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策略指导研究

2024-05-28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策略指导研究(精选8篇)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策略指导研究 第1篇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策略指导研究》研究报告

课题究背景研:

1.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缕受挫折,从而挫伤本学科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其它各科成绩。如何开展有效的学习指导,是我们急需解决的。

2.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建立一个合理的教学流程、严谨的教学结构,形成科学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进而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同时教师教学能力得以提高,教学相长。

二.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1.促使高一学生尽快掌握正确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的学习兴趣。

2.中学数学教育是打基础,奠定人的发展的教育,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有意义、最有普遍应用性的数学,其价值首先体现在利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和教学方法去认识、理解和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通过数学教学去培养学生会用数学地提出问题,数学地研究社会,这就要用数学的思维方式与数学的思维模式去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勇于求异,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3. 学校数学教育主要任务不仅在于传递固有文化为满足,更积极强调对未来充满“挑战性”、“暂时性”、“多样性”及“新奇性”的社会的需求。因此,框架于课堂教学,教师把现有教材组织起来,变成自己的东西,而又能够引起变化、更新、改组和形成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得到发展,教师与学生相互成长,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必然。

三.研究过程:

(一)调查了解学生现状

我们通过个别座谈、小组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研究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并注意高初中衔接;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励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磨练其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心理潜能,把课前准备过程、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实施控制、课后教学反思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调查,分析,整合,我们总结出以下几方面: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上节所述,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当然,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初步形成辩证形思维。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就要求第一,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第二,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第三,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同构于同一知识方法;第四,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二、不良的学习状态。

1、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为提高分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各种题型都一一罗列,学生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由“参与学习”转入“督促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思想松懈。有些同学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已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

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存有这种思想的同学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在我们广州市可以说是普及了高中教育,因此中考的题目并不具有很明显的选拨性,同学们都很容易考得高分。但高考就不同了,目前我们国家还不可能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可以说还是属于一种精英教育,只能选拨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去读大学,因此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拨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 奋一、二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你会后悔莫及的。同学们不妨打听打听现在的高三,有多少同学就是因为高一、二不努力学习,现在临近高考了,发现自己缺漏了很多知识而而焦急得到处请家教。

3、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同学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5、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值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的讨论,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

(二)实施开展高一年级数学科学习策略指导 通过一段时间的高中数学学习,针对学生中学习出现的问题,我们高一年级19个班在教研组的组织下,全体高一数学科任教师与数学学困生的参与下,开展了一次生动的数学科学习策略指导亦即学法指导。数学学法指导是一个由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组成的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反馈系统的整体,对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忽视,都会直接影响学法指导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课题组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以指导学生加强学生修养,激发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掌握和形成具有自

己个性特点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数学学法指导的内容: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形成的指导。2学习方法体系的指导(1)指导学生形成拟定自学计划的能力。(2)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能力。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边做好预习笔记,从而能带着问题听课。(3)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4)指导学生做笔记、写心得」会图表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5)指导学生有效的记忆方法和温习教材的方法。3学习能力的指导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表达等能力的培养。4应考方法的指导,教育学生树立信心,克服怯场心理,端正考试观。要把题目先看一遍。然后按先易后难的次序作答;要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不漏做、多做;要仔细检查修改。5 良好学习心理的指导教育学生学习时要专注,不受外界的干扰;要耐心仔细;独立思考,不抄袭他人作业;要学会分析学习的困难,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数学学法指导的实施: 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非智力因素是学法指导得以进行的动力。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我们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放在首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首先,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其次,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习动机。再次,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选用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安排既严谨又活泼的教学结构,形成热烈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锻炼学习意志。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的„磨刀石‟。因此,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第三,树立榜样,激发自觉性;第四,评价表扬,鼓励发展;第五,建立学习规章制度,严格管理;第六,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如搞好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建设。2数学学习方法内化的指导(1)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结合教材内容,讲述一些运用科学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例子,召开数学学法研讨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经验,开辟专栏进行学习方法的讨论,等等。(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①合理渗透。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②相机点拔。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结合教学抓住最佳契机,画龙点睛地点拨学习方法。③及时总结。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使其逐步系统完善,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④迁移训练。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3)数学学法的矫正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扎曾、要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善于发现问题的症结,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密切注意学情,加强调查与观察,最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个人档案,随时记载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针对性矫正,从而使学生改进学法,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3.数学学习能力形成的指导数学学习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交往、表达等能力。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挖掘教材因素,疏通信息渠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检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勇于钻研、不断探究的习惯,架设起学生由知识向

能力、能力与知识相融合的金桥。

四.《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策略指导研究》效果

通过实践研究,教师逐步自觉把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意志品质;这三个教师可控制变量融合在数学教学模式中,使学生数学学习分化,学习困难得到初步抑制。从某种程度说,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加强了理论学习,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增强了实施新课改的信心和能力,提升了专业素质;同时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带动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科研能力、专业素质明显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操作上都需要教师以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的目标、新课改的手段方法进行;这无形中给教师注入了动力,他们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丰富充实自己的数学教学模式;不断地实践,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思考、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实施教学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1)学生具有较强的持久的学习动力。由于新的教学理念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自主参与、在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快乐,获得亲身体验,激发了探索和创新的强烈欲望,逐步培养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加之加强了学习习惯培养、进行学法指导,逐渐使学生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

(2)学生具有较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的学习策略能激活和维持良好的注意、情绪和动机状态;能分析学习情景,提出有关的学习问题,能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能监控学习的过程,维持和修正学习行为;能正确评价学习效果。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策略的培养和形成。他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明显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

