影像处理和打印技术,CT技术,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放射诊断影像检查质量评价及管理。超声检查技术在技术属性讲,也属于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范畴。好多医院成立大影像科,将超声也包括在内,分普通放射,CT,MRI,超声小组)1.2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历程 1.2.1X线的检查的发展 X线由德国的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与1895年11月8日发现的。同年11月22日拍摄的第1张照片(伦琴夫人的手),当时曝光近15分钟,相当于现在的一千多倍,当然辐射量可想而知,后果不可想象。从伦琴发现X线起,影像记录方式,X线摄影装置等设备逐步发生了巨大变化。

1895年,涂有乳剂的玻璃板,易弯曲的透明胶片和感光纸已广泛应用于普通的可见光摄影中,这种玻璃板对X线敏感的含银层乳剂型,因当时产生的图像对比度低,尤其是那些对X线衰减程度差别不大组织器官更是如此,所以高对比度显影剂的开发引起人门的重视。1897年,也就两年以后,钨酸钙增感屏被得到应用在X线摄影中,得到地降低曝光量。1913年硝酸纤维素片问世,1924年开始使用。1918年片基涂有双面高速感光乳剂的胶片,配以双面增感屏,得到建设曝光量。1933年胶片开始染成蓝色,减少对透亮区对眼睛的刺激。20世纪50年代末,聚酯片基代替硝酸片基,由于这种片基更薄,减少了双面乳剂胶片的视差问题。20世纪70年代早期,新型的增感屏,都由发光效率高的荧光体支撑,土痛的X线胶片的吸收光谱与各自相对应的增感屏发光谱匹配,曝光条件进一步降低。从X线摄影角度看,发展: 1920年前X线的初级应用阶段,当时还没认识到辐射伤害问题,X线应用泛滥。1920-1950年X线临床应用于开发阶段:滤线器(1921)--旋转阳极X线管(1929)—X线断层摄影装置(1930)--光电限时器(1942)--影像增强器(1948)--多轨迹断层摄影装置(1951)--自动洗片机(1956)--英光缩影摄影(1968)等装置和器材相继出现。1972年CT机的问世,放射学影像开始数字化,自20世纪80年代,CR(计算机X线摄影)、DR数字X线摄影开始应用。CR是使用含有光刻激发存储荧光体的成像板作为载体的一种数字化摄影技术。DR是一种采用平板探测器获得直接数字化影像的摄影技术。1.2.2造影 普通X线摄影对那些X线吸收差异比较大的组织和器官来说意义很大,但对于X线吸收的对比度小的组织和器官则难以显示,于是人门开始引入对比剂来提高组织之间的对比方法,用于临床。胃肠造影开始1898年,硝酸,由于副作用较大,于1910年用硫酸钡。1921年被用于脑部造影,腹腔,关节,后来CT的应用,气体造影基本淘汰。造影剂分两大类,阳性和阴性。阳性包括钡剂和碘剂,阴性的为气体。钡剂:应用医用的硫酸钡,先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法,可提高胃肠造影的诊断质量。

碘剂:20实际20年代初开始使用。碘化钠为无机碘,刺激性大,常用于逆行肾盂造影,“T“形管胆道造影和膀胱尿道造影等。有机碘:品种多,常用泛影葡胺做心血管和静脉尿路造影,碘番酸和胆影葡胺分别用作口服胆囊和静脉胆道造影:非离子型碘制剂部分可用于脑室和脊髓造影。碘油:用于支气管、子宫输卵管造影:碘苯酯用于脑室和椎管造影。气体:常用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可用于关节囊和胸腹腔等造影,使用时应注意空气栓塞。(现在几乎不用,被CT、MRI代替)1.2.3 CT检查技术的发展 1969年由HounsfiedG.N.设计成功,1972年问世。CT不同于普通X线成像,它是用X线束对人体层面进行扫描,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图像。开创了数字成像的先河。1974年全身CT问世。1989年在传统旋转扫描的基础上,采用滑轮记住和连续进床技术实现螺旋CT。1998年多层螺旋CT机问世,大大提高扫描速度。2002年16排CT,2004年64排CT。2007年320排螺旋CT应用于临床。

1.2.4MR 检查技术的发展 1977年世界第一台MR装置建成。1978年取得了头部和腹部的断层像。1980获得第一幅人体头颅的冠状位和矢状位影像。除此以外,超声检查技术,核医学检查技术都是重要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这些技术与以上技术,共同构建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体系。医学影像技术经历模拟,数字两个主要发展历程,这些影像检查技术,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它们相互弥补,不能互相替代。要遵循简便、安全‘费用低廉且能达到诊断目的的原则来选择检查技术。在工作中,不重复检查。1.3医学影像技师的定位职责

