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2024-06-26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精选14篇)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第1篇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一、稻瘟病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是流行最广、为害最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地上部分。由于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等。寄主范围是水稻、小麦、马唐等多种禾本科植物。稻瘟病病菌主要在病稻草上越冬,第2年从病稻草上传入稻田中侵染为害。病菌传播主要靠风传播,雨、水流、昆虫也可传播。天气转暖,又有雨淋的情况下,越冬病菌会大量复苏、增殖,从堆在田边的病稻草上转移到水稻植株上为害。

防治方法:

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浸秧,或40%稻瘟灵乳油,亩用100毫升或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对欢60千克喷雾。穗颈瘟预防,孕穗破口期用75%丰登可湿性粉剂亩用25~30克或20%三环唑100克,叶瘟治疗,用稻瘟类农药防治。

二、稻曲病

稻曲病是近年水稻常发病害,尤其在贪青晚熟的品种中发生严重、水稻后期灌浆结实期雨水较多的年份严重,造成秕谷增加,结实率下降而减产。尤其是产生的墨绿色的粉末不但使稻谷品质下降,而且收获时使谷粒颜色被染成墨绿色,十分难看。病菌侵染后,首先在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色菌块,后膨大如球,包裹全颖壳成墨绿色,最后龟裂,散发出墨绿色粉末。

防治方法:

在孕穗末期至破口期前2~3天喷药一次,间隔7天喷第二次药。用药种类及用量为16%“仙耙稻丰收”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15%三唑酮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三、稻纹枯病

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在早晚稻发生普遍且严重,无论发生面积还是为害损失均居水稻病虫害之首。水稻感病后,轻的影响谷粒灌浆,重的引起稻株枯萎倒状,秕粒增加,干粒重降低,产量损失很大。稻纹枯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残体上越冬。该病菌寄主范围很广,生活力强,菌源地广泛。土壤中菌核第二年漂浮水面,萌发侵入稻株,形成病斑,再长出菌丝向四周蔓延。菌核有多次萌发特征,随水漂流,造成多次侵染。气温20℃以上开始发病,适温(25~32℃)高湿条件,氮肥使用偏迟、过量,田水过深,保持时间长等对该病发生有利。一般植株柔嫩、披叶多,透光差,以及长期深水灌溉和多雨天气,发病就重。

防治方法:以保护稻株最后3~4片叶为主,施药不宜过早(拔节期以前)、过迟(抽穗期以后)。药剂选择:5%井岗霉素水剂每亩150毫升或12.5%纹霉清水剂100~200毫升,或20%纹霉清悬浮剂60~10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70千克喷雾。喷雾时要保证用水量,喷到稻株中、基部。

四、稻飞虱

常见的有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灰飞虱以若虫在本地杂草、土缝中越冬。褐飞虱、白背飞虱具有扩散和远距离迁飞习性,在本地不能越冬,迁入的成虫趋集于嫩绿的稻田,集中于稻株基部吸食并产卵于叶鞘组织内,产卵痕初为暗绿色,后由褐色变为暗褐色,孵出的若虫仍在稻株基部栖息为害,并扩散到附近稻丛上。从稻田分布上看,呈成团发生和为害。稻飞虱的发生为害具有隐蔽性,从为害前期表面看,稻株仍生长正常,若不拨开稻丛查看,不易发现有稻飞虱为害。成虫在叶鞘或茎叶组织内产卵,成虫和若虫均有趋光性。气候条件和营养好时,短翅型的个体比例大,危害也较重。其为害都是群集在稻株的下部取食,用刺吸式口器刺进稻株组织吸食汁液。虫量大时引起稻株下部变黑,瘫痪倒伏,俗称“冒穿”导致严重减产或失收。

防治方法:

由于稻飞虱的发生面积大,为害程度重,做好虫情调查,适时开展药剂防治,仍是当前防治的主要措施。害虫大发生年采用“压三控四”的防治策略,在每百丛水稻有虫100头以上时开始施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亩;或5%锐劲特胶悬剂30~40毫升/亩;或25%扑虱灵粉剂50克/亩对水40公斤喷雾。一般发生年在主害代用1%灭虫清(阿维菌素)悬浮剂40~50毫升/亩防治,防治适期为低龄若虫盛期。

五、水稻螟虫

水稻螟虫也叫钻心虫,水稻分蘖期受害。先蛀食叶鞘,造成枯鞘,后咬断心叶,造成枯苗;孕穗,抽穗期受害,造成死孕穗或白穗。

防治方法:

在大田栽秧后的7天左右,结合施追肥每亩撒施1.5~2.0kg的杀虫双大粒剂。对还有危害的田块,7月中旬,亩用90%杀虫单原药40克或51%特杀螟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也可用0.2%高渗甲维盐40~60毫升或5%锐劲特30毫升或20%三唑磷80~100毫升兑水喷雾。

六、稻苞虫

在成虫盛发期重点查看叶色嫩绿,生长茂盛的稻田,凡100丛水稻上有卵10粒以上,或分蘖、孕穗期有幼虫10头,应进行施药防治。

防治方法:

铲除沟边、田边的杂草和人工捕杀,化学防治用Bt乳剂200毫升或晶体敌百虫75~100克对水60千克喷雾,喷雾时以晴天下午4时以后或阴天为好。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第2篇

摘 要:随着我国水稻种植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水稻病虫的综合防治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目前我国的水稻病虫害病发概率成上升趋势,所以需要在重视水稻病虫防治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综合防治方案,本文将具体分析水稻病虫的发展现状,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案与技术措施。

关键词:水稻病虫;技术措施;防治方案

中图分类号:S45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021

目前水稻病虫的综合防治方案制定过程之中,需要结合其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明确防控目标,从而通过生物防控、化学防控、物理防控等多种手段,实现对于我国水稻种植业的保护,下文将具体探讨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方案与技术措施这一课题,希望能够为目前水稻种植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水稻病虫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现状

我国今年的水稻病虫害整体呈多发、重病、频发的趋势,并且仍然有持续发展的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水稻生产安全,其中主要的病害有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主要的虫害有大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杆潜蝇等,这些病虫害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我国水稻的种植质量以及种植产量,所以需要在明确其病虫害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措施进行病虫害的处理与解决。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方案制定与技术措施分析

2.1 明确防控任务与防控目标

事实上防控目标与防控任务的制定应该结合当地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防控目标的选择,很多的水稻田都被纳入了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范围之内,所以其专业化的统防统治服务面积应该远远大于个人技术应用防控范围内,一个省的面积大约可以达到120万hm2,以湖南省为例,其主要的防治任务就是二化螟和大螟533.33万hm2、纹枯病493.33万hm2、稻瘟病100万hm2,稻曲病86.67万hm2等。只有从根本上明确了防控任务与防控目标,才能够为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以及技术措施的分析奠定相应的基础[1]。

2.2 细化防控技术与防控手段

在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过程之中,需要细化防控技术,综合使用防控手段,从而实现重大病虫害的可持续化治理,并且有效提升水稻的种植产量与种植质量,保障水稻的生态安全,所以为了体现环保与对于生态的保护,在防控技术的选择上,尽量选取绿色无污染的防治办法以及非化学的防治手段。

从非药剂的预防手段上来看,可以使用品种选择技术、农业及土地管理技术、生态控制技术、性信息素诱杀技术等,实现对于水稻病虫的综合防控。以生态控制为例,往往可以使用生态工程来实现病虫害的有效控制,一些禾本科杂草能够实现对于病虫害田地的被淹,加大蜘蛛、寄生蜂等生存空间的保护[2],并且还可以种植诱集植物,来减少其害虫种群的实际基数。这些生态控制措施能够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态体系,来实现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能够在保护水稻的同时,不破坏生态安全。另外性信息素诱杀则是通过施用性诱剂来实现对于害虫交配的干扰,从而在根本上控制害虫数量,降低害虫的繁殖基数。

物理防治也是较好的非化学的防治手段,通过物理阻隔进行育秧,并且使用防虫网以及无纺布等实现对于水稻的覆盖,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隔病毒的传播,并且对于稻飞虱也有较强的阻隔作用[3]。

如果一定要使用药剂进行防治的时候,需要遵循指导建议,选择适合本地的友好型药剂,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这样会对生态造成损伤。以二化螟、大螟的防治步骤为例,这需要考量其害虫的基本数量,如果数量较少的时候可以优先采用苏云金杆菌(Bt.)、短稳杆菌,并且在化学药剂的选择上,可以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杀虫单进行施用。所以需要针对稻田种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品种。

2.3 加强农业监测与农业技术推广

同样有关部门也需要针对水稻种植加强检测活动,实时关注病虫的测报,根据实际地区情况,实时进行样本收集与监测,这样能够及时掌握农业的种植状况以及虫害情况,一旦发生问题也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实现对于稻田的处理与防治。同时建立紧急补救?A案,对于发病的水稻如果无法及时处理,就要及时进行病株的剔除,从而在宏观的角度上实现对于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4]。结语

