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中长期规划

2024-07-26

艺术教育中长期规划(精选9篇)

艺术教育中长期规划 第1篇

艺术教育五年发展规划

青河中心校

2010年9月 艺术教育五年发展规划

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扎实推进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青河希望小学艺术教育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加快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深化体艺术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加强艺术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普及和发展农村艺术教育为重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我镇的优秀文化艺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分校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真抓实干,切实提高学校艺术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使我校艺术教育再上新台阶。

一、发展目标

第一步:2010年至2012年在全校进一步加大普及艺术教育力度,按百所艺术学校要求开齐开足艺术课,实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开展进行多种艺术活动,使全校学生普遍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组织开展适合本校特点的小学艺术系列教育的研究,进行中、低、高各段系列艺术教育研究的试验,抓好普及的基础上抓出办好几项适合本校情况,深受社会群众欢迎的艺术教育特色,成为校内外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的窗口。

第二步:2012—2015年,认真抓好中、低、高各段艺术教育衔接工作,逐步建成具有本校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小学艺术教育体系,同时,在普及的基础上,深化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大面积提高课堂艺术教学的质量和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水平。

二、主要任务和实施要求

(一)管理方面

建立有效的学校艺术教育管理体系,是抓好我校艺术教育的重要保证。

1、行政管理

①建立艺术教育领导机构,负责全校艺术教育的领导、管理和协调工作。

②领导机构任务:检查学校贯彻执行美育与艺术教育方针、政策和行政法规,拟定学校艺术教育的规划和实施艺术教育的工作计划,统筹安排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2、教学管理

教导处负责本校艺术教学的管理和指导工作,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安排艺术教学工作,负责检查艺术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组织艺术教学的研究交流。

3、强化管理机制

学校艺术教育的管理机制要健全强化,切实抓好管理的各环节:计划—实施—检查—总结。每学年对艺术教育工作检查评估一次,对开展得好的个人或集体进行表彰,并及时总结经验交流推广,对艺术教育工作开展得不好的加以有效的督导,及时帮助促进。

4、培训管理干部

加强艺术教育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提高艺术教育管理干部的思想和工作水平。适时外出观摩学习,以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水平。

(二)教学方面

学校艺术教学包括课堂艺术教学和课外艺术教育活动。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普及艺术教育的主渠道,抓好课堂教学,艺术教育的普及才能有保证,艺术教育的质量提高才有保证,为了提高音乐、美术、书法等各类艺术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今后三年内必须做到:

1、明确基本要求

①学校艺术工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大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通过教师的艺术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使他们树立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品德、智力、体力等全面和谐发展。②艺术教师要认真负责地按照课标要求,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本校学生实际组织教学;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艺术兴趣,加强教学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③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的教学,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情趣高尚的艺术教育,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扩大他们的艺术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形成艺术教育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系列要求,努力体现艺术教育各学龄阶段之间衔接和不同特点,保持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统一课程设置

按照委颁《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开设音乐、美术必修课,开足开齐。

3、加强课外和校外艺术教育活动

课外和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是课堂艺术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它对于扩大学生艺术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培养学生 的艺术特长,具有课堂艺术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创造条件,积极开展课外和校外艺术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校外教育阵地,组织学生艺术社团或艺术活动小组,举办专题艺术讲座,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艺术兴趣与特长,优化他们的文化教育环境。为此,我们努力做到:

①加强活动的协调和管理 由校艺术教育委员会领导,指导和协调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校外教育机构的作用,加强对学生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兴趣组负责人具体负责,切实保证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健康开展。

各兴趣组具体负责要做好协调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在支持、配合、参与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②明确开展活动的要求

课外和校外艺术教育活动要坚持面向大多数学生,有目的、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要坚持自愿与鼓励,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内容要健康高尚、形式要丰富多彩,要做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机结合,要因地制宜,不断开辟课外校外艺术的教育活动的渠道,争取社会的支持,充分利用社会文艺阵地,发挥专业艺术团体和专业文艺工作者的作用。

③努力创办活动的特色

在普及、巩固和完善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抓好书法、、绘画、舞蹈等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艺术项目,每年举办一次师生艺术节,对全校优秀的文艺节目和艺术项目进行汇展,并评选表彰。

4、抓好艺术教育的考核工作 考核评估是改进艺术教学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手段,是端正艺术教育方向,提高艺术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必须做到:

