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的哪些方法是有效的?

2024-07-23

初中生物教学的哪些方法是有效的?(精选9篇)

初中生物教学的哪些方法是有效的? 第1篇

初中生物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有效“讲授”

有效“讲授”的前提是吃透教材,定准目标。首先要熟悉和理解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要吃透教材,明晰教材的知识脉络、逻辑结构及各个知识点、能力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情,明确每节课的三维目标。然后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思维特点及身理心理状况的分析,再结合教学的重难点,找准切入点来进行有效教学设计,以学定教。

有效“讲授”要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

有效“讲授”中,教师要注意要有效地“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使教学保持“互动”,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

二、有效“提问”并“倾听”

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

首先提问的时机要合适,要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和知识点的适当视角作为提问的切入点。通常,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过渡点以及容易产生矛盾和疑难的地方。其次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把握分寸,注意难易适当。如果太难,致使大部分学生对问题茫然失措,将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如果问题太简单,连差生都不用动脑筋就能回答,那么成绩好的学生听来肯定是索然无味。因此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照顾大多数。而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提问应注意设置问题的梯度,由易到难。“问题”的有效性还在于音调的变化、重读、词的选择及问题的语境。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三、有效“激励”

课堂激励评价,能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及时给予评价。对于创造性的回答,予以赞美;对于正确的回答,予以表扬,尤其是那些有进步的学生;对于胆小怕羞的学生,予以鼓励;对于一时答不上来的学生给予希望,希望下次能回答好,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本学科产生兴趣。只有通过不断提问、不断鼓励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学好知识。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特别是不同于教师和教材的见解,改变学生总是跟着教师和教材转,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局面,使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发展求异思维。

实验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作用

一、巩固以往学到的理论知识

生物实验是检验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实验学生丰富自己的感官认识,活化已经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有的生物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单靠老师的语言讲述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可以将枯燥的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在思想放松、心情愉悦的情况下自主地学习,更容易接受和巩固相关知识。

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最前沿的生物知识,比如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用一滴血检测你体内潜在的疾病”这一生物学前沿科学就会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充分发挥其动手和动脑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被动”转化成了“主动”。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引导,让学生去模仿去创新,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做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物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学生都需自己动手,亲自操作实验的整个过程,手、眼、脑并用,准确、灵活地掌握实验的各个步骤,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点,化抽象为形象,再通过思考和分析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生物实验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实践活动,通过这种实践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定会事半功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是严肃的、认真的,来不得半点虚假,任何一点疏忽都会导致失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他们以后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要提倡开放、创造性的探究,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规范化操作,使学生形成积极、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最后的实验结果和预期有所出入,也不能随意地臆造,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解释。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生物实验课是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和生物技能的重要手段,积极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使之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初中生物教学的哪些方法是有效的? 第2篇

一、用“五步教学法”教学,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在编排体系中贯彻了结构主义的语言教学理论,因此现行初中英语课本在第一册就明确提出了“外语是一种工具课”,而掌握工具的重要途径则是练。操练是“五步教学法”的中心环节。在对一个语言项目的操练过程中教者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学生就能够从不同角度接受语言技能操练。运用“简笔画”揭示语言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热烈的发言中不知不觉地操练所学的语言项目。运用“唱歌”使学生的思维与语言的固有频率引起共振,从而促进记忆。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中科学地安排了兴趣很浓的英语歌曲,其目的恐怕也就在于此。运用“表演”的方式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课文,增强运用所学词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运用“玩”使学生可以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乏味的学为有趣的学。如“接龙游戏”、“张冠李戴”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二、运用“五步教学法”进行外语教学,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五步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就是复习。复习的内容多是日常交际用语,语音、语法、词汇等学过的语言材料。方式多是采用提问,通过复习无疑会使学生要勤动口、动脑、动手等,使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五步教学法”的中心环节是操练,教师会经常地在那些由教师安排或自然形成的操练小组、小队中指导学生进行操练活动,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大多数学生专心听讲、勤于动脑、积极参与课上的各种活动。“五步教学法”的第二环节是介绍新材料,而介绍新材料又常常运用“实物联系、图片提示、动作演示”等方式进行。课堂上若能积极、主动地在教学的指导下学习新的语言材料,学生就必须在课外进行充分的预习和自习,才能使学习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科学地利用“五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初中生物教学的哪些方法是有效的? 第3篇

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的特点.数学有三大特点:一是严谨性, 二是抽象性, 三是广泛的应用性.严谨性是指数学有很强的逻辑性, 如平面几何教学中的证明等.例如, 在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过程中, 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测量、拼图等方法, 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但为了证明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180度, 还得从理论上加以证明.哪怕是最基本的常用概念, 都要用公理加以确认或证明.抽象性表现在对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一特性的抽象, 它在抽象过程中抛开较多的事物的具体特性, 并将具体过程符号化.如加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加, 交换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就转化为a+b=b+a的形式.广泛的应用性就是指数学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 大到探月工程, 小到菜场卖菜都要用到数学.在教学中如果过于注重定理、概念的抽象意义而抛弃了它的广泛应用性, 忽视了它在贴近生活中的应用, 往往都学不透彻.抽象的概念, 定理就好像骨骼, 广泛的应用就好像是血和肉, 缺少哪个都会影响数学的完整性.