目前我国在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案以及技术应用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在充分明确防治任务、防治目标的基础之上,丰富防治技术手段,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稻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利用化学手段、物理手段、生态控制手段等多种方法,实现病虫害的有效控制,从而为我国的水稻的种植产量提升与种植质量提高起到一定的发展与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推广分析 第3篇

1 水稻主要病虫害简析

水稻在我国种植分布区域较为广泛, 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农作物品种。病虫害一直困扰着水稻种植生产活动, 不加以及时、有效控制, 会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实际种植中, 不同地区遭遇的病虫害也不尽相同, 大丰市小海镇水稻病害主要集中在稻瘟病、白叶枯病以及稻曲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等, 虫害主要集中在稻飞虱、稻螟虫以及稻叶蝉等[1]。

水稻种植中, 化肥农药的使用不可避免, 但过量使用会产生较大的隐患, 影响产量、稻米品质以及生态环境。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 新型病虫害防治技术得到了有效运用, 开展绿色防治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例如, 指导农民选择更具抗病性能的稻种新品种, 选用残留低、效果佳的药剂进行防治, 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保证稻米品质等, 都属于水稻种植绿色防治的重要范畴。另外, 在多个地区得到推广运用的杀虫灯布点、培育虫害天敌等方法, 也是行之有效的绿色防治手段, 可以实现“保产量品质、降残留污染”的综合成效。

2 推广水稻种植绿色防治技术的方法

2.1 进一步强化绿色防治理念宣传, 形成全社会思想共识

以往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主要运用农药, 一般来说, 农药喷洒对病虫害的防治具有明显的作用, 但是一些农药在杀灭病虫害的同时, 也影响了水稻自身生长, 严重的还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加剧环境压力[2]。所以,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 应当推广绿色防治理念, 采取绿色综合施策的方式提高防治效果, 降低防治成本, 减轻环境污染。各地农业科技部门应当强化绿色防治理念的宣传,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 以及宣传栏、宣传册、宣传车等载体开展宣传, 在全社会营造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的浓厚氛围。

2.2 进一步强化病虫害监控与通报, 及时采取措施

在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中, 重要且基础性的工作是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展规律和态势, 以便采取有力处置措施。农业、气象、科技以及广电部门应当密切协作, 尤其是农业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牵头责任, 安排专门工作人员与仪器设备对水稻病虫害进行全天候的重点监测, 为整个地区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第一手资料信息。本地区水稻病害主要集中在稻瘟病、白叶枯病以及稻曲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等方面, 虫害主要集中在稻飞虱、稻螟虫以及稻叶蝉等几种, 农业部门要强化对这些病虫害的重点监测, 摸清本地区病虫害出现的规律, 分析一些迁飞型害虫的特点与状态, 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病虫害情况分析, 对下一阶段的状况进行预测, 提供中长期等不同类型的预测信息。农业部门要联合气象部门结合天气情况, 对病虫害的发展态势进行准确分析, 联合科技、文广等部门进行信息的及时发布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的预警信息以及技术指导, 既要帮助种植户及时了解病虫害行情, 又要给予绿色防治方面的技术指导, 及时做好病虫害绿色防治的各项准备工作, 有效应对提高防治效果。

2.3 进一步强化新技术推广和运用, 体现科技成果的功效

农业部门应当承担起牵头责任, 向上积极联系农业科研院所, 结合本地水稻种植特点、病虫害状况开展绿色防治方面的专题研究, 加快科研成果在种植方面的推广运用。例如, 可以布点新技术推广基地, 发挥以点及面的示范辐射作用。再如, 推广运用多功能便携网式太阳能杀虫灯、点击式杀虫灯, 采取黄板诱杀、性诱剂诱杀等方式, 以及防虫网等, 都可以取得较好的绿色防治效果。另外, 培育虫害的天敌或者选用高效低残留的新型药剂等, 都可以体现绿色防治的综合成效, 不但降低防治成本, 而且提升环保功效。在水稻绿色防治技术推广运用工作中, 应当建立起县级农业科技部门牵头, 乡镇一级农业技术中心推动实施, 各村和水稻种植集中区域全面落实的三级推广体系。同时, 要建立农业科技人员挂钩联系制度, 针对水稻种植区域进行网格化管理, 将农技人员分布到具体的“方格”之中, 从水稻种植全过程开展指导, 既要指导推广绿色防治新技术, 还要搜集基层水稻种植防治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及时向上级农业科技部门反馈信息, 集中技术力量进行研究, 以保证这一项工作能够持续深入进行下去[3]。

2.4 进一步强化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促进新技术全面铺开

大面积推广和实施水稻种植绿色防治, 最为主要的操作群体在于基层广大农民。因此, 要进一步强化农民培训工作。县镇两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将农民培训作为重要工作, 定期组织农业技术专题讲座, 向群众分发宣传资料、技术资料, 在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报纸上开辟专门栏目, 加快绿色防治技术的推广普及。同时, 要建立以村为单位的示范区域, 培养一批专家和技术能手, 就近、就地对农民进行手把手式的培训工作, 特别是熟练掌握杀虫灯等较为性质有效的防治设备, 增强群众操作能力。

3 结语

在水稻种植活动中, 开展绿色防治技术运用和推广研究, 是适应农业科技发展以及社会对农产品需求的意向重要工作, 采用传统的防治方式具有较多的弊端, 各级农业科技部门应当强化这一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实现技术落地无障碍, 迅速推广普及, 提高水稻产量与质量。

摘要:水稻在我国分布广泛, 是最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病虫害不仅影响了水稻产量, 而且对稻米品质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过去, 完全采用农药防治方法, 既容易造成农药残留, 又影响水稻的产出质量。因此, 研究与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治

参考文献

[1]张志军.浅谈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发展[J].北京农业, 2013, 9 (6) :36-37.

[2]王程芳.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推广要点[J].吉林农业, 2013, 11 (9) :87-88.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第4篇

关键词 水稻;病蟲害防治;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02

农业种植在长久的时间内都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对农产品的产量及农民的经济收入都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在农业生产中贯彻“绿色环保”的理念,推广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尽可能减少农药残留,促进粮食增产以及农药增收。

1 水稻种植农业应用现状

1.1 农药资源浪费

某地区中近1/2的农耕面积中为水旱田,在这一区域中种植有各种各样的作物,且病虫害现象较为严重,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遏制可能影响到整个区域中的作物产量。所以区域中的农民选择定期大量喷洒药物进行控制,通过调查发现试剂使用的农药仅占试剂喷洒农药的70%左右,这一数据说明大量的农药被浪费。

1.2 农药的使用方法不当

由于区域中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无法掌握科学的农药使用方法。而农药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非常多,农民没有注意到方法不当可能对农业无产生的不良影响,单纯地想通过喷洒农药控制病虫害。很多农民长期选择相同的农药进行喷洒,长期以来区域中的病虫害可能产生强大的耐药性,一旦对某种药物免疫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还可能发生药物残留,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1.3 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农药喷洒之后作物会吸收一部分,而病虫害吸收的部分更少,遗留下来的农药在喷洒过程中进入田间,降水之后这些有害物质会渗透到土壤中,还可能深入到更深的内层中进入湖泊中,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在农业生产中,不但要关注产量与质量,还应当重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善现有的生产模式,维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业生产的价值。

2 农药减量增产技术试验

2.1 试验场地

此次试验选择的试验场地具有地势平淡、土壤肥沃的特点,且种植田地非常集中,水源也充足,基地中没有杀虫灯措施。

2.2 方法

本区域中,8月初为化螟卵孵化的盛期,8月中旬为稻叶纵卷叶螟1龄的高峰期,在这一阶段中使用浓度为50%的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对虫害进行预防,药物的使用量为160 g/hm2使用对水喷雾。由于稻叶纵卷叶螟的基数相对较低,因此采取适当减药的方式进行干预。于9月10日使用浓度为30%的本米甲环唑·苯环唑进行治理,使用量同样为160 g/hm2。

同时,设置对照组,区域中选择的药剂、用量和喷洒时间由农户自己决定,分次给药。第1次时间为8月5日,通过三唑磷对二化螟进行防治;第2次给药时间为8月15日,使用丙溴磷对稻叶纵卷叶螟进行防治,于8月25日使用井冈霉素对纹枯病进行防治,于9月15日使用三唑磷与噻嗪酮对水稻穗期的病虫害进行预防。

