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展巾帼风采范文

2024-08-02

尽展巾帼风采范文(精选8篇)

尽展巾帼风采 第1篇

选矿女工:坚守一线岗位 尽展巾帼风采

银山矿业公司选矿厂,一个在外人看来刚劲、强韧、专业的厂房,其中的女性员工,更是有着英姿飒爽、不让须眉的巾帼风采。近年来,选矿厂处理量逐年提高,选别指标节节攀升,来之不易的好成绩里有着女员工挥之不去的汗水,到处都凝聚着她们的心血。

2015年9月份,面对市场振荡下行,选矿厂联合江西理工大学专家开展了立磨机充填介质替换这一项目的技术攻关,利用顽石替代钢球,向国内技术空白发起挑战。

那么,我们选矿厂女工在该项目的技术攻关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让我们来听听她们的故事。

我是选矿厂一名普通的试验员,2015年9月,26天,312个小时,85个实验样,320个筛析样,最终产生640个有效数据,这 26天,我们的工作量无形中比平时增长了4倍,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压力,我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坚守,不埋怨不逃避,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天。工作量加大不说,在试验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一点点的失误,一点差池,就会使马上要完工的试验前功尽弃,一切又要重来,重新取样,重新试验。这样的事例在试验过程中也偶有发生,尤其是人极度疲倦时更容易发生,周而复始,在我们的脸上却从没有看见过一丝一毫的沮丧。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一个月,缺编少员的我们就这样坚持了下来,那些曰子,疲惫爬满了每个人的脸上,但是在球磨机旁,浮选机旁,浓密池旁,在选矿厂的每个角落仍然可以看到我们,为了拿到更加准确的数据而忙碌的身影。虽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惫或憔悴,但我们坚持,坚持,再坚持,最终为整个生产流程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

无独有偶,在面对这个大项目时,磨浮工段女技术员江金霞其实过的也并不轻松。

开展立磨介质顽石替代钢球技术攻关,这个项目在国内是技术空白,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借鉴参考,像顽石颗粒的大小、顽石补充量的多少、顽石的补加方式,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生产指标的稳定,随着试验的稳步开展,顽石补加量不断调整,受之影响的各项生产数据不断波动,好不容易摸索出来的数据又要重新摸索,工作强度大幅增加。为更好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那段时间,我每天和厂技术人员一起跟班到现场从早上忙到晚上,有时甚至到凌晨,详细记录下设备运行情况及生产数据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调整,看到我不停的穿梭在立磨机台上下,车间的同事都笑称我是一个标准的女汉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当月选铜回收率达到85.6%,超计划2个百分点,看到试验就取得了这样喜人的成绩,想想近一个月来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打心底里觉得那都值了。

在工作中她们都是精明能干的女汉子,在生活中她们又是温柔贤惠的妻子、母亲。让我们再听一听浮选女工王红艳的身边事。

我是浮选女工王红艳,在经历顽石试验的过程中,对于浮选工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面对不稳定的矿浆,波动较大的浓细度,药剂、风量到底该如何配比添加,直接影响到浮选指标,作为一名浮选工,选别出合格指标就是我们每一个操作工的首要目标。当你走进磨浮车间,如果看到有那么

一、两个在机台上不停转悠的操作工,不用问,那一定是浮选工,有时碰到难调整的矿性,不知不觉在机台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工资单上或许不会比你或他多多少钱,但它检验着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使我们体现价值和成就所必备的一种内容,是它让我们大半生有事做,有饭吃,所以我爱这份工作。

可正是因为选矿厂还有这样一群巾帼女工,才使得整个试验开展的异常顺利,取得了圆满成功。

据了解,顽石替代钢球后,选铜回收率提高近0.9个百分点,全年增加效益229.73万元;每月可节约钢球40吨,全年共计节约352万元;同时立磨机的电流降低了9安,每年可节约电费40多万元;另外,由于粒度特性改善,还有利于后续精矿浓缩和脱水,项目所取得种种成果为矿业公司的提质增效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三八节”来临之际,选矿厂的女工们仍要坚守在岗位上,恪守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责任和誓言。

