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方文学创作的平民化过程论文

2024-08-17

浅析西方文学创作的平民化过程论文(精选3篇)

浅析西方文学创作的平民化过程论文 第1篇

欧洲文学的源头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学,而史诗和悲剧是古希腊、古罗马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帝王将相或者是勇敢无比的英雄人物。史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荷马史诗》,它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组成。《伊利亚特》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主题”,围绕着特洛伊和希腊之间的战争,主要描写了英雄阿基琉斯、赫克托耳以及联军的首领阿伽门农这些贵族人物,在《奥德赛》中同样也是围绕着贵族人物奥德修斯来写的。古希腊产生了对后世有巨大影响的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彼得斯,他们的代表性作品《俄瑞斯特亚》《埃阿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阿尔刻提斯》《希波吕托斯》《疯狂的赫拉克勒斯》等,所描写、突出、刻画的都是贵族化的人物及其活动。

古希腊、罗马的文艺理论中贵族化的倾向也比较明显,如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中关于悲剧的主角的论述:“怜悯是由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引起的,恐惧是由这个这样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引起的……此外还有介于这两种人之间的人,这样的人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而他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这种人名声显赫,生活幸福,例如俄狄浦斯、堤厄斯特斯以及出身于他们这样家族的著名人物。”“出身于他们这样家族的人物”主要是指贵族阶层的人物。

一、中世纪西方文学平民化意识的开端

10至11世纪的欧洲各国出现了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那时的封建社会进入了全盛时期。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城市文化,出现了非教的学校和反教会的“异端”运动。于是,教会在思想文化上的垄断被打破,非教会的世俗文化形成,城市文学也应运而生。城市文学是在民问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作者大多是城市街头说唱的人,“作品也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表现市民阶级的机智和狡猾,讽刺专横的贵族、贪婪的教士和凶暴的骑士”。法国是当时城市文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有很多作品表现市民们的机智、灵活和重实际的特点。农民也是笑谈中经常出现的人物。他们的机智和讲究实际的特点使自身得以摆脱困境,获得令人称好的结局,如《神父的母牛》《农民医生》等。城市文学的作者大多是没有受过文化教育的普通人,不知道希腊史诗和悲剧,也不知道理论家亚里斯多德和贺拉斯,所以他们在写作时不受古典传统中陈腐规则的束缚,在作品中能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法国闹剧《巴特兰律师》中描写巴特兰律师与羊倌捉弄布商,最后巴特兰被羊倌捉弄。该闹剧揭露了商人的贪婪和法律的腐败,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困苦处境,表现了作者的市民阶级意识。但像这样的作品在当时为数不多,因为教会文学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封建社会中特有的骑士文学等还都是贵族化的文学,所以从中世纪开始才产生了平民化文学的意识。

二、文艺复兴时期平民化文学的发展

在13世纪前后的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已经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文化形态——城市市民的文化形态。作为一种不同于教会文学的市民文学,它反映着中世纪城市市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要求。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在文艺复兴时期有了强劲的发展。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市民文化适时发展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文化和文学形态。例如,在彼特拉克、薄伽丘、乔叟和拉伯雷等人的创作中,就蕴含着大量的市民文化因素,包含着许多市民文化情趣。资产阶级是一个新兴阶级,同时他们也是市民、平民的代表。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戏剧对后继者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典范。作为一位出身平民的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早期的历史剧、喜剧以及中期的悲剧,都表达了他的平民情怀。尤其是在其著名的四大悲剧(《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哈姆雷特》)中,尽管主要故事情节都发生于宫廷或贵族上层,但他在剧作中肯定了下层民众的智慧、美德与力量,流露出不少平民情怀。如在《奥赛罗》中,我们从为揭露真相而勇敢赴死的伊米利亚身上,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下层人民勇敢、诚实、不畏强暴的美德。他的平民情怀也表现在对民众疾苦的同情之中。如在《李尔王》中,作者通过李尔王发疯似的呼喊,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赤贫的人们,不管你们是在哪里,你们忍受着风吹雨打,你们光着的脑袋,没填饱的肚皮,褴褛洞穿的衣裳,如何能在这样的天气中保护你们昵?啊!我是太不留意民问疾苦了。豪奢的人,吃点药吧;你来尝受贫民所尝受的,你就会把你的过度的供养分给他们一些,表示上天是公道的。”