(3)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课题研究中促使学生自主发展、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我内化;逐步使学生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学会”成为“我会学”;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五.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调查、问卷法和实验法。

(1)调查、问卷法:我们从实际出发通过调查搜集资料,经过统计整理与分析,了解原因、回答既定问题。前后座谈调查了上百名学生,问卷调查了19个班的近300多名学生,得到了许多详实的数据和经验,为研究提供了新理论和思想。

(2)实验法:我们利用教学实践来验证教育理论的有效性、可行性,前后共有19个班实践开展了学法指导,锻炼了一批教师,培养了一批学生。六.分析与讨论

1.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中,有若干本课题研究的无关变量例如:智力潜质、社会因素、家庭环境、交往圈等因素,都对“学困生”的形成和转化有重要影响;如何应对这些教师不可控制变量,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因为研究周期较短,仅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以及限于我们本课题研究人员能想到范筹内进行研究。有些结果得到实践论证;但更多的处在摸索探究阶段,甚至有一些是体会反思,需要在更大范围研究论证。

3.限于研究者的理论修养、实践经验、能力水平;可能使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有许多局限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验证,敬请专家同仁指导。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策略指导研究 第2篇

自区级课题《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立项以来,##小学课题组教师围绕课题,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5月6日上午,##小学课题组开展了一场以“主动学习

自主发展”为主题公开课教研活动。

本次公开课分别是由姜筱璇老师执教的《长方形面积》和张誉元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两节公开课教学均能围绕课题研究,注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力,目标达成度高,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姜老师作为一名年轻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课堂中重视让学生探究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完善结论。在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一个数学问题研究的大致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同时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长方形面积计算的直观表象,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思维活动经验,形成核心素养。,张老师授课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在独立思考,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探索。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时,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算理。然后进行加深计算进位乘法,通过小组合作、代表展示的方式,课堂气氛活跃,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观课结束后,教研组内进行了评课活动,老师们做了专业、细致的点评。从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学情把握和定位,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老师们也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建议两位老师应以培养孩子观察、思考、猜想的能力;同时,在开展课题研究时,应不局限于教材中规定的训练点,可以多元化开展活动,使得课题研究真实落地生根,饱满充实。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策略指导研究 第3篇

在农村高中多年生物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进入高中后,学生普遍存在不适应高中生物教学, 学习上普遍存在吃力的现象,学习策略欠缺,学习盲目,最后导致不爱学,不愿学生物。即便是一些将来读理科的学生也普遍反映,虽然上课很用功,而且老师讲的都听得懂,课本内容都看懂,但是一做题目却都不会。这与高中生物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有关。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直被喻为理科中的“文科”,需要大量记忆,而且必须牢记,对学生自学、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农村中小学重成绩轻能力。农村中学教师职称与学生学习成绩挂钩,职校工资与成绩排名挂钩,所以每年的统考排名、学校校排名、区排名、末位淘汰制导致教师不敢大意。教师课堂教学内容越来越多,学生安排学习活动的自由度越来越少,加上迫于升学率,中考试题越来越简单,难度越来越小,导致初中教学中简单、机械的重复内容越来越多,课堂中讲得多,有的教师几乎是嚼碎了知识喂给学生,导致学生养成了不需要理解,被动去接受、再现知识的学习方法与习惯。高中课程较多, 侧重在理解基础知识的水平上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大部分学生学习策略不适应高中。高中学习无法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逐渐对生物学科丧失学习兴趣,最终产生畏惧心理。

以下我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生物的“三步”学习策略,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一、课前预习策略

预习在学习整个过程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是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惑”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惑”从何而来呢?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理清已知与未知,并标出或者记下,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当然,这个习惯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假以时日,绝非一朝一夕之力, 但是一旦养成受益匪浅。这需要高一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可布置预习作业,督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要注意的是预习作业的设置重在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所以设置能诱发引起学生预习的动机, 对学生思维有一定的挑战性的、能“跳一跳,摘桃子”的,不要简单的课堂习题再现。比如:在必修第一章第二节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节课中, 我布置学生的预习作业是:请同学小组合作,根据课本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用显微镜观察至少一种细胞,并记录观察中碰到的问题,供上课交流。当然,上课之前我会对学生进行分组,把学习较好学生与较差学生搭配。同时上课之前把先上班级和上届学生的相关预习反馈,较典型的作业链接到课件中,供学生参考,并引起注意。课后,定时开放实验室并每个班级放置一台显微镜及制作玻片标本的仪器,由专人管理,供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使用,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下节课上课之前,全班评议,给各个小组加上不等分数并积累。有了完成的条件和完善的评价机制, 既让学生体验课前预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又促进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实验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课中“三听”“三记”学习策略

所谓“三听”,是指听“重点”、“难点”、“听不懂之处”。“三记”指的是记“记重点”、“记生疏点”、“记规律”。

许多学生上课听课力求一字不落,但关键内容还是落下,埋头苦记一节课最后只是一大堆笔记,还是清处自清,惑处还惑。研究表明,一个人注意力及注意时间是有限的,一般不超过30分钟,而且因人而异。如果一节课都全神贯注听课最后当然会累,而且效率不高。所以课堂中学会“三听”、“三记”,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重点”、“难点”在哪? 每节课所涉及的问题涵括本节的重点难点,课前预习中自己不会的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课后“三勤”的学习策略

