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起源和发展

2024-08-14

艾滋病的起源和发展(精选9篇)

艾滋病的起源和发展 第1篇

艾滋病的起源和发展

科学研究发现,艾滋病最初是在西非传播的,是某慈善组织做了一批针对某流行病疫苗捐给非洲某国,但他们不知道做疫苗用的黑猩猩携带有艾滋病毒。

由美国、欧洲和喀麦隆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说,他们通过野外调查和基因分析证实,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起源于野生黑猩猩,病毒很可能是从猿类免疫缺陷病毒SIV进化而来。其实,艾滋病的起源应该是在非洲。1959年的刚果,还是法属殖民地。一个自森林中走出的土人,被邀请参与一项和血液传染病有关的研究。他的血液样本经化验后,便被予以冷藏,就此尘封数十年。万没想到的是,数十年后,这血液样本竟然成为解开艾滋病来源的重要线索。

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青年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

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迅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第四大杀手。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6年5月30日宣布自1981年6月首次确认艾滋病以来,25年间全球累计有65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其中250万人死亡。到2005年底,全球共有386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10万人,另有280万人死于艾滋病。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8艾滋病流行状况报告》指出,2007年,全球防治艾滋病的努力取得了显着进展,艾滋病流行首次呈现缓和局势,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数量以及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都出现下降。2007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270万,比2001年下降了30万;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为200万,比2001年下降20万。

据介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感染初期算起,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因抵抗能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直至因长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目前,这种病死率几乎高达100%的超级癌症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故此我们把其称为超级绝症。

艾滋病的起源和发展 第2篇

一、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二、现代中国旅游的发展

三、旅游的概念

四、旅游活动的类型

一、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旅游活动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古代旅行阶段:19世纪40年代以前

近代旅游阶段:18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现代旅游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一)古代旅行活动

1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沒有旅行的物质基础,仅有受战争、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为生存而被迫进行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行的范畴。

2 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交换的扩大,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出现,并在奴隶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

3封建社会:在欧大洲批城市开始兴起,中产阶级逐渐成长起来,商人阶层也在逐步发展,促进了旅行的进一步发展。

古代旅行的特点:

1、旅行活动兴起和发展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直接的关系,从整个古代时期来看,旅行活动主要繁荣在古代文明国家,如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和古中国等。

2、古代旅行中商务旅行人数较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西方和中亚由于政教和一,宗教旅行较为活跃。而在东方,帝王巡游和文人旅行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古代旅行参加人数有限,消遣性旅行只限于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人士。

4、旅行活动的范围与交通工具有很大的关系,在古代旅行时期,主要的交通工

具是马车、船,速度较慢,所以决定当时的旅行仅是区域旅行活动。

(二)近代旅游活动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开端

事件: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火车组织了570人,从莱斯特

到洛赫伯勒去参加戒酒大会,当日往返,全程24英里,经库克联系,往返车票

每人一先令。

特点:(1)参加者来自各行各业;

(2)组织方式同现代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的情况基本相似;

(3)其规模在当时是空前的。

所以,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组织的团体旅游 被认为是划分古代旅行

活动与现代旅游活动的标志。

1、近代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发生,产生了先进的交通工具;

(2)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促使更多的人试

图通过旅游来暂时改变紧张的城市生活和拥挤嘈杂的环境压力。

(3)产业革命带来了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扩大了有条件外出旅游的阶

层。第一,产业革命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第二,产业革命造就了工业无产阶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的工人阶级的斗争,工资逐步提高、劳动时间逐步缩短。、旅游业的出现及其发展

(1)旅行社的出现

1845年,托马斯·库克在英国的莱斯特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

性质的旅游营业所,1865年,他正式成立了旅行社“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

到20世纪初,在世界上已经形成了旅行代理业的三大公司,它们是:

英国“托马斯·库克旅游公司”

“运通公司”美国

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

(2)导游书籍的出版

1839年,德国人卡尔·贝德克尔编印了《旅游指南》,介绍荷兰、比

利时的有关情况。

1848年,托马斯·库克编印了《利物浦之行手冊》

3)运输业与旅游业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

1822年,英国人罗伯特·斯麦脱经办了轮船旅游业务。

(4)为旅游者服务的旅馆业和饮食业的出现

随着旅游活动的发展,过去的客栈、驿站已不能适应旅客的需要,因此,在铁路、公路和码头建造了许多较舒适的旅馆。19世纪初,在德国的巴登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豪华的旅馆。

(5)金融界介入了国际旅游业

1879年,托马斯·库克发明了一种简便的用于货币兑换手续的“旅馆联券”,旅游者持有此“旅馆联券”可以在同托马斯·库克的旅行社有合同关系的交通运输公司和旅馆中用于支付,并可以在指定的银行兑取现金。可以说这是最早的旅行支票。