由此可见莎士比亚是具有平民情结的,但他的戏剧(历史剧、喜剧、悲剧、悲喜剧、传奇剧)中的主人公大多出身高贵,尤其是以帝王为主的历史剧;传奇剧的主角也大多是贵族人物,如《暴风雨》的主人公就是米兰公爵。因此,可以说莎士比亚只是在平民化上前进了一步。

三、启蒙文学时期市民化戏剧的产生

启蒙运动可以说是反对新古典主义的运动。古典主义重要的理论家布瓦洛要求艺术形式规范化,提出了艺术创作的“三一律”,还要求作家遵循悲喜剧的严格界限,不能混淆二者,悲剧只能以英雄人物、帝王将相为主人公,而喜剧也只能将市井小人、卑微之徒作为主角。启蒙主义文论家对古典主义的反抗表现在市民戏剧上。狄德罗提出了市民戏剧的理论,他认为在市民戏剧中有关家庭的题材与宫廷的题材相对立,“表现自然中发生的一切”;认为应该以市民的形象取代贵族人物,以市民的高尚道德鞭挞贵族阶级的腐化堕落,从而为市民阶级树碑立传,描绘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肖像,描写市民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理想人物。市民戏剧必须自然、真实,这里的“自然”不同于布瓦洛提出的“都市”“宫廷”高贵典雅的上流社会的“自然”——他认为这是一种过分雕琢的“自然”。真正的、质朴的“自然”要到教堂、乡村小酒店、街道、公园、市场乃至家庭中去找。他运用此理论进行了创作实践,完成了《私生子》和《一家之主》。市民戏剧虽较之前的作品在平民化道路上前进了不少,但是也没有实现完全的平民化,这表现在市民戏剧所描写的人物只集中到市民这一个阶层,生活环境大多也只是集中在城市当中,没有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论文字载体刷新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2篇

一、 文字载体的每一次刷新,必将带动文学的一次革命

从兽骨、龟甲到竹简,应该是文字载体的一次刷新。这次刷新,使文字可以非常方便地装订成册,“书”便应运而生了。这次刷新使文学可以以“册”的形式记载和流传,大大提高了文学作品的数量和质量。

从竹简载体到纸质载体,是文字载体的又一次刷新。这次刷新,使文学不再是贵族士大夫的特权,一些出身贫寒的平民子弟,也可以通过读书,走向仕途。文学的平民化倾向,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造就了丰富的古代文学作品,出现了许多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家。

从纸质载体到网络载体,是文字载体的第三次刷新。这次刷新,造就了千千万万的草根作家。写作不再是作家的特权,哪怕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也可以在自己的空间、博客里,指点江山、书写情怀。许许多多在传统文学面前望而却步的文学爱好者,涌入网络,在这个虚拟的平台里,成就了自己的文学梦想,网络文学也由此而繁荣昌盛起来。

每一次文字载体的刷新,对于文学来说都是一次革命,都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文学也不例外,自从互联网产生以后,网络文学以它特有的记载和传播方式,动摇了人们传统的文学观念,使创作和阅读方式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造就了亿万文学创作者。

二、 文字载体刷新对写作方式和阅读方式所带来的变化

从纸质载体到网络载体,是一次从实物载体到虚拟载体的革命。这次革命从表面上来看,是文字载体的变化,实质则是写作方式和阅读方式的变革。

1998年,痞子蔡发表的个人处女作《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实现了网络和文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台湾和大陆文学界掀起了一股网络文学狂潮,进而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与写作模式。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故事情节并不新颖,但真正吸引读者的,是它的语言和结构。这部小说开头的句子似乎很有逻辑,又透出一股平淡的调皮,这也成为网络文学的经典结构。这种经典情节与语言被各大论坛相继转载、推荐,网络文学热迅速在华语文坛蔓延开来。