1.3.1 医学影像检查技师的定位 医疗服务是由全体义务工作者的工作团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医学检查技师作为医疗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从事的工作是临床医疗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像足球、排球比赛一样,各负其责,各行其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医学影像检查技师特殊技术的义务人员,要有技术,形象,尊严,高姿态。因为影像技师工作的场所是医院的窗口科室,你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医院的整体形象。所以技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以下服务:一是为临床及其它部门服务好,充分发挥设备的性能和自身的技术优势,满足整个医疗团队的需要。二是对被检查者表示关爱,要理解患

者的心情,尊重患者隐私,包容其过激行为,用安慰,鼓励的语言吗,争取其配合检查。1.3.2医学影像技师的职责 医学影像技师的主要职责是充分发挥设备功能和性能,最大限度的提取人体解剖结构,病理学,生理生化信息,得到真实,满足临床需要的影像学佐证。(1)要充分理解每一个被检查的检查目的和影像医师、临床医师的诊断信息,尽可能满足诊断的需要。(2)应结合申请单,做出合理的检查。(3)必要时与临床联系,确定检查检查方案,避免不必要的延误和往返。(4)掌握患者的检查中有意义的临床体征,提供跟医师和临床。(5)检查中对患者有效监测,出现危急情况及时处理,避免发生意外。(6)熟知辐射防护知识,对患者和陪同人员进行有效防护,特别是孕妇和儿童。1.4课程总目标及学习方法 1.4.1课程总目标 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应用这些先进的影像检查设备和准确无误的专业操作技能为临床提供符合要求的清晰医学图像,使患者早日得到正确诊断和治疗。在检查过程中尽量减少被检查者接受的放射线辐射剂量。(1)掌握个部位X线摄影检查、X线造影检查、CT检查、MR检查的影像学检查的基本知识。(2)掌握检查过程的基本操作步骤。(3)熟悉各种检查的基本参数选择。(4)熟悉各种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临床诊断要求。(5)熟悉检查重点操作注意事项。(6)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基本图像后处理知识。(7)掌握影像质量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并熟悉其常用管理方法。1.4.2学习方法

(1)树立应用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的理念。(2)分许实验讨论的方法。(3)学生独立操作实训的学习方法。(4)采用评价像质的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医学影像技术课件 第2篇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使影像诊断学发展成为,继内、外之后第三大诊疗手段。影像学的进展在临床医学上产生重大影响

1、范围不断扩大

2、发展最快

3、运用高科技手段最多

4、依赖型学科,促进临床各学科的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影像学迅猛发展 学习医学影像学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影像诊断主要依据或信息来源是图像,不同的成像手段,其成像原理不同。需要了解其成像原理和图像特点并推断其组织性质 影像诊断主要是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分析、归纳与综合而作出的 ①掌握对图像的观察和分析方法②认识正常和异常的图像③了解异常图像的病理基础和临床意义 不同的成像技术在诊断中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选择一种或几种成像手段,进行诊断 影像诊断是肯定的, 但是对疾病诊断还有一定的限度,要结合临床资,相互印证 介入放射学有自身特点 第一章 X 线成像 第一节 普通X线成像

一、X 线的产生和

特性 X线的产生 是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X线的特性 X线属电磁波。成像波长0.031~ 0.008nm,是不可见光

X线成像基于三个基本条件 X线有一定的穿透力,能穿透人体组织结构 X线穿透人体组织结构后,剩余的X线量有差别 剩余的X线可显示出黑白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图像

三、X线成像设备 X线管 支架 变压器 检查床 操作台

影像电视系统

X线图像特点 X线图像是由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组成。这些 不同灰度的影像是以密度来反应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 病理状态。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是指组织中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影像的密度是指图像上的黑白影 X线图像是各个结构影像相互叠加构成 X线图像有一定的放大、失真及产生伴影

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由组织结构密度的差别,所产生X线影像的对比

一、普通检查 透视①转动体位②动态观察③方便

价廉①对比度及清晰度差②对密 度大部位厚的观察有限 X线摄影①对比度及清晰度好②对密 度大部位厚均可显示③有记录①需 摄正侧位

二、特殊检查 体层摄影 放大摄影 荧光摄影

三、造影检查 对比剂 造影方式 检查前的准备及副反应的处理

四、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 放射防护 使用低辐射的设备 采用屏蔽防护和距离防护 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注意照射的范围和条件,避免重复检查 遵照国家防护卫生标准的规定

