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污水处理工程

2024-07-19

人民医院污水处理工程(精选8篇)

人民医院污水处理工程 第1篇

合同协议书

发包人(全称):安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甲方)承包人(全称):绵阳志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国家有关建设、环保等法律、法规,为明确双方在施工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经双方协商同意签订本协议。

2.6 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现场保卫、消防、垃圾处理等工作。

2.7 按合同条款规定向乙方支付工程款项。

内容的全部费用,在整个施工期间除因甲方原因进行工程设计变更,按变更设计计算增减工程量,计算变更费用;由于材料差价引起的总价变化;新增合同以外的项目内容外,总价不作调整。

5.2 合同结算:工程全部完工并经竣工验收合格后,甲方付至本合同暂定总价款的80%;乙方提出工程结算并将有关资料送交甲方,甲方自接到上述资料7天内审查完毕,到期未提出异议,视为同意。甲方应按照认定的工程结算价款付至95%,剩余5%的工程结算价款作为质量保修金(质量保修金不计息),待保修时间届满经甲方验收无质量问题后一周内退还全部保修金。

9.1 因乙方责任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乙方应负责无偿修理或返工。

9.2 因甲方未按合同的规定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乙方有权向甲方追索因甲方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

9.3 因乙方不按合同的规定或中途不再按合同的规定继续履行合同中规定的责任和义务,甲方将追究乙方责任,在必要时可解除本合同,并向乙方追索其造成的经济损失。

9.4 甲方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进度款),双方又未达成延期付款协议,导致施工无法进行,乙方可停止施工,由甲方承担违约责任。

9.5 合同在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即具有法律认可的效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修改或拒绝执行合同的任何条款,违约者应承担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合同签订地点:

人民医院污水处理工程 第2篇

医疗纠纷(事故)应急预案

为防范和化解医疗风险,规范医疗纠纷处置工作中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处置医疗纠纷,确保医院的财产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维护医院的诊疗和工作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本预案适用于在医疗过程中医患双方产生的纠纷的应对工作,分为三个等级。

I级:为一般的医疗纠纷,由患者投诉临床科室负责人调节处理完成的。

II级:为重大医疗纠纷,事发比较突然,家属聚集较多,对医院诊疗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超出了医务和当事科室的处理能力。

III级:特大医疗纠纷,患者家属聚集人员多,持续时间长,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对院领导及其他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有带有攻击倾向的行为,社会影响较大。工作原则

1、坚持以安全为主,保卫部门在处置纠纷时应以保障医院的财产和院领导及其他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保卫工作,充分调动保卫人员的积极性。

2、保卫部门在处置I1级以上医疗纠纷时,应做到:快

速反应,快速集结,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指挥得当,处置果断。

3、医护部门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医疗质量的管理:患者投诉要及时认真的处理,在调查了解病案后,及时向患者进行反馈,做到不拖延和不推诿。

医疗纠纷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在医务科,由 xxx同志具体办公。

六、预警机制

1、医疗纠纷的监控与信息报告

医务科应加强对医疗安全的监控,对可能引起医疗纠纷的病案进行全程跟踪,及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临床科室对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病案的重要信息,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重大医疗纠纷发生后,当事科室应当立即报告主管院领导和保卫值班人员。保卫值班人员应及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

医务科经常与保卫部门进行信息交流,对可能引发纠纷的情况及时通报保卫部门负责人。

2、预警行动

医务科接到医疗纠纷的信息报告后,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控制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并通知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处置,控制事态的扩大和矛盾的激化,维护正常的秩序。

3、应急响应

①一般医疗纠纷由医务科和当事科室负责人进行调节和处理,保卫部门视情况派若干人到现场维护秩序,防止矛盾激化。

②重大医疗纠纷由医务科负责人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保卫人员视对方人员的数量派出两人进入谈判现场,位于院领导的后面保护院领导和其他谈判人员的人身安全,其他保卫人员在场外维持秩序。

⑧重大医疗纠纷有院领导和医务人员参加,保卫人员应全部到达现场,派出精干力量全力保护院领导的人身安全,对于纠纷一时不能调节完结而对方又有过激行为的,保卫部门每天派出精干力量跟随主要院领导,确保其人身安全。

4、公安机关与其他力量的参与

凡属于II级以上医疗纠纷,由保卫部门及时报告xx派出所和卫生局医政股调节,根据纠纷的事态的发展也可直接向政法委、公安部门报告,取得他们的支持。

人民医院污水处理工程 第3篇

苏州市吴江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 在原医院东侧征地87亩, 新建一栋56394㎡住院综合大楼, 设计床位780张, 设有手术室、配置中心、ICU、急诊急救、病理等科室。还有一栋感染科综合楼7050㎡, 设计床位90张, 另有门诊、检验等配套功能。新建大楼排放的污水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和多种致病的传染性细菌、病毒、寄生虫卵, 且具有一定的适应力, 有的在污水中存活时间较长, 若不及时处理, 将严重污染环境, 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因与老院区相隔一条马路, 必须新建配套污水处理站。其中, 感染科综合楼污水需经过预消毒后再排入医院污水管网。

一、设计原则、范围和内容

(一) 设计依据

1.GBJ48-83 (试行)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

2.GB18466-2001《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

3.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4.CECS07:88《医院污水设计规范》;

5.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

(二) 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法规、技术经济政策。

2.采用成熟可靠的污水处理工艺, 确保污水处理出水的各项指标, 达到国家医疗机构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3.设计时, 充分考虑污水处理系统配套的减振、降噪、除臭等措施, 从而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 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 实用性与先进性兼顾, 以使用可靠为主。

5.所选用的自控系统必须完全满足工艺要求, 并做到安全、可靠、经济、自动化程度高, 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降低劳动强度。

6.设计中所确定的数据应尽可能可靠、准确, 并保证一定的安全系数, 应确保生产设备、管理及配套设施完善、人员配置合理。

7.根据医院要求, 设备设施大部分在地下, 尽量使污水站布局合理, 设计中尽可能使污水处理站与医院环境协调。

二、设计参数

水量:Q=600t/d, 平均处理量25L/h。

进水水质:CODCr~400mg/L, BOD5~180mg/L, SS~180mg/L, 大肠杆菌群数~3.3×106个/L, NH3-N≤25mg/L (参照环医院境影响评价报告) 。