口号:让我们坚守一线岗位,尽展巾帼风采。

尽展巾帼风采 第2篇

4月30日,有幸参加城乡共同体教学活动,听取了市二小教师彭卫方老师和阳平中心小学徐英蕊的《道德经》中“ 自知之明”同课异构。本次活动收获颇多。

两位老师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知识点明确,教师都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能让学生在组 中背诵,积累轻松愉快学习道德经掌握成语。

彭老师教学环节设置由浅入深,绪循渐进。她的教学流程是这样设计的:温故知新—复习成语,学贵有疑—猜成语,思得其 —理解成语,追根溯源 —出处,融会贯通—深化成语,凝心静气—书写成语,梳理知识—注重积学,学以致用—运用成语。授课中教师始终亲和力强如奋风化雨般娓娓到来,一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激情饱满,积极思考,勇跃回答问题,就连负责录课的师傅也不住的称笑:“这节课讲得好!”。

徐英瑞老师的教学过程设计清晰明了,徐老师的课是这样设计的:成语的方法了解溯源,明白成语释义,朗读故事,理解成语,再读故事,内化理解,联系实际,提高自我中间穿挂趣味历史。邹忌齐威王纳谏,陶渊明得名人的故事。

教学中的两位教师都能让学生联导自己的实际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中深刻理解成语“自知之明”的意思,相同的课,不同的构思,让我们的课堂百花齐放,尽展风采。

笔下显亮乡土,墨中尽展风采 第3篇

有一次, 我要求学生以“我爱我的家乡———衢江”为题目, 写一篇作文, 结果80%的学生都从四季着手, 写“家乡的春天, 春花烂漫;家乡的夏天, 绿树成荫;家乡的秋天, 果实累累;家乡的冬天, 冰天雪地。”其实这些都是宿构的作文, 是一种生搬硬套甚或变相抄袭的结果。

如此的作文, 千人一面、毫无个性, 谁欣赏?

叶圣陶先生强调:“作文贵有新意。”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作文, 见人所未见, 发人所未发, 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确实, 我们学生的作文材料缺少个性和创新, 缺少发现和挖掘。《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教师须引导学生关注脚下这片土地, 增强文章的个性。因此, 针对“我爱我的家乡———衢江”这一作文题目, 我结合新区的特征, 为学生提供了三个方面的写作素材, 张扬了他们作文的个性, 丰厚了他们的写作素材。

一、让学生走进生态的衢江, 感受家乡的独特魅力

罗丹说过,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绿色产业美等等都是学生习作的好题材。

家乡衢江生态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特色鲜明。衢南为山水文化旅游区, 有神奇秀丽的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绿水青山的九龙湖及仙霞湖、天下少有的地质奇观节理石柱等;衢北为溶洞奇观探险区, 有“天下第一洞天”的太真洞、鬼斧神工的白塔洞、金鸡等;衢东为名胜古迹揽胜区, 有恐龙蛋化石遗址、两弓塘古窑址、佛教观光地等。

同时, 衢江的生态农业是与时俱进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衢江区以柑橘、毛竹为传统产业, 笋用竹、食用菌、花卉苗木、中药材等为特色产业, 有“中国橘柑之乡”、“中国竹炭之乡”美誉, 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我区的莲花镇生态农业发展得尤其好, 草莓种植驰名省内外。这里的草莓个头大, 颜色鲜艳, 甜美多汁, 不仅在衢州市有着很好的口碑, 还远销江西、福建等地, 知名度不断扩大。

在老师的引领下, 学生走进了生态的衢江。在生态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孕育美;在习作中描绘美;感受到家乡独特的魅力。

二、让学生触摸人文的衢江, 挖掘家乡的文化底蕴

乡土文化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 从小处说是融化在我们每个学生血液里的乡情, 从大处说则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因此, 重视乡土文化这一作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正是要让学生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注意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养, 认识到乡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进而将乡土文化传承下去, 使学生认识脚下这片土地, 感受乡土文化。