一、计算机X线成像 Computed

radiography, CR

以成像板 imaging plate,IP 代替X线胶片为介质,经X线曝 光、信息读出及处理,形成的 数字图像。

二、数字X线摄影平板探测器

Digital Detector Radiography,DDR 用平板探测器将X线信息 转换成电信号,在进行数字化,全过程都在平板内进行。信息损失少、图像好、成 像时间短可用于透视和实时DAS,扩大了X线检查范围。间接数字平板探测器的断面模式图 直接数字平板探测器的断面模式图 CR、DF、DDR共同优点是成像比普通X线成像好,而观察与分析与传统的X线成像相同 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并可对图像进行调节,改善图像质量 病人的曝光量减少 数字化存储和通信,对于发展信息放射学,是必由之路 血管造影是将水溶性碘对比剂注入血管内,使血管 显影的方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 化的影像信息,以消除骨和软组织影的技术

二、DSA检查技术 对比剂注入途径分为

动脉DSA

静脉 DSA 操作方法

动脉DSA操作是将导管插入动脉后,经导管注入肝素3000~5000U。将导管尖端插入欲查动脉开口,导管尾端接高压注射器,将IITV对准检查部位,团注对比剂。于造影前及整个过程中,以1~3f/s或更快速度采集。经处理即可得减影的血管像。

三、DSA临床应用 DSA取代了一般的血管造影 功能检查的重要手段 DSA用于心脏大血管、冠脉 DSA用于颈、颅内、腹主动脉及其分支、下肢血管 DSA主要用于血管内介入 第

一节 CT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一、CT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普通CT 扫描方式 专用球管 高转换率探测器 高性能计算机 软件功能 螺旋CT 连续容积扫描 快速成像 高分辨率 强大成像功能 电子束CT 用电子枪发射电子束,轰击四个靶;有两个探测器接受,产生四幅图像。用于心脏检查,近年来受到MSCT及MRI的挑战,使用受到限制。CT图像是一定数目的像素按矩阵排列构成,反映相应体素对X线吸收系数。像素大小和数目决定图像细致

即空间分辨力 CT图像是以不同灰度表示,反映组织器官对X线吸收程度。有高的密度分辨力,能显示软组织密度差较小的组织和器官 CT图像用密度表示,但无量的概念。CT密度用CT值来表示,具有一个量的概念 CT常为横断面断层图像,可通过多幅图像重建成冠状或矢状面断层图像 第三节 CT检查技术

一、普通CT平扫 增强扫描 造影扫描 高分辩力CT

二、CT的新技术 再现技术 CTA 仿真内镜技术

三、CT灌注成像 团注对比剂后,对ROI器官,在固定层面连续扫描,得到不同时间血流的动态变化。第五节

CT诊断的临床应用 合理的选择应用 CT诊断在各系统中的优势

三、DR的临床应用 第二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一、DSA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目前常用的是时间减影法 Temporal subtraction method 将同一兴趣区最早没有显示血管片 作为蒙片 把不同时间的显示血管片的每一

帧 与蒙片 减影对 进行数字减影 经计算机处理,只留下清晰的、不 同时间的血管像。DF 第二章

计算机体层成像 高

压 发生器 检 测 器 A/D 计算机 D/A 对 比 增强器 照相机 显示器 第二节

CT图像的特点 rCBF rCBV MTT * 影像学的概况 ?? 穿透性 X线具有强穿透力,其穿透力和电压与物体密度有关。是X线成像的基础。?? 荧光效应 X线激发荧光物质,转变成可见的荧光,称荧光效应。?? 感光效应 X线照射涂有溴化银的胶片,感光而产生潜影,经化 学处理,将银离子转化成金属银。是X线摄影的基础。?? 电离效应 X线通过任何物质都可产生电离效应。X线射入人体,可引起生物学改变,即生物效应。X线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软组织 含气、脂肪 X线 X线 X线 胶片 荧屏 骨、钙化 不同组织密度与X线的关系 高压发生器 Objct X线 电子管 成像装置 +-

二、X 线成像基本原理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和器官,给予一定量的在密 度上高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

使用造影剂要注意: 对比剂的禁忌证 做好解释,争取合作 对比剂的过敏试验 对对比剂的过敏反应的认识,有枪救对比剂的过敏反应的准 备和能力; 根据各种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优缺点结合临床的需要,选择首选方法 选择安全、准确、简便而经济的方法 先普通再特殊 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 从伦琴1895年12月

22日第一张X线片以来,X线用于诊断有一个世纪。在医学影像学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X线所具有的成像清晰、经济、简便仍是影像诊断中使用最多和最基本的方法。在许多方面是首选,是不能取代的。