出水水质:C O DC r~4 0 0 m g/L, BOD5~180mg/L, SS~180mg/L, 大肠杆菌群数~3.3×106个/L, NH3-N≤25mg/L, 余氯含量~3mg/L-8mg/L, 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 。

三、处理工艺

(一) 工艺流程选择

医院的污水为有机废水, 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H和动植物油等有机物, 废水浓度低, 可生化性较好。根据污水处理要求和相对用水量较大等特点。初步确定拟采用氧化法和沉淀系统的工艺, 并为今后的维护和管理带来方便, 工艺流程如图1。

(二) 处理站选址

新的污水处理池单独建设, 选址需综合考虑周边建筑的各种因素。医院新建的住院综合楼东、北、西侧均临马路, 南侧为预留建设用地, 城市污水管网在南侧, 医院出入口在西侧, 所以拟建在大楼东南角, 紧急出入口边。污水池建于地下, 上面栽种绿植, 机房设在半地下, 外部以假山塑造覆盖, 作为景观设置, 符合城市形象要求, 与医院内部环境也融合一体, 如图2。

(三) 主要处理单元及设备

1. 格栅

医院污水中含有一定的漂浮物和悬浮物, 为了防止堵塞, 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特设置不锈钢机械格栅一道, 以去除这些漂浮物。考虑到日后处理方便, 格栅安装角度为70°。格栅垃圾每天由工人清理一次。格栅设置在调节池上部的格栅房内。机械格栅采用回转式, 主要材料均采用优质不锈钢制作, 耙齿为尼龙材质, 格栅宽度为300mm, 栅条间隙为5mm, 配套功率为0.55KW。机械格栅由PLC控制系统控制, 定时自动开启和关闭。

2. 调节池

因用水时间和使用部门不同, 污水排放水质和水量有一定的波动, 用设置调节池的方法, 来解决水量的缓冲和水质的均衡。调节池设置在地下层, 采用钢砼结构。调节池的池底标高为-4.80 (相对标高, 以室外地坪为±0.00) , 有效水深为2.80m。预计调节池有效容积为170m3 (相当于6.8小时调节容量) 。调节池的出水用污水潜水泵提升至各氧化池。提升泵共设4台, (两套系统各两用两备) 。采用某品牌水泵, 其性能参数为流量Q=15m3/h, 功率P=0.6KW, 扬程H=4.5m。该泵具有先进的抗堵塞专有技术的潜污泵, 不易堵塞, 无需建造泵房, 安装检修方便, 并且各泵配套自动耦合装置。

3. 生物接触氧化池 (生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以活性污泥法为主的生物处理装置, 通过罗茨鼓风机提供氧源, 污水在该装置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所吸附、降解使水净化。氧化池中溶解氧控制在3mg/L以上, PH值控制在7.5~8.0, 整个生化处理过程是依赖于附着在填料上的多种微生物 (活性污泥) 来完成。氧化池的填料采用新型弹性立体填料, 这种填料具有不易堵塞、重量轻、比表面积大, 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 且易于检修和更换。曝气设备采用罗茨鼓风机及穿孔曝气管。设氧化池总有效容积232m3, 氧化接触时间大约9.2小时, 生化池容积负荷小于0.5kgBOD5/ (m3·d) 。池底设穿孔曝气管曝气, 单台最大曝气量4.32m3/min。 (正常二台运行时最大曝气量8.64m3/min) 鼓风机排出压力49KPa。池内设置YDT-150型弹性填料, 填料层有效高度为3.3m, 共设YDT弹性立体填料191m3, 填料充填率约为75%, 填料容积负荷小于0.7kg BOD5/ (m3·d) 。

4. 沉淀池

污水经生化池处理后水中含有大量悬浮固体 (生物膜和活性污泥) , 为了使出水SS达到排放标准, 采用竖流式沉淀池来进行固液分离。竖流式沉淀池具有沉淀效果好, 排泥方便, 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强等特点。沉淀池内污泥采用气提排至污泥池内。沉淀池平面面积为26m2, 水力表面负荷为0.96m3/ (m2·h) , 内设气提器各一台, 供排污泥所用。

5. 消毒池和消毒系统

污水经沉淀池处理后, 病毒指标仍未达到排放标准。为了消灭病毒, 我们在消毒排放池进水口处设置消毒装置, 采用投加二氧化氯 (采用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配制) 的方法来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池的有效容积为44m3, 相当于消毒1.76小时 (大于100分钟) , 经消毒后的污水自流入排放池。消毒系统确保排放污水中的大肠杆菌菌群数合格排放。

6. 排放池和排放泵

考虑到市政污水管网的标高以及瀑雨时的排水问题, 建议使用排放泵提升排放, 然后经过电磁流量计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排放池有效容积为12.2m3。排放池内置排放泵两台 (一用一备) , 采用某品牌水泵, 其性能参数为流量Q=42m3/h, 功率P=3.0KW, 扬程H=11m。该泵具有先进的抗堵塞专有技术的潜污泵, 不易堵塞, 无需建造泵房, 安装检修方便, 并且各泵配套自动耦合装置。

7. 污泥池与污泥井

污泥池内设置曝气管及溢流管, 曝气管曝气, 可防止池内污泥发酵, 并使微生物自身氧化, 从而减少污泥量。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由于污泥池池底比较低, 环卫车无法直接抽吸, 因此污泥抽吸时需要用污泥井过渡提升, 供环卫车抽吸使用。污泥井拟设置在污泥池内 (另需分隔) , 有效容积大于6m3。井内上清液回流至污泥池内。