在初中阶段想学好数学, 还要区分这个阶段和小学阶段的教学特点有什么不同.在小学阶段, 虽然学习了六年的数学, 但基本上是对数的认识和对数的基本的简单的运算, 主要侧重于数学的广泛应用的简单教学.而上了初中以后, 则逐步地侧重于严谨性、抽象性方面的教学, 因此有不少小学生进入初中以后不能适应数学学习, 影响了学习积极性, 成绩一落千丈.要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解决好小学和初中衔接问题, 作为初中数学老师, 有必要研究小学数学教法的特点, 所谓知己知彼, 才能把小学生的那种习惯的学习方法逐步转化到初中的学习方法上来.例如:要教学生学会听和读.听就是学会听老师讲课, 老师讲课时注意力要集中, 积极思考问题, 弄清楚讲的内容是什么?怎么分析?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还有什么疑问?在听讲的前提下, 还要教会学生展开来分析:某个问题的解决用了什么思想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老师就能想到最简捷的方法?这个问题有没有更直接的解题方法?等等.读就是阅读数学教材, 只有熟悉数学教材才能较好地掌握数学的语言, 提高自学能力.一定要改变只做不看书、把课本当成查公式的辞典的不良倾向, 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当天的内容或某一个单元的内容.如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内容时, 要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的意义, 熟练掌握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通过阅读, 应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二元一次方程 (组) 及解的应用:注意方程 (组) 的解适合于方程, 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个解, 有时考查其整数解的情况, 还经常应用方程组的概念巧求代数式的值.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 常用的方法是代入消元和加减消元, 转化思想和整体思想也是本章考查的重点.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是能正确分析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题目内容往往与生活实际相贴近, 与社会关系的热点问题相联系, 请平时注意搜集、观察与分析.

在教会学生听、读的基础上, 还要教会学生怎样思考.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要求, 要力求做到以下两点:

一、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只有善于发现问题, 才能提出问题, 才有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步骤.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 我们学习了比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如:0.5x+1=0.2.我们通过思考, 就能提出问题:在实际问题中碰到的方程也都是那么简单的吗?例如:

(1) 解方程:5x+2=7x-8;

(2) 解方程:2 (2x-2) -3 (4x-1) =9 (1-x) ;

(3) 解方程:

这些比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怎么解?能不能也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求解呢?学生分小组讨论, 寻求解法.教师参与讨论, 根据情况给予启发、指点.解这些比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 可以这样去想:

(1) 只要能把这些方程化成最简方程, 就可以求出解来, 想想怎样朝着最简方程的目标把方程化繁为简?

(2) 思考时可以把这些方程与最简方程作比较, 想想这些方程主要“复杂”在哪里, 然后考虑用什么方法把方程化繁为简.

二、善于进行反思和反求

当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之后, 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和反求, 因为通过反思和反求, 往往能启发学生发现新的问题, 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新的问题, 从而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断延续下去, 达到一种良性循环.

1. 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 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 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 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 也体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2. 教学过程突出了情境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 教学方法体现特殊到一般,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 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 发展与变化,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参与实践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4篇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其实是很喜欢表现自己的。他们内心都是想表现的,只因老师启发的方式不完善,所以他们不敢也不愿意表现自己。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音乐课堂中的主动参与实践性呢?

一、选择适当的切入点,补充适当的材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当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没有兴趣,或学习和操作演练的内容有较高难度时,往往表现出无精打采、漫不经心、态度消沉,即使参与,大多是被教师牵制地参与,效果不佳。这时候就要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寻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补充材料来充实课堂。如在欣赏二年级的《出发》时,我让同学们先闭上眼睛听一遍,同时老师提出要求。听完请一位同学讲个《出发》的故事。他们认真地聆听后,讲出了自己联想到的故事。我发现有个别学生还是对音乐没有很好的感受,他们只是在创编故事内容,并未听懂音乐。我就让他们听第二遍,一个乐句或者一个乐段停一下,马上问他们:“听到什么内容,想什么说什么。”这时候,就发现学生的想象可丰富了,他们对每一个乐句都有感受,他们很高兴,因为他们感受到“音乐还可以讲故事”。所以,在课堂上,一定要抓住学生的第一感受,引导学生,让其真正地领悟到音乐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产生了兴趣,学习情绪也会高涨,他们也会积极与老师配合,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

二、设计良好的音乐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要为同学们设计适当、合理的音乐活动,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首先,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及和谐的氛围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从心理、行为、情感发生影响,主动参与。如教唱歌曲时,遇到了难唱的节奏,老师可采用读儿歌的形式,又拍又读,再加入音乐,他们自然就主动地填入正确歌词。其次,设计的活動角色要多样,形式要丰富。小学生喜欢变换的东西,每天都一个方式教学他们会感到枯燥,所以要变换多种形式,他们才会喜欢。比如男生在活动中喜欢打击乐器,创编歌词。女生在活动中喜欢演唱,表演。多种角色的分配,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教师要做学生的催化剂,推动学生参与活动