“三勤”即“勤复习”、“勤整理 ”、“勤练习”。

1.“勤复习”。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日常记忆是这样形成的:输入的信息如果有注意才能形成短期记忆, 短期记忆复习才能形成长期记忆, 否则就会被遗忘。只有不断回顾,才能温故知新。 (1)每天作业之前先复习,可以巩固和较强记忆已经学过的知识,提高作业效率,一边翻书一边做题,虽然做题正确率很高,但不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经常做完作业后发现原来书上不记得的知识还是不记得,所以作业之前先复习,高效又省时。 (2)章末复习,明确每章知识的主干线,掌握其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找出节与节之间、章与章之间的联系,建立新的认识结构和知识系统。既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又学到方法,提高能力。 (3)考试之前先复习,记忆力再好的学生考试前也要把知识复习一下。

一些学生学习生物存在听懂看懂不会做问题的现象,原因在于对知识只停留在表面,不完全理解,当然就无法应用,对于这种情况只能依靠多做题解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做一些典型题目,以增强对课本重难点的理解应用能力,定期复习总结“勤练习”。

2.“勤整理”。课后勤整理笔记 ,上课时来不及记得课本有的可简单做标记,课后进行认真整理便于日后查看。衡水中学学生的笔记一目了然,条理清楚,简直就是一本教材。单元速完成之后进行书面整理小结,促进知识条理网络化,考后整理纠错本,每次考后整理一下纠错本,不要让自己在同一个地方再次跌倒。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学习策略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虽然刚开始会比较累,但在对高一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 实验班与对照班级的学习能力和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强于对照班,特别是高二高三。实验班的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强于对照班,良好的学习策略才能更好地学好高中生物。

摘要:在农村高中多年生物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不能适应高中生物的学习,盲目学习,不会学,导致不爱学,不愿学生物。本文针对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课程目标要求及农村中学高一新生的学生策略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提出适合高一学生学习生物的策略,从课前、课中及课后的学习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策略指导研究 第4篇

【关键词】变式教学 数学 高中生 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86-01

一、目前变式教学模式的有关误区以及该模式需要突破的理由

1.目前该模式的有关误区

中国大多数高校在数学领域方面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普遍是变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一般很受大多数教师的欢迎,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们在潜意识里培养自己多元化的数学解题思维,并且能够加深学生们对于题目方面的印象,进而巩固和深入理解有关数学知识。某些一线的教师在运用此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对其加以改造,让这种模式充分地发挥其效用,并且让学生们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而某些高校的数学教师却滥用此模式,引起的效果并不为众人所认可,与此同时,学生们对于课堂的题目内容理解不透彻,因而课堂的分为也不够活跃。

2.该模式需要突破的理由

变式教学模式当中有着与生产工艺相类似的具体流程,也就是俗称的套路,此套路只是大众所得出来的经验理论,而该模式在实践当中,并没有高效且又合理的教学模式来让教师们进行教学,所以,该模式的有关突破是非常需要的。

二、变式教学促进数学理解的分析

1.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看

(1)数学题目在使用了变式教学模式之后,其目的需要十分的确定,不能含糊其辞。

教学目标的具体确立能够让学生们在获取知识的瞬间还能够加深对于题目的印象,以后碰到类似的题型,脑海里便能够反应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变式教学模式能够将题目所问的问题通过另一种方式显示在同学们的面前,而其中的内容意思大致不变,这让学生们更具解题的能力。有关变式教学的步骤类似于工藝生产的流程,将学生一步一步地带入进有关数学结构的知识体系当中去,引导着同学们采用正确的解题思维、解题思路进行数学题目的运算,从而不仅达到了教师数学教学的整体目标,还让学生们对于数学这门课程有了深刻的认知。

例1. 求抛物线y = x2 截直线 y = x + 1/2 的线段的长。

变式 1 :直线y = x + 1/2 与抛物线y = x2 有交点,是方程组 有解的_________条件。

变式2:曲线g1(x,y)=0 与 g2 (x,y) =0 曲线有交点,是方程组 有解的_______条件。

变式3:求直线y = x +1/2 与抛物线y = x2的交点的个数。

变式4:求直线y= x +1/2 与抛物线 y = x2 的交点A,B间的距离丨AB丨。

变式5:求直线y = kx +1/2 与抛物线y = x2 的交点A,B间的距离丨AB丨。

变式 6:如果直线 y = x + b与抛物线y = x2分别有一个交点、两个交点、没有交点,则 b 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变式问题的连环设计,能够让该题目所提出的问题被逐层剖析,进而完全地展示在学生们的面前,促进他们对于题目的理解,进而达到有关的数学教学目标。

(2)变式教学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数学问题的变式,变式的问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其初衷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加深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理解与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能够进行适当的括展。

例7.A区的公共汽车,原则上依照以下规则进行有关收费:(1)4KM内(包括4KM),按照4KM收费,价格2元。(2)4KM以上,每4KM一元增数。(未到4KM同样计数4KM)。若按照某线路来乘车,该路线的总距离为25KM,写出有关票价与距离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有关函数图像。

变式模式下的该题:北京的出租车价目表:4KM以内(包括4KM)收费11元;4KM以上,每1KM2元,依次递增,直到6KM行驶满为止;而10KM以上每1KM收费3元,依次递增,中途停车每6分钟按1公里收费。如果你所读学校到天安门总共70KM,打的怎样安排更加划算?

这样一种变式问题的方法同属于变式模式的运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该题目所讲究的是分段函数,而变式模式下的更加接近于实际生活的当中的具体收费事宜。学生们对于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的题目更具有兴趣,同样也在实际生活当中能够合理地使用数学知识,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王晓亚,刘秀艳.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函数概念教学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4:152-153.

