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官德在政治治理中的价值问题

2024-08-23

论官德在政治治理中的价值问题(精选9篇)

论官德在政治治理中的价值问题 第1篇

论官德在政治治理中的价值问题

文章探讨了官德与政治治理的关系及官德对政治治理的`价值,认为官员的道德素养关涉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紊乱与政治稳定,官德与政治治理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官德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官德与政治运行、政治效率、政治协调的关系上.

作 者:饶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刊 名:桂海论丛 英文刊名:GUIHAI TRIBUNE 年,卷(期): 19(4) 分类号:B822.9 关键词:官德   政治   治理   价值  

论官德在政治治理中的价值问题 第2篇

1 正确认识法人治理结构与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中的角色定位

正确认识法人治理结构与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中的角色定位,对明确党组织的角色构成,转变党组织的工作方式、方法,适应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关于企业产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等一整套企业权责划分的领导组织体制和内部管理制度。

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组织架构,它以企业产权为核心,规定了企业股东、董事、监事及经理层间的权责利关系。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领导体制和企业运营的制度安排,是规范所有者、决策者、经营者相互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制度体系,也是企业最本质、最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

(2)强化党组织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党组织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党的政治核心作用要与经济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结合起来,否则政治领导就会落空。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党组织作用的削弱,而是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形成“二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由执政党的地位决定的,是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精神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的十六大报告都指出:“企业党组织要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这些文件都阐述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及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途径和根本任务。

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促使企业按照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督促法人治理结构的行为,使企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有力保障。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有利于监督企业领导人,把握企业战略发展方向,使企业行为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并严格遵守行业法规、市场法规、技术法规和工程建设合同;有利于正确处理国有资产与企业、股东的利益,保证国有资产与企业发展同步增长。

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有利于弥补法人治理结构在分权制衡上的缺陷,是增进股东、董事、经理、监事、员工及相关利益者进行利益平等协商的有力平台。就法人治理结构而言,董事会有决策权,由股东选举产生,并为股东的利益服务。当董事会为股东谋求利益最大化,过分强调股东利益,而忽视和降低了包括经理层、员工、债权人在内的相关利益者的平等权益时,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经理层会利用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找回自身的价值和利益”,并为此而损害股东的利益,而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必然招致损失。此外,若员工利益和报酬得不到保障,员工将无法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做出有损企业的行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都可以通过党组织表达各自的声音,使劳资关系得到协调,使各方利益得到平衡,实现法人治理结构主体间平等、互利、合作的关系。

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增强企业活力,实现民主管理,发挥党的政治思想工作优势、激发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必然选择。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紧紧依靠员工,发动员工,关心和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使党的决策代表员工的意志,使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的权益得到保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同时,党组织通过建立科学民主的集体决策机制,领导职代会、工会、群团组织推进民主管理,开展好各方面工作。此外,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并不只是通过权威作用于员工,而是通过强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式进行思想渗透,解决员工的思想政治问题、生产生活问题,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发展。

(3)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在现代企业中分别处于政治核心和经营决策中心的地位,是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相互依存,密切合作,共同发展的统一、和谐的关系,这一关系正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

企业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从本质上来看,党组织主要体现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把握经营发展战略、人才配置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大方向上;法人治理结构主要在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部署上按总的原则依法独立作出决策。党组织和法人治理结构在操作方法上各有侧重,但其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协调平衡各方权益,凝聚企业各方力量,使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企业发生重大决策失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促使企业获得长远发展的同时,维护股东、经理、员工和社会相关利益者的平等权益。

2 正确把握企业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角色构成

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法定的关于企业领导权责划分的体制,企业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必须在法人治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使党组织拥有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相应的权力,实现党组织“参与有位、保障有力”。在设置企业党委时,应避免因党委与法人治理结构“两套班子、两套人马”而出现内耗,难以形成合力。在现代企业制度运行过程中,若党委成员发生变更,应该及时从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中补充相应的人选进入党委。

确定企业党委成员的角色构成时应注意,党委必须成为法人治理结构中各利益相关者的融合体和协商平台,这是党组织协调平衡各方权益,推行民主管理和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必然要求。因此,党委成员除有董事会成员构成外,应当确保经理层、监事会、工会成员在党委中占有一定比重,以避免任何一方过分强调自身利益而扭曲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并损害企业的发展,最终使各方力量相互制衡、相互监督、实现民主管理。在必要的时候,应当选举员工代表列席党委会,使员工真正参与企业管理决策。

3 有效发挥企业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角色作用

3.1 建立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

法人治理结构本身是一套严密的体制规则,企业党组织也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明确双方的职权,使2种制度具有相融性和可操作性。首先,在公司章程中应当明确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职权。其次,要制定《企业党组织议事规则》,以明确党委参与决策的范围、方法和步骤,以及在议事程序上如何与法人治理结构议事程序对接。再次,要制定《企业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的沟通制度》,以完善双方交换意见的沟通途径和方式方法,特别是在重大问题决策前的沟通。