1.鼓励与表扬

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对学生作及时的鼓励与表扬,学生会因此而得到乐趣和信心,也会因此产生进一步参与音乐活动的愿望。

2.“参与者”与“合作者”

教师在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应充当“参与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不要在一旁做观众或者考官。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与他们共同合作,平等和谐的关系使学生把教师当做好朋友,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压力,觉得是在和老师“玩”,而不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因此他们大胆、放松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例如在一节公开课上,老师想让学生大胆地唱出他们喜欢的流行歌,那么老师这时候最好是自己先带头唱出一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大方的演唱,自信的表情感染学生,第一段结束后就可以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自觉地接龙第二段。这样老师营造了唱歌的气氛,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师生共同感受和谐、欢愉,感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师生合作的快乐,这样学生会为你骄傲、会为你欢呼的。

以上三点,是我对参与、实践教学方法的一点体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地完善。总之,我认为在教学中“参与性与实践性”非常重要。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少数尖子撑场面,多数学生作陪客”的被动局面,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从而逐渐缩小学生之间在认知方面的过大差异,促进学生音乐修养整体水平的提高。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石油普教长庆八中)

初中生物教学的哪些方法是有效的? 第5篇

——关于新课程反思

三台县四平初中

敬洪斌

[内容摘要]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基础性社会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新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学生为主体探究、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再把“关心了解时政”作为时政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是更希望学生从这带有一定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多种能力,在活动、感悟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谈时政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贯彻有效教学理念的方法之一

1、开展时政教育的主要原因分析;

2、开展时政教育活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3、时政教育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

[关键词]

时政教育

贯彻

有效教学理念

方法

目前,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所有教师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努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有效教学的具体行为,寻求一种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适合学生自主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过程,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其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问题,即主要表现为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应试教育功利性的影响,政治课长期得不到重视,教学效果欠佳。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要求广大教师做一个有效的教师。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在平时要切实把有效教学的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贯彻有效教学理念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很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时政教育。以前我也曾经组织学生搞过一些“时政演讲”、“时政手抄报”、“时政知识竞赛”等活动,但在学习了有关新课程理论后,不再把“关心了解时政”作为时政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是更希望学生从这带有一定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多种能力,在活动、感悟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性。

一、开展时政教育的主要原因分析

1、这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未来社会的日趋多样化、复杂化、技术化、现代化、信息化,使人们的生活、职业瞬息万变。面对这样的社会发展,就要求人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力结构。而其中最主要的是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要有意识的多创设一些机会,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须的兴趣、动机、知识和能力,以便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作好准备,使学生将来有能力自觉地掌握、扩充、更新知识,不断地汲取新知识。

2、这是贯彻有效教学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需要

在传统课程的教学观中,老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在这种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只能是“戴着镣铐跳舞”,而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所以,以往的时政教育出发点主要局限在应付中考、高考的需要。而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告诉我们: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可以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这就使教学改革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在新的理论的指导下,我设想怎样将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如何在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中,更好地进行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时政资料是没有现成的课本,但却可以让同学们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使学生可以避免过多的受到固有观念的影响,有利于激发学生运用知识探究事物、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可以提供给他们更多想象、思考、创新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和完善他们的能力结构。

3、这是贯彻有效教学理念,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

素质教育要求在中学阶段要重视培养学生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方面的基本素质。而思想品德课在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发展问题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明确提出的教学原则之一就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改革更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和激发下,产生学习兴趣,主动求学,主动关注国内外时政,关心和接触社会,并能从新的角度来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以及社会的矛盾与弊端等。而时政教育的内容则是社会人文现象的浓缩。时政教育的成功与否是实现上述目标、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好坏的一个重要体现。传统的时政教育往往采取“一本书、划背默,猜好题目去考试”的应试教育模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忽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更不可能培养多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反,还使有些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希望探索一种符合有效教学理念,能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自主性、探究性的时政教育方式。希望如教育实践家陶行知说:“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

二、贯彻有效教学理念,开展时政教育活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有效教学理念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展时政教育活动,对实现上述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有益,同时,还能促进教师的发展。具体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发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时政教育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表达不同个性特长的舞台。它在内容上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形式上不拘一格,可以大胆创新。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提供了空间。可以由学生上台当老师,使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和大家分享研究成果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成就感,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力。另外,学生在研究时政的过程中也会碰到一些困难,感到知识的不足,从而自觉地产生一种对知识的渴求,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立性、求异性、连动性、多向性、跨越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在中学阶段,它往往以“设疑”、“联想”等形式出现。学生在时政教育中实际上就会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是会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从而激发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学生时政教育过程中,会锻炼自己的许多能力。如:在研究、准备阶段,锻炼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在交流展示阶段,则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在评价阶段,又需要学生运用辩证思维的能力对同学做出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这些都会充分调动了同学的潜能。