8. 风机房和罗茨鼓风机

风机房有一定的噪音, 因此设置在地下的夹层中-0.50m处, 以免影响周围的环境。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污水处理量比较大, 罗茨鼓风机一共设置4台, 其中3台专供相应的氧化池进行曝气。氧化池使用的罗茨鼓风机, 型号为SSR-100型, 其性能参数为Q=4.32m3/min, N=7.5KW, n=1220r/min, H=49KPa (两用一备) 。另外一台针对调节池和污泥池曝气使用的罗茨鼓风机, 型号同样为SSR-100型, 其性能参数为, Q=4.32m3/min, N=7.5KW, n=1220r/min, H=49KPa (间歇使用) 。确保污水处理系统曝气要求符合设计规定。由于罗茨鼓风机运行时产生一定热量, 因此风机房内需要考虑送、排风系统。

(四) 电气控制

本污水处理站的主要水池, 均采用液位计传递讯号, 运行过程采用PLC控制系统控制, 以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本系统可进行手动/自动控制, 并配备有自控手动切换器, 以信号灯观察运行正常与否。为了减少操作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处理系统实行操作自动化, 要求水泵和鼓风机能定时自动切换, 当其中一台发生故障时, 能进行声、光报警, 并自动切换至另一台工作。当调节池、排放池内水位达到最低水位以下时, 水泵会自动停止工作。当调节池、排池内水位达到最高水位以上时, 发出声光报警, 并启动备用泵, 备用泵同时工作, 直到中位时恢复正常。

(五) 防噪音及除臭

污水处理设备中, 噪音比较大的主要是罗茨鼓风机, 需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降低噪音。首先将风机设置在-0.50m夹层中的单独隔间内, 采用小功率多台的方法来降低噪音, 且使用灵活。风机的进、出口处采用消声器进行消声, 出风管上装可曲绕橡胶接头, 以减少振动产生的噪音。再选用较低转速的罗茨鼓风机, 其余各设备精心施工保证质量, 使其所产生的噪音符合国家标准。由于调节池、氧化池、污泥池都需曝气, 因此, 曝气后溢出水面的气体有一定的异味, 如不排除势必产生二次污染, 影响周围环境。该工程将在各池顶上设置排气管汇合后, 经过离心鼓风机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后, 送至附近屋顶或者单独进行高空排放。

(六) 防腐措施

由于污水处理站内池体均为钢砼结构, 因此, 耐腐蚀性强。所有室内连接管道及管配件均采用镀锌钢管, 池体内连接管道和管道配件均采用UPVC材质, 管道支架采用角钢, 用环氧沥青进行防腐处理, 标准件采用不锈钢材料。

四、运行管理

该工程的污水处理站自动化程度高, 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系统控制, 整个系统均为自动化操作。因此污水站日常配置两人专管即可 (夜间设置自动档) , 见图3~图5。

五、建设费用及运行成本分析

(一) 建设费用

土建费用 (含地下水池开挖、基坑围护、混凝土水池、地上机房) 140万元;

机房外围塑假山造型、机房内装修12万元;

污水处理设备58万元;

污水池顶部绿化2万元;

合计总造价212万元。

(二) 运行成本分析

总装机功率20.3KW, 按开启40%计算, 电费0.9元/KW·h, 折合0.29元/t。

消毒采用化学法制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发生器投药原采用自来水, 每小时用水5t, 后通过技术改造, 采用排放池中水回用, 解决了浪费水源的问题) , 折合0.20元/t。

总的吨水处理成本控制在0.5元/t内。

参考文献

[1]陈志莉, 张统.医院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重返人民医院 第4篇

偌大的急诊室空无一人,没有大夫,没有病人,病例散落一地,风撞击着窗户,发出“咣咣咣”的声音。桌椅东倒西歪,四处透露着“逃离”的痕迹。

这是2003年4月23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被隔离的前夕。感染了“非典”的急诊科护士吴曦到急诊室来拿几套输液器,被这个景象吓着了。

有一个词瞬间划过她的脑海:“灾难”!

首例病人

2003年4月5日,星期六。与往常—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人满为患。在几个月前刚刚启用的临时留观室内,有几位发烧病人。

临近中午时分,一位老太太由儿子搀着,走进了大夫席小芳的诊室。席小芳当天原本不值班,但同事有事,跟她换了个班。

患者叫秦玉馥,64岁,说话不太利索,主诉是头晕,前几天曾摔倒过。随行的儿子说,主要是来看一下脑血管病。席小芳给她测了下血压,50~80,低得厉害,血氧也偏低。

席小芳开了几个单子,让她去拍一个胸片,查一下血,再查一下脑血管。秦玉馥由儿子带着,在分布于各处的检查项目间走来走去,几乎走遍了大半个门诊楼。来去之间,每次都要经过人口密集的门诊大厅。

下午两点钟左右,秦玉馥的片子出来了。肺部两边的纹理都很重,但跟一般的肺炎又不太一样。席小芳跟人说,这个人如果有接触史,就是“非典”了。

当时“非典”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三条:接触史、发烧、肺部有阴影,而“接触史”是最重要的参考。这与当时官方宣布北京全是“输入性病例”有关。但在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朱继红看来,接触史其实很难讲清楚。“你怎么知道你没接触呢?对面过来一个人,一口吐沫溅到你身上,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感染者?”

席小芳说,当时在人民医院的临时留观病房,早有一些发烧患者,但因为没有接触史,不能诊断为“非典”。

秦玉馥说自己没有接触史。席小芳就按一般的肺炎来处理,把她安排在抢救室治疗。当时,抢救室还有三位患者,一位患心脏病,一位是脑血管病,还有一位是肾病。这位心脏病患者后来转至心内科治疗,导致该科十多位医护人员感染。

4月7日,西城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赶至人民医院,通报了一个让该院始料不及的信息:此前一直说没有接触史的秦玉馥,事实上是一位“非典”死者的家属。在其继母死于“非典”之后,家中已有四人发病。并且,秦玉馥曾在继母病重时去医院探望,还参加了葬礼。