①艺术必修课是期末和毕业考核的科目。考核成绩应记入学生成绩册,教师应按《课程标准》认真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对确有艺术专长的学生在升学招生时应予推荐。

②学校每年应对全校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一次自评,自评主 要内容是《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检查评估指标体系》。

5、重视发展和培养艺术人才

①艺术教育要面向大多数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同时,重视因材施教,注意发现和培养在艺术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他们发展艺术特长。

②成立学生艺术团,教师艺术团,加强培训,提高水平,定期为广大师生演出,参加艺术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人才。

(三)加快艺术师资队伍建设步伐

艺术师资是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关键,配备合格的艺术师资是学校开设艺术课程,保证艺术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加强艺术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艺术教师的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艺术教育活动质量的关键问题。

1、明确师资建设的重点和方针

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是我校艺术教育师资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首要问题是按规定配齐配足艺术教师,方针是:一手抓新师资的培养,一手抓在职教师的培训,切实抓好师资的管理,努力提高艺术教师的素质。

2、师资建设主要任务

配备合格的艺术师资,聘用热爱艺术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具有较为全面的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高的道德和文化素质,掌握艺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具有从事课堂艺术教学和组织、辅导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能力的艺术教师。

3、师资的培养和培训措施

①明确艺术教育必须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指导思想,采取联合办学、委托代培、“以老带新”、在职函授等多种方法培养艺术教师。

②加强艺术教师的业务进修。经常举行艺术教学各种形式的评课,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艺术教师的业务素质。发现并培养骨干教师,认真总结经验,交流推广先进经验,促进艺术教学水平的提高和艺术教学改革的发展。

③学校艺术教育委员会要高度重视,支持,配合学校艺术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充分发挥社会艺术部门、艺术团体的重要作用,引进和发挥艺术工作者的示范、指导作用。

④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需要,可聘请专业文艺工作者担任进修、培训班和学校艺术课的兼职老师,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的兼职指导,对聘任的兼职教师要发给聘书,按规定付给报酬,各有关部门要给予积极支持。

4、稳定师资队伍的措施

①尊重学校艺术教师的劳动,确认他们在社会和学校中的应有地位。学校在奖励、提职、提薪等方面一视同仁。对在艺术教育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者,应授予各种荣誉称号或给予奖励。

②为艺术教师提供基本的工作条件,尽可能改变他们的工作环境,支持和鼓励并妥善安排艺术教师进修、观摩学习、科研和创作的时间和经费。

(四)教学设备器材

配备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设备器材,是学校开展学校艺术教课学,外艺术教育活动的物质保证和基本条件,力争在2013年学校分期分批达到国家规定的艺术教学设备器材的基本要求。

1、配备的基本要求

①应有专用的艺术教室或活动室。

②配备教学键盘乐器、收录机、录音磁带、小画报、手工工具教学挂图、画具材料等。

③教师用具应配教材与教学资料录音带,写生画箱、画架、画板、圆规、丁字尺、三角板、写生教具、绘画工具材料等;

2、配备措施

①向上级报批,或自己外出购置。②把艺术教学和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所需的用具购置纳入学校核定的教学经费分配方案。保证艺术教学资料和设备器材维修方面的经费。(如乐谱、琴弦、画具、材料等)

③充分调动艺术教师积极性,充分利用物力、财力,努力创造条件,自制一些艺术教学器材和用具,以补充教学设备的不足。

(五)科学研究

1、基本要求

①艺术教育的科学研究,立足现实,面向学校实际,着重研究学校艺术教育中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当前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教改实验,总结并推广先进管理,教学经验,加强对美育和学校艺术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②各年级、各艺术教育活动项目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开展艺术教育科学研究,学校教科室应建立艺术教育研究组,组织和指导全校艺术教育的科学研究。

2、组织课题研究

①进行小学艺术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提高课堂艺术教学的质量和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水平。

②开展艺术教学中贯彻德育的研究,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美育和德育功能。

③开展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的研究和实验。④开展小学低、中、高系列艺术教育的研究。

⑤进行学生艺术教学考核标准,考核方法的改革试验和研究。⑥小学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

3、开展交流活动

为交流学校艺术教育的科研成果和教改经验。每年召开艺术教育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拟定学校艺术节的时间同时进行)。

本规划的规定和实施,是我校教育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学校德育、美育工作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步骤。各部门、各年级、全体教师应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积极行动起来,为开创我校艺术教育的繁荣局面,实现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艺术教育中长期规划 第2篇