X线检查中的防护 第二节 数字化成像 普通X线成像,是以胶片为介质的模拟成像。摄影技术条件要求严格,曝光宽容度小 照片上的灰度不能调节 密度分辨力低,图像不可能十分清晰

照片不易存储和管理 数字X线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DR,是把普通X线摄影装置和计算机结合,把模拟信息转变为数字信息,而获得数字成像技术。

激光 100101101 A/D 转换器 存储 增强 滤过 光电倍增管 反射 光学 特定装置平移 CPU Clock 灰阶处理 窗位处理 减影处理: X线吸收率减影处理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处理 CR的基本构成 CR与普通X线成像比较: 实现了数字X线成像

提高了密度分辨力 行图像处理,增加了信息显示功能

曝光宽容度大,相对降低了X线曝光量 可进入PACS 成像速度慢 无透视功能

图像质量仍不够满意。是过度产品。

二、数字X线荧光屏成像

digital fluorography,DF IITV 光电转换快所以成像速度快、有透视功能、图像较好 ?? 碘化层(CSI)玻

医学影像技术课件 第3篇

1 多媒体课件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中的价值

1.1

多媒体 (multimedia) 一词是由媒质 (multiple) 和媒介 (media) 2个词衍生而来, 其含义为储存信息的实体、传递信息的载体, 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 将文字、数据、图形、影像、音频、视频等不同的媒体合而为一, 再与通讯技术相结合, 为教学双方提供一种多样化的可交互的操作环境[1]。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以技术操作为特征、影像图片为媒介, 其教学内容中需要大量的影像资料和动画, 可以说, 没有图像就很难较好地实施影像技术学教学。传统的影像技术教学方式只是简单的说教, 尤其是一大堆示教片已成了其教学的特色, 它需要大量的胶片翻拍和幻片灯展示, 但终因图像太小而不得不分组上课, 重复劳动量大, 明显地增加了教学的工作量。尤其是部分教员在黑板和挂图上随意画的示意图, 既浪费时间又画得与原意相去甚远, 难以逼真地体现出图像的特点, 甚至收到相反的效果。此外, 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视觉效果较差, 学员大多挤坐在一起上课, 势必影响学员的情绪及课堂秩序。

1.2

多媒体可根据讲授内容随时进行编写, 可融入大量的影像学图像, 并以其强大的文字处理和图像编辑能力, 将教材的重点文字内容、示教片以及相应的解剖、病理、生理学等图片进行合理剪切、编排和润色, 通过大量文字、图片和影音等信息的反复演示, 使学生达到加深理解和增强视觉记忆的教学效果。此外,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可毫不费力地在X线片库中反复翻阅, 全部的教学辅助工作只需对鼠标进行轻轻一点即可。多媒体图片与示教片的目的和意义均在于使学生获取原始胶片上的信息, 而前者添加了解释性文字说明, 图像又通过大屏幕投影仪展示, 并可进行动态播放, 画面清晰, 细微征象尽显眼底;且教室亮度大, 便于学生记录, 还可减少传统的繁琐的板书工作[2]。另外, 多媒体课件的可重复性使得答疑和总结轻松自如, 对于重点、难点可反复播放, 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 多媒体课件可避免传统教学中因种种原因出现的漏讲或少讲现象, 而多媒体的可交互性还可使不同教员之间的授课内容达到前后衔接, 有利于实施器官系统教学[3]。因此, 多媒体课件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2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2.1 图像视听效果好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声音与医学影像图像有机地融为一体, 通过动态、多维地展示图像, 依靠计算机对图像信息的加工处理, 丰富其表现力, 增强其视听效果。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 强化各方面的能力, 使学生准确、全面、深刻地接受知识, 呈现出1+1>2的系统效应。

2.2 可随意修改性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随着影像设备的更新, 教学内容尤其是图片更换周期短, 而多媒体是在超文本、超媒体软件支持下发展起来的, 是一种符合人的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联系的非线性化的信息系统, 具备一种存储扩充器的特征, 符合人的思维特点, 可进行随意修改。

2.3 可交互性

多媒体技术可借助网络技术通过计算机终端实现人与机器、人与人、机器与机器间的互动和相互交流, 即人机对话, 从而实现了影像资料库的无地域、无时空性, 这也是影像学多媒体教学中较重要的特征之一。具体表现为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 师生之间的交互, 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互等。

3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多媒体教学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3.1