我区有6000年的人文历史积淀和1800年的建县历史, 孕育了衢江深厚的文化底蕴, 诞生了“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一琴一鹤”赵抃、“中医泰斗”杨继洲以及吾丘衍、徐徽言等一批名儒巨公, 也有金仙岩摩崖石刻、吴氏宗祠等一系列的物华积淀。这里是一方文化的厚土, 更是一块赋予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的热土。

这些文化源自身边, 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 是每个衢江人的情感之根, 是一个人成长的土壤, 是学习者容易接近的现实情境, 具有很强的可感性。学生可目视之, 耳闻之, 心触之。如果作文教学中能结合地方文化的核心要素, 引导学生走进它们, 就可以把它们带向更深远、更广阔的文化空间。

三、让学生认识开放的衢江, 共话家乡的美好前景

随着改革开放, 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 我区面貌呈现出喜人的变化:昔日泥泞的小路如今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 杂草丛生的放牛坡如今成了披红挂绿的“花果山”, 低矮的小瓦屋如今变成金碧辉煌的高楼大厦……这一切都足以让新区的学生感慨和自豪;也是学生习作的绝好素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要抓住这一契机。

我区属浙江省衢州市, 位于钱塘江上游, 素有“衢通四省”之美称。2001年12月, 经国务院批准, 撤销衢县设立衢州市衢江区。衢江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 先后实施了行政中心大楼、“望江苑”住宅小区、衢江花苑、新区“五纵五横”道路管网、城防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新区人民的生活好起来了, 家家都有电脑、电话, 户户都可电话购物、网上购物、家庭就医, 一卡通、一线通等更是惠及万民。

生态的衢江、人文的衢江、开放的衢江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 这些乡土、乡景、乡味、乡情融合在一起, 就像是农家的开胃坛子菜, 香辣脆爽、醇香诱人。

鲁迅的乡土小说, 所以成为20年代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企及的经典之作,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在创作中所显现的那种强烈的“乡土情结”。立足于乡土的材料则更具有亲和力和生命力。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 而且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乡土情结, 促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为此, 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使学生显亮脚下的乡土, 尽展个性风采。

参考文献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王丞泰《作文教学刍议》, 《甘肃教育》2005年第1期。

③熊显荣《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作文教学》, 《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1995年第3期。

④龚子建《作文教学的根植于何处》, 《湖南教育》2005年第6期。

⑤岳斐文《多视角解读乡土历史文献》, 《中国档案》2007年第1期。

“意绘”尽展江城风采 第4篇

“意”指“意象”,强调的是艺术作品传达出来的理性与感性相互交融而成的感受。“意绘”展览作品涵盖油画、水墨、水彩等类型。艺术家通过绘画的方式,借物抒情,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感受。

此次参展的8位艺术家,代表了武汉美术界最高水平。他们或土生土长,或求学、工作于武汉,对这座城市的感情深厚而丰富。江城的老巷街市、人文面貌、社会生活,都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的主题。

参展艺术家樊枫的“怀城”系列作品成为本次展览亮点。《极目楚天舒》以巨大的画幅和开阔的构图,向京城观众展示了江城氤氲之美。身为武汉美术馆馆长的樊枫,一直尝试以城市内容入画水墨作品,他笔下的江城武汉宏大而诗意,颇具古人山水之风。

飒爽英姿尽展“90后”风采 第5篇

一周来,同学们虚心向教官学习,严守纪律,不怕困难。有的还带病带伤坚持训练,从不叫苦叫累。通过各项科目的训练,学到了基本的军事知识,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军事技能,加强了组织纪律性,增强了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在训练之余,各教官还教同学们整理内务,唱一些革命歌曲,并组织同学们拉歌,既调动了训练积极性,又活跃了气氛,既增强了团结精神,又营造了健康向上的娱乐氛围。军训是一场身体素质战,更是一场思想品质战。教官在讲站军姿要有精、气、神时,联系当前局势豪言“瞪杀小日本”,受此激励,全体同学齐声高呼“人民无敌”“祖国万岁”“为学校增光”“为祖国增光”,雄壮响亮的口号响彻整个校园。

