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建设引领

2024-08-26

以文化建设引领(精选6篇)

以文化建设引领 第1篇

文化引领 以文化人

打造“环境高雅 师生儒雅”的校园文化

学校管理交流材料

张庄中学建校于1959年,地处邹东山区。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质量滞后,教职工积极性不高,群众满意度较低。2014年3月,按照市教育局的决策,张庄中学与邹城六中结成深化联盟学校,一年多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张庄中学抓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市创建”的契机,依据学校自身实际,走“文化兴校、内涵发展”之路,以创设“环境高雅、师生儒雅”的校园文化为切入点,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滋润人、凝聚人、激发人,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各项工作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管理不断加强,学校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办学条件逐步提升,学生文明习惯逐步规范,教学成绩连年攀升,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2015年中考,全校158名同学参加中考,106名同学通过高中录取分数线,高承志同学以563分的成绩名列乡镇中学第二名。实现了13年、14年、15年中考升学人数三级跳,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在今年暑假教育局组织的家长评校社会调查中,群众满意率达97%,位居农村中学第三名,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中国教育报》、《齐鲁晚报》、邹城电视台分别报道了我校办学经验。

一、目标激励,制度引领,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职工、教学管理文化

1、建设质量强校,做豪迈的张庄中学人

2014年初,针对教学质量差,教职工缺少工作热情和动力的实际,学校鲜明的提出了“建设质量强校,做豪迈的张庄中学人”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张庄中学三年发展规划》,描绘了“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特色鲜明、质量过硬、师生向往”的学校发展愿景。引导全校教职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投入到提高教学成绩中去。学校成立了以分管校长为组长的教学管理中心,充实了年级管理力量,制订了《张庄中学课堂教学规范》,从备课到上课、自习、晨读、作业、检查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要求课堂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及竞争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要精讲多练、当堂达标的原则,教师讲授不超过25分钟,学生动手、动口练习时间不少于15分钟,课堂提问要重点照顾中下层次的学生,每节课提问不少于10人。彻底转变了“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主体”的做法,真正做到以“学”为本,以“生”为本。

以重师德、重实干、重实绩为导向,制定了《教学先进个人评比办法》,改革了《职称评审方案》、《课堂教学巡视制度》,努力做到按制度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真正让实干精神好、工作成绩好、师德素质好的同志站上领奖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强化责任意识,培育“态度决定成败、责任胜于能力”的工作精神,本着“谁的岗位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分工任务,细化岗位责任,建立岗位问责机制,形成了“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我的学校,我的责任”的良好工作局面。

2、建设谐校园,做幸福的张庄中学人

给教师幸福感是学校人文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教师有了幸福感才会努力的去创造幸福的课堂,才能把幸福传递给学生,才能把爱传递给学生。结合“以人为本,为师生创设美好的校园生活”的办学理念,我们提出“建设和谐校园,做幸福的张庄中学人”。一是学校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使学校内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打造赏心悦目的校园生态环境,让师生享受到美丽的视觉盛宴。二是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抓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市验收的契机,学校对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进行了粉刷和美化;办公室铺设了地板砖,安装了空调,任课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充实规范了功能室建设,加强了校园安保措施,彻底解决了多年的缺水问题。为提升教职工的幸福指数,学校在生活上送关心,情感上送温暖,学校多方筹资购买了净水机,师生喝上了净化水;改建了教职工餐厅,教师吃上了放心饭;教师生病时,及时送去问候和爱心;教师生活、工作上遇到困难学校尽力解决;工会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每年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定期为教职工健康查体;天气变冷,及时烧起暖气,天气变短,及时调整作息时间,让赶公交车的教师按时回家……师生在关爱、温暖、和谐中感受精神愉悦和人文关怀,享受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幸福。

3、建设教育名校,做高尚的张庄中学人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个人修养,增强业务素质,建设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学校提出了“建设教育名校,做高尚的张庄中学人”。