多媒体课件中的影像图片具有放大失真, 投影图片加大了学生与图像之间的视觉空间, 图像在学生脑海里停留的时间较短, 部分学生会出现“课堂上清清楚楚, 课后糊糊涂涂”的情况[4]。而实际临床医疗工作中主要是上机操作, 对初学者而言, 多媒体课件中的影像图像与实际工作中的感觉有较大的区别, 学生常常有“看得见, 摸不着”之感。由于种种原因, 其制作和应用还有待提高, 例如, 因课件制作者计算机知识有限造成课件制作较为粗糙, 专业知识不足导致内容不够全面等, 有的教研室甚至出现一套多媒体课件人人重复使用而不加任何修改的局面, 没有个体特色。另外, 部分教师习惯于多年来的示教片和挂图, 尤其是对计算机操作不够熟练者;而学生则认为多媒体幻灯片翻页过快, 内容较多, 做笔记跟不上, 影响课后复习。

3.2

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 调动其内在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作用不是对着多媒体课件“照本宣科”以及为幻灯片配音, 而是认真制作和实施多媒体课件, 促进和刺激学生学习, 使所授内容从基础理论、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等方面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地在多媒体课件上反映出来, 要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则必须应用好的教学方法。通过使用多媒体相关技术, 用直观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以解决问题为中心, 建构有针对性、启发性、定向性的情景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模拟功能, 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 教师的授课技巧和艺术以及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都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好的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基础, 而好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则需要好的多媒体脚本, 即好的教案。因此, 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废除教案, 相反, 应在教案计算机化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不断补充和改进。目前已有可销售的和各单位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部分教师则过分依赖现成的材料,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 常常是拿来主义。然而, 统一制作的课件并非适合每位教师的授课习惯, 常常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 在每次授课之前, 教师应根据所授课的对象和内容, 按照自己的讲课方式对多媒体课件做相应的修改, 图像的选择方面力求简单、明了、典型, 幻灯片画面要相对简洁, 不过分花哨, 能够说明或印证所讲解的内容即可, 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当然, 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修改不仅需要多媒体的制作技巧, 更重要的是要授课教师的积极参与, 使课件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可交互性, 只有这样, 才能把授课教师的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经验贯彻到课件中去。

总之, 我们在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长处的同时, 还应与传统的优秀教学手段相结合, 尤其是机旁操作实习, 因为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将来的临床工作技能。否则, 会出现为赶时髦而进行多媒体教学, 甚至有哗众取宠之嫌。

摘要:本文探讨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概念, 概括了它的意义、特点和要求, 认为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课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 分析了目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叶兆祥, 李弋.数字乳腺断层摄影应用现状及展望[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0, 16 (10) :1.

[2]张云亭, 袁聿德.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57-58.

[3]戚跃勇, 陈林, 高加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影像学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 2006, 35 (23) :2195-2196.

实例论证医学课件设计与制作 第4篇

一、课件的选题遵循教学原则

选题是创作课件的关键一步,选题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课件的成败。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课件的选题必须满足教学原则,符合教学要求。课件应该对课堂教学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苦学为乐学等作用,绝不能“牵强附会”、“画蛇添足”,切忌将板书搬上屏幕。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医学校学生必学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繁多,解剖学名词量占医学名词近三分之二,生理学知识抽象难理解。所以,需要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以辅助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的选题,要偏重课堂教学不易实现的章节和难点,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特点,避免把课件变成单纯的“黑板搬家”或“课本翻牌”,变“人灌”为“机灌”。

二、课件制作过程科学化、模块化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由解剖和生理学教师共同撰写完成。如何把如此庞杂、宽泛的教学内容构建成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课件教学系统,并且进一步解决好如何教的问题,需要教师对学习信息的呈现、教学信息的处理进行具体的技术层面上的设计。这需要课件制作者们协调一致地应用科学方法统筹安排,步调一致。在课件制作初期,首先根据教学内容,遵循教学规律和理念,规划好课件的脚本和课件结构,为后续的制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具体制作时,要分步、分块实施,把每个教学科目分解成数个模块进行设计、制作,而后连成一个整体。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便于分工协作,既能提高课件的制作质量,又能加快课件的制作速度,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完成课件的总体制作;二是便于课件的维护、修改、扩充,保证课件适应教学的需要。

三、学习资源设计多样化

在课件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一定要遵循相关的教育理论,注重学习资源的设计,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多媒体课件使用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技术,提供多种教学信息,包括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可以刺激多种感官,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扩大了人的认知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接受到的信息量大大提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如此多样化的自我学习,会使学生感到新颖,容易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学生在利用《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可以看到该课程纸质教材中的相关文字资料,还可以看到三维图片、视频和动画。这为初学该课程的医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有利于他们掌握知识。