为进一步贯彻中央和省地《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使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努力探索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为目标,以强化党员经常性教育为重点,结合我单位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和工作实际,特制定党员经常性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

一、总体要求

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巩固和深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党员素质,进一步强化党员思想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把思想教育与制度保证相结合,把启动诱导与严格管理相结合,把开展活动与常抓不懈相结合,把党的建设与新课程改革实际相结合。切实加强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各项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二、重点工作

(一)加强培训,构建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机制

1、健全党员终身学习制。要开展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活动,引导党员树立“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做到“两不误、两促进”。要提前安排好工作,每半月集中一次学习,把正常的组织生活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党支部要充分利用党员活动日和周二党员学习日组织党员学习,要开展实施“四个一学习活动”,即:每季度读一本理论书籍、上一堂支部党课、作一次交流发言、提一条工作建议。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参加理论中心组的集中学习,带头参加所在党支部的集体学习,坚持每年给党员讲党课、作形势报告等。

2、坚持党员教育联系会议制度。党支部要成立领导小组,设置办公室,在党支部统一领导下,认真组织好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党员教育联系会议每半年要

召开一次。主要研究制定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政策措施、中长期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督导检查对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规划、计划和各项要求的落实;了解掌握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开展动态,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措施,指导工作;总结、宣传和推广党员教育的创新经验,营造党员教育的良好氛围,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

3、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的基础上,党员教育形式要力求多样化、生动化。把上级文件精神宣传与电教片相结合,把以往的灌输式学习与党员互动相结合。各党支部应采用交流体会、专题讲座、观后座谈等方式不定期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增强党员的荣誉感;不定期结合师德师风教育开展党的任务和党员义务教育,增强党员事业上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从严治党,完善党员队伍日常管理机制

1、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实现党员管理的全覆盖,完善党组织和党员基本情况信息库,对各类党员进行分类、动态管理。实施“双向互动工程”,通过给党员设岗定责和建立党员需求档案,实现“组织需要党员做什么和党员需要组织帮什么”的良性互动。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储备制、培训制,发展党员公示制、责任追究制,解决党组织发展党员存在的违背程序、素质不高等问题。

2、严格党务干部的管理。要加强对党务干部的教育、培养和管理,不断提高其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政工队伍。重点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主动意识、服务意识。更好地为总体工作服务,为上级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

3、完善流动党员的管理。做好组织关系转接,从源头上防止党员组织关系“挂空”、“口袋党员”和“党员与组织关系分离”现象的发生。

(三)丰富载体,健全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效能机制

1、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各支部要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区、党员承诺、设岗定责、支援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党员服务群众、加强党性锻炼搭建平台。要深入开展“一帮一”活动,引导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困难群众结成对子,落实为群众送观念、送技术、送温暖等措施。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2、深入开展争创“先进党支部“活动。要围绕创建活动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标准,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要以创建活动中提出的具体标准来规范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各项工作,使党支部的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提高党支部整体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3、开展党员对照检查活动。每年组织党员开展一次“四对照、四检查”活动:对照党的宗旨,检查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经受各种考验的能力强不强;对照形势任务,检查思想观念是否与时俱进,完成工作目标的信心足不足;对照岗位职责,检查工作的本领和技能是否扎实,胜任岗位的本领硬不硬;对照群众反映,检查工作作风是否转变,离群众的期望远不远。要求党员在对照检查中找出差距,改进不足,完善措施,不断提高。

(四)强化制度,健全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工作落实机制

1、完善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党支部要每年组织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采取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形式,要求广大党员认真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摆出自己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做自我解剖,明确今后的整改方向。党员之间要敞开心扉,既要坦诚解剖自己,又要勇于批评他人,开展健康的思想交锋。党支部要坚持每年一次的民主生活会,会前通过召

开党内外座谈会、个别谈心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与建议,制定整改措施,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议、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2、健全考核评议制度。支部要坚持党员评议支部、党员评议党员、群众评议党员制度,对群众认可度高的干部给予提拔重用,对群众满意度低的干部给予批评教育,并将在党员先进性教育中的表现列为党员年底考核的重要内容。

3、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支部委员每年要定期深入一线进行调研。要关注教育教学的情况,为一线教师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根据各自岗位职责,定期与群众进行沟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