3.2 形成一套创新的工作方法来促进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

(1)创新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工作方法。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职责和基本途径。首先,党组织要全程参与决策。企业党组织在决策前应当作深入思考、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党员、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等的意见,熟悉和掌握与决策相关的各种情况;在党委集体研究时提出意见和建议,要积极参与、当好参谋,充分行使自己在决策中的职责;在重大问题决策后,党组织必须发动党员干部,做好思想工作,团结带领员工,协调各种关系,保证决策有效实施。其次,党委决策机制要与法人治理结构有机结合,形成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组织保障。要探索建立党组织有效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工作机制,董事会研究决定企业重大问题前,要通过董事会中的党委委员反映到党组织或书面告知党委有关讨论议题,党组织进行集体研究后提出意见和建议;进入法人治理结构的党委委员在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中,要努力沟通协调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通过在法人治理结构决策中发表意见,体现党委意图。在决策实施过程中,党组织发现问题要及时向董事会、经理层反映,董事会、经理层对党组织的建议,也要及时向党委反馈。再次,党组织要监督法人治理结构决策,监督法人治理结构廉洁自律、合法经营,使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促进企业“党管干部”与法人治理结构的融合。企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是保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的关键,是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内容。

一是党组织要积极为法人治理结构选任合格人才。企业党委应当积极与董事会、经理探索制定出适合企业特点的各岗位人员的任职条件和资格、工作职责和待遇、考核任命原则、方法和程序及党委在其间发挥作用的形式等人事任免规定。董事会、经理按法定程序提名的领导岗位人员,企业党委应当予以考察、严格把关,并形成书面意见通过决策和议事程序供董事会、经理参考采用,对党委意见的各种考虑结果,董事会、经理必须及时反馈给党委,并列出相应的理由。

二是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企业人才的管理和教育培训。实现党组织对企业各类人才的有效管理,要研究并制定相应的企业激励和约束制度,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干部管理制度;要制定多渠道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除职业晋升通道外,更重要的是建立薪酬提升通道、专业技术发展通道和岗位轮换通道。党组织还要加强对法人治理结构领导人的管理,建设廉政高效的领导班子,通过制度、监督、民主管理和率先垂范管住掌权人。此外,党组织要加强对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干部员工成长成才,为企业提供所需的各类人才。

(3)大力推出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新内容。在新形势下,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创新工作手段和途径,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内外员工的积极性,使党组织成为企业中最可信赖的组织,使党员干部成为最优秀、最出色的员工。

开展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克服重形式、轻实际,重说教、轻启迪的方法,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到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大环境中,扩展视野,放开手脚开展工作。例如,勘察设计企业党组织可以结合工程项目和技术人员的特点,在党支部开展“三创两无一荣誉”的目标和活动,即要求每位党支部每年创一项新经验、创(或应用)一种新技术、创一项获奖工程;要求每个党支部无违章违纪现象,无安全、质量事故发生;要求每个党支部争取年内获得一次荣誉。同时,党组织还可以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一种专长、两个能手、三种精神”活动,即要求每位党员除精通本职岗位外,还要钻研一门技术特长或掌握一项与本职工作相近的知识;要求每个党员既是生产骨干、生产能手,高效优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模范,懂政治、讲大局,能主动向群众宣传思想工作;要求每位党员要具备积极肯干的精神、改革创新的精神、勇于奉献的精神。通过实行这些达标活动,党员日常管理更规范,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明确,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实际结合更紧密,更能显示党组织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天翔.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J].综合管理,2009(3).

论官德在政治治理中的价值问题 第3篇

关键词:价值澄清理论; 高中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019-001

一、价值澄清理论的基本内容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滑坡严重,针对社会剧烈动荡给人们的价值观带来的冲突、迷茫和混乱,构建出价值澄清理论,且经过诸多德育实践检验,影响深远。

价值澄清理论重视人的自身价值,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倡导以开放的心态独立自主的探索,自主选择、自主评价、自我反省,从而使一种价值观内化为主体的道德意识,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德育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认同和传授某种价值观,而是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和实践中学习澄清其自身的价值观,即帮助学生“如何获得一种观念”。正如拉思斯所说的:“我们因而不能确定什么样的价值观、何种生活方式最适合于个体,然而,我们确实知道什么样的过程对于获得价值最富成效。”1

美国教授拉思斯等认为价值澄清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七步骤2。即选择:自由的选择,多种可能性选择中自己的选择,明确认识和谨慎思考后的选择;珍视:珍惜、满意自己的选择,分享和确认自己的选择;行动:根据选择做出行动,反复的实践。

二、价值澄清理论的应用价值

社会的急剧变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巨大冲击,意识形态多元化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人们很难发现并确定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澄清理论的提出主要源于学校德育教学实践所面对的困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较强的实践性、可操作性,以及显著的实效性。

价值澄清理论要求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学校德育紧贴学生的日常生活,拉思斯指出:“人们必须亲自珍视、选择并使选择与他们的生活方式融为一体。诸如信息之类的事物并不能传递价值的性质。价值发端于富于变化的生活。”3对现实认可,理解尊重他人的选择,“这是一种对学生表示尊重的立场。教师关心学生并有所表现,认真而富于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呼声,与他们同甘共苦,鼓励但并不要求他们暴露自我或澄清思想。当他情不自禁地想要这样去做时,他公开谈论有关个体不断追求更加明确的价值观问题。在这样做时,教师创立一种能鼓励学生在澄清思想时采取互相接受对方的态度的气氛。”4另外,培养个人思考、选择能力,确立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价值澄清理论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把这种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作为参照系,对具体德育教学实践进行比较、反思和重构;其次,将价值澄清理论应用在具体德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以适应社会发展及时代变迁所面临的德育教学困境,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最后,将价值澄清理论与价值观教育、就业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婚恋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主题相结合。