四、学习环境交互化

建构主义是现代学习理论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对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已有的经验、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一方面要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另一方面要顺应新知识,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通过自主学习,学习者进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多媒体学习课件,而课件又能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学生可以随意地进入各个模块,调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和复习,整个过程完全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所以,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要求课件必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导航清晰、交互性强。学生可以运用热字和按钮等导航机制进行跳转,随意地选择和控制学习内容,使学生牢牢地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五、课件设计风格简洁美观

课件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画面的布局要突出重点;注意动物与静物的色彩对比、前景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线条的粗细、字符的大小,保证学生能充分感知对象;避免多余动作、减少文字显示数量,过多的文字阅读不但容易使人疲劳,而且干扰学生的感知。

课件界面设计是课件与学习者进行信息交流的通道,友好的交互界面是指用户对屏幕提供的界面能很容易被理解、被接受,易于被掌握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常采用图形化界面,而使人机界面更接近自然。

医学护理课件ppt 第5篇

医学护理课件ppt

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予以重点扶持。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国家护理人才紧缺。在我国,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护理本科学制四年,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培养具备人文社科、医学、预防保健知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欢迎下载医学护理课件ppt

  医学护理课件ppt

 

医学影像技术课件 第6篇

多媒体课件辅助医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本文对作者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并结合最近参加比赛的.一个医学护理学课件制作过程,谈谈多媒体课件辅助医学教学的实践体会.

作 者:叶怡仙 赖妙玲  作者单位: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厦门,361008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35) 分类号:G642 关键词:多媒体   辅助教学   课件实例  

医学影像技术课件 第7篇

随着人们口腔保健和疾病治疗需求越来越大,口腔专业医师匮乏问题特别突出,现代医疗模式的发展也要求现代医生既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又要懂得口腔医学相关知识[1-2]。因此,掌握必要的口腔专业知识,将成为未来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1牙周病学的教学特点

牙周病是口腔第二大常见病,是牙齿缺失最重要的原因。牙周病学和众多学科关系密切,是临床医学本科生口腔临床实习教学的重点,学习中主要以门诊实习为主。教学中存在以下难点:

(1)牙周病学课程在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理论教学中仅有2学时,内容多,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对牙周病有深刻印象;

(2)临床医学系的毕业生从事口腔专科工作者极少,学生主观重视程度不够;

(3)临床实习时间太短、不集中,一般是以2~4人为1组,时间为1d。在短短的1d内,学生依靠随机分组见到的病种少、疾病重复率高,典型病例少;

(4)牙周疾病的特点表现为病种多、临床表现相似,同时受口腔环境的限制(视野小,患者张口时间有限),影响了示教效果,使学员缺乏足够的视觉训练,降低了学习的兴趣[3]。

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1d的实习时间成为临床牙周病教学的关键。对于这一系列在牙周病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仅仅依靠机械的延长教学时间往往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这就对口腔医教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不断探索与改进,寻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4]。

2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作为教学手段的应用

2.1全面的展现力

口腔牙周病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应用教科书、黑板板书和PPT教学,这些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科书的使用显得抽象与生硬,学生难于理解;PPT受到授课时间及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引入CAI课件后,使得原本抽象、繁杂的理论知识以图像、文字、动画、声音、数字等融为一体的形式,较为形象、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5]。CAI课件因其形象、生动、多样化表达及交互性强的特点,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时间,为学生传授知识和提供技能训练,这样能够使学生对该理论与知识做到较为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6]。通过动画将口腔牙周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系统全面的展示,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合理的理论知识体系。

2.2提高教学效率

本院属于非口腔专科教学医院,非口腔专业医学生教学的整体时间以及临床实践时间均相对较少。如果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将无法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7]。将CAI课件引入教学过程后,授课信息增加,教学内容更加精炼、有针对性,学习时间自由,将老师预先制作好的课件进行播放,遇到重点和难点时,可进行反复重点讲解。

2.3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性非常关键。引入CAI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之后,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关注点,进行针对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该学科的科研与创造的兴趣。根据课后思考题的复习,可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老师也可对学习中遇得到的问题进行解决[8]。

3CAI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CAI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适时、适度发挥好这个辅助工具的作用,而不能将其简单地变成电子幻灯或电子板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及时沟通互动,在学习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9]。

4总结

口腔医学课件的教学应用 第8篇

1 课件制作目的

1.1 课件制作的意义

口腔医学是口腔医学系学生课程中最重要的内容, 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课件供教学参考, 市场出售的图谱及视频无法完全满足授课需要, 因此设计出既符合口腔教学需要, 又符合个人授课特点及风格的课件, 为学生设置优良的学习环境是极为重要的。

1.2 传统教学中的难题

①时间紧知识多:

常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大量的知识点, 并要添加大量的课外相关知识, 导致在短短的上课时间内需要教授众多的内容, 仅通过讲授及板书书写难以完成教学设想, 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展示并缩减不必要的时间。