4、健全群众监督约束制度。要落实政务公开和职代会民主监督制度,完善党员情况通报制度,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使职工群众了解党员的思想和工作状况,了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情况,让党员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单位重大事项、改革和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要向职工群众公开,并经职代会讨论通过。要通过有效的民主监督,对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实行严格的监督和制约,保证其认真履行职责、正确行使权力。

5、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落实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切实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发扬党内民主,大力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凡属党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都组织广大党员进行讨论,充分听取和吸收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畅通党内信息沟通反馈渠道,保证党员的合理化意见建议能得到及时反映、认真落实。

6、健全先进党员激励制度。支部要广泛开展向先进模范党员的学习活动,同时深入挖掘和培养新的先进典型。充分宣传栏等工具,大力弘扬正气,使全体党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要开展评优创先活动,大力表彰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优秀党员。并要积极给党员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为党员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切实为党员解决实际问题。

三、几点要求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中央、省委、地委、县委关于建立健全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总结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精心组织,认真筹划,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各项机制落到实处。

2、狠抓工作落实。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方案,要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与落实公开承诺整改目标结合起来,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用整改落实的实际成效,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健全加快发展、惠及百姓等方面的长效机制。

3、落实监督机制。要明确具体责任人,抓好督促检查。要把集中检查与重点抽查、上级检查与自我检查、组织检查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把落实情况与考核、表彰等工作挂钩,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执行制度情况的监督。

艺术教育中长期规划 第3篇

2. 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3. 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 (职称) 评聘办法

4.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5. 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6. 推进“双证书”制度, 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

7. 完善就业准入制度

8. 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 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

9. 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

10. 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组织

“民办教育”博弈教育中长期规划 第4篇

5月20日14时20分,北京会议中心六号楼一楼会议室内,著名教育家、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陶西平正在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初稿)》(以下简称纲要)第十章——办学体制改革——逐字逐句读出。事关自身命运,与会者全体埋头记录。

这是第五届全国部分省市民办教育协会协作会的会场,不出与会者的意料,“实行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制度,将民办学校分成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从这位副部级干部这里脱口而出。

在念初稿第十章之前,陶西平告诉与会者:“既然大家对‘分类管理的意见比较集中,这个问题也的确关键,那么我读完之后,大家就只围绕这一个主题展开讨论,其他问题因为时间的原因不作涉及了。”

江苏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马自雄在14时32分第一个发言,他有备而来,直言“如果分类管理实施,将是最近7年间对民办教育的第六次冲击”。一时间,附和者众。

两种声音

马自雄以无锡金桥双语实验学校董事长的身份,已经在5天之前来过一次北京,参加21世纪教育研究院舉办的“如何振兴民办教育”论坛。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他坦承,尽管自己身在民办教育界17年,但近来对民办教育的宏观政策却有些不摸底,来京参加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办的论坛,实际上就是想“探探风向”,毕竟,“如何振兴民办教育”研讨会打着为《纲要》建言献策的名头。

“如何振兴民办教育”的第二项主题正是“分类管理”是否需要实施,只是,阵营的明显分野让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都有些吃惊。

在“分类管理”讨论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袁绪程第一个作主题发言,“中国民办教育投资多,捐资少,主要是体制问题,产权没有明晰”,“随着民办教育做大,遇到困境时,潜伏的产权问题(土地、税收减免)都会浮上水面”,“以民办非企业法人地位为例,我们历来在这方面的制度就不清楚,而美国的学校是按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登记;应该让举办者自己选择是办公益性教育(免费)还是私人品(收费)”,“我有两点建议,第一,修法修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第二,民办教育体制改革进行试点,在一些地区重新进行界定,对非营利的,政府要给予扶持”。

与会者数十人,具有政府和学界身份的与会者,几乎一边倒地支持袁绪程的意见。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纲要》起草者之一王烽首先发言附议。王烽说:“我和我身边的人一致认为,分类管理势在必行。”

站在这一阵营对立面的,是民办教育出资人这一团队。马自雄在列举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7年间民办教育所受到的5次冲击之后表示,《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关于民办学校、民办教师地位上的“平等宣示”始终未能兑现,民办教育一直是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下与公办学校竞争。平等尚未兑现,又何谈加强规范管理?