(6)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地的建设也不断发展,出

现了国家和私人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兴办各种旅游活动的情况。

(2)现代旅游活动的新特征

1、游客的大众性(旅游活动的普及性)

2、规模发展的持续性

3、活动空间上的国际性和相对集中性并存

艺术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第3篇

随春秋战国时期以前, 民间乐舞也有流行, 并且有更多的人去参加。正是因为人类本身生存、繁衍、发展的需要, 民间乐舞成为当时表现男女性爱永恒主题的重要形式, 这一时期的民间风俗祭祀舞, 是对前代传统的继承, 在各地流传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历史悠久的傩舞和巫舞等普遍流行, 商周时期形成的表演性舞蹈, 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专业歌舞艺人增多, 艺术水平不断提高, 当时统治阶级醉心于乐舞享受, 同时在政治上充分利用歌舞的工具性, 加强了歌舞技艺的训练, 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歌舞艺人。

任何一种艺术, 它的根源出自民间, 它的发展却是专业艺人努力和创造的结果, 是有经验的艺人培养训练倬轻艺人的结果。荆楚宫中的表演性舞蹈, 不仅在当时颇具盛名, 而且一直流传到汉代。袅袅长袖、飘飘萦回、变化莫测, 如行云流水, 影响非常深远, 传承非常典范, 训练非常有素。秦汉是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 舞蹈活动普遍盛行, 乐舞百戏等的表演艺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因成立乐府汇集民间乐舞及西域乐舞和少数民族舞蹈传入, 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舞蹈和舞人, 形成了大型综合性表演艺术“百戏”, 广泛流传于宫廷和民间。汉朝初期宫廷设置乐舞机构, 掌管宗庙祭祀活动, 搜集民间乐舞, 训练乐舞队伍, 客观上对汉代乐舞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礼节性舞蹈和即兴起舞、雅乐舞蹈的继承和创新, 使汉代乐舞呈现出新的面貌。少数民族歌舞的进入, 更使汉代乐舞艺术得到了大发展、大提高。乐舞理论继承儒家学说, 间或有新论。舞人的文学素养不断提高, 表演时能相当生动、准确而深刻地展现舞蹈的意境, 表现出舞者高超的艺术水平。

到了汉代, 中国封建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西汉时期, 出现了“文景之治”。随着商业的发展, 大城市也在不断增多并日臻繁华。汉代舞蹈注重技艺结合、表情达意, 舞“游心无垠, 远思长想”, 时而挺拔昂扬, 时而婉转流畅。所有舞蹈动作的设计都不是单纯地炫耀技巧, 而是随着舞蹈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由此产生了很多精美绝伦的舞蹈。这时也出现了群舞的创作。如由十六男童舞蹈的《灵星獬》、二十二男众舞蹈的《巴渝舞》、六十四人舞蹈的《东京赋》中稷庙祭祀舞等, 都是变化莫测、新颖别致的群舞场面。同时, 无论是严肃规整的雅乐舞蹈, 还是欣赏价值较高的表演性舞蹈, 都有专门的人员组织编排、训练、演出。这一时期, 汉代舞蹈训练已进入较高水平, 整齐、统一、协调是汉代群舞基本训练的要素。专业舞人训练时间长, 学舞年龄小, 有幼功, 身轻若燕, 在舞蹈弹性的训练、控制呼吸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魏晋南北朝时期, 宗教活动盛行, 娱人娱神的乐舞活动广泛存在于社会之中。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 虽然出现的著名舞蹈和舞人不多, 但这个时期在中国舞蹈发展、舞蹈训练、舞蹈表演上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唐代是中国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的时期, 又是中国封建政治制度日益巩固且臻于完善的时期, 也是中国封建时代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唐代歌舞戏就是在这个时期发展成熟的。《踏谣娘》、《兰陵王》、《拔头》等歌舞戏, 不仅有了故事情节和人物扮演的角色, 而且有歌唱, 有舞蹈, 有化装, 有服饰, 还有人声帮腔等, 形成了完整的歌舞氛围和艺术魅力。

到了宋代, 随着都市的繁荣, 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各种不同的文化娱乐形式应运而生, 瓦舍与勾栏相继出现。宋代瓦舍、勾栏的形面舞, 历经宋元杂剧和明清戏曲的变革与发展, 逐步形成戏曲舞蹈。中国戏曲舞蹈有时模拟鸟兽动作, 有时模拟自然物情状, 如为了表现火的蔓延, 就用袖的飞舞来模拟;为了表现身体灵活, 就模拟鹞子翻身;表现手指秀美, 就模拟为兰花开放;表现腰肢纤细, 就模拟柳条摆动。无论是飞禽走兽、壁神庙像、鱼龙虾蟹、龟蛇虫蛾, 以及香烟浮动缥缈、中国书画艺术等, 都可以作为舞蹈动作的借鉴。