对两块试验田中8月15、25日及9月5日的二化螟、稻叶纵卷叶螟以及稻飞虱等病虫害进行调查,于10月对2块试验田的产量进行评估。

2.3 结果

对2块试验中的水稻病虫害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试验田中二化螟的枯鞘率为4.5%、平均为1.4%,而对照组试验田中的枯鞘率为12.2%、平均达到4.1%;试验区中稻叶纵卷叶螟的出现率为5%、平均约为3.1%;对照组试验田中稻叶纵卷叶螟的出现率为27%、平均为6.5%,试验区中稻飞虱的虫量约为300~500头/百丛、对照组区域中为1 200~1 400头/百丛;试验区中水稻田纹枯病的发生率为11%、平均发生率为2.5%,对照组试验田的发生率为17%,平均为3.8%。综合分析各种结果,可见试验田的病虫害防治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试验田效果。而试验田中的施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田,在很多研究中发现稻叶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较差,主要原因在虫害的发生时间较长,多次施药均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本次研究中使用一次氯虫苯甲酰胺就能够获得良好的成效,且持续的时间长。

两组的水稻产量对比:于10月对试验区与对照组产区中的水稻产量进行对比,试验组的平均产量为7 423.52 kg/hm2,对照组试验田平均产量为6 683.86 kg/hm2,两组之间的差异较大,试验区较对照组高出11.08%。

3 结论

降低农药产量,提高水稻产量是农业生产中长久的追求。但是大量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水稻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量过大、使用方法不对的现象非常严重,从而造成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具有高效、低毒性以及持续时间长、杀虫范围广等特点,不但对二化螟与稻飞虱等虫害进行控制,对于常用药物难以防治的第四代稻纵卷叶螟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有资料提示,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的使用时间得当、使用方法科学的情况下,能够在防治病虫害的基础上增加水稻产量。常用的毒死蜱、三唑磷、井冈霉素等药物防治的病虫种类非常单一;同时,由于在我国的使用时间较长,很多地区中的病虫都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不佳。此外,有专业研究技术人员根据大田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追踪指导用药,根据稻田中病虫害的实际发生实际选择高效用、低毒性的农药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药量。但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大多数在种植过程中凭借个人的经验,基于大致的病虫害预测进行用药,结果往往是错过了最佳的防治时期,不但效果不佳,还造成大量的农药与人力资源浪费。

根据调查结果,本示范区中共用药3次,平均使用量为600 mL/hm2,而对照组区域中共用药5次,平均用药量为15.15 L/hm2,节省的农药费用超过400元/hm2,防治成效却远远高于对照组区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卢仲良,孔学梅,袁文龙,等.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5):89-89,93.

[2]成燕清,刘雪源,张宗泽,等.环洞庭湖双季稻区农药减量使用效果研究[J].作物研究,2011,25(5):445-450.

[3]陆日光.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上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5(4):112-112.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5篇

------新化乡农技站

一、稻瘟病

稻瘟病是由灰梨孢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水稻各生育期、各个部位均可发生,根据发生时期和部位

分为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等,常发并危害大的主要有苗瘟、叶瘟和穗颈瘟。

发病规律:稻瘟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谷、病稻草上越冬,气流传播。种子带菌易引起苗瘟。

在分蘖至孕穗期,经常低温多雨易造成叶瘟爆发,抽穗前期多雨易引起穗颈瘟流行。山区、长期深灌、冷浸田、偏施氮肥等都容易引发稻瘟病。

防治:稻瘟病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抗病品种。(2)科学田间管理: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增施钾肥、锌肥、有机肥,巧施穗肥,适时

晒田。(3)种子处理:10%401抗菌剂1000倍液浸种48小时或80%402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48~72小时直接催芽,或

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种24小时,洗净后催芽。(4)药剂防治:叶瘟应在发病初期(病叶率3%时)喷

药保护,穗瘟在抽穗初期喷药保护,以后视天气情况决定喷药次数。药剂选择:每亩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克

或40%富士1号100克或40%克瘟散乳油150~200克。为了保证药剂防治效果,每亩应保证50千克用水量,不宜盲目

加大用药量。

二、稻纹枯病

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水稻秧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以抽穗前后最盛。该病主

要危害叶鞘、叶片,形成云纹状病斑,肉眼常可见叶表气生菌丝纠成的菌核。发病规律:稻纹枯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残体上越冬。该

病菌寄主范围很广,生活力强,菌源地广泛。土壤中菌核第二年漂浮水面,萌发侵入稻株,形成病斑,再长出菌

丝向四周蔓延。菌核有多次萌发特征,随水漂流,造成多次侵染。适温(25~32℃)高湿条件,氮肥使用偏迟、过

量,田水过深,保持时间长等对该病发生有利。

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结合药剂防治。(1)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肥

料应注意稳施氮、磷,增施钾、锌肥。以施足基肥、保证穗肥为原则,水稻生长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贯

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2)药剂防治:以保护稻株最后3~4片叶为主,施药不宜过早(拔节期以前)、过迟(抽穗期以后)。药剂选择:5%井岗霉素水剂每亩150毫升或12.5%纹霉清水剂100~200毫升,或20%纹霉清

悬浮剂60~10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50~70千克喷雾。喷雾时要保证用水量,喷到稻株中、基

部。

三、稻白叶枯病

稻白叶枯病是由水稻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侵染引起的细菌病害,症状主要有普通型、急性型、凋萎型。

发病规律:病原物主要在病稻草、稻桩、再生稻、稻种及一些杂草上越冬,次年主要通过流水、风雨传播,从水稻的水孔或伤口处侵染发病。高温、多湿,多台风、暴雨是病害流行的条件。稻田流水串灌、偏施氮肥、土

壤酸性等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稻白叶枯病的防治应以控制菌源为前提,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秧苗防治为关键,狠抓肥水管理,辅以药剂防治。(1)农业措施 培育无病壮秧,加强肥水管理,切忌深灌、串灌、漫灌。(2)利用抗病品种。

(3)杜绝病草入田,进行种子处理 80%402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48~72小时或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浸种24~48小时。(4)药剂防治:病区关键抓秧田防治和发病前期的防治,秧田在秧苗三叶一心期进行,大田在出

探析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6篇

探析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于庆波

摘要:总结了水稻稻瘟病、纹枯病、条纹叶枯病、螟虫以及稻飞虱等的防治技术,以为减少水稻产量损失,取得粮食丰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近几年来,通过开展对大安市安广镇新荒乡大田作物水稻病虫的测报工作,以及发布防治措施,调查防治效果,总结出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1水稻稻瘟病

大安本身就是一个干旱地区,泥土属砂性,长期灌深水加之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1]。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①合理利用抗病品种。②科学田间管理。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增施钾肥、锌肥、有机肥,巧施穗肥,适时晒田。③种子处理。10% 401抗菌剂1 000倍液浸种48 h或80% 402抗菌剂2 000倍液浸种48~72 h,直接催芽,或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种24 h,洗净后催芽。④药剂防治。叶瘟应在发病初期(病叶率3%时)喷药保护,穗瘟在抽穗初期喷药保护,以后视天气情况决定喷药次数。药剂选择: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 g/hm2或40%富士1号1 500 g/hm2,或40%克瘟散乳油2 250~3 000 g/hm2。为了保证药剂防治效果,应保证用水750 kg/hm2,不宜盲目加大用药量。

2水稻纹枯病

长期的用此地块种植水稻,反复施肥,氮过量、密植、灌水过多均易导致纹枯病严重发生。一般以分蘖盛、末期至抽穗期发病为盛,以抽穗期前后发病更烈,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可危害穗部和深入到茎秆内部[2]。水稻纹枯病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药剂防治。①栽培防病。

以肥水管理为中心,肥料应注意稳施氮、磷,增施钾、锌肥。以施足基肥、保证穗肥为原则,水稻生长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②药剂防治。以保护稻株最后3~4片叶为主,施药不宜过早(拔节期以前)或过迟(抽穗期以后)。药剂选择:5%井冈霉素水剂2 250 mL/hm2或12.5%纹霉清水剂1 500~3 000 mL/hm2,或20%纹霉清悬浮剂900~1 500 mL/hm2,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0g/hm2,对水750~1 050 kg/hm2喷雾。药剂要喷在稻株中下部,重点防治时期应在孕穗至齐穗期。