次日,马自雄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明言,7年前出台民办教育促进法,主题在于“促进”,寄望民办教育做大做强;如今,目标没有实现,就要改弦更张,未免在逻辑上混沌不清。

他在2007年曾经收到过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问卷调查:如果实施分类管理,你选择做营利性学校还是做非营利性学校?马自雄犹豫再三,在非营利性一栏打了钩。

据他所知,当地几乎百分百的民办教育出资人作出了和他一样的选择。无独有偶,5月20日,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王世虎在协作会上透露,上海也曾做过类似调查问卷,99%的被调查者选择去做非营利性学校,“问题是,目前中国99%的民办教育出资人的真实心态是希望营利的。”

“我们在基层工作的人,会觉得上面的人,包括一些学者和官员太书生气。”马自雄说,“如果你忽视两个截然对立的99%,就等于忽视社会基础,杨东平不是说中国还没到捐资阶段嘛!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连投资教育都举步维艰呢!那么,如果你硬要实施分类管理,带来的效果只有一个,大伙一起做假账,一起应对工商和税务的稽查。这将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也给腐败提供了机会。”

一轮“上书”

5月20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的民办教育协会协作会,马自雄决定参加。这天一大早,马自雄给《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打来电话:“今天下午的会议,我们会达成一个共识。”

这个共识,就是“公车上书”。

5月18日中午,接马自雄外出吃饭的朋友熟知医改内幕,他建议马自雄,不妨依托协会,联合民办教育界上书中央、上书教育部,以反映民办教育界在这次教育中长期规划中的呼声,“医改的部分市场化转向正是依托于此,两家医药协会在开完会员大会之后的‘上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马自雄听后连称“这是个好主意”。

当晚,马自雄在登上返回无锡的火车之前,打电话给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柴纯青,将自己的设想和盘托出,获得柴的支持。返回无锡后,马自雄随即与江苏省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朱晓春取得联系,请朱代为联络其他省份民办教育界代表,朱一口答应。

一如会前的“安排”,马自雄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陶西平读完《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第十章有关体制改革的内容之后第一个发言,直言“分类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仅就产权的界定就不是那么简单”。

在他看来,后来的投资办学乃至新近开始在东南沿海出现苗头的捐资办学产权尚好界定,但中国民办教育的第一阶段——储备金办学阶段产权很难界定。产权界定困难,分类管理自然无从谈起,“很多事情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有些问题也需要先放一放,等时机成熟再说”。

话音未落,他的观点就获得与会所有代表的支持,湖北、河北、上海、河南等地的民办教育协会代表纷纷发言支持马自雄的意见。而马言犹未尽,他建议:“大家今天的话题高度一致,应该由主办方根据记录整理出一份文件,作为我们民办教育界对分类管理、对教育中长期规划的集中意见,上报给教育部乃至中央。”这份建议,同样得到全场一致的支持,负责承办此次会议的东道主、北京市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马学雷说:“这事情,我来办,先交给陶西平会长,请他代为上呈。”

多个难题

此时,陶西平已经有事先行离开了北京会议中心,在离开之前,他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分类管理远未到定局的地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一些领导就明确表示反对”。陶西平以前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曾经任职。

实际上,目前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内部的意见并不统一。5月15日的民办教育研讨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柴纯青转述了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室主任卢干奇对分类管理的意见:一、赞成分类管理,与国际接轨;二、选择做营利或非营利学校,由学校自己申请;三、如果分类管理实施,先要澄清“属性”,“民办非企业法人”问题必须要解决。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一位参与过义务教育法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起草的官员后来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承认,尽管很多官员和学者赞成实施分类管理,但条件恐怕尚未成熟,“产权和会计师制度都还没跟上”,“民办非企业法人不仅仅存在于教育一个领域,单凭教育部门的力量,要动《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显然不现实”,“实施分类管理,还必须修订义务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这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他的建议是,“现在最好还是找一个民办教育发达的省份先做一下试点”。至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内部关于分类管理的争论,这位官员表示,现在分类管理究竟实施与否远未定局,有争论很正常。一旦定局,“我们会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和2006年义务教育法修改之时,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两度被提上议事日程,在两部法律最初的文稿中,也曾出现“分类管理”的字样,但最终被否决。此番《纲要》中第3次出现这一字眼,能否通过尚难断言。

现代远程教育中长期规划和构想 第5篇

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以CERNET和卫星电视教育网为基础,学校初步建立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我校开展了远程教育,成为了远程教育示范点。通过获得信息,开展了课件的开发和信息资源建设,规范我校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到2005年,基本形成多规格、多形式、式功能,具有代中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体系,构建开放的学习体系和现代技术应用教学体系。加快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全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推进现代技术教育平台和资源库建设,并开发适合我校使用的教学课件。推动教师之间的协作,逐步完成教师技能培训,课件制作和中学信息技术教育。