航空母舰的起源和发展 第4篇

1909年,法国发明家克莱曼·阿德率先出版了一本名为《军事飞行》的专著,首次向世人描述了飞机与战舰结合的迷人梦想,并向各国海军展示了航空母舰的雏形,立即引起了海军强国的极大兴趣。

20世纪初,处于急速崛起的美国海军,大力发展大型战舰,决心使用航空母舰来改变海战模式,并加快着手这方面的试验。1910年11月14日,停泊在汉普顿锚地的美国海军“伯明翰”号巡洋舰的外形与往常显得有点异样:从舰上的舰桥开始,平缓地向前甲板倾斜安装了一条长25.3米、宽7.3米的木质跑道;而在跑道上一架待飞的“柯蒂斯”式飞机此时正迎风而立。极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著名民间飞行员尤金·伊利在检查完各项设施后,迅速跨入座舱,启动发动机。随着螺旋桨越转越快,飞机向前急速滑去,但由于木质甲板长度太短,飞机在脱离甲板的一瞬间并没有达到应有的起飞速度,结果机头直往下扎。就在围观的人们以为一场悲剧即将发生时,沉着的伊利操纵尾舵,拉起了机头,驾驶着飞机在海面上空蹒跚前进了几千米,最后安全地降落在海滩旁的一排小木屋附近。

两个月后,美国海军又在旧金山海湾进行了航空母舰的舰上降落试验。由于飞机在战舰甲板上降落比起飞难度更大,也更危险,因此美国海军特地选择了一艘吨位更大的重型巡洋舰“宾夕法尼亚”号,而且在其尾部安装了比“伯明翰”号巡洋舰起飞甲板更长、更宽的一段木质跑道:长约36米、宽约9.6米。为了能迅速减小飞机的着舰速度,还沿着甲板横向设置了22根钩索,每道钩索两端用50磅重的沙袋系住。试飞员伊利还把自行车内胎缠在身上,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1911年1月18日,这天海面风大浪涌,战舰颠簸不已,而舰长又错误地决定抛锚停航,并将舰尾迎着风向。幸亏伊利技艺高超,他关闭了发动机,降低高度,压低机尾,钩住了其中的11根拦阻索。通过一段距离的减速滑跑,飞机总算在距平台前端9米处停住。伊利先后成功地实现飞机在战舰的起飞和降落,为航空母舰的正式发展奠定了基石。

此后不久,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相继开始了航空母舰的研制工作,很快,一批包括水上飞机母舰在内的性能迥异、大小不同的航空母舰接连问世,不久便在战争中突显出它们的威力。可是因“巨舰大炮”的思想在不少国家海军领导人头脑中作祟,他们对“在军舰上起降飞机”的方案并不以为然,武断地认为要使飞机能在军舰上起降,就必须拆除军舰上的大炮,而这将大大降低军舰的战斗力。因此,早期的海军强国并没有大力发展阿德那种在军舰甲板上起降飞机的航母设想,而是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即研制水上飞机及其母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水上飞机母舰开始登场亮相,并在战争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它固有的缺点也充分显示出来:吊放与回收不方便、起降受风浪影响大等。于是,英国转而把一艘商船改装为设置全通飞行甲板和岛型舰桥的航空母舰,命名为“百眼巨人”号。这艘满载排水量1.4万余吨、最大航速20节、可搭载20架飞机的航空母舰,成为现代常规航母的雏形。1918年,英国首次专门设计建造“竞技神”号航空母舰,日本海军两年后设计建造的“凤翔”号航空母舰却赶在英国人之前,于1922年提前服役,夺取了世界上首艘专门设计建造航空母舰的桂冠。

到“二战”前夕,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已经建造了数量可观的航空母舰,但因“大舰巨炮”思想始终在各国海军中占主导地位,战列舰依然是海上霸主,航空母舰只能作为辅助兵力。“二战”爆发后,英国航空母舰及舰载机在塔兰托海战中成功开局,到日本航空母舰编队袭击珍珠港,航空母舰日渐发挥出其他兵力兵器难以匹敌的作战威力。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1944年6月的菲律宾海战、1944年10月的莱特湾海战,交战双方都以航空母舰作为海战的主力,航空母舰正式问鼎“海上霸主”宝座。整个战争期间,各国包括改装护航航空母舰在内的航空母舰数量猛增,其中美国高达122艘,英国69艘,日本28艘。