3、锻炼意志、培养高度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列为21世纪人才规格的突出特征。学生们在研究准备过程中会碰到种种困难,这就需要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去努力克服困难。活动中的自主性也让学生感到了对他们的尊重,反过来,他们在活动中也逐步学会与他人该怎样合作,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学生在讲台上要准确应变同学们的种种回答是很不容易的,他们从中感到了自身的不足,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自觉性。这些都促进着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4、教学互动促进老师的发展

在活动中,师生双方要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也在分享理解、促进学习。由于时政的内容很新,且涉及的面也很广,这对于老师来说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当然,在活动中也要注意发挥好教师的指导者的作用。如:对同学在研究准备阶段出现的困难要给予帮助,对学生在讲课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知识、观念上的错误,要在课堂点评时,及时给予纠正、引导。要承认同学的差异性,不能用同一种要求来衡量所有同学,要坚持以鼓励为主、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三、贯彻有效教学理念,开展时政教育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

首先,主要将时政教育的内容渗透于的教学内容中,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教学原则和根本要求落实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上。其次,坚持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上开展课前1~3分钟的今日热点、时事广播或天天读报、时事点评、时政分析等活动。再次,在固定的时政教育课时内,进行一周或一月时事开讲,举办专题讲座。第四,出版时事墙报,开展时事手抄报、时事剪报活动,组织时事学习兴趣小组、撰写时评小论文、组织时事辩论会和时事竞赛等。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政治教师的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当然有些思想也不完全成熟。教无定法,相信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我们定会探索出更多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厚德《有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见2000年第11期《教育理论与实践》

3、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走进新课程》

初中生物教学的哪些方法是有效的? 第6篇

幼儿英语语音教学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近年来,随着中国参与的各项国际交流不断扩大,社会对英语教育的关注度也日益升温。在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被正式纳入小学必修课程,使英语学习开始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特别是在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不仅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设置英语课程,还出现了许多“双语教育”幼儿园。幼儿园阶段作为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和英语教育的基础阶段,使幼儿英语教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但令人担忧的是,幼儿英语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出现许多问题,特别是在如何进行幼儿英语语音教学方面存在着一些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及时地发现和重视这些偏差,并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对帮助幼儿在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里我推荐一个在线真人外教一对一的网站给大家——阿卡索外教网来辅助学习,它一节课15元,外教很不错,有欧美和菲律宾的,可以随意选择,上课体验很好,时间地点都可以自己安排,比较灵活方便,感兴趣的,可以去体验下他们的少儿英语免费试听课。

一、英语语音意识的概念

语音意识是指个体对口语中不同语音单位的辨别以及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操作的能力。在英语体系中、语音意识按音节、押韵(或首音一韵脚)、音位意识的次序依次发展,其中押韵意识先于首音意识发展,近年来的研究倾向认为语音意识的发展由语音单位的大小决定,较大语音单位的意识先于较小语音单位的意识发展。

对中国儿童来说,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的习得过程与汉语的习得过程具有完全一致的顺序,即听——说——读三个阶段。儿童的语言发展主要是从学习听话和说话,从培养语言的语音意识开始的。只有经过一个长期的积累,才能到达属于高级技能的阅读和书写阶段。按照儿童语言习得的这个规律,在幼儿阶段主要是发展幼儿的语音意识能力。语音意识发展的研究也表明,在幼儿阶段,3岁起,幼儿的音节和押韵意识会先于首位意识发展起来,到4岁时,幼儿已经能够觉察音节、首音、韵脚等口语中的语音成分。

所以目前研究者对幼儿语音意识发展的共识是,由于人脑中枢语音识别的 阿卡索外教网:http://

神经元较其他神经元更早专业化。因此幼儿学习第二语言的年龄越早,其语音的准确性和地道性就可能越高。大量的实验和测试也证明,6岁前是幼儿学习外语语音语调的敏感期,在此期间学习外语,无论从语音还是听辨方面都有不可逆转的优势。

因此如果说幼儿阶段英语教育涉及一些认知目标,那么就是主要是通过词汇、句型等方面的学习掌握语音的感性认识。

二、幼儿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

学习英语首先要学好语音,因为语音是语言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A.C.Gimson教授说:“一个人要说一种语言他必须学习几乎100%这种语言的语音,而他只需要学习50%—90%的语法和1%的词汇就够了。”语音学习直接影响着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对幼儿发展更为复杂的读写技巧和达成最终英语学习的成功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幼儿阶段不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语音教学就成了最重要的部分。

另外,从英语语音学习的年龄因素来看,幼儿期是内隐学习的关键期,幼儿与成人相比,语音的可塑性大,语音的模仿能力和再现能力强,易形成地道的语音语调,在第二语言语音习得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朗(Long,1990)指出,6岁是获得第二语言地道语音的关键期;欧亚玛(Oyama,1976)认为,儿童学习者比青少年及成人学习者更容易获得接近本族人的发音。心理语言学实验也证明,儿童对语音和语调的辨别领悟能力,在6岁以后开始逐渐减弱。因此,在幼儿英语教育中,语音教学无疑为最重要的一方面,它可以使幼儿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幼儿语音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幼儿语音教学主要包括语音教学的形式,语音练习的方式和语音教学材料的选择三个方面。然而目前,我国幼儿英语教学忽视英语语音教育这一重要目标,明显带有成人化和西方化倾向,很多幼儿园里英语教师是边听教材录音磁带边带孩子练习发音的,有的教师连自己也不清楚某些单词的确切发音,从而导致幼儿的发音错误。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幼儿语音教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