增加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上的投入,改进学校现有设备,增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在2004年暑假投入100万元进行网络建设,建立校园网,将网络通到教师的每家每户及各教学班。建立两个新的微机室,每个教室拥有电脑51台,共计102台。建立两个多功能教室,让我们接收到的信息能够在教学中应用。建立一个电子阅览室,方便教师和学生查阅资料。建立一个教师电子备课室,方便教师集体备课,真正达到资源共享。建立一个网关中心,以网络进行合理规划和合理规划。建立一个多媒体制作中心,对课件开发进行合理规划,开发课件用于教学。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长期规划 第6篇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长期规划

(2005---2010年)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它的核心是积极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准备、生命保护、生命质量以及人民的健康水平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和社会生活领域。因此,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为提高公民素质,转变生活方式,改善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成为各国政府制定卫生政策的基石。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根据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和深刻地把握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的总体思路是很有必要的。

一、总体目标

在区卫生局、区健康教育所指导下,创建以中心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为主题、街道、社区、学校等健教专线人员为辅的完善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中心的服务网络,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运作机制,创立适应我社区健康教育发展、满足社会不同层次需求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知识水平和保健技能,促进全社会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到2015年,雨将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到一定

水平。

二、具体指标

1、建立适应我社区健康发展的现代化健康促进技术支持网络

①要建立以中心领导负责、专职人员分管的健康教育网络领导小组,完善内部机构设置;

②创建以中心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为主题、街道、社区、学校等健教专线人员为辅的完善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中心的服务网络

③进一步提高人员业务素质,优化人才结构。要建立和健全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机制;

3、建立和完善各科室各专线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规划 ①制定社区、学校的健康促进规范及其工作指南;②制定本社区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健康教育规划;

③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考核标准。

4、以社区为平台,全面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组织专家进入各居民小区进行义诊,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并在居民区开辟健康教育宣传栏,同时紧紧围绕季节及疾病流行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辖区内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到8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以上。

5、做好重大疾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主要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相关行为形成率分别达80%以上;

②大力开展防治性病和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使相关知识知晓率达

到90%以上,相关行为形成率达60%以上;

③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使高血压、心及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相关行为形成率达到75%以上;

6、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① 首先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原因和处理办法,根据区疾控中心确定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制订工作方案,开展工作部署。根据工作方案,落实工作内容,积极利用社区的健教资源,及时有效地开展本辖区的健康教育工作。

② 做好宣传资料的制作发放工作,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根据需要制作必要的宣传资料,发挥社区的健康教育网络队伍的力量,将宣传资料(包括上级下发资料)快速地发放到灾区、疫区和群众手中,同时开展相应的咨询宣传工作,③ 开展宣传效果评估

首先开展过程性评估,如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对宣传材料的发放工作进行评估等,中心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将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对计划以及干预方法、策略等进行修订调整;其次要对不同人群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态度、心理及行为进行效果评估;公共卫生事件结束阶段,各专线要将相应的评价材料和数据统计报表及时上报到中心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中心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将统一汇总分析后报区疾控中心。

7、以社区、学校、幼儿园等为重点,推动场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①在辖区内中小学及幼儿园逐步推动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活动。在辖区中等

专业(职业)学校、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

②在辖区各社区中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③要加强重点行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在企业、事业单位中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④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知识培训。

8、加强烟草控制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认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完善政府主管、多部门参与的控烟网络,建立健全职责明确、运行良好的控烟工作体系。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各类公共场所有明显的控烟标志和执法监督管理人员。积极推进无烟草广告城市活动,争取实现“全国无烟草广告城市”的目标。

三、策略与措施

1、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动员全社区参与

①强化政府在城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主导地位是落实规划的重要策略与措施。政府要把健康促进纳入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提高市民素质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干部任期考核目标;

②要加强与街道、居委、学校等部门之间的协调,明确各部门职责,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各自的规划目标,把健康教育与下令各部门的各自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③要充分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学校、家庭参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

④建立和完善稳定有效的经费补偿机制和筹措渠道。

2、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系列条例法规,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目前国家颁布实施的一系列有关保护人民健康的法律法规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供了许多政策支持和法律依据,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法制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要转变工作模式与工作方法,提高科学管理的内涵,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辖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实行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从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 第7篇