我们在肯定价值澄清理论同时,应认识到其理论本身存在的缺陷。比如价值澄清理论倡导相对主义价值观,偏重价值澄清的过程,而忽视德育的具体内容,倡导“教师中立”,漠视德育工作者在价值或道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等观点。

三、价值澄清理论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启示和运用

当前我国由于体制的转型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可避免导致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种状况必然会在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上有所反映,尤其是德育教师讲授的价值观以及教材内容知识与学生的实践生活经验差距较大时,学生在认识上便会陷于困惑、迷惘而无所适从。

在如何应对意识形态多元化和价值观多样化、引导中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可以说,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积极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批判吸收价值澄清理论,积极开展高中政治课教学实践活动,能够解决中学生价值观困顿和迷惑。

200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及吸引力、感染力,提出了思想政治课程的五大基本理念,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5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回归生活,注重学生的成长特点,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所在,这种理念与价值澄清理论以生活为焦点的思想有共同之处。

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要恰当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6《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是高中政治课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一次革命,我们结合拉思斯等人设计的近百种价值澄清的策略和方法,可以提升我国当代道德教育的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当然,我们在借鉴价值澄清理论时,不能全盘无选择的接受,应注意批判性的选择,借鉴的同时应全面理解其理论渊源及教育理念,另外,借鉴国外的教育理论要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美]路易斯·拉思斯著,谭松贤译.《价值与教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2][美]路易斯·拉思斯著,谭松贤译.《价值与教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3][美]路易斯·拉思斯著,谭松贤译.《价值与教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4][美]路易斯·拉思斯著,谭松贤译.《价值与教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论官德在政治治理中的价值问题 第4篇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 从地域性上理解是指中国的本土文化, 从时间上来说它是古代传承下来的文化, 从性质上说它是经过去粗取精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的文化, 其内容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 包含道家文化、法家文化等多种文化流派, 并且吸收借鉴了佛学文化, 融汇诸多文化于一身, 具有鲜明的特点。

第一, 包容性。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思维和具体行为的影响。中国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谦和包容, 对外来文化采取立足本土、兼取其长的态度, 表现出有容乃大的博大胸襟, 是我国传统文化包容性的具体表现。

第二, 务实性。几千年来, 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形成了“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特征, 这一特征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中即是强调“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务实的态度带领历代中国人民不断探索。

第三, 德育性。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德育为先, 强调扬善抑恶、育人品行, 而西方文化则是以强调自然科学为主。如果把西方文化视为“智性文化”, 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为“德性文化”。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人才资源,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力量。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还要在思想上向党和国家积极靠拢。然而,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加上大学生具有较大可塑性的特点, 他们的思想意识存在一定问题。

第一, 理想信念模糊。理想信念是支配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 是党和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需要, 是关系到改革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目前, 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大体健康发展, 然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各种文化思潮开始冲击大学生的思想, 致使他们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 人生目标混乱, 有的甚至放弃梦想, 从而导致理想信念模糊。

第二, 价值取向扭曲。当代大学生是在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 常常强调以自我为中心, 提倡个性。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在生活中不懂得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个人本位思想较重, 把个人的自我追求放在首位, 看重功利, 扭曲了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 社会责任感缺失。在老一代人眼里, 大学生群体应该是心系祖国、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莘莘学子, 然而, 现在的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处于“不损人”尽量“利己”这一层面, 过分强调自身利益, 没有回报社会、关心他人的意识, 严重缺失了社会责任感。

第四, 诚信意识淡薄。当前在很多高等院校中, 缺失诚信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很多学生考试作弊, 用各种手段骗取奖学金, 这些行为都给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 诚信意识的建立关系到社会良好氛围的营造, 同样也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发展。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根基, 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 以文化之力兴学子正气, 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 对解决现实问题、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 传统文化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强大的民族自尊心来源于优秀文化的积淀, 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坚韧不屈的精神, 是我们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内在动力。当今社会竞争激烈, 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稍不到位就容易使其产生无所适从、不思进取的想法, 理想信念容易动摇, 因此,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必须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以使大学生在追求理想中坚定信念, 锲而不舍, 勇往直前。

第二, 传统文化有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 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 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进行引导, 帮助他们体会人生的真谛,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 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传统文化有着极强的民族国家意识, 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观, 这些可以激励大学生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 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不懈努力去回报社会。

第四, 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正确的诚信观。对公民进行诚信教育是必要的, 对大学生进行诚信观的培养更为迫切。传统文化一直强调诚信意识, 强调人无信不立, 号召“诚心者, 天下之结也”, 这些观念能够引导大学生在多元化社会中坚守诚信, 求真务实。

四、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必须加以利用。然而, 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具有现代性和更贴近生活, 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 是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传统文化的渗透, 不能是一种强迫式的传授, 而应该循序渐进地渗透, 让大学生自觉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价值。

第一, 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 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要由浅入深,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是最主要的文化教育阵地, 大学里的各种话剧社、曲艺或者戏曲社团都深受大学生的喜爱, 通过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活动, 能够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如组织学生观看一定数量的经典影视剧, 让学生亲自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发现其中的价值, 从而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第二, 实现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传统文化基础学科, 例如设置历史、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课程, 这些课程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并且能够增强他们的传统文化意识。

第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水平。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该从教学主体入手, 应注重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水平, 使教师在规范自身的言行的同时, 起到道德表率的作用, 并且对学生进行教育。