1.选择正确的语音教学方式

在幼儿语音教学中,应充分遵循幼儿语言习得规律,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

阿卡索外教网:http://

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幼儿学习语言是在不断地听、说、模仿、使用中丰富提高的。因此,模仿是幼儿语音习得的一个最有效的手段。对于一些幼儿通过简单模仿就能正确发音的,教师可以创设语境让其重复练习,而无需过多复杂的解释。比如吃饭时告诉幼儿吃的米饭叫“rice”,苹果叫“apple”等一些幼儿常吃食物的名称;玩游戏时说“Let’spaly a game.”;洗手时说“Please wash your hands.”这类简单易懂的词语或对话,不用死板地去教学,天天听几遍,读几遍,经过一个连续的、经常的语言环境刺激,就可以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大量的日常词汇和句子,并能自然而然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对于那些较难掌握的发音,则要根据幼儿语音发展的特点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由于幼儿的思维和理解能力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不成熟,对于英语词汇中一些复杂的音位无法像成人一样熟练地掌握。故一般情况下,不必使用成人语音学习必备的音位图来要求幼儿完美地来掌握。而因按幼儿音域的特点进行变通,灵活教学。比如,笔者在对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实地观察中发现,教师在教授数字的英语表示法时,幼儿对于“one,two,three,four...”中的“three”这一具有多音节和复杂音位的单词总是无法正确地掌握,而教师一般采取反复灌输的形式来要求幼儿掌握“three”这一单词的发音。这时就会出现两种问题,一方面,如果教师对于“three”发音本身就不够标准清晰的话,那么就会使幼儿习得更为不准确的发音,一旦习得将很难改正。另一方面,即使教师的发音清晰准确,但是幼儿由于其本身的音域发展所限,经过反复练习也无法发出正确的语调,这将会打击幼儿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造成幼儿对于外语学习的畏难和不自信心理。因此,教师没必要苛求幼儿准确无误地掌握,而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换种合适的输入方式。在美式英语中,“three”和“tree”都可以表示3的意思,许多美国幼儿园里,教师一般也是用“one two tree four...”来对幼儿进行数字发音教学。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尚且无法很好地发出“three”这个音节,那么,在对于把英语做为第二语言的中国儿童进行教学时,采用这种既具前后押韵、又简单易记的发音形式无疑更适合幼儿语音学习的特点。

总之,由于幼儿园的英语教学是在母语基础上的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这种启蒙教育和小学、中学以及成人的英语教学是有显著差异的,它不是单纯的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而是以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英语语感和初步的英语口

阿卡索外教网:http://

语交际能力,尤其是训练幼儿的发音模仿能力,打好幼儿的英语语音基础为目的。因此,教授一些更适合幼儿发音的Child English(少儿英语),会使幼儿在英语学习中更富有乐趣和童趣,讲出天真浪漫、符合年龄特征又与英语语言习惯相符的话语。比如学习“爸爸”、“妈妈”这两个单词,可以不用教“father”,“mother”,这两个具有幼儿较难发的浊辅音,而用“Daddy”,“Mummy”来代替,既符合幼儿的发音特点,也更具有童真。由于幼儿学英语不同于成人,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去适应幼儿语音的发展,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效果。

2.运用动画片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语音教学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在其身心发展阶段往往会体现出稳定性差、兴趣易于变化等特点。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这一特点,运用鲜明、生动、变化的动画片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为,在动画片语境下的语音学习具有独特的特点,它一方面以有趣的情节,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通道提供大量的语言信息,另一方面也通过动作、姿势、面部表情、声调等提供了辅助语言信息,帮助幼儿更好地接受语言输入,而动画片中的语言也经常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目前一些双语幼儿园基本都具备了很好的硬件设施,教室里配备有电视或DVD等多媒体播放器,音像市场上适合儿童观看的进口双语动画片也很多,比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的《狮子王》、《猫和老鼠》等,情节生动有趣,语音清晰地道,是很好的语音学习素材。

但在运用动画片进行语音教学时也需要注意到,由于儿童观看的是完全由英语构成语言输入的动画片,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将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测查。在这种条件下,影响儿童注意和理解的因素来自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儿童会受认识发展水平和先前经验的影响。对于认识发展水平和先前英语经验水平较低的幼儿来说,完全由英语构成的动画片语境可能难以提供足够可理解的信息,即它可能超过了学习者接受新知识的最佳输入(i+1)的水平。第二,动画片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而幼儿的注意力有限,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幼儿很可能只会注意到动画片的视觉信息(如人物动作、表情、动作等),而忽视了其所提供的语言信息。因此,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学习策略对幼儿加以引导和提醒,比如重复播放某一精彩片段,并