在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其中有两句响亮的口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可见,在未来的中国教育发展中,教师的地位和重要性。

在“纲要”中,也提到了一些提高教师素质的具体措施,有奖励也有管理措施。例如:●提倡“教育家”办学

 ●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

 ●从师德和业务水平两方面,加强教师教育和在职培训

 ●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其中,关于教师培训,“纲要”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1.全员培训:以5年为一个周期,对中小学教师开展全员培训;

2.重点岗位: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主任培训和辅导员培训;

3.培训内容:师德建设和教学技能。

“纲要”对教师培训的这些要求,是基于对社会未来发展趋势和教育未来发展趋势两方面的判断提出的。

模块八的阅读材料中,筛选了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描述了教育的未来趋势,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以及教师的终身学习的方式(例如,教师网络培训联盟,北大是其中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等做了说明。

我们在阅读模块八的材料后,就纲要中关于教师职业的一些说法,谈谈您的看法。例如:

1.“教育家”办学:什么样的老师,才能称得上“教育家”?

2.“教授级”中小学教师:这样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艺术教育中长期规划 第8篇

会议听取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纲要》编制工作的汇报。

会议指出, 未来十年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关键阶段。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满足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纲要》的研究制定历时一年零九个月, 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目前已基本成熟。

会议强调, 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第一,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 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第二,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创新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 改革质量评价制度和考试招生制度,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 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 扩大办学自主权。扩大教育开放,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国际合作水平。第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扶持困难群体, 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第五,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为国民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更好地满足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会议强调, 为确保《纲要》目标如期实现, 要进一步强化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特别是继续增加教育投入, 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到2012年达到4%。要完善体制和政策, 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改善教师地位待遇, 提高教师素质, 倡导教育家办学, 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艰苦贫困地区从教,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八问“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第9篇

这个庞大的规划纲要起草班子,历时18个月,写就了两万多字的纲要,并在2010年3月1日的《光明日报》上全文公布。坦率地说,我对教育部过去制订的许多规划纲要或教育工程,都不太关心,甚至包括这次规划纲要第一轮公布的征求意见的稿子。第二轮征求意见(应该说采取这种公开性的做法较之过去是一个进步)公布后,我倒是耐心研读了这份洋洋数万言的纲要。但是,除了一些具体的数字和华丽的辞藻外,看不出有什么新的改革思路,倒让我新添了许多疑虑。那么,这个规划纲要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规划纲要呢?为此,仅提出以下几点质疑:

一、历史的经验教训未能坦诚面对。制定一个好的规划,必须从问题出发,总结过去的教训,敢于面对工作中的错误或失误。可是,教育部既没有对民众的大量批评作正面回答,也没有吸取过去10年制定和执行规划的教训。在规划纲要的序言中,仅仅用了180个字概括教育工作中的问题,而且是轻描淡写的,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体制机制不活……总之,凡是涉及根本问题,教育部一律回避。像最大的失误是没有抓改革,最大的障碍是没有放权,最大的问题是大学扩招、大学合并、学风浮夸、教学假评估、学术造假,这样的严重问题只字不提,当然更谈不上虚心检讨了。历史证明,凡不认真总结和吸取教训的人,是不可能彻底纠正错误,继续前进的。

二、总体战略中没有战略。战略一词,在规划纲要中屡屡出现,不仅规划中冠以总体战略、战略目标、战略主题,甚至规划制定的11个专题组也都冠以战略小组。可见教育部领导人对战略“情有独钟”。可是,究竟什么是战略,规划制定人员似乎根本没有弄明白。按照世界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的说法,“战略不是目标,而是方法”,“是选择什么样的做法可以使你与众不同、独一无二”。什么是教育的战略?毫无疑问,改革才是真正的战略,唯有改革才能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取得与众不同和独一无二的成就。我国3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开放总战略正确性的证明。

也许,规划人员会说,在规划纲要的第三部分专门讲体制改革,甚至不惜用了六章的篇幅论述改革……可是规划纲要并没有把改革提到总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而且,在这六章中,并没有一章讲领导体制改革,这不能不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试问:教育部自身不改革,一个没有革新精神的教育部,又怎能领导全国的教育改革呢?