论官德在政治治理中的价值问题 第5篇

一、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是确保畜禽屠宰定点管理依法行政的基础

畜禽屠宰定点管理执法人员必须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河北省畜禽屠宰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主要是依据条例规定对屠宰厂的监管和打击私屠宰行为,并依照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程序进行审理和作出裁决。目前我国执法队伍中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在逐年提高。但是,畜禽屠宰定点管理执法队伍中某些执法人员由于素质不高,执法队伍执法能够较为准确的运用相关法律法规,而且在一些事件处理上能够科学的扭转群众对执法人员的偏见,使得畜禽屠宰定点管理执法工作更加亲民、执行有序化。虽然工作质量日益提高,但与十八大的法制化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还要实现公正执法,提高畜禽屠宰定点管理执法水平,保证畜禽屠宰定点管理办案质量,就必须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道德优良的畜禽屠宰定点管理执法队伍。由于畜禽屠宰定点管理执法任务繁重,头绪冗杂,专业的执法人员不足,使屠宰执法工作不能完全展开,只能是不定期的进行执法检查,对一些违法行为不能及时有效的查处。由于国家屠宰的相关法律宣传还不够深入人心,在执法过程中还经常会受到当事人和一些群众的阻挠和推诿,给执法工作带来了困难。只有认真组织畜禽屠宰定点管理执法人员学习新《条例》及相关配套法律,通过专题讲座,短期培训和日常学习等形式,完成相关内容的培训任务,使行政管理、执法人员了解掌握新《条例》的法律规定、执法原则和处罚办法,规范执法行为,依法行政。不断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使屠宰执法人员全面掌握新《条例》的立法目的和主要内容,才能促使畜禽屠宰定点管理执法依法推进。

二、树立正确价值观是维护畜禽屠宰定点管理执法有序推进的基石

《食品安全法》从法律层面上明确把保证畜禽产品安全列入了食品安全的范围。可见畜禽屠宰管理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也不是一项依靠突击行动就能做好的工作,而是经常性的重点经济工作和政治任务。畜禽屠宰定点管理执法人员不仅是运用法律的使者,还是传播法律和维护的使者,即使是一部最完备的法典,也要靠执法部门、执法人员来贯彻,如果执法者为了人情关系或个人私欲等等,不遵守法律甚至是知法犯法,将严重破坏人民政府的声誉,损害执法机关的形象。畜禽屠宰定点管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努力做到公正执法、勤勉敬业、廉洁奉公,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始终把群众的食品安全放到第一位,想人民之所想,帮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忧,自觉维护畜禽屠宰定点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切实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执法为民,确保畜禽食品的安全,确保群众的饮食安全,群众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河北省畜禽屠宰管理办法》的实施,执行队伍执法行为更加规划、精细,在服务群众方面做的更为出色,但面对广大的不同素质的屠宰人群,因为素质的不同,在执法过程往往因为屠宰户的不理解,对执法人员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认识,使得执法工作难以正常实施。面对这些问题,为了促进畜禽屠宰定点管理质量,执法人员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执法过程中耐得住在执法过程中能够受得住金钱的诱惑,耐得住清贫,不与当事人有经济利益上的关系,注意与相对人的交往,不能超越工作关系。工作中能够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密切党群关系的高度,从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维护稳定大局的高度,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升畜禽屠宰定点管理执法质量,服务好畜禽屠宰定点管理执法工作,让商户信任,让群众放心。

三、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与职业道德是畜禽屠宰定点管理执法可持续的根本

论官德在政治治理中的价值问题 第6篇

一、话剧艺术活动在育人方面发挥的辐射作用

全国多数高校都有学生话剧社团,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现代网络及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上表演,希望能登上舞台展示自己,从而增加个人魅力。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于2002年成立了话剧社团,现已推出了12部大型话剧。通过排演话剧使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方式变得不再枯燥,拓宽了学生的历史、文化、审美知识视野,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大学生的创造能力、管理领导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提升了校园文化内涵,也进一步提升了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推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一)话剧艺术活动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

1. 提高了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从一个纯文学的剧本到呈现出集声音、画面、视觉、听觉相融合的生动舞台艺术作品,这个过程中,需要大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积累,把想法变成真实的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2. 提高了大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团结合作是一部话剧的创作和表演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话剧中包含剧本创作、导演、道具筹备、演员排练、舞台呈现以及前期宣传等很多工作,这些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需要大学生在话剧排演的过程中既充当演员又要担负起创作和剧务等角色,与整个团队进行全面沟通与协作,团结一致,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二)话剧艺术活动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校园话剧大力倡导学生的原创性,学生是乐在其中,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编演,可以把对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悟,通过交流和情感体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内心激情,张扬个性,对当前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视理解性、忽视体验性,强调社会性、削弱个体性的偏失是一种矫正。在点滴中加强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三)话剧艺术活动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在高校推广并普及校园话剧并将其作为培育大学生艺术修养的途径之一,对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创造力、审美力和人文素质等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参加话剧艺术活动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毕业找工作时自信心强、口语表达能力强、自我展示和表现力强,在应聘面试中脱颖而出。多年实践证明,文学院凡是参加过话剧艺术活动的学生在毕业时就业率非常高,当年考上公务员、研究生,事业编制、金融系统、国企的人数较多。并且这些学生在用人单位也都成为文艺骨干和宣传骨干,话剧艺术活动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锻炼基地和素质拓展的机会,为他们就业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将话剧艺术活动合理纳入课程体系,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普适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立人,是致力于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发展。话剧教育不是一定要以培养专业的话剧人为目的,所以大学也可以开展具有普及性质的话剧方面课程,并将其纳入美育教育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根据专业特色,优化课程体系建设,2009年文学院将《话剧表演鉴赏》课列入教学计划,并始终坚持“鼓励发展、积极引导;严格管理,会说能演”的指导思想,将课程设置为话剧艺术理论赏析型选修课和以话剧社团为教育对象的话剧艺术实践型选修课两类课程,使校园话剧作为普适性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授课中使学生受到话剧表演基本功训练、台词训练、形体训练等,获得对艺术、历史、思想、形式与内容、风格与技巧、审美与评价的基本知识,获得艺术赏析的基本能力,理解艺术思维,建立艺术的文化观念及综合的人文科学艺术观念,话剧团再通过话剧艺术实践型选修课的形式,在校园文化活动的舞台进行第二课堂实践,培养综合的实践、欣赏、表演和艺术思维能力,获得较为全面的话剧艺术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拓展了学生思想教育空间。