3水稻条纹叶枯病

主要通过灰飞虱传播[3]。通常病株心叶沿叶脉呈现断续的黄绿色或黄白色短条斑,以后合成大片,病叶一半或大半变成黄色或黄白色。高秆品种发病后,心叶细长而卷曲成纸捻状,弯曲下垂而成“假枯心”;矮秆品种发病后心叶展开仍较正常。早期发病植株枯死,发病迟的只在剑叶或叶鞘上有褪绿斑,但抽穗不良或穗畸形不实。病株分蘖一般减少。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采取治虫防病的综合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切断病毒的传播源。一是把传毒媒介灰飞虱消灭于传病之前。二是要远离麦田、蔬菜田、草荒田等虫源田,及时清除秧田及大田周边杂草,减少灰飞虱寄生。③加强肥水管理。基肥要施好,不施分蘖肥,重施穗肥,水稻生育期注意使用锌、硼、锰等微肥或水稻敏感的元素,促进水稻健康生长,提高抗病力。④药剂防治。药剂浸种,提前预防;秧苗移栽前施一次“送稼药”;发现整田发病率在3%以下即要防治。药剂选择:可用10%吡虫啉可湿粉500~1 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800~1 000倍液浸种,或5%锐劲特种衣剂拌种;“送嫁药”可用10%吡虫啉300 g/hm2+36%三氯异氰尿酸375~450 g/hm2防治;大田用10%吡虫啉450~750

g/hm2+3.95%病毒必克675 g/hm2对水750 kg/hm2进行普防。用药时间掌握在2、3代灰飞虱卵孵高峰至低龄若虫高峰期适期防治。

4水稻螟虫

水稻螟虫分为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螟虫危害严重时可造成白穗。防治方法:用15%雷钻乳油1 350 mL/hm2,或13.5%钻心炮乳油1 350 mL/hm2,或13.5%伐克乳油1 350 mL/hm2,或13.5%决斗乳油750 mL/hm2,或10%金佛乳油600 mL/hm2,或辛乳油1 350 mL/hm2对水900 kg/hm2喷雾[4]。水稻螟虫防治时期:①二化螟。应在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防治。②三化螟。第1次用药在水稻大肚期(破口期前3 d)防治,7 d之后可再用1次。③稻纵卷叶螟。新荒乡重要的迁飞性害虫之一,条件适宜,发生危害的程度就重。在新的小虫苞出现时施药防治,水量要足,喷雾均匀。

5稻飞虱

俗称“蜢子”,也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比较常见的有白背飞虱及褐飞虱。2种飞虱都是随着西

南气流从南方稻区迁入,一般在水稻的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即白背飞虱主要在分蘖至拔节期危害,受害田块稻叶发黄,分蘖减少,严重时水稻成片“落塘”枯死,褐飞虱主要在孕穗至成熟期危害,危害严重时,稻丛基部变成黑褐色,逐渐全株枯死,受害田常“黄塘”,严重时全田枯黄,形如火烧。两飞虱的防治适期都应在田间每百丛有虫量在50头以上即开始用药,采取“压前控后”和狠治主害代的策略。①喷雾。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10%叶蝉散可湿粉3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雾,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②泼浇。用10%吡虫啉,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600 g/hm2或用40%久效磷乳油750 mL/hm2大水泼浇,用水6 000 kg/hm2。③撒颗粒剂或毒土。用3%呋喃丹颗粒剂,或4%叶蝉散颗粒剂30~45 kg/hm2撒入稻田;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2 250 g/hm2,加适量水稀释,拌细土300~375 kg/hm2撒施。

6参考文献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7篇

近年来,虽然科研工作人员不断培育出水稻抗病虫新品种,农民也加强了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许多高效农药在防治水稻病虫害中也投入了使用,但受气候、种植制度、栽培方式、生态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水稻重大病虫害仍然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主要的生物灾害[。水稻病虫害主要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纹枯病、稻瘟病、病毒病等为主。在防治上,要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既要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保证产量安全,又要有效控制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及农产品污染,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环境安全。1防治策略

以作物为中心,以重大病虫害为主攻对象,强化源头控制和暴发流行区的分区治理,因地制宜协调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大力推广应用生物、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依赖,努力实现节本增效和可持续控制。

2防治适期和指标

(1)稻纵卷叶螟。①卵孵化高峰期防治,隔7d再防治1次(大发生年份);②2龄幼虫高峰期前防治(中等发生年份),每百丛3.3cm以下绿色小苞数30个。分蘖期可适当放宽防治指标,以保护天敌和稻田生态环境。

(2)螟虫。防治二化螟,在分蘖期株枯鞘率3%~5%、孕穗后期至抽穗期卵块数达750块/hm2时用药;防治三化螟,在水稻破口期卵块数达600块/hm2时防治枯心,或三化螟螟卵孵化初期进行防

治。

(3)稻飞虱。每百丛平均虫量分蘖期为1 000头,孕穗至抽穗期为1 500头,齐穗至乳熟期为2 000头以上。掌握在低龄若虫高峰期防治。

(4)稻瘟病。重点防治水稻易感病品种、敏感时期及老稻瘟病区。发现发病中心、急性病斑或病叶率达到10%时实施药剂防治,老病区、感病品种种植区在孕穗末期、破口初期及齐穗期要各打1次保护药,进行预防。

(5)纹枯病。分蘖盛期病丛率达5%~10%;孕穗期病丛率常规稻达20%左右,杂交稻为30%以上。

3主要推荐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深耕、灌水灭蛹控螟。春季越冬代螟虫将近化蛹时,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处理带虫稻草,合理安排茬口,及时深耕灌水浸田,浸没稻桩10d左右,可降低虫源基数。螟虫卵孵化始盛期,将田水排至3cm以下,降低蚁螟为害叶鞘的部位。盛孵高峰后和盛孵末期,各灌深水1次,保水3d,可杀死大量幼虫。尽量避免单双季稻混栽,单季稻可适时推迟播种期,双季稻连作田早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深淹没稻桩。

3.2生物(药剂)防治

(1)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在水稻生长前期,或田间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卵孵化盛期采用苏云金杆菌制剂防

治,对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也可保护稻田天敌,维持稻田生态平衡。苏云金杆菌对蚕高毒,靠近桑园的稻田慎用。

(2)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防治稻瘟病。在抽穗破口期遇阴雨天气、叶瘟和苗瘟出现急性病斑或发病中心时,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防治,齐穗后再喷1次,对稻瘟病有良好的预防和防治效果,对作物安全。

(3)宁南霉素防治水稻病毒病。水稻病毒病感病初期,采用宁南霉素与杀虫剂配合使用,连续用药3~4次,对病毒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4)稻鸭共育技术。鸭子可捕食大部分飞虱及其他害虫,还可起到踩草、耕耘和刺激水稻健壮生长的作用,减轻稻飞虱、螟虫、稻水象甲、叶蝉、纹枯病和水生杂草等病虫草害的危害。

3.3物理防治

(1)利用成虫的趋光性,成虫发生期在稻田设置频振式诱蛾灯捕食与诱杀,可减少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和稻瘿蚊等害虫的种群数量。

(2)应用昆虫化学信息素可诱杀集中连片稻田中的二化螟。

3.4化学药剂防治

(1)氟虫腈、敌•氟腈、毒死蜱、三唑磷、阿维菌素+哒嗪硫磷或阿维菌素+毒死蜱,防治二化螟和三化螟,在卵孵化盛期施药。使用时注意,阿维菌素对光稳定性较差,要避免在中午阳光强烈的情况下施药;对鱼高毒,应避免污染水源和池塘等;对蜜蜂有毒,不要在开花期施用;最后1次施药距收获期20d。

(2)丙溴磷、氟铃脲等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稻纵卷叶螟(低抗区、非桑蚕区可结合应用杀虫双等沙蚕毒素类剂)。利用5%锐劲特+40%毒死蜱的高效配方,对控制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螟虫具有理想效果。

(3)噻嗪酮、异丙威、速灭威、毒死蜱防治稻飞虱;氟虫腈+吡虫啉、或毒死蜱+吡虫啉防治水稻灰飞虱效果良好。

(4)咪鲜胺、三环唑、春雷霉素等药剂防治稻瘟病,感病品种和老发病区,连防2次,隔7d 1次。井冈霉素对水喷雾,或泼浇,或制成毒土撒施在稻基部,或三唑酮农抗120水剂喷雾,防治纹枯病效果良好。纹枯病与稻飞虱同时发生,可选用虱纹灵或阿维菌素加井冈霉素混用。

水稻本田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8篇

1 稻瘟病的防治

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 水稻每个部位都可受害[1], 是一种发病时间长、为害严重的病害。它与品种的抗逆性和水肥管理有着密切关系。因此, 必须从病虫害发生的源头上抓好防治工作。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应该确定几个抗病良种作为当地主栽品种, 及时更新换代。二是实行科学管理水肥。特别是水稻生长后期, 应做到干湿交替灌水, 切忌深水灌溉。在施肥上, 做到配方施肥, 根据水稻长势, 做到缺什么补什么, 切忌氮肥过多, 控氮补磷增钾, 配合硅肥及微量元素。三是做好预测预报, 发生初期用40%富士一号, 或40%撒来旺, 或40%稻瘟灵1 125~1 725m L/hm2, 对水900~1 125kg喷雾。在无病的情况下, 水稻出穗前和齐穗后也要各喷施1次40%富士一号防治穗茎瘟。