首先,党支部把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作为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作风优良、锐意进取的干部队伍。一是明确岗位责任、目标任务,明确领导干部的品行要求,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在工作中想在前、干在前。二是完善了民主评议领导班子制度。实行德才突出者上、平庸者让、落后者下的用人机制,着重培养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威信高、能经得起考验的干部。学校领导班子在工作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任劳任怨,成绩优异,在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其次,加强师资队伍的师德师风、教学观念、教学能力培养。一年来,广大教师已经形成了爱岗敬业、扎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和勇争第一、不甘落后的工作精神,但在大局观念、奉献精神、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提高。为此,制订了《张庄中学师德考核办法》,在职称评审中增加师德加分项。开展了《增强师德修养,提高个人素质,做高尚的张庄中学人》为主题的系列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四有好老师、爱岗敬业标兵,教学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旨在倡导广大教师时时、处处、事事做学生表率、做社会表率。不断加强教师的业务培养,学校先后邀请了济宁教研室领导专家来校作高效课堂专题报告,邀请六中、八中的优秀教师、班主任,来校上示范课、进行同课异构活动,组织教师到名校、到高校听课学习,开阔了视野,迅速提高了教学水平。逐步建立起一支乐教、善教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化育人,润物无声,打造“孝亲、诚信、健康、儒雅”为主题的文化阵地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旗帜,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精神风貌。先进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品牌,对师生有着巨大的历史穿透力,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学校以传统文化建设为核心,精心打造“以孝亲、诚信、健康、儒雅”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体系。首先确立了“以人为本,为师生创设美好的校园生活”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培养“孝亲、诚信、健康、儒雅的阳光少年”的育人目标。提炼了以“崇德尚善、博学笃行”为主题的校训。培育了“态度决定成败,责任胜于能力”的工作精神。描绘了“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特色鲜明、质量过硬、师生向往”学校发展愿景。一是根据育人目标,着力打造以“孝亲、诚信、健康、儒雅”为主题的文化教育阵地。学校在净化硬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基础上,精心打造“孝德园”、“孝亲路”、“诚德园”、“诚信路”、“儒雅园”、“儒雅路”等教育园地。托物寓教,润物无声,赋墙壁、道路、楼房、花草生命,把教育思想、励志、诚信格言、孝心感恩故事融入环境,让“一草一木都含情,一墙一石会说话”,使其成为陶冶教育学生的“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化、体味儒雅、提高修养。开展孝心、诚信教育活动,评选孝心之星、诚信之星,设立“孝心储蓄所、孝心垃圾箱”,布置孝亲作业,设立“诚信考场”、“诚信亭”等,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

二是根据“崇德尚善、博学笃行”的校训给学校教学楼、综合楼、主要道路命名。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学校把教学楼命名为“博学楼”,意寓学识渊博,知识丰富。把综合楼命名为“行知楼”,意寓继承和发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宿舍区命名为“尚善居”,意寓做人要不断提高个人品德修养,怀善心、行善事,团结同学,和谐相处。把通向博学楼的大路命名为“成才大道”,意寓人生要拼搏、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成功属于那些战胜失败、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梦想而又充满自信的人。道路两边宣传栏以历届优秀毕业生、在校优秀中学生和励志格言为主。把通向操场的大路命名为“行健路”,取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寓人应该不断追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路两边是自强不息的名人名言和故事。

三是创建墙壁文化。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满眼是文化。学校力求每一处墙壁都会说话,学校在博学楼、行知楼、宿舍楼、餐厅的走廊里、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在励志广场墙壁悬挂励志故事和箴言,在儒雅路建设传统文化园,在行健路两侧张贴自强不息的古诗警句、古今中外名人故事,图文并茂,寓教于无声。

四是建设班级文化。学校鼓励各班在班级文化上求同存异,兼顾共性和个性,体现不同的风格和追求。以学生为主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从图书角到学生成果展示,从班级环境布置到班训、班级目标,处处彰显着文化的力量、作用和强大的育人职能,同时班级文化也成为学生展示自我,表现个性、体现才华的场所和阵地。

三、争星创优,突出实效,建设以“五星班级、十星学生”评比为主线的德育管理文化。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张庄中学始终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根据新形势和青少年的新特点,在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两项评比”、“三个层次”、“四条主线”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德育活动内容体系和富有特色的德育形式。努力增强德育实效性。

首先,为全面提高学校的班级管理水平,促进优良校风校纪和学习氛围的形成,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张庄中学根据《德育工作纲要》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校班级管理的实际,开展“五星级班集体”和“十星级学生”评比活动。每月评选“五星级班集体”,考评的内容为:勤奋好学之星、纪律文明之星、环境卫生之星、公物爱护之星、宿舍文明之星。每学期在学生中开展“孝心之星,诚信之星,文明之星、智慧之星、进步之星、运动之星、才艺之星、科技之星、劳动之星、勤俭之星”评选的活动。把抽象的德育内容变成学生看得见,争得来的红五星。从学生自我讨论制定评比标准,到对照标准个人申报、再到公示评比表彰的争星创优过程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激发学生自觉养成“文明、诚信、感恩”的良好品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想状况,不断丰富“三个层次”的德育内容。第一层次是对初一学生着力抓好小升初的衔接,主要围绕《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开展良好行为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活动、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第二层次是针对初二学生心理转型和学习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主要开展爱国、励志、感恩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他们形成爱国之情、养成顽强之志、充满感恩之心、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第三层次主要针对毕业班实际进行理想前途的教育,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目标。再次,依据各部门的工作特点,在校长领导下夯实完善四条德育主线。第一条主线是政教处指导下的班主任队伍,成为德育工作的骨干线。第二条主线是教导处指导下的任课教师队伍,成为德育工作的辐射线。任课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师人人成为德育工作者。第三条主线是年级组织下的学生自治委员会,为学生提供了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空间,使其真正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第四条主线是家长委员会协调下的家庭教育,成为德育工作的辅助线。将家庭、学校、村居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上述两项评比、三个层次、四条主线,涵盖了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它们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建起一个多维互动、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体系,切实增强了学校德育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开发有地域特色,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社团文化