阿卡索外教网:http://

指出其中的关键词,让幼儿凭借对画面和关键词的理解进行揣测和模仿,对其中的单词进行跟读,体会所包含的语境,加强幼儿原汁原味的语音学习。另外,教师也可在幼儿自由活动时放一些英文儿歌,让幼儿在反复听的同时学习语音语调、建立语感。

3.在游戏中开展英语语音学习

游戏是幼儿最为喜欢的活动方式之一,其具有兴趣性、个体性、社会性等特点。在游戏中开展英语语音教学能唤起幼儿对英语的强烈兴趣,并能激发幼儿张口说英语,是种很好的习得活动。

(1)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进行简单的社会扮演。游戏有很多种形式,其中一种就是编设短剧,让幼儿分角色进行扮演。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时下深受幼儿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设计相关童话剧,让一部分幼儿扮演小羊们(lamps),另一部分幼儿扮演大灰狼(wolf)进行表演。W:“It’stime for lunch.I’m hungry now.Ahh,There are some sheep on thegrass.”Lamp 1:“A big wolf is coming.What should we do?” Lamp2:“Calm down!I have a good idea...”这样通过情境设计让幼儿进入角色扮演,孩子们感到新鲜有趣的同时就会努力自觉地去模仿角色的语言,在反复的听、说中不自觉地习得语音知识。

(2)运用游戏规则,促进幼儿英语口语练习。比如在玩贴鼻子游戏时,当幼儿把鼻子贴错地方时,教师可要求其他幼儿用英语进行提示,贴到下巴上时说:“No,It is on the chin.”贴到嘴巴上时说:“No,It’s on the mouth.”贴正确时说:“Yes,you’reright.”或者“Good job”等。又如在学习有关动作的词语时,教师可设计闯关游戏,只有听懂教师指令“Please jump” 或者“Please walk”,“turn right”,“turn left”等,并做出正确动作的幼儿才能顺利闯关成功,并进入下一轮游戏,否则就淘汰。这样,幼儿就会为了更好地进行游戏而用心地去听去说,久而久之,幼儿的英语语音意识和运用能力就在具体的游戏情境中得到了培养和巩固,并潜移默化为脑中固有的知识。

实际上,幼儿学习英语的价值也不仅仅在于能学到多少知识,掌握多少单词,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这种学习活动开阔幼儿的文化视野,感受另一种文化的熏陶,培养良好的语音基础和终身学习英语的愿望,为今后系统地学习英语奠

阿卡索外教网:http://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第7篇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一、通过化学史教学感悟科学方法

自然科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是在科学家们长期的科学实践中,逐步摸索、积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他们的思想方法、研究方法和创造思维,具体体现在他们探索自然世界的足迹之中。化学发展史能充分展现科学发现的过程,为化学科学方法教学提供生动而丰富的材料,使学生更全面而系统地体会科学方法。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如拉瓦锡、卢瑟福、侯德榜、门捷列夫等众多中外化学家,他们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精妙绝伦的实验构思,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科学方法教学素材。例如,卢瑟福的原子结构行星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粒子散射实验,标志着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征程迈进了一大步。他所采用的实验、模型的科学方法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可以提供这样的素材:17世纪时,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敞口的曲颈颤中加热金属汞,发现加热后质量增加了,他得出结论,反应后物质质量增加。事隔百年后,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重做了密闭曲颈颤中加热金属汞的实验,他发现密闭时称量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化学发展史上科学家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的范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仿效、去运用。从化学发展史中吸取化学思维、化学方法的精髓。

二、根据初中生认知特点进行科学方法教学

初中是学生接触化学的起始年级。从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方法的角度考虑,完全要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宏观到微观、由定性描述到定量表示的过程,这一过程也体现了科学方法本身的层次性。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科学既是知识体系,更是研究过程。掌握科学知识,理解科学过程,才能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素养。同时,学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按科学研究的要求来要求学生,否则学生会因达不到要求而失去兴趣。

1. 通过知识教学渗透科学方法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科学方法的应用处于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的状态下,完全是靠教师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在其中的。尤其是在化学教学的初始阶段,如果直接将各种科学方法以显性的形式教给学生,并要求他们机械识记,学生不但难以理解,而且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科学方法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在学生不经意间引入某种科学方法,诱导学生自主能动地去了解和运有科学方法,真正把握某种科学方法的精髓。将科学方法教学的内容渗透在知识教学中,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建立、发展,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不断完善和应用过程中,以及各知识点相关联的地方,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因此抓住知识和方法的结合点是通过知识教学渗透方法教育的关键。

2. 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

化学知识涉及的面宽且量大,内容分散,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易冲动、学习的韧性与持久性欠缺,要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知识网络、使学习更具持续性和连贯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化学科学方法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几种认知规律,建立一个知识网络。

为了系统掌握所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就必须找出各种元素的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根据这些知识体系,建立一个完整的网络,从而将单一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便牢固掌握。而基本理论的学习则要善于联系实际,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将所获得的一些知识串起来,进行整理,从而形成固有的规律。