2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

水稻纹枯病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也能经菌丝体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他寄生作物或杂草残体上越冬。在春季整地泡田时, 土壤中菌核浮在水面上随风飘动, 菌核萌发产生菌丝, 通过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叶鞘引起发病。特别是氮肥施用过多, 提早封垄会加重其病害发生。在防治上, 一是在泡田插秧前, 要全面认真打捞菌核, 把打捞的菌核深埋或烧掉。二是加强田间管理, 实行浅湿干间歇灌溉, 氮磷钾合理利用, 配施硅钙肥与微量元素[2]。三是在拔节至孕穗期 (7月中下旬) 根据病情预报, 每100穴稻株有10穴发病立即防治。用5%井冈霉素1.5kg/hm2稀释成50mg/kg喷雾或用稻丰灵防治, 既防纹枯病又防二化螟。施药时要保持浅水层, 把药喷到水稻茎秆下部, 严重时喷2次。孕穗前用喷雾法, 孕穗后用泼浇或毒土法。

3 稻曲病的防治

水稻稻曲病发病重要时期在水稻孕穗初期至齐穗期。其病菌主要在稻田中越冬, 存活期可达5年以上。翌年在水稻孕穗初期至齐穗期, 水稻稻曲球上的原垣孢子萌发侵染造成发病。在防治上,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 淘汰感病品种, 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和比较抗病品种, 在拔节至齐穗期少施氮肥。二是在水稻破口前5~7d用15%三唑酮乳油1 500m L/hm2与20%井冈霉素混用, 对水喷雾;或75%三环唑300g/hm2加15%三唑酮1 050 m L/hm2混用喷雾;或20%瘟曲克绝2.25kg/hm2喷雾防治。

4 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

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侵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细菌性病害, 凡适合其发病的气候与环境条件, 均易发病, 对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在防治上,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 搞好检疫, 禁止从病区调入种子。二是处理有病品种稻草、稻壳, 及时烧掉。三是在水稻孕穗至抽穗期发现中心病株及时用药, 用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3~6kg/hm2对水喷雾2~3次;在水稻幼穗形成发现病斑时, 用20%叶青双1.5kg/hm2, 对水900~1 125kg喷雾2~3次, 田间发现中心病株用45%代森铵水剂1 000倍液喷雾, 用量750kg/hm2, 每隔10d喷1次。

5 稻水象甲的防治

稻水象甲近年来在盘山地区普遍发生, 危害日趋严重。在防治上, 一是坚持壮秧下地, 注意氮磷钾合理配合, 特别是后期氮肥要减少。一旦发生后可采取排干水层7~10d再正常灌溉, 以减少产卵量。二是用三唑·锌、阿维·唑磷、苦参碱等防治都有良好的效果。

6 水稻二化螟的防治

水稻二化螟又称钻心虫。在盘山地区一年发生2代。第1代幼虫于6月下旬为害, 第2代幼虫8月上旬出现, 钻蛀茎秆为害, 造成水稻白穗。防治上, 一是清除田间稻根集中消灭越冬幼虫, 灌水灭蛹, 在二化螟化螟盛期先浅水, 后进行深层灌水, 可消灭蛹, 把防治重点放在6月下旬, 出现第1代幼虫[3]。二是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 用杀虫双、稻丰灵等药剂防治。

7 稻飞虱的防治

稻飞虱是以刺吸口器在稻棵基部吸食叶液, 严重时致全株枯死倒伏。盘山地区每年发生3代, 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1代。7月下旬为第2代, 8月为第3代, 其中以第3代严重。防治上, 一是水稻插秧后, 加强水肥管理, 促进水稻健壮生长, 使稻苗青绿不过旺, 够苗晒田, 增强稻株抗性, 保持稻田湿润通风, 以减轻稻飞虱为害[4]。二是水稻生长中后期要加强田间观察调查, 一旦发现个别点片为害, 要抓紧在为害初期施药。三是及时拔除田间稗草和杂草, 以利于控制稻飞虱的发生和发展。四是加强水稻孕穗期的稻飞虱预防, 用吡虫啉类纯农药45~60g/hm2, 降低稻飞虱的迁入基数。五

(下转第187页) (上接第183页)

是在稻飞虱重发的情况下, 可用80%敌敌畏4.5kg/hm2加吡虫啉类纯农药45~60g/hm2对水750kg喷雾, 喷药时一定要将药液喷到水稻基部。六是在稻飞虱为害严重的情况下, 将田水排干, 用80%敌敌畏6kg/hm2拌干细土750kg撒施。1d以后覆水, 视情况再进行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刘淑环, 李金琴.哲盟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调查报告[J].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3 (4) :32, 41.

[2]石鸿文, 刘亚人, 宋万昌.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1988 (5) :8-10.

[3]缪凯申, 柳海兵.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初探[J].中国科技博览, 2009 (17) :90.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9篇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0.0066

1 病害

1.1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危害水稻的茎秆,一般症状是产生椭圆形的斑点,斑点颜色呈灰绿色,病斑严重时会成片,多个病斑连接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病斑,当纹枯病侵害水稻比较严重的时候,就会进一步侵害水稻的叶片。水稻纹枯病发病几天之后,在椭圆形的病斑上会出现白色的菌丝,如果不及时处理,逐渐就会形成菌核,菌核一般呈褐色,大小一般与萝卜籽大小相当。可在病斑上看到纠结成一团的白色菌丝,后期变成萝卜籽大小的褐色菌核。当纹枯病侵害水稻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水稻抽穗困难,或者是即使水稻抽穗,但是容易出现秕谷现象,秕谷就是所说的籽粒不饱满,干瘪,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首先要选择抗水稻纹枯病能力强的品种,其次是要注意水稻的科学栽培与管理,对于水稻而言,在栽培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密植,保证田间的通透性,科学灌水,合理培肥,这些对预防纹枯病和抵抗纹枯病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最后在预防方法上可以选择打捞菌核,将田中漂浮物捞掉,减少菌核。

药剂防治:抓住防治适期,分蘖后期病穴率达15%即施药防治。可选药剂有井冈霉素、粉锈宁乳油、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纹枯利、甲基立枯灵等。

1.2 稻瘟病

稻瘟病属真菌病害,是水稻病害中影响较大的病害之一,也有人称其为火烧瘟,可见该病影响之大。该病不仅是公主岭市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在各地也均有发生,该病发生部位主要集中在叶部、节部,在水稻整个生长期都有可能,该病一旦发病可以造成水稻减产40%左右,防范不及时很可能造成大量减产,甚至绝收。该病一旦发病就会出现水渍状的斑点,病株会呈现出灰黑色,最后蜷缩枯死。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叫法也不同。

防治方法:同样首先建议是选用抗病害能力强,生长力旺盛的品种为主,然后建议农户要处理好病株或者发病的谷粒,一旦发现要处理干净,绝对不能堆放在田间,针对病谷千万不能拿来做种子,另外建议品种选择上也可以选择性状比较好的杂交水稻品种,同时进行品种轮换种植,对于预防稻瘟病会有好的效果。最后建议药剂浸种,降低稻瘟病的发病几率。

药剂防治:发病前可用三环唑类药剂预防,如三环唑、戊唑醇、己唑醇、苯醚甲环唑等。如果已经发病,就要使用稻瘟灵治疗,目前最好的药剂是富士一号,一亩一瓶。如果是常发生的田块,可以用富士一号一瓶两亩进行预防。

1.3 稻曲病

稻曲病是水稻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一旦发生可以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因为该病的危害部位主要是水稻的穗部,危害水稻谷粒。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即孢子座,后包于内外颖两侧,呈黑绿色,初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有的两侧生黑色扁平菌核,风吹雨打易脱落。

防治方法:科学选种是关键,以抗病害能力强的品种为首选,其次要注意水稻的田间管理,由于该病多发于后期,一定要注意观察水稻后期的生长状态,科学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病害能力降低发病几率。另外要注意水稻施肥不宜过多,施肥过多也容易导致水稻稻曲病的发生。

药剂防治:防治水稻稻曲病关键时期应该在水稻孕穗后期(破口期3~5天),防治药剂可选用“爱苗”(苯甲·丙环唑),或者井冈·烯唑醇等喷雾,能有效防治稻曲病的发生。或者将稻瘟康按300倍液稀释,并添加适量渗透剂如有机硅等,进行喷雾,重点喷药的部位是植株的上部,3天用药2次。

2 虫害

2.1 水稻螟虫

水稻螟虫就是农民所说的钻心虫,该害虫除了危害水稻之外,还危害玉米和其他禾本科作物。该害虫为害分蘖发棵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为害孕穗和抽穗期水稻,造成死孕穗或白穗;为害乳熟期水稻,造成虫伤株。为害严重时容易倒伏,造成水稻减产。

农业防治:农业防治建议可以选择消灭越冬虫源,具体方法可以采取深翻种植,或者进行旋耕灭茬,这样就可以减少稻桩的残留,降低虫害的发生几率。另外也要清理稻草,减少虫源。在农业防治上要想取得好的效果,笔者还建议农户可以适当的更换水稻品种,以减少化学防治压力和发生基数。