网络文学的飞速发展,使写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表面上看,挥笔书写变成了键盘敲击,作者的写作心理和写作习惯,也因此而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内在上看,文学作品不再是板着面孔出现在读者面前,而是以一种近乎于调侃的语调,迅速贴近读者的心理。网络写作在少了许多条条框框,在一种极度宽松的环境里,以各种近乎于疯狂的形式,表现着极度膨胀的个性。

阅读方式也发生着根本性地变化,“读书”变为“读屏”也只是表面上的变更,更为重要的是,一大批读者在网络作品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里,获得了心灵上的共鸣,使个性在这种虚拟的国度里得以极度张扬。而这种张扬的背后,宣泄的其实是人们日益增加的紧迫感和压抑感,这种感觉在传统文学中不能得到尽情地宣泄,而在一些对号入座的网络作品里,却得到了畅快的释放。

三、 虚拟载体所带来的交互式传播成就了文学的平民面孔

网络文学是建立在互联网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语言和链接技术的无限扩张,结合并采纳了现代文化传播几乎所有手段,进行表达和自我张扬的一种文化形式,除传承了传统文学所有表达形式和体裁外,还在随着科技进步和网络发展,不断派生新的文学表达形式和体裁。在传播方式上,网络文学也和传统文学大相径庭,网络传播方式是互动的,表达方式则不受体裁约束,信笔由缰。网络文学不再只是作家的特权行为,而是平民话语权表达的形式。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大众化,几乎给每一个成年人创造了表达的空间,并且能够和多位读者进行互动。

而这种交互式的传播方式,颠覆了过去那种单向的文学传播方式。这种方式使读者、观众可以高度参与、自由发挥与即兴创造。以往因物质和技术的限制而使人的意志和欲望受到限制,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一切都可以畅通无阻地宣泄出来。在以前的文学界,作者就是上帝,而读者只能享受有限的、变相的自由,现在,读者纷纷解脱了束缚,可以自由创造和参与。

代表着交互式传播途径的网络文学造就了无数具有写作力和写作欲望的人们。文学体裁的这种变化,象征着文学从非交互性逐步走向交互性的历程,而交互性一直是它努力的一个目标。而网络文学恰恰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使信息输出成为一种可能,必将受到人们的狂追浪逐,因而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总之,由于文字载体被互联网再次刷新,文学被引入到了虚拟世界。作者的创作方式和读者的阅读方式,作者的写作心理和读者的品读心理都将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一个全民作者,全民读者的时代,正逐渐向我们走来。

浅析西方文学创作的平民化过程论文 第3篇

关键词:西方文学创作;情感经历;作者;作品;影响

作者的情感经历对其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不仅是作者创作的根源,而且还影响着作品的题材选择、人物形象、命运塑造、故事安排、创作风格和主题表现。而要研究西方文学作品是否与作者情感经历有着本质上的联系,我们就需要结合具体作者、具体作品来分析得出。

一、莫里哀与他不幸的婚姻

1641年,21岁的莫里哀遇到一个流浪剧团并结识了团里小有名气的台柱演员玛德莱娜。从此,二人一同献身于戏剧并建立自己的剧团。而后来,年已40岁的莫里哀却移情别恋上剧团里年仅14岁的女演员并娶她为妻。他全然没有考虑年龄和性格的差异,更没有顾忌玛德莱娜长久以来对他的情谊。

婚后的生活远没有如莫里哀想象的那么浪漫,相反,常常发生的争吵却成为他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当他妻子成名后,不仅生活奢侈挥霍,而且行为轻浮放荡,这使得莫里哀既愤怒又嫉妒,于是他们不得不长期分居。在不幸的婚姻使莫里哀陷入痛苦的那段时间里,从他那颗受伤的心田里涌出的愤怒和泪花融化在《恨世者》《乔治·唐丹》和《女博士》等剧本中。可以说,《恨世者》中的亚尔赛斯特实际上就是作者自己的写照,男女主人公的关系正如莫里哀与妻子之间的关系。