三、话剧艺术活动彰显德育教育力量,铸就校园文化艺术辉煌

目前高校校园内由学生演出的话剧作品内容大致有三种:一是原创作品,二是模仿或改编影视剧、话剧成品,三是演出经典话剧剧目。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剧本的选择,目的都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德育教育上下功夫,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文学院在14年里先后上演了中外名著《雷雨》、《乱世佳人》、《日出》、现代环保题材剧《大漠可以作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题材剧《天堂的风铃》、2007年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我们献上的《风雪边境线》、大型历史题材话剧《春秋魂》、《国家的孩子》、俄罗斯汉语年之际上演了俄罗斯名著《复活》、2011年为庆祝建党90周年排演了《铡刀下的红梅》并在全院演出了10场、原创大型历史题材话剧《鲜卑勇士》、2015年献上大型战争题材话剧《生与死的劫难》,从现代到历史、从歌颂校园师生情谊到歌颂蒙汉民族的骨肉情谊和人间大爱、从弘扬不屈的革命精神到咏唱珍爱生命、世界和平等等,这些剧目的上演不仅启迪和帮助学生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还净化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懂得美与丑、善与恶,使自卑的学生变得自信,引导了师生的价值观念以及做事方式,有利于形成师生们共同认可的校园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弘扬呼伦贝尔学院精神。

四、推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在当今社会艺术形态、艺术种类多样的环境下,话剧带给大学生的不是艺术创新,而是艺术创造,很多学生利用话剧演出这个舞台发挥自身创造力,演绎出具有时代气息的经典作品。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普通话水平。

话剧表演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文学院的学生虽然要学习《演讲学》、《朗读与朗诵》、《教师口语》等课程,但大多数学生来自不同省市地区,方音较重,学生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在日常学习中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方音。但参与话剧演出的学生通过话剧表演训练,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和话剧表演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导演一一纠正每名演员的吐字归音并传授呼吸发声技巧,要求学生做到“字正腔圆”的同时,还指导学生如何把握所饰演人物说话的语气,控制说话的语速,注意情感的表达,从而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和口语表达能力,使普通话水平大幅度提高。

(二)提高了学生认识生活和自我表现的能力。

话剧演出把各具特色的社会生活中的典型形象搬上舞台,学生在参与话剧艺术实践的同时,实际也是参与未来社会生活的预演和体验。话剧艺术以其延伸拓展到社会舞台空间的独特优势,它对语言表达、形体动作的训练有一定要求,对规定情境中人物行动有要求,演员们可以从剧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冲突、较量、转化、和解过程的表现,来分析人物的人格弱点反思自己,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更加敢于正视自己。学生在参与的同时也是对人生不同场合的一种体验,为了适应剧情的变化,“演员”需要不断地更新“演技”,不断地提高自我表现的能力。对于大学生提高对“人生舞台”的表现力、适应性,学会用适当的言行举止表现自己,都是十分有益的,也是其他教育方式很难达到的。

(三)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审美欲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开展话剧艺术活动已成为文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培养大学生审美情趣和大学生艺术创新上,文学院始终强调时代性更坚持“科学性”。每部大型剧目的选取都会从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时代性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握,以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选取具有爱国主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精神、时代精神、崇高精神的剧目进行排演。引导大学生增强审美情趣,在剧情表达上使其在人文主义方面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深入领会其意境,更加注重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有利于学生丰富阅历,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欲望,形成特色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话剧艺术活动是一种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艺术教育形式,可以极大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种生动活泼,学生愿意参与、乐于接受的有效教育形式。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话剧艺术活动经过不断打磨和创新,已组建成专业的师生创作、表演、设计、制作团队。每部大型话剧都深刻影响着每位师生,使学生艺术、历史、思想、审美得到提升。话剧艺术活动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摘要:高校校园话剧艺术活动体现出了艺术审美的显性特征,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经过14年的精心打造不断创新,使话剧艺术活动形成校园文化品牌,构筑文化育人场域,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话剧艺术活动,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郦子柏.对开展校园话剧的思索[J].北京大学学报,1991(4).