[2]龚黎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变式教学”略谈[J].华夏教师,2013,09:83.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策略指导研究 第5篇

在完成前期工作以后,课题组进行了深刻的总结,针对活动内容研究,要加强师生互动研究,把课题做深做透,同时针对课题结题的要求,对下一阶段作如下安排:

1)加强课题组成员的沟通,集思广益,利用头脑风暴,针对结题要求强调各成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结题打好人力基础。

2)树立新的课题研究理念——“学习型课题研究和发展型课题研究”,同时要继续广泛收集资料。学生的品德与心理方面的内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这个变化始终贯穿于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是我们学习型课题与发展型课题理念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课题内容本身丰富的需要。

3)加强师生互动,同时也加强向社会的辐射力度。联合德育处搞一次规模较大的学生征文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品德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了把课题内涵辐射至社会,社会各界能学生品德与心理健康作出承诺。

4)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对前阶段研究作分析总结,同时收集好有关过程性材料,准备迎接结题检查。

三、具体的活动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分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2016年5月—7月)

拟定方案、申报立项、考察论证等工作。利用较短的时间,自己认真搞好学生思想、行为、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调查摸底工作,了解掌握当前学校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宣传动员,为全面推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二)实施阶段:(2016年8月——2017年4月)

在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低段、高段分类推进,研究制定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对研究内容进行研究。每学期制定相应的研究目的、内容、计划、方法等。针对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其间,注重各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时,通过各种手段方法,检测成果,写出阶段性工作报告。

(三)结题阶段(2017年5月)

高一学生理科学习方法指导 第6篇

横峰中学:zhong

各位同学:下午好!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方法这个话题,古人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知识急剧增加,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同学们将来去认识。探讨。分析和解决。高中阶段知识的深度,广度也较初中阶段有很大提高,那么学会学习,优化学习这个问题,不仅对我们的高中阶段有益,可以说这是使我们终生受益的一件事,学习方法事实上决定了你的成绩,方法就是你征服未知的工具,如果你没有好的方法,即使你每天刻苦学习,你不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因此你经常看到那些整天抱着书本,戴着厚厚眼睛的人,一上考场常常打得一败涂地,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对,学习习惯不好。下面我就和大家谈谈高中学习的方法和学习习惯。

高中学习的方法

一、学会制定目标计划

人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高中生学习的目的性、计划性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目的越明确,学习效率越高。明确学习目标,根本问题是要解决学习动机问题。高中生的根本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迎接高考的挑战,实现人生的价值。学习目标要求高,学习内容丰富而复杂,如果没有一个学习计划,就会顾此失彼、忙乱不堪、降低学习效率。制定学习计划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二、学会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表面上看是需要克服一些困难,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但是如果把我们目前的困难和我们美好的未来去进行一个比较,就像我们在对一个房间进行打扫美化装修,在前面我们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但当我们躺在空气清新、窗明己净房子里,尽情享受美好的阳光时,我们会觉得前面的工作苦吗?所以学习所能创造的美好的前景,就是我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且在我们解题时,从题目中所释放出的挑战困难、享受成功的喜悦,更是我们学习的乐趣之所在。

爱因斯坦在指导年轻人学习方法时有一段精彩的话:你一定要对你的学习感兴趣,否则你会感到很不愉快。好的方法在你的兴趣指引下会事半功倍。我曾经这样来说明我的相对论:在火车上,你与一们美丽的小姐相对而坐,已经过了一小时,你好像才过了十分钟;如果你对面是一个滚烫的火炉,才过了十分钟,你就会觉得好像是一小时。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总是乐于沉迷于感兴趣的事情,而对不感兴趣的事情就会精神浮躁。你在心情愉快的时候,你的学习效率是你平常的好几倍,而且会记得很好。如果你把学习当做“火炉”,那你在课堂上就会度日如年。

只有学会学习的人,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在快乐中学习人们才能学得更聪明。上帝总是奖赏那些走在别人前面的聪明人——那就是未来的你。热爱学习吧!年轻人!

三、学会提高课堂效率

课内学习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最主要的时间是课内。在这学习的最主要时间里,有些同学没有集中精力学习、有些同学学习方法不讲究,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习水平的发挥。

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真理;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因为提高课堂效率是尤为重要的,那么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呢?a、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

识的前提条件。

b、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

思想开小差会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强制自己专心听讲,靠意志来排除干扰。

c、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对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结论由你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而得,会比先听现成结论的学习效果好。

d、充分理解、掌握方法。

e、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有的同学在听课,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 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同时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f、做好课堂笔记。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笔记,一份永恒的笔录,可以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记好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初学记听课笔记的同学,或书写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可以用笔,记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因此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同时做笔记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协同工作可帮助学习。

g、注意和老师的交流,目光交流,提问式交流,都可以促进学习。

四、学会理科解题方法

具体做题时有三个步骤:想一想,做一做,看一看。看到题目后,想它涉及到哪些基础知识,哪些基本方法,想它考你什么?拿到题就动手做题习惯不好,很盲目,时间浪费了,还做不出来,想好了再动手,不管能不能做到底能不能做对,都得要做,回头看一看,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书上怎么讲的,老师怎么做的,回想、联想再猜想,这样一比较,就能领悟到很多东西。