军训不仅增强了体魄,锻炼了意志、毅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好情谊和集体荣誉感,而且还真正体现了一名高中生应有的优良品质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正如汇报演出时高一学生代表的即兴演讲,“军训就像一条鞭子,时刻鞭策着我们前进;军训又像一把尺子,时刻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军训更像一支火炬,时刻照耀着我们的前方。虽然几天的时间是短暂的,但这足以证明我们90后个个都是好样的。”。

是的,继续发扬军训中焕发出的好精神、好作风,像军人一样生活、像军人一样思考、像军人一样训练,在艰苦的学习和复杂的考验中磨炼自己,提高自己,把军训成果转化为优良的学风、校风,争取更大荣誉和成绩,这就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历史长卷尽展人之风采 第6篇

--------陈新洋 南平一中 高一九班 指导教师:林素贞

一提起科西嘉怪物,大家一定会想起那个其貌不扬的小矮子——拿破仑。他凭借着自己的天才军事才能和政治野心,应时而起,因功而名,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的对外扩张战争,像一把把锋利的匕首,刺向欧洲的封建势力,加速了欧洲封建体制的土崩瓦解,极大的推动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拿破仑影响了历史发展,左右了我们的历史。

初听这样的观点是不是有点难以接受呢?是不是抛弃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推动历史”的经典论断呢?可是,历史本身就是由人“谱写”而成的;“生产力”本身也包括了劳动者,而劳动者伴随科技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试问:没有人,何来生产力的发展?没有人,又何来历史的向前?

“康乾盛世”

时期的康熙大帝,他励精图治、文武双全,在中国封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明君。康熙影响历史发展或促进了历史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这表明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人的活动才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

巍峨壮丽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自清军入关以来,清朝的统治者并没有沿袭历朝历代修缮长城、巩固边疆的防御政策,而是下令不修长城。这个冒险、开放的边疆政策的制定来源于康熙在1691年答复古北口总兵蔡元的上谕: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过患?明末我太祖统

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以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绵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防守?

清朝,我们熟知的东西还有“木兰围场”与“热河行宫”,可这与康熙皇帝下令不修长城之间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每年秋季,康熙都会亲率王公大臣,八旗官兵一万余人到“木兰围场”参加为期20天的秋猎。每日拂晓,在上万官兵声震云天的呐喊声中,康熙一马当先,引弓射猎,其余万马奔腾,紧随其后。其声势、其规模,若说是野地狩猎,莫不说是一场大规模军事演习。它吓住了那对我边境虎视眈眈的外敌,对北方边境起到了一个震慑作用。

再有,便是热河行宫。在这里,康熙与北方边疆各少数民族搭建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他们的首领不必长途跋涉进京,也有与清朝重臣彼此交往的机会和场所,而且具有不同宗教信仰的各少数民族也都有进行各自宗教活动的圣地。

总而言之,康熙为保卫边疆的软硬两种手段都汇集到这一座宫殿,这一个山庄里来了。说是避暑,说是休息,说是狩猎必经的宿营地,其意义却远远不止于此。康熙以大手笔把复杂的政治目的和尖锐的军事斗争转化为红木桌前的谩谈,湖光山色下的闲庭信步,乃至转会为一片幽静闲适的园林,一座香火缭绕的寺庙。这不能不说是康熙的大智慧、大本事。他以高超的“武戏文唱”术,把刀光剑影的军事,扑朔迷离的政治都消融在地地道道的园林和寺庙中,地地道道的修养

和祈祷的场所中,消解的烟消云散、天衣无缝。正是源于这点,我才敢说:是康熙推动了历史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是康熙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否则,如果换成一个:“武戏武唱”,甚至“文戏”也要“武唱”的君主,那么花费大笔钱财重修长城在所难免,边境开战在所难免,生灵涂地更是在所难免。那么我倒要问一问:如此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战乱年代,历史又何来发展之说呢?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伟人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历史的最前沿。他们用睿智的哲思与非凡的才干,推动历史一波一波的向前发展。从古罗马帝国皇帝屋大维到“铁血宰相” 俾斯麦;从“强硬派”丘吉尔到俄国社会主义导师列宁;从千古一帝秦始皇到中兴汉室的光武皇帝;从中国人民“大救星”毛泽东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数不清的风流人物。他们在历史的长卷中,尽展人之风采,推动了历史这列快车沿着更加文明、更加开放的轨道疾驰驶去。