“二战”之后,各国就纷纷淘汰了各种老旧或性能不佳的航空母舰,并对少数大战中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现代化改装。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武器装备方面的物化,一些海军强国开始研制新型航空母舰及喷气式舰载机,同时逐渐推广使用斜角甲板、蒸汽弹射器、舷侧升降机、新型拦阻装置、全天候助降装置等多项最新技术和设施。其后,各型导弹、新式舰炮、反潜武器、指挥自动化系统、电子对抗系统,以及核动力都在航空母舰上装设运用。

当代航空母舰更是各种高新技术的集大成者,其作战技术性能和攻防能力远非以往可比。航空母舰发展已近百年,期间受到各种兵力兵器多方冲击。但毫无疑问,以航母为核心的编队仍具有其他兵力兵器难以替代的巨大作用。航空母舰编队有着很强的海上。

综合作战力量,不仅搭载有各类性能先进的舰载机,而且配属有若干艘水面舰艇及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等。航母编队既可遂行反舰、防空、反潜任务,也可对近海战略设施实施精确打击,还可发射巡航导弹对陆地目标实施纵深打击。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航母编队可同时使用多兵种、多舰种、多机种,能开辟独立海战场,做到全天候、大范围、高强度、长时间的连续作战,真正实现中远海的一体化联合作战。从发展趋势看,航空母舰还是空间作战的极佳平台,可以搭载高能激光武器、高速动能武器等,对太空卫星、空间武器等实施拦截和摧毁。除此之外,航编队也可以胜任其他兵力无法完成的海上非战争行动,利用其庞大的阵势、广阔覆盖的海空域、超强的立体作战能力,实施常规威慑,执行海上日渐增多的任务。在可预见的未来,航空母舰依然是海上作战兵力兵器中首屈一指的“大哥大”。

航空母舰又简称“航母”,前苏联称之为“载机巡洋舰”。它是海上的巨无霸,是一种可以提供军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军舰,也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现代航空母舰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的结合体。

它在自“二战”以后的战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近20年的战争中(如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等)熬头独占,不可一世。

虽说航空母舰战斗力强,还有超强的补给能力,但是它体积大、移动不便的缺点比优点甚至更加致命,在今后对等的海战中比普通军舰更容易被对方命中。假如对方想尽办法先攻击航母(当然攻击前肯定是在被攻击方没有防备或防备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历史著名的“珍珠港事件”就是其中最好的案例之一),航空母舰的任何部位一旦受到攻击却无法得到抢救时,就会葬送海底。假如航母是以核能作为动力的,就有可能会导致发生核爆炸或泄漏。众所周知,一颗原子弹的威力就可以毁灭日本的广岛市;同样,核辐射等威力就有可能会葬送整个航母战斗群。

因此,航母这些优、缺点可能决定着未来航母发展史上的新方向。

(摘自金城出版社《近距离透视航空母舰》 编著:相天)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第5篇

授课教师:张公初级中学陈杰

班级:七(2)班

教学内容:蓝球运动的起源

学情分析:本课主要讲述篮球的起源、特点与价值,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篮球的发展趋势。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非常喜爱篮球运动,可以说对于篮球活动有所熟悉,但是真正涉及到篮球基础知识和技术战术等具体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知识,那就是一片空白,简单的说他们就是为了玩而玩,并没有过多的去深入探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篮球运动的基础知识以及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2.欣赏篮球及体育运动美的神韵.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篮球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应用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篮球这项运动的热情。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德育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篮球基础知识发展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教学难点:对篮球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应用。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rield)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JamesNaismith)博士发明的。奈史密斯从工人和儿童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3.05米),把球向篮内投掷,按投中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到1893年,才逐渐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 当时只是为了给国际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院的学生们发明一种适合室内进行的运动,他的发明引起了积极的响应。最初,他将两个装桃子的篮,钉在学校健身房楼上看台的两端,以橄榄球作为比赛用具,向篮内投掷,后来改为铁制的圆圈,挂上线网。再后来剪开网子下口,成为今天篮框的样子。为了完善篮球游戏,他在1892年制定了13条规则,后逐步修改和增加条款,出场人数也逐渐减少,直至规定每队5人,这才成为现代的篮球运动。】 蓝球运动的发展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FIBA)。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在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1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女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

篮球运动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规则在不断地更新,技战术也逐步得到提高。30年代以前的篮球运动处于传播和推广时期,技术和战术尚处于初级阶段。3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登上了国际体育竞技舞台,世界性的比赛推动着篮球技术、战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动作、战术组织和训练方法逐渐提高。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高大队员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但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这种情况,1956年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了限制区,增加了30秒和干扰球规则。60年代是高度、技术和速度同步发展时期,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在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70年代是高度、技术、速度相结合、相统一并持续发展的阶段,投篮技术中出现了空中换手投篮,各种单、双手扣篮。8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是在高水平上的全面攻守对抗,同时,技术全面、特长突出的明星队员在队内的作用举足轻重。