②理论与实践脱节:

学生常常对解剖病理的医学基础与临床实践无感性认识、缺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授课过程仅凭理论讲授难解其详, 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等增强理论实践的联系, 提高教学效果。

2 课件制作

2.1 素材的收集整理及编辑

多媒体信息需包括文字、照片、动画及视频等因素, 对这些因素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到课件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收集相应素材, 如病例采集, 患者的查体信息及术前、术中、术后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需注意素材的清晰程度, 医护人员操作规范展示及技巧应用等。同时需参考相关书籍、专著、论文及网络信息, 从中挑选需要的资料, 用扫描仪扫描、数码相机拍照、数码摄像机摄录等保存备用, 并收集量要远大于应用量, 以确保使用时有所富余及挑选余地, 使课件达到更佳效果。

2.2 文字资料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医药院校系列口腔医学教材为蓝本, 按教学大纲编写教学讲义, 内容简单明了, 制作成Word文档备用。在课件版面编辑时要考虑字体大小、字型、颜色、位置、布局、相应动画等与背景的配合。文本设计要基于教材并高于教材, 不能照搬课本内容, 并不宜于文字内容过多, 文字内容应越精越好, 能以图片、动画、视频代替的尽量使用这些媒体素材, 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加深学生对其印象。

2.3 图片部分

从教材上的图片、参考资料上的图片、网络上的图片、日常病例采集图片及学生活动图片中选取适合图片配以相应的文字、动画、视频及声音加以描绘。如牙髓炎和根尖炎的鉴别可以用多种图片对比两种病情, 便于学生区分, 起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4 视频部分

选自教学录像、手术录像、实验课操作录像等。用Premiere编辑剪切, 加入相应的图片、动画及解说声音等。如在种植牙手术视频中加入“画中画”“画外画”功能, 副画面显示患者术前术后照片对比、种植体的图片、适应证、禁忌证、种植牙手术模拟动画、局部操作动画模拟等并配以相应的解说, 使学生清楚理解种植牙手术过程种植体选择的意义、各操作步骤的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等。

2.5 技术及设备支持

掌握PowerPoint文件的制作、Premiere软件的应用、数字图片视频文件格式的转换等, 在运行格式上, 尽量选择运行要求较低、使用方便、清晰度较高的格式, 可在Windows98、xp等操作系统上良好运行。

3 课件的优点

3.1 影音图文并茂

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多种描绘方式, 使抽象的概念生动形象, 易于学生理解记忆。

3.2 利于知识点融合

从多角度讲解同一内容。如腮腺混合瘤手术讲解:腮腺混合瘤手术视频配以口腔解剖生理学的腮腺区解剖结构、口腔病理学的腮腺混合瘤组织切片镜下结构、腮腺混合瘤的口腔放射线学的X线片图片等辅助讲解, 把多学科的同一类型知识融会贯通。

3.3 易突出重点难点

在课件中作出相应的标识, 使重点难点一目了然, 便于学生区分、理解。

3.4 便于讲解易混淆知识点

对于难以区分、易混淆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的反复对比进行细微的鉴别。

3.5 授课方式多样化

课件中可以添加大量辅助教学内容, 使授课方式变得丰富多彩, 用多渠道的教学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加强学生的求知欲。

3.6 优化教学

理论教授配以同步模拟, 弥补了单纯理论讲授难以理解的不足, 使理论联系了实际, 提高了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效果, 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多媒体课件是一种较理想的教学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1]韩芳.浅淡多媒体课件教学应用误区与制作原则[J].科教文汇, 2007, 4:71-72

[2]张新明.多媒体技术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2:77-79

[3]马剑峰, 王丽, 白志学, 等.医学机能学实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24 (10) :63

医学影像技术课件 第9篇

摘要:本文探讨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理念,研究以教育目标为指导,依据教学大纲,对化学实验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旨在实现实验教学方式的转变与突破,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关键词:化学实验 医学院校 制作与应用

化学是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化学发展史,应该说化学离不开化学实验,实验与理论在化学教学与研究中相互依赖、相互促进。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诚如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学家戴安邦教授所言:“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教育技术的运用,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在化学实验教学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学习多媒体制作技术,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达到实验教学最优化。本文以我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应用为例,探讨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理念

(一)体现职业教育目标

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其内涵包括综合素质的培养,职业技能的掌握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我校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重视校企合作,突出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依据教育目标,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化学教研室对化学课程进行研究,构建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改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突显职业教育特色,考虑了市场需求与职业教育的衔接以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二)反映主体性教学

