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小讲课ppt范文儿科

2024-07-05

护理小讲课ppt范文儿科(精选2篇)

护理小讲课ppt范文儿科 第1篇

一、白血病概述:

急性白血病

1、定义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使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临床上以进行性贫血、持续发热或反复感染、出血和组织器官的浸润等为主要表现,以外周血中出现形态各异、为数不等的幼稚细胞为特征。是儿童和青年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二、急性白血病:

1、FAB分类法: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或急性髓系白血病。

2、临床表现:

贫血:常为首发症状

发热:(1)继发感染:是导致急性白血病病人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2)肿瘤性发热:与白血病细胞的高代谢状态及内源性致热源物质的产生有关。

出血:几乎所有的病人在整个病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最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

器官和组织浸润

(1)肝、脾、淋巴结肿大:并非普遍存在,多见于急淋。(2)骨骼和关节疼痛:白血病常见症状。

(3)口腔和皮肤:可有牙龈增生、肿胀;皮肤出现蓝灰色斑丘疹、皮下结节,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等。

(4)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由于化学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不能被有效灭杀,成为白血病髓外复发的主要根源。

(5)睾丸:出现无痛性肿大,多为一侧性。(6)其他。

4、诊断要点:

主要根据病人有持续性发热或反复感染、进行性贫血、出血、骨骼关节疼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增加并出现原始或幼稚细 胞;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的30%以上,一般可作出诊断。但需进一步做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学及基因检查等,以确定急性白血病的类型。

5、治疗要点:(1)对症支持治疗

(2)化疗:a、诱导缓解:是急性白血病治疗的起始阶段。主要通过联合化疗,迅速、大量地灭杀白血病细胞,恢复机体正常造血,使病人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即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消失;血象的白细胞分类中无幼稚细胞;骨髓象中相关系列的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之和小于或等于5%),病人能否获得CR是急性白血病治疗成败的关键。

b、缓解后治疗:是CR后病人治疗的延续阶段。通过进一步的巩固与强化治疗,彻底消灭残存的白血病细胞,防止病情复发。(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4)造血干细胞移植(5)细胞因子治疗 6护理诊断:

(1)有受伤的危险: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等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

与正常粒细胞减少、化疗有关(3)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4)悲伤

(5)活动无耐力 7护理措施(1)(2)(4)(5)略

(3)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a、静脉炎及组织坏死的防护:

1)静脉炎及组织坏死:一些化疗药物对组织刺激性大,多次注射常会引起静脉周围组织炎症,发疱性化疗药物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2)化疗时注意事项:

合理使用静脉:首选中心静脉置管,如果应用外周浅表静脉,尽量选择粗、直的静脉。

静脉注射前后冲管,注入药物时一定要确定针头在静脉内,推注速度要慢,边推边抽回血,确保药物在血管内。

联合化疗时,先输注对血管刺激性小的药物,再输注刺激性发疱性药物。3)发疱性化疗药物外渗的紧急处理: 停止:立即停止药物注入;

回抽:不要拔针,尽量回抽渗入皮下的药液;

评估:评估并记录外渗的穿刺部位、面积、外渗药液的量,皮肤颜色、温度、疼痛性质;

解毒:局部滴入生理盐水稀释或用解毒剂; 封闭:利多卡因环形封闭,范围大于渗漏区域; 涂抹:可用50%硫酸镁涂抹,范围大于肿胀部位: 冷敷:局部24小时冰袋间断冷敷;

抬高:外渗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液的吸收。

b、骨髓抑制的防护:定期检查血象,加强贫血、感染、出血的预防、观察和护理。

c、消化道反应的防护:选择适合的进餐时间,避免治疗前后2小时内进食,饮食指导,以半流质为主,少量多餐。

d、口腔溃疡的护理:加强口腔护理,每天两次。选择合适的漱口液,若疑为厌氧菌感染可选用1%-3%过氧化氢溶液;真菌感染可选用1%-4%的碳酸氢钠溶液。指导正确含漱方法,每次含漱时间为15-20分钟,至少每天3次。e、心脏毒性、肝功能损害、尿酸性肾病的预防和护理。

f、脱发的护理:向病人说明化疗的必要性及化疗可能导致落发现象,但绝大多数病人在化疗结束后,头发会再生,加强心理护理。

护理小讲课ppt范文儿科 第2篇

1 研究对象

选取本校2009级30名护理专升本学生, 按学号依次分成6个小组, 每组5人, 每组选派1名小老师。

2 方法

2.1 小讲课内容

小讲课内容根据护理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和《老年护理学》课程的内容选取了“第六章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中的沟通、皮肤清洁与衣着卫生、饮食与排泄、休息与活动;“第八章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与护理”中的跌倒、疼痛、便秘、大便失禁、尿失禁、营养缺乏、听力障碍等作为学生上讲台讲课的内容。

2.2 小讲课方法

学生小讲课之前, 老师提前1周将讲课内容安排给学生, 每小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认真准备讲稿和教案。从30个学时的理论课中安排了6个学时的学生小讲课, 每次小讲课2个学时, 由每个小组选出的学生代表上台讲课, 每人讲课约20 min, 学生先是采用板书授课, 然后是教案展示, 最后回答其他小组学生提问。每组学生小讲课之后老师还要做点评, 肯定学生的优点, 还要指出讲课中存在的问题。

2.3 课后问卷调查

在《老年护理学》课程结束后, 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学生小讲课的看法。当场发放问卷30份, 收回有效问卷30份, 有效回收率100%。

3 结果

4 讨论

4.1 学生小讲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观点强调了以教师为中心, 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学生小讲课模式从学生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小讲课老师备课、讲课和提问等多个环节入手, 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讨论和讲课的过程中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感受、巩固和运用等学习阶段, 并在向他人提问和回答他人提问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所学和所讲的知识, 整个学习过程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要求[1]。本研究结果显示, 83.3%的学生认为学生小讲课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学生小讲课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老年护理学》是大学二年级第1学期开设的选修课, 专升本学生因在专科学习期间已学习过相关专业课程, 并有临床实习经历。学生小讲课模式让学生当老师参与教学, 有利于强化和巩固以前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同时, 学生由于讲课需要还要查阅相关文献, 可发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并能捕捉到相关知识的最新进展, 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为以后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

4.3 学生小讲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护理专业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护理本科学生面临着择业, 在他们求职过程发现用人单位更看重他们的综合素质。但在校学习期间, 大多数课程的讲授以教师课堂传授知识为主, 学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机会很少,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学生小讲课模式要求学生像教师一样走上讲台讲课、提问和回答问题, 不仅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还有利于学生克服胆怯心理, 以便适应社会需要, 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4.4 学生小讲课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得到及时纠正

每个学生都可能存在一些概念错误或理解偏差, 平时老师难以发现, 但通过学生讲课、讨论暴露出来后, 老师就可以及时帮助加以纠正, 对存在的疑点加以剖析, 这样学生纠错的印象就会很深[3]。

5 小结

学生小讲课能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过程中主动探求知识的主角, 从而为培养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陆莉.以学生为主体的小讲课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7, 22 (4) :39-40.

[2]彭历.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11) :62-63.

上一篇:改革强军主题教育下一篇:2022年优秀大学生村官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