唐诗的起源和发展(推荐) 第6篇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 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唐诗的形式和风格 是丰富多采、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 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严格意义上的“唐诗”,无疑即见于《全唐诗》与《全唐诗》的各种“补编”(包括《全唐诗逸》、《补 全唐诗》、《补全唐诗拾遗》、《全唐诗补逸》、《全唐诗续补遗》和《全唐诗续拾》等)里的诗——全唐的诗的数目亡佚的无疑要大大超过存世的,在辨识上似乎 也应撇去《全唐诗》始作俑收录在这些书里的五代诗。从唐人孙翌第一部编选唐诗的《正声集》开始,《南薰集》、《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才调集》 等著名的“唐人选唐诗”以来,历王安石《唐百家诗选》、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元好问《唐诗鼓吹》、高秉《唐诗品汇》、胡震亨《唐音统签》、钟惺、谭元 春《唐诗归》、王士礻真《唐贤三昧集》、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到孙洙《唐诗三百首》,到余冠英主编的《唐诗选》,再到葛兆光选注的“中国古典诗歌基础文 库”的《唐诗卷》,千余年唐诗精华不断被人甄选推扬,唐诗的精魂血魄已沉潜于中华民族的灵魂里,融化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一个古老诗国的光辉灿烂诗歌 遗产的顶峰与典范。以至于鲁迅先生要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而中国的文化巨匠的成长几乎无不受到过唐诗的雨露沾溉,如郭沫若在《少年时代 ·我的童年》里就说到他的母亲,“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耳濡目染,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在我未发蒙以前,她教我暗诵了很多的 诗。”——这又可见出中国民间唐诗之深入人心,这也正是《唐诗三百首》这样的普及读物,不断有“新注”,又不断有“新编”的原因了。唐代的诗人特别多。“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位著名诗人。唐开元、天宝年间,出现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产生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 诗派。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他写了十首《秦中吟》和五十首“新乐府”,有诗集《白氏长庆集》。杜牧,人称“小杜”,他最为出色的一些抒情七绝(如《山行》、《泊秦淮》等),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我们还学过他的《阿房宫赋》。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咏怀诗、咏史诗和爱情诗最有特色,如《登乐游原》、《无题》等,又诗集《李义山诗集》。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遗产、是中华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唐代有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丝绸之路,以长安为中心,西至罗马,东至东京,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有世界主义的文化精神:国力极强盛,版图辽阔,经济发达,文化既大胆拿来,又讲送去主义,元气淋漓,色彩瑰丽;有继承创新的文化精神:秦汉帝国的文化格局、南北朝职官、府兵、刑律等等融为一炉。在教科书上,似乎只有这些才是唐诗的文化精神。不是说这些不重要,然而谈到唐诗的文化精神,就只能是“遥想汉唐多少宏放”,我觉得这似乎是一个成见。今天我们都不从这些大地方讲起,诗歌毕竟是关于心灵的事情,我们从唐诗的心灵世界讲起。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心灵性才更是唐诗幽深处的文化精神。

教案: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第7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

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

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

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难点:

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本节核心知识: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2、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黑猩猩。

3、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属于观点。

4、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化石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是露西少女。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他们大约生活在距今50万∽20万年前。

5、促进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环境变化是森林大量消失。

6、促使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后,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身体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的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

7、人类起源于发展示意表:

森林古猿→地面直立行走→前肢解放→制造工具、从事劳动→火的使用→大脑发达→语言文字→人类社会

8、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根本区别是:

运动方式不同;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西方隐私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第8篇

一、起源:人的羞耻心

隐私最早可以溯源到人的羞耻心。根据 《圣经旧约·创世纪》 的记载, 人最初“赤身露体, 不觉羞耻”, 在吃了禁果之后才心明眼亮, 人正是有了羞耻心, 才认识到隐私保护的重要意义, 羞耻心也可以说是人们认识隐私的开始。

以“羞耻心”为开端, 远古时代的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尤其是性器官——是绝对的隐私, 不允许别人随意窥视。与之相应, 两性之间的行为也是绝对不能公开展露的。羞耻心也是将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依据, 同时也是人们认识自己的开始。

电影《斯巴达克斯》中的一个场景即描述了在奴隶主的安排与监督下 (乃至欣赏取乐) 奴隶之间的交配活动。而斯巴达克斯的一声怒吼:“我不是动物!”则宣告着即使是奴隶, 也需要隐私来维护自己作为人类的尊严。