药剂防治:建议可以选用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或者可选18%杀虫双水剂,每亩150克对水50升喷雾,或用5%杀虫双颗粒剂,每亩1~1.5公斤撒施,或用B.t.乳剂加杀虫双,每亩各用100克加水喷雾,或用敌马合剂、杀螟松、三唑磷等。

2.2 稻飞虱

稻飞虱具有暴发性和突发性,稻飞虱喜欢荫蔽、潮湿的环境,成、若虫一般群集在稻丛下部活动,在稻株茎基部刺吸汁液,同时排出大量蜜露,使稻丛基部变黑,叶片发黄干枯。雌虫用产卵管刺裂稻茎的表皮组织,将卵产于组织内。稻株被刺伤处常呈褐色条斑,严重时稻株基部茎秆腐烂,植株枯死,形成一团一团的“黄塘”、“落窝”现象,常造成大片水稻枯黄倒伏。

农业防治:建议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科学施用氮磷钾肥,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实行科学的水肥管理,防止禾苗贪青徒长。

药剂防治: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25克,或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20~25克,或20%叶蝉散乳油150毫升,任选一种,对水75~100公斤常规喷雾,或对水5~7.5公斤低量喷雾。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第10篇

一、稻瘟病的防治:稻瘟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在防治上主要的抓好叶稻瘟和穗稻瘟的防治。

1、叶稻瘟的防治:当田间出现病斑时,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30%洁苗乳油15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50%硫磺唑200-250毫升/亩,连防二次,隔5-7天一次。

2、穗稻瘟的防治:防治稻瘟病的最佳时期是破口期,药剂选用:(1)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亩用30克;(2)40%富士一号乳油亩用150毫升;(3)

21、2%加收热必亩用100克。三种药剂任选一种,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连防三次,隔5-7天一次。

二、白叶枯、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当田间出现病斑时,立即施药防治,药剂选用:(1)25%川化018可湿性粉剂亩用100克,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2)农用链霉素亩用2包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

三、纹枯病的防治:防治最佳时期为孕穗期。药剂选用:(1)亩用井冈霉素2包,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2)75%稻曲纹枯灵可湿性粉剂亩用40克,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3)30%洁苗乳油20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

四、稻曲病的防治:稻曲病主要发生在生长后期,防治时期应抓住孕穗期或抽穗期,药剂选用:(1)亩用井冈霉素2包加15%粉锈宁100克,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2)30%洁苗乳油25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3)70%纳斯津可湿性粉剂亩用40克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

五、稻飞虱的防治:稻飞虱主要栖息在稻丛基部,吸取植株汁液,使水稻植株变黄,影响产量,防治药剂选用: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亩用30克:(2)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亩用100克,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3)20%蚜螨灵乳油亩用100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4)赛嗪酮或10%吡虫啉30克/亩兑水45公斤喷雾。

六、稻螟虫的防治:稻螟虫为害水稻后造成枯心或白穗,防治药剂选用:(1)98%巴丹原粉亩用30克拌细土25公斤撒施;(2)50%螟怕可湿性粉剂亩用80克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

(3)25%喹硫磷乳油150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第11篇

水稻是我县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常年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60万亩次左右,约占全市农作物病虫害总发生面积的50%,搞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对我县农业生产的意义重大。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就是要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通过合理的肥水管理、健身栽培,增强水稻自身的抵抗能力,采用科学的化学防治,达到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保护水稻安全生长。

一、我县水稻上发生的主要病虫害

我市水稻上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很多,但发生面积较大、为害损失较重的主要是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褐飞虱、稻苞虫、稻蓟马等。具体在不同的稻作上发生各有差异。

早稻:稻瘟病、纹枯病、稻螟虫、稻蓟马、白背飞虱等。

中、一晚: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稻螟虫、白背飞虱、褐飞虱、稻苞虫等。

双晚:褐飞虱、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

二、综防策略

1、秧田期以“防”为主,选择抗性良种,合理安排品种布局,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和苗床消毒。根据秧田面积小、病虫发生集中且易防治的特点,及时喷药预防,培育无病壮秧。

2、分蘖期“管”、“放”结合,加强大田肥水管理,恶化病虫发生环境,充分发挥稻株自身的补偿功能,放宽防治指标,减少用药次数,保护利用天敌。

3、穗期以“保”为主,穗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多种病虫对水稻威胁大,尤其是稻曲病、稻瘟病、稻飞虱应及时施药保护,同时要减少污染,保证稻谷质量安全。

三、综防技术

1、合理安排茬口。以避开水稻易感穗颈瘟的破口期和稻瘟病发病流行高峰期的相遇。尽量减少三稻混栽现象,以减少稻螟虫的桥梁田,降低稻螟虫的危害。

2、种子处理。首先要选择抗性良种,主要针对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这是预防病虫害的最有效途径。第二,品种要常更新,防止长期种植某一品种使该品种抗性降低而导致病害流行。第三,进行种子消毒,可选用使百克或浸种灵浸种消毒,能有效预防恶苗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种传病害。

3、肥水管理。肥水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多种病虫害的发生。

肥:增加有机肥投入,氮、磷、钾比例协调,不偏施氮肥,使稻叶老健不披垂,既改善稻株营养状况,又增强抗病能力。一般要求底肥要足、追肥要早,以减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为害。配施适量硅元素,增强稻株的抗性。患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的稻草不能用来还田。

水:秧苗期防止淹苗,本田期不串灌、漫灌是预防白叶枯病、细条病传播蔓延的主要措施。要适时适度烤田,干干湿湿,可抑制纹枯病病情垂直扩展。成熟期不宜过早断水,可减轻穗瘟、稻飞虱等病虫为害。春季,一般在3月下旬灌水沤田10天左右,可有效降低稻螟虫的越冬虫源。

4、药剂防治。科学的药剂防治是解决病虫为害的最有效手段。药剂防治应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掌握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坚持达标防治和适时施药。

稻瘟病:秧田揭膜后喷药预防,大田病叶率达3%或出现急性型病斑就需施药,防治稻颈瘟掌握在稻株破口前3天施药。

纹枯病:病丛率20%,分孽期、灌浆期两次施药。

白叶枯病、细条病:秧田期喷药预防,大田见发病中心喷药封锁。稻飞虱:1000头/百丛,低龄若虫盛期施药。

稻纵卷叶螟:分孽期80头/百丛,孕穗期50头/百丛,二、三龄幼虫盛期施药。

稻螟虫:亩卵量100块或枯鞘率5%,卵孵盛期施药。

(2)选择对路农药品种

应选用高效、低毒、安全的农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宜选用BT及其复配剂,锐劲特等防治稻螟虫、稻纵卷叶螟;三环唑富士一号及其复配剂防治稻瘟病;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叶枯宁、消病灵防治白叶枯病、细条病;吡虫啉、扑虱灵防治稻飞虱。稻田严禁使用对天敌和水生动物杀伤力较强的菊酯类农药和有机磷类高毒农药。

(3)科学施药。

一是要选用新型的喷雾器,采取低容量喷雾。

二是提倡农药合理的混配、轮用。

三是用水量要足,保证药液均匀周到。

四是要对准靶标位置施药,如防治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等应将药液施于叶面,而防治稻飞虱、纹枯病施药位置是稻株的中下部。

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第12篇

水稻病虫害防治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稻瘟病、白叶枯病为主要防治对象,实施“以种植高产抗病品种为中心,推广高产控病栽培为基础,适时药剂防治为保障”的综合防治方法,加强病情监测预警,广泛开展技术培训适时指导农民防治,监测措施与应急措施相结合,实行分区治理、分类指导。

一、种植高产抗病品种

必须鉴定监测水稻品种抗瘟性,及时压缩、淘汰高感病品种,引进,推广种植抗病品种,避免因种植的品种抗瘟性散失和引进种植的新品种高感稻瘟病导致严重发病。要合理布局品种,力求避免同一个坝子品种单一化,增强品种多样性。

二、混合间栽

以矮秆杂交稻品种为主栽品种,当地高杆糯为间栽品种,规格化混合间栽,对稻瘟病常年发病的稻区防治效果较好。

三、保健栽培措施

①、肥床旱育秧,培育壮秧,适时早栽。②、科学管理肥水,合理密植。水分干湿相济,适时撤水晒田,促进稻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测土配方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避免偏施氮肥。条栽、规格化栽插,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③、田园清洁,减少菌源。病稻草要及时处理掉,减少初次侵染源,减轻病害的发生危害。