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半角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学校组织有关老师,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编辑了张庄中学的校本课程《美丽的张庄我的家》和《古诗文诵读》。下一步学校将结合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和张庄镇地域文化开发如《樱桃种植》、《走进凤凰山》等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通过学生社团活动,陶冶道德情操,培养艺术情趣,提高科学素养,锻炼强健体魄,充实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学校在已有晨曦文学社、美术与创意设计社、合唱团、篮球校队、乒乓球队、荆山棋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教师的特长,丰富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规范活动要求,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各社团做到定活动目标,各个兴趣小组在学期初必须确立好培训和活动的目标,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定活动时间,兴趣小组活动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每周都必须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定活动内容,每个兴趣小组的活动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避免随意更改;定辅导老师,平时的辅导与活动都由专职老师负责,特殊情况另外聘请;定活动地点,学校将确保各兴趣小组有固定的活动地点。

五、强化责任,严格规范,创建“文明、健康、安全”的餐厅管理文化

住校生的就餐是住宿制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餐厅的管理、卫生,饭菜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师生的健康,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学校高度重视餐厅的管理和食品安全工作,在改造提升餐厅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强化责任,不断提高师生的满意度,并于今年暑假一次性通过省级“食安山东”示范餐厅验收。

一是健全管理机制,强化工作责任。学校建立和完善了学校、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餐厅管理体系,对学校食堂管理全方位监督。定期召开餐厅管理、食品安全工作主题会议,研究调度餐厅管理和食品安全工作。明确了领导责任,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成员的餐厅管理领导小组,校长对学校餐厅管理工作负总责,是学校餐厅管理食品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分管校长、总务主任每周一对餐厅的进货、档案、仓库进行全面检查,严把食品入口关。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学校食堂管理工作,成立了以副校长任组长,总务处、政教处、年级领导为成员的餐厅管理小组,每天对餐厅卫生、员工卫生、餐具消毒、饭菜质量、师生意见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成立学生自制委员会,每餐对就餐纪律、文明习惯、勤俭节约,饭菜质量进行检查。成立家长监督委员会,家委会成员每周一次对餐厅的饭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定期邀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领导检查指导。每月组织师生对餐厅卫生、饭菜质量、服务水平进行满意度测评。

二是建立健全餐厅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根据上级文件和要求,学校建立了《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食物中毒处理预案》、《邹城市张庄中学餐厅管理规定》、《员工培训制度》、《餐具消毒制度》、《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员工晨检制度》等。设立食品安全、文明就餐、勤俭节约等宣传栏。实施亮厨工程,所有操作间、消毒间均安装了摄像头,在就餐大厅电子屏显示,并与食药局联网,时刻处于师生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之下,为确保餐具卫生实施二次消毒。学校实行公示机制,学校餐厅内外设有餐厅工作人员公示栏,邹城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牌,餐饮服务食品等级公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公示牌,食品添加剂展示,每周食谱公示等,设立原料展示柜,把所有使用原料进行公示,制定《食品安全承诺书》,公开承诺禁止使用亚硝酸盐等,通过公示来加强对餐厅各项工作的监督。餐厅管理、饭菜质量的提升,增强了师生的幸福感,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也优化了学校的综合管理,学生吃零食的少了,校内的小卖铺关了,校门口的小吃摊撤了,校园环境更干净了。

以上是张庄中学在学校管理中的一些粗浅做法,还有很多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坚持走“文化兴校、内涵发展”的路子,构建高品味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和谐发展,为建设教育强校而努力!

以文化建设引领 第2篇

***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企业的生存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间的竞争逐渐由价格竞争转向了核心能力的竞争,而现代竞争的关键就是企业文化和人才的竞争。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着力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培养符合企业战略要求且适应企业文化的新型人才,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最早的企业管理的理论关注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假设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社会人”的假设反映了人的社会性及情感方面的特点和需求。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文化的差异对企业管理有着巨大的影响,企业文化的观念因此被发现和重视。企业员工有着多方面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多元的人生和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已不再单纯是一个赢利性的经济组织和员工挣钱养家糊口的地方,而且还是承担社会责任,满足员工追求精神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基本细胞。

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简而言之,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由企业领导人在创业及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由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整合而成的一套全体成员认同并遵行的价值和行为体系,是一种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的文化都是其创始人精神的体现,带有独特的个性,但也会不断融入新的观念,体现着时代的要求。企业文化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并且使新成员与企业融合,推动着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现代管理的重点已经从物的管理转移到人的管理上来。在企业的人、财、物等各项生产要素中,人是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机器需要人开动,财物需要人管理,制度需要人执行,生产需要人负责。只要谈管理,就离不开人的管理,人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和重要地位不断凸现和逐步提高。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的管理,早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力、导向性、约束力和激励性等功能。文化式的管理强调文化认同与群体意识的作用,重视理解员工、培养员工、激励员工,着力把管理从“成本控制”型的资源管理转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上来,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相统一的“人本管理”。企业文化建立了一整套明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将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统一起来,使员工由“他律管理”变为“自主管理”,促使员工自觉、积极、主动地开展本职工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并且是一种最省力的有效的管理方式。

企业文化也是一种具有品牌效应的无形资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扩张力。品牌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形象标志,是企业与公众、市场进行沟通的桥梁。企业文化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它能通过对人的管理,影响生产,影响销售,影响市场,影响消费,影响效益,从而创造出巨大的品牌价值。企业文化帮助企业战略落地并促进品牌价值的提升,是实现品牌价值的重要保障。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凝结在品牌中,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为品牌建设指明了方向。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文化与品牌都深远地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决定着企业成败兴衰。