二、古希腊的“私人领域”:一种“被剥夺”的状态

这种对人类本性的追求在古希腊的政治思想中有着更为深刻的体现。在古希腊城邦时期, 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是被严格区分的。对应于私人领域的是家庭, 其显著特点是人们受生物本能的驱使而共同生活;对应于公共领域的则是城邦, 摆脱了生存必然性控制的人们可以进入城邦, 通过行动和言说参与政治生活。

按照古希腊思想, 政治生活是远远高于私人生活的。因为私人生活存在于家庭领域之内, 家长通过强力和暴力统治家庭及奴隶被看作是正当的, 是征服必然性和获得自由的手段;只有在政治领域中所有人才都是平等者或自由人, 任何事情都要取决于话语和说服, 而不是取决于暴力和强迫。亚里士多德对人作为“政治动物”的定义表明, 公民只有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才是真正完整意义上的人。

那些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仅存在于私人领域的奴隶和野蛮人“不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 而是作为动物种类的一个标本而存在于这个领域中。这正是古人对私人性表示极大蔑视的终极原因。”因此对希腊人来说, “私人领域”或者说“家庭内”就意味着被剥夺, 是一种被剥夺了人的能力中最高级、最本质的东西的状态。

三、希腊化和罗马思想中的“私人领域”:逃避公共生活的庇护所

相对于希腊人对私人领域的蔑视和贬抑, 罗马人开始转而重视家庭内部私人空间的价值和意义。为何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呢?究其原因, 是城邦的没落和帝国的崛起, 使得公民参与政治的职责降为单纯的服从, 自由人的观念也随自由的丧失而丧失。人们既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又无力改变现状, 只能逃避其所熟悉的公共生活而转向个人的安身立命。

城邦的没落导致了社会思想及人的精神气质的激烈变化。这时期的哲学几乎都专注于寻求善的生活, 而非善的国家。城邦曾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是自足的, 而现在被视为自足的是个体。这个个体或被视作事实, 或被伊壁鸠鲁派、犬儒派、斯多葛派视为理想。以萨宾的经典性论著《政治思想史》为例, 他将上述三个学派视作“弃绝” (即抛弃社会世界) 的不同变种。它们宣扬明智, 并且必须弃绝世界才能成为智者。在一个恶劣的世界中, 人不能有福, 但可以有善, 而真正的善则是个人的德行。那么如何远离政治结构, 退回内心世界, 专注于个人德行呢?阿伦特指出:“家庭是他们躲避尘世的避风港, 即使被世界驱逐的人也能在家庭温暖的壁炉旁找到一个替代之所, 获得家庭生活的有限的实在性。” 因此, 对罗马人来说, “私人领域”——更具体而言指的是个人拥有的土地和建造于其上的房屋——提供的就是一个暂时摆脱共和国事务的庇护所。

四、中世纪基督教思想中私人领域的扩张与公共领域的消失

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鸿沟在中世纪仍以某种形式存在, 但是已失去了它的大部分意义而且完全变换了位置。在罗马帝国覆灭之后, 是天主教教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民资格的替代品——这以前曾经是市政府的特权。简言之, 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二元对立转变为世俗领域和宗教领域的二元对立, 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被人与上帝的关系问题所替代。世俗领域向宗教领域的上升, 在许多方面都相应于古代从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的上升。

然而, 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首要的区别就是基督教宣传来世的教义, 将人们的主要兴趣从尘世转向天国。因此无论教会变得多么入世, 它本质上都是以对彼岸世界的关切把信仰者结合成一个信念共同体。基督徒在人间度尽一生, 视尘世为羁旅, 但却满心向往天国的生活。与之相对的是, 古代的公共领域却是切实存在于世俗领域之中——“希腊人, 在他们的伟大时代里, 曾经在日常生活上发现了喜乐与美。”他们只要走出狭隘的家庭领域, 就可以进入城邦参与政治, 正是在这一点上宗教领域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共领域难以完全等同。其次, 在中世纪封建制度下世俗领域彻底变成了古代所谓的私人领域, 其标志是一切活动都被纳入家庭场所中, 在那里它们仅仅具有一种私人的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中世纪的社会制度——通过层层分封土地和人民而形成的封建领主制实际上是一个严格区分社会阶级的等级制, 而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在阿伦特看来只能存在于古代的家庭领域之内。

上述这种私人领域扩张和公共领域消亡的现象可以从基督徒对待政治的态度中找到根源。基督教道德认为, 个体灵魂从与上帝的父子关系中得到永恒价值,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类的兄弟关系, 因而每个人只应当关心他自己的事情, 政治责任首先是一种负担, 承担这种责任仅仅是为了那些无需操心公共事物的人 (即比他低级的人) 的幸福和得救。准确地说, 这种责任更近似于家长对他家庭成员的责任而非政治责任。因而中世纪的社会制度既有垂直的臣属依附关系, 又广泛存在水平的契约关系:一方面团体与从属是中古事务模式的核心, 整体秩序被认为是诸团体所共同趋向的团结, 另一方面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契约关系又蕴含着个人主义的萌芽。