秦玉馥为何隐瞒不报?她自己的说法是不知继母患的是“非典”。院方的分析则是,这名患者曾在其他医院坦白病情而被拒收,因而对说出实情心有顾虑。

事实上,早在4月5日,作为人民医院4位有“非典”诊断资格的医生之一,朱继红已经基本上确认秦玉馥是“非典”患者。只是在当时,“非典”确诊需要一个逐级上报的流程:人民医院有4位医生,可以诊断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做出后,上报给院专家组,由其会诊,变成临床诊断病例;再上报给疾控中心,由其最终确诊。

朱继红说。人民医院急诊科后来诊断的很多“非典”,病例上写的都不是“非典”,而是“肺炎”,就是顾及到这一流程。

秦玉馥很快被从抢救室转移出来,安排到急诊科北门东侧的一间小房。这原是一个废弃的空间,距离抢救室和留观室都在30米以内。

秦玉馥被确诊后,把席小芳吓了一跳。北京市当时已有传言,说只要接触“非典”必然得病,得了病一般就活不了。于是,她几乎买遍了所有据传可以抗“非典”的药,每天洗手七八次。

危险的短缺

而此时的临时留观室,已是危机四伏。

临时留观室又叫“天井”,是一个由四面墙围起的空地。空地上方加一个盖子,就成了一个建筑。没有窗户,通风靠门和盖子上的换气扇,根本无法形成对流。天井于2002年12月份投入使用,里面配有20张床、25张输液椅。供不应求时,还会在过道上加几把椅子。床与床、椅子与椅子之间的距离很小,大多不足半米。

这是急诊科空间局促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家接诊量在北京排名靠前的三甲医院,人民医院位于寸土寸金的西二环,发展空间受到了很大限制。SARS期间担任人民医院院长的吕厚山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人民医院的床位使用率,一直都超过100%。为了寻找发展空间,各个科室都在绞尽脑汁。

据席小芳回忆,从4月初开始,天井里的发热患者逐日增多。由于无法满足“接触史”这个条件,这些人一开始被当成一般患者看待,直到被确诊为“非典”。在这段时间,病毒借着这个密不透风的环境,肆意传播。

吕厚山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这一时期人民医院发热病人的增多,与北京市对各大医院的一个“秘密分工”有关。他回忆说,北京市曾经召集各大医院开了一个会议,对其接待“非典”患者有一个大体的分工:协和医院管外国人,北大医院管医务人员,北医三院管老师和学生,人民医院则管市民。

在吕厚山看来,这件事情的蹊跷在于,在这次“分工”中被赋予重任的人民医院,没有被邀请参与这次会议。

吕厚山说,这一“分工”产生的一个结果是,市民如果到其他医院看病,就会被拒,并被建议去人民医院。

而《人民日报》此前刊登的一篇内参,让人民医院不敢拒收这些患者。这篇被几位高层传阅过的内参,批评了人民医院的一次拒收行为。在参加中央的一次会议时,吕厚山因此被三次点名,三次站起来道歉。

而在他看来,这次被批评的“拒收”行为,只不过是建议这位患者到其他医院就诊,以避免在“非典”步步紧逼的人民医院受到感染。

4月10日,天井里4位护士倒下。从第一位患者确诊到医护人员感染,只用了3天时间。此前因对“非典”不了解而大意的医护人员,从此开始拉紧了防护的弦。这时,防护装备的短缺开始浮出水面。

吴曦说,口罩、手套、护目镜、专用隔离衣都是接触“非典”患者时必要的防护装备。但在当时,她既没有专用的隔离衣,护目镜也是两人共用。每次进入污染区,她只能穿一种手术用的隔离衣,薄薄一层。在这种情况下,好多医护人员都不得不连续几天穿着同一条裤子进出污染区。

急诊科主任朱继红找到后勤部门,说明情况,对方说没货。时任院长吕厚山在接受央视《新闻调查》采访时曾表示,一开始不知道要穿防化衣,等知道时已经买不到,想自己做也买不到白布。

在今年2月18日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吕厚山给出了另—个说法:不是没有防护装备,而是各科室间分配不均。“我们准备了一大堆东西。只是有的科室领得多,有的科室领的少。多的用不完,少的不够用。这事也不好管,后勤的人也不知道谁在第一线。”他说,“非典”过后进行清理的时候,还翻出有的科室库存的口置。

有时还有形式主义的毛病。有一次,有一个推车过来,说是要发消毒的东西,结果推车的只照两张相就走了。“当时特别想把脏口罩摁到他脸上。”吴曦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不断倒下,加上有的人托病不来上班,正常的上班秩序已经受到影响。吴曦当时被分配到监护室,负责护理几位感染的医护人员。有一天,到了4小时的交班时间,却不见人来接班,只好继续干下去。这时候,她就有种预感,自己会感染“非典”。进得来,出不去

第一个患者确诊后,人民医院就开始联系传染病专业医院,希望把患者转出去。这家1918年创办的综合性医院,到2003年仍然没有设感染科。

在4月8日北京市卫生局组织的一次会议上,吕厚山得到了承诺:北京市已经启动“非典”运送、转诊绿色通道,非专业性医院一旦发现“非典”,马上转走。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看到了这份文件。在文件的上面,吕厚山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目前信息不畅,资源不能共享,人才不能调度”“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建国以来对医务人员最大的考验,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关系到国家的荣誉、人民健康、国际形象、社会发展”……

但患者就是转不出去。等了一整天救护车,也没见踪影。吕厚山说,当时,那些传染病医院里住满了艾滋病、肝病病人,根本转不过去。

时任北京市卫生局局长金大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当时北京市制定的很多文件,落实时都遇到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统一的管理。

患者转不出去,只能自己建“非典”病房。4月8日,人民医院第一个“非典”病房建成。被称为“一号SARS病房”。朱继红给吕厚山写了一封信,要求去SARS病房。吕厚山在信上批示:“向朱继红医师学习。一定要把这个任务完成。”

朱继红近半个月的SARS病房生活从此开始了。本--来说好了有替换,但到时候根本没人替。吃饭时,送饭的人远远地把饭送到警戒线,人走后,朱继红才能过去拿。

悲观的情绪无处不在。有个刚调来人民医院两个月的护士,承受不了长期没人替换的压力,濒临崩溃,提出要离开SARS病房。朱继红对她说,如果明天还没有人替,我就带着你们出去。但这位护士还是没能熬到第二天就不干了。当时,这种行为被视为辞职,或者被开除。