当然,企业文化的作用不能被过分夸大,但其对企业的发展壮大确实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和意义。企业文化是企业立身于社会、竞争于市场所必须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没有文化/

3的企业是没有灵魂和缺乏竞争力的。

三、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1、提高重视程度,做好提炼研究。

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体现时代精神的企业文化是实现科学管理、高效管理的有效途径,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保障。先进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提炼研究。在企业中,决策层应该把企业文化的塑造放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文化理念来统一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应该不断地对领导者及典型员工的思想行为事迹及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进行总结,建立并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企业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应该不断地用理论来阐释观念,用故事来体现思想,用模范来指导行为,使广大员工的工作行为能够有所指导,有所效仿,有所依循。

2、加强宣传教育,创新活动载体。

先进的文化需要有效的传播渠道和活动载体。加强宣传教育,就要利用企业内部的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简报等媒体开展企业文化的宣传活动,展示改革发展新成果,传播生产经营新举措,展现优秀员工新风貌,创新教育形式,拓宽宣传渠道,围绕中心重点工作高扬主旋律,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传播功能和导向作用,使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耳熟能详。创新活动载体,就要利用学厂史,观厂影,唱厂歌、思厂恩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教育活动,利用节假日和重大庆典之机开展催人奋进的表彰激励活动,利用员工兴趣爱好及各种文化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满足员工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企业文化的本质内涵深入人心。

3、结合人力资源,采取有效激励。

没有有效的激励,就没有预期的行为。如何选人、育人、留人是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工作共同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两者在塑造人的行为上有着一致性的目标。企业文化提出了鼓励行为、禁止行为的价值标准,但员工能否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去做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人力资源激励政策的影响。建立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要在员工招聘、培训发展、绩效考核、薪酬体系等方面制度的设计和制定上体现企业文化的理念和要求。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政策时,应该重视员工的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的需要,评价体系要公正合理,薪酬体系要具有激励性和导向性,同时并用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这样员工才能积极主动地做出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行为。

4、紧跟时代脉搏,不断发展创新。

现在,科技创新在提速、生产效率在提高、管理模式在改变,公司规模在扩大,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文化也要随着生产经营实际不断创新和完善。充满竞争的时代,落后的企业文化会成为转型升级的最大障碍。思路不改进,方法措施就有可能不对路。前进路上,文化先行,企业文化符合战略要求,就能促进战略的实施。要经常检视并剔除已有的企业文化中不适应发展要求的观念,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广泛学习借鉴先进文化成果,要注重从企业特定的内外部环境出发,挖掘整理出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气质和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力量。持续创新的文化将成为企业迎抢抓基于、加快发展的智慧,应对挑战、攻坚克难的勇气,精益求精、做强做优的强大动力。

四、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每个企业的文化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气质,但大多数企业的文化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重视学习,鼓励创新,以及对员工幸福的关注是优秀的企业文化中必须包含的因素。

学习的文化

《劝学》中说:“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尤其是在现代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新的技术、新的设备层出不穷,知

识像产品一样频繁地更新换代。如果不能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那么个人和企业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优秀的企业都会营造全员学习的氛围,鼓励学习,鼓励自学成才,岗位成才,领导干部带头学,普通职工主动学。通过学习,员工的知识底蕴会更加深厚,眼界视野会更加宽广,想法点子会更加独特,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就能不断提高。

创新的文化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改革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超越,创新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竞争使得市场中的产品和服务逐渐趋同,企业唯有在产品、工艺、营销、文化、管理、体制上不断创新才能占得先机,没有创新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企业和员工应该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意识,在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种工作流程、每一次重要决策、每一项战略措施上都有新的思索,用最优化、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做好各项工作。将来的经济必定是创意的经济,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不断创新才是现代企业的生存之道。

幸福的文化

幸福,越来成为人们的理想。幸福来源于勤劳、奋进,来源于倾听、理解,也来源于共同信守的价值观,来源于共同奋斗的成就感。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员工,员工的发展依托于企业,只有把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统一起来,把企业目标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员工精神上关心、思想上关心、生活上关心是员工敬业和发挥积极性的前提。企业发展最终要靠员工来实现,调动员工工作热情就要合理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为员工创造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员工感到幸福了,认真工作的劲头就更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增加了,企业也就成为了“幸福企业”。

以大学文化建设引领大学发展 第3篇

1 大学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大学文化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实践活动中由大学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文化, 由精神、制度、行为、环境四个层面构成。

(1) 关于大学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大学理念的传承、是一个大学师生的一种凝聚力, 是一个大学师生共同的奋斗的目标, 是一个大学集体智慧的表现。大学理念作为大学精神的核心, 集中体现着大学在人才培养、社会发展服务、引领社会变革、创造先进文化等方面的使命的实现。大学的精神文化是一种对全体师生的号召力、是一种引领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 是一个大学能够积极向上, 努力进步的保障, 是一个大学所有文化的基础, 是引领着大学进步的导向标, 是任何事物不可替代的精神财富。