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人,充满智慧与创造力的人,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一种无可比拟的角色,他们才是真正的历史主角!正是因为他们,历史才如滚滚长江般生生不息地向前发展,文明才得以不断被传承、延续。

尽展青春风采构建和谐城区 第7篇

——和平区青春共建和谐社区行动综述

青春共建和谐社区行动是和平共青团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和平区“三区”建设的实际需要,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团组织建设,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基层团组织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和平区广大青少年建和谐、盼振兴、展风貌的具体行动。自团省委下发《关于在全省青少年中开展青春共建和谐社区行动的意见》以来,和平团区委按照团省委和团市委有关开展青春共建和谐社区行动的要求,秉承“以人为本,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的工作理念,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社区团组织和城市青年中心为依托,通过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载体和开展工作项目,不断加强社区与青少年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充分发挥青少年在和谐城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促进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建立与完善,形成了“青少年建设社区,社区锻炼青少年”的良好局面。

一、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夯实青春共建和谐社区行动的基础

对于团区委来说,青春共建和谐行动是一项全面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将该项工作开展得既有声有色又能取得实效,就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根据团省委和团市委的有关要求,并结合和平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团区委深入到街道、社区进行调研后,本着从实际出发、突出特色的原则,制定了《和平区青春和谐社区实施方案》。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团区委多次组织召开由社区书记、街道团干部和社区青年志愿者共同参与的研讨会和座谈会,认真听取社区干部、基层团干部以及团员青年对和谐社区建设所提出的观点和看法,并依据所采集的信息对《实施方案》加以进一步地修改和完善。该方案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青春共建和谐社区行动提供了标准和依据,成为了全区各团组织协调一致、上下联动开展工作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团区委围绕贴近居民、贴近实际和贴近生活的活动要求,以社区居民调查问卷为基础推进创建工作。通过向社区居民家庭发放“邻里和谐互助回执单”,了解社区居民的具体要求,征求社区居民对青春共建和谐社区行动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回执单建立了“邻里和睦互助卡”,使居民邻里之间架起了一座互相了解、互相沟通、互相帮助的桥梁,形成户与户相助、线与线相通,手与手相牵的“邻里和谐相助网络”,为青春和谐社区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为了推动青春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团区委在西塔街道的方迪社区进行了创建青春和谐社区的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社区团组织向社区广大青少年和社区居民发出倡议,号召大家齐心合力共建和谐社区;社区团组织还与医疗卫生、大学生、法律维权、文体活动指导等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就创建青春和谐社区倡议书进行了签字。今后,这些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将与社区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全社区的居民服务。该仪式标志着我区创建青春和谐社区工作的正式启动。

二、以青少年文化教育活动为载体,丰富青春共建和谐社区行动的内容

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是青春共建和谐社区行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青春共建和谐社区行动的必要途径。在青春共建和谐社区行动中,团区委将团组织活动作为创建工作的载体和抓手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载体,不断丰富工作内容,组织和带领各街道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而又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来吸引和团结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社区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管理、为社区的发展贡献力量、发挥才干、创造财富。

(一)开展青少年邻里互助活动,积极参与社区和谐人际关系建设

团区委在全区范围开展了“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从我做起‘五个一’”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向邻居问一声好、与邻居握一次手、到邻居家串一次门、请邻居到家做一次客、为邻居做一件好事”。为了切实将社区广大青少年动员起来、组织起

来,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社区团组织建立了由社区少先队员组成的英雄中队。社区英雄中队下设敬老、拥军、扶贫等多个小分队,这些小分队利用节假日长年在社区内开展扶贫济困、尊老助老、拥军优属等活动,为社区中的老年人、残疾人、困难家庭及军人家属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特别是在关爱老前辈行动中,全区已经有千余名少先队员与社区中的孤寡老人和病残老人结成了帮扶对子,定期到老人家里慰问,帮助老人打扫房间、洗衣服,为老人送礼物、表演节目,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为老人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增加了乐趣。