后来,人民医院又建了SARS二号病房和三号病房,共有床位67张。三号病房建成时,已是4月20日,距离医院隔离还有4天。

4月17日,人民医院最重要的传染源——天井被关闭。4月18日,发烧门诊开通,当天有80多位发烧病人前来就诊,第二天增至100多人。其中20多人被确诊为SARS。

这些源源不绝的新患者,让建起的三个隔离病房几乎形同虚设。朱继红说,虽说隔离病房住了很多人,但更多的人没住进隔离病房,传染源不仅没切断,还在逐日增加。在医院整体隔离的最后几天,人民医院接诊了8000多名患者。

另外,隔离的条件也非常简陋。有的区域不得不靠大立柜隔离。急诊走道上也躺着SARS病人,普通的病人在旁边走来走去。

4月21日,吴曦不幸也感染了。与此前感染的医护人员都受到很好的照料不同,吴曦已经没有人照顾。她说,自己有一种强烈的被遗弃的感觉——此时的人民医院。已经陷入人人自危的境地,自保尚且困难,更无暇顾及他人。

此时,一个重大的课题摆在了人民医院的决策者面前:医院要不要整体隔离?

博弈隔离

早在4月14日,王杉就给高层写了一封信,建议对人民医院整体隔离。

王杉时任人民医院副院长,在班子所有成员中排名最后。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此前,他探访了几家医院,认为人民医院非隔离不可。

4月14目,王杉闯入人民医院“非典”指挥部,说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人民医院的疫情就要大爆发。负责人问他怎么办,他说隔离。负责人问,那么多人怎么隔离?王杉说要关几个病房。负责人接着说,现在最主要的工作是治疗。而王杉认为,传染病出现的时候,第一重要的不是治疗,而是切断传染途径,控制传染源。

4月18日,王杉给高层写了一封信,力主隔离。

这封信通过他的一个朋友传送到了高层。写信前,这位朋友问他,你愿不愿意承担政治责任?王杉说,我愿意。

吕厚山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也曾就隔离一事,向一路之隔的卫生部医政司反映过。一位负责人对他说,你们医院在全国全世界都有影响力,你把医院关了,你考虑一下后果,别意气用事。

人民医院隔离以后,还有人对王杉说,“你要对由此产生的国际影响负责任。”

4月2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代表北京市委常委来人民医院调查,王杉陪同。经过3个小时的调查,曾光给出了两个结论:一、人民医院的建筑格局和医疗流程设计不适合收治SARS病人;二、人民医院已经被严重污染,医院反映的情况属实。

当天,中共北京市委在人民医院开现场办公会。王杉讲了人民医院的情况,并“以自己的党性和脑袋担保自己所说属实”。他说,谁要是再让普通民众进人民医院,就是犯罪。

当天晚上,曾光给王杉来电话,“为什么你们的领导都反对隔离?”

吕厚山说,对于一个有着85年历史的医院来说,隔离要考虑很多因素。“这里面有多少责任哪:这个责任谁来负?经济损失谁管?不经过上级同意,擅自关医院,政治责任谁负?”

SARS后,人民医院连续3年财务赤字。

4月23日,王杉又给高层写了一封信,建议马上对人民医院隔离。信中说,人民医院已有9个病房感染SAKS,如果不隔离,将会造成更大面积的院内及社会感染。他提出三条建议,一、全面停诊;二、将现有留院的SARS及疑似SARS病^,全部转出;三、对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进行集中隔离、检疫。

在这封信的左上角,他写上“十万火急”四个字。

当天中午,北京市西城区公安人员找到王杉,向他咨询有关隔离的建议。晚上六点多,吕厚山去北京市政府开会,会上宣布了对人民医院隔离的决定。

当晚24点,人民医院正式进入隔离状态。

记录本

人民医院共隔离了1554人,包括工作人员942人、病人293人、陪住205人、家属宿舍楼109人,其他人员5人。王杉说,这个“其他人员”,指的是没能在指定23日24时之前撤离的几个“号贩子”。

当天晚些时候,防化兵进入人民医院消毒,医院里顿时白茫茫一片。

人民医院隔离之前,SARS患者已经被转移出院。吴曦被转到了胸科医院。临走之前,她跟^,要了纸和笔,她要把这突如其来的一切记录下来。

留下来的只有一件事:怎么样解除隔离?当时,解除隔离的条件有两个:一、连续14天一个区域里没有再发烧的人;二、连续14天此区域人员没有跟外界接触。

当时,人民医院有三道封锁线:最外面一道是公安;第二道是保安;第三道是卫生监督。任何与外界的接触,必须经西城区防治非典前指总指挥和王杉两人的同意。

王杉此时的职务,是隔离期间核心领导小组成员。这个小组共有4人,负责人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魏丽惠担任,实际上主要的工作由王杉负责。

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的王杉,突然间冒出来,并且脾气火爆,引发了一些议论。有人说他要“抢班夺权”,也有人说他自找苦吃。

按照上述两个标准,要想将1554人一起完全隔离几乎不可能。于是,王杉提出了分区隔离,要求以病房为单位,其中的病人、家属、医生和护士组成一个区,这个区的人员不能与其他区交流,要什么给什么,就是不许出来。

隔离的第一天,有人提出隔离区内的医护人员,应该体现人民医院的乐观精神,组织了一些集体活动。王杉知道后非常生气,制止了这种行为。

王杉说,那一段时间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说话非常冲。跟人要人,第一句话就是,你给我几个“干净人”。第二句就是,你干得了干不了?“当时那个状态,跟在战场上—样。”

有的职工不愿意进发热观察室,他放下狠话,“就是我父母发热,也要进去!”