例如:当你要证明或求解某一个问题时,必须先分清命题中哪些是条件,哪些是所求(或所证),正确理解文字语言和问题情境,逐字逐句翻译成符号式子方能把握题目的意图,如果能画出几何图形(示意图)则有助于帮助理解题意,找到解题途径。对题中明显的已知和未知(需求条件)弄清楚后,还要挖掘题目中隐含条件,摆脱生活经验束缚,克服思维障碍。例如由桌子不推不动的现象而认为物体的运动是需要力来维持的,尽管老师已讲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经验。

当你将题目中的相关信息找出后,一般从所求结论开始分析需要什么条件进行逆向分析,寻找解题途径,列出几个相关关系式,然后解出答案。如果所给条件结论较繁则应进行等价化简后再分析,化归为学过的典型题的模式后就可按部就班进行解题了。有不少题目还可通过间接办法进行思考求解,有时采用定义法、图解法、参数法、反证法等等可以独树一帜,迅速求解。

答题时要严谨规范,步步有根据,讨论时要分类明确,不重复不遗漏。学会一题多解能深化

对所学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应用,提高理科素养。

五、学会训练复习巩固

独立作业、独立操作、排除疑难,是运用知识的过程。应用是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新情境、新条件、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疑难的过程,也是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形成熟练技能技巧的过程。它对前几个环节的效果起检查、反馈和调控的作用。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应用还可以激发新的学习动机

同学们要独立完成作业,自我检查作业、主动纠正错误,抄袭别人的作业是有害的。先复习后作业,先求准后求快,要举一反三,要先易后难。对于作业中的疑难问题,似懂非懂的问题决不放过。认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排除疑难。高中生要有强烈的学习责任心,坚强的意志力。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指出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不均衡的逐渐变化过程,因此克服遗忘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时复习,较好的典型习题最好能准备一本笔记本把它记下来,以后如碰到类似的题目就把它放在一起,同时也复习一下以前的习题,这样,就不会忘记,又能增加知识。

以上五个环节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目标计划是指导,学习兴趣是动力,课堂效率是核心,解题方法是关键,复习巩固是连接各环节的链条。它们缺一不可,相互促进,组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学习过程,反映了高中生学习过程的基本规律。

学习习惯的问题

下面,就谈一谈第二个问题,学习习惯的问题。成功在于细节,规范在于习惯。许多学习好的同学往往拥有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习惯,这里我就向大家介绍几种受大多数同学肯定的学习习惯。

1、勤于思考的习惯:理科虽然主要依靠理性思维能力,但感性思维的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两者同时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之上,思考贯穿于学习的每一步进程之中。例如:在学习解析几何中直线这一部分时,预习的时候,应思考怎样写直线方程;听课时,就要思考直线方程五种形式的适用条件;练习时,应思考选择哪种方法能给解题带来方便。通过这些逐层深入的思考,就能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掌握起来也更加容易。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勤于思考的习惯。

2、认真听课的习惯:听课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上课时必须认真,务求做到“三到”,心到→眼到→手到。“心到”就是要求聚精会神,这是保证听课效率的基本前提;“眼到”就是眼睛要注视黑板,二中的老师都是极富有教学经验的,写到黑板上的内容也必定是重要的或是学生平时易出错的,值得一看。“手到”就是记笔记,俗话说“好记忆不如一个烂笔头”,记性再好,时间一长也会忘记,更何况二中的老师水平都很高,讲解的内容并不是单高速地复述教材而是灵活的体现教材精髓,当然值得一记。

3、正视错误的习惯:人非圣贤,谁能无错,错题并不可怕,关键是你对待错题的态度,我认为正确的态度是:正视并重视每一道错题,及时地从中归纳经验,吸取教训,从而为下一次的正确求解奠定基础。具体的做法是:用一个纠错本记下每次练习中的错题,同时写出正确和错误的解答,最好记下错误的原因,并予以总结,然后定期进行翻阅。

4、温故知新的习惯:高中每天学习的容量比较大,可能有些同学不能完全“吸收”,我建议利用晚上躺上床到入睡前这一段时间将当天所学的知识在脑海里像“放电影”那样过一遍,这样既能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一次有效巩固,还能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及时予以改进,偶尔还能触类旁通,有新的收获,同时还会获得一份充实的入睡心情,一举四得,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整理了一些同学们在理科学习方法中感到的地方和问题的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1、数理化方面的学习方法不够好,该如何改进?

答:(1)培养对学科的兴趣;(2)注重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领会其实质;(3)必要量的练习,练习不是目的,而是掌握定理、公式的手段;(4)记住几道典型的习题,举一反三,关键是多思考。

2、有时题目做不出,总喜欢马上去问别人,憋在心里难受这种方法好不好?

答:有错必改才会进步,订正错题有时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学问学问,不懂就问,但不是问答案,而是去问解题的思路、技巧,问后再去总结自己错的原因,查漏补缺,犹未为晚。

3、我觉得有的老师说得快,有时还在回味前一步,而老师以讲到后一步了,怎么办?

答:这是一个如何适应的问题,自己速度不行,在教师如果为了整体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只能自已改变,课内不行课外补,认真做好预习工作对你至关重要。明确了听课的重点,上课时认真地听,这会有改善,如果还不行,课后补,仔细消化一下,直到弄懂为止。

4、理科是记多于理解还是理解多于记?

答:学习任何知识都离不开理解与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因此,不能以多少来对比理解与记忆的关系。当然数理化的记忆与政治、历史显然有区别,文科该记的内容相对于理科来说要多一些,但不是说理科就不必记忆,没有记忆的学习等于白学,理科中的公式、定理是必记的,除此外,还得记住一些解题技巧、解题方法。只要是知识的东西就需要记,但要掌握理科的知识更需做一些习题才行。

5、有疑难问题总是懒得去问老师,心想经过自己思考可以做出来,可事实上这种机会很少,到底要不要去问老师?