(2) 大学的规章制度文化, 在大学里各种规章制度是所有文化学习的基础和保障。在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中, 既有在法律规定下所反映出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共性的内容, 也包含着大学各自的办学理念;既有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共性, 也反映着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个性。没有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有效约束、引导和激励, 大学的精神、理念及大学文化的文化价值就不能在教育教学各个层面得到完美地实现。

(3) 关于大学的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大学办学理念、精神状态的动态体现, 是大学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折射, 反映着大学的最新气息。在优秀的大学文化构成中, 和谐与宽容的人际关系, 教师的仪表举止、道德操守、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 会深深地影响、感染着学生, 直至成为大学重要的优秀教育资源。

(4) 大学的环境对一个大学文化的影响。一个大学的环境包括很多方面, 有外在的有内在的, 是大学的表现。它包括大学的校园建筑、园林绿化和人文景观, 文化活动场所及传媒设施等。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直接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也使师生员工直观地体验和理解大学的内在精神。

2 大学文化的建设

大学因其肩负的使命, 注定了它作为高端人才的汇聚地, 社会发展由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构成, 而大学则是先进文化的发源地, 是一个国家文化先进与否的主要代表, 发展经济生产力是目前我国最紧要的任务。大学则承载着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 大学要积极建设学校的文化, 为新时代的中国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1) 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是先进的, 目前我国的基本情况是国家人民基本达到了温饱状态, 人们对新的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很多新事物应运而生, 迫切要求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满足人们的需要, 而大学的文化建设却是国家建设中最先进文化的源头, 他应该最先进行文化建设, 进行各种先进文化的多方交流、辩论、融合, 最后将这种文化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

(2) 大学文化建设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一个大学是一个大学的文化, 大学的目的就是精神上育人, 行动上育人, 管理上育人、教育上育人, 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上的育人, 大学集中了最好的科研、最好传统文明基础、最佳的文化成为新知识、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摇篮。大学将本着这样的理念将一批批人才输送到社会当中, 成为社会先进生产力和文化当中。

(3) 大学也要加强文化交流。优秀的大学文化必然是开放的文化。如今, 全球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大学文化的特殊性, 在于它要求要有对文化共存的认识, 并从其他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为自身的发展构筑丰厚的基础。发展自己首先就要开放自己, 实现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互动, 最终实现双方的共赢。

(4) 大学要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共建。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为了教师, 是大学的工作目标。文化是一个大学生存的基础, 没有了文化特色一个大学就没有发展, 是一个大学的命脉, 每一个大学的校训就是这个学校的名片, 是这个学校的根基, 精神文化的传播需要建立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的, 校园物质环境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

3 关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在当前, 努力建设既有深厚底蕴, 又充满生机活力的科学民主、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是大学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

(1) 加强校风建设。要在充分挖掘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 将大学的学生培养成追求科学、严谨务实、用于创造、与时代同步, 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加强学术道德, 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 整个学校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学生好好学习;教师积极科研、育人。

(2) 注重人文素质和科学研究。要积极的寻找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科学研究的精神有机的结合, 引导学生走全面发展之路;要将学生教育成为社会化、文明化、知识化的人才。

大学文化应该成为一种塑造理想与道德情操、培育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怀的文化, 成为一种倡导科学与人文精神融合、磨练精雕细刻治学精神的文化, 成为一种倡导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的文化, 成为一种孕育着自立与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立志成才的文化。

参考文献

[1]邱柏生.浅议大学文化及大学精神的若干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 2005, (3) .

[2]林坚.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点和重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5) .

以文化建设引领幸福教育 第4篇

[关键词] 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职业文化;行为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师生幸福成长的重要途径。它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它渗透在学校人、财、物管理的各个方面。校园文化建设重在过程,重在积淀,重在开发。师生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有利于营造师生共建幸福家园的文化氛围,打造出高雅的校园,培育出儒雅的教师和文雅的学生。

一、建设制度文化,构建幸福教育防护墙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才能规范师生的行为。

二、建设精神文化,增强幸福教育信念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达成既定的教育目标,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

宣传教育。学校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要在师生员工心底扎根,很重要的方法是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可通过优秀教师报告会、团队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通过广播、校园网、校报、校刊、宣传栏、黑板报、标语等媒介,从理论上强化对师生头脑的武装,从视听上不断传播学校精神文化的理念和价值,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师生员工共同的精神追求。

领导垂范。学校领导不仅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积极倡导者,还应是率先垂范者。学校领导其实就是“上梁”,广大师生是“中梁”和“下梁”,学校领导的言行举止、个人风格、素质境界,会直接影响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使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扎实有效,学校领导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实践学校精神文化理念和价值的楷模。

榜样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意识地培养师生典型,树立身边的榜样,可以使学校精神文化的理念和价值形象化、具体化,使师生有学习追赶的目标,进而增强理念和价值的可信度和感召力。学校要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通过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校园群星的评比等,树立身边的榜样,发挥优秀人物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实践中的表率作用。

仪式升华。升旗仪式是对师生进行教育熏陶的重要形式。学校可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宣誓活动,加强全校师生对学校精神文化的认可,从内心深处激发他们的潜在动力。