隔离区内定期开视频会议。在5月4日的一段视频中,他点名批评了几个不遵守纪律的人,其中有一人是他多年的朋友。

之后,一些区域陆续达到了接触隔离的条件。王杉要将名单上报给西城区指挥部,批准了以后,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路线出院,包括走哪条道,坐哪个电梯,都有具体的设定。

5月16日零时,人民医院被整体解除隔离。

人民医院污水处理工程 第5篇

1.目的通过本预案的实施,为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此,对危重患者的处理,制定规范的应急措施。

2.要求

2.1门诊、急诊、病房要很好地配合,充分利用医院资源,必要时向主管部门及院领导汇报;及时会诊或进行各项检查,做到快速有效,协调有序。

2.2确保各种医疗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对需外借设备明确借用渠道和流程。

2.3各项检查及时落实结果,妥善保存,认真分析。

2.4及时请上级医师查房,并在病历中认真做好记录。病历及时反映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妥善保管病历,包括门急诊病历。

2.5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不良反应,应用贵重或自费药品前,应告知家属。

2.6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患者抢救治疗。

3.逐级报告程序

3.1各科室值班医师在接诊危重患者后,要迅速到达患者身边询问病史和查体,做出初步诊断,快速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医师迅速开出医嘱交护士执行,病情紧急可先下口头医嘱由护士复述后执行,抢救结束后立即据实补记。在紧急处理后尽快完成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抢救记录等资料。并向患者家属详细告知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案和风险程度等,听取患者家属对抢救治疗的意见,取得其合作。

3.2严重外伤、大出血、休克或心肺功能不全等,如值班医师处理有困难,应在立即进行紧急抢救的同时,迅速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要立即调动本科人员,并与相关科室联系参与抢救。紧急情况下可口头或电话请会诊,但应据实补记会诊记录。

3.3遇2人以上严重外伤、中毒等突发事件时,白班值班医师要立即向科主任报告,夜班要向总值班报告,由科主任或总值班负责协调组织人员参加抢救。科主任或总值班处理有困难时要向医务科请求支持,特别严重事件值班医师可直接向医务处或分管院长报告请求支援。

市人民医院楼装修工程施工说明 第6篇

本工程为***市人民医院***楼旧楼改造工程,现将急诊楼改为住院楼,随着医院的发展,改进医院的就医环境和条件,更好地服务于病人,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服务非常重要。

因医院***楼使用时间长,内部装修比较陈旧。顶部裸露,墙漆脱落,电线线路老化,门窗多数损坏,上下水管道老化,防火设施不完善,在此基础上对***楼进行内部修缮。

一、室内工程:

1、病房、楼道吊顶改为矿棉吸音板。

2、墙面均刷白色乳胶漆。

3、一层为瓷砖地面;二三层地面为自流平加地胶。

4、走道两侧设防撞扶手。

5、暖气改为碳钢暖气。

6、石膏板封门上亮。

7、室内门为子母门。

8、室内其他部分如:卫生间装修、拆除项目、门洞口改造、楼梯间改造等。

二、室外工程:

1、外墙涂刷涂料。

2、雨水管换新;

3、空调进行检修,增加空调罩。

4、窗户均为中空玻璃塑钢窗。

三、水、电工程

由于楼体线路为很早以前的铝芯线,再加上年久老化,达不到使用要求,现将整楼体的线路更换,就综合布线、室内外桥架、开关插座、语音系统、给排水项目。

四、消防工程

消防工程,***楼3000多平米,改造成住院病房属于人口密集区域,按照现有消防规范应配备有消防喷淋、报警、消火栓系统,此项目市场估价260元/平米,概算70多万,建议对此楼消防项目进行改造(装修概算275万不含消防工程)。

以上不足之处请指正。

人民医院污水处理工程 第7篇

(多媒体演讲稿)

一、概述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始建于1959年,2010年被江苏省卫生厅确认为三级乙等传染病专科医院。易地新建的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定位为“大专科、小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选址于相城区太平街道花倪堂。东侧、南侧为自然河道、北侧为富元路,西南侧为待开发用地和苏嘉杭高速公路,毗邻建设中的苏州市社会福利院和苏州市广济医院。医院总用地约为90亩,开放病床600张(紧急情况下可扩展至700床能力),总建筑面积约为7.4万平方米。

通过对基地环境和设计任务书的分析,我们认为在设计中需解决以下问题:

1、如何针对用地条件和传染病医院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

2、如何在建筑风格上体现江南水乡的传统韵味与时代特征?

3、如何通过科学设计与技术措施创造“生态绿色医院”?

4、如何体现“以人为本”,营造全方位关怀的医疗环境?

二、总体规划

1、功能分区

总体布局使医院各功能组团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既能独立开展工作,又能有效阻断疫情在区间的扩散,做到可分可合,满足收治、隔离不同种类、不同数量传染病人的需求,确保

整个系统持续有效运转。

苏州的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基于传染病医院的特点,将用地合理划分为:东部的洁净区,中部的半污染区和西部的污染区。(1)、急诊和传染病住院楼(含负压隔离病房)形成独立的一栋,布置在最下风向污染区的北部富元路旁,与其它建筑最小间距25米。满足在突发疫情时可单独封闭运行条件,形成独立的传染病区,以应对传染病的爆发。综合病房楼位于污染区内的西南部,与北侧的传染病楼间距55米。污水处理站、垃圾站位于污染区内最西南角,通过绿化带与其它区域隔开。

(2)门诊、医技楼位于基地中部的半污染区内,与两栋病房楼既有合理的安全距离,又方便联系。它同时与清洁区的行政办公、后勤附属用房也保持着便捷的联系。

(3)行政办公、后勤附属用房位于基地东侧的清洁区内,设有单独出入口,且用绿化带与半污染区、污染区隔离。

2、总体流线布局

传染病医院的设计特点在于如何解决好各种人流与物流,使其最大可能实现有效分离。实现“快速、高效、便捷”,以减少交叉感染。(1)、出入口安排

医院主入口设于主干道康元路,建筑后退红线45米,形成宽阔的主入口广场,方便医院复杂流线组织;基地西北侧设置急诊急救入口和暂时污物出口。污物出口应严格与其它出入口分开,永久污物出