答: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很多,自己独立思考、向同学请教、直接去问老师,三种方法各有优点,可结合使用,能自己独立解决当然好,但时间相对来说要多一些,只要时间较充裕,应首选这种方法,有时可分几次去思考,也就是说过一段时间去分析比较容易解决,问同学比较方便,但有时他自己也较忙,不可能给你讲清解题思路,有的只告诉你一个答案,这不利于你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这一点来说问老师是最好的,但老师毕竞不能时刻和你在一起,所以要抓住机遇,善问者会有较丰厚的收

高一学生理科学习方法指导 第7篇

一、学会制定目标计划

人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高中生学习的目的性、计划性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目的越明确,学习效率越高。明确学习目标,根本问题是要解决学习动机问题。高中生的根本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迎接高考的挑战,实现人生的价值。学习目标要求高,学习内容丰富而复杂,如果没有一个学习计划,就会顾此失彼、忙乱不堪、降低学习效率。制定学习计划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二、学会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表面上看是需要克服一些困难,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但是如果把我们目前的困难和我们美好的未来去进行一个比较,就像我们在对一个房间进行打扫美化装修,在前面我们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但当我们躺在空气清新、窗明己净房子里,尽情享受美好的阳光时,我们会觉得前面的工作苦吗?所以学习所能创造的美好的前景,就是我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且在我们解题时,从题目中所释放出的挑战困难、享受成功的喜悦,更是我们学习的乐趣之所在。

爱因斯坦在指导年轻人学习方法时有一段精彩的话:你一定要对你的学习感兴趣,否则你会感到很不愉快。好的方法在你的兴趣指引下会事半功倍。我曾经这样来说明我的相对论:在火车上,你与一们美丽的小姐相对而坐,已经过了一小时,你好像才过了十分钟;如果你对面是一个滚烫的火炉,才过了十分钟,你就会觉得好像是一小时。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总是乐于沉迷于感兴趣的事情,而对不感兴趣的事情就会精神浮躁。你在心情愉快的时候,你的学习效率是你平常的好几倍,而且会记得很好。如果你把学习当做“火炉”,那你在课堂上就会度日如年。

只有学会学习的人,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在快乐中学习人们才能学得更聪明。上帝总是奖赏那些走在别人前面的聪明人——那就是未来的你。热爱学习吧!年轻人!

三、学会提高课堂效率

课内学习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最主要的时间是课内。在这学习的最主要时间里,有些同学没有集中精力学习、有些同学学习方法不讲究,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习水平的发挥。

课内学习的方法主要是认真听课;记好笔记。

1、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

2、记好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初学记听课笔记的同学,或书写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可以用笔,记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

四、学会理科解题方法

具体做题时有三个步骤:想一想,做一做,看一看。看到题目后,想它涉及到哪些基础知识,哪些基本方法,想它考你什么?拿到题就动手做题习惯不好,很盲目,时间浪费了,还做不出来,想好了再动手,不管能不能做到底能不能做对,都得要做,回头看一看,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书上怎么讲的,老师怎么做的,回想、联想再猜想,这样一比较,就能领悟到很多东西。

例如:当你要证明或求解某一个问题时,必须先分清命题中哪些是条件,哪些是所求(或所证),正确理解文字语言和问题情境,逐字逐句翻译成符号式子方能把握题目的意图,如果能画出几何图形(示意图)则有助于帮助理解题意,找到解题途径。对题中明显的已知和未知(需求条件)弄清楚后,还要挖掘题目中隐含条件,摆脱生活经验束缚,克服思维障碍。例如由桌子不推不动的现象而认为物体的运动是需要力来维持的,尽管老师已讲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经验。

当你将题目中的相关信息找出后,一般从所求结论开始分析需要什么条件进行逆向分析,寻找解题途径,列出几个相关关系式,然后解出答案。如果所给条件结论较繁则应进行等价化简后再分析,化归为学过的典型题的模式后就可按部就班进行解题了。有不少题目还可通过间接办法进行思考求解,有时采用定义法、图解法、参数法、反证法等等可以独树一帜,迅速求解。

答题时要严谨规范,步步有根据,讨论时要分类明确,不重复不遗漏。学会一题多解能深化对所学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应用,提高理科素养。

五、学会训练复习巩固

独立作业、独立操作、排除疑难,是运用知识的过程。应用是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新情境、新条件、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疑难的过程,也是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形成熟练技能技巧的过程。它对前几个环节的效果起检查、反馈和调控的作用。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应用还可以激发新的学习动机

同学们要独立完成作业,自我检查作业、主动纠正错误,抄袭别人的作业是有害的。先复习后作业,先求准后求快,要举一反三,要先易后难。对于作业中的疑难问题,似懂非懂的问题决不放过。认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排除疑难。高中生要有强烈的学习责任心,坚强的意志力。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指出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不均衡的逐渐变化过程,因此克服遗忘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时复习,较好的典型习题最好能准备一本笔记本把它记下来,以后如碰到类似的题目就把它放在一起,同时也复习一下以前的习题,这样,就不会忘记,又能增加知识。

以上五个环节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目标计划是指导,学习兴趣是动力,课堂效率是核心,解题方法是关键,复习巩固是连接各环节的链条。它们缺一不可,相互促进,组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学习过程,反映了高中生学习过程的基本规律。

最后整理了一些同学们在理科学习方法中感到的地方和问题的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1、数理化方面的学习方法不够好,该如何改进?