五、近代自由主义传统中的隐私:一项重要的个人权利

隐私被视为个人的一项基本权利, 这一认识是伴随着近代个人主义的兴起和自由主义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自由主义运动始于西欧, 随着西方文艺复兴思潮的开始, 人们对于保护个人权益的认识逐渐提高, 不仅是个人生命财产的安全,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人, 一个有思想有意识的人来说, 个人的隐私是最为值得保护的。

与古代奴隶社会不同, 古代的君权专制制度是无法保护人们隐私的, 同时奴隶也是没有隐私可言的, 西方人们不仅受君权的制约, 同时还受到宗教教条的制约, 而近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不断冲击君主专权, 反驳神权无上的地位, 在反封建反君主专治的斗争中, 资本主义发挥了巨大作用, 资产阶级是以人的思想为主体, 他们认为天赋人权, 人们有权利保护自己的隐私, 人们应该有自己的秘密不受别人的控制, 同时他们也强烈渴望自由, 这也是人们追求隐私权的开始。

斯宾诺莎在他的 《神学政治论》 里指出, 自由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 自由的思考, 自由的判断是天赋人权, 人们在订立契约的时候, 向共同体转让的仅仅是自由行动的权利, 而不是也不可能是转让自由思想和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近代以来最早订立隐私权保护法的国家是美国, 19 世纪末美国已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确保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同时隐私权作为一个法律概念, 由此开始传播开来, 经过近200 多年的发展, 现如今世界各国基本都已经确立了自己国家的隐私权保护法, 全世界的人们都认识到个人隐私是个人的事, 不受国家, 宗教思想的控制, 不受任何人任何组织的控制。

总之, 从古希腊人对私人生活的蔑视, 到近代自由主义把隐私视为一种值得尊重的个人权利, 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方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 隐私具有不同的含义, 其社会评价也经由了从贬义到中性和褒义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Louis Alvin Day.Ethics in Media Communications[M].CA:Wadsworth Publishing, 2005:129

[2]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 (第三版) [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20

[3][法]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谷方,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22

[4]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7:2.

[5][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 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9:29

[6][法]埃马纽埃尔·米修主编《法国与欧洲信息技术法律实务指南》,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论欧洲和声的起源和发展 第9篇

关键词:欧洲和声;起源;发展

欧洲音乐中和声的形成和发展,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和声在欧洲音乐史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下面笔者即对欧洲和声起源和发展进行梳理。

一、10-16世纪,欧洲复调音乐从早期的奥尔加农发展至复调音乐的完善阶段

这个时期开始有文字、乐谱记载,为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当复调音乐的各声部相互间以协和音程为主作对位结合时,即形成和声音程、和弦与和声进行。这时期的特点有:早起平行的声部进行;以各类七声中古调为基础,所以后人称15、16世纪复调音乐中的和声为中古调式和古调式和声,或者称作教会调式和声;以协和音程为主,和声结构只有大、小三和弦原位、第一转位与减三和弦第一转位,其他不协和音程均须按规定的方法解决。从14世纪开始有变音,形成类似导音进入主音的声部进行。变音的应用为各类调式逐渐变集中为大、小调体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17世纪,早期巴洛克时代

17世纪,随着单声部旋律的形成以及歌剧的产生,开始使用为单声部旋律加和弦伴奏,并采用“数字低音”以指示伴奏的和声,由键盘乐器演奏者即兴伴奏,以纵的音程结合为基础,使和声的作用加强,并形成以平均节奏持续流动的低音线条。器乐中和弦织体的发展,对逐步形成主调音乐有着重要意义。

从这个时期起,由于主调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和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首先,它有声部组合作用,在统一的和声基础上,各声部相互结合成为协调的整体。其次,有乐曲的结构作用,通过和声进行、终止式、调性布局对曲式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的和声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特别是不协和和弦的表现作用对于丰富音乐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此属七和弦得到应用,并成为确立大小调性的重要条件。在17世纪后期,虽然还存在着中古调式的影响,但大小调体系已经得到确立,大小调成为旋律与和声的调式思维的基础,他们之间的调式为音乐的重要表现因素。