论官德在政治治理中的价值问题 第7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博大精深、别具魅力的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作为提升人的思想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注重传统文化思想的导向功能,传递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政治、道德、文化的思想精华,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政治思想、品德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都能充分体现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特质。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运用、发展、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现代价值,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主要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础,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丰富博大的有机构成体系。”[2]伦理、人道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特别重视培育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注重人的道德品格完善。比如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知行合一”的践履知行式实学精神等。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创新研究,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优良革命传统的继承弘扬。”[3]科学理性地认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对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格修养,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理想境界,反对人为物累。孔子倡导“不义而富贵,与我如浮云”,倡导“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崇高人生理想;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并要求人们应具有“浩然正气”;老子用“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拿”[4]来告诫人们;孟子推崇“舍生取义”思想。这些文化精神指向都表现为重理想、重气节、重修养和刚正不阿,内含超越世俗价值、功利价值的终极目标,充盈着人格理想和人文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有益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使当代大学生真正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对民族、国家美好未来发展前景具有价值认同,努力发展成为未来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栋梁。

(二)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品格,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把追求人生理想的艰苦努力过程审美化,提倡以苦为乐,自强不息。孔子在创立儒学时就注重“刚健奋进”、“发奋忘食”、“自强不息”方面文化精神构建,提出“知者不惑,仁者不悦,勇者不惧”[5]。《易经》中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倡导刚健、自强不息的品格、拼搏进取精神。这种民族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民族性格。把贫困忧患视为磨练意志、实现完善人生理想的必要条件。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这些优秀思想因子,积极营造弘扬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能够依靠自身的努力拼搏不断地追求和实现自身目标,不断地超越和发展自我,做生活的强者,顺境不骄,逆境不馁。

(三)有利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的培育

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又一面民族的旗帜,经过千百年的培养强化起来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融入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中,激励了无数有志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前赴后继,培育了历史上许多杰出的爱国志士,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之绝唱;北宋范仲淹歌颂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引导大学生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念,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通过教育,使爱国主义的义务和责任被大学生认知并在情感上得到体验,将爱国之情内化为他们未来从事各项工作的精神动力。

(四)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格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重在人的品格的培养、精神的塑造,强调道德、道义对人生的重要性。孔子强调建立以道德示范为特点的教育方式,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还特别重视心理感化作用,提出“内省”的修养方式,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外,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注重修养实践,强调道德践履。“履,德之基也。”[5]一个人只知晓如何做人并不能算有修养,只有身体力行道德规范,才是真正有修养。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培育方式,就要树立道德榜样,注重心理教育作用,言传身教,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伦理观,使得他们对是非、善恶、美丑、荣辱、守法与违法的判断标准内化为一种思想情感,由然地追求崇高,拒绝丑恶。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路径

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曾指出:“必须正确理解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才能具有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我们一定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始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不断丰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将传统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进行关联,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与内涵,采用具有时代精神特点的教育内容、方式、介质,获得大学生的认同和接纳,使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得到升华,实现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

(一)充分发挥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大传统文化教育比重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有计划地把传统文化的内容纳入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改变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结构性缺失现状,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加强通识教育,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儒学经典导读》等公共必修课。通过思政理论课教学,将传统文化内容讲授给学生,使之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现互动式、对话式教学,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获得思想教益,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因子浸润心田。重视并促进教师的人格垂范作用,以此带动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发挥传统文化思想熏陶效应

组织开展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浓厚校园氛围。通过举办论坛、开设专题讲座、征文、演讲、辩论赛、知识竞赛形式等,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与传统文化教育有关的文化沙龙、传统文化艺术的展览、演出等等,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每个场景,让学生从身边的一点一滴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大学生在感受艺术、文化熏陶的同时得到了潜移默化的道德人文教育,真正做到入耳入脑,使他们的人格品质得以提升。

(三)使用新型媒介手段,创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方式

在网络“全民围观”的态势下,充分发挥现代新型媒介手段的作用,创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校园网、校园电视台、校报、学生社团刊物等传媒手段,充分发挥校园传媒的育人功能,在学生中广泛地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性和现实性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增强民族认同感。注重发挥网络媒体的新阵地作用,构建传统文化教育平台,使用微博、微信、飞信等新型媒介,探索借助社会型网络社区等形式,实现迅速及时的传统文化知识传递,达到互动交流,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趣味性,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形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植根于民族土壤,在现实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剔除糟粕,吸收精华,推陈出新,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赋予其时代精神,更贴近大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价值取向和教育倾向,使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更具有精神支撑力和知识启迪力。

参考文献:

[1]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

[2]陈梦岳.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2.

[3]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创新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9-12.

[4]老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论官德在政治治理中的价值问题 第8篇

关键词:谐波治理电气,设计应用,价值

1 谐波问题的来源

谐波问题的出现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电脑的系统、电视机、开关电源等导致配电系统电流电压发生畸变, 产生大量非线性负荷形成的谐波源。另一方面是电网本身具有一定的谐波含量, 配电变压器也产生谐波, 配电系统从公用系统接受电力, 从而接收到带有谐波的电力。

2 谐波的危害

2.1 谐波的一般危害

元件在公共电网的供电下, 会产生附加的谐波, 使用时效率会大大下降, 电力供给与输出电力的效率也会有所下降。谐波超过一定范围时, 电流集中时, 就会造成电路温度升高, 若不及时处理, 则会因为温度太高, 引起大火。不仅造成使用效率低下, 还威胁人身安全。