(二)开展创建青春和谐家庭活动,积极参与社区和谐文化建设

和谐家庭是和谐社区的基础和保障。在开展青春共建和谐社区行动中,各社区将创建青春和谐家庭作为切入点,分别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展了许多以青年家庭为单位,旨在激发邻里之间亲情、友情、真情的特色活动,包括开设“家长学校”、举办“家庭趣味运动会”和“家庭才艺展”、组织青少年绘画、摄影展和棋类、扑克比赛以及开展楼道文化、广场文化活动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而且为青年家庭成员之间、社区青少年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架起了桥梁,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青少年在建设和谐社区中作用的发挥。

(三)开展青少年法制和自护教育活动,积极参与社区和谐治安环境建设

推进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是青春共建和谐社区行动的重要内容。社区团组织依托青少年法律学校,组织具有一定法律专业知识的司法工作人员和青年志愿者进社区,对社区青少年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活动,构建了社区、司法、学校、家庭 “四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体系。针对未成年人安全防范不强和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实际状况,全区基层团组织广泛开展了以“自护自强、防范侵害、健康心理”为主题的未成年人自护教育系列活动,聘请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家和自护教育专家开设未成年人自护教育课堂,教授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本领和自我保护知识,切实提高了广大青少年自护意识和自护能力。

(四)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进社区活动,积极参与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设

团区委本着“社区有需求,青年送服务”的服务理念,在社区中大力弘扬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精神,积极推进青年志愿者文体、科技、法律、卫生 “四进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和平区卫生局、沈阳宝岩美容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平区法院等单位的优秀青年成立的社区义工志愿服务队、医疗卫生志愿服务队和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经常深入到和平区各个大街小巷,针对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开展家政服务、卫生医疗服务和法律服务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针对社区中有特殊困难的家庭和弱势群体,社区家教志愿服务队和青年敬老服务队常年为贫困家庭的儿童以及孤寡、病残老人提供义务家教和细致周到的服务,切实帮助社区中弱势群体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此外,社区团组织还依托城市青年中心成立爱心超市和就业培训站,在社区中广泛开展真情助困活动和就业再就业帮扶活动。

三、以加强机制建设为重点,深化青春共建和谐社区行动的推进

加强机制建设是深化青春共建和谐社区行动的重要保障。团区委从和平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整体优势,广泛利用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建立健全与社区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社区青少年组织体系,不断探索服务社区居民的新机制、动员组织团员青年的新机制。

(一)以建立和完善“两个层面,三套组织”为中心,强化社区团的组织建设

在街道和社区两层面分别建立团委(总支、支部)、青年工作委员会、少年工作委员会,并制定出台了《和平区社区团支部工作条例》、《和平区社区青年工作委员会章程》和《和平区社区少先队工作委员会章程》,为社区团建工作提供依据。

完善社区团组织工作机制,制定了《社区青年家政服务中心工作职责》、《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工作职责》、《社区青少年维权受理站工作制度》,实现社区团组织活动簿册和档案

管理的规范化。

健全工作考核机制。把共青团工作纳入到街道党政工作的总体规划,把社区团建工作作为考核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形成了《街道社区共青团工作百分考核细则》。

(二)拓展服务项目,延伸服务领域,加大城市青年中心的建设力度

为了进一步做好在城务工农民工青年的服务工作,由团区委和区总工会牵头,联合区劳动局、区卫生局、区法院等部门共同筹建全国首家专门面向农民工青年群体的城市青年中心——沈阳鲁园农民工青年中心。中心以会员制为组织形式,为农民工提供法律维权、医疗卫生、子女入学、义务家教、技能培训、技能竞赛、文化娱乐、困难救助等方面一系列帮助和服务。

(三)充分整合团内外资源,加强战线合作、跨区域合作、跨部门合作

在青春共建和谐社区行动中,为了有效整合区域的共青团资源,团区委不断创新基层团组织的运行机制,特别加强了对基层团组织区域联动机制的建设。在建立社区团组织与驻地学校之间联接机制的基础上,着手建设大学团组织与团区委之间的联接机制以及各基层团组织之间的互动合作机制,使社区团组织成为加强战线合作、跨区域合作、跨部门合作的纽带和实现团内外资源共享、工作联动的桥梁。