答:(1)培养对学科的兴趣;(2)注重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领会其实质;(3)必要量的练习,练习不是目的,而是掌握定理、公式的手段;(4)记住几道典型的习题,举一反三,关键是多思考。

2、有时题目做不出,总喜欢马上去问别人,憋在心里难受这种方法好不好?答:有错必改才会进步,订正错题有时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学问学问,不懂就问,但不是问答案,而是去问解题的思路、技巧,问后再去总结自己错的原因,查漏补缺,犹未为晚。

3、我觉得有的老师说得快,有时还在回味前一步,而老师以讲到后一步了,怎么办?

答:这是一个如何适应的问题,自己速度不行,在教师如果为了整体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只能自已改变,课内不行课外补,认真做好预习工作对你至关重要。明确了听课的重点,上课时认真地听,这会有改善,如果还不行,课后补,仔细消化一下,直到弄懂为止。

4、理科是记多于理解还是理解多于记?

答:学习任何知识都离不开理解与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因此,不能以多少来对比理解与记忆的关系。当然数理化的记忆与政治、历史显然有区别,文科该记的内容相对于理科来说要多一些,但不是说理科就不必记忆,没有记忆的学习等于白学,理科中的公式、定理是必记的,除此外,还得记住一些解题技巧、解题方法。只要是知识的东西就需要记,但要掌握理科的知识更需做一些习题才行。

5、有疑难问题总是懒得去问老师,心想经过自己思考可以做出来,可事实上这种机会很少,到底要不要去问老师?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策略指导研究 第8篇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既可是内隐的规则系统, 也可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1]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 (包括复述、精加工和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 (包括计划、监视、调节策略) 和资源管理策略 (包括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和寻求他人支持) 。[1]

“学会学习”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 而“掌握学习策略已成为衡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根本标志。”[2]林崇德教授指出:“在学校里, 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要学会学习就有一个学习策略的问题。”[3]

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而“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造有助于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我们认为, 学习策略教学与指导, 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切入点和突破口, 也是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的着力点。

如何把学习策略教给学生, 是学习策略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经过实践探索提出了“四结合”教学模式, 即:课程教学、学科渗透、自我训练、个别辅导的“四结合”模式。[5]实践证明, 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策略学而不用、用而缺乏迁移、用而不自觉的弊端。

二、实验假设

采用课程教学、学科渗透、自我训练和个别辅导“四结合”的模式, 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学与指导, 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和学习成绩, 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三、实验方法

1. 被试与实验设计模式

(1) 被试。在湖南省桃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县城内) 四年级平行班中, 按标准化原则抽取118班为实验班, 119班为对照班。

(2) 实验设计模式。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实验前,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自我监控学习能力、语文和数学成绩同时进行测试。实验中, 实验班实施“四结合”学习策略教学与指导模式;对照班实施常规教学, 不进行专门的学习策略教学与指导。实验时间为三年。实验后,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自我监控学习能力、语文和数学成绩同时进行测试。

2. 实验变量及其操作

(1) 自变量的操纵。小学生学习策略教学与指导的内容体系:我们把小学生学习策略教学与指导的内容体系分为以下3个维度13个要素, 简称“313内容体系”, 详见表1。

实施课程教学、学科渗透、自我训练、个别辅导“四结合”的学习策略教学与指导干预措施如下:

A.课程教学。每周开设1节“学习策略指导课”, 按照“313内容体系”向学生传授各种学习策略。教学方法主要是创设具体情境, 让学生理解策略意义与运用方法, 结合具体学习任务进行学习策略训练与经验交流。

B.学科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注重自主探究学习和思路教学, 把所学的通用学习策略和学科具体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自我提问引导单”训练。在学科教学的具体学习任务中,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导学案出示“自我提问引导单”, 通过引导单提示、引导学生运用学习策略, 内化和巩固学习策略;思维策略训练。结合学科具体内容的学习, 对学生进行一般思维策略训练、问题解决策略训练和创造性思维策略训练;出声思维训练。在学科具体知识的理解和问题解决中, 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大声说出来, 让思路外化, 让学习策略具体化, 便于他人学习借鉴和自我体验;在通用学习策略引导下进行学科学习策略训练, 如数学解题策略、语文的四读法、五步阅读法;策略运用的反思与交流。每节课最后安排几分钟让学生反思、交流、分享, “这节课我是怎么学的?学得如何?哪些方面值得改进?”通过反思交流, 促进学习策略的自觉运用与创新。

C.自我训练。自我提问。一是在数学解题和语文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自我提问, 以训练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二是根据课题组印发的“元认知自我提问引导单”, 对整个学习过程包括认知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训练;自我检查与校正。主要包括学习策略和自我状态的监视和调整、作业和解题思路的检查与校正;自我反思和总结。要求学生写反思性学习日记、反思性学习周记, 对自己一天或一周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 特别是要总结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 制定改进措施。

D.个别辅导。对在学习策略的学习上有偏差或有困难的学生、个别后进生、学习障碍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具体包括学习动机辅导;策略运用辅导;个案跟踪辅导。

(2) 因变量的界定与检测。本实验的因变量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学习方式和学习成绩的变化。学习策略水平检测采用自编的《小学生学习策略问卷 (PSCQ) 》, 该问卷按前文“313内容体系”结构编制, 共92题, 重测信度0.88, 据有关专家对问卷的分析, 认为题目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学习方式检测采用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教授编制的《自我监控能力问卷》和自编的《学习策略教学与指导效果教师问卷》, 并结合平时的观察、访谈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情况。学习成绩检测主要看期终语数考试成绩, 试卷用县教研室文化素质检测试卷。