三、建设职业文化,体验幸福教育成就

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发展,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职业文化就无从谈起。教师的教育理论的专业素养、学科知识的专业素养、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专业素养,决定着建构学校文化和教师职业文化的水平。教师职业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代表教师群体共性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特征,并成为维系教师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它甚至决定着学校及其师生的发展走向。

办公环境熏陶,自主发展。教师办公室是教师学习、研究的场所,也是师生联系,共同成长的场所。积极营造浓厚的办公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熏陶作用。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一堵墙”成为“无声的导师”。可以选择朗朗上口、文明向上、温馨真挚的一句话作为办公室格言。

强化责任意识,自我发展。新教师要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自我加压,必须有教学新点子可出、中年教师要“挑大梁、办大场”、老年教师要有“老树发新芽”意识、教学骨干必须能“发挥影响”。随着时间的磨砺和积淀,教师教育教学行为逐步成为学校文化,成为教师的本能和习惯,成为我们教学工作的DNA。热爱这个职业,乐于清贫,还要用心教学,赢得领导、家长和学生的信任,使自身的价值得以体现,才能真正感觉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四、建设行为文化,奠定幸福人生基石

教师行为文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永远是我们的着力点。学校可开展“我的成长规划”活动,引导教师结合学校发展规划自主确定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强化教师的理想信念和个体发展愿望。

校园文化的建设造就了民主型的制度文化、智能型的知识文化、素质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审美文化、开拓型的观念文化,这都成为学校师生共同的文化。

责任编辑 周正旺

以班级文化建设引领班级全面发展 第5篇

高港区教育优质化工程的第一阶段就是学校精神提升、培育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点和落脚点,也是形成良好班风的载体和平台。2012年2月至今,我校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比如专门组织了班主任进行学习培训、每学期定期进行“最美教室”评选、在全校进行“告别不良习惯、做合格学生”主题班会等。通过这些措施,现在我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已经常态化,班级文化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班主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一个班集体只有在班主任的引

导下,有了好的学风、班风和好的舆论氛围,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才能使班级全面发展。下面我谈一谈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一、我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解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里所说的养成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班级文化是形成良好学风、班风、班级舆论氛围的重要平台,所以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的成长教育和班级的全面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班级文化是全班师生共同形成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具体表现形式。它能得到全班绝大部分学生认可,从而引导学生按照大家都认同的方式自觉安排学习和生活,最终使班内形成“自治”的氛围。班级文化有很强的教育性,因为班级文化下的心理环境是大多数人认可、赞成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班上自然就成为一种群体压力,这种压力和气氛对学生的言行有很强的约束、引导和教育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要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地班级氛围,在学生心中形成独特的心理效应。森林中的每棵树都长得又高又直,是因为它们要努力争夺阳光。班级文化就是学生成长的阳光和土壤。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学生会相互竞争,力争让自己获得别人的赞同,让自己在各方面表现的尽量完美。正是这种心理效应,使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的成长和班级的全面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班级文化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班内有了好的环境氛围,学生才能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从而促进优秀的班集体的形成。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全面发展的基础,不仅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督促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成绩。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建设,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可以对少数学生的不良习惯进行矫正,使之适应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健康成长;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还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使之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兴奋愉悦的情绪,这样班上就有了生机与活力,这就为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以提高。

 我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做法

(一)物质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

物质是硬件,是基础,是班级文化的载体,它主要包括教室的布置、学习环境的装饰、劳动工具和教学用具的摆放、师生的仪表以及环境卫生等。下面从三个方面说说我的具体做法。

第一,教室的装饰与布置。教室是学生除了家里以外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都在这里度过,所以要像学生的书房一样打理得整洁、装饰得美观,布置得和谐,要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发挥环境育人的熏陶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首先,要做到让“墙壁说话”,让墙壁成为“无声的导师”,教室应精心“开垦”墙壁,使每一面墙壁闪烁人文色彩。我班在正面墙壁的黑板上方张贴了大字标语:“勤思博学,文明守纪”。学生们每天上课都能看到,可随时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黑板右侧的小块墙壁张贴课程表、值日表、大课间活动表、兴趣小组分组表等。左侧设计了“规范栏”,用大红色的纸带贴成方形边框,里面张贴《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礼仪十条》、《高港中学学生管理条例》、《班级公约》等。与正面黑板相对的是后墙的黑板报。黑板报是展示学生才华的园地,从版面的设计、图案的筛选、内容的确定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按学校统一确定的主题,每两周更新一期。黑板报的上方张贴有大字标语。标语一般八个字,其内容根据班会的主题或每周一学校领导国旗下的讲话内容及时更换。紧挨黑板报的左侧墙壁由于仅靠后门,所以版面不大,我班在这里挂了一块条幅,上面的内容是:“说普通话,读经典书,写规范字,做文明人”。黑板报右侧墙壁上被花边纸分割成“田”字形的四块。左上角的一块起名为“每日一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发现,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写在便利贴上,贴在这一板块里,贴的内容没有统一规定,可以是一句新闻、一条谜语,也可以是一道题目,或者是一句名言、一副对联等(这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板块,我班几乎每个同学都在里面发表过自己的大作,给同学们带来很多笑料,增强了班级活力。也让学生们在笑料之余拓宽了知识视野,融洽了同学关系)。右上角设计成“学习园地”用于展览优秀作业、张贴学生优秀作文等(这一块可以根据需要往右侧的空白墙上扩展)。下面两块小一些,分别命名为“好人榜”和“曝光台”。“好人榜”里主要记录班上或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如拾金不昧、帮助同学等);“曝光台”主要针对班上出现的不良行为,比如乱扔垃圾、抄袭作业等,贴的内容只写现象,不允许涉及到具体的人,这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自尊心(这一块刚开始一段时间贴的比较多,现在基本上是空白,因为每个同学都害怕自己的行为出现在这里,说明这一设计能对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纠正和规范的作用)。教室的两侧墙壁被窗户分割成了四块墙。我班在每块墙里各挂了一块名人名言匾额,分别是江泽民、毛泽东、门捷列夫、伽利略的励志名言。格言下面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小版块,如“漫画岛”(由班上喜欢美术的同学设计)、“知识窗”(里面有剪报、科技快讯等),还有一块用于张贴手抄报和书法作品等。墙壁的装饰不仅让教室变得更加美丽,也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是学生的一道精神大餐。其次,教室的内部布局也要有条理,比如桌椅的摆放要整齐、间隔适当;学生课桌上的书本的摆放要规矩有序;清洁工具的摆放要整齐,要有专人负责;教师的教具要挂在合适的地方,讲台在每堂课下课后都要有人整理等。这些事一开始需要老师每天督促,时间长了就变成了学生的自觉行为。现在,即使老师几天不说,教室里也显得井井有条。为了使班上更具有文化氛围,我班正在准备在讲台旁的墙边设图书角,让学生相互交换阅读有意义的书籍;我班还在教室前面的窗台上摆上几盆花草,同学们都对这些花草精心呵护,既给教室增添了绿意,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命之情,还让班级内部显得更加和谐,让学生们把教室当成自己的“家”!