(四)规范团员青年的管理,构建青年志愿者网络体系

如何规范流动团员的管理是新时期对基层团组织提出的新课题。为此,各基层团组织建立了流动社区团员联系点,实行团员青年 “双报到”制度,要求团员青年必须向所在单位(学校)报到、向所在街道和社区报到。为了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在社区的深入开展,团区委还要求每个基层团组织都要组建至少一支志愿服务队,确定至少一个志愿服务项目,培养一批志愿服务骨干,并要建立青年志愿服务社区记录制度,以此推动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尽展巾帼风采 第8篇

一、营造网络学习环境,为学生搭建活动舞台

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必须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英特网早已接入了校园,而且学校建立了多媒体网络教室,具备向学生展现学习平台和实现网上教学活动的软件系统,能为学生进行数字化学习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基础服务。

例如:在开展《我喜爱的桥》这一活动时,我让学生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和Internet有机结合的学习环境下,通过浏览局域网,利用超级链接登陆相关网站了解了“桥的种类”、“中外名桥”、“水乡的桥”等有关图文信息,并让学生在校园网上的BBS站点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收获。

这一活动过程,从确立研究主题,收集处理信息到展示研究成果,自始至终与数字化的学习环境“相随相伴”,学生开展活动再也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在线学习时,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互动合作,无意间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学生更投入地活动,从而促进了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整合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信息

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数字化学习资源,它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上运行的多媒体材料。它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

在《水乡水产》这一活动中,我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分以下几步。

(一)说鱼导入。

让学生明确研究对象———水乡水产,激发学生对水产品的认知欲和求知欲。

(二)锁定目标。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本次活动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共同生成这堂课的研究目标。师生间形成“学习共同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三)自主合作。

各小组学生通过“百度”搜索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四)交流评价。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在学校局域网上的BBS论坛交流所学到的知识,并向指导老师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老师再给予其恰如其分的评价与建议性指导。

(五)总结生成。

教师总结,学生完成本课的活动目标,感受水乡水产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水产的热情,引导学生把研究的内容从课堂延伸至课外,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选用网络学习方式,发掘学生的活动潜能

在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截然不同的数字化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而是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

例如在《我喜爱的桥》这一活动过程中,师生从“寨桥”这一地名谈起,生成了几个研究课题:“桥的种类”“中外名桥”“水乡的桥”。我让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多渠道地展开研究。有许多同学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收集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在此基础上,我问同学们准备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些资料展示出来?每个小组的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书画、剪贴报、列图表、故事会……在部分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活动成果后,我说:同学们的资料非常丰富,也非常宝贵。我真为这样大胆的设想震惊和折服,本以为《我喜爱的桥》这一活动已成功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收集资料,可以圆满地画上句号了,没想到此刻活动又生成了一个新的更具研究意义的课题。听到这一建议,许多同学的明眸中充满了期待。我坦率地表示,这一愿望可以实现,但必须请学校信息办的老师帮助才行。接下来的几次活动课,信息指导老师又引导他们将手头的资料按网页设计的要求分成以“桥的种类”“中外名桥”“水乡的桥”“我设计的桥”“桥的故事”为名称的几大版面,每一块版面都建立了相关的超级链接。接下来,每一合作小组中选出一些打字速度较快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在电脑上利用文字处理工具,就自己喜欢的某一方面内容分析整理、归类优选,进一步加工资料。

在这过程中我还注意和学生一起把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等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茅以升小时候的故事》《北京的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狮子》),信息技术指导老师在此基础上利用图像处理工具和信息集成工具制作学习网页,把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再把它上传到校园网上,成为共享资料。学生通过活动,鉴赏力、创造力等得以升华,个性、潜能与学习的品质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网络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综合实践活动舞台,数字化学习彻底改变了陈旧的学习观念,对师生提出了更高的教与学的要求,有待师生在今后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进一步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教育部文件.

[2]张海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小学教师教育中的开发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2002.

[3]刘桂荣.试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湖南师范大学, 2004.

上一篇:感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下一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解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