三、通过实验探究强化科学方法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渗透是科学方法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实验中经常要用到各种科学方法,实验的过程也往往是科学研究过程的缩影,实验探究更是科学探究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化学教学中最常见、最主要的探究法。

例如,对燃烧条件的探究、紫色石蕊小花为什么变红的探究(是二氧化碳,是水还是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物)等等实验探究中就体现了实验条件控制的方法。由于科学方法的培养是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的,学生就能在运用科学方法的实践中体验和领悟科学方法,这些对科学方法的认识也就能动态地存储在学生的意识中。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

一、教学理念

1、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评价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学论教”使得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革新、备课方式和课前准备、自我教学能力的重新认识及课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设等几方面进行深入持久的努力。新课程课堂教学由学科本位转向人的发展本位,符合、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再是教师的表现,而是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同学间合作的行为表现、学生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与探究、思考的过程等。但目前,许多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时,依旧把知识传授作为第一要素,把教师的主要引导放在核心位置,把过多的练习当成学生提高的主要手段,对学生的接受状况缺乏更多的深入了解,手里拿的是新教材,上的却是传统课。

2、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改革的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还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原大纲中以教为主的原则,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把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建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二、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传授为主的“输入式”教学,代之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输出式”教学。因为输入式方式的过多使用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失去学习兴趣。要建立起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要善于处理教材,选择进行对话的“话题”,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实现智慧的撞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其次就是要改变我们过去直接呈现或讲授结论、结果、定理、公式、法则、定律等,然后要求学生再进行理解、记忆、练习、运用的教学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从问题的提出到自主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获取结论的过程,在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再次就是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要着力研究学生的学法分层,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不同,采取启发性讲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动手实践、调查探究、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多种方式,甚至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经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中,选择、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

三、学习方式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初中生物教学的哪些方法是有效的? 第8篇

重视几何阅读教学, 这是几何学科自身的特点及其价值所起的作用所决定的.几何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种文化, 更是一种语言, 是一种描述几何科学的语言.因此, 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讲, 几何入门教学必须重视阅读教学.下面就自己多年来在这方面教学的经验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不当之处敬请同行们指正.

一、阅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好几何的信心

小学阶段课程少, 内容简单单一.而进入中学, 课程增多, 内容也相应复杂系统, 会有一部分学生因抽象思维能力一时建立不起来, 对几何这门学科感到茫无头绪、束手无策, 甚至厌学、掉队.造成部分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因为阅读能力差和语言水平低下, 在阅读和理解材料上显得无能, 在听讲方面接受信息能力差.而加强几何阅读教学既可帮助学生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几何的信心, 并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几何不再难学.

重视阅读教学,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 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的.课前阅读, 能帮助学生找出疑点, 抓住重点;课后阅读, 既能弥补听课的不足, 又能深化所学的知识.

二、阅读有利于促进学生几何语言水平的发展

几何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几何语言交流形式, 它能使学生通过与课本标准语言的交流, 来规范自己的几何用语, 增强对几何语言的理解能力, 提高几何语言的表达能力,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几何语言水平的发展.

几何语言通常分为三种:即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

例如,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是平面几何平行公理推论的文字语言;“如果a//b , b//c, 那么a//c”是该推论的符号语言;如图 (一) 又是该推论的图形语言.

几何语言是三种语言的统一联合体.几何入门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 既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三种语言, 还能加快掌握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互译.

又如, 图 (二) 可译成文字语言:“直线AB和CD互相垂直, 垂足为O”;又要译成符号语言:“直线AB⊥CD, 垂足为O”.

再如:“OC平分∠AOB”要译成符号语言:“undefined”或“∠AOB=2∠BOC=2∠AOC”;又要会画成图形 (三) .

三、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个人一生中的知识大多来自自学, 而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阅读向来是被人们认为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且只能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培养.学生一旦掌握了良好的阅读方法, 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就好比掌握了获取知识的金钥匙, 会更好更主动地去自觉阅读、理解和学习几何知识.久而久之, 形成一种能力定式和行为定式, 不仅为学生学好几何课程, 也为学生学好其他各门功课乃至将来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方法基础与习惯保障.

四、阅读还是很重要的提高识图、画图能力和正确有序、合理地进行逻辑推理论证能力的途径

(这不再赘述.)

五、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

综上所述, 几何阅读教学是几何入门教学过程中除引导学生上课专心听讲, 积极思考, 勇于质疑探索, 认真完成作业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正是由于几何阅读教学在几何入门教学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而这些作用有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 因此, 笔者认为, 几何教学中必须重视阅读教学.

那么,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阅读呢?几何阅读, 应充分利用几何知识的逻辑特点,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启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开展自我思维, 对教材中的“原材料”主动进行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归纳, 并大胆猜想, 从而自我建构实质意义上的、而非人为的几何知识“产品”, 进而将知识“产品”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当学生在某些方面能发现、给出与课文所给的结论相同或相近时, 他就感到莫大的欣慰, 一种阅读的成功感就会油然而生, 阅读动机得到进一步强化, 而且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 符合当代的主体性教育思想.