第二、班级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持。只有在干净的教室环境里,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保持环境干净卫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教室环境不光包括教室的布置与装饰,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卫生状况。我班要求值日生每天早、中、晚各打扫一次,包括讲桌的摆放、窗台的擦拭、地面的拖洗等,其余时间由每个学生自己保持课桌周围的卫生。我校每周至少还有一个全校规模的大扫除,专门安排时间彻底打扫教室、宿舍、清洁区的卫生。现在,全班学生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很少有人乱扔垃圾,即使看到别人不小心把垃圾掉在地上,也能主动清理干净。

第三、注重仪师生表。教室的装饰与布置、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这一切都为了让学生能够愉快的学习,是班级文化的直接体现。但环境只是师生学习场所,师生才是班级文化的主体,师生的仪表最能反映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所以只有注重仪表,才能维护班级的和谐之美。教师是否注重仪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的穿着应自然得体、举止要优雅大方。在老师做表率的基础上,我们要求学生不要穿奇装异服,尽量穿校服、不佩戴首饰、不留长发、不染发。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维护班级的纯洁与和谐。

总之,整洁的卫生环境,美观的陈设布置,个性化的园地专栏,图文并茂的板报设计,师生端庄合体的仪表,可以陶治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同时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

(二)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它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价值观、审美观的集中体现,它能将全体同学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一股无形的力量,维系着班级风气,左右着班级舆论。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主要体现在班风建设上。

第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在我班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先后张贴了这样几幅标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诚信做人,认真做事。所谓“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班主任要把学生当成一个人来全面进行教育。中学生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他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他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他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他们每个人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首先,教师要言传身教。教育学生有正义感,自己要一身正气;教育学生有爱心,自己要乐于献出爱心,教育学生真诚,自己就要诚信待人。教师的这种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可以影响学生的思想及情绪。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正确引导学生,将思想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系列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我们先后召开的主题班会有“感恩”“诚信”“友爱”等主题。实践证明,只要不断的切实地去做,把如何做人的教育提到首位,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一定会得到提高,自律性一定会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就增强了。

第二、重视构建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班级人际关系指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促进班级的和谐,保证教师的教学。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欣赏学生,树立悦纳意识,真正做到人格上平等、生活上互爱、心灵上沟通、做人上互补、教学上配合。同时,还要及时调节师生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分歧。我的做法是:如果是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有分歧时,我要求学生先服从后申辩,也就是说不允许学生当堂顶撞教师,影响教学,课后可以找我申辩。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是要客观公正,不然“先服从后申辩”就不会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对维护班级和谐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培养有班级特色的班级精神。班级精神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表现。首先,良好的物质文化班级舆论奠定了基础,坚实的制度文化为班级舆论提供了保障,在此基础上,我积极引导,精心促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氛围。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文体活动。在2013年泰州市中小学个人艺术单项比赛中,我班有三人参赛,全部获奖,这不仅为我班的班级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对班上其他同学起到了激励、带动的作用。二是在班上组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比如,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活动,手抄报评比活动,“经典伴我行”读书活动,课本剧表演、“走进雕花楼”社会实践活动等。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在文化的熏陶中成长,打造了积极乐观、严禁自律、奋勇争先、团结拼搏的班级精神。这种班级精神是一种潜在的形式,内隐于物质、制度文化层面之中,并以之为载体,使人感觉它无处不在。它能使学生在班级文化的引领下,自觉向榜样看齐,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自觉约束和纠正自己的行为举止,使班级充满正能量。