四、监测病情,药剂防治

水稻病害的危害有一个发生的过程,要开展田间、监测病害发生动态,适时进行药剂防治。①、秧田期防治。种子处理:稻种带菌是稻瘟病、稻白叶枯病、稻细条病、稻恶苗病等多样水稻病害的初次侵染源之一,播种前稻种用强氯精,多菌灵,石灰水等药剂处理消毒稻种,减少初次侵染源。喷“送嫁肥”:移栽前3—5天普查一次,发生叶瘟及栽插节令较迟的田块喷洒三环唑作“送嫁肥”能推迟大田叶瘟发生时间,减轻发生程度。也可用“三环唑+叶枯宁”作“送嫁肥”,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老病区秧田期喷药是关键,一般拔秧前施一次药。

②、大田防治:

A、稻瘟病:叶瘟防治应在移栽返青后5-10天“巡查”一次,发现叶瘟及时喷洒三环唑、硫环唑、克瘟散、稻瘟净等药剂控制叶瘟,穗瘟预防必须在孕穗后期,以品种抗瘟性强弱为基本依据结合穗期天气预报,叶瘟病病情和稻株长势长相,确定预防穗瘟的重点区域和田块。在水稻孕穗期(尖苞期)准时用三环唑或硫环唑等高效药剂作茎叶喷雾,必要时隔7-10天再喷药一次,多年防治实践能有效防穗颈瘟,应作为防治稻瘟病的“保障”措施抓好。

B、稻白叶枯病:稻白叶枯病在发病初期喷药,一般5-7天施药1次,连续用药2-3次,药剂选用叶枯宁、农用链霉素。大田施药要有“一点治一片,有一片治一块”及时喷药封锁发病中心,如气候有利发病,应实行同类田普遍防治,从而控制病害蔓延。

C、稻纹枯病:药剂有三唑酮,#冈霉素等,在发病初期用药。

D、稻曲病:通过多次试验示范表面50%复方多菌灵胶悬剂(多菌灵+井冈霉素)亩用100ml防效90%左右,500万单位井冈霉素粉剂亩用 27g 防效85%左右,只需在孕穗后期(抽穗前7——10天)茎叶喷雾1次。

五、实施检疫

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13篇

经过长期的培育和优选, 目前世界上存在的水稻品种非常之多, 单从需水量上区分就有需水量少的半旱地水稻和需水量较多的水田水稻。从种植时间上分为早、中、晚水稻, 还可分为一季稻、双季稻和三季稻。整个水稻种植管理过程, 水的供给和除虫防害是关键工作。目前大量科学家在研制转基因水稻, 但其是否能够大规模使用还有待科学考证。

1 水稻种植技术

1.1 选种

水稻种类较多, 在种植时需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选择适合的品种, 所选种子的抗病性较强, 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抗寒性、抗盐碱化均较高、粒大饱满的品种。选种后, 在用农药拌种。通常情况下, 可用98%的巴丹原粉兑水, 充分稀释至5000~6000倍, 再与3%的多菌灵溶液相混合后浸种, 6~8h搅拌1次。

1.2 播种

部分规模较大的种植区, 可使用插秧机播种, 受地形限制或规模较小的农田则可通过人工播种方式播种, 播种时需掌握好量, 过密会影响幼苗的生长。此外, 水稻的生长还易受周围空间、养分的影响, 因而播种后还应加强管理,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1.3 育秧与插秧

农田的正确选择是育秧成功的关键, 育秧时需选择地势平坦、渗水适中的区域, 在结合当地的气候情况, 做好节水灌溉工作, 使用纸膜覆盖法来提升水稻的抗旱性以及幼苗的水分的利用性。此外, 插秧时, 应控制好行与行、列与列之间的栽植密度, 所选择的秧苗应跟白旺盛, 叶挺而绿, 有较强的抗逆能力, 存活率较高。

1.4 施肥

育苗插秧等工作结束后, 就应在恰当的时间科学施肥, 以保证水稻的快速生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还应使用测土配方技术, 选择肥料的品种以及施肥比例, 进而配制出适宜的高产肥料。

1.5 科学灌溉

因刚育秧后的水稻植株较小, 喜温怕涝, 此阶段无需灌溉。拔期后, 水稻长势旺盛, 对水的需求量较大, 此适量灌溉。大喇叭日期后, 植株本身对水分的需求量逐日增加, 此时应保证水分充足。水稻抽穗期所需水量最大, 应做好此阶段的灌溉工作。

1.6 强化管理

育秧后的水稻田间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主要内容包括:及时补苗。清除杂草, 避免杂草影响水稻生长, 与水稻争抢水分与营养, 若有需要, 可使用化学除草剂, 除草剂的使用应选择对作物生长无影响, 又可以快速杀灭杂草的药剂。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1.7 收获

水稻成熟后, 及时收获也是增加产量的主要方法之一。若田间水稻有80%出现了籽粒变硬、变黄, 则应及时收获。

2 水稻种植管理

水稻种植是一个精细的劳动过程, 要种出产量高、质量好、口感好、营养成分高的水稻需要营造良好的水稻种植环境、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精心培育水稻秧苗、认真谨慎进行水稻的移栽。水稻的日常管理是水稻种植人赖以生存的法宝。

2.1 对水稻种植环境进行改造

水稻的生长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首先, 对于种植水稻的土壤而言, 需要有一定的养分但不宜太高, 养分含量过低易造成稻谷“空壳”, 而养分过高则会造成“青苗”, 这些都不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其次, 种植水稻的土壤酸碱度要适中。汞之类的有毒金属元素的含量不宜过高, 否则易造成水稻内有毒元素富集, 对食用水稻的人群造成巨大伤害。此外, 种植水稻的区域内空气质量要达到一定的标准。空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含量一定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空气中所含酸碱物质也会对水稻作物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2.2 选择最优的水稻品种

目前市面上可供选择的水稻品种很多, 而且各有特点。在选择水稻品种过程中水稻的产量是首要考虑因素。除了水稻的产量, 水稻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也是考虑因素, 一般而言泰国大米品种和中国东北大米品种的口感较好, 营养价值也比较高。此外, 水稻品种的环境适应能力也是水稻种植人员在选择水稻品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2.3 对所选水稻种子进行“发芽”处理

在确定好水稻种植品种后, 需要对所选择水稻种子进行处理。这个过程中抑制水稻种子的呼吸作用, 使其在发芽时能给胚芽提供足够的营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对水稻种子进行曝晒, 一般为曝晒2~3h, 这个过程是保证水稻种子内的水分含量, 不能使水稻种子内水分含量过高, 否则水稻种子会提前发芽, 也不能使水稻种子含量过低, 否则将会影响水稻种子的活性;需要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和清洗, 然后将水稻种子浸没在小溪或池塘中1~2d, 诱导水稻种子发芽。

2.4 培育长势良好的水稻秧苗

水稻秧苗的培育是水稻种植的重要环节, 水稻秧苗的数量和水稻秧苗的长势直接影响着水稻移栽的效果。水稻秧苗的配置量需要根据移栽面积确定, 通常每亩种植田需要消耗水稻种子量为:杂交水稻用量为1kg/667m2, 常规水稻用种量2~3kg/667m2, 一般会在计算的数量上增加一定的秧苗数量, 以保证秧苗数量充足, 不致因秧苗损耗导致无秧苗可补的现象;秧苗培育过程中, “秧田” (书面语为苗床) 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主要有旱地和水田之分。此外, 在秧苗培育播种后, “秧田”的保温工作十分重要, 一般应当使“秧田”的温度保持在25~28℃之间, 可以使用塑料薄膜来达到这个目的。

2.5 适时科学移栽水稻秧苗

水稻秧苗的移栽, 是水稻种植技术的一个突破, 是我国远古祖先的智慧结晶。水稻的移栽给了水稻第二次生命, 能够重新调整水稻秧苗的密度, 从而增加水稻产量。在水稻移栽过程中需要注意秧龄, 一般正常的移栽秧龄为40~50d, 秧龄不能太长以免在移栽过程中由于根系破坏对水稻秧苗造成伤害。移栽密度通常依据种植环境而定, 光照时间、强度、方向都会影响移栽密度, 一般而言, 水稻移栽密度为四到六万株。

2.6 对水稻进行日常看护

对水稻进行日常看护是水稻种植管理中最繁琐的工作, 水稻日常看护, 需要定期对水稻进行除虫, 需要定期调节水稻田的水分含量, 有时需要对稻田进行暴晒, 有时需要蓄水保持水分。在花期还需要积极为水稻进行授粉辅助。此外, 还应当科学合理地对水稻田进行施肥, 保证秧苗的营养。最后就可以收获稻谷, 并进行暴晒除水, 收入仓库保存。

3 水稻常见病虫害与相应处理方法

近年来,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 病虫害已经成为了导致农作物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水稻种植过程中, 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纹枯病、烂秧病、稻瘟病等, 不同疾病对水稻植株的影响不同, 了解不同疾病的不同症状, 以及各自的发病季节, 找出最可行的防治措施。