主体性教学是指培养和发挥人的主体性,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师生共同参与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观。教学的主体不仅是教师,还包括学生。主体性教学的根本是关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双向互动。不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代化的实验教学中,我们都应该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使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只有注重实验教学课件的互动性,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之目的。在实验内容选取、脚本编写、素材的利用、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反馈等环节,我们听取行业专家、学生的建议,让学生全程参与。比如,我们鼓励学生搜集、整理课件素材,对课件的互动性提出意见,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因学生提议,我们制作了爆炸实验,让学生进行虚拟爆炸演示。

(三)注意基本原则

实验教学课件制作要注意教育性与互动性相结合,既要遵循学科教学规律,紧扣教学大纲,充分表达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又要体现交互性的特点,满足人机交互,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需要。此外,还要注意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实验室等教学环境,动画或视频实验,教学内容准确真实。实验教学课件设计新颖,画面美观,媒体组合和谐,使教学内容得到生动地展示。

二、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

(一)编写脚本与收集素材

脚本是课件设计制作的基础,编写脚本首先,要对化学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操作技能训练、验证性实验、实验设计三大模块。其次,编写脚本必须结合多媒体表达的特点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甚至细节进行详细地描写,突出重点,解析难点。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收集化学实验素材,如化学器皿图片或动画。再利用相应的软件,自己制作实验课件。

多媒体课件脚本实例:尿素熔点的测定:

a.实验目的(文本)b.实验原理(文本)c.实验仪器和试剂(图片)d.实验步骤:仪器组装(文本与动画,学生互动),样品填充(学生实验视频),粗测熔点、精测熔点(动画),拆卸装置(文本与动画)e.注意事项(学生实验视频)f.结果与讨论(文本)。

(二)制作软件

Authorware、Directorx等是强大的媒体组合工具,能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地组合起来,并具有丰富的交互功能,适用于各种素材准备好的后期组合。

1.课件的模板制作。采用以PowerPoint制作出的PPT为基础模板,使用方便,制作简单,展示教学文本清晰。制作精良的PPT,要求字不宜多,字体不宜小,图表清楚,图文相配,层次明晰,装饰适度,色比鲜明。如在文字编排设计方面,常用字体为宋体、楷体、黑体等,字体大小的选择一般使用24号或28号,每一幕的文字不能过密或过疏。

2.图片处理。使用Photoshop处理和设计图片。Photoshop制作一些特殊效果的图片或修饰图片。Chemwindows、Chemdraw和isisdrow化学专用软件进行分子结构和方程式的表达。化学超级助手也能直接提供仪器图片,能够导入到Flash中。3D分子结构模型,如甲烷的正四面体模型,可通过ChemSketch5.0的附件得到。

3.动画制作。我们选择的是Flash mx2008以及Chemoffice中的Chem3D Utra8.0等软件制作化学实验动画。如银镜反应,在化学超级助手中选取所需化学仪器图形,设计若干场景,利用补间动画,加之按钮,一步步完成实验演示,生成swf或gif文件。

4.视频制作。仪器分析教学中,贵重仪器的结构和使用,学生在医院药厂实习实训过程,教师都要有心录制影像。利用软件将教学录像转换成mpeg、wma视频文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影片,学生往往饶有兴趣地观看。

(三)多媒体课件应用

制作的化学多媒体实验课件在我校2012级助产、医学检验、药学专业试用。根据学生反馈意见,我们进一步完善了课件内容。2013年在全校各专业推广使用化学多媒体实验课件,获得校内外同行、专家和学生的好评。另外,化学多媒体实验课件借助化学精品课程网站得以展示。问卷调查2013级学生200人,发放试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对调查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学生对实验教学课件认可度较高,90%以上学生认为能激发学习兴趣。78%学生对课件的交互性不满意。多数学生对药厂、医院见习实习录像资料最满意。而部分学生认为化学多媒体实验课件仍然无法替代师生在实验室环境下的真实操作,动手实验才是关键。

三、结语

化学多媒体实验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手段之一,这种教学方法能模拟化学反应和现象,使实验内容形象逼真,尤其是可以虚拟一些有毒、有危险的化学药品与化学实验,使学生便于掌握和理解。但是,它不能代替教师的亲自示范和学生操作。而传统实验教学也有弊病,如形式单一,教师演示实验时,学生容易围观,造成有些学生看不到或教师不能把控场面等问题。只有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实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方能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省级课题“医学院校化学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应用”[JXJG-12-29-1]。

作者简介:

李朝晖(1980— ),男,江西广丰人,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化学讲师,从事《分析化学》《无机化学》等学科教学和反应机理研究。

上一篇:湖南施工组织设计下一篇:会计毕业生的实习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