(三)制度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建设是班级管理的保障,学生的个性成长是在班级的各种制度规范影响下逐渐成熟和完善的,因而,班级制度起着观念的导向和引领作用。班级制度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使制度成为学生共同认可、接受并内化成自己的行为,由此可见,制度的根本就是人的执行与参与,如何让学生主动融入其中便是班级制度生成的关键。班级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一、班级制度要民主化。我任班主任以来,一直坚持把班级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制定某项制度或措施时一定要经过协商,遵从大多数人的意见。我带的班没有固定的值日班干部,值日生由班委会随机指定。班委会成员由全班学生民主选举产生,这样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有了当值日生的体验,就会积极配合班委会的工作,干群关系非常和谐。我班的座位安排也遵循民主原则,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提出想跟哪些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我在权衡全班情况的基础上,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在此基础上,全班共分成16个学习小组,每组都有学优生和学困生。这样安排,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成长。

第二、班级制度要公平化、公开化。我班分组方式之所以人人赞同,不光体现了制度文化的民主性,还体现了公平、公正。学生们虽然个体之间有些差异,但对班级制度的公平公正性要求都很强烈,如每个学期都要有一批新同学入团,每个学期都要有三好学生、文明学生的评选活动,这些评选活动班主任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学生情绪。我的做法是,公开选举,公平竞争,绝不徇一点私情。实践证明,这种制度的公平公开不仅赢得了学生的信赖,而且对学生也有一种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使学生增强了对班级对社会的信任度和对自己的信心。我班在学校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班级文明公约,文明公约细致到模范遵守的奖励措施,违反公约的处理方法,它代表着本班的精神风貌,具有本班文化特色,文明公约的强制作用和激励作用共同发挥。在执行这些制度时一定要公平,比如说上课无故迟到了,对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处理要一视同仁,学生们才会心服口服。班主任只有本着一颗公平之心和博爱之心,才能赢得学生们的信任,才能使制度文化在班上顺利实施。

第三、班级制度可操作性要强。操作性是指班级的制度和纪律要制定得明确、具体、实在。在实际的学校生活中便于对照实施,容易执行。尤其要便于学生的自我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避免教师充当“警察”的做法。

总之,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使每个学生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法院文化建设 第6篇

许建兵

忠诚、公正、廉洁、为民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司法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法院精神文化的本质内涵。在这一思想体系中,忠诚是前提,为民是主旨,公正是灵魂,廉洁是基石。当前,人民法院在深入推进法院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坚持以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为指引,不断丰富内容、创新载体、造浓氛围。

一、提炼精神文化的纯净度,进一步彰显忠诚的政法本色

审判权是执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党员干警的“本正色纯”是司法工作坚持正确方向的根本要求。法院干警要始终保持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法律的正气,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关键就在于要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武装干警的政治头脑,引导纯洁的司法行为,打造纯洁的法院队伍。法院精神是法院文化的DNA,是法官的精神家园。因此,法院文化建设必须牢牢依靠精神文化这一依托,以人文精神养成、人本思想塑造、人道主义关怀为追求,有效增强法官的团队归属感和职业尊荣感,为法院科学、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二、渲染行为文化的亮泽度,进一步强化为民的宗旨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司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就是要在法院行为文化中对党员干警的群众观念再教育、再强化、再考验,坚决抵制特权思想,确保每一个党员干警能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司法、服务和管理。在司法实践中,根本上说就是党员干警要真正在接地气、知民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司法为民的时代号召中争先进、作表率、树标杆,将为民理想落实到行为文化的务实境界中去。法官要在为民司法的理念上积极转变、在司法能力上努力提升,更需要在举措上寻求创新,不断在服务群众的水平上提档升级。

三、打造法律文化的透明度,进一步坚定公正的价值追求

公正是司法的生命所在,也是法律文化的核心所系。要引导干警牢固树立依法、公正办案意识,提高正确理解、把握、运用法律和政策的能力,注重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的高度统一。要狠抓司法能力建设促公正,通过业务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活动,激励干警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要狠抓司法作风建设促公正,扎实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全面落实惠民利民便民政策,主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为人民群众谋福祉;要狠抓司法规范建设促公正,注重从机制构建、制度完善方面强化司法规范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法官行为规范》和《人民法院文明用语基本规范》,努力克服司法作风上不严谨、不及时、不规范、不文明、不公正现象。

四、打造廉政文化的厚重度,进一步严守廉洁的基本操行

廉政底线不保,一切都是徒劳。只有每个干警都干干净净,人民法院才能阳光透明。要引导干警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肃教育、严明纪律、严格管理、严密监督,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通过强化审判管理、业绩考核、涉诉信访、纪检督查、内务管理奖惩制度,发挥其褒扬与批评、警示与问责功能,努力遏制不廉、不公行为。狠抓中央政法委“四个一律”、最高法院“五个严禁”的贯彻落实,以铁的纪律维护法官队伍的纯洁性,努力塑造平民法官形象和“以廉为荣、以廉为本”的文化氛围。

(本文作者系东台市法院院长)

上一篇: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下一篇:浅谈健美操运动