口建议在西南角设置,使它与未来的规划路连接;东侧市政规划路上设置行政后勤入口。在每个出入口处设有适量的停车空间,满足院区地面停300辆车的需求。(2)、流线组织

本着“医患分流、洁污分流、人车分流”的原则,我们布置了以下的流线:

传染急诊、急救流线 综合急诊、急救流线 综合门诊流线 传染门诊流线 传染住院、探视流线 综合住院、探视流线 体检流线

办公与附属用房流线 供给流线 污物流线 地面停车流线 地下停车流线 消防环道与消防登高面

三、平面功能设计

1、门诊、医技楼

门诊采用模块化设计,设有专门的候诊区、导诊台进行管理服务,分别设置了患者通道和医生通道,实现一人一诊的就诊模式。科室间设有采光通风天井,最大化满足自然采光通风需要。

地下室:共一层,主要由核医学、设备房、地下停车库和太平间组成,地下室共设停车位350个。

门诊一层:正对主入口为三层通高的门诊大厅,其东侧布置挂号、收费、体检中心,西侧布置门诊药房、儿科门诊等,体检中心设有独立出入口。

医技一层:西侧为门诊输液,东侧为放射科。门诊输液中内科病输液、结核病输液、肝病输液、性病输液独立设置。放射科遵循“医患分流”的原则,分别设置了医患通道。

门诊二层:在上风向的东侧布置综合病门诊和妇幼保健。西侧为肝病诊疗科。

医技二层:设有检验中心和功能检查。所有科室均采用医患分流布局模式。医生区与诊断区相对分离。

门诊三层:主要布置皮肤病诊疗中心和结核病诊疗中心。医技三层:设有感染免疫重点实验室、病理科、特殊治疗区、病案中心和血库等。

2、急诊急救与传染病住院楼共12层

一层为传染急诊、传染病住院大堂与综合急诊,二层为2间感染手术室与10床传染病ICU。三层为烈性传染病区,四层为负压病房,五层为架空花园(含净化设备层),6-12层为标准的传染病护理单元。

护理单元按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布置,每个病区设有三部普通病床电梯、一部烈性传染病专梯、一部医生专梯和一部污梯。病房以二人间和三人间为主,共40床,大部分病房南向设置,能够让患者享受充足的阳光。

3、普通手术室、ICU与综合病住院楼共11层

一层为中心供应洁物中转区、高压氧舱、康复治疗中心与综合病住院大堂;二层为6间手术室,三层为手术室净化机房与中心药房;四层为20床的综合ICU病;5-11层为标准的综合病护理单元。护理单元分区明确,流线清晰。每个病区设有三部病床电梯、一部医生专梯和一部污梯。病房以二人间和三人间为主,共40床,大部分病房南向设置,让患者享受充足的阳光与美景。

4、行政办公楼共4层

位于上风向清洁区的东北角。一层设置有办公大堂与部分办公空间,二层为标准办公单元,三层为两层通高的300人会议厅及附属配套用房。

5、后勤宿舍楼共4层

位于上风向清洁区的东南角,一层设有职工餐厅与厨房,二-四层为值班宿舍。

6、制剂楼共2层,位于上风向清洁区东部,行政办公楼与后勤附属楼之间,且具有一定的间距。

四、建筑形象

我们努力营造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建筑空间形象,通过“虚实对比”和“富有韵律的体块关系”,给患者以“整洁卫生、亲切舒适”的心理感受。现代简约风格与中式韵味的细部设计,使整体形象舒展大气,配合规整的肌理、优美的环境,营造出自然绿色、亲切温馨的现代医院形象。

五、分期建设安排

在院区的中南部规划了医院的预留发展用地,近期为中心花园,远期可建设医技、住院等用房,它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六、绿化景观

设计充分表达“利用自然、回归自然”主题。绿化隔离带设计加强了设计的秩序性和结构性,也成为园区总体规划的基础框架。深入到各模块间的庭院、绿地使院内的所有人都能享受到“阳光、绿色、雨露”的滋润。通过广场绿化、院落绿化、屋顶绿化,形成不同层次、全方位的立体绿化体系,为人们营造出高度生态化的园林式医疗环境。

七、节能减排

绿色医院是本次设计的目标,我们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环境噪声控制、空调节能和再生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

索,努力将医院能耗降到最低。

八、结语

衷心希望以国际视野与水准打造的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能够成为:以人为本、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医院”典范!它能够提供快捷、高效、安全、舒适的医疗服务,为苏州的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人民医院污水处理工程 第8篇

在总结馆陶医院整个建设过程时, 设计师们说, 他们仿佛亲历了一个崭新“生命”的诞生和成长, 其间有兴奋, 也有曲折。从项目开始时与医院方的沟通、方案设计过程中的各种争论, 到最后施工阶段的种种协商, 这组建筑最终得以生长、完善, 建筑师笔下的空间才有了意义, 那些冰冷的玻璃和水泥也随之有了生命。

查看现场, 萌发“生长”概念

初次接触馆陶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时, 设计师们到现场查看后发现, 医院用地方正, 地势平坦, 新修的2#公路两侧柳树轻拂, 建设用地及其周围麦田成片, 原始的地形地貌没有被破坏。医院新址将位于馆陶县106国道西侧、2#公路北侧, 此处是青兰高速、106国道通往馆陶县中心区的必经之路, 建在这里的医院无疑会成为馆陶县的又一张“名片”。

随着对场地的了解、对整体考虑的不断加深, 设计师们尝试打破传统医院严肃的建筑形象, 赋予医院新的内涵。一个“生长”的概念逐渐在设计师的头脑中清晰起来。

首先, 他们认为新医院应该成为当地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建造于这片沃土, 就应属于并融合于这片土地, 就像从这块土地“生长”出来的一样。

其次, 在社会功能上, 新医院应与外界充分互动, 向东与馆陶县中心区联系, 向北通过106国道通往青兰高速, 连接馆陶县周边县市, 它将“成长”为一个新的医疗中心。