3.1 纹枯病

纹枯病是由病原真菌引起的常见疾病, 严重影响到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 降低水稻产量。该病的高发期为孕穗期, 因天气炎热, 温度较高, 易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呈灰绿色, 若未得到及时救治, 叶鞘会逐渐枯萎, 最后死亡。治疗措施包括:将500g井冈霉素与50kg水相混合, 喷洒或灌浇;或将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配制为1500倍液喷雾, 喷洒或灌浇。

3.2 烂秧病

多因水稻低温缺氧所致, 临床症状为卷曲、幼根变黑、茎基腐烂、干黄, 病情严重的会导致整个农田水稻枯死。治疗措施包括:用600倍液65%的敌克松可湿性粉剂喷洒预防, 200~400倍液65%的敌克松可湿性粉剂喷洒治疗。

3.3 稻瘟病

稻瘟病不受季节限制, 任何时段均可发病, 发病初期叶鞘呈淡红褐色, 茎部灰黑色, 无明显病斑。治疗措施包括:播种前可将1kg的种子加入到3g三环唑, 二者充分混合, 浸泡24h。若该疾病是发生在齐穗期、破口前, 则可将30%的稻瘟灵乳油与150ml水均匀混合, 喷洒治疗。

3.4 稻螟虫

该虫主要咬食水稻叶鞘, 将心叶咬断, 使得水稻干枯、死亡。治理措施包括:使用0.2%的高渗甲维盐50667m270ml按照667m2/30ml的标准喷洒;或按照每667m2水稻喷洒20%80ml的三唑磷。

3.5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主要咬食水稻叶片, 叶鞘, 此后水稻便开始发白、透明、枯死。治理措施包括:按100克晶体敌百虫与50kg水充分混合喷洒667m2水稻的标准, 或按100g晶体敌百虫与200~250ml 18%的杀虫双水剂混合喷洒667m2的标准防治。

3.6 稻苞虫

主食水稻叶片, 使稻穗卷曲、残缺、段落等, 降低了水稻产量。治理措施包括:将200ml的Bt乳剂与80克的晶体敌百虫均匀混合后喷洒, 或将70kg水与80g的晶体敌百虫相互混合后喷洒, 喷洒应均匀, 选择天气较好的下午。

4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4.1 选用优良品种

水稻育种时应选择粒大饱满、抗旱、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增强病虫害抵抗力。

4.2 播种前床体土壤消毒

选种结束后, 育苗时需选择耐寒性较强的区域进行幼苗培育, 培育时要保证土壤的输送性与平整性, 并做好床土消毒工作 (即将敌克松与水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喷洒) , 提高水稻幼苗的质量与产量。

4.3 灌溉技术与农田管理

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关键还在于做好水稻的灌溉、施肥等工作, 密切关注田间有无干旱、裂口等现象, 以防影响水稻水分的吸收。此外, 还应做好农田内与田埂上的杂草清除工作。对于已患病的水稻植株, 应积极治疗。若植株枯萎、死亡, 则应将其连根拔起, 并焚毁、烧掉, 彻底消除病虫害, 确保水稻快速、健康生长。

4.4 使用化学防治措施

农药是现代农业种植中不可缺少的病虫害杀灭手段, 起效快, 效果显著, 杀伤力强, 对农作物无害。但需注意, 所使用的农药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检验合格, 低残留, 提高水稻种植的生态性。

5 结语

本文在水稻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面, 尽最大努力做到了水稻种植理论与水稻种植的实际过程相结合, 通过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3方面, 覆盖水稻从种到收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论述。相信通过科学合理地水稻种植, 粮食高产, 农民增收将会大步提高, 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及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区域, 然而由于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限制, 严重制约了水稻的产量及农民收入。因此研究这方面的课题, 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及农民增产增收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践, 对于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提出了看法。

水稻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14篇

关键词:水稻;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10

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稻作区域,水稻的种植品种主要是早熟的单季稻。东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处于较高的纬度,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的大兴安岭等地,都属于这种气候。充分的日照时间、长时间的积温使东北地区的水稻生长周期较长,生长速度缓慢,一年一熟。这种特殊的气候原因使得东北水稻质量好,加工出的大米营养丰富且口感非常好,十分受欢迎。

1水稻栽培技術

1.1选种与育种

影响水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水稻品种,因此在选择品种时要十分谨慎。通常一些具有优良特点的品种应当具有一定的抗病虫性、抗逆性和高产性,品质优良并且有适中的生育期。好的种子通过外观也能够进行初步的判断,颗粒均匀并且比较饱满,种子干燥没有发霉。而且在发芽时出芽整齐,没有病害,基本可以判断出种子的好坏。对于选种的具体指标,可以参照一些基础数据,例如纯度高于99%,含水量小于13%,发芽率不低于85%,洁净度大于98%等。

1.2合理密植

要想提高水稻的产量,水稻的种植密度十分值得考虑。科学的进行植株密度选择,对于水稻的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种植空间,而且能够增强整个种植区的光合作用强度。这样能够十分有效地增加水稻对于有机物的积累,使水稻产量得到有效增加。但是也不能盲目密植,要根据种植土壤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巧家县水稻种植是采用宽窄行条栽,这样有利于通风,透光,和进入田间施肥、病虫防治等操作。

1.3科学管理

在种植水稻时,不仅要播种,还有很多后续工作,如晒田、灌溉等。所谓晒田,就是等地里的水晒干后隔3~5天,向地里重新注水,水量大概能够维持2~3天,然后再次晒干。经过几次反复的注水晒田,最终完成晒田。对于一些已经抽穗的水稻,应当使土壤保持湿润,保证植物的水分需求,以免受到脱水的影响,使水稻质量下降。另外,还要定期进行除草除虫等管理工作,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1.4高效施肥

做好水稻的栽培工作,高效施肥必不可少。施肥时要把握好水稻的肥料需求,应当把化肥与有机肥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N、P、K比例。同时,土壤肥与叶面肥配合使用,深施与表施并用。另外,肥料的选择也要依照种水稻的品种与生长进程,参考肥料的特性以及目标产量和叶龄进程,有时还要依据天气和苗况综合施肥。

对于肥料的使用,主要有5种方式。一是基肥,通常每亩地需要3公斤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6公斤硫酸钾、50公斤硅肥、4公斤平安福菌肥。这五种肥料混合均匀,均匀的撒施。基肥应当在放水泡田之前使用;二是分蘖肥,通常每亩地需要8公斤的硫酸铵,追肥时间应安排在水稻插秧的5~7天后;三是二次分蘖肥,通常在每亩在使用尿素5公斤,在每年的6月中旬施肥,也就是水稻的6叶龄时期;四是调节肥,在每年的6月20号左右每亩地继续施1公斤尿素,也就是水稻的7.5叶龄时期;五是穗肥,每亩地施加1公斤尿素、2公斤硫酸钾。施肥时间安排在每年的7月5~8日,也就是水稻倒二叶抽出一半时使用。

2水稻病虫害防治

2.1稻纹枯病

要想防治稻纹枯病,就要了解稻纹枯病的特点。对于成亩稻田,应当使用25克井冈霉素的高浓度粉剂和100~150毫升的5%井岗霉素水剂对植株进行喷洒。在施药时要注意天气,应当保证在晴天喷药或喷药后2小时不下雨,才能够使药效充分发挥。当病株率达到30%以上时,就要集中对水稻的中下部进行施药。

2.2螟虫虫害

螟虫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害虫,会使水稻出现白穗。在螟虫害的防治上,每公顷应使用15%的雷钻乳油1350毫升、13.5%的钻心炮乳油、伐克乳油1350毫升、13.5%的决斗乳油750毫升进行喷洒。

2.3水稻瘟疫

水稻瘟疫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氮肥施加过多或者土壤洪涝干旱严重造成的,一旦出现水稻瘟疫,对农作物会产生巨大影响。所以,为了避免水稻瘟疫的出现,要提前预防。通常采用科学的栽培方法、优良的种子并结合药剂的使用来进行防治。在种子时期,就要采用抗菌剂和培养液等对种子进行浸药处理,同时要保证土壤的肥沃。一旦发现在发病初期就要喷药处理,以免瘟疫蔓延。

2.4飞虱虫害

在对飞虱的防治过程中,要了解小若虫的高峰期并及时进行药物防治。用药时应当从外向内的喷在水稻的中下部。可用25%叶蝉散乳油或20~25克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都有明显效果。

3结语

在我国,水稻是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所以应不断提高水稻种植技术,通过科学的方式来提高水稻产量。同时应当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发现病虫害及时使用农药杀灭,以免影响水稻产量给农民造成损失。

参考文献

[1]哈德卿,李瑞丛,赵会娟,等.水稻常见病虫害的安全防控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13,(03).

[2]黄炳超,张扬,肖汉祥,等.水稻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的优化集成及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4,(05).

上一篇:高一语文必修一目录表下一篇:announce的过去式和用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