电气设备保持正常状态的运行过程中, 谐波也会对其造成影响, 会使机器运行后出现震动的现象, 从而产生噪音, 会影响附近居民和工作人员, 也会使电缆使用寿命缩短, 电容器过早的发生损坏和老化, 变压器也会产生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 也会增加运行过程中的额外损耗, 增加成本, 造成额外损耗。

谐波会使国家公共电网发生问题,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都会使谐波的影响增大, 加强了以上所述的危害, 增大了成本, 效率也收到一定的影响。

通信系统也会受到谐波的影响, 会对通信引起干扰, 影响正常通信, 使得使用者正常接受消息时遭到干扰, 通话过程中的质量下降, 存在细微的干扰声, 严重时会致使重要的信息在通信过程中丢失, 对正常工作造成部分干扰, 引发了不必要的麻烦, 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2.2 谐波对于建筑电气产生的危害

电路畸形会使电弧温度过高, 易引发自燃现象。电弧电流大, 恢复迅速, 会导致应该产生跳闸现象时没有跳闸, 从而造成火灾,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谐波会造成电脑死机, 其会在接触电脑时产生电压降, 从而造成此结果。高次谐波会在中性线上汇合, 不断增加, 而在金属结构上, 中性线可任意流动, 不受控制, 导致电脑使用出现问题, 不断闪烁, 影响工作效率, 并对人体造成不适。过量的谐波会引起会对测试设备也造成重大干扰, 从而造成死机的后果, 部分资料未经保存就会引发重大损失。

智能建筑系统复杂, 设备多为微电子装备, 电缆杂乱且密集, 自我防护能力差, 大量谐波产生会造成通话质量都受到严重干扰。低电压信号不断增强, 会提升比特错误的数量, 致使使用出现问题, 严重时会造成整个网络的瘫痪。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并对工作进度造成困扰。

感应电动机在此过程中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谐波会增多其额外损耗。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裂纹和磨损等损耗。在运行过程中也因热量过高造成了高温情况下的损耗, 从而导致设备老化加快, 使用寿命降低, 生产成本增多。

电容器也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大功率损耗, 会导致运行中的绝缘质增加损耗, 加快其老化速度。谐波引发串联和并联谐振时, 会是电容器压力过大, 发生超载现象, 从而影响使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电压不稳, 压力过大, 而导致无法使用。

3 谐波治理的主要措施

3.1 采用无源滤波器对谐波问题进行治理

无源滤波器是采用串联方式以此互相连接的电容器。该方法是一种传统的方法从而对谐波进行遏制。无源滤波器电路比其他电网中的电低许多。但该方法存在也弊端, 易造成过载, 从而引发自燃与火灾, 并且, 此时无源滤波器此时也不起作用, 配件不断进一步老化, 会使无源滤波器的效率有所下降, 达不到原来该有的效果。最值得注意的是, 无源滤波器仅能对一种滤波成分进行修改。对不同的频率, 需要用到不同的滤波器。且无源滤波器进行滤波只能进行三次。

3.2 采用有源滤波器对谐波问题进行治理

有源滤波器是一个并联装置并且反应迅速的谐波电流源。对于非负荷的谐波电源进行自行检查。控制指令从DSP中产生, IGBT受DSP控制, 其中IGBT为高速开关器件。输出电抗器使得输出的谐波电流平稳、缓和, 电流与输出的谐波大小相等。使得基波电流向负荷提供, 从而达到对谐波进补偿的作用。

根据配电系统各有差异, 并且对于电力的符合的能力参差不齐, 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不同地区设计不同所需的方案要求。为使其达到最好效果, 应将有源滤波器安装在距离谐波源距离近的地方, 效果的好坏随着距离谐波源的远近来决定, 越近则效果越好。通过此种办法最有利于减小电流畸形和谐波电压产生畸形的现象。非线性符合的负载场合时, 应对二级配电进行补偿, 并且应对不同情况应有不同解决方案。有源滤波器的位置较为灵活, 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从而达到最好效果, 实现最高效率。

3.3 采用混合型滤波器对谐波问题进行治理

混合型滤波器可以使之前介绍的有源滤波器和无缘滤波器混合进行使用, 从而达到最高效率。单调谐滤波器的3、5、7、9次的单数次数与高通滤波器的支路相结合组成无源滤波器。直流电容和滤波电感构成有源滤波器。直流电容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 供有源滤波器使用。滤波器会从中对于开关频率进行调整。有源无源进行串联。有源滤波器使用不能直接直接使谐波电流消失, 并且只能产生的谐波电压, 补偿电压中只能产生这一种。从而致使功率的容量减小。功率容量小提升了其良好的经济实用性, 从而增强了其效率, 并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3.4 采用谐波保护器对谐波问题进行治理

治理谐波问题的成本最低是采用此行方法进行治理。谐波保护器从谐波对电路的各种危害着手进行解决。该措施的本质是磁场可对此波能量进行吸收从而增强其使用寿命, 加强效率, 降低成本。谐波保护器可吸收部分情况所带来的干扰, 其利用了超微晶合金材料, 在发生源处将问题进行解决, 减小干扰、噪音和部分损耗。谐波保护器是一种采用创新科技的特别电路, 使用中需在电路中并联, 其本身并不消耗任何电量。通过谐波保护器的使用, 有效解决了使用过程中成本的降低的问题。

4 结语

在现实生活中, 实际工作过程中谐波经常性的会存在不同问题, 也容易引发各种不同问题, 从而导致损耗严重、性能下降、成本提高、安全性较差等现象。为保证其正常发展, 计算机正常运作、通讯设备正常使用, 采取混合滤波器是最有效的方法, 通过有源滤波器和无缘滤波器的混合使用, 解决发展中所存在的不同难题, 解决谐波带来的问题, 从而使得工作效率加强, 通讯设备正常使用, 运行时效率提升, 损耗减小, 从而降低成本, 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 从而体现谐波治理措施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综上, 混合滤波器是解决滤波问题的最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顾继明.关于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电源谐波问题的探讨[J].建筑·建材·装饰, 2012 (6) :97-99, 102.