1.外立面

再者, 考虑到院区的远期规划, 医院的整体设计应该为未来留有继续扩建的可能, 使医院在未来有继续“生长”的空间;同时, 设计师们希望, 随着医院功能的提升, 医院能够更加快速地健康发展。

总体规划, 借鉴当地传统

馆陶县城区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小城, 一座座或大或小的院落组成了这里最小的“组织细胞”。这种传统的庭院式布局的特点是:通过中轴线和辅轴线串联起一个个院落, 把各种空间组织起来, 形成了灵动与规矩的组合;同时, 天井、院落使得建筑获得最佳的采光、通风和排水。“四水归堂”、“天人合一”, 可能更多地满足了精神层面的需求, 设计师认为应该把庭院和外部的景色带入室内, 让人行走其中时能够感受到建筑与环境带来的惊喜。

在进行总体规划时, 设计师们借鉴了当地传统的庭院式布局, 用流线将院落串联在一起, 既能消减建筑体量, 又使得各流线得以充分展开, 就这样, 一组由门诊、医技组成的裙房院落和两栋横向生长的病房楼形成了。

在第一次方案沟通会议中, 这个构思被院方欣然接受, 这种肯定让设计师们坚定了原本的想法——做一组从这里长出来的院子。

院方在赋予设计师很大的设计自由度的同时, 也提出了一些限制, 例如结合现阶段的需求, 门诊和医技的规模需要缩小, 所以在最后的定稿方案中, 裙房的院落有所减少, 病房楼变为一栋。

2.外观实景

3.大厅

4.门诊入口

5.内景

6.中庭

空间布局, 有张有弛

就医人流大部分是沿2#公路进入院区, 所以设计师们在前区设置了疏散广场, 疏导分流来院就医的人群, 也可用来解决日常交通工具的停放, 若有突发事件, 还可以临时辟作集散地。

在广场北侧, 依照患者对各功能的使用频度, 由东向西依次布置门诊部、医技部、住院部等。院区南北纵深组织四大绿化庭院, 形成安静的室外休闲活动区, 并为医院的日后发展预留用地。最北端为二期科研后勤部, 与拟建规划道路接通, 便于院区远期规划。

整个建筑由16层病房主楼和4层门诊医技楼裙房组成。简洁规整的建筑形体, 通过院落的组织, 形成了高低结合、错落有致的群体。通过前区广场后, 即可从正面进入门诊大厅, 沿建筑外环向东布置儿科、发热、肠道、呼吸等科室门诊;向西则进入急诊大厅和住院大厅;患者也可由地下停车场, 沿着庭院旁的楼梯逐级而上, 伴随着庭院明媚的阳光, 到达地上各功能空间。

以门诊大厅为起点, 沿南北医疗街轴线, 向东西两侧分别排布门诊与医技各科室, 空间布局如同电影般缓缓展开, 却又紧紧相扣。医疗街东侧各门诊科室均自成一区, 每组庭院之间是一组门诊科室, 独立候诊、独立管理, 保证医疗秩序, 采用一对一小诊室就医模式, 实行医患分流, 设医生专用入口。医街西侧医技区一层包含常规检查、影像中心;二层包含功能诊断、产房、内窥镜;三层包含NICU、中心供应、理疗康复;四层包含ICU与手术中心。各区彼此相连, 又各成系统。

住院部护理单元为复廊模式, 护士站居中, 单元合理, 使用方便。病房主要采用3人间, 同时设置6人间惠民病房, 兼顾不同患者对治疗环境的需求。

急诊设在门诊的西侧, 与医技、病房紧密相连, 各层门诊、医技、病房楼进行模块化设计, 同层模块间各科室均有自己独立的端部, 能进行快捷地联系, 方便患者就诊、检查、住院, 尽快地疏导人流。例如产房、NICU与ICU位于对应病房与相关门诊医技科室交汇结合处, 清晰明了, 方便实用, 同时利于医院的集中管理, 优化资源。为了减少危重患者在路线上的迂回周折, 设在裙房四层的手术中心与外科病区同层相连, 通过走廊通道可直接将患者水平移入病房。

在庭院内的立面处理上, 为了引入庭院的外部景色, 体现医疗建筑理性和秩序的性格特点, 设计师们采用了良好的开窗比例与柱廊序列, 同时, 为了淡化立面作为庭院的背景, 使用了最普通的白色涂料墙面。

7.连廊

8~9.诊疗空间实景

建设过程, 交织着坚持与协商

从方案设计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 负责该项目的设计师们一直在与院方、各专业团队进行协调, 有时根据医院的发展规划, 也不得不做一些让步。比如起初方案为整体设计, 但是到了实施阶段则改为分期建设, 先建一期, 后期根据发展需要再行建设;再比如手术顶层的设备层, 设计师考虑了预留结构构件, 可是施工阶段, 这些控制构架没有按照当初的设想进行预留, 厂家直接把手术设备层做在了屋顶, 导致从西侧庭院往上看, 会有一面墙顶上出现了灰灰的屋子, 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

在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师们碰到了很多各专业间的协调问题。例如, 设计师提出庭院全部下沉到地下车库的时候, 排水专业的技术人员提出了质疑:若是夏天出现暴雨, 屋面和四个墙面的雨水会不会太多?毕竟每个庭院的面积都不小, 若雨水不能及时排走, 会对车库产生很大影响。他们建议每个庭院的顶部加一个玻璃采光顶, 这样, 既能采光又没隐患。最后, 设计师们在地下车库的顶部结合空调位做了一个挑檐, 先把屋顶和墙面的水进行收集排放, 这样, 既保留了设计师们最初的设想, 也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隐患。后来项目竣工后, 院方一致反映良好。

在门诊大厅、中轴线上的中庭, 结构上有很多支撑幕墙或天窗的梁柱, 还有钢结构的龙骨, 让不同的结构形式融为一个连贯完整的整体是个很大的挑战。设计师们不断地和结构工程师商讨, 尝试在保留结构最原始形态的前提下, 满足设计要求, 经过努力, 最终形成了合理的结构体系。

补白

上一篇:以沟通为话题的作文下一篇:党委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