二、缪塞与他破裂的爱情

在1833-1835年间,缪塞与女作家乔治·桑相爱,并一同前往意大利。在此期间,有一位威尼斯医生介入,三角恋爱,以致缪塞与桑感情破裂,最后分手。缪塞感到失望和受伤害,转向寻欢作乐的生活,不断谈情说爱。他写了著名抒情长诗《四夜》,反映失恋后痛苦的心情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除了诗歌外,1836年缪塞创作了曾允诺要为桑写的一本书——《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他在该作品中不仅生动地记述了他和桑的罗曼史,而且塑造了一个对社会不满又无意反对,面对黑暗现实存有几分嘲讽又带有几分厌弃,半是自由追求半是沮丧颓废的浪子形象。这其实也是对他自己的真实写照。可以说,这部作品成功地勾勒出欧洲社会发展中的整整一个时代,“世纪病”一词即由此小说而来。

总之,缪塞与女作家桑的相恋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他一系列伟大的作品几乎都是他与桑爱情破裂后的产物。魔鬼和天使结合的化身、失恋带来的极致痛苦、沉闷压抑的社会背景、动荡不安的时代变迁,这一系列主、客观因素造就了缪塞痛苦的诗學理论,也使其成为最具浪漫特质的现代最伟大的法国诗人。

三、萨特与他的“三重奏”生活

萨特一生的感情生活可谓丰富多彩。萨特年轻的时候和波伏瓦情投意合,甚至二人为他们之间“永恒的爱情”订约,彼此完全透明,永不分开,但是又约定彼此可以体验“偶然的爱情”,认为能同时体验一下其他的“风流韵事”,也是件乐事。萨特的“终身伴侣”波伏瓦独立、叛逆、聪慧、自信,不同于一般的女人。萨特和波伏瓦不愿因为婚姻而牺牲自由,所以终其一生,二人虽然感情生活“多姿多彩”,但是从未结婚,也没有孩子。萨特和波伏瓦持有这样的爱情观就有了后来所谓的“三重奏”生活。

萨特一生多情,艳遇无数,在他周围围绕着不少的追随者和崇拜者。萨特的女友有漂亮的女演员、电影明星、歌星、女作家、女学生,也包括追随他事业的女社会活动家。有些女子既是萨特的情妇,也是波伏瓦的同性恋伙伴,和他们一起组成了“三人小团体”。在1934年10月,萨特留学回来,继续执教于勒阿弗尔中学,认识了波伏瓦的学生奥尔嘉。而奥尔嘉早在萨特留学柏林时就已经与波伏瓦结成了亲密的伙伴。在1936年,萨特和波伏瓦想“重新创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请奥尔嘉跟他们共同生活。不过不久后“三重奏”失谐,但这种感情生活经历使萨特和波伏瓦都有所震动和思考,故而同一生活经历被他们分别写进自己的作品之中,如《禁闭》和《女宾》。此外,萨特的《理智之年》《缓期执行》也描写了他们和奥尔嘉形成第一个三重奏的过程,其中塑造的伊维什,也是以“三重奏”中的奥尔嘉为原型。此外,萨特的其他作品也直接或间接来自他自己的感情生活。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者作为文学创作的主体,作者的人生经历(特别是情感经历)直接影响其文学创作,并且不断地促使作者对自身、对情感、对人生、对人类问题做出理解与思考,并诉诸于文学作品。当然,这只是在几部西方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做出的分析和评论,但这样的例子在西方文学创作中屡见不鲜,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在文学创作中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注释:

①莫里哀(1622-1673),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代表作有《无病呻吟》和《伪君子》等。

②缪塞(1810-1857),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罗拉》和《四夜》等。

③萨特(1905-1980),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师。代表作《存在与虚无》和《禁闭》等。

参考文献:

[1]苏雪莹.浅析外国小说创作与作者的关系[J].新西部(下半月),2007(9).

[2]朱省果.浅析作者与作品的关系[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11).

[3]尚伟.论作家个性体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J].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上一篇:风筝凤凰城街道中心学校下一篇:工会宣传委员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