[2]陈燕文.民用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中谐波的危害和治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 (12) :665-665, 607.

[3]马洪珍.浅谈谐波治理措施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33) :287-287.

论官德在政治治理中的价值问题 第9篇

【关键词】反腐倡廉;实践路径;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党风廉政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思想政治教育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反腐倡廉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预防和惩治腐败行为方面有了更大优势。进一步强化反腐意识,切实维护反腐制度的权威和尊严,在企业反腐倡廉建设过程中,全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问题日益凸显,反腐倡廉建设思想教育也需要不断加强,需要提高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的思想素质,坚持廉洁从业、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的工作宗旨。特别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高层党政领导容易在某些诱惑面前迷失方向,因此,要全面加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最终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远大目标。本文是对企业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价值及实践路径的叙述。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优良传统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想要取得不断壮大和进步,就离不开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球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业只有保持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将其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我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壮大,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一个个胜利,不仅仅要做到与时俱进,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发挥出的政治优势。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直到“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都是党在社会革命、国家经济建设及改革实践中得出的科学理论。正确的思想能够激发人们在工作岗位上的斗志,提高人们的工作热情,让企业中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能够更好的将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当中去。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党在国家与社会中的一种意识形态范畴,处于社会上层建筑的层次。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基础也在不断转变,上层建筑也随之不断发生改变,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企业需要进行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保证企业远大的发展目标能够一步一步的顺利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的建设需要拥有先进的政治思想和科学理论为指导,保证企业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在企业发展的前进方向中拥有正确导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工作理念,在企业中开展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通过常态化和制度化,来保证党的思想方向不偏离实际,实现企业职工队伍思想建设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企业的中心任务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也是相互影响的,只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企业的中心任务的统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实现优秀传统与时代特色相统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党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反腐倡廉建设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从意识与行为的关系来看,人的行为受思想意识的支配。腐败现象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腐败分子的思想先滋生了腐败。要减少腐败就要先从思想上进行教育,从思想道德方面筑好反腐败的第一道防线。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更需要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尽量避免思想腐败、经济腐败现象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贯彻实施,有利于保持党的队伍思想的纯洁性。实践证明,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企业职工队伍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需要不断提升,政治思想需要加强引导,以保证企业党员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对党和企业忠诚。在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人员更要经受住各种考验,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上作出表率作用,如此才能实现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最终目标,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复兴。

四、思想政治教育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实践路径

当前,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通过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思想意识。其实践路径为:第一,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们实践基础形式的奋斗目标及精神动力,指导着企业员工实践活动。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要通过正、反面案例等多种方式,引导全体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第二,党纪法规教育。企业各级党组织都是有着铁一样的纪律规范行为,它的存在利于维护党的统一,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要突出《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纪的教育,引导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向高标准努力,坚守纪律。第三,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我国企业职业道德规范着企业职工行为,是职工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应在思想上、行为上遵循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教育要突出爱岗敬业、工作作风、诚实信用、无私奉献和素质修养等内容的教育。第四,权力意识教育。权力意识主要是指人们对权力的来源与使用及其价值,对它们的认识观点。主要包括了權力的主体属性、使用原则及其使用价值。权力意识教育要突出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要做到权为职工群众所用、权为企业发展服务等内容,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反腐倡廉建设的实践路径中经历了长久的发展,但建设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其中的过程仍然是漫长的,要想扎实推进建立相关的反腐倡廉體系,需要不断坚实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甚至全国的反腐倡廉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首先,要重点抓好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党纪法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权力意识教育,打牢企业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基础,统一思想政治方向,为社会主义社会凝聚优质的思想力量。其次,要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通过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及科学发展观内涵的深入了解,树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目标一起奋斗。

五、结语

国有企业是我国企业中的龙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反腐廉政建设起到了带头作用。同时,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由于其拥有一定的公权力,工作性质具有公共服务性,因此更应该坚持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宗旨,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道德理念,在自身的工作过程中恪守职业道德,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以倡廉为荣,腐败为耻,保持政治思想的纯洁。企业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所拥有的公共权力都是由人民赋予的,理应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为企业职工群众服务,为职工群众谋利益,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28(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过程.《学术论坛》,2010年03期.

[4]机关干部要善于总结.《政工导刊》,2011年04期.

[5]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问题研究现状概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3年04期.

[6]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思想性与知识性的关系.《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1年04期.

[7]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述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11年04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论官德在政治治理中的价值问题】相关文章:

申论官德范文05-19

传统文化官德修养07-05

传统文化官德建设07-05

传统文化与官德修养08-24

官德修养之我见,心得体会07-20

上一篇:大学生涯规划的原则下一篇:高中生语文作文的精彩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