三、教育方针被随意修改添加。1957年毛泽东提出的我国教育方针是:“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可是,在拨乱反正以后,不知为什么不再提这个方针了,代之而起的是各式各样的提法,如四育(德、智、体、劳)说,五育(德、智、体、美、劳)说,六育(德、智、技、群、美、体)说等。一个权威的教育方针,应是由国家最高领导人提出的、符合教育科学的方针或是由立法机构制定的教育方针。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中总纲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以立法的形式,正式颁布的我国教育方针,是权威的教育方针,如果需要修改,必须由立法机构重新颁布教育方针修订案,随意添加是违法的。可是,在这个规划纲要中,却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对比发现,不仅字句表述不同,而且还增加了一句“为人民服务”,这纯粹是多此一举,难道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就不包括人民在内吗?更为严重的是,规划纲要小组,完全没有权力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他们既不懂教育方针,又没有法制观念。由此,人们有理由怀疑,由他们制定的这个规划纲要,到底在多大的程度上能够得到落实。

四、工作方针不当。在规划纲要第一部分中,提出的工作方针是20个字,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工作方针体现了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值得指出的是,规划纲要继续把发展放在优先的地位,而不是把改革放在首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失误。在过去10年中,就是因为“大跃进”式的发展,带来了高等教育一系列严重问题。本来制定新的10年规划纲要,应当以改革为中心,通过调整,理顺各方面的关系,逐步使我国高等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看来,教育部没有吸取以往冒进的错误,而是继续把发展放在优先的地位,规定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这是盲目追求“教育GDP”的表现。

五、没有突出重点。在这个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要抓“改革的试点”,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历数了10个改革试点以后,人们不无遗憾地说,这又是一个面面俱到的试点方案。钱学森先生2005年7月29日向温家宝总理提出:“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去办学”,直到钱老逝世,他的建言仍没有落实,以至于留下了一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难题。如果抓改革,首先就要抓“大学创新教学模式”的试点,可是规划纲要中并没有重视这个重大问题。此外,诸如大学校长遴选的试点、大学通识教育的试点、大学自主招生的试点等,都没有列入试点,实有遗珠之憾。

六、继续沿用工程思维的旧习。在过去10年中,教育部制定了10多个教育工程,这是以计划经济思维指导教育工作,明显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这些工程执行得怎么样呢?人们没有看到教育部的评估,恐怕大多数都是不了了之的“烂尾工程”。这次制定规划纲要,不仅没有摒弃计划思维模式,反而又提出了7大工程,在工程中又套进了若干工程,如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中,又包含着许多工程、计划或基地建设等。在所谓的7大工程中,有一些并不是特别重要,也不一定需要教育部出面来抓,显然教育部是“为工程而工程”。

七、“变法不变人”。这次规划纲要的制定者,主要是教育部的政策研究室、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教育部各司局的负责人。不难想象,教育部过去那些规划和教育工程,也都是出自这些人之手。我想起了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的一句话,他说:“变事而不变法,变法而不变人,则与不变同矣。”既然规划纲要制定者还是原来那批人,怎么可能由他们制定出一个有改革精神的规划纲要呢?一位教育评论家,专门把这次规划纲要与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作了对比,他无奈地发现,现在的改革目标在17年前都提出过,甚至文风都雷同,诸如什么“探索”、“逐步”、“工程”、“注重”、“树立”、“自主”、“完善”,等等。

八、缺乏相应的对比方案。制定规划纲要应当有不同的对比方案,甚至允许独立的学术研究机构提出方案。没有比较,就不能择优取舍。正如李锐先生所言:现在搞规划是“皇帝选妃子,只送一个,不要也得要。”同时,这个规划纲要仍然是闭门造车,尽管参加调查人员众多,但却没有邀请富有改革精神的教育工作者和新闻界人士参加,甚至连听听他们意见的机会也不给,这能做到兼听则明吗?因此,教育部沾沾自喜的5000条建议、40遍修改和210多万条网帖,不如钱学森先生一条建言;1000多人的调查,甚至不如听一听一个真正改革者的一席肺腑之言。从创造学上讲,任何发明创造最初都是源于个人的创意,而绝不是靠搞群众运动或人海战术所能奏效的。

本来,规划纲要第二轮公布时,正是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开会期间,可令人奇怪的是,规划纲要竟然未能成为议论的中心,媒体相关的报道寥寥无几。这说明,人们已经厌倦了,对这个规划纲要已不抱太大的期望。尽管如此,规划纲要是一定会按时批准颁布执行的,因为民意在这方面是不起作用的。

上一篇:语文简短教学随笔下一篇:伞_小学生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