三、18世纪上半叶,后期巴洛克时期

18世纪上半叶,器乐写作得到更大发展,建立在大小调和声基础上的自由复调是主要的织体形式,继续使用数字低音作为键盘乐器和声部分的写谱方法。这个时期,和声作为曲式创作的重要因素,如赋格、奏鸣曲、古二部曲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并形成这样的调性布局:大调先转至属大调,以后再转至其他关系调;小调先转至属小调和平行大调,以后再转至其他关系调。此时已经注意并应用了调式功能色彩的对比。另外,“皮卡蒂”三度即小调乐曲结束时主和弦常用大三和弦,自16世纪后半叶即得到普遍应用,并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叶,同主音大小调的变化是这一时期普遍使用的一种音乐对比法。巴赫被看作是这时期乃至今天的复调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复调发展的高峰,对后世音乐艺术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和声材料方面,除自然和弦外,还运用了大量的变音和弦。器乐中的和声织体使主调音乐风格获得进一步发展,逐步向18世纪半叶的主调音乐体制过渡,此时复调的高峰与主调音乐形成一段重合期。

四、18世纪后半叶,古典乐派时期

18世纪后半叶为古典乐派的鼎盛时期。这时期,主调音乐成为主流。与旧风格相比,新音乐的和声节奏大多较慢,在进行相对缓慢的传统和声之上进行着大量繁忙的活动,重要的和声变化是键盘乐曲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手法。

古典乐派崇尚理性,强调道德力量,作品结构严谨、明晰,手法简洁、洗练,也表现在和声手法的简朴方面。此时和声调性意义更加明确,突出强调功能和弦I、IV、V;数字低音不再使用;低音也摆脱了流动性线条的束缚。同时作品结构比较方整,不像复调作品那样有复杂的声部与节奏,使和声的节奏规律化、节拍化,以对称、平衡的和声进行为主体。同主音大小调对置、离调与离调模进、等音转调等手法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扩大了作品的调性范围。从这个时期开始应用和声大调式,应用bVI级大三和弦的阻碍约束,随着半音进行也得到发展,成为一种富于色彩的手法。在主调音乐的曲式中,特别是在大型曲式中,和声的结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和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五、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

19世纪早期,由于浪漫表现的需要,对创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发展了许多和声语汇。这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变音体系和声和其它复杂的和声手法,比如大量引用半音化声部进行、远关系离调与转调、游移与模糊的调性、连续的属功能组和弦、各类远关系的变音和弦、高度叠置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等)、主和弦的隐蔽收束、以避免同主音大小调的混合以及强拍的半音、经弦外音等,从而将大、小调体系和声推向极限,趋于解体的边缘。另一方面,民族乐派兴起,古代宗教体裁被采用,恢复和扩充了自然音体系的和声,其中包括自然大小调、中古调式、古普赛调式以及俄罗斯民间调。这个时期中,下属组得到强调,变格进行得到强调,有些段落仅由下属和弦与主和弦便可构成,副三和弦的作用亦得到加强,它们增加柔和的色彩,并使和声具有中古调式的风格特点;在和声构成方面有加六度音的主和弦与属和弦,自然音范围的高度叠置和弦等;在终止式可用变格终止,还用III级代替V级的正格终止,VI级或II级代替IV级的变格终止,最后终止可以不在主和弦上。

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创造性的特殊的手法,如五声音阶和声,在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之三》中还有五度叠置和弦、全音阶和声等,这些手法成为近代和声的先驱。

六、20世纪近现代的和声

20世纪的和声发展真的可以称为“万花筒”,其形式多样化,进行自由化,结构复杂化,可谓多姿多彩,变化多端,从而使占主导的手法不是很明显。在大小调体系和声发展至极限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和声手法,主要有两个路程:一是回复至老的音乐风格,二是探索新的创作手法,他们都打破了200年来传统和声的规范。

20世纪的和声手法的特点有和声思维复杂化、和声结构多样化、和声进行自由化、调性观念的扩大化。其表现有:首先,全音阶的进行,比如巴托克的和声。这个时期,四六和弦可以独自使用,远关系的和弦可以连接,打破大小调长期影响;广泛采用中古调式,某些民族调式、泛音、音阶、十二音音阶等。和弦结构尽量打破三度叠置,采用二度密集的音群,四度叠置音响变得尖锐化、复杂化。近现代和声材料提供了色彩变化、紧张度及表现力,但有些材料由于个性太强、思维过于严密,反而失去了发展的余地。

从19世纪后期开始,大小调区别就已经不是很明显了,到20世纪,调性关系就更宽了,随着半音化高度发展和和声功能的模糊,大小调失去了统治地位,并出现了新的调性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泛调性。由于调中心不断变化,缺乏明确的调性感觉。二是多调性。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调性同时结合,即构成多调性,这种调性有着不协和、矛盾的有时甚至是很尖锐的和声效果。三是无调性。在半音阶的基础上,强调每个音都有同等的意义,避免否定中心音的控制。这些新手法、新的处理方式都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创新、突破、个性、多样化的主流。

上一篇:采用先进通信技术为做好防汛工作提供可靠保障下一篇:生活多姿多彩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