这里提出几点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以供参考:

1.初 读

亦即预习, 先浏览一下一节课的内容, 然后边读、边勾、边画、边圈, 粗略知道课本的内容及重点, 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细 读

即根据本章节的学习要求, 仔细阅读教材内容, 理解其定义、公理、定理、推理论证的实质及因果关系, 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3.研 读

即带着问题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后联系, 并大胆假设猜想, 进行推断, 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把书真正读“薄”, 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技能.

4.写 作

数学实验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9篇

数学实验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形式,能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充分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发展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为主动参与式的学习,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数学实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数学实验提倡通过让学生自主地在计算机上“做数学”,来探索数学现象,发现数学规律,理解数学概念,提炼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实验有其特有的基本方法和设计要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其他传统教学方法不易替代的作用。根据数学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通过有关的案例分析,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数学实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数学实验教学的内涵

其实数学实验并不陌生,过去数学教学中的测量、手工操作、制作模型、实物或教具演示等形式就是数学实验的形式,只不过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定理,以演示实验、验证结论为主要目的,很少用来进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而现代数学实验主要是以计算机数学软件的应用为平台,结合数学模型,模拟实验环境进行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整个实验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实践与活动,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程序,设计不同的实验步骤。现代数学实验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就成为是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模式。

数学实验一般是以问题(或专题、课题)为载体来实施的。教师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或直接利用教科书中的数学实验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主动、积极、批判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来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其次,要有实施实验的具体步骤,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实验课题、实验工具、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猜想、对实验结果的证明、结合实验结果进行问题讨论、结论的拓广等。

数学教学采取何种模式,从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数学教育的目的,而这又与教学的现状、社会对数学的需求密切相关。在教学中倡导研究性学习,引进数学实验,以及由此引发的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当前社会对数学教育的需求是一致的。

二、数学实验教学的过程

从问题情境出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研究步骤,在计算机上进行探索性实验,发现规律、提出猜想、进行证明或验证。以下我就以“直线与双曲线交点个数”为例说明实施数学实验教学的一般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1)已知双曲线x2-y2=4,直线L过定点P(0,2),问直线L 何时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2)在计算机上观察所求出的直线的位置特征。

(3)若点P在平面内的其它位置时,过该点且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几条?

创设情境是数学实验教学过程的前提和条件,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精心设计,其目的是为学生创设思维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活动与实验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计算机上探索点P在各种不同位置时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条数。

这是数学实验的主体部分和核心环节。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组织适当的活动和实验,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是必要的,教师给学生提出实验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在计算机上完成相应的实验,搜集、整理研究问题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对实验的结果作出清楚的描述。

(三)讨论与交流

提出问题:(1)给定双曲线和定点,过定点与双曲线有二个交点的直线有几条?

(2)对于上面讨论的问题,其它圆锥曲线又如何?

这是开展数学实验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培养合作精神、进行数学交流的重要环节。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发言、提问和总结等多种机会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条理性,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数学思维活动进行整理,明确表达出来。这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归纳与总结

在这里,学生开始实验探究时,点P的选取是无章法的,其结论也是不完全的。但这些结论毕竟是学生自己探究和发现的,他们的体验是深刻的,尤其是当小组协商和交流后,同学们互相补充,形成全面的结论,而且会逐渐发现:利用对称性,只需探求点P在第一象限时的情形即可。

这一环节和活动与实验、讨论与交流密不可分,常常相互交融在一起,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数据分析,寻找规律,通过合情推理、直觉猜想,得到结论是数学实验的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体现,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

三、数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数学实验”使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对那些先前持怀疑态度的问题在实验中得以确认。实践表明,通过数学实验,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印象比过去死记硬背要深刻得多,尤其是理性化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同时由于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表述等活动,他们不仅形成对数学新的理解,而且学习能力、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信息化生存能力得到了提高。

数学实验缩短了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数学变得可爱亲近了。人们普遍认为数学之所以难学,是因为数学的“抽象性”与“严谨性”,而这正是数学的优势。现在计算机创设的数学实验开辟了这样一条新路,通过“问题——探究——交流——总结”这种新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从具体到抽象,从说明到证明。一切都是在他眼前发生的,抽象得易于理解,严谨得合情合理。

数学实验是一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经;数学实验教学是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数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消除学生“数学焦虑”恐惧症的好途经;数学实验有助于革新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数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困难

数学实验教学在在发达国家中,数学实验已经成为常见的教学形式,美国的中学里有专门的数学实验室,英国的中学教材中有许多数学实验材料。而我们的除了对数学实验认识不足、缺乏经验外,还有学校计算机硬件、软件设施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可能现在要想真正把实验教学落实到课堂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随着新课改的理念逐步进入我们的课堂,融入到我们的教学思想中,实验教学在数学学科教学上会显示出鲜亮的活力和生命力,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的。

上一篇:油漆厂实习报告下一篇:培训管理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