(3) 无关变量的控制。按实验标准化原则控制各种无关变量。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师水平基本一致, 学生起点基本一致。对照班进行常规教学, 不专门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实验班控制实验干预措施以外的其他变量。

四、实验结果

1. 学习策略水平检测结果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下同。

2. 自我监控学习能力检测结果

3. 学习方式转变教师问卷结果

4. 学习成绩测试结果

五、分析与讨论

1. 关于“四结合”模式的有效性

(1) 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从表1看出, 前测实验班、对照班比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和学习策略总分均无显著差异, P>0.05, 说明实验前两班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基本一致。后测实验班、对照班比较:在认知策略上, Z=3.25, P<0.01;在元认知策略上, Z=3.16, P<0.01;在资源管理策略上, Z=4.17, P<0.01;在学习策略总分上, Z=3.46, P<0.01。说明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非常显著 (P<0.01) 地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前后测比较, 各项目差异非常显著, P<0.01。

(2) 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从表2可以看出, 前测实验班、对照班比较, Z=0.96, P>0.05, 说明实验前两班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基本一致。后测实验班、对照班比较, Z=2.72, P<0.01, 说明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非常显著 (P<0.01) 地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前后测比较, Z=4.98, P<0.01, 差异非常显著。从平时观察了解看, 实验班大部分学生能自觉制订学习计划, 学会了独立预习和复习;课堂上学习自主性强, 教师在实验班上课感觉轻松, 没有教师在场的自习课也能自觉学习、纪律好;学生坚持写反思性学习日记, 善于自我反思和总结, 善于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3) 显著促进了学习方式的优化转变。表3显示, 认为实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非常显著的占52%, 显著的占45%;促进合作学习非常显著的占24%, 显著的占76%;促进探究性学习非常显著的占6%, 显著的占91%;促进学习方式优化转变非常显著的占9%, 显著的占76%。学生表现显示, 在自主学习方面, 基本达到“八个能够”:学习前能够对学习活动进行计划和安排;能够为学习活动做好具体准备;学习中能够明确学习的目标、对象和任务;能够选择并采取合适的学习方法, 讲究学习策略;能够采用有效的自我监控策略去执行学习计划, 排除干扰, 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学习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效果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能够根据反馈结果对自己的学习采取补救措施;能够反思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

(4) 显著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表4看出, 前测实验班、对照班比较:语文、数学均无显著差异, P>0.05, 说明实验前两班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基本一致。后测实验班、对照班比较:语文:Z=2.24, P<0.05, 差异显著;数学:Z=3.03, P<0.01, 差异非常显著, 说明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

2. 关于“四结合”模式的操作要点

(1) “四结合”模式的操作要点。课程教学的操作要点:开设“学习策略指导课”, 教学内容应根据“313内容体系”, 循序渐进地安排。每节课的内容不宜多, 要有足够的练习时间, 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体验。策略教学方法既要形式多样, 又要遵循基本的程序。我们认为, 策略教学的基本环节是:情境导入———策略剖析———策略运用———策略反思。我们尝试了“情境分析, 领悟意义———自主思考, 合作探究———他山之石, 启发借鉴———根据实际, 确定对策———反馈交流, 评价小结”五步教学法, [6]效果不错。总之, “教师在实施策略教学时, 应着重考量策略内容的明确性、组织性和针对性, 并着力引导学生对学习策略进行积极的自主建构”[7]。

(2) 学科渗透的操作要点。学科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指导与应用, 应注意三点:第一, 科任教师要根据本周学习策略指导课所学策略和以前所学策略, 找到策略在学科知识学习中的应用点, 根据所学策略学习具体知识或解决问题;第二, 可进行出声思维训练, 让学生大声复述自己的思路, 以强化策略的运用;第三, 加强课堂学习策略应用的自我监控与反思, 我们在下课前5min左右安排学生进行反思性总结发言, 总结自己本节课的得失和策略运用情况, 效果很好。

(3) 自我训练和个别辅导的操作要点。自我训练关键在于落实, 因此, 要激发自我训练动机, 提高自我训练的自觉性;要布置自我训练的具体任务, 靠任务驱动形成习惯;要加强自我训练任务的及时检查评价, 实现从外控到内控。个别辅导的操作关键在于教师的耐心和技巧, 要持之以恒。要借鉴“成功教育”的原理, 小步子、多反馈、重激励。

影响“四结合”模式可操作性的最大的问题是一线教师对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操作很生疏。因此, 我们建议, 要加强学习策略教学的教师培训和课程资源开发, 通过校本培训让教师掌握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操作,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丰富学习策略指导课资源, 这是影响学习策略教学成效的关键。

课程教学、学科渗透、自我训练和个别辅导“四结合”的学习策略教学与指导模式, 能显著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和语数学习成绩, 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2-4, 304-305.

[2]刘电芝, 黄希庭.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教育研究, 2002 (2) :78.

[3]林崇德.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0 (1) :60.

[4]张向葵, 关文信.学习策略对学生未来生活方式的影响[J].人民教育, 2003 (2) :30-32.

[5]郭铁成.论小学生学习策略的教学与指导[J].当代教育论坛, 2003 (10) :125.

[6]李文英, 郭铁成.如何监控个人学习计划的实施——学习策略指导课设计及评析[J].小学教学设计, 2004 (3) :38-39.

上一篇:留恋母校六年级优秀